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SO基础知识(标准)

ISO基础知识(标准)

一、对标准的理解:

1 范围

1.1总则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

产品;

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

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

1.2应用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

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因组织及产品的特点而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

除非删减仅限于本标准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2引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GB/T19000中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表述供应链所使用的以下术语经过了更改,以反映当前的使用情况:

供方→组织→顾客

本标准的术语“组织”用以取代GB/T19001-1994所使用的术语“供方”,术语“供方”用以取代术语“分承包方”。

本标准中所出现的术语“产品”,也可指“服务”。

4质量管理体系

4.1总要求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4.2文件要求

4.2.1总则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质量手册;

c)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d)组织为确保其过程的有效

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

e)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

4.2.2 质量手册

4.2.3 文件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予以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2.4的要求进行控制。

4.2.4记录控制

应建立并保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5管理职责

5.1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对其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

a)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

性;

b)制定质量方针;

c)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 d)进行管理评审;e)确保资源的获得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最高管理者应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

5.3质量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方针:

a)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b)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c)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d)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

e)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5.4策划

5.4.1质量目标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

a)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质量目标以及4.1的要求;

b)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5.5职责、权限与沟通

5.5.1职责和权限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

5.5.2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一名管理者,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c)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可包括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5.5.3内部沟通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5.6管理评审

5.6.1总则

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应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

5.6.2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审核结果;

b)顾客反馈;

c)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d)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

e)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

措施;

f)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

g)改进的建议

5.6.3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

a)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c)资源需求。

6资源管理

6.1资源的提供

组织应确定并提供以下方面所需的资源:

a)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b)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6.2人力资源

6.2.1总则

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

6.2.2能力、意识和培训

组织应:

a)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

b)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

c)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d)确保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施质量目标作出贡献;

e)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

6.3基础设施

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适用时,基础设施包括:

a)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

b)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

c)支持性服务(如运输或通讯)。

6.4工作环境

组织应确定并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

7产品实现

7.1产品实现的策划

组织应策划和开发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产品实现的策划应与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

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组织应确定以下方面的适当内容:

a)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b)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和需求;

c)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

d)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

策划的输出形式应适合于组织的运作方式。

注1:对应用于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和资源作出规定的文件可称之为质量计划。

注2:组织也可将7.3的要求应用于产品实现过程的开发。

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组织应确定:

a)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b)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需求;

c)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d)组织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

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组织应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评审应在组织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进行(如:提交标书、接受合同或订单及接受合同或订单的更改),并应确保:

a)产品要求得到规定;

b)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予解决;

c)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

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若顾客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组织在接受顾客要求前应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

若产品要求发生变更,组织应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

知道已变更的要求。

注:在某些情况下,如网上销售,对每一个订单进行正式的评审可能是不实际的。而代之对有关的产品信息,如产品目录、产品广告内容等进行评审。

7.2.3顾客沟通

组织应对以下有关方面确定并实施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

a)产品信息;

b)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修改;

c)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

7.3设计和开发(该要素不适用于本厂,在此不予描述)

7.4采购

7.4.1采购过程

组织应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对供方及采购的产品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应取决于采购的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

组织应根据供方按组织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应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7.4.2采购信息

采购信息应表述拟采购的产品,适当时包括:

a)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批准要求;

b)人员资格的要求;

c)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在与供方沟通前,组织应确保所规定的采购要求是充分和适宜的。

7.4.3采购产品的验证

组织应确定并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

当组织或其顾客拟在供方的现场实施验证时,组织应在采购信息中对拟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作出规定。

7.5生产和服务提供

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组织应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适用时,受控条件应包括:

a)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

b)必要时,获得作业指导书;

c)使用适宜的设备;

d)获得和使用监视和测量装置;

e)实施监视和测量;

f)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实施。

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当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组织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这包括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之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

确认应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组织应对这些过程作出安排,适用时包括:

a)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

b)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

c)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

d)记录的要求

e)再确认。

7.5.3标识和可追溯性

适当时,组织应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使用适宜的方法识别产品。

组织庆针对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

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组织应控制并记录产品的唯一性标识。

注:在某些行业,技术状态管理是保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一种方法。

7.5.4顾客财产

组织应爱护在组织控制下或组织使用的顾客财产。组织应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供其使用或构成产品一部分的顾客财产。若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时,应报告顾客,并保持记录。

注:顾客财产可包括知识产权。

7.5.5产品防护

在内部处理和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组织应针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防护,这种防护应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防护也应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

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组织应确定需实施的监视和测量以及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证据。

组织应建立过程,以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可行并以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相一致的方式实施。

为确保结果有效,必要时,测量设备应:

a)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检定。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记录校

准或检定的依据;

b)进行调整或必要时再调整;

c)得到识别,以确定其校准状态;

d)防止可能使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

e)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防止损坏或失效;

此外,当发现设备不符合要求时,组织应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和记录。组织应对该设备和任何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校准和验证结果的记录应予保持。

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应确认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确认应在初次使用前进行,必要时再确认。

8测量、分析和改进

8.1总则

组织应策划并实施以下方面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a)证实产品的符合性;

b)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c)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这应包括对统计技术在内的适用方法及其应有程度的确定。

8.2监视和测量

8.2.1顾客满意

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组织应对顾客有关组织是否已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信息进行监视,并确定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

8.2.2内部审核

组织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

a)符合策划的安排、本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b)得到有效实施与保持。

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态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应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应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

策划和实施审核以及报告结果和保持记录的职责和要求应在形成文件的程序中作出规定。

负责受审区域的管理者应确保及时采取措施,以消除所发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跟踪活动应包括对所采取措施的验证和验证结果的报告。

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组织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这些方法应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应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

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组织应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

应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记录应指明有权放行产品的人员。

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是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圆满完成之前,不应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

8.3不合格品控制

组织应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不合格品控制以及不合格品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应形成文件的程序中作出规定。

组织应通过下列一种或几种途径,处置不合格品。

a)采取措施,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

b)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经顾客批准,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

c)采取措施,防止其原预期的使用或应用;

应保持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包括所批准的让步的记录。

在不合格品得到纠正之后应对其再次进行验证,以证实符合要求。

当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组织应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

8.4数据分析

组织应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这应包括来自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他有效来源的数据。

数据分析应提供以下有关方面的信息:

a)顾客满意;

b)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c)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供方。

8.5改进

8.5.1持续改进

组织应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8.5.2纠正措施

组织应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用。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a)评审不合格(包括顾客抱怨);

b)确定不合格的原因;c)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

d)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e)记录所采取描述措施的结果;

f)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8.5.3预防措施

组织应确定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a)确定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

b)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

c)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

施;

d)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

e)评审所采取的预防措施

为什么要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

(一)为了适应国际化大趋势。

1、推行ISO9000系列标准的国际化大趋势已经形成。

2、迎接国际市场的挑战。

(二)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1、ISO9000系列标准要求建立正规的文件化的质量体系。

2、按照ISO9000系列标准要求建立的质量体系具有不断改进的功能。

3、ISO9000系列标准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领域

的管理。

(三)为了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

1、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

2、保证产品质量的提高。

(四)为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1、用户、生产者、政府对质量的新要求;

2、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对员工的要求。

(一)总要求

每个员工都要认真做到:

➢熟悉并理解本企业的质量方针;

➢熟悉所在部门的职能;

➢明确本人的质量职责和权力;

➢清楚本人工作所依据的文件;

➢熟练掌握工作技能。

(二)对各类人员要求

1、管理层

➢最高领导——批准并贯彻质量方针;

——制定质量目标及实施办法; ——掌握本组织各部门职责和重要的接口方式;

——了解本组织质量体系基本情况;

——了解本组织的质量工作状态。➢管理者代表

——熟悉本组织质量体系和质量体系文件构成;

——了解相关的其他文件(如技术文件);

——熟悉质量方针、目标及部门工作职责;

——掌握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情况;

——熟悉本组织的质量工作情况。

➢部门领导

——理解质量方针、目标;

——熟悉本部门的质量职责和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

——熟悉本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工作接口;

——明确对下属的工作要求;

——掌握本部门的质量工作情况。

2、操作层

➢文件管理人员

——熟悉所管理的文件范围;

——熟悉文件管理程序;

——掌握文件修改情况;

——熟悉文件的归档工作;

——随时可出示所需的文件。

➢重要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

指从事关键工序操作、监控人员、校准及检验和试验工作人员、设备鉴定人员、内部质量审核员、其他验证工作人员等。

——熟悉岗位职责;

——熟悉工作依据的规范、程序等;

——熟练掌握所使用工具、设备等;

——熟悉使用的统计方法。

——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3、其他工作人员

——熟悉本岗位职责;

——清楚工作所依据的文件;

——做了工作中所需的质量记录;

——了解与工人有关的工作接口;

——熟悉本组织的质量体系文件和自己工作有关的部分;——了解本组织的质量机构、质量责任人、管理者代表等; ——了解实施系列标准的目的及所实施的标准的基本知识。

ISO基础知识(标准)

一、对标准的理解: 1 范围 1.1总则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 产品; 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 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 1.2应用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 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因组织及产品的特点而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 除非删减仅限于本标准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2引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GB/T19000中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表述供应链所使用的以下术语经过了更改,以反映当前的使用情况: 供方→组织→顾客

本标准的术语“组织”用以取代GB/T19001-1994所使用的术语“供方”,术语“供方”用以取代术语“分承包方”。 本标准中所出现的术语“产品”,也可指“服务”。 4质量管理体系 4.1总要求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4.2文件要求 4.2.1总则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质量手册; c)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d)组织为确保其过程的有效 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 e)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 4.2.2 质量手册 4.2.3 文件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予以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2.4的要求进行控制。 4.2.4记录控制 应建立并保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ISO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部分 一、质量管理基本术语 1、产品的定义:活动或过程的结果。 1)产品划分为四种类别:即硬件、流程性材料、软件和服务。2)硬件是不连续具有特定形状的产品,如零件,元件、建筑物。3)流程性材料是将原料转化成某一预定状态产品,可以是流体、气体、粒状、块状、交付方式或袋装、罐装、卷面等。 4)软件是通过支持媒体表达的信息所构成的一种智力创作、如信息、程序、规则、记录、计算机程序等。 5)服务:“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和顾客之间在接触时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的产生产结果”如:安全性、保密性、礼貌、信用等。 2、过程的概念 定义: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输入 特征:(依据) 1)任何一个过程都有输入和输出,输出是结果(即形成有形或无形产品)。

2)完成过程必须投入适当的资源和活动。 3)过程本必是价值增加的转换,价值的增加来源于投入。 4)为确保过程的质量,对输入信息,如输出产品进行检查,评审、验证。 3、程序的概念: 定义:程序是为进行某项活动所规定的途径。可形成文件和不形成文件。 内容包括该项活动的目的和范围,做什么和谁来做,何时、何地、职何做,应使用什么材料,设备和文件,如何对活动进行控制和记录。 4、质量体系的概念: 定义: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用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1)QS与QM的关系,QM需通过质量体系来运作,建立QS并有运作是QM的任务。 2)QS由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组成。 3)其中组织结构是一个组成为行使其职能按某种方式建立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 4)资源包括人员、设备、设施、技术和方法。

5、质量控制的概念: 含义: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1)质量控制的对象是过程,控制的结果应能使被控制的对象达到质量要求。 2)为使控制对象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就必须采取适当的、有效的措施,包括作业技术和方法。 6、质量保证的概念: 定义: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用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有交流的活动。 1)质量保证关键词是“信任”这种信任是订货前建立起来的。 2)信任的依据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质量保证有内部和外部两种目的,总是存在两方的情况,即由一方向另一方提供信任。 3)顾客对供方的质量体系要求需证实,以使顾客具有足够的信任,证实方法:供方合格证,手册、第三方检验报告,其他顾客认定的证据,顾客亲自审核,由第三方进行审核,国家订机构的认证书。 7、质量管理 定义: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ISO基本知识

ISO基本知识 1、什么是ISO?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简称,英文全称是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2、ISO9000的精神是什么? ISO9000精神是: (1)制度须有涵盖性; (2)制度合理化,具有说服力; (3)以证据证明按制度实施。 3、ISO9000的预期目标是什么? ISO9000的预期目标是: (1)定义质量责任,提供质量管理体系; (2)定义顾客的需求是关键,确保顾客满意;(3)将事后品管改善为事前品管; (4)确保体系的适合性和有效性。 4、推行ISO有什么作用: 推行ISO作用: (1)提升企业知名度,增加市场占有率; (2)满足顾客需求,增加利润; (3)强化体制,增强员工士气。

5、质量(品质)的定义: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需求的程度; 质量的标准是符合要求; 质量的控制手段是预防; 质量的控制目标是零缺陷。 6、质量管理(即品质管理)的八项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的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的方法;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7、ISO文件分类及区别: 1)一阶文件:质量手册(含组织宗旨、目标和方向以及组织结构——纲要) 2)二阶文件:程序文件(讲述部门间运作程序);3)三阶文件:作业指导(讲述某项具体操作); 4)四阶文件:质量记录(提供证据);

8、质量方针: 全员参与; 持续改进; 严格执行; 提高品质; 客户满意! 9、质量目标: 1)生产部:产品不良率≤5%,(不良品数/生产总数*100%);2)生产部:计划达成率≥90%,(实际生产数/总计划数*100%); 3)生产部:交货准时率≥99%,(准时交货批数/订单批数*100%); 4)采购部:合格批次/总批次*100%≥95%,{厂商品质达成率(进货合格率)公司} 5)采购部:厂商交期达成率≥95%,(按期交货次数/交货总次数*100%); 6)行政部:员工培训合格率≥95%,(合格人数/培训总人数*100%) 7)研发部:图纸一次性正确率≥99%,(合格图纸数/图纸总数*100%); 8)仓库:物料盘点准确率100%,(盘点人实际盘点数/监盘人盘点数*100%);

iso基础知识培训

iso基础知识培训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独立的、非政府的国际组织,致力于制定和推广国际标准。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标准化组织之一,ISO的标准在国际贸易、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ISO基础知识培训为题,介绍ISO的起源、标准分类以及其对企业和社会的影响。 一、ISO的起源 ISO成立于1947年,总部位于瑞士的日内瓦。它的前身是国际联盟标准化委员会,起初的目标是推广国际标准化,促进国际贸易的便利和协调发展。随着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技术交流日益增加,国际标准的制定变得尤为重要,因此ISO应运而生。 二、ISO的标准分类 ISO的标准覆盖了各个领域,从产品标准到管理标准,以及环境、能源、食品安全等多个方面。ISO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产品标准 产品标准是指对产品设计、生产、检验和交付等环节进行规范的标准。这些标准涵盖了各种产品,包括机械设备、电子产品、材料等。产品标准的制定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2. 管理标准

ISO的管理标准旨在帮助组织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提升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其中,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最为广泛应用的管理标准,它要求组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客户需求。 3. 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关注组织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了如何管理和改善环境性能的指导。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最为有名的环境标准之一,它要求组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管理体系,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4. 能源标准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ISO开始制定能源管理标准来指导组织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组织建立有效的能源管理体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5. 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因此ISO制定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标准,确保食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安全性。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是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安全标准之一。 三、ISO对企业和社会的影响 ISO标准的实施对企业和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ISO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ISO 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主讲:胡志军2008.4.28 一. ISO 背景来历 1.什么叫ISO ? ISO 即国际标准化组织,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的缩写. 2.ISO 什么时间成立,将哪个国家设为总部? 其于1947年成立于瑞士,总部设于日内瓦。 3.ISO 的宗旨:为了促进国际之间发展共同的工业标准。 4.ISO9000:2000是品质管理和品质保证之国际标准。 5.ISO9001是认证标准(要求),ISO9004是指南(业绩改进) (2000年12月15日取消ISO9002/ISO9003). ISO9000标准经过了三次改版,分别是ISO9000:1987、ISO9000:1994、ISO9000:2000. 其中ISO9000:2000版于2000年12月15日发布,改版后适应四大行业 1)硬件(由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物品组成的有形产品) 2)软件(由信息、指令、文件或程序组成的一组有智力成分的创造物) 3)流程性材料(通过将原材料转化为某一预定状态所形成的有形产品) 4)服务(为满足顾客的需求,供方和顾客接触的活动和供方内部活动的结果) 二. ISO 文件系统(金字塔式) 三. ISO 流程图表式 表示动作过程之开始 表示动作过程之判定 表示动作过程之去向 四. ISO9001:2000必须建立文件的六个程序 应建立文件的程序 我司对应的程序文件 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 作业指导书(SOP ) 表单记录 一级文件 一级文件 二级文件 三级文件 四级文件

1.文件管制程序(文件与资料管制程序) 2.品质记录管制程序(质量记录管制程序) 3.管理审查程序(管理评审管制程序) 4.内部稽核程序(内部审核管制程序) 5.不合格品管制程序(不合格品管制程序) 6.纠正预防措施程序(纠正预防措施与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五.企业为什么推行ISO9000? 1.统一国际间各国的质量管理/质量保证标准 2.帮助整体产业体制的改善 3.降低质量检验频率及费用 4.客户之要求 5.企业体制之提升 六.推行ISO9000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1.顺应世界潮流,使企业迈向国际化 2.维持市场竞争能力 3.满足客户/合同的要求 4.提高质量管理与技术水平 5.改善管理及优化运作流程 6.建立以体系为主导,而非依靠个人的运作模式 7.通过建立的文件化,减少工作的偏差以及提高效率 七.ISO的精神 1.制度系统须有涵盖性(基本要求) 2.系统合理化,具有说服力 3.以证据证明按制度实施 4.说你所写、写你所说、做你所写(说、写、做一致) 5.注重预防,并强调事后纠正能力 6.全体部门机能,而不是单打独斗 7.不断改善提升,循序渐进,持续改善 8.以顾客为中心 八.ISO八项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2.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3.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4.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5.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6.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ISO的基础知识大全

ISO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第1版 ISO9000:2000培训教材 ISO简介 ISO标准变更 ISO9001:2000八大理念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广东华兴玻璃有限公司 二零零五年二月

第一章质量管理发展史 一、绪言 当工商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后,质量管理就产生了。 约公元前18世纪,古代汉谟拉比法典中有一条法律规定:‘如果营造商为某人造一所房屋,由于他建得不牢固,结果房屋倒塌,使房主身亡,那么这位营造商将被处死’。 在我国,甲骨文卜辞中的“司空”,“司工”,就是商王朝任命的专门管理手工业产的官司吏。《周礼考工记》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秦始皇兵马俑的“物勒工名”等,都反映我国古代管理的状况。 但直到期20世纪以前,产品质量一直靠手工操作者的手艺和经验来保证,不适合大工业生产,随著生产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特别是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开展起来后,现代的质量管理才逐渐产生和发展。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差不多每隔20年,在解决质量管理工作方面就会发生若干重大的变革,见以下简图: 质量管理发展简图 质量保证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 可靠性 统计质量管理 检验员 工长检验 操作者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二、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40年代) 质量检验的思想源远流长,但是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则形成于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20世纪初,科学管理的创始人美国工程师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创立了“泰勒制度”。 泰勒(1856—1915),出生于律师家庭,18岁考哈佛大学,攻读法律以继承父业,但中途因眼疾,神经性头痛辍学。1878—1890钢铁厂,1890—1893总经理,1893—1898咨询师,研究院(强调专业化,即从主观向规范化转变),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曾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主席。1895年《计件工资制》,1903年《工厂管理》,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1912年美国国会听证会。 伯利恒钢铁厂搬运生铁试验(21磅),工人减少500—140,日工作量增加12.5—47.5,单位工资增加1.15—1.85 泰勒主张计划与执行必须分开,因而需要有“专职检验”这一环节。与此同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对零件的互换性,标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大约从20世纪初开始,大多数企业普遍设置了专职的检验(QC)部门,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专职检验人员,制定了产品检验制度,添置了必备的检验仪器,用一定的检验手段负责全企业的产品检验工作,因而又被称为“检验员的质量管理”。 企业执行检验的职责由操作者转移到工长,继而转移到专职的检验人员身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由检验员把关,加强了生产者的责任心,减少了社会上不良品的流通,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但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只限于产品质量的检验,即依靠检验手段挑出不合格品,并对不合格品进行统计而已,管理的作用薄弱。 这种“检验员的质量管理”是以半成品,成品的事后检验为主的质量管理方式,对于防止不合格品出厂,保护出厂产品质量和用户利益是完全必要的,但是,这种事后把关型的管理,不能避免不合格品的产生,而且出了质量问题又可能推诿责任,随著生产规模的放大,其缺陷越来越突出。比如: 1)解决质量问题缺乏系统的观念; 2)只注重事后的结果,缺乏预防; 3)它要求对成品进行100%的检验,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往往难以实现。 落检验花时 效率低合格品

ISO基础知识

ISO基础知识 一、ISO简介 1、ISO是一个组织的英语简称。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翻译成中文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它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它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国际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简称ISA)。ISO 宣称它的宗旨是"在世界上促进标准化及其相关活动的发展,以便于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在智力、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开展合作。" 2、ISO组织在广泛征求意见,综合考虑各行业组织要求的基础上,发布了一系列的标准,并逐渐完善整个标准族。 3、1994年:ISO 9000/1/2/3/4(俗称94版)。2000年:标准改版(现称2000版),是现行版本。 4、ISO9000是目前唯一具备弹性的国际通用标准,不限制行业、国家、文化。 二、推行ISO9000作用 改善组织运作,节省成本是ISO9000的最大作用。 1、内在方面 1)由[人治]转为[法治]的管理新机制。 2)强化各个系统、流程、作业的有效性和标准化,不因人员流动造成损失并可训练新 进人员快速上线作业。 3) 着重持续改善及预防在先的精神。 4)经由企业自我审核体系的实行,形成PDCA良性循环,不断改善企业缺失。 2、外在方面 1)以客户为导向,提升客户信赖度及满意度。 2)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并可开发新市场。 3)满足客户要求、减少同业竞争压力,提升及塑造企业最佳形象。 三、质量的涵义 1、持续改进顾客满意――这种持续的顾客满意是在组织承诺持续改进其效率和有效性的情况下,通过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来实现。从意义上说,质量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2、“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活动构成为一体的有效体系”。

ISO基础知识

ISO基础知识 1。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缩写(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1946年成立,总部在瑞士的日内瓦,是一个非官方性的组织。 ISO技术委员会TC176负责敲定品质保证的要求规范,编写ISO标准。1986年完成ISO9000标准的制定,1987年颁布,经过1994版,2000 版的改版.ISO9000规范要求所有的标准每5年就要进行一次审查、改版 2 。ISO精神:写你所做,做你所写,记录你所做,纠正其错误 3.质量管理八大原则: 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一)组织依存于顾客 (1)因顾客是组织产品的接受者和最终检验者 (2)顾客的反馈和意见是组织进行质量改进的依据 (二)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需求 (三)满足顾客需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 二,领导的作用 (一)确定组织的宗旨,发展规划战略方向 (二)规划组织的结构职位分配和协调 训练、指导、协助和增加群体的能力,提供空间,让下属能够在责任感的驱使下执行其任务. (三)创造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激励鼓舞、表彰贡献三全员参与 (一)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 (二)在推行质量管理的过程中,组织应充分重视人的作用 (三)处理好人员的配备和人员的激励两个管理职能

(四) 提高全员素质,教育训练、跨单位之间的知识和经验分享 四 过程方法: (一) 识别所需的过程(产品实现的策划) (二) 确定相互关联的过程之间的接口(有效的内部沟通,职责分清主辅) (三) 对这些过程加强组织和管理工作--四大板块运作流程 五 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系统的发展.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 (一)确定组织架构 (二)确定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三)加强内部沟通 (五) 定期改进分析 质量管理体系目标 六 持续改进 (一) 识别改进的机会 (二) 制定措施计划 (三) 实施措施计划 (四) 评价效果 (五) 巩固改进成果

ISO9000的基础知识

1 ISO9000的基础知识 1。1 ISO 9000族的发展和ISO9000认证 1。1。1 定义: 1)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ISO):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国际标准化组织。 2) ISO 9000族标准:指由ISO/TC 176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3)IAF—国际认可论坛 1.1。2 质量管理的发展 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40年代):检验阶段 第二阶段(20世纪40年代~60年代):统计控制阶段 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20世纪末):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1.1.3 ISO9000的诞生与发展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ISO 组织在广泛征求意见,综合考虑各行业组织要求的基础上,分别于1987 年和1994 年发布了第一、二版ISO 9000 系列标准,并逐渐完善整个标准族,世界各国积极响应,纷纷将之转化为本国标准,等同或等效使用,认证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目前,通过ISO 9000 认证的企业 已高达五十万,我国通过认证的企业数已超过六万家. 1.2 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益处 1.2.1 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ISO9000族标准的基本思想就是要求企业减少或消除不合格品和服务,从而降低产品成本,减少质量事故,提高经济收益。

1.2.2提高工作效率:贯彻实施ISO9000族标准,严格按相关的方针、程序和作业文件来进行控制和管理,使各项工作职责分明,消除扯皮现象,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使最高管理者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策划企业的发展方向。 1.2.3提高企业的信誉度、改善企业形象:贯彻ISO9000标准,是为了满足顾 客需要并增强顾客满意。企业通过具备第三方公正地位的认证机构的质量体系认证,表明企业具备了满足顾客质量要求的能力,从而容易取得顾客的信任,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度、改善企业形象,提高市场占有率。 1。2.4国际贸易的需要:国际贸易需要关于质量的通行规则,就像运动会需要竞 赛规则一样。为了减少重复的检查、认可,减少采购成本,消除技术壁垒,把质量保证体系的证书当作参与国际贸易的入门证,已成为日益广泛的需要. 1。2.5国家和行业的强力推行:不少国家和我国一些行业、地区已在政府采购、重大工程配套招标项目上,把取得ISO9000证书作为参与投标的前提条件。如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在审查贷款项目时,已把项目的供应商是否具有 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作为重要条件之一。 1.2.6保留证据,避免或减轻质量责任:对自己的活动过程提供证据,对分清质 量责任起重要作用。 可见,ISO9000族标准无论在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完善,还是在外部质量 信誉方面,对企业的综合效益都是非常巨大的. 1.3 质量体系认证的作用,质量体系认证之所以在全世界各国能得到广泛的推

ISO基础知识介绍

ISO基础知识介绍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 准化组织,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非盈利组织。它的目标是推动国际标 准化,为国际贸易和合作提供共同的技术和管理标准。ISO的成立旨在提 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信心和 保障。 ISO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7年。当时,世界各国意识到标准化的重 要性,以促进贸易和合作。于是,23个国家的标准化机构成立了“国际 标准化联合会”,作为国际标准化的机构。后来,该组织改名为国际标准 化组织(ISO)。ISO在全球拥有ISO成员组织,目前有163个国家和地 区的成员加入。 ISO制定的国际标准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产品、服务、管理体系、 环境和社会责任等。国际标准的制定是在各国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 通过多层级的讨论、审查和投票过程得出,确保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ISO国际标准的应用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企业 而言,遵循国际标准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国际标准也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客户的信 任和认可。对消费者而言,购买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可以获得更高 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国际标准来了解产品和服务的性能、功能和可靠性,做出明智的消费决策。 ISO的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制定国际标准。ISO标 准的制定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提出标准需求,根据市场需求、 技术发展和社会变化等因素确定制定标准的需求。然后是组织及制定标准,

通过专家组织制定标准的草案,并经过多次的讨论和修改形成最终的标准。接下来是标准审查和投票,国际标准草案将通过ISO成员国的审查和投票 程序来确认。最后是发布和实施标准,通过ISO的刊物发布标准,并鼓励 各国采纳和实施。 ISO国际标准的应用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国际标准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推动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标准化还可以减少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提高效率和可持续性。通过国际 标准的应用,各国能够协同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总之,ISO国际标准是全球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通 过制定和应用国际标准,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和合作,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国际标准还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带动经济增 长和持续发展。因此,了解和遵循ISO国际标准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 具有重要意义。

ISO基础知识介绍

ISO基础知识介绍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独立的非政府国际标准化机构,总部 位于瑞士的日内瓦。它由各个成员国的国家标准化机构组成,每个成员国 有一个代表。通过制定和推广国际标准,ISO的目标是促进国际贸易和合作,推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ISO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6年,当时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A)成立。后来,ISA与国际电工委员会合并,成为现在的ISO。ISO现在拥有164 个成员国,覆盖了几乎所有大型和中型经济体,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广泛接 受的国际标准化机构。 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工作涉及各个领域。最常见的是 ISO9000系列标准,这是一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用于确保组织提 供一致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以及持续改进。这些标准通常被组织 用作向客户和合作伙伴证明其质量管理系统的有效性的依据。 为了确保标准的制定过程是公正、透明和高质量的,ISO采用了一套 严格的流程。标准由专门的技术委员会(TC)负责制定,该委员会由专家 组成,他们代表各个利益相关者,如政府机构、行业组织、消费者和学术界。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ISO鼓励广泛参与,以确保标准的有效性和适 用性。 ISO标准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全球贸易和合作。通过遵循ISO标准,组 织可以提高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进而提高客户满意度。此外,ISO标准还有助于降低组织的成本,提高效率,并减少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

总之,ISO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制定和推广一系列标准,为各个领域的组织提供了指导和认可的标准。ISO标准不仅有助于组 织提高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还有助于促进全球贸易和合作,推 动可持续发展。通过遵循ISO标准,组织可以在全球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并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满意。

ISO基本知识

ISO基本知识 1.何为ISO?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机构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组织,成立于1946年,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为了因应趋势并能符合各界需求,ISO标准化组织基本是五年一修改,十年一改版的例行性工作。ISO(1)是国际通行证;(2)是质量许可证。。 稽核的过程分为四大阶段与四小阶段: 四大阶段:1>计划阶段;2>准备阶段;3>执行阶段;4>报告与追踪阶段。 四小阶段:1>开始会议;2>查验;3>准备会议;4>结束会议。 2.ISO的由来:1>质量保证之发展(五个阶段); 2>由操作员控制的质量; 3>由工长控制的质量; 4>由检验员控制的质量; 5>以统计学控制的质量; 6>全面质量控制或质量保证和管理。 3.品质是如何来的?1>品质是检验出来的; 2>品质是生产出来的; 3>品质是设计出来的; 4>品质是管理出来的; 5>品质是习惯出来的。 4.ISO9000的精神:1>全员参与; 2>制度要有涵盖性; 3>制度合理化,具有说服力 4>以证据证明按制度实施; 5>说、写、做一致; 6>建立以顾客导向为主的管理系统; 7>充分强调PDCA流程管理模式; 8>着重持续改善预防在先的精神; 9>着重于人力资源有效规划,从选才、育才、用才皆需搭配上系统需求; 10>强化各系统作业的有效性; 11>强调预防措施重于矫正。 预防:针对潜在的不良进行分析,提出相对行动阻止不良的发生。5.八项质量管理原则:1>以顾客为中心;2>领导作用; 3>全民参与; 4>过程方法; 5>系统的管理方法;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决策方法; 8>互利的供商关系。 6.文件化程序(不可遗漏): 4.2.3文件管制 4.2.4品质记录的管制; 8.2.2内部品质稽核; 8.3不合格品管制; 8.5.2矫正措施; 8.5.3预防措施.。 7.ISO文件结构(QMS)四阶文件:一阶文件品质手册; 二阶文件程序书; 三阶文件作业指导书; 四阶文件表单记录。 8.三阶文件包括:1>作业指导书2,>操作指导书,3>作业流程图,4>QC工程图,5>检验规范,、6>检验标准,7>校验标准,8>BOM表。

ISO基本知识

第一什么叫ISO ISO是一个组织的英语简称。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翻译成中文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它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它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国际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简称ISA)。他如IEC也比较大。IEC即"国际电工委员会",1906年在英国伦敦成立,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EC主要负责电工、电子领域的标准化活动。而ISO负责除电工、电子领域之外的所有其他领域的标准化活动。ISO宣称它的宗旨是"在世界上促进标准化及其相关活动的发展,以便于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在智力、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开展合作?quot;ISO现有117个成员,包括117个国家和地区。ISO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每年一次的"全体大会",其日常办事机构是中央秘书处,设在瑞士的日内瓦。中央秘书处现有170名职员,由秘书长领导。 第二什么叫ISO9000 ISO通过它的2856个技术机构开展技术活动。其中技术委员会(简称TC)共185个,分技术委员会(简称SC)共611个,工作组(WG)2022个,特别工作组38个。 ISO的2856个技术机构技术活动的成果(产品)是"国际标准"。ISO现已制定出国际标准共10300多个,主要涉及各行各业各种产品(包括服务产品、知识产品等)的技术规范。 ISO制定出来的国际标准除了有规范的名称之外,还有编号,编号的格式是:ISO+标准号+[杠+分标准号]+冒号+发布年号(方括号中的内容可有可无),例如:ISO8402:1987、ISO9000-1:1994等,分别是某一个标准的编号。但是,"ISO9000"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一族标准的统称。根据ISO9000-1:1994的定义:"'ISO9000族'是由ISO/TC176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

ISO基础知识

ISO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ISO 1.英文全称: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2.中文全称:国际标准化组织。 3.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即各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 二、ISO组织的成立 1.成立时间:1947年2月23日,总部在瑞士日内瓦。 三、ISO组织的发展史 1.1959年:美国军用质量大纲——MIL-Q-9858A; 2.1979年:英国BS、美国ANSI、加拿大CAN、法国NFX50—110体系标准; 3.1980年:成立技术委员会ISO/TC76; 4.1987年:颁布ISO9000系列标准; 5.1994年:第一次改版——ISO9000族标准(84版); 6.2000年:第二次改版——ISO9000族标准(2000版); 7.2008年:第三次改版——ISO9000族标准(2008版)。 四、ISO9000族标准——质量管理体系 1.ISO9000族标准是由若干个核心标准和支持性标准构成的一系列标准规范. 2.核心标准: a)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b)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c)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d)ISO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3.支持性标准和文件: a)ISO10001:质量管理顾客满意组织行为规范指南 b)ISO10002:质量管理顾客满意组织处理投诉指南 c)ISO10003:质量管理顾客满意组织外部争议解决指南 d)ISO10005 :质量管理质量计划指南 e)ISO10006:质量管理项目质量管理指南 f)ISO10007:质量管理技术状态管理指南 g)ISO10012:质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h)ISO/TR1001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 i)ISO10014:质量管理实现财务和经济效益的指南 j)ISO10015:质量管理培训指南 k)ISO/TR10017:ISO9001:2000统计技术指南

ISO基础知识

ISO基础知识 ISO Logo ISO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s。ISO一来源于希腊语“ISOS”,即“EQUAL”——平等之意。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中国是ISO的正式成员,代表中国的组织为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简称SAC)。 ISO9001:2008主要特性总结 ⏹①、一个精髓:说、写、做一致;(写、做、错、做)(说到的-做到的记录) ⏹②、一个中心:以顾客为中心 ⏹③、两个基本点:顾客满意和持续改进; ⏹④、四个特性: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法规性。 ⏹⑤、四个凡事: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 ⏹⑥、五大模块:(1个总过程,4个大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 ⏹⑦、六个文件:ISO9000:2008版标准明确提出的6个程序文件必须制定: 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⑧、八大原则:以顾客为中心、领导的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管理、持续改进、以事实为依据、与供 方互利的关系。 推行ISO9001的好处: 内部可强化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和企业文化;外部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份额。具体内容如下: 一、强化质量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顾客信心,扩大市场份额。 二、获得国际贸易绿卡——“通行证”,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三、节省了第二方审核的精力和费用。 四、在产品质量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五、有利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产品互信平台) 六、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稳定经营运作,减少因人员流失造成的技术或质量波动。(文件化、标准化) 七、提高企业形象。 ISO基础知识 ISO Logo ISO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s。ISO一来源于希腊语“ISOS”,即“EQUAL”——平等之意。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中国是ISO的正式成员,代表中国的组织为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简称SAC)。 ISO9001:2008主要特性总结 ⏹①、一个精髓:说、写、做一致;(写、做、错、做)(说到的-做到的记录) ⏹②、一个中心:以顾客为中心 ⏹③、两个基本点:顾客满意和持续改进; ⏹④、四个特性: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法规性。 ⏹⑤、四个凡事: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 ⏹⑥、五大模块:(1个总过程,4个大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 ⏹⑦、六个文件:ISO9000:2008版标准明确提出的6个程序文件必须制定: 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⑧、八大原则:以顾客为中心、领导的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管理、持续改进、以事实为依据、与供 方互利的关系。 推行ISO9001的好处: 内部可强化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和企业文化;外部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份额。具体内容如下: 一、强化质量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顾客信心,扩大市场份额。 二、获得国际贸易绿卡——“通行证”,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三、节省了第二方审核的精力和费用。

ISO9000基础知识

ISO9000基础知识 一、ISO是什么?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简称 (the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 ISO/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目的和任务 要让全世界都接受和使用ISO9000族标准,为提高组织的运作能力提供有效的方法,增进国际贸易,促进全球的繁荣和发展,使任何机构和个人,可以有信心在世界各地得到任何期望的产品,以及将自己的产品顺利销到 世界各地 ♦ ♦ ♦ 1. 2. 二、 ISO9000 ♦1) ♦(描述了 ♦2) ♦(提供了 ♦3) ♦ ♦4)ISO19011:200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提供了质量和环境审核的基本准则、审核方案的管理,质量和环境体系审核的实施以及对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的资格要求提供了指南。) 三、推行ISO9000的作用 ♦1)改善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条理化。 ♦2)明确各部门岗位职责,分工明确。 ♦3)加强过程控制,提高产品质量。 ♦4)提高公司知名度并扩大市场占有率。 ♦5)提高员工素质,使其自觉地为实现公司目标而努力。

四、ISO9001与ISO9004的关系 1、联系:都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们互相补充,也可单独使用。 2、区别: 1)GB/T19001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可供组织内部使用,也可用于认证或合同目的。GB/T19001 所关注的是质量管理体系在满足顾客要求方面的有效性。 2)ISO9004关注质量管理的更宽范围;通过系统和持续改进组织的绩效,满足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然而,GB/T19004不拟用于认证、法律法规和合同的目的。 3、ISO9001与ISO9004要素的关系 五、 ♦1)标 织。 ♦2 ♦3 ♦4 ♦5 ♦6 ♦7 ♦8) ♦9 ♦10 ♦ ♦ ♦ ♦ ♦系统的管理方法Systemapproachtomanagement ♦持续改进Continualimprovement ♦基于事实的决策Factualapproachtodecisionmaking ♦互利的供方关系Mutuallybeneficialsupplierrelationship 1、八项原则的特点 ♦1.总结了世界各国多年来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的经验。 ♦2.体现了质量管理的基本规律。 ♦3.是2000版QMS标准的基础。 ♦4.可以作为组织制定质量方针的基础,最高管理者也可以运用它领导组织进行业绩改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