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ICOLAB动物实验室设计基本要求

SICOLAB动物实验室设计基本要求

SICOLAB动物实验室设计基本要求
SICOLAB动物实验室设计基本要求

在对基地现状充分分SICOLAB动物实验室设计的基本要求析基础上,采用将建筑作为环境背景的设计理念,将单体建筑包容于环境之中。

SICOLAB动物实验室设计在建筑方面:

主要包括生物实验室建筑设计、室内装修材料要求等。

实验室基本工作区域尺度(ELM),是为保证生物医学研究的安全运行,而对其所需工作区域尺度的规划。实验室的ELM一般包括对操作台、实验设备(包括储藏柜)、工作台、化学排烟罩以及生物安全柜的长度要求。

实验室设计当前的趋势,已经开始朝着规划区域空间尺度的方向发展,而不仅仅限于规划区域长度。这种趋势是起源于模块化实验室形式的采用。

建筑面积由于包括流通区域、建筑核心区域、墙体以及公共区域的面积,必然在整体上大于特定功能区域的使用面积。参考根据AIA使用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换算方式,实验室(包括内部流通和功能分配区域)面积的基本换算系数在1.7至2.2之间。换算出的工程总面积在实际规划时,还需要做相应调整。

实验室建筑的材料,应该选择耐用和易清洗的类型,并且应能有助于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材料设计的关键因素,在于易清洗、易维护、易储藏并且尽量减少毒害传播。所选材料作穿墙以及楼板处理时,还必须考虑到保证实验室人员的安全。

SICOLAB动物实验室设计的基本要求:

(1)选址僻静、卫生

(2)布置分为准备区、饲养区、实验区。要求人流、物流、动物流分开(单向流程);要求净化、灭菌、防虫。

(3)建筑要求有洁净走廊,饲养室,污染走廊以及其他各室。

(4)空调系统有可控制的温度和湿度、气流速度和分布,有一定的换气量和气压。(5)照明无窗动物房使用荧光灯,有窗动物房可安装玻璃窗,以滤去紫外线。要求12h 亮,12h暗。

(6)供水有饮用水和精制水。

灵活性:实验室设计能否适应未来发展变化的需要是极其重要的。

安全性:实验室的设计和大小应考虑安全性,满足紧急清除和疏散出口的建筑规则,针对各实验室情况配备安全设备。距危险化学试剂30米内,应设有紧急洗眼处和淋浴室。所有的实验室和与污染物直接接触的地方均应安装洗手池,将洗手池设在出口处。洗手池应是独立专用的,不能与污染物处理及实验混用。

动物实验室设计规范

动物实验室的设计布局是规范工作流程和人员、动物、物品等相互关系和移动,并确保实验室安全,此外,对形成屏障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三个防护区(外围防护区、建筑防护区、饲养防护区)和四条控制路线(人员控制路线、动物控制路线、物料控制路线、废物控制路线)等方面详细介绍。 动物实验室 1.外围防护区 外围防护区主要指建筑外围的区域。鉴于实验动物饲养的特殊性,外围可能需要设监控设备、人员进出的控制、卫生防护带等。如果设施内从事涉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动物实验活动,须考虑设施的安保要求,以及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后对周围控制区域、疏散和救援的需求。外围的防护主要通过设置栅栏、围墙等方式实现。鉴于景观的需求,使用栅栏更显人性化。栅栏不应低于2米,栏杆的间距不大于10厘米,栏杆要坚固、易于清洁。 此外,需要设置照明系统、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更高级别的防护包括地下的电磁场报警、红外线报警和运动物体报警、低压电击等措施。防护区内一般不布置绿化,以免影响监控,同时也可减少昆虫、老鼠等。为保证正常的外来服务,如邮件、送货、访客等,通过风险评估决定是否需要建设安检、特殊通道、中转站等措施。对控制区域应设置警示牌,避免无意闯入。对防护要求高的设施,

应保证外来车辆不能靠近设施,距离保持至少30米。在外围防护区,宜设专用的外部人员和车辆入口。 2.建筑防护区 建筑防护区主要指动物实验室所在的建筑。建筑内有动物设施和其它设施之分,其它设施可以与动物设施有关,也可以无关;动物设施可以就是建筑的主体,也可以是其部分。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动物设施环境与建筑物内其它区域环境的相互隔离与相互关系,人员、动物、物料和废物的进出路线。使用时,动物设施及其相关的设施宜集中布置,从事感染动物活动的设施需要单独布置。建筑除主入口外,要考虑设置动物、大型设备和废物的出口和入口。 出于安全考虑,必须评估和明确对门窗的性能要求。在合理控制数量的前提下,对门窗的大小、形状、耐冲击能力、耐火性、保温性、光学特性等均要有要求。可能的风险来自于异常的气候、自然灾害、人为破坏、设备异常等,如,通风系统的异常可造成室内压力急剧变化,造成门窗损坏。 3.饲养防护区 饲养防护区设施基本的形态是由入口、走廊(或通道)、功能间和出口组成。走廊是连接各功能区的纽带,各种通道发挥快捷、隔离、消毒等作用。实验动物设施的特点是不相容的因素多,需要利用走廊和通道对不相容的因素作合理的安排。走廊的形式包括双走廊、单走廊、U型走廊、环廊等。设施内部的安排应根据工作流程和利于控制风险的原则确定,此外,还要考虑工程可行性和日常维护的方便性,可以组成相对独立的单元。 1.人员控制路线 进出动物实验室的人员主要包括动物管理人员、动物实验人员和清洁人员。此外,还有送货人员、维护人员、来访人员、检查人员、安保人员等。为保证各类人员的进出有序,需要合理设计路线和设置不同级别的物理限制。人员的移动具有主动性,可以到达任何区域,要通过SOP和物理控制措施管理人员的移动。

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 实验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0.!11230.45%%$6$&*74 859 ############################################################################################# 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实验部 向国内外上等级课题开放公告 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是一个集繁育、科研及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综合机构。中心":;饲育部可提供包括裸鼠、",!<鼠、=>?=@A 、,8&、昆明小鼠、BCDEFG 和"<大鼠在内的&个品系不同等级的实验动物,特设恒河猴、小香猪、与比格犬培育基地,现已开始提供合格动物。对外开放寄养观察实验部,配有包括无菌动物实验室、水平层流实验室、:)级负压实验室在内的5H 个实验单元,可供$%%多个实验课题同步进行,并可出据本中心的实验报告和":;动物等级证与设施合格证。现已承接包括日本和香港 在内的合作课题几十项。最近正在进行广州、上海与北京等高等院校博士和博士后课题$%多项,本中心将以“三满意”、“五保证”为服务宗旨,竭诚欢迎全国各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使用本中心提供的动物及相关开放实验室。 联系电话:$)&%H$(%$%%李六金主任;*%5H 4))&9&(&姜春陵*生产部4;(%5H )))&9&H5李杰*实验部46 I’1FC.J .FKF3C9L M112N -O2N A36MFPJ *%5H 458)5%98 地 址:*邮编&$%%)54西安市长乐西路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图$,见8&)页)。 5N 5Doxycycline 对PC -3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采用用 EGF3DQ-..小室法,检测不同浓度的<0PRARA.C3-作用后,:,S )细胞降解1FEGCT-.并穿过(!1孔径的无聚碳酸脂:U:多孔 滤膜的作用。结果表明对照组每5%%倍视野穿过的细胞数平 均为((5N %9V 9N 75),而8、$%和5%1T @?的<0PRARA.C3-作用后,每5%%倍视野穿过的细胞数分别平均为(57N $V )N 87)、(&N $&V 5N 5$)和()N 58V %N &9),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W X %N %$),表明随着<0PRARA.C3-浓度的增加,其抑制:,S )细胞侵袭转移的能力越强。 )讨论 前列腺癌是雄激素依赖性型和非依赖型两种癌细胞组成的异质体。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性腺切除或用内分泌治疗等。这些方法只能诱导雄激素依赖型细胞凋亡,但不可避免的使其转变为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而对于该种前列腺癌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因此,研究其侵袭转移的抑制更显得重要。肿瘤侵袭与转移是多步骤的过程,//: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 用。如//:S $的表达水平与结肠、直肠癌及食管癌的不良预后有关Y 9Z 8[。//:S $可作为判定胃癌预后的指标,并可将其用于作为对腹膜复发可能性大的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依据。/FG\等Y 7[研究了=:]和前列腺癌中//:S 5的表达后, 指出//:S 5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很少或几乎不表达,而在前列腺癌中则表达很强,且随着^.-FD03积分的增加而增强,表明金属蛋白酶在肿瘤的转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骨组织和肺组织是前列腺癌最常见的两个转移部位,"FGA_-‘S "Q-FE1F3Y &[通过体外实验证实,前列腺癌细胞可直接降解骨相关的基质,而在这一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EC..等Y ([ 采用原位杂交和a#>印迹法, 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后,发现//:S 5及其组织型抑制剂 (b!/:S 5) 定位于低分化和高分化的肿瘤腺体周边恶性上皮细胞内和囊外侵袭的恶性上皮内,且恶性度越高表达越强Z //:S 5@ b!/:的比值越大。以上都表明,//: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肿瘤治疗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不能控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抑制剂的研究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大部分合成的//:抑制剂(如==S H9),都是一种假肽类衍生物,但这类药物口服效果及局部耐受性均差,从而阻碍了它的发展。<0PRARA.C3-可代表一类化学修饰的四环素类金属 蛋白酶抑制剂,在体内外研究中表明均有抑制金属蛋白酶表达的作用,但国内尚未见关于其抑制前列腺癌侵袭转移的报道。我们的研究表明,<0PRARA.C3-在81T @?就能明显抑制:,S )细胞表达//:S 5,抑制:,S )细胞的侵袭转移,改善其恶性表型,而且其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这一发现,为应用<0PR’ARA.C3-治疗高表达//:S 5的前列腺癌提供了实验依据。参考文献: Y $[;CM-a",".-OT-^B +G ,a0E_=+Z -E F.N IMM-AED 0M O0PRARA.C3-03 _21F3WG0DE3E-AF3A-G A-..D C3cCEG0Y +[N ,F3A-G .-EE Z $HH(Z $5&J )&S 9$N Y 5[,F\CG dZ ]F_3e>N Z /F02E‘-3:Z -E F.N ?0AF.C‘FEC03F3O h2F3ECMCAFEC03 0M 1a>#M0G 1FEGCP 1-EF..0WG0E-C3FD-D S 5*//:S 54F3O ECDD2-C3’_CKCE0G 0M 1FEGCP 1-EF..0WG0E-C3FD-D S 5*b!/:S 54C3_21F3K-3CT3F3O 1F.CT3F3E WG0DEFECA ECDD2-Y +[N :G0DEFE-Z 5%%%Z 95J $(S 58N

P2+实验室设计说明

BSL-2加强型生物安全实验室改造工程方案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 2、《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J50073-2001 3、《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 4、《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1-90 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二、BSL-2加强型实验室设计范围: 本次建设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实验室送排风、空调、压力显示报警、风量自动控制、监控、通讯、配电、数据传输、电子连锁、照明等系统和室内墙体、地面进行装修改造。实验室改造面积约118㎡,本方案设计的实验室洁净度要求为万级、十万级;实验室吊顶內净高度为2.4米。 三、BSL-2加强型实验室技术方案说明: 1、实验室结构装修:实验室的吊顶及围护隔断均采用聚苯乙烯夹心彩钢板,厚度为50mm,钢板为宝钢0.5mm,(彩钢板优点是重量轻、机械强度高、防水及保温性能好);墙角处及墙与地面、墙与顶板之间夹角均采用铝合金圆弧阴阳过渡及密封,所有配套铝合金型材均采用电泳型材,以防止以后实验室长期使用消毒时导致铝材氧化。实验室地面采用进口塑胶PVC地板无缝连接,具有耐酸碱腐蚀、抗磨损及防滑等特点。

2、各实验间洁净度、压力梯度:实验室改造面积约118㎡,其中污染区:实验操作室面积约为24.8㎡,洁净级别为10000级,换气次数不小于40次/小时,房间压差为-40Pa(对大气);消毒灭菌间面积约为5.5㎡,洁净级别为100000级,换气次数不小于40次/小时,房间压差为-40Pa(对大气);二次缓冲间面积约为3.9㎡,洁净级别为100000级,换气次数不小于30次/小时,房间压差为-30Pa(对大气);半污染区面积约为13.98㎡,洁净级别为100000级,换气次数不小于30次/小时,房间压差为-20Pa(对大气);洁净走廊间面积约为9.73㎡,洁净级别为100000级,换气次数不小于30次/小时,房间压差为+10Pa(对大气);准备间面积约为28.14㎡,洁净级别为100000级,换气次数不小于30次/小时,房间压差为+10Pa(对大气);缓冲间面积约为4.95㎡,洁净级别为100000级,换气次数不小于30次/小时,房间压差为+10Pa(对大气);內更淋浴室面积约为5.12㎡,无洁净要求、设独立排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0次/小时;在实验室隔壁设独立监控室及空调机房间。 3、实验室气流组织方式:从安全角度考虑本系统设计为全新风定向直流系统,生物安全实验室采用全新风顶送单侧下排形式,气流方向为洁净区流向污染区(从缓冲更衣区→淋浴室→次更衣→洁净走廊→准备间→半污染区→一次缓冲→穿防护服→二次缓冲→操作室→生物安全柜)。实验室外空气经过空调处理后通过中效风机过滤箱过滤,通过管道再经过房间高效过滤器过滤后送入房间,再通过装有高效过滤器的排风口通过排风管道由高效过滤排风箱二次高效过滤

SICOLAB动物实验室设计基本要求

在对基地现状充分分SICOLAB动物实验室设计的基本要求析基础上,采用将建筑作为环境背景的设计理念,将单体建筑包容于环境之中。 SICOLAB动物实验室设计在建筑方面: 主要包括生物实验室建筑设计、室内装修材料要求等。 实验室基本工作区域尺度(ELM),是为保证生物医学研究的安全运行,而对其所需工作区域尺度的规划。实验室的ELM一般包括对操作台、实验设备(包括储藏柜)、工作台、化学排烟罩以及生物安全柜的长度要求。 实验室设计当前的趋势,已经开始朝着规划区域空间尺度的方向发展,而不仅仅限于规划区域长度。这种趋势是起源于模块化实验室形式的采用。 建筑面积由于包括流通区域、建筑核心区域、墙体以及公共区域的面积,必然在整体上大于特定功能区域的使用面积。参考根据AIA使用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换算方式,实验室(包括内部流通和功能分配区域)面积的基本换算系数在1.7至2.2之间。换算出的工程总面积在实际规划时,还需要做相应调整。 实验室建筑的材料,应该选择耐用和易清洗的类型,并且应能有助于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材料设计的关键因素,在于易清洗、易维护、易储藏并且尽量减少毒害传播。所选材料作穿墙以及楼板处理时,还必须考虑到保证实验室人员的安全。 SICOLAB动物实验室设计的基本要求: (1)选址僻静、卫生 (2)布置分为准备区、饲养区、实验区。要求人流、物流、动物流分开(单向流程);要求净化、灭菌、防虫。 (3)建筑要求有洁净走廊,饲养室,污染走廊以及其他各室。 (4)空调系统有可控制的温度和湿度、气流速度和分布,有一定的换气量和气压。(5)照明无窗动物房使用荧光灯,有窗动物房可安装玻璃窗,以滤去紫外线。要求12h 亮,12h暗。 (6)供水有饮用水和精制水。

实验动物的等级划分及实验动物房的设计规范

实验动物的等级划分及实验动物房的设计规范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特殊实验室】实验动物的等级划分及实验动物房的设计规范 一、实验动物的分类 实验室根据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标准,可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级,分别是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无特殊病原体动物、无菌或栖生动物。 一级普通动物(CV),系指微生物不受特殊控制的一般动物。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和极少数的实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为防止传染病,在实验动物饲养和繁殖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应保证其用于测试的结果具有反应的重现性(即无论不同的操作人员,在不同的时间,用同一品系的动物按规定的实验规程所做的实验,都能获得几乎相同的结果)。 二级清洁动物(CL),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及动物主要传染病的病原体。 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F),要求到二级外,还要排除一些规定的病原体。其除菌与灭菌的方法,可使用高效空气过滤器除菌法、紫外线灭菌法、三甘醇蒸气喷雾法及氯化锂水溶液喷雾法。 四级无菌动物(GF)或栖生动物(GN),无菌动物要求不带有任何用现有方法可检出的微生物。栖生动物要求在无菌动物体上植入一种或数种已知的微生物。 二、四类实验动物的病理检查标准 在病理学检查上,四类实验动物也有不同的病理检查标准。 一级外观健康,主要器官不应有病灶。 二级除一级指标外,显微镜检查无二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 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无二、三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 四级不含二、三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脾、淋巴结是无菌动物组织学结构。三、动物房设计管理上的要求 对不同级别的实验动物在动物房设计上和管理上则有不同的要求。 无菌、已知菌以及无特殊病原体动物都需要在无菌或尽可能无菌的环境里饲养,这种环境,目前国际上通用称为屏障环境,即用一道屏障把动物与周围污染的环境隔开,就如胎鼠在母鼠子宫内一样。这种环境从控制微生物的角度分为隔离系统、屏障系统、半屏障系统、开放系统和层流架系统等五大类。 A隔离系统 是在带有操作手套的容器中饲养动物的系统,用于饲养无菌动物和栖生动物。内部保持按微生物要求的100级的洁净度,但其设置的房间及操作人员不必按无菌室考虑。 B屏障系统

pcr实验室规化设计说明

P C R 检测实验室建设 设计说明 DNA检测室是一种特殊实验室,它不仅采用了获得诺贝尔奖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尤其是对设计建造过程中的室空气污染控制和操作流程过程中的交叉污染控制有着及其特殊和非常严格的要求;本设计专为刑侦技术DNA检测实验区室空气污染控制环境建设提出了整体解决方案。此方案在为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十余个地市级公安局设计中多次得到公安部二所数名领导、专家的支持和指导,并在与各局刑侦技术主管领导、法医和我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等三方共同研究讨论过程中不断达到理念清晰、布局合理、设计规、设置完善,即符合实际使用需求,又符合公安部系统刑侦技术DNA检测实验室验收及国家实验室认可、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验收的硬件标准;由于各地客观条件有所不同,须在此整体解决方案的基本框架和原则因地制宜。 参照标准:《法庭科学DNA实验室检验规》公安部GA/T 383-2002 《法庭科学DNA实验室规》公安部GA/T 382-2002 《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工作规》卫医发[2002]8号文 《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卫医发[2002]10号文 《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设置标准》卫医发[2002]10号文附件 《基因检验实验室技术要求》国家质监检验总局SN/T 1193-2003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生物污染控制》国际标准ISO 14698 《洁净厂房设计规》国家标准GB 50073-2001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建设部JGJ 71-90 《室空气质量标准》国家标准GB/T 1883-2002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国家标准GB 19489-2004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国家标准GB 50346-2004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卫生部(2004-11-12) 《低压电气施工及检收规》国家标准GB 50254-96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国家标准GB50043-2002

动物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动物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一般来说,动物实验的研究工作应该明确描述:: 研究的目的和/或者需要验证的假说。 选择特定动物模型的原因。 动物种、品系、来源和类型。 每个独立实验步骤的详细描述,包括研究设计和使用动物数量。 数据分析所用的统计学方法。 动物实验设计的意义 一、正确的动物实验设计对提高科学研究质量、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非常重要 二、目前许多动物实验质量不高 1、动物质量不高,低级别动物给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带来影响。 2、实验设计和统计学分析能力有限 三、一个好的实验设计,对统计学分析来说帮助很大,可以使问题变得更加容易解决 四、一个不正确的实验设计,导致结果信息无用。 动物实验的分类 1、确证性的实验:用一种最大可能,正确解答问题的系统方法,收集有关处理实施后动物反应的科学数据。 2、探索性的实验:为产生新的假说提供素材。 这两类实验都涉及在实验人员的控制下,对动物施加一定的处理或操作,来发现是否处理在实验对象上引起一定的反应,或者对这种反应进行定量。 3、检验性实验:是观察性的实验,用于发现科研人员不能控制的变量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长期的。 实验设计的主要目的一是保证所测变量的任何差异是由处理造成的,而不是其他非对照变量引起;另一个目的是通过控制确定的变量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减少所测反应的变异性,这样对处理效应的评介更准确。 动物模型应用的重要步骤 一、动物实验通常是研究某种类、品系或性别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并间接推断人或其他研究对象的相关方面。 二、3个重要方面 1、基于对研究对象和模型(候选)动物中疾病发展方面掌握的已有知识 2、进行一个或多个实验,观察模型对所实施的处理如何反应 3、考察模型实验的结果与研究对象物种的相关性 3R原则

实验动物的等级划分及实验动物房的设计规范

——您身边的实验室工程专家【特殊实验室】实验动物的等级划分及实验动物房的设计规范 一、实验动物的分类 实验室根据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标准,可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级,分别是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无特殊病原体动物、无菌或栖生动物。 一级普通动物(CV),系指微生物不受特殊控制的一般动物。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和极少数的实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为防止传染病,在实验动物饲养和繁殖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应保证其用于测试的结果具有反应的重现性(即无论不同的操作人员,在不同的时间,用同一品系的动物按规定的实验规程所做的实验,都能获得几乎相同的结果)。二级清洁动物(CL),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及动物主要传染病的病原体。 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F),要求到二级外,还要排除一些规定的病原体。其除菌与灭菌的方法,可使用高效空气过滤器除菌法、紫外线灭菌法、三甘醇蒸气喷雾法及氯化锂水溶液喷雾法。 四级无菌动物(GF)或栖生动物(GN),无菌动物要求不带有任何用现有方法可检出的微生物。栖生动物要求在无菌动物体上植入一种或数种已知的微生物。 二、四类实验动物的病理检查标准 在病理学检查上,四类实验动物也有不同的病理检查标准。 一级外观健康,主要器官不应有病灶。 二级除一级指标外,显微镜检查无二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 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无二、三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 四级不含二、三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脾、淋巴结是无菌动物组织学结构。 三、动物房设计管理上的要求 对不同级别的实验动物在动物房设计上和管理上则有不同的要求。 无菌、已知菌以及无特殊病原体动物都需要在无菌或尽可能无菌的环境里饲养,这种环境,目前国际上通用称为屏障环境,即用一道屏障把动物与周围污染的环境隔开,就如胎鼠在母鼠子宫内一样。这种环境从控制微生物的角度分为隔离系统、屏障系统、半屏障系统、开放系统和层流架系统等五大类。 A隔离系统 是在带有操作手套的容器中饲养动物的系统,用于饲养无菌动物和栖生动物。内部保持按微生物要求的100级的洁净度,但其设置的房间及操作人员不必按无菌室考虑。 B屏障系统 把10000~100000级左右的无菌洁净室作为饲养室,主要用于无特殊病原体动物的长期饲养和繁殖。入室施行严格管理,如淋浴、换贴身衣服等。

PCR实验室设计说明文书

PCR实验室设计说明 PCR实验室分为四个区域,进入各工作区域必须严格按照单一方向进行,不同的工作区域使用不同的工作服(例如不同的颜色)。工作人员离开各工作区域时,不得将工作服带出,四区域分别为: 1.试剂配制区n 2.样品处理区n 3.核酸扩增区n 4.产物分析区n 如使用全自动分析仪,区域可适当合并,三四区可合并为扩增产物分析。 各区的功能是: 1.1.1 试剂准备区:扩增试剂的配制、分装和保存。 1.1.2 样品处理区:样品登记、分装;核酸提取、保存和加样。 1.1.3 扩增产物分析区:扩增产物的测定、结果分析、登记及报告。 1.2 扩增前区与扩增后区应严格分开,须使用不同的房间,两区之间最好有一定的间隔。 1.3 使用商品化试剂盒可在样品处理区进行少量试剂配制。 1.4 在满足下列操作和清洁处理要求的前提下样品处理区和试剂准备区可设在同一房间: 1.4.1 在生物安全柜操作。 1.4.2 每个实验人员、实验组分别使用各自的试剂及耗材。 1.4.3 盛放污染材料的器皿密封并一次性使用。 1.4.4 用有效的方法对操作区域和共享器具在实验前后进行清洁及消毒。 设计要求:

PCR实验室可以是分散形式,也可以是组合形式,现要主要是以组合形式为主流。完成一组PCR 实验,通常应经过试剂配制、样品处理、核酸扩增及产物分析四个实验过程,若实验工艺需要,还应增加样品粉碎过程。 一、分散形式PCR实验室 所谓分散形式PCR实验室,是指完成上述实验过程的实验用房彼此相距较远,呈分散布置形式。对于这种布置形式的PCR实验室,由于各个实验之间不易相互干扰,因此无需特殊条件要求。 二、组合形式PCR实验室 所谓组合形式PCR实验室, 是指完成PCR四个实验过程的实验用房相邻布置,组成独立实验区域的形式。对于组合形式PCR实验室,由于各个实验间集中布置,容易造成相互干扰,因此,对总体布局以及屏障系统具有一定的要求。各室在入口处设缓冲间,以减少室外空气交换。 试剂配制室及样品处理室宜呈微正压,以防外界含核酸气溶胶的空气进入,造成污染,可以通过控制进风风量大于排风风量达到正压效果。 核酸扩增室及产物分析室应呈微负压,以防含核酸的气溶胶扩散出去污染试剂与样品,可以通过控制排风风量大于进风风量达到负压效果。 在理想情况下,PCR实验室缓冲间,可设置正压,使室空气不流向室外,室外空气不流向室。PCR实验室进风由原有中央空调控制,要求将中央空调风口安装到指定定点,且高度为地面铺装好后2600mm处。 如果使用荧光PCR仪,扩增室和产物分析室可以合并。

生物实验室工艺设计和要求

上海畅通净化工程https://www.doczj.com/doc/0210722685.html, 上海畅通建筑装饰https://www.doczj.com/doc/0210722685.html, 现代化生物实验室工艺设计任务书的制定,包括制定实验楼每个部门、每个实验室的面积和功能要求;制定生物实验室每间房的建筑、装修内容,门窗要求,环境控制、电力(照明、通讯及网络等)、气体管道、给排水、空调、消防控制、结构等工艺设计的要求;制定每间生物实验室所需固定实验设备清单。 现代化生物实验室工艺设计/设备规划,包括按照国际生物实验室标准及项目工艺任务书的要求,完成生物实验室固定设备规划、工艺布置图、典型生物实验室放大工艺平面图、主要立面图和主要剖面图;完成生物实验室固定设备厂商资料及工程设计数据归总。具体地说,现代化生物实验室建筑工艺设计的要求是: 1. 基地环境方面 在对基地现状充分分析基础上,采用将建筑作为环境背景的设计理念,将单体建筑包容于环境之中。 2. 建筑方面 主要包括生物实验室建筑设计、室内装修材料要求等。 实验室基本工作区域尺度(ELM),是为保证生物医学研究的安全运行,而对其所需工作区域尺度的规划。实验室的ELM一般包括对操作台、实验设备(包括储藏柜)、工作台、化学排烟罩以及生物安全柜的长度要求。 实验室设计当前的趋势,已经开始朝着规划区域空间尺度的方向发展,而不仅仅限于规划区域长度。这种趋势是起源于模块化实验室形式的采用。 建筑面积由于包括流通区域、建筑核心区域、墙体以及公共区域的面积,必然在整体上大于特定功能区域的使用面积。参考根据AIA使用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换算方式,实验室(包括内部流通和功能分配区域)面积的基本换算系数在1.7至2.2之间。换算出的工程总面积在实际规划时,还需要做相应调整。 实验室建筑的材料,应该选择耐用和易清洗的类型,并且应能有助于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材料设计的关键因素,在于易清洗、易维护、易储藏并且尽量减少毒害传播。所选材料作穿墙以及楼板处理时,还必须考虑到保证实验室人员的安全。 3.结构方面 包括生物实验室结构设计、结构负荷要求等。由于振动会干扰到实验室的敏感性仪器,所以设计者们必须考虑适当控制振动,并将振动源放置在远离敏感性仪器的区域,必须对建筑结构的振动反应进行细致分析。为了控制振动在实验室区域的传导,工程师在设计前期需要考虑一些结构因素。 实验室开间的大小设定,必须考虑到实验室模块、功能分配、振动标准和后期发展等,宽度应该根据实验室模块的大小有相应变化,既保证灵活性又符合常规门窗设计,且形成统一的实验室辅助连接的整体。 实验室模块内不应设置柱,以免妨碍实验室的内部流通和空间使用。结构系统与空调系统应紧密协调,防止互相干扰。 4.暖通空调方面 包括生物实验室暖通空调设计、空气过滤排气系统、生物安全柜排气系统等要求。 暖通空调系统必须满足实验室研究要求。除对温度、湿度需严格控制外,还需有足够的通风量,以处理烟尘、异味、空气中污物,并满足烟罩通风以及实验室内热负荷要求。同时,必须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和富裕量。不同性质区域需保证不同的相对压力,并要根据相关标准从长远考虑节能问题。 实验室中间操作罩口,NC最大值不宜超过50dB,除非设备本身允许外,NC一般不宜超过60dB。 暖通空调、水、电、照明设备,需根据可有效利用能源的原则进行选择,同时,应易于控制管理。防结露最小保温厚度,需满足节能标准,并参考国内相关推荐值。建筑围护材料,必须保证居住者的健康与安全,建议选用环保节能材料。所有耗能系统及部件,要进行全程控制管理,且是否采用热回收应进行相应的比较评价。 通过对实验室设备维护费用的经济分析,选用不同的暖通空调系统。经济分析应有足够的数据进行经济性、能效比的全面计算。经济分析主要包括工程初投资、能耗、运行费用、系统可靠性、适应性等方面

PCR实验室设计说明

PCR实验室设计说明 PCR实验室分为四个区域,进入各工作区域必须严格按照单一方向进行,不同得工作区域使用不同得工作服(例如不同得颜色)、工作人员离开各工作区域时,不得将工作服带出,四区域分别为: 1。试剂配制区n?2。样品处理区n 3。核酸扩增区n 4。产物分析区n?如使用全自动分析仪,区域可适当合并,三四区可合并为扩增产物分析、 1、1、1 试剂准备区:扩增试剂得配制、分装与保存。 各区得功能就是:? 1。1。2 样品处理区:样品登记、分装;核酸提取、保存与加样、 1。1、3 扩增产物分析区:扩增产物得测定、结果分析、登记及报告。 1。2 扩增前区与扩增后区应严格分开,须使用不同得房间,两区之间最好有一定得间隔。 1。4 在满足下列操 1、3使用商品化试剂盒可在样品处理区进行少量试剂配制。? 1、4、1 在生物作与清洁处理要求得前提下样品处理区与试剂准备区可设在同一房间内:? 安全柜内操作。 1、4.2 每个实验人员、实验组分别使用各自得试剂及耗材。?1.4、3盛放污染材料得器皿密封并一次性使用、 1.4、4 用有效得方法对操作区域与共享器具在实验前后进行清洁及消毒。 设计要求: PCR实验室可以就是分散形式,也可以就是组合形式,现要主要就是以组合形式为主流。完成一组PCR实验,通常应经过试剂配制、样品处理、核酸扩增及产物分析四个实验过程,若实验工艺需要,还应增加样品粉碎过程。 一、分散形式PCR实验室 所谓分散形式PCR实验室,就是指完成上述实验过程得实验用房彼此相距较远,呈分散布置形式、对于这种布置形式得PCR实验室,由于各个实验之间不易相互干扰,因此无需特殊条件要求。二、组合形式PCR实验室 所谓组合形式PCR实验室, 就是指完成PCR四个实验过程得实验用房相邻布置,组成独立实验区域得形式。对于组合形式PCR实验室,由于各个实验间集中布置,容易造成相互干扰,因此,对总体布局以及屏障系统具有一定得要求、各室在入口处设缓冲间,以减少室内外空气交换、 试剂配制室及样品处理室宜呈微正压,以防外界含核酸气溶胶得空气进入,造成污染,可以通过控制进风风量大于排风风量达到正压效果、 核酸扩增室及产物分析室应呈微负压,以防含核酸得气溶胶扩散出去污染试剂与样品,可以通过控制排风风量大于进风风量达到负压效果。 在理想情况下,PCR实验室缓冲间内,可设置正压,使室内空气不流向室外,室外空气不流向室内、

动物实验室建设

动物实验室也叫实验动物房,它是指适宜于饲养、繁育实验动物的建筑物。这类建筑应具有特定的环境要求和实验手段,以保证动物的品质和实验研究的准确可靠性。根据对微生物的控制程度可分为:开放系统、屏障系统和隔离系统。 实验室根据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标准,可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级,分别是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无特殊病原体动物、无菌或栖生动物。 实验动物房一般由饲养室、健康观察室、隔离检疫室、各种实验室(外科手术、实验处理解剖、术后管理、疾病诊断、治疗、生理生化检查、微生物检疫、饲料营养分析和特殊饲料的调制室等),以及贮藏室、清洁准备室、洗涤消毒室、工作人员用房(包括办公室、淋浴室、更衣室等)、走廊(清洁区和污染区)、废弃物处理设施、机房和变电所等组成。其平面布置,应使人、动物和物品的流动路线合理,作业方便。严格区分清洁区域和污染区域,以保证人和动物的健康,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实验室动物饲养室的平面尺寸根据饲养量、饲养方式,笼具架规格、排列方式、室内环境、饲养管理及操作方式等综合研究确定。为了避免温、湿度在垂直方向出现梯度,笼架高度不宜超过1.8米,顶棚高应在2.2~3米范围内。走廊宽度要便于操作和搬运物料及器材,以不小于1.3米为宜。清洁准备室的大小,须根据

作业内容和消毒灭菌装置等设施占用的空间确定。清洁准备室、清洁走廊同洗涤室以墙壁隔开,墙壁不允许出现裂缝。 地面要平而不滑,不渗水、不漏水、耐药液腐蚀和耐磨损。对环境要求严格的房间,还要考虑选择发尘低的材料。墙地交角应圆滑无棱角。内墙壁应平滑、耐水、耐磨、耐消毒液腐蚀。墙与墙、墙与顶棚或梁的夹角应圆滑无棱角。顶棚一般不承受压力,使用涂有防水材料的薄水泥板,能经受水冲和消毒水腐蚀。饲养室通常不设外窗,饲养室之间也不设内窗,以避免干扰。饲养室的门,宜采用铝合金密封门,开启方向须注意室内外压差。屏障与非屏障之间的门,应设置非满足一定条件不能开启的装置。木结构一般只作为简易的临时建筑;混合结构多为单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整体性好,变形小,宜在多层建筑中采用。钢骨架、用镀锌波纹金属板、内镶聚苯乙烯硬泡沫塑料板做保温层的围护结构具有较好的气密保温性能。 看了上面的文章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吧,下面给大家推荐杭州威尔净化设备有限公司致力于实验台,通风柜,实验室家具,仪器台,天平台,药品柜,器皿柜,气瓶柜,净化工程、环保通风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工程安装

实验动物的等级划分及实验动物房的设计规范

【特殊实验室】实验动物的等级划分及实验动物房的设计规范 一、实验动物的分类 实验室根据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标准,可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级,分别是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无特殊病原体动物、无菌或栖生动物。 一级普通动物(CV),系指微生物不受特殊控制的一般动物。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和极少数的实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为防止传染病,在实验动物饲养和繁殖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应保证其用于测试的结果具有反应的重现性(即无论不同的操作人员,在不同的时间,用同一品系的动物按规定的实验规程所做的实验,都能获得几乎相同的结果)。 二级清洁动物(CL),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及动物主要传染病的病原体。 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F),要求到二级外,还要排除一些规定的病原体。其除菌与灭菌的方法,可使用高效空气过滤器除菌法、紫外线灭菌法、三甘醇蒸气喷雾法及氯化锂水溶液喷雾法。 四级无菌动物(GF)或栖生动物(GN),无菌动物要求不带有任何用现有方法可检出的微生物。栖生动物要求在无菌动物体上植入一种或数种已知的微生物。 二、四类实验动物的病理检查标准 在病理学检查上,四类实验动物也有不同的病理检查标准。 一级外观健康,主要器官不应有病灶。 二级除一级指标外,显微镜检查无二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 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无二、三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

四级不含二、三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脾、淋巴结是无菌动物组织学结构。 三、动物房设计管理上的要求 对不同级别的实验动物在动物房设计上和管理上则有不同的要求。 无菌、已知菌以及无特殊病原体动物都需要在无菌或尽可能无菌的环境里饲养,这种环境,目前国际上通用称为屏障环境,即用一道屏障把动物与周围污染的环境隔开,就如胎鼠在母鼠子宫内一样。这种环境从控制微生物的角度分为隔离系统、屏障系统、半屏障系统、开放系统和层流架系统等五大类。 A隔离系统 是在带有操作手套的容器中饲养动物的系统,用于饲养无菌动物和栖生动物。内部保持按微生物要求的100级的洁净度,但其设置的房间及操作人员不必按无菌室考虑。 B屏障系统 把10000~100000级左右的无菌洁净室作为饲养室,主要用于无特殊病原体动物的长期饲养和繁殖。入室施行严格管理,如淋浴、换贴身衣服等。 C半屏障系统 放宽对屏障系统中人及物出入房间时的管理,平面组成大致与屏障系统相同。 D层流架系统 笼具放在洁净的水平层流空气中。常用于小规模饲养,但在一般房间进行饲养、操作和处理时有被污染的危险性。可用于半屏障的补充。

实验室装修建设设计方案

实验室装修建设设计方案 建设标准化实验室,要由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设计,要全面综合考虑,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建成正规化、标准化的实验室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一、实验室装修建设 1、实验室的装修与一般装修有所不同,设计上不但要美观舒适,还要做到防火、防潮、防腐等性能,增加通风、净化、消毒、无菌等功能,达到环保安全可靠经久耐用。 2、装修材料选择主要考虑环保、防腐性能。 3、采用厚度12MM-19M全玻璃隔断,是当前实验室建设普遍推广的设计方案。宽敞明亮,科学现代。 4、对实验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液体要做到二次处理排放,达到排放标准。 二、合理设计实验室水路 1、上水管采用DG15P材料、PVC材料、开泰管等,水压不小于2.5 兆 帕,下水采用管DG50 PP材料、PVC陶瓷,最小坡度不小于5 -------- I- —I 度,下水设U形反水弯,上下水管路材料不宜采用金属。铺设到室外管道另议。 2、实验产生的有毒有害液体,要设计二次蓄水装置,待消毒净化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

3、实验室下水管路应设计独立回路,不宜与卫生间等其它下水道连通。 三、合理设计实验室电路 1、中国电压标准,交流三相五线制电源380V, 50HZ (红色A、绿色 B、黄色C黑色0、双色保护地)。交流单相三线制电源220V, 50HZ (红色火、黑色0、双色保护地)。 2、合理设计实验室电气,布置线路电线采用铜芯BVR BV,电线直径、开关大小按照用电容量计算。 3、较大负荷用电器单独设回路,并设计相应自动保护开关。 4、贵重仪器、精密仪器电源,设计交流稳压装置或设隔离电源,以确保仪器安全可靠运行。 5、全部插座,用电器外壳都要良好接地,确保人身安全。 6、合理设计空调、照明。合理设计电加热装置,达到安全可靠使用目的。 四、合理设计实验室气路 1、为确保安全,实验用各种气体,有条件应远离工作点设计具有防爆性能的房间作为气体室存放,否则需设置带有全自动报警功能的气瓶安全柜存放。丁 2、实验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应设计负压排气系统,确保有毒有害气体 不在室内泄露。 3、按照房间大小比例设计相应数量带逆风阀的换气扇,使空气流通顺畅,保持清洁。

动物实验室设计方案

动物实验室设计布局要求与规范 动物实验室包括普通的动物实验室规划设计和洁净动物实验室规划设计,一般由前区、饲养区、动物实验室、辅助区组成。 1.动物实验室布局的设计:计符合实验室标准和使用要求的产品布局规划;确定实验室内产品的类别规格数量。 2.水电预留位置的设计:在确定了平面布局后,提供全面水电位置图,方便客户工程精准施工。 3.通排风系统的设计:在实验室新建或改造项目中,在规划阶段就参与其中,派专业的工程师到现场与相关的人员联系,根据实验室内通风载体的数量(如通风柜、集气罩、排气罩)设计出完整的通风方案;方案内容包括:建筑内预留排风管井的位置及尺寸,管道的分布及规格。确保通风的载体使用时的风速、排风量、噪声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并与建筑内的空调、消防、照明等线路互不干绕。 4.气路管道系统的设计:根据实验对气体供应的需要,结合现场布局,提供供气系统设计方案,在保证气体纯度的同时,精密调控气体的压力和流量。 5.环保的设计:提供完善的废气净化处理解决方案,使实验中产生的废气得到有效的解决,符合环保的排放指标。 6.产品个性设计:根据实验流程及人员的特殊要求,调整产品结构和功能,设计出个性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7.安全设施的设计:按照国际标准,在实验室合理配置安全柜、毒品柜及紧急事故淋洗器,急救洗眼器等安全设施。 动物实验室的级别: 一级普通动物(CV),系指微生物不受特殊控制的一般动物。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和积少数的实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为防止传染病,在实验动物饲养和繁殖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应保证其用于测试的结果具有反应的重现性(即无论不同的操作人员,在不同的时间,用同一品系的动物按规定的实验规程所做的实验,都能获得几乎相同的结果)。 二级清洁动物(CL),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及动物主要传染病的病原体。 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F),要求到二级外,还要排除一些规定的病原体。其除菌与灭菌的方法,可使用高效空气过滤器除菌法、紫外线灭菌法、三甘醇蒸气喷雾法及氯化锂水溶液喷雾法。 四级无菌动物(GF)或悉生动物(GN)。无菌动物要求不带有任何用现有方法可检出的微生物。悉生动物要求在无菌动物体上植入一种或数种已知的微生物。 在病理学检查上,四类实验动物也有不同的病理检查标准。 一级外观健康,主要器官不应有病灶。 二级除一级指标外,显微镜检查无二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 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无二、三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

超净实验室设计说明

师范大学超净实验室 设 计 方 案 北京杰通宇洁净化设备有限公司日期: 2017-09-16

师范大学超净实验室设计方案 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净化间概况 师范大学超净实验室设计方案,根据业主的使用要求而设计布局。该净化间位于师范大学院内(属市内),建筑面积106平方米。 第二部分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3) 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6.《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591-2010) 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16) 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15) 二、设计参数 (一)室外设计参数(北京气象资料):

(二)室内设计参数: 三、工艺布局及要求 (一)空间规划从东往西排 1、耗材储存间X1,公用,门厅东北侧。 2、更衣间X1共用,门厅东南侧。 3、风淋室X1间共用。 4、缓冲间X1共用,风淋室出口门后预留安防液氮罐、-80度冰箱位置。(二)硬件设施要求 1、不锈钢水槽X1 2、缓冲间西侧传递窗600*600mm要内凹进培养间;培养间和器件间传递窗(北侧)200*200mm

3、培养南墙壁上C O?出气点X2(有专业施工我方配合) 4、墙壁上插座220V/10A错位五孔插座带开关。 5、固定电话插座X1,网络插座X1在细胞间西侧墙壁。 6、排风机X1带定时开关,要求密封性能好,5-10分钟定时。 7、天花板2套紫外灯管座,1个灯管可产生臭氧,另1个无臭氧,各带一个定时开关在更衣间120分钟可调;各带一个安全开关在缓冲间。 8、天花板净化出风口4-6个,风口下安装遮挡板,避免直接吹头。 9、空调系统X1,新风要求有过滤净化,在开排风时联动补新风。 10、两个实验室间的设备运输门在实验室设备安装调试后封闭。 (三)建筑材料要求 1、符合国家和学校相关消防安全标准,无甲醛环保材质。 (四)其它要求 1、室温控制在摄氏20-25度,湿度控制在40%-60%空气洁净度为万级。 2、墙面和地板交汇处无死角,。 3、用电量20KW-30KW 4、门上带玻璃观察窗。 四、净化装饰工程 1.彩钢板壁板 50mm厚岩棉彩钢板、容重>120kg/m3、钢板厚度0.5mm。 2.彩钢板顶板 50mm厚硫氧镁夹芯彩钢板、钢板厚度0.5mm。 硫氧镁夹芯彩钢板各种理化指标 硫氧镁夹芯板技术参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