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卷面分析表格

卷面分析表格

卷面分析表格
卷面分析表格

期末调研测试质量分析()学科

注:1——2年90分以上(包括90分)为优秀;3——6年85分以上(包括85分)为优秀。

试卷分析表格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小学学科情况分析学校墩尚小学(盖章)年级三学科英语 注:!、优分为达到或超过90分,合格分为达到或超过60分,低分为30分以下。 基本情况 考试总人数127 优分率75.5% 合格率98.5% 低分率 分数段100—90 89—80 79—70 69—60 59—50 49—40 30分以下人数96 15 10 3 2 1 所占比例75.5% 13% 8% 2% 1% 0.5% 最满意试题题号第 4 题最不满意试题题号第 6 题 命题主要特点概况 今年的三年级英语毕业试题难易适中,紧扣教材基础知识,题型多样。采取了听力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所有试题基于教材又区别于教材,灵活地转化课本知识。尤其听力部分中图文并茂,既有填写单词又有选择答案,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大大得到锻炼。此试卷重点考查了书中的四会和三会知识点,今后教师教学中应“以书为重点”是这份试卷所得的最大收获。 典型试题得失分情况及原因分析1、听力:包括单词、句型、对话理解。听辨单词:第一、二部分旨在考查学生语音辨别,判断的能力及瞬间的听觉反应能力,选项之间有一定的干扰性,答题情况较好;听问句选答句;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判断话语所表达的主要信息,答题情况不是很好;对话填空:旨在考查学生单词掌握情况和语言运用能力,此题失分较多。 2、词汇: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通过笔试部分的第一题、第二题及第五题这三题,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逐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思维

的习惯,不仅考查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即词汇记忆能力,还考查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的能力。 单项选择主要测试学生掌握语法和词汇基础知识及交际话题的程度,该题的整体得分率不高,从成绩分布来看,学生语法知识薄弱,学生似懂非懂,不能举一反三。 3、情景会话: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交际能力,此题一共有5小题,其中最后2个小题失分率比较高。 4、阅读理解:该题旨在考查学生通过阅读捕捉信息,搜集信息,分析对比信息的能力,该题只含一篇文章,计10分,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原文,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判断题目所给的句子是否符合文中意思。因此,从整张卷来看,阅读理解也是失分较多的一类题。

试卷分析表评语

这份试卷难易适中,从题量和时间安排上来说题量不是很大. 所考内容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能力 从卷面情况来看,命题基本上符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整个试题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融于试卷之中,基本做到不出偏题、怪题、过难的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更好地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多关注差生,用耐心加鼓励的方法对症下药,多抓基础。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教育他们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测试卷基本上把握住了教材的内容,难易适度,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试题活.想。 2、存在的几个问题: 1、整体上看,学生书写的不够规范,不够整洁。 2、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够,分析判断能力差。 3.学生不会审题,不理解题意。 4.有些题型训练不到位,学生失误多。 13501 从卷面情况来看,命题基本上符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整个试题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融于试卷之中,基本做到不出偏题、怪题、过难的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更好地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从成绩分布图可以看出本班的优秀率和及格率都比较高,充分的肯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

试卷分析模板

附件2 学院试卷分析报告 (________学年第____学期)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学分:

注:本表于考试结束后、试卷归档之前填写,经教研室主任审核后一式两份,与试卷归档、 各系(院)保存各一份。 附件1 《试卷分析报告》中相关概念解释 1、标准差:设有一组共n 个数据n x x x ,,,21 , x 是它们的平均值。称 ])()()[(1 22221x x x x x x n S n -++-+-= 为这n 个数据的标准差。标准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若用 n x x x ,,,21 分别表示一个班级全部n 个学生在一门课程考试中的成绩,x 表示他们的平 均成绩,则由公式计算得到的标准差反映此班级n 个学生在此门课程考试中成绩的分散情况,也从一个侧面反映考试试卷的出题水平。 2、难度:(1) 难度是指正确答案的比例或百分比。这个统计量称为试题的难度或容易度。难度一般用字母P 表示,P 越大表示试题越简单,P 越小表示试题越难。 试题要有梯度,因此各试题的难度应有不同,这是命制试题时要加以特别考虑的。 (2) 计算公式: P=平均分/满分值 例如:第一题平均分为8.5分,此题的满分值为10分,则第一题的难度P=8.5÷10=0.85 例:第1小题选择题满分是4分,全班50名学生中有20名学生答对,则第1小题的难度为, P=正确答案的比例或百分比 =20÷50 =0.4 或 平均分=4×20÷50=1.6 P=平均分÷满分值 =1.6÷4=0.4 3、区分度:区分度反映试题区分不同水平受试者的程度,即对不同受试者的水平的鉴别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区分度= 试卷总分 底分组平均分 高分组平均分-, 其中高分组指将班级学生按成绩从高往低排序后,前27%的那一部分;低分组指后27%的那一部分。 区分度指标的评价: -1.00≤D≤+1.00,区分度指数越高,试题的区分度就越强。一般认为,区分度指数高于0.3,试题便可以被接受。

试卷分析表、成绩分析表、填表说明

任课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填 表 说 明 1、“试卷分析表”由阅卷组按课程填写(非教考分离科目由任课教师填写),“成绩分析表”由任课教师根据成绩、试卷分析表和试卷按教学班填写。 2、标准差:计算公式:n x x n i i 2 1 ) (∑=- (i x :每位学生成绩;x :平均分;n 为 学生数) 3、试卷难度系数:反映试卷的难易程度,用L 描述,其计算公式为: L=X ÷W X :参考学生平均分,W :试卷总分。 难度评价:难度系数<0..65为难; 0. 65-0. 71为较难; 0..71-0.78为合适; >0.79为容易。 4、试卷区分度:“区分度”反映试题区分不同水平受试者的程度,即对不同受试者的水平的鉴别程度。公式为:D=2(X H -X L )÷W 其中X H ----高分组平均得分,X L ----低分组平均得分,W----试卷总分。高分组指把成绩从高往低排序后,前面50%的那一部分;低分组指后面50%的那一部分。 区分度评价:0.4以上为非常良好;0.3-0.39为良好;0.2-0.29为一般,仍需再改进;0.19以下为差。 5、试卷的效度:考察该试卷是否考核了应考核的内容,有没有偏离考试的目的。(可对照考纲分析)。 6、试卷质量评价:由阅卷组从试卷的容量(包含哪些内容)、有哪些题型、试卷的题量、试卷中的错误、学生对所学课程掌握的程度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7、教学情况与学习情况分析、改进措施及建议:由任课教师根据成绩和试卷分析对所教课程的教与学方面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8、成绩分布直方图可在表上直接画出,也可以利用电子表格画出后粘贴。 如下图: 9、各课程可根据课程的特点,有关指标可作适当的调整,调整后的指标要作书面说明。 10、有选项的栏目中请在相应的选项上打“√” 11、以上两表均一式两份,一份用于开课系按学期汇总存档,另一份与学生答卷一起存档。 12、此表挂在信息平台,可从信息平台下载。

考试成绩分析表.doc

考试成绩分析表 第一单元 课程任课 语文张汉伍所在部门双河小学名称教师 任教考试 四年级 2015.03.21 实考人数43 班级时间 卷面得分情况 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 96 15 70.6 30 69.77 60 分以下人数60 分以上-70 分70 分以上-80 80 分以上-90 分以90 分以上人数 以下人数分以下人数下人数 13 5 6 14 5 试卷中反映出教与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绩好的学生课文背诵的内容有失分,字词基本能完成,技能题有失分。 2、阅读积累题,对学生有一点的难度,失分的学生较多。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不正确。存在问题较多的是阅读短文部分的词语理解,有部分 原因是平时读的少。 4.成绩差的学生拼音不过关,拼音写词语都没有掌握。

拟采取的改进措施: (1)继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重视字词的书写和积累。 (2)课堂中加强语句的训练,让学生学会说话和写话,注意使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痛 一个意思。 (3)加强课外书籍的阅读,继续加强“积累”,要重视过程评价,强调平日对“优美词句”、“成语”、“名言警句”、“优秀诗文”等汉语言精华的积累。 (4)针对学生联系下文理解词语比较弱这个地方,采取有针对性的练习。 2015年03月21日

考试成绩分析表 第二单元 课程任课 语文雷亨龙所在部门澄照乡校名称教师 任教考试 四年级 2011.03.23 实考人数22 班级时间 卷面得分情况 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 94 12 69.2 12 54.5 60 分以下人数60 分以上-70 分70 分以上-80 80 分以上-90 分以90 分以上人数 以下人数分以下人数下人数 10 6 3 2 1 试卷中反映出教与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薄弱。看拼音写词语错的较多。 2、错别字多、标点运用的不当、词汇量的不足。 3、习作没有围绕中心,有些甚至离题。 4、阅读题差生几乎得不到什么分,学生分析能力弱。

试卷分析图表

试卷分析图表

2009—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及自我反思 二、试题整理 (一)积累运用1题语段选自《看云识天气》,包括3个小题:①字音、字形②选词填空③仿写; (6分) 2题是按要求默写古诗文,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8分) 3题根据九年级上综合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改编①评价古代文人(2分)② 引用弟子规对同学进行劝说。(2分) 4题为名著阅读,题型设为选择题,考查点在于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及作品作者的 掌握考察2011年 1题为语段阅读包括3个小题:①字音、字形②修改病句③仿写;(6分) 2题是按要求默写古诗文,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7分) 3题根据九年级下册综和性学习《岁月如歌》改编,考查内容为:①给老师或同 学写临别赠言②为毕业纪念册起一个意蕴丰富的名字,并说明理由;(4分) 4题为名著阅读,考查点在于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的认识, 所选人物均出自《课程标准》推荐的阅读篇目。(3分) 2010年1题抄写题(1分) 2题语段选自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包括4个小题,内容为:①文 学常识②字音、字形(课后读一读、写一写)③词语运用④仿写(课后习题); (6分) 3题是按要求默写古诗文,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7分) 4题根据九年级上册综和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改编,考查内容为:①写读书 名言②表达观点、说明理由③名著阅读情况;(6分) 2009年内容 年份分析 1、积累与运用:8道题左右,其中字音、字 形、词义题多出自课内重点讲读篇目, 名著阅读,口语交际几乎年年考,会有课本单元 后的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的相关内容。

优秀卷面分析

卷面分析要求 市命制试题五年级语数英科以90分算优秀,所有县命制试题均以85分算优秀,注意教师反馈表数据以校统计)。 同时撰写1500字的卷面分析,内容包括: 一、基本情况: 1.试题评价(试题课改精神、学生实际的符合程度、是否突出学科的重点、难点,题量、题型结构、难度是否合适科学); 2.考试的基本情况(参加考试人数及成绩统计等) 二、测试结果分析 包括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两方面(详细写、重点写)(包括对学生答卷情况、考试成绩统计结果的分析,以及主观性试题答卷情况的分析); ①成绩:典型题例、原因分析 ②问题:典型题例、错误形式(截取图片)、错因分析、解决对策 三、试题亮点(要有典型题例有分析) 四、改进建议(从命题、教师、学生等方面写) 注意: 1、一定要实事求是,根据考情进行分析,杜绝网上直接下载。尤其要求五年级语、数、英、科的教师一定要按表下试卷分析要求和范例进行撰写。 2、后面附有试卷分析模板和一份语文优秀分析,以供参考。(已发到学校公共邮箱,自己打开参考)

例举试卷分析要求 一、试题评价(总体评价) 二、测试结果分析 1.基本情况(参加考试人数及成绩统计等) 2.答题分析 包括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两方面(详细写、重点写) ①成绩:典型题例、原因分析 ②问题:典型题例、错误形式(截取图片)、错因分析、解决对策 模板(请大家按以下模板对典型题例逐题认真分析,语文数学学科通用) 【典型题例1】 操作题 第1题:画一画,量一量。 (1)先过A、B两点画一条直线;再以点A为端点,过C点画一条射线。(2)量一量图中锐角的度数是()°。 【错误形式1】 【错因分析】图1:学生认为角的概念就是由一个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以擦掉直线AB超过A的部分,学生为了对称,把直线AB超过B的部分也擦掉,部分题是都读了,不会联系起来理解,只考虑其中的半句话,如:过C点画一条射线,不能和前句连起来形成一句完整的话,读题分析和理解能力弱。 【错误形式2】

试卷分析报告范文6篇

试卷分析报告文6篇 试卷分析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试卷一直以来被用来检验教学成果,试卷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每个阶段、每门课程的学习情况。如果能够对试卷质量进行量化分析,记录每位学生每一道题的答题情况,教师就可以有 针对性的对不同学科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合理规划,使教学和指导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试卷分析报告文,仅供参考。 试卷分析报告文篇一:试卷分析报告参考模板 一、原始成绩分布情况分析 文学院200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班应考人数73人,实际参考人数72人,平均分为75、95、从成绩分布情况来看,最高分89、5分,最低分50分;80-90段30人,70―80段24人,这两段学生最多;60-70段14人,90分以上的没有,60分以下的4人。从总体看来,该班成绩分布合理,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点、典型性错误的分析 (一)试题容分析 1、试题题型多样,题量合适 试题题型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按照认知能力,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进行命题,既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查,又重视应用能力的考查。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论述题重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分析 题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语言分析和应用能力。

2、试题难度适中 本次考试依照考试大纲出题,既有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记忆考查的题目,又有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的题目。试题的难度适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体是:容易的占20%,较易的占30%,难度适中的占20%,较难的占30%。试题充分注意到语言学基本知识和语言应用分析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注意到适宜学生水平的发挥。例如义素分析、歧义结构分析等题目,可以考出各种程度学生的真实水平,能够拉开成绩档次。 3、试题题目设计较科学合理 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体上是:识记占30%,理解占30%,应用占40%。命题覆盖各章,既全面考核,又突出重点。各章题量所占比例是: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占20%,语音占15%,汉字占5%,词汇占15%,语法占25%,语言的发展、语言的接触占20%。试题设计合理,表述清晰规,语言简洁明了,考查问题明确;参考答案以及评分标准准确、具体。总的来说,符合试题设计的要求,没有知识性、技术性等方面的错误;同时为了配合学生的考研,注重了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如用国际音标拼写古诗,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以致用的需求。 由此可见,本套试题基本达到了要求的信度、效度,能够达到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和各种能力的目的。 (二)典型性错误分析 从答卷的整体情况来看,客观题的答卷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填空题、名词解释这两种题型上得分较高,总体得分率应该在80%以上,显示了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性;但也有不少学生在这两道题上得分不高,例如填空题10分,有个别学生仅得1分;名词解释15分,个别学生仅得6分。究其原因,在于这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对教师平时课堂上补充的容如"语义场"、"自源文字"等等不够重视,不记笔记,所以失分较多。选择题、判断题,学生的得分率较高,大部分学生这两题的失分率在20%以下,说明学生对于给出答案然后进行选择或判断还是有较强能力的。分析题,部分学生只记住

试卷分析报告范文篇

试卷分析报告范文6篇 试卷分析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试卷一直以来被用来检验教学成果,试卷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每个阶段、每门课程的学习情况。如果能够对试卷质量进行量化分析,记录每位学生每一道题的答题情况,教师就可以有 针对性的对不同学科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合理规划,使教学和指导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试卷分析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试卷分析报告范文篇一:试卷分析报告参考模板 一、原始成绩分布情况分析 文学院200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班应考人数73人,实际参考人数72人,平均分为75、95、从成绩分布情况来看,最高分89、5分,最低分50分;80-90段30人,70―80段24人,这两段学生最多;60-70段14人,90分以上的没有,60分以下的4人。从总体看来,该班成绩分布合理,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点、典型性错误的分析 (一)试题内容分析 1、试题题型多样,题量合适 试题题型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按照认知能力,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进行命题,既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查,又重视应用能力的考查。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论述题重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分析 题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语言分析和应用能力。 2、试题难度适中 本次考试依照考试大纲出题,既有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记忆考查的题目,又有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的题目。试题的难度适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体是:容易的占20%,较易的占30%,难度适中的占20%,较难的占30%。试题充分注意到语言学基本知识和语言应用分析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注意到适宜学生水平的发挥。例如义素分析、歧义结构分析等题目,可以考出各种程度学生的真实水平,能够拉开成绩档次。 3、试题题目设计较科学合理 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体上是:识记占30%,理解占30%,应用占40%。命题覆盖各章,既全面考核,又突出重点。各章题量所占比例是: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

考试试卷分析诊断表

4.9 考试试卷分析诊断表 案例背景 每逢考试阅卷完毕,成绩汇总出来后,学校领导,年级组长、学科组长都会从不同角度关心考试结果,而任课教师除了要关心自己任教的班级学生的成绩外,还应该根据总体考试情况对试卷进行分析,通过统计每道题的得分率,平均分,正确率等,来分析每道题所涵盖的知识点的落实情况,命题人员应该根据统计结果与命题预设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使得今后命题能够使得考试结果更接近预设目标,任课教师通过试卷分析,找出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今后改进教学。 本案例以天津市2002年高中会考的某所学校的八个班的400名学生的语文试卷的客观题部分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 关键技术点 要实现本案例中的功能,学员应该掌握以下EXCEL技术点。 ●基础知识快速选择矩形区域冻结窗格添加辅助行按行排序数据的百分比形式显示 ●函数应用 IF函数, COUNTIF函数, SUM函数, Rank函数 ●综述数组公式 最总效果展示 4.9.1创建试卷成绩统计表 Step1创建工作簿、重名工作表 创建工作簿“试卷分析.xls”,然后将工作表重命名为“数据表”,“成绩转换”和“分题汇总”。 Step2导入答题卡原始数据 将八个班的400名考生答题卡汇总结果粘贴到“数据表”。 Step3设计成绩转换表框架 ①在单元格区域A1:R1输入表格字段名称,如图3所示。 ②在单元格B2输入“标准答案”,在单元格区域C2:N2分别输入各题的标准答案的字母。 ④在单元格B3输入“分数”,在单元格区域C3:N3分别输入各题的分数。 Step4输入班级名称和学生考号 ①单击工作表标签“数据表”,首先选中单元格区域A2:B2,然后按组合键选中单元格区域A2:B401。 ②按组合键复制,切换到“成绩转换”工作表,单击单元格A4,按组合键粘贴。 Step 5实施成绩转换 ①在单元格C4中输入公式:“=IF(数据表!C2=成绩转换!C$2,C$3,0)” 按键确认即可得到第一名考生“题1”的分数。 ②单击单元格C4,向右拖曳填充柄至单元格N4即可完成第一名考生“题2”至“题12”的得分统计。 ③选中单元格区域C4:N4,左键双击单元格N4右下角的填充柄即可完成其余学生的“题1”至”题12”的得分统计。 Step 6冻结窗格 当编辑过长或过宽的Excel工作表时,需要向下或向右滚动屏幕,这时表头也会相应的滚动而不能在屏幕上显示出来,从而造成用户不便,设施我们可以通过“冻结窗格”,让上面或左面的表头内容不随屏幕滚动。单击第4行的行标以选中第4行,然后单击菜单“窗口”→“冻结窗格”。 这时在第4行的上方就会插入一条冻结线,之后拖动上下滚动条即可查看每个学生的数据的详细情况,而表头行始终存在。 如果不需要时可以单击菜单“窗口”→“取消冻结窗格”,即可取消对窗格的冻结。 Step 7统计“说明文阅读”,“小说阅读”和“文言文阅读”的单项成绩和“客观题”总成绩。 “题1”至“题4”的内容为说明文阅读,“题5”至“题8”的内容为“小说阅读”,“题9”至“题12”的内容为“文言文阅读”。 ①在单元格O4中输入公式:“=SUM(C4:F4)”,按键确认。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样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表时间:2017 年 6 月29 日 教师科目数学班级三(3) 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试卷的特点本次试卷的试题题量适中,紧扣大纲要求,重视基础知识。试题的难易适中,出题全面,有些题目思维含量高,例如选择题中的第2题,考查了位置的相对性,需要学生通过画图而得到正确的答案。试题题型灵活、全面,很好地考察了学生对前两单元所学知识的全面掌握。本次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例如:填空题第3、9题,选择题第1题,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本次试卷通过不同的出题形式,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试卷中反映的问题及失分率1.口算:5题。全班对此掌握的还可以,只有个别学生由于粗心错几题。2.填空:共9题。错误最多的是第2题的后面两个空和第3题。由于平常我们都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表示方向,而此题用在了生活中,导致学生对左、右表示的方向分不清楚。而第3题则是常识题,学生知识面还不够广。3.选择题:共10题。错误最多的是第1题和第4题。主要是学生审题不够清楚。4.用竖式计算:共18分。由于学生横式上漏写答案或者漏写余数而扣分,但总体上,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已基本掌握。 对教学中的启发和建议1.从教师自身找原因,平时教师应多研究题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举一反三,灵活掌握。2.需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是做题的第一步,只有审清题目,弄明白题目的意思,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平时上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分析题中的条件,教师只能在必要时进行一些引导或启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3.加强算理教学,注重计算题和口算题的练习,并养成算后检验的好习惯。4.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供大量信息,让学生各取所需,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在练习中设置开放性题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创设平等机会。还可以实行“小老师”帮扶,提高“转差”的效果。

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表

2014- 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说明:表格空间不够大,可以自行调整。 学校年级科目任课教师执笔人 一年级语文 要求一、试题评价 1、关于试卷命题科学性的分析:考查目标的合理性、明确性,考查内容的准确性、适切性,题目表述的规范性,容量(题量)、覆盖面的合理性,材料选取的严谨性,试题的梯度等。 该试卷知识覆盖面较广,信息量大,贴近学生 生活,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检测了运用的 能力。体量适中,难易适度。依据课标,尊重教材。同时,有一道题目没有单一的答案,有助于学生创 造性发挥,比较注重课改评价理念的践行。 本次考试有七大题型,有基础知识的考核和阅 读能力的考核。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较为全面,包 括字、词、句,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阅读能力的 考核是根据二期课改精神设计的,主要考查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如,“看图,写一写”,要考查学生能否读懂文章,能否从图中找到答案。 我对81名学生的试卷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统计。下面我就试卷呈现的方式分为两部分,对该卷以及 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对错题分析。 2、关于命题知识和考点的分析:三维目标的体现情况,试题的立意,考查的重点,考点的分布等。 试卷的命题概括了本学期所有的知识点,重难点突出,考点的分布也很合理,学生在考试时的时间也很充足,并且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卷。 3、对试卷题型、卷面的分析:各类题型的数量、比例及合理性的评价,卷面设计特点及评价。试题的各种题型都有,中和考察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卷面设计方面也很新颖,考点分布的顺序和内容 也很合理。 二、试题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试题的教学导向性分析,对教学能产生哪些积极的引导,有什么启示;对试题存在的问题作简要描述,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改进意见,举出实际的例子。(一)基础知识部分 绝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尤其是第一、二、三、四、九、十、题正确率较高。但是,有一小部分学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题,让学生把声母和韵母分类,有个别学生对个别字的声母和韵母没弄清楚,比如:韵母“an”,有一个学生把它连到声母的屋子了;声母“sh”字,有一个学生把它连到韵母那里去了。 第二题“认一认,连一连”,个别学生对生字“商场、早晨、豆角”这四个词语的读音掌握得不扎实。 第三题“找一找,连一连”分为两部分,一部

形势与政策试卷分析表样本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试卷分析表 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任课教师黄圣 任课系(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任课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参加考试学生所在系、 专业、年级 公共事务学院14行政管理(本科)1班 应考人数50 实考人数50 缺考人数0 缓考人数0 课程性质1、考试 2、考查√考核方式1、闭卷 2、开卷 3、其它√ 成绩分布情况 90—100分80—89分70—79分60—69分0-59分人数0 50 0 0 0 百分比0.00 100.00 0.00 0.00 0.00 具体分析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该课程能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的有关精神,为当代大学生寻找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大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因此课程的内容以实事案例和分析为主。 本次试卷以论文的形式要求学生作答,难易程度适中,论文的内容涉及当下最新的热点问题和时事新闻,知识面多,覆盖面广。从学生的论文情况来看,学生对热点问题和时事新闻的都形成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看法,但部分学生没有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映出部分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这门课还是本着可有可无的态度,没有充分意识到关注时事新闻和热点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视度不够。 注:1、本表于考试结束后填写,一式两份,经教研室主任审核后其中一份与学生成绩单、试卷一并存入试卷保管袋内,另一份存任课系(部);2、具体分析部分如不够填写,请另用A4纸填写附后。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教研室主任: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

试卷分析范文10篇完整版

《试卷分析范文》 试卷分析范文(一): 一、试卷评阅的总体状况 本学期文科类数学期末考试仍按现用全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课《应用数学基础》教学,和省校下发的统一教学要求和复习指导可依据进行命题。经过阅卷后的质量分析,全省各教学点汇总,卷面及格率到达了54%,平均分54、1分,较前学期有很大的提高,答卷还出现了不少高分的学生,这与各教学点在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省校统一的教学指导和管理是分不开的。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总结各教学点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卷面考试的质量分析,发给各教学点,望各教学点以教研活动的方式,开展讨论、分析、总结教学,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考试命题分析1、命题的基本思想和命题原则命题与教材和教学要求为依据,紧扣教材第五章平面向量;第七章空间图形;第八章直线与二次曲线的各知识点,同时注意到我省的教学实际学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注重与后继课程的教学相衔接。以各章的应知、应会的资料为重点,立足于基础概念、基本运算、基础知识和应用潜力的考查。试卷整体的难易适中。2、评分原则评分总体上坚持宽严适度的原则,客观性试题是填空及单项选取,这部分试题条案是唯一的,得分统一。避免评分误差。主观性试题的评分原则是,以知识点、确题的基本思路和关键步骤为依据,分步评分,不重复扣分、最后累积得分。 三、试卷命题质量分析以平面向量、直线与二次线为重点,占总分的70%左右,空间图形约占30%左右,基础知识覆盖面约占90%以上。试题容量填空题13题,20空,单选题6题,解答题三大题共8小题。两小时内解答各题容量是足够的,知识点的容量也较充分。平面向量考查基本概念,向量的两种表示方法,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数量积的两种表示形式,与非零向量的共线条件,两向量垂直与两向量数量积之间的关系,试题分数约占35%左右。直线与二次曲线考查,曲线与方程关系,各种直线方程及应用,二次曲线的标准方程及一般方程的应用,方程中参数的求解,各几何要素的确定,试题分数约占35%左右。空间图形着重考查平面的基本性质、两线的位置关系、两面的位置关系、线面的位置关系、三垂线定理的应用、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所成的角、距离计算等问题。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为减轻学生负担末列入试题中(但复习中仍要求应用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该部份试题分数约占30%。三章考查重点放在平面向量、直线和二次曲线,其次是空间图形部份。故考查的主次是分明的,贴合高职公共课教学大纲的要求。 四、学生答卷质量分析 填空题:第1至3题考查向量的线性运算和位置向量的坐标线性运算,答对率约85%左右,其中大部份学生对书写向量遗漏箭头,部分学生将第3题的答案(-9,3)答成(9,-3)或(-9,-3)等。符号是不清楚的,反映出部份学生对向量的线性运算并非完全掌握。第4~7题涉及立体几何问题,主要考查线面关系,面面关系。

学生试卷分析表

个性化辅导——试卷分析 分校:苏州分部养育巷填写时间:2010-12-24 教师姓名晏国林学生姓名葛辰昱年级高二 测试次数第(1)次测试时间** 科目物理 测试内容1、动能定理 2、圆周运动 3、静电场 4、电路 学生情况 本次测试中得到了76分。失分的地方主要是选择题和计算题的计算部分。选择题错的都是做过的。并且卷面不整洁,字迹略显潦草。但是,规律性强的内容记忆的比较好;题目能找到思路,并且较为清晰,但是思考过程较为简单,导致题目细节上的失误。 存在问题1、计算失误比较严重。从侧面反映出粗心,浮躁。 2、公式,标量的思想不是很好。 3、对于功的理解有问题。 4、思维不够缜密,审题方面仍然存在问题,不愿意在已经懂的问题上追根究底, 缺乏联系,对知识掌握的不熟练。 5、对于做题,相当随意,认真度不够。 解决措施1、要加强计算上的训练,主要通过将题目过程一一按条理写出来,并做到整洁、 条理清晰。 2、公式和标量的应用方面,主要通过公式形式的计算,加强对公式的理解和标 量的应用,慢慢培养她的做题思路和思想。 3、内容不了解的地方,要多用形象生动的举例来打开学生思路,让她对于这方 面内容,有较为透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加强此方面训练。 4、主要通过,认真整理错题,对题目举一反三,认真揣摩,引起学生联想来解 决思维不缜密,身体方面的问题。如:公式应用的题目,并围绕这种题目多做题目,强化训练。 5、从个人的小习惯改起,如,名字,年级的书写,慢慢培养认真的态度,达到 在做题时对题目书写的整洁,清晰。 总结评语 在这段的学习中,对于物理方面的理解与习惯,都有明显的进步,由于时间不是很长,效果并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还需要老师,学生,家长一起努力来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与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家长意见 签字: 日期:

试卷分析图表

2009—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及自我反思 二、试题整理 (一)积累运用1题语段选自《看云识天气》,包括3个小题:①字音、字形②选词填空③仿写; (6分) 2题是按要求默写古诗文,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8分) 3题根据九年级上综合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改编①评价古代文人(2分)② 引用弟子规对同学进行劝说。(2分) 4题为名著阅读,题型设为选择题,考查点在于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及作品作者的 掌握考察2011年 1题为语段阅读包括3个小题:①字音、字形②修改病句③仿写;(6分) 2题是按要求默写古诗文,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7分) 3题根据九年级下册综和性学习《岁月如歌》改编,考查内容为:①给老师或同 学写临别赠言②为毕业纪念册起一个意蕴丰富的名字,并说明理由;(4分) 4题为名著阅读,考查点在于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的认识, 所选人物均出自《课程标准》推荐的阅读篇目。(3分) 2010年1题抄写题(1分) 2题语段选自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包括4个小题,内容为:①文 学常识②字音、字形(课后读一读、写一写)③词语运用④仿写(课后习题); (6分) 3题是按要求默写古诗文,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7分) 4题根据九年级上册综和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改编,考查内容为:①写读书 名言②表达观点、说明理由③名著阅读情况;(6分) 2009年内容 年份分析 1、积累与运用:8道题左右,其中字音、字 形、词义题多出自课内重点讲读篇目, 名著阅读,口语交际几乎年年考,会有课本单元 后的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的相关内容。

(二)文言文阅读 (一)词曲赏析《天净沙.秋思》,主要考查诗画结合和诗歌表达的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所选材料为课内《马说》,课外《马价十倍》两则材料 的内在联系都与伯乐有关,根据原文设置的问题有:①实词和通假字的解 释和运用②句子翻译③联系乙文谈“名人效应”的利与弊2011年 (一)新增加了诗歌赏析,诗歌为《望岳》,考查点主要是炼字和诗歌所 蕴含的哲理。 (二)文言文阅读所选材料为课内《岳阳楼记》,课外出自《宋名臣言行 录》,两则材料的内在联系是第一篇是范仲淹的代表作,第二篇是对范仲 淹其人的介绍,根据原文设置的问题有:①实词和虚词的解释和运用②句 子翻译③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来谈谈对主旨句的认识。 2010年(一)《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9分)《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中学语文教材传统篇目,本片段考查内容为①词语 解释②句子翻译③文章主题的理解(课后习题)。 (二)课外文言文选自《庄子·天运》中的小故事《东施效颦》,为了便于 理解文章内容,又链接了《邯郸学步》,本题满分6分。 根据原文设置的问题有:①词语解释②句子翻译③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 解,给故事中的人物提建议。 2009年内容年份 分析 2、文言文阅读:7道题左右,解释加点词 (虚、实词,通假字)、翻译句子、对课文 内容理解、对课文中人物评价年年考,课内 诗词鉴赏题连考两年,也是今后倾向。课内、 课外结合,课外写景、写人较常见。 (另注:2007年中考文言篇目《岳阳楼记》 2008年中考文言篇目《小石潭记》)

新整理数学卷面分析(3篇)

数学卷面分析(3篇) 数学卷面分析第一篇: 一、基本情景 全卷共30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我校这次期中考试的考生有527人,其中100分的考生有8人,85分以上的397人,优秀率为75.3%,及格人数为517人,及格率98.1%,平均分为87.6分。本次试卷分析采用了抽样调查,样本容量为250。 下表是各分数段人数汇总: 分数 段20~2930~3940~4950~5960~6970~7980~8990~99100 人 数114319411732778 由上表可见,今年期中数学成绩的峰值一段是在90~99分之间,另一段在80~89分之间,低70分者占总人数的5.3%,90分以上者占54%。这一结果证明我校数学教学两极分化的现象不容忽视。 二、学生学习状况(答题)评价 1.填空题考生答题情景分析 填空题(1-7)(9-10)均为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数学中的基本概念(相反数、绝对值、系数、同类项、科学记数法)的理解,

以及对基本技能(求代数式的值)的应用,得分率很高。 填空题(8)主要是借助数轴来处理点与点距离的问题,需要分类讨论,有一小部分学生只研究了一种情景,在调查的250份试卷中,有56位同学答错了,错误率为22%。这类试题涉及知识虽然基础,但需要考生具备必须的学习本事。考试结果证明,对这样的试题,有相当一小部分学生存在本事上的欠缺。 填空题(11)是信息题,学生需要根据表格供给的数据完成两小题,考查的是绝对值在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应用,其中第1问求最接近标准的是哪个,没有学生做错,而求最重的足球比最轻的足球重克时,错误率将近45%,得到的答案是26,在必须的程度上还是没有真正的理解+12,-9,+18,-10,-8这些数在本题中所表示的意义。 填空题(12、13)是探索规律题,其中第12题全对,所以,从简单的一列数中探索规律,然后写数相对而言要比较简单。可是第13题的错误率是59%,这题难度相比较较大,虽然折纸问题是上课一齐探索过的,并且纸的层数与折的次数之 间的规律对某些学生来说不难,关键是学生不知如何解决0.1x2n》12。其实如果用计算器来探索,这题就很简单。学生对用计算器来解决问题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填空题(14)考查的知识点如何表示一个两位数,错误率为31%,其中错误的原因基本上有两个:①分别表示了十位和个位的代数式,没有表示出这两位数②不明白如何表示。总体而言,

语文试卷分析表

汪沟中心小学学校四年级三班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表 年月日

对试卷的分析和评价应考虑以下一些因素:⑴、试题类型、整体结构、题量、难易程度,各题型覆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考查综合应用能力、素质情况及比例;⑵、试题是否规范,是否符合课标要求,命题与课标、教材的联系程度;⑶、试卷是否清楚、准确,有无错误;⑷、题型和题数,难度和区分度,覆盖面和重点、难点的体现;⑸、评分标准是否科学、合理、规范,阅卷评分是否严格、公正、无误;⑹、分析教学中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本次考试对今后教学的借鉴意义等内容。

汪沟镇中心小学学校四年级三班语文期中综合能力自测试卷分析表 年月日

对试卷的分析和评价应考虑以下一些因素:⑴、试题类型、整体结构、题量、难易程度,各题型覆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考查综合应用能力、素质情况及比例;⑵、试题是否规范,是否符合课标要求,命题与课标、教材的联系程度;⑶、试卷是否清楚、准确,有无错误;⑷、题型和题数,难度和区分度,覆盖面和重点、难点的体现;⑸、评分标准是否科学、合理、规范,阅卷评分是否严格、公正、无误;⑹、分析教学中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本次考试对今后教学的借鉴意义等内容。

汪沟镇中心小学学校四年级三班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分析表 年月日

对试卷的分析和评价应考虑以下一些因素:⑴、试题类型、整体结构、题量、难易程度,各题型覆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考查综合应用能力、素质情况及比例;⑵、试题是否规范,是否符合课标要求,命题与课标、教材的联系程度;⑶、试卷是否清楚、准确,有无错误;⑷、题型和题数,难度和区分度,覆盖面和重点、难点的体现;⑸、评分标准是否科学、合理、规范,阅卷评分是否严格、公正、无误;⑹、分析教学中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本次考试对今后教学的借鉴意义等内容。

三年级卷面分析表(电子版)

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面分析表 学校(加盖公章) 一、成绩统计: 注:各学科均按照:90分(含90分)以上为优秀;60分(含60分)以上为及格实行数据统计,保留两位小数。 二、卷面分析: (1)试卷质量分析: 本次三年级试卷题量适中,题目类型较简单,但题目类型比较丰富,涵盖了看拼音写词语、组词、补充词语、近义词、仿写比喻句、课文回顾,阅读、作文等内容。全年级有201名学生参加考试,最高分93分,最低分43分,优秀学生5人,优秀率2.5%,及格学生183人,及格率91%。 一题看拼音写词语,应得分2010分,实得分1809分,得分率90 %,检查学生对这学期生字掌握情况,题型简单,比较常见。 二题用“”画出带点字的准确读音,是对生字前后鼻音识记情况的考查,应得分1206分,实得分904分,得分率74%,好多同学的前后鼻音不分,造成了丢分。 三题组词,考查了本册教材的学习的形近字,而且紧扣教材,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应得分1608分,实得分1497分,得分率93%。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出现了错字现象。 四题补充词语,并造句,应得分1206分,实得分700分,得分率仅为58%,这道题中“奇()异()”,学生填不上导致出现错误。 五题写出括号里词语的近义词,应得分804分,实得分700分,

得分率为87%,有一定难度,学生在答题中不理解“衬托”的意思,导致不能准确填写。 六题照样子写句子,应得分804分,实得分613分,得分率为76%,比喻句练习很多次,但卷子中给定具体的事物补充后面的部分,学生就不能准确的填写了。 七题照样子改句子,应得分804分,实得分800分,得分率99.5%,题型简单,但学生出现了粗心现象,导致丢分。 八题课文内情回顾,应得分2010分,实得分1060分,得分率为52%,难度较大,出现了略读课文填空,学生不能准确、按顺序填写,导致丢分较多。 九题我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应得分4020 ,实得分2010分,得分率为50%,学生在填写反义词时不能准确从文中找到准确的反义词实行填写,在回答问题上,读短文时不认真,回答不具体,导致丢分。 十题快乐作文,应得分6030分,实得分4623分,得分率77%。作文要求是写暑假里快乐的事,多数同学能按要求完成习作,并能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完整。部分学生只能写清一件事,但语句不够严谨,用词不够准确,导致是二类文章,个别学生出现审题不清,导致作文丢分较多。 总体上看,本次试卷题型较为单一,考察涉及面较窄,没有全面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成绩较低。 (2)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85%以上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卷面中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卷面整洁,没有乱涂乱改的痕迹。 2)、本次考试成绩比平时的测查成绩低,全年级70分以下的学生有52人,这些也是平时各任课教师帮扶的对象。但从卷面情况来看他们还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欠缺技巧。 3)、一部分平时学习较好的学生没有考好的原因是对课文内容记忆不牢,更重要的是不细心审题,不该出错的也出错。 4)、从学生的答卷情况来看,试卷中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学生普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