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摘要]食品的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对食品的安全有重大的影响。本篇文章把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分为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分别展开叙述。分别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

的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危害和检测方法。并对食品中人为添加化学物质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安全管理对策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人为添加剂分类危害发展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关系人民正常生活的重大问题,为配合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中国食品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把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分为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参考以下原则:不属于传统上认为是食品原料的;不属于批准使用的新资源食品的;不属于卫生部公布的食药两用或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物质的;未列入中国食品添加剂的;其他中国法律法规允许使用物质之外的物质。其中17种非食用物质包括:吊白块、苏丹红、王金黄(块黄)、蛋白精(三聚氰胺)、硼酸与硼砂、硫氰酸钠、玫瑰红B、美术绿、碱性嫩黄、酸性橙、工业用甲醛、工业用火碱、一氧化碳、硫化钠、工业硫磺、工业染料、罂粟壳。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满足防腐和加工工艺需要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是指易过量使用而对身体产生影响的食品添加剂。正确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是无害的,但是过量的使用将会对人体产生影响。易

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包括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乳化剂、酶制剂、面粉增白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等21类。

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对食品的安全有重大的影响,本文就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分别展开论述。

1.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

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发生食品污染等恶性事件。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害物质不断被检出,对公众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阴影。下面主要介绍几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

1.1甲醛

甲醛的分子式是HCHO,主要用于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1],其主要作用是改善外观和质地。

低浓度甲醛有刺激性臭味,甲醛暴露可刺激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并引起各种状况。人对甲醛的个体差异较大,眼睛最敏感,嗅觉和呼吸道刺激次之[2]。这些刺激引起的症状主要是流泪、打喷嚏、咳嗽,甚至出现结膜炎、咽喉炎、支气管痉挛等。虽然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甲醛编入2B组,即对动物致癌作用充分,而对人的致癌证据不充分,属于可疑致癌

物质,但国内外均有报道认为食品所致的甲醛污染会增加上呼吸道癌

症的危险性。美国环保局做出结论,证实甲醛是人类的一种致癌物[3]。

1.2吊白块

吊白块又称雕白粉,化学名称为次硫酸氢钠甲醛或甲醛合次硫酸

氢钠,分子式NaHSO·2CH2O·2H2O,为半透明白色结晶或小块,易溶于

水,主要在印染工业中作为泼染剂使用。近年来,有些不法厂商在食品

加工中用吊白块做增白剂添加,使一些食品,如面粉、米粉、粉丝、面食

品及豆制品等色泽变白,有的还能增加韧性,不易腐败变质[4]。

1.2.1吊白块对人体危害

其主要危害来自于分解放出的甲醛,甲醛为原生质毒物,能和核酸

的氨基及羟基结合,使之失去活性影响代谢机能破坏蛋白质,因而能高

效地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分支杆菌真菌甚至病毒[5],

其水溶液常用于浸泡动物尸体和标本,对人体肝脏肾脏及神经系统等

有较大损伤,并有致癌和畸型病变作用。

1.3苏丹红

苏丹红主要成分苏丹红I,分子式见图1,化学名称为1-苯基偶氮

-2-萘酚。C16H12N2O属于偶氮苯类人工色素,属于工业染料,主要用于

油、蜡、鞋等的增光着色[6]。由于苏丹红I、II、III、IV及其代谢产物具有致癌性,国家禁止作为色素添加剂在食品中使用可能添加的主要食品类

别辣椒粉。

1.3.1苏丹红对人体危害

苏丹红主要经口,也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进入人体后,它主要

在胃肠道杆菌和肝脏一些酶的作用下被代谢为初级产物,之后在肝微

粒体酶的作用下形成苯和萘环羟基衍生物并生成自由基,自由基可以

和DNA和RNA结合生成致癌物质[7]。

1.4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N3(NH2)3,结构式见图2,俗称密胺、蛋白精,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命名为1,3,5-三嗪-2,4,6-三氨基,是一

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它是白色单斜晶体,

几乎无味,微溶于水,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等,对身体有害,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

1.4.1三聚氰胺对人体危害

三聚氰胺在机体内的代谢属于不活泼代谢或惰性代谢,即它在机体

内不会迅速发生任何类型的代谢变化。单胃动物以原体形式或同系物

形式排出三聚氰胺,而不是代谢产物的形式。三聚氰胺对不同动物、不

同成长阶段的动物的毒性具有选择性,这种毒性的选择性可能是由于

不同动物种属间或不同成长阶段动物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差异引起的[8]。

三聚氰胺被认为毒性轻微。

但是2008年9月,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

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也是奶粉中含有三

聚氰胺。经研究表明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

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

2.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从近期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行动中曝光的案件来看,食品生产经营

环节中违反食品卫生法、滥用添加剂、甚至大量使用禁用添加剂事件令

人触目惊心,不法商贩违法使用添加剂是其达到以次充好,谋取暴利的

惯用手法。下面是几种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2.1着色剂

着色剂为使食品着色的物质,可增强对食品的嗜好及刺激食欲。按

来源分为化学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两类[8]。我国允许使用的化学合成色

素有: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新红、柠檬黄、日落黄、靛黄、亮蓝,以及为增强上述水溶性酸性色素在油脂中分散性的各种色素[9]。我国允许使

用的天然色素有:甜菜红、紫胶红、越橘红、辣椒红、红米红等45种[10]。

2.1.1着色剂对人体危害

着色剂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儿童发育的影响[11],尤其表现

在对儿童智力发育的阻碍作用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应英国食品标准局请

求,进行食用人工着色剂对儿童发育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12],包

括酒石黄和落日黄在内的7种人工色素可能会使儿童智商下降5分。

2.2防腐剂

防腐剂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延长食品的保

存时间。我国规定使用的防腐剂[14]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丙酸钙等25种。

2.2.1防腐剂对人体危害

对健康群体而言,少量的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经人体可以变成无害

的马尿酸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但如摄食量大或超标,苯甲酸和苯甲酸钠

将会影响肝脏酶对脂肪酸的作用,其次苯甲酸钠中过量的钠对人体血

压、心脏、肾功能也会形成影响[15],特别对心脏、肝、肾功能弱的人群苯

甲酸和苯甲酸钠的摄食是不适合的;山梨酸和山梨酸钾毒性很低,其毒

性是食盐的二分之一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防腐剂。一般而言,山梨酸和

山梨酸钾的适量使用和食用,对身体健康的人无害,而且会适量增加体

内血钾浓度或人体自动将多余的钾排出体外。但钾的功能常与钠相联

系,因此肾病患者由于代谢问题则需避免摄取过量的钾[16]。

2.3甜味剂

甜味剂为加入食品中呈现甜味的天然物质和合成物质。我国允许

使用的甜味剂有甜菊糖甙、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天门冬

酰苯丙氨酸甲酯(甜味素)、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甘草、木糖醇、麦芽糖

醇等[17]。

2.3.1甜味剂对人体危害

对食品生产中限制使用糖精的问题其实国家早有规定。糖精专业

名词为糖精钠,是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种[18]。超量使用对人体的危害,专

家们早有定论。特别是动物实验已表明,在食品中超量使用糖精钠能造

成动物致畸、致癌[19]。

2.4面粉增白剂

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苯甲酰,适量添加对小麦粉的增

白和熟化有一定效果,能脱色漂白面粉[21]。

2.4.1面粉增白剂对人体危害

过量加入面粉增白剂会破坏面粉中维生素A、E、B1等营养成分[22],

会造成人体维生素缺乏。水解后产生一定的毒性物质苯甲酸,进入人体

后要在肝脏内进行分解,长期过量食用后会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损害,极

易加重肝脏负担,引发多种疾病产生叠加中毒现象[23]。

3.目前我国关于人为添加化学物质使用的现状和分析

3.1使用现状

可能违法的非食用物质是不能放入食品中的,否则将对食品安全

构成影响。但是现在的很多生产商一味的追求利润使用非食用物质。比如联合利华、麦当劳和亨氏企业生产的部分产品使用苏丹红;去年发生在我国的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案件。这些事件对食品安全产生严重

的影响,甚至在三聚氰胺案例中出现了部分婴儿死亡的案例。这些说明我国在这方面的措施还不是很完善。

目前,我国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几百种,绝大部分食品生产企业能

正确、科学、合理地使用,但也存在下面一些主要问题:滥称食品添加剂、超出国家允许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方法不科学、标识混乱、食品添加剂产品质量差或不稳定。

3.2反思和对策

对于可能违法添加的非使用物质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政府和有

关部门应严格把握食品的生产和加工环节,严格规定在食品中禁止使

用非食用物质。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的生产者进行严厉的打击。加大宣传力度,把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区分出来。

正确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有利于食品的生产、加工,有利于人体健

康。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尽可能到大型超市。选择信誉好的品牌和商家,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一般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这些食品都会在配方表中标明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一般来说,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都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消费者是可以放心食用的。目前,凡是经过国家批准的,按照规定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很安全的,还没有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使用食品添加剂而导

致不良后果的案件[26]。

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任重而道远,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

法规,管理部门完善相关标准及规定,加强计量器具的检定,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宣传,提高企业的检测技术;更需要生产企业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及相关规定认真学习、严格执行,从原料抓起,严禁使用非食品添加剂,杜绝用工业添加剂代替食品添加剂;更加需要加快发展高质量的食品添加剂的步伐,运用高新技术,提高我国食品的质量、档次,进一步推动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以适应日益增长的食品市场的需求。

3.3对未来的展望

对于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我们应该坚决杜绝出现。国家相

关监测部门应确实履行自身职责,依据法律法规对违法者进行严厉打击,科研机构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研究,媒体应该加强舆论监管,切实加强和维护食品安全。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但是我们应该坚决防止过

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社会应有更加完善的食品添加剂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

体系,与国际接轨。发展有市场前景的添加剂产品,走规模化经营之路。科研和食品生产者注重添加剂产品的应用研究与服务开展技术创新,

生产出令消费者放心的食品。

参考文献

[1]吴俊明.食品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0-12.

[2]付文杰.确保食品安全必须加强食品安全科技[J].宜春学院学

报,2005,27(2);99.

[3]Schrankel KR.Safety evaluation of food flavorings[J].Toxicology,2004,198(1-3):203-211.

[4]阚建全.食品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9:361.[5]管有根,许荣年,秦自荣.食品中吊白块含量的测定[J].粮油食品

科技,2002,(01).

[6]Poulsen E.Safety evaluation of substances consumed as technical ingredients(food additives)[J].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1991,8(2): 125-133.

[7]曹朝清.我国食品安全隐患根源考察[J].食品与药品,2005,(12): 35-37.

[8]陈瑶君.食品添加剂[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6,18(1):93-95.[9]CHEN Jun-Shi.The Role of Science in Codex Standards[J].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1,14(1-2):145-148.

[10]陈瑶君.食品添加剂[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6,(1):96-98.[11]刘泽俊.21世纪食品添加剂发展初探[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 (6):130-133.

[12]中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工业协会编著.食品添加剂手册[K].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125.

[13]吕孝丽,徐烨,雷雅娟.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饮料中的着

色剂、甜味剂与防腐剂[J].当代化工,2007,(02).

[14]使用防腐剂注意事项[J].农产品加工,2003,(08).

[15]陈小强.关系健康的“防腐剂”[J].北京工商管理,2001,(03):57-58.

[16]郗丽兰.食用含有防腐剂的食品有害吗[?J].中国食品,1996, (04).

[17]成晓霞,郑志波.食物中的三种甜味剂[J].健康,2000,(12).[18]凌关庭.食品添加剂手册[K].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45.

[19]贺庭云,屈永年,蒲启玲,李早英.新型甜味剂─Hernandulcin的

合成[J].郧阳医学院学报,1996,(04).

[20]黄琳,王永河.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糖精钠含量[J].标准

计量与质量,2003,(03).

[21]白斌.浅谈我国食品添加剂[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3):50-52.

[22]刘渭萍,雷雅娟.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葡萄酒及果酒中的

防腐剂和甜味剂[J].辽宁化工,2006,(04).

[23]罗侃,白晶,王永革.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市售小麦粉中的过氧化

苯甲酰的分析[J].哈尔滨医药,2004,(02).

[24]张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研究[J].粮

食与饲料工业,2004,(06).

[25]陈海燕.两种不同还原剂-HPLC法检测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

的比对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06,(06).

[26]李喜田.食品添加剂管理之我见[J].面粉通讯,2006(6):46-47.高校理科研究

化学试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pdf

化学试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内容摘要: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以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 问题,近10多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愈演愈烈,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身心发展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和损害。本文通过对近10多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分析,比较化学试剂与食品添加剂的差异,生点讨论了一些化学试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最后给出几点如何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粗略建议。 关键词:化学试剂食品安全影响健康 自进入21世纪后,国民经济总值取得了飞速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人们从追求“吃饱”慢慢地变成了“吃好”,但是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假酒、苏丹红鸭蛋、三聚氰胺奶粉及牛奶、甲醛奶糖、带花黄瓜、爆炸 西瓜、地沟油、染色花椒、墨汁石蜡红薯粉、瘦肉精、假牛肉、青岛福尔马林 浸泡小银鱼、染色馒头、沈阳毒豆芽、宜昌毒生姜、合肥染色蛋糕、台湾塑化 剂有毒食品、漂白大米、面粉增白剂、下水道小龙虾、双氧水凤爪、避孕药养 黄鳝、激素染色草莓等事件,严重地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2010年12月,《小康》杂志曾就食品安全问题做过民意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超过九成的人 认为我国的食品安全存在问题,网络上的“民以食微舔”、“东鞋、西毒、南地、北钙”、“无奈学化学”等语言,不能不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深思。 一、化学试剂与食品添加剂 化学试剂与食品添加剂不能完全等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43条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第28条,以及《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 管理办法》第2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中国对食品 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 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而这里的化学试 剂主要是指一些有毒有害的化学药品。譬如前文食品安全事件中所涉及到的苏 丹红一号、三聚氰胺、甲醇、甲醛、膨大剂、双氧水、硫酸铜、增白剂、塑化剂、明矾和瘦肉精等,它们大都有毒、有强氧化性或者含有人体非必需微量元素,破坏人体正常生理功能,造成多种疾病,引发癌症等。 二、化学试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人们通过食物摄取六大营养素,供维持机体活动需要,促进人体的正常生 长发育和预防疾病等,但不安全食品进入人体通过消化道吸收后,轻则破坏人 体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重则危及生命安全。如云南曲靖曾发生用含甲醇的工 业酒精勾兑白酒特大食物中毒事件,造成192人中毒,6人失明和35人死亡的 恶果;内蒙生产的含有的黄曲霉素的“地沟油”食用后导致肝脏、肾脏等系统 免疫功能下降,引发疾病,有强烈地致癌性,毒性超过砒霜100倍;毒奶粉事 件的三聚氰胺因其含氮量高添加在奶粉中提高蛋白质的检测值,但在人体内不 容易消化吸收,使得许多婴幼儿患有结石甚至失去生命,酿成了难以弥补的人 间悲剧;塑化剂和膨大剂等使得食品中激素含量过高,导致儿童“性早熟”,不

化学与食品安全

化学与食品安全 【摘要】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食品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食品的生产与加工又与化学工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随着现代工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食品所带来的的安全问题直接威胁着我们人类的健康。为此,如何把化学知识与食品健康紧密联系起来将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相当重要的一个任务。 【关键词】化学;食品;安全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食品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人类通过漫长的摸索和实践,对于食品健康中蕴含的化学知识也越来越重视。 1.化学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生活中时刻都离不开化学,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生产国,有着庞大的食品从业群体,这一群体的食品安全素养的高低也直接关系着我国的食品安全。由于我国人口多,地域广大,食品行业又非常发达,食品原料用量庞大:仅化学食品添加剂就有上千种,而滥用食品添加剂会引发多种食品安全问题,食品的化学污染问题也成为当前食品健康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 现代食品化学污染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农药及农药残留物、兽药残留物;有害金属元素,如汞、镉、铅、砷、铝等;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化合物,如苯并[α]芘、萘等,杂环胺类化合物;多氯联苯;二噁英。古老方法制作食品的过程中,通过添加硝酸盐腌制鱼、肉,并使其在细菌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达到防腐和着色(红色)双重目的。 而在现代的加工方法中,更是直接使用亚硝酸盐代替硝酸盐作为肉制品加工的着色剂。而大量动物实验表明,亚硝酸盐对绝大多数(90%以上)对动物具有致癌性,能诱发各种实验动物组织器官的肿瘤。 因此,化学一方面创新了食品加工工艺,另一方面化学物品的滥用也危害了食品安全。 2.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重金属污染、毒素污染。(2)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禽、畜、水产品体内。(3)化肥、农药等对人体有害物质残留于农产品中。(4)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物。(5)腐败变质的食物上市流通。(6)食品制造中使用劣质原料,假冒伪劣食品。(7)病原微生物危害。(8)转基因食品的不确定性。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瘦肉精事件、三鹿奶粉事件、双汇质量门、河南南阳毒韭菜、毒豆芽、福喜公司过期肉等食品安全事件,民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增加。由于社会各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2009年至2013年我国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分别在

浅析我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浅析我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主 要原因及对策(新版)

浅析我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对 策(新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吴仪副总理也说:“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由此可见食品安全工作是何等的重要。可以说,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问题。然而我国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频频曝光的假冒伪劣食品,接二连三的食品中毒事件,却让人感到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将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那么,我国为什么接连出现食品安全事故?能否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呢?笔者就此问题试进行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食品安全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 在有关部门公布的一系列食品违法犯罪案件中,无论是广州甲醇勾兑的假酒致人死亡,劣质奶粉事件,还是四川彭州的毒泡菜,陈化粮事件或是龙口粉丝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造成这些案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执法力度不够、检测手段落后、企业惟利是图、消费者

食品安全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简述食品安全的现代内涵。 1、食品安全完整的概念和范围应包括两个方面:⒈食品的充足供应,即解决人类的贫穷,饥饿,保证人人有饭吃。⒉食品的安全与营养,即人类摄入的食品不含有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污染物、无毒、无害,并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基本营养元素。 2、食品安全指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 3、食品安全可具体理解为: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4、食品安全具有相对性,绝对安全性或零风险是很难达到的。 二、为什么说食品安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和食品(食物)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而作为属概念的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通常被理解为部门概念或者行业概念)均无法涵盖上述全部内容和全部环节。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许多交叉,由此造成食品安全的重复监管。 三、怎样理解食品安全是一个“法律”的概念?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国家以及有关国际组织从社会系统工程建设的角度出发,逐步以食品安全的综合立法替代卫生、质量、营养等要素立法。1990年英国颁布了《食品安全法》,2000年欧盟发表了具有指导意义的《食品安全白皮书》,2003年日本制定了《食品安全基本法》。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制定了《食品安全法》。综合型的《食品安全法》逐步替代要素型的《食品卫生法》、《食品质量法》、《食品营养法》等,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自此已经实施1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这意味着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对食品、食品安全等用语是怎样释义的?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保质期: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五、简述安全食品所包括的层次及之间的区别。 我国目前生产的安全食品广义上包括以下层次:常规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化学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南京财经大学通识选修课课程论文考试(封面) 2011 ——2012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化学导论 任课教师:刘晓庚 学生姓名: 班级:金融0907 学号: 论文题目:化学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内容摘要: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人们对我们周围的食品安全问题开 始持怀疑态度,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及人们的重视。化学学科与食品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绝大多数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是化学物质导致的。本文也涉及了化学污染及一些基础的措施,及从食品化学角度看,日常生活食品中的有害有毒物质。 关键词:食品安全化学污染监管防腐剂绿色食品添加剂 化学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前言 “民以食为天”,随着都市化进程加快,生态平衡系统的逐年破坏,尤其是环境卫生和人类环境恶化,加之食品和水供应减少和其他人为因素,食品安全的形式已经变得非常严峻。山西1998年假酒事件;2001年瘦肉精事件;2005年苏丹红事件等。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的同时,食品安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由于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行业起步较晚,技术和法律法规都不完善,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例如苏丹红、甲醛啤酒、瘦肉精、蔬菜农药残留等食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另外由于人们食品安全知识匮乏,食品安全意识薄弱,诸如食用河豚鱼、半熟扁豆、毒蘑菇而中毒的例子也不胜枚举。虽然有些不安全因素并非是消费者本身可以控制的,但是如果在消费食品的过程中我们拥有足够的食品安全素养,那么我们就能加强自我保护,从而将食品风险降到最低。 一、化学与日常食品 化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我们的食品中无处不在,所以食品安全与我们的化学息息相关。近几年有些厂家在奶粉中掺三聚氰胺为了提高氮含量;过度使用农药,残留在蔬菜中,使农药在人体内富集,所以现在的人们都提倡吃绿色蔬菜,低毒无农药残留蔬菜;吃半熟四季豆,度蘑菇等引起的中毒;还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东西不能混的吃,比柿子和蟹,菠菜和豆腐,鸡蛋与豆浆,牛奶与巧克力等。这些都说明事物离不开化学,也离不开化学知识。 二、食品与化学添加剂 说到化学与食品安全,自然离不开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就是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者化学合成物质,其目的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防腐和满足加工工艺的需要。由此可见,一方面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种类和口味的丰富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过量或者是滥用就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 现代食品工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目前,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了,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在给工业食品作出巨大的贡献的同时,一些食品安全事故相伴就发生了。 (1)食品添加剂延长了食品的保藏。食品添加剂中的防腐剂防止了由于微生物的肆意蔓延引起的食物变质,大大延长了食品的保质期。抗氧化剂又可以推迟食品氧化变质,使得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大大的得到提高; (2)食品添加剂改善了食品的色香味。有些食品在加工的过程中会有色、味的改变,这就需要一些添加剂来辅助,比如:着色剂、漂白剂、香料等,这样一方面改变了食品的风味和质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多种多样的需求。 总之,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方便加工操作的同时也提高食品营养价值。 在我们看到食品添加剂给我们带来方便性的同时,一些不够理想的食用合成因素例如:亚硝酸胺和亚硝酸盐却具有致畸致癌的作用,这些食品添加剂自身存在的危害不容我们忽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令人堪忧。特别是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危害。蓄积在蔬菜、粮食中的各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以前看来遥不可及的食物农药残留、重金属指数超标等问题,如今已现实地摆在每个人餐桌面前。 没有食品防腐剂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以目前我国使用10万吨化学合成防腐剂,平均按1‰添加剂量计算,每年使1亿吨食品不腐败变质。平均每吨食品按3000元计算,直接经济价值达3000亿元!可见,目前食品工业是离不开食品防腐剂的,发达国家也不例外。 鉴于化学合成食品防腐剂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各国都严格控制这类食品防腐剂的添加剂

化学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化学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摘要:随着自然生产方式的减少,工业化比重逐渐增加,食品原料在生产、贮存、运输、加工等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引入一些化学物质,这给食品安全带来越来越多的不安全因素。本文针对我国食品中对食品安全有影响的化学物质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隐患阐述了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提高食品安全性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食品;化学物质;安全 近年来,我国城乡食品市场上出售掺杂掺假、过期变质、有毒有害食品坑害消费者的事例屡禁不止,已成公害。转基因食品的出现,国际贸易中绿色技术壁垒使我国出口农产品屡遭损失,食品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因此,降低食物化学污染程度,防止污染物随食品进入人体,是提高食品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1.对食品安全有影响的化学物质 化学物质在食品中的使用历史悠久,在现代食品的生产、加工、贮运和食用等过程中都有化学物质相伴,也正是这些化学物质在食品中的广泛使用,才使得食品工业成为朝阳产业。但是化学物质的使用也给食品的安全性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中包括药物残留、重金属、食品中的天然毒物质、食品加工、包装、储存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1.1药物残留 药物残留究其根本原因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安全生产使用问题,其次是由于农药、兽药的不合理应用。违禁药物、淘汰药物如β-兴奋剂,类固醇激素(己烯雌酚),睡梦美、睡美宁镇静剂(氯丙嗪、利血干),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呋喃唑酮等国家明令禁用的药物,有的人还在使用;不遵守国家停药期的规定,屠宰前或出售前停药不仅针对兽药,也适用于药物添加剂,而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使用含药添加剂的饲料很少按规定落实停药期,通常规定的4~7d停药期形同虚设;随意加大药物用量及用药品种,把治疗量当成长期的添加量等等,如屡见不鲜的喹乙醇中毒;另外,国家规定,需长期添加使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必须按严格执行农业部发布的允许使用品种目录使用,其它兽药及产品均不得做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但现在饲料中添加超出国家允许使用目录之外药物的现象非常多,有的人还使用药厂废弃的药渣作为蛋白饲料。

化学与食品安全(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8439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化学与食品安全(正式版)

化学与食品安全(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食物是人类赖生存的基本物质,是人类生活中最 基本的必需品。人体通过不断摄取食物,以满足机体 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食品的营养和安全不仅是人 体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保证,而且关系国计民生。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 食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大。近些年 来,食品安全的恶性事件越来越多,食品安全与食品 卫生成为了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然而,食品安全问 题不断地涌现却离不开食品加工过程中化学品的新技 术的广泛使用。接下来,本文将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 化学物质对食品的影响以及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

策。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民的生活离不开食物。食品安全,关乎到每个人的健康与生命。能否保障食品安全,让人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天大的事”。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然而,由于社会中有着那么一群黑心的生产厂家,他们为了谋取暴利,不按照国家规定,随意添加化学物质,以提高食品的参数,蒙混过关,这大大降低了食品的质量,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一、化学物质对食品的影响 1、农药残留对食品的影响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构成的威胁就是农残超标。农药对人畜的毒性可以分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急性毒性是一次服用或接触大量药剂而表现出的毒性,

【安全】食品安全与化学常识

【关键字】安全 化学常识与食品安全 长山中学吴贵智 各位领导、老师们,先看几副图片:烤羊肉串、烤鸡翅、烤海鲜、考火腿。对于这样情景,大家一定不陌生吧!随着天气转暖,几个朋友们聚在一起吃烧烤、喝啤酒、打牌、聊天,确实别有一番风味。不过,人们在享受各种各类美味佳肴的同时,许多有害物质,特别是某些致癌物也会悄悄进入人的身体。先说烧烤吧,烧烤用的焦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一氧化碳,CO为无色无味的气体,经呼吸道吸入后,通过肺泡进入血液,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约大300倍,致使血液含氧量降低,出现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轻、中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四肢乏力、意识模糊,;重度中毒者往往出现牙关紧闭、全身痉挛、大小便失禁。部分患者可能并发脑水肿、肺水肿、休克、呼吸衰竭,肝、肾损害等。另一方面,肉在高温下直接进行烧烤,被分解的脂肪滴在炭火上,再与肉里的蛋白质结合生成致癌物苯并芘。苯并芘在人的身体内蓄积,有诱发胃癌、肠癌的危险。今天,与各位领导老师们交流的话题是《化学常识与食品安全》。 展示:化学常识与食品安全 一、知识凸显 1、致癌物根据性质可分为物理性致癌物、生物性致癌物和化学性致癌物。 物理性致癌物例如:核辐射即放射性物质 生物性致癌物例如:日本侵华731部队生产的各种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 化学性致癌物: A、无机化合物如:是天然的状的硅酸盐类矿物质的总称。石棉本身并无毒害,它的最大危害来自于它的纤维,这是一种非常细小,肉眼几乎看不见的纤维,当这些细小的纤维被吸入人体内,就会附着并沉积在肺部,造成肺部疾病,石棉已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肯定为。 砷化物:剧毒物质,例如砒霜 B、有机化合物中的黄曲霉素、硝基胺、苯并芘被称为三大致癌物。 目前已知的化学致癌物质约1100种以上。经鉴定对动物有的有140多种,证实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有21种,还有18种被怀疑对人有致癌作用。据估计,人类癌症的80~85%与化学致癌物质有关。 很多致突变物质能引起癌症,同时许多致癌物亦可致突变,两者关系密切。 2、食品中的主要致癌物质: A、亚硝胺类:几乎可以引发人体所有脏器肿瘤,其中以消化道癌最为常见。亚硝胺类化合物普遍存在于谷物、牛奶、干酪、、熏肉、烤肉、海鱼、罐装食品以及饮水中。 B、苯并芘:主要产生于煤、石油、天然气等物质的燃烧过程中,脂肪、胆固醇等在高温下也可形成苯并芘。 C、黄曲霉素:黄曲霉毒素是毒性和致癌性极强的物质,并且耐热,一般烹调加工很难被破坏,

化学与食品安全论文

化学与食品安全论文 摘要:食物是人类维持生存、生活最基本的必需品,人体通过不断摄取食物,以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食品的营养和安全不仅是人体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保证,而且关系国计民生。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 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随着食品加工过程中化学品的新技术的广泛使用,新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 关键词:食品安全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农药措施 一、化学物质对食品的影响 1、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影响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要求食品添加剂应该至少满足以下要求:一是食品添加剂本身应经过充分的毒理学鉴定程序,证明在使用限量范围内对人体无害;二是食品添加剂在进入人体后,可以参加人体正常的物质代谢,或能被正常解毒过程解毒后全部排出体外,或因被不消化所吸收而全部排出全,不能在人体内分解或与食品作用形成对体有害的物质;三是食品添加剂在达到一定的工艺功效后,应能在以后的加工、烹调过程中消失、破坏或保持稳定状态;四是食品添加剂应有严格的质量标准,严禁添加未经许可的食品添加剂,有害杂质不得检出或不能超过允许限量;五是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也不应影响食品的质量和风味;六是添加于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能被有效的分析鉴定出来。 非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是违法的有害的,非食品添加剂是已经被证实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或很大的危害,但是又能提高食品某一功能的物质。这些物质大部分属于某一工业所用的添加剂,是未经国家食品卫生部门批准或者已经明令禁用的添加剂品种,这些物质一旦添加到食品,进入市场销售后,将不可避免带来中毒

水产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精)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已成为世界水产品生产大国。但是随着水产养殖产量的提高和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环境恶化, 主要养殖品种疫病, 滥用药物等问题十分严重, 导致养殖水产品质量下降, 水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我国水产食品安全的现状入手, 归纳了目前水产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分析了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了今后水产品发展的战略和对策。 关键词:水产品食品安全风险 1. 我国水产品食品安全的现状 我国是个渔业大国, 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养殖国。目前正处在传统渔业向生态渔业转变阶段,除了新品种、基因工程外,环境控制技术、可持续发展技术等都引入了生态概念。过去片面追求高产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也正在恢复中,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循环利用、健康养殖、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成为实现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资源养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生态文明成为渔业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然而, 水产养殖中食品安全暴露出来的问题、我国水产养殖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我国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区大多分布于沿海港湾和河口附近水域, 这些水域也是沿海陆源污染物和海上排污的主要受纳场所。据统计, 我国每年直接入海的废水量高达 80亿吨。富含营养物质和有机农药的农业污水也随地表径流进入沿海水体,致使局部海域水质恶化。另外, 养殖自身也会产生一定的污染。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对水产养殖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水域生物受到病原肆虐、养殖生物抵抗力低、养殖环境污染等严重威胁,其直接后果就是水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问题日渐突出。由于养殖环境恶化, 主要养殖品种疫病严重, 滥用药物加阿公保险使用禁用化学物质等问题十分严重, 导致养殖水产品质量下降, 从而影响经济效益。如美国同样数量的出口产品, 价值相当于我国的两倍。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 不仅易对食用者产生长期慢性危害, 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 近年来, 我国水产品出口因激素、抗生素和微生物超标等问题而遭遇技术壁垒的事件时有发生。如 2001年,我国水产品在出口欧盟时被检出氯霉素残留超标,致

分析化学与食品安全

分析化学与食品安全 黄亚美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此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谓不安全的食品就是指人们食用以后出现的各种不适感觉或者长期积累引起某些异常的代谢。 危害食品不安全的化学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等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治病虫害、提高产量等方面的需要必须使用的投入品,如农药、兽药、一些激素等;二是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三是为了某些目的,特别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人为添加的一些化学物质,如三聚氰胺等。利用分析化学手段对食品的成分、性质等进行测定是分析化学的一大类应用,更是食品安全的有效保障。2008年的奶粉事件一方面充分暴露出我国在食品安全上的漏洞,另一方面也必将推动分析化学的继续发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利用分析化学来检测食品安全的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聚氰胺含量 试剂与材料 甲醇、乙腈、25%~28%的氨水、三氯乙酸、柠檬酸、辛烷磺酸钠、 甲醇水溶液(含50mL甲醇和50mL水)、三氯乙酸溶液(1%)、氨化甲醇溶液(5%)、离子对试剂缓冲液(由柠檬酸和辛烷磺酸钠配制)、三聚氰胺标准品(CAS108-78-01,纯度>99.0%)、三聚氰胺标准储备液(1mg/mL)。本法中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定性滤纸、海砂、微孔滤膜、氮气(纯度≥99.999%) 仪器和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HPLC)仪、分析天平、离心机、超声波水浴器、固相萃取装置、氮气吹干仪、涡旋混合器、50mL具塞塑料离心管、研钵。步骤: (1).提取液态奶、奶粉、酸奶、冰淇淋和奶糖等。 称取2g(精确至0.01g)试样于50mL具塞塑料离心管中,加入15mL 三氯乙酸溶液和5mL乙腈,超声提取10min,再振荡提取10min后,以不低于4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经三氯乙酸溶液润湿的滤纸过滤后,用三氯乙酸溶液定容至25mL,移取5mL滤液,加入5mL水混匀后做待净化液。 奶酪、奶油和巧克力等。 称取2g(精确至0.01g)试样于研钵中,加入适量海砂(试样质量的4倍~6倍)研磨成干粉状,转移至50mL具塞塑料离心管中,用15mL 三氯乙酸溶液分数次清洗研钵,清洗液转入离心管中,再往离心管中加入5mL乙腈,超声提取10min,再振荡提取10min后,以不低于4000r/min 离心10min。上清液经三氯乙酸溶液润湿的滤纸过滤后,用三氯乙酸溶液定容至25mL,移取5mL滤液,加入5mL水混匀后做待净化液。 若样品中脂肪含量较高,可以用三氯乙酸溶液饱和的正己烷液-液

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编号:AQ-Lw-02434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对食品安全 的影响 Effects of artificial chemical substances on food safety

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 响 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摘要]食品的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对食品的安全有重大的影响。本篇文章把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分为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分别展开叙述。分别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危害和检测方法。并对食品中人为添加化学物质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安全管理对策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人为添加剂分类危害发展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关系人民正常生活的重大问题,为配合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中国食品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把人为添加化学

物质分为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参考以下原则:不属于传统上认为是食品原料的;不属于批准使用的新资源食品的;不属于卫生部公布的食药两用或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物质的;未列入中国食品添加剂的;其他中国法律法规允许使用物质之外的物质。其中17种非食用物质包括:吊白块、苏丹红、王金黄(块黄)、蛋白精(三聚氰胺)、硼酸与硼砂、硫氰酸钠、玫瑰红B、美术绿、碱性嫩黄、酸性橙、工业用甲醛、工业用火碱、一氧化碳、硫化钠、工业硫磺、工业染料、罂粟壳。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满足防腐和加工工艺需要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是指易过量使用而对身体产生影响的食品添加剂。正确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是无害的,但是过量的使用将会对人体产生影响。易 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包括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乳化剂、酶制剂、面粉增白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等21类。

化学与食品安全论文

化学与食品安全论文 2013212604 王铮摘要:食物是人类维持生存、生活最基本的必需品,人体通过不断摄取食物,以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食品的营养和安全不仅是人体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保证,而且关系国计民生。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 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随着食品加工过程中化学品的新技术的广泛使用,新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 关键词:食品安全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农药措施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使人们生存的必需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可是由于生产厂家的黑心,为了谋取暴利,不按照国家规定,随意添加化学物质,以提高食品的参数,蒙混过关,这种不正确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 一、化学物质对食品的影响 1、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影响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要求食品添加剂应该至少满足以下要求:一是食品添加剂本身应经过充分的毒理学鉴定程序,证明在使用限量范围内对人体无害;二是食品添加剂在进入人体后,可以参加人体正常的物质代谢,或能被正常解毒过程解毒后全部排出体外,或因被不消化所吸收而全部排出全,不能在人体内分解或与食品作用形成对体有害的物质;三是食品添加剂在达到一定的工艺功效后,应能在以后的加工、烹调过程中消失、破坏或保持稳定状态;四是食品添加剂应有严格的质量标准,严禁添加未经许可的食品添加剂,有害杂质不得检出或不能超过允许限量;五是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也不应影响食品的质量和风味;六是添加于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能被有效的分析鉴定出来。 非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是违法的有害的,非食品添加剂是已经被证实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或很大的危害,但是又能提高食品某一功能的物质。这些物质大部分属于某一工业所用的添加剂,是未经国家食品卫生部门批准或者已经明令禁用的添加剂品种,这些物质一旦添加到食品,进入市场销售后,将不可避免带来中毒甚至导致死亡的食品安全事故。如前几年的“苏丹红事件”等等,严重损害了整个食品添加剂行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三鹿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就是典型的非食品添加剂使用于食品中的违法事件。 一般食品添加剂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但由于食品添加剂是长期少量地随同食品摄入的,这些物质可能在体内产生积累,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胁。毒理学评价是制订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重要依据,共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急性毒性试验,二是蓄积毒性、致突变试验及代谢试验,三是亚慢性毒性试验(包括繁殖、致畸试验),四是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凡属新化学物质或污染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全球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日前发布了“2010年全球幸福度调查”数据。在此次民调涉及的124个国家当中,中国人的幸福度排名第92位;88%接收调查的中国人认为自己的生活远离“美满幸福”的标准,其中生活成本和房价上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让人不安的食品安全是导致民众幸福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物价、房价和食品安全位列居民最关注的十大热门话题前三位。如果说物价、房价只是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反映在某个特定阶段的价格表现,那么食品安全问题却是由来已久却难以根治的痼疾。经历过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击、瘦肉精事件的炸雷、上海染色馒头的喧闹,到如今的塑化剂事件,中国人对于食品安全的态度早已变得麻木和无奈,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当面对这一幕幕丧失道德和法制基准的食品安全事故的时候,我们应该全面反省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不足。相比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建立起来的世界瞩目的成就和光辉文明,食品安全方面的落后和差距是巨大的。 关键词:食品安全添加剂绿色食品 一、食品安全现状 食品安全体现的是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生产或食用时不会对消费者造成损害的一种担保,这种担保是无须说明也不能附加条件的。所谓“民以食为天”,消费者对于食品质量的要求和关注应该高于其他商品。从过往的案例查处和实际了解来看,国内食品安全事件确实是进入一个多发期,这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水平密不可分。简而言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收入增长推动了食品生产和加工业

快速发展,这与相对滞后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消费者保护制度之间产生了矛盾,在缺乏有效对冲和缓和机制的情况下,矛盾在媒体和社会大众的镁光灯下被放大,从而引起了民众对食品安全巨大的不满和失望情绪。 我们有必要把当前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放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进行观察。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表面上直接原因是不良生产者的违法行为,但更深层次原因是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社会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和政府检测监督机制的失灵。面对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事件,很难简单地把问题归结于某一个环节。在食品生产、加工、储运、检测和消费的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我们按照引致食品污染的不同诱因和解决方式的差异,可以把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四类。 第一类是因为自然环境或客观条件的影响,大体上属于不可抗力的外部因素造成食品污染或变质。主要表现在种养殖源头污染、食品加工工艺和卫生条件落后、流通储运手段达不到保鲜要求等。比如,工业三废、城市废弃物的大量排放,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污染,使很多地方的粮食、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农产品[11.60 -2.93% 股吧研报]的质量受到影响。另外,我国13亿多人口每天消耗200万吨粮食、蔬菜、肉类等食品,众多的食品供应商具备典型的小生产者特征,在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对于食品安全的诉求不高时,加工工艺和卫生条件难以符合安全标准。调查显示蔬菜在流通环节的损耗平均达到20%左右。 第二类是因为食品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者出于私利或盈利目的,在知情的状态下人为影响食品质量。中国农业虽然以小农经济为主,但也患上了“大农业病”:

应用化学与食品安全

应用化学与食品安全 生命科学学院应用化学111班 2011034128 张琳 摘要: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当今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应用化学为化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应用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去扩展化学在工业、农业等生产过程的应用,为经济发展服务,并开拓化学在新材料研制、新技术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应用化学;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食品安全 Abstract:Chemistry is a basic subject,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oday'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of civilization. Applied chemistry is a branch of chemistry, applied chemistry, basic knowledge, basic theory and basic skills, to expand the application in industry, agriculture, chemical production proces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services, and explore the chemic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motion. Keywords: Applied Chemistry; green food; organic food; food safety 一、应用化学专业概述 应用化学主要课程及特点。应用化学和其他与化学有关的学科一样主干学科是化学,主要课程安排有英语、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及化工制图,近年来又新增石油炼制、化工设备与仪表、化工仿真实习、石油商品学、精细化工概论、工业分析专业。其中各个主要课程有如下特点: (1)无机化学:化学反应中有关平衡、氧化还原、周期率、物质结构等基本理论,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2)有机化学:有机物的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实际应用。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反应及重要合成方法,各类有机化合物相互转变的基本规律,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关系。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就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生命 的延续,而且还关乎道德、诚信及政府的公信力。当前,我国正在面临着重大的经济转型和 政治转型的关键时期,食品安全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的长期稳定埋下隐患。为了实现我国食品行业形势的根本好转,本文展开了对食品 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 1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1.1食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2001年南京冠生园陈 馅月饼事件;2003年金华火腿的敌敌畏事件;2004年的大头娃娃事件;2005年的苏丹红、孔雀石绿事件;2006年的陈化粮、毒猪油、红心鸭蛋安全事件;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这是当年影响最大、损失最为惨重的食品安全事件,直接催生了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诞生)。而在 《中国食品安全舆情报告蓝皮书》中指出,2012年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有1942起。而到了2013年,广州药业维生素C银翘片被曝含有剧毒农药砷、汞的残留,费列罗巧克力惊奇出现活蛆吓坏顾客,焦点访谈曝出不明不白的白酒等令人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说明我国 的食品安全现状令人堪忧,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风险依然存在。 1.2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农业种植、养殖业的源头污染问题依然严重 首先,化肥、农药、兽药、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从源头上给食品安全带来极 大隐患。我国每年氮肥的使用量高达2500万吨,农药超过130万吨,单位面积使用量 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和2倍。过量的施用化肥,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为预防和治疗家畜、家禽、鱼类等的疾病,促进生长,养殖者大量投入抗生素、磺胺类和激素等药物,造成了动物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兽药的残留已经成为目前及未来影响食品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其次,由食源性污染产生的疾病,已成为目前危害中国公民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按照卫 生部提供的统计数字,我国最近几年的食物中毒报告例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都有较大的 上升。从目前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例数约为2万~4万人,但专家估计 这个数字漏报率达到95% ,因此食源性疾病仍然是影响我国公众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最后, 新技术的风险,如转基因食品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它前所未有的优势和未被证实的安全风险,引发 各界广泛争议。虽然转基因食品在抗虫害、高产量等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发展前景,但同 时转基因食品对健康可能产生潜在的长期影响,如导致过敏反应、具有毒性、抗生素标记基 因可能使人和动物产生抗药性等。而且转基因作物对环境也可能有威胁,如对生物多样性的 威胁或生态污染。由于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危害性估计不足,转基因食品已经成为我国食品 安全中令人担忧的长期不安全因素。 1.2.2食品加工中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重

化学试剂对食品安全的危害.pdf

化学试剂对食品安全的危害 摘要 在化学实验室所使用的化学试剂中, 有很多化学试剂都有毒, 有一些化学 试剂的毒性更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使用时尽量减少或缩短接触的时间, 操作 后要做到及时认真的清洗, 注意加强对自己的保护和防护, 否则会给使用者带 来一定的伤害。 关键词:化学试剂;食品安全;危害 化学试剂是进行化学研究、成分分析的相对标准物质,是科技进步的重要 条件,化学试剂广泛用于物质的合成、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形象地说,化 学试剂是化学工作者从事化学试验的眼睛。早期的化学试剂只是指“化学分析 和化学试验中为测定物质的组分或组成而使用的纯粹化学药品”。后来被扩展为“为实现化学反应而使用的化学药品”,而现在的“化学试剂”所指的化学药品早已超出了这一范畴。 我们所说的食品安全的概念为:食品应当无毒无害,不能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也就是说食品必须保证不致人患急、慢性疾病或者具有潜在危害。 食品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因素来源和种类大致可分成以下几方面:1、外界污染,如被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农药、重金属、其他有害化学物及放射性物质污染等;2、加入食品的各种添加剂使用不当引起的卫生问题;3、食品本身含有的 有毒物质,如河豚鱼、发芽土豆;4、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或加入的有害物质, 如酒中甲醇,烧烤制品中杂环胺;5、各种情况下食品成分发生异常变化,如脂肪 酸败。随着工业化和经济的发展,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不断进步,不但一些传 统的微生物性食品污染事件没有消灭,而且不断出现了一些新的化学性食品污染。 化学试剂生产过程中,工厂化学药品(如润滑油、清洁用产品、消毒剂和 油漆等)的使用,会通过与产品的接触而残留在最终产品中。另外,非食品包 装材料和包装容器也会通过与食品的接触,使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被带入食品中。若将这些带有化学性污染物的化学试剂产品代替食品添加剂使用,会导致 这些物质进入食品中,造成对人体的过敏反应与致畸等各种伤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