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诊断学课件

中医诊断学课件

中医诊断学课件
中医诊断学课件

第一单元绪论

要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内容。特别是四诊和辨证是中医诊断的精华部分,考试所占比例很大。要背标题(大标题、小标题),要熟记临床意义。

结合习题复习内容,容易掌握。

第一单元绪论

中医诊断的三大基本原则(重点记标题)

(一)整体审察(审察内外)分两个层面来理解

1.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

2.人与周围环境的统一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时刻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诊断、治疗用药时要综合考虑。

(二)诊法合参(四诊合参)

概念:是指望、闻、问、切四诊并重,诸法参用,综合、详尽收集临床资料的方法就是

四诊合参

为什么要四诊合参:《医门法律》说:“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

1.诊断的准确性取决于医生的主观感觉以及患者的主观感觉与自述,如果这些主观感觉与自述发生偏差,就有可能作出错误诊断,为了减少偏差,必须充分搜集尽可能全面与详尽

的资料,才能进行确诊;

2.望、闻、问、切四诊,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又都具有局限性,只能相互补充,不能互

相替代。

(三)病证结合(辨别病证)

诊断要明确所患疾病所属证候,把辨病和辨证结合起来。通过辨别病证,认识疾病的本

质,即所谓“辨证求因”。

第二单元问诊

问诊的意义: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治疗经过、患者的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饮食嗜好等,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这些资料只有通过问诊才能获得。

要求:掌握各种症状的临床表现,及其对应的临床意义。

细目一:问寒热

意义:辨别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的重要依据

(一)恶寒发热

(二)但寒不热

1.新病恶寒:病人突然感觉怕冷,且体温不高的症状。主要见于里实寒证。

2.久病畏寒:病人经常怕冷,四肢凉,得温可缓的症状。主要见于里虚寒证。

(三)但热不寒见图表所述

1. 壮热

高热持续不退。属里实热证。

2.潮热

A.日晡潮热(亦叫阳明潮热):常于申时即日晡(下午3~5时)之时发热明显,或热势更甚。主胃肠燥热内结之证。

B.湿温潮热:发热以午后明显,特点是身热不扬(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为湿热内盛。

C.阴虚潮热:午后或入夜低热,常表现为骨蒸痨热,兼见盗汗,颧红,五心烦热,口燥咽干,由于阴液不足,阴不制阳,阳热亢盛,虚热内生之故。

3.微热

气虚发热:长期微热,劳累则甚,兼少气自汗。

血虚发热:时有低热,兼面白头晕、舌淡脉细。

阴虚发热:长期低热,兼颧红、五心烦热等症。

气郁发热: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兼胸闷,急躁易怒等症,亦称郁热。

小儿夏季热:小儿于夏季气候炎热时长期微热,至秋凉自愈者,多属气阴两虚。

(四)寒热往来

概念: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为半表半里证的主要特点。

1.寒热往来无定时

多见于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证。

2.寒热往来有定时

每日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的症状。常见于疟疾。

【习题】

例:恶寒发热同时并见,多为:()

A.疟疾

B.湿温病

C.外感表证

D.半表半里证

E.阳明病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C

例:自觉怕冷,加衣被可以缓解,称为:()

A.恶风

B.恶寒

C.寒战

D.寒证

E.畏寒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E

例:中午寒颤,午后即发热恶热,汗出好转,每日发作一次,其病属于:()

A.湿温病

B.少阳病

C.疟疾病

D.瘟疫

E.太阳病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C

例:日晡热甚,腹满便秘,属于:()

A.阴虚潮热

B.阳明潮热

C.湿温潮热

D.气虚发热

E.阳明经热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B

例:以午后热甚,身热不扬为特征者,属于:()

A.阴虚内热

B.骨蒸劳热

C.湿温潮热

D.阳明潮热

E.气虚发热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C

例:A.畏寒

B.恶寒

C.寒战

D.壮热

E.潮热

(1)阳虚证可见:()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A

(2)阴虚证可见:()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E

例:A.但热不寒

B.但寒不热

C.寒热往来

D.发热恶寒

E.身热不扬

(1)胃肠燥热内结见:()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A

(2)机体阳气不足见:()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B

例:A.午后低热,五心烦热

B.午后热甚,身热不扬

C.日晡热甚,大便干结

D.高热大汗, 渴喜冷饮

E.全身战栗抖动而后汗出

(1)湿温发热的症状特点是:()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B

(2)阴虚发热的症状特点是:()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A

细目二:问汗

《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

汗是由阳气蒸化津液从玄府达于体表而成,由津液所化。

(一)特殊汗出

1.自汗: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尤甚。气虚或阳虚证。

2.盗汗:睡则汗出,醒则汗止。阴虚证。

3.绝汗:病情危重时大汗不止。亡阴或亡阳。

4.战汗:病人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为正邪剧争所致。常见于温病或伤寒邪正剧

烈斗争的阶段,是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二)局部汗出

1.头汗生理----进食辛热

2.半身汗

3.手足心汗

例:入睡时汗出,醒则汗止,为:()

A.盗汗

B.自汗

C.大汗

D.战汗

E.冷汗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A

例:见于邪正剧争,可提示疾病好转或恶化的症状是:()

A.自汗

B.盗汗

C.蒸汗

D.战汗

E.冷汗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D

细目三:问疼痛

(一)问疼痛的性质掌握

1.胀痛:气滞。但头目胀痛,则多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所致

2.刺痛:瘀血

3.冷痛:寒

4.灼痛:热

5.重痛:湿

6.酸痛:湿、虚

7.绞痛:寒或有形实邪阻闭气机

8.空痛:虚

9.隐痛:虚

10.走窜痛:气滞或风邪

疼痛的一般规律:

实证——新病疼痛;痛势较剧;或持续不解,或痛而拒按。

虚证——久病疼痛;痛势较轻,或时有缓解,或痛而喜按。

寒证——疼痛喜温,得温痛减,遇风寒加重。

热证——疼痛喜凉,得热痛不减。

(二)问疼痛部位

1.头痛“头为诸阳之会”

阳明经头痛——前额连眉棱骨痛

少阳经头痛——头两侧痛

太阳经头痛——后头部连项痛

厥阴经头痛——颠顶痛

2.胸痛(5个病特点)

胸痹:胸痛憋闷、痛引肩臂。痰瘀阻滞心脉。

真心痛:胸背彻痛剧烈,面色青灰,手足青至节,心脉急骤闭塞所致。

肺痨:胸痛,颧赤盗汗潮热,为肺阴虚

肺热病:胸痛,咳喘,壮热面赤。为肺热。

肺痈:咳吐脓血腥臭痰,为热壅血败肉腐成脓

3.胁痛

胁痛多与肝胆病变有关。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胆火盛、肝阴亏虚及饮停胸胁,均可导致胁痛。

悬饮——胸胁咳唾引痛、肋间饱满、咳逆喘促、舌苔白腻、脉弦滑,因饮停胸胁、气滞不畅所致。

4.胃脘痛

脘,指上腹部,在剑突下,是胃所在部位,故又称“胃脘”。

实证-----因寒、热、气滞、瘀血和食积所致。进食后痛加剧者,多属实证。

虚证-----因胃阴虚或胃阳不足,胃失所养引起者。进食后痛得缓解着,多属虚证。

5.腹痛

实证----因寒、热、寒湿、湿热、气滞、瘀血、结石、虫积和食积等所致。

虚证----因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所致者。

6.腰痛

腰部经常酸软而痛,多因肾虚所致;

腰部冷痛沉重,阴雨天加重,多因寒湿所致;

腰部刺痛,或痛连下肢者,多因瘀血阻络或腰椎病变所致;腰部突然剧痛,向少腹部放射,尿血者,多因结石阻滞所致。【习题】

例:后头部痛连项背,说明邪气在:()

A.太阳经

B.阳明经

C.少阳经

D.太阴经

E.厥阴经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A

例:结石闭阻气机所致的疼痛,多表现为:()

A.隐痛

B.灼痛

C.冷痛

D.胀痛

E.绞痛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E

例:一侧或两侧头痛,其病位在:()

A.厥阴经

B.太阳经

C.阳明经

D.督脉

E.少阳经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E

例:肝郁气滞导致胸胁疼痛的特点是:()

A.隐痛

B.胀痛

C.绞痛

D.灼痛

E.重痛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B

例:湿邪头痛的特点是:()

A.头痛喜冷

B.头痛如劈

C.头晕胀痛

D.头痛连齿

E.头痛如裹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E

例:

A.胸痛、壮热、面赤、喘促鼻煽

B.胸痛、潮热、盗汗、咳痰带血

C.胸闷、咳喘、痰白量多

D.胸胁胀闷疼痛,咳唾引痛

E.胸部刺痛、痛处不移

(1)悬饮病多见:()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D

(2)肺痨病多见:()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B

例:

A.刺痛

B.重痛

C.绞痛

D.掣痛

E.隐痛

(1)气血不足引起的疼痛性质为:()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E

(2)湿邪困遏引起的疼痛性质为:()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B

细目四:问头身胸腹

(一)头晕

头晕 + 且胀痛,口苦,易怒,脉弦数==肝火上炎、肝阳上亢头晕 + 面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气血亏虚

头晕 + 头重,痰多,苔腻 ==痰湿内阻,清阳不升

头晕 + 耳鸣,腰酸遗精 == 肾虚精亏,髓海失养

头晕 + 外伤后出现,刺痛 == 瘀血阻滞脑络

(二)心悸

引起心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心胆气虚、胆郁痰扰、心气心阳亏虚、心阴心血不足、心脉痹阻、水气凌心等。

细目五:问耳目

(一)问耳

耳鸣、耳聋

①耳鸣——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鸣或潮水声,或左或右,或两耳同时,妨碍听觉。

实证:暴鸣声大,以手按之更甚。为肝胆火旺;或痰火郁结。

虚证:渐鸣声小,以手按之可减轻。为肾精不足或脾气虚弱。

②耳聋——听力减退,妨碍交谈,甚至听力丧失。

重听——耳聋之轻者。

耳聋与重听只是程度的差别,发病机理是一致的。

实证:肝胆火旺,或外邪侵袭。

虚证:肾精亏损,或脾气虚弱。

(二)问目

1.目眩

实证:肝病(如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风内动)或痰湿

虚证:由气、血、阴精不足,目失所养。

2.目昏、雀盲

目昏:视物昏暗,模糊不清的症状。

雀盲:每至黄昏以后视力减退,视物不清。

目昏和雀盲皆为肝肾精血不足所致。

习题

例:渐发如蝉,按之鸣声减轻或暂停者,多因:()

A.肝胆火盛

B.心火亢盛

C.气滞血瘀

D.肾精亏损

E.痰湿犯肺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D

细目六:问睡眠

(一)失眠

概念: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或睡不安稳,甚彻夜不眠。

意义:

虚证:阴血不足,或心胆气虚,不能养神。

实证:火邪、痰热扰乱心神,或食积胃脘。

(二)嗜睡

又称“多寐”、“多眠睡”。

概念:睡意很浓,不分昼夜,不分场合地点,时时欲睡,呼之能醒,醒后复睡。

习题

例:

下列何项与肝郁化火失眠无关:()

A.烦躁失眠

B.面红目赤

C.心悸健忘

D.性急易怒

E.脉象弦数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C

例:

A.睡眠不安,时时惊醒

B.睡后易醒,纳少乏力

C.不易入睡,心烦多梦

D.睡眠不安,脘闷嗳气

E.彻夜不眠,急躁易怒

(1)心肾不交证的失眠特点是:()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C

(2)心脾两虚证的失眠特点是:()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B

例:

A.脾气虚弱

B.心肾不交

C.胃失和降

D.胆郁痰扰

E.心胆气虚

(1)饭后困倦嗜睡多因:()

[答疑编号5]

『正确答案』A

(2)饱食引起的失眠多因:()

西医诊断学教学大纲

1、【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辨别病证 的一门学科。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内容有绪论、四诊、辨证、综合运用四个部分,主 要内容为诊法与辨证。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 与基本知识,具备一定诊察病情、辨别病证及书写病案的能力,为今后学习中 医各门临床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它是一门衔接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和临 床各科的桥梁课程。 2、【课程教学要求】 《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教学时数为108(其中课堂讲授81学时,临床见习 27学时),教学中应注意理论教学和直观教学及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在课堂 教学中,充分运用图表、模型、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适当进行病例分析讨 论,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完成了课堂教学的二分之一的内容后,可适当安排临床示教与见习,以便及时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临床见习中要注意诊法、辨证与病案书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绪论 一、掌握中医诊断学、诊法、症、证、病、辨证、辨病、病案等概念的含义。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法则。 二、熟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 三、了解中医诊断的发展概况。 四诊 第一章 望诊 一、熟悉望诊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二、掌握得神、失神、假神的观察要点、典型表现与临床意义;熟悉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中医诊断学课件

第一单元绪论 要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内容。特别是四诊和辨证是中医诊断的精华部分,考试所占比例很大。要背标题(大标题、小标题),要熟记临床意义。 结合习题复习内容,容易掌握。 第一单元绪论 中医诊断的三大基本原则(重点记标题) (一)整体审察(审察内外)分两个层面来理解 1.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 2.人与周围环境的统一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时刻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诊断、治疗用药时要综合考虑。 (二)诊法合参(四诊合参) 概念:是指望、闻、问、切四诊并重,诸法参用,综合、详尽收集临床资料的方法就是 四诊合参 为什么要四诊合参:《医门法律》说:“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 1.诊断的准确性取决于医生的主观感觉以及患者的主观感觉与自述,如果这些主观感觉与自述发生偏差,就有可能作出错误诊断,为了减少偏差,必须充分搜集尽可能全面与详尽 的资料,才能进行确诊; 2.望、闻、问、切四诊,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又都具有局限性,只能相互补充,不能互 相替代。 (三)病证结合(辨别病证) 诊断要明确所患疾病所属证候,把辨病和辨证结合起来。通过辨别病证,认识疾病的本 质,即所谓“辨证求因”。 第二单元问诊 问诊的意义: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治疗经过、患者的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饮食嗜好等,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这些资料只有通过问诊才能获得。 要求:掌握各种症状的临床表现,及其对应的临床意义。 细目一:问寒热 意义:辨别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的重要依据 (一)恶寒发热

(二)但寒不热 1.新病恶寒:病人突然感觉怕冷,且体温不高的症状。主要见于里实寒证。 2.久病畏寒:病人经常怕冷,四肢凉,得温可缓的症状。主要见于里虚寒证。 (三)但热不寒见图表所述 1. 壮热 高热持续不退。属里实热证。 2.潮热 A.日晡潮热(亦叫阳明潮热):常于申时即日晡(下午3~5时)之时发热明显,或热势更甚。主胃肠燥热内结之证。 B.湿温潮热:发热以午后明显,特点是身热不扬(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为湿热内盛。 C.阴虚潮热:午后或入夜低热,常表现为骨蒸痨热,兼见盗汗,颧红,五心烦热,口燥咽干,由于阴液不足,阴不制阳,阳热亢盛,虚热内生之故。 3.微热 气虚发热:长期微热,劳累则甚,兼少气自汗。 血虚发热:时有低热,兼面白头晕、舌淡脉细。 阴虚发热:长期低热,兼颧红、五心烦热等症。 气郁发热: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兼胸闷,急躁易怒等症,亦称郁热。 小儿夏季热:小儿于夏季气候炎热时长期微热,至秋凉自愈者,多属气阴两虚。 (四)寒热往来 概念: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为半表半里证的主要特点。 1.寒热往来无定时 多见于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证。 2.寒热往来有定时 每日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的症状。常见于疟疾。 【习题】

中医诊断学课程整体设计-精品课程

《混凝土结构》课程整体设计 尊敬的评审专家: 您好! 我是课程负责人张玉敏。今天在这里向大家做本课程的整体设计介绍,我感到十分荣幸!下面我将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实践条件、教学效果、课程特色与创新七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本课程的建设情况。 一、课程设置 (一)课程性质 《混凝土结构》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突出应用技术培养和注重实践训练的课程。它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主干专业课,同时也是服务于工程监理和工程造价专业的结构课程。本课程以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具体工作模块来组织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能力、绘制与识读结构施工图能力。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构造、建筑材料等,后续课程有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建筑抗震等。 (二)课程作用 本课程主要学习混凝土结构一般结构构件的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会设计混凝土结构常用结构构件,会绘制与识读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同时培养学生具备对常见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建筑施工、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

程提供有关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为将来从事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理念 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核心,服务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全面改革本课程的教学内涵。与建设单位紧密合作,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作任务为基础、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达到“教、学、做”的有机融合,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 (四)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通过对建筑企业或建筑行业相关建设和管理单位进行专业调研,明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以及岗位工作标准,找出关键的工作任务,分析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能力,从而构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体系。 1、从构件设计过渡到结构设计能力的培养。将梁板结构、雨篷结构、框架结构、屋架结构和排架结构作为课程教学内容,并提出课程的培养目标。 2、从“项目导向”过渡到“工作过程导向”。以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能力培养为核心,与多家企业合作,将实际工程设计项目、典型工程案例作为载体引入教学中,基于工作过程构建教学过程。 3、合理使用“录像”、“图片”、“仿真”等教学手段。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试验录像、工程图片、仿真配筋模型、仿真建筑物和动画等教

中医诊断学课件

第一单元绪论 要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理论、 基本概念、基本内容。特别是四诊和辨证是中医诊断的精 华部分,考试所占比例很大。要背标题(大标题、小标题),要熟记临床意义。 结合习题复习内容,容易掌握。 第一单元绪论 中医诊断的三大基本原则(重点记标题) (一)整体审察(审察内外)分两个层面来理解 1. 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 2. 人与周围环境的统一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时刻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诊断、治疗用药时要综合考虑。 (二) 诊法合参(四诊合参) 概念:是指望、闻、问、切四诊并重,诸法参用,综合、详尽收集临床资料的方法就是 四诊合参 为什么要四诊合参:《医门法律》说:“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 1. 诊断的准确性取决于医生的主观感觉以及患者的主观感觉与自述, 如果这些主观感觉 与自述发生偏差,就有可能作出错误诊断, 为了减少偏差,必须充分搜集尽可能全面与详尽 的资料,才能进行确诊; 2. 望、闻、问、切四诊,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又都具有局限性,只能相互补充,不能互 相替代。 (三) 病证结合(辨别病证) 诊断要明确所患疾病所属证候, 把辨病和辨证结合起来。 通过辨别病证,认识疾病的本 质,即所谓“辨证求因”。 第二单元 问诊 问诊的意义: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治疗经过、患者的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 习惯、饮食嗜好等,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这些资料只有通过问诊才能获得。 要求:掌握各种症状的临床表现,及其对应的临床意义。 恶寒重发热轻主风寒表证 细目一:问寒热 意义:辨别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的重要依据 (一)恶寒发热 感邪性质 寒热轻重

发热重恶寒轻I 主风热表证 发热轻而恶风 主伤风表证。(恶风一一遇风则冷,避之可缓,较恶寒为轻。) 咽干,由于阴液不足,阴不制阳,阳热亢盛,虚热内生之故。 气郁发热: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兼胸闷,急躁易怒等症,亦称郁热。 小儿夏季热:小儿于夏季气候炎热时长期微热,至秋凉自愈者,多属气阴两虚。 (四)寒热往来 概念: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为半表半里证的主要特点。 1. 寒热往来无定时 多见于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证。 2. 寒热往来有定时 每日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的症状。常见于 【习题】 例:恶寒发热同时并见,多为:( A. 疟疾 (二) 但寒不热 1. 新病恶寒:病人突然感觉怕冷,且体温不高的症状。主要见于 2. 久病畏寒:病人经常怕冷,四肢凉,得温可缓的症状。主要见于 (三) 但热不寒见图表所述 ___ 1.壮热 高热持续不退。属里实热证。 2.潮热 A. 日晡潮热(亦叫阳明潮热):常于申时即日晡(下午 3~5时) 更甚。主胃肠燥热内结之证。 B. 湿温潮热:发热以午后明显, 特点是身热不扬(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 感灼手),为湿热内盛。 夜低热,常表现为骨蒸痨热,兼见盗汗,颧红,五心烦热,口燥 里实寒证。 里虚寒证。 之时发热明显,或热势 3.微热 气 虚发热: 血虚发热: 阴虚发热: 长期微热, 时有低热, 长期低热, 劳累则甚,兼少气自汗。 兼 面白头晕、舌淡脉细。 兼颧红、五心烦热等症。 疟疾。

中医诊断学实验 实验指导

《中医诊断学实验》 指导书

目录 一、中医诊断综合应用实验 实验一中医四诊、辨证训练及数字模拟诊断 (1) 实验二实体模拟教学实验 (7) 实验三病案讨论教学实验 (13) 二、诊脉训练及中医脉图描记及脉象分析 (19) 1

实验一 中医四诊、辨证训练以及数字模拟诊断 【实习目的和原理】 目的:通过随机组合临床常见症状以供实验学生应用中医四诊、辨证理论进行训练,使学生掌握和了解中医临床诊断知识、方法和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和技能。 2 原理:本软件包括学习篇、测试篇、训练篇。 学习篇:基本覆盖了中医诊断学的诊法与辨证,适于学生了解中医的诊断知识、方法和技能。 测试篇:采用仿真试卷界面,收集各种题型的标准试题3529个,并设有答案,卷面分析等功能,有助于学生检测自己学习效果。 训练篇:采用仿真诊断思路,模拟临床实习情境,虚拟诊断过程的方法,把覆盖400多病证的189个临床成功病例制作成训练环境,可以提高学生掌握中医临床辨证思路和技能。 【实验对象】 配备“中医诊断学电脑辅助教学系统”的计算机。 【实验器材与药品】 中医诊断学电脑辅助教学系统软件、计算机

【实验步骤及观察项目】 1.打开计算机,双击桌面“中医诊断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快捷图标志,进入中医诊断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2.点击进入“学习篇”,根据系统提示,点击复习本次实验课相关基础理论知识。 3.点击右上角“关闭”图标,退出基础知识复习。 4.点击“学习篇”下的“测试篇”,进入相关知识的系统测试,进入系统“测试篇”后,点击左侧第六个按钮“定制”,选择所要测试的章节和测试内容的认知层次为“中”,或选择按测试内容的难易程度为中,并按实验老师的要求输入需要测试的试题的数量。 5.点击右下侧的“确定”按钮进行测试,完成所选试题后,点击右上侧按钮“交卷”,得出本次测试结果分析。 6.记录测试章节、试题总数、答错试题数、答对试题数。

中医诊断学 教学大纲

《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 前言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各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 本课程主要包括诊法、辨证、诊断综合运用和病历书写等内容。诊法部分包括望、闻、问、切四诊,辨证部分包括八纲辨证、病性辨证、脏脏辨证等。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习者熟悉中医诊断的含义与内容,症、病、证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中医诊断的原理和原则;掌握问、望、闻、切四诊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八纲、病性、脏腑等辨证的基本内容及辨证统一体系;熟悉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主症诊断的思路、疾病诊断的思路、辨证诊断的思路,病历书写的内容、格式和要求。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要贯彻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的方针。课堂教学要注意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准确性、实用性,突出重点,注意知识掌握的循序渐进,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要充分运用图表、标本、幻灯、录像、模型、诊断仪器、CAI课件、计算机软件等多种媒体进行教学。临床见习要注意选好病例,注意病情资料采集、诊断思维、病历书写等内容的技能训练。 绪论 [教学内容] 1.“诊断”的含义。 2.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3.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诊法、诊病、辨证、病历,症、病、证的概念。 4.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因发知受。 5.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动静统一。 6.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 1. 了解《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诸病源候论》、《温热论》和《温病条件》等对中医诊断的贡献;《诊藉》、《伤寒金镜录》、《濒湖脉学》等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 2.熟悉诊、断、诊断、诊法的含义。 3.熟悉问、望、闻、切四诊各自所指的主要内容。

中医教学大纲

《中医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学的发展史及其基本特点、哲学思想、生理观、病理观、诊断技术、防治原则、中药与方剂等,基本涵盖了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本教材的特点:明确对象,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内容生动形象,发挥视觉记忆作用,条理清晰恢复传统合理框架,重视知识内容衔接,循序渐进帮助知识理解掌握,并且通过对常见病证的辨证分析,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并展示了中医学理、法、方、药的临床应用价值,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 让医院校学生在学习现代医学的同时,了解中医学的渊源、历史成绩,熟悉中医学的特点,基本理论,发展状况以及目前中西医结合成就,能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理解,提高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为今后从事医学事业打下基础。重在了解,要求学生熟悉基本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病治疗方法,了解中药的作用及组方原则和常见病的中医治疗,将学生引入中医学的门槛。通过学习传统的中医学,又加深了对人类复杂生命现象的认识,理解不同医学体系对于生命现象认知的差异,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增加临床诊疗知识和技术,并为进一步学习中医学奠定基础。结合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成就作一些启发式讲授,适当作两种理论的对照讲解,提出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中医药学是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它不仅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深刻地影响和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它仍然有效地指导临床医疗实践,它也是临床医学相关专业必修的重要科目。中医学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认识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基本理论、基本诊法和常用方药,为中西医结合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1)从中医学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深刻认识和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2)了解阴阳、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掌握阴阳的相互关系和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3)掌握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特点,重点掌握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 (4)了解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和十二经脉的命名,掌握经络循行规律和经络的生理功能与作用。 (5)了解病因的概念及分类,掌握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和六淫各自的特点和致病特点;掌握内伤致病因素的临床特点;了解正邪相争、阴阳失调、气机失常的病机概念。 (6)了解辨证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辨证方法。掌握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的区别要点。 (7)了解脏腑辨证的基本方法,掌握脏腑病证的分类及其临床辨证要点,了解各脏腑证候的诊法及代表方剂。 (8)掌握中药的性能,其中重点掌握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概念及临床应用;了解中药的用法和40-50味中药的归类及功用。

中医诊断学教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诊断学教案 授课时间: 9月11日,周一,第6,7节 题目: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诊断”“诊法”“诊病”“辨证”及“病”“证”“症”的含义。 2.理解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3.了解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学习方法。 内容与时间分配: 2学时 1.中医诊断学的概念,主要内容,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1学时。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中医诊断学发展史、学习方法。 1学时。 重点与难点: 1.病、证(证名、证候、证型)、症(症状、体征)的含义。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导入新课: 从中医基础学的内容到临床各学科的内容、目的,引入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意义。 讲述: 一、介绍诊断及中医诊断学的概念、地位(P1)。 简要介绍。注意:诊断的概念,包括“诊”与“断”两方面,并且须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进行。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包括介绍诊法、诊病、辨证、病案书写四部分。 (一)诊法 1.诊法的概念、内容、目的。 2.明确症状、体征的含义。 注意:症状与体征不同,前者为病人异常感觉,后者为医生检查所得。两者均属于“症”,属病情资料,是辨证、辨病的主要依据。 (二)诊病 1.诊病的概念、目的。 2.明确病名的含义。 注意:病名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所做的概念与抽象。辨病的结果是得出病名诊断。 (三)辨证 1.辨证的概念与目的。 2.明确证、证名、证候、证型的含义。 注意:“症”“病”“证”的区别。辨证的目的是得出证名诊断。

(四)病案书写 明确病案的概念及病案书写的意义。 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1.简要介绍中医诊断基本原理的理论依据是中医整体观念的思想。提问:什么是中医整体观。 2.重点介绍中医诊断基本原理,包括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三方面,明确其各自的含义。 第二学时 导入新课: 中医诊断疾病的原理、原则与西医有明显的不同,必须遵循其独具特色的基本原则。 新课讲述: 四、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重点介绍内容。基本原则包括三方面: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明确各自的含义及临床意义。 五、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简要介绍。中医诊断学是在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代医家不断总结、丰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其中,影响中医诊断学发展的重要著作、作者是: 1、《黄帝内经》; 2、西汉,淳于意的《诊籍》; 3、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4、西晋,王叔和的《脉经》; 5、隋,巢元方《诸病杂候论》; 6、宋,陈元择的《三因极—病证方论》; 7、元,敖氏《伤寒金镜论》; 8、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9、明,李时珍的《滨湖脉学》;10、清,叶天士《外感湿热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 重点讲述上述重要著作及其作者、年代、历史意义。 六、介绍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简要介绍。 小结: 绪论,为本学科开头部分,介绍了诊断、中医诊断学的含义,中医诊断学的内容,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和学习方法。其中重点掌握诊断的概念,病名、症状、体征、证名和证候的含义,中医诊断的三大原理和三大原则,及中医诊断学发展史中重

医学英语(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

医学英语(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 (供中医国际交流班专业使用) 一、前言 《医学英语(中医诊断学)》是我校外语系开设之中医专业――国际交流方向大学生必修的主干专业英语课程之一。该课程学时54,学分2。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中医英语的基本知识,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是国际交流方向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医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医学英语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外语水平日益增高的要求,使学生尽快掌握在其专业领域内以英语为工具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特制定本大纲。本大纲的各项规定可作为我校医学英语教学安排,教学质量检查的依据。本大纲的教学对象是我校医学专业本科三年级的学生。通过本科一、二年级基础阶段公共英语的学习,他们应已在听、说、读、写、译方面受过一定的训练,领会式掌握5000个单词和1000个词组,其中包括2000个积极词汇,具备了相应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完成从学习过渡到实际应用的有效途径。医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医学领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能以英语为工具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医学英语属专业英语教学,其总的要求如下: (一)、词汇:掌握医学词汇特有的词汇结构和体系,要求掌握300~500词素,词素分析式识别医学英语词汇5000~6000单词。 (二)、阅读的能力: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医学专业英语原版教科书,国外英语医学期刊,英语医学会议文献及其他参考资料;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数据,抓住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120词;对重要的书刊,文献等材料能正确理解,抓住要点,并能对内容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概括、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 (三)、听的能力:能听懂与医学有关的、内容比较熟悉、语速为每分钟130~150词的英语医学新闻报道,医学讲课,学术报告,医学会话和临床问诊。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并抓主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比如速记帮助回忆理解. (四)、说的能力:能用英语进行有关医学专业内容的会话和临床问诊,经过准备,能就与医学有关的问题进行简短的发言和讨论,表达思想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五)、写的能力:能根据阅读材料做笔记,写提纲,能写读书笔记,论文摘要,论文简介等,且文理通顺,表达意思清楚,无重大语言错误。能书

《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

《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医诊断学 英文名称: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Diagnostics 课程性质: 必修课 总学时:72-99 讲课学时:72-99 实验学时:0 学分: 4-5.5 适用对象: 七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骨伤、康复、护理、美容专业 先修课程:中医基础理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各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 本课程主要包括诊法、辨证、诊断综合运用和病历书写等内容。诊法部分包括望、闻、问、切四诊,辨证部分包括八纲辨证、病性辨证、脏腑辨证等。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习者熟练中医诊断的含义与内容,症、病、证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中医诊断的原理和原则;掌握问、望、闻、切四诊的基本内容及辨证统一体系;熟悉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主症诊断的思路、疾病诊断的思路、辨证诊断的思路、病历书写的内容、格式和要求。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要贯彻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的方针。课堂教学要注意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准确性、实用性,交出重点,注意知识掌握的循序渐进,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要充分运用图表、标本、幻灯、录像、模型、诊断仪器、CAI 课件、计算机软件等多种媒体进行教学。临床见习要注意选好病例,注意病情资料采集、诊断思维、病历书写等内容的技能训练。 三、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等形象化教学,使课堂教学更为直观和趣味,对教材中重点、难点和疑点等问题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课堂教学中较多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导学式教学法、团队式和师生角色融合式教学法等,根据《中医诊断学》课程的特点和该阶段学生自身特点而设计的这些教学方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实现了团队式学习、师生角色融合式学习的教学新模式。 四、课程各章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中医国交等专业使用) 随着国际间经济、文化、科技活动交流日益频繁,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药学,以其在医疗卫生保健方面专门的优势和作用,逐步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并正得到迅速传播。切合教育部教学要求,为培养新世纪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在中医国际交流专业开展中医基础课的双语教学显得尤有意义。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主干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其核心内容是诊法与辨证,当中涉及的各种语汇既包括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差不多术语,同时又贯穿显现于中医临床内、外、妇、儿等各科。该门双语课程,关于学生把握专业知识及提高专业英语水平,甚至以后其他双语专业课的学习,具有奠基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程通过双语授课的方式,在学生已学习了中医诊断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要紧介绍中医诊断学四诊、辨证及病案等内容及相关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方式和翻译技巧。共设置92学时。 本课程的教学,将贯彻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的方针。课堂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有用性、突出重点。充分运用图片、模型、PPT幻灯片、Flash动画、多媒体课件(影音资料)等教具和仪器设备,开展实践性教学,以提高和巩固教学成效。

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把握中医“诊断”、“诊法”、“诊病”、“辨证”、“病案”、“证”、“病”、“症”等概念的表达。 2.熟悉中医诊断的差不多原理、要紧内容的表达。 3.了解中医诊断的进展概况中几种著作名称的翻译。 二、教学内容 1.明确学习该门课程的目的、内容、方法。 2.诊断的英语翻译。 3.中医诊断学的要紧内容包括诊法、诊病、辨证、病案及症、病、证几个概念的翻译要点。 4.中医诊断的差不多原理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的表达。 5.中医诊断的差不多原则是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的表达。 6.中医诊断学进展概况中几种著作名称的翻译。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部分内容自学,配以英汉对比PPT课件讲授。

最新 中医诊断学讲义 - 副本

中医诊断学讲稿 第01 讲绪论: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司委托,二十一世纪中医药网络中心举办,由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承担的,《中医诊断学》示范教学师资培训班,现在开始了。我应邀担任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能够和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我感到很荣幸。我们这次讲课所用的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十五”国家级规范教材,也是新世纪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规范教材——《中医诊断学》。这门课程教材是由我主编的,现在由我来担任主讲,自然可以保证我们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但是,我觉得这次给大家讲课,形式和内容上还是不太一样。我从事《中医诊断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按照国家管理局的规定,应该是以本科院校的学生为对象,而我们本科院校的学生都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开《中医诊断学》,他们在中医里面的知识,中医诊断学的知识,都是有限的。而我们大家基本上都是教员,对于中医诊断学,应该是比较熟悉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把这个课程讲好,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就是我讲的同志们可能都知道了,而同志们希望我讲的又不(一定)能够面向本科的同学讲。所以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在这种教学的氛围上,都会有一定的差距,都会产生一个错位,这个错位就会影响我们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这个教学,要进行全程的录像、录音,制成VCD光盘,还要在网上开展网上教学,要受到全国的同行,乃至全国中医界的检验,又要使今后学习起来能够便于接收,所以要讲这门的课难度还是比较大。为了讲这一个课,我这一个多月整天都在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幻灯片。用多媒体教学,它好的地方就是知识比较丰富,形式可能多样一点。但是它(也有)不足的地方,我没有版述,教员嘛,就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我不带粉笔,一个字都不写,讲课里面这种生动性也就受到影响,这恐怕是不足的地方。我们这一次的教材也好,教学内容也好,幻灯片的内容也好,除了要继承我们历史上优秀的中医诊断学的遗产以外,实际上我们全国从事中医诊断学的工作者,我们的老师,都为我们这个内容添了很多的光彩,都有他们的功劳。我讲的内容,实际上有很多是取自全国其他院校老师的一些好的经验,有他们的功劳。如果有什么错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这是我的问题。同时我希望我们这次教课,能够变成一个教学相长、教学互动的过程,大家都是从事中医诊断方面的老师,希望能够共同的启发、提问,共同的研究、商量,看把这门课怎么讲好。也可能要提些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当学员一样,不要有问不答、起而不发。我希望大家共同配合把这门课讲好,同时可能要作一些必要的记录。至于有一些内容,大家可能还想听一些教材以外的其他的内容,或者要开展一些学术讨论。我可以考虑安排,就是开设专门的讨论课,或者是另外开一次讲座,另外抽时间来开设。总之,希望共同的把这门课程学好。 下面就正式开始讲课了。我们《中医诊断学》的整个内容,分为三篇,上篇、中篇、下篇三篇。前面有一个绪论,后面有一个原文选录,上、中、下三篇里面一共有十二章,今天我们开始讲《中医诊断学》的绪论。 绪论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首先要解释一下什么叫做诊,什么叫做断?所谓诊,就是查看和验证的意思。比如说通过我们的检查,通过我们的询问,来获取各种病理信息。什么叫做断?断是讲的分析判断,就是辨别病情,判断病情,判断、决断的意思。这个断字详细写是这个样子,我看这个字造得很不错,“斷”字是什么意思?四个绞丝,这四个绞丝代表什么意思?那就是复杂。各种复杂的病情,各种复杂的事物,复杂的矛盾,我们要把这些复杂的事物分析判断出来,把它切割开来,旁边一个斤字,“斤”是什么意思?斧头。斧头干什么呢?就是切断,给它作出判断。对这个复杂的病情能够进行判断,所以用了这个断字,造字我看中国文化就造得很好,这个字造得很好。因此,诊是讲的诊察、察看、辨症,收集病情资料。断是讲的分析、判断,对病情作出分析判断,因此诊断两个字合起来,就是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实际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 中山一院诊断学教研室 二〇〇三年四月

诊断学教学大纲 前言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桥梁课程,是临床各专业学科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关键学科。它论述了疾病的临床表现,各种显示疾病存在的基本体格检查方法,即视诊、触诊、叩诊、听诊以及检验技能,教授们如何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去识别疾病,判断和揭示疾病的本质,使学习者掌握诊断的原理和方法,学会采集、综合、分析客观的人体资料,概括诊断依据,提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诊断与第四版《诊断学》教学大纲相比,本大纲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进一步强调突出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五性,即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实用性。具体表现在压缩理论课学时,增加实习课学时;进展、更新比较快的是实验诊断学,本着让学生掌握概念性、普遍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原则,本大纲删减临床少用或不用的检验内容,重点放在使学生掌握实验选择的原则,实验结果的分析,以指导疾病的诊断。 我们希望通过改革最终达到以下目的: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熟练掌握规范化的体格检查手法,通过问题式、启发式教学,初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临床实践和动手能力。 第一篇 问 诊    问 诊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临床问诊的基本内容, 熟悉常用问诊的方法和特殊情况下问诊的技巧。  【教学内容】  掌握临床问诊的基本内容(尤其是主诉、现病史和系统回顾);熟悉一些常用问诊的方法、特殊情况下的问诊技巧。  一、 问诊的重要意义;  二、 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 问诊的内容:1)一般项目 2)主诉 3)现病史 4)既往史、个人史、婚姻生育史、月经史 5)家族史 6)各系统的问诊要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  【教学时数】 大课 1学时, 实习 6学时  【教学方法】  一、 理论课  1、讲授临床问诊的基本内容。

中医诊断学全套教学大纲

《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专业使用) 云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教研室

前言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科学。它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要课程,是中医学各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 通过《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望、闻、问、切诸诊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方法;掌握八纲辨证、病性辨证(辨阴阳虚损证候、辨气血证候、辨津液证候)、脏腑辨证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了解病性辨证(辨六淫证候、辨情志证候)及其他辨证方法概要(六经辨证概要、卫气营血辨证概要、三焦辨证概要、经络辨证概要);了解诊断综合运用(诊断思路与方法、病历书写与要求)内容;初步训练诊法、辨证和病案书写的基本能力,从而为学习中药、方剂及中医临床各科奠定相关的基础。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要贯彻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的方针,课堂教学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实用性,选进性,突出重点。要充分运用图表、模型、幻灯片、声像片、计算机软件、多媒体等各类教学手段和仪器设备,开展实践性教学,以提高和巩固教学效果。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病情资料采集、辨证思维、病案书写等内容的技能训练和诊法、辨证的综合运用。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 (1)中医“诊断”、“诊法”、“诊病”、“辨证”、“病案”、“证”、“病”、“症”等概念。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3)中医诊断基本原则。 2.熟悉 (1)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 (2)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3.了解 (1)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2)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动态。 (3)中医诊断学网络课程的学习方法。 (4)中医诊断学的重要专著。 【重点难点】 重点: 1.中医诊断学基本内容。

中医诊断学望神内容说课体会

中医诊断学望神内容说课体会 发表时间:2017-06-01T15:18:49.593Z 来源:《中医杂志》2016年12月作者:刘雁云邹小娟戴红姜瑞雪寇美静胡霞黄圣[导读] 说课是授课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其他教师或教研人员述说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教研室湖北武汉 430065)1 说课的意义说课是授课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其他教师或教研人员述说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教学设计,讲解具体教学设想、方法、策略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1]。是教师在制定教案后阐述“教什么,怎样教, 为什么这样教”的教学思路,以便让听者了解其如何把握目标,用何手段,达到何目的的思路,实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2 说课的评价笔者所在学校说课比赛的评价表供大家参考,详情见下表。 3 说课的基本内容说课主要围绕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等进行。 3.1 说教材(1)选用教材:说课选用的教材是陈家旭、邹小娟教授主编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基础理论通向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要课程。(2)所在章节:望神内容在上篇四诊第一章望诊第一节全身望诊之望神,教学安排为2学时。(3)内容包括望神的概念、望神的意义、望神的要点、神的表现类型及意义和望神的注意事项。(4)教学目标:掌握望神的要点、掌握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的表现及临床意义,熟悉少神的表现及临床意义,了解望神的原理、神乱的表现及临床意义。(5)强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准确判断患者神气类型,明确各类型的临床意义。难点是假神的机理以及假神中“ 回光返照”与重病转危为安的区别。 3.2 说教法《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教学,要贯彻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的方针,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实用性,又必须突出重点,做到精讲、略讲、自学相结合。要充分运用图表、模型、录象、诊断仪器、CAI课件、计算机软件等多种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适当进行病例分析讨论,以提高和巩固教学效果。(1)目标明确,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详讲望神的概念、要点,得神、失神、假神的表现及临床意义,而略讲望神的原理,神乱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注意讲清楚各类型间的区别及由轻到重的联系,讲清楚失神中正虚失神和邪盛失神的不同表现及临床意义,有些知识点学生没接触过,如郑声、谵语,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二章闻诊中的相关知识。 (2)使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以理论教学为主,配合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从丰富的临床资料:如教材配套的图片、视频中,通过对比学习,增强感官认识,具体形象的认识意识到不同类型神气表现的细致差别,从而很好的掌握教学内容,为今后临床奠定基础。 (3)处理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在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了解学生,围绕学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始终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例如采用PBL教学法:针对重点知识点——神的表现类型及意义,可以设计、提出若干问题,引导同学们去分析鉴别、思考讨论。如,中医基础理论中介绍“神”有哪些含义?中医诊断学中的“神”是广义的“神”还是狭义的“神”?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神乱中哪一种“神”的含义与众不同?同学们经过自主学习、思考讨论后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3.3 说学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