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点石斋画报金集(3)

点石斋画报金集(3)

尔雅绘画里的中国走进大师与经典2019

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将欧洲的()带到了中国。A A、圣像画 B、静物 C、风景画 D、世界地图 2 ()哪一个不属于课程中提到的早期外销画。C A、制茶 B、陶艺 C、中国风情 D、制丝 3 ()不属于课程中提到的清朝时期广东流行的绘画风格。D A、英国 B、荷兰 C、意大利 D、法国 4 5 6 郎世宁减弱了绘画中的光影、透视和结构。√ 7 外销画出现在1680年代。× 1.2 1 徐悲鸿曾说:“()习画之所,盖中国西洋画之摇篮也。”B A、董家渡 B、土山湾 C、广东 D、上海 2 用西洋红画国画,可以说始于()。B

A、周慕桥 B、郑曼陀 C、杭稺英 D、吴友如 3 ()不是课程中提到的对冯钢百产生影响的艺术。C A、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B、美国的艺术 C、日本的艺术 D、古典艺术 4 《点石斋画报》里的很多图像,都使用了西方绘画的技法,表现了日常发生在大街小巷里的事件。正确 5 土山湾的绘画题材包括宗教画和日常风俗,以日常风俗为主。错误 2.1 1 ()不是课程中提到的“海派”画家产生的背景。D A、金石趣味的流行,大大削弱了传统文人的淡泊、柔弱的气质,为人们摆脱传统,接受西方新艺术提供了帮助。 B、全国的书画家纷至上海,使上海的绘画社团和组织得到了延伸,市场经济的规则开始进入书画领域。 C、《南京条约》的签订后,五口通商,使得大量西洋商品进入中国,带来的图像和符号对中国画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D、清政府宫廷绘画中,西洋画风的流行。 2 从趣味、形式、思想、理念方面来说,“金石入画”都可以被称为是中国的“文艺复兴”。错误 2.2 1 ()不是课程中提到的“海派”画家。D A、任熊 B、赵之谦 C、虚谷 D、陈老莲 2 ()不是课程中提到的,任伯年作画的特点。B

晚清画报与中国读图文学的现代转型_省略_以_图画日报_之_新茶花_为中心_陈晓屏

2014年第6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6,2014(总第189期)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General,No.189晚清画报与中国读图文学的现代转型 ———以《图画日报》之《新茶花》为中心 陈晓屏1,2 (1.中山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275; 2.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440) 摘要:近代中国的传播场域中,晚清画报文学作品表现出了传统中国读图文学的现代转型征象:一、时代变革之声奠定了画报大众启蒙与市民趣味的基本价值导向;二、画报的大众化传播推动了语言叙事的 时事化和情节化实践;三、画报的图像旨趣推动了图像叙事的强化和文图关系的突破,奠定了现代连环故 事图画的基本体式;四、画报的西方视域再现了西风东渐中的晚清中国对西方世界的想象、表征以及随之 而来的文化冲击和观念变革。 关键词:晚清画报;读图文学;《新茶花》;价值取向;叙事实践;文图关系;图像表征 中图分类号:I0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85(2014)06-0073-09 中国传统读图文学主要体现为题画诗及插图本小说戏曲作品。一直到清代中期,文学的视觉图像传播仍然处于相对缓慢而稳定的发展中,尽管明清时期因为木版画技术的发展而使文学插图本风行,但插图始终只是作为一个插入的、低比重的非主体元素存在,从文图关系到图像的功能与特征,再到图像的传播方式等不同方面,都囿于传统木版画的自我发展进程之中。 到了晚清,中国读图文学的发展出现了巨大变化。在西方的石印和铅印技术、照相和电影技术,轮船、铁路等现代交通技术,以及现代报业制度和文艺观念涌入中国的背景下,中国现代报刊出版业得以迅速发展。于此,晚清中国的视觉图像传播开始不同于以往,国人开始了观看世界的进程,读图文学也开始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旅程。这一进程中,晚清画报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角色。 画报是晚清时期的西方舶来品,是近代中国传播媒介中的一个新品类。晚清画报大多为时事画报,多以刊载时事、传播新学、启发民智为办刊宗旨,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图文并茂、图像成为传播的主体对象,图像的叙事功能大为提升。晚清画报自出现伊始,就或隐或显地与文学相连结,从一开始的随刊附录传统插图本小说,如《点石斋画报》(1884),到之后的直接定位为插图文学刊物,如《绣像小说》(1903),到最后以全新的图文体式直接配图刊载各种文学及类文学作品,如《图画日报》(1909),这一发展过程是综合了价值取向、叙事实践、文图关系、图像表征的多方面的变革过程,正是基于这种全方位的发展与突破,传统中国的读图文学迎来了自身的现代转型。 一、价值取向:大众启蒙与市民趣味 晚清中国,早期的画报多为时事类画报,如《点石斋画报》(1884)、《飞影阁画报》(1903)、《启蒙画报》(1903)、《北京画报》(1906)等,这些画报已开始随刊附录传统插图文学作品或直接 收稿日期:2014-04-06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主持的2014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课题《近代空间想象的转换———晚清文学图像的空间表征研究》(课题编号:14G69)以及作者参与的南京大学文学院“985”项目《中国 文学图像关系史》(赵宪章教授主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晓屏(1982—),女,广东饶平人,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中山大学文艺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研究。

晚清民间法观念再探_以_点石斋画报_为例

第24卷第4期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4No.4 2007年11月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of Suzhou(Social Science)Nov.2007 晚清民间法观念再探3 ———以《点石斋画报》为例 俞 政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摘 要:从《点石斋画报》可见晚清民间法观念与官方法观念差异甚多,且与古代传统法观念关系不小。 透过病者家属的暴行和作者的咒诅,可见传统法观念的某些合理成份遭到了抵制;透过徐春山杀子和作者的劝说,可见古代思想史上的情、法之争仍在继续;透过地方绅士“和稀泥”,可见盲目的“息讼”风气相当流行; 透过作者希望处死蚁媒,可见重刑主义在晚清民间颇有市场。总之,在晚清民间法观念与古代传统法观念之间,既有抵制又有继承。遗憾的是,某些合理成份被抵制,而某些不合理成份却被继承了。 关键词:民间法;晚清;《点石斋画报》 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695(2007)04-0106-06 《点石斋画报》(1884-1898)是晚清著名的时事画报之一,十五年间共计刊出4000多幅图画(此据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新说)。通常以为该画报是研究近代社会史的重要史料,但在实际上,由于该画报报导的案例相当多,因而也是探讨晚清民间法观念的丰富的资料库。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曾另文探讨民间法观念与官方法观念的差异;本文则在寻找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晚清民间法观念与古代传统法观念之间的关系。 一、庸医杀人:拒不接受传统法观念中的合理成份 晚清医疗水平低下,庸医误人之事常常发生。例如,1884年《点石斋画报》刊登了一幅图画,画面上的民众正在捣毁一个医院,说的就是发生在上海的一起医患纠纷:“南市有摆旧货摊者,其子患外症,就医于董家渡之张某。张某妄用针刀,致病者血溢不止,立时毙命。”[1]甲集17-18《大清律例》明文规定:“凡庸医为人用药、针刺,误不如本方,因而致死者,责令别医辨验药饵穴道,如无故害之情者,以过失杀人论,依律收赎给付其(病)家,不许(庸医)行医。”但若“因事私有所谋害,故用反症之药杀人者,斩监候。”[2]438 由此可见,清朝法律对于庸医杀人案的处理比较谨慎。它根据医生的动机,将此类案件分成两种:凡医生在无意间用错药,以过失杀人论;而凡医生故意用错药,则按故意杀人论。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法律将鉴别庸医有无故意谋害病人的动机的权力交给了其他医生,而不是交给地方官或者仵作。这些都是文明程度较高的表现。事实上,也只有医疗水平比庸医高得多的医生,才能正确判断庸医杀人出于故意还是无意。 按照画报作者的描述,姓张的庸医属于过失杀人。根据《大清律例》中《过失杀伤收赎图》,应当“依律收赎,折银十二两四钱二分,给被杀之家营葬。”[2]53可能死者家属知道“官了”的结果只能如此,干脆大打出手,以非法手段进行“私了”。这种常见现象与清代流行的“一命抵一命”的陈腐观念密切相关。当自己的亲人遭遇不测,而法律又规定责任人无须偿命时,家属们往往无法接受,因心理严重失衡,便置法律于不顾,滥用暴力,发泄愤怒,报复他人。但在实际上,家属们想象的“一命抵一命”追 6013收稿日期:2007-07-12 作者简介:俞 政(1947-),男,江苏常熟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点石斋画报

一个刊物在发行的二十年间,刊行彩图400余幅,照片32000余幅,曾创下四万余册的月销售量,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中国军政学商各界之风云人物、社会风貌、文化艺术、戏剧电影、名胜古迹等等无不做详尽记录,同《点石斋画报》一起被称为晚清和民国两个时代与社会的“画史”。这里所说的,就是创刊于1926年2月巧日,终刊于1945年10月的《良友》画报。当年被评论为“《良友》一册在手,学者专家不觉得浅薄,村夫妇孺也不觉得其高深”的《良友》画报远销海外五大洲,凡是有华侨居住的地方都有《良友》画报的销售点,赢得了“良友遍天下”的美誉。几十年后的今天,各国大图书馆也竞相收藏《良友》,将它看作了解中国的窗口。作为现代中国持续最久的一份大型画报,《良友》的规模比当时著名的商务印书馆小得多,但它却能名噪一时,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它的创办人一一伍联德。《良友》画报的发行机构一一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25年创办于上海,最初坐落在北四川路后弄的鸿庆坊内,伍联德当时还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 1926年2月15日,一本连他自己也承认是在冒险的新型画报面世了,那就是《良友》画报。早期的画报(诸如《点石斋画报}))(1884一1920年)的内容紊乱,既可将之视为画谱,可视为消闲插画,亦可视为新闻画报。到铜版时代(诸如《时报》、《图画周刊》)(1920一1930年),时间虽经过数十年,除画报之新闻由手绘变为照相外,画报的内容却无何等进步。但到了《良友》则有新的倾向。在世纪初,传播新知的功能,基本上已由像《点石斋画报》这类的刊物完成,《良友》创办时,传播新知已经不再是画报的主要目的和内容。《良友》画报的编辑可以说是十分敏锐地感悟到了大众在日常生活层面上可能需求一种新的都市生活方式,于是对此做了探索。 在中国的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虽然仍是处于内忧外患的战乱之中,但北伐以后,对日的抗战尚未全面展开,全国融融泄泄,大有升平之世,这一段时期,也正是文学艺术气象蓬勃的好时光。身处其中的《良友》画报可以说最能体味出当时上海的风尚与需求,20年代《良友》画报由旧派过渡到新派,前后痕迹了了分明,到了30年代,在《良友》画报以及良友公司的其它刊物上则兴起了和现代都市相匹配的新潮头,并且和都市的其它消费方式一起合谋共同塑造和传播这种新的时代风尚和都市中的审美趣味。 在《良友》画报中每期都有大量的明星动态和新片介绍。在这一大众狂欢的领域中,女明星们显然“功莫大焉”,无论是好莱坞女星还是中国本土的电影明星,都在银幕与流行画报上展示着她们无与伦比的身体魅力。在这些女明星中间,中国本土的女电影明星们受到好莱坞电影的影响甚大,就算是当时著名的中国影星:胡蝶和阮玲玉也都有包含西式的造型。中国的女明星们对于最新西方流行时尚的刻意模仿和追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她们个人声誉的组成部分之一,当红的中国女明星被称作“东方的嘉宝”抑或“东方的琼·克劳馥”。事实上,明星形象的很大一部分也正是在她们关于时装、发式、生活趣味和休闲娱乐等等的日常私事上建立起来的,流光溢彩的珠宝首饰、新奇摩登的时尚服装和虚虚实实的流言蜚语始终紧紧缠绕着她们。一如对流行风尚气自有灵犀”的不仅是女明星们一样,形形色色的都市女性们受到鼓惑后,很快成为电影所传诉的风尚的追逐者和推波助澜者。 20世纪上半期中国女性的形象“建构”,很大一部分的参照是来自西方。无论是优雅的卷发还是新颖的洋装和高跟鞋,都是从西方先输入后再在上海开始流行。甚至于作为中国女性标准服装的改良旗袍在20年代末出现并流行,也和欧美当时的流行风尚有着莫大的关系。《良友》画报第150期中(1940年1月)以“旗袍的旋律”为题记载了历年旗袍的长短变化:在《良友》画报上的摄影图片正可以和欧美的这些流行风尚相比照,从1925到1930年,旗袍的高度是一寸一寸地在提升,在图文中记载道:“十七年(1928年),革命成功,全国统一,于是旗袍进入新阶段,高度适中,极便行走。十八年(1989年)旗袍上升,几近膝盖,袖口也随之缩小,当时西洋女子正在盛行短裙,中国女子的服装,也受了它的影响E3”。 上海的现代化也体现在“大众面孔”和“日常生活的模式化”。在20世纪30年代,它成为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所向往的生活方式。这种意义上的现代化,往往通过装饰在各种物品上的商业妇女形象一一例如《良友》

老报纸收藏的知识

老报纸收藏的知识 作为历史的直接见证者,报纸的时代属性远远强于其他出版物,这种时代属性使报纸拥有了独特的历史价值,也令它成为受到不少人青睐的收藏对象。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作为收藏品的报纸的收藏方向、收藏渠道、保存方法以及收藏价值。 一、报纸收藏有哪些方向? 1. 特定时期的报纸 今天人们手中收藏的报纸可以被归入近一百多年来各个不同的时期。若从时间维度对这些报纸进行分类的话,有清代报纸、晚清报纸、民国报纸、抗战时期的报纸、解放战争时期的报纸、建国初期的报纸、文革时期的报纸、八十年代后的报纸等。将这些时期的报纸合在一起来看是这个国家一个多世纪以来的风云变幻,分开来看则每个时期的报纸又体现了各自的时代风貌、含有独特的历史烙印。 那么什么时期的报纸能得到集报人们的青睐? ⑴时期越早的报纸可能越珍贵 通常来说报纸的时期越早,留存至今的数量便越少,因而也就越具有收藏价值。清代与民国早年的报纸都属此列。 《京报》是清代著名的报纸。虽然被称为“报”,但其内容直接来自清政府,主要包括可以公开的宫门抄、明发谕旨、大臣奏章等,故严格来说不能算作现代意义的报纸,而更像公告板。现存的京报实物,大都在光绪、宣统年间出版,也有一些道光年间出版的。《京报》是许多收藏早期报纸的集报人不可缺少的藏品。 一份清代的《京报》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它创办于1872年,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停刊。清代的《申报》历经了清代同治、光绪和宣统三个朝代,是晚清社会变革的有力见证者。 一份19世纪80年代出版的申报 报名下标注的出版日期为“西历一千八百八十年七月初二日礼拜五”,在出版日期的右侧和左侧分别写着“上海零售每张计钱十文,外埠以照远近酌加寄费”。 有网友曾在博客中讲述说,上世纪三十年代,自己的爷爷在结婚之日将两份所收藏的《申报》赠与奶奶作为“爱的信物”。可见在近一个世纪以前,这份报纸就已经成为了爱报之人的收藏对象。 一位姓胡的先生在2010年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他收集的早期报纸中,比较典型的便是《京报》和《申报》。他前几年曾以600元的价格从河北唐山一个老收藏家处买到了19世纪80年代的清代报纸,至受访时这份报纸价值已经上千。另一份1880年版的《申报》则是以700元从一位东北收藏者处买来,价值也已上千。 胡先生还提到了清朝时期的《北方日报》,1910年5月份创刊,由于当时的创刊词中一句词语触犯清政府,当天就被清政府查封。“这样的报纸很珍贵,最便宜也要2000多元。”据胡先生说。 《点石斋画报》是近代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一份新闻石印画报,由英国旅沪商人美查创办于1884年。其“选择新闻中可嘉可惊之事,绘制成图,并附事略”,内容主要包括当时的热点时事、科技新知、奇闻异事、市井百态。它以新奇的眼光打量东西方文化的冲撞,夹杂着诸多东方对西方的想象与理解。在这份画报的幕后是由当时的著名画家吴友如等组成了“最强画师团队”,画法中西合璧,内容贴近生活,可看性很强。在2015年秋季的一场文物拍卖会上,一部清光绪年间的《点石斋画报》上海申报馆石印本以17250元成交。还有

晚清人眼中的西学东渐 ——以《点石斋画报》为中心(一)

晚清人眼中的西学东渐——以《点石斋画报》为中心(一) 创刊于1884年5月8日,终刊于1898年8月的《点石斋画报》,十五年间,共刊出四千余幅带文的图画,这对于今人之直接触摸“晚清”,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是个不可多得的宝库。正因如此,近年学界颇有将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尽管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尚未大批面世,但不难感觉到春潮正在涌动。 伴随着晚清社会研究的急剧升温、大众文化研究的迅速推进,以及图文互释阅读趣味的逐渐形成,《点石斋画报》必将普遍站立在下个世纪的近代中国研究者的书架上,对于这一点,我坚信不疑。研究思路可能迥异前人,可对于这批文化史料的价值之确认,我想,不会有太大的分歧。 作为晚清西学东渐大潮中的标志性事件,《点石斋画报》的创办,涉及诸多至关重要的领域。首先,它开启了图文并茂因而可能雅俗共赏的“画报”体式,这既是传播新知的大好途径,又是体现平民趣味的绝妙场所,日后大有发展余地。其次,“画报”之兼及“新闻”与“美术”,既追求逼真,也包含美感,前者为我们保留了晚清社会的诸面相,后者则让我们体会到中国美术的嬗变。再次,“画报”之兼及图文,二者之间,既可能若合符节,也可能存在不小的缝隙,而正是这些缝隙,让我们对晚清的社会风尚、文化思潮以及审美趣味的复杂性,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最后,那些并非无关紧要的图中之文,对于我们理解晚清报刊文体的变化,同样也不无意义。 至于百年来诸多文人学者对此“遗迹”之追摹、怀念与凭吊,则从另外一个侧面,帮助我们理解这一晚清独特的文化景观。 一、新闻与石印 百年后重谈《点石斋画报》,首先碰到的问题是,是否还将其作为“中国最早的画报”看待。对于三十年代以前的国人来说,这俨然已成定论。可史家的介入,使得问题复杂化了。争“第一”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可这涉及到对于“中国的画报”特色的理解,以及诠释《点石斋画报》之策略,故不敢轻易放过。 1920年上海《时报》出版《图画周刊》,此后,石印画报逐渐被淘汰,中国画报进入了萨空了所说的“铜版时代”。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点石斋画报》,并没有迅速被世人遗忘。除了鲁迅等人曾不断提及外(详见下文),1926年创办于天津的《北洋画报》,更在第六卷的卷首号刊出武越所撰的《画报进步谈》,将《点石斋画报》作为中国画报的“始祖”来表彰: 在吾国之谈画报历史者,莫不首数上海《点石斋画报》。是报创始于四十四年前,其时初有石印法,画工甚精,极受时人欢迎。去此以前为木刻时代,在吾国未必再有画报者也。 这里强调“石印”的重要性,称“木刻时代”不可能有画报,虽系直观感觉,未经详细论证,却也值得认真重视。因此后的许多争论,恰好在于如何看待这一新的技术手段。 同样看重“石印”技术的张若谷先生,在《纪元前五年上海北京画报之一瞥》中,理所当然地强调《点石斋画报》的开创性意义: 中国报纸上最初所印的画图,都是不出乎历象、生物、汽机、风景一类的范围,图画都是用铜版镂雕的,费钱很多……到了纪元前三0年间(光绪初叶),石印术流行起来,才开始有关于时事新闻的画报出世,最著名的有纪元前二十八年(清光绪十年,即公元1884年)出版的《点石斋画报》等。这个时期的画报,还偏于书画美术方面,图画的题材,也只以社会风尚为对象。 称《点石斋画报》只以“社会风尚”为表现对象,以及指责其“无关国事大局”,应该说是很不准确的;但从费钱多少,将“铜版”和“石印”对立起来,可以帮助理解“画报”的生产过程以及流通方式。 不过,张若谷的说法,当即受到胡道静的挑战。在《最早的画报》一文中,胡先生称上海通志馆已经收集到若干份创刊于1875年的《小孩画报》,完全可以解答戈公振、萨空了等只闻

“晚清画报”之十七《时事报馆戊申全年画报》

“晚清画报”之十七《时事报馆戊申全年画报》 与北京画报普遍零敲碎打且散佚严重相反,上海画报多有规模大且保存完好者,如《点石斋画报》《时事报馆戊申全年画报》《图画日报》等。除了有大报作为依托,人力、财力较为雄厚,它们之所以“传之久远”,完全是因发行量大,商业化程度高,抓住机会适时重印所致。 “宣统纪元仲春出版”的《时事报馆戊申全年画报》,由时事报馆编辑部编印、时事报馆图画部绘图、时事报馆印刷部印刷,总共36册,定价大洋四元二角。第一至第十一册为长篇或短篇小说;第十二至第十九册描绘鸟兽虫鱼草木,属于图画范本;第二十册为“寓意画”;第二十一至第三十六册为“图画新闻”。书前冠有《戊申全年画报弁言》,第一段讲述传统中国的“左图右史”,以及近代报馆之“藉图绘以传其神而寄其趣”;第三段表决心,要向东西洋各大报馆学习,“最注意于图画一事”;而中间一段最关键,除去各种装饰性言辞,便是:“《时事报》之刊行图画日报也,创始于丁未冬月。……时事画报发行迄今,三年于兹矣。……然而销流愈广,荟萃愈难。其间既购阅者,不无散失之虞;未购阅者,更怀殷企之意。亦有中途添购,未能补全……因自丁未十一月发刊之日起,至去冬为止,以全年画报重付石

印,删订成书,并为类别群分。”简单说,1909年春,时事报馆因应读者需求,将过去一年陆续刊行的画报结集出版。 这是重编过的画报,但内在理路及分类原则仍属于原刊。最值得关注的是,那十六册“专绘各省可惊可喜可讽可劝之时事”的“图画新闻”。这些数量相当可观的“图画”,基本从属于“新闻”,文字简单,绘图也不精美,但人、时、地都很明确,可与相关史料相印证。以教育为例,下面的故事都值得仔细把玩:学堂乃新生事物,学生入学年龄没有限制,故广东某高等小学堂三十余人中,有十二三岁的,也有四五十岁的,“观之令人喷饭”(《学堂奇观》);松江青浦某女校为“以身殉学”的清如女士开追悼会,上海育贤、务本两女校学生远道赶来参加(《福泉女校开追悼会》);常州半园女学的学生们乘火车到无锡,先与该地女学生交流,后游惠山,顺便采集植物标本(《常州半园女学旅行》);前修律大臣伍廷芳参观天津法律学堂,并做了有关法律的专题演说(《伍大臣演说法律》);湖南瓷业学堂监督熊希龄送了九件该堂产品到武汉展出,“以便士商订购”(《瓷业学堂呈验出品》);山东烟台美国梅夫人设立哑音学堂十几年,“堂内学生数十名,不但写作俱佳,即经书歌词,令其诵之,音韵虽不甚清楚,却有气调”(《哑巴读书》);河南省会中州女子师范学堂修业期满,举行考试,提学使夫人亲自监考,且与学生合影留念(《河南女学堂第一学期考试》)……诸如此类有

《良友》画报的现代启蒙[权威资料]

《良友》画报的现代启蒙[权威资料] 《良友》画报的现代启蒙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良友》画报于1926年2月在上海创刊,1945年10月停刊,是一份综合性的商业性的画报。在民国时代的上海,是风行一时的时尚刊物。《良友》画报图文并茂,其刊登的内容涉及到中国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她的那个时代,真正的做到了“良友遍天下”。然而,在中国近现代的新闻事业史中,关于画报这类报纸的描述相当少,大都是一笔带过。随着一些资料的出版,近些年来有许多学者研究发现,于近现代的历史中,画报在传播新知,启迪民众,构建现代城市,引领社会时尚等方面发挥中重大的作用,学界也渐渐认识到画报的研究价值。关本文以《良友》画报为例,解析其办报理念,分析她的载体形式,编辑报道内容和选材对象,在试图勾勒其全貌的同时,着重探寻她在那个时代所传达的启蒙思想。 【关键词】《良友》画报;现代启蒙;新闻史 梁启超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中写道:“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无耳目、无喉舌,是曰废疾……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起天下废疾者,则报馆之谓也。” i报纸是“耳目喉舌”。报业史中的先锋只看到报馆对于国事的重要性,却没有意识到对此时的国人来说,他们只提供了开民智的条件,却没有赋予他们看报读报的能力。对于大部分不识字的国人来讲,读报仍是一件奢侈的事。1876年,《申报》曾出版过通俗性报纸《民报》,采用白话文文体,旨在让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也能读报。在该报的第一期《白话报小引》中说:“中国人要想发愤立志,不吃人

亏。必修讲究外洋情形,天下大势;要想讲究外洋情形,天下大势,必须看报;要想看报,必须要从白话文起头,方才明明白白。” ii虽然说,《民报》的初衷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报纸的读者仍局限在那些识字的文人阶层,对不识字的平民百姓来讲,白话文或是古文是没有任何的分别的。因此,采用白话文的文体办报始终无法到达启迪全民的效果。 “盖文字艰深,难以索解;图画显明,易于认识故也。” iii 在谈及创办《良友》的动机时,伍联德曾经这样说过:“我觉得这样的画报在我们中国特别需要,非办不可。因为在当时事事落后的我国,教育不普及,不识字的人太多了。倘若能办好一份图文兼众雅俗共赏的画报,一定会畅销全国,人手一册,如果能够把画报办得好,其所发生的作用效果,也就等于办学一样,可以启迪民智,提高大众文化水准,而且说不定比办学更为有效,更易为大众得益。” iv作为《良友》画报的创始人和第一任主编,伍联德先生身体力行的实践自己的办报理念。以摄影照片为主,兼有绘画,漫画等艺术作品,力争做到众读者都能看懂报纸内容。它报道时事政治敏锐快捷,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对于欧美等地的新闻也给予了同等重要的关注和报道。可以说《良友》画报涵盖了国内外新闻时事,中西方的科技新知,中外文学艺术,西方社会,时尚生活等诸多方面内容的大型画报。 一、载体形式 “图画为无音之新闻,不识字者亦能读之。” v 辛亥革命成功后,全国各地的政党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闻事业一派生机勃勃。与此同时,随着欧美工业革命的浪潮的来袭,新技术得到利用,印刷技术和照片的质量不断改善。摄影画报诞生,并开始传入中国,中国的报界开始意识到画报这种形式的意义。戈公振先生在《中国报学史》中说:“光复之际,民军与官军激战,照片时见于报端,图画在报

《点石斋画报》中“马车”的图像功能分析

《点石斋画报》中“马车”的图像功能分析 《点石斋画报》于 1884 年 5 月 8 日由上海点石斋书局石印发行,从创刊到终刊,14 年间共发表四千六百多幅图画,其题材广博,内容丰富,既是一部鲜活生动的晚清中国社会变迁图史,又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晚清上海都市生活画卷。 仔细翻阅《点石斋画报》,我们会发现几百幅表现海上繁华的图画中,有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和马车有关。相比电灯、电报、火车、轮船、自鸣钟等西洋器物,马车这一亦从西方传入的舶来品,是《点石斋画报》中出现频率最高、最受画师青睐的事物。此现象引人关注和思考:马车有何魅力以致在《点石斋画报》所绘制的海上繁华图中频频亮相?《点石斋画报》通过马车这一图像传达了什么样的海上繁华景观?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做一考察。 一、马车上的看与被看 据熊月之主编的《上海通史晚清社会》记载: 上海的马车是在 1850 年从欧洲输入的。 1853年,一个名叫史密斯的外侨,乘坐第一辆马车出现于黄埔滩头。此后,马车便开始在上海街头风行起来。起初,马车的拥有者大多是洋商巨贾,随着马车的不断输入和大量仿制,华商富绅亦开始自备马车,竞相乘坐。之后上海开始出现出租马车,马车遂加入城市客运系统。到 20 世纪初,出租马车臻于鼎盛,当时的中外官绅富商、王孙公子、闺阁千金、青楼女子出门无不以马车代步,乘坐马车成为一种时髦,一种风气。 上述文字传达了西洋马车在上海的发展史。马车以方便快捷取代中国传统代步工具轿子的同时,更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晚清上海广泛流行。 中国人借助马车这一快速流动的空间,把自己的活动范围由室内转向室外,而随着活动空间由内到外,中国人的眼界和心态也通过在马车上向外看得以开放、开阔。并且,国人在乘坐马车看世界的同时,不自觉或自觉地就会成为别人看世界的风景和内容。这样,乘坐马车的人不但是观者,同时又是被观者,在观赏近代上海崛起的都市景观的同时,又是上海都市景观的构成者。 马车上的看与被看,在《点石斋画报》中一再被强调和显现。比如《虚题实做》:一辆马车置于图像的最前端,其后尾随着三三两两的马车,马车上的人悠然自得地欣赏着沿路美景。而在最前端的马车上坐着一位惊慌失措的女性,她的目光惊异地投向车边的一男性行人,而此人的一只袖子被女子的马车牢牢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