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省中医药条例(2020)

陕西省中医药条例(2020)

陕西省中医药条例(2020)
陕西省中医药条例(2020)

陕西省中医药条例(2020)

2020年03月23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中医药服务

第三章中药保护与发展

第四章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第五章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

第六章保障措施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建设中医药强省,保护人民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对外交流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坚持中西医并重,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医药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有关的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发展中医药教育、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鼓励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推广应用中医药科学技术成果,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技术挖掘。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中药材流通体系,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支持围绕本省道地中药材、特色药材和优势药品,打造中药秦药品牌。

第八条中医药行业组织应当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维护行业合法权益,组织开展行业交流,可以接受政府委托从事中医药相关工作。

第九条鼓励和支持中医药机构、学术团体及专业技术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省内外合作与交流。

第二章中医药服务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举办符合国家和本省规定标准的中医医疗机构。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有条件的专科医院应当设置中医药科室和中医病床。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设置中医馆等中医综合服务区,配备中医医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保障措施,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药设备配置和中医药人员配备,增强中医药服务的能力。

第十一条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医疗机构管理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遵守医疗机构管理有关规定。

举办中医诊所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将诊所的名称、地址、诊疗范围、人员配备情况等报所在地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并在备案范围内开展执业活动。

第十二条合并、撤销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或者改变其中医医疗性质,应当征求上一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的意见。设区的市中医药主管部门对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合并、撤销或者改变其中医医疗性质的意见应当抄送省中医药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支持社会力量投资中医药事业,举办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基本医疗保险、科研教学、医务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享有与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同等待遇。

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药品经营企业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对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诊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不作布局限制。

第十四条从事中医医疗活动的人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通过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中医医师资格,并进行执业注册。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具体实施细则由省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

支持中医医疗机构设置中医(专长)医师岗位。

具有资质的中医医师可以按规定多点执业。

第十五条中医医疗机构应当主要提供中医药服务,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和中医药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十六条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和执业医师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中医医疗服务。

在医疗活动中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的,应当有利于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第十七条县(市、区)中医医疗机构应当指导帮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药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应当组织中医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和技术协作。

支持中医医疗机构牵头组建或者参与各类医疗联合体建设。中医医疗联合体内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临床带教、业务指导、科研和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建立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网络和应急救治工作协调机制,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按照省卫生健康部门发布的固定处方,可以预先调配或者集中代煎预防性中药。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慢性病中医药监测与信息管理制度,推动建立融入中医药内容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开展高危人群中医药健康干预,提升基层中医药健康管理水平。

鼓励运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发挥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支持医疗机构开展中医健康咨询、健康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治未病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统筹实施。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室建设,支持康复医院设置中医药科室,配备中医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升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

第二十二条支持有条件的中医医院采取融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养老服务等于一体的医院发展模式。

鼓励中医医院、中医医师为养老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调理和药膳等技术支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理疗、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与方法。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人员、技术、服务、产品等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企业登记经营范围应当使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的表述。

第二十四条发布中医医疗广告,应当经省中医药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发布中药药品广告,应当经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未经审查批准,不得发布。

发布的中医医疗和中药药品广告内容应当与经审查批准的内容和药品说明书相符合,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五条中医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中医药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训,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药服务的监督检查,并将下列事项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

(一)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师是否超出规定的范围开展医疗活动;

(二)开展中医药服务是否符合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的中医药服务基本要求;

(三)中医医疗广告发布行为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中医药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或者阻挠。

第三章中药保护与发展

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中医药事业发展实际,制定中药保护利用和产业发展规划,发挥区域中药材资源优势,推进生态种植,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功能完备的中药产业园,提高中药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第二十八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中药材资源、野生中药材物种分级保护制度,设立本省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区,加强秦岭特有药用动植物和珍稀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品种保护、繁育和研究,鼓励发展人工种植养殖,建立省级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库,加强中药材资源动态监测信息与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鼓励社会力量投资举办中药材科技园、博物馆和药用动植物园等保育基地。

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规范化、规模化建设,推广中药材种植养殖技术,培育经营主体,推动农企联结,引导股份合作,提升中药材种植养殖产业化水平。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规范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的使用管理。禁止在中药材种植养殖中使用剧毒、高毒及高残留农药或者超过标准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科技、林业等主管部门应当作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科学引导和技术指导,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第三十条省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药品监督管理、农业农村等有关主管部门制定本省道地中药材目录和标准质量评价体系,支持发展本省道地中药材优势品种。

县级以上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其他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对本省道地中药材进行品种选育和产地保护,鼓励道地中药材品种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培育和保护区域中药材知名品牌。

第三十一条中药材的采集、贮存、初加工和中药饮片炮制等应当符合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管理规定。

县级以上承担药品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中药材质量监督管理,健全中药材质量保障制度。

中药材经营者应当建立进货查验和购销记录制度,并标明中药材产地;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验收制度,加强中药材加工、炮制和中药制剂配制的管理,保证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的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医疗机构炮制中药饮片,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承担药品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根据临床用药需要,医疗机构可以凭本医疗机构医师的处方对中药饮片进行再加工。

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中药材专业市场建设,发展中药材现代商贸服务,完善仓储物流、电子商务、期货交易等配套建设;建立中药生产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和药材种植养殖、加工、流通、使用等全过程质量管理、质量追溯体系,规范中药材种植养殖种源及过程管理。

第三十三条支持本省中药生产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支持中药生产企业运用现代技术和工艺研究开发传统中成药,鼓励进行二次开发研究,提升产品质量和疗效。鼓励企业研发药食同源的产品。

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研制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中药复方制剂和以中药制剂为基础的中药新药。

第三十四条医疗机构配制中药制剂,应当依法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委托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药品生产企业、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其他医疗机构配制中药制剂。省内医疗机构委托配制中药制剂,应当向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医疗机构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应当依法取得制剂批准文号。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向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后即可配制,不需要取得制剂批准文号。

医疗机构配制的中药制剂经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在指定或者协议的医疗机构之间调剂使用。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备案的中药制剂品种的不良反应监测,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备案的中药制剂品种配制、使用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五条以下情形不作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

(一)中药加工成细粉,临用时由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加水、酒、醋、蜜、麻油等中药传统基质调配使用;

(二)鲜药榨汁;

(三)受患者委托,按照医师为该患者开具的处方应用中药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的制品;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章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第三十六条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健全中医药教育体系,推进中医药院校教育、继续教育、师承教育协同发展。

第三十七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发展中医药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支持有条件的职业技术院校开办中医医疗、中药种植、中药生产加工等专业。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中医药人才政策,鼓励高等、中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到县级以下医疗机构从事中医药工作,在岗位设置、工资待遇、职称晋升、进修培养等方面给予优待、优先。

第三十九条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制定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加强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全科医生、乡村医生的继续教育应当有中医药教学内容;中医药机构应当加强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培养。

第四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师承教育融入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师承教育,建立覆盖省、市、县、乡、村的中医药师承教育培养体系,实现师承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

省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和中医药专家、高年资中医医师的作用,鼓励带徒授业,开展中医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养,保证师承教育培养质量。

第四十一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发展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鼓励西医药从业人员学习和运用中医药理论、中医诊疗技术,倡导中、西医药从业人员共同研究中西医结合理论和诊疗技术,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第四十二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纳入科技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科研体系,加强中医药科研机构、临床研究基地和重点研究室、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支持开展中医药理论、中医临床研究和技术创新,组织重大中医药科研课题研究。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学研究组织、验收和评价体系。

第四十三条省人民政府应当推动中医药科研创新发展,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和企业等协同创新,完善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第四十四条省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针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地方病和重大疑难疾病、重大传染病开展中医药防治研究,形成和推广疗效显著的防治方案、技术成果。

第五章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

第四十五条省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组织遴选本省的中医药学术传承项目和传承人,并为传承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传承人应当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收集整理并妥善保存相关学术资料。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依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开展传承活动。

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医药传承项目和传承人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

第四十六条省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本省中医药古籍文献、著名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的整理、研究和利用,推进长安医学研究发展和学术传承。

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发掘和整理本地中医药经典名方、民间验方、秘方和传统疗法,抢救濒临失传的珍稀、珍贵古籍文献,推进中医学术流派和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做好传统制药、鉴定、炮制技术及老药工经验的发掘整理利用。加强对中医药老字号的保护。

第四十七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本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开展中医药古籍文献资源普查,推动中医药古籍数字化。

第四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健全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权益保障机制,为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申请中医药专利、地理标志产品、中药新品种、注册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指导和帮助。

属于中医药秘方、验方的专有技术和科研成果等以及中医药技术秘密的,可以依法转让,也可以作价出资,参与开发和分配。

第四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中医药文化、健康理念宣传,推动中医药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和家庭,普及中医药知识,提高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建立中医药文化宣传、知识普及专家队伍,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创作中医药文化和科普作品,宣传推广本省历代中医药名家的学术成果和事迹。

第五十条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活动,应当遵守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对中医药作虚假、夸大宣传,不得冒用中医药名义牟取不正当利益。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不得以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为由,变相发布中医医疗广告、中药药品广告。

第五十一条支持本省中医药机构、院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其他地区国家相关机构开展中医药合作交流,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

鼓励本省援外医疗项目与中医药健康服务相结合,宣传中医药文化,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介中医药产品。

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加大本省中医药在各类国际博览会、会展和论坛的宣传力度。

在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中医药资源和技术秘密。

第六章保障措施

第五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中医药工作协调机制,研究解决中医药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履行中医药管理职责,保障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第五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在卫生健康投入中统筹安排中医药发展资金。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中医药事业经费和中医药发展资金。

第五十四条省、设区的市医疗保障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法定价格管理权限,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体现中医医疗服务成本和专业技术价值,并实行动态调整。

在确定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时,应当征求中医药专家的意见。

第五十五条省、设区的市医疗保障主管部门制定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政策、药物政策等医药卫生政策,应当有中医药主管部门参加,注重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支持提供和利用中医药服务。

第五十六条省、设区的市医疗保障主管部门应当将具备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第五十七条依法开展下列与中医药有关的评审、评估、鉴定活动,应当成立中医药评审、评估、鉴定的专门组织,或者以中医药专家为主组织开展:

(一)中医药科研课题的立项、评审、验收、成果鉴定和评奖;

(二)中医药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

(三)中医医疗技术责任的鉴定;

(四)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机构的评审、评估;

(五)其他与中医药相关项目的评审、评估、鉴定。

第五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一)在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管理、交流以及促进中西医结合等方面成绩显著的;

(二)捐献或者发掘、整理、保护有价值的中医药学术文献以及有特效的处方、诊疗技术的;

(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或者带徒授业方面成绩显著的;

(四)长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中医药工作成绩显著的;

(五)对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有其他突出贡献的。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变相发布中医医疗广告、中药药品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第六十一条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未履行本条例规定的职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六十二条本条例自2020年4月1日起施行。2002年6月7日陕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2014年11月27日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正的《陕西省发展中医条例》同时废止。

(本资料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中医药硕士学校排名推荐

中医药硕士学校排名推荐 一、中药学考研院校主要有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 江苏:江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扬州大学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湖北:湖北中医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广东:广东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 陕西:陕西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中医学院 辽宁: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 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 四川:成都中医药大学泸州医学院西南交通大学 浙江:温州医学院浙江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 湖南:湖南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安徽: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学院 吉林: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农业大学 天津:天津中医药大学 福建:福建中医药大学 河南:河南大学河南中医学院 河北:承德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

重庆:西南大学 甘肃:甘肃中医学院 山西:山西医科大学山西中医学院 云南:云南中医学院 江西:江西中医学院 广西:广西中医学院 内蒙古: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医学院 新疆:新疆医科大学 贵州:贵阳中医学院 二、中药学考研院校排名靠前的学校 1 上海中医药大学2成都中医药大学3南京中医药大学4黑龙江中医药大学5北京中医药大学6沈阳药科大学7浙江中医药大学8天津中医药大学9广州中医药大学10中国药科大学11长春中医药大学12湖北中医药大学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

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它作为实现社会正义和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行为,在一国的司法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我国法律援助制度概述我国的法律援助萌芽始于1992年。 1992年5月,武汉大学成立了“社会弱者权力保护中心”,该中心的成立,揭开了我国法律援助工作的序幕。 1994年初,中国第一个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市法律援助中心”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探索实施法律援助制度,揭开了中国法制文明史上崭新的一页。 2003年《法律援助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体系架构已基本形成。 我国1996年3月《刑事诉讼法》第34条的规定: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该条法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首次在法律上确认了法律援助制度。 同年5月《律师法》第42条规定:律师、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该条法律的出台进一步确认了法律援助制度。 在此后的时间里,法律援助的政府责任进一步得到落实,各级政府对法律援助经费的投入逐年加大,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四级专职法律援助机构为主,各种社团法律援助机构为辅的法律援助体系。

法律援助也从律师个人道义行为转变为法律化、制度化的国家义务行为。 近年来,法律援助制度在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权、确保司法公正、促进我国法制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起步较晚,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法律援助制度、机制体系建设和法律援助实践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二、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法律援助制度建设和机构设置不尽合理2003年《法律援助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在立法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但由于法律援助起步较晚,与西方已发展百年的法律援助制度相比,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法律援助的机构设置是实施法律援助效果好坏的关键,目前各级法律援助机构虽然已经基本建立,但也出现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的问题。 从我国的司法实践来看,从中央到地方,依次设置了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省司法厅法律援助中心、地市级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以及县区级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 除了法律援助中心,司法部律师、公证管理机构、人民法院系统、律师协会、监狱系统等也负责法律援助工作的实施管理。 由于机构的重复设置,职能交叉、权限不清,运作不够规范,机构设置不平衡,各职能部门有利益时争夺权力,无利益时互相推诿。 办事效率低下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法律援助工作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发展。

法律援助工作报告范文.doc

法律援助工作报告范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第五次全国法律援助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实现厅党组“改革创新、勇创一流”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我省法律援助工作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的职能作用,根据厅党组的安排,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孔德勤、副巡视员田萍与省法律援助中心的同志一行4人,先后深入到商洛、铜川、汉中、西安4个市、8个县(区)的12个法律援助中心 ,1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法律援助工作站以及3个村法律援助联络点对法律援助工作进行了深入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省法律援助工作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省共有法律援助机构118个。 省司法厅法律援助机构1个,市法律援助中心10个,县(区)法律援助中心107个,占应设机构的100%。 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设立工作站2118个,在村组、社区确定了法律援助联络员,有了比较健全的法律援助工作网络。 全省118家法律援助机构中,有112家是经过编制部门批准成立的,其余6家是司法行政机关内部挂牌。 在112家机构中,有行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两种性质,占行政编的地市有1家、县(区)有36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省级机构1家、地市机构9家(参照公务员管理的8家)、县(区)机构有65家(参照公务员管理的25家)。

我省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编制467人,实有510人,具有法律职业资格或律师资格134人,在法律援助机构注册律师73人,管理人员376人,占73.3%。 在510人中,法律专业学历的325人,占64.7%。 XXXX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258件,其中,刑事法律援助案件2272件、民事法律援助案件6831件、行政法律援助案件155件;受援人员10598人次,受理法律援助咨询105922人次,开展各种法律宣传和服务活动60余次,接受宣传的群众约XXXX年来,各级司法行政部门把法律援助工作摆在司法行政的重要位置上,主动向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汇报,积极争取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提高了法律援助工作的保障能力。 省政府办公厅于XXXX年批转了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XXXX年5月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法律援助工作会议,推动了法律援助的发展。 XXXX年,在各方的努力下,省人大通过了新修订的《陕西省法律援助条例》,新条例凸显了政府法律援助责任,扩大了法律援助范围,降低了法律援助门槛,明确了相关部门的协作机制,提出了经费保障等具体要求,为加快法律援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商洛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法律援助工作,XXXX年在市政府召开的有常务县(区)长参加的全市司法行政会议上,签订了法律援助工作目标责任书。 汉中市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把法律援助工作纳入为民办好事、

陕西省中医医院人员数量具体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陕西省中医医院人员数量具体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 版

引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陕西省中医医院人员数量具体情况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陕西省中医医院人员数量具体情况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陕西省中医医院人员数量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对关键因素中医医院人员 总数量,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量,中医医院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中医医院执业医师数量,中医医院注册护士数量,中医医院药师(士)数量,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陕西省中医医院人员数量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陕西省中医医院人员数量具体情况现状 (1) 第二节陕西省中医医院人员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陕西省中医医院人员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中医医院人员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陕西省中医医院人员总数量占全国中医医院人员总数量比重统计 (3) 四、陕西省中医医院人员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陕西省中医医院人员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中医医院人员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中医医院人员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陕西省中医医院人员总数量同全国中医医院人员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陕西省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量指标分析 (7) 一、陕西省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陕西省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量占全国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量比重统计分 析 (7) 四、陕西省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陕西省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汉中市十三五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汉中市“十三五”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健康服务规划(-)》精神,按照《陕西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为加快我市中药产业发展,依据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汉中市“十三五”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全市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十二五”期间,按照“科技引领、龙头带动、市场运作、项目支撑、突出优势、循环发展”的原则,通过实施六大工程和推进两大体系建设,我市中药产业总体实现增规模、调结构,促进中药产业产值稳步增长的规划目标。 . 中药产业快速发展,结构稳步优化 “十二五”期间,我市中药产业体系趋于完善,产业链逐步壮大,调结构成效显著。我市中药材种植规模和标准化工程建设居全省首位,汉中天麻、汉中猪苓规范化种植技术全国领先,天麻、元胡、附子个单品种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以上,“强力定眩片”实现单品药品销售过亿元。年,中药产业总产值达到亿元,是年的倍,年均增长。我市中药产业优势与特色更加凸现,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 中药材种植业稳步发展,推动农业倍增贡献明显

“十二五”末,我市中药产业收入占农业收入的%,较“十一五”增加个百分点;中药材种植业收入亿元,较年增长;中药材种植户超过万户,药农户均收入万元,比“十一五”增加万元。中药材种植面积约万亩,其中天麻、附子、元胡、猪苓等草本菌类品种种植面积约万亩,山茱萸、杜仲、银杏、厚朴等木本品种种植面积约万亩,采收面积万亩。建成山茱萸、天麻、西洋参、杜仲、猪苓、元胡、附子等优势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个,规范化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企业达家。中药种植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增收途径之一。 . 中药加工工业进一步发展,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年,我市中药加工企业个,规模以上医药企业家,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年均增长。其中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家,个剂型、条生产线通过认证;国药准字批准文号个,中药保护品种个;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家。“十二五”期间,我市中医药工业园区累计投入资金约亿元,已有汉王药业等余户制药企业进驻医药园区,生产药品剂型种、品种个。年实现销售额约亿元,利税亿元。中药加工工业比较效益明显,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汉王药业生产的“天麻片”获全国银奖,“强力定眩片”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汉王”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汉江药业合作研发二类新药“肾炎消”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丙酰奋”通过了认证。城固振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开发皂素中间体产品种,成为国内最具规模的甾体激素医药中间体生产和供货商,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重点

解表药:辛散解表,肺、膀胱经,偏行肌表,促进发汗 【鉴别用药】 1.荆芥与防风:相同点:荆芥与防风均味辛性微温,温而不燥,长于发表散风,对于外感表证,无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两者均可使用。同时,两者也都可用于风疹瘙痒。 不同点:荆芥质轻透散,发汗之力较防风为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均常选用;又能透疹、消疮、止血。 防风质松而润,祛风之力较强,为“风药之润剂”、“治风之通用药”,又能胜湿、止痛、止痉,又可用于外感风湿,头痛如裹、身重肢痛等证。 2.麻黄、桂枝、细辛:三者皆为辛温解表,发散风寒常用药,君可知风寒感冒。然 麻黄:辛开苦泄,以宣散为主;发汗力强,治风寒表实证为主,且可宣肺平喘治咳喘,利水消肿治风水水肿。 桂枝:辛甘温煦,以温通为用。发汗力弱,治风寒表虚有汗为主,且温经通阳,治经寒腹痛、闭经及胸痹、心悸、痰饮等。 细辛:辛温走窜,达表入里,发汗之力不如麻黄桂枝,但散寒力胜,适当配伍还常用治寒犯少阴之阳虚外感。 3.白芷、羌活、藁本:同治头痛,阴虚头痛禁用。 白芷—散阳明经风寒,善治前头痛(阳明头痛)羌活—散太阳经风寒,善治后头痛(太阳头痛)藁本—散厥阴经风寒,善治头项痛(厥阴头痛) 1 / 24

【鉴别用药】 1.桑叶与菊花:桑叶与菊花皆能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同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以及肝肾精血不足,目暗昏花等证。但桑叶疏散风热之力较强,又能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菊花平肝、清肝明目之力较强,又能清热解毒。 2.薄荷、牛蒡子、蝉蜕:共同点:疏散风热,透疹,利咽。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麻疹不透,咽喉肿痛。 不同点:薄荷清轻凉散,发汗力强,又能疏肝解郁;牛蒡子苦寒降泄,清热解毒力强,兼能滑肠;蝉蜕甘寒质轻,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3.葛根、柴胡、升麻:三者均能发表,升阳,治风热感冒,清阳不升 其中,柴胡、升麻二者均能升阳举陷,用于治疗气虚下陷、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等脏器脱垂;升麻、葛根有能透疹,用于治疗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柴胡:主升肝阳之气,长于疏散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善治寒热往来之少阳证。常用于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感冒发热,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等。升麻:主升脾胃清阳之气,其提升之力较柴胡之力强,并善于清热解毒,常用于多种热毒病症。 葛根:主升脾胃清阳之气,而达生津止渴、止泻之功,常用语热病烦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同时,主退阳明肌表之热,善治表实兼有项背强痛,无论风寒表证、风热表证均可用。 清热药:性寒凉,沉降入里 2 / 24

我国基层法律援助现状与分析

我国基层法律援助现状与分析 法律是保障社会有序发展、保障人的基本权益的重要载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完善,并且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提供相应的援助。本文对我国基层法律援助的现状以及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促进我国基层法律体系的完善。 标签:基层法律法律援助现状对策 引言 广义上的法律援助指的是给有需要的人群提供法律支持的过程,例如当事人需要法律帮助的时候,政府要为其提供低于常规收费或者免费的专业法律帮助。狭义上讲,法律援助指的是为不具备聘请律师能力的提供律师服务的做法,例如没有资格聘请律师或者由于经济原因无法支付律师费用的人,都属于可以获得法律援助的范围。法律援助是我国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产生至今,其目的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全面的法律服务,使得每个人都能享受法律的保护。 一、基层法律援助的特征 第一,法律援助是国家的行为,应该由政府负责,法律援助制度是从西方产生的,并且逐渐传入我国,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纠纷问题进行解决。我国逐渐将法律援助纳入社会救助体系中,建立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保障制度,有助于法律援助的实施。 第二,法律援助的受援助对象为相对弱势群体。从法律援助的概念来看,主要是为社会中的一些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例如一些经济困难的人,伤残者,鉴于一些案件中的当事人处于弱势地位,而为了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则必须要及时进行法律援助,确保所有人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保障。 第三,法律援助机构减免案件的服务费和受理费。在法律援助过程中,一般参与法律援助的机构多为律师事务所,这些机构通常要根据受助人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减少案件的服务费用,或者完全免费,从而确保受助人能够充分享受法律援助的最大利益。 二、基层法律援助的现状 法律援助在我国的兴起时间不长,尽管近年来快速发展,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不断健全,基层法律援助体系也越來越完善,但是要想实现高效的、真正的法律援助,还需要不断发力,对各项制度进行完善。当前我国的基层法律援助不容乐观。例如某地在发展过程中统计,多数法律援助案件都是民事案件,基本占当地法律案件总数的80%,从受助对象来看,老年人、残疾人居多,其次是外来务

陕西省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规定(试行)

陕西省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规定(试行)第一条为了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招用农民工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其他负有支付农民工工资义务的单位、个人(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的领导,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处理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等问题。 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四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 公安机关负责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的侦查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监察部门负责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履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职责情况实施监察;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援助机构,为被拖欠或者克扣工资的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协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建设领域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水利、国有资产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铁路等部门和单位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 第五条各级工会负责指导、帮助用人单位依法成立工会组织,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 工会应当依法对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对农民工无偿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当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实行实名制管理,建立职工名册、考勤记录、工资支付等管理台账。 第七条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条件,改善集体福利,提高农民工的福利待遇。 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应当自招用之日起10日内持农民工名册到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双方约定支付工资期限低于1个月的,从其约定。 用人单位支付农民工工资不得低于用工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月支付农民工工伤期间的工资。 第十一条建设工程劳务分包企业对招用的农民工的工资支付负有直接责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 于远望,男,1965年2月21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基础重点学科生理学方向学术带头人职务,兼任中国生理学会中医院校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生理科学会常务理事。 1989年7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从事生理学教学科研与教学管理29年,先后主编、副主编教材和学术专著10部,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课题6项。 张琪,男,1977年2月生,研究生学历,博士,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百名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陕西省中医脑病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陕西省中医体质与疾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实验室血管神经生理学实验室主任,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神经科学会和美国AHA会员。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杂志编委。 200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生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10年在美国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药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0年10月回国后,在我校进行科研和教学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已在Circulation Research,Hypertension等期刊发表研究论

文35篇。研究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3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咸阳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 张红,女,1971年12月出生,医学博士学位,三级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院长、医学科研实验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基础重点学科带头人,2016年获批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兼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等杂志编委。 2000年9月毕业于遵义医学院获消化病理生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就读于天津医科大学获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学位。2008年至2009年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附属医院胰腺病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陕西省科技厅重大基础研究专项1项、省部级厅局级课题5项,以第一或者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9篇,包括《J C I》《Gastroenterology》等国际一流杂志;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二等奖3项、厅局级三等奖1项。 应小平,女,1964年10月5日出生,在职研究生,大学本科学历,医学学士学位,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病理学教研室主任。

中国法律援助若干问题研究

中国法律援助若干问题研究 一、法律援助的概念和特征 (一)法律援助的概念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法律援助概念的表达都是众说纷纭,下面列举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1)法律援助,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和社会志愿人员,为某些经济困难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帮助,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1)(2)法律援助,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的法律事务方面需要获得律师帮助但无力支付律师费用时,由律师按照国家规定承担该项帮助义务,向该公民提供的法律服务。(2)(3)法律援助,是指对需要专业性法律帮助,而又无力承担诉讼费用以及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公民予以帮助,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制度。(3)(4)《重庆市法律援助办法》规定,法律援助,是指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及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公民提供法律服务并免收或减收服务费用的社会救济制度。(4)(5)法律援助制度,是指国家在司法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上,对因经济困难及其他因素而难以通过通常定义上的法律救济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会权利的弱者,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5)(6)《司法部关于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将法律援助定义为:“法律援助,是指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和协调下,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当事人给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6)(7)在日本的《法律援助法纲要》(草案)中,其第一章“总则”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法律援助,是指就有关法律纠纷、法律事务对被援助者提供法律服务以及费用的援助”,本法所称法律援助费用,是指进行法律援助的律师的费用以及审判和其他法律程序需要的一切费用。

关爱农民工活动工作总结

关爱农民工活动工作总结 篇一今年,区司法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创新工作方式,精心安排各项工作,积极开展多项活动关爱农民工,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和谐稳定。我局20**年7-12月共受理农民工维权事项389件,受理农民工维权案件133件,开展关爱农民工法制宣传活动39场,其中主要涉及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纠纷,如追索劳动报酬、经济补偿金及工伤赔偿等,也有一部分涉及交通事故及其他维权事项。 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工作有力 为了贯彻落实新都区20**年成都综合文明指数测评工作有关文件的要求,区司法局成立了由单位一把手为文明指数测评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的具体承办科室和工作人员,配备了基本功能分开有专人负责的接待大厅及必要的办公设施,标识、标牌醒目,工作制度公示上墙;积极改善法律援助大厅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的设置,在办公楼门厅设立首问责任岗和便民公开承诺公示栏,方便群众申请法律援助。 二、创新工作方式,健全法律援助服务网络 为进一步完善我区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加大法律援助力度,更好地关爱、服务农民工,我区设置了83019148法律援助咨询热线,在各镇(街道)、区工青妇、残联、老龄委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18个,在全区253个村(社区)建立了

联络点,确定了村(社区)调委会主任为联络员。 为了把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工作更好地开展,使更多的农民工享受到法律援助这项惠民服务,20**年,区司法局加强协作,与共青团新都区委员会及新都区家具产业园管委会、北部商城管委会、物流中心管委会、青年(大学生)创业园现代服务业园、青年(大学生)家具产业创业园等五个重点产业园区及大学生创业园建立了5个法律援助工作站,这样在我区产业园区及创业园区的农民工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优质的法律服务。如此,法律援助的触觉伸到了各个基层,法律援助服务网络真正实现了全覆盖。 三、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关爱农民工工作落到实处 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法律援助化解纠纷、促进和谐的职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利益需求、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区司法局按照《成都市司法局关于印发开展服务民生法律援助大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成司办发[20**]69号)文件精神,部署了服务民生法律援助大行动主题活动,决定以法律援助进村进社进园区,零距离服务网络全覆盖作为新都特色来全面贯彻实施主题活动,今年,区司法局举行了新都区服务民生法律援助大行动动员大会。 在动员大会启动之后,区法律援助中心准备开展一系列活动。如由法律援助志愿者作为信息联络员,每周定期到社区无偿提供法律援助咨询服务,代为受理法律援助申请并转交法律援助机构审查,以扩大法律援助受理覆盖范围;由区法律援助中心会同区法院、区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及律师

陕西省中医药条例(2020)

陕西省中医药条例(2020) 2020年03月23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中医药服务 第三章中药保护与发展 第四章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第五章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 第六章保障措施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建设中医药强省,保护人民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对外交流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坚持中西医并重,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医药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有关的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发展中医药教育、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鼓励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推广应用中医药科学技术成果,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技术挖掘。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中药材流通体系,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支持围绕本省道地中药材、特色药材和优势药品,打造中药秦药品牌。 第八条中医药行业组织应当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维护行业合法权益,组织开展行业交流,可以接受政府委托从事中医药相关工作。 第九条鼓励和支持中医药机构、学术团体及专业技术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省内外合作与交流。 第二章中医药服务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举办符合国家和本省规定标准的中医医疗机构。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有条件的专科医院应当设置中医药科室和中医病床。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设置中医馆等中医综合服务区,配备中医医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保障措施,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药设备配置和中医药人员配备,增强中医药服务的能力。 第十一条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医疗机构管理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遵守医疗机构管理有关规定。 举办中医诊所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将诊所的名称、地址、诊疗范围、人员配备情况等报所在地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并在备案范围内开展执业活动。 第十二条合并、撤销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或者改变其中医医疗性质,应当征求上一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的意见。设区的市中医药主管部门对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合并、撤销或者改变其中医医疗性质的意见应当抄送省中医药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支持社会力量投资中医药事业,举办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基本医疗保险、科研教学、医务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享有与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同等待遇。 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药品经营企业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对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诊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不作布局限制。 第十四条从事中医医疗活动的人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通过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中医医师资格,并进行执业注册。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具体实施细则由省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 支持中医医疗机构设置中医(专长)医师岗位。

中医药大学排名

中医药大学排名综合排名 1、北京中医药大学(211) 2、广州中医药大学(211) 3、上海中医药大学(一本对外地) 4、南京中医药大学 5、成都中医药大学 6、山东中医药大学 7、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8、天津中医药大学 9、湖南中医药大学 10、辽宁中医药大学 11、湖北中医药大学 12、浙江中医药大学 13、长春中医药大学 14、福建中医药大学 15、江西中医学院 16、河南中医学院 17、陕西中医学院 18、云南中医学院 19、广西中医学院 20、安徽中医学院 21、甘肃中医学院

22、贵阳中医学院 23、山西中医学院 注意,每个中医院校的七年制都是一本专业,大部分中医药院校都有一本和二本专业 针灸推拿专业最好的学校: 天津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专业最好的学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专业最好的学校: 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最好的学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上面给的是综合排名,关于分数线的问题,那要看本地和外地,比如湖北中医药大学虽然排名没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靠前,但是2010年高考招生湖北中医药大学七年制分数线高出湖北一本线十分左右,而一般的中医药大学,包括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七年制分数线在湖北招生都只是压湖北的一本线,,,同样,湖北中医药大学七年制在外地招生的分数线也可能只是刚好压线,我觉得关键是看综合实力,分数线都差不了多少的,希望能帮助你 若转载,请注明来处

浅析我国法律援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起步较晚,虽然全国大部分城市建立了援助机构,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目前仍没有一部统一的法律来规X,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因此在实践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亚需解决、加以完善。 (一)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1、经费短缺,鱼待纳入国家财政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费保障是法律援助工作正常开展的最根本条件之一,没有可靠的经费保障,法律援助工作就无从谈起。在一些法律援助制度较为健全的国家,法律援助经费都依法被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由国家财政予以支付。例如,2001年英国和荷兰的法律援助经费占到了其全国财政支出的1%,丹麦占到了0.5%。我们再以邻国日本为例,日本法律援助经费来源主要是两个渠道:一是由国家财政拨款,这是经费的主要来源。二是社会捐赠,这部分经费来源较少。2001年日本政府民事法律援助经费25.75亿日元,占当年财政预算支出总额的0.03%。刑事法律援助经费,都是由政府提供,实践需要多少经费政府就拨出多少经费。2001年日本的刑事法律援助经费为66,28亿日元,占当年财政支出总额的0.08%。法律援助经费每年由“法律援助协会”向法务省提出预算申请,经法务省审查批准后,列入国家财政支出计划。①但由于我们国家尚未将法律援助经费纳入国家财政,国家财政直接支出的法律援助经费少得可怜,2001年仅为5500万人民币,只占全国财政支出的十亿分之3.7,实属杯水车薪,法律援助经费只能靠法律援助机构去东凑西要。每年的法律援助经费缺口太大,远远不能满足法律援助工作的实际需要。当然,我们国家有些地方财政做得还是比较好。例如,XX、和XX等地方每年都从财政中拿出一定数量的经费,来保证法律

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中药集中

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中药集中配制和代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法规类别】中药管理 【发文字号】陕食药监安发[2013]62号 【发布部门】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 【发布日期】2013.01.29 【实施日期】2013.01.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中药集中配制和代煎服务工 作的指导意见 (陕食药监安发〔2013〕62号) 各设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 为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药品“三统一”的工作部署,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监管,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方便群众用药,降低医药费用,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开展中药集中配制和代煎服务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我省中医药资源优势,把中药集中配制和代煎服务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药品“三统一”、保障中药饮片质量、提高中医药服务

能力和水平、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项举措,积极推进传统中药集中配制和代煎服务机制创新,鼓励医疗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参与中药代煎试点工作,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通过实施集中配制和代煎服务工作,努力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一)进一步提高中药煎制质量,做到中药饮片质量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进行控制,煎药软硬件设施先进,质量追溯设施、制度完备,质量责任追究能落到实处,总体质量管理参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进行。 (二)方便群众用药,扩大服务范围,加强质量监督。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患者及时吃到煎好的药,代煎时间明显缩短,并增加送药上门服务;向患者和大众媒体开放药品检验、配制、煎药等现场监控视频,随时接受公众监督。 (三)价格合理下降。实现患者药价在现有价格基础上合理下降,中

陕西省中医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陕西省中医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18-06-11T16:00:28.347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6期作者:覃达文1 白敏1 薛燕1 刘荣1 杨致霈2 张志刚1 [导读] 西省多数中医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人员配备基本合理,开展工作相对规范。 (1.陕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陕西咸阳712046;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管理科陕西咸阳712000)摘要:目的了解陕西省中医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为完善医院感染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择陕西省39家中医医院作为研究对象,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表,由感染管理科负责人认真填写并进行分析。结果39家单位中专职、兼职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分别占占67.39%和32.61%,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在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专兼职配置方面无统计学差异(χ2=0.925,P=0.336<0.05)。院感委员会会议召开每半年1次的最多占66.67%,考核频次12次最多占43.59%,参与药事管理、病案管理、消毒产品采购和建设布局的比例分别为66.67%、33.33%、61.54%和58.97%。结论西省多数中医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人员配备基本合理,开展工作相对规范,但人员专业化程度还不够高、开展工作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关键词:中医医院;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成效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1,2]。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放疗和化疗等的广泛应用引起病人机体免疫力下降,内窥镜、导管等诊疗技术的使用为微生物直接侵入机体增多了机会,抗生素滥用、细菌变异、耐药菌的不断增加,增加了医院感染工作的难度和强度。因此,本研究通过对陕西省中医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人员配备和工作开展情况,为完善医院感染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择陕西省39家中医医院作为研究对象,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表,并由感染管理科负责人认真填写,填写结束后认真检查确保问卷的有效性。 1.2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0 进行问卷双人双录入并进行一致性检测,确保录入数据的准确性;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39家中医医院中三级中医医院9家占2 3.08%,二级中医医院30家占76.92%;省级中医医院4家、市级中医医院10家、县级中医医院25家,分别占10.26%、25.64%和6 4.10%。 2.2 医院感染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由表1可知,39家单位中专职医院感染管理人员62人,兼职30人,分别占67.39%和32.61%;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在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专兼职配置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25,P=0.336<0.05)。 3 讨论 医院感染管理是当前公共卫生领域一个重要问题,医院感染不仅危害病人康复,加重社会和医疗负担,延长住院时间,因此控制医院感染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卫生法制建设,2006年9月1号卫生部颁发《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二三级医院均应设立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科,并配备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本研究表明,陕西省中医医院专职、兼职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分别占占67.39%和32.61%,且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在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专兼职配置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在医院感染工作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专职人数量多少是关系医院感染管理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知识和技术水平对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影响[3]。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总结

总论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除中药的制剂外,均是中药学研究的内容。 我国现存的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公元前二世纪。 《神农本草经》载药数是365种。 除《本草经集注》外,均是清代的本草。 《本草经集注》的作者是陶弘景。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是《新修本草》。 最早用图文对照方法的药学名著是《新修本草》。 《新修本草》成书于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 《证类本草》的作者是唐慎微。 《证类本草》成书于宋代。 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的官修本草是《本草品汇精要》。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 《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 《本草纲目拾遗》,成书于清代。 《中药大辞典》,成书于民国时期。 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是《滇南本草》。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植物类药,叶类的采收期是花蕾将开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称为炮制。 中药炮制的目的减毒、改变药物性能或功效、增效、改变药物某些性状,便于贮藏和制剂、纯净药材及矫味矫臭。 将生地黄制成熟地黄、天南星制成胆南星,其目的在于改变药物性能。 大戟、甘遂、川乌、巴豆等药物内服需炮制,其目的在于降低或消除毒性、烈性、副作用。用酸醋炒玄胡,其炮制目的是增效。 常用的炮制大法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 切制不常用炮制的大法。 修制包括的内容是纯净处理、切制处理、粉碎处理。 雄黄的炮制方法是研成细粉或水飞。 常用的火制法有炒、炙、烘焙、煨、煅。 常用的火制法有炒、炙、煅、煨、烘焙。 为了缓和大黄的泻下作用,宜采用酒制。 用液体辅料与药材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是炙。 为了增强黄芪、甘草的补中益气作用,宜采用炙。 为使磁石、自然铜、鳖甲等药物酥脆,宜采用淬。 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方法是惮。 除常用的四类炮制法以外,其他常用的特殊制法有制霜、发酵、发芽。 将大麦、稻谷发芽,其目的是产生新药效。 第四章中药的作用 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作用、不良作用。 中药的不良作用包括毒性反应、副作用。

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

; 一、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理念与主要特征法律援助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证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在司法实践中切实得以实现,对于那些因经济困难而无力支付各项诉讼费用和法律服务费用的公民,无偿提供各种法律上的帮助,以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一种法律制度。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法律援助制度具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义务行为,即国家在法律援助法律关系中永远是义务主体,国家有责任使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实实再再地得以实现;第二,获得法律援助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项权利,是现代法治国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一项有效途径,公民在法律援助法律关系中永远是权利主体,即公民在因经济困难,无法请求司法救济时,有权获得法律援助;第三,法律援助制度的实质是从形式正义到追求实质正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法治国家所普遍遵循的一项最基本原则,国家在所制定和颁布的各种法律条文中,从不同的角度规定公民享有种种权利,例如,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如下基本权利:(1)政治权利和自由;(2)宗教信仰自由;(3)人身自由;(4)批评、建议、申诉、检举和取得赔偿的权利;(5)社会经济权利;(6)文化教育权利;(7)国家保护婚姻家庭、妇女、老人、儿童的权利;(8)国家保护华侨和归侨以及侨眷的权益等等。但是,这些法律规定权利只是写在纸上的,是一种形式的东西,即一种形式上正义的东西,似乎看来每位公民享受的权利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差别,然而,在现实生活享有这些权利的过程中,由于每位公民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程度和自身具备的法律知识的多寡不同,特别是所拥有的社会财富的差异,因而,就造成了在实际生活中获得法律保护机会的不均等,造成了实际享有权利上的差异。为了消除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就必须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这样一来,对于那些经济困难者,就有可能同那些富裕的公民一样,平等地进入诉讼程序,平等地行使诉权,通过诉讼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利不受非法侵害。只有在现实生活中确保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受非法侵害,才能使法律条文上规定的公民平等地享有的权利,在现实中真正得到实现,只有这样,也才可以说,这个国家真正做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完成了公民权利从形式上的平等到实质上的平等的质的飞跃。(二)我国法律援助取得的显著成就同建立法律援助制度有数百年历史的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起步很晚,尚处在一个探索和建立的幼年时期。但是,更应当看,我国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机构迅速建立,队伍日益壮大。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自从1994年初开始试点以来,从最初在几个大中城市试点,到取得经验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迅速发展。截至2001年底,全国已建立经编制部门正式批准的法律援助机构2299个,其中国家法律援助中心1个,省级地方法律援助机构33个,副省级地方和地市级地方法律援助机构300个;县区级地方法律援助机构1965个;有法律援助专职人员7956人,其中专职法律援助律师3723名。(2)援助范围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全国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约5万件,解答法律咨询40万人次;1998年,全国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万多件,解答法律咨询100余万人次;1999年,据对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不完全统计,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1万多件,解答法律咨询78万人次;2000年,全国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72180件,其中刑事案件48321件,民事案件62671件,行政案件2239件,接待咨询836791人次。①2001年,全国共办法律援助案件172616件,其中民事案件79815件;刑事案件57837件;行政案件3595件;公证事务31369件;解答各类法律咨询1133718件。法律援助在完善司法机制、维护公民司法人权、促进司法公正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的肯定。(3)有力地保护了弱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实施法律援助制度,增强了公民的法律意识。许多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法律援助专业人员,向贫者、弱者、残者及需要法律援助的其他人员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使这些被援助对象的合法权益,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有力保障。目前,法律援助的申请的获准率约在88%左右。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