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重难点突破】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问题设计:

(1)神经元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提示: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成。神经元的树突非常丰富,它能充分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兴奋。而轴突很长为兴奋的传导奠定基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也非常多,能把兴奋传至其他神经元。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内有高尔基体、线粒体为分泌神经递质,实现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提供物质准备。

(2)辨析反射与反射弧两者的关系。

提示: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反射活动实现的结构基础和必要条件。2?知识归纳:

(1)反射弧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反射弧只有在结构上保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组成反射结构的任何一个部分受伤,反射活动都将不能完成。

(2)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的判断

根据神经节判断:传导通路上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根据突触结构判断:脊髓灰质内与突触前膜相连的外周通路为传入神经;与突触后膜相连的外周通路为传出神经。

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脊髓灰质中前角为膨大部分,后角为狭窄部分,与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根据生理实验判断: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为传出神经。【典题演示1】(2010江苏卷改编)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 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C .刺激同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D ?在U处施加剌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解析】本题以反射弧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反射弧结构识别及神经调节等。从图示可看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均与伸肌相连,所以伸肌肌群中含有感受器和效应器,A项正确。b为该反射弧位于脊髓的神经中枢,肌肉伸缩反射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而大脑皮层通过控制低级反射中枢来实现其控制功能,B项正确。刺激反

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只要能产相应的兴奋,都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C项正确。U处施加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该过程没有通过整个反射弧完成,因此不属于反射,□项错误。

【答案】D

【变式训练1】(2008年海南)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

C?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D.寒冷刺激以电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进行传导和传递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了反射的相关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反射的基本途径及反射弧的组成。解析过程: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而不是大脑皮层,寒冷感觉的产生位于

大脑皮层。骨骼肌的收缩是受大脑皮层的控制的。答案:

Co 二、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1. 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何不同?

提示:兴奋在神经元上传导是通过电信号,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化学信号。

2. 知识归纳: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一电传导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双向性:刺激神经纤维中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 动可沿纤维向两端同时传导,这称为传导的双向性。由于传导的双向性,在受刺 激的整个神经元中均可测到动作电位。

2.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一一突触传导(递质传导)

(1)突触:神经元之间并不是直接接触的,而是通过突触形成了一种间接的联

系。突触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2) 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可归纳为:

神经元轴突的神经冲动—神经末稍的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神经递质经过突触 间隙扩散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局部兴奋一兴奋传至 下一个神经元

(3) 突触传导的特征

. I J Iff fi | [ |if U I I-J 4 !

■FTMlnI 玮.

■ ■-r-nAaft vui ft ft B --

R-

a.

单向传递

方向:一个神经元轴突另一个神经元胞体或树突

原因:递质只存在于突触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再作用于突触后膜

b.传递的信号既有兴奋性的,也有抑制性的。

①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对某些药物敏感:突触后膜的受体对递质有高度的选择

性,因此某些药物也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传递过程,阻断或者加强突触的传

递。

②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原因是递质的释放扩散和发生作用需要的时间较长,这段时间叫做突触延搁。

【典题演示2】(2010南宁市模拟)为研究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科学家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蛙的坐骨神经表面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代表电流方向)。静息时,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差(如下图中①所

示)。若在图①所示神经右侧的相应位置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指针偏

转的顺序依次为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ABC

依据所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绘制出的电流变化情况曲线是下图中的______________ 。电极分别刺激传入神经和骨骼肌,同时用电流表分

别记录传出神经的电流变化情况

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2)某反射弧结构完整,效应器为骨骼肌。科研人员用电极分别刺激传入神经和骨骼肌,同时用电流表分别记录传出神经的电流变化情况,则两

次电流表的偏转情况依次为_________ 、__________ 。

(3)某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分离获得两个蛙的心脏:第一个蛙心带有完整神经,第

该实验表明:在一个神经元内,兴奋是以的形式

二个蛙心通过手术剔除全部神经。将两个蛙心都装上蛙心插管,并充以少量“任

氏液”。持续刺激第一个蛙心脏的神经几分钟,发现心跳加速;随即将其中的任

氏液吸出并转移到第二个未被刺激的蛙心脏

内,发现后者的跳动也加速了。实验中的“任氏液”相当于蛙体内的

(填成分名称),以维持蛙心正常的生理功能。根据该实验,可以作出的推断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1)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机理,在图①所示神经右侧的相应位置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兴奋先传到b点,b

点膜上表现为外负内正,而此时兴奋未传到a点,a点膜上仍为外正内负,这时a、b两点存在电位差,电流方向为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a到b。指针向右偏转,当兴奋传出b 点,b点膜外又恢复了正电位,兴奋在a、b之间传播时,,a、b两者之间的电位差为零,指针归零,如图B。当兴奋传至a点时,膜上表现为外负内正,此时b点为正电位,b、a之间存在电位差,电流方向为b到a,指针向左偏转,如图C,当兴奋传出a点时,a 点又恢复了外正内负,a、b两点电位差为零。指点针又归零。(2)指针偏转两次方向相反,电流表分别记录传出神经的电流变化情况应为如C图的情况。(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肌细胞间为单向传递,刺激骨骼肌,不会在传出神经上检测到电位变化。(4)神经元由突触前膜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或肌细胞的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或肌细胞兴奋或抑制。

答案:(1)A-B-C(-B) C 局部电流(或电信号)(2)偏转不偏转(3)组织液(或内环境、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神经接受刺激

产生兴奋后,会分泌某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引起心脏兴奋而(加速)跳动

【变式训练2】(09年江苏高考? 2).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 .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 .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了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相关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解析过程:静息状态时,是神经细胞内的钾离子外流,呈现内负外正的电位状态;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时会加大神经元内外的电位差,静息电位会增大;神经递质通过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合引发突触后膜上电位的变化,不是通过主动

运输实现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借助突触完成的。

答案:D。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问题设计:

1.人体的高级中枢与低级中枢有何区别与联系?提示: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上,掌管人体神经的高级活动。低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掌管人体的低级生命活动,很多低级中枢活动受高级中枢控制。

2.知识归纳:

(1)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可以自主地控制一些反射行为,如眨眼反射、排尿反射、膝跳反射等。

(2)低级神经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如成人可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3)人脑的高级功能

位于大脑表层的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能够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4)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到人类的听、说、读、写。与这些功能有关的大脑皮层特定区域,称为言语区。言语区分为书写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语言中枢)、听性语言中枢、视性语言中枢(见下图)。

干耳―窑■甲r?i _UJ

大脑皮层言语区的损伤会导致特有的各种言语功能障碍。(见下表)

(5)动物不具有言语区,没有语言功能,只能对具体的声音、颜色、形状、气味等做出反射。

【典题演示3】(2009年海南卷改编)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脑上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

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C.只要有一个神经中枢被破坏,各种反射活动就停止

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脑干上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不同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是不同的,一个神经中枢被破坏,只会使相应的反射活动丧失,而其他反射活动不会有影响。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不是大脑皮层。

答案:D

【变式训练3】(08年广东高考生物卷? 19).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脊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了人脑和脊髓的功能的相关知识。解析过程: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脑干内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运动、语言等高级中枢。下丘脑是糖平衡、水盐平衡中枢,运动过程中,渗透压变化需要下丘脑进行调节。脊髓是非条件反射的基础结构,大脑皮层通过控制脊髓完成高级反射,如躯体的肌肉收缩等。

答案:D。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一、神经系统 1、包括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脑神经、脊神 经、) 2、最小结构是神经元(神经细胞—树突、轴突、 髓鞘、轴突末梢、神经末梢),把神经细胞 联在一起叫神经胶质。 3、神经元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产生神 经递质,传导兴奋。 4、神经元分布:运动、感觉、混合 二、脊髓功能(由灰质和白质组成) 1、反射功能由灰质完成,白质有传导功能; 2、脊髓易得疾病 (1)外伤:大小便失禁 (2)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提高免疫力(3)脊神经发炎:运动、感觉神经扭在一起,神经元失去功能 (4)骨质增生造成脊髓生病,椎管狭窄,骨

髓受压,压迫中枢神经,功能减退,造 成瘫痪和浑身痛。 三、脑(大脑、小脑、脑干) 1、脑干:有灰质和白质,是生命的基本中枢(心 脑血管中枢、呼吸中枢、吞咽中枢) 2、小脑:协调身体机能,随意运动。 3、大脑:皮层是灰质,内层是白质。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功能。有躯体感觉中枢、运动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计算中枢、音乐中枢、行为情绪中枢。 4、大脑所学营养特点 (1)足够蛋白质:孕期前3个月,出生后6个月; (2)维生素、矿物质 A)钙和镁的激活性是促进神经递质释放的必须无机盐,能增加传导功能; B)VB能使酶和辅酶调动能量; C)VC有健脑作用,是脑细胞结构排列有层次;

D)VA促进生长发育; E)卵磷脂是加工乙酰胆碱的原料,增智性的神经递质; F)大脑必须脂肪酸为O3、O6 四、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小孩类) 1、儿童多动症: 神经系统持续性兴奋,自主传递一些运动信息症状。(补充VA和钙) (缺钙、怀孕时低蛋白饮食、吸烟、生产时缺氧、贫血、环境污染、食品添加剂中毒、铅中毒、铝中毒、蓬化食品、重金属毒) 2、发作性睡眠:嗜睡、睡眠幻觉和麻痹 (补充蛋白质、VB精神能量代谢好,VA适当、VC多、VE少量,适量铁和鱼油) 3、癫痫发作性疾病 4、先天性痴呆:母亲怀孕年龄大,整体素质下 降(补充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 5、先天性脑瘫

神经系统基本知识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位于颅腔和椎管内,包括脑和脊髓,主要由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构成。位于颅腔和椎管以外的神经组织系统称为周围 神经系统。 (一)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单位,它由胞体和突起 两部分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神经元的胞体集中存在于大脑和小脑的皮层、脑干和脊髓的灰质以及神经节内。一个神经元可有一个或多个树突,它们由胞体向外伸展,并呈树枝状分支。有些神经元,尤其在大脑和小脑的皮层,树突分支上还有大量多种形状的细小突起, 称为树突棘,常为形成突触的部位。一个神经元一般只有一个轴突。与树突相比较,轴突较 为细长,直径均一,分支较少,但可发出侧支,轴突起始的部分称为始段;轴突的末端分成 许多分支,每个分支末梢部分膨大呈球状,称为突触小体,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相 接触而形成突触。突触小体内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和囊泡,囊泡内含有神经递质,轴突和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二者统称为轴索,轴索外面包有髓鞘或神经膜,成为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根据有无髓鞘可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在外周神经系统髓鞘主要由雪旺氏(或者施方)细胞的胞膜多层包裹而构成。髓鞘除在紧接胞体那一段轴索处缺如外,其余部分呈一个节段一个节段地包绕轴索,直到接近终末处。相邻两个髓鞘节段之间的缩窄部分称为朗飞结。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形成。一个少突胶质细胞可以包卷数个轴突, 节段一般较短,而郎飞结处的间隙相对较宽,无髓神经纤维并非绝对无髓鞘,而是一条至多条轴突被一个施万细胞所包裹,不呈反复螺旋卷绕式包裹状。根据功能的差异,神经末梢可分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两大类。前者与其相连的各种特化装置一起称为感受器; 后者终止于其他器官、系统的组织中,主要是肌肉或腺体等效应器,支配它们的活动。 神经元按其功能可分为四个部位:(1)胞体或树突膜上的受体部:此部位的细胞膜能 够某些化学物质特异结合,并导致此处细胞膜产生局部兴奋或抑制。(2)产生动作电位的起始部:如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始段,或皮肤感觉神经元的起始郎飞结,受体接受化学物质刺激时只能产生局部电反应,以电紧张性的方式进行扩布,只有当扩布至该部位时才能引起或 阻滞向远处传播的动作。(3)传导神经冲动的部位:轴突能够传导神经冲动,通过轴突神 经冲动在胞体和末梢之间传导。(4)引起递质释放的部位:当兴奋传至神经末梢时能引起 末梢释放递质。 神经元细胞的基本功能是:(1)感受体内、外各种刺激而引起电位变化。(2)对各种来源的电位变化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神经元通过突起与其他神经元、器官、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把来自内、外环境改变的冲动传人中枢,加以分析、整合处理,再经过传出通路把信 号传到其他器官、系统的组织,产生一定的生理调控效应。 2.神经纤维传导与纤维类型,兴奋传导在神经纤维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重难点突破】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问题设计: (1)神经元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提示: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成。神经元的树突非常丰富,它能充分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兴奋。而轴突很长为兴奋的传导奠定基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也非常多,能把兴奋传至其他神经元。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内有高尔基体、线粒体为分泌神经递质,实现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提供物质准备。 (2)辨析反射与反射弧两者的关系。 提示: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反射活动实现的结构基础和必要条件。2?知识归纳: (1)反射弧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反射弧只有在结构上保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组成反射结构的任何一个部分受伤,反射活动都将不能完成。 (2)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的判断 根据神经节判断:传导通路上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根据突触结构判断:脊髓灰质内与突触前膜相连的外周通路为传入神经;与突触后膜相连的外周通路为传出神经。 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脊髓灰质中前角为膨大部分,后角为狭窄部分,与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根据生理实验判断: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为传出神经。【典题演示1】(2010江苏卷改编)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 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C .刺激同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D ?在U处施加剌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解析】本题以反射弧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反射弧结构识别及神经调节等。从图示可看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均与伸肌相连,所以伸肌肌群中含有感受器和效应器,A项正确。b为该反射弧位于脊髓的神经中枢,肌肉伸缩反射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而大脑皮层通过控制低级反射中枢来实现其控制功能,B项正确。刺激反 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只要能产相应的兴奋,都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C项正确。U处施加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该过程没有通过整个反射弧完成,因此不属于反射,□项错误。 【答案】D 【变式训练1】(2008年海南)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 C?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D.寒冷刺激以电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进行传导和传递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了反射的相关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反射的基本途径及反射弧的组成。解析过程: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而不是大脑皮层,寒冷感觉的产生位于

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课时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1.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重、难点) 2.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学生用书P15]) 一、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阅读教材P18~P19) 1.结构基础:突触由A.突触前膜、B.突触间隙、C.突触后膜构成。 2.其他结构:D.轴突、E.线粒体、F.突触小泡、G.突触小体。 3.传递过程 神经冲动→轴突末梢→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4.单向传递的原因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二、分析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阅读教材P19~P20) 1.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A.大脑皮层、B.小脑、C.脊髓、D.下丘脑和E.脑干等,它们分别调控某一特定生理功能。 2.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三、分析人脑的高级功能(阅读教材P20~P21) 1.人的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既可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听、说、读、写,这些功能与言语区有关,这些区域受损会引起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如S区受损,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不同区域名称的英文字母,分别对应相关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如W(write)、S(speak)、H(hear)、V(vision)。

3.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1)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2)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 ①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海马区。 ②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1.连线 2.判断 (1)突触包括突触小体、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分析: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由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 分析:通过胞吐方式。 (3)(2016·四川绵阳高二检测)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取决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分析:应为膜的流动性。 (4)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时,能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分析: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5)W区受损,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分析:S区受损,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主题一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学生用书P16] 突触的类型

神经系统感觉器官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人喝酒过量后,说话语无伦次,走路摇摇晃晃,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 酒精已麻醉了脑干 B 酒精已麻醉了小脑 C 酒精已麻醉了大脑 D 酒精已麻醉了大脑和小脑 2.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及矫正方法分别是() A 成像在视网膜前,配凹透镜 B 成像在视网膜前,配凸透镜 C 成像在视网膜后,配凸透镜 D 成像在视网膜后,配凹透镜 3.“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一切活动的病人,这种病人脑中没有损伤的部位最可能的是() A 大脑 B 小脑 C 脑干 D 中脑 4.滴眼药水时,口里感到有药的苦味,原因是() A 眼药水经鼻泪管→咽部→舌 B 眼药水经咽鼓管→咽部→舌 C 眼药水经鼻泪管→鼻腔→咽部→舌 D 眼药水经眼部血管→血液循环→舌 5.某小儿麻痹症患者左腿肌肉萎缩,这是因为脊髓灰质炎病毒损伤了脊髓的() A 左前角运动神经元 B后角中枢神经元 C 右前角运动神经元 D侧角交感神经元 6.谈到美味的食物有分泌唾液属于() A 非条件反射 B 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C 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D 以上均不是 7.“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其理由最可能是() A 思之太深,不能入睡而做梦 B 大脑皮层呈高度兴奋状态 C 睡眠中大脑皮层中个别细胞群仍处于兴奋状态 D 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 8.打字员在键盘上进行盲打时,必需经过的中枢是() A 躯体运动中枢、语言中枢 B 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 C 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和语言中枢 D 躯体感觉中枢和语言中枢 9.人的大脑对脊髓反射活动的控制是通过() A 上行传导束 B 脑神经 C 下行传导束 D 脊神经 10.“生理性盲点”是视网膜上视神经穿过的地方,当物像落在此点上,则会造成() A 视觉消失 B 视觉较模糊 C 视觉最清晰 D 视觉有时清晰有时模糊 11.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 强光下眯起眼睛 B 针刺手尖,手缩回来 C 司机看见红灯亮,停车 D 手被电击,迅速弹开 12.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关系中正确的是() A 反射和反射弧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B 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反射弧 C 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实现 D 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会出现反射活动 13.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和高级神经活动的方式分别是() A 反射和条件反射 B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C 应激性和适应性 D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14.在大脑内部,大脑与小脑、脑干、脊髓之间起联系作用的结构是()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doc

【重难点突破】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问题设计: ( 1)神经元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提示: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成。神经元的树突非常丰富,它能充分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兴奋。而轴突很长为兴奋的传导奠定基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也非常多,能把兴奋传至其他神经元。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内有高尔基体、线粒体为分泌神经递质,实现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提供物质准备。 ( 2)辨析反射与反射弧两者的关系。 提示: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反射活动实现的结构基础和必要条件。 2.知识归纳: ( 1)反射弧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反射弧的组反射弧各部分的功能 成 感受器感受一定的刺激,并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向神经中 枢 神经中枢将传入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进行分析与综合,并产生 兴奋 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向效应 器 效应器将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转变成肌肉或腺体的活 动 反射弧只有在结构上保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组成反射结构的任何一 个部分受伤,反射活动都将不能完成。 ( 2)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的判断

根据神经节判断:传导通路上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根据突触结构判断:脊髓灰质内与突触前膜相连的外周通路为传入神经;与突触后膜相连的外周通路为传出神经。 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脊髓灰质中前角为膨大部分,后角为狭窄部分,与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根据生理实验判断: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 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为传出神经。 【典题演示 1】( 2010江苏卷改编)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 误的是 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 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C.刺激同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D.在Ⅱ处施加剌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解析】本题以反射弧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反射弧结构识别及神经调节等。从图示可看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均与伸肌相连,所以伸肌肌群中含有感受器和效应器,A项正确。 b为该反射弧位于脊髓的神经中枢,肌肉伸缩反射活动受大脑皮层 控制,而大脑皮层通过控制低级反射中枢来实现其控制功能,B项正确。刺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只要能产相应的兴奋,都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C项正确。Ⅱ处施加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该过程 没有通过整个反射弧完成,因此不属于反射,D项错误。 【答案】 D 【变式训练 1】( 2008年海南)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 C.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2016who中枢神经系统分类简述

2016who中枢神经系统分类简述 译者按:“2016年版WHO中枢神经分类概述”于5月9日在Acta Neuropathol杂志在线发表。我们在第一时间将中文翻译版本推送,希望能够给神经肿瘤临床工作者提供一点帮助。由于翻译团队都是神经外科医生,文中部分病理诊断名词的翻译可能与临床实践有部分出入,同时表格的诊断专有名词未全文编译,敬请谅解。摘要 2016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是2007版本概念和实践上的进一步推进。新的中枢神经系统WHO 分类系统首次针对大多数肿瘤在组织学分型基础上增加了分 子分型来分类,从而建立了分子时代CNS肿瘤诊断的新概念。2016 CNS WHO分类主要在弥漫型胶质瘤、髓母细胞瘤和其它胚胎性肿瘤中进行了重分类,这之中包含了结合组织学和分子学特征的新名称定义原则,包括胶质母细胞瘤-IDH 野生型和胶质母细胞瘤-IDH突变型;弥漫型中线胶质瘤-H3 K27M突变型;RELA融合阳性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WNT 激活型和髓母细胞瘤-SHH激活型;胚胎性肿瘤伴有多层细胞菊形团-C19MC激活等。2016版增加了部分新的肿瘤,删除了部分不再与诊断和生物学相关的名称、变化和形式等。其它需要指出的变化还包括在非典型性脑膜瘤中增加脑侵 犯作为一个诊断标准,在新的单独神经纤维瘤/血管外皮细胞

瘤联合体中引入了软组织类型分级系统,这种分型系统不同于其它CNS分型系统。总之,希望2016 CNS WHO分类系统能使临床、实验室研究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更便利,并且改善脑肿瘤患者的生存。前言 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脑肿瘤的分类很大程度上基于肿瘤组织学发生的概念,肿瘤根据微观中的相似和不同之处来假定其细胞起源和分化水平。这些组织学的特征主要依赖于光学显微镜下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相关蛋白质和部分超微结构特征。比如,2007版中将星形细胞表型的肿瘤与少突细胞表型的肿瘤区别开来,而不论这些不同的星形细胞肿瘤临床上是否相似或不同。 过去20年,关于这些常见或罕见肿瘤发生的遗传学基础逐步阐明,这些都有助于针对肿瘤的分类。一些基因改变在2007版的时候就已经熟知了,但是当时并没有认为这些变化可能会用来定义特定的病变,不过,它们还是在传统组织学为基础的分类下提供了预后或预测数据。2014年在荷兰哈勒姆举行的国际神经病理联合会议上建立了如何将分子病理结果 加入脑肿瘤诊断的指南,并建立了2007版分类修订的路线图。新版的(2016)CNS WHO分类打破了完全基于显微镜下诊断的百年诊断原则,将分子变量加入到CNS肿瘤分类中来。这些工作依赖于来自20个国家117名贡献者的国际合作,以及来自10个国家35名神经病理和神经肿瘤专家和学者针

感觉器官与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一) 1、散光眼的产生原因为() C、角膜表面不呈正球面 2、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 C、维生素A缺乏 3、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是() B、视锥和视杆细胞 4、下列对感受器一般生理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D、主要对刺激的性质编码 5、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位于() C、中脑 感觉器官(二) 1、与声波传导和感受无直接关系的结构是() D、咽鼓管 2、人耳最敏感的振动频率为() B、1000~3000Hz 3、人类的语言频率主要分布在() B、300~3000Hz 4、耳蜗顶部基底膜损伤后会影响哪种频率的听力() B、低频听力 5、下列对微音器电位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D、频率、幅度与声波一致

神经系统(一) 1、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C、Na+进入突触前膜内 2、M型胆碱受体的阻断剂是() A、阿托品 3、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双向性传递 4、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膜引起递质释放,与下列哪项有关() E、Ca2+内流 5、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 C、超极化局部电位 神经系统(二) 1、突触前抑制的发生是由于() A、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 2、传入侧支性抑制为() A、突触后抑制 3、突触前抑制的重要结构基础是() C、轴突-轴突型突触 4、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构成突触的闰绍细胞所释放的递质是() B、甘氨酸 5、脊髓闰绍细胞构成的抑制称为() C、回返性抑制

神经系统(三) 1、下列关于丘脑感觉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B、能对感觉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综合 2、传导慢痛的外周神经纤维是() B、C类纤维 3、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4、内脏痛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D、定位不精确 5、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B、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神经系统(四) 1、脊髓前角γ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B、梭内肌收缩 2、脊休克射消失的原因是() A、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的调节 3、关于牵张反射错误的是() C、脊髓被横断后,牵张反射永远消失 4、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A、梭外肌收缩 5、震颤麻痹病变主要位于() A、黑质

简述神经系统药物分类

1.简述神经系统药物分类,并请每类列举2-3种药物 答:(1)解热镇痛药:天麻头风灵胶囊,秋水仙碱片,热炎宁颗粒,柴胡滴丸(2)镇静催眠药:乌灵胶囊,安眠补脑糖浆,佐匹克隆片,谷维素片 (3)抗精神失常药:左乙拉西坦片(开浦兰),卡马西平片(得理多),盐酸氟西汀分散片(百优解) (4)麻醉药:普鲁卡因,可卡因,丁卡因 (5)其他:正天丸,顺气安神丸,五味子颗粒,安神镇惊二十味丸 2.请简单介绍6大类抗高血压药物,各类列举1-2个代表药物 答:(1)利尿降压药:氢氯噻嗪、吲哒帕胺 (2)β受体阻滞药:拉贝洛尔,卡维地洛 (3)α受体阻滞药:哌唑嗪,多沙唑嗪,曲马唑嗪 (4)钙离子拮抗剂(CCB):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 (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雷米替利 (6)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氯沙坦 3.降脂药物分类及代表药物 答:可以根据化学结构和主要降血脂功能结合来分类: (1)胆酸整合剂:考来烯胺(消胆胺ChoIestyramine),考来替泊(降胆宁CoIestipol),地维烯胺(Divistyremine) (2)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热伐他汀,阿伐他汀(3)烟酸及其衍生物:烟酸,阿西莫司,烟酸肌醇酯, (4)贝特类:氯贝特,利贝特,氯贝丁酸铝,苯扎贝特 (5)普罗布考:普罗布考又名丙丁酚 (6)泛硫乙胺:又名潘特生 (7)弹性酶 (8)Omega -3脂肪酸:多烯康胶丸,脉乐康,鱼油烯康 (9)其他:燕麦片,山擅丸,亚油酸,橡胶种子油 4.简述抗溃疡药H2受体拮抗剂及质子泵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并列举代表药物 答:抗溃疡药H2受体拮抗剂作用机制:H2受体拮抗剂选择性地竞争结合壁细胞膜上的H2受体,使壁细胞内cAMP产生,胃酸分泌减少。H2受体拮抗剂不仅对组胺刺激的酸分泌有抑制作用,尚可部分地抑制胃泌素和乙酰胆碱刺激的酸分泌。代表药物: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 质子泵抑制剂的作用机制: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抑制H+/K+-ATP酶的药物必须具有3个结构部分:吡啶环、SO基和苯并咪唑环。目前几种上市的PPIs多为苯并咪唑类衍生物,它通过对吡啶环或苯并咪唑环进行不同的修饰而增强其抑制胃酸的功能。(1)酶的作用:在受体和第二信使的作用下,位于胃壁细胞分泌管上的H+/K+-ATP酶分解ATP获得能量,通过H+/K+转运机制,将胞浆内H+泵入胃腔,再与CI-形成胃酸。抑制H+/K+-ATP酶的活性即可阻断由任何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临床应用的PPIs多为弱碱性药物,其原药活性极小,在肠道吸收入血后转运至胃粘膜壁细胞,最后到达分泌管和酸性腔,该处pH<1,使原药在此被质子化而带有正电荷并不断的聚集,且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磺酸和次磺酰胺后,再与H+/K+-ATP酶的巯基脱水偶联形成一个不可逆的共价二硫键,从而抑制该酶的H+/K+转运机制,发挥抑制酸分泌作用。(2)构效关系:奥美拉唑是一种单烷氧基吡啶化合物,与H+/K+-ATP酶有2个结合部位,可选择性、非竞争性地抑制壁细胞膜中的H+/K+-ATP酶。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一样同属苯并咪唑类,但兰索拉唑因在吡啶环4位侧链导入氟(F3),因有三氟乙氧基取代基,其生物利用度较奥美拉唑提高30%,可作用于H+/K+-ATP酶的3

高中生物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第2章 神经调节 第4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教案

第4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大脑对躯体运动及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2)比较大脑对躯体运动调节与对内脏活动调节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自主神经系统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创设情景: 1.当一位同学在你面前挥一下手或眼前有东西飞来时,你会不自觉地眨眼,而经过训练的军人,却能做到不为所动。这是为什么呢? 2.当用针刺一下手指,你会发生缩手反射,而医生采指血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发生缩手反射呢? 3.正常人在放松状态下都会产生膝跳反射,个别人在紧张状态下,受刺激后不能完成膝跳反射。 学生思考得出结论:由脑干参与的眨眼反射还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由脊髓参与的缩手反射还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紧张状态下,大脑皮层可以有意识控制不完成膝跳反射。 在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通常存在着控制同一生理活动的中枢,那么,它们是如何分工、合作来进行调节的呢? (二)讲授新课 1、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1)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 大脑皮层:大脑表面覆盖着由神经元细胞体及树突构成的薄层结构,约含140亿个神经元和许多神经胶质细胞。 大脑有丰富的沟回(沟为凹陷部分,回为隆起部分),这使大脑在有限体积的颅腔内有更大的表面积(表面积约是教科书表面积的3.5倍)

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一切感觉(视、听、触、味)均在大脑皮层形成。 大脑发出的指令,可以通过脑干到达脊髓。 那么大脑皮层和躯体运动是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阅读34页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1)资料1:老人大脑某区受伤导致肢体不能运动,说明脊髓控制的躯体运动受大脑的调控。 2)资料2: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中央前回)(图中紫色区域,旁边黄色区为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区)科学家刺激中央前回顶部,引起下肢运动,刺激中央前回下部,引起头部器官运动,刺激中央前回其他部位,也会引起相应器官的运动,这说明: ①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皮层第一运动区内都有它的代表区; ②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的倒置的(头面部是正立分布)。 ③一侧皮层运动区支配对侧躯体的骨骼肌运动(左脑控制右侧躯体,右脑 控制左侧躯体)。 ④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的范围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 那么,怎样解释医生抽血的时候不缩手呢? 医生抽血时,神经冲动传到脊髓,再由脊髓沿着①传入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作出分析与综合,产生兴奋,沿着④传导脊髓,并产生抑制性递质,使控制手的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不兴奋,肌肉不收缩。 结论:躯体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的共同调控。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脊髓是低级中枢,脑干连着大脑和脊髓,因此,大脑皮层即可以通过脑干

神经元的结构 分类和功能

神经元的结构、分类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细胞构成包括两类细胞: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一般将神经细胞称作神经元(neuron),被认为是神经系统行使功能、信息处理最基本的单位。而胶质细胞则主要起支持、营养和保护的作用,但随着人们积累知识的增加,逐渐发现胶质细胞也能够行使一些特殊的生理功能。 在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中约含有1011个神经元,其种类很多,大小、形态以及功能相差很大,但它们也具有一些共性,例如突起。我们以运动神经元为例介绍神经元的典型结构,如图2-37所示。与一般的细胞一样,神经元也是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组成的胞体(cell body)和一些突起(neurite)构成的。胞体为代谢和营养的中心,直径大小在μm级别。除胞体外,与神经元行使功能密切相关的结构是各种各样的特异性突起,也称为神经纤维。其中自胞体一侧发出、较细长的圆柱形突起为轴突(axon),每个运动神经元一般只有一个轴突,其功能是信息的输出通道,代表着神经元的输出端;同时还可以借助轴浆进行物质的运输,主要包括由胞体合成的神经递质、激素以及内源性的神经营养物质,这种运输称为轴浆运输。轴突从胞体发出的部位呈椎状隆起,称为轴丘(axon hillock),并逐渐变细形成轴突的起始段(initial segmeng),这一部分的功能及其重要,它是神经元产生冲动的起始部位,并随后继续沿着轴突向外传导。轴突通常被髓鞘(myelin)包裹,但并非是完全的将其包裹,而是分段包裹,髓鞘之间裸露的地方为郎飞结(node of Ranvier),其上含有大量的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轴突末梢(aoxn terminal)膨大的部分称为突触小体(synaptic knob),这是信息在某个神经元传递的终点,它能与另一个神经元或者效应器细胞相接触,并通过突触结构(synapse)进行信息的传递。 神经元中另一类重要的突起为树突(dendritic),一般是从胞体向外发散和延伸构成,数量较多,由于与树枝的分布类似而得名,是神经元进行信息接收的部位。树突表面长出的一些小的突起称为树突棘(dendritic spine),数目不等,它们的大小、形态数量与神经元发育和功能有关。当神经元活动较为频繁时,树突棘的数量和形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是神经元可塑性研究的重要方面。轴突和树突的作用反映了功能两极分化的基本原理。 图2-37神经元的一般结构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将神经元进行如下分类: (1)根据细胞形态分类 神经元形态的多样性令人印象深刻,根据树突和轴突相对于彼此或胞体的方向形态进行的分类如图2-38所示,可分为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级神经元。形态学相似饿神经元倾向于集中在神经系统的某一特定区域,并具有相似

感官与神经系统

感官与神经系统 1、眼球外膜的分部及名称:角膜、虹膜。 2、瞳孔的位置:虹膜的中央。 3、内耳感受器的名称与功能:前庭:感受头部位置变化和直线运动时的速度的变化;半规 管:可以感受头部的旋转变速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耳蜗:感受声音。 4、脊神经节:脊髓后根一膨大部分,内含假单极神经元,位于后根入椎间孔处,为深浅感 觉神经元的第一级神经元。 5、脊神经前支组成哪些神经丛:颈丛、臂丛、腰丛、骶丛。 6、臂丛分支的名称:胸长神经、胸背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 经。 7、支配舌肌运动的神经:舌下神经。 8、支配股四头肌运动的神经:骨神经。 9、支配肱三头肌的神经:桡神经。 1、脊髓的侧角:位于脊髓的侧前方外侧沟和后侧沟之间有上行和下行传导束。上行(脊髓 丘脑束和脊髓小脑束构成)下行(锥体束和红核脊髓束)。 2、脊髓灰质:位于脊髓中央呈对称蝴蝶型有各种神经细胞组成,分钱、侧、后角。 3、脊髓灰质前角:大量运动神经细胞组成。 4、损伤哪些结构导致对侧肢体硬瘫:锥体细胞和锥体束在交叉前受损。 5、在脊髓损伤那个传传导束会出现对侧肢体痛温觉障碍:脊髓丘脑束和脊髓丘脑前束。 6、脑干分为哪几个部分:延髓、脑桥、中脑。 7、内囊的位置与分部: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由投射纤维构成的白质板。分部: 内囊前肢、内囊后肢、内囊膝。 8、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位置:位于第一胸节到第三腰节的侧角。 9、第2.5.7.10对脑神经的名称:视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 1、灰质:脑、脊髓神经元集中的地方,色泽灰暗。

2、神经节: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在中枢以外的周围部位集合而成的结状结构。 3、大脑皮质第一躯体感觉区的位置: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4、大脑皮质第一躯体运动区的位置: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5、营养脑的动脉来自: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 6、颈内动脉的分支名称: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后交通动脉。 7、大脑半球分哪几个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8、锥体交叉的位置:在延髓和脊髓的交界处,锥体处的大部分纤维交叉至对侧。 68. 眼球血管膜由前向后可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69. 眼的房水由睫状体产生,自眼后房经瞳孔至眼前房,然后经虹膜至角膜最后汇入眼静脉。若房水产生经过多或回流受阻,眼内压力升高,影响视力,临床上称为角。 70. 鼓室内的听小骨由内向外依次分为锤骨、占骨、和镫骨。 71. 膜迷路分为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和蜗管;骨迷路包括前庭、骨半规管和耳蜗。 72. 视神经盘(视神经乳头):视网膜的后部,圆形的隆起,视神经管进出的地方,此处无感光能力,为生理盲点。 73.椭圆囊斑、球囊斑:二者为位觉感受器,能接受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刺激。 74.螺旋器:基底膜上的听觉感受器。 75. 房水的产生、循环和回流如何? 答:房水由睫状体产生,眼后房→瞳孔→虹膜角膜角隙→虹膜静脉窦→眼睛脉。 76. 脊神经共有31对,每对脊神经均含有:躯体运动纤维、躯体感觉纤维、内脏运动纤维和内脏感觉纤维四种成分。 77. 颈丛由1-4颈神经前支组成,其皮支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四组,共同分布一侧颈部的皮肤。

传出神经系统分类

第一节传出神经系统分类 一.神经系统 二.传出神经: 向周围的靶组织传递中枢冲动的神经纤维称为传出神经纤维,由这类神经纤维所构成的神经称为传出神经。 传出神经的基本生理功能 机体多数器官都同时接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与胆碱能神经的双重支配。当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表现心脏兴奋,心跳加快,皮肤黏膜与内脏血管收缩,血压上升,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舒张,瞳孔扩大等,相当于递质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上述生理功能的改变有利于机体机能活动增强和对环境应激反应的需要。 当机体进行休整和能量蓄积时,就发生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兴奋过程,基本表现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相反的生理效应,即心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 周围神经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跳弛缓、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支气管和胃肠平滑肌收缩、瞳孔缩小。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对机体多数器官作用基本相反,可是从整体来看,这两类神经功能的相互拮抗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下,它们的功能既对立,又统一,使机体的生理机能更好地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需要,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 三.传出神经系统按解剖学分类 1.植物神经 (1).植物神经又称自主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类。其都要经过神经节中的突触,更换神经元,然后才达到所支配的器官(平滑肌、心脏、腺体等)。 (2).植物神经有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之分 。 (3).植物神经主要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等的活动(不随意的活动)。 传出神经 系 统 植物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自主神经) 运动神经系统(中途不更换神经元)

2.运动神经: (1).自脊髓发出,直接到达所支配的效应器,中间不更换神 经元。 (2).运动神经自中枢神经系统发出后,中途不更换神经元,直 接到达所支配的骨骼肌。 (3).因此无节前和节后纤维之分。 (4).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的运动(随意的活)。 四.传出神经的递质 递质: 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从末梢释放传递神经冲动和信号的化学物质。 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 (Ach)和去甲肾上腺素 (NA)两种。 五.传出神经按递质分类 1.胆碱能神经 (1)全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 (2)全部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3)运动神经 (4)少数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神经元的结构分类和功能

神经元的结构分类和功 能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神经元的结构、分类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细胞构成包括两类细胞: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一般将神经细胞称作神经元(neuron),被认为是神经系统行使功能、信息处理最基本的单位。而胶质细胞则主要起支持、营养和保护的作用,但随着人们积累知识的增加,逐渐发现胶质细胞也能够行使一些特殊的生理功能。 在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中约含有1011个神经元,其种类很多,大小、形态以及功能相差很大,但它们也具有一些共性,例如突起。我们以运动神经元为例介绍神经元的典型结构,如图2-37所示。与一般的细胞一样,神经元也是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组成的胞体(cell body)和一些突起(neurite)构成的。胞体为代谢和营养的中心,直径大小在μm级别。除胞体外,与神经元行使功能密切相关的结构是各种各样的特异性突起,也称为神经纤维。其中自胞体一侧发出、较细长的圆柱形突起为轴突(axon),每个运动神经元一般只有一个轴突,其功能是信息的输出通道,代表着神经元的输出端;同时还可以借助轴浆进行物质的运输,主要包括由胞体合成的神经递质、激素以及内源性的神经营养物质,这种运输称为轴浆运输。轴突从胞体发出的部位呈椎状隆起,称为轴丘(axon hillock),并逐渐变细形成轴突的起始段(initial segmeng),这一部分的功能及其重要,它是神经元产生冲动的起始部位,并随后继续沿着轴突向外传导。轴突通常被髓鞘(myelin)包裹,但并非是完全的将其包裹,而是分段包裹,髓鞘之间裸露的地方为郎飞结(node of Ranvier),其上含有大量的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轴突末梢(aoxn terminal)膨大的部分称为突触小体(synaptic knob),这是信息在某个神经元传递的终点,它能与另一个神经元或者效应器细胞相接触,并通过突触结构(synapse)进行信息的传递。 神经元中另一类重要的突起为树突(dendritic),一般是从胞体向外发散和延伸构成,数量较多,由于与树枝的分布类似而得名,是神经元进行信息接收的部位。树突表面长出的一些小的突起称为树突棘(dendritic spine),数目不等,它们的大小、形态数量与神经元发育和功能有关。当神经元活动较为频繁时,树突棘的数量和形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是神经元可塑性研究的重要方面。轴突和树突的作用反映了功能两极分化的基本原理。 图2-37神经元的一般结构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将神经元进行如下分类: (1)根据细胞形态分类 神经元形态的多样性令人印象深刻,根据树突和轴突相对于彼此或胞体的方向形态进行的分类如图2-38所示,可分为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级

昆虫的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一昆虫的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目的】 1.明了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 2.了解昆虫的几种感觉器官的形状及其结构。 【材料】家蚕幼虫、蝗虫、雄蝉、小地老虎(或粘虫)、蟋蟀、、蚜虫、蜜蜂、复眼纵切面玻片等。 【用具】双目解剖镜、大头针、镊子、剪刀、蜡盘、解剖针、体视显微镜等。 【内容与方法】 一、观察蝗虫的神经系统 昆虫脑的结构 (一)取蝗虫 1头,先剪去足和翅,并用剪刀在复眼四周剪1圈,然后将头壳剪多个裂口,(剪头壳时注意单眼的位置)再用镊子将复眼外壁和头壳轻地撕去,最后把头部固定在蜡盘内加水淹没,在镜下小心地撕去头部的所有肌肉,(撕去肌肉时特别注意不要把单眼柄当着肌纤维拿掉了)以便观察脑的组成(脑是由前脑、中脑、后脑愈合而成的)。 1.前脑位于脑的背上方,略似1对球状体,由此发出的单眼神经与单眼相连,称单眼柄,单眼柄3个。在前脑两侧各着生1个半球形的视叶。注意观察单眼的形状和视野的颜色。2.中脑位于前脑的前下方,小于前脑,其上有1对伸向侧前方的触角神经。 3.后脑位于中脑的下后方,向侧下方发出若干对神经,其中最主要神经的是围咽神经。(二)用剪刀从蝗虫的腹部末端沿背中线剪至前胸的前缘,然后由剪口处把体壁分开用固定于蜡盘内,先用镊子除去生殖器官,再加入清水置于镜下进行观察: 1.首先可见到食道管上面包围着食道的围咽神经,将食道剪断并掀上去,或轻轻地拉掉食道和其它部分消化道,用剪刀将幕骨桥的中间部分剪去,则可见1白色的咽下神经节,

上有3对神经分别通向上颚、下颚及下唇,所以一般地说咽下神经节是3对神经节的愈合。 2.蝗虫胸部有三对神经节,而后胸神经节较大,因为它是由后胸本身的神经节和腹部的第 1、2、3节神经节愈合而成的。腹部可见神经节5对,位于第8腹节的神经节,实际上 是第8、9及第10腹节3对神经节的愈合,故又叫复合神经节。 二、观察家蚕神经系统 (一)用剪刀自家蚕幼虫两侧气门上线剪开,除去背壁,将剩下的虫体用针固定在蜡盘上,用剪刀自食道处及直肠末端剪断,再用镊子取掉消化道及丝腺,用水冲洗干净,以便观察。1.在镜下仔细地将腹神经索两侧的腹纵肌和表面的脂肪体移去,则可见1条淡粉红色的腹神经索。 2.在胸部的神经索左右分开甚广,可见由神经节向后端发出而向两侧分枝的中神经,以控制气门的开闭活动。 3.腹神系统的末端是第7、8两节腹神经节的复合体,所发出的神经控制腹部末端数节的活动。 (二)用解剖剪仔细地在虫体头顶平剪,然后在镜下用解剖针将头部两侧瓣开固定,在镜下进行观察: 1.可见白色的脑体,在脑的前端可见到额神经节,将食道向上拉动,可在食道下见到咽下神经节,有围咽神经索与脑相连,左右脑则由围咽神经索连接在咽下(食道下)神经节上可见3对神经发出,分别通至上颚、下颚和下唇,故又称为颚神经节。 2.食道管上面包围着食道的围咽神经,将食道掀上去,或轻轻拉掉,用剪刀将幕骨桥的中间部分剪去,则可见1白色的咽下神经节,上有3对神经分别通向上颚、下颚及下唇,所以一般地说咽下神经节是3对神经节的愈合。 三、观察感觉器官 (一)感受器官 取蚜虫或蜜蜂1头,置于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触角上的圆形板状感受器。 (二)感化器 取下小地老虎的喙,在解剖镜下观察,找到味觉器后,剪下一小段放在载玻片,加上1滴甘油后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喙上有许多坛状感觉器。 (三)视觉器 1.观察雄牛虻的复眼,注意各小眼面的大小是否一致? 2.取复眼纵切面玻片观察复眼的构造。 (四)听器 1.观察蝗虫的听器将蝗虫的腹部第1节两侧的鼓腹听器用剪刀取下,在解剖镜下仔细观察,外面观是1略凹入体壁的椭圆形的薄膜,而内面观则有4个听体;每一个听体上都连接有多个剑稍感觉器。锥状体是位于鼓膜下端的1个囊状结构。柄状体是由1部分鼓膜硬化而成的薄片,以及部分由表皮陷入的梢片组成。沟状体是鼓膜上的向外突出的1个脊。梨状体,是1个硬化的实心球,它不与前3个听体相连结,在梨状体和锥状体之间有1组剑稍感受器。 2.观察鳞翅目夜蛾科昆虫小地老虎(或黏虫)后胸的鼓膜听器。 3.观察蟋蟀前足胫节上的足听器,可分为小型的前听膜和较大的后听膜,同样的构造也存在于螽蜥、蛄蝼、等直翅目螽蜥亚目的其它昆虫中。 作业与思考题

高考生物——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高考生物——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知识梳理 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连线) 深化拓展利用概念图理解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2.人脑的高级功能 (1)感知外部世界,产生感觉。 (2)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 (3)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①人类大脑皮层(左半球侧面)的言语区

②学习和记忆 a.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b.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c.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归纳总结生活中常见神经系统生理或病理现象的原因分析 1.判断关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说法的正误 (1)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2)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3)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控作用(√) (4)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 (√) (5)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6)下丘脑不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2.判断关于人脑高级功能说法的正误 (1)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2)长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3)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言语区的S区(√) (4)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神经中枢只有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 (5)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的H区和S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