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播学教程》笔记

《传播学教程》笔记

《传播学教程》笔记
《传播学教程》笔记

第一、二章传播、传播学及其发展历史

一、传播学的概念

1、定义

1)库利(社会学角度)

2)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

3)施拉姆

4)郭庆光(本书观点):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共享说)信息的共享。

(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

(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

(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

2、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二、传播与信息

1、信息的定义

①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②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指出,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揭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

③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信息的特点和分类

信息分类:

根据信息系统和作用机制的不同,分为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

或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特点:

社会信息: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它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三、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正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

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系统:指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传播学把社会传播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即传播系统)中进行,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开放性是社会信息系统执行其功能的重要前提。)

②社会信息系统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双重偶然性: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指的是传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人类活动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精神和心理运动规律的制约,使社会信

息系统运动及其结果的变量更多更杂。

④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3、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处理不当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①传播障碍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通畅、信息系统的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等。

②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③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不及时妥善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正常发展或致严重后果。

4、传播学的任务

传播学必须通过对该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及其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运行的机制,由此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略)

1、人类的生产活动:物质生产、精神生产

2、马恩关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理论为确立科学的唯物主义传播观提供的出发点。

四点理由:精神交往与传播有联系、克服之前理论的局限性、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相联系、精神生产是一种无形物质生产。

启示:在社会大系统中考察,结合具体考察。

3、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作用与反作用。

4、中国传播学研究

原则:正确处理“批判”和“借鉴”的关系、实现传播学的本土化和中国化、研究传播学,从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服务这一基本宗旨出发。

五、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就有以下几种:(这部分看一下就可以)

1、气味。(分泌特定气味的荷尔蒙-一般草食和肉食动物)

2、发光。(萤火虫求偶)

3、超声波。(蝙蝠)

4、动作。(灰雁动作信号,蜜蜂的“8字舞”)

5、声音。(鸟语)

动物传播的局限性:动物传播与人类传播不能同日而语的,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区别表现在:

①动物的信息行为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取决于体内的信息功能和遗传基因,而非后天的系统学习;

②动物传递和接收信息的过程是基于条件反射原理的过程,而不伴随复杂的精神和思维活动。

③总之,动物传播只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被动的适应,而不能成为对自然界和自身进行能动的、创造性改造。

6、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最根本的特征。

六、人类传播活动几个发展阶段:(了解)

口语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第一个发展阶段,

重要意义:

①语言的发展伴随着人类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的深化。

②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达。

③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

局限性:

①口语是靠人体的发声功能传递信息的,由于人体能量的限制,口语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距离限制)

②口语使用的音声符号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事物,记录性较差,口语信息的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于人脑的记忆力。(保存限制)

③因此,口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巨大限制,在没有诸如电话等口语媒介的情况下、它只能适用于较小规模的近距离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播。(时空界限)

第二个阶段:文字传播时代——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里程碑。

重要意义:

①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力;(打破保存限制)

②文字能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打破空间限制)

③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保存完整性)

④总之,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空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作为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推进了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和融合。在统一的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局限性: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文字信息的生产规模小,教育普及程度低,文字传播基本属于政府、官吏以及统治阶层的特权。

第三个阶段:印刷传播时代

重大贡献:(试述中国的印刷术发明对印刷传播发展的贡献)

①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推动世界文明和人类传播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

③印刷机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

④印刷媒介的发展在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领域中带来的巨大影响,对社会经济有推动作用。第四个阶段:电子传播时代

电子传播的贡献:实现了信息的远距快速传播。

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发展角度的意义:

①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

②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

③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

七、信息社会

1、信息社会: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诞生的基本条件:农业和工业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媒介技术或社会信息系统的发达。

2、美国传播学家A.哈特对传播媒介的分类:

①示现的媒介系统。即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如口语、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是由人体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不用机器。

②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传方需用机器。

③机器媒介系统。包括电信、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通信等。传收都需机

器。

三类媒介按先后顺序依次出现。从不依靠任何机器手段的“示现媒介”到部分依靠机器的“再现媒介”,再到完全依靠机器的“机器媒介”,是一个人类传播媒介手段日趋丰富的过程,也是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

3、传播媒介进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①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

观点:媒介即讯息。

核心思想: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

②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进一步增加了信息和信息传播的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信息社会由此产生。

补充课后题:(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体外化信息系统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正在迎来一个重新统合的时代。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①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

人类传播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类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不断创造和使用新的传播媒介,使社会信息系统不断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人类题外话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

如视觉系统、听觉系统、保存和记忆系统,处理和传输系统、私人信息系统和公共信息系统等;从媒介而言,则有信件、书籍、报刊、电话、广播、电视、传真、计算机、人造卫星等。20世纪50年代后,这些分散的媒介系统在各自的领域都得到充分发展,功能也越来越强。

②90年代以来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各种媒介功能出现融合趋势。

过去由分散的媒介系统所执行的不同功能,今后将会综合到数字这一综合的信息传播系统当中。人类的社会信息系统已超越了高度分化和多元发展阶段,迎来了重新统合的时代。

③体外化信息系统的统合意味着社会信息系统的巨大化和人类对其控制的间接化。

重新统合后的媒介系统会是社会信息系统演化中的一大飞跃,同时也意味这个系统规模更巨大,结构更复杂。

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的“延伸”,认为不同的传播媒介是人不同感官和器官向外部世界的“延伸”,这过程不断扩大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另一角度看,媒介从人体“延伸”出去的过程,也是媒介不断获得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过程。任何一种媒介对我们来说都是外在化的客观事物,它们拥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反过来制约和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改变人类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以媒介为核心的社会信息系统越巨大化,结构复杂化,人类对它的控制就越间接、越需要在更大范围内的合作。

4、信息社会特点:

①产业: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②主体: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③交易: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④贸易: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

5、二战后信息社会发展过程

①初级信息化阶段(50—80年代中期):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得到高度普及,个人媒介日趋多样化;

②高度信息化阶段(80年代末—今):

a、大众传媒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

b、微型电脑普及,成为个人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

c、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发展,使不同媒介出现融合的新趋势。

6、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相连通

第3章传播中符号、意义及象征性社会互动

社会信息包括符号和意义

一、符号

符号: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其功能是携带和传达意义。

二、符号的分类及基本功能

1、采用一种常见的、简要的二分法:信号和象征符。

2、信号的特点:

①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

②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

3、象征符的性质:

①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②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

③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

④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这就是说象征符在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5、非语言符号类型:

①语言符号的伴生符,也称副语言,都是有声音语言或文字的伴生物;

②非语言符号是体态符号,例如动作、手势、表情等;

③非语言符号是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

6、符号的基本功能:

①表述和理解功能: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②传达功能: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③思考功能: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三、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1、意义(从社会传播学角度):

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达形态。

2、符号意义及分类:

符号是意义的携带者,任何一种符号都有其特定的意义,我们也可以将之称为符号的意义。

①明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

②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

③指示性意义与区别性意义

3、语言符号的暧昧性主要体现在:

①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

②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4、传播过程中意义

①传播者的意义: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表达的意义(即从事符号化操作)。然而,传播者的意义并不总是能够得到正确传达的。在这里,符号本体的意义与传播者的意义未必是一回事,这是很明显的。

②受传者的意义:对同一个或者同一组符号构成的讯息,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同一时代的不同个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或者解释,这说明符号本身的意义与受传者所接收到的意义同样也未必是一回事。

③情境意义:是由一系列清净哈好及其互相组合所形成的意义。著名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曾经指出,语言符号不提供也不可能提供传播活动的全部意义,交流所得,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语境。

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它包括具体的传播活动进行的场景,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无他人在场等等。在广义上,传播情境也包括传播行为的参与人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环境。

四、象征性社会互动(象征行为、象征性社会互动、象征性文化)

1、象征行为:用具体事物来表达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2、象征性互动理论:

(1)发展过程:

20世纪初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创立,论文和讲稿集《精神、社会与自我》对理论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60年代以后,美国学者布鲁默等人发展了这一理论。

象征性互动理论把人看做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做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行为不仅对提示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根据布鲁默的说明,象征性互动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它的三个基本前提:

①人是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的;

②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③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意义、社会互动、解释是该理论的三个主概念。

3、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象征性互动,揭示传播这一社会过程的一个基本概念。

4、共通的意义空间——意义交换的前提。

两层含义:

①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同的理解。

②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意义的交换或互动只能通过共通的部分进行。作为社会互动过程的传播,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扩大传播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互相理解。

意义交换的作用(略)

库利、米德——I and ME自我主我客我理论。

五、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

1、吉尔兹对文化的定义(强调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

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的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

2、理解文化的象征性

3、现代文化的象征性

①现象产生的原因

追求新事物和新意义永远是人类的基本价值。

现代传播媒介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为众多的人参与象征符创造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和手段,其结果必然会带来象征符创造活动的活跃化、象征体系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②现代文化现象化的影响

象征符的不断创造和更新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活力

象征符的过滥提供和过频变动也会造成意义、价值和规范的流动化和无序化,使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和行为产生混乱。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一、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模式(内部)

传播过程的视角:历时性考察(纵向考察,按时间序列考察传播活动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演化)、共识性考察(横向过程,对传播活动的结构、环节和要素进行解剖和分析)

1.传播的基本过程,是具备传播活动得以成立的基本要素的过程。

引: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①传播者:即信源,传播行为的引发者,个人、群体或组织皆可;

②受众:即信宿,讯息接收与反应者,个人、群体或组织皆可;

③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传、受双方社会互动的介质;

④媒介:即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讯息的搬运者,连接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纽带;

⑤反馈:受传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或回应,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

结:传播过程的特点

①动态性:其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是传播者和受众的意义(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

②序列性: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

③结构性:传播过程的结构即各要素(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总体。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连接也是其结构特点,各环节(要素)本身还有各自的深层结构。

2.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述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双重性质:①模式与现实具有对应关系,但又不是对现实事物的单纯描述,而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性质;

②模式与一定的理论相对应,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是对理论的一种解释或素描。因此,一种理论可以有多种模式与之相对应。

1、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1)拉斯韦尔5W模式

1948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称之为“五W 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

意义:在传播学史上有重要意义,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述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实际上,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这条思路形成的。

缺陷:还不是完全的,这主要表现在它们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拉斯韦尔虽然考虑到受传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解释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2)香农--韦弗模式

1949年,美国两位信息学者香农和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论》一文中提出了一个过程模式,称为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或香农-韦弗模式。

意义:它为传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发。首先,这个模式导入噪音的概念,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这对于社会传播过程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其次,模式对一些技术和设备环节的分析,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这种作用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越来越明显了。这个模式为文理结合的方法考察传播过程打下了基础。

缺陷:它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而且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的环节,如果把这个模式完全应用于人类的社会传播是不行的。

2、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直线模式的缺陷:①它容易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一方只能是传播者,另一方只能是受传者,不能发生角色的转换;而在人类的传播活动中,这种转换是常见的,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每个人都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②直线模式缺乏反馈的要素或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

(1)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2)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3)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

二、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1、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

大多数过程研究具有的特点:①他们考察的是微观的、单一的传播过程,而不是宏观的、综合的传播过程;②主要目的是揭示传播过程的内部机制,并不重视对过程以外因素的考察。

2、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1)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从社会学角度)

1959年,赖利夫妇在《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系统模式。这个模式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①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做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

②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③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④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从这个模式中可以看到,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微观的、中观的和宏观的系统,每个系统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这种结构的多重性和联系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传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

(2)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

德国学者马莱兹克1963年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的系统模式。他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其中包括:

①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传播者的人格结构等;

②影响和制约受传播者的因素:受传者的自我印象、受传者的人格结构等;

③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两个方面,一个是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另一方面是受传者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

该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即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3、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宏观过程研究)P58

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研究最早起源于日本,它是在对美国的主流传播学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

把传播看做是一个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从这个观点出发,他们在对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因而称为“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研究。

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

1、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活动的范畴;

2、信息传播既然属于与精神生产密切相关的范畴,那么,要考察信息传播,就不能不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

3、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也必然会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

4、传播学既然把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关系作为自己的首要宗旨,那么就不能单纯考察狭义的信息“交流”,而必须与宏观的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否则便不能提示这种关系的实质。

综上所述,唯物史观是在与宏观社会结构的普遍联系上来把握社会传播过程的,社会传播过程是人类社会总过程的一部分,传播的结构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结构。

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一、人内传播

1、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如果我们把个人看做是社会传播系统中的个体系统,那么人内传播便是个体系统内的传播。社会是由作为意识和行为主体的个人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作为个体系统之活动的人内传播也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2、人内传播的特点及环节

人内传播区别于其他动物体内传播的根本特点是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

环节:①感觉、②知觉、③表象、④概念、⑤判断、⑥推理

除此之外,人内传播还伴随着人的感情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它们在很多情况下对人内传播的过程和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特点:①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的信息处理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是孤立的,它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

②人内传播虽然与人体内部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③人内传播对外部世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这种能动性表现在人的意识和思维活动具有生产性和创造性。

④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任何一种其他类型的传播都

必然伴随着人内传播的环节,而人内传播的性质和结果,也必然会对其他类型的传播产生重

要的影响。

3、人内传播的互动性:人内传播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与明确的互动机制

(1)人内传播有双向互动性:

人内传播不但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而且具有明确的互动机制。人内传播是个人体内的信息传播活动,因此,不少人也将之称为“自我”传播。这说明,人内传播是自我意识主导下的传播活动。人的自我并不是封闭的和孤立的,相反,它是在与他人的社会联系中形成的,自我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互动性,而自我的社会性和互动性也体现了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因此,考察人的自我意识的活动,应该是揭示人内传播之社会性和互动性的一把钥匙。

(2)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美国学者米德在研究人的内省活动时发现,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是作为意志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表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和社会关系性的体现。换句话说,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

米德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主我”是形式(由行为反应表现出来),“客我”是内容(体现了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客我”可以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的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

作为自我传播的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也就显而易见。人内传播是一个“主我”和“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社会过程,互动的介质同样是信息,用米德的话来说即“有意义的象征符”。“有意义的象征符”不但能够引起他人的反应,而且能够引起使用者自己的反应,作为人内传播的思考活动,就是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来进行的。

(3)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布鲁默在1969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中提出了这样一个理论: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即自我互动。他认为,人是拥有自我的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和行为的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作为认识和行动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与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

他指出,这种自身的互动——“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来说是与他人的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不过,自我互动并不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在头脑中的简单再现,而是具有独自的特点。换句话说,在自我互动过程中,人脑中会出现善于他人期待的印象,这些期待具有一定的意义,个人会考虑这些期待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但是,个人又不是原封不动地接受这些期待的,在人内传播的过程中,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加以组合。经过这个过程的他人期待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他人期待,它所形成的自我也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我,而是一个新的行为主体。

这一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传播与个人的自我的关系。它告诉我们,人不但与社会上的他人进行传播,而且与自己本身进行传播,即自我传播。

4、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内省式思考

(1)分类

一种是日常的、长期的自我反思活动,它以完善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为目的,具有明显的长期目标性和连贯性。

另一种是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称为内省式思考。

(2)内省式思考的特点也是人内传播的特点。

①内省式思考并不是在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发生的,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

新的问题状况,对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判断之际,才会活跃起来。

②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

③它不仅是一个横向的社会过程,而且是一个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

5、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模理论

基模,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或者叫心智结构。认知结构或者认知导引结构。基模的特点:

①基模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之一,但是随着人的成长可以发展和改造

②基模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呈层化结构,类似于一个树形图。

③基模是知识的集束或有机的联合。

④基模具有预测和决策控制功能

二、人际传播

1、定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它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

2、人际传播的动机:

(1)获取信息

(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3)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个人从事人际传播活动的一个基本动机)。

(4)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除自我认知外,互相认知也是确立有效的社会协作关系的重要条件)

a、客观的自我认知是使个人能力得到恰当发挥的前提。

b、库利“镜中我”1902《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

<1>镜中我:库利在1902年出版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镜中我”概念的。他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①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③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库利认为:“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一般来说,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是多方面的,个人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越准确。

3、人际传播的分类及特点

分类:一种是面对面的传播;另一种是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的传播。

人际传播的重要特点:

①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②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③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④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4、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

关于人际传播社会功能的研究领域:

(1)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一个人出生后有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中的作用(如镜中我、主我、客我、塔尔德的社会模仿理论)

(2)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意见领袖、两级传播、创新-普及)

5、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P75

(1)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人际传播在本质上来说是个人之间相互交换精神内容(意义)的活动,精神内容交换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的媒体(符号载体)。在这里,媒体也可以理解为任何能够传递信息的手段和渠道。人际传播是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它的传播手段多,渠道广,方法灵活。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2)姿态的传播功能:

体姿在狭义上指手势和身体各种活动姿势,在广义上也把面部器官活动构成的表情、神色等包括在内。

功能:强调语言、补充语言、代替语言、控制语言、表达超语言的意义;

(3)外观形象与自我表达

(4)自我表达与社会价值规范

自我表达与他人和一定的社会价值或行为规范相联系的,应该符合一个社会普遍认可的真善美价值尺度。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一、群体传播

1、群体:指的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2、群体的本质特征:目标取向有共同性;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

意味着任何一个群体都具有互动机制和使共同性得到保障的机制——群体的组织性。

3、群体的分类:

依据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起的作用的直接和间接程度,初级群体、次级群体;

是否存在管理主体或机构作为分类标准,拥有信息系统的为“团体”、一般群体;

依据组织性的强弱,组织群体、非组织群体

4、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正面功能:群体具有重要社会功能,即群体是将个人与社会相连结的桥梁和中间纽带。群体是社会的中观系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局部社会”。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之际,首先是作为局部社会―――群体的一员出现的,一个人不能做个合格的群体成员,同样也做不了合格的社会成员。群体帮助个人完成社会化过程,训练和分配社会角色,形成社会规范和准则,调节和控制个人的行为。

因此,群体对社会的一个主要贡献,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使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得到保证。不仅如此,群体还通过社会分工与协作,将分散的个人力量集结起来,能够完成个人所不能完成的社会工作和事业。因此,群体同样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群体对个人成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①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②群体是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③群体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与手段。

负面功能:某些群体为实现一已目的而拒绝承担正当的社会分工,给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带来混乱的情况也是常见。对个人来说,群体在为个人带来利益的同时,又具有束缚和压抑个性的负面作用。

5、群体传播与内部机制:

(1)群体的成立、生存和发展条件:

①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这是群体凝聚力的核心

②成员之间的协作意愿,也就是个人参加群体并愿意为之做出贡献的动机

③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即群体传播。

(2)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形成群体意识

和群体结构,而这种意识和结构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人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因此,群体传播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

(3)群体意识:就是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

②群体感情,这里不仅指由各成员的密切接触和协作而产生的成员间的个人感情,更指群体成员主观境界的融合(精神上的一体化)所产生的“我们”感情;

③群体归属意识,即群体成员因从群体活动得到某种程度的需求满足而对群体所产生的认同感。

这几个要素越具备,群体意识就越高,越欠缺则群体意识越薄弱。

(4)群体的传播结构从信息的流量与流向两方面理解。信息流量大,互动交流频度高,群体

意识中的合意基础好。流向是单向还是双向,传播者是特定的少数人还是一般成员,是否都拥有传播机会等,对群体意识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双向性强意味着群体传播中民主讨论成分多,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更通过、群体感情和群体归属意识更稳固。即群体的凝聚力更强。

6、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

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一般认为,群体规范的功能包括以下几项:

①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

②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

③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

④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群体规范的主要作用在于排除偏离性的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

群体规范不仅对群体内的传播活动起着制约作用,而且对来自群体外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群体规范对来自外部的说服活动效果的影响:

①在说服的观点与群体规范一致的场合,群体规范可以推动成员对观点的接受,起到加强和扩大说服效果的作用

②在说服的观点与群体规范不相容,后者则阻碍成员接受对立观点,使说服效果发生衰减。

(5)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在传播过程中,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①群体压力,即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

在群体内部,传播活动经常是在“一对多”或“多对一”、“少数对多数”或“多数对少数”的场合下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传者都会感受到某种程度的群体压力。

“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是群体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但在不少场合,群体压力也会带来错误的判断,形成对多数意见的盲目服从。

②信息压力,指的是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要大

于少数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态度。

③趋同心理,也叫遵从性,指的是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在很多情况下,个人被迫接受多数意见,正是出于这种担忧。

6、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非常态的群体行为)

(1)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例如火灾、地震后的群众骚乱,出于某种原因的自发集会、游行、种族冲突,物价上涨的流言引起的抢购风潮等等。集合行为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

集合行为虽然是一种自发的反常现象,但它产生是有条件的。一般认为,集合现象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①结构性压力。例如在自然灾害、经济萧条、失业等危机状况下,社会上普遍存在不安心理和紧张情绪,这些结构性因素是集合行为发生的温床。

②触发性事件。集合行为一般都是某些突发性事件或突然的信息刺激引起的。

③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例如人们与其相信报纸、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正式新闻报道,更倾向于相信来路不明的流言等等。

由上可以看出,在集合行为发生的三个条件中,至少有两个条件与信息传播有直接的关系。即便是第一个条件,即人们感受到社会的危机状况和结构性压力,也是社会传播的结果。因此,信息传播贯穿于集合行为的始终。集合行为容易引发破坏性的社会后果,治理集合行为的根本,在于消除它产生的温床或发生的条件。

只不过它受到一些特殊传播机制的制约,说它特殊,主要指它与人类正常的、有理性的传播行为相比,更具有非理性的特点。

(2)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

①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集合行为中的传播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本身的传播,二是与此相伴随的情绪或感情的传播,这两种传播都摆脱不了暗示与感染机制的支配。

暗示指的是一种传播方式,即不是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

集合行为中的暗示则不同,它更接近于临床医学中的催眠暗示。换句话说,集合行为的参加者通常处于昂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处于激动的人群中的个人具有很强的“被暗示性”,周围人的话语、表情、动作乃至现场的氛围,对他都成为有力的暗示刺激,使他的信念、思维和行为方式迅速与现场的人群融为一体。

在集合行为中,群体感染指的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其传播速度快,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在现场昂奋的氛围中,成员失去理性的自控能力,而对来自外部的刺激表现出一种本能的反应。经过这种群体感染过程,一种情绪、一种观点会迅速支配整个人群,并迅速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

集合行为中的信息和情绪的传播,主要受到暗示和感染机制的制约。在这种机制下形成的集合行为,往往会对政党的社会秩序造成破坏性的后果。

②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模仿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于1890年出版的《模仿律》认为,社会上的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而“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模仿分为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前者是个人在不自觉状态下对他人行为的反射性仿效,后者基于一定的动机或目的的自觉仿效。在集合行为中的模仿更多地表现为无意识的、条件反射的模仿。因为人在安全本能下1,每个人都希望与在场的多数保持一致,但失去理性的互相模仿往往是最不安全的。

“匿名性”。一般平时循规蹈矩的人在集合行为中做出越轨行为,是因为集合行为是他淹没在人群中,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这种状态是他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做出种种宣泄原始的本能冲动的行为。

③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在集合行为中,信息的流动也呈现出一种异常状态。在这里,辨认谁是信源、信宿十分困难的,几乎每个人都是消息的发布者,也是消息的接受者。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认为,集合行为的初步形态是“循环反应”。所谓“循环反应”,即一方的刺激成为另一方的反应,而另一方的反应则又反过来成为这一方的刺激的循环往复过程。

流言,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特殊的陈述和话题。

流言的特点:流言总是以“传播真相”的形式出现的,其目的是让人们“确信”或“相信”所传播的言论或消息是“事实”;流言传播的渠道主要是人际的口头传播;流言的内容往往涉及一些特殊的事件或敏感的话题,这些事件或话题容易唤起一般人的重视、关心或兴趣;流言是一些没有确切证据的信息,或者说至少在其流行期间缺少可靠的证据。

流言分为非紧急事态下的流言和紧急事态下的流言。集合行为中的流言属于紧急事态下的流言。这种流言的特点:

第一,流言信息的快速增殖;

第二,流言信息的变形和奇异回流现象;

第三,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

R=I*A*U(流言流通量=与问题的关联度*社会成员的不安感*环境的不确定性)

二、组织传播

1、组织:从广义上来说,任何由若干不同功能的要素按照一定的原理或秩序相组合而形成的统一整体,都可以称为组织,如细胞组织、人体组织等。从狭义上,组织指的是“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行为的持续性体系。”从这个定义而言,组织既是社会群体的一种,又与一般的松散群体有明显的不同。这种区别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辨认一个群体是否属于组织,主要看这个群体中是否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或管理系统。

2、组织的结构特点:

①专业化的部门分工;②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③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

3、组织传播及其重要功能:

组织传播,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这两个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

功能:

组织传播的总体功能,就是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它既是保障组织内部正常运行的信息纽带,也是组织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保持互动的信息桥梁。

具体来说,组织传播的功能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内部协调;②指挥管理;③决策应变;④达成共识

4、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体现了“组织人”的特点):是信息沿着一定组织关系(部门、职务、岗位以及其隶属或平等关系)环节在组织内流通的过程。

其传播形式分为两种:

1.①横向传播:指的是组织内同级部门或成员之间互通情况、交流信息的活

动,其目的是为了相互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在横向传播中,传播双方不具有上下级隶属关系,

平等的协商与联络是传播的主要形式。横向传播是否活跃,对组织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横向传播渠道不畅,轻则会带来各部门、岗位之间的相互推委、互不合作,严重影响组织的办事效率;重则会造成各部门、各成员之间各自为政,形成种种隔阂、矛盾、冲突,甚至形成独立王国,破坏组织的有机统一。因此,在一个组织内,横向传播也必须得到制度的保证。

横向传播双向性强,互动渠道畅通;

②纵向传播:有单向流动性质,根据信息流向,纵向传播又区分为下行传播和上行传播。

2.①下行传播,即有关组织目标、任务、方针、政策的信息,自上而下得到传达贯彻的过程。以企业组织而论,日本学者认为企业组织最常见的下行传播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关于工作任务和内容的指示或说明

●关于组织成员权利和义务的信息(例如工资、劳保等);

●关于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的信息;

●工作单位上司对部下工作的评价和奖惩信息;

●关于组织的目的、理念以及社会作用或贡献的信息。

下行传播的作用,包括使组织成员适应组织环境,了解工作内容,熟悉自己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培养成员对组织的一体感等等,它是一种以指示、教育、说服和灌输为主的传播活动。

②上行传播,指的是下级部门向上级部门或部下向上司汇报情况,提出建议、愿望与要求的信息传达活动。这个过程很重要的,它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上行传播是中枢指挥管理部门获得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通过这个渠道,指挥管理者可以了解组织目标或任务在第一线的贯彻落实情况,并据此对既定决策进行修改,使之更符合实际;

第二,基层部门或第一线人员是组织的窗口,他们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握有第一手信息,这些新的信息反映上去,能够成为组织进行新的应变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三,上行传播是把握组织成员的精神状态的重要渠道,指挥管理者可根据下面反映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把成员的情绪和士气调整到组织所需要的理想状态。

上行传播和上行传播是组织内传播的两个基本渠道,这两个渠道是否通畅,关系到组织的统一性和运作效率。一般来说,影响这两个渠道畅通的主要因素是组织的层次和环节,因为它们都是逐级进行的。

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体现了“社会人”的特点):指的是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

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如组织成员工作之余的交谈、单位内外的各种私人交往等;二是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如各种自发的革新小组、兴趣小组或联谊会中的信息交流等。它是一种摆脱了组织的制度性结构压力的一种传播活动。

特点:①交流的信息广泛;

②交流的双向平等性;

③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成分多;

(3)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

①书面媒体;②会议;③电话;④组织内公共媒体;⑤计算机通信系统

组织传播中使用媒体还有许多,例如电传、复印设备等

5、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

组织外传播的过程,是组织与其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互动的过程,包括信息输入与信息输出两个方面。

(1)组织的信息输入

信息输入,是组织为进行目标管理和环境应变决策而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

建设具有快速反应机制的高性能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是传播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信息化对包括企业在内的一切组织提出的时代要求,不能满足这个要求的组织体,最终是不能获得成功的。

POS系统,是英文Point of Sales或Point of Service的简称。这个系统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最初只是一些大型商店用来统计商品销售数据的简单系统,现在已经发展为商家和厂家联合使用的综合系统。其原理是在商场或超市的收款处安装具有POS功能的电脑终端,通过输入商品的条形码和购买者的有关资料,来把握商品销售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POS系统的价值:

①首先,它提供的是准确的实际数据,其可信性远远高于概率性的问卷调查或市场评估的结果;

②其次,它提供的最新数据和实时信息,最能反映市场的现状及其变化;

③不仅如此,POS数据还有更多的用途,例如用于产品定位或产品周期分析以及流行趋势分析等。

(2)组织的信息输出

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的信息输出活动,即组织的宣传活动。其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公关宣传、广告宣传、企业标识系统宣传

①公关宣传:指组织为了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建立和保持和谐关系而进行的各种宣传活动。其形式多样,如捐助社会公益事业、发行宣传刊物等。它是组织对外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作用包括使外界公众了解组织的宗旨、目的和社会意义,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以及防止和解决组织与周围公众发生的矛盾和冲突等。

②广告宣传,是一种以付费形式利用各种媒体进行的大面积宣传活动,也是社会组织尤其是企业组织广泛采用的一种信息输出方式。现代组织从事广告活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商业广告,如公益广告、意见广告等;另一类是商业广告,以企业为主体。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是企业组织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广告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和商品的知名度,扩大企业影响,而且具有直接的促销效果。

③企业标识系统宣传,是英语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对译词,简称CIS,有时也称为企业表征系统。CIS活动指的是企业组织使用统一的象征符号系统来塑造、保持或更新企业形象的活动,所采用的象征符号一般为具有独自特色的视觉图案(包括社名、社色等),它可以印制在社旗、社微、制服、办公用具和各类产品及其包装上,以保持企业的视觉形象统一。

企业标识系统一般由三个要素构成:一是企业理念与价值标识;二是行为规范标识,三是视觉或听觉形象标识。

CIS活动是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的统一。一方面,创建企业标识系统需要经过企业内部人员的广泛参与和讨论,围绕它的三个要素达成普遍的共识和合意;另一方面需要向外界大力宣传这些标识,使之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理解。

CIS宣传,主要是利用普遍接触和重复记忆来系统塑造企业形象的宣传活动,其效果非常显著。

第七章大众传播概论

一、大众传播:(定义、特点、社会功能)

1、定义: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的特点:

①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②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③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

④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⑤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⑥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3、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在传播学研究史上,最早对传播的社会功能作出较全面分析的是拉斯韦尔,他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将传播的社会功能概括为三个方面:

①环境监视功能:传播对社会起着一种“瞭望哨”的作用。

②社会协调功能:传播正是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功能的重要社会系统;

③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

上述观点被称为“三功能说”,三项功能是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在内的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本功能,大众传播不仅具备这些功能,而且起着突出重要作用。

(2)赖特的四功能说:

美国学者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1959年发表)中,继承了拉斯韦尔“三功能说”,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提出了“四功能说”:

①环境监视:大众传播在特定社会的内部和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的活动;

②解释与规定:大众传播并不是单纯的“告知”活动,它所传达的信息中通常伴随着对事件的解释,并提示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③社会化功能:大众传播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④提供娱乐:大众传播中的内容并不都是务实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如文学的、艺术的等。

(3)施拉姆对大众传播功能的概括:

对拉斯韦尔和赖特的观点,施拉姆在1982年出版的《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一书中,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他把环境监视、社会协调和遗产继承归入政治功能范畴,而把社会控制、规范传递、娱乐归入一般社会功能范畴。这种划分没有明确的标准,也不见得十分确切。他分类法的重要贡献在于明确提出了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收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并不仅仅限于为其他产业提供信息服务,它本身就是知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这个观点已经为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发展的现实所证实。

(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1948年《大众传播、通俗口味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

①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②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③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二、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近代大众传播的起点:应该是以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纸(廉价报纸)的出现为标志。

1、廉价报纸,即大众报纸。廉价的“便士报”的出现,以19世纪30年代《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的创刊为标志,它除了价格低廉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①内容以新闻、信息和社会事件报道和娱乐为主,贴近普通大众的生活;

②发行量大,一般为几万乃至几十万份;

③读者不限于特定的阶层或群体,而是面向“分散的、异质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大众”。

④广告收入成了报纸经营的主要财源。

在此过程中,报纸完成两个转变:由“观点纸”向“新闻纸”的转变;由政党经费运营向市场化运营和企业化运营的转变。

2、电视的媒介特性:

①电视集视听觉手段于一体,通过影像、画面、音声、字幕以及特技等多方面地传递信息,给受众以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

②它不仅是人们获得外界新闻和信息的手段,而且是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的主要提供者。

3、互联网传播的特点:

①传播速度的实时性

②信息内容的海量性

③信息形态的多媒体性

④信息检索的便利性

⑤传播过程的交互性

⑥传播范围的全球性

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1、大众媒介与现代人的生活:接触大众传媒,是现代人的重要生活内容。

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

2、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一种是“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二是“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

乐观主义代表人物:美国布莱士 1889 《美利坚民主国》认为舆论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法国塔尔德 1901 《舆论与群集》报刊造就了现代舆论的主体——公众。

美国库利 1909 《社会组织》舆论实质上是组织化的群体意识和公共意识。

怀疑主义:德国皮卡德 1948 《我们心中的希特勒》

美国格林 1956 《电视与美国人的性格》

3、大众传播对人及环境的影响

(1)人与环境互动过程的变化

(2)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

信息环境指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日本学者后藤和彦曾经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信息环境,即在与自然环境相区别的社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社会成员之行为方式的符号部分,并且,它主要是通过非人际关系向社会提示的环境。

1)信息环境的理解层面:

①构成信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影像等信息符号;

②一系列的信息符号按照一定的结构相互组合便构成完整意义的讯息,大部分讯息传达的并不仅仅是消息或知识,而且包含着特定的观念和价值,它们不仅仅是告知性的,而且是

示性的,因而对人的行为具有制约作用;

③当某类信息的传播达到一定的规模时,便形成该时期和该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和潮流;

因此,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是制约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

2)大众传播是信息环境的主要营造者。大众传播在形成信息环境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

个方面:

①大众传播通过信息的大量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同类信息传遍整个社会,造成普遍的信息声势;

②大众传播的信息特性,即公开性、权威性、显著性和直达性。

3)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①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

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②“拟态(信息)环境的环境化”,大众传播具有形成信息环境的力量,并通过人们的

环境认知活动来制约人的行为,这是大众传播发挥其社会影响力的主要机制。大众传播是具有社会控制功能的信息系统,但控制的性质和方向不完全取决于它自身,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更为复杂的社会机制和条件。

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一、技术的定义与本质

1.传播媒介两层含义: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的社会组织。

2.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取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

3.三种不同的技术道德观:技术“善”论、技术“恶”论、技术“中性”论

4.对于技术与社会的互相关系,存在的三种观点或立场:技术决定论、社会决定论、技术与社会互动论

二、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麦克卢汉部分内容应全部背诵)

(1)媒介即讯息

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换个容易理解的说法,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因此,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在他看来,每一种新媒体的产生都开创了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2)媒介:人的延伸(思辨的推论)

媒介都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是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反映方式。这个观点说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影响。

(3)“热媒介”与冷媒介

“热媒介”是指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收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的媒介,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际不必进行“热身运动”;

FLUENT中文全教程1-250

FLUENT 教程 赵玉新 I、目录 第一章、开始 第二章、操作界面 第三章、文件的读写 第四章、单位系统 第五章、读入和操作网格 第六章、边界条件 第七章、物理特性 第八章、基本物理模型 第九章、湍流模型 第十章、辐射模型 第十一章、化学输运与反应流 第十二章、污染形成模型 第十三章、相变模拟 第十四章、多相流模型 第十五章、动坐标系下的流动 第十六章、解算器的使用 第十七章、网格适应 第十八章、数据显示与报告界面的产生 第十九章、图形与可视化 第二十章、Alphanumeric Reporting 第二十一章、流场函数定义 第二十二章、并行处理 第二十三章、自定义函数 第二十四章、参考向导 第二十五章、索引(Bibliography) 第二十六章、命令索引 II、如何使用该教程 概述 本教程主要介绍了FLUENT 的使用,其中附带了相关的算例,从而能够使每一位使用 者在学习的同时积累相关的经验。本教程大致分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介绍信息、用户界面信息、文件输入输出、单位系统、网格、边界条件以及物理特性。第二和第三部分包含物理模型,解以及网格适应的信息。第四部分包括界面的生成、后处理、图形报告、并行处理、自定义函数以及FLUENT 所使用的流场函数与变量的定义。 下面是各章的简略概括 第一部分: z开始使用:本章描述了FLUENT 的计算能力以及它与其它程序的接口。介绍了如何对具体的应用选择适当的解形式,并且概述了问题解决的大致步骤。在本章中,我们给出

了一个可以在你自己计算机上运行的简单的算例。 z使用界面:本章描述了用户界面、文本界面以及在线帮助的使用方法。同时也提供了远程处理与批处理的一些方法。(请参考关于特定的文本界面命令的在线帮助) z读写文件:本章描述了FLUENT 可以读写的文件以及硬拷贝文件。 z单位系统:本章描述了如何使用FLUENT 所提供的标准与自定义单位系统。 z读和操纵网格:本章描述了各种各样的计算网格来源,并解释了如何获取关于网格的诊断信息,以及通过尺度化(scale)、分区(partition)等方法对网格的修改。本章还描述了非一致(nonconformal)网格的使用. z边界条件:本章描述了FLUENT 所提供的各种类型边界条件,如何使用它们,如何定义它们and how to define boundary profiles and volumetric sources. z物理特性:本章描述了如何定义流体的物理特性与方程。FLUENT 采用这些信息来处理你的输入信息。 第二部分: z基本物理模型:本章描述了FLUENT 计算流体流动和热传导所使用的物理模型(包括自然对流、周期流、热传导、swirling、旋转流、可压流、无粘流以及时间相关流)。以及在使用这些模型时你需要输入的数据,本章也包含了自定义标量的信息。 z湍流模型:本章描述了FLUENT 的湍流模型以及使用条件。 z辐射模型:本章描述了FLUENT 的热辐射模型以及使用条件。 z化学组分输运和反应流:本章描述了化学组分输运和反应流的模型及其使用方法。本章详细的叙述了prePDF 的使用方法。 z污染形成模型:本章描述了NOx 和烟尘的形成的模型,以及这些模型的使用方法。 第三部分: z相变模拟:本章描述了FLUENT 的相变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z离散相变模型:本章描述了FLUENT 的离散相变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z多相流模型:本章描述了FLUENT 的多相流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z Flows in Moving Zones(移动坐标系下的流动):本章描述了FLUENT 中单一旋转坐标系,多重移动坐标系,以及滑动网格的使用方法。 z Solver 的使用:本章描述了如何使用FLUENT 的解法器(solver)。 z网格适应:本章描述了explains the solution-adaptive mesh refinement feature in FLUENT and how to use it 第四部分: z显示和报告数据界面的创建:本章描述了explains how to create surfaces in the domain on which you can examine FLUENT solution data z图形和可视化:本章描述了检验FLUENT 解的图形工具 z Alphanumeric Reporting:本章描述了如何获取流动、力、表面积分以及其它解的数据。 z流场函数的定义:本章描述了如何定义FLUENT 面板内出现的变量选择下拉菜单中的流动变量,并且告诉我们如何创建自己的自定义流场函数。 z并行处理:本章描述了FLUENT 的并行处理特点以及使用方法 z自定义函数:本章描述了如何通过用户定义边界条件,物理性质函数来形成自己的FLUENT 软件。 如何使用该手册 z根据你对CFD 以及FLUENT 公司的熟悉,你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使用该手册 对于初学者,建议如下:

《传播学教程》笔记

第一、二章传播、传播学及其发展历史 一、传播学的概念 1、定义 1)库利(社会学角度) 2)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 3)施拉姆 4)郭庆光(本书观点):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共享说)信息的共享。 (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 (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 (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 2、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二、传播与信息 1、信息的定义 ①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②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指出,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揭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 ③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信息的特点和分类 信息分类: 根据信息系统和作用机制的不同,分为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 或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特点: 社会信息: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它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三、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正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 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系统:指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传播学把社会传播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即传播系统)中进行,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开放性是社会信息系统执行其功能的重要前提。) ②社会信息系统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双重偶然性: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指的是传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人类活动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精神和心理运动规律的制约,使社会信

(完整版)《FLUENT中文手册(简化版)》

FLUENT中文手册(简化版) 本手册介绍FLUENT的使用方法,并附带了相关的算例。下面是本教程各部分各章节的简略概括。 第一部分: ?开始使用:描述了FLUENT的计算能力以及它与其它程序的接口。介绍了如何对具体的应用选择适当的解形式,并且概述了问题解决的大致步骤。在本章中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算例。 ?使用界面:描述用户界面、文本界面以及在线帮助的使用方法,还有远程处理与批处理的一些方法。?读写文件:描述了FLUENT可以读写的文件以及硬拷贝文件。 ?单位系统:描述了如何使用FLUENT所提供的标准与自定义单位系统。 ?使用网格:描述了各种计算网格来源,并解释了如何获取关于网格的诊断信息,以及通过尺度化(scale)、分区(partition)等方法对网格的修改。还描述了非一致(nonconformal)网格的使用. ?边界条件:描述了FLUENT所提供的各种类型边界条件和源项,如何使用它们,如何定义它们等 ?物理特性:描述了如何定义流体的物理特性与方程。FLUENT采用这些信息来处理你的输入信息。 第二部分: ?基本物理模型:描述了计算流动和传热所用的物理模型(包括自然对流、周期流、热传导、swirling、旋转流、可压流、无粘流以及时间相关流)及其使用方法,还有自定义标量的信息。 ?湍流模型:描述了FLUENT的湍流模型以及使用条件。 ?辐射模型:描述了FLUENT的热辐射模型以及使用条件。 ?化学组分输运和反应流:描述了化学组分输运和反应流的模型及其使用方法,并详细叙述了prePDF 的使用方法。 ?污染形成模型:描述了NOx和烟尘的形成的模型,以及这些模型的使用方法。 第三部分: ?相变模拟:描述了FLUENT的相变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离散相变模型:描述了FLUENT的离散相变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多相流模型:描述了FLUENT的多相流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移动坐标系下的流动:描述单一旋转坐标系、多重移动坐标系、以及滑动网格的使用方法。 ?解法器(solver)的使用:描述了如何使用FLUENT的解法器。 ?网格适应:描述了如何优化网格以适应计算需求。 第四部分: ?显示和报告数据界面的创建:本章描述了explains how to create surfaces in the domain on which you can examine FLUENT solution data ?图形和可视化:本章描述了检验FLUENT解的图形工具 ?Alphanumeric Reporting:本章描述了如何获取流动、力、表面积分以及其它解的数据。 ?流场函数的定义:本章描述了如何定义FLUENT面板内出现的变量选择下拉菜单中的流动变量,并且告诉我们如何创建自己的自定义流场函数。 ?并行处理:本章描述了FLUENT的并行处理特点以及使用方法 ?自定义函数:本章描述了如何通过用户定义边界条件,物理性质函数来形成自己的FLUENT软件。 如何使用该手册 对于初学者,建议从阅读“开始”这一章起步。 对于有经验的使用者,有三种不同的方法供你使用该手册:按照特定程序的步骤从按程序顺序排列的目录列表和主题列表中查找相关资料;从命令索引查找特定的面板和文本命令的使用方法;从分类索引查找特定类别信息(在线帮助中没有此类索引,只能在印刷手册中找到它)。 什么时候使用Support Engineer:Support Engineer能帮你计划CFD模拟工程并解决在使用FLUENT 中所遇到的困难。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建议你使用Support Engineer。但是在使用之前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仔细阅读手册中关于你使用并产生问题的命令的信息 ●回忆导致你产生问题的每一步 ●如果可能的话,请记下所出现的错误信息 ●对于特别困难的问题,保存FLUENT出现问题时的日志以及手稿。在解决问题时,它是最好的资源。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一)关于传播的定义与传统 1、社会学传统: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美—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3、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的实质与其他定义 1、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3、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一)社会信息科学与传播学 1、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A.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B.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1)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2)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二)信息 1、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3、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1、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①“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施拉姆) ②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是横向的。 ③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 ④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否则传而不通,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3、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一)传播学及其类型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2、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社会传播同样具有系统性。 4、社会传播五种基本类型: A.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制约的各部分构成,能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有机整体(完整的信息系统 B.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通过信息的授受,保持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 C.群体传播——(主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等)是更大的系统,它不仅存在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群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完成之

传播学教程考前复习名词解释等

名词解释: 1,传播: 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符号: 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3,符号化: 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意义转换为语言,音声,文字或其它符号的活动。 4,符号解读: 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 5,意义: 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的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6,传播情境: 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7,讯息: 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8,反馈: 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9,人内传播: 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1 / 26 10,人际传播: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11,群体: 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12,群体压力: 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13,信息压力: 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会大于少数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为信任的态度。 14,趋同心理: 遵从性,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15,下行传播: 有关组织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的信息,自上而下得到传达贯彻的过程。16,上行传播: 下级部门向上级部门或部下向上司汇报情况,提出建议愿望与要求的

信息传达活动。 17,大众传播: 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的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18,信息环境: 2 / 26 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19,拟态环境: 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20,热媒介: 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就能理解的媒介。 21,IPP指数: 既有政治倾向指数,是一个人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3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 22,知晓权: 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

【重点】传播学教程笔记(背诵版)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 1、信息的定义 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一。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 4、社会传播的类型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6、双重偶然性 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能是否正常。 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在是必然的。 第二章 1、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 —用手写字。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 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诞生。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

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哈特关于媒介系统的分类 A.哈特,根据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分类: 手段; 摄影等; —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过程。 4、《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第三次浪潮》 D.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三大阶段。 A.托夫勒。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两次变革浪潮,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目前正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必然会极大地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 5、二战后信息社会发展过程 50—80年代中期):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得到高度普及,个人媒介日趋多样化;②高度信息化阶段(80年代末—今):大众传媒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微型电脑普及,成为个人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发展,使不同媒介出现融合的新趋势。 第三章 1、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2、象征符的特性 通过传统、学习继承;④可自由创造,与指代对象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3、意义的定义 4、符号意义的分类 ;③指示性和区别性。 5、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符号本身之外) 使得不同的受众对同一种符号构成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笔记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社会学传统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两个传统的融合:传播是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 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二.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定义)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递行—地形) 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

沉默的螺旋理论 1、提出 2、观点 3、评价 1、提出 该理论是德国传播学者诺利—纽曼于1972年在其著作《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首次提出的,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给予全面的概括。她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的方面有强大的效果,她把舆论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沉默的螺旋" 2、观点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者既而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3)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影响舆论,大众传媒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 a. 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 b. 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 c. 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到孤立形成印象 对人们确定多数人的意见是什么,大众传媒起重要的作用。 3、评价 意义: 1)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认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舆论形成种的作用,是一个突破。 3)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指出这种影响来自传媒营造的"意见环境" 局限: 1)其理论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者有时意见的趋同行为,仍有待于推敲。 2)对社会孤立恐惧,对优势意见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该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3) "多数意见"的压力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制约,对于不同性质、类型的问题。多数意见压力不同。 4)过于强调"多数"或者"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何少数派的作用。实际上,少数派的"中坚分子"往往可以对多数派产生影响。 知识沟假说 1、背景 2、提出

fluent学习笔记

fluent技术基础与应用实例 4.2.2 fluent数值模拟步骤简介 主要步骤: 1、根据实际问题选择2D或3Dfluent求解器从而进行数值模拟。 2、导入网格(File→Read→Case,然后选择有gambit导出的.msh文件) 3、检查网格(Grid→Check)。如果网格最小体积为负值,就要重新 进行网格划分。 4、选择计算模型。 5、确定流体物理性质(Define→Material)。 6、定义操作环境(Define→operating condition) 7、制定边界条件(Define→Boundary Conditions) 8、求解方法的设置及其控制。 9、流场初始化(Solve→Initialize) 10、迭代求解(Solve→Iterate) 11、检查结果。 12、保存结果,后处理等。 具体操作步骤: 1、fluent2d或3d求解器的选择。 2、网格的相关操作 (1)、读入网格文件 (2)、检查网格文件 文件读入后,一定要对网格进行检查。上述的操作可以得到网格信息,从中看出几何区域的大小。另外从minimum volume 可以知道最小网格的体积,若是它的值大于零,网格可以用于计算,否则就要重新划 分网格。 (3)、设置计算区域 在gambit中画出的图形是没有单位的,它是一个纯数量的模型。故 在进行实际计算的时候,要根据实际将模型放大或缩小。方法是改变fluent总求解器的单位。 (4)、显示网格。 Display→Grid 3、选择计算模型

(1)、基本求解器的定义 Define→Models→Solver Fluent中提供了三种求解方法: ·非耦合求解 segregated ·耦合隐式求解 coupled implicit ·耦合显示求解 coupled explicit 非耦合求解方法主要用于不可压缩流体或者压缩性不强的流体。 耦合求解方法用在高速可压缩流体 fluent默认设置是非耦合求解方法,但对于高速可压缩流动,有强的体积力(浮力或离心力)的流动,求解问题时网格要比较密集,建 议采用耦合隐式求解方法。耦合能量和动量方程,可以较快的得到收敛值。耦合隐式求解的短板:运行所需要的存比较大。若果必须要耦合求解而机器存不够用,可以考虑采用耦合显示求解方法。盖求解方法也耦合了动量,能量和组分方程,但是存却比隐式求解方法要小。 需要指出的是,非耦合求解器的一些模型在耦合求解器里并不一定都有。耦合求解器里没有的模型包括:多相流模型、混合分数/PDF燃烧模型、预混燃烧模型。污染物生成模型、相变模型、Rosseland辐射模型、确定质量流率的周期性流动模型和周期性换热模型。 %%%有点重复,但是可以看看加深理解 Fluent提供三种不同的求解方法;分离解、隐式耦合解、显示耦合解。分理解和耦合解的主要区别在于:连续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和 组分方程解的步骤不同。 分离解按照顺序解,耦合解是同时解。两种解法都是最后解附加的标量方程。隐式解和显示解的区别在于线性耦合方程的方式不同。 Fluent默认使用分离求解器,但是对于高速可压流动,强体积力导致 的强烈耦合流动(流体流动耦合流体换热耦合流体的混合,三者相互耦合的过程—文档整理者注)(浮力或者旋转力),或者在非常精细的网格上的流动,需要考虑隐式解。这一解法耦合了流动和能量方程, 收敛很快。%%% (2)、其他求解器的选择 在实际问题中,除了要计算流场,有时还要计算温度场或者浓度场等,因此还需要其他的模型。主要的模型有: Multiphase(多相流动)viscous(层流或湍流)energy(是否考虑传热)species(反应及其传热相关) (3)操作环境的设置 Define→operation→condition

FLUENT UDF 教程

FLUENT UDF 教程 第一章. 介绍 本章简要地介绍了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及其在Fluent中的用法。在1.1到1.6节中我们会介绍一下什么是UDF;如何使用UDF,以及为什么要使用UDF,在1.7中将一步步的演示一个UDF例子。 1.1 什么是UDF? 1.2 为什么要使用UDF? 1.3 UDF的局限 1.4 Fluent5到Fluent6 UDF的变化 1.5 UDF基础 1.6 解释和编译UDF的比较 1.7一个step-by-stepUDF例子 1.1什么是UDF? 用户自定义函数,或UDF,是用户自编的程序,它可以动态的连接到Fluent求解器上来提高求解器性能。用户自定义函数用C语言编写。使用DEFINE宏来定义。UDF中可使用标准C 语言的库函数,也可使用Fluent Inc.提供的预定义宏,通过这些预定义宏,可以获得Flu ent求解器得到的数据。 UDF使用时可以被当作解释函数或编译函数。解释函数在运行时读入并解释。而编译UDF则在编译时被嵌入共享库中并与Fluent连接。解释UDF用起来简单,但是有源代码和速度方面的限制不足。编译UDF执行起来较快,也没有源代码限制,但设置和使用较为麻烦。 1.2为什么要使用UDF? 一般说来,任何一种软件都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人的要求,FLUENT也一样,其标准界面及功能并不能满足每个用户的需要。UDF正是为解决这种问题而来,使用它我们可以编写FLUEN T代码来满足不同用户的特殊需要。当然,FLUENT的UDF并不是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的,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就会具体介绍一下FLUENT UDF的具体功能。现在先简要介绍一下UDF的一些功能: 定制边界条件,定义材料属性,定义表面和体积反应率,定义FLUENT输运方程中的源项,用户自定义标量输运方程(UDS)中的源项扩散率函数等等。λ 在每次迭代的基础上调节计算值λ 方案的初始化λ (需要时)UDF的异步执行λ 后处理功能的改善λ FLUENT模型的改进(例如离散项模型,多项混合物模型,离散发射辐射模型)λ 由上可以看出FLUENT UDF并不涉及到各种算法的改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当然为了源代码的保密我们还是可以理解这样的做法的。其实,如果这些代码能够部分开放,哪怕就一点点,我想FLUENT会像LINUX一样发展更为迅速,使用更为广泛。遗憾的是,从目前来看,这只是一种幻想。什么时候中国人可以出自己的精品? 1.3 UDF的局限 尽管UDF在FLUENT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但是并非所有的情况都可以使用UDF。UDF并不能访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复习笔记 第一章传播学研究对象的基本问题 一、名解 1、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 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 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4、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5、传播障碍:指的是在传播活动进行过程中,由于传播系统本身存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障碍,如不合理的传播制度,不畅通的传播渠道而导致的传播行为受到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6、传播隔阂: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之中,个体,群体,世代之间因为特定利益、价值、意识 形态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传播双方的正常传播行为受到影响,甚至严重阻碍传播行为的进展。 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以及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 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二、简答 1、传播的基本特点 答:(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 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考试重点

第一章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 二、传播与信息 信息定义P4、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 三、播的定义和特点 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系统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P5-6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P8 一、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P10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P11;传播学的任务P11-12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P14-15 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 三、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P18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二、动物传播的局限:动物传播的局限P24 三、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了语言的论述P26-27 四、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语言的四个基本特征P27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一、口语传播时代:口语(命名)出现的意义P29;口语的局限P29-30 二、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出现P30;文字发明的意义P31 三、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中国造纸印刷术、古腾堡印刷机)P31-32;印刷媒介的意义(施拉姆的论述及郭的补充)P32 四、电子传播时代:电子媒介的意义(时空和速度的突破、声音与影像信息系统的体外化)P33;电脑,电子媒介发展趋势(电脑、无线、通讯卫星和数字化技术)P33-34 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信息社会的概念P35 一、媒介传播的进化与社会发展:哈特的媒介三分法P35-36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贝尔的社会发展三大阶段P37;托夫勒的三次浪潮P38;信息社会在经济结构上的四个特点P38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战后社会信息化的两个阶段(初级、高级)P39;社会“高度信息化”阶段的三个特点P39;世界各国建设信息社会(NII,GII)P39;我国信息化建设P39-40;对人类发展史的概要认识P40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一、符号的定义:永井田男的符号定义P42-43 二、信号与象征符:信号(signal)的特点P44;象征符(symbol)与信号不同的特征P44 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三类非语言符号P45

fluent中文简明教程

第一章Fluent 软件的介绍 fluent 软件的组成: 软件功能介绍: GAMBIT 专用的CFD 前置处理器(几何/网格生成) Fluent4.5 基于结构化网格的通用CFD 求解器 Fluent6.0 基于非结构化网格的通用CFD 求解器 Fidap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通用CFD 求解器 Polyflow 针对粘弹性流动的专用CFD 求解器 Mixsim 针对搅拌混合问题的专用CFD 软件 Icepak 专用的热控分析CFD 软件 软件安装步骤: 前 处 理 gambit 软 件 Fluent6.0 Fluent5.5&4.5 Fidap Polyflow Mixsim Icepack 通用软件 专用软件

step 1: 首先安装exceed软件,推荐是exceed6.2版本,再装exceed3d,按提示步骤完成即可,提问设定密码等,可忽略或随便填写。 step 2: 点击gambit文件夹的setup.exe,按步骤安装; step 3: FLUENT和GAMBIT需要把相应license.dat文件拷贝到FLUENT.INC/license目录下; step 4:安装完之后,把x:\FLUENT.INC\ntbin\ntx86\gambit.exe命令符拖到桌面(x为安装的盘符); step 5: 点击fluent源文件夹的setup.exe,按步骤安装; step 6: 从程序里找到fluent应用程序,发到桌面上。 注:安装可能出现的几个问题: 1.出错信息“unable find/open license.dat",第三步没执行; 2.gambit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非正常退出时可能会产生*.lok文件,下次使用不能打开该工作文件时,进入x:\FLUENT.INC\ntbin\ntx86\,把*.lok文件删除即可; 3.安装好FLUENT和GAMBIT最好设置一下用户默认路径,推荐设置办法,在非系统分区建一个目录,如d:\users a)win2k用户在控制面板-用户和密码-高级-高级,在使用fluent用户的配置文件 修改本地路径为d:\users,重起到该用户运行命令提示符,检查用户路径是否修改; b)xp用户,把命令提示符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右键单击命令提示符快捷方式在快捷方式-起始位置加入D:\users,重起检查。 几种主要文件形式: jou文件-日志文档,可以编辑运行; dbs文件-gambit工作文件; msh文件-从gambit输出得网格文件; cas文件-经fluent定义后的文件; dat文件-经fluent计算数据结果文件。 第二章专用的CFD前置处理器——Gambit GAMBIT软件是面向CFD的前处理器软件,它包含全面的几何建模能力和功能强大的网格划分工具,可以划分出包含边界层等CFD特殊要求的高质量的网格。GAMBIT可以生成FLUENT5、FLUENT4.5、FIDAP、POL YFLOW等求解器所需要的网格。Gambit软件将功能强大的几何建模能力和灵活易用的网格生成技术集成在一起。使用Gambit软件,将大大减小CFD应用过程中,建立几何模型和流场和划分网格所需要的时间。用户可以直接使用Gambit软件建立复杂的实体模型,也可以从主流的CAD/CAE系统中直接读入数据。Gambit软件高度自动化,所生成的网格可以是非结构化的,也可以是多种类型组成的混合网格。 一. Gambit图形用户界面:

传播学教程 后半部笔记

第三节“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 ?同传统的讯息如何作用受众的思路不同,它强调受众的作用,突出受众的地位。 ?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一、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使用与满足研究起源于19世纪40年代。 ?背景:美国收音机家庭普及率达到80%;人们对媒介寄予正面的期待;事实上,启蒙教育节目并不被看好,而格调低俗的轻喜剧,肥皂剧以及猜谜游戏收听率极高。 于是引发了人们对受众媒介接触行为背后的心里动机的研究兴趣。 ?早期“使用与满足”研究揭示的受众媒介接触动机和满足有哪些类型? 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的需求;对印刷媒介的“使用和满足”的需求;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的需求。 ◆什么是“使用与满足”?如何理解受众需求? 使用与满足,是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的需求:竞争心理需求;获得新知的需求;自我评价的需求。 对印刷媒介的“使用和满足”的需求:获得外界信息消息的来源,日常生活工具,休息的手段,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社交的手段,读报本身的目的化。 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的需求:心绪转移效用;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效用;环境监测效用。二、传媒接触的社会条件因素

受众成员媒介活动既是一种满足个人基本需求的活动,又受到他所处的环境或社会条件因素制约。 如:施拉姆研究少年儿童的电视接触行为和家庭、学校中的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家庭处境不顺、和同学关系不佳,喜欢看打斗暴力节目; 家庭关系融洽、和同学关系顺畅,喜欢看轻松快活节目。 结论:“欲求”不满→到媒体中寻求代替的满足 对成人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制约成人接触媒介的因素: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群体归属意识。 ?1974年E·卡兹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该理论,他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日本传播学家竹内郁郎对其进行补充,提出如下: “使用与满足”的过程: (1)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 (2)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两个条件: a 接触媒介的可能性,即身边必须要有电视机或报纸一类的物质条件; b媒介印象,即受众对媒介能否满足需求的评价,这种媒介印象或成为评价是在以往媒介接触经验基础上形成的。 (3)受众选择特定的媒介和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 (4)接触使用后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满足需求,一种是未满足。 (5)无论满足与否,都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选择使用行为,人们根据满足结果来修正既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