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

第五章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

第五章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

农业推广是指将农业科学技术与实际生产相结合,通过宣传、示范、

培训等手段,促进农民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

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示范推广。示范推广是指在典型区域或者典型农田建设示范基地,展示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的生产实践。通过展示示范基地的高产、高效、高质的农产品,吸引农民的关注,并通过现场教学、观摩讲解等方式,向农民传授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引导农民改变传统观念、

树立信心,主动学习和使用新技术。

二、培训推广。培训推广是通过组织农业技术培训班,邀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和实践指导,向农民传授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操作

技能,帮助农民了解和掌握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还可以组织

农民到其他地区进行考察学习,了解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经验和成功案例,激发农民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四、农民合作社推广。农民合作社是指由农民自己组织、管理、运营

的经济组织,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竞争力。推

广农民合作社可以组织农民进行集体生产、集约经营和资源共享,通过开

展农业产销一体化和产业链延伸,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农民合作社还

可以提供技术服务、金融支持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帮助,提高农民的生产

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五、政策支持。政府应当提供相关农业政策支持,包括农业技术推广

的资金支持、农民培训的经费保障、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和发展等方面,为

推广新农业技术、新品种和新经验提供便利和支持。同时,政府还应当加

强对农业产业化、农村金融、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支持和引导,为农民创

业提供支持和保障。

综上所述,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包括示范推广、培训推广、技术推广、农民合作社推广和政策支持等方面。通过这些方法的有效结合,可以提高

农民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收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的繁荣发展。

农业推广学

一:概述 1) 农业推广学概念一狭义 :即简单的农业指导,具体就是以种植业与养殖业为主的种植技 术、养殖技术的技术扩散。广义:在狭义的基础上,还应包括教育农民,培训农民,培养农民 领袖等等,即就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 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的一个农村教育活动。 2) 历史上的农业推广活动:1 教稼2 后稷 3劝农3 课桑 3) 农业技术概念 4)农业推广的框架结构 推广服务系统包括:1推广人员 2组织结构3组织所处环境 目标团体系统包括:1农民2 农民所处环境3农村社会环境 5) 整个农业推广活动要让农民“自愿”,连接几个活动的纽带就是“沟通互动” 6)农业推广学:即研究农业推广沟通过程中的推广对象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探讨 诱导推广对象自觉自愿改变行为,提高推广效率的原理及方法。 7)农业推广学的理论体系 农业推广学需要:1注重推广实践工作2需用社会学,研究推广对象3需用经济学,进行项 目评估4运用传播学5运用教育学6运用心理学7运用行为学8运用管理学 二:推广对象的行为改变 1. 农业推广对象:1农民2村办集体组织3农业专业合作组织4涉农企业5国有农垦企业 2. 行为的概念及特点 概念:行为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 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客观活动。其特点就是:1目的性2可调节性3差异性4可塑 性 3. 人的行为的产生机理 4. 需要(求)理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价值实现 三:农业推广沟通 1. 沟通的概念: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息交流,指两个以上社会角色或成员之间信息的生 产、交换与加工的过程,但可能不会达到共同理解。 2. 沟通分类:1根据组织关系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2根据媒体分为语言沟通与非语言 沟通 3. 沟通的过程:传递信息者 信息 途径 接受者 4. 沟通的要素:信息传递者,信息,途径,接受者,反馈,关系,环境

农业推广学

第一部分:导论 一、基本概念 1、狭义、广义、现代农业推广 2、农业法规定的农业技术推广 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4、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 二、简答题 1、广义农业推广与狭义农业推广的比较 2、农业推广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 1、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 2、农业推广的作用 第二部分:推广心理 一、基本概念 1、首因效应; 2、晕轮效应; 3、发散性思维; 4、心理定势; 二、简答题 1、简述农民群体的特征 2、简析农民对采用农业科技的一般心理 3、举例说明发散性思维 4、举例说明侧向思维 5、简析影响人类心理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6、农业推广人员的非智力心理因素 三、论述题 1、农民群体的特征是什么?推广工作者如何认识农民的心理? 2、为什么说农业推广活动中引起农民兴趣是最重要的? 3、如何培养农业推广人员的能力? 4、农业推广者怎样对农民心理产生影响? 第三部分:推广行为 一、基本概念 1、人的行为; 2、需要; 3、动机 二、简答题 1、人的行为主要有哪些特征? 2、需要层次论主要有那些内容? 3、群体成员的行为规律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4、简述改变农民行为的基本策略 5、改变农民行为的方法主要有那些? 6、我国农村的农民交往行为的特征 三、论述题 1、论述行为改变理论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 2、现阶段我国推广对象的需要 第四部分:推广沟通 一、基本概念 1、人际沟通; 2、农业推广沟通 二、简答题

1、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基本程序 2、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一般原则 3、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基本要领 4、农业推广沟通的特点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农业推广沟通的技巧 2、试述影响农业推广沟通的主要因素 第五部分:创新采用 一、基本概念 1、创新扩散; 2、进步农民策略; 3、波浪式扩散方式; 4、跳跃式扩散 二、简答题 1、简析农民采用创新的一般心理行为过程 2、简析进步农民策略的缺陷 3、简述S扩散曲线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 三、论述题 1、分析论述当前影响农业创新扩散的因素 2、试述农业创新扩散的一般过程 第六部分:推广方法 一、基本概念 1、大众传播法; 2、集体指导法; 3、个别指导法; 4、参与式农业推广 二、简答及论述题 1、简述大众传媒推广法的特点 2、简述集体指导法的基本形式与特点 3、简述个别指导法的基本形式与特点 4、简述参与式农业推广的基本步骤 5、如何选择和综合应用农业推广的方法 第七部分:推广写作 1、与其他论文相比,农业推广论文在内容、特点、选题原则上有哪些独特之处? 2、在农业推广报告中,项目类报告主要包括哪几种?简述其用途或作用。 3、简述调查报告、总结报告的写作要点 4、与农业推广相关的宣传应用类文体主要包括哪几种?简述其用途或作用。 5、在农业推广活动中,农业推广语言运用应遵循哪些原则? 6、演讲稿的撰写应注意哪些要点?请撰写一篇十分钟的演讲稿。 7、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演说家,你将如何培养、锻炼与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 第八部分:试验示范 一、基本概念 1、成果示范; 2、方法示范; 3、适应性示范; 4、综合试验; 5、系统误差; 6、随机误差 二、简答题 1、导致试验误差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哪些方式进行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示范? 3、农业推广试验的基本要求。 4、推广人员要对农民进行一次新技术方法示范,首先要做好那些方面的准备工作? 三、论述题 1、在农业推广试验中,如何控制和降低试验误差?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 名词解释: 农业推广:以农民为对象、教育为手段,以新技术、新观念、新知识、新成果、新信息为内容的科技扩展、科技扩散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 现代农业推广(p7):是一项旨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农村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推广人员通过沟通及其他相关方式与方法,组织与教育推广对象,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改变观念与态度,从而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采用和传播创新,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村产业、繁荣农村社会的目标。 沟通(p42):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利用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及形体语言等,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交流和传递各自的观点、思想、知识、爱好、情感、愿望等各种信息的过程,是社会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理解与互动的过程。(理解沟通的含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沟通是双方行为;沟通是一个过程;沟通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是编码、译码和沟通渠道。) 集体指导法(p86):指推广人员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对具有相同或类似需要与问题的多个目标群体成员进行指导和传播信息的方法。 个别指导法(p88):指推广人员通过与个别农民接触与沟通,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并向农民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推广方法。 参与式农业推广(p91):是国际社会在扶持发展中国家中形成的参与式发展思想和方法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农业推广人员根据农民行为改变原理,运用参与式理论和方法,引导和组织农村人口,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在自身生产和生活状况分析、资源分析、需求分析、农业创新学习和应用以及项目制定、实施、监督、评估和验收过程的主动参与性,发掘和培育他们在促进农业创新扩散与农村区域发展中行为改变的内在动力和增长点的工作途径和措施。 可行性报告(p109):指从实际出发,运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通过综合分析某项推广项目的社会需求、现实条件、社会经济效益等,论证该项目推广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 项目申请报告(p109):是申请科研课题立项、策划科研开展的一种文件、它的表达形式是科研项目申请书。 调查报告(p110):是根据实际调查研究的成果,写出反映客观事物及问题的书面报告。 科技实验报告(p112):农业推广中的科技实验,是为了考察农业科技领域某个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的特性、效果或适应性而在实验室或小范围内从事的研究活动,以便取得有价值的结果、结论,为在大范围内推广使用提供依据。科技实验报告就是把这种试验的目的、原理、设计、方法、过程、结果及其分析写成的文字总结材料。 单因素试验(p122):在同一试验中只研究某一个因素的若干处理的实验。 多因素试验(p123):在同一试验中同时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各个因素都分为不同的水平,各因素不同水平的组合即为试验的处理或处理组合。 业推广的成果示范(p132):指运用“以点带面”的辐射原理,在一些特定的农业生产经营场所(如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示范户农民及其他农业生产者承包经营的土地、种植场、养殖场等),把试验已取得成功的新技术,严格按照其技术规程要求实施,使其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作为示范样板,供其周围相关的生产经营者观摩学习,以引起接受和采纳兴趣、激情和信心,促使其效仿,加速农业创新扩散的一种推广形式和过程,是目前农业技术推广常用的方法之一。 农业推广的方法示范(p142):指推广人员对那些仅通过语言、文字和图像等信息资料难以准确表达,或者采用者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操作性技能或技巧,通过演示讲解、实际操作体验、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传授给农民,并现场指导他们亲自演练,直至掌握其技能要领及其技术原理的推广教学方法。 农业推广培训(p147):指对包括各类农业推广对象以及农业推广工作者在内的人员所进行的有关推广工作的培训与教育活动。 农业推广咨询(p167):是针对推广对象的需要与问题,把有用的信息传递给推广对象,并帮助其有效地应用这些信息,改善生产与生活状况的服务过程。 农 第一章导论 一、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p8) 1、直接功能:增进农村居民的基本知识与信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技能;改变农民 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2、间接功能: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优化农业生态条 件;促进农村组织发展;执行国家的农业计划、方针与政策。 二、课后习题(p17) 1、农业推广的框架模型中包含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两个子系统。 2、美国的合作农业推广法《史密斯-利弗法》最早是于1914年通过的。

02678农业推广学

02678农业推广学 一、基本识记 1.被称为“美国农业推广之父”的是纳伯。 2.“农业推广”一词的应用最早是在美国1914年,农业推广学的形成始于美国,“推广”一词的提出、推广活动的兴起都始于英国。 3.个别指导法是指推广人员与个别农民之间单独接触,研究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是向个别农民直接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推广方式。 4.农业推广评价的方法可分为:调查法、会见法、观察法、对比法和自我鉴定评价法。 5.在试验示范中起带头作用,在技术推广上起纽带和宣传作用的是科技示范户。 6.农业创新是指应用于农业领域内各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的统称。 7.大众传播法是指推广者将农业技术和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大众传播介传递给广大农民群众的推广方法。 8.根据内容不同,推广人员的在职培训可分为:系统培训、专题培训和更新知识的培训。 9.科技成果转化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将科学技术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 10.成果示范是指在农业推广人员指导下,将在当地经验取得成功的某项科技成果组装配套技术或某基本内容实际种植经验有计划地在一定面积上进行实际应用,做出样板,示范给其他农民,引起他们的兴趣,鼓励推动他们共同效仿的推广方法。 11.成果示范程序的是准备、示范、回答问题。 12.农业推广对象评价标准包括接触推广对象比例、推广对象的经济效益、推广对象的教育效果。 13.各类年龄区间人员在人才群体中所占的比例称为年龄结构。 14.农业创新的扩散是指一种创新在社区中的传播过程。 15.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结构包括专业结构、能级结构、知识结构,其中专业结构是指各类专业人才的合理比例,知识结构是指农业推广人员个体和群体的知识的合理组合。 16.农村青少年“四健”教育包括:手、脑、身、心。 17.农业推广计划的验收方式包括:现场验收、专家通讯验收和农民、社会验收。 18.农业推广计划是指以农业推广的现在来推断农业推广未来的科学遇见和安排。 19.根据时间长短,推广人员的在职培训可分为短期培训、中期培训、长期培训。 20.农业推广的特点包括生产性、教育性、综合性、社会性、周期性。 21.农业创新的采用是指个人如何采用一项农业创新的过程。 22.农业推广目标可分为政策目标、中间目标、实施目标、教育目标,其中政策目标是基本目标,中间目标是一般目标。 23.经济上限是指在允许农民技能、经营方式和自然资源存在着固有差别的情况下,取得的每年每亩增值的总值。24.推广度是指某技术在空间的分布状况,反映单项技术推广的程度。 25.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是指利用广播作为教学手段的远距离、开放型的成年农民教育机构。 26.组织结构体系包括职能结构、层次结构、部门结构。 27.走访农户是指推广工作者通过走村串户进行的一种个别接触,其要点包括选择好访问对象、做好访问前的计划准备、注意同对象协商讨论、做好访问记录、做好访问后指导。

农业推广学复习要点

农业推广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导论 1、农业推广 p6 现代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人力资源的涉农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推广人员通过沟通及其他相关方式与方法,组织与教育推广对象,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改变观念与态度,从而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采用和传播创新,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与农村,增进社会福利的目标。 2、推广服务系统目标团体系统 P10 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子系统,即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前者是指推广人员、组织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和环境,后者是指推广对象、社会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和环境。 3、美国的合作农业推广法《史密斯—利弗法》最早是于1914年通过的。 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推广法规《农业推广规程》是于1929年公布的。 5、怎样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 P3-4 4个方面:一是推广工作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夫妇。二是推广对象的范围扩大(不只限于农民、农村妇女、农村青少年、农村老年等农村民众,还包括农业经营者、农民基层组织和一般消费者)。三是推广人员与组织机构多元化(目前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行政型、教育型、项目型、企业型和自助型5种)。四是推广方法与方式更加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 6、当代世界农业推广模式主要有哪些类型? P4-5 五大类型:传递服务模式、合同约束模式、意识启蒙模式、参与服务模式、综合咨询模式(详细内容较多,看书!) 7、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P6

推广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了推广对象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服务; 推广的目标由单纯的增产增收发展到促进推广对象生产的发展与生活的改善; 推广的指导理论更强调以沟通为基础的行为改变和问题解决原理; 推广的策略方式更重视由下而上的项目参与方式; 推广方法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 推广组织形式多元化; 推广管理科学化、法制化; 推广研究方法更加重视定量方法和实证方法。 8、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P6-7 直接功能: 增进推广对象的基本知识与信息; 提高务农人员的生产技术水平; 提高推广对象的生活技能; 改变推广对象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 增强推广对象的自我组织和决策能力。 间接功能: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 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 优化农业生态条件; 促进农村组织发展; 执行国家的农业计划、方针与政策; 增进全民福利。 9、根据农业推广的框架模式理论,怎样提高推广服务的工作效率?p12 自己总结的 借助框架模型,可以对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群体系统之内、之间及工作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推广中某个问题所处的状态,从而更好的瞄准研究方向。农业推广学要研究

农业推广

1.简述狭义推广、广义推广与现代推广的含义。 狭义的农业推广是指对农事生产的指导,即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加以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狭义的农业推广,工作业务范围大都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针对各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着重推广农业改良的技术和进行技术的扩散。 广义的农业推广是指除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量等方面。因此,广义的农业推广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以家庭农场或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 广义的农业推广工作内容、范围很广,以农村发展需要为依据,一般包括以下10个方面: ①有效的农业生产指导; ②农产品运销、加工、贮藏指导; ③市场信息和价格指导; ④资源利用和自然资源保护指导; ⑤农家经营和管理计划指导; ⑥农家家庭生活指导; ⑦乡村领导人才培养和使用指导; ⑧乡村青年人才培养和使用指导,对农村青年进行有组织的“手、脑、身、心”的四健教育; ⑨乡村团体工作改善指导; ⑩公共关系指导。 现代的农业推广进入20世纪80年代,信息的发展赋予农业推广的涵义更为丰富。农业推广的涵义不仅仅是农业生产技术的内容以及随着“技术转让”所需要提供的教育过程,更侧重在信息传播、传讯所形成的不断为农业、农民、农村提供信息的动态过程。 2.农业推广的根本性质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一)农业推广的教育性无论什么推广,其共性是:以农民作为工作对象,根据当时、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向农民进行知识、技术和信息传播的过程,产生的直接作用是帮助农民掌握利用这些知识、技术和信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农业推广基本属性是教育,是一种农村社会教育。 1.狭义的农业推广的教育性。这类农业推广,一般强调以改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为目的,着重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推广过程中,农民接受了新的知识和技术,提高了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同时增加了农业产品和改善了农产品质量。 2.广义农业推广的教育性。在美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里,都认为农业推广是一种广泛的农村社会教育。因为广义农业推广不仅是指导农民采用农业新技术,而且涉及一切与农业经营和农民生活有关的事项。 3.现代农业推广的教育性。现代农业推广的中心是加快农业情报和技术信息的传播,促进农民产生新的动机,改变态度,更新知识,提高技术,增强决策能力,导致行为改变。这是一种将推广工作的目标更着重于对农民心理素质和行为改变的社会教育。 3.影响农民行为的方法有哪些?如何使用? 利用农业推广手段,改变农民行为是有限的,只是起一些补充的作用;政府通常采用政策、法律、经济、补贴等手段改变农民的行为,作用是强大的。荷兰学者范登班等提出了以下一些常见的影响农民行为的方法。 (一)强迫和强制

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 名词解释 1.狭义的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学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采用,从而增加其收入。 2.广义的农业推广:不单纯地指推广农业技术,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以及改善农民实际的生活。 3.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4. 行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活动。 5. 沟通: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运动媒介彼此交流信息的过程。即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以及手势等,彼此交流各自的观点、思想、兴趣、情感、爱好、知识等各种各样的信息的过程。 6. 农业推广组织:是构成农业推广体系的一种职能机构,是具有共同劳动目标的多个成员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 7. 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信息、了解需要、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 8. 农业推广方式:是指农业推广体系开展推广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或途径,它体现了推广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策略原则。 9. 农业科技成果:是指通过鉴定(或审定)的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进步,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10.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

农业推广学

1、农业发展的三大要素:农业教育、研究、推广构成。 2、古代把农业推广称为“教稼”、“劝农”、“课桑”,将“推广”一词用于农业活动最早的是《宋史·食货志》。 3、应用“农业推广”一词最早的是美国本世纪的赠地学院。1914美国国会通过《农业合作推广法》,使农业推广法制化。我国“农业推广”一词的应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改用“农业技术推广”。 4、农业推广分为2种类型,即狭义的农业推广和广义的农业推广。 5、狭义的农业推广是指对农事生产的指导,即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如推广作物良种。 6、广义的农业推广是指除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量等方面。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以家庭农场或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 7、狭义和广义农业推广的区别? (1)适用发展阶段不同。狭义适用于传统农业时期,广义适用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时期。 (2)侧重点不同。狭义侧重于农业技术,而广义则包括农业技术在内的方方面面的内容。 (3)特征不同。狭义的是以技术推广为主要特征,而广义是以教育为特征。 (4)最终目标不同。狭义是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广义是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 9、广义的农业推广强调教育过程,农业推广教育是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 10、广义的农业推广工作内容?(1)有效的农业生产指导。(2)农产品运销、加工、贮藏指导。(3)市场信息和价格指导。(4)资源利用和自然资源保护指导(5)农家经营和管理计划指导。(6)农家家庭生活指导。(7)乡村领导人才培养和使用指导。(8)乡村青年人才培养和使用指导:对农村青年进行有组织的“手、脑、身、心”的四健教育。(9)乡村团体工作改善指导。(10)公共关系指导。 11、现代农业推广已不仅是农业生产技术的内容以及随着技术转让所需要提供的教 育过程,更侧重在信息传播、传讯所形成 的不断地为农业、农民、农村提供信息的 动态过程。发达国家的推广多侧重于农村 教育和信息咨询。 12、“推广”的共同涵义:推广涉及有意 识地利用信息交流手段,以帮助农民形成 正确的观念,制定良好的决策。 13、农业推广工作的特点? (1)农业推广是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一 种政策手段。 (2)农业推广是“扩散—接受”系统。如 果研究成果不通过推广传播给农民,研究 是无用的。 (3)农业推广可以诱导农民行为的自愿 变革。农业推广活动实质上是组织与教育 (或沟通)农民的过程,是通过有组织的 干预沟通,诱导农民行为自愿变革的过程。 (4)农业推广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 育活动。 (5)农业推广是一种沟通过程。 14、农业推广基本概念的涵义(或界定)? 农业推广是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 教育和咨询活动。通过试验、示范、干预、 沟通等方式组织与教育农民增进知识,提 高技能,提高产品产量,增加收入,提高 智力与自我决策能力,实现培养新型农民、 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农业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1)农业 推广是农业发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成分。 农业发展意味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以科 学为基本的新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转变 的每一步都需要教育和传播(或沟通)方面 的投入。因此,不管农业推广以何种形式 投入,其作用必须看作是农业发展中的一 个必不可少的成分。(2)农业推广是现代农 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农业推 广是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 2、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1)农业推广的 中介作用。它是农业发展机构(农业研究机 构、院校)和目标团体(农民、农业生产经 营者、群体)之间活动的中介,如果没有这 个中介,再好的科研成果都不能转化为现 实的农业生产力。(2)农业推广是科研成果 的继续和再创新。(3)农业推广是知识形态 和物质形态的农业技术的转化过程。(4)农 业推广是完善推广组织、提高管理效率的 工具。 3、农业技术的表现形态:两种,即知识形 态(主要有农业信息、农业经营与管理、新 的栽培和耕作制度等)和物质形态(主要是 农用物资如农药、化肥、农用机械以及品 种等)。 4、农业推广的目的:(1)农业推广根本目 的在于发展生产力,提高产量,增加农民 收入,改善生活质量。(2)培养农民的个人 能力和素质。 5、农业推广学的任务:(1)总结和研究我 国和世界各国农业推广产生和发展的历 史,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农业推广的方向和 道路(2)总结和研究农村社会环境和个人 行为(3)总结和研究我国和世界各国农业 推广的理论发展,指导农业推广实践。 6、农业推广学的性质:(1)是社会科学的 科际产品。(2)是行为科学的一种,是边缘 性学科。 7、农业推广学与农业推广工作:区别是农 业推广学属于行为科学,农业推广工作属 于自然科学或农业科学;联系是农业推广 工作是以农业推广学的基础理论方法进行 的。 8、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最主要的在于 提示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 行为规律及其影响因素。(1)科学技术与生 产相结合的形式特点和规律。(2)科技成果 的转化率,扩散----接受的形式特点和规 律。(3)科技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农民行 为变革的特点和规律。 9、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三个层面: (1)农业推广的理论方法,如实证的方法, 归纳、演绎的方法。(2)各种具体的研究方 法与形式,如观察法、恳谈法、实验法、 问卷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3)各种研 究技术,如调查技术、抽样技术、统计方 法与技术、计算机操作应用技术。 10、农业推广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农 村社会学:它的若干概念,如社会变迁与 计划变迁、社会组织、社会阶层、大众媒 介的社会性、创新的传播与采用等,都为 农业推广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方法的基 础。(2)教育心理学:它的许多概念,都为 农业推广学所应用。主要有:继续教育、 个体差异、心理特征、学习动机、交流、 沟通等。(3)社会心理学:它的许多概念如 态度、人际沟通、群体特征、环境心理、 群体心理等都为农业推广学从心理学方面 研究农民个人、农民群体的行为提供了理 论与方法的基础。(4)行政组织学:它的若 干概念,常常应用到农业推广工作中,如 工作制度、个人与组织目标、正式组织与

农业推广学研究方法

农业推广学研究方法 农业推广是指向农民传递农业技术、管理、经营等方面的信息,以提 高农业生产力和农民收入水平的一种工作方法。为了有效地进行农业推广 工作,需要进行科学研究来寻找合适的方法和途径。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 的农业推广学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农业推广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对农户、农民合 作社、农业企业等的调查,了解他们的需求、问题和意见,进而确定推广 的重点和方向。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收集并 分析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为后续的推广工作提供支持。 二、示范推广法 示范推广法通过选择一些符合推广目标的地区或农户,在实践中进行 示范,以吸引其他农民参与和学习。示范推广法主要包括示范评估、示范 验证、示范推广和示范推广总结等环节。通过示范推广,可以直观地展示 新技术、新品种和新管理方法的效果和优势,提高农民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三、试验研究法 试验研究法是通过实验设计和试验分析,验证和评估农业推广的效果 和影响因素。可以通过小区试验、田间试验、大田试验等方式进行实验, 对比不同处理间的差异和相关性。试验研究法可以直接获得科学的数据和 结论,为农业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四、经济评价法

经济评价法是通过经济学的方法对农业推广的效益进行评估和分析。主要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投资回收期、利润率等指标的计算和比较。通过经济评价,可以评估推广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为资源配置和决策提供依据。 五、社会网络分析法 社会网络分析法是通过对社会网络关系的分析,了解信息传播和知识分享的路径和过程。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观察等方式,收集和分析农民的社会网络信息,揭示农民间的交流和合作关系。社会网络分析法可以帮助推广人员找到信息传播的关键人物和关键路径,提高农业推广的效果和影响力。 六、综合评价法 综合评价法是将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可以将调查研究、试验研究、经济评价和社会网络分析等结果进行综合,得出推广活动的有效性、适应性、可持续性等评价指标。通过综合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农业推广工作的优缺点,为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推广工作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农业推广学研究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并进行综合运用。只有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实践,才能够提高农业推广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推广概念、作用及有效方法

农业推广概念、作用及有效方法学术堂所属分类: 一、农业推广概念及其作用 (一)农业推广概念 狭义的农业推广是单一的指对农业生产事物进行指导. 传授农业技术知识,通过适当的方法将先进的农业技术成果传授给农民,提高农产品产量,提高产出的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举例说明就是,推广农业种植类就要从改育良种到如何选种播种,防治病虫害,再到收获以及如何运营销售等环节的农业技术推广.畜牧业则是推广优良畜种,如何健康饲养以及管理和最终的销售.所以,狭义的农业推广也不仅仅是农业技术的传授,而是要提高农业的整体生产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广义的农业推广包含很多内容,不同国家对广义的农业推广也有着不同的定义,但是其共同点就是强调了“教育”.这包括对农业推广者的教育,也包括了对农业生产者的教育.发展农业不仅是要发展一个产业,还是要将农业发展成一种社会文明.在中国,提到农村总是让人想到落后与贫穷. 而在发达国家,农村早已进入了现代化,提到美国的农村,总是能让人联想起生活殷实的农场主与大型的机械化作业的场景.出现这种差异是有原因的,这就是要明白什么是广义的农业推广.作为农业推广者要将农业看做一个整体,要将农业放入整个社会经济链条中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在整体上发展农业,成功的将农业推广的作用最大化. 要想给农业推广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很难,纵观历史,无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都能探寻到农业推广的踪迹.所以农业推广是一个过程,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历史形态下有着不同的推广

方式.虽然存在着诸多不同,农业推广也有其统一的特点,就是农业推广的目的、推广对象、以及推广的手段.根据这些基本特征,我们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也就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那时在我国就出现了“农业推广”.新中国建成后,改为“农业技术推广”.但是由于农业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农村为适应时代发展而进行农村经济的调整变革,已经使“农业技术推广”不能很好的受用于整个农业范畴.因此,在改革开放之后,又逐渐将其由“农业推广”一词代替.由此可见,单纯的说农业推广的行为,目标、方式、方法等要素都是狭义的,真正的农业推广需要在实践中总结,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域配合相应的推广方法. (二)农业推广的作用 谈到农业推广的作用,也就是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 它包括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直接功能表现为农业推广人员发掘农村劳动力资源,强化农村居民文化知识及信息,通过有效手段将知识传递给农民,让农民能通过非正式教育渠道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农业推广的工作内容还涉及到农家生活资讯,所以通过教育和传播方法农业推广者可以为农民提供资讯服务,针对不同对象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技能.推广者通过推广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可以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使传统农民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通过农业推广者的知识技能传授,会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同时,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还会起到一些间接功能,包括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经营率;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及生活环境舒适度;优化农业生产资源配置;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带动农村组织发展;落实贯彻国家农业计划、方针及政策. 二、目前我国的使用的农业推广方法 日益发展的经济对土地有着更多的需求,可谓是“寸土寸金”,这对农业的发展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较大比例,而农村人口素质和受教育水平偏低成为了阻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拦路虎”,由于现在大部分农村还是传统保守的传统农业,农

农业推广学复习要点(课后复习题)

第一章导论 1、农业推广 p6 现代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人力资源的涉农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推广人员通过沟通及其他相关方式与方法,组织与教育推广对象,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改变观念与态度,从而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采用和传播创新,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与农村,增进社会福利的目标。 2、推广服务系统目标团体系统 P10 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子系统,即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前者是指推广人员、组织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和环境,后者是指推广对象、社会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和环境。 3、美国的合作农业推广法《史密斯—利弗法》最早是于1914年通过的。 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推广法规《农业推广规程》是于1929年公布的。 5、怎样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 P3-4 4个方面:一是推广工作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夫妇。二是推广对象的范围扩大(不只限于农民、农村妇女、农村青少年、农村老年等农村民众,还包括农业经营者、农民基层组织和一般消费者)。三是推广人员与组织机构多元化(目前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行政型、教育型、项目型、企业型和自助型5种)。四是推广方法与方式更加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 6、当代世界农业推广模式主要有哪些类型? P4-5 五大类型:传递服务模式、合同约束模式、意识启蒙模式、参与服务模式、综合咨询模式(详细内容较多,看书!) 7、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P6 推广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了推广对象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服务; 推广的目标由单纯的增产增收发展到促进推广对象生产的发展与生活的改善; 推广的指导理论更强调以沟通为基础的行为改变和问题解决原理; 推广的策略方式更重视由下而上的项目参与方式; 推广方法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 推广组织形式多元化; 推广管理科学化、法制化; 推广研究方法更加重视定量方法和实证方法。 8、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P6-7 直接功能: 增进推广对象的基本知识与信息; 提高务农人员的生产技术水平; 提高推广对象的生活技能; 改变推广对象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 增强推广对象的自我组织和决策能力。 间接功能: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 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 优化农业生态条件;

《农业推广学》教学大纲.docx

教学大纲 1.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总学时:40学时 其中讲课:40学时 开课时间:***** 适用专业:农学专业 2. 课程教学目标 1.熟悉和掌握农业推广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农业创新扩散原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原理、农民行为改变原理。 2.掌握农业推广的实践技能:包括农业推广教育与培训方法、农业推广的沟通方及农业推广信息与经营服务的方法、农业推广的组织与人员管理方法。 3.掌握农业推广方式与方法及农业推广的写作与演讲技能。 3. 课程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种始终穿插案例的讲解,目的是使同学们能够更加形象地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另外,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为了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该课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课程内容体系 《农业推广学》包括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等三大部分内容模块。基本理论部分:需要掌握推广对象的行为改变、推广沟通、创新的采用与扩散。基本方法部分:需要掌握个别指导、群体指导和大众传播等具体方法。推广实务部分:需要掌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农村家政推广与社区发展、农业推广信息系统与信息服务、农业推广经营服务、农业推广组织、农业推广人员、农业推广项目计划与评价等。

1下划线代表超链接文字

5. 课程学习目标、重难点 第一章导论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农业推广发展的历史,科学地认识推广的涵义与功能,熟悉推广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学习重点:农业推广的涵义、功能与农业推广学研究。 学习难点:农业推广学的发展。 学习要点: •农业推广发展史 •农业推广的主要模式 •现代农业推广的含义与特征 •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 •农业推广学的产生与发展 •农业推广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章推广对象的行为改变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理解推广的基础理论一行为理论,并运用有关的概念与理论分析农业推广实践中常见的问题。要求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重点:推广对象行为产生与改变的原理、改变农民行为的策略与方法。 学习难点:农民行为改变的过程。 学习要点: •农民行为的产生 •农民行为的理论 •农民需要的类型与作用 •当前我国农民行为的特征分析 •农民行为改变的规律与方法 •行为原理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 第三章推广沟通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理解推广沟通的基本原理,包括沟通的含义与分类、沟通的过程和要素、农业推广沟通的一般准则等。 学习重点:沟通的含义与分类。 学习难点:农业推广沟通的一般准则。 学习要点: •沟通的基本概念 •沟通的分类、要素与渠道

农业推广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推广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农业推广》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管理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课程。它是研究农业创新活动扩散、采纳规律及其方法的一门科学,是伴随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演化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应用性学科,重点突出的是它的应用性。 本课程旨在培养能从事农村基层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能承担基层农村生产、村务活动及相关行政管理工作。同时,紧密联系农业生产活动,推动农业的科技化进程。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和多种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加深对我国农业推广理论和实践的理解,改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提高基层实际管理工作水平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农业推广》是一门建立在心理学、行为学、经济学、营销学、传播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基础之上的独立的应用科学。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农业推广》是一门研究范围很广泛的应用性学科,课程教学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3(安排形成性考核,关注教学过程的监控、评价和反馈。四、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建议 1(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学习方式,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多种形式的辅导为次。 2(文字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内容详尽,结构完整,体例合理,是学生必备和必读的文本。 3(音像教材是形象、生动地展现课程内容的辅助教材,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4(网上答疑、直播课堂、课程论坛、电话、信件、面授辅导、文字辅助教材等多种教学形式,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5(鼓励学生创造性思考,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互助学习、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等形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要求的层次 各章教学要求分为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一般了解三个层次,重点掌握的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一般掌握的为基本内容。考试以重点掌握和一般掌握内容为主,一般了解内容一般不考,或仅占很小比例。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 5 学分,课内学时 90 。教学中注意运用案例和讨论的方式开展互动式的参与式教学活动。实际练习和调查讨论活动应该占全部课时的 40% 。二、各章学时分配 第一章农业推广概论 ( 6 学时) 第二章农业推广原理 ( 9 学时)

农业推广方式

第五章农业推广方式 一、本章学习目标: 1.掌握农业推广技术服务的四种形式; 2.理解农业推广经营的概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了解农业推广程序。 二、本章主要内容: 农业推广方式是指农业推广工作者开展推广服务的形式及途径。 农业推广程序 农业推广程序就是开展具体的农业推广工作的步骤。一般来讲,农业推广的程序包括以下三个环节,即需求分析与目标群体的确定、沟通干预和推广效果的评估。 农业推广技术服务 农业推广技术服务是推广人员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推广对象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问题的活动。目前,农业推广技术服务分为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两种形式。 无偿服务是指推广服务对象免费使用推广人员的推广服务形式。 有偿服务是指推广服务对象必须付费才能使用推广人员提供的推广服务形式。 农业推广技术服务的四种形式: 一、农业技术承包 所谓技术承包服务就是采用经济手段、以合同的形式,把推广人员与生产单位和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来推广技术的一种经济责任制度,属于农业推广的有偿服务。 在具体的推广过程中,承包者可以是技术推广组织或者个人,也可以是合股联合;可以承包单项技术,也可以承包一种作物的整个生产过程;可以一季一包、一年一包、也可以一年几包。技术承包最初仅集中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产中服务,例如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后来发展为全程服务。全程服务指产、供、销一条龙技术承包。推广人员不仅负责产中技术指导,而且负责产前准备和产后营销服务。技术承包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个体承包 承包者主要以农业技术人员个人承包为主,范围和规模不大。个体承包也有不同的形式。 (二)集团承包

集团承包是部门和机构开展的承包活动。 现了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使每个生产环节都有物资、技术和管理保障,较充分地发挥了先进技术的作用,形成了较大规模效益,也便于核实产量和合同兑现。 二、农业科技服务站 “农业科技服务站”是农业推广部门设置的专门咨询机构,配备专人接待来人来访,处理函电,群众称之为“门诊”、“庄稼医院”。农业推广咨询站一般根据本站的技术条件、人员数量和设施设备情况,有的综合咨询,有的分设农、林、渔等技术咨询组,解答有关的农业技术问题。 三、科技特派员 科技特派员是指为了完善农业推广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府有关部门的干部特别是一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有专业特长的科技人员被抽调到基层,以多种形式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为农民和涉农企业开展技术服务。被抽调开展推广技术服务的干部被称为“科技特派员”。 科技特派员有以下几种形式: 1.创办科技示范园区和基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带动农民增收的个体经营模式; 2.在乡镇统一规划建设的科技园区里,采用投资入股,建立利益共同体; 3.租用农民承包地或公司土地,再转包给农民,变农民为农业工人的形式,通过统一的技术指导,提高生产效益; 4.以技术、资金入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形式; 5.组建公司、中心,以企业运作方式面向农村开展技术服务; 6.把技术服务与提供新产品、农药、复合肥或开辟营销市场等结合起来,从实物的营销环节中体现技术服务的价值。 四、农民专业技术协会 农民专业技术协会是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围绕农产品生产而自发形成的一种民间组织,是在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群众性技术经济合作组织。 目前农技协主要有三种类型:(1)技术交流型。(2)技术服务型。(3)技术经济实体型。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的主要特点是:(1)农民自助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组建,实行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2)以技术为纽带的技术经济合作组织。以科技示范户和技术能人为核心,与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农业推广机构和学会建立广泛联系,开展技术服务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3)按专业组合,突破了地域局限;(4)形式多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