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毒死蜱

毒死蜱

毒死蜱
毒死蜱

毒死蜱

中文通用名称毒死蜱。

英文通用名称chlorpyrifos。

其它名称乐斯本(Lorsban)、氯砒硫磷。

剂型40.7%乳油,14%杀死虫蓝珠颗粒剂(SusconBlue10G)。

毒性中等毒性。

作用特点毒死蜱为有机磷类杀虫杀螨剂。其杀虫谱广,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在叶片上的残留期不长,但在土壤中的残留期则较长。因此,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较好。在推荐剂量下,对多数作物无药害,但对烟草敏感。

防治对象菜青虫、小菜蛾、温室粉虱、豌豆彩潜蝇、豆荚螟、红蜘蛛等害螨、地下害虫。

注意事项

(1)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2)该药对黄铜有腐蚀作用,喷雾器用完后,要立即冲洗干净。

(3)该药对蜜蜂和鱼类高毒,使用时要注意保护蜜蜂和水生动物。

(4)安全间隔期蔬菜收获前7日停止使用。

基本资料

理化性质:原药为白色颗粒状结晶,室温下稳定,有硫醇臭味,密度1.398(43.5℃),熔点41.5~43.5℃,蒸气压为2.5mPa(25℃),水中溶解度为1.2mg/L,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毒性:属中等毒性杀虫剂。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 50 为163mg/kg,急性经皮LD 50 >2g/kg;对试验动物眼睛有轻度刺激,对皮肤有明显刺激,长时间多次接触会产生灼伤。大鼠亚急经口无作用剂量为0.03mg/kg,慢性经口无作用剂量为0.1mg/kg。狗慢性经口无作用剂量为0.03mg/kg。在试验剂量下未见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室内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TLV)0.2mg/m。对鱼类及水生生物毒性较高,红鳟鱼LC 50 为15mg/L(96小时,72℃),对蜜蜂有毒。毒死蜱40.7%乳油,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590mg/kg,免急性经皮LD 50 为2330mg/kg,对皮肤、眼睛有刺激性。杀死虫蓝珠14%颗粒剂大鼠性急经口LD 50 >2g/kg,急性经皮>2g/kg,急性吸入LC 50 >0.007μg/L(7小时),对眼睛、皮肤有刺激性。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产品特点

1. 具有胃毒、触杀、熏蒸三重作用,对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蔬菜、茶树上多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均具有较好防效。

2. 混用相容性好,可与多种杀虫剂混用且增效作用明显(如毒死蜱与三唑磷混用)。

3. 与常规农药相比毒性低,对天敌安全,是替代高毒有机磷农药(如1605、甲胺磷、氧乐果等)的首选药剂。

4. 杀虫谱广,易于土壤中的有机质结合,对地下害虫特效,持效期长达30天以上。

5. 无内吸作用,保障农产品、消费者的安全,适用于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的生产。

编辑本段锐斧作用机制

1.是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属硫逐磷酸酯类杀虫剂。

2.抑制体内神经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或胆碱酯酶ChE的活性而破坏了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异常兴奋、痉挛、麻痹、死亡。

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1. 本品对柑橘树的安全间隔期为28天,每季最多使用1次;对水稻的安全间隔期为15天,每季最多使用2次。

2. 本品对蜜蜂、鱼类等水生生物、家蚕有毒,施药期间应避免对周围蜂群的影响、蜜源作物花期、蚕室和桑圆附近禁用。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

3. 本品对大棚瓜类、烟草及莴苣苗期敏感,请慎用。

4. 使用本品时应穿戴防护服和手套,避免吸入药液。施药后,彻底清洗器械,并将包装袋深埋或焚毁,并立即用肥皂洗手和洗脸

5. 迪芬徳虽然属低毒农药,使用时应遵守农药安全施用规则,若不慎中毒,可按有机磷农药中毒案例,用阿托品或解磷啶进行救治,并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6. 建议与不同作用机制杀虫剂轮换使用。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应用技术

高效、广谱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对害虫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尤其对褐飞虱的防治有非常好的效果。现将有关应用技术介绍如下:

一、产品特点:1、毒死蜱国内目前有乳油、颗粒剂、微乳剂等剂型。其中以40.7%乳油(同一顺、乐斯本)含量最高;大部分为40%乳油(新农宝、毒死蜱、博乐),使用中以乳油最多,效果好;5%的颗粒剂主要用于蔬菜、瓜类地下害虫的防治,是取代高毒农药3%呋喃丹颗粒剂的优良品种;30%微乳剂正在逐步推广。2、毒死蜱属中毒农药,对鱼类及水生生物毒性较高,对蜜蜂有毒,在叶片上残留期一般为5-7天,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对多数作物没有药害,但对烟草、番茄叶面喷雾比较敏感。3、在当前5代褐飞虱卵孵化盛期或田间虫量较低的田块,可选用25%噻嗪酮(扑虱灵)加40%或40.7%毒死蜱乳油(同一顺、新农宝、博乐、乐斯本)80- 100毫升/亩,或5%锐劲特30-40毫升/亩加40%、40.7%毒死蜱乳油80-100毫升/亩喷雾。施药时,田间保持2-3厘米水层,对稻田密度较高、药液难以喷到水稻基部的稻田,用担架式喷雾机大容量喷雾;对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用40.7%毒死蜱乳油每亩80-120毫升用弥雾机细喷雾;对小菜蛾、菜青虫、大豆害虫,用40.7%毒死蜱乳油每亩用量80-150毫升细喷雾;对柑桔潜叶蛾、红蜘蛛、茶尺蠖等害虫,40.7%毒死蜱乳油稀释浓度为1000-2000倍。

半致死浓度

在动物急性毒性试验中,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浓度,用LC50表示。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剂量,称为半数致死量,用LD50表示。是衡量存在于水中的毒物对水生动物和存在于空气中的毒物对哺乳动物乃至人类的毒性大小的重要参数。在比较各种污染物的毒性、不同种或不同发育阶段的动物对污染物的敏感性以及环境因素对毒性影响方面的研究中,都以LC50为依据。以浓度的常用对数为横坐标,死亡率的概率单位为纵坐标,通过回归方程,将24h、48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95%的置信限采用寇氏法( Karber 氏法)求得:

lg LC50=XK- C∑[Pi + P( i+1)] 式中: XK- 最大剂量的对数; C- 相邻剂量比值的对数; Pi、P( i+1)- 各剂量组的死亡率。LC50的95%可信限=lg( lgLC50±1.96 SlgLC50) , 其中SlgLC50=C{∑[Pi( 1- Pi) ]}。

毒死蜱原药技术说明书

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名称:毒死蜱原药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应急电话: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毒死蜱原药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毒死蜱原药 化学品英文名称:Chlorpyrifos drugs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生效日期: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混合物 纯品 化学品名称:毒死蜱原药 有害成分含量CAS No. 毒死蜱≥97% 2921-88-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为中等毒有机磷杀虫剂。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中毒症状有头痛、头晕、无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瞳孔缩小。严重者出现肺水肿、大小便失禁、昏迷。急性中毒多因误食引起,约半小时到数小时可发病,轻度中毒:全身不适,头痛、头昏、无力、视力模糊、呕吐、出汗、流涎、嗜睡等,有时有肌肉震颤,偶有腹泻。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剧烈呕吐、腹痛、烦燥不安、抽搐、呼吸困难等。重度中毒:癫痫样抽搐。急性中毒多在12小时内发病,误服者立即发病。 环境危害:该药对蜜蜂和鱼类对鱼和虾有毒高毒,使用时要注意保护蜜蜂和水生动物,水生生物忍度限量(48小时):鲤鱼为0.13ppm,ADI为0.001mg/kg。对烟草敏感。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或流动清水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等,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0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立即就医。[1]用阿托品1~5mg皮下或静脉注射(按中毒轻重而定); [2]用解磷定0.4-1.2g 静脉注射( 按中毒轻重而定);[3]禁用吗啡、茶硷、吩噻嗪、利血平。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在碱液中能迅速分解,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氧化硫、氧化磷。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沫扑救。初始起火时,燃烧面积不大或燃烧物不多时,也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剂扑救。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穿防火防毒服、消防防护靴、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在上风向灭火。避免吸入有毒的烟气。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如发生泄漏应迅速报警、疏散有关人员、隔离污染区、切断火源;疏散人员的多少和隔离污染区的大小,根据泄漏量和泄漏物的毒性大 小具体而定。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 接接触泄漏物,外围设置水幕或屏封水枪,稀释、降解泄漏物蒸气 浓度。用干沙土、水泥粉、煤灰等围堵或导流,防止泄漏物向重要 目标或危险源流散。根据现场泄漏情况,研究制定堵漏方案,并严 格按照堵漏方案实施,所有堵漏行动必须采取防爆措施,确保安全。 如有前置阀门,关闭前置阀门,切断泄漏源;或利用工艺措施导流 或倒罐。 消除方法: 少量残液,用干沙土、水泥粉、煤灰、干粉等吸附,收集后作技术处理或视情况倒至空旷地方掩埋;大量残液,用防爆泵抽吸收集,集

毒死蜱降解菌的分离鉴定与降解效能测定

第26卷第9期 2006年9月 环 境 科 学 学 报 Acta Scientiae Circu m stantiae Vol .26,No .9Sep.,20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20277001);安徽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No .04041067) Supported by the Nati 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 on of China (No .20771001)and Excellent Youth Foundati on of Anhui Pr ovince (No .04041067) 作者简介:吴祥为(1978—),男,讲师(硕士),E 2mail:wx wahau@ahau .edu .cn ;3通讯作者(责任作者),E 2mail:ri m aohua@ahau .edu .cn B i ography:WU Xiang wei (1978—),male,lecturer,E 2mail:wx wahau@ahau .edu .cn;3Correspond i n g author ,E 2mail:ri m aohua@ahau .edu .cn 吴祥为,花日茂,操海群,等.2006.毒死蜱降解菌的分离鉴定与降解效能测定[J ].环境科学学报,26(9):1433-1439 W u X W ,Hua R M ,Cao H Q,et al .2006.Is olati on,identificati on and degradati on 2efficiency measure ment of chl or pyrifos 2degradaing bacteria [J ].Acta Scientiae Circum stantiae,26(9):1433-1439 毒死蜱降解菌的分离鉴定与降解效能测定 吴祥为1 ,花日茂 1,3 ,操海群1,汤 锋1,李学德1,岳永德 2 1.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省“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6 2.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北京100102 收稿日期:2005208201 修回日期:2006204214 录用日期:2006204229 摘要:取毒死蜱废水处理系统出口处的污泥进行驯化培养,分离出能降解毒死蜱的3株高效降解菌株B 、D 1和D 3,对降解效果最好的D 3菌株经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为玫瑰红红球菌(R hodococcus rhodochrous );3株菌株的生长情况及对毒死蜱的降解动力学研究表明,B 菌株在第3天繁殖增量达到最大,D 1、D 3菌株在第4天繁殖增量达到最大,B 、D 1和D 3菌株的最适宜生长温度都是在30℃;采用10mg ?L -1毒死蜱作为唯一碳源时,B 、D 1和D 3菌株对毒死蜱的降解速率分别为0.0543、0.0479和0.0620h -1;对于浓度为10mg ?L -1的毒死蜱,D 3菌投入的初始菌量 OD 223为0.4是最适宜的;D 3菌对不同初始浓度的毒死蜱降解表明,初始浓度增大,降解速率降低,半衰期延长. 关键词:毒死蜱;分离鉴定;降解;高效液相色谱 文章编号:025322468(2006)0921433207 中图分类号:X172 文献标识码:A Isol a ti on,i den ti f i ca ti on and degrada ti on 2eff i c i ency m ea surem en t of chlorpyr i fos 2 degrada i n g bacter i a WU Xiang wei 1 ,HUA R i m ao 1,3 ,CAO Haiqun 1,T ANG Feng 1,L I Xuede 1,Y UE Yongde 2 1.College of Res ources and Envir onment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he Key Laborat ory of Anhui Agri 2f ood Safety,Hefei 230036 2.I nternati onal Centre for Ba mboo &Rattan,Beijing 100102 Rece i ved 1August 2005; rece i ved in revised f or m 14Ap ril 2006; accepted 29Ap ril 2006 Abstract:Three bacterial strains that had a capability t o utilize chl or pyrif os as the s ole carbon and energy s ourceswere is olated fr om the sludge .Based on the mor phol ogy and physi o -bi ochem ical p r operties,the strain D 3which had the best degradati on capability t o chl or pyrif os was identified as Rhodococcus rhodochrous by I nstitute of M icr obi ol 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bi omass got t o the maxi m um when strain B was cultivated f or 3d,however strains D 3and D 1need 4d .The op ti m al cultivating te mperature of all the strains was 30℃.I n aqueous s oluti on of chl or pyrif os at the concentrati on of 10mg ?L -1,the degradati on rate constants of strains B,D 1and D 3utilizing chl or pyrif os as the s ole carbon s ource were 0.0479,010543and 010620h -1,res pectively .It was op ti m al that the OD 223of strain D 3s oluti on attained 0.4for the degradati on of chl or pyrifos at the concentrati on of 10mg ?L -1.The results als o showed that the degradati on efficiency of the strain D 3t o chl or pyrif os decreased with initial concentrati on of chl or pyrif os increasing .Keywords:chl or pyrif os;is olati on and identificati on;degradati on;HP LC 1 引言(I ntr oducti on ) 化学农药主要是人工合成的生物外源化学物质,许多类型通常不易被生物降解,故称之为顽固性化合物(Recalcitrants )(王保军等,1998).大量研究证实微生物对土壤和水环境中的农药降解和污染消除起着重要作用,且已分离到一些能降解或转 化农药的微生物类群. 毒死蜱(chl or pyrifos ),化学名称:O,O —二乙基—O —(3,5,62三氯—22吡啶基)硫逐磷酸酯,是美国陶氏化学公司(Dow Che m ical Co .)于1965年开发并研制出来的一种广谱性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被广泛用于农业和城市卫生害虫的防治(刘乾开,1993;吴慧明等,2003).目前,国内外关于毒死蜱的

毒死蜱

毒死蜱 中文通用名称毒死蜱。 英文通用名称chlorpyrifos。 其它名称乐斯本(Lorsban)、氯砒硫磷。 剂型40.7%乳油,14%杀死虫蓝珠颗粒剂(SusconBlue10G)。 毒性中等毒性。 作用特点毒死蜱为有机磷类杀虫杀螨剂。其杀虫谱广,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在叶片上的残留期不长,但在土壤中的残留期则较长。因此,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较好。在推荐剂量下,对多数作物无药害,但对烟草敏感。 防治对象菜青虫、小菜蛾、温室粉虱、豌豆彩潜蝇、豆荚螟、红蜘蛛等害螨、地下害虫。 注意事项 (1)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2)该药对黄铜有腐蚀作用,喷雾器用完后,要立即冲洗干净。 (3)该药对蜜蜂和鱼类高毒,使用时要注意保护蜜蜂和水生动物。 (4)安全间隔期蔬菜收获前7日停止使用。 基本资料 理化性质:原药为白色颗粒状结晶,室温下稳定,有硫醇臭味,密度1.398(43.5℃),熔点41.5~43.5℃,蒸气压为2.5mPa(25℃),水中溶解度为1.2mg/L,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毒性:属中等毒性杀虫剂。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 50 为163mg/kg,急性经皮LD 50 >2g/kg;对试验动物眼睛有轻度刺激,对皮肤有明显刺激,长时间多次接触会产生灼伤。大鼠亚急经口无作用剂量为0.03mg/kg,慢性经口无作用剂量为0.1mg/kg。狗慢性经口无作用剂量为0.03mg/kg。在试验剂量下未见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室内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TLV)0.2mg/m。对鱼类及水生生物毒性较高,红鳟鱼LC 50 为15mg/L(96小时,72℃),对蜜蜂有毒。毒死蜱40.7%乳油,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590mg/kg,免急性经皮LD 50 为2330mg/kg,对皮肤、眼睛有刺激性。杀死虫蓝珠14%颗粒剂大鼠性急经口LD 50 >2g/kg,急性经皮>2g/kg,急性吸入LC 50 >0.007μg/L(7小时),对眼睛、皮肤有刺激性。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产品特点 1. 具有胃毒、触杀、熏蒸三重作用,对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蔬菜、茶树上多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均具有较好防效。 2. 混用相容性好,可与多种杀虫剂混用且增效作用明显(如毒死蜱与三唑磷混用)。 3. 与常规农药相比毒性低,对天敌安全,是替代高毒有机磷农药(如1605、甲胺磷、氧乐果等)的首选药剂。 4. 杀虫谱广,易于土壤中的有机质结合,对地下害虫特效,持效期长达30天以上。 5. 无内吸作用,保障农产品、消费者的安全,适用于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的生产。 编辑本段锐斧作用机制 1.是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属硫逐磷酸酯类杀虫剂。 2.抑制体内神经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或胆碱酯酶ChE的活性而破坏了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异常兴奋、痉挛、麻痹、死亡。

实验八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毒死蜱的残留量

实验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毒死蜱的残留量(5学时) 一、实验目的 学习水中农药的提取净化方法;学习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水中农药的残留量 二、实验原理 实验以乙酸乙酯为提取剂,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废水中的毒死蜱,经旋转蒸发仪浓缩后,经HPLC检测。 HPLC原理: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 乙酸乙酯、甲醇(色谱纯)、0.22μm有机系过滤头、无水硫酸钠、分液漏斗、50mL 烧杯、铁架台、10mL移液管、5mL移液管、10mL容量瓶、50mL量筒、旋转蒸发仪、高效液相色谱仪 四、实验步骤 1、标准曲线 准确称其95%毒死蜱原药0.0263g置于50mL容量瓶中,取少许二氯甲烷溶解并用甲醇定容至50mL(500mg/L),再用甲醇配置浓度为2.5、5、25、50、125mg/L 的标准溶液,用HPLC检测,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计算相关系数及回归方程。 2、样品前处理 1)所有玻璃器皿先用乙酸乙酯润洗; 2)用量筒准确量取50mL供试水体,置于分液漏斗中,用移液管移取10mL乙酸乙酯于分液漏斗中,盖上塞子激烈摇动2min,置于铁架台上静置15min,将下层水层放到50mL的烧杯中,另取一烧杯接收上层萃取液; 3)对第一次萃取后的水层再加入5mL乙酸乙酯摇动2min,静置5min,再进行分层处理,同样操作重复一次; 4)合并三次提取液,注意不要使水层流入烧杯中,如有水可加一定量的无水硫酸钠干燥; 5)将合并的提取液转移至旋转瓶中,60℃下浓缩至2mL左右; 6)取一定量的色谱级甲醇润洗内壁并将浓缩液定容到10mL; 7)浓缩液超声5min;过0.22μm滤头去除杂质,供液相检测。 3、添加回收率试验 为验证本次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开展样品添加回收率试验。要求制备3个不同浓度,每个浓度各检测3次。 取毒死蜱农药制剂,配制浓度为2.4、4.8、9.6mg/L三种溶液,按照同样的

MSDS-毒死蜱

MSDS-毒死蜱dursban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毒死蜱 化学品英文名称:dursban 中文名称2: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逐磷酸酯 CAS No.:2921-88-2 分子式:C9H11CI3NO3PS 分子量:350.5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毒死蜱2921-88-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中毒症状有头痛、头晕、无力,视力模糊、恶心、 呕吐、瞳孔缩小、肌肉震颤。重者出现肺水肿、昏迷。对眼和皮肤有刺 激性。有致敏性。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等。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2%~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 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氧化硫、氧化磷。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 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 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美国农产品中毒死蜱的残留限量规定

序号 药品英文名 商品名称 最大残留限量(mg mg//kg kg)) 备注 1 chlorpyrifos Alfalfa, forage 3 2 chlorpyrifos Alfalfa, hay 13 3 chlorpyrifos Almond 0.2 4 chlorpyrifos Almond, hulls 12 5 chlorpyrifos Apple 0.016 chlorpyrifos Apple, wet pomace 0.027 chlorpyrifos Banana 0.18 chlorpyrifos Beet, sugar, dried pulp 59 chlorpyrifos Beet, sugar, molasses 1510 chlorpyrifos Beet, sugar, roots 111 chlorpyrifos Beet, sugar, tops 812 chlorpyrifos Cattle, fat 0.313 chlorpyrifos Cattle, meat 0.0514 chlorpyrifos Cattle, meat byproducts 0.0515 chlorpyrifos Cherry, sweet 116 chlorpyrifos Cherry, tart 117 chlorpyrifos Citrus, dried pulp 518 chlorpyrifos Citrus, oil 2019 chlorpyrifos Corn, field, forage 820 chlorpyrifos Corn, field, grain 0.0521 chlorpyrifos Corn, field, refined oil 0.2522 chlorpyrifos Corn, field, stover 823 chlorpyrifos Corn, sweet, forage 824 chlorpyrifos Corn, sweet, kernel plus cob 0.0525 chlorpyrifos Corn, sweet, stover 826 chlorpyrifos Cotton, undelinted seed 0.227 chlorpyrifos Cranberry 128 chlorpyrifos Cucumber 0.0529 chlorpyrifos Egg 0.0130 chlorpyrifos Fig 0.0131 chlorpyrifos Fruit, citrus, group 10132 chlorpyrifos Goat, fat 0.233 chlorpyrifos Goat, meat 0.0534 chlorpyrifos Goat, meat byproducts 0.0535 chlorpyrifos Hazelnut 0.236 chlorpyrifos Hog, fat 0.237 chlorpyrifos Hog, meat 0.0538 chlorpyrifos Hog, meat byproducts 0.0539 chlorpyrifos Horse, fat 0.2540 chlorpyrifos Horse, meat 0.2541 chlorpyrifos Horse, meat byproducts 0.2542 chlorpyrifos Kiwifruit 243 chlorpyrifos Lettuce 144 chlorpyrifos Milk, fat (Reflecting 0.01 ppm 0.25 美国农产品中毒死蜱的残留限量规定 Tolerances are established for residues of the pesticide chlorpyrifos per se ( O,O -diethyl- O -(3,5,6-trichloro-2-pyridyl) phosphorothioate) in or on the following food commodities

毒死蜱配方

技术名称:40%毒死蜱乳油配方研究 类别: 表面活性剂在农用化学品 中的应用 作 者: 杜昆梅訾昆昌 关键词:毒死蜱,配方,乳油 摘要 摘要: 着重讨论了40%毒死蜱乳油的组成和制备方法,溶剂的选择,乳化剂的筛选,按此配方生产的乳油药效好? 内容 毒死蜱是由美国DOW公司1961年开发成功的高效广谱性有机磷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触杀?胃毒?熏蒸作用?据报导目前发现还具有渗透作用,对钻柱型的害虫,例如三化螟?玉米螟等效果很好?广泛用于防治水稻?棉花?果树?蔬菜?茶叶?小麦?甘蔗等作物上的多种害虫,防治效果甚佳,由于毒死蜱可以吸附于土壤的有机物中,残留期长,因而对地下害虫有较高防效,在农业上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农药?目前,毒死蜱的销售量和销售额仍占世界农药杀虫剂的第一位? 为贯彻和执行中国农药工业“十五”发展规划,彻底削减甲胺膦等高毒有机膦农药,大力开发新型高效替代品种,毒死蜱正是昆明金浪农药有限责任公司替代甲胺膦,氧乐果的新产品?本研究配方与同类产品比,加工工艺简单,损耗少,成本低,药效好,对环境污染小,符合当前农药发展方向? 1 主要供选用原材料 毒死蜱原药,工业一级品;乳化剂农乳400?2201?0213?0203B?宁乳34?CH100

等;溶剂二甲苯?甲苯?苯?甲醇?二甲基甲酰胺等;增效剂A?B?C?D? 2 加工工艺 先在反应釜中加入适量溶剂,再加入毒死蜱原药(原药含量折算成w(毒死蜱)=40%),在搅拌下,使原药充分溶解于溶剂中,再加入乳化剂?增效剂等助剂,补足溶剂到100%,充分搅拌调配均匀,取样分析合格后出料包装? 3配方试验 3.1 溶剂的选择 毒死蜱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笔者采用同一配比,选用二甲苯?甲苯?苯?甲醇等做溶剂进行溶剂选择,试验结果见表1? 从表1看出,选择二甲苯作溶剂较为合理? 3.2 乳化剂的筛选 虽有许多常用型乳化剂,如0217?CH100?农乳400号?0203B?2201等,考虑到乳化剂用量虽然较少,但很关键,不同的乳化剂对乳化性能?药效?周围环境有一定影响,所以笔者结合云南实际情况,经化学分析和药效试验,表明助剂A和乳化剂CH100两者结合起来一起用,药效较好,稳定性较强,故选择CH100和A为40%毒死蜱乳油的助剂? 3.3 增效剂的作用 在确定乳化剂为CH100?A后,分别加入增效剂B?C?D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适当的增效剂B后,杀虫效果明显,高于不加增效剂或加C?D增效剂的产品? 3.4 热贮稳定性的实验 采用上述配方调配的质量分数40%毒死蜱,在54±2℃/14d下贮存,考察制剂的化学稳定性,结果见表2?

毒死蜱说明书

史上最详细的“毒死蜱”产品说明书 英文通用名称chlorpyrifos 其他名称乐斯本化学名称:0,0-二乙基-0-3、5、6-三氯-2-吡啶基硫逐磷酸酯* 实验式:C9H11C13NO3PS 分子量:350.5 二、理化性质 白色结晶固体,溶点42.5- 43C, 25C时饱和蒸汽压2.4X10-3Pa , 25C时水中的溶解度为2mg/L,丙醇中为650g/L ,苯中为190g/L ,二甲苯中为400mg/L,甲醇中为45g/L。工业品具有似煤油或松节油味。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醚。毒性急性口服LD50,雄大鼠163mg/kg;雌大鼠135mg/kg。对免的急性皮LD50约为2000mg/kg;毒死蜱属中等杀虫剂。对眼睛有轻度刺激,对皮肤有明显刺激,长时间接触会产生灼伤。在试验剂量下未见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在动物体内能很快解毒,对鱼和水生动物毒性较高,对蜜蜂有毒。剂型2%神农灭蟑螂胶饵,乐斯本40.7%乳油,杀死虫蓝珠14%颗粒剂。特点毒死蜱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在叶片上残留期不长,但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因此对地下害虫防治效果较好,对烟草有药害。适用范围适用于水稻、小麦、棉花、 果树、蔬菜、茶树上多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也可用于防治城市卫生害虫,如1%神农灭蟑螂饵剂。 使用方法1 1.水稻害虫的防治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瘿蚊、稻飞虱、稻叶蝉每亩用40.7%乳油60-120 毫升对水喷雾。 2.小麦害虫的防治粘虫、蚜虫每亩用40.7%乳油50-75 毫升,对水40-50 千克 喷雾。 3.棉花害虫的防治棉蚜每亩用40.7%乐斯本乳油50 毫升,对水40 千克喷雾。棉叶 螨每亩用40.7%乐斯本乳油70--100 毫升,对水40千克喷雾。棉铃虫、红铃虫每亩用100--169 毫升,对水喷雾。 4.蔬菜害虫的防治菜青虫、小菜蛾、豆野螟每亩用40.7%乐斯本乳油100-150 毫升对水喷雾。 5.大豆害虫的防治大豆食心虫、斜纹夜蛾每亩用40.7%乳油75--100 毫升对水喷雾。 6.果树害虫的防治柑橘潜叶蛾、红蜘蛛用40.7%乳油1000-2000 倍液喷雾。桃小食心虫用400-500 倍液喷雾,此剂量也可用于防治山楂红蜘蛛、苹果红蜘蛛。7.茶树害虫的防治茶尺蠖、茶细蛾、茶毛虫、丽绿刺蛾、茶叶瘿螨、茶橙瘿螨、茶短须螨用有效浓度300-400 倍液喷雾。 8.甘蔗害虫的防治防治甘蔗绵蚜,每亩用40.7%乳油20毫升对水喷雾。 9.卫生害虫的防治蚊成虫用100-200 毫克/千克喷雾。孑孓用药为水中含量15--20毫克/千克。蟑螂用200 毫克/千克。跳蚤用400 毫克/千克。家畜体表的微小牛蜱、

毒死蜱

毒死蜱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 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毒死蜱 化学品英文名称:dursban 中文名称2: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逐磷酸酯 英文名称2:chlorpyrifos 技术说明书编码:2169CAS No.:2921-88-2 分子式:C 9H 11CI 3NO 3PS 分子量:350.59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中毒症状有头痛、头晕、无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瞳孔缩小、肌肉震颤。重者出现肺水肿、昏迷。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有致敏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等。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2%~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氧化硫、氧化磷。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毒死蜱 2921-88-2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中国M AC(mg /m 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 AC(mg /m 3):未制定标准TLVT N:未制定标准TLVW N:未制定标准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乳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主要成分:含量:>4%乳剂。外观与性状:白色颗粒状结晶,有硫醇臭味。熔点(℃):41.5~43.5沸点(℃):无资料相对密度(水=1):1.398(43.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2.09饱和蒸气压(k Pa):0.25×10-5(25℃))燃烧热(kJ /m ol):无资料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 Pa):无资料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无资料

食品中毒死蜱残留的暴露评估

食品中毒死蜱残留的暴露评估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如何正确解决食品及其安全性问题已 成为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问题,其中农药在确保农作物稳产、高产的 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农药在食品中的残留和毒性也为世 界所关注。常用农药品种百余种,主要有有机磷类、有机氯类农药、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杀蚕毒素类农药以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等等。我国作为农产品和食品出口大国,在国际贸易中经常面临各进口国利用 农药残留来设置技术性壁垒,因此开展建立在科学数据基础之上的, 符合国际食品安全暴露评估通用规则的农药残留膳食暴露评估,评估 食品中农药残留给我国人口健康带来的风险,将为管理部门提出更有 效的管理措施以应对进口国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我国消费者 利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此项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2000-2006年全国污染物监测网数据以及2005和2006年的出口食品农药残留监控数据,我国山东省2005年出口日本的速冻 菠菜农药残留监控数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 构建了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暴露评估模型,包括点评估模型及概率评估 模型等,这些模型的使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获得的评估数据以及对 于评估参数变异性和不确定性的分析,本论文以毒死蜱为例,基于我 国毒死蜱污染现状以及国际食品中农药残留暴露评估研究的现状,旨 在研究:第一,我国农药残留检测确证方法,农药残留的总体情况分析;第二,毒死蜱在我国膳食结构中的暴露风险;第三,农药残留膳食暴露点评估与概率评估的区别;第四,出口蔬菜与国内消费蔬菜毒死蜱残

留暴露情况的区别以及概率评估量化变异性与不确定性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一、通过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研究以及农药残留数据的统计分析处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为了表明农药残留检测中多残留检测方法与确证方法同样重要,而且检测方法是暴露评估的基础,检测结果的准确程度直接决定评估的结果,因此本 论文增加建立了我国尚没有建立检测标准方法的敌菌灵GC-MS确证 检测方法,该方法在测量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的回收率 范围及检出限均符合我国进出口粮谷中敌菌灵的检测限量要求。2. 现有数据的农药残留统计结果表明,动物源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检出率高于植物源食品,因此动物源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也值得我们去关注, 即在动物体内有蓄积作用的农药残留也应该给予重视。经过浓缩加工的食品农药残留检出率高,经过深加工的食品农药残留检出率没有初级产品农药残留检出率高;毒死蜱检出率排名1-6位的食品组别分别为“茎类蔬菜”、“浆果类水果”、“豆类”、“叶类蔬菜”、“芸苔类蔬菜”、“茶类”,应该重点监控。2003-2006年毒死蜱超标的食品组别均有“茎类蔬菜”、“鳞球茎类蔬菜”、“叶类蔬菜”、“根块茎蔬菜类”,说明这几类蔬菜应当是我国蔬菜监管的重点。3.2003-2006年全国毒死蜱含量地区分布情况表明,我国整体南部地区比北部地区毒死蜱的残留高。从各地区的毒死蜱残留P97.5数据来看分别为珠海、福建、浙江、云南位居前列;从毒死蜱残留最大值来看,重庆、湖北、广西、广东位居前列,这可能与我国南北地区气候差异,农药施用剂量与施 用频率有关。4.本次研究采用的全国各类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监控数据,

毒死蜱废水的特性及处理方法

毒死蜱是一种高效低毒有机磷农药。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杀虫剂和除草剂的使用,毒死蜱为广谱杀虫、杀螨剂,在土壤中挥发性较高。适用于防治柑橘、棉花、玉米、苹果、梨、水稻、花生、大豆、小麦及茶树等多种作物上的害虫和螨类。毒死蜱是一种高效低毒有机磷农药,可以抑制胆碱酯酶活性,还可以阻断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既是杀虫剂又是除草剂。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杀虫剂和除草剂的使用。下面海普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毒死蜱废水的特性及处理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毒死蜱在环境中的主要有毒代谢产物是3,5,6-三氯吡啶-2-酚(3,5,6-trichloro-2-pyridinol,TCP)。 毒死蜱与土壤颗粒牢固结合,几乎不会迁移或挥发,而且水溶性低,而其代谢产物TCP 与土壤颗粒结合弱,迁移性和持久性中等。在高pH值的土壤中毒死蜱的持久性降低。毒死蜱难以直接进入水相,地表径流中的毒死蜱绝大部分是以颗粒结合态存在的。在水体中毒死蜱的挥发半衰期是3.5~20d,盛夏季节其光解半衰期为3~4周。毒死蜱水解速度随pH、温度升高而加快,pH7、25℃时的水解半衰期为35~78d。在空气中毒死蜱可与光化学过程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作用,半衰期推算为4~11h,产物是毒死蜱氧化物。 1、有机磷废水现状及处理方法: 毒死蜱(Chlorpyrifos) ,常见商品名“乐斯本”,是粮食、果树、蔬菜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理想杀虫剂,对地下害虫防治效果尤为突出,适用于无公害蔬菜,毒死蜱的大量生产和使用成为近年来农业发展的趋势。与其他农药一样,毒死蜱可通过接触皮肤、口腔及食道、呼吸道、眼睛进入人体。毒死蜱在动物体内主要分布于血流量较高的器官,如肝脏、肾脏、脾脏等。有机磷类农药可抑制大脑胆碱酯酶活性,引发汗液和唾液分泌增加、瞳孔缩小、胃肠蠕动增加、腹泻、肌肉震颤等症状。毒死蜱急性毒性多累及呼吸系统、心血管和胃肠道。而高剂摄入还可能引发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改变、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记忆、语言、

毒死蜱的总结研究

毒死蜱的研究现状了解 毒死蜱(Chlorpyrifos),英文名dursban或lorsban,商品名乐斯本、蚁定清、新农宝,化学名称O,O.二乙基.O.(3,5,6-三氯.2.毗啶基)硫逐磷酸酯。其分子式为c9HltCoN03PS,分子量为350.6,是美国陶氏化学公司(Dow Chemical Co.)【1】于1965年开发并研制出来的一种高效、广谱、中等毒性的有机磷杀虫、杀螨剂,并获得专利(USP 3244586)。毒死蜱广泛用于防治水稻、麦类、玉米、棉花、甘蔗、茶叶、果树、花卉和牧畜等方面的螟虫、卷叶虫、粘虫、介壳虫、蚜虫、叶蝉和害螨等百余种害虫(Kenagaetal.,1965;Kaleetal.,1999;Mallick etal.,1999)。 1.1毒死蜱的理化性质 毒死蜱原药为白色颗粒状结晶,室温下稳定,在碱性介质中易分解,有硫酵臭味,比重1.398(43.50℃),熔点41.5~43.5℃,蒸气压为18.7×10巧毫米汞柱(25℃),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mgkg~,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2】(王焕民,1989)。 1.2毒死蜱作用方式与杀虫机理 毒死蜱具有触杀、胃毒作用,由于其挥发性相对较高,所以也有熏蒸作用【3】。毒死蜱是一种神经毒剂,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使神经突触部位大量乙酰胆碱积聚,致使突触后膜不断激活,神经纤维长期处于兴奋状态,正常的神经传导受阻,从而使昆虫中毒致死(王焕民,1989)。 1.3毒死蟀的生态毒性 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毒死蜱属中等毒性杀虫剂。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135~163mgkg一,急性经皮LDs0>2000mgk91,对实验动物眼睛有轻度刺激,对皮肤有明显刺激,长时间多次接触会产生灼伤。大鼠亚急性经口无作用剂量为0.03 mgkg.1,慢性经口无作用剂量为o.1 mg k百1,狗慢性经口无作用剂量为0.03 mg kg一。对鱼类及水生生物毒性较高,缸鳟鱼LCso为15 mg kg"1(96小时,72℃),对蜜蜂有毒(Gelset a1.,2002),对大型蚤最大无影响浓度为0.Ol ugkg"1(谭亚军等,2004)。对蚯蚓的生物量和胆碱酯酶活性有影响(Reinecke and Reinecke,2007)。毒死蜱能抑制人体胆碱酯酶活性,蓄积于神经系统后导致恶心、头晕、甚至神志不清,高浓度暴露可造成呼吸麻痹和死亡(Oliver et a1.,2000;Hancock et a1.,2007;Karret a1.,2007),室内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TLV)0.20 mg m-3。

毒死蜱安全技术说明书

毒死蜱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毒死蜱化学品俗名: O,O-二乙基 -O-(3,5,6-三氯-2-吡啶基)硫逐磷酸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chlorpyrifos 英文名称: CAS No.:2921-88-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毒死蜱 2921-88-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中毒症状有头痛、头晕、无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瞳孔缩小、肌肉震颤。重者出现肺水肿、昏迷。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有致敏性。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等。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2%~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氧化硫、氧化磷。 灭火方法: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臵。 第七部分:操作处臵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白色颗粒状结晶,有硫醇臭味。 pH:

毒死蜱市场与发展趋势分析

毒死蜱市场及发展趋势分析 毒死蜱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有机磷品种的含氮杂环类杀虫杀螨剂,毒死蜱对害虫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可用于水稻、麦类、玉米、大豆、花生、棉花、果树、茶树、甘蔗和花卉等众多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能防治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小麦粘虫、叶蝉、棉铃虫、蚜虫、红蜘蛛等百余种害虫、对地下害虫、家畜寄生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1、毒死蜱生产和技术进展 目前,国内毒死蜱的生产工艺主要采用三氯乙酰氯法和吡啶氯化法两种,其中三氯乙酰氯法是三氯乙酰氯与丙烯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经过加成、环合、芳构化成盐,再由三氯吡啶醇钠与乙基氯化物合成制得成品毒死蜱。吡啶氯化法为吡啶氯化制取五氯吡啶,五氯吡啶经过选择性脱氯及水解制得三氯吡啶酚,然后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成盐得到三氯吡啶醇钠,再与乙基氯化物缩合制取毒死蜱。 由于无专利限制,毒死蜱的产业化被列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到2007年底,国内毒死蜱产品相关登记主要集中在17个省的344 个生产厂家.总共登记了596个品种,而2006年相关登记品种仅为215个,一年时间登记数量增加了177%。2008年又有近百个品种登记,到目前为止毒死蜱登记品种已达到1100个,毒死蜱的市场空间迅

速扩大,现在全国约有15%的农药生产厂家拥有毒死蜱的相关品种,按每个品种的平均原药需求量为10-15吨计算,不含原药生产厂家的需求量,全国相关农药生产企业约有6000-9000吨原药的市场需求量。 目前,国内毒死蜱原药生产企业有十余家,总产能已达到10万吨/年以上,而2009年全年的市场销售量不是2万吨,表1为国内毒死蜱原药的主要生产企业及生产能力。 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开发毒死蜱原药.收率和纯度均达到950/0。近年来,国内开发出合成毒死蜱的一步法工艺,把原工艺的加成、环合、芳构化、成盐和缩合五步合成一步进行,不需加入有机溶剂进行重结晶,简化了工艺,解决了长期以来产品不易分离的难题,产品纯度提高到98%,现已建成3000吨/年规模的生产装置。近年以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