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装技术要求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装技术要求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装技术要求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装技术要求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装技术要求

(1)材料设备要求

防爆设备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并有国家防爆电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签发的防爆合格证书,产品附件、配件、备件应完整,技术文件齐全;电缆和绝缘导线必须具备合格证书。

(2)电气线路基本要求

1)电气线路导线绝缘的耐压强度应为2倍额定电压,并不低于500V。

2)绝缘导线必须敷设于钢管内,钢管应采用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钢管连接的螺纹部分应涂以铅油或磷化膏。在可能凝结冷凝水的地方,管线上应装设排除冷凝水的密封接头。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处宜采用挠性连接管。

3)电气线路PE(PEN)线绝缘层的额定电压,应与相线电压相同,并应在同一护套或钢管内敷设。

4)配电线路中的接线盒、分线盒、活接头、隔离密封件等连接件的型号、规定,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的规范规定。

5)易燃易爆场所的配电线路在1区内严禁有中间接头,在2区内不应有中间接头。

6)引入防爆充油型电气设备的线路,应使用耐油的导线或电缆,否则应有防止绝缘油浸伤线芯绝缘层的防护措施。

7)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严禁跨越有爆炸性气体环境。架空线路与有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杆(塔)高度的1.5倍。在水平距离小于规定且无法躲开的特殊情况下,必须按设计要求,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8)电缆线路在有爆炸危险环境内安装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a)电缆之间不得直接连接。当必须连接时应在相应的防爆接线盒或分线盒内连接或分路。

(b)电缆的敷设一般应有铠装,当符合以下情况时可使用无铠装的电缆。

a)1区场所电压为1kV及以下的塑料护套电缆。

b)1区场所的控制、照明的电缆。

c)2区、11区场所电压为1kV及以下的电力、控制、照明的电缆。

(c)防爆电气设备、接线盒的进线口引入电缆后的密封,应符合以下要求:

a)压紧螺母、金属垫片、弹性密封圈、及其密封填料,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b)电缆外径等于或大于20mm时,在隔离密封处组装防止电缆拔脱的组件时,应在电缆被拧紧或封固后,再拧紧固定电缆的螺栓。

(d)防爆电气设备、接线盒等的进线口有压盘式或压紧螺母式两种,其使用应符合以下要求:

a)无防止电缆拔脱装置的进线口,适用于公称外径小于20mm的电缆。

b)有电缆头腔的进线口,应采用铠装电缆。

c)装置内每一个弹性密封圈,应密封一根电缆。弹性密封圈及金属垫应与电缆的外径匹配。密封圈内孔径与电缆外径的允许偏差值为土1mm。弹性密封垫内孔的切割尺寸,必须符合电缆公称外径的要求;其剩余径向厚度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3/10,且不得小于4mm。

d)弹性密封垫的轴向长度不许切割,其长度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7/10,且不得小于10mm。压紧螺母应通过金属垫片使弹性密封垫压紧,而将引入口密封。被密封和压紧的电缆的截面,仍必须近似地成圆形,且应将电缆沿圆周均匀地挤紧。

(e)有电缆头腔或密封盒的电气设备进线口,电缆引入后应浇灌固化密封填料,填塞深度不应小于引入口径的1.5倍,且不得小于4mm。(f)电缆与电气设备连接时,必须选用与电缆外径相匹配的引入装置。如果引入装置与电缆的外径不相适应时,应采用过渡接线方式,电缆与过渡线必须在相应的防爆接线盒内连接。

(g)电缆引入防爆电动机需挠性连接时,其挠性连接管的材质及挠性连接,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h)电缆采用金属密封环式引入时,穿进引入装置内的电缆表面,应清洁干净、干燥,方可进行敷设。

9)有爆炸危险场所的钢管配线应符合以下要求:

(a)一般应采用镀锌焊接钢管。

(b)钢管与钢管、钢管与电气设备、钢管与附件(接线盒、灯位盒、隔离密封盒)的连接应采用螺纹连接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a)螺纹加工应完整、光滑、无滑扣和乱丝,连接处涂导电性防锈脂或磷化膏,不得涂其他油性涂料。

b)螺纹啮合应紧密,其外露丝扣不应少于2~3扣。钢管啮合有效扣数管径25mm及以下的钢管不应少于5扣;管径32mm及以上的钢管不应少于6扣。与隔爆型设备连接时,螺纹连接处应有锁紧螺母。

(c)除设计要求需做特殊连接外,其连接处一般不焊跨接线。

(d)电气管路之间不得采用倒扣连接。当连接有困难时,应采用防爆活接头;其接合面应密贴。

(e)设在有爆炸性气体环境1、2区和有爆炸性粉尘环境10区的钢管配线,在下列各处应装设不同型式的隔离密封件。

a)无密封装置的进线口。

b)配线管路通过相邻的隔墙时,应在隔墙的任一侧装设横向式隔离密封件。

c)配线管道通过楼板或地面引入其他场所时,均应在楼板或地面上方装设纵向式密封件。

d)配线管径为50mm及以上的管路在距引入的接线箱450mm以内以及每距1500mm处,应设置一隔离密封件。

e)在易结露和积结冷凝水的配线管路,应在其垂直段的下方装设排水式隔离密封件,其排水口则应置于下方。

(f)隔离密封件的制作应符合以下要求:

a)隔离密封件的内壁应无锈蚀、灰尘和油渍。

b)隔离密封件内不得有导线接头。导线与密封件壁之间的距离应均匀。

c)密封件内必须按设计要求,填充水凝性粉剂密封填料。水凝性粉剂密封填料的配制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浇灌时间严禁超过其初凝时间,并应一次灌注达到要求。密封填料凝固后其表面应平整光滑,无龟裂。排水式隔离密封件填充后的表面应光滑,并可自行排水。d)管道通过建筑结构时,密封件与墙面、楼板或地面的距离不应超过300mm。此段管路不得有接头,并应将孔洞堵塞严密。

(g)钢管配线应在以下各处装设防爆挠性连接管:

a)配线管路通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处。

b)钢管与电气设备直接连接有困难处。

(h)防爆挠性连接管应无裂纹、孔洞、机械损伤、变形等缺陷。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5倍。

(i)电气设备、接线盒和端子箱上多余的孔,应堵塞严密。当孔内垫有弹性密封圈时,弹性密封圈的外侧应设厚度不小于2mm的钢质堵板,堵板应经压盘或螺母压紧。

(j)安全火花型电气设备配线的导线、钢管、电缆的型号、规格,及其配线方式、线路走向、标高、与关连设备的连接线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

10)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及其关联电气设备的电路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本质安全型与关联电路配电线路安装所用电气器材的型号、规格,以及配线的种类、方式、线路走向、标高、接线方法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a)配电线路保护管应采用镀锌钢管。

(b)安全电路与关联电路不得共用同一电缆或钢管。本质安全电路严禁与其他电路共用同一电缆或钢管;两个及以上的本质安全电路配线不应共用同一电缆或钢管(电缆线分别屏蔽者或用屏蔽导线除外)。

(c)配电盘内本质安全电路、关联电路、及其他线路的端子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配电线路的端子排应采用绝缘的防护罩。其电路配线应分开束扎、固定。当间距小于50mm时,应采用高于端子的绝缘隔板或接地的金属隔板隔离。

(d)除有特殊要求者,一般不应接地(指电路本身,并非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

(e)本质安全电路中的电缆、配线钢管及端子板,应有天蓝色涂料的标志。

(3)防爆电气设备安装

1)防爆电气设备的型号、规格以及安装方法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防爆电气设备应安装在用金属制作的支架上。支架应采用预埋、膨胀螺栓及焊接固定。受振动的电气设备的固定螺栓应设置防松动装置。

3)防爆电气设备接线盒内的接线紧固后,其裸露的带电部分之间及其与金属外壳之间的漏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应符合规范规定。

4)设备中多余的进线口应密封,其弹性密封垫和金属垫片应齐全并压紧。

5)在额定工作状态下,外壳表面的允许最高温度(防爆安全型包括设备内部),不应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

6)有爆炸危险场所的事故排风机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且应分别作特殊标志。

7)隔爆型电气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以下检查:

(a)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外壳应完好,无裂纹、损伤。

(b)接合面的紧固螺栓、弹簧垫圈、防松装置应齐全,并应与设备匹配。

(c)隔爆结构及间隙应符合要求。

(d)密封衬垫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质量完好,无老化变形。

(e)运动部件动作灵活,无碰撞和摩擦。

(f)接线板及绝缘件应完好、无损伤。接线盒盖应紧固。透明配件应光洁无损伤。

8)电动机轴与轴孔、风扇与端罩之间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应产生碰擦。在安装电动机作业或试运转过程中,产生异常现象时,应及时校正,确保隔爆型电机工作的安全可靠。

9)正常运行时产生火花或电弧的隔爆型电气设备,其电气联锁装置动作必须可靠。当电源接通时壳盖不应打开,壳盖打开后则电源不应接通。用螺栓紧固的外壳应检查标有“断电后开盖”字样的警告牌,是否完整无损。

10)隔爆面必须保证光滑、平整、洁净、严禁有锈蚀层及砂眼,或有机械损伤。其隔爆面常规应是电镀或磷化层的表面,结合处应涂导电脂。

11)隔爆型插锁的检查和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插头插入时必须先接通接地或接零触头,插头拔脱时应先分断主触头。

(b)插头插入后开关能闭合,开关在分断位置时,插头能插人或拔脱。

(c)防止骤然拔脱的徐动装置应完好可靠,不得松脱。

(d)安装时施工现场应无腐蚀性介质。

(e)应垂直安装,偏斜不大于0.5mm。

12)防爆安全型电机,当负载启动困难时(如风机等),只能从冷态启动,且启动时周围介质中不得含有达到最低爆炸浓度的爆炸性混合物,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可靠动作。

13)防爆充油型开关设备,不得用于直流回路。

14)增安型和无火花型电气设备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的紧固螺栓应有防松动装置,接线盒盖应紧固。保护装置及附件应齐全、完好。

(b)对于电动机应测量其定子与转子间的单边气隙值,其气隙值不得小于规定。

15)正压型电气设备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通风、充气系统的电气连锁装置,应按先通风后供电,先停电后停风的程序正常动作。通电启动前,外壳内保护气体的体积不得小于规定的最小换气体积与5倍相连管道容积之和。

(b)进入通风、充气系统及电气设备内的空气或气体应洁净,其空气介质不得含有爆炸性混合介质及其他有害物质。

(c)微压继电器应装在风压、气压最低点的出口处。运行中电气设备及通风、充气系统内的风压、气压值不应低于技术文件中规定的最低所需压力值。当低于规定值时,微压继电器的动作应可靠,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a)0区时应能可靠地切断电源。

b)1区时应能可靠地发出警告或报警信号。

c)设备在正常运行期间应严禁其内部的火花及电弧从缝隙或风口中吹出。

d)设备与通风管的接口处及通风管道必须密封良好。

e)运行作业时排出的气体不宜排入有爆炸危险的环境。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爆炸性气体或可燃性粉尘环境中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使用、维护的安全要求及检查程序。 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环境: ——煤矿井下; ——炸药的制造和加工场所; ——医疗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eqv IEC 60079-0:1998) GB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eqv IEC 60079-7:1990) GB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eqv IEC 60079-11:1999)GB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5部分:正压外壳型“p”(MOD IEC 60079-2:2001)GB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3部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的检修(eqv IEC 60079-19:1993)

GB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4部分:危险场所分类(idt IEC 60079-10:1995)GB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5部分:危险场所电气安装(煤矿除外)(idt IEC 60079-17:2002) GB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气设备(idt IEC 61241-1-1:1999) GB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气设备第2节:电气设备的选择、安装和维护(idt IEC 61241-1-2:1999) GB/T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idt IEC 60332) GB/T 电气安装用导管特殊要求金属导管(eqv IEC 60614-2-1:1982) GB 16895 建筑物电气装置 GB 50058-19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IEC 60364 建筑物电气装置 ISO4225:1994 空气质量一般特性词汇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电气设备 electrical apparatus 系一切利用电能的设备的整体或部分,如发电、输电、配电、蓄电、电测、调节、变流、用电设备和电讯工程设备等。

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类和分级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类和分 级正式版

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类和分级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类 爆炸危险场所按爆炸性物质的物态,分为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和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两类。 (二)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级 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级原则是按爆炸性物质出现的频度、持续时间和危险程度而划分为不同危险等级的区域。

1.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 爆炸性气体、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按其危险程度的大小分为三个区域等级。 ⑴0级区域(简称0区,下同)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⑵1级区域(简称1区,下同)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

可能出现的场所。 ⑶3级区域(简称3区,下同)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注:正常情况是指设备的正常起动、停止、正常运行和维修。不正常情况是指有可能发生设备故障或误操作。 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 爆炸性粉尘和可燃纤维与空气混合形

制度上墙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管理制度

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管理制度 基础管理 1、具有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应符合本提示要求。不符合本提示的现有企业,要限期整改,到期仍不符合的,要停产整顿。 2、企业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将预防粉尘爆炸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粉尘防爆管理体系,强化安全和防火防爆机构。 3、企业是本单位各类危险源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4、企业必须定期对本单位的危险程度进行危险识别,定期进行评估。 5、企业必须依法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6、企业必须依法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内容和考核奖惩要求,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 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六个层面: (1)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2)领导班子其他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3)中层部门(各管理科室、车间、分公司等)和部门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4)班组和班组长的安全生产责任; (5)具体岗位和做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6)各类专项工作负责部门和人员的专项安全生产责任。7、企业应当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安全生产档案、原始记录和台账应按规定如实填写,按期限保存备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当包括;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3)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4)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修制度; (5)具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安全管理制度;(6)粉尘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7)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8)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9)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和管理制度; (10)安全生产逐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11)安全生产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 (1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制度; (13)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4)岗位标准化操作制度; (15)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1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装技术要求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装技术要求 (1)材料设备要求 防爆设备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并有国家防爆电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签发的防爆合格证书,产品附件、配件、备件应完整,技术文件齐全;电缆和绝缘导线必须具备合格证书。 (2)电气线路基本要求 1)电气线路导线绝缘的耐压强度应为2倍额定电压,并不低于500V。 2)绝缘导线必须敷设于钢管内,钢管应采用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钢管连接的螺纹部分应涂以铅油或磷化膏。在可能凝结冷凝水的地方,管线上应装设排除冷凝水的密封接头。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处宜采用挠性连接管。 3)电气线路PE(PEN)线绝缘层的额定电压,应与相线电压相同,并应在同一护套或钢管内敷设。 4)配电线路中的接线盒、分线盒、活接头、隔离密封件等连接件的型号、规定,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的规范规定。 5)易燃易爆场所的配电线路在1区内严禁有中间接头,在2区内不应有中间接头。 6)引入防爆充油型电气设备的线路,应使用耐油的导线或电缆,否则应有防止绝缘油浸伤线芯绝缘层的防护措施。 7)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严禁跨越有爆炸性气体环境。架空线路与有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杆(塔)高度的1.5倍。在水平距离小于规定且无法躲开的特殊情况下,必须按设计要求,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8)电缆线路在有爆炸危险环境内安装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a)电缆之间不得直接连接。当必须连接时应在相应的防爆接线盒或分线盒内连接或分路。 (b)电缆的敷设一般应有铠装,当符合以下情况时可使用无铠装的电缆。 a)1区场所电压为1kV及以下的塑料护套电缆。 b)1区场所的控制、照明的电缆。 c)2区、11区场所电压为1kV及以下的电力、控制、照明的电缆。 (c)防爆电气设备、接线盒的进线口引入电缆后的密封,应符合以下要求: a)压紧螺母、金属垫片、弹性密封圈、及其密封填料,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b)电缆外径等于或大于20mm时,在隔离密封处组装防止电缆拔脱的组件时,应在电缆被拧紧或封固后,再拧紧固定电缆的螺栓。 (d)防爆电气设备、接线盒等的进线口有压盘式或压紧螺母式两种,其使用应符合以下要求: a)无防止电缆拔脱装置的进线口,适用于公称外径小于20mm的电缆。 b)有电缆头腔的进线口,应采用铠装电缆。 c)装置内每一个弹性密封圈,应密封一根电缆。弹性密封圈及金属垫应与电缆的外径匹配。密封圈内孔径与电缆外径的允许偏差值为土1mm。弹性密封垫内孔的切割尺寸,必须符合电缆公称外径的要求;其剩余径向厚度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3/10,且不得小于4mm。 d)弹性密封垫的轴向长度不许切割,其长度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7/10,且不得小于10mm。压紧螺母应通过金属垫片使弹性密封垫压紧,而将引入口密封。被密封和压紧的电缆的截面,仍必须近似地成圆形,且应将电缆沿圆周均匀地挤紧。 (e)有电缆头腔或密封盒的电气设备进线口,电缆引入后应浇灌固化密封填料,填塞深度不应小于引入口径的1.5倍,且不得小于4mm。(f)电缆与电气设备连接时,必须选用与电缆外径相匹配的引入装置。如果引入装置与电缆的外径不相适应时,应采用过渡接线方式,电缆与过渡线必须在相应的防爆接线盒内连接。 (g)电缆引入防爆电动机需挠性连接时,其挠性连接管的材质及挠性连接,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h)电缆采用金属密封环式引入时,穿进引入装置内的电缆表面,应清洁干净、干燥,方可进行敷设。 9)有爆炸危险场所的钢管配线应符合以下要求: (a)一般应采用镀锌焊接钢管。 (b)钢管与钢管、钢管与电气设备、钢管与附件(接线盒、灯位盒、隔离密封盒)的连接应采用螺纹连接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a)螺纹加工应完整、光滑、无滑扣和乱丝,连接处涂导电性防锈脂或磷化膏,不得涂其他油性涂料。 b)螺纹啮合应紧密,其外露丝扣不应少于2~3扣。钢管啮合有效扣数管径25mm及以下的钢管不应少于5扣;管径32mm及以上的钢管不应少于6扣。与隔爆型设备连接时,螺纹连接处应有锁紧螺母。 (c)除设计要求需做特殊连接外,其连接处一般不焊跨接线。 (d)电气管路之间不得采用倒扣连接。当连接有困难时,应采用防爆活接头;其接合面应密贴。 (e)设在有爆炸性气体环境1、2区和有爆炸性粉尘环境10区的钢管配线,在下列各处应装设不同型式的隔离密封件。

(完整版)怎样划分火灾及爆炸危险场所等级

怎样划分火灾及爆炸危险场所等级 火灾危险场所,按其危险程度可分为三级区域: 21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使用、加工、贮存或转运闪点高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并且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的场所。 22区在生产过程中,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虽不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的场所。 23区存在固体状可燃物质,并且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的场所。 爆炸危险场所,按爆炸物质的物态,可分为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和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两类。 根据发生爆炸危险的可能性和后果,按爆炸物质出现的频度、持续时间和危险程度的不同,可将爆炸危险场所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和区域。 (1)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划分如下: 0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区正常情况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可能出现的场所。 2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出现,而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划分如下: 10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易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1区正常情况爆炸性粉尘或易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不能出现,而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上述正常情况,是指设备的正常起动和停止、正常运行和维修;不正常情况,是指有可能发生设备故障或误操作。(卢机) 第四章火灾和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 第一节爆炸性物质的分类、分级和分组 爆炸性气体、易燃液体和闪点低于或等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爆炸性粉尘或易燃纤维等统称为爆炸性物质。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薄雾、粉尘或纤维状的易燃物质与空气混合,点燃后,燃烧将在整个范围内迅速传播的混合物,称为爆炸性混合物。 一、爆炸性物质的分类 爆炸性物质可分为三类: Ⅰ类:矿井甲烷; Ⅱ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含蒸气、薄雾); Ⅲ类:爆炸性粉尘(含纤维)。 二、爆炸性混合物的分级和分组 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性,是由它的爆炸极限、传爆能力、引燃温度和最小点燃电流决定的。各种爆炸性混合物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和最小点燃电流分级,按引燃温度分组,主要是为了配置相应电气设备,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一)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分级分组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 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527—96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6年12月1日 关于发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等四项国家标准的通知 建标[1996]337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和建设部(91)建标技字第6号文的要求,由电力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电气装 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等四项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5—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6—96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一 日起施行。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中第七篇“低压电器篇”、第六篇“硅整流装置篇”、第八篇“起重机电气装置篇”、第十六篇”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气装置篇”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电力工业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电力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六年六月五日 1 总则 1.0.1为保证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电气装置的施工安装质量,促进施工安装技术的进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国家和人民生 命财产的安全,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在生产、加工、处理、转运或贮存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气体、蒸汽、粉尘、纤维爆炸性混合物和火灾危险物 质环境 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本规范不适用于下列环境: 1.0. 2.1矿井井下。 1.0. 2.2制造、使用、贮存火药、炸药、起爆药等爆炸物质的环境。 1.0. 2.3利用电能进行生产并与生产工艺过程直接关联的电解、电镀等电气装置区域。 1.0. 2.4使用强氧化剂以及不用外来点火源就能自行起火的物质的环境。

重点危险场所安全管理办法(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重点危险场所安全管理办法(新 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重点危险场所安全管理办法(新编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为加强对重点危险场所安全管理,杜绝群体伤害事故的发生,根据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和重点危险场所安全管理办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作业区对所辖范围内重点危险场所(区域)的控制和管理。 第三条术语、定义 重点危险场所:指在长期的安全管理实践中,公认属于高风险的场所(区域或设施)。作业时人员众多,发生事故的潜在的危险性较大并较难控制。这些设施或场所一旦管理不善易导致伤亡或多人伤害的事故。主要包括: 1、可能存在爆炸危险的场所。 2、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导致多人伤害的场所;

3、可能发生大量有毒有害介质产生及泄漏的生产单元、设施或场所。 4、其它可能造成多人伤害的生产单元、设备设施或场所。 第二章重点危险场所的确定 第三条重点危险场所由公司安全环保处提出,会同相关作业区和管理科室评审确定,安全环保处备案,列入该办法《重点危险场所明细表》。 第四条由于重大隐患得到整改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采用后消除的重点危险场所,分公司要及时申报删减,安全环保处修改制度。 第五条由于工艺改变、新增设备及岗位出现新的重点危险场所,分公司应当按照规定程序报安全环保处备案,纳入本办法进行管理。 第三章重点危险场所的通用管理要求与标准 第十一条安全环保处应定期组织对重点危险场所受控情况进行安全评价,监督、检查重点危险场所所在作业区对重点危险场所的管理情况;组织审定公司重点控制的危险场所并更新《重点危险场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线路的要求(标准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线路的要求 (标准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线路的要求(标准版) 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线路,其配线方式、导线的允许截面、导线的连接方式和敷设方法等,均应符合《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的规定,并尽可能敷设在爆炸危险较小的区域或距离爆炸能释放较远的地点,避开易受机构损伤、振动、腐蚀、粉尘和纤维积聚以及有危险高温的区域。 严禁架空线路跨越爆炸危险场所。当架空线路与爆炸危险场所附近时,架空线路与爆炸危险场所边界的距离至少应为杆塔高度的1.5倍;在特殊情况下,对于10千伏及以下线路,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如减小档距和拉力、加强紧蛎、加大导线截面、加强绝缘等),才可适当减小距离。 在电气线路上,应根据需要安装相应的保护装置,以便在发生过载、短路、漏电、接地、断线等故障时,能自动报警或切断电源。

因此,低压系统应为三相五线制或单相三线制系统。在相线和工作零线上,一般均应装有短路保护装置。至于3~10千伏电缆线路,须装设零序电流保护装置;若电缆线路位于0区和10区,零序电流保护装置宜动作于跳闸。 在爆炸危险场所,为了防止爆炸性气体通过电缆沟、钢管、保护管和敷管时留下的孔洞,造成不同危险区域之间或危险区非爆炸危险区之间串通,必须采取隔离密封措施。供隔离密封用的连接部件,不得作为导线连接或分支之间。 为了保证自动切断故障线路,0区、1区和10区内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1000伏以下线路,其接地线的截面,应保证单相接地的最小短路电流至少为保护该段线路的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的5倍,或自动开关瞬时(或短延时)过电流脱扣整定电流的1.5倍。 为了提高接地的可靠性,接地干线应在爆炸危险场所不同方向的两处以上与接地体相连。 爆炸危险场所的电缆和导线的额定电压不得低于500伏,除照明回路外,线路不得有中间接头。应采用相应防爆类型的接线盒,

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类和分级(最新版)

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类和分级 (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02

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类和分级(最新版) (一)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类 爆炸危险场所按爆炸性物质的物态,分为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和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两类。 (二)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级 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级原则是按爆炸性物质出现的频度、持续时间和危险程度而划分为不同危险等级的区域。 1.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 爆炸性气体、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按其危险程度的大小分为三个区域等级。 ⑴0级区域(简称0区,下同)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

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⑵1级区域(简称1区,下同)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 ⑶3级区域(简称3区,下同)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注:正常情况是指设备的正常起动、停止、正常运行和维修。不正常情况是指有可能发生设备故障或误操作。 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 爆炸性粉尘和可燃纤维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按其危险程度的大小分为两个区域等级。 ⑴10级区域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⑵11级区域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不能出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使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因地制宜地采取防范措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在生产、加工、处理、转运或贮存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电力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下列环境: 一、矿井井下; 二、制造、使用或贮存火药、炸药和起爆药等的环境; 三、利用电能进行生产并与生产工艺过程直接关联的电解、电镀等电气装置区域; 四、蓄电池室; 五、使用强氧化剂以及不用外来点火源就能自行起火的物质的环境; 六、水、陆、空交通运输工具及海上油井平台。 第1.0.3条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电力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爆炸性气体环境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2.1.1条对于生产、加工、处理、转运或贮存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下列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环境之一时,应进行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力设计: 一、在大气条件下、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蒸气或薄雾等易燃物质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二、闪点低于或等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的蒸气或薄雾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三、在物料操作温度高于可燃液体闪点的情况下,可燃液体有可能泄漏时,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第2.1.2条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产生爆炸必须同时存在下列条件: 一、存在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蒸气或薄雾,其浓度在爆炸极限以内; 二、存在足以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火花、电弧或高温。 第2.1.3条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应采取下列防止爆炸的措施: 一、首先应使产生爆炸的条件同时出现的可能性减到最小程度。 二、工艺设计中应采取消除或减少易燃物质的产生及积聚的措施: 1.工艺流程中宜采取较低的压力和温度,将易燃物质限制在密闭容器内; 2.工艺布置应限制和缩小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并宜将不同等级的爆炸危险区,或爆炸危险区与非爆炸危险区分隔在各自的厂房或界区内; 3.在设备内可采用以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覆盖的措施; 4.宜采取安全联锁或事故时加入聚合反应阻聚剂等化学药品的措施。 三、防止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形成,或缩短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滞留时间,宜采取下列措施: 1.工艺装置宜采取露天或开敞式布置; 2.设置机械通风装置; 3.在爆炸危险环境内设置正压室; 4.对区域内易形成和积聚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地点设置自动测量仪器装置,当气体或蒸气浓度接近爆炸下限值的50%时,应能可靠地发出信号或切断电源。

重点危险场所安全管理办法

重点危险场所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为加强对重点危险场所安全管理,杜绝群体伤害事故得发生,根据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与重点危险场所安全管理办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作业区对所辖范围内重点危险场所(区域)得控制与管理。 第三条术语、定义 重点危险场所:指在长期得安全管理实践中,公认属于高风险得场所(区域或设施)。作业时人员众多,发生事故得潜在得危险性较大并较难控制。这些设施或场所一旦管理不善易导致伤亡或多人伤害得事故。主要包括: 1、可能存在爆炸危险得场所。 2、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导致多人伤害得场所; 3、可能发生大量有毒有害介质产生及泄漏得生产单元、设施或场所。 4、其它可能造成多人伤害得生产单元、设备设施或场所。 第二章重点危险场所得确定 第三条重点危险场所由公司安全环保处提出,会同相关作业区与管理科室评审确定,安全环保处备案,列入该办法《重点危险场所明细表》。 第四条由于重大隐患得到整改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

料得采用后消除得重点危险场所,分公司要及时申报删减,安全环保处修改制度。 第五条由于工艺改变、新增设备及岗位出现新得重点危险场所,分公司应当按照规定程序报安全环保处备案,纳入本办法进行管理。 第三章重点危险场所得通用管理要求与标准 第十一条安全环保处应定期组织对重点危险场所受控情况进行安全评价,监督、检查重点危险场所所在作业区对重点危险场所得管理情况;组织审定公司重点控制得危险场所并更新《重点危险场所明细表》;监督重点危险场所重大隐患按要求整改。各作业区确定本单位其它需重点控制得危险场所单独建立台账,制定作业区对危险场所得管理办法。 第十二条生产设备处及时论证危险场所重大安全隐患治理项目得立项并组织实施,持续改善危险场所得安全生产条件。 第十三条人事企管处组织危险场所作业人员相关资质得培训取证。 第十三条相关专业科室按照“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得原则组织生产、设备、能源等专业管理制度得落实,及时组织设备消缺,按规定组织特种设备、防雷设施得检测检验。 第十三条重点危险场所所在作业区就是安全管理得责任主体,负责办法得贯彻落实及相关方得安全告知;按照相关制

爆炸危险场所设施检查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爆炸危险场所设施检查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890-86 爆炸危险场所设施检查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爆炸危险场所内设施的检查,是指对具有爆炸危险性的场所,检查其电气设备、供暖和通风空调系统等设施在布置或选材上是否采取防爆措施,限制易燃易爆物质在空气中的含量、消除或控制电气设备产生火花、电弧或高温的可能性,降低爆炸发生的概率和危害。 一、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 在爆炸危险场所内,通常对电气设备采取隔离法、限制正常的工作温度、采用隔爆外壳、本质安全电路和超前切断电源等措施,消除或控制电气设备产生火花、电弧或高温的可能性,使其与易燃易爆隔离并在低于引燃温度下运行。防火检查中,通过对导线材料和允许载流量、线路的敷设和联接、电气设备的选型和带电部件的接地等进行检查,核实易燃易爆场所的

电气防爆是否满足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 (一)检查内容 1.导线材质 爆炸危险环境的配线工程,因为铝线机械强度差、容易折断,需要进行过渡联接而加大接线盒,同时在联接技术上难于控制并保证质量,所以不得选用铝质的,而选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铜芯导线或电缆的截面在1区为2.5mm2以上,2区为1.5mm2以上。 2.导线允许载流量 为避免过载、防止短路把电线烧坏或过热形成火源,绝缘电线和电缆的允许载流量不得小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的1.25倍和自动开关长延时过流脱口器整定电流的1.25倍。 3.线路的敷设方式 主要检查电气线路的敷设方式是否与爆炸环境中气体、蒸汽的密度相适应。检查要求为: (1)当爆炸环境中气体、蒸汽的密度比空气重时,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安全管理要点提示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安全管理要点提示 本提示适用于具有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企业,包括粮食加工及储运、饲料加工、木材加工、轻金属粉末加工、煤炭储运、煤粉加工及使用、纺织、硫磺制粉、粉末静电喷涂等企业,不包括矿山、烟花爆竹和火药制造企业。 基础管理 1、具有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应符合本提示要求。不符合本提示的现有企业,要限期整改,到期仍不符合的,要停产整顿。 2、企业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将预防粉尘爆炸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粉尘防爆管理体系,强化安全和防火防爆机构。 3、企业是本单位各类危险源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4、企业必须定期对本单位的危险程度进行危险识别,定期进行评估。 5、企业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6、企业必须依法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内容和考核奖惩要求,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 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六个层面: (1)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2)领导班子其他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3)中层部门(各管理科室、车间、分公司等)和部门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4)班组和班组长的安全生产责任; (5)具体岗位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6)各类专项工作负责部门和人员的专项安全生产责任。 7、企业应当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安全生产档案、原始记录和台账应按规定如实填写,按期限保存备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当包括: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3)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4)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修制度; (5)具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安全管理制度;(6)粉尘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7)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8)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爆炸危险场所等级

爆炸危险场所等级划分 根据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及危险程度,在《电力装置设计规范》中,将爆炸火灾危险场所划分三类八级。 第一类是气体或蒸汽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共分为三级: Q—1级场所,在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场所;Q—2级场所,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仅在不正常情况下才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场所;Q—3级场所,在不正常情况下整个空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可能性较小,爆炸后果较轻的场所。 第二类是粉尘或纤维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共分为两级: G—1级场所,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镁粉、铝粉、煤粉等与空气的混合物)的场所;G—2级场所,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仅在不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第三类是火灾危险场所,共分为三级: H—1级场所,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使用、加工贮存或转运闪点高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物体,而它们的数量和配置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H—2级场所,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悬浮状、堆积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它们虽然不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但在数量上与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H—3级场所,有固体可燃物质,在数量上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各类危险场所的“正常情况”包括正常的开车、停车、运转(如敞开装料、卸料等),也包括设备和管线正常允许的泄漏情况。“不正常情况”则包括装置损坏、误操作、维护不当及装置的拆卸、检修等。在划分一个场所是否有火灾危险时,要考虑可燃物质在场所内的数量和配置情况,以决定是否有引起火灾的可能,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有可燃物质就属于火灾危险场所。 1987年12月16日,由劳动人事部、公安部、国家机械委、煤碳部、化工部、石油部、纺织部、轻工部联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中规定的爆炸危险场所分为五类。 0级区域(简称0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级区域(简称1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 2级区域(简称2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10级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1级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以上所谓“正常情况”和“不正常情况”的含义基本上和《电力装置设计规模》中的一样,同时该标准中还规定了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划分方法。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装置电力设计规范GB50058-2014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 Code for design of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in explosive atmospheres 主编部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化工分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4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319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58-2014,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5.2.2(1)、5.5.1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92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4年1月29日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4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4]67号)的要求,由中国寰球工程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而成。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有:总则、爆炸性气体环境、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的划分,设备的选择等。主要修订下列内容: 1.规范名称的修订,即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改为《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2.将“名词解释”改为“术语”,作了部分修订并放入正文; 3.将原第四章“火灾危险环境”删除; 4.将例图从原规范正文中删除,改为附录并增加了部分内容; 5.增加了增安型设备在1区中使用的规定; 6.爆炸性粉尘危险场所的划分由原来的两种区域“10区、11区”改为三种区域“20区、21区、22区”; 7.增加了爆炸性粉尘的分组:ⅢA、ⅢB和ⅢC组; 8.将原规范正文中“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力装置”和“爆炸性粉尘环境的电力装置”合并为第5章“爆炸性环境的电力装置设计”; 9.增加了设备保护级别(EPL)的概念; 10.增加了光辐射式设备和传输系统防爆结构类型。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规范执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借鉴了相关的国际标准及发达工业国家的相关标准,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对其中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协调,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删除了原规范中关于火灾危险环境的内容,对于火灾危险环境的电气设计,执行国家其他专门的设计规范。本规范共分5章和5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爆炸性气体环境,爆炸性粉尘环境,爆炸性环境的电力装置设计等。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化工分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建议和有关资料寄送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7号,邮政编码:100029),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线路的要求(最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线路的要求 (最新版)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线路的要求(最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线路,其配线方式、导线的允许截面、导线的连接方式和敷设方法等,均应符合《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的规定,并尽可能敷设在爆炸危险较小的区域或距离爆炸能释放较远的地点,避开易受机构损伤、振动、腐蚀、粉尘和纤维积聚以及有危险高温的区域。 严禁架空线路跨越爆炸危险场所。当架空线路与爆炸危险场所附近时,架空线路与爆炸危险场所边界的距离至少应为杆塔高度的1.5倍;在特殊情况下,对于10千伏及以下线路,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如减小档距和拉力、加强紧蛎、加大导线截面、加强绝缘等),才可适当减小距离。 在电气线路上,应根据需要安装相应的保护装置,以便在发生过载、短路、漏电、接地、断线等故障时,能自动报警或切断电源。因此,低压系统应为三相五线制或单相三线制系统。在相线和工作零线上,一般均应装有短路保护装置。至于3~10千伏电缆线路,须装设

爆炸危险场所分区

气体场所划分为三个区域:0区,1区和2区; 粉尘场所分为三个区域:20区,21区和22区。 可燃性气体,蒸汽和薄雾气体场所 0区爆炸性环境中的爆炸性混合物以气体,蒸汽或薄雾形式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使用在0区的电气设备须按照EN50284和IEC60079-26中对д类,种类(气体)电气设备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测试和标识。 1区在正常运行时,爆炸性环境中可能会出现气体,蒸汽或薄雾形式的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1区是防爆电气设备的典型应用场所。标准EN50014~ EN50020,EN50039以及 IEC60079-0,-1,-2.-7,-11,-18,-25对1区场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做了规定。 2区在正常运行时,爆炸性环境中不太可能出现气体,蒸汽或薄雾形式的爆炸性混合物,假 如出现也只是偶然发生并且短时间存在的场所。通常情况下,”短时间”是指持续时间不多于2个小时。 标准EN50021和IEC60079-15对2区使用的电气设备做了相应的规定,同时也必须满足通用的绝缘电阻,冲击能量和耗散功率等要求。 粉尘场所 20区 EN50281-1-1标准对用于20区的电气设备壳体结构及设计做了相应规定。IEC60241-11对在20区使用的电气设备做了补充要求,包括本质安全防爆等方面的内容 20区应用种类1(粉尘)电气设备。 21区磨坊,煤炭,谷物仓库以及包装生产线及其四周是典型的21区场所。在21区中,可能会发生因粉尘泄漏等原因而形成爆炸性粉尘混合物。此外,电气设备表面粉尘堆积也是工厂安全生产的隐患,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1区须使用种类2(粉尘)防爆电气设备。 22区在正常运行时,爆炸性粉尘混合物不太可能出现,只有在故障状态下才可能发生的场所。22区须使用种类3(粉尘)防爆电气设备。假如是爆炸性环境中的粉尘是导电性粉尘,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1995年1月22日颁布、实施劳部发〔1995〕56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爆炸危险场所的安全管理,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爆炸危险场所是指存在由于爆炸性混合物出现造成爆炸事故危险而必须对其生产、使用、储存和装卸采取预防措施的场所。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有爆炸危险场所的企业。 个体经济组织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爆炸危险场所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危险等级划分 第五条爆炸危险场所划分为特别危险场所、高度危险场所和一般危险场所三个等级(划分原则见附件一)。 第六条特别危险场所是指物质的性质特别危险,储存的数量特别大,工艺条件特殊,一旦发生爆炸事故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人员伤亡,危害极大的危险场所。 第七条高度危险场所是指物质的危险性较大,储存的数量较多,工艺条件较为特殊,一旦发生爆炸事故将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具有一定危害的危险场所。 第八条一般危险场所是指物质的危险性较小,储存的数量较少,工艺条件一般,即使发生爆炸事故,所造成的危害较小的场所。 第九条在划分危险场等级时,对周围环境条件较差或发生过重大事故的危险场所应提高一个危险等级。 第十条di 爆炸危险场所等级的划分,由企业(依照附件二的各项内容)划定等级后,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报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第三章危险场所的技术安全 第十一条有爆炸危险的生产过程,应选择物质危险性较小、工艺较缓和、较为成熟的工艺路线。 第十二条生产装置应有完善的生产工艺控制手段,设置具有可靠的温度、压力、流量、液面等工艺参数的控制仪表,对工艺参数控制要求严格的应设双系列控制仪表,并尽可能提高其自动化程度;在工艺布置时应尽量避免或缩短操作人员处于危险场所内的操作时间;对特殊生产工艺应有特殊的工艺控制手段。 第十三条生产厂房、设备、储罐、仓库、装卸设施应远离各种引爆源和生活、办公区;应布置在全年最小频率风的上风向;厂房的朝向应有利于爆炸危险气体的散发;厂房应有足够的泄压面积和必要的安全通道;对散发比空气重的有爆炸危险气体的场所地面应有不引爆措施;设备、设施的安全间距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生产厂房内的爆炸危险物料必须限量,储罐、仓库的储存量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生产过程必须有可靠的供电、供气(汽)、供水等公用工程系统。对特别危险场所应设置双电源供电或备用电源,对重要的控制仪表应设置不间断电源(UPS)。特别危险场所和高度危险场所应设置排除险情的装置。 第十五条生产设备、储罐和管道的材质、压力等级、制造工艺、焊接质量、检验要求必须执行国家有关规程;其安装必须有良好的密闭性能。对压力管线要有防止高低压窜气、窜液措施。 第十六条爆炸危险场所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以防止有爆炸危险气体的积聚。生产装置尽可能采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