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泉小学传染病防治晨检制度规章制度.doc

水泉小学传染病防治晨检制度规章制度.doc

水泉小学传染病防治晨检制度规章制度.doc
水泉小学传染病防治晨检制度规章制度.doc

水泉小学传染病防治晨检制度_规章制度

(2009-2010学年)

一、严格遵守《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认真做好本单位学生晨检工作。

二、晨检工作应由班主任和健康教育教师密切配合。坚持每日晨检,防止患病学生或健康带菌(毒)者进入学校,保证学校师生身体健康。

三、晨检时间为早晨740至750,地点在各班教室。

四、晨检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测体温儿童有无发热现象,测量体温;

(二)看观察儿童精神状态、面色等,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有无皮

疹等;

(三)问在家饮食、睡眠、大小便、有无咳嗽、腹泻等症状;

(四)查检查有无可能造成外伤的物品、器械携带入校。

小学可根据实际情况增添新内容。

五、各班晨检人员发现可疑者,应立即向晨检负责人代建民老师报告,晨检负责人经过复检如有发烧等病情者立即报告学校疫情负责报告人黄水和校长。

六、学校疫情负责报告人黄水和校长及时上报,班主任告知校长,由家长带到医院去确诊,对确诊为传染病患儿的所在班级,应进行医学性检疫和消毒处理。

八、晨检后,班主任应将晨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登记,并关注当日情况,如有异常情况,通知家长带患儿去医院诊治。

学校学生晨检制度

武陵区泽远小学学生晨午检制度 校园内学生的健康需要有一个与之相配套的卫生预防措施,学校的每日晨检制度就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一些群体性传染病的流行暴发,往往是因为个体传染病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隔离控制而引起蔓延爆发。因此,学校每天对学生做晨检,有重要意义。 具体做法: 一、班级里保证经常具备几支体温计,供学生测量体温使用。晨检时间,班主任一定要亲自过问寻查,班级内有无因病缺席的同学,缺席的同学一定要联系他的家长,弄清楚到底患的是什么病。学生在家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观察询问每位同学的身体状况,有同学感觉不舒服,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出皮疹、出水痘、两腮疼痛肿大、腹泻等传染病症状时,为其测量体温,如果同学出现发热(体温≥37.5℃)(≥38℃),要及早向校医室报告,校医重新为其测量体温,做好登记,然后离校,去医院就医。 晨检时,班主任要把班级当时因病缺席和在校发热学生的情况填写在《晨检学生健康信息填报卡》上或通过电话报告到医务室,在规定时间之前必须报到医务室,填写《晨检学生健康信息填报卡》时,一定要写清报告时间、班级、有无缺席者、患者姓名、病名、有无发热者、发热者的姓名和体温度数、患病日期、患者联系电话、家庭现住址、填报者,最后班主任要签名,班级没有情况的也要写上无,进

行零报告,证明你班做了晨检,填写的时候一定要规范全面,不要落项,一定要班主任自己签名,不能让班长代签,班主任自己签名证明班主任已经亲手进行了晨检。班主任决不能把晨检工作只交给班长而不去过问。晨检工作千万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正落实到位,班主任要认真对待,亲手去抓。认真做好晨检,就能够及早发现患传染病的学生,及早隔离,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不至于大面积流行蔓延。 二、班主任对因病没来上学的同学要随时与之联系,追踪该学生的患病情况,如患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要及早向医务室报告,返校时也要持医院诊断证明。 医务室校医对每个在校发热离校的学生和因病缺席的学生都做好登记。 三、病愈返校规定 痊愈返校时必须持医院诊断证明,先到学校医务室,交诊断证明,测量体温,体温正常后才能回班级。 对发热同学返校的要求:发热超过38度(含38度)的同学,自发热之日起7天后(第八天)才能返回医务室测体温、登记,(交诊断证明),最后才能回班,请班主任老师把住关。 四、做到早发现(随时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2021大学疫情防控学生晨检制度范文推荐

2021大学疫情防控学生晨检制度范文推 荐 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力度,提高学生防病意识,保障学生身体健康,防止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结合当前防疫形势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晨检制度。 一、每日早上由宿舍长落实本宿舍同学的晨检初检,如有异常,及时向辅导员报告。各系安排辅导员分时段分批次落实上课前晨检复检,具体时间从7点到7点50分,上午没课的学生在8点半前完成晨检,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并处置。 二、各系在每日8点半前完成住校学生的晨检工作,晨检主要采取测量体温、询问、观察、触摸等形式,如发现学生身体不适,特别是出现发烧、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以及不能确定的其他症状时, 立即通知校医及学生家长,同时将学生送医院进行检查确诊。 三、走读学生每日在家自行检查,并将结果按时报告给辅导员,到校后至辅导员处复检。学生在家或校外出现发烧、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或其他不明症状时不能到校,应尽快报告学校并到医院诊断治疗。

四、对缺勤学生应及时电话联系,问清原因,以确定学生的真实情况。如果学生生病要问明病情及去向,如实登记并做好过程跟踪了解,直至学生痊愈。 五、辅导员填写晨检登记表,签字后交系部检查。系部如实填写汇总表并以系为单位报送学生工作处,要做到认真、细致,无遗漏。 六、在校期间请假外出的学生返校时须核验身份、检测体温、了解去向和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胸闷等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并采取医学隔离措施做好防护,及时安排到当地定点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就医诊断。如有疑似病例,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立即送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其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医学隔离观察。生病学生痊愈后,持二级以上医院痊愈证明到校医务室开具返校证明可回校上课。

传染病疫情考勤制度

传染病疫情考勤制度 (晨检制度及因病缺课追踪制度) 一.晨检 学校坚持晨检制度,每天早上早自习时前10分钟由班主任负责检查班内学生身体状况及教室环境卫生、学生个人卫生。值周老师和值周领导负责对学校异常情况进行排查。检查方法包括: 1.看:是否有疲劳乏力、精神萎靡或精神恍惚,是否有痛苦病容,面部皮肤有无苍白、潮红、淤血斑点,有无咳嗽、咳痰、恶心、呕吐等病症; 2.问:有无感冒、发热、咳嗽、恶心、呕吐、腹泻,是否诊治和是否接触呼吸道传染病人等; 3.查:对可疑患病的学生,进行体温测量,必要时请学校卫生技术人员进一步做检查处理。 4.班主任发现各类传染病疑似病人,不得让其与其他人接触。 5.向值周领导汇报,发现疑似病人后及时向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政教处)汇报。 6.立即送至应急隔离室。 7.通知学生家长,送疑似病人到指定医院就诊。同时电话追踪医院诊断结果。 8.对超过3人以上有异常情况的,由校长室汇总后上报县卫生防疫站、教育局。 9.对疑似症状者去过的地方进行消毒。 10.加强宣传教育,安定人心,稳定学校秩序。 11.如发生传染病除隔离病人外,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病人到过的地方进行消毒。12.坚持开窗通风制度,每天派专人负责教室的开窗。 13.坚持定期消毒制度,由后勤负责对各教室、专用教室的消毒。 二、晨检考勤(传染病考勤制度) 每日晨检后各班负责人将晨检结果记录在各班晨检单上,同时向工作群里发送晨检结果(传染病零报告制度),有异常情况负责人立即启动紧急预案。 三、因病缺课追踪调查制度 1、因病缺课的学生班主任要每日追踪并记录在案,必要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因病缺课学生姓名、性别、就诊医院、确诊病名等) 2、确认康复后才能回校复课 传染病隔离期: (1)手足口病发病后14天复课 (2)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后21天复课 (3)水痘发病后14天复课 (4)诺如病毒发病后5天复课 (5)麻疹发病后5天复课 (6)流感发病后7天,症状消失后24小时复课

传染病预防措施和制度

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与制度 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发生、流行、蔓延和爆发,预防学校发生公共卫生事件,避免或减少对师生的损害,为学生的健康提供保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晨午检班级里保证具备几支体温计,供学生测量体温使用。晨午检时间,班主任一定要亲自过问寻查,班级内有无因病缺席的同学,缺席的同学一定要联系他的家长,弄清楚到底患的是什么病。学生在家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观察询问每位同学的身体状况,班主任老师要尽早发现本班患病或疑似患病的学生,如果有学生出现发热、腮腺肿大、出皮疹疱疹、咳嗽咳痰频繁、口和手出现疱疹等症状,要及早向学校领导、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有同学感觉不舒服,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出皮疹、出水痘、两腮疼痛肿大、腹泻等传染病症状时,为其测量体温,如果同学出现发热(体温≥37.5℃)(≥38℃),要及早向医务室报告,校医重新为其测量体温,做好登记,患病的学生要尽早隔离去医院治疗,彻底治愈后,持医院诊断书才能返校。 二、晨午检时,班主任要把班级当时因病缺席和在校发热学生的情况尽早报到校领导,早发现、早隔离,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不至于大面积流行蔓延。 班主任老师对因病没来上学的同学要随时与之联系,追踪该学生的患病情况,如患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要及早向校领导报告,返校时也要持医院诊断证明。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等),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责任人,疫情报告责任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 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原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责任人,疫情报告责任人接到

学校传染病预防晨检制度

学校传染病预防晨(午)检制度 1、严格遵守《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认真做好学校学生晨检、午检工作。 2、晨检、午检工作由学校校医室罗向荣老师、班主任和值日教师密切配合。坚持每日晨检、午检,防止患病学生进入学校,保证集体儿童身体健康。 3、晨检、午检时间为早晨8:00及中午2:30,由各班班主任负责对本班在校学生进行检查。 4、晨检、午检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 摸:感觉学生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测量体温; 看:观察学生面色等精神状态,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有无皮疹等;问:在家饮食、睡眠、大小便、有无咳嗽、腹泻等症状; 查: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对易感儿童进行检查,同时检查有无可能造成外伤的物品、器械携带入校。 5、晨检、午检人员发现有疑似患病人员,应立即向学校卫生员或校领导报告,学校卫生员或校领导经过复检决定是否允许可疑者入校。 6、晨检、午检中发现传染病患儿或可疑者,应拒绝其入校,由家长带到医院去确诊,或留隔离室观察。对一般小伤病,可不予限制儿童活动,对确诊为传染病患儿的所在班级,应进行医学性检疫和消毒处理。 7、晨检、午检后,学校卫生员应将晨检、午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登记,并关注当日情况,如有异常情况,通知家长带患儿去医院诊治。 8、是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在治愈或排除前一律停课,不得来校。学生因传染病停学者痊愈后要出示医院相关证明并经学校同意方可回校学习。9、学校校医室负责每天晨检、午检记录的汇总工作。校长负责每天晨检、午检汇总记录的检查工作,每周检查一次,传染病流行期间,每天检查一次。 10、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上级要求,及时上报。在疫情流行时,按上级要求每天上报。

幼儿园晨检记录

幼儿园晨检记录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幼儿园晨检记录 时间:年月 色、04皮肤、05手足口皮疹、06咽喉;问:07饮食、08睡眠、09大小便;查:10是否带不安全物品。3、采取措施有:11留观、12送回家、13住院、14其他。 记录人签名: 症状:101发热,102咳嗽,103头痛,104咽痛,105呕吐,106腹痛,107腹泻,108皮疹,109红眼,110受伤,111其它症状 疾病:201感冒,202气管炎肺炎,203胃肠道疾病,204心血管病,205眼病,206牙病,207耳鼻喉疾病,208泌尿系疾病,209神经衰弱,210结核,211肝炎,212其他传染病,213不明原因,214其他疾病 伤害:301交通事故,302溺水,303中毒,304损伤,305自杀/自伤/自残,306暴力,307他杀,308虐待或忽视,309其他伤害 行为:401酒、毒品、药物,402滥用游戏机、网络,403事假和其它原因 2、目前状况填写以下代码:1在家,2门诊,3住院,4不详。 记录人签名: (02)84消毒液喷雾消毒1次,并注意通风。(可用代号填写) 2、毛巾、杯子每天用(03)电子消毒柜、(04)煮沸或(05)84消毒液浸泡消毒1次,桌椅、玩具、地板、门窗每天用(06)84消毒液擦拭消毒1次、(07)其他消毒形式。(08)使用集中消毒餐具;(09)蒸汽消毒;(10)煮沸消毒;(11)浸泡消毒;(12)电子消毒柜消毒;(13)其他。

记录人签名: 南县托幼机构晨检、缺课、消毒记 录 单位名称:麻河口镇全美幼儿园 南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印制

小学学校晨检制度

学校晨检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防病工作,有效遏制学校传染病的流行,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根据教育局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学校晨检制度》,目的在于加强校园内传染病的监测和防预,做到对传染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 一、班主任每天早晨对本班学生进行晨检,晨检内容有:1.统计本班缺勤学生的姓名查问缺勤原因等,发现情况,要立即报告校医室。2.检查、督促学生做好个人卫生。3.观察学生的身体及精神状况,发现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如发热、咽痛、咳嗽、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症状的患者,及时通知家长并要求家长带其就医。4.做好记录并及时报告学校。 二、班主任应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在学生因病请假期间要做好家庭电话联系。在学生病愈返校上课后,要对学生的患病情况进行询问并做好补充记录。如发现有传染病症状,及时和医务室联系进行排查。 三、告知学生每天晨起后感到不适,要及时测量体温。如有发热、出疹等可疑传染病情况,应要求家长及时处理,不可在原因不明情况下带病到校。 四、对已确诊患传染病的学生,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及家长的说服工作,要求学生在家治疗休息,不得边上课边治疗。在家就医的要将就医结论报告班主任,由班主任报告给学校医务室做好登记工作,对治疗完毕后要求返校上课的学生,必须携带正规医疗机构诊断证明到学校医务室进行查验,班主任在见到医务室的检查证明后方可返校上课。 五、班主任是学生“晨检”工作的直接负责人,每天须认真填写晨检报告单并按要求及时上交。学校医务室负责收集、整理、分析每天的晨检资料,对各班报告来的有传染病疑似症状和体征的学生进行筛查,特殊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学校主管部门,对传染性疾病应当按规定程序进行报告,不得缓报、瞒报、漏报。 六、要求班主任、年级组长、校医、生活老师务必高度重视,如有晨检不到位、报告不及时等原因酿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学生晨检记录表(参考样表)

学生晨检记录表(参考样表) 晨检日期,年级班,缺勤人数,因病缺勤人数 晨午检(晚查)时发现的传染病早期症状和疑似传染病的人数 因病缺勤学生登记表 说明:1.本表以班级为单位填写,每天按学校规定的时间交政教处或医务室汇总; 2.学校汇总后,通过对数据或病因等的分析,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学校食堂食品留样情况登记表(参考样表)

说明:1.留取当餐供应所有菜肴,每份留样150—200克,留样时间:保存48小时。2.最好配备专用留样冷藏柜,温度设置为摄氏2度一8度。 3.食品留样盛器采用带盖容器,每次留样前应进行清洗、消毒,一菜一器。 4.留样置放、相互间有一定距离,不叠放,避免留样食品相互间受感染。 5.在容器上注明时间,如:某日早或中或晚等标识。 学校食堂场所消毒情况登记表(参考样表)

说明:1.紫外线消毒灯放置离地面1.5米左右(悬空); 2.紫外线灯只能使用1千小时,超过期限就无效,需要再购置灯管; 3.消毒时间根据天气状况而定,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为30分钟左右,阴天40分钟左右;雨天潮湿1小时左右; 4.按平均每立方米不少于1.5W的紫外线灯配置; 5.紫外线对细菌有强大的杀伤力,对人体同样有一定的伤害,启动消毒灯时,应避免对人体直接照射,必要时可使用防护眼镜,不可直接用眼睛正视光源,以免灼伤眼膜。 学校食堂消毒情况登记表(参考样表)

学校场所环境消毒情况登记表(参考样表) (教室、寝室等)

说明:1.紫外线消毒灯放置离地面1.5米左右(悬空); 2.紫外线灯只能使用1千小时,超过期限就无效,需要再购置灯管; 3.消毒时间根据天气状况而定,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为30分钟左右,阴天40分钟左右;雨天潮湿1小时左右; 4.按平均每立方米不少于1.5W的紫外线灯配置; 5.购买的漂白粉等消毒药品要有产品合格证,严格按说明书配比和使用,消毒方法:擦拭,喷洒,拖洗擦洗消毒后用清水洗净。 6.一般在传染病发生时,开展有关场所的消毒。

2020年小学晨检制度

2020年小学晨检制度 小学晨检制度范文1 晨检、午检制度(20XX学年) 一、严格遵守《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认真做好学生晨检、午检工作。 二、晨检工作由班主任负责实施,午检工作由下午第一节授课教师负责实施。坚持每日晨检、午检,防止患病学生或带菌(毒) 三、晨检时间为早晨学生入校时间,地点在教室门口。午检在下午第一节上课前三分钟,地点:教室。 四、晨检、午检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摸:儿童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测量体温;

(二)看:观察儿童精神状态、面色等,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有无皮疹等; (四)查: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对易感儿童进行检查,同时检 晨检、午检中发现传染病患儿或可疑者,应拒绝其入校,由家长带到医院去确诊,或留隔离室观察。对一般小伤病,可不予限制 性检疫和消毒处理。 七、晨检、午检后,检查人员应将晨检、午检中发现的异常 儿去医院诊治。 八、值周行政负责晨检、午检记录的检查工作。每周检查一次,传染病流行期间,每天检查一次。 西南第十二小学20XX年9月 小学晨检、午检制度(20XX学年) 一、严格遵守《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认真做好学生晨检、午检工作。

二、晨检工作由班主任负责实施,午检工作由下午第一节授课教师负责实施。坚持每日晨检、午检,防止患病学生或带菌(毒)者进入学校,保证集体儿童身体健康。 三、晨检时间为早晨学生入校时间,地点在教室门口。午检在下午第一节上课前三分钟,地点:教室。 四、晨检、午检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摸:儿童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测量体温; (二)看:观察儿童精神状态、面色等,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有无皮疹等; (三)问:在家饮食、睡眠、大小便、有无咳嗽、腹泻等症状; (四)查: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对易感儿童进行检查,同时检查有无可能造成外伤的物品、器械携带入校。 五、晨检、午检人员发现可疑者,应立即向学校报告。六、晨检、午检中发现传染病患儿或可疑者,应拒绝其入校,由家长带到医院去确诊,或留隔离室观察。对一般小伤病,可不予限制儿童活动,对确诊为传染病患儿的所在班级,应进行医学性检疫和消毒处理。

传染病防控相关表格

. 晨检记录 学校名称 记录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学校晨检表 资料Word . 班主任审核签名 日期星期年级、班级应到人数实到人数缺勤人数事假人数

注:1、此表由各班填写,班主任审核后,交至校医室存档备案。 2、“在校”、“病假”及“症状”请在相应的栏打“√”,发热请填写体温,有其他症状请在“其他”一栏具体注明。 3、选择“病假”需将“症状”、“发病时间”、“离校时间”、“就诊情况”、“疾病诊断”等信息填写完整,“发病时间”指出现首发症状的时间。 4、疾病诊断填写以下代码:1原因不明/其他2感冒3气管炎肺炎4水痘5风疹6麻疹7流行性腮腺炎8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9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10感染17其他疾病(请注明疾病具体名称)。16意外伤害14耳鼻喉疾病12心脏病性腹泻11 牙病13 泌尿系疾病15 病毒性肝炎资料Word . 因病缺课病因追踪登记

学校名称 记录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因病缺课病因追踪登记表 资料Word . 填写性别、因病缺勤主要症状和处理结果时在要选择的栏目打“√”,选择“其他”请注明相应的症状。注:1. 感流行

性出血性结膜炎108 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9 风疹4气管炎2原因不明1/其他感冒3 肺炎水痘5 6麻疹7流行性腮腺炎疾病诊断填写以下代码: 2.17其他疾病(请注明疾病具体名称)16 泌尿系疾病15意外伤害病毒性肝炎14耳鼻喉疾病12心脏病染性腹泻11 牙病13 返校证明材料请按照登记顺序附后,传染病患病学生的返校证明材料附到“传染病登记表”后面。3. 资料Word . 传染病登记 学校名称 记录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传染病登记表 资料Word .

(完整版)预防传染病晨检制度

誉华学校预防传染病晨、午检制度 为确保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疫情,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以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传染病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有效地控制疫情蔓延扩散,保障广大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健康,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班班主任为本班学生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 二、学生每天早上8:00之前、中午13:30之前,在各班教室门口,由检测教师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特别对异常情况更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异常情况纪要等。检测过程务必做到认真、仔细、严格。检测工作完成后,检测教师要及时填写晨、午检记载,防控办将学生体温情况汇总、登记并报告校长室,校长直接向教育局汇报。 三、晨、午检中一旦发现学生中有发烧(体温超过37.5℃)、头痛、咳嗽、咽痛、食欲不振、腹泻或呕吐等症状时要密切观察,详细记录,立即报告学校。 四、晨、午检时间以外师生中发现有可疑症状者,全校师生人人有责任及时报告。 五、坚持追踪及电话随访制度。对发热、咳嗽的师生,做到每天追踪了解病情变化及诊治情况,对发现H7N9流感患者或疑似病例,应对其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隔离,医学观察7天。各班主任要对发热、咳嗽的学生情况进行追踪,每天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并将患病学生情况及时报学校。 六、实行疫情快报制度,如有疫情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应及时向学校报告,再由学校逐级上报。对缓报、瞒报、漏报者,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如一个班有5人出现发热症状,则班级实施放假,若班级放假,达到一定规模比例,则由校长室上报上级部门批准实施全校放假。

学校传染病工作制度

小学传染病管理制度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将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要求规定如下: 一、落实组织领导,强化单位及一把手责任制 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确保认识到位、职责到位、经费到位、检查到位、奖惩到位。 2、建立“群防群控、盖边沉底”的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二、落实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充分利用板报、校报、校园网、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2、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3、学校应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每年至少集中开展两次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还应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告家长书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

的配合与支持。 三、落实学校卫生制度,依法治校常抓不懈 1、学校要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及定期体检制度;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课堂、宿舍、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2、学校要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疫情管理台帐制度。 四、落实“四早”措施,确保疫情预防和控制无漏洞、无死角 1、早发现。学校要坚持晨检制度并保持经常化。晨检应在学校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特别是请病假的学生应及时查明病因。在传染病流行季节,还可增加午检。对可疑者应由校医做进一步检查、确认。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学校应以年级、班级为单位,采取相应的排查措施,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督促其立即到医院就诊。 2、早隔离。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其他学生不与之接触。根据传染病类型和传染性强弱,必要时对与病人接触的人员进行相应隔离。 3、早报告。学校的校医或主管负责人为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人。在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报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并按照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做好疫情的登记、分析和整理工作。对报告的疑似病例被确诊或排除,要向上级机关发出更正报告。发生大面积疫情时必须按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的要求实行“零报告”和

传染病预防晨检制度

小坪学校传染病预防晨检制度 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力度,提高师生防病意识,保障师生身体健康,防止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结合当前防疫形势及学校的实际情况,重新修订学校晨检制度。 一、学生晨检工作制度: 1.每天早上学生进班后,由班主任作为检查人负责进行晨检工作。晨检主要采取询问、观察、触摸等形式,如发现学生身体不适,特别是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以及不能确定的其他症状时,立即通知级部、校卫生室及学生家长,同时将学生送医院进行检查确诊。 2.对未到校的学生,班主任应及时进行电话联系,问清原因并尽量与学生本人通话,以确定学生的真实情况。如果学生有病要问明病情及去向,如实登记到晨检统计表上,并做好过程跟踪了解,直至学生痊愈。 3.班主任填写好晨检统计表签字后交级部,由级部信息员如实填写汇总表,交级部主任审核签字后连同班级原始报表一并于9:30前交卫生室。做到认真、细致,无遗漏。 4.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及家长宣传工作,提倡学生之间相互督察。告知学生在家或校外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或其他不明症状时不能到校,应尽快报告学校并到医院诊断治疗。 5.病情痊愈,持二级以上医院痊愈证明到学校卫生室开具返校通知单方可回校上课。 二、教职工晨检工作制度: 1.各部门高度重视教职工晨检工作,指定专人承担晨检检查和信息报表等有关工作。 2.教职工晨检工作应在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前完成。 3.教职工应积极主动配合协助部门检查人的晨检工作。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或其他不明症状时,不能进课堂,应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尽快到医院诊断治疗。教职工在校外出现病情症状时不能到校,应及时请假并尽快到医院诊断治疗。 4.对生病请假的教职工要问明病情及去向,如实登记到晨检统计表上,并做好过程跟踪了解,直至痊愈。 5.各部门教职工晨检记录表由检查人及信息报表人如实填写签字,交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于9:30前交卫生室。 三、卫生室晨检工作制度: 1.卫生室负责学校晨检信息报送、紧急情况处理以及和上级主关部门的协调工作。 2.每天10:00前将各部门晨检统计表汇总后上报学校,必要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3.及时把缺勤学生人数、缺勤原因等情况登记在《请假登记及病因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

此资料大家可以借鉴一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完善更改。所有制度一定要实用。不要流于形式。 学校传染病预防晨检、午检制度 为确保学生健康,在传染病情发生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疫情,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以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地控制疫情蔓延扩散,保障广大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健康,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班班主任为本班学生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校长为本校教师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和卫生员具体负责落实。 二、学生每天早上、下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检查,由班主任负责检查本班学生出勤及健康情况,并将学生健康情况汇总。各班主任每天上午7:50,下午1:50分别清查班级到校人数,及时将因病缺课学生情况填写在班级晨检、午检表登统计上,分别于当天上午8:30,下午2:30以前送报卫生员处。每天早上9:00、下午2:30以前卫生员将一日两次检查情况向分管校长或校长处进行汇报。 三、晨午检中一旦发现学生中有发烧(体温超过37.5℃)、头痛、咳嗽、咽痛、食欲不振、腹泻或呕吐等症状时要密切观察,立即报告学校疾病防控领导小组,将患者送至隔离室,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送往医院就诊。 四、晨午检时间以外师生中发现有可疑症状者全校师生人人有责任及时报告。 五、坚持追踪及随访制度。对发热、咳嗽的师生,做到每天追踪了解病情变化及诊治情况,对发现传染疾病患者或疑似病例,应对其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隔离,医学观察7天。各班主任要对发热、咳嗽的学生情况进行追踪,每天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并将患病学生情况及时报学校。 六、实行疫情快报制度,如有疫情班主任应及时向学校报告,再由学校逐级上报。对缓报、瞒报、漏报者,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本制度从发布之日起施行。

学校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

2020年上学期***学校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 *******学校根据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要求规定如下: 一、落实组织领导,强化单位及一把手责任制 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确保认识到位、职责到位、经费到位、检查到位、奖惩到位。 2.建立“群防群控、盖边沉底”的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二、落实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充分利用板报、校报、校园网、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2.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3.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每年至少集中开展两次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告家长书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三、落实学校卫生制度,依法治校常抓不懈 1.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及定期体检制度;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课堂、宿舍、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2.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疫情管理台帐制度。 四、落实“四早”措施,确保疫情预防和控制无漏洞、无死角 1.早发现。坚持晨检制度并保持经常化。晨检应在校医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特别是请病假的学生应及时查明病因。在传染病流行季节,还可增加午检。对可疑者应由校医做进一步检查、确认。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学校应以年级、班级或宿舍为单位,采取相应的排查措施,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督促其立即到医院就诊。 2.早隔离。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其他学生不与之接触。根据传染病类型和传染性强弱,必要时对与病人接触的人员进行相应隔离。 3.早报告。校长或主管领导为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人。在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报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并按照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做好疫情的登记、分析和整理工作。对报告的疑似病例被确诊或排除,要向上级机关发出更正报告。发生大面积疫情时必须按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的要求实行“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对不报、瞒报、漏报者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4.早治疗。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根据不同类型传染病,及时将病人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或在家隔离治疗,同时在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病人所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发生大面积疫情时,可对与病人接触的其他人员进行预防性投药,对所在场所定期消毒。 五、落实经费保障,改善学校卫生条件

小学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度

北冶镇王岭小学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度成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小组:法定负责人: 校长,负责人:主任;传染病防制工作小组:主任成员名单:各班主任;并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关于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各项工作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各季节传染病流行特点制定和实施工作计划。 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由传染病预防控制小组主管;学校全体师生、其他员工有参与和配合执行各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度的责任和义务。 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度包括晨检制度、疫情报告制度、预防接种制度、消毒隔离工作制度等。 学校实行晨检制度。主要对来校师生、其他员工通过询问和必要的体温检测进行身体健康状况巡查;对每天因病缺勤者、出勤但有身体不适者及其诊治情况进行登记汇总并报送政教处。同时要尽早督促病患师生到医院就诊。晨检工作主要由班主任承担。 学校实行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现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或同一症状的师生、其他员工人数增多时,应及时向当地医院防保科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以便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疫情报告工作主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进行。 学校实行预防接种工作制度。要对小学新生进行入学前预防接种查证、验证工作,并做好登记。要结合各时期传染病预防工作重点,开展必要的预防接种工作,并做好登记和效果跟踪。避免集体接种,防止群体性不良反应(癔病)的发生。 学校要定期对教学场所、厕所进行定期空气清洁消毒和物品清洁消毒,并做好登记;由各组处负责。教学场所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由任课教师负责。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患病学生、教职工及密切接触者应接受隔离治疗或隔离观察;学校要加强通风、消毒工作。

学校预防传染病各项制度合集

学校预防传染病各项制度合集 学校预防传染病各项制度合集目录: 1、学校卫生防疫消毒制度 2、学校坚持晨检制度 3、学校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4、学生因病缺勤汇总报告制度 5、学校卫生制度 1、学校卫生防疫消毒制度 一、为加强学校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学校应成立传染病防治领导组织,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固定专(兼)职疫情管理人员、消毒人员,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二、各级各类学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疫情管理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等为义务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和义务报告人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应在规定时限内,向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责任疫情报告人应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熟练掌握常见传染病诊断、报告、隔离消毒及疫情处理程序,切实增强传染病防治能力。

三、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城镇于2小时内,农村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其它乙类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城镇于6小时,农村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四、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 五、学校要进一步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对请假、缺课的学生要询问原因,注意追踪,确保对传染病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六、国家对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做好补种工作。 七、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开设健康教育课、设立宣传栏、举办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卫生部门要经常深入学校进行防病知识宣传,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八、学校要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教室、宿舍要经常通风,设置防蚊灭蝇设施。食堂要讲究卫生,

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闹南坳明德小学 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 一、学校成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小组,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关于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各项工作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各季节传染病流行特点制定和实施工作计划。 二、学校要加强卫生防病、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并检查工作落实情况。 三、学校全体师生有参与和配合执行各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度的责任和义务。年级(部)配备1名以上专(兼)职传染病防控工作人员。 四、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度包括晨检制度、疫情报告制度、预防接种制度、消毒隔离工作制度等。 五、学校实行晨检制度。主要对来校师生、其他人员通过询问或必要的体温检测进行身体健康状况巡查;对每天因病缺勤者、出勤但有身体不适者及其诊治情况进行登记汇总并报送学校总务处、办公室等,同时要尽早督促病患师生到医院就诊。晨检工作主要由班主任承担。 六、学校实行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现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或同一症状的师生人数增多时,应及时(必须在2小时内)向相关单位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以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疏散、早隔离、。疫情报告工作主要按照“谁

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进行。 七、学校要定期对教学场所、宿舍、食堂、厕所进行定期空气清洁消毒和物品清洁消毒,并做好登记;由总务处、办公室等负责。教学场所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由任课教师负责。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患病学生、教职工及密切接触者应接受隔离治疗或隔离观察;学校要加强通风、消毒工作。 八、做到常见季节性传染病的预报工作和预防工作。针对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中最易控制的环节,采取适当措施原则:(1)对传染源的措施:早期发现传染源,早诊断,早期隔离,早期治疗和早期疫情报告。对传染病的接触者分别按具体情况采取检疫措施、临床观察措施、药物预防或预防接种。 (2)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消除传染病源周围环境的病原体,根据各类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不同措施,包括消毒、杀虫和卫生措施等。 (3)保护易感人群措施:改善营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可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免疫预防可起到关键作用。 南坳明德学校 2018.3【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疫情防控 师生晨检制度

晨午晚检制度 为保障我校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共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教育局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及我校实际,特制 定本制度。 一、晨午晚检对象及地点 1、对象:全体师生员工及饭堂配送人员。 2、地点:学生在学校门口、办公楼一楼、各级教学楼 楼梯口;教师在所在级室;处室人员在各处室;饭堂员工 在饭堂一楼;安保人员在2栋宿舍一楼。 二、晨午晚检责任分工及晨检时间 1、学生晨午检由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值日教师分区分 时段进行负责,班主任为本班防控传染病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时间为每天早读前、下午第一节课前、自修晚读前检 查本班学生出勤及健康情况,并按要求上报级晨检群。 2、教职工晨检时间及具体安排。 ⑴时间:各级领导、级长、处室领导或负责人为本级、本处室的晨检负责人,防控传染病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每 天早上、下午第一节晚读课前检查本级、本处室人员的出 勤及健康状况,并按学校要求上报晨检群。 ⑵教职工晨午晚检具体安排如下:①教学楼的领导及 级长负责各楼层教职工,由专人汇总上报级晨检群。 二、在非传染病的高发期间,可不启动午检,只进行

晨检。晨检要做到一看,看脸色是否苍白、皮肤是否出疹;二问是否有身体不适,如咳嗽、发热、腹痛、腹泻等;三记录异常学生详细情况;四跟踪没到校的学生或因病请假在家的学生情况;五报告,即晨检情况按学校要求零报告制度,无异常报平安,有异常填写相关登记表交保健室并报晨检群。 三、出现传染病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启动晨、午、晚检,具体如下: 1、各负责人每天早上、下午、晚上要对所负责的师生、员工进行晨、午、晚检,及时掌握所负责师生或学校员工全体的健康状况。除一看、二问、三记录、四跟踪、五报告外,还要对所负责的师生或员工进行体温检测,一旦发现师生、员工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头晕、呕吐、黄疸、皮肤有丘疹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人进行进一步排查;如确疑似,即通知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以确保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并做好跟踪了解治疗情况直至痊愈为止。 2、对要求边上课边治疗的学生及家长,班主任要做好说服劝止工作,在家中治疗休息。在家就医的要将就医结论报告学校,并实行传染病复学医学诊断报告制度。 3、经医院诊断为传染病的,要按有关规定进行隔离治疗,同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疾控部门。学校对该生所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检制度追踪制度接种查验制度

学校发生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为了及时有效遏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的要求,特制定我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1、学校各班班主任和保健教师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学校其他教职员工、学生发现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责任疫情报告人提供情况。 2、责任疫情报告人具体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检工作。 3、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为: (1)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报告方式为当出现符合本制度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向防疫部门报告。

学校晨检制度 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力度,提高师生防病意识,保障师生身体健康,防止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结合当前防疫形势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晨检制度。 1、每天早上学生进班后,由班主任作为检查人负责进行晨检工作。晨检主要采取询问、观察、触摸等形式,如发现学生身估不适,特别是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以及不能确定的其他症状时,立即通知卫生室及学生家长,同时将学生送医院进行检查确诊。 2、对未到校的学生,班主任应及时电话联系,问清原因并尽量与学生通话,以确定学生的的真实情况。如果学生有病要问明病情及去向,如实登记到晨检统计表上,并做好过程跟踪了解,直至学生痊愈。 3、班主任填写好晨检统记记录签字后交年级部,由年级主管审核签字并于9:30分前交于卫生室。做到认真、细致、无遗漏。 4、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及家长宣传工作,提倡学生之间相互督察。告知学生在家或校外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或其他不明症状时不能到校,应尽快报告学校并到医院诊断治疗。 5、病情痊愈,持二级以上医院痊愈证明到学校卫生室开具返校通知单方可回校上课。

传染病防治组织机构及制度24804

传染病防治组织机构及制度传染病应急工作措施领导小组机构: 组长:金广峰 副组长:谢伦猛尚德义韩波赵海顺 应急工作成员:各年级班主任 疫情上报员:周红 学校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我校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一、加强疫情管理工作 1、成立了以主管后勤工作的校长为组长的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 2、指定各校负责人为我校传染病报告人; 3、各班班主任(老师)发现有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要及时上报学校; 4、建立疫情管理工作档案,配备传染病登记本,疫情电话记录本,详细记录传染病发生、处理情况和疫情报告情况;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 1、教导处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各班因病缺课学生情况; 2、在学校中发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1例及以上,乙类及丙类传染病1例及以上,有相同症状病例

1例以上,应按卫生部规定时限和要求及时报所在地的县级疾控中心; 3、报告内容包括:学校名称、班级、学生姓名、病名、发病时间、隔离治疗情况、就诊医院及报告时间; 4、及时做好病人周边同学的预防保健及消毒隔离工作。 学校消毒制度 一、学校环境卫生消毒制度 1、校内各教室,组室每天值日,每周大扫除。每天有充足时间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校保洁员按照负责进行每天的公共卫生环境打扫工作,定期做好灭“四害”工作。 3、如发现校内,社区发生类似“非典”传染病病例,全校各部门按照“防非”时期学校消毒制度进行责任区内的消毒工作。 4、如发现班内类似“流感”的现象,则校卫生室负责监控,并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 5、食堂工作人员按食堂卫生规定的要求,做好消毒工作。 6、各班、各科室饮水机每天由专人进行保洁工作,由供水部门进行定期消毒工作。 二、个人卫生消毒制度 1、学生应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 2、学生饮水必须自带独用茶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