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居易生平经历

白居易生平经历

白居易生平经历
白居易生平经历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晚年曾官至太子少傅。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与李白、杜甫并称“李杜白”。现实派诗人。

别名白乐天,香山居士,白傅,白文公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中国河南新郑市(今郑州新郑)

出生日期公元772年2月28日

逝世日期公元846年

中文名白居易

葬于洛阳香山

祖籍山西太原

别称诗魔、诗王

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华州下邽人,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白居易的祖父后来在河南巩县当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就举家搬迁到了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2月28日)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东郭宅。

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北宋诗人,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迁居开封(今属河南)。

苏舜钦,宋仁宗景祐元年(1035年)进士。历任蒙城、长垣县令,入大理评事、集贤校理、监进奏院等职。是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重要作家。

祖父苏易简,宋太宗时参知政事。父苏耆,官至工部郎中、河东转运使。苏舜钦22岁时,因父亲官职而得以补太庙斋郎、荥阳(今属河南)县尉,景祐元年(1035年)进士。历任蒙城(今属安徽)、长垣(今属河南)县令。

杜衍以女嫁之,进奏院祠神,售废纸公钱宴会。因参加范仲淹为首的革新集团,为人所弹劾,以“监守自盗罪”削职为民,闲居苏州沧浪亭。后再起用为湖州长史,庆历八年(1048年)十二月卒。有子苏泌

董源生于唐朝末年,一说是南唐中主李璟迁都南昌时,董源受到朝廷的赏识,随着政治地位的升迁,使他的绘画艺

术有了一个施展于朝的良机。他的山水画艺术曾得到李璟的垂青,保大五年(947),元日大雪,李璟召集群臣登楼摆宴、赋诗,董源和当时的肖像画家高冲古、仕女画家周文矩、界画家朱澄和花鸟画家徐崇嗣等合绘纪实性大作《赏雪图》,画中的雪竹寒林由董源主绘。董源活动的地区正是六朝萌发山水画的故地。在东晋顾恺之的时代,山水仅仅是依附于人物画的配景,而且缺乏与人物正确的比例关系和远近层次。至南朝宋时的宗炳,山水画开始具备了独特的审美内容和美感享受,脱离了人物画,自成一科。

当水墨山水尚处于探索阶段时,李唐政权在天祐四年(907)消亡,中国再度陷入分裂状态,这在客观上使唐人未尽的水墨山水画事业,在五代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封建统治政权的武装割据强化了水墨山水画的地区性特点,并带有地质构造上的不同特性。

董源继承唐代的五代水墨山水画,按北、南两路分道扬镳,形成了山水画史上的两大画派。在北方,有由唐末入后梁的山水画家荆浩。董源开辟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是与荆浩对峙的两大流派之一,这是以地域划分的画派,也是画史上最早的山水画流派,标志着山水画在艺术上的进一步成熟。

董源能作为江南水墨山水画派的宗主,除了前人的艺术积累、地理条件等因素外,南唐的政治、文化环境促成了绘画艺术的发展。与政权更迭频繁的北方梁、唐、晋、汉、周五代相比,南唐的社会政治环境要稳定得多,南朝于江南奠定的文化基础在南唐发挥出一定的作

用。保大年间(943—947)初,李璟在宫中设立了翰林图画院,简称画院,直接为完成朝廷的命意而作画,董源常奉旨与画院画家们合作。当时享有盛名的画院画家有王齐翰、卫贤、周文矩、顾闳中、赵幹等,他们都长于或兼擅山水画。如王齐翰的《勘书图》轴(一作《挑耳图》,南京大学历史系藏)和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轴(宋摹,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等人物画中的屏风绘有山水。卫贤的《高士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和赵幹的《江行初雪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是两帧有人物活动的山水画,他们的山水画风虽各有小异,但总体风格基本一致,皆以细笔为工,用墨为主,山石陡峭,多有北方的地貌特征,尚未表现出江南地区独特的地貌和气候特征,只有画院外的董源不拘陈格,自成一体。遗憾的是,他的画风未能主宰画院内的山水画坛,却在院外的道释画家中赢得了追崇者,如释巨然和刘道士等。

董源在北宋中、后期,首次受到沈括、米芾、苏轼等文人的推崇,他们深为董源真率潇洒的笔致所折服。董源之所以在这个时期受到文人们的青睐,是因为这些文人画的开宗立派者推崇自然、放达和潇散的审美趣味,而董源山水画的艺术内涵正在于此。

荆浩

编辑词条

中国五代后梁画家,博通经史,并长于文章。字浩然,沁水(今属山西)人,生于唐朝末年,大约卒于五代后唐(923-936)年间。出生地过去一直误为是山西沁水,实为河南济源。士大夫出身,后梁时期因避战乱,曾隐居于太行山洪谷,故自号“洪谷子”。擅画山水,常携笔摹写山中古松。所作云中山顶,能画出四面峰峦的雄伟气势。自称兼得吴道子用笔及项容用墨之长,创造水晕墨章的表现技法。亦工佛像,曾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双林院作有壁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画家之一。所著有《笔法记》。存世《匡庐图》。荆浩字浩然,约生于唐大中四至十年(850-856)。早年“业儒,博通经史,善属文”,学识渊博。济源的风物景观多名人足迹,白居易有诗云:“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危磴上悬崖,澄转枋口。”唐开元道教宗师司马承桢曾于王屋山创建阳台宫。少年时的荆浩常来此宫,受司马承桢影响,在晚年所著<笔法记>中,将其与王维、张璪并列,赞曰:“白云尊师气象幽妙,俱得其元,动用逸常,深不可测。”荆浩还曾创作表现王屋山主峰的<天台图> ,这些都与他早期生活经历有关。

荆浩不仅创造了笔墨并重的北派山水画,被后世尊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还为后人留下著名的山水画理论《笔法记》,以假托在神镇山遇一老翁,在互相问答中提出了气、韵、思、景、笔、墨的所谓绘景“六要”,是古代山水画理论中的经典之作,比更早时期南齐谢赫的“六法论”有所发展,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荆浩创山水笔墨并重论,擅画“云中山顶”,早已提出山水画也必须“形神兼备”、“情景交融”,他的作品已被奉为宋画典范,只可惜留存于世的作品极少,且仅有的几幅画也尚存真伪之疑。

荆浩生平及早期绘画活动,荆浩出生于河南济源。济源北倚太行,西望王屋两山,南临黄河,与古都洛阳相邻,历来文风颇盛。沁河由西北截太行而出,两岸峭壁如削,谷幽水长。荆浩故里位于今县城东北十五里的谷堆头村,现存荆浩墓遗址。

编辑本段仕途

唐乾符元年(874)前后,荆浩由家乡来到开封,得同乡裴休的关照,曾为唐末小官。裴休任宰相五年,唐大中十年(856)罢官,在开封遇到高僧圆绍,二人志同道合,圆绍就命他居住在开封夷门仓垣水南寺。后圆绍名声日显,又扩建成横跨夷门山的巨院,由唐僖宗亲自题赐院额曰“双林院”。荆浩曾为双林院这一重要禅院绘制壁画,足见他当时的画名。“尝于京师双林院画宝陀落伽山观自在菩萨一壁”、(<五代名画补遗>),但此画未能传留,根据他后来在水墨山水画上的创造精神,可以断定,那是一幅人物与山水结合的水墨画。荆浩兼擅人物还有其他例证。现存他的《匡庐图》中,就有几个细小而动态极佳的点景人物。<宣和画谱>中,也记载他曾画有人物繁多的<山阴宴兰亭图>三幅、<楚襄王遇神女图>四幅。清代李佐贤<书画鉴影>著录了荆浩的<钟离访道图>:“山林墨笔,人物着色,兼工带写。”并记述画中钟离作举手问讯状,将士伫立状,对岸真人傍虎而行及童子回顾指示状等,描绘得十分生动。

编辑本段隐居

浩在五代后梁时期,因政局多变,退隐不仕,开始了“隐于太行山之洪谷”的生涯,自号洪谷子。洪谷位于开封之北二百里左右的林县。林县唐时名林虑县,太行山脉于县西绵亘一百八十里,总称林虑山,由北向南依次叫黄华、天平、玉泉、洪谷、栖霞等山。山势雄伟壮丽,幽深奇瑰,历代多有隐逸者。北宋山水大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指出:“太行枕华夏,而面目者林虑。”认为林虑乃太行山脉最美之处。

荆浩在这样幽美的环境中,躬耕自给,常画松树山水。他与外界交往甚少,但同邺都青莲寺却有较多联系,至少两次为该寺作画。邺都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北,位于林县之东,三国

时为曹魏都城。当时邺都青莲寺沙门(住持和尚)大愚,曾乞画于荆浩,寄诗以达其意。诗曰:“六幅故牢建,知

君恣笔踪。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近岩幽湿处,惟藉墨烟浓。”可知他请荆浩画的是一幅松石图,以屹立于悬崖上的双松为主体,近处是水墨渲染的云烟,远处则群峰起伏。

不久荆浩果然画成赠大愚,并写了一首答诗:“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禅房时一展,兼称苦空情。”显然对自己这幅水墨淋漓的作品相当满意,同时也反映出他退隐后的心境——“苦空情”。苦空为佛家语,认为世俗间一切皆苦皆空,这正是他厌恶乱世的情怀。

从两人相互赠答诗中,可以看出他们不同寻常的关系。大愚说:“六幅故牢建,知君恣笔踪。”显然讲的是另一件事。“六幅”可解释为六张画,也可释为一张篇幅很大的画。按汉制,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六幅就有一丈三尺二寸宽,也许是一件屏幛画。“故牢建”是说依然坚固地收藏着,保存完好。建,通“键”,锁藏。正因大愚以往曾得到过荆浩之画,所以才能说“知君”如何如何。且可以推断那六幅画作已是几年前的事了。

白居易人物简介

白居易人物简介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 陕西渭南东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 代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 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白居易祖籍 山西太原,其曾祖父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其祖 父白湟又迁居河南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 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降 生了。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香山居士”。武宗 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邓肖达曾说:“正是因为白乐天的诗老妪能解,才确立了他的诗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新疆和朝鲜、日本。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宋代陆游及清代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 晚年与刘禹锡友善,称刘白,提倡歌诗发挥美刺讽喻作用。其词极有特色,以风格明丽见长,为后世词人所推崇。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问刘十九》《买花》《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 白居易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

我读白居易论稿

专精博约守正出新 ——我读《白居易论稿》摘要:在我国唐代文学史上,白居易是仅次于李白、杜甫的诗坛巨擘。他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富有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他的诗歌主张与诗歌创作,及其对通俗性、写实性创作的突出强调与全力表现,都对我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历来研究白居易的人为数众多,研究成果也蔚为可观。但留下的有争议的疑点和难点也不少。近日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白居易论稿》,从白氏的生平、思想、创作及诗论等诸多方面展开论述,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堪称近年来白居易研究著作中的卓荦者。 关键词:白居易论稿知人论世史料翔实守正出新专精博约 《白居易论稿》的撰著者蹇长春教授是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曾任《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主编、中文系主任,长期从事唐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对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研究用力尤勤。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就致力于白居易研究,先后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具有相当学术质量和水平的学术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他是一位学养深厚、善于思辨、才情横溢而又学风端实、勤奋著述的学者,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白居易研究专家之一。 《白居易论稿》一书,共收论文二十一篇,分为三部分:上篇七篇,专论白居易的生平和思想;中篇八篇,专论白居易的诗论及创作;下篇六篇,为白集杂论。另收附录两篇,为《<长恨歌>主题研究评述》及《八十年来中国白居易研究述略》,虽列为附录,依然是重要的学术论著,更显出作者广阔的学术视野和中肯的学术见地。这二十三篇论文,是蹇长春先生在过去三十年来所发表的白居易研究文章中精选出来的。《白居易论稿》一书由著名的文史专家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卞孝萱教授作序。卞《序》从四个方面深刻而允当地评析了《论稿》的学术见地与特色,不啻是一篇高屋建瓴的“导读”。 本学期,有幸拜读了蹇长春教授的论著《白居易论稿》(敦煌文艺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读后颇觉受益匪浅,这里谨以喜悦和钦佩的心情,谈几点读后感。 一、结合时代背景,力求做到“知人论世” 对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因事贬江州,时任中书舍人的王涯,不但不援手论救,反以“莫须有”的罪名对其落井下石这一历史公案,以往论者多从王涯的性格和人品层面去探究原因,而本书《白居易的江州之贬与王涯的落井下石——兼论元和朝局及乐天遭贬的政治原因》一文指出,“王涯为什么出此下策,对白居易落井下石?窃以为,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出于其贪婪、阴狠的本性;二是为了迎合皇帝,讨好守旧的官僚集团,特别是讨好恩遇正隆的大宦官吐突承璀。”,“只有把问题提到政治的高度,联系贞元、元和之际朝中新旧两派势力尖锐对立的政治形势,结合各自对待永贞内禅及永贞革新的态度,以及所扮演的角色,才能弄清问题的本质。”从这一角度出发,著者得出了不同于传统看法的新观点,即把元和十年的江州之贬作为白居易前后期思想的分界线。著者指出,白氏前期“志在兼济”,积极进取,与元和前期士人们渴望“中兴”,人心思治的政治氛围有关;而贬江州之后,反思官场的险恶。逐渐以“中隐”为“独善”之计,这固然受到明哲保身的消极思想的影响,但归根结底,是为宪宗晚年的倒行逆施,及接踵而来的穆、敬、文、武诸朝,国是日非,大唐帝国日益走向衰飒没落的历史大趋势所决定的。至于把元和十年白氏因论事遭贬,看作其思想变化的契机,只不过是历史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在论及王涯落井下石的问题,著者不把问题的实质仅仅归结为王涯的个人品质,而是与当时的政治形势联系起来,指出:王涯诬陷白居易,固然处于其贪婪、阴险的本

白居易简介及个人作品介绍

白居易简介及个人作品介绍 白居易 (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 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 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 》、《卖炭翁》、《琵琶行 》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 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作品 主题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 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 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 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 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 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 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 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 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 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 相关联, 多写得意激气烈; 闲适诗则意在“独善”, “知足保和, 吟玩性情”( 《与 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 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 淡泊悠闲的意 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 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 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 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 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

白居易生平经历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晚年曾官至太子少傅。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与李白、杜甫并称“李杜白”。现实派诗人。 别名白乐天,香山居士,白傅,白文公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中国河南新郑市(今郑州新郑) 出生日期公元772年2月28日 逝世日期公元846年 中文名白居易 葬于洛阳香山 祖籍山西太原 别称诗魔、诗王 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华州下邽人,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白居易的祖父后来在河南巩县当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就举家搬迁到了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2月28日)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东郭宅。 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北宋诗人,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迁居开封(今属河南)。 苏舜钦,宋仁宗景祐元年(1035年)进士。历任蒙城、长垣县令,入大理评事、集贤校理、监进奏院等职。是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重要作家。 祖父苏易简,宋太宗时参知政事。父苏耆,官至工部郎中、河东转运使。苏舜钦22岁时,因父亲官职而得以补太庙斋郎、荥阳(今属河南)县尉,景祐元年(1035年)进士。历任蒙城(今属安徽)、长垣(今属河南)县令。

杜衍以女嫁之,进奏院祠神,售废纸公钱宴会。因参加范仲淹为首的革新集团,为人所弹劾,以“监守自盗罪”削职为民,闲居苏州沧浪亭。后再起用为湖州长史,庆历八年(1048年)十二月卒。有子苏泌 董源生于唐朝末年,一说是南唐中主李璟迁都南昌时,董源受到朝廷的赏识,随着政治地位的升迁,使他的绘画艺 术有了一个施展于朝的良机。他的山水画艺术曾得到李璟的垂青,保大五年(947),元日大雪,李璟召集群臣登楼摆宴、赋诗,董源和当时的肖像画家高冲古、仕女画家周文矩、界画家朱澄和花鸟画家徐崇嗣等合绘纪实性大作《赏雪图》,画中的雪竹寒林由董源主绘。董源活动的地区正是六朝萌发山水画的故地。在东晋顾恺之的时代,山水仅仅是依附于人物画的配景,而且缺乏与人物正确的比例关系和远近层次。至南朝宋时的宗炳,山水画开始具备了独特的审美内容和美感享受,脱离了人物画,自成一科。 当水墨山水尚处于探索阶段时,李唐政权在天祐四年(907)消亡,中国再度陷入分裂状态,这在客观上使唐人未尽的水墨山水画事业,在五代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封建统治政权的武装割据强化了水墨山水画的地区性特点,并带有地质构造上的不同特性。 董源继承唐代的五代水墨山水画,按北、南两路分道扬镳,形成了山水画史上的两大画派。在北方,有由唐末入后梁的山水画家荆浩。董源开辟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是与荆浩对峙的两大流派之一,这是以地域划分的画派,也是画史上最早的山水画流派,标志着山水画在艺术上的进一步成熟。 董源能作为江南水墨山水画派的宗主,除了前人的艺术积累、地理条件等因素外,南唐的政治、文化环境促成了绘画艺术的发展。与政权更迭频繁的北方梁、唐、晋、汉、周五代相比,南唐的社会政治环境要稳定得多,南朝于江南奠定的文化基础在南唐发挥出一定的作

白居易的创作主张

白居易的创作主张 (772~846),字乐天,原籍太原,后迁居下(今陕西渭南),生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县)。十一二岁时,因避战乱而迁居越中,后又往徐州、阳等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贞元十六年(800)进士及第,三年后中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为应制举,他与元闭户累月,研讨其时社会政治各种问题,成《策林》七十五篇,其中不少条目与白居易日后的政治态度和见解都有关联。是年,制科入等,授尉,次年为翰林学士。 元和三年至五年,授左遗、充翰林学士。在这一时期,白居易以极高的参政热情,“有阙必规,有违必谏”(《初授遗献书》),屡次上书,指陈时政,倡言租税、绝进奉、放宫女、抑宦官,在帝前面折廷诤。与此同时,他还创作了《秦中吟》、《新乐府》等大量讽谕诗,锋芒所向,权豪贵近为之色变。 元和五年(810),白居易改官京兆府户曹参军,仍充翰林学士。元和六年四月至九年冬,因母丧而回乡守制。生活环境的改变,使白居易有馀暇对往昔的作为和整个人生进行认真的思考,他早就存在着的佛、道思想逐渐占了上风,对政治的热情开始减退。所谓“直道速我尤,诡遇非吾志。胸中十年内,消尽浩然气”(《适意二首》其二)。正可看作他心理变化的证。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回朝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因宰相武元衡被盗杀而第一个上书请急捕贼,结果被加上越职言事以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司马。这次被贬,对白居易内心的震动是不可言喻的。他以切肤之痛去重新审视险恶至极的政治斗争,决计急流勇退,避祸远害,走“独善其身”的道路。这一年,他写下了著名的《与元九书》,明确、系统地表述了他的人生哲学和诗歌主张。 元和十三年底,白居易迁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穆宗继位后,被召回朝,先后任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长庆二年(822),出刺杭州,此后又历任苏州刺史、秘书监、刑部侍郎、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闲居洛阳履道里,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会昌六年(846),年七十五卒。有《白氏长庆集》,存诗二千八百馀首。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极可注意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谕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辞赋合炯戒讽谕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六十八《议文章》)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谕,所以他主张:“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

白居易个人简历

白居易个人简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新郑(今郑州新郑)(仅见于清代县志,存疑),祖籍太原,到其 曾祖父时迁居下邽。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 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 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基本介绍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 河南]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 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2月28日)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武宗会昌 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着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贞元十五年(七九八)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 七十五岁。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诗歌合为事而作,写 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中 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家族成员 曾祖父:白温

祖父:白湟 祖母:薛氏 父亲:白季庚 长兄:白幼文 三弟:白行简 儿子:白阿崔 生活轶事 樊素小蛮 在杭州刺史位上,每当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他邀客来家,先拂酒坛,次开诗箧,后捧丝竹。于是一面喝酒,一面吟诗,一面操琴。旁边有家僮奏《霓裳羽衣》,小妓歌《杨柳枝》,真是不亦乐乎。直到大家酩酊大醉后才停止。白居易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引酌,兴尽而返。据《穷幽记》记载,白居易家里有池塘,可泛舟。他宴请宾客,有时在船上,他命人在船旁吊百余只空囊,里面装有美酒佳肴,随船而行,要吃喝时,就拉起,吃喝完一只再拉起一只,直至吃喝完为止。方勺《泊宅编》卷上说:白乐天多乐诗,二千八百首中,饮酒者八百首。这个数字可不算小。他喝酒时用酒来排遣,他是以一天酒醉来解除九天辛劳的。他说:“不要轻视一天的酒醉,这是为消除九天的疲劳。 素口蛮腰,蓄妓(这里的妓,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妾或家庭歌舞妓)玩乐,始自东晋,唐代比较普遍。为了涤除人生烦恼,白居易以妓乐诗酒放纵自娱。他蓄妓与嗜酒无度,直到暮年。从他的诗中知姓名之妓便有十几个,最出名的是小蛮和樊素。唐孟棨《本事诗·事感》中记载:“白尚书(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现代人形容美女说樱桃嘴、小蛮腰或杨柳腰,就是从白居易那里学过来的。

白居易生平的六个阶段

白居易生平的六个阶段 本文是关于白居易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白居易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著名唐代大诗人和文学家,他的生平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下面是小编为你搜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更多内容请留意应届毕业生网。 【基本介绍】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著名唐代大诗人和文学家,与李白、杜甫齐名,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迁居河南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降生了。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称“香山居士”。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死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一、出生乱世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蒲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公元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而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二、仕官生活 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同年四月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今西安周至县)尉。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808年任左拾遗,迎取杨虞卿从妹为妻。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接纳,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绛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李绛认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劝谏宪宗广开言路。 三、贬谪江州

白居易的创作主张

白居易的创作主张 本文是关于白居易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生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县)。十一二岁时,因避战乱而迁居越中,后又往徐州、襄阳等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贞元十六年(800)进士及第,三年后中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为应制举,他与元稹闭户累月,研讨其时社会政治各种问题,撰成《策林》七十五篇,其中不少条目与白居易日后的政治态度和诗歌见解都有关联。是年,制科入等,授盩厔尉,次年为翰林学士。元和三年至五年,授左拾遗、充翰林学士。在这一时期,白居易以极高的参政热情,“有阙必规,有违必谏”(《初授拾遗献书》),屡次上书,指陈时政,倡言蠲租税、绝进奉、放宫女、抑宦官,在帝前面折廷诤。与此同时,他还创作了《秦中吟》、《新乐府》等大量讽谕诗,锋芒所向,权豪贵近为之色变。 元和五年(810),白居易改官京兆府户曹参军,仍充翰林学士。元和六年四月至九年冬,因母丧而回乡守制。生活环境的改变,使白居易有馀暇对往昔的作为和整个人生进行认真的思考,他早就存在着的佛、道思想逐渐占了上风,对政治的热情开始减退。所谓“直道速我尤,诡遇非吾志。胸中十年内,消尽浩然气”(《适意二首》其二)。正可看作他心理变化的佐证。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回朝任太子左

赞善大夫,因宰相武元衡被盗杀而第一个上书请急捕贼,结果被加上越职言事以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司马。这次被贬,对白居易内心的震动是不可言喻的。他以切肤之痛去重新审视险恶至极的政治斗争,决计急流勇退,避祸远害,走“独善其身”的道路。这一年,他写下了著名的《与元九书》,明确、系统地表述了他的人生哲学和诗歌主张。 元和十三年底,白居易迁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穆宗继位后,被召回朝,先后任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长庆二年(822),出刺杭州,此后又历任苏州刺史、秘书监、刑部侍郎、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闲居洛阳履道里,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会昌六年(846),年七十五卒。有《白氏长庆集》,存诗二千八百馀首。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极可注意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谕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

白居易为什么叫诗魔

白居易为什么叫诗魔 白居易一生写了三千多首诗,“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写诗非常刻苦,他写的诗中有:“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的诗句。后人便以“诗魔”称之。【白居易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个人作品】 主题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

走进白居易

走进白居易 宋冉 一、学习目标: 1、让学生认识白居易,并了解他的生平。 2、学习白居易的古诗,并流利背诵。 3、让学生走进白居易,感受国学经典。 二、学习重难点: 1. 让学生认识白居易,并了解他的生平。 2、让学生走进白居易,感受国学经典,并背诵其古诗。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白居易。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成就,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地位。在这诗的国度中,我们已经欣赏过诗仙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还领略过诗圣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在这众多诗的明星中,今天我们又将认识哪位古诗明星呢?猜一猜他是谁?猜到就举手。 2、投影诗人白居易的资料: 这是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并影响深远的中唐诗人,他的诗在当时就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到新罗和日本。这位诗人在唐朝可以说是一个偶像级的人物,他的《长恨歌》、《琵琶行》等流传之广,连小孩及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都在传唱。人们耳熟能详他的诗句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

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3、想一想课下你还搜集了白居易的哪些资料或故事。 生:在我们辛店有白姓的人氏,或许是白居易的后代,而且辛店这里还有一个白居易故居。作为辛店人,白居易在我们这里很有名,和多人都能背诵他的几首诗。 4、介绍白居易勤学的小故事。 投影: 白居易自幼聪颖,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破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白了。 白居易真是勤奋刻苦啊! (二)、学习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勤学诗人十六岁时写下的这首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1、学生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投影古诗) 2、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指名朗读古诗,纠正字音。 3、学生自学书上的助读、注释、大意。 学生自学,教师指导自学。 4、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提问:通过助读,你知道了什么? 谁来介绍词语的意思?生答词义。 谁能给大家介绍这首诗的大意。 5、在了解这首诗大意的基础上,再读古诗。 指名朗读。 女生读,男生读。 师生接读古诗。 6、师:这首诗深受人们喜爱,还把它编成歌,排成舞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同学们可以跟着轻声地唱唱。

白居易诗歌艺术风格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的诗歌风格 与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诗坛又崛起了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元白诗派。这派诗人重写实、尚通俗,走上了一条与韩孟诗派完全不同的创作道路。清人赵翼说:“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最。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 元白诗派的重写实、尚通俗的诗风,其远源可以追溯到三百首中的“风”诗和汉魏乐府民歌,其近源则是安史之乱以来一批具有写实倾向的诗人创作,尤其是伟大诗人杜甫的创作。如有名的“三吏”、“三别”、《兵车行》、《悲陈陶》、《哀江头》等。这些诗作有两点最值得注意:一是继承了古乐府的形式,自拟新题,缘事而发,写真实实事、亲身见闻;二是以朴实真切的语言乃至口语入诗,力求通俗浅显。白居易继承杜甫写实传统的意识是非常明确的。元稹则更欣赏杜诗通俗化的倾向。在这一诗歌通俗化的过程中,张籍、王建、元、白等人由于诗风相近,成为元白诗派的主要成员。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重要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白居易作诗2800余首,有“诗王”之称。他将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讽谕诗之外,还有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前两类体现着他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 白居易的诗,在他在世时便已广泛流传,甚有影响,使他颇感自豪。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土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元镇也说白居易之诗,“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马走之口无不适。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一个人的诗作,在当代即产生这样的社会效果,在古代是极少见的。不但如此,白居易诗当时还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名声和众多的国外读者,日本、新罗(今朝鲜)、日南(今越南)等国,都有传写。据史料载,当时日本嵯峨天皇就曾经抄写过许多白居易的诗,藏之秘府,暗自吟诵。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契丹国王亲自将白诗译成契丹文字,诏番臣诵读。 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罗隐、杜荀鹤,宋代王禹偁、

白居易全面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个人作品 主题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

浅谈白居易和他的诗歌创作

浅谈白居易和他的诗歌创作 摘要:安史之乱后,唐代由盛转衰进入了中唐时期,张籍、王建、元稹、白居易、韩愈、柳宗元等诗人则如群星灿烂带着他们的诗进入了唐代的第二次高潮。白居易则无疑是中唐诗坛一颗璀璨的明星。从白居易的生活遭遇起,个人的经历使他的作品的风格先由讽喻再到后来的闲适。无论从个人的遭遇抒发不平之鸣,或是关注社会反映人民的苦难,大都正视现实。反映人民的苦难,其观察与体验更为深刻,题材内容更为广阔。他的诗作只要分四类,有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及杂侓诗。其中著名的就属讽喻诗和闲适诗,这两类诗充分体现了白居易对现实社会的认知。因此他的诗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键词:白居易讽喻诗闲适诗影响 正文: “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这是白居易在写给东华帝君的《与元九书》中写到的,也因此他的一生都秉承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原则。 白居易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二十六年(800)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疏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贬谪为州刺史。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时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喻诗。 一、他的兼济之志 白居易在为官期间由于不满官场的黑暗,创作了很多的讽喻诗。如《新乐府》五十首和《秦中吟》就是最具代表的作品。在《伤唐衢二首之二》中,白居易曾说:“忆昨元和初,忝备谏官位。是时兵革后,生民正憔悴。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遂作《秦中吟》,一吟悲一事。”这表明了他作《秦中吟》的目的。《秦中吟》10首,内容主要暴露官场的黑暗,权贵的骄纵、对百姓的欺压。 如《议婚》:约作于元和五年(810)。作者对当时崇尚的婚姻观作了一番评论,对当时受封建门第观念影响重财轻人,攀高结富的恶俗做出揭露与批判,并对难于出嫁的贫家女寄予了同情。 《重赋》:当时皇帝除国库外,另设私库,储藏群臣进贡的财物,以供自己享乐之用。地方官员借机巧立名目,大肆搜刮聚敛,以“羡余”(即赋税之盈余)的名义向皇帝进贡,从而得到加官晋爵的机会。广大劳动人民则在重税压迫下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困苦不堪。作者对此现象大为不满,但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没有或不敢把矛头指向皇帝,只得对贪官污吏作出强烈批评。但诗的后半部分对重赋产生的后果的大力渲染,无形中强化了对“本意在忧人”而实“夺我身上暖”的最高统治者的仇恨。评论者以之与杜甫《石壕吏》相比。《伤宅》:唐代中叶,达官贵人奢侈成性,动辄大兴土木,营造园第。这种行径对百姓造成了灾难。作者对此进行了讽刺,认为兴建豪宅的钱最好用于救济贫民,宅地与荣耀的不朽是不可能的:“不见马家宅,今作奉诚园。”

白居易的生平事迹材料

白居易的生平事迹材料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有《白氏长庆集》,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下面是收集整理的白居易生平事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任职情况他生于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生地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市)。11岁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少年时读书刻苦。贞元十六年(820xx年)中进士,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二人订交。以后诗坛元白齐名。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20xx年),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县尉。作《观刈麦》《长恨歌》《池上》。元和二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四年,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他此时仍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政。他能不畏权贵近臣,直言上书论事。元和六年,他因母丧居家,服满,应诏回京任职。十年,因率先上书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次年写下《琵琶行》。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元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还京,累迁中书舍人。因朝中朋党倾轧,于长庆二年(820xx年)请求外放,先后为杭州、苏州刺史,颇得民心,杭州人为了纪念他还把靠西湖边的一面,

命名为白堤。文宗大和元年(820xx年),拜秘书监,第二年转刑部侍郎,四年,定居洛阳。后历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年)以刑部(唐代官吏部门的一种)尚书致仕。在洛阳以诗、酒、禅、琴及山水自娱,常与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会昌四年,出资开凿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民。白居易是弥勒信徒,他组织了一个学会,叫一时上升会。希望大家共同上升到弥勒境界。为了往生弥勒,白居易写过一分决心书:仰慈氏形,称慈氏名,愿我来世,一时上升。慈氏就是弥勒,弥勒是音译,慈氏是意译。我敬仰慈氏菩萨的身形,我呼唤慈氏菩萨的名字,希望来世的我,一定要上升到弥勒菩萨的身边。 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共有七十一卷。 1.翰林学士 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十六年(820xx年)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

白居易的创作思想分析

白居易的创作思想 湛江师范基础教育学院中文系1236班张秋珠 摘要:通过对白居易不同时期诗歌内容的分析,来审视其一生创作的影响。白居易一生分前后两个时期,晚年时,甚至寄情山水、礼僧拜佛,道佛儒三家思想三位一体地影响着诗人,其诗歌创作少了原有的战斗意味,多了几许感伤、几许惆怅。尽管这样,后人也可以通过诗歌的不平、苦寂,来品味其人生,反观其社会,也会给人以一种独特的审美力量。 关键词:白居易;前期后期;诗歌创作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下邽人(今陕西渭南),出生于河南新郑,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于洛阳去世,葬于洛阳香山。 一、白居易前期创作思想和社会价值 遭贬之前的白居易,由于多年饱受离乱,加以当时社会矛盾异常尖锐,悉心洞察社会,深入剖析人生。作为士人的他,深受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影响,以济沧生为己任,把文学当作救济社会改善人生的利器,力求其诗文创作能“补察时政”、“泄导人情”,实践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理念,这种自觉的理论意识,冲破了以后部分诗人专写风花雪月逃避现实的不良倾向,开创了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新局面。值得关注的是白居易的讽喻诗,它们能够反映国事民生,发挥政治上的美刺作用。

首先.诗人在盩庢县做县尉之时,有更多机会接触农民,亲眼目睹了黑暗社会给农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清醒地意识到豪门权贵挥金如土,广大农民啼饥号寒。这便引起了诗人的沉思和激愤。他把斗争的笔锋伸展到时代的洪流。诗人本着“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目的。结合切身感受写下两首著名的诗歌:其一《宿紫阁北村》、其二《观刈表》。《宿紫阁北村》描写军吏“抢酒食”“砍树”两个场面,他们依仗皇帝的“恩幸”,为所欲为,不可一世。结尾运用画龙点睛的笔法,借“我”被吓坏,悄声告村老“主任慎勿语,中尉正承恩”把矛头透过暴卒,刺向其后台“中尉”,又透过“中尉”,刺向“中尉”的后台“皇帝”!此诗一出便令“握军要者切齿”。第二首《观刈表》,所描绘的两幅画面形成强烈反差,前者揭示农民生活的艰辛,后者揭示赋税的繁重,然两者又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即今日的割麦者未必不是明朝的拾麦者,诗中渗透着强烈的讽喻意味。值得称道的是,诗人有农民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安适,“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这无疑是触景生情的产物,寄托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因而诗人在整个创作生涯中便步入了一个新天地。值得注意的诗作《轻肥》(源于《论语·雍也》中的“乘肥马、衣轻裘”)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白居易前后期思想创作的不同

一、白居易前后期诗风对比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大诗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两类体现着他“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这两类诗其实也是他前后期作品的代表。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大异,也就是说白居易晚期诗风较之前期发生了巨大改变。 他的前期作品为劳动人民的痛苦而呼吁,同时对于压迫和剥削人民的统治阶级予以谴责。其诗歌目的只有一个,即“补察时政”。按照这种指导思想,他创作了大量反映民众疾苦的讽喻诗。但晚期他把写作重点转移到身边琐事上,写下了大量吟咏个人闲适情怀,甚至表现自己沉缅酒色的诗作。其时之诗多“称心而出,随笔抒写”,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浅之又浅、俗之又俗。苏轼说“元轻白俗”(《祭柳子玉文》)所谓白之俗,主要就表现在这里。 白居易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他在青年时代刻苦读书,终于靠科举走上仕途。元和三年与五年,授左拾遗、充翰林学士。这一时期是他政治热情最高时,“有翎必规,有违必谏”(《初授拾遗献书》),屡次上书,指陈时政。与此同时,他还创作了大量讽喻诗,锋芒所向,权豪贵近为之色变。也正因为此,他招来权贵的仇恨、皇帝的疏远,几经贬谪。元和六年,因母丧而回乡守制,他的爱女金銮子也在这一年夭折。生活环境的改变,使白居易有余暇对往昔的作为和整个人生进行认真的思考,他心中早就存在着的佛老思想逐渐占了上风,对政治的热情开始减退。元和十年,因为所谓的越职言事以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次被贬让他痛彻心扉,并成为他诗风明显转变的契机。他重新审视险恶至极的政治斗争,决计急流勇退,避祸远害,走“独善其身”的道路。从元和十三年起,他开始平步青云,节节高升。武宗会昌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闲居洛阳,自号“香山居士”。会昌六年卒,年七十五。 二、晚期诗风形成与时代的关系 要谈白居易晚期诗风的形成,必须要联系当时的整个时代。唐朝自安史之乱后,中央政权日见削弱,藩镇拥兵割据,各霸一方。宦官掌握禁军大权,无恶不作。统治阶级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加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我们知道,白居易本是希望通过讽谏来改革弊政的,但无论是谏书还是谏诗,都不仅不能奏效,反而招来罪责。他的寄希望于皇帝纳谏以革弊政的理想在现实面前幻灭了。白居易的诗歌讽喻说夭折了,取而代之的是他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表现淡泊平和、闲逸悠然情调的闲适诗。这就是白居易晚期诗风的代表作了。 三、白居易的士大夫情结 白居易出身于地主阶级,而后服务于封建统治者。其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衷心是无庸质疑的。他在做谏官时确实颇为刚直,可谓“谏纸盈箱”。而等到元和六年四月以后他不再做谏官,他的讽喻诗就减少下来。推究原因,大约是因为讽喻诗只是变象的一种谏书,他既然不做谏官,讽喻诗也就可写可不写了。可见他只是对统治阶级负责,并不是真正地为人民负责。而且他身上本身就有士大夫情结,那就是对安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具有各种各样的闲情雅致和因袭的审美情趣,同时又从时代的演进中学会一种可进可退、从容机智的人生哲学。不论是身处逆境,抑或身处顺境,他始终以“适”作为向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以“适”调整心理平衡。这种精神追求在他放弃早期政治理想时更显突出,于是“闲适诗”充斥其晚期创作。 长庆元年以后,他官运日益亨通,地主阶级的庸俗满足感越来越强烈,与早年那个“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的白谏官简直判若两人,他再也不讳言自己的世俗,并视之为理所当然。 他晚年的诗中,差不多处处提到高官厚禄的满足与得意。他沉酒于酒色之中,万事不关心,惟逸乐是寻。经常出现在他诗中的是一种满足和炫耀的情绪。有多少钱,有什么妓妾,拿这些对比其早年“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的讽喻诗,真让人怀疑此白非彼白了!这与他晚年崇信佛老有密切联系,但更可见出他具有地主阶级的封建腐朽人生观,庸俗且自私。这可能跟他晚年在杭州、苏州、洛阳等几个当时的商业大都市长期做官,而且所到之处,寻欢作乐不无关系。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说“元轻白俗”,是非常中肯的。在白居易的晚年,他果真俗得彻底。 四、白居肠人生信仰的转变 唐代是一个兼容并蓄的时代,儒释道三教可以并行不悖,白居易这位诗界的“广大教化主”就是三教融合的典型。他在早年无疑是孺家教义的奉行者,他积极人世,关注民情,确有“达则兼济天下”之心。但人人晚年,所经世事沧桑,人生变化无常,他的信仰发生变化,由孺者蜕变为一位居士,一位道家门人,实为明哲保身之举。当然这种变化也可被他粉饰为儒家的处世之道—“穷则独善其身”,但他的身上确实被打下了佛老的深深烙印。 1.白居易的道缘 白居易在青年时代过着顺沛流离的生活,贫穷不仅使他接近人民,而且导致他的诗歌创作从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所以在前期,他对神仙道教的宜传持怀疑态度,就此他写下《海漫漫》、《梦仙》等“戒求仙”诗;同时他也创作了《读(老子>》及《读<庄子)》来对老庄进行质疑。但是,他并没有把这一信仰坚持到底。由于仕途的坎坷,他对道家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也就是在其被贬江州,开始“独善其身”之后,他不仅“面上灭除优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而且开始从道家的殿堂寻找安慰良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