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越南战争的影响

浅析越南战争的影响

浅析越南战争的影响
浅析越南战争的影响

浅析越南战争的影响

摘要:越南战争是美国继朝鲜战争后,在亚洲发动的又一次战争,这场战争,无论是从持续的时间,还是从战争的规模上看都是朝鲜战争难以所及的。除了直接参战国美国和越南外,澳大利亚、韩国、奥地利也都派兵进入越南战场,中国也以援助越南的名义,秘密派遣大批工程兵、铁道兵、高炮兵和海、空军部队。这是一场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局部热战,它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欲从美国、越南、中国、苏联等几个角度来阐述越南战争的影响。

关键词:越南战争越南美国中国苏联

越南战争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是越南、老挝、柬埔寨人民反对美国侵略、捍卫民族独立和争取社会进步的解放战争。早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就通过了《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战,结束了法国在这个地区进行多年的殖民战争,但是美国代表没有在会议最后宣言上签字,预示它另有图谋,这为美国加紧干涉印度支那埋下了伏笔,而这一天来得很快。

1961年5月,美国开始在南越发动“特种战争”,1964年8月4日美国政府声称美国军舰在北部湾受到所谓第二次袭击,对越南民主共和国发动了突然的武装侵略,完成了对越南战争的升级,至此,越南战争日趋白热化。到1975年美越签署停战协议,这场战争持续了十余载,不仅对交战双方,甚至对全世界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越南:毁灭性的灾难

1、实现了越南南北的统一。越南战争的胜利,使越南一分为二的状态得以结束,越南重新归于统一,和平统一的实现,使越南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社会的稳定是越南今后一切发展的基础。

2、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越南为自己的独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长达10多年的战争让越南失去了110万的优秀子女。1975年当越南土地上重新恢复平静时,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孤儿、寡妇、残疾人。人口比例严重失调,因此,当越南战争结束时,大量的援越工人、士兵留在了越南,帮助这位邻国兄弟重新建造家园。

3、经济崩溃,通货膨胀。早在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之前,越南同法国就进行了几十年的越法战争,近半个世纪的战火在越南这片土地上不断的燃烧,满目苍夷

的土地,面临崩溃的经济,但这并不是终点,随后越南又同中国爆发了中越战争,至此经济全面崩溃,通货膨胀,人民水深火热,到70年代后期,超过150万的越南难民乘小船逃离越南。

二、美国:一次得不偿失的战争

1、越南战争让美国损兵又折将,在1961年初到1973年初的12年间,美军在越南阵亡4.6万余人,非战斗死亡1万余人,30多万人受伤,损失了飞机8600余架次,总计耗资约4000多亿美元。【1】

2、对士兵造成巨大的心理阴影。“虽然有5万人倒在了越南,但是活着回来的人中又有30万人在战争结束后暴死,约有10万越南老兵自杀,在310万越南战争参战士兵中,将近1/3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创伤后紧急紊乱症,至今有的还生活在丛林里。”【2】

3、对美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破坏,国内通货膨胀严重。国内掀起青年学生反战热潮,学生反战运动和黑人运动、妇女运动一起将美国推向了反主流文化运动中,这种文化对美国乃至今天的美国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60年代是美国社会剧烈动荡的一个年代。反战运动、民权运动、黑人运动、妇女运动等各种运动交织在一起,社会上的抗议浪潮此起彼伏,基于对社会动荡的不安,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迷茫,美国青年人中出现了摒弃现存的社会价值而谋求一种虚无的回避现实的生活方式。”【3】

4、让美国在同苏联的冷战中,由攻势一方变为守势一方,冷战形势发生逆转。美国在同苏联的军事竞赛中,失去了优势,“60年代末美苏战略武器相对均衡。1969年,美国共有陆基洲际导弹1054枚,苏联达到了1060枚。1970年,美国继续保持原来的数字,而苏联的洲际导弹已经增加到1300枚。到1972年,美苏战略武器包括洲际导弹,潜艇发射导弹和战略轰炸机的数量,苏联为2167件,美国为2165。”【4】

5、排共政策的破产,以及冷战中的劣势,让美国不得不考虑同中国缓和关系,以便从越战中脱身。

三、中国:机遇与挑战并存

1、越南战争增加了中国的经济负担。越南战争中,中国一直给予越南无私的帮助,无论是在装备上还是在物资上,中国对于这位社会主义的兄弟一直是无私援助的,装备上“从1962年到1966年,越南南方人民武装的武器装备和弹药,除少量是从敌军手里缴获之外,几乎都是中国无偿提供的,包括各种枪支共27万

件,火炮540多门,枪弹2亿多发,炮弹90多万发,炸药700多吨,军服20多万套,各种布匹400多万米以及大批蚊帐、胶鞋、副食、交通通讯材料等等。其中,许多新装备是刚刚研制成功的,中国自己的军队还没有装备,就提供给了越南。当越南方面提出的要求超过中国的生产能力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惜动用库存,甚至从现役军队中抽调,也要尽量满足越南的要求。”【5】当时中国也是磨难重重,三年的自然灾害,自己国内都应接不暇,却将大量物资运往越南,为了运往越南,也是耗资巨大,“为了向越南南方运送装备和物资,中国政府还专门拨出巨款,开辟了海上运输线;为了迅速运送军援物资,中国拿出巨额款项,开辟了通过柬埔寨到达越南南方的运输线,并在海南岛建立一个秘密港口。中国每年还提供上千万美元现金,供越南机动使用。”【6】在越南战争结束后,中国也帮助越南重建家园,自己节衣缩食,援助越南数百个工农业项目,使越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中越战争。由于中国同美国建交,越南怀疑中国这位老大哥会出卖自己,所以同中国渐渐的疏远,加之后来,中国在越南的援助建设,让越南感觉到中国企图控制越南,于是在中苏恶交中选择了倒向实力更为强大的苏联,反华、排华,甚至在边境与中国发生摩擦,中国为了边境的安宁,不得已宣战。

3、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同美国改善了关系。通过越南战争,中国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并且以这场以小胜大的站在鼓舞了世界其他受压迫国家和民族人民的斗争,“这时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高,增强了亚非拉受压迫民族摆脱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信心和决心并积极投入到发展中国家提出的不结盟运动中,号召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团结和合作以图共同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一起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而斗争。”【7】越南战争,美国一共经历了3个总统,每个总统对华政策也因越南战争发生不同的变化。第一任肯尼迪总统,在他执政期间,美国同台湾蒋介石集团建立外交关系,并且同台湾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在国际上也不承认中国,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肯尼迪遇刺后,约翰逊总统上台,在他执政期间,越南战争升级,他同肯尼迪一样,也是对中国采取敌对的态度。到了尼克松总统,美国人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越南战争完完全全是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发生的一场错误的战争,为了使美国体面的从越南战争这个泥潭中拔足,尼克松将视线转向了中国,因为他知道,在越南的后面,站着一个巨人—中国。他知道只要和中国搞好关系,那么中国肯定会帮助自己说服越南停止这场持续了太久的战争的。而此时

中国同苏联的关系恶化,中国同美国缓和关系,也可避免两面迎敌的窘境。四、苏联:间接性的强大

美国的衰弱,间接地强大了苏联,从劣势方变成攻势方。苏联在越战期间,国内经济飞发展,军事实力大大增强,相比之下,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则陷入了经济危机,苏联的自信心大大增强,改变了原来的防御性战略,代之以攻击性战略目标,冷战双方角色互换。而他的进攻性战略不仅用于美国,也用于中国等一些亚非国家,引起了中苏关系的恶化,“因此,苏联开始实施其进攻性战略,积极对外扩张,不惜干涉亚非的军事事务,对中国实行军事包围而鉴于美国力量的衰落,苏联对美实行和解,开始其在和平空间下的进攻性战略。”【8】

五、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1、对澳大利亚的影响

澳大利亚协助美军在越南战场同越军作战,分析越南战争对澳大利亚的影响就要首先从澳大利亚参战的原因讲起。20世纪60年代,正值美苏冷战,在冷战的大背景下,澳大利亚同美国站在了同一阵营,加上澳大利亚的“前哨防卫”政策,让它不得不依附美国,协同美国作战,以便为自己的将来买一份“安全保险”,自1965年以来,自由—乡村党联合政府/的基本立场从未变更,即为取悦美国,澳大利亚“必须付出任何代价,包括牺牲真理和澳大利亚士兵的生命”,他们希望,总有那么一天,一个感恩图报的美国必将起而保护澳大利亚,以使她免受一场可能来自亚洲的入侵”。【9】但是美国战败了,澳大利亚的目标没有达到,却对自己在政治、军事、外交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政治上,它使得自己失去了外交政策的独立性,过分的依赖美国,让澳大利亚沦为美国的“附庸”,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还是外交,都对美国亦步亦趋。外交上,与中国一度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美苏冷战,越南战争,澳大利亚始终跟随着美国,又因为越战,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关系更加恶化。随着美国在越南战争越陷越深,无法自拔时,澳大利亚国内也产生严重的分裂,政局动荡,学生们也掀起一阵又一阵的反战示威游行。此后,澳大利亚在制定一切政策时,都先从本国利益出发,不盲目的追随美国,使得自己更加独立自主的站在国际舞台上。澳大利亚也越来越注重同中国等国家加强合作,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内的交流,共同谋求和平稳定。

2、对加拿大的影响

一直以来,加拿大都是中间国家,在国际上也始终扮演者和事老的角色,加拿大在对于美越两国调和过程中可谓是疲于奔走,虽然加有意居中调停,但出于

本国的利益和美国方面的压力,即使他不愿意偏袒任何一方,但往往天平还是滑向了美国。此后,加拿大的对外政策重新做了调整,旨在更好的发挥自己在联合国中维持世界和平的领导作用,以及对美国的独立自主态度。“1993年让·克雷蒂安当选总理后,加拿大对外政策的调整,即强调加拿大要在维持国际和平中加强自己的领导作用;在国际事务中要在联合国的直接安排下发挥更加独立的作用;在同美国推行合作关系时反对依附态度。”【10】自此,加拿大开始逐步实现在联合国中发挥正常维和作用的愿望。

六、对世界的影响

越南战争是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分水岭,它是冷战走向缓和的象征,又是冷战趋于结束的前兆。越战的结束和美中和解的实现导致国际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划分势力范围和对抗为标志的冷战思维向以对话和合作为标志的全球化时代转变,国际格局也由此走出对抗的两极格局的氛围,人类相互依存和彼此合作的时代已经到来。

越南战争老照片

越南战争从1955年起到1975年,前后历时20年,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二、三、四阶段(1961~1973 年)为美国侵越战争时期。第一阶段,1955~1960年。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南越扶植吴廷琰担任总理,建立亲美独裁政权。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廷琰集团发动“控共”、“灭共”战役,屠杀南越爱国者。第二阶段,1961~1964年。肯尼迪政府发动“特种战争”,由美国出钱出枪派顾问,训练当地的反动军队,以反革命的“游击战”对付人民的游击战,把农村居民赶进四面围着铁丝网、壕沟和碉堡的“战略村”,妄图割断游击队与人民之间的联系。越南南方军民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击敌人,许多“战略村”被捣毁,一些“战略村”还变成了人民的战斗村。1963年南越政权内讧加深,美国策划军事政变推翻吴廷琰,随后杨文明、阮庆等军人相继上台执政。第三阶段,1965~1968 年。约翰逊政府把“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扩大战争规模,开始对越南北方的轰炸袭击。1965年,约翰逊下令采取“雷声隆隆”行动,在南越不再局限于使用傀儡军,美国直接派军队参战。侵越美军迅速增加,达到50万人。1968年初,越南南方军民发动“春季攻势”,向西贡、顺化、岘港等64个大中城市、省会及军事基地展开猛烈进攻。同年3月,约翰逊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对北越的轰炸。5月越美巴黎谈判开始。11月美国宣布完全停止对越南北方的轰炸。至此,“局部战争”失败。第四阶段,1969~1973年。尼克松政府提出“越南化”政策,重新采用“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手段,同时宣布从南越逐步撤出美国部队。美越继续会谈,并将双方会谈扩大为包括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及西贡阮文绍政权在内的四方会谈。1973年1月

27日,美国被迫在结束越南战争的协定上签字。为时12年的侵越战争到此结束。第五阶段:1973~1975年。美国军事力量从南越撤出后,南越阮文绍政权十分孤立。1975年越南人民发动总进攻,打垮南越傀儡政权,解放了西贡,完成了南北统一。越南战争结束。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共向越南投下了800万吨炸弹,远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个战场投弹量的总和,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美国自己的损失也非常惨重,5.6万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1]

对于1950年10月19日至1953年7月2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进行的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近些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否定或者贬损这一重大军事行动的倾向,这是不了解历史的错误看法。这里我们重温历史,仔细体会抗美援朝的意义。

一、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

新中国成立仅一年后,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武力干涉朝鲜半岛事务,新中国领导人在我国满目疮痍、百废待举的情况下,毅然作出抗美援朝的决策,并使不可一世的美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这在全世界面前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威军威。不论是当时的敌人还是当时的朋友都不能不对新中国刮目相看。志愿军入朝一举击败美军后,美国军政首脑从此都承认共产党中国是世界上的军事强国之一。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也对新中国在战争中的表现感到出乎意料、因而一再表示钦佩。中苏关系也有了一些变化。在日本国内,过去普遍将中国轻蔑地称呼为“支那”,可是中国在朝鲜取得辉煌胜利后,日本社会普遍对中国产生了尊敬情绪,“支那”一词在口语中也被“中国”取代。就连在中国战犯管理所中在押的日本战犯,也大都是在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之后才转变了态度,诚心诚意地接受改造。

如果用比较史学的方法将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况同近代中国历次对外战争的战况相对比,更可以看出中国在军事上的惊人进步。在19世纪四十年代的鸦片战争中,英国只动用不足2万军队.就将清王朝打得一败涂地;两万多人的八国联军打败了拥有两百万军队的清政府,闯进中国首都,逼得中国的皇帝、太后“狩猎西安”;在1931年秋日本关东军以2万兵力,就能从国民党政府手中轻取东北三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尽管国共两党实行了合作,全民族团结抗日,却由于当权的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70万日军在一年的时间里就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在近代世界上,中国一直被视力软弱可欺。四十年代初期,美国为拉住中国抗击日本,曾将中国列入反法西斯“四强”之一,可是当时无论是美国或是其他国家均认为中国在军事上软弱无力。然而,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仅仅建立一年后.就敢于同拥有世界上最强

大的经济军事实力的美国交手,并在对中国有利的情况下结束了战争。可以说,1840年鸦

片战争后,列强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不堪一击,不打白不打"。抗美援朝之后西方列强第一

次得出结论:"不要进攻中国大陆"、"不要在陆地上跟中国较量"。

二、对于中国国内的政治安定和经济建设也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据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的消息传到北京,毛泽东非常高兴,在中南海的院内清着嗓子唱了一曲京戏。接着他又对身边的卫士说:“我们现在该脱军装了,我脱,你们也脱。”从此之后,毛泽东在中南海的警卫也都脱下军装换上便衣。领袖服装的这种变化,除了说明了兴奋之情,也表现出国家战略重点的转移。领袖的兴奋并非无因。在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对外战争中,抗美援朝战争是战果最为辉煌的一次胜利。

战争的胜利振奋了全国革命人民的精神,也沉重打击了国内残余的反动势力的气焰.促进了国内各项政治运动的顺利进行。战争中虽然耗费了近百亿元人民币的直接间接战费,对于国民经济恢复却并未产生重大影响。由于敌军从鸭绿江边被打退,原定搬迁南满工业的计划得以取消.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东北工业是建设的重点。而假如不出兵朝鲜,仅从经济上讲,搬迁南满工业,在漫长的东北边境长期设防,所付出的代价势必更大。战争期间和战后,苏联领导人改变了过去援华不积极的态度,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援助中困建设了156个大型工业企业,从而帮助中国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半个世纪以来的历史雄辩证明,正是由于毛泽东下决心出兵朝鲜并取得胜利,才为新中国赢来了一个和平建设的良好环境。

三、对新中国军队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抗美援朝使中国人民志愿军经受了现代战争的锻炼,特别是取得了现代条件下依靠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强敌的宝贵经验。新中国的军队以轮战方式入朝参战。在整个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定编的野战部队有70%左右以志愿军名义轮番参战,先后入朝297万人,此

外还有60余万民工出国支援。因此.尽管中国政府并未正式宣布参战,这场战争事实上也

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对外战争之—。

经历了这样一场火力强度空前、并有着当时世界最先进技术水平的战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军队的发展。我军边打边建,学会了打机械化战争,掌握机械化装备。就拿空军来看,仅仅两年时间,中国空军白手起家,将残酷的朝鲜战场作为训练基地,神话般地从一个航空兵师、几十架作战飞机发展到拥有二十三个航空兵师、近三千架飞机,以让人眼花缭乱的速度从一百多支各国空军中的倒数位次跃居世界空军第三位,仅次于美苏。

抗美援朝战争有力地促进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军事变革,使我军作战观念发生了许多重要转变,主要是:由单一步兵作战向现代多军兵种联合作战的转变;由单纯地面作战向

现代立体作战的转变;由主要实行运动战向既注重运动战又注重阵地战的转变;由单纯前方作战向现代前后方全面作战的转变;后勤保障由“小米加步枪、仓库在前方”向组织现代后勤保障的转变等等。中国军队正在从体制上由国内战争比较原始的军队组织系统向现代化军队结构过渡,并破天荒地开始组织步、炮、坦、工诸兵种协同战。在世界战争史上,军队由以枪战为主过渡到以炮战为主,这是军队实现近代化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军队正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中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过渡,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发轫。

四、中国参与朝鲜战争的结果是“双赢”:既赢了美国,也赢了苏联

1945年2月4日至11日,丘吉尔、斯大林、罗斯福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三国首脑第二次会议。在中国问题上,为了保证苏联对日作战,罗斯福、丘吉尔,背着中国与斯大林签订了《雅尔塔协定》。《雅尔塔协定》在中国不知晓的情况下牺牲了中国的利益。该协定规定战后:“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以维持”;“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以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以保证”。

在1949年底毛泽东访苏时,斯大林开始甚至想拒绝与毛泽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斯大林不舍得放弃苏联在中国已获得的重要地缘政治利益;同时斯大林也估计到,除了道义的力量外,新中国当时并不具备完全纠正《雅尔塔协定》中损害中国条款的实力。此前,斯大林已知道毛泽东在1949年初与米高扬谈话时表示过“新中国还没有自己的海军,面对来自美国和日本的威胁,它还无力接替旅顺口的防务”。现在,毛泽东当面对斯大林再次重申:“中长铁路和旅顺的现有状况符合中国的利益,因为仅靠中国的力量还不足以有效地打击帝国主义的侵略。”

1953年中国在朝鲜战场上的胜利,已经表明中国拥有了“足以有效地打击帝国主义的力量”。深知实力边界与利益边界换算关系的斯大林当然明白:在中国人将美国人赶出朝鲜的同时,事实上就是将苏联体面地“请出”了中国东北。1952年底,根据1950年2月14日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的协定,苏联爽快地将原本共同管理中国长春铁路的一切权利以及属于该路的全部财产从形式到内容一并无偿地移交给中国。1955年苏军完全从大连、旅顺撤离。

五、提高了民族自尊和自信,是中国走向胜利复兴的心理支撑点

一个失去自尊的民族能不能维护自己的安全?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在公园门口悬挂“华人与狗不许入内”告示的时代,在国民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时代,失去自尊的同时失去安全从而任人宰割的切肤之痛今天也没有从国人的记忆中消失。然而中国人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后的抗美援朝中打出了新中国的自尊。就如毛泽东所说:“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

的干涉。”中国共产党人说到了,也做到了。一位日本教授感慨道:1949年,你们的毛泽东说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在我们日本无人相信。看看你们中国人,100多年来一个失败接一

个失败,几千个外国入侵者、一两万个外国入侵者就可以直入你们首都杀人放火,你们就得割地赔款。毛泽东一句话中国人就站起来了?后来你们出兵朝鲜,把我吓一跳。你们把美国人从朝鲜半岛北面压到了南面,我才感觉中国与过去相比不一样了,看来毛泽东讲的话有些道理。这就是新中国的自尊。全世界曾不知有多少人一直把中国人的爱好和平看作是软弱可欺,任怎么声明也无法扭转这一印象,朝鲜战争之后不用了。当毛泽东说“中国人民有这么一条,和平是赞成的,战争也不怕,两样都可以干”的时候,已经没有人怀疑新中国捍卫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决心了。

发生在20世纪中叶的抗美援朝战争,可以说是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声呐喊,它所激发的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凝聚民族之魂,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动力。自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丢失的自尊在这仗后拾了起来。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曾说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从跨国鸭绿江开始的,这是中国走向胜利复兴的心理支撑点。中国人赢得了胜利和尊严,美国当局及其侵略军得到了关于一个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不可轻侮的记忆。可以说,中国人民在1949是从政治上站起来了,1978年从经济上站起来了,1953年则是从精神上站起来了。

六、中国人民经过这场战争创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2000年10月25日,江泽民主席在首都各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志愿军指战员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也就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越南战争之后美国的海外战争

越南战争之后美国的海外战争 闪电入侵格林纳达 1983年 1983年10月25日凌晨,美国出动“快速部署部队”,采用突然袭击手段,对加勒比海岛国格林纳达发动了一场海空联合作战,这是自越南战争失败以来美国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一时间,格林纳达这块过去几乎无人知晓的弹丸之地成为全世界瞩目的中心。 突袭巴拿马 1989年 为保住在巴拿马运河的既得利益,1989年12月20日,美国政府以“保护美国侨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借口,对巴拿马实施代号为“正义事业”行动的突然袭击。1990年1月3日,巴军政府首脑诺列加走出驻巴使馆向美军投降。“正义事业”行动于1月12日结束。 海湾战争 1991年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于1991年1月16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武力干涉索马里 1992年 1992年12月4日,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美国打着“人道主义援助”的旗号,宣布派遣一支2.8万人的部队,参加在索马里的援助行动。 1993年初,驻索美军开始多次卷入武装冲突。6月30日,美军下令悬赏捉拿索马里艾迪德派武装头目艾迪德。10月3日,美军士兵与艾迪德派武装发生冲突,美军动用了武装直升机。最终,美军死亡19人,损失数架武装直升机和部分军车,2002年拍摄的《黑鹰坠落》指的就是这次行动。1994年3月21日,美军从索马里撤出。 索马里的军事行动是美国在越战以后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军事行动。1993年底,美国政府对索马里彻底失去信心,当时的克林顿总统最终下令撤军。 科索沃战争 1999年 1998年,南斯拉夫联盟科索沃地区连续发生多起阿尔巴尼亚族人同塞尔维亚警察之间的暴力流血冲突事件,引起有关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关注。

浅析越南战争的影响

浅析越南战争的影响 摘要:越南战争是美国继朝鲜战争后,在亚洲发动的又一次战争,这场战争,无论是从持续的时间,还是从战争的规模上看都是朝鲜战争难以所及的。除了直接参战国美国和越南外,澳大利亚、韩国、奥地利也都派兵进入越南战场,中国也以援助越南的名义,秘密派遣大批工程兵、铁道兵、高炮兵和海、空军部队。这是一场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局部热战,它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欲从美国、越南、中国、苏联等几个角度来阐述越南战争的影响。 关键词:越南战争越南美国中国苏联 越南战争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是越南、老挝、柬埔寨人民反对美国侵略、捍卫民族独立和争取社会进步的解放战争。早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就通过了《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战,结束了法国在这个地区进行多年的殖民战争,但是美国代表没有在会议最后宣言上签字,预示它另有图谋,这为美国加紧干涉印度支那埋下了伏笔,而这一天来得很快。 1961年5月,美国开始在南越发动“特种战争”,1964年8月4日美国政府声称美国军舰在北部湾受到所谓第二次袭击,对越南民主共和国发动了突然的武装侵略,完成了对越南战争的升级,至此,越南战争日趋白热化。到1975年美越签署停战协议,这场战争持续了十余载,不仅对交战双方,甚至对全世界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越南:毁灭性的灾难 1、实现了越南南北的统一。越南战争的胜利,使越南一分为二的状态得以结束,越南重新归于统一,和平统一的实现,使越南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社会的稳定是越南今后一切发展的基础。 2、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越南为自己的独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长达10多年的战争让越南失去了110万的优秀子女。1975年当越南土地上重新恢复平静时,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孤儿、寡妇、残疾人。人口比例严重失调,因此,当越南战争结束时,大量的援越工人、士兵留在了越南,帮助这位邻国兄弟重新建造家园。 3、经济崩溃,通货膨胀。早在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之前,越南同法国就进行了几十年的越法战争,近半个世纪的战火在越南这片土地上不断的燃烧,满目苍夷

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分析

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分析 陈晓芸国际政治1201 20120802975 内容摘要:1961年,美国开始发动越南战争,在此后的14年间,美国深陷越战的泥潭,国内反战情绪高涨,掀起反战运动的高潮,尼克松政府作出从越南撤兵的决策。1973年,越南战争结束。本文通过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尝试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国际关系、社会特点和个人三个层次分析美国政府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 关键字:越南战争美苏关系两极格局反战运动尼克松 一、越战概况 越南战争是冷战格局下美国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的产物,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越南被看作遏制共产主义扩张、显示美国力量的一个试验场。在多米诺骨牌理论的指导下,从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到约翰逊等历届美国政府都奉行阻扰越南统一的政策。1960年12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宣告成立,随后美国于1961年5月在南越发动了“特种战争”,从而将美国在越南的干涉大幅度升级,开始了直接军事卷入的过程。之后随着战争局势的发展,约翰逊政府又不得不持续向越南增兵,美国在越战泥潭里也越陷越深,最高峰时期驻越美军数量达到了542400人。但是,随着战争的逐步升级,伤亡人数不断增加,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也在日益高涨。1967年3月31日,迫于各方压力,约翰逊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美国部分停止对越南北方的轰炸,并谋求进行和谈。同时声明他本人不再参加1968年的总统大选。向选民许诺要结束越南战争的尼克松成功上台,并保证制定一项迅速实现停战的“秘密计划”。但如同前几届总统一样,尼克松不希望自己成为“输掉战争”的总统。他要谋求“体面的和平”,争取实现“光荣停战”。为此,尼克松政府决定采取“打击”与“谈判”相结合的政策, 一方面推行战争“越南化”,企图建立一支能够逐渐替代美军作战的南越部队,以便使美军尽早撤离越南;另一方面则是寻求通过谈判实现和平解决。但是,由于南越军事形势的恶化,尼克松又采取了一些大胆严重的战争升级行动,甚至把战争扩大到了越南北方和整个印度支那。及至1973年初,美国与北越的谈判终于取得重大突破。1973年1月27日,美国、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和西贡政权四方在巴黎正式签订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在随后的两个月内,美军剩余部队陆续撤出越南。美国历史上最长的历时12年零26天的战争告终。 二、层次分析 1、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的演变引起美国的战略收缩 60年代末70年代初,这时的国际大环境仍是两极格局,美苏争霸。但是在此格局下,两大阵营和第三世界的国际关系皆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以美国的国际关系变化最为剧烈。 首先,这时的社会主义阵营内,中苏两个主要大国已从昔日的盟友发展成势不两立的仇敌。而资本主义阵营内部,随着西欧、日本等国经济力量的上升,其政治、外交上的独立倾向越来越强。法国的戴高乐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与美国唱对台戏。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积极推行“新东方政策”,绕过美国直接与苏联及东欧国家谈判。美国的西方盟国都在寻找机会摆脱美国的控制。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在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反对霸权主义、争取建立新的政治和经济秩序的斗争更加高涨。60年代以后,美国在亚非拉推行的新殖民主义政策越来越受到第三世界国家的抵制。

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教学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日内瓦会议;“特种战争”;局部战争;战争的结果;战争的影响。 2、理解:越南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3、运用:了解越南战争,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通过对越南战争过程的讲述,探究越南战争结束后对世界格局的。 2、综合分析:从两极格局形成的大背景下综合分析越南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对中美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3、历史比较:关于对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对比,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中国人民为祖国安全、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事业,为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印度支那问题是美苏冷战的重要内容。 2、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遏制共产主义力量的发展,发动对越南的侵略战争;越南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解放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并得到了广泛的援助,最终取得胜利。 3、通过理解越南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联系现实对当今世界战争与和平进行思考 4、了解越南战争,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教学建议】 重点:越南战争的背景。 难点:越南战争的影响。

突破方法: 1.结合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深刻理解越南战争的背景,认识越南战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和遏制共产主义的重要表现,进而剖析战争的影响。 2.把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进行比较学习,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972年12月18日夜,河内上空传来了闷雷般的巨响,B-52在万米高空一波接一波编队而来。在目标上空,B-52根据统一命令一起打开弹舱,挂满炸弹的弹架如同一串串巨大的葡萄暴露出来。投弹指令一下达,各机同时按下投弹电钮,于是一枚枚高爆弹、燃烧弹、菠萝弹、凝固汽油弹从空中滚滚落下,以“地毯式”轰炸的方式,用几百吨炸弹将该地区炸成一片火海。这片火海就是越南。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在这里展开。 美国侵略越南的B-52轰炸机 “印度支那问题”是怎样产生的?越南战争是如何进行的?如何认识越南战争与国际格局演变的关系? 学案导学 一、“印度支那问题”——背景 1.“印度支那”的范围:“印度支那”通常指亚洲中南半岛上的三个国家:越南、老挝和柬埔寨。 2.美国的遏制政策: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美国在亚洲建立起“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以编织所谓“遏制”共产主义为目标的条约网,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针对印度支那形势提出“多米诺骨牌论”。 3.《日内瓦协议》 (1)时间: 1954年。 (2)内容:越南由一条临时军事分界线分为南、北两部分,在北部,是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南部,法国殖民者撤走以后,美国扶植傀儡政权,成

浅析疫情影响下的全球化危机

浅析疫情影响下的全球化危机 前资本主义殖民化的全球化 我说了全球化危机,比较关注我以前分析的网友和学生会注意到,我把全球化危机分为三个阶段。一个是前资本主义殖民化时期,殖民化是资本主义做资源化扩张,那个年代,产业资本主要在西方欧洲本土,在其他世界大陆就是原料产地,那个是产业全球布局的第一次全球化,当时有大量反人类犯罪,尤其是西方做残暴的奴隶制扩张,对当地民众、尤其是尚在部落化的民众,就是灭顶之灾,原住民承载了第一次全球化代价。全球化危机,特别是第一次殖民化手段,代价其实是被部落化生存的人所承载产业资本全球化 第二次产业资本,就和第一次不一样了,产业资本很大程度是本土化的,主要集中在工业化国家,也因此,产业资本就是有国界,就是资本家是有祖国的。马克思提出,工人阶级无祖国,都是受到剥夺,无产阶级提出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工人阶级自己,中国共产党也是按照这个指导思想实现路径的。因为工业是有国界的,工业化过剩本来应该购买产品的人口因为不占有财产,因此买不起,这就是资本主义的一般内生性矛盾。于是,就演化出了世界大战。 当早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人想要把英国人早期殖民化所开拓的殖民主义的资本主义改造成大陆战略,我们说叫做陆权战略。它想修铁路,穿过土耳其,进入西亚、中亚、南亚,进而向东亚扩展。

当产业资本开始寻找自己新的出路,德国试图以基本建设推进陆权战略改变大英帝国搞得海权战略时,就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地点,恰恰就是德国人想修铁路、穿过巴尔干半岛,才能进得了土耳其,在这条路上,就变成冲突爆发点。资本主义内部发生冲突,特别是产业资本之间发生对抗性冲突,所形成的巨大代价爆发在西方国家内部。西方国家在产业不断演化成资产过剩,资产过剩的矛盾在内部爆发,内部爆发表现为战争,于是就有了列宁提出的帝国主义就是战争。 那这个生产过剩很有意思,当西方普遍发生第二次严重的生产过剩大危机,就是1929-1933年的这个生产过剩大危机,导致欧洲陷入战争时;另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当时采取了国家资本主义的美国、苏联并不陷入严重危机。 美国是靠着罗斯福主义,也叫做新国家主义,把美国过剩的生产能力转移到超大型大陆国家的内陆建设,搞基本建设。也就是说,在一战之前,德国人要搞得那条大铁路(泛欧亚的铁路)如果搞成了,至少能把德国当年形成的巨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消化在大陆桥上,但它没搞成。罗斯福搞成了,他是把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转向了内陆建设,去搞铁路、公路、水利等等,这样就把美国的危机缓解了。 另外一个就是在当时国家资本主义发展之下的苏联,列宁也认同国家主义的发展方式,斯大林继承了列宁主义,形成了所谓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式。他们在产业资本发生内部对抗性甚至激烈的战争形势的危机爆发条件下,他们是能够安然度过。

历史52《越南战争》教案

越南战争 【教学目标】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印度支那问题” 1.美国的东亚遏制 2. 日内瓦协议 二、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 1. 特种战争 2. 局部战争 三、越南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1. 越南战争的结果 2. 越南战争的影响 重点:越南战争的原因及影响 难点:越南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设问、归纳概括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导入新课】 越南战争是二十世纪最的、惊心动魄的战争。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越南爱国

武装凭着简陋的武器战胜了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美国,不仅创造了战争史中的奇迹,而且以其前仆后继的民族牺牲精神演示了战争史中的一幕幕奇观。这场战争虽发生于印度支那半岛的狭长的局部地域,却是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冷战的焦点和热点,是两个超级大国斗争的前沿和火线,其中的每一个事件都牵动着整个世界的中枢神经。今天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这场残酷的、惊心动魄的战争。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印度支那问题” 1.美国的东亚遏制 印度支那是指东南亚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这三国都曾经处于法国的殖民统治之下。经过长期斗争,二战后三国独立,三国的主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失败,对美国侵略扩张有力打击。美国把新中国视为它在亚洲扩张的主要障碍。 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美国在亚洲建立起“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以遏制共产主义为目标。东南亚条约,全称是《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又称《马尼拉条约》,是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和巴基斯坦于一九五四年九月八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条约称,要用“自助和互助的办法”“抵抗武装进攻”。条约附有美国提出的“谅解”,对“侵略和武装进攻的意义”解释为“只适用于共产党的侵略”。条约还以议定书的形式,把柬埔寨、老挝和南越划为它的“保护地区”。1955年2月19日条约生效时成立了东南亚条约组织。1977年6月该组织宣布解散。 2. 日内瓦协议 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召开了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各项协议,要求交战各方在越南、老挝、柬埔寨停止敌对行动,承认三国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并规定其他国家不得在三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在越南,以北纬17度线为南、北双方的临时军事分界线,并规定1956年7月举行自由选举,以实现越南的民主和统一。不久,美国取代法国的殖民地位,干涉印度支那三国内部事务。同年9月,美国策划建立东南亚条约组织,宣布将越南南方、老挝、柬埔寨置于其"保护"之下,并在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扶植亲美政权和极右势力,阻挠和破坏《日内瓦协议》的实施。1954—1960年美国向南越政府提供了巨额援助,军事顾问从200余人增至2000余人,为日后的大规模侵越战争创造了条件。 二、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 1. 特种战争 1961年肯尼迪即任后不久,在南越把特种作战作为推行“灵活反应战略”的一个重要措施,对越南南方发动了一场特种战争。这是卖国在越南武装干涉的开始。 提问:什么叫“特种战争”?“特种战争”在美国军事顾问团(后改为军事援助司令部)的指导下,以美国派驻越南南方的特种部队为肯干,发动由美国出钱出枪、由美国顾问指挥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战争。

高中历史 越南战争教案(高二历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越南战争的背景即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美国出兵越南的原因,越南战争的进程由“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越南人民的抗美斗争,美国在越南失利的原因、结果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越南战争的原因及进程、结果和影响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越南战争爆发的实质是两个阵营对立的必然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屹立,就必须发展经济,强大自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越南战争原因、进程及影响;美国在侵越战争过程中的政策变化的情况;难点:越南战争爆发的背景;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设问、归纳概括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课堂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越南战争是二十世纪最的、惊心动魄的战争。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越南爱国武装凭着简陋的武器战胜了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美国,不仅创造了战争史中的奇迹,而且以其前仆后继的民族牺牲精神演示了战争史中的一幕幕奇观。这场战争虽发生于印度支那半岛的狭长的局部地域,却是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冷战的焦点和热点,是两个超级大国斗争的前沿和火线,其中的每一个事件都牵动着整个世界的中枢神经。今天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这场残酷的、惊心动魄的战争。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印度支那问题” 1.美国的东亚遏制 印度支那是指东南亚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这三国都曾经处于法国的殖民统治之下。经过长期斗争,二战后三国独立,三国的主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失败,对美国侵略扩张有力打击。美国把新中国视为它在亚洲扩张的主要障碍。 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美国在亚洲建立起“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

越南战争的影响

越南战争的影响 何俊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政府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向东南亚扩张,蓄意阻扰越南统一,并对其发动了一场长达14年的侵略战争,史称“越南战争”。这是美国自二战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一场战争,越南战争对与战争的双方以及相关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谈论事件的影响应是一分为二的,而战争的负面影响是绝对的,长期的,深刻的。 一、战争对双方的影响 1、战争对经济的影响 战争期间,美国在越南耗费的军费超过1670亿美元,巨额开支加剧了美国财政赤字和国际收支逆差。而这又导致通货膨胀日趋严重,使整个经济长期陷于滞涨状态。同时,战争直接制约着美国军事力量的发展。 战争对于越南经济造成的危机,比起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越南没有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战争之前,越南长期处于战乱之下,经济原本就已岌岌可危。10多年以弱抵强的战争,交通、通讯、基础设施被破坏殆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也几乎完全隔绝,直接加剧了越南的通货膨胀,经济崩溃。 2、战争的伤亡 美国在越南战争中,伤亡34万余人,损失飞机和直升机4000余架,耗资2000多亿美元。这直接掀起了国内的反战声浪,民主和女权运动兴起,甚至一度改变了美国对外战争的策略和军事变革。相比美军,越南为自己的独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包括法越战争在内的30年战争造成了500万平民的死亡。到1975年越战结束时,战争给越南留下了一片满目苍夷的土地和88万孤儿,100万寡妇,20万残疾人,20万妓女。1970年代后期,超过150万越南难民乘小船逃离越南。战争使越南的人口比例严重失调,越战后的越南男性人口严重不足,制约了国家经济与工业的发展。 3、战争对国民的影响 越南战争,给双方人民带来心理上严重的创伤,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越南方面,面对家园被毁,生灵涂炭,对于家庭的影响是绝对毁灭性的。 二、越南战争对于国际社会的影响 1、战争对于国际格局的影响 战争之初,作为战争的发起者,美政府不曾料到这场战争竟会如此难打。战争持续时间之长使美国的力量和意志受到双重削弱,动摇了其二战结束以来的绝对优势地位,从而直接促成了20世纪70年代美苏两极间的攻守之势发生逆转。与此同时,西欧和日本全面复苏,中国迅速崛起,对世界两极格局形成冲击。 2、战争对于美国战后战略的影响 在越战的直接刺激下。“尼克松主义”应运而生,美国终止了自二战以来20余年的国度扩张,促使美国暂时由战略扩张转向战略收缩,维持了战后国际社会长期的和平与稳定。也直接触发了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的军事改革,这场改革涉及:兵役制度、人事制度、福利制度、教育制度、训练制度、指挥制度、后勤保障、武装装备和作战理论等多方

浅析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原因

浅析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原因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在越战中的失败,时至今日仍值得我们回味,曾经有许多的文章、评论剖析越南战争,但大多数只是对战争目的、战争的资源、意识形态的对抗等方面的叙述。在本文中,我着重从美国的军事和金融两个方面来阐述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 越战期间,美国是综合国力最强的超级大国,拥有庞大的战争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雄厚的经济基础。再看北越,当时只是一个刚从法国殖民者手里解放出来的贫穷落后的小国家,而且还只是“半国”,其人口和资源还不及中国的一个省,在长期的抗日、抗法战争中,国力消耗殆尽。在这样贫、弱、穷的情况下,越南劳动党在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的理论思想的指导下,试图解放南方,武力统一越南,而美国认为这是全球共产主义扩张的举动,担心此举在亚洲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于是,自1961年起向越南南方派兵,进行武装干涉,这场在大国支持下的统一与反统一的战争不断升级,打了十几年。 一、当时越南战场上越的军事态势 当时,越南劳动党面临着四个巨大的困难: 第一、双方军事力量的悬殊差距 这种差距导致北越军队和南方反美武装在战斗中的巨大伤亡。1963年起,美国地面部队在越南南方大规模参战,他们的战术是先用B-52轰炸机对有反美武装的区域进行地毯式的轰炸,然后再用地面部队进行搜索、剿灭。和美军相比,越南方面在火力、机动性和后勤供给等方面都处于极其不对称的劣势,因此每战必输,而且伤亡惨重。有统计显示,美越双方战斗减员的比例为1:10,这样的战斗减员比例,基本上贯穿于整个越南战争的始终。 第二、是“人民战争”的理论在这里再也难已行得通了,或者说已基本消失亚洲革命战争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借鉴中国革命战争经验的两大法宝:建立统一战线、发动人民战争。但是在越南战争中,人民战争却失去了人民。为什么呢?因为越南南方人民同情和支持越南劳动党,是因为劳动党提出的政治主张代表了农村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和人们的根本诉求,当这种支持的风险过于巨大时,人们的主要诉求是人身安全,而不是政治和经济利益了。美军大规模的滥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之比较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之比较研究 姓名:刘鹏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世界史 指导教师:白建才 20050401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之比较研究 刘鹏 摘要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是二战后亚太地区大规模局部战争的代表。由于这两次战争都是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发生在中国的周边,都引起了美、中、苏等大国的插手,都导致了当时世界局势的风云变幻,因此在各具特点的同时,也就具有了很多的相似之处。一直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两次战争都十分关注,并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但迄今为止,尚未见到任何论文或专著将它们放在一起做比较研究。本文拟依据历史唯物论和博弈论等国际关系理论,对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起因、战争进程及战争的结果和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把人们对这两次战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在国际政局的斗争中,各个国家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选择与行动,以图最大化地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不同的选择之间很可能会产生冲突。当冲突不可调和时,作为政治斗争延续的重要手段一一战争就不可避免她被采用。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在国际大背景相似、地理位置相近、主要参战国有所重复的情况下,其战争的爆发、战争进程的发展、战争的结果和影响等各方面的相异,证明了从战争的发生到结束,每一步的进行都与政治斗争的进程有着相互的因果关系。但是由于外界条件的不确定性,无论是政治斗争还是战争进程,每一步的选择都必须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必须随时根据条件变化做出新的选择,否则就有可能损害到自身的国家利益。而避免战争的选择应当随时放在第一位来考虑。 全文由前言、正文和总结组成,其中正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战争起因的比较。具体分析两次战争爆发的不同原因,强调了美国在两次战争中参战时的不同目标和参战过程中的政策转变,突出了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美国为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所做出的不同选择和行动。 第二部分:战争进程的比较。比较两次战争的各个具体方面,包括战争规模、战略战术、苏联与两次战争、战争的结束四个方面,从微观上展现两次战争各自的特点。 第三部分:结果及影响的比较。比较朝鲜、越南、美国、中国、苏联在战争中的结果,综台分析其胜利或失败的原因,总结出各国所做出的不同选择与最终

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doc

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越南战争从1955年起到1975年,前后历时20年,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二、三、四阶段(1961~1973年)为美国侵越战争时期。 第一阶段,1955~1960年。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南越扶植吴庭艳担任总理,建立亲美独裁政权。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庭艳集团发动“控共”、“灭共”战役,屠杀南越爱国者。 第二阶段,1961~1964年。肯尼迪政府发动“特种战争”,由美国出钱出枪派顾问,训练当地的反动军队,以反革命的“游击战”对付人民的游击战,把农村居民赶进四面围着铁丝网、壕沟和碉堡的“战略村”,妄图割断游击队与人民之间的联系。越南南方军民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击敌人,许多“战略村”被捣毁,一些“战略村”还变成了人民的战斗村。1963年南越政权内讧加深,美国决定改换走狗,策划军事政变推翻吴庭艳,随后杨文明、阮庆等军人相继上台执政。 第三阶段,1965~1968年。约翰逊政府把“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扩大战争规模,开始对越南北方的轰炸袭击。1965年,约翰逊下令采取“雷声隆隆”行动,在南越不再局限于使用傀儡军,美国直接派军队参战。侵越美军迅速增加,达到50万人。1968年初,越南南方军民发动“春季攻势”,向西贡、顺化、岘港等64个大中城市、省会及军事基地展开猛烈进攻。同年3月,约翰逊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对北越的轰炸。5月越美巴黎谈判开始。11月美国宣布完全停止对越南北方的轰炸。至此,“局部战争”失败。 第四阶段,1969~1973年。尼克松政府提出“越南化”政策,重新采用“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手段,同时宣布从南越逐步撤出美国部队。美越继续会谈,并将双方会谈扩大为包括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及西贡阮文绍政权在内的四方会谈。1973年1月27日,美国被迫在结束越南战争的协定上签字。为时12年的侵略战争到此结束。 第五阶段,1973~1975年。美国军事力量从南越撤出后,南越阮文绍政权十分孤立。1975年越南人民发动总进攻,打垮南越傀儡政权,解放了西贡,完成了南北统一。越南战争结束。

美国—北越巴黎谈判与越南战争的终结(1969-1975)

美国—北越巴黎谈判与越南战争的终结(1969-1975) 【摘要】:本文利用美国、北越、南越、中国与苏联等多边档案、文献,以美(北)越巴黎谈判为研究主线,分析、对比和论证了尼克松政府至福特政府时期的美国越南政策及其对越战结局的影响。全文分为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介绍了美(北)越巴黎谈判的背景、由来。虽然美国约翰逊总统做出了升级越南战争的决策,但战争规模的扩大并没有解决越南问题,反而让美国越陷越深。这让约翰逊在升级越战的同时,又不断对北越做出试探,希望通过谈判解决越南问题。而北越虽然长期以来受到中国态度的影响,在越战中坚持不妥协的态度,但春节攻势在军事上的失败对北越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北越认识到战争的艰巨性与长期性,改变了对谈判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美(北)越谈判在巴黎举行。由于公开谈判效率低下,美(北)越又在巴黎举行了秘密谈判。第二章主要论述尼克松上台到水门事件爆发为止的美(北)越巴黎秘密谈判。在这一阶段,以尼克松、基辛格瞒着南越对北越不断让步为秘密谈判的主要特征。期间,由于中美缓和等原因,中国对待美(北)越和谈的态度开始转变。但是中国态度的转变以及基辛格、尼克松的先后访华反而让北越感到怀疑。尼克松访华后不久,北越发动复活节攻势,在军事上再次遭受失败。不过巴黎秘密谈判并没有因此而终止。第三章主要论述水门事件爆发后的美(北)越巴黎秘密谈判。复活节攻势的失败与美国对北越的秘密承诺改变了北越对待谈判的态度,美(北)越双方就结束越南战争问题达成秘密共识。但长期以来被蒙在鼓里的

南越在得知美(北)越秘密协议的内容之后,极力反对签署协定。加之美国大选日益临近,出于连任考虑的尼克松、基辛格在谈判问题上保守起来,故意拖延谈判。不过尼克松在连任之后就立刻加快谈判步伐,美(北)越双方再次就结束越南战争问题达成一致。虽然南越仍然竭力反对,但在美国的压力之下别无他法,只能被迫接受。“巴黎协定”最终得以签署。第四章主要阐述“巴黎协定”签署之后的美国对越政策以及最终越南的统一。“巴黎协定”签署后,尼克松政府就已经开始逐步抛弃南越政权。虽然出现了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而被迫辞职这一变数,但接任美国总统一职的福特实际上延续了尼克松的越南政策。对于北越的军事试探与军事战略的转变,尼克松、福特并无维护南越政权的积极反应。这促使北越很快就改变了原先相对保守的进攻战略,提前发动总攻,最终以军事手段统一越南。【关键词】:美国北越巴黎谈判越南战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153 【目录】:论文摘要6-7ABSTRACT7-9绪论9-26一、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述评11-221.国内研究现状11-132.国外研究现状13-193.相关档

浅谈越战时期美国海豹突击队使用的

浅谈越战时期美国海豹突击队使用的“个性”装备 美国海豹突击队(SEAL)是世界上最具震慑力的特种作战单位之一。海豹突击队又称“三栖突击队”,其英文名称“SEAL”是“Sea、Air、Land”这三个单词的缩写,即“海、空、陆”。同时“SEAL”这个单词又有“海豹”之意,因此这个特种作战单位故被称为“海豹突击队”。 在越南战争期间,海豹突击队执行了无数次的军事任务。由于这支部队的特殊性,他们执行的很多军事任务很是由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直接安排的,且很多都是不能公开的。这些任务大致包括了反游击战、渗透行动、监视行动、侦查行动、情报搜索以及各种在海岸及港口的秘密任务等。越南战争已结束了近40年,但是很多关于海豹突击队在战时执行任务的秘密档案至今仍未公开! 正是由于海豹突击队执行任务的特殊性,越战时期海豹突击队所使用的单兵武器装备与常规作战单位所使用的会有很大的区别。简单说,海豹突击队队员可以根据执行特殊任务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武器装备,因此随意性要远大于常规作战单位。我们经常可以在越战老照片中看到造型各异的队员,有的手上拿着二战德军的冲锋枪进行战斗,有的脚上带着二战美军款式的绑腿,有的直接用打结后的绳索进行垂降活动,还有的则直接穿上了越南农民的装束…....对于他们使用的单兵装备,可谓是五花八门,不同时期、不同国别、不同用途的装备都在他们的使用范围内。这里,我想为大家科普几款海豹突击队的使用过的个性装备,相比之下它们的上镜率是比较高的。 牛仔裤 在很多越战照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海豹突击队员上身穿着作战服而下身搭配牛仔裤的经典形象。在二战结束后,美军逐步停止了牛仔面料军服的配发,到了越战时期,美军已经大面积采用了斜纹布/防刮布制作的军服。对于海豹突击队员使用的牛仔裤来说,多数都是从民间自行采购的,当然也不排斥少量的小规模配发行为。相比于大规模配发的作训裤来说,它有两个较为明显优点。首先,牛仔裤的款式更为简洁收身,因此队员们在水中执行任务后准备上岸时,牛仔裤不会因为款式过于宽松而“存水”,保证了队员腿部的灵活性;其次,牛仔裤

1965年美国和越南打仗的原因

1965年美国和越南打仗的原因 1965年美国和越南打仗的原因一、用伍力手段对付社会主义国家和正权,防止社会主义阵营的无休止扩大; 二、越南战争既是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争夺势力范围的战争,也是美国实行全球战略目标的具体步骤。美国在军事打击上体现出强烈霸权的欲望; 三、美国如果占领越南,从地缘正治上可以威慑苏联和中国。 另外,美国发动越南战争与中国的关系: 从正治的角度讲,二战之后的东欧、东亚,尤其是东南亚次大陆,涌动着共产主义浪潮(中国就是典型),美国称之为“多米诺效应”。为避免该效应进一步扩大,美国必须采取“断然”措施,阻止朝鲜统一、并且遏制越南(北方)对东南亚的影响。因此,在朝鲜战场告一段落之际,越南就成为下一个目标。战争是正治的继续,美国有鉴于此,发动越战也就不足为奇了。 美国发动越战的原因冷战中积聚能量的一个出口。如果没有越战,那就可能是核战争。 1. 苏联和中国为了争夺在共产运动中征权,对国际共产运动的国家都不遗余力地支持。北越,北朝鲜,柬埔寨等等东亚和东南亚的国家更是必争之地。这是苏-中方的能量聚集原因。 北越受到中苏等国的支援后,开始了统一越南的准备。首先北越派出了大量的游击部队渗透进南方,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

策略。随后成立了“南方民族解放战线”,使南越政府不得不开始准备清剿北越势力。 2. 美国为了防止共产派的渗透,在南越清剿游击队时积极给予军事援助。但那时的南越政府实在太腐败无能,而且北越游击队当时采取的土改政策颇得南越农民阶级的支持,使南越政府在战线上节节败退。美国为了维护自己在东南亚的利益,最终派出了陆地部队介入。这派是美国势力的能量聚集。 当然在此之前,美国和苏联的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墙,苏联核试验等等事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冷战两方的对抗能量,尤其是在柏林墙和古巴危机中,两方剑拔弩张却没有任何的能量出口,于是越南战场上的常规武器交火就成为了最好的能量发泄点。 这么看起来,其实不光美国需要发动越战,苏联也希望发动越战,甚至周边各国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越战的发生。只不过美国站到了台前,而苏联、中国站在台后,不然的话,越战绝不会是这个结果。 越南战争简介同义词美越战争一般指越南战争(冷战中的重要局部战争) 越南战争是指发生在1955年至1975年间冷战中的重要局部战争,又称为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其本质是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国)对抗由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一场战争。发生于冷战时期的越南(主战场)、老挝、柬埔寨。 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最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越南人民军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

越南战争

班级姓名 临清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历史课时学案 课题:选修三第5章第2课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朱秀玲使用时间:2013-3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与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印度支那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如何认识越南战争与国际格局演变的关系? 能力目标: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总结历史规律。 学习重点和难点 越南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越南战争与国际格局演变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课始检测: 1.朝鲜战争的背景: 2.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 3.朝鲜战争的影响 二自学尝试 (一)背景: 1.“印度支那”地理范围: 2.印支问题的产生和演变:①印支三国曾为殖民地殖民地,经过长期斗争,二战后、主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1954年签订的《日内瓦协议》)。②美国积极推行霸权政策, ③在的背景下,美国为遏制“”在亚洲建立起“”和“”,并提出所谓“”。 ④50年代中期,。美国加紧干,支持南越政权,越南

分裂的局面正式形成,为以后的大规模侵越战争创造条件。⑤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二)过程: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 1.开始(1961-----1964): 2.扩大(1965----1973年): 3.转折:1968年,越南人民发动“”----表明越南军民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4.结束:年,美越签署停战协定。 (三)结果及原因: 1.结果: 2.原因: (四)实质及影响 1.实质: 2.影响: 三点拨??展示 1.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2.特种战争: 3.局部战争: 4.概括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异同点

四反馈练习 1.美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①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②打着联合国旗号实行侵略③提供援助并派兵直接参战④借机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越南战争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美、苏两国和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对此理解正 确的是 A.美苏两国均直接派军参战 B.美苏两国均间接支持交战双方 C.美国直接参战,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苏联、中国为越南人民提供了大量 援助 D.美苏两国战场上交战,意识形态上相互攻击 3.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相同点不包括 A.都属于“冷战”中的“热战”B.都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援助 C.美国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D.都以美国的失败而告终 4.越南战争对美苏争霸形成的影响是 A、苏联和美国对话和解 B、美国在欧洲保持进攻势头 C、苏联采取进攻战略美国处于守势 D、美国加紧在亚洲的扩张5.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评价越南战争时说:“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力,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麦克纳马拉认为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 A.战争发动的地点和时间有误 B.战略上的重大失误 C.按自己的标准去塑造别人 D.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6.下列有关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说明美国全球扩张政策的重点在亚洲 B.说明美国全球扩张政策的重点在欧洲 C.两次战争都以美国的失败而告终 D.中国支持过朝鲜,但没有支持过越南 7.下图反映的是1972年的越南战争中,久战不胜的美国军队对平民百姓和村庄狂轰滥炸,一群孩子被从天而降的燃烧弱惊吓地四处奔跑的情景。这幅照片不久被刊登在《纽约时报》的头版上,于是一场反战浪潮重又兴起。美国反战运动表明①美国在越南作战在道义上是不得民心的②世界和平已

5.2《越南战争》教案(新人教选修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历史第三册[人教版]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二节越南战争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印度支那问题” 1.美国的东亚遏制 2. 日内瓦协议 二、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 1. 特种战争 2. 局部战争 三、越南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1.越南战争的结果 2.越南战争的影响 重点:越南战争的原因及影响 难点:越南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设问、归纳概括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导入新课】 越南战争是二十世纪最的、惊心动魄的战争。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越南爱国武装凭着简陋的武器战胜了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美国,不仅创造了战争史中的奇迹,而且以其前仆后继的民族牺牲精神演示了战争史中的一幕幕奇观。这场战争虽发生

于印度支那半岛的狭长的局部地域,却是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冷战的焦点和热点,是两个超级大国斗争的前沿和火线,其中的每一个事件都牵动着整个世界的中枢神经。今天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这场残酷的、惊心动魄的战争。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印度支那问题” 1.美国的东亚遏制 印度支那是指东南亚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这三国都曾经处于法国的殖民统治之下。经过长期斗争,二战后三国独立,三国的主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失败,对美国侵略扩张有力打击。美国把新中国视为它在亚洲扩张的主要障碍。 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美国在亚洲建立起“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以遏制共产主义为目标。东南亚条约,全称是《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又称《马尼拉条约》,是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和巴基斯坦于一九五四年九月八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条约称,要用“自助和互助的办法”“抵抗武装进攻”。条约附有美国提出的“谅解”,对“侵略和武装进攻的意义”解释为“只适用于共产党的侵略”。条约还以议定书的形式,把柬埔寨、老挝和南越划为它的“保护地区”。1955年2月19日条约生效时成立了东南亚条约组织。1977年6月该组织宣布解散。 2. 日内瓦协议 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召开了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各项协议,要求交战各方在越南、老挝、柬埔寨停止敌对行动,承认三国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并规定其他国家不得在三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在越南,以北纬17度线为南、北双方的临时军事分界线,并规定1956年7月举行自由选举,以实现越南的民主和统一。不久,美国取代法国的殖民地位,干涉印度支那三国内部事务。同年9月,美国策划建立东南亚条约组织,宣布将越南南方、老挝、柬埔寨置于其"保护"之下,并在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扶植亲美政权和极右势力,阻挠和破坏《日内瓦协议》的实施。1954—1960年美国向南越政府提供了巨额援助,军事顾问从200余人增至2000余人,为日后的大规模侵越战争创造了条件。 二、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 1. 特种战争 1961年肯尼迪即任后不久,在南越把特种作战作为推行“灵活反应战略”的一个重要措施,对越南南方发动了一场特种战争。这是卖国在越南武装干涉的开始。 提问:什么叫“特种战争”?“特种战争”在美国军事顾问团(后改为军事援助司令部)的指导下,以美国派驻越南南方的特种部队为肯干,发动由美国出钱出枪、由美国顾问指挥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战争。在此期间,美国于1962年2月在西贡(今胡志明市)设立“驻越军援司令部”,作为特种战争的指挥部。美国增派军事顾问,训练和指挥西贡军队作战,组织并指挥南越军和各种反动组织,反对越南南方人民的革命游击战争,但在越南南方人民革命力量的打击下遭到失败。 2. 局部战争 1964年8月5日,美国借口其军舰在公海遭到攻击,出动飞机轰炸越南北方港口,制造北部湾事件。1965年2月,美国开始对北方进行大规模轰炸。3月,美地面部队开始在南方直接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特种战争”升级为以美军为主、以“南打北炸”为基本特点的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