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片机中断服务函数写法

单片机中断服务函数写法

单片机中断服务函数写法
单片机中断服务函数写法

单片机中断服务函数写法

一、在开始写中断函数之前,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1)中断源:中断请求信号的来源。(8051有3个内部中断源T0,T1,串行口,2个外部中断源INT0,INT1(这两个低电平有效。

(2)中断响应与返回:CPU采集到中断请求信号,怎样转向特定的中断服务子程序,并在执行完之后返回被中断程序继续执行。期间涉及到CPU响应中断的条件,现场保护,现场恢复。

(3)优先级控制:中断优先级的控制就形成了中断嵌套(8051允许有两级的中断嵌套,优先权顺序为INT0,T0,INT1,T1,串行口),同一个优先级的中断,还存在优先权的高低。优先级是可以编程的,而优先权是固定的。

80C51的原则是①同优先级,先响应高优先权②低优先级能被高优先级中断③正在进行的中断不能被同一级的中断请求或低优先级的中断请求中断。

80C51的中断系统涉及到的中断控制有中断请求,中断允许,中断优先级控制

(1)3个内部中断源T0,T1,串行口,2个外部中断源INT0,INT1

(2)中断控制寄存器:定时和外中断控制寄存器TCON(包括T0、T1,INT0、INT1),串行控制寄存器SCON,中断允许寄存器IE,中断优先级寄存器IP

具体的是什么,包括哪些标志位,在这里不讲了,所有书上面都会讲。

在这里我们讲下注意的事项

(1)CPU响应中断后,TF0(T0中断标志位)和TF1由硬件自动清0。

中断管理函数

中断管理函数 CM3内核支持256个中断,其中包含了16个内核中断和240个外部中断,并且具有256级的可编程中断设置。但STM32并没有使用CM3内核的全部东西,而是只用了它的一部分。STM32有76个中断,包括16个内核中断和60个可屏蔽中断,具有16级可编程的中断优先级。而我们常用的就是这60个可屏蔽中断,所以我们就只针对这60个可屏蔽中断进行介绍。 在MDK内,与NVIC相关的寄存器,MDK为其定义了如下的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 vu32 ISER[2]; u32 RESERVED0[30]; vu32 ICER[2]; u32 RSERVED1[30]; vu32 ISPR[2]; u32 RESERVED2[30]; vu32 ICPR[2]; u32 RESERVED3[30]; vu32 IABR[2]; u32 RESERVED4[62]; vu32 IPR[15]; } NVIC_TypeDef; STM32的中断在这些寄存器的控制下有序的执行的。了解这些中断寄存器,你才能方便的使用STM32的中断。下面重点介绍这几个寄存器: ISER[2]:ISER全称是:Interrupt Set-Enable Registers,这是一个中断使能寄存器组。上面说了STM32的可屏蔽中断只有60个,这里用了2个32位的寄存器,总共可以表示64个中断。而STM32只用了其中的前60位。ISER[0]的

bit0~bit31分别对应中断0~31。ISER[1]的bit0~27对应中断32~59;这样总共60个中断就分别对应上了。你要使能某个中断,必须设置相应的ISER位为1,使该中断被使能(这里仅仅是使能,还要配合中断分组、屏蔽、IO口映射等设置才算是一个完整的中断设置)。具体每一位对应哪个中断,请参考 stm32f10x_nvic..h里面的第36行处。 ICER[2]:全称是:Interrupt Clear-Enable Registers,是一个中断除能寄存器组。该寄存器组与ISER的作用恰好相反,是用来清除某个中断的使能的。其对应位的功能,也和ICER一样。这里要专门设置一个ICER来清除中断位,而不是向ISER写0来清除,是因为NVIC的这些寄存器都是写1有效的,写0是无效的。具体为什么这么设计,请看《CM3权威指南》第125页,NVIC概览一章。 ISPR[2]:全称是:Interrupt Set-Pending Registers,是一个中断挂起控制寄存器组。每个位对应的中断和ISER是一样的。通过置1,可以将正在进行的中断挂起,而执行同级或更高级别的中断。写0是无效的。 ICPR[2]:全称是:Interrupt Clear-Pending Registers,是一个中断解挂控制寄存器组。其作用与ISPR相反,对应位也和ISER是一样的。通过设置1,可以将挂起的中断接挂。写0无效。 IABR[2]:全称是:Active Bit Registers,是一个中断激活标志位寄存器组。对应位所代表的中断和ISER一样,如果为1,则表示该位所对应的中断正在被执行。这是一个只读寄存器,通过它可以知道当前在执行的中断是哪一个。在中断执行完了由硬件自动清零。 IPR[15]:全称是:Interrupt Priority Registers,是一个中断优先级控制的寄存器组。这个寄存器组相当重要!STM32的中断分组与这个寄存器组密切相关。IPR寄存器组由15个32bit的寄存器组成,每个可屏蔽中断占用8bit,这样总共可以表示15*4=60个可屏蔽中断。刚好和STM32的可屏蔽中断数相等。IPR[0]的[31~24],[23~16],[15~8],[7~0]分别对应中中断3~0,依次类推,总共对应60个外部中断。而每个可屏蔽中断占用的8bit并没有全部使用,而是只用了高4位。这4位,又分为抢占优先级和子优先级。抢占优先级在前,子优先级在后。而这两个优先级各占几个位又要根据SCB->AIRCR中中断分组的设置来决定。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STM32的中断分组:STM32将中断分为5个组,组0~4。该分组的设置是由SCB->AIRCR寄存器的bit10~8来定义的。具体的分配关系如下表所示:

PIC——MCC18中断写法

PIC——MCC18中断写法 MPLABC18 不自动把中断服务程序放在中断向量处。通常将GOTO 指令 放在中断向量处,从而把控制权转交给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PIC18 系列的低 优先级中断入口地址在0x0018 地址,下面的代码是在入口地址处放置一个向 量函数,这个向量函数里就是一个内嵌汇编的GOTO 指令,GOTO 到低优先级 的中断服务函数InterruptHandlerLow。//----------------------------低优先级中断入 口-----------------------------------1#pragmacodeInterruptVectorLow=0x18//用#pragma 伪指令定义一个名字叫InterruptVectorLow 的段,并把这个段放到0x18 地址起 始的代码空间2voidInterruptVectorLow(void)//低优先级中断向量函数3{4 _asm5gotoInterruptHandlerLow//内嵌汇编指令6_endasm7} 8#pragmacode//这里不是多余的,它是告诉连接器回到默认的代码段,如果不 加的话,连接器就会傻傻地把后面的代码紧跟着上面的代码一直放下去。而 LKR 文件里定义了向量区最多到0x29 地址,所以如果没加此行通常会报错 910#pragmainterruptlowInterruptHandlerLow//这里使用interruptlow 这个关键词 来声明InterruptHandlerLow 这个函数是低优先级中断服务函数,用了关键词后,这个函数将会由编译器自动产生基本的现场保护,并且这个函数的返回将是使 用RETFIE 返回的。111213voidInterruptHandlerLow(void)14{15/*低优先级服务 函数的代码写在这里*/16}PIC18 系列的高优先级中断入口地址在0x0008 地址, 下面的代码是在这个入口地址处放置一个向量函数,这个向量函数里就是一个 内嵌汇编的GOTO 指令,GOTO 到高优先级的中断服务函数InterruptHandlerHigh。 //----------------------------高优先级中断入口----------------------------------- 1#pragmacodeInterruptVectorHigh=0x08//用#pragma 伪指令定义一个名字叫

几种单片机的中断函数写法

几种单片机的中断函数写法 写单片机程序,中断是免不了的。我比较喜欢用C写单片机程序,简单而且可读性高,当然程序效率没有汇编的高。目前写过51单片机跟AVR单片机的C程序,最近在看MSP430的书。用C写不同的单片机程序其实都是大同小异,因此能对不熟悉的单片机也能很快上手写程序。不过中断函数的写法,各个编译器往往都会有些差别。 最早写的C程序是51单片机的,用的编译器自然是大名鼎鼎的keil c了。Keil的功能还是非常强劲的,不仅能编译,还有软件仿真调试与硬件调试的功能。由于条件简陋,没用过什么仿真器,一直都是靠软件仿真调试程序的。Keil 中的中断函数一般格式如下:void 函数名() interrupt n using n { ……. } 其中函数名可以任意取,关键字interrupt用来指明这是一个中断服务函数,后面的n 表示中断号,关键字using加后面的n表示使用哪一组寄存器。 后然接触到AVR的单片机,该单片机开发环境一般用ICC或者是GCC。由于ICC是商用软件,而GCC是免费的,因此我一般用GCC来写AVR的C程序。现在版本的GCC for AVR有了一些改进,对于中断函数支持两种关键字ISR与SIGNAL,其格式如下:ISR(vect) { ……… } 与 SIGNAL(vect) { …….. } 其中的vect就是中断向量名,根据不同的型号的AVR单片机的不同的中断源都会有相对应的中断向量名,比如外部中断0对于ISR格式的中断向量名为INT0_vect,对SIGNAL则为SIG_INTERRUPT0。 最近在看TI的MSP430系列单片机的资料,看到该单片机采用C430写的中断服务函数有点像前两种的综合,其格式如下: interrupt [vect] void 函数名(void) { ……. } 其中vect也是中断向量名,函数名可以任取。 比较这几种中断函数写法,本人更倾向于AVR的GCC的写法。首先对于中断函数来说即不能有输入参数又没有返回值,没必要再给它加个“void 函数名(void)”的形式的函数。而且光看中断向量名一般都能知道是哪个中断源产生,再写个中断函数名作解释似乎有点重复。对于keil c用中断向量号的形式来表示中断源,感觉有点麻烦,记住中断源的中断号比记中

单片机_C语言函数_中断函数(中断服务程序)

单片机_C语言函数_中断函数(中断服务程序) 在开始写中断函数之前,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中断的意思(学习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同学,没学过单片机,也应该知道),我们在这里就不讲了,首先来回忆下中断系统涉及到哪些问题。 (1)中断源:中断请求信号的来源。(8051有3个内部中断源T0,T1,串行口,2个外部中断源INT0,INT1(这两个低电平有效,上面的那个横杠不知道怎么加上去))(2)中断响应与返回:CPU采集到中断请求信号,怎样转向特定的中断服务子程序,并在执行完之后返回被中断程序继续执行。期间涉及到CPU响应中断的条件,现场保护,现场恢复。 (3)优先级控制:中断优先级的控制就形成了中断嵌套(8051允许有两级的中断嵌套,优先权顺序为INT0,T0,INT1,T1,串行口),同一个优先级的中断,还存在优先权的高低。优先级是可以编程的,而优先权是固定的。 80C51的原则是①同优先级,先响应高优先权②低优先级能被高优先级中断③正在进行的中断不能被同一级的中断请求或低优先级的中断请求中断。 80C51的中断系统涉及到的中断控制有中断请求,中断允许,中断优先级控制 (1)3个内部中断源T0,T1,串行口,2个外部中断源INT0,INT1 (2)中断控制寄存器:定时和外中断控制寄存器TCON(包括T0、T1,INT0、INT1),串行控制寄存器SCON,中断允许寄存器IE,中断优先级寄存器IP 具体的是什么,包括哪些标志位,在这里不讲了,所有书上面都会讲。 在这里我们讲下注意的事项 (1)CPU响应中断后,TF0(T0中断标志位)和TF1由硬件自动清0。 (2)CPU响应中断后,在边沿触发方式下,IE0(外部中断INT0请求标志位)和IE1由硬件自动清零;在电平触发方式下,不能自动清楚IE0和IE1。所以在中断返回前必须撤出INT0和INT1引脚的低电平,否则就会出现一次中断被CPU多次响应。 (3)串口中断中,CPU响应中断后,TI(串行口发送中断请求标志位)和RI(接收中断请求标志位)必须由软件清零。 (4)单片机复位后,TCON,SCON给位清零。 C51语言允许用户自己写中断服务子程序(中断函数) 首先来了解程序的格式: void 函数名() interrupt m [using n] {} 关键字 interrupt m [using n] 表示这是一个中断函数 m为中断源的编号,有五个中断源,取值为0,1,2,3,4,中断编号会告诉编译器中断程序的入口地址,执行该程序时,这个地址会传个程序计数器PC,于是CPU开始从这里一条一条的执行程序指令。 n为单片机工作寄存器组(又称通用寄存器组)编号,共四组,取值为0,1,2,3 中断号中断源 0 外部中断0 1 定时器0 2 外部中断1 3 定时器1中断 4 串行口中断 (在上一篇文章中讲到的ROM前43个存储单元就是他们,这5个中断源的中断入口地址为: 这40个地址用来存放中断处理程序的地址单元,每一个类中断的存储单元只有8B,显然不

中断异常处理流程

计算机体系结构中,异常或者中断是处理系统中突发事件的一种机制,几乎所有的处理器都提供这种机制。异常主要是从处理器被动接受的角度出发的一种描述,指意外操作引起的异常。而中断则带有向处理器主动申请的意味。但这两种情况具有一定的共性,都是请求处理器打断正常的程序执行流程,进入特定程序的一种机制。若无特别说明,对“异常”和“中断”都不作严格的区分。本文结合经过实际验证的代码对ARM9中断处理流程进行分析,并设计出基于S3C2410芯片的外部中断处理程序。 1.异常中断响应和返回 系统运行时,异常可能会随时发生。当一个异常出现以后,ARM微处理器会执行以下几步操作: 1) 将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存入相应连接寄存器LR,以便程序在处理异常返回时能从正确的位置重新开始执行。 2)将CPSR复制到相应的SPSR中。 3)根据异常类型,强制设置CPSR的运行模式位。 4) 强制PC从相关的异常向量地址取下一条指令执行,从而跳转到相应的异常处理程序处。 这些工作是由ARM内核完成的,不需要用户程序参与。异常处理完毕之后,ARM微处理器会执行以下几步操作从异常返回: 1)将连接寄存器LR的值减去相应的偏移量后送到PC中。 2)将SPSR复制回CPSR中。 3) 若在进入异常处理时设置了中断禁止位,要在此清除。 这些工作必须由用户在中断处理函数中实现。为保证在ARM处理器发生异常时不至于处于未知状态,在应用程序的设计中,首先要进行异常处理。采用的方式是在异常向量表中的特定位置放置一条跳转指令,跳转到异常处理程序。当ARM处理器发生异常时,程序计数器PC会被强制设置为对应的异常向量,从而跳转到异常处理程序。当异常处理完成以后,返回到主程序继续执行。可以认为应用程序总是从复位异常处理程序开始执行的,因此复位异常处理程序不需要返回。 2.异常处理程序设计 2.1 异常响应流程

在编写单片机的程序中中断服务程序中可以定义变量如果

在编写单片机的程序中,中断服务程序中可以定义变量,如果希望下一次再进入中断的时候还可以保留变量原来的值,就需要把它设置为static型的。比如,定义一个bit型变量作为某种判断的标志。关于好不好的问题,以我现有的知识,好像是解决不了的,很抱歉 一个中断的处理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1、现行指令结束,且没有更紧急的服务请求。 2、关CPU中断,CPU不能再响应其他任何中断源的中断请求。 3、保存中断点,通常是指保存程序计数器PC中的内容,把它压入到系统堆栈中,以便在终端服务完成后返回到原来的程序中去。 4、撤销设备的中断服务请求,如果这个中断源的中断请求不撤销的话,那么在开CPU中断后,它必然将再次请求终端服务。 5、保存硬件现场。 6、识别中断源。 7、改变设备的屏蔽状态。 8、转向中断服务程序入口,一般还要在中断服务程序中通过软件才能找到具体中断源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 9、保存软件现场,主要指保存将要被中断服务程序破坏的通用寄存器中的内容等。 10、开CPU中断,CPU可以响应其他更高级中断源的终端服务请求,中断源之间可以实现中断嵌套。 11、执行中断服务程序。 12、关CPU中断,CPU不响应任何中断源的中断服务请求。在下一次开CPU中断之前,正在运行的程序不允许被中断。 13、恢复软件现场,恢复被中断服务程序破坏的通用寄存器中的内容等。 14、恢复屏蔽状态。 15、恢复硬件现场,主要指恢复处理机状态字PSW及堆栈指针SP等中的内容,准备返回中断点。 16、开CPU中断。 17、返回到中断点。 其中红字的部分一般用硬件实现,蓝字的部分一般用软件实现,其他可以用硬件也可以用软件实现。 从上面这个过程似乎可以得到,在执行中断服务程序之前,很多东西都被保护起来了,所以执行中断程序的时候不必担心破坏什么东西。我们可以对全局变量进行操作,也可以定义一个新的变量,这只是占用了一定的存储空间和时间的问题。 恩,我也不知道自己理解的对不对,毕竟计算机系统结构是很复杂的哈,还希望大家帮忙理解一哈

单片机中断程序大全

单片机中断程序大全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实例42:用定时器T0查询方式P2口8位控制L E D闪烁#include // 包含51单片机寄存器定义的头文件void main(void) { // EA=1; //开总中断 // ET0=1; //定时器T0中断允许 TMOD=0x01; //使用定时器T0的模式1 TH0=(65536-46083)/256; //定时器T0的高8位赋初值 TL0=(65536-46083)%256; //定时器T0的高8位赋初值 TR0=1; //启动定时器T0 TF0=0; P2=0xff; while(1)//无限循环等待查询 { while(TF0==0) ; TF0=0; P2=~P2; TH0=(65536-46083)/256; //定时器T0的高8位赋初值 TL0=(65536-46083)%256; //定时器T0的高8位赋初值 //实例43:用定时器T1查询方式控制单片机发出1KHz音频

#include // 包含51单片机寄存器定义的头文件sbit sound=P3^7; //将sound位定义为P3.7引脚 void main(void) {// EA=1; //开总中断 // ET0=1; //定时器T0中断允许 TMOD=0x10; //使用定时器T1的模式1 TH1=(65536-921)/256; //定时器T1的高8位赋初值 TL1=(65536-921)%256; //定时器T1的高8位赋初值 TR1=1; //启动定时器T1 TF1=0; while(1)//无限循环等待查询 { while(TF1==0); TF1=0; sound=~sound; //将P3.7引脚输出电平取反 TH1=(65536-921)/256; //定时器T0的高8位赋初值 TL1=(65536-921)%256; //定时器T0的高8位赋初值 } } //实例44:将计数器T0计数的结果送P1口8位LED显示 #include // 包含51单片机寄存器定义的头文件sbit S=P3^4; //将S位定义为P3.4引脚

中断问题(详解)

概念:引起CPU中断的根源,称为中断源。中断源向CPU提出的中断请求。CPU暂时中断原来的事务A,转去处理事件B。对事件B处理完毕后,再回到原来被中断的地方(即断点),称为中断返回。实现上述中断功能的部件称为中断系统(中断机构)。 80C51的中断系统有5个中断源,2个优先级,可实现二级中断嵌套(就是可以在嵌套过程中再次响应嵌套)。 中断源 1、INT0(P3.2),外部中断1。可由IT0(TCON.0)选择其为低电平有效还是下降沿有效。当CPU检测到P3.2引脚上出现有效的中断信号时,中断标志IE0(TCON.1)置1,向CPU 申请中断。 2、INT1(P3.3),外部中断2。可由IT1(TCON.2)选择其为低电平有效还是下降沿有效。当CPU检测到P3.3引脚上出现有效的中断信号时,中断标志IE1(TCON.3)置1,向CPU 申请中断。 3、TF0(TCON.5),片内定时/计数器T0溢出中断请求标志。当定时/计数器T0发生溢出时,置位TF0,并向CPU申请中断。 4、TF1(TCON.7),片内定时/计数器T1溢出中断请求标志。当定时/计数器T1发生溢出时,置位TF1,并向CPU申请中断。 5、RI(SCON.0)或TI(SCON.1),串行口中断请求标志。当串行口接收完一帧串行数据时置位RI或当串行口发送完一帧串行数据时置位TI,向CPU申请中断。 中断请求标志 1、TCON的中断标志 IT0(TCON.0):外部中断0触发方式控制位。 ●当IT0=0时:为电平触发方式。 ●当IT0=1时:为边沿触发方式(下降沿有效)。 IE0(TCON.1):外部中断0中断请求标志位。 IT1(TCON.2):外部中断1触发方式控制位。 IE1(TCON.3):外部中断1中断请求标志位。

51单片机中断程序大全

//实例42:用定时器T0查询方式P2口8位控制LED闪烁#include // 包含51单片机寄存器定义的头文件 /************************************************************** 函数功能:主函数 **************************************************************/ void main(void) { // EA=1; //开总中断 // ET0=1; //定时器T0中断允许 TMOD=0x01; //使用定时器T0的模式1 TH0=(65536-46083)/256; //定时器T0的高8位赋初值 TL0=(65536-46083)%256; //定时器T0的高8位赋初值 TR0=1; //启动定时器T0 TF0=0; P2=0xff; while(1)//无限循环等待查询 { while(TF0==0) ; TF0=0; P2=~P2; TH0=(65536-46083)/256; //定时器T0的高8位赋初值 TL0=(65536-46083)%256; //定时器T0的高8位赋初值 } } //实例43:用定时器T1查询方式控制单片机发出1KHz音频#include // 包含51单片机寄存器定义的头文件 sbit sound=P3^7; //将sound位定义为P3.7引脚 /************************************************************** 函数功能:主函数 **************************************************************/ void main(void) { // EA=1; //开总中断 // ET0=1; //定时器T0中断允许 TMOD=0x10; //使用定时器T1的模式1 TH1=(65536-921)/256; //定时器T1的高8位赋初值

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

第一讲: 第六章I/O接口原理-接口、端口、编址 回顾:微机系统的层次结构,CPU、主机、接口电路及外部设备之间的结构关联,输入/输出的一般概念。 重点和纲要:微机系统主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包括I/O端口的寻址方式,输入/输出的传送控制方式。 讲授内容: 6. 1 输入/输出数据的传输控制方式 一、输入/输出的一般概念 1.引言 输入/输出是微机系统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输入/输出设备称为外部设备,与存储器相比,外部设备有其本身的特点,存储器较为标准,而外部设备则比较复杂,性能的离散性比较大,不同的外部设备,其结构方式不同,有机械式、电动式、电子式等;输入/输出的信号类型也不相同,有数字信号,也有模拟信号;有电信号,也有非电信号;输入/输出信息的速率也相差很大。因此,CPU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技术比较复杂。 CPU与外设之间的信息交换,是通过它们之间接口电路中的I/O端口来进行的,由于同一个外部设备与CPU之间所要传送的信息类型不同,方向不同,作用也不一样(例如数据信息、状态信息、控制信息、输入/输出等),所以接口电路中可以设置多个端口来分别处理这些不同的信息。 2.输入/输出端口的寻址方式 微机系统采用总线结构形式,即通过一组总线来连接组成系统的各个功能部件(包括CPU、内存、I/O端口),CPU、内存、I/O端口之间的信息交换都是通过总线来进行的,如何区分不同的内存单元和I/O端口,是输入/输出寻址方式所要讨论解决的问题。

根据微机系统的不同,输入/输出的寻址方式通常有两种形式:(1).存储器对应的输入、输出寻址方式 这种方式又称为存储器统一编址寻址方式或存储器映象寻址方式。 方法:把外设的一个端口与存储器的一个单元作同等对待,每一个I/O端口都有一个确定的端口地址,CPU与I/O端口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存储单元的读写过程一样,内存单元与I/O端口的不同,只在于它们具有不同的的地址。优点: ①CPU对I/O端口的读/写操作可以使用全部存储器的读/写操作指令,也可 以用对存储器的不同寻址方式来对I/O端口中的信息,直接进行算术、逻辑运算及循环、移位等操作。 ②内存与外设地址的分配,可以用统一的分布图。 ③不需要专门的输入、输出操作指令。 缺点: ①内存与I/O端口统一编址时,在地址总线根数一定的情况下,使系统中 实际可以直 接寻址的内存单元数减少。 ②一般情况下,系统中I/O端口数远小于内存单元数,所以在用直接寻址方 式来寻址这些端口时,要表示一个端口地址,必须用与表示内存单元地址相同的字节数,使得指令代码较长,相应地读/写执行时间也较长,这对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是不利的。 Mortorola公司的M6800CPU等均采用这种寻址I/O端口的方式。 3. CPU与外设之间所传送的信息类型 CPU与I/O端口之间所交换的信息,可以有下列几种类型: ①数据信息:包括数字量、模拟量、开关量等,可以输入、也可以输出 ②状态信息:这是I/O端口送给CPU的有关本端口所对应的外设当前状态 的信息。供CPU进行分析、判断、决策。 ③控制信息:这是CPU送给I/O端口的控制命令,使相应的外部设备完成 特定的操作。 数据信息、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是不同类型的信息,它们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但在8086/8088微机系统中,这三种不同类型的信息的输入、输出过程是相同的。为了加以区分,可以使它们具有不同的端口地址,在端口地址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规定操作的顺序,或者在输入/输出的数据中设置特征位。

51单片机定时中断C语言的写法步骤

51单片机定时中断C语言的写法步骤 程序说明:51单片机定时器0工作于方式一,定时50ms中断一次 晶振为12M #include void main { TOMD = 0X01;//配置定时器0工作于方式一 TH1 = (65536-50000)/256; //高八位装入初值 TL1 = (65536-50000)%256; //低八位装入初值 ET0 = 1; //开定时器0中断 EA = 1; //开总中断 TR0 = 1; //启动定时器0 while(1) { ; } } void Timer0_int() interrupt 1 { //重新装初值 TH1 = (65536-50000)/256; //高八位装入初值 TL1 = (65536-50000)%256; //低八位装入初值 } /****************************************************************************** *********************************/ 上面是比较好理解的。如果实在要求简洁的话,看下面的,跟上面功能一样 #include void main { TOMD = 0X01;//配置定时器0工作于方式一 TH1 = 0x3c; //高八位装入初值 TL1 = 0xb0; //低八位装入初值 IE = 0x82;//开总中断并开定时器0中断 TR0 = 1; //启动定时器0 while(1) { ; } }

void Timer0_int() interrupt 1 { //重新装初值 TH1 = 0x3c; //高八位装入初值TL1 = 0xb0; //低八位装入初值}

51单片机串行口中断服务程序

51单片机串行口中断服务程序 ---------------------------------------------------------------------------- //串口中断服务程序,仅需做简单调用即可完成串口输入输出的处理 //编程:聂小猛。该资料来自“51单片机世界”https://www.doczj.com/doc/0317780654.html,/~dz2000,欢迎访问。 //出入均设有缓冲区,大小可任意设置。 //可供使用的函数名: //char getbyte(void);从接收缓冲区取一个byte,如不想等待则在调用前检测inbufsign是否为1。 //getline(char idata *line, unsigned char n); 获取一行数据回车结束,已处理backspce和delete,必须定义最大输入字符数 //putinbuf(uchar c);模拟接收到一个数据 //putbyte(char c);放入一个字节到发送缓冲区 //putbytes(unsigned char *outplace,j);放一串数据到发送缓冲区,自定义长度 //putstring(unsigned char code *puts);发送一个字符串到串口 //puthex(unsigned char c);发送一个字节的hex码,分成两个字节发。 //putchar(uchar c,uchar j);发送一个字节数据的asc码表达方式,需要定义小数点的位置 //putint(uint ui,uchar j);发送一个整型数据的asc码表达方式,需要定义小数点的位置 //CR;发送一个回车换行 //************************************************************************* #include //该头文件包括了51,52,80320的特殊寄存器,用在51,52上也可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OLEN 64 /* size of serial transmission buffer */ idata unsigned char outbuf[OLEN]; /* storage for transmission buffer */ unsigned char idata *outlast=outbuf; //最后由中断传输出去的字节位置 unsigned char idata *putlast=outbuf; //最后放入发送缓冲区的字节位置 #define ILEN 2 /* size of serial receiving buffer */ idata unsigned char inbuf[ILEN]; unsigned char idata *inlast=inbuf; //最后由中断进入接收缓冲区的字节位置 unsigned char idata *getlast=inbuf; //最后取走的字节位置 bit outbufsign; //输出缓冲区非空标志有=1 bit inbufsign; //接收缓冲区非空标志有=1 bit inbufful; //输入缓冲区满标志满=1 #define CR putstring("\r\n") //CR=回车换行 //***************************** //放入一个字节到发送缓冲区 putbyte(char c) {uchar i,j; ES=0; /*暂停串行中断,以免数据比较时出错? */ if (outlast==putlast ) { i=(0-TH1); do{i--;j=36; do {j--;}while(j!=0);

定时中断T0服务程序参考框图

软件程序: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0BH LJMP PIT0 ORG 001BH LJMP PIT1 ORG 0100H MAIN: MOV SP,#FH ;设堆栈指针 MOV SCON,#00H ;设置串行口为方式0 MOV TMOD,#11H ;T0和T1初始化为方式1 MOV TH0, #3CH ;置时间常数,T0和T1定时100ms MOV TL0, #OB0H MOV TH1, #3CH MOV TL1, #0B0H MOV 50H, #96H ;T0中断次数计数单元 MOV 51H,#14H ;T1中断次数计数单元 MOV R1, #00H MOV R2, #00H MOV R0, #40H ;显示缓冲单元起始地址 DISP0:MOV @R0, #00H ;显示缓冲单元清零 INC R0 CJNE R0, #4CH,DISP0 MOV 44H,#01H ;设置通道号的显示缓冲单元 MOV 48H,#02H MOV R7,#40H ;置当前通道显示缓冲单元首址 MOV 53H,#40H SETB ETO ;开中断 SETB ET1 SETB EA SETB TR0 ;启动定时器 SETB TR1 LP: MOV R7, 53H ;调显示子程序 ACALL DISP AJMP JP 定时器TO中断服务程序 PIT0: MOV TH0, #3CH ;重置时间常数 MOV TL0, #OBOH DJNZ 50H,#96H PUSH ACC PUSH 03H ACALL WDXJ ;调温度巡检子程序 POP 03H POP ACC

DH0: RET1 定时器T1中断服务程序 PIT1: MOV TH1,#3CH ;重置时间常数 MOV TL0, #OBOH DJNZ 51H,DH1 ;计数20次即定时2S MOV 51H,#14H INC R2 CJNE R2,#03H,CNL0 ;根据R2中的内容确定显示缓冲区首址 MOV R2,#00H CNL0: CJNE R2,#00H,CNL1 MOV 53H,#40H SJMP DH1 CNL1: CJNE R2,#01H,CNL2 MOV 53H,#40H SJMP DH1 CNL2: MOV 53H,#48H DH1: RETI 显示子程序 DISP: CLR P3.7 ;输出锁存 MOV R3,#01H ;置显示字位码 MOV DPTR,#TAB DISP1:MOV A,R3 MOV SBUF,A ;字位码送串行口 JNB T1,$ ;等待串行转送结束 CLR T1 ;清串行中断标志 MOV A,R7 MOV R0,A MOV A,@RO ;取代显示的数据 MOVC A,@R0 ;查表求字段码 MOV SBUF, A ;字段码送串行口, JNB T1,$ ;等待串行中断标志 SETB P3.7 ;允许输出显示 ACALL DEL ;调延时子程序 MOV A,R3 JB ACC.3,DISP2 ;4位显示完否 RL A MOV R3,A INC R7 CLR P3.7 ;输出锁存 AJNP DISP1 DISP2:RET TAB : DB 3FH,06H,5BH,4FH,66H DB 6DH,7DH,07H,7FH,6FH DEL: PUSH 07H ;延时子程序

单片机外部中断详解及程序

单片机外部中断详解及程序 单片机在自主运行的时候一般是在执行一个死循环程序,在没有外界干扰(输入信号)的时候它基本处于一个封闭状态。比如一个电子时钟,它会按时、分、秒的规律来自主运行并通过输出设备(如液晶显示屏)把时间显示出来。在不需要对它进行调校的时候它不需要外部干预,自主封闭地运行。如果这个时钟足够准确而又不掉电的话,它可能一直处于这种封闭运行状态。但事情往往不会如此简单,在时钟刚刚上电、或时钟需要重新校准、甚至时钟被带到了不同的时区的时候,就需要重新调校时钟,这时就要求时钟就必须具有调校功能。因此单片机系统往往又不会是一个单纯的封闭系统,它有些时候恰恰需要外部的干预,这也就是外部中断产生的根本原由。 实际上在第二个示例演示中,就已经举过有按键输入的例子了,只不过当时使用的方法并不是外部中断,而是用程序查询的方式。下面就用外部中断的方法来改写一下第二个示例中,通过按键来更改闪烁速度的例子(第二个例子)。电路结构和接线不变,仅把程序改为下面的形式。 #include ;

unsigned int t=500; //定义一个全局变量t,并设定初始值为500次 //===========延时子函数,在8MHz晶振时约 1ms============= void delay_ms(unsigned int k) { unsigned int i,j; for(i=0;i

定时器中断c语言程序

定时器中断c语言解析interrupt x using y interrupt 表示中断优先级,using表示所用工作寄存器组。 interrupt x using y 跟在interrupt 后面的xx 值得是中断号,就是说这个函数对应第几个中断端口,一般在51中 0 外部中断0 1 定时器0 2 外部中断1 3 定时器1 4 串行中断 其它的根据相应得单片机有自己的含义,实际上c在编译的时候就是把你这个函数的入口地址放到这个对应中断的跳转地址 using y 这个y是说这个中断函数使用的那个寄存器组就是51里面一般有4个r0 -- r7寄存器,如果你的终端函数和别的程序用的不是同一个寄存器组则进入中断的时候就不会将寄存器组压入堆栈返回时也不会弹出来节省代码和时间 外部中断INT0 void intsvr0(void) interrupt 0 using 1 定时/计数器T0 void timer0(void) interrupt 1 using 1 外部中断INT1 void intsvr1(void) interrupt 2 using 1 定时/计数器T1 void timer1(void) interrupt 3 using 1 串口中断 void serial0(void) interrupt4 using 1 单片机的C语言 HNBCC培训 电话:137******** 一,中断的概念 中断:当计算机执行正常程序时,系统中出现某些急需处理的异常情况和特殊请求. 中断的执行:当CPU正在执行某一程序时,若有中断响应,则CPU转而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当中断服务程序执行完毕后,CPU自动返回原来的程序继续执行. 中断服务程序的语句写法与函数的写法完全相同,所以,中断服务程序也是函数,只在函数头部有不同(后续). 中断服务程序的执行与函数的执行不同:函数的执行是有固定位置的,是通过函数的调用来完成的;而中断服务程序的执行是不固定位置的,只要有中断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去响应中断,即执行中断服务程序. 二,中断源 中断源:任何引起计算机中断的事件,一般一台机器允许有许多个中断源. 8051系列单片机至少有5个可能的中断(8052有6个,其它系列成员最多可达15个).下面以5个中断源为例.

51单片机中断系统编程

51单片机中断系统编程 51单片机中断系统编程 上传的图片 抱歉,您所在的组无权下载附件,请注册或登陆中断是指如下过程(如下图所示):CPU 与外设同时工作,CPU执行主程序,外设做准备工作。当外设准备好时向CPU发中断请求信 号,若条件满足,则CPU终止主程序的执行,转去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在中断服务程序中 CPU与外设交换信息,待中断服务程序执行完后,CPU再返回刚才终止的主程序继续执行。 5.3.1 中断系统 MCS-51单片机提供了5个固定的可屏蔽中断源,3个在片内,2个在片外,它们在程序存储 器中各有固定的中断入口地址,由此进入中断服务程序。5个中断源的符号、名称及产生 的条件如下。 ? INT0:外部中断0,由P3.2端口线引入,低电平或下跳沿引起。 ? INT1:外部中断1,由P3.3端口线引入,低电平或下跳沿引起。 ? T0:定时器/计数器0中断,由T0计数溢出引起。 ? T1:定时器/计数器l中断,由T1计数溢出引起。 ? TI/RI:串行I/O中断,串行端口完成一帧字符发送/接收后引起。 中断源有两级中断优先级,可形成中断嵌套。两个特殊功能寄存器用于中断控制和条件设 置。整个中断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所示。 上传的图片 抱歉,您所在的组无权下载附件,请注册或登陆 中断系统结构框图 2 中断系统的控制寄存器 中断系统有两个控制寄存器(IE和IP),它们分别用来设定各个中断源的打开/关闭和中

断优先级。此外,在TCON中另有4位用于选择引起外部中断的条件并作为标志位。 (1)中断允许寄存器IE IE在特殊功能寄存器中,字节地址为A8H,位地址(由低位到高位)分别是A8H-AFH。IE 用 来打开或关断各中断源的中断请求,基本格式如下: 上传的图片 抱歉,您所在的组无权下载附件,请注册或登陆 ? EA:全局中断允许位。EA=0,禁止一切中断;EA=1,打开全局中断控制,此时,由各 个中断控制位确定相应中断的打开或关闭。 ? ×:无效位。 ? ES:串行I/O中断允许位。ES=1,允许串行I/O中断;ES=0,禁止串行I/O中断。 ? ETl;定时器/计数器T1中断允许位。ETl=1,允许T1中断;ETl=0,禁止T1中断。 ? EXl:外部中断l中断允许位。EXl=1,允许外部中断1中断;EXl=0,禁止外部中断1中 断。 ? ET0:定时器/计数器T0中断允许位。ET0=1,允许T0中断;ET0=0,禁止TO中断。 ? EX0:外部中断0中断允许位。EX0=1,允许外部中断0中断;EX0=0,禁止外部中断0中 断。 (2)中断优先级寄存器IP IP在特殊功能寄存器中,字节地址为B8H,位地址(由低位到高位)分别是B8H一BFH。 MCS-51单片机的中断分为两个优先级,IP用来设定各个中断源属于两级中断中的哪一级, 其基本格式如下: 上传的图片

第5章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第5章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中断服务程序(ISR)是嵌入式应用系统获取各种事件的基本手段,而“事件”是实时性问题的讨论基础和时间计算的起点。ISR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实时性指标和操作系统的工作效率。 只要没有关中断,中断服务程序可以中断任何任务的运行,可将中断服务程序可成比最高优先级(0级)还高的“任务”。 5.1中断优先级安排原则 中断源是系统及时获取异步事件的主要手段,其优先级安排原则如下: ●紧迫性:触发中断的事件允许耽误的时间越短,设定的中断优先级就越高。 ●关键性:触发中断的事件越关键(重要),设定的中断优先级就越高。 ●频繁性:触发中断的事件发生越频繁,设定的中断优先级就越高。 ●快捷性:ISR处理越快捷(耗时短),设定的中断优先级就越高。 中断服务程的功能应尽量简单,只要将获取的异步事件通信给关联任务,后续处理由关联任务完成。 5.2不受操作系统管理的中断服务程序 正常情况下,ISR应受操作系统的管理,因很多任务是靠ISR触发的。 但在两种情况下ISR不受操作系统管理:①没有必要;②操作系统没有对该ISR进行管理。 实时操作系统uC/OS-Ⅱ移植到ARM7体系的CPU上时,没有对FIQ进行处理,即FIQ 是不受操作系统管理的。 选用FIQ来响应实时性要求最高的高速采样操作是一个有效措施,保护现场的工作量很小(FIQ专有的8个寄存器不需要保护)。 在工程模板的系统启动文件Startup.s中,已经把汇编代码部分处理好,用户只需要用C 语言编写快速中断服务函数FIQ_Exception()即可,不需考虑保护现场和恢复现场的问题。 程序:Startup.s中队FIQ的处理 Reset ;异常向量表 LDR PC,ResetAddr ;跳转到复位入口地址 LDR PC,UndefinedAddr LDR PC,SWI_Addr ;跳转到软件中断入口地址 LDR PC,PrefetchAddr LDR PC,DataAbortAddr DCD 0xb9205f80 LDR PC,[PC,#-0xff0] ;跳转到向量中断入口地址(向量中断控制器) LDR PC,FIQ_Addr ;跳转到快速中断入口地址 ResetAddr DCD ResetInit UndefinedAddr DCD Undefined SWI_Addr DCD SoftwareInterrupt PrefetchAddr DCD PrefetchAbort Nouse DCD 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