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

高剂量联合化疗及放疗治疗 、 期非霍奇金淋巴瘤

佟琳如 庞秀英 孙立荣 谷仁凯

我们自1986年5月~1993年12月采用本方案治疗小儿 、 期非霍奇金淋巴瘤(N HL)24例,取得较好疗效。

本组患儿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男17例,女7例;年龄3~12岁,平均816岁。均为初治病例。 期6例, 期18例。其中有骨髓浸润18例;纵膈浸润15例;腹腔弥漫病变7例;胸腔弥漫浸润2例;心包积液2例;腹膜后肿瘤因粘连严重未能切除者1例。病理组织学分型:小淋巴细胞型6例;弥漫型和小裂细胞型各5例;淋巴母细胞型3例;组织细胞型2例;大无裂细胞型1例;未定型2例。治疗前血红蛋白52~120g L,其中<90g L者10例;白细胞(310~9016)×109 L,其中>25×109 L者6例;血小板(40~230)×109 L,其中<100×109 L者7例。

诱导治疗:采用COD P方案+HD2M TX化疗+放疗。COD P即长春新碱(V CR)每次115~210m g m2,每周1次;环磷酰胺(CTX)每次112g m2,每2周1次;正定霉素(DN R)每次60m g m2,每2周1次,与上药交替静滴;泼尼松每日60m g m2,连续口服。第5周开始用大剂量甲氨喋呤(HD2M TX),每次1~2g m2。随后常规用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救,同时鞘注化疗药物:阿糖胞苷(A ra2C)30m g m2,M TX1215~15m g m2,氟美松2~4m g 次,每1~2周1次,共3次。20例在诱导化疗结束后接受局部扩大野放疗,其中15例纵隔,5例腹部,疗程2~3周,总剂量30~40Gy。12例在用HD2

作者单位:266003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M TX后3~6个月作颅脑放疗,总剂量18~24Gy,在2~3周内完成。同时每周鞘注化疗药物(剂量同上)。

维持治疗:62巯基嘌呤或62巯代鸟嘌呤每天75m g m2,M TX15~30m g m2,每周1次。加强治疗采用V p加CTX(或加DN R),加阿霉素(或加左旋门冬酰胺酶),第1年每月1次,第2年每2个月1次,HD2 M TX每半年1次,共3次。持续完全缓解(CCR)2年停药。

结果:24例经4~11周化疗均获CR,其中14例(58%)在6周内CR。至末次随访时有18例(75%) CCR1年以上。3例已停药2年以上,最长1例无肿瘤生存5年1个月。

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诱导期发生率为75%。静滴HD2M TX93例次,有15次(16%)白细胞降至2×109 L以下,1例次转氨酶升高,2例次(2%)出现口腔粘膜炎。CTX静滴281例次均有记录,1次(013%)出现轻度出血性膀胱炎,全部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和脱发,均未发现心脏、肾脏毒性和因毒性而死亡的病例。

本组在诱导治疗最初4周用较大剂量CTX和DN R,目的是通过冲击疗法,争取在短期内杀灭更多的肿瘤细胞,防止耐药克隆的增长,第5周在骨髓恢复时应用HD2M TX,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浸润,随后对原巨大包块者给予局部扩大野放疗,以便更彻底消灭肿瘤残余病变。

(收稿:1995201220 修回:1995203231)

(本文编辑:滕淑英)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

顾龙君 赵惠君 陈 静 汤静燕

近年来由于不断加强化疗的强度和频度,小儿急性白血病(AL)的完全缓解(CR)率和5年CCR率不断提高。然而,由此也导致了感染率的增加。在化疗后使

作者单位:200092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用重组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2CSF,商品名为惠尔血)可明显地缩短骨髓抑制时间,减少和减轻发生严重感染的危险,从而达到强化治疗的目的。现将我院应用rhG2CSF的22例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对象:1993年10月~1994年3月收治的AL患儿

?

4

9

1

?Ch in J Pediatr,M ay1996,V o l34,N o.3

22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6例,年龄16个月~12岁;男14例,女8例。16例ALL中高危型8例,标危型8例。

方法:

11ALL治疗:采用新华(XH)88方案治疗[1]。该方案在诱导治疗、巩固治疗和早期强化治疗时骨髓抑制明显,故化疗后均需用rhG2CSF。诱导缓解用V PDL [即长春新碱、泼尼松、柔红霉素(DN R)、左旋2门冬酰胺酶];巩固治疗用CA T[即环磷酰胺、阿糖胞苷(A ra2 C)、硫鸟嘌呤]。早期强化用V PDL后再接用鬼臼噻吩甙(Vm226)和A ra2C。

21ANLL治疗:诱导缓解治疗均采用胺吖啶、A ra2 C。巩固治疗用同样方法,然后再用DN R、A ra2C(DA)方案2个疗程。

31rhG2CSF的用法:绝大多数患儿在化疗方案完成后48小时开始应用rhG2GSF,剂量是每天5Λg kg,皮下注射,疗程是4~14天不等,直至白细胞>3×109 L为止。用诱导治疗的共16例(16个疗程),其中ALL12例,ANLL4例。用于巩固强化治疗的共14例次,其中CA T方案后5例次,Vm226+A ra2C方案后4例次,DA方案后5例次,共30例次。

41统计方法:由于本组22例中21例均在诱导化疗1个疗程后获CR,故无法用自身对照,只得选1993年中,相同年龄组,相同类型的AL患儿,用相同的化疗方案,同样的治疗剂量和同样例数作对照组。

结果:12例ALL诱导化疗后应用rhG2CSF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的减低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白细胞达到3×109 L所需天数(10±212天),比对照组(16±2天)也有明显缩短(t=614714,P<0101)。

4例ANLL诱导治疗后应用rhG2CSF,白细胞达到3×109 L所需天数(10±2天)比对照组(18±3天)明显缩短(t=512372,P<0101)。

9例次ALL巩固、强化治疗后用rhG2CSF,白细胞达到3×109 L所需天数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巩固治疗CA T方案治疗组(8±2天)与对照组(16±2天)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t=812214,P<0101),强化治疗Vm226+A ra2c方案,治疗组(8±2天)与对照组(13±2天)相比较,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意义(t= 317995,P<0101)。

5例次ANLL巩固治疗后应用rhG2CSF后白细胞达到3×109 L所需天数(10±2天)比对照组(14±1天)明显缩短(t=415775,P<0101)。

30例次化疗后用rhG2CSF发热平均天数和感染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比较治疗组(18 30)与对照组(28 30)的感染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t=913168,P <0101)。治疗组发热天数平均4天(0~8天),而对照组是7天(3~16)。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上升峰值显示的规律:ALL 和ANLL诱导化疗后用rhG2CSF,只有在用药后14天前后出现上升的顶峰,本组病例白细胞上升的最高值达1511×109 L。而在巩固、强化治疗后有2次高峰,第1次在用药后第2~3天,最高的1例达到814×109 L,第2次高峰在12~14天,最高的1例升到2011×109 L。

毒副作用:本组30例次化疗后用rhG2CSF过程中未见有明显毒副作用。

讨论:rhG2CSF的生物效应是刺激粒系祖细胞增殖并分化,促使粒细胞释放到周围血循环中,并增强其趋化,吞噬和杀菌功能等。ALL和ANLL诱导化疗后用rhG2CSF没有白细胞升高的第1高峰,而在实体肿瘤诱导化疗和急性白血病巩固强化治疗期用rhG2CSF 可出现粒细胞上升2个高峰,在用药后第2~3天出现第1高峰并持续1~3天。这是由于白血病病人在诱导化疗前骨髓中正常粒细胞系列已被白血病细胞排斥、抑制,而在巩固强化治疗时病人处于CR状态,此时骨髓中粒细胞系列已占相当的优势,在rhG2CSF作用下首先产生一个释放效应,在用rhG2CSF后24~48小时即出现该效应。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在巩固强化治疗后粒细胞生长康复所需时间比诱导化疗后要短(8天∶10天),并且在14天左右均出现白细胞上升的第2个高峰。巩固强化治疗期用rhG2CSF后1~2天白细胞升高时不能停用,应继续用至第2次白细胞>3×109 L后方可停用,一般以应用6~10天为宜。由于rhG2CSF的作用,患者化疗中感染率降低,一旦感染后在抗病原体治疗措施下可加速控制感染,缩短发热时间,减少因合并感染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顾龙君,姚惠玉,薛惠良,等.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连续强烈化疗:新华(XH)88方案57例疗效分析.中华血液学杂志,1994,15:76.

(收稿:1994212220 修回:1995210223)

(本文编辑:滕淑英)

?

5

9

1

?

中华儿科杂志1996年5月第34卷第3期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

高剂量联合化疗及放疗治疗 、 期非霍奇金淋巴瘤 佟琳如 庞秀英 孙立荣 谷仁凯 我们自1986年5月~1993年12月采用本方案治疗小儿 、 期非霍奇金淋巴瘤(N HL)24例,取得较好疗效。 本组患儿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男17例,女7例;年龄3~12岁,平均816岁。均为初治病例。 期6例, 期18例。其中有骨髓浸润18例;纵膈浸润15例;腹腔弥漫病变7例;胸腔弥漫浸润2例;心包积液2例;腹膜后肿瘤因粘连严重未能切除者1例。病理组织学分型:小淋巴细胞型6例;弥漫型和小裂细胞型各5例;淋巴母细胞型3例;组织细胞型2例;大无裂细胞型1例;未定型2例。治疗前血红蛋白52~120g L,其中<90g L者10例;白细胞(310~9016)×109 L,其中>25×109 L者6例;血小板(40~230)×109 L,其中<100×109 L者7例。 诱导治疗:采用COD P方案+HD2M TX化疗+放疗。COD P即长春新碱(V CR)每次115~210m g m2,每周1次;环磷酰胺(CTX)每次112g m2,每2周1次;正定霉素(DN R)每次60m g m2,每2周1次,与上药交替静滴;泼尼松每日60m g m2,连续口服。第5周开始用大剂量甲氨喋呤(HD2M TX),每次1~2g m2。随后常规用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救,同时鞘注化疗药物:阿糖胞苷(A ra2C)30m g m2,M TX1215~15m g m2,氟美松2~4m g 次,每1~2周1次,共3次。20例在诱导化疗结束后接受局部扩大野放疗,其中15例纵隔,5例腹部,疗程2~3周,总剂量30~40Gy。12例在用HD2 作者单位:266003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M TX后3~6个月作颅脑放疗,总剂量18~24Gy,在2~3周内完成。同时每周鞘注化疗药物(剂量同上)。 维持治疗:62巯基嘌呤或62巯代鸟嘌呤每天75m g m2,M TX15~30m g m2,每周1次。加强治疗采用V p加CTX(或加DN R),加阿霉素(或加左旋门冬酰胺酶),第1年每月1次,第2年每2个月1次,HD2 M TX每半年1次,共3次。持续完全缓解(CCR)2年停药。 结果:24例经4~11周化疗均获CR,其中14例(58%)在6周内CR。至末次随访时有18例(75%) CCR1年以上。3例已停药2年以上,最长1例无肿瘤生存5年1个月。 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诱导期发生率为75%。静滴HD2M TX93例次,有15次(16%)白细胞降至2×109 L以下,1例次转氨酶升高,2例次(2%)出现口腔粘膜炎。CTX静滴281例次均有记录,1次(013%)出现轻度出血性膀胱炎,全部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和脱发,均未发现心脏、肾脏毒性和因毒性而死亡的病例。 本组在诱导治疗最初4周用较大剂量CTX和DN R,目的是通过冲击疗法,争取在短期内杀灭更多的肿瘤细胞,防止耐药克隆的增长,第5周在骨髓恢复时应用HD2M TX,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浸润,随后对原巨大包块者给予局部扩大野放疗,以便更彻底消灭肿瘤残余病变。 (收稿:1995201220 修回:1995203231) (本文编辑:滕淑英)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 顾龙君 赵惠君 陈 静 汤静燕 近年来由于不断加强化疗的强度和频度,小儿急性白血病(AL)的完全缓解(CR)率和5年CCR率不断提高。然而,由此也导致了感染率的增加。在化疗后使 作者单位:200092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用重组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2CSF,商品名为惠尔血)可明显地缩短骨髓抑制时间,减少和减轻发生严重感染的危险,从而达到强化治疗的目的。现将我院应用rhG2CSF的22例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对象:1993年10月~1994年3月收治的AL患儿 ? 4 9 1 ?Ch in J Pediatr,M ay1996,V o l34,N o.3

《中国药典》2020—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原液相关蛋白检测国家药品标准公示稿

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原液相关蛋白检测 依法测定(通则 0512)。色谱柱采用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如: C 4 柱,4.6mm×15cm,粒径 5μm 或其他适宜的色谱柱),柱温为室温;以 0.1% 三氟乙酸的水溶液为流动相 A ,以 0.1%三氟乙酸-90%乙腈的水溶液为流动相B ;流速为 1.2ml/min ;在波长 214nm 处检测;按下表进行梯度洗脱。 用稀释液(pH7.0 的磷酸盐缓冲液)将供试品稀释至每 1ml 中约含 0.5mg , 作为供试品溶液;用稀释液将对照品稀释至每 1ml 中约含 0.5mg ,作为对照品溶液 A ;取对照品溶液 A 与每 1ml 中约含 0.125mg 的人或牛血清白蛋白溶液 (溶剂为稀释液),按体积比 1:4 混匀作为对照品溶液 B 。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 A 、B 各 100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 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 A 、B 图谱中,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一致,约为 22 分钟。对照品溶液 B 图谱中,主峰与人或牛血清白蛋白峰的分离度应不小于 2,重复进样(不少于 4 次)所得主峰峰面积的 RSD 应不大于 1.5%。 按面积归一化法只计算保留时间为 5~30 分钟的相关蛋白峰面积,单个相关蛋白峰面积应大不于总面积的 1.5%,所有相关蛋白峰面积应不大于总面积的4.0%。 备注:在该品种原液检定项下,3.1.4 纯度之后增加 3.1.5 相关蛋白项(具体内容见上文: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原液中相关蛋白检测), 后续检测项目编号依次递增。 时间(分钟) A (%) B (%) 0 64 36 30 44 56 35 0 100 45 0 100 50 64 36 60 64 36

FOLFOX方案化疗简介

FOLFOX方案化疗简介 目前我科胃肠道肿瘤常用化疗方案为FOLFOX方案,有下面3种不同的给药方法: 1、mFOLFOX6方案给药时间安排: 奥沙利铂100 mg/m2 iv gtt(2h)d1 亚叶酸钙400 mg/m2 iv gtt (2h)d1 氟尿嘧啶400 mg/m2 iv d1 氟尿嘧啶2400~3000 mg/m2 iv gtt(连续46h)d1 患者术后3~4周门诊复查评估病情后可行第一次化疗,若无特殊明显不适,此后按此方案规律化疗。建议每2周重复1次,共化疗12次。 2、FOLFOX4方案 奥沙利铂 85 mg/m2 iv gtt d1、d2 亚叶酸钙 200 mg/m2 iv gtt d1、d2 氟尿嘧啶 400 mg/m2 iv d1、d2 氟尿嘧啶 600 mg/m2 iv gtt(连续22h) d1、d2 患者术后3~4周门诊复查评估病情后可行第一次化疗,若无特殊明显不适,此后按此方案规律化疗。建议每2周重复1次,共化疗12次。 3、FOLFOX方案给药时间安排: 奥沙利铂:100 mg/m2 iv gtt(2h)d1 四氢叶酸:200 mg/m2 iv gtt d1~d5 5-Fu :500mg/m2 iv gtt d1~d5 患者术后3~4周门诊复查评估病情后可行第一次化疗,若无特殊明显不适,此后按此方案规律化疗。建议每4周重复1次,共化疗6次。 4、住出院程序: 患者以上一次化疗开始日期为准,向后推移2或4周,即为初步估计的下次化疗开始日期。在此日期之前4天,门诊就诊复查血常规,将化验结果送返病房,预约住院。病房 医师会尽量为您按时安排入院化疗。 入院后当天,患者应空腹办理住院手续。入院后再次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若结果均正常,于住院当天下午可行化疗治疗。化疗第1天应严格遵守住院观察原则,不得请假回家。化疗第1天静脉治疗结束后,将给患者化疗药物持续44-46小时泵入。此时,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住院还是家中观察。待5-Fu药液完全泵完后,应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根据结果进一步处理。若选择FOLFOX方案,需要住院5天,第5天点滴结束后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若结果均正常,于当天或第2天出院。 若患者入院当天血液检查结果明显异常,如白细胞明显下降或转氨酶升高,则需要行升白治疗或保肝治疗。待治疗后复查白细胞和肝功能,结果回报正常后,方开始本次化疗。 5、院外注意事项: 由于奥沙利铂报告的不良反应多有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反应,5-Fu不良反应多为消化道反应,故患者化疗间期在院外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白血病化疗方案

白血病化疗方案 一、白血病 DA方案-----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 柔红霉素25-45MG/M2 IV 第1-3天 阿糖胞苷100MG/M2 CIV 第1-7天 持续静脉点滴8-12小时 DAT方案---AML 柔红霉素25-45MG/M2 IV 第1-3天 阿糖胞苷100MG/M2 CIV 第1-7天 巯鸟嘌呤或100MG/M2 PO 第1-7天 足页乙甙75-100MG/M2 IV 第1-7天 HA方案----AML 三尖杉酯碱3-6MG/天IV 第1-7天 阿糖胞苷150MG/M2 IV 第1-7天 巯鸟嘌呤100-200MG/M2 PO 第1-7天 HOAP方案----AML 三尖杉酯碱1-4MG/天IV 第1-7天 长春新碱2MG/天IV 第1天 阿糖胞苷100MG/天IV 第1-7天 强地松40MG/天PO 第1-7天 ME方案-----复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 米托蒽醌10MG/M2 IV 第1-5天 足叶乙甙100MG/M2 IV 第1-5天 HD-DA方案----复发性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 阿糖胞苷3000MG/M2 IV QL2H 第1-6天 柔红霉素或30-45MG/M2 IV 第7-9天(大于60岁30MG/M2)阿霉素20MG/M2 IV 第7-9天 CECA方案-----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复发/抢救治疗 环磷酰胺1G/M2 IV 第1-3天 足叶乙甙200MG/M2 IV 第1天

卡铂150MG/M2 CIV 第1-3天 阿糖胞苷1G/M2 IV 第1-3天 ATRA方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全反式维甲酸45MG/M2 PO 至CR 至CR后立即接受常规化疗 BUS单药-----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 马利兰6-8MG/天PO 每天 治疗中白细胞下降到治疗前的50%,剂量减半,如白细胞下降至正常或小15000,血小板小于10万则停药。 HU单药----CML 羟基脲40MG/KG PO 每天 治疗中白细胞减少时减量,一般不中断在疾病控制,白细胞接近正常后,可用维持量,一般每日0.5-1G A干扰素---CML A干扰素2-5MU/M2 SC 每天 VDLP方案---成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第15天开始减量 长春新碱2MG IV 第1.8.15.22天 柔红霉素30-40MG/M2 IV 第1-3,15-17天 门冬胺酸酶6000U/M2 IV 第19-28天 强的松30-40MG/M2 PO 第1-14天 单药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瘤可宁(苯丁酸氮芥)0.1-0.2MG/KG PO QD(连服3-6周,出现疗效后改用2MG/天维持 或 环磷酰胺2-4MG/KG PO QD*14天后减量维持 CP方案 苯丁酸氮芥(瘤可宁)0.1MG/KG PO QD*28天 或0.4MG/KG PO QD*14天 强的松75MG PO 第1-3天 FP方案-----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 氟达拉宾30MG/M2 IV 第1-5天 强的松30MG/M2 PO 第1-5天 COP方案或CHOP方案----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 环磷酰胺800MG/M2 IV 第1天 长春新碱1MG/M2 IV 第1天 强的松40MG/M2 PO 第1-5天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与长效制剂的相关讨论

1 对于Ⅲ-Ⅳ度骨髓抑制,或发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短效还是长效升白药的起效时间更快,持续时间更长? 短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药代动力学资料显示皮下注射的半衰期为2.5-5.8小时,而长效制剂的的药代动力学资料显示其平均半衰期依据剂量不同而波动于27-47小时之间。且资料显示,常规剂量给予短效制剂1天后嗜中性细胞成熟(不给药状态下一般需要5-7天),从骨髓进入血液,这样似乎短效制剂起效相对迅速。 短效制剂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而长效制剂由于其独特的PEG链上的环氧乙烷单元高度水合形成的环状结构能够避免其蛋白成分被相关酶水解或被巨噬细胞吞噬,同时避免其被肾小球滤过,所以其进入人体后主要由中性粒细胞表面的RHG-CSF受体介导清除,随着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的升高,血浆中的长效制剂浓度呈现与ANC负相关表现。这样既可以达到持续有效改善白细胞缺乏,同时也能减少ANC过高风险。 在石远凯教授组织的关于聚乙二醇化长效制剂的临床Ⅰ期临床耐受性实验,以及徐兵河教授组织的关于聚乙二醇化长效制剂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多中心随机对照Ⅱ期临床研究中,也得到了支持上述观点的相关结论(分别发表于2006年《癌症》及2016年《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影响G-CSF疗效的原因有哪些? 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药物副反应(包括罕见但严重的副反应如脾破裂/毛细血管渗漏综合症等),患者一般体力状态/既往化疗方案及次数/年龄因素(间接反映患者的骨髓储备功能水平)。 对于短效制剂还应当考虑到作为大肠埃希菌的表达产物,其免疫原性和抗原性导致机体产生中和性抗体导致药效减退的因素。

3放疗状态下出现的粒细胞减少,G-CSF如何使用? 参考ASCO建议,对于致死剂量全身放射治疗或意外全身照射的患者应考虑在终止放射暴露后G-CSF应用治疗(该推荐基于美国放射事故登记中心的辐射急症救援中心的病例观察资料而提出)。 2012年美国放疗协会推荐在大剂量放疗后24-48小时应用长效聚乙二醇化制剂。 而2016年发表的由CSCO联合中国抗淋巴瘤联盟/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及淋巴瘤学组/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共同做出的《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明确指出:建议对暴露于≥2GY和/或总粒细胞计数明显减少或预期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且持续时间≥7天的患者考虑细胞因子治疗,并推荐开始治疗时间为治疗暴露后24小时。 4长效集落细胞刺激因子会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国内外的背景有何不同? 1长效制剂目前不在我省医保目录范围,属于全自费药物,在目前国内形势下存在一定不足。 2从改善骨髓抑制状态从而减少并发感染导致非计划性住院治疗方面考虑,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医疗资源,减少了患者在并发症治疗方面的经济支出和家庭社会压力。 3截至2016年8月,原研长效聚乙二醇化制剂的核心专利在美国/日本/欧洲及中国均全部到期。随着辉瑞等厂家仿制药进入市场,能否通过竞争模式改善其市场定位及表现有待进一步观察。

中国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肿瘤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最全版)

中国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肿瘤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最全版) 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中性粒细胞减少是细胞毒类化疗药物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其减少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患者感染风险增加相关[1,2]。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ebrile neutropenia, FN)通常被定义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 ANC)低于0.5×109/L,或ANC低于1.0×109/L且预计在48 h内将低于0.5×109/L,同时患者单次口内温度≥38.3 ℃或≥38.0 ℃且持续1 h以上,或腋温>38.5 ℃持续1 h以上[3]。患者出现FN后可能导致化疗药物剂量降低或治疗延迟从而降低临床疗效,也可出现严重感染,甚至死亡。还可能会增加诊断和治疗的费用进而导致医疗花费增加。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rhG–CSF)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促进中性粒细胞增殖、分化、激活的细胞因子,主要用于细胞毒类化疗药物治疗后出现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目前临床上应用的rhG–CSF主要分为每日使用的rhG –CSF和每周期化疗仅使用一次的聚乙二醇rhG–CSF。聚乙二醇rhG–CSF 具有长效特性,由聚乙二醇分子与rhG–CSF共价结合而成,其药效学特性及防治FN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方面与短效rhG–CSF基本一致[4,5,6,7,8]。 基于循证医学的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对已经出现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在使用广谱抗生素的基础上加用rhG–CSF可以显著缩短Ⅳ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英文名称: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Injection 【成份】 主要组成成份: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本品系由含有高效表达人类细胞刺激因子(G-CSF)基因的大肠杆菌,经发酵、分离和高纯度化后制成。辅料名称:甘露醇;吐温-80;磷酸氢二钠;柠檬酸。 【适应症】 1.癌症化疗等原因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癌症患者使用骨髓抑制性化疗药物,特别在强烈的骨髓剥夺性化学药物治疗后,注射本品有助于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减轻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缩短粒细胞缺乏症的持续时间,加速粒细胞数的恢复,从而减少合并感染发热的危险性。 2.促进骨髓移植后的中性粒细胞数升高。 3.骨髓发育不良综合征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先天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用法用量】 1.肿瘤用于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成年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降至1000/mm3(白细胞计数2000/mm3)以下者,在开始化疗后2~5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儿童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降至500/mm3(白细胞计数1000/mm3)以下者,在开始化疗后2~5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当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mm3(白细胞计数10000/mm3)以上时,停止给药。 2.急性白血病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白细胞计数不足1000/mm3,骨髓中的原粒细胞明显减少,

肿瘤科专科护理常规

肿瘤科 第一节肿瘤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化疗一般护理常规 1.按科护理常规。 2.入院时测身高、体重,以后每周测体重一次,以便根据身高、体重计算化疗药的剂量。 3.了解患者的病情,全身状态、血象、肝。肾功能以及胃肠疾病。 4.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安慰解释,讲解有关化疗等知识,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并取得合作。 5.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索且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鼓励患者多饮水。 6.按医嘱准备药物,熟悉常用抗癌药物作用,给药方法和毒性反应,了解患者的治疗方案。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现配现用,不得放置,掌握药物的剂量、用法,明确给药的速度、顺序及间隔时间。 7.化疗过程中,保护血管,防止静脉炎和药物外渗引起组织损伤。 (1)使用外周静脉输液时,尽量选择前臂静脉,避开关节、肌腱、韧带,避免使用钢针,患者有上肢静脉压迫时,应采用下肢静脉输液。 (2)静脉冲入化疗药时,应边抽吸回血边注药,注药完毕后继续输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确保不发生外漏。 (3)对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物,应选用PICC或深静脉给药如锁骨静脉、颈静脉、股静脉等。 (4)若发生药物外渗,及时给予处理。按化疗药物外渗处理原则。 8.在化疗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等变化。有否感染性疾病所致全身毒性反应如畏寒、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衰竭等;以及本系统疾病的局部表现如咳嗽、咳痰、咯血、哮喘、胸痛等。有无药物毒性反应发生,如出血、呕吐、皮疹、便秘、腹泻、便血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9.用药前给镇静止吐剂,以减轻胃肠道副反应。 10.遵医嘱每周至少查血象1次,发现血象下降的患者,因其身体抵抗力差,应加强基础护理,并做好卫生宣教工作,以预防感染,如白细胞计数小于l.O×109/L,必须给予保护性隔离,保持口腔清洁,注意观察口腔粘膜的变化,预防感染。 二、化疗操作防护常规 1.化疗药物应在配置中心配置,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无条件在配置中心配药时,要在具有通风装置的治疗室进行。 2.护士操作前要做好防护措施,戴一次性口罩、帽子、防护眼镜、双层手套(层为聚氯乙烯、外层为乳胶手套),操作中如有破损要立即更换;外穿一次性隔离衣;操作台面要覆以一次性防护垫,减少药液污染。3岩0锯粉针安瓿时要先轻弹其瓶颈,使附着的药粉降至瓶底,打开安瓿时应垫以无菌纱布,以防划破手套;溶解药物时溶酶应沿瓶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行搅动,以防粉末溢出。‘ 4.瓶装药物稀释及抽取药液时应插入双针头,以排除瓶压力防止针栓脱出造成污染;并要求抽吸药液后在瓶排气后再拔针,不使药液排于空气中。 · 5.抽吸药液要选用一次性注射器,并注意抽出的药液不超过注射器容量3/4;抽好的药液放于垫有聚氯乙烯膜的无菌盘备用。 6.完成全部化疗药配置后,撤掉一次性防护垫,并用75%酒精擦拭操作柜或操作台面,所用一次性物品放及空药瓶放在黄色垃圾袋统一焚烧处理。

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

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 英文名称:Propranolol Hydrochloride T ablets 【成份】 本品主要组成成分: 活性成分为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 非活性成分包括甘露醇,磷酸钠,柠檬酸,聚乙二醇4000和人血白蛋白。 【适应症】 适用于治疗和预防骨髓抑制性治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可预防白细胞减少症伴发的潜在的感染的发生,使患者能更好地耐受化学药物的治疗。 【用法用量】 剂量视具体病情而定,应调节剂量使白细胞维持在正常水平。癌症化疗或放疗后24小时,按3-10μg/kg,皮下注射,每日一次,持续5-10天(注意:本药不应与抗癌药物同时使用,化疗停止24小时后方可使用)。用1毫升注射用水溶解(切勿剧烈振荡),可在腹部、大腿外侧或上臂三角肌皮肤处进行皮下注射(要求:注射后局部皮肤隆起约1cm2以便药物缓慢吸收)。 【不良反应】 大部分不良反应多属轻度中度。严重的或危及生命的反应罕见,并且一般是当剂量大于推荐剂量范围时才发生。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皮疹,发热可用扑热息痛控制,胸痛、骨痛和腹泻等不良反应较少见。据国外报道,低血压和低氧综合症在首次给药时可能出现,但以后给药则无此现象,本品在临床研究中,尚未发现,但在使用本品过程中建议医生参考。另

外,据国外研究表明,对肺癌病人使用本药治疗时应特别仔细加以观察。 【禁忌】 本药禁用于对rhGM-CSF或该制剂中其它成份有过敏史的病人,同样禁用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 【注意事项】 1 本药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剂量视病人情况而定,病人对rhGM-CSF的治疗反应和耐受性个体差异较大,应调节剂量使病人白细胞数量维持在所期望的水平。病人在治疗前及开始治疗后定期观察外周血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数据的变化。血象恢复正常后立即停药或采用维持剂量。 2 接受本药的病人偶而会产生急性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适当治疗。 3 据国外文献报告:(1)rhGM-CSF很少引起胸膜炎或胸腔积液。心包炎的发生率为2%,心包积液的发 【药物相互作用】 由于rhGM-CSF可以引起血浆白蛋白降低,因此,同时使用具有高血浆白蛋白结合力的药物时应注意调整药物剂量。虽未发现rhGM-CSF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的报导,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本品为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rhGM-CSF作用于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和分化,并刺激粒细胞、单核细胞和T细胞的生长,促进成熟细胞向外周血释放,另外,还能促进巨噬细胞及嗜酸性细胞的多种功能。 毒理研究

肿瘤科常用化疗方案

肿瘤科常用化疗方案 1:肺癌 (1)非小细胞肺癌: 一:常用全身化疗方案: 1:CAP方案:CTX600mg/m2d1+ADM50mg/m2d1,8+DDP25mg/m2d1-3 注:此方案为较早使用的化疗方案,有潜在的心脏毒性,有心脏疾患的 患者慎用,使用时应注意ADM的累积剂量(小于450mg/m2),放疗后患者累 积剂量应降低,不宜与放疗同时治疗。 2:EP方案:EP方案(依托泊苷60-100 mg/m2d1-5+ 顺铂25 mg/m2 d1-3) 注:心脏毒性较小,但应注意依托泊苷VP-16的体位性低血压,血压 下降的副作用。 3:MVP方案:MMC8mg/m2d1+VDS3mg/m2d1,8+DDP25mg/m2d1-3 注:此三种药物联合,疗效较确切,但应注意血象下降,神经毒性,外周 静脉炎的发生。 4:NP方案(盖诺25 mg/m2d1、8 DDP25 mg/m2 d1-3) 注:该方案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临床较为常见的化疗方案,主要剂量限 制性毒性为中性粒细胞下降,神经毒性,外周静脉炎的发生。 昂丹司琼注射液8mg ivdrip qd 23456/w NP方案 0.9%氯化钠注射液 250ml 利多卡因注射液 5ml 地塞米松注射液 5mgvdrip 2/w 0.9%氯化钠注射液 250ml 顺铂粉针 20mg vdrip qd 23456/w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酒石酸长春瑞宾注射液40mg vdrip qd 2/w 5:TP方案(紫杉醇135-175 mg/m2 d1+DDP 25 mg/m2 d1-3) 注:该方案主要为二线化疗方案,用于以上经典方案治疗无效的患者,但 也可用于一线治疗方案,近期效果较好,为40%左右,但应注意预防过敏反应, 并需要预处理,血象下降和一定程度的神经毒性。 6:DP方案(多西他赛(泰素帝)60-75 mg/m2d1+DDP25 mg/m2 d1-3)注:该方案被推荐为二线治疗方案,主要毒性为水钠潴留,外周神经毒性 和中性粒细胞下降。 7:GP方案(泽菲(GEM)1000mg/m2 d1、8+15DDP 20mg/m2 d1-3) 注:该方案的治疗耐受性较好,适用于老年患者和体质较差的患者,但应注 意血液学毒性,主要是血小板降低,但中性粒细胞降低程度较轻。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GP方案 顺铂粉针20mg vdrip qd 45671/w 0.9%氯化钠注射液 250ml 吉西他滨粉针(泽非)1600mg vdrip qd 4/w 1,8天

《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专家共识(2019年版)》要点

《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专家共识(2019 年版)》要点 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化疗药物最常见血液学毒性,其降低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化疗药物的类型、剂量、联合用药以及患者本身的因素相关。严重的中性粒细胞下降一方面会增加侵袭性感染的发生风险。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感染通常进展迅速,由于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不能产生强有力的炎症反应,可能仅表现为发热等非特异性表现,但严重者可导致脓毒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的延长、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和治疗费用的增加。另一方面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发热、感染常常会导致化学药物的减量或化疗延迟,最终影响抗肿瘤治疗疗效。因此正确评估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风险,早期识别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和感染发生风险,进行合理的预防和治疗,对减少肿瘤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抗肿瘤治疗整体疗效、降低死亡风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断及分级 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指使用骨髓抑制性化疗药物后引发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的降低,即基于实验室的血常规结果提示ANC<2.0×109/L。化疗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谷值通常出现在化疗后7~14天。根据NCI-CTCAE5.0标准将中性粒细胞减少分为4级:1级:1.5×109/L≤ ANC<2.0×109/L,2级:1.0

×109/L≤ANC<1.5×109/L,3级:0.5×109/L≤ANC<1.0×109/L,4级:ANC<0.5×109/L。为了避免检测方法所致的误差,对检测结果存疑时可多次复查血常规确认。 2 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特点 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可分为急性骨髓抑制与潜在骨髓损伤两类。化疗致造血祖细胞(HPCs)发生耗竭时,即出现急性骨髓抑制,此时HSCs启动自我更新并增殖分化成HPCs从而维持造血系统稳态。然而,当化学药物引起HSCs自我更新能力障碍时,将会继发潜在骨髓损伤。现有的多数化学药物如烷化剂类、蒽环类、嘧啶类似物、亚硝脲类、丝裂霉素C、甲氨蝶呤等对骨髓细胞具有骨髓毒性作用,常引发HPCs耗竭而致急性骨髓抑制。 中性粒细胞最低值与使用药物种类和剂量相关。 3 粒细胞减少性发热的定义和风险评估 3.1 粒细胞减少性发热的定义 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N)是指严重的中性粒细胞降低合并发热。严重的中性粒细胞降低指ANC的绝对计数<0.5×109/L或预计48h内下降至ANC<0.5×109/L;发热是指单次口腔温度测定≥38.3℃或≥38.0℃持续超过1h。 3.2 FN发生风险评估 FN的发生风险与特定化疗药物的骨髓毒性、剂量强度、是否联合化疗以及患者本身的因素相关。在首次化疗前应进行FN发生风险评估。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生殖和复发性流产领域中的应用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生殖和复发性流产领域中的应用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最初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生殖和复发性流产领域中的应用主要用于白细胞减少相关的血液疾病,现G-CSF的应用扩展到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生殖系统等领域。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先后证实G-CSF在生殖医学中,对子宫内膜损伤后的增殖修复过程中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促进作用,并能改善部分复发性流产和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 一、G-CSF概述 G-CSF是常见的内源性造血生长因子,广泛作用在骨髓微环境,促进骨髓中性粒细胞前体的增殖和分化,动员骨髓中性粒细胞移行到外周血中,促进中性粒细胞的成熟,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刺激分叶核粒细胞增殖、分化,抑制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抗感染及参与免疫调控。G-CSF体内来源广泛,最早发现其主要来源于造血细胞中的单核巨噬细胞系,后发现非造血细胞中也存在G-CSF及其G-CSF受体的表达,包括血管内皮细胞、间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血小板等。G-CSF受体也存在于胎盘细胞、滋养细胞和颗粒黄体细胞。有研究发现某些恶性肿瘤也可以分泌G-CSF。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血清中G-CSF的含量很低,但应激情况下可显著增高。 二、G-CSF促进子宫内膜生长修复 子宫内膜表面细胞广布G-CSF受体,而子宫内膜的基质细胞有多种类型。高明霞研究发现,子宫内膜G-CSF可以激发G-CSF受体的表达,促进白介素一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a等细胞因子的表达,降低白介素-2的表达,从而促进内膜修复,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Salmassi等发现子宫内膜本身就可以分泌少量的G-CSF及表达G-CSF受体;另一方面,G-CSF还可能诱导子宫内膜细胞的抗细胞凋亡蛋白生成,抑制细胞凋亡过程,促进血管重生和修复。 三、G-CSF在生殖及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 国外Cavalcante M,Elkin L等对G-CSF的研究表明,G-CSF可促进胚胎的生长及植入,优化胚胎,促进胎盘的生长,增加反复移植失败患者胚胎着床率;调节子宫内膜基质细胞活化数目,促进人卵泡颗粒细胞、胎盘及子宫内膜细胞生长发育,增加子宫内膜的厚度;促进滋养层细胞生长,加快胎盘的代谢;增强孕早期调节性T细胞免疫耐受的发生;体外受精的胚胎培养基中加入G-CSF可增加种植胚胎的存活率;降低35岁以上不孕妇女生化妊娠的发生率,提高大龄女性胚胎着床能力;是子宫内膜重塑过程中子宫环境与胚胎生长同步进行的调节因子;并可抑制化学因素引起的胎儿异常。 四、CSF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 G-CSF并未在临床大规模常规使用可能在于其与肿瘤的相关性。已有报道G-CSF导致不同器官的恶性肿瘤,并且临床预后不佳。但G-CSF 如何导致恶性肿瘤的精确机制仍然未明。 五、G-CSF可以降低孕妇血清CA125 付锦华报道:早孕期CA125升高的患者,每周应用G-CSF至孕12周,约95%的患者CA125都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其可能机制为,G- CSF

肿瘤科常见十种药物

肿瘤科常见十种药物 苏嘉丽冯彩嫦林秀妙一、注射用胸腺五肽 商品名:欧宁 化学名:N-[N-[Nα-[Nα-L-精氨酰-L-赖氨酰]-L-α-天门冬氨酰]-L-缬氨酰]-L-酪氨酸英文名:Thymopentin for injection 剂量:加灭菌注射用水1ml溶解或溶于250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慢速单独滴注 作用:诱导与促进T淋巴及其亚群分化、成熟与活化得功能,调节T淋巴细胞得比例,使CD4+/CDa+趋于正常;调节与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得作用,能促使有丝分裂原激活后得外周血中得T淋巴细胞成熟,增加T细胞在各种抗原或致有丝分裂原激活后各种淋巴因子(如:α、γ干扰素,白介素2或白介素3)得分泌,增加T 细胞上淋巴因子受体得水平。它同时通过对T辅助细胞得激活作用来增强淋巴细胞反应。本品具有调节与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得作用。 副作用:少数病人有注射部位疼痛与硬结,个别患者用后偶见有嗜睡,倦怠。 二、盐酸苯海拉明 商品名:苯海拉明 化学名:N,N-二甲基-2-(二苯基甲氧基)乙胺盐酸盐 英文名:Diphenhydramine Hydrochloride 剂量:口服:成人每次12、5毫克,每日2~3次。儿童每日2~3次,1岁以下每次2、5~5毫克;1~3岁每次5~7、5毫克;4~6岁每次7、5~10毫克;7岁以上每次10~12、5毫克。 作用: 1、皮肤黏膜得过敏,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鼻炎,其她得皮肤瘙痒症、肛门瘙痒症、外阴瘙痒症、药疹或黄疸时得瘙痒,对虫咬症与接触性皮炎也有效;

2、急性过敏反应,可减轻输血或血浆所致得过敏反应; 常常在输血前应用抗组织胺药物如苯海拉明等,通常给予苯海拉明40毫克肌注,同时注意献血员得筛选,尽量不采用有过敏史得献血员。避免反复输注同一献血员得血液,以免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如受血者体内存在有抗IgA抗体时,可以输注经过洗涤后得红细胞,这种洗涤方法可以清除供者血中得IgA,以防止过敏反应得发生。[1] 3、晕车晕船得防治,有较强得镇吐作用,也可用于防治放射病、手术后呕吐,药物引起得恶心呕吐; 4、用于帕金森病与锥体外系症状; 5、镇静,用于催眠与术前给药; 6、牙科局麻,当病人对常用得局麻药高度过敏时,1%苯海拉明液可作为牙科用局麻药; 7、镇咳,作为一种非成瘾性止咳药适用于治疗感冒或过敏所致咳嗽,但其止咳效应尚未肯定。 8、其她,徐鹤定、薛士健、陆小兵等报导,每日睡前服用苯海拉明50mg,连服10~14日,治疗氯氮平所致流涎症状,安全有效。 副作用: 1.最常见得有:滞呆、思睡、注意力不集中、疲乏、头晕、头昏、共济失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干等。 2.少见得有:气急、胸闷、咳嗽、肌张力障碍等。有报道在给药后可发生牙关紧闭并伴喉痉挛、过敏性休克、心律失常。过量应用可致急性中毒、精神障碍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商品名:无 英文名:Salviae Miltiorrhizae and Ligustraz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剂量:静脉滴注,每次5ml,每日1~2次。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500ml 稀释 作用: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全、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其她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得胸闷、心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副作用:偶见有皮疹。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饮食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饮食 文章目录*一、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饮食*二、急性白血病能否有效的治愈呢*三、白血病吃什么水果好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饮食1、患者化疗后以营养高蛋白,低脂肪摄入原则为主,可以吃些高热量高纤维的食物,最好是有鱼有肉精细些,做的有食欲一些,蛋和牛奶类的食物,每天都要增加,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在治疗期间有效调节食欲,每一次吃的食物可以少吃一些,多餐。 2、因为化疗,大量的耗损身体元气,所以需要通过一些食物来进行滋补,可以每周喝一些甲鱼汤,或是准备人参,西洋参,红枣等等来煲汤喝,化疗期间病人常常会伴有贫血的现象,所以要多给病人吃一些含铁量高的食物,最好每天要补充十克左右的维生素c,可以供应白血球以及红血球的正常功能,缺少维生素c需求正常功能也会受影响。 3、化疗后很多患者长时间会伴有呕吐的症状,为了防止呕吐的发生,患者需要喝些果汁,把新鲜的水果榨成果汁后直接饮用,这样既可以有助于消化,又不会引起恶心呕吐,防治直接把水果吃下肚后,因为咀嚼不烂,在肠胃中不能消化,又会引起呕吐的现象。 急性白血病能否有效的治愈呢1、急性白血病是完全可以治

愈的,临床上急性白血病有很多的治疗措施,首先建议患者需要 注意卧床休息,给予营养性食物,在饮食的过程中,还要重视饮食、环境、口腔的卫生,这样就能有效的避免一些细菌侵入我们体内,给身体造成更大的危害。 2、患者要加强抗感染及对症处理,如果白血病患者还有严重贫血的症状时,一定进行输血,出血较重可输血和用止血药,有弥 漫性血管内凝血时按该症处理等。临床上,常选择化学治疗白血病,治疗白血病的常用药物主要包括一些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 3、免疫治疗急性白血病也是相对常见的方法,这类治疗措施目的是巩固维持缓解,在采取治疗外,还要重视饮食,患者一定要 注意饮食清淡,而且要注意的饮食营养丰富,注意禁烟酒及辛辣 食物,尽量少吃一些高脂、高糖食物,可以平时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吃一些大枣和红糖等食物。 白血病吃什么水果好1、草莓 草莓是在抗癌水果中,草莓的作用是位居首位。新鲜草莓中 是含有一种奇妙的鞣酸物质,可在体内产生抗毒作用,阻止癌细 胞的形成。此外,草莓中还有一种胺类物质,对预防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2、猕猴桃

2020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规范化管理

2020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规范化管理 2020年10月10日~18日,第三届CSCO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学术年会暨第十六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以直播形式召开,主题是"支持与姑息使癌症治疗更有效"。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解读了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规范化管理指南。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危害严重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放化疗引起的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25%~40% 化疗初治患者会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超过60%患者化疗延迟和减量首要原因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剂量改变患者中有超过60%再次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 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与患者死亡密切相关,且影响患者 生存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减少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患者感染风险甚至死亡风险密切相关。不同瘤种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FN )致死率不同,实体瘤约为8%o -大多数标准剂量的化疗方案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6-8天。 -FN并发症严重,20%~30%患者需入院进行治疗。

-FN患者中,出现明显感染或隐性感染者超过60% ,发生菌血症的患者超过20%o —项回顾性硏究纳入了61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使用的化疗方案为耐 受良好、骨髓抑制较少的AC方案(多柔比星+环磷酰胺),结果显示, 与无FN患者相比,发生FN的患者中位OS减少了22.4个月(PV 0.001 )。 因此,为提高医护人员对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认识,建立我国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风险评估,优化我国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管理流程,规范我国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预防与治疗,由CSCO牵头制定了《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规范化管理指南》并于2017年发表在《中华肿瘤杂志》。 肿瘤放化疗相关肿瘤中性细胞减少症的诊断和分级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定义: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 )低于 2*109∕L 根据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可分为:轻度:ANC≥1*109∕L.中度: ANC ( 0.5-1.0 )*109∕L 重度:ANC <0.5*109∕L o 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定义为:口腔温度>38.3% (腋温> 38.1 % )或2次测量口腔温度>38.0%(腋温>37.8% ),且ANC <0.5*1OVL z 或预计24小时后会降至V 0.5*10θ∕L o 不同化疗药物岀现中性粒细胞低谷与恢复时间不同中性粒细胞的最低值取决于使用药物的类型和剂量,当大剂量或高密度化疗时,如果得不到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使用说明书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使用说明书 (欣粒生?使用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商品名称:欣粒生? 英文名称 汉语拼音: [成分]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辅料为醋酸钠、冰醋酸、甘露醇、聚梨酸酯 [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 [适应症] .促进骨髓移植后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 .癌症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包括恶性淋巴瘤、小细胞肺癌、胚胎细胞瘤(睾丸肿瘤、卵巢肿瘤等)、神经母细胞瘤等。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伴发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伴发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先天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规格] μ支、μ支、μ支 [用法用量] .促进骨髓移植后中性粒细胞数增加。 成人及儿童的推荐剂量为μ, 通常自骨髓移植后次日至第五日给予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当中性粒细胞计数上升超过 时,停药,观察病情。 在紧急情况下,无法确定本药的停药指标中性粒细胞数时,可用白细胞的半数来估算中性粒细胞数。 .癌症化疗后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恶性淋巴瘤、肺癌、卵巢癌、睾丸癌和神经母细胞瘤化疗后次日开始给药,成人及儿童推荐剂量为μ,皮下注射,每日一次。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降低到(白细胞计数)以下的成人患者和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减少到(白细胞计数)以下的儿童患者应给予本品。 经用药后,如果中性粒细胞计数经过最低值时期后增加到(白细胞计数)以上时,应观察病情,同时停用本品。 如皮下注射困难,应改为μ静脉滴注,成人及儿童,每日一次。 .急性白血病 通常在化疗给药结束后(次日以后),骨髓中的幼稚细胞减少到足够低的水平且外周血中无幼稚细胞时,开始给药,成人及儿童推荐剂量为μ,每日一次,皮下或静脉给药(包括静脉点滴)。 紧急情况下,无法确定本药的给药及停药时间的指标中性粒细胞数时,可用白细胞的半数来估算中性粒细胞数。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伴发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的患者,给予本品μ皮下或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如果中性粒细胞计数超过 ,应减少剂量或终止给药,并观察病情。 .再生障碍性贫血伴发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核准日期】 【修改日期】

肿瘤科常用化疗方案

肿瘤科常用化疗方案 1:肺癌 (1)非小细胞肺癌: 一:常用全身化疗方案: 1:CAP方案:CTX600mg/m2d1+ADM50mg/m2d1,8+DDP25mg/m2d1-3 注:此方案为较早使用的化疗方案,有潜在的心脏毒性,有心脏疾患的患者慎用,使用时应注意ADM的累积剂量(小于450mg/m2),放疗后患者累积剂量应降低,不宜与放疗同时治疗。 2:EP方案:EP方案(依托泊苷60-100 mg/m2 d1-5+ 顺铂25 mg/m2 d1-3) 注:心脏毒性较小,但应注意依托泊苷VP-16的体位性低血压,血压下降的副作用。 3:MVP方案:MMC8mg/m2d1+VDS3mg/m2d1,8+DDP25mg/m2d1-3 注:此三种药物联合,疗效较确切,但应注意血象下降,神经毒性,外周静脉炎的发生。 4:NP方案(盖诺25 mg/m2 d1、8 DDP25 mg/m2 d1-3) 注:该方案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临床较为常见的化疗方案,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为中性粒细胞下降,神经毒性,外周静脉炎的发生。 昂丹司琼注射液8mg ivdrip qd 23456/w NP方案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利多卡因注射液5ml 地塞米松注射液5mg vdrip 2/w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顺铂粉针20mg vdrip qd 23456/w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酒石酸长春瑞宾注射液40mg vdrip qd 2/w 5:TP方案(紫杉醇135-175 mg/m2 d1+DDP 25 mg/m2 d1-3) 注:该方案主要为二线化疗方案,用于以上经典方案治疗无效的患者,但也可用于一线治疗方案,近期效果较好,为40%左右,但应注意预防过敏反应,并需要预处理,血象下降和一定程度的神经毒性。 6:DP方案(多西他赛(泰素帝)60-75 mg/m2d1+DDP25 mg/m2 d1-3)注:该方案被推荐为二线治疗方案,主要毒性为水钠潴留,外周神经毒性和中性粒细胞下降。 7:GP方案(泽菲(GEM)1000mg/m2 d1、8+15DDP 20mg/m2 d1-3)注:该方案的治疗耐受性较好,适用于老年患者和体质较差的患者,但应注意血液学毒性,主要是血小板降低,但中性粒细胞降低程度较轻。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GP方案 顺铂粉针20mg vdrip qd 45671/w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吉西他滨粉针(泽非)1600mg vdrip qd 4/w 1,8天 8:IEP方案:依托泊苷0.1g d1-5 +顺铂25 mg/m2 d1-5+IFO1500 mg/m2D1-5 注:本方案在EP的基础上加了IFO,短期疗效有所增加,但应注意血液毒性也增加,特别是中性粒细胞下降,还要注意IFO的泌尿道毒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