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句式,差异,结构]英汉句式结构差异及翻译研究

[句式,差异,结构]英汉句式结构差异及翻译研究

[句式,差异,结构]英汉句式结构差异及翻译研究
[句式,差异,结构]英汉句式结构差异及翻译研究

英汉句式结构差异及翻译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英语作为全世界的通用语言,在如今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要想做好英语翻译,则需要人们能够把握英汉句式结构的差异,理清英语和汉语的句式结构,从而开展相应的翻译活动。本文就英汉句式结构差异进行分析,根据两国不同的逻辑思维来进行翻译研究。

关键词英汉句式结构差异翻译研究

English and Chinese Sentence Structure Difference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ZHOU Di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Haihua College, Shenyang, Liaoning 110167)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imes, between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lose contact. English as a common language of the world, in people's life and work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To do a good job in English translation, people need to be able to gras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sentence structure,sort out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sentence structures,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 activ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sentence structure,to translate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logical thinking of the two different.

Key words English and Chinese sentence structure difference; translation studies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英语的句式结构通常为“树形”,汉语的句式结构通常为“竹节”,相对于这两种不同的句式,英语句式则更注重“形合”,而汉语句式则更加注重“意合”。要想做好英汉翻译,则需要翻译者能够从英汉句式结构下手,找好翻译的切入点,在原有的句式上进行调整,处理好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关系,从而让读者能够通过翻译了解文中所表达的内容。

1 英语句式结构分析

通常英语句式分为五种类型,即S(主语)+V(谓语),S(主语)+V(动词)+P(表语),S(主语)+V(谓语)+O(宾语),S(主语)+V(谓语)+IO(间接宾语)+O(直接宾语)和S(主语)+V(谓语)+O(宾语)+C(补语)。翻译者要想翻译好英语,那么则需要掌握这五种最基本的句式结构。

1.1 S+V

这种句型中的动词通常都是不及物动词,如sing,jump,swim,walk等。这类句型从结构上来说是正确的,但是人们在进行表达的过程中却很少使用这样的结构,如Teacher Wang is swims take a walk.在这些句子中,不及物动词被用作了宾语、加上了副词,将不及物动词转变成宾语,这样的表达让句子显得更加完整。

这类句型的动词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表示状态的,一种是表示变化的。不管动词是表状态还是表变化,都是为了描述主语的特点和身份而服务。

表示状态的动词通常有look/taste/seem/be/keep等。

(1) This hamburger tastes very delicious.这个汉堡尝起来非常可口。

(2) That boy looks handsome.那个男孩看起来英俊潇洒。

表示变化的单词通常包括grow/become/go/get/feel等。

(1) He feels tired,because he has played computer games for two days without sleeping.他感到累,因为他已经打了两天游戏没有睡觉。

(2) Winter comes.It’s getting colder and colder.冬天来了。天气变得越来越冷。

通过这些句子不难发现,对于SVP的句型来说,句子的结合和表达的意思通常比较完整,这类句子中的V没有实际的意义,但是却是连接句子的中心词,不可缺少。在五类句式结构中,这类句型的使用次数最多,占1 / 3左右。

1.3 S+V+O

这类句型中的V是及物动词,后面要跟随一个宾语,宾语可以是名词、代词,也可以是动词不定式、动名词或者是从句。及物动词具有实际的意义,加上宾语的补充,能够表达出句子的完整意思。(1) He took his books and went home.(名词)他拿着他的书回家了。

(2) Tom often brings me gifts when he comes back from USA.(代词)Tom从美国回来的时候经常给我带礼物。

从这两个句子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施动者、动作和受动者。除此之外还有动词+介词、动词+副词+介词等句式都包含在这一句型中。

1.4 S+V+IO+O

在一定程度上,SVIOO的句型和SVO的句型有一定的共同点,谓语动词后面都有宾语,SVIOO的宾语相较于SVO的宾语要细化很多,就拿3(2)的例子来说也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进

行表达:Tom often brings gifts to me when he comes back from USA.在这类句子中,直接宾语作为主要内容gifts不可省略,而间接宾语me作为直接宾语的补充,在省略的情况下对整句话的表达没有太大影响。

1.5 S+V+O+C

这类句型中的O和C统称为“复合宾语”,句子中的宾语如果不能表达出完整的意思,则需要加上补语来进行补充。如My mother told me not to sleep late when I was a child.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妈妈就告诉我不能晚睡。to sleep就是对me的补充,让整个句子的意思能够表达得更加完整。

2 汉语句式结构分析

从商务印书馆所出版的《现代汉语句型》可以看出,现代汉语句式总共分为二十九种,由“宝塔”形式从少到多,逐层划分句型,其中包括单动句型中的名施、单动句型中的名数、单动句型中的明介等等。由于汉语句式结构包含的句型过多,笔者在此就不一一赘述。在汉语的句子中,中国人都喜欢化整为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要结合一定的语境才能了解其中所表达的内容。

3 中英句式结构差异与翻译分析

中英句式结构的差异比较广泛,在了解了中英句式基本结构的基础上,笔者根据词法差异和句法差异这两方面结合翻译来进行相应的描述。

3.1 词法差异与翻译

就英语句式来说,在一个英语句子中动词的表现力通常呈静态的形式,而名词、介词、形容词、副词等这些词语的表现力比较强。在汉语句式中,则恰恰相反,汉语句子中常常会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动词出现的次数较多,只要能表达出意思,对于词汇的要求并不高。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对于英语句子的翻译则要进行细心的揣度,慎重用词,而在汉语句子的翻译中,则更加注重内容的丰富。

3.1.1 词汇形态的变化

在英语的句子中,形容词和副词有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变化,名词有格和数的变化,动词则随着语境和时态的变化而变化等等。在句子中,每一个词的使用都有较强的逻辑顺序。然而在汉语句式中,则不存在这些现象。汉语句式中所表达的意思通常要人们进行揣摩,从而了解其中暗藏的逻辑关系。汉语中的动词往往没有时态的变化,如我中午吃了面条。/他从今天上午工作到现在没有吃饭。/她已经从清华大学毕业了。在这些句子中,多用“了”、“要”、“已经”、“正在”等词语在表示时态,动词的本身没有什么变化。然而在英语中,却是这样表达的:I had noodles at has been working without having lunch from this morning till has graduated from Tsinghua University.通过助动词衔接有实际意义的动词让句子的时态能够表达得更加清晰明了,而汉语的句式则不注重这些时态的变化以及动词的表达形式。

由于英语中的名词、副词、介词等都是由谓语动词的引导进行组句,这些词语的表现能力虽然强,但是受到谓语动词的限制导致英语句子的语势比较单一。如Exercises work for health.这个句子中只有一个动词“work”,然而在汉语中要用到三个动词来进行翻译,即锻炼有利于健康。由此可见,汉语句子的语势相较于英语的静态来说要活跃很多。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则需要翻译者把握好对动词的处理。

3.1.3 量词的使用

在英语句子中,没有量词这一概念,然而在汉语句子中量词却被广泛使用。如一只羊、一个人、三碗饭,这些两次都是名量词;去一次、让一下、睡一觉等,这些都是动量词。在进行英译汉的过程中,则需要翻译者能够处理好量词的翻译。如Shaking hands is no more than a formality.握手只是一种礼节。在英语句子中并没有出现“种”这样的单词,但是翻译者要翻译出来,如果不把量词翻译出来显得句子不完整。

3.1.4 语气词的使用

在中英句子中,对于语气词所放的位置通常不一样。在英语句子中,语气词多放在句首,如What a pretty girl!对于这样的句子翻译,汉语的语气词则是放在句末,多漂亮的女孩儿啊!汉语的语气词相对于英语的来说要多很多,通常同样的语气词在不同的句子中会表达不同的意思,如你在哪里啊?我在这里啊!前面一个“啊”是表示疑问性的语气词,而后一个“啊”则是表示陈述性的语气词,对于语气词的判断则需要翻译者根据具体的语境来进行分析。如He is just a little boy,you shouldn’t be taken to seriously.如果按照正常的翻译来说,就是他只是一个小男孩,你不必太过计较。为了能够让这个句子显得更加地道,则可以添加语气词,即:他只不过是一个小男孩罢了,你不必太过计较。通过这样的翻译让翻译的句子更加容易被中国人所接受。

3.1.5 修辞色彩

在汉语的句式中,为了能够让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则会运用大量的修辞来提升句子的表现力。然而在英语的句子中,对于句子的表达很少使用过度的修饰。因此,翻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对这些词语的升调和降调,让翻译的内容能够让不同地区的人们所理解。 3.2 句法差异与翻译

3.2.1 无主句

S+V+O作为英语句式最基本的结构,主语在句子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然而在汉语句式中常常会出现无主语的情况。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对于这种无主语的状况,则需要翻译者能够将无主语的汉语句子用英语句子中的被动结构进行翻译。例如“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高兴得他跳了起来。”在这句话中,省略的主语是消息,翻译者可以把汉语句式中的宾语转变与英语被动句子中的主语,那么这个句子可以翻译成“He was happy to jump,when he heard the news.”再比如前阵子比较火的一句话“且行且珍惜”,在这个句子中也没有主语,与美剧《Lost》中“To remember,to let go,and to move on”这句话的语境一致。

3.2.2 被动句式

虽然在中英句子中都有被动语态,但是运用的方式却不一样。被动式在英语中的使用多以科技文体为多,然而在汉语句式中有的句子不用被动式也可以表示被动态。例如“Tom is hated by all of us,because he is a thieve.”这种句子在英语中出现得比较普遍,在进行英译汉的过程中如果译成“Tom被我们所有人讨厌,因为他是个小偷。”说起来会比较拗口,为了能够让翻译显得更加自然,则可以翻译成“我们所有人都讨厌Tom,因为他是个小偷。”这样比较符合中国人的阅读思路。

3.2.3 叙事顺序

受到不同文化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和西方人对所发生的事情所叙述的顺序也不尽相同。中国人叙事的时候比较注重顺序,通常按因果、时间、先后来进行描述,然而西方人的抽象思维让他们在叙事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先总后分、先小后大、由果到因的方式。从英汉对时间的表达方式和描述地点的顺序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差距,例如“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中国人对地点是从大到小,而西方人则是“Nantong,Jiangsu,China”,地点由小到大开始叙述。

3.2.4 否定语序

“not”这个单词在英语句子中常常能够用到,not的摆放位置决定了英语句子的翻译。例如“Not all people like Jay.”和“All people don’t like Jay.”第一句话的意思是“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周杰伦”,而后面句子的意思是“所有人都不喜欢周杰伦”,not放置的位置决定了句子是部分否定还是直接否定。在比如“I don’t think he is handsome.”否定前移动的状况在英语句子中很常见,这句话则翻译成“我认为他不帅”,然而如果是按照中国人的思路,翻译成“我不认为他帅”似乎也说得通。这样的状况则导致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混淆,为了保证翻译的准确性,翻译者则需要处理好“not”的翻译,让句子符合中西方人们的理解。

3.2.5 形合和意合

在汉语中有许多古诗和谚语,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按照字面翻译则不能恰当的表达出汉语句子中所表达的内容。例如“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这个谚语中并不具备完整的句式结构,在进行汉译英的过程中则需要翻译者对句子进行补充,“It’s not too late to mend the fold even after some sheep have been lost.”在英语的句子中添加相应的连接词让句子的意思变得更加完整,便于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

4 结束语

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当把握好中英句式结构的差异,在掌握好句式的基础上根据词法和句法的不同来进行翻译。要想把翻译做好,还需要翻译者能够了解中英文化的差别,掌握中外人们思维模式的差异,在尊重各国文化的基础上上来进行语言的翻译,从而让人们能够通过翻译了解到有用的信息。

参考文献

[3] 何志英.通过英汉语言词汇与句式结构的对比培养学生英汉语言思维差异敏感性[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76-78.

[4] 张莹.从英汉句法结构差异看英语长句汉译策略[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第三讲英汉句式对比与翻译讲义

第二讲英汉句式结构对比与翻译 如果说词是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意义单位,那么句子是语言的基本运用单位。一般情况下,进行语篇翻译时,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基本上都是以句子为翻译单位的。尤其是英译汉时,即使是一个很长的句子,一般也要将整个句子通盘考虑,搞清整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才能将句子翻译成既能忠实传达原文信息、风格、逻辑关系又能保持通顺的中文。 如果是汉译英,有时句子较长,可以根据意群进行切分,然后将切分开的句子逐句译为英文。将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式结构进行对比,了解两种语言在句式结构上的异同之处,对翻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英文句式结构 英文句式结构基本上都可以归纳为主谓结构,即S+V(主语+谓语动词)的结构,即使是祈使句,也不过是省略了主语的句子。英文的句子结构在S+V的结构上可以扩展,但总不外乎五种基本变化。 (1)S+V:He langhed. (2)S+V+O:Mary is reading Harry Potter. 3)S+V+O+O.c. We heard them quarrelling. (4)S+V+I.O+D.C He gave me some first-hand marerial. (5)S+link.V+P He is in dangerous situation. 以上这些句型充分显示出英文的基本句式结构是主谓结构,而且这是一种高度语法化的句式结构,其中主语一般是动作的发出者(doer\agent)或动作的承受者(doee),即整个句子分别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用上述主谓结构来套中文的句子模式,有一部分汉语句子与上述英语句子基本是对应的。例(1)至(5)的意思,中文也有与英文相似的结构,分别为: (1)C:他笑了。 (2)C:玛丽在读《哈里.波特》。 (3)C:我们听见他们争吵。 (4)C:他给我一些一手资料。 (5)C:他处于危险的境地。/他处境危险。 二、中文句式结构 (一)主谓结构(S + V ) 例1:他没来。(S + V ) He didin’t come. 例2:全家人都在看电视。(S + V + O) The family are watching TV. 例3:我们看到很多人站在广场上。( S + V + O + O.C ) We saw many people standing on the square. 例4:你能递给我那本书吗?( S + V + I.O + D.C) Would you please pass me the book? 例5:他看上去很失望。(S + link. V + P) He looks disappointed.

实用英汉对比与翻译

第二章英汉句式结构对比与翻译 一. 英文句式结构 基本上为主谓结构,可以扩展为5种: 主+谓、主+谓+宾、主+谓+宾+宾补、主+谓+宾+间宾+直宾、主+系+表。汉语中有部分句子与上述英文句子是对应的。 二. 中文句式结构 (一)主谓结构。(可分为主动和被动) (二)主题—评述句 1. 很多汉语句子是“话题性”很强的句子,即句子的前面是一个话题,后面是对话题的评述或陈述、描述。 如:他处境很危险;楼上住着个女工。 2. 其中话题跟后面的动词只是对这个话题所作的说明,不一定表示主语所指称的实体的行动或性质,或者后面根本就没有动词。 3. 结论:将此类句子翻译成英文时,需进行句式结构的调整,在整个句中找到可以在英文中作主语的词,然后再根据主语选择合适的动词,如果找不到主语,就需要添加主语,或将句子中动作的承受着作主语,变为英文的被动语态。 4. 主题—评述句可归纳为如下几种: ⑴动作承受者作话题。如:那件事我已经办好了。 ⑵双话题。如:我头疼。 ⑶动词或动词短语作话题。如:加入世贸组织利大于弊。 ⑷从句作话题。如:张三明天去美国,我觉得很奇怪。 ⑸地点作话题。如:桌上搁着一碗饭。 ⑹时间作话题。如:今天风和日暖。 (三)无主句 1.即“非主语句”,一种是没有主语的,叫无主句,还有一种是由一个词构成的,叫独词句,如:火!注意!这种句 子可以直译。 2.一般来说,无主句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⑴表达客观、科学、公正的语气。汉语的一些科技材料或法律条文中往往使用无主句,目的是使表达的内容更科学、公正。这种情况下,无主句要以为英文的主谓结构时,一般都转化为被动语态,也就是使用原文的宾语做主语,因为被动语态不强调动作的发出者,可以比较准确地表达原文的语用效果。 如:要制造飞机,就要考虑空气阻力问题。Air resistance has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an airplane is to be made. ⑵表达不满又不失礼貌地语气。汉语中无主句多用来表达一种微妙的情感,在不强调施事者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满等。在英语中,遇到同样的情况,一般较为广泛地使用被动语态。这样说话人可以避免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听话人也不会感到说话人在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自己。所以,此类无主句可以译为英语的被动句。有时也可以用形式主语it,避开主观语气。 如:为什么总把这些麻烦事推给我呢?Why are these troubles always left to me? 有时也可以用形式主语it,避开主观语气。 如:学这一套,不如去学照相。It is better to learn photographing than to learn this stuff. ⑶省略第一人称主语“我”或“我们”。有时候为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说话人刻意省去了“我”或“我们”。这些无主句往往出现在较为正式的场合或正式的书面报告中,翻译成英文时可根据集体情况添加主语“我”或“我们”,最好不要将其转译为英语的被动语态。 如:希望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I hope that all the problems will be readily solved.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 14商贸英语2班15 吴楚楚摘要: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和英汉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导致了这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英语句法重形合,树形结构;汉语句法重意合,线性结构。深刻理解两种语言句法结构的不同特点能够为我们在进行两种语言转换时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英汉;句法结构;差异 前言 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常说,英语重形合,句子成树形结构,汉语重意合,句子成线形结构。英汉句法结构到底有何不同?两者为何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只有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对我们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提供指导意义。 1、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 英语的句法结构特点是形合,强调句际之间、句内各成分之间要用形式逻辑关系词连接。我们知道,英语句子具有严格的句法结构,名词的性、数、格,谓语动词的时态语态,以及主从句之间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都是把句子连接起来的纽带,由此英语句子在一定的框架内,就形成了以主谓为主干,其他修饰语或限定语成分为旁支的树形结构。因此在汉译英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补充必要的限定语或连接词,保证译出的英语句子是完整的,通顺的。 而汉语的句法结构特点是意合,强调意义关联,以语义为中心,句法结构不必完备,而且也不需要使用诸如连接词等衔接手段,正如申小龙先生所指出,汉语句法特点是重意会、重流动、重具象、重虚实。[3]因而,汉语句子则形成了一种线形结构,没有主谓框架的限制,往往逐步交代,逐层铺开,节奏简洁明快。因而在英译汉时,不要拘泥于原文的结构,而是要尽量符合汉语的特点。 2、英汉句法结构差异的原因 我们知道,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密不可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载体,“没有语言,思维无以定其形,无以约其式,无以证其实”[1],而思维模式又影响着语言的使用,英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势必会影响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句法结构。 大体而言,西方人偏向于抽象思维,逻辑性和分析性强,长于精确,因而英语句子有着严格的形式要求,需要在一定的语法框架内表达,力求客观,理性,精确。而东方人偏爱具象思维,注重直觉和整体性,跳跃性强,因而句子灵活多变,没有严格的形式要求。 除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两种语言的影响之外,两种语言本身的特点也造就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句法结构。英语是一种形态语言,“英语字母—因素组合使得英语的词具有形态发生能力,从而使英语语法结构显性化,具有比较易于把握的形式程式。汉语构词十分方便:可以实现字与字的直接组合,汉字不具备发生形态变化的条件,从而与意义挂上了钩,表义性加强了。”[2] 3、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对翻译的启示 英汉形合和意合之间的转换实际上就是英汉树形结构和线形结构的句法结构的转换。由于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英译汉时由树形结构向线形结构的转换可初步归纳为一种句子结构的“分散”,即从有主干变为无主干,焦点变为散点,由层层相扣(内包)变为句段相承的疏散铺排。汉译英则相反,是一种句子结构的“聚合”,即变松散为紧密,分主次,抓焦点,将铺排的句读纳入一定的构架之中。[4]

浅析英汉句子结构差异与翻译

浅析英汉句子结构差异与翻译 1.引言 对译者来说,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种对比的范围非常广泛,对比的层面可以从语音、词汇、词组、句子、句群、语篇、修辞、文体等两种语言系统本身的结构、类别、功能以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对比与分析,各种对比有助于发现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把握各自的特点与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翻译工作。 本文之所以选择句子作为英汉对比的单位,这是因为,首先,句子是语言表述最基本的单位,也是人类思维的单位之一。其次,句子在语言中是连接词汇词组与句群、语篇的纽带。换句话说,句子最能反映两种语言差别之所在。而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特点,把握东西方人思维模式的差异,将有助于探寻英汉互译的规律和法则[1]。对译者来说要做好翻译工作,就必须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有充分、透彻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英汉翻译工作。当然,英汉语句子结构的比较是一个十分复杂、庞大的研究项目。本文只是从英汉句子结构差异与翻译之间的关系着手,通过对英汉句子结构的比较,分析英汉句子结构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使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时注意这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更准确流畅地进行英汉语之间的翻译。 2.英汉语句子结构差异与翻译 2.1 汉语句子重意合英语句子重形合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其《译意》一书中指出“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具体来说,英语比较注重句子结构形式的完整性和逻辑的合理性。英语的语法成分都具有独立的作用,其句子的从属关系大多是用连接词,如“if,although,because,when,in order that,so”等表现出来,即英语句子往往以形统神,以丰满的形态变化制约句子的格局;而汉语句法关系主要靠词序和语义关系表达,句子中成分与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内在化、隐含化、模糊化,往往并不追求形式的完整,而只求达意而已。但是英汉语句

英汉句法对比和翻译

英汉句法对比和翻译 摘要:句子是各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转换的基本单位,而不同语言之言句法现象的差异决定了翻译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因此,要做好翻译工作,就必须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现象差异充分地了解。本文从语序,主动与被动,代替与重复等方面对英汉句法进行了对比,从而更好的进行翻译。 关键词:句子对比翻译 一引言 英译汉或汉译英的一切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都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上。因此对于翻译实践来说,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尤其是英汉句法的对比,从而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比,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在翻译是就可以自觉地运用这些特点,还可以使我们重视一切难译之处。英语和汉语在句法方面差异很大。所有的英语句法规则,并不适合于汉语。同样,所有的汉语句法规则也不都适合于英语。本文从语序、意合与形合、主动与被动、代替与重复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句法对比,从而使我们更好地进行翻译。 二语序 英语中由于有动词的形态变化,加上各种关联词语,分句的安排比较自由,多数可前可后;而汉语分句的位置则不然,尽管有关联词语标示分句间的关系,但位置仍然比较固定,仍然要遵循时序先后,逻辑事理的规律安排顺序。对比英汉语的语序实际上就是比较英汉语复合句中按时间和逻辑关系的顺序。

(一)英汉语复合句中的时间顺序 1、英语复合句中,表示时间的从句可以在主句之前,也可以在主句之后,叙述顺序很灵活;汉语则通常先发生的事先叙述,后发生的事后叙述。 例:1)After I had my dinner , I went out for a walk. (前置) 我吃了晚饭后,出去散步。(前置) 2)I went out for a walk after I had my dinner. (后置) 我吃了晚饭后,出去散步。(前置)3)Jake apparently was hit by the first of what witness believed were three shots. 原译:杰克先生明显地是被目击者相信开了三枪中的第一枪击中的。 改译:据目击者说,凶手共开了三枪,杰克显然是被第一枪击中的。 2、当句子里既有叙事部分,又有表态部分,英语通常是表态在前,叙事在后,表态部分较短,叙事部分一般比较长。 例:I am worried that I will be looked down upon by taking a job serving others. 我担心这份工作是伺候人的,要被人瞧不起。 (二)英汉语复合句中的逻辑顺序 1、在表示因果关系的英语复合句中,因果顺序比较灵活,表 示原因的从句的位置可以在主句之前,也可以在主句之后,汉 语中多数情况为先从句后主句,先因后果。 例1)She did not come to school yesterday because she was ill .(后置)因为她生病了,所以她昨天没去学校。(前置)

英汉对比与翻译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本 科 生 课 程 论 文 论文题目 English-Chinese Contrast and Translation 完成时间 2013.05.31 课程名称 英汉对比与翻译 专 业 辅修第二学位英语专业 年 级 2010英语第二学位辅修本科生 注:本科生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课程论文,并用A4页面打印,加此封面装订成册后,送交评审教师。教师应及时评定成绩,并至迟在下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将此课程论文及成绩报告单一并交本单位本科生教学秘书存档。 姓 名 郭培斌 学 号 2010210596 成 绩 评卷人

English-Chinese Contrast and Translation I. Introduction I have learned the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Translation:An Introduction ” for a semester and I would like to talk about some of my own understanding of this course here . II. Native Language Transfer in first language learning : Interference or Facilitation ? Some people may ask what is language transfer . Transfer is the influence resulting from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any other language that has been previously acquired . (Od-lin , 1989 : 27 ) We could divided translate into two part : Negative Transfer and Positive Transfer . By awarenes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can facilitate first language learning . 2.1 Negative Transfer To sum up , there are probably three causes would form negative transfer . Firstly , analogical use of one’s prior knowledge of the mother tongue makes us study Chinese-style English easier . Secondly , Confusion comes from scanty knowledge of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 Thirdly , we always unconscious falling back on the mother tongue since customary . For a few example : 2.1.1 The writer likes writing at light (night) . The sound /n/ does not exist in some Chinese dialects and /l/ serves as a substitute . 2.1.2 He only eat two meal a day . Neither nouns nor verbs have inflections in Chinese . 2.1.3 Shanghai is said to have thirteen million population . The noun renkou , the Chinese equivalent of “population ”can have a numerical pre-modifier . 2.1 4 He suggested me to accept this offer . The verb jianyi , the Chinese equivalent of “suggest ” can be used in VOC pattern in Chinese . 2.1.5 --Your English is wonderful . --No , no . My English is still poor . The negative reply to a compliment is considered in Chinese as modest and courteous . We could turn negative transfer into positive by making analysis o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and arouse the learner’s awareness of avoiding or reducing errors from analogy . III. Contrast and Translation : Enlightenment on translation from the contrast

英汉句法构造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摘要]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和英汉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导致了这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英语句法重形合,树形结构;汉语句法重意合,线性结构。深刻理解两种语言句法结构的不同特点能够为我们在进行两种语言转换时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英汉;句法结构;差异;翻译 前言: 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常说,英语重形合,句子成树形结构,汉语重意合,句子成线形结构。英汉句法结构到底有何不同?两者为何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只有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对我们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提供指导意义。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 英语的句法结构特点是形合,强调句际之间、句内各成分之间要用形式逻辑关系词连接。我们知道,英语句子具有严格的句法结构,名词的性、数、格,谓语动词的时态语态,以及主从句之间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都是把句子连接起来的纽带,由此英语句子在一定的框架内,就形成了以主谓为主干,其他修饰语或限定语成分为旁支的树形结构。因此在汉译英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补充必要的限定语或连接词,保证译出的英语句子是完整的,通顺的。 而汉语的句法结构特点是意合,强调意义关联,以语义为中心,句法结构不必完备,而且也不需要使用诸如连接词等衔接手段,正如申小龙先生所指出,汉语句法特点是重意会、重流动、重具象、重虚

实。[3]因而,汉语句子则形成了一种线形结构,没有主谓框架的限制,往往逐步交代,逐层铺开,节奏简洁明快。因而在英译汉时,不要拘泥于原文的结构,而是要尽量符合汉语的特点。 英汉句法结构差异的原因 我们知道,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密不可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载体,“没有语言,思维无以定其形,无以约其式,无以证其实”[1],而思维模式又影响着语言的使用,英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势必会影响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句法结构。 大体而言,西方人偏向于抽象思维,逻辑性和分析性强,长于精确,因而英语句子有着严格的形式要求,需要在一定的语法框架内表达,力求客观,理性,精确。而东方人偏爱具象思维,注重直觉和整体性,跳跃性强,因而句子灵活多变,没有严格的形式要求。 除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两种语言的影响之外,两种语言本身的特点也造就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句法结构。英语是一种形态语言,“英语字母—因素组合使得英语的词具有形态发生能力,从而使英语语法结构显性化,具有比较易于把握的形式程式。汉语构词十分方便:可以实现字与字的直接组合,汉字不具备发生形态变化的条件,从而与意义挂上了钩,表义性加强了。”[2]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对翻译的启示 英汉形合和意合之间的转换实际上就是英汉树形结构和线形结构的句法结构的转换。由于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英译汉时由树形结

英汉句法对比

汉语语法化不应受英语语言学理论过多的影响 汉语和英语都经历过漫长的发展,都处于高度完善的状态,词汇分类非常相似,语句结构在表面上也大致相同,从表面上看许多英语语言学理论应该适用于汉语语法学的学科建设,特别是汉语语句的解析是完全可以套用英语的句法解析模式的。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汉语语法化不应受英语语言学理论过多的影响,因为汉语与英语相比在构词造句方面具有许多本质上的差异。 例如,我们暂时认定英语句子“All of us believed him honest.”翻译成“我们都相信他诚实”。从表面上看这两个句子结构几乎完全相同,可以认定这两个句子的结构都为SVOC,其中S为主语、V为动词、O为宾语、C为补语。但经过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许多可能是因为本质不同而带来的不同之处。 第一,在英语语句结构中人群与其他事物一样,在主语结构中可以被任意划分,如,some of us, any of us, all of us, the great majority of the people。而汉语则不同,人群一般都作为整体充当主语,在谓语中用“完全”、“大都”等副词来履行英语中的“some of ”、“all of ”等成分的职责。在汉语中我们一般不会用“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做主语,而用“我们大多——”、“我们当中多数人——”等结构代替。“我们当中有一些人不同意你的看法。”这样的句子才是典型的汉语语句。 第二,英语的动词有词形的变化,汉语的动词则没有。例如,在汉语句子“我们都相信他诚实。”中,“相信”一词没有任何词形变化,因此我们单从这个句子来看可以认定“现在,我们都相信他诚实。”是正确的理解。但是在英文句子“All of us believed him honest.”中,由于“believed”为动词“believe”的过去形式,我们只能认定“过去,我们都相信他诚实。”是正确的理解。因此,可以相信,汉语中的动词根本不具有许多英语中的动词在语言表达中担当的语法功能,所以英语的句法解析模式和规则,甚至其他语法范畴中的某些规则、解析方法可能不适合于汉语语法化相关的学术研究工作。 第三,在英文句子中“All of us believed him honest.”中,“honest”作为宾语补语成分存在,但在相应的汉语句子“我们都相信他诚实。”中,“诚实”一词就不应该作为宾语补语成分存在,因为那样会使汉语的语法规则复杂化。为了说明这一点,再取一个英文句子“All of us believed that he was honest.”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虽然它也可以直译成“我们都相信他是诚实的”,但是我们同样可以把它译成“我们都相信他诚实”。这是因为汉语具有一个英语语法根本不具有的语句特征,汉语的句子中可以没有动词而只有形容词,也就是说,汉语中只要有形容词便可以构成完整的句子,如“他诚实。”和“他是诚实的。”一样,都是完整的句子。因此,既然汉语的语句具有这一特征,那么依据简化的原则,在汉语中句子“我们都相信他诚实。”和句子“我们都相信他是诚实的。”就应该具有同样的句法结构,其中“他诚实”和“他是诚实的”都应视为完整的句子、相同的成分存在于各自的复杂句中,而且“他诚实”中的“诚实”一词是谓语成分,而不是宾补成分,“他”一词也应视为主语,而不是宾语。这样的解析才符合汉语的特点。相反,如果受英语句法解析模式过多的影响而认定汉语句子“我们都相信他诚实。”中的“诚实”作为宾语“他”的补语,那么汉语语法就会因为英语的特点而被人为地复杂化了。总而言之,在汉语中单独一个形容词就可以作为完整的谓语,就因为这个英语语句不具有的特征,完全可以把汉语中SVOC这样的句法结构变为“主语+动词+简单句”的句式而使汉语语法尽量简化。英语之所以具有SVOC的句式,是因为英语句子只有在存在动词的情况下才能被视为完整的句子。因此,英语具有SVOC的句式是适应了英语的特征,但汉语不具有这个特征,我们采用这种句式可能并不适合汉语自身的特点。 第四,最关键的是,如果我们用“S、V、O、C、A”这些句子成分为汉语句子做句法解析。那么有些句子我们将很难分析其句法结构。例如: (1)老王太极拳打得特别好。 (2)我们中有一些人赞成你的看法。 在第1句中,我们把“老王”一词当作主语,那么“太极拳”一词应该是何种句子成分呢?在第2句中,如果“我们中”是状语,那么“有”和“赞成”哪一个是主要的动词呢?我们没有任何线索来判断,因为汉语的动词只有一

70-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 课程描述 要想学好翻译,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充分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指出:“我相信,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在每一个具体问题——词形、词义、语法范畴、句子结构上,都尽可能用汉语的情况来跟英语作比较,让他通过这种比较得到更深刻的领会”。只有对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有了深刻的体会,才能培养出语言之间的转换意识,翻译也才能够顺利进行。可以说,双语认知能力与差异观念、语言对比与转换意识构成了翻译能力的基本要素。一切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均建基于此。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法、句法、语篇和文体层面迥然有别,英语是综合语,可以充分利用形态变化、虚词、复句等表情达意,而汉语属于分析语,在表达同样意思时,主要借助语序、短句、散句、紧缩句、省略句、流水句、并列句,按照时间顺序或事理顺序,逐层叙述。在句法层面,英汉两种语言在主谓结构、局部与整体、形合与意合等方面不尽相同;语篇层面, - 7 -

英汉两种语言在时间性和空间性、连贯与衔接等方面均有差异。本课程将从英汉语之间的显著差异切入,探究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机制与转换方法。 The most effective way of mastering translation i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Lv Shuxiang, a famous linguist once remarked: “I firmly believe that the most useful way for Chinese students is to make them be awar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on every category including lexicon, semantics, grammar, and sentence structure. Only by this way can they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This remark holds truth.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ensures a sense of shift and successful translation. We can safely conclude that the bilingual cognition betwee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sense of comparison and shift constitute the basic elements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ll translation theories,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are based upon them. There are huge differences on morphology, syntax, discourse and stylistic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English belongs to synthetic language, conveying meaning by means of formal devices, function words and complex sentences while Chinese, an analytic language, conveys meaning chronologically and logically through word order, short sentence, loose sentence, contracted sentence, ellipsis sentence and coordinate sentence. At the syntactic level, English and Chinese differs in subject-verb structure, ways of expressing partiality and wholeness, and ways of connection. At the discoursal level, the two languages differ in temporality and spatiality, cohesion and coherence. The course will start from the most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exploring the shifting mechanism and methods. - 7 -

英汉句式差异及翻译中的语序调整

英汉句式差异及翻译中的语序调整 ——定语及定语从句语序的调整 一.定语语序调整见课本P96 二.定语从句语序调整 (1) 前置译法 限制性定语从句往往要译成?……的?这种句型的前置定语结构,因为限制性定语从句与所修饰的词关系密切,若分开译则会影响主句意思的完整。 也有一些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或因结构较短,或因与被修饰词关系较为密切,或因拆译后将会造成译文结构松散,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译成前置定语结构。 1.The pressure is also heavy on students who just want to graduate and get a job. 2.My brother’s laugh, which was very infectious, broke the silence. 3.There will come the day when people the world over will live a happy life under the sun of socialism. 4.A writer’s work is a constant struggle to get the ri ght word in the right place, to find that particular word that will convey his meaning exactly, that will persuade the reader or soothe him or amuse him. 5.An eminent American historian, Barbara Tuchman, who has been highly acclaimed for her narrative histories, gained her first significant recognition in 1958. (2) 后置译法 后置译法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使用得比较普遍。有些限制性定语从句结构相对复杂,译成汉语前置定语则显得过长,而且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这种情况下往往也可以译成后置的并列分句,作进一步的连贯叙述。 1. They turned a deaf ear to our demands, which enraged all of us. 2.I have met children who not only are growing emotionally and intellectually but also are trying to make sense of the world morally. 3.World War Ⅱwas, however, more complex than World WarⅠ, which was a collision among the imperialist power over the spoil of markets, resources and territories. 4.If you reach Chicago by train and spend only an hour or two there you will feel the light wind off the lake which gives it the name “Windy City”. 5.In the spirit of frankness which I hope will characterize our talks this week, let us recognize at the outset these points: we have at times in the past been enemies. We have great differences today. What brings us together is that we have common interests which transcend these differences. 6. They are striving for the ideal which is close to the heart of every Chinese and for which, in the past, many Chinese have laid down their lives. (3) 合成译法 把原句中的被修饰词与定语从句合在一起译成一个独立的汉语句子的翻译方法。英语中的‘there be’结构就可以采用这种译法来处理。还有一些带有限制性定语从句的英语复合句,如果英语中的主句能够压缩成汉语词组并用做主

英汉语法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时间比较及翻译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孙婉婷 摘要:语法所具有的鲜明的民族特性,决定了它对于语言的重要的区别作用,同时也决定了它在语言对比中的重要地位。时间是一个普遍的概念,世界各国的人都有“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概念,然而由于语言不同,表达时间概念的语言手段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比英汉语中的时间表示方法,得出它们间的差异以寻求恰当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时态;标记;表现形式 一、引言 语音、词汇和语法因语言而异,是区别语言差异的要素,其中以语法的区别性最为明显。“语言体系具有民族性。各种语言的结构体系除具有普遍性外,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3]1997:5)语法最能体现语言的民族特点,因为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是本民族成员或语言社团成员共同遵守的语言习惯或约定俗成的规则,它的本体存在于本民族成员或语言社团成员的心理之中,它反映着本民族成员或语言社团成员的文化背景、民族心理、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 语法所具有的鲜明的民族特性,决定了它对于语言的重要的区别作用,同时也决定了它在语言对比中的重要地位。英汉语有着不同的语法系统,它们都是内在的规律,区别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英语之所以是英语,汉语之所以是汉语,起本质区别作用的因素就是它们各自的语法系统。 时间是一个普遍的概念,世界各国的人都有“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概念,然而由于语言不同,表达时间概念的语言手段也不尽相同。比如,通过判断动词尾缀的办法,法语动词有“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三种时以分别表示“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间概念。现代英语语法学家也通过判断动词词尾的办法,认定英语只有两种时,而不同于传统认为的三种时,而我们汉语则完全是通过添加词汇的办法来实现表达不同的时间概念的,严格说来,汉语没有类似于英语和法语中的动词词尾标志来表达不同的时间概念。 二、汉语语法及英语语法的对比 (一)汉语语法的隐性与英语语法的显性 隐性和显性是一对矛盾。语法上所谓的隐性和显性是指有没有外在的形式上的标志。英语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形态丰富的语言,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从综合型走向分析型,但形态的内容仍保留不少(如名词的数,代词的性、数、格,动词的时、态,形容词与副词的级,主谓的一致关系等等)。而汉语,由于文字体系上的关系,不可能有形态变化;形式上东西也不多。正如洪堡特在1827年就指出过的:“在汉语里,跟隐藏的语法相比,明示的语法所占的比例是极小的。” 1.1在“时”上的表现 在英语语法中,动词都有“时”(tense)和“态”(aspect)两个语法范畴。众所周知,印欧语系中的诸多语言都有十分丰富的形态变化(morphological changes),英语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一共有8个屈折词素(inflec-tional morphemes),用来指明各种语法关系。 英语有三种“时”:“现在时”(present tense)、“过去时”(past tense)和“将来时”(future tense)。一般动词现在时是以动词原形来表示,只有第三人称单数,在动词后面加“-s”. 过去时则是以“-ed”加于动词后表示。将来时则因主语的人称不同而有所变化。第一人称,无论单数复数,以把“shall”置于动词原形前来表示,第二第三人称,无论单数复数,则以“will”表示。而现代英语语法取消了“将来时”,认为英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能与现在时和过去时相提并论的表示将来时间的特殊动词形式———“将来时”(fu ture tense) [1] (p221)。

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英汉句法中的体现对比

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英汉句法中的体现对比 摘要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在全世界语言学家和学者们之间一直是共同关心的话题。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比研究,因为许多例子和语言现象可以显示区别。本文有意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建议,便于他们从更深的程度区别这两种语言,也便于今后他们更地道地掌握外语。 关键词中西方思维模式英汉句法对比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在全世界语言学家和学者们之间一直是共同关心的话题。目前,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两个理论观点是萨丕尔-沃尔夫假设的语言决定论和J.Piaget的思维决定论。无论是思维决定语言还是语言决定思维,不可否认,语言和思维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的。通过对比英汉句法中体现的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挖掘其文化差异根源,可以对目前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语言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中式英语错误,提出建议和改正方法。 一、国内外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理论 1.国外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理论 (1)语言决定论 十九世纪的德国哲学家Wilhelm von Humboldt 认为语言是一个国家的内在体。美国语言学家Franz Boas声称“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关键,是了解某一文化各个方面的必要条件”(Slobin,1996)。美国语言学家Edward Sapir 也指出人不是孤立的活在客观世界里,也不是孤立的存在于社会活动中,而是很大程度上受某一语言的支配,这种语言是他们所处社会的表达媒介……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的建立在某一群体的语言习惯上的。没有哪两种语言相似到可以表达同样的社会实体(Sapir,1929)。Sapir-Whorf的假设认为语言决定思维。没有语言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2)思维决定论 有许多其他情形,人们可以不用表达任何语言就可以迅速、明确的思考。这似乎是一个弹钢琴的钢琴家。人们还可以不使用任何语言仅通过观察就可以学会技能。因此,有些语言学家认为,思维决定语言。瑞士心理学家J.Piaget 就是代表之一,认为在人类的大脑中思维先于语言存在,一个人的思维觉定其语言(Piaget,1970)。在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基础上,J.Piaget提出思维决定论。该理论认为儿童思维来源于他们自身的行为和合作行为。 2.国内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理论 在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方面,中国语言学家的观点跟西方学者的不大相同。大多数的古代学者都论辩过语言是否能表达人的想法和思维。中国伟大的哲学家老

英汉成语对比及其翻译策略

英汉成语对比及其翻译策略 摘要:由于受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在成语方面的巨大差异成为英汉互译的障碍。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成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对英汉成语进行对比,研究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有助于找出适当的翻译策略,提高译文水平。 关键词:英语成语,汉语成语,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A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bstract: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due to natural environment, geographical location, social history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which turn to be the obstacles of translation. Since the long history of two languages, a large number of idioms are created. These enjoyment are immersed in simple and vivid languages which are implicit, humorous, serious and elegant. The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makes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ranslation quality. Key words: English Idiom, Chinese Idiom, Cultural Difference, Translation Strategy 语言与文化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成语与文化更是息息相关。英汉成语在漫长的流传和使用过程中,积淀、保存了大量的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结晶。由于跨文化的差异,有些成语内容比较陌生,或者与本民族文化存在差异,成为翻译活动的障碍。因此,研究英汉成语的特点并了解其文化差异,对寻求翻译策略、提高翻译水平非常必要。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①所说:“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一、英汉成语的特点 (一)英语成语 英语成语以其精辟、形象、生动等特点,牢固地确立了它在英语中的重要地位。无论是在书面语言中,还是口头语言里,英语成语都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其数量正在日益扩大、其质量也在不断升华。因此,英语成语的汉译已成为翻译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其特征如下: 1、习用性。指具有强大的社会基础和生命力特征,被英美国家广泛应用的成语。 ①Nida,Eugene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