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沪教版一下数学知识归纳

最新沪教版一下数学知识归纳

最新沪教版一下数学知识归纳
最新沪教版一下数学知识归纳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要

一、计算游戏

A、可以算出6+7=13,7+12=19,6+12=18

B、可以算出15-6=9,17-6=11,9+11=20

C、

C图中因为9比10小1,所以三角形左下角的数字a比三角形右下角的数字b小1;

11可以分成5和6,5比6小1;所以三角形左下角的数字是5,右下角的

数字是6,三角形上面的数字是4。

二、填写最大数

1、 a + ( ) < b

例:9 +()< 15,括号内可以填写的数:0、1、2、3、4、5,可以填写的

最大数为5。在这里求括号里可以填写的最大数,应该先找出小于数字15

的最大数是14;就是9+(最大数)=14,最大数=14-9=5。

2、 a – ( ) > b

例:37-()>29,括号里可以填写的数:0、1、2、3、4、5、6、7,可以填

写的最大数是7。在这里求括号里的最大数,就是先找出37-()答案的最

小数,大于数字29的最小数是相邻数30; 37-(最大数)=30,最大数

=37-30=7。

3、()- a < b

例:()-15<6,括号里可以填写的数:15、16、17、18、19、20,可以填

写的最大数是20。在这里求括号内的最大数,应该先找出小于数字6的最大

数是5,就是(最大数)-15=5,最大数=15+5=20。

3、 a – ( )< b

例:18-()<9,括号里可以填写的数:10、11、12、13、14、15、16、17、

18,可以填写的最大数是18。这种情况比较特殊,小于数字9的最大数是8,

18-(10)=8,数字10是括号里可以填写数字的最小数,而数字18是括号

里可以填写数字的最大数,

18-(最大数)=18-(18)=0<9。

三、100以内数的认识

1、数的组成

例如:数字36,36是一个两位数,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6在个位上,表示6个一。36是由3个十和6个一组成,或36由36个1组成。

十位个位

3 6

写作:36,读作:三十六

36的位值表:(右)

十个

●●●○○○○○○

这里需要注意:从右向左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2、认识100

a、十个1是10,十个10是100,这种计数方法为10进制。

B、十个10是100,读作一百。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C、100里有10个十,或2个五十,或4个25,或5个20,或20个5,或50个2,

或100个一。

D、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右边)

百位十位个位

1 0 0

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

3、读数和写数时,都从高位起,当位值表上个位或十位没有圆点时,就写0占位。

十个

●●

●●

十位个位

4 0

写作:40,读作:四十。

4、只有个位的数是一位数,如

5、7、2;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有个位、十位的数是两位数,如32、2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有个位、十位、百位的数是三位数,如100。100是最小的三位数。5、一个数,个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一;十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十。

反之,这个数有几个一,个位上就是几;有几个十,十位上就是几。

6、数射线表示法

A、写出每个字母表示的数:

B、写出e.f.g.h的相邻数:

____e____ ____f____ ____g____ ____h____

C、写出a.b相邻的整十数:

____a____ ____b____

D、写出与c.d最邻近的整十数:

与c最邻近的整十数是_____

与d最邻近的整十数是_____

E、在图中标出21,34,89。

7、两位数比较大小,先看十位数,十位上大的数就大,这个两位数就大;

当十位上的数相同时,就比个位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

8、百数图

A、举例:

以33 34 35为例:

①和34相邻的两个数是33和35;

33 和35中间的数是34。

②比34少1的数是33,

比34多1的数是35。

③34上面的数是24,下面的数是44;

B、已知行数和列数,写数字

第一种情况列数在1-9列中间;

行 2 5 6 8 9

列(=1/2/3/4/5/6/7/8/9) 4 5 5 3 7 数(十位=行数-1;个位=列数)

第二种情况列数=10

行 2 5 10

列10 10 10

数(十位=行数;个位=0)

C、例子: 75向上4行是();()内的数字=75-40。

75向下2行是();()内的数字=75+20。

75向左3列是();()内的数字=75-3。

75向右4列是();()内的数字=75+4。

D、88所在的行数是____;所在的列数是_____。

四、人民币

1、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2、5角可以换5个1角;

5元可以换5个1元;

10元可以换10个1元,或2个5元;

20元可以换20个1元,或2个10元;或4个5元;

50元可以换50个1元,或5个10元,或10个5元,

或2个20元+1个10元。

100元可以换100个1元,或10个10元,或5个20元;或20个五元。

3、换算

5角2分=52分; 8元9角=89角;36角=3元6角;75分=7角5分。

4、比大小

3元 31角 30分 3元2角

首先统一单位:3元=30角,30分=3角,3元2角=32角

得出结论:30分<3元<31角<3元2角

五、认识时间

1、认识时针和分针

钟面上有12个大格,时针走一大格为1小时,钟面上有60个小格,分针走一小格为1分钟。

2、12小时记和24小时记

12小时的计时法:0时,1时,2时,3时,4时,5时,6时,7时,8时,9时,10时,11时,12时,下午1时,下午2时,下午3时,下午4时,下午5时,晚上6时,晚上7时,晚上8时,晚上8时,晚上10时,晚上11时。

我们的活动时间在白天,就是7时—晚上6时。

12时计时(=24时计时-12,前面加时间名词)下午3时晚上8时

24时计时(=12时计时+12)15时20时

3、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 1: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2: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就是4时。 4: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6:00

······

半时:时针指1和2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1时半。 1:30

时针指2和3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2时半。 2:30

时针指3和4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3时半。 3:30

时针指4和5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4时半。 4:30

时针指5和6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5时半。 5:30

时针指6和7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6时半。 6:30

·····

注意:半时的时候,分针一定指6,时针指在两数字中间,如如时针指的是一个数,则这个时刻是错误的。而分针指在12附近,时针马上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4、表盘

例:一个表盘可以表示2个时间,下面表盘可以是6时或18时。

下面表盘可以是4时半,或16时半。

5、时间计算(计算时换成24时记)

A、从上午9时到下午4时经过了( 7 )小时。

计算时先换算成24小时记,下午4时是16时,16-9=7(小时)。

B.

3小时前(现在时间-3时) 10时半

现在 16时

4小时后(现在时间+4时) 21时

六、几何知识

1、左和右

A.没有生命的物体或数字,以我们眼中的左右为标准。

3 9 7 6

4 2

10 8 11 0 5 1

(1)在第一行中数字6左边最小的是_____,右边最大的是_____.

(2)在第二行中数字0左边最小的是_____,右边最大的是_____.

(3)将这4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

B、有生命的动物或者人,区分左右的方法是让自己和小动物或人在同一方向,

再区分。

2、上中下,左中右

汽车的左边是_______________,汽车的右边是______________.

汽车的上面是_______________,汽车的下面是______________.

3、长度的比较

比长短:常用的方法注意要一端对齐,也可以采用数格比较,或对称比较。

比高矮:注意在同一平面上去比较。

七、度量和线段

1、长度单位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填写单位:(1)1个手指宽约为10();

(2)小巧身高120()。

2、测量物体的长度

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将物体紧贴尺子,再看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的直尺上的几。

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总长是()mm + ()mm +()mm = ( )mm

3、画线段

画一条比3cm的2倍短3mm的线段。

4、计算

700cm =( 7 )m 54mm = ( 5 ) cm ( 4 ) mm

4cm = ( 40 ) mm 1m 30cm = ( 130 )cm

2 cm 3mm = ( 2

3 )mm

9 m - 2 m = ( 7 ) m 60cm - 6cm = ( 54 )cm

45mm + 19mm = ( 64 )mm 1m – 34 cm = ( 66 )cm

55cm ?cm

98cm

计算过程:98cm-55cm=43cm 或98-55=43(cm)

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部分数=总数:这时?在大括号下面的中间。

(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这时?在大括号的上面一边。

(3)大数-小数=相差数: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

(4)原有-借出=剩下: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

5、比较

小胖和小巧用拃量课桌,小胖量了7拃,小巧量了8拃,( )的拃长。

八、数字20的分法

1、 20可以分成2个10,或10个2,或4个5,或5个4。

2、画一画,填一填。

●●●●●●

2个3是___

4个2是___

3个___是9

4个___是12

九、加法的交换律

1、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a+b=b+a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2、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个位数,得数不变. 43+5=45+3

3、一个加数增加3(几),另一个加数减少3(几),和不变。42+13=55,39+16=55

十、找规律

通过数字的变化找规律,当每个数都不相同时,先算出每两个数之间相差几,然后再找规律。

常用规律:单数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双数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3的倍数:3 6 9 12 15

5的倍数:5 10 15 20

递增:1 2 4 7 11 16

个位上数字相同:22 32 42 52

十一、应用题

A、公共车上有16位男乘客,22位女乘客,每人一个座位,还缺8个座位,车上有几个座位?

分析如下:

男乘客16位女乘客22位

一共38位乘客

38-8=30位乘客有座位8位乘客没座位

16+22-8=30(个)答:车上有30个座位。

B、公共车上有21位男乘客,15位女乘客,每人一个座位,还多18个座位,车上有几个座位?十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A、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相同数位相加减,从个位算起,个位加减个位,十

位加减十位。要算得即对又快,必须分清不进位,进位,不退位,退位。

进位加法可用接数法计算。

B、用竖式计算进位加法时:①数位对齐,即个位对齐个位,十位对齐十位。②从

个位算起,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十位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

如:24 + 8=32

十个

2 4

+ 1 8

3 2

C、用竖式计算退位减法时:①数位对齐,即个位对齐个位,十位对齐十位。②从

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个位作10,个位计算完成后,十位要减去1。

如:36—8=28

十个

。10

3 6

—8

2 8

D、各类分解法

(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不进位:35 + 2 =3 7

想:先算:5+2=7

30 5 再算:30+7=5

7

进位:①35 + 8 =43 ②35 + 8 =43

想:先算:5+8=13 想:先算:35+5=40

30 5 再算:30+13=43 5 3 再算:40+3=43

13 40

不退位:35 — 2 =3 3

想:先算:5—2=3

30 5 再算:30+3=33

3

退位:35 —8 =27 想:个位不够减,从十位拿出一个10和个位合起来再

减,十位3个十拿掉1个十,剩2个十,即20。

20 15 先算:15-8=7

再算:20+7=27

7

★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拿出1个十,与个位数合在一起再减,同时十位数必须减少1。

(2)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35 + 20 =55 35 —20 =15

想:先算:30+20=50 想:先算:30—20=10

30 5 再算:50+5=55 30 5 再算:10+5=15

50 10

E、补充:

各部分名称相应计算公式

加法算式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加数

减法算式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一章复习与提高 一、加法和减法 (1)加法: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 ①加数+加数=和 ②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①被减数—减数=差 ②被减数=差+减数 ③减数=被减数—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二、乘法与除法 (1)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①因数×因数=积 ②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①被除数÷除数=商 ②被除数=商×除数 ③除数=被除数÷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三、分数 (1)进一步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能根据直观图的阴影部分写出分数。(2)通过直观图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

(2)我们就来试读这些数:2300――23002――2300230――230023000 (3)一亿五千万写作: 二十六亿零三百万写作: 一百零五亿四千零二十万写作: 七千六百五十亿零五十八万写作: 三)多位数的改写知识点: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 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意义。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二、四舍五入法 四舍五入法:如果被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4),就把尾数都舍去(即“四舍”);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5),去掉尾数后,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即“五入”)。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后面还学习了“去尾法” 以及“进一法”,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 三、平方千米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清楚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转换进率。 1 km2=1000000 m 2 1 m2=100 dm2 1 dm2=100 cm2 四、吨的认识 吨一般形容较重物体,清楚克、千克、吨单位之间的换算。 注意:做填空题经常遇到不同单位的两个量之间的加减计算转换成同一单位的两个量之间的加减计算。 1 kg=1000 g 1 吨(t)= 1000 千克(kg)= 1000000 g 五、从毫升到升 1 L(升)=1000 mL(毫升) 第三章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下数学练习题一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下数学练习题一班级姓名 一、口算 630÷7= 156-156÷3= 275+15÷3= 702÷3= 280×9÷9= 7×900= 15+3-15+3= 96+298-96= 50×80= 112+88÷8= 760÷10= 78-18÷3= 200÷()=40 20×30= ()×15=150 (3+2)×60= 40×(9-5)= 49-(29+11)= 904÷(2×5)= 二、竖式计算 9×742= 567÷8= 1848÷7= 836×4= 840÷6= 524÷4= 5090×8= 609÷3= 638÷6= 9700×8= 4093÷7= 6220÷3= 三、递等式计算 783-83×2 144÷(16÷4) 2×346×5 (1073+530)÷7 205÷5-38 789-(789-99) 618÷(30÷5) 54×99+54×1 四、填空 1、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计算法则: 2、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3、含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法则: 4、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5、面积为16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是()。 6、小胖家的客厅面积有42()。 7、小巧身高是13()体重是35( )。 8、一张贺卡的面积约是2()。 9、操场的面积约是5400()。 10、教室里的黑板边长约为4()宽约为11()。 11、一张邮票的面积约是3()。 12、上海到北京的铁路长约为1215()。

13、小胖手掌心的面积大约为42() 五、单位换算 10dm=()m 10cm=()dm 200cm2=()dm2 4dm2=()cm2 30000cm2=()m2 80000dm2=()m2 210m2=()dm2()cm2=50dm2 2m260dm2=()dm2 760dm2=()m2()dm2 100000cm2=()m2 16m23dm2=()cm2() 8km-500m=()m 2dm2=()cm2 9m5dm=()cm ()dm2=700cm2 80dm=()cm 5m=()cm 9000cm=()m 4m2=()dm2 69dm2=()cm2 7dm2=()cm2 5000dm2=()m2 42m2=()dm2 8400cm2=()dm2 六、解决问题 1、小明有15元小华比小明的3倍少10元。小华有多少元? 2、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宽3米墙上有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平方米现在要给这面墙壁粉刷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 3、一张长方形纸片长35厘米宽27厘米折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用来做纸鹤剩下的面积有多大? 4、一个正方形花坛的边长是5米如果把它扩建成一个大正方形花坛把原来的边长增加到8米那么扩建后的花坛面积比原来大多少平方米? 结束语 1、同学们,老师相信,在你们当中一定有未来的高斯、笛卡儿,只要积极动脑,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们一定会为人类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有信心吗? 2、同学们,科学的殿堂美不胜收,只要大家以勤为径,每个人都能领略到无限美好的风光。 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同学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了吗?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 上册 如果两个因数都大于0,那么: 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 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 一个数乘等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 ───────────────────────────────────────小数乘小数时: 1.先按照整数出发的方法算出积 2.再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中从右往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有“0”,可以将“0”去掉 ───────────────────────────────────────在被除数、除数都大于零的除法中, 当除数大于1时,商<被除数; 当除数等于1时,商=被除数; 当除数小于1时,商>被除数; ───────────────────────────────────────小数除以整数: (1)可以按整数出发的方法计算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如果出道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添0,再继续除 ───────────────────────────────────────循环小数:从小数部分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以此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循环节:循环小数部分以此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求近似数:用笔算求商的近似数时,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得到要求的结果★如果要求凑整到的位数大于实际结果,需在末尾添“0”达到要求的位数 ───────────────────────────────────────平均数: (1)将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这组数值的个数,所得到的数叫做这组数的平均数。 (2)平均数出于一组数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3)在计算一组数值的平均数时,这组数值中的所有数(包括0)都要参加计算。 ───────────────────────────────────────方程: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2)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要写在字母的前面。(3)1×a或者a×1都写成a,一般不写成1a。(4)a×a可以写成a·a,也可以记作a2,a2读作a的平方,表示2个a相乘(5)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6)方程的作用是能够表示一种等量关系。(7)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8)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平行四边形:下图中AB//DC,AD//BC,像这样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 S长=ab S正= a2 S平行四边形=ah S△=ah÷2 S梯形=(a+b)h÷2

沪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

沪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梳理 1.相反意义的量 收入及支出;增加及减少;上升及下降; 零上及零下;高于海平面及低于海平面;前进及后退;盈利及亏损;等等任意规定,一方为正,则另一方为负。 2.正数及负数 4.数轴的概念及画法 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数轴画法:一直线+ 三要素 5.数轴的性质 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6.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零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7.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它们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而且及原点的距离相等。

10.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对于任意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应采用: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还可以用“作差法”,即: 11.有理数加法及加法法则 把两个有理数合成一个有理数的运算,叫做有理数的加法。 分五种情况: 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③两个异号数相加;④有理数和零相加;⑤零和零相加。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 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④一个数及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利用加法法则计算的步骤: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进行绝对值相加或相减。 12.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运算律有下列规律: ①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可以先相加; ②符号相同的数可以相加;

沪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1 2018年暑期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整数 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1,2,3,4,5,,,,叫做整数 2.在正整数1,2,3,4,5,,,,的前面添上“—”号,得到的数— 1,—2,—3,—4,—5,,,,叫做负整数 3. 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4.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 5.整数a 除以整数b ,如果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 能被b 整除,或者说b 能整除a 。 1.2 因数和倍数 1.如果整数a 能被整数b 整除,a 就叫做b 倍数,b 就叫做a 的因数2.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1.3能被2,5整除的数1.个位数字是 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2.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 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3.在正整数中(除1外),与奇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偶数 4.在正整数中,与偶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奇数 5.个位数字是0,5的数都能被5整除 6. 0是偶数 1.4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1.只含有因数 1及本身的整数叫做素数或质数 2.除了1及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3. 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4.奇数和偶数统称为正整数,素数、合数和1统称为正整数5.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素数都叫做这个合数的素因数 6.把一个合数用素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素因数。 7.通常用什么方法分解素因数: 树枝分解法,短除法 1.5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2.如果两个整数只有公因数 1,那么称这两个数互素数 3.把两个数公有的素因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如果两个数中,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小的数5.如果两个数是互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1 1.6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1.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2.几个数中最小的公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只要把它们所有的公有的素因数和他们各自独有的素因数连乘, 所得的积就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1.1乘除法计算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在口算、推算、巧算、笔算、估算等方法的融合渗透中复习用一位数乘与除、两步计算式题。 2. 能力目标: 提高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计算正确率。 3. 情感目标: 养成整体观题、仔细审题、自检结果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解决问题的严谨态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 出示题目要求:计算下面的问题,并将答案所在的格子涂成与问题相同的颜色,你得到了什么图案? 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二、展开研究

1. 观察分类: (1)整体观察课本2页,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哪些内容?能不能分分类? (2)同桌讨论,获得分类:“用一位数乘与除”和“两步计算式题”。 2. 策略选择: (1)你准备怎样来计算这些题?(选择几题,同桌讨论) (2)结合题目交流策略。(学生根据题目特点以及自身情况选择方法)如: 420÷6 口算或推算 76×8 口算或笔算 936÷3 口算 47+213×3 先乘后加,可以口算、笔算或者巧算结合 (3)小结:计算式题时,我们要能够将口算、笔算、推算、巧算综合运用,针对具体题目,要全面审题,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对于结果,也要能适时利用估算及时发现明显的错误。 3. 计算: (1)独立完成下列式题: 4×327 809÷4 288÷6×7 47+213×3

(2)交流反馈,分析错误: 如: 4×327=1208 进位错误(通过估算可以发现,4个27不可能是8)809÷4=22……1 商中间漏0(通过估算可发现商不可能是两位数;通过验算也可以发现答案是错误的) 288÷6×7 = 288÷42 = 6……36 运算顺序错误 47+213×3 =260×3 =780 运算顺序错误 (3)小结:两步计算式题,要把握好运算顺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要养成及时反思答案的习惯,灵活运用估算、验算加以判断。 (4)完成余下式题,涂色自检、订正。 三、练习提高 1. 说说计算时的注意点。 2. 计算下面三组式题,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算?

(word完整版)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知识点: 1、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方位的相对关系:东——西;南——北;东南——西北 3、地图上的位置关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方,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 答题策略: 1、在一张纸上画出方位标,通过转动纸片确定目标方位。 2、寻找“在”字,“在”后边名称画出方位标,方位标交点和“在”字前边名称名称连线确认相互位置关 系。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知识点: 1、“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先试除被除数的首位(看首位里有几个除数就对着首位商几),首位不够商看前两位,并把商写在第二位的上边,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 3、除法的验算: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余数 4、除法的估算:看除数和几或几十相乘的积接近被除数。 5、商的位数的判断,被除数的首位够商,商的位数和被除数位数相同;被除数的首位不够商,商的位数比被除数位数少一位。 汗麦教育- 记忆晚托班 1

答题策略: 1、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的养成。 2、除法的估算结果是整十整百整千数,或者是整百整十数、整百整千数。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知识点: 1、复式统计表: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具有相同内容的单式统计表合并而成。 2、知道复式统计表中每一个数据表示的含义。 答题策略: 1、细心观察复式统计表所包含的内容包括数字。 2、由学号组成的一组学生姓名,学号,仅表示一个人。 3、自己提问题仿照现有问题提问(不宜过难)。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点: 1、“0”乘任何数都得“0”。 2、一个数乘“10”,就等于给这个数的末尾添加一个“0”;一个数乘“100”,就等于给这个数的末尾添加两个“0” 3、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一个两位数乘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积的末尾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一个两位数乘第二个两位数的十位,积的末尾和乘数的十位对齐。 4、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写法——把“0”前边的数对齐,再看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集的末尾添写几个“0”。 5、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积与因数位置无关。 6、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四位数(最大的积是9801),最少是三位数(最小的积是100) 答题策略: 汗麦教育- 记忆晚托班 2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 数学知识点梳理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一、数的整除 1.内容要目 数的整除性、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分解素因数;能被2和5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2.教学目标 (1)知道数的整除性、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公因数和公倍数等的意义;知道能被2、5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2)会用短除法分解素因数;会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重点、难点及易错点 重点:正确的分解素因数,并会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难点:会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易错点: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概念易混淆。 4.中考必考题型及分数占比 结合概率考察素数合数等问题一道填空题4分 5.知识结构 二、分数 1.内容要目 (1)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分数与小数的互划与运算; (2)异分母分数的运算,通分、约分的技巧。 2.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的意义,学会分数的运算法则; (2)通过对分数的学习,提高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转化的思维方法; (3)能够比较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及混合运算。 3.重点、难点及易错点 重点: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以及通分和约分;

易错点:乘除法则的运算 4.中考必考题型及分数占比 分数的混合运算,一道选择题或者一道填空题,占4分 5.知识结构 三、比和比例 1.内容要目 (1)必和比例的概念,比的基本性质,比和比例的有关性质; (2)百分比的概念及应用,百分比与小数、分数的关系。 (3)等可能事件 2.教学目标 (1)理解比和比例的有关概念及意义,根据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会解决简单的比例问题; (2)了解百分比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解决有关比和百分比的简单问题,从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了解等可能事件,学习用数量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初步体会概率思想。 3.重点、难点、易错点 重点:比例内项、比例中项 难点:百分比结合实际生活问题 易错点:百分比的运用及比例中项 4.中考题型及分数占比 线段的比例关系,结合生活的实际应用问题,占4分,一题填空题

沪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练习题

沪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练习题 一. 口算:( 共 8分 ) 7×7-9= 45-2×7=12+12÷12= 0÷16×9= 13×6-70= 4×5×5=100÷4×6=450÷5÷9= 370-190= 280+70= 60÷12=8×50= 6+6×6= 80-36= 1000÷20= 640÷40= 二.填空题:(共 10分) 1.平年的2月是( )天,闰年的2月是( )天. 2.1992年是闰年,下一次闰年在( )年. 3.(1)被除数=( )×( )+( ).(2)八、九、十月共有( )天. 4.(1) 15时是( )午( )时.(2) 2时=( )分. (3) 24时表示今夜( )或明日凌晨( ). 5.两个数的商是2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倍,商是( ).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二月份是28天的年份是平年. ( ) 2.因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也就有几个0. ( ) 3.要求总产量,必须知道总价和数量. ( ) 4.1987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 ) 5.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一定有0 . ( ) 四、计算题( 3 3分 ) 1.笔算:(9分)

① 3942÷73② 1009÷43③ 312×57 2.脱式计算( 2 4分) ①2040-6450÷86×24 ②1005-(3562+4884)÷41 ③190+360÷24×8④(140+60)×(26-8) ⑤78×7+828÷18⑥(359-42)×53+64 四.列式计算( 共 1 2分 ) (1)576加上128与11的积,和是多少? (2) 1554除以37的商减去24得多少? (3) 184减去210除以6的商,差是多少? 五、应用题( 共32分 ) 1.一架客机上午10:30从A城飞往B城,下午2:30到达B城,已知AB两城间的距离是3960千米,这架客机平均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2.粮库用3辆小卡车运面粉,每车装95袋,每袋25千克,这个粮库共运面粉多少千克? 3. 8只熊猫5天吃120千克玉米,平均每只熊猫每天吃玉米多少千克? 4.一台磨粉机6小时磨面粉750千克.照这样计算,磨3000干克面粉,需要多少小时? 5.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15人,正好站8行.如果每行站12人,能站几行?

上海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上海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有理数 5.1有理数的意义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5.2正数和负数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所有的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也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正方向的数大于负方向的数 零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为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注意: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3、零的绝对值是零。 4、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那个数反而小。 5.3有理数的加减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零,绝对值不相等时,其和的绝对值为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所得的差,其和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3、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交换律:a+b=b+a 2、结合律:(a+b)+ c=a+(b+c)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1、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a-b=a+(-b)

5.4有理数的乘除 两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正正得正,正负得负,负正得负,负负得正。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注意连成的符号: 1、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2、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3、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4、几个数相乘,有因数为零,积就为零 有理数除法法则 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2、零除以任何一个不为零的数,都得零。 5.5有理数的乘方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法的结果叫做幂。在a 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读作a的n次方,a n看做是a的n次方结果时,读作a的n次幂。 注意: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 2、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方,后乘除,再加减;统计运算从左到右;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后算中括号,再算大括号。 3、把一个数写成a*10n(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形式的计数方法叫做科学计数法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知识点: 1、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方位的相对关系:东——西;南——北;东南——西北 3、地图上的位置关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是东方,太阳落下的地方就是西方。 答题策略: 1、在一张纸上画出方位标,通过转动纸片确定目标方位。 2、寻找“在”字,“在”后边名称画出方位标,方位标交点与“在”字前边名称名称连线确认相互位置关系。第二单元:除数就是一位数的除法; 知识点: 1、“0”除以任何不就是“0”的数都得“0”。 2、先试除被除数的首位(瞧首位里有几个除数就对着首位商几),首位不够商瞧前两位,并把商写在第二位的上边,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 3、除法的验算: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余数 4、除法的估算:瞧除数与几或几十相乘的积接近被除数。 5、商的位数的判断,被除数的首位够商,商的位数与被除数位数相同;被除数的首位不够商,商的位数比被除数位数少一位。 答题策略: 1、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的养成。 2、除法的估算结果就是整十整百整千数,或者就是整百整十数、整百整千数。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知识点: 1、复式统计表: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具有相同内容的单式统计表合并而成。 2、知道复式统计表中每一个数据表示的含义。 答题策略: 1、细心观察复式统计表所包含的内容包括数字。 2、由学号组成的一组学生姓名,学号,仅表示一个人。 3、自己提问题仿照现有问题提问(不宜过难)。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点: 1、“0”乘任何数都得“0”。 2、一个数乘“10”,就等于给这个数的末尾添加一个“0”; 一个数乘“100”,就等于给这个数的末尾添加两个“0” 3、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一个两位数乘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积的末尾与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一个两位数乘第二个两位数的十位,积的末尾与乘数的十位对齐。 4、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写法——把“0”前边的数对齐,再瞧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集的末尾添写几个“0”。 5、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积与因数位置无关。 6、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四位数(最大的积就是9801),最少就是三位数(最小的积就是100) 答题策略: 1、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的养成。 2、验算的方法: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3、两位数乘两位数积的估算:瞧乘数接近的整十数相乘。 第五单元:面积; 知识点: 1、面积: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六年级上学期 第一章数的整除 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1,2,3,4,5,……,叫做整数 2.在正整数1,2,3,4,5,……,的前面添上“—”号,得到的数—1,—2,—3,—4,—5,……,叫做负整数 3. 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4.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 5.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1.2 因数和倍数 1.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就叫做b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2.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1.3能被2,5整除的数 1.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2.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3.在正整数中(除1外),与奇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偶数 4.在正整数中,与偶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奇数 5.个位数字是0,5的数都能被5整除 6. 0是偶数 1.4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 1.只含有因数1及本身的整数叫做素数或质数 2.除了1及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3. 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4.奇数和偶数统称为正整数,素数、合数和1统称为正整数 5.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素数都叫做这个合数的素因数 6.把一个合数用素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素因数。 7.通常用什么方法分解素因数: 树枝分解法,短除法 1.5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2.如果两个整数只有公因数1,那么称这两个数互素数 3.把两个数公有的素因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如果两个数中,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小的数 5.如果两个数是互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2016-2017年最新沪教版3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卷(全13套)2018~2019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下) 第一单元测试 A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直接写得数。(9分) 35×3= 8×30= 28×8= 67×6= 25+4×17= 88-48÷2= 84÷3÷2= 180×4= 108÷3+37= 二、填空。(8分) 1.一个游泳池的面积是5000()。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分米,它的面积是()。 3.除数是6,被除数是45,余数是()。 4.37的8倍是()。 5.10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3000平方分米=()平方米三、在○里填上“>”、“<”或“=。”(9分) 972÷3○728÷2 217×3○217×5 32×6○62×3 124×6○124+6 106×4○4×106 12×16○48×4 767-7○767÷7 12×12○24×6 18×8○720÷4 四、列竖式计算。(16分) 928÷4= 600÷5= 867+328-545= 672×3+555= 1600÷5= 630-420+4444=

288×8= 5566+378-638= 五、递等式计算。(18分) 5378-389-888 3×(298-188)1880÷(4×2) 37×16+42×18 432÷(367-358) 320×(20÷4)六、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6分) 1.黑色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2.两个图形的面积之和是多少?

七、列式计算。(12分) 1.甲数是656,是乙数的4倍,甲乙两个数之差是多少? 2.14与9的差去乘它们的和,积是多少? 3.被除数是120,除数是67除以7的余数,商是多少? 4.比544小234的数,除以5的2倍,商是多少? 八、问题解决。(22分) 1.学校食堂有800千克的蔬菜。吃了5天后,还剩下320千克。平均每天吃了多少千克的蔬菜?(4分)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第一单元《复习与提高》 (1)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数字、符号要看清;进位、退位勿忘记。 (2)加减乘除法的递等式计算 运算顺序要牢记: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不是同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巧算方法:在同级计算时,可以带符号搬家,也可以用加(去)括号的方法。 其中,减号后面加(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 (3)面积的估测 不规则的图形我们也能进行计算它们的面积:一般可以用边长为1厘米的方格去数,当有不满一格的采用“小于半格的可以舍去,大于等于半格的算一格”的原则去计数。 (4)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低级单位)(低级单位) 单位之间的转化: 高级单位(较大的单位)→低级单位(较小的单位)乘以进率 低级单位(较小的单位)→高级单位(较大的单位)除以进率 (5)组合图形的面积:切割、添补法(特殊情况可以采用拼凑法) 注意:没有直接给出的条件,要通过计算得出。

第二单元《用两位数乘除》 一、速度、时间、路程 (1)速度:每分(每秒、每小时)行的路程就叫做速度。 (2)速度=路程÷时间比较速度的快慢两种特殊情形: 时间=路程÷速度当路程一样时比时间,时间用得越少,速度就越快。 路程=速度×时间当时间一样时比路程,所走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快。(3)54米/分表示每分钟跑54米,读作:五十四米每分 (4)另外几组关系: 部分数+部分数=总数,总数-部分数=另一部分数 大数—小数=相差数,大数—相差数=小数,小数+相差数=大数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二、用两位数乘 (1)计算方法①数位对齐;②从个位乘起;③满几十就向前以为进几(注意进位,末尾零的竖式计算)如:8300×40 (2)积末尾的0的个数与因数末尾0的个数的关系: 在计算乘整十、整百数时,可以运用推算方法进行口算,先把两个因数末尾的0去掉后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这两个因数末尾的0之和。 (3)竖式计算时,用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要和十位对齐; 用因数百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要和百位对齐。(注:305×204)(4)积的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两位数乘三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或五位数。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知识点 1、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边与边重合)叫多连块。 一连块有1种,二连块有1种,三连块有2种,四连块有5种,五连块有12种。 2、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在连加运算中,后面两个数先算,和不变。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在连乘运算中,后面两个数先算,积不变。在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中,括号前面是减号,添上括号里面要变号。在连除、乘除混合运算中,括号前面是除号,添上括号里面要变号。在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中,带着符号一起交换,得到的结果不变。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先乘除后加减。 3、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从个位乘起,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末尾有零的乘法①一位因数的书写位置与多位因数末尾的0前面的数字对齐;②多位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上添几个0。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判断平闰年的方法:不是整百年的,看后两位,后两位除以4,能整除的是闰年,有余数的是平年。是整百年的,看前两位,前两位除以4,能整除的是闰年,有余数的是平年。 5、一年有7个大月,4个小月,1个特殊月。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一年分四个季度,每3个月一个季度。一个星期有7天。平年第一季度90天,闰年91天;第二季度91天;第三季度92天,第四季度92天。 6、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从高位除起,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哪位,哪位不够用0来占位,余数要比除数小。 7、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先看余数,如果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答案错,如果余数小于除数,再看商×除数+余数是否=被除数。 8、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9、1 km = 1000 m 1 m = 10 dm = 100 cm 1 dm = 10 cm 1 cm = 10 mm 10、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以对称轴为折线两边能完全叠合在一起。 1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腰,不相等的边叫底边。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底角。腰与腰的夹角叫顶角。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 12、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是锐角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13、在平面上,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的大小或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面积。 14、边长是1cm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厘米,写作1c㎡。边长是1dm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分米,写作1d㎡。边长是1m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米,写作1㎡。

2019-2020年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2019-2020年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计算部分(49分) 一、口算:12分 25×4= 58×2= 77×3= 45-29= 63+27= 24×5= 405÷8= 160÷4= 8×10+20= 16×5+9= 266÷7-3= 0÷59+69+58-69= 二、竖式计算:9分 36×28 = 250×800= 63×742= 三、文字题:8分 8乘92与36的差,所得的积是多少? ww w.Xk b1 . coM 甲数是75,乙数比甲数的25倍还少97,那么乙数是多少? 四、递等式计算(能巧算就巧算):24分 38×91-756 89+89×9 432÷6+68÷4 x k b 1 .c o m 25×4÷25×4 (378+726)÷6 2185+69-185 应用题(36分) 1、双休日,小丁丁、小巧、小亚和小胖来到幼儿园为小朋友们做花,半小时后完成 了。一数,红花有8束,每束12朵,黄花有6束,每束18朵,他们一共做了几朵花? 2、幼儿园吴老师把20块糖平分给小胖,如果小胖每天吃4块,3天后小胖还剩几块? 新|课|标| 第| 一|网 3、应幼儿园吴老师的委托,他们一起来到了农贸市场为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买一些苹 果,如果他们要买5筐苹果,每筐65千克,每千克苹果3元,他们要花费多少钱? 4)应幼儿园吴老师的委托,他们一起来到了玩具商店为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买一些玩具,玩具店里的小熊每只售价75元,小狗每只售价55元。小胖买了6只小熊,小丁丁买了6只小狗。那么谁花的钱多?多多少元? 5、这天,小丁丁还义务充当了“小小常识课”的小老师呢。他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说了许多小常识,这不,大家听他讲的有声有色!讲完故事,他给小朋友们布置了两道课外题,请你也来算一算: (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33米/秒,用45秒的时间声音能传到多少米的地方?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三年级数学 (完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计算(54%) 一.直接写出得数:(12%) 360÷90= 150×4= 24×5= ()÷12=60 250×4= 280÷70= 84÷21= 15×()=60 910÷13= 201×60= 2×54-34= 4×6÷4×6= 二.列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12%) 36×82= 3417÷17= 52×509= *6584÷34= 三.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就简便)(18%) 75+25×18 728÷91×36 2016÷(128-72) 15×24+24×85 3051÷27×150 1268+227+473+132 四.列综合算式计算:(8%) (1)684比54的16倍少多少? (2)1000减去2个15相乘的积,差是多少?

五.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dm)(4%) 36 23 30 12 第二部分概念 16% 一.填空 13% 1. 600cm2 =( )dm2 13m2=( )dm2 30m=( )dm 2. 351×42中的“3”与“4”相乘的积是()。 3. 61053÷58的商的最高位在()位,商是()位数。 4. □÷△=28……19,这时△最小是(),此时□是()。 5. 甲数是403,是乙数的13倍,甲数比乙数多()。 6.一个数的15倍是225,那么这个数的20倍是()。 7.填表。 二.判断。3% 1.两位数乘以三位数,积不可能是四位数。() 2.面积是1m2的正方形可以分割成100个边长是1dm的小正方形。() 3.被除数中间有几个0,商的中间就有几个0.()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总结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总结 1、递等式 同级运算:符号都是加减或乘除的运算。 两级运算:符号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运算。 同级运算可以巧算。两级运算不能巧算,只能按运算顺序计算。 递等式运算顺序:先算括号,再算乘除,最后加减。 巧算加括号:前面是加号,后面加括号,不变号。前面是减号,后面加括号,要变号。 移位置:符号跟着后面数字一起移动。 2、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大于等于半个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舍去。 用满格的格数加上大于等于半格的格数,就是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3、面积单位1dm2 1读作1平方分米,写作1dm2,表示边长是1dm的正方形的面积 2面积单位有m2 dm2 cm2 31 m2=100 dm2 1 dm2=100 cm2 1 m2=250000px2 4、组合图形的面积用割、补的方法 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步骤1根据图形选择割或者补的方法,用尺画出虚线2计算出和面积有关的边的长度 3计算面积,再相加或者相减4注意单位是cm2,dm2,m25凸字形用割,凹字形用补 1、速度 每分每秒、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速度单位是复合单位。 例写作:85米/分读作:八十五米每分表示:每分钟行85米 2、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做题时请注意单位 时间×速度=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3、用两位数乘 1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估算 例:48×63的积在2520与3150之间,接近3150。 思考方法:48离整十数50更近,用48估算,估成40×63=2520与50×63=3150。 2两位数与三位数的估算 用两位数估算成相邻的整十数 如152×56中,虽然152更接近整十数,但还是用56去估算。 3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分拆计算 参考书p14 ①可以把其中一个两位数分拆成两个一位数相乘。②可以把一个两位数分拆成一个整十数加一个一位数,再分别与另一个数相乘。③或者可以一个两位数分拆成一个整十数减一个一位数,再分别与另一个数相乘。 第②种方法最好。 4两位数与三位数的分拆计算 把两位数分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再分别乘以三位数。 5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两位数乘以三位数的竖式计算 数位对齐;多位因数放上面;下面因数从个位乘起,再计算十位,积相加;注意进位。 因数中的数字在十位上表示几十,数字在百位上表示几百 例:25×86中86的8在十位上表示的是80, 6末尾有零的竖式计算 把零前面的数字对齐,画虚线,先在虚线左边竖式计算,再在虚线右边加上0,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加几个0。 注意300×120这类题目,0前面的数字对齐后,12的位数比3多,要把120放在上面,300放下面。 4、两位数除两位数,两位数除多位数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除法 一、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1.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其中一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 2.笔算除法时,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表示几个十,所以商 要写在被除数十位的上面。 3.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二、除法的验算 1.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被除数=商×除数。 2.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全班的总人数÷组数=每组的人数 5.玩具的总数-送出的数量=还剩的数量 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 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十位上余下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以除数。 ①书的总页数÷ 看的天数=每天看的页数 ②付出的钱数- 找回的钱数= 实际用的钱数实际用的钱数÷物品的个数=物品的单价 ③全班人数÷单打(2人)=单打的组数 ④全班人数÷双打(4人)=双打的组数

⑤轮子的总个数÷每辆车的车轮数=车辆的数量 ⑥电池的总节数÷人数=平均每人收集的节数 ⑦老师的人数+学生的人数=总人数总人数÷车辆的数量= 每辆车坐的人数 ⑧玩具的总个数-送出的个数=还剩的个数还剩的个数÷班级数= 每班分得的个数 ⑨一班的人数+二班的人数=总人数总人数÷每组的人数= 组数 四、商末尾有0的除法 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刚好整除,且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不 够商1时,一定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 第二单元:认数 一、认识整千数 1.千位上是几,就表示几千,10个一千是一万。 2.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万位。 数位顺序表 ……(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3.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二、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 1.中间或末尾有0的万以内数的读写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