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元系统论中的规范概念

多元系统论中的规范概念

多元系统论中的规范概念
多元系统论中的规范概念

2008年9月

第31卷第5期 外国语

J ou rna l of F oreign L anguages

Sep tember2008

Vol.31No.5

文章编号:1004-5139(2008)05-0064-08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多元系统论中的规范概念

张南峰

(岭南大学翻译系,香港屯门)

摘 要:多元系统论从超然物外的描述性视角来研究支配翻译活动及其它文化活动的规范。规范有模糊性、多样性,本身就是一个多元系统。一个时期,甚至一个译本,往往有不同的规范在同时运作,这正是多元系统论所预期并且要尝试解释的文化现象。如果我们认为它无法解释,那只是因为我们对它作了简单化的诠释。关键词:规范;多元系统;翻译;描述性;规范性

The Concept of Nor m s i n Polysyste m Theory

CHAN G N am fung

(D ep a rt m en t o f Tra n s l a ti o n,L i ngnan U n i ve rs ity,Tuen M un,Ho ng Ko ng)

Abstract∶Polysystem theory l ooks at nor m s that govern translati onal and other cultural activities fr o m a descri p tive pers pective.The m selves a polysyste m,a variety of nor m s operate si m ultaneously in a peri od and even in a single text. This is exactly what the theory p redicts and sets out t o exp lain.Only a si m p lified inter p retati on would lead t o the conclusi on that it is unable t o do s o.

Key words∶nor m;polysystem theory;translati on;descri p tive;p rescri p tive

21世纪以来,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在中国的翻译学界日趋流行,许多研究者译介、阐释或者应用这个理论,还有不少学者把它放在中国的语境中,检验其解释能力。但是,一些论文有时似乎表现出一种简单化、机械化的倾向,例如认为多元系统论假设一个译者或者一个时期必然要么归化要么异化,假如归化异化两种现象同时存在,则证明多元系统论的解释力有所不足。另外,“nor m”这个重要概念的翻译问题,也反映出对多元系统论的认识尚有不足之处。笔者认为,深入地探讨一下nor m这个概念,有助于澄清一些误会。

1.nor m的内涵与翻译

埃文─佐哈尔指出,不研究nor m s,就“无法理解任何人类系统的行为”;因此,对cultural nor m s的研究,“是一切功能分层理论的核心”[1:13]。他的“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位置”一文,目的之一是要探讨“翻译文学的位置对于翻译的nor m s、行为模式、政策可能有什么影响”[2:50]。他提出的假说是,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处于中心位置时,“译文在‘充分性’(adequacy)(即复制原文的主要文本关系)方面接近原文的可能性最大”;翻译文学处于边缘时,译文则与充分性会有很大差距[2:50]。针对这个假设,图里增添了“可接受性”(accep tability)这个术语,并补充说,译文倾向于充分性还是可接受性,取决于译者的initial nor m[4:56-57]。由此可见,nor m是多元系统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正如林克难所说,准确地理解了nor m的含义,也就掌握了描述翻译学派的精髓[3:15]。

nor m的汉译,林克难查到的有“标准”、“准则”、“规范”、“常模”,他自己则主张译为“行为常式”[3:15]。他断定,在nor m的以下两项定义之中:

46

———a standard of p r oper behavi our or p rinci2

p le of right and wrong;

———a usual or expected amount,pattern of

acti on of behavi our,etc.:average

描述翻译学派选取的“决不是”规范性的第一项,而应该是描述性的第二项[3:16],理由是:“描写翻译学派是以宽容大度著称于世的,他们的理论充满了辩证法,主张事物的相对性,反对绝对化。他们怎么也会用‘标准’来限制翻译工作者的手脚呢?”[3:15]他解释说,描述翻译学派所说的nor m,“不是人为定出的一个标准,而是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某一个社会之中,人们对于翻译选材、译法以及译文接受的客观要求”,“是动态的,临时的,可逆的,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和标准有根本区别;基于这些理由,他不同意把nor m译成“标准”、“准则”或者“规范”[3:16,18]。

潘文国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他认为, nor m应该译为“常规”而非“规范”,理由是“范”有“典范”的意思,而这正是多元系统论者竭力想避免的[5:36]。

但是,nor m在多元系统论或者描述翻译学派的论述里面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看必须从这个学派的三位先驱──埃文─佐哈尔、图里、赫曼斯──那里寻找答案。

图里说,nor m这个概念是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借来的,意思是“由一个社群所共有的一般价值观和信念──例如何谓是非对错、何谓足够与不足──转化而成的适用于特定场合的行动指示,规定在某个行为层面上什么必须做、什么不许做、什么可以容忍或者允许”;在社会上,nor m s还会用来作为评价实际行为的标准(criteria)[4:54-55]。由此可见,图里心目中的nor m,意义与“标准”部分重叠。

nor m s可能是约定俗成的、不成文的,但也可能是人为定出的;所以,图里提到,译员培训机构在从事各种“nor m2setting”的活动[4: 62];埃文─佐哈尔则批评传统的规范性翻译研究“或明或暗地订下nor m s,告诉我们译文应该如何如何”[6:1]。

图里认为,就其力量而言,社会文化约束分布在两个极端之间,一端是比较绝对的规则(rule;林克难译为“标准”[3:16],似乎不够准确),另一端是纯粹的个人喜好(idi osyncrasy),而中间地带就由一些主体间的因素(intersub2 jective factor)占据,即nor m s;他甚至主张,那两个极端也可以重新定义为nor m s:规则是比较客观的nor m s,个人喜好是比较主观的nor m s[4: 54]。但赫曼斯的论述略有不同。他认为,为了解决人与人之间反复出现的协调问题,就会形成一些conventions(可译为“惯例”或者“常规”),也就是有规律性的行为;人们选择这些行为而不选其它,起初是有任意性的,但却行之有效,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人会越来越期望在相同的情形下会出现相同的行为,于是这种期望就不再是较单纯的喜好而有了约束的力量,这就形成了nor m;换而言之,nor m是约束力较强的规范性的社会惯例;惯例只是告诉社会里的成员别人期望他们在特定的情形下怎么做,而nor m则告诉他们在特定的情形下应该怎么做[7:81]。但是,赫曼斯也说过,广义而言, nor m s“涵盖从惯例到命令的全部范围”[8: 163]。

比较之下,可见广义的nor m涵盖上述两项定义,赫曼斯的狭义的nor m则只包含第一项。其实,第二项定义之下的nor m也不完全是描述性的,因为别人的期望起码会给我们造成一点压力。按照赫曼斯的阐述,nor m s和惯例的功能,是总结过去的经验,为将来的类似情况作出大致上可靠的,“多少带有规范性的”预测,以减低偶然性[9:26]。所以,整体来说,在多元系统论和描述翻译学里,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nor m,都是个规范性的概念,因为这个词在社会学里本来就是这样。

另外还有一项旁证,就是在他们三人以及其他翻译学者的论著里,由nor m派生出来的形容词nor mative有时与p rescri p tive同义,都是“规范性的”的意思[如6:4;4:263;10: 161]。

多元系统论采用nor m的规范性意义,是不

56

是要“限制翻译工作者的手脚”呢?这个问题,赫曼斯早有解释。他说,他是“从力求非规范性的观点来讨论nor m”的:

描述性的视角把nor ms视为研究的对象。这种视角旨在从理论上说明和分析它们的本质及其影响翻译实践的运作过程,但它并不打算为翻译工作者定下规则、nor ms或者指引。[7:73]其实,任何人类群体(甚至任何动物群体),都必须有一些规矩来约束个体的行为,不然这个群体就不可能维持。换言之,任何社会文化活动,都是由约束力强弱不等的规矩支配的,翻译也不例外[参4:54]。有一些翻译的规矩,约束力很强(例如把外语文本译成汉语,就必须写汉字,必须符合汉语文法),可以视为规则,但规则的规律性太强,研究起来比较简单;而另一个极端,即个人喜好,则任意性太大,因此缺乏研究价值。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地带,即上述nor m的第一项定义──“正当行为的标准或者(分辨)是非的原则”,有很高的复杂性和不固定性,但其变化又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最有学术意义和趣味。多元系统论以nor m为研究对象,原因正在于此。

如果说,在规则之下,就只有一些非规范性的“行为常式”,那么,那些算不上规则却有一定的规范性的nor m s往哪里摆呢?难道我们不认为有这样的nor m s在影响翻译行为吗?举个例子说,严复的信达雅,刚提出而仍未发挥影响力的时候,可以说是个人喜好,但不久之后就成为了“译书者的唯一指南,评衡译文者的唯一标准”,“翻译界的金科玉律”[郁达夫语,转引自11:6-7],可以说上升到了接近规则的地位;而到了今天,信达雅已没有多少翻译工作者会再追求,可以说又下降到了个人喜好。在信达雅这个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必然有两个阶段处于规范性的nor m的位置[参4:54]。如果我们不承认或者不假设有这类规范性的nor m s 存在,翻译研究还研究些什么呢?

描述学派认为,nor m s没有绝对的真假、对错、好坏之分,而是由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建构的[7:84],也就是有文化特殊性(culture s pe2

cificity)[4:62],只反映一个文化、一个时代的价值观,会随着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不过,“文化中人”(persons-in-the-culture)往往把自己提倡或者认同的nor m s视为好的、正确的甚至永恒的,而把与之竞争的规范视为坏的、错误的。当权人士不能向人民灌输这种对错、好坏的观念,要不然,官方的nor m s就得不到大众的尊重和遵守,社会就难以维系。由于当权人士或者有影响力人士的宣传、推介甚至规定, nor m s就有了规范的性质。例如,身为翻译人员的培训者,翻译教师往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就好像当时的主流翻译观是永恒的、绝对的真理似的。

多元系统论采取的客观、中立的描述主义立场意味着两点:第一,承认nor m s在社会上发挥规范的功能,享有典范的地位──如果不承认,就无法研究它们,那就比埃文─佐哈尔所说的幼稚的“客观主义”[1:13]更加幼稚了;第二,不支持这种功能和地位,但也不反对。其实,多元系统论者根本没有支持还是反对某些翻译的(或者学术以外的其它范畴的)nor m s的问题,因为他们不是做翻译的,也不是教翻译的,而是从事翻译研究的。不认识这两点,就是还没有全面地理解多元系统论。

也许有人会问,他们假如不支持规范性的nor ms,又为什么把它们叫做nor ms呢?答案是:描述主义者把某事物称为什么,不一定意味着承认它就是什么或者理应是什么,而可能只是承认“文化中人”承认它是什么;正如图里把某些事物称为“翻译”,并将之当作翻译来研究,原因不在于他自己承认这些事物是翻译(他在这个问题上是没有立场的,根本不存在承认不承认的问题),而在于这些事物在目标文化里“被称为或视为翻译”[12:43;4:32]。换言之,他们唯一的关注,是中立、客观的学术研究;翻译工作需不需要标准,需要什么标准这样的“世俗”事务,与身为学术研究者的他们根本无关。

既然描述学派口中的nor m可能有很强的规范性,把它译为“常规”或者“行为常式”当然就不妥了。译为“标准”(或“准则”)又如何呢?

66

林克难认为,nor m是动态的,而“标准”是一成不变的,这话似乎说对了一半。nor m固然是动态的,但标准也一样──正如勒菲弗尔和巴斯内特指出,标准(standards)“到头来都证明不是永恒的,不变的”[13:3]。例如,“三纲五常”之类的封建时代的道德标准,如今已经大致失效了。但问题在于,“标准”的意义比较狭窄,通常指有明确要求甚至明文规定的约束力比较强的规矩,例如某些时期的信达雅、忠实等翻译标准,但nor m的界线则比较模糊,所指范围较大,除了标准之外,还包括直译、意译、硬译、神似、形似等等约束力较弱的主张,以及一些不必言明的常规。

至于“规范”,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是“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似乎最适合赫曼斯所说的那种约束力比惯例强的狭义的nor m,但同时也适合比较广义的nor m,因为按照图里的说法,凡是nor m就必然有规范性,只是强弱不同而已。假如这个词在中华文化里有“绝对”、“正确”的隐含意义,也只是“文化中人”的共识,描述主义者不必认同。

2.文化规范的复杂性

规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首先,它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我们只能通过观察一个群体中的成员的行为来推断有什么样的规范在起作用。换言之,规范是在能直接观察到的事实之下一层的,必须由观察者重构出来[参4:36]。

凡是可以选择不同的行为而这种选择又并非任意的情况,都可以假定有规范存在[参4: 55]。一些比较简单的人类活动,可供选择的行为并不多,很容易找出背后的规范。例如乘自动扶梯这种活动,在站着不动的人是否应该让路给想往前走的人的问题上只有三种可能的基本选择:不让路、让左边、让右边;我们只需要观察几秒钟就能把当时的规范推断出来。如果做一个现场访问,相信许多人也能准确地说出当时流行的规范。

但是,翻译等等比较复杂的活动,可供选择的行为较多,例如一个词或者句子可以怎么译,甚至有无限的可能性,无论是参与者、旁观者还是培训者,都很难确切地说规范是什么。即使是一些见诸文字的标准或指示,例如贴切、地道、有礼,其意思也大多颇为抽象、含糊,所以文化规范往往有模糊性。

简单的活动,需要作出选择的次数并不多,涉及的规范也就较少。再拿乘自动扶梯来说,要做的决定不外几种:站着还是坐着、蹲着,站直还是挨着,静止不动还是蹦蹦跳跳,留在原地还是向前走(或者向后走),应该走多快,让路还是不让路。复杂的活动则涉及多次选择,每次选择都可能开放某些可能性而关闭另一些可能性,从而影响下一次选择的性质或者范围[参14]。翻译时,每译一个词语、一个句子,都要作一次选择;这些选择牵涉多种多样的问题,例如如何处理名词、语言专有项、文化专有项、感叹句、俚语等等。有一个问题,就有一个规范,所以文化规范往往有多样性。这些个别的规范,图里称为“规范素”(nor meme)[4:66];它们共同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也就是文化活动背后的整体规范[参4:66-67],又称为整体“规范模式”(nor mative model)[15: 23]。这就是说,较高层次的规范,由多个较低层次的规范组成。

规范的约束力有强弱之分。从内容上看,最强的规范规定什么必须做或者不可做,较弱的规范建议什么应该做或者最好不做,最宽松的规范则只是指出什么可以做或者可以不做[参9:33]。但归根结底,规范的约束力由权力关系决定[参8:163]。一般而言,开放的社会,许多规范都比较宽松;权力集中的社会,规范就比较严。赫曼斯提到,就连圣经翻译,译者也可以选择迎合少数人而非多数人的利益[8: 167]。当今的西方社会的确如此,圣经的译本越来越多,以迎合不同群体的需要,一些女性主义版本,就把上帝译成中性甚至女性。但是,众所周知,在中世纪,译文如不符合教廷的诠释,译者是会被处死的。

在同一个时空,不同范畴的规范,强弱也有

76

所不同。文学翻译的规范,通常比法律翻译的规范弱;而在文学翻译的范畴里面,意识形态规范通常比诗学规范强。这些差异,也是由权力关系决定的。以文学翻译为例,意识形态规范通常由赞助人亲自控制,而诗学规范因为对当权人士而言比较无关痛痒,所以控制权就下放给专业人士了[参16:15],而专业人士的权威性,当然比赞助人低。翻译界里的实践家、批评家、理论家,可以在“怎样译”的问题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是说,大家都在争着制订规范,但在什么不能译的问题上,大家就没什么可说了──就是说,大家都只能遵守规范。

假如制订者的权威性不高,就算用上“必须”、“不可”之类的字眼,其规范的约束力也不会强,因为谁也不服谁,必然各自提倡不同的规范。图里指出,在一个社会里同时存在三种互相竞争的规范并不罕见,“当时得令”的规范处于中心,“过时”的规范和“前卫”的规范处于边缘[4:62 -63]。因此,各种各样的规范,也可以视为一个多元系统。但是,某些规范处于边缘,不一定因为它们“过时”或者“前卫”。不同的规范,可能是为不同群体的利益服务的。某些群体可能因为人数多或得到权力中心的支持而享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他们提倡的规范就占了上风,成为主流规范;而另一些规范,可能长时间处于边缘,从来没有得令过,所以也谈不上过时。

规范的强弱,还得看对谁而言。有一定地位的人,不单有权参与规范的制订和维护,还可能享有一定的规范豁免权,就是不那么受某些规范的约束。正如赫曼斯指出,有经验、地位的诗歌翻译者,可能比年轻的新手勇于无视编辑或出版社的意愿和建议[9:35]。把毛泽东诗词里的“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的三个“一截”分别译为the crest,the breast,the rest,不单需要许渊冲教授那样的创造力和胆识,而且需要他那样的文学名声;要是换了别人,这样的译文可能出版不了,因为它违反了许多人心目中的忠实原则。

但是,无论强弱,无论对谁而言,规范都是不会永远得到遵守的。规范总不可能同时对所有人都带来同等的利益,而就算能够,也可能有人试图违反或者修改它,以求为自己或其他人争取更多的利益。但是,规范被违反,并不意味着规范不存在[4:63-64]。其实,在互相冲突的规范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人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同时遵守所有的规范;而就算只有一种规范存在,也可能有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违反。例如,每个社会都会有法律,但每个社会都会有人违反法律。而且,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违反(主流)规范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一些违反规范的行为,最终会令系统发生变化[参8:162;4:63-64]。反过来说,如果人人都遵守主流规范,等于没有边缘规范与之竞争,社会就会停滞不前。

3.规范研究的复杂性

既然规范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系统,对规范的研究就不能过于简单。有些研究者,可能只观察、分析了某几种规范素,就对整体规范作出结论,结果流于片面甚至自相矛盾。例如,有论者认为,庞德的《华夏集》采用的是异化策略[17:101]。从上文下理看,他把异化等同于埃文─佐哈尔的充分性;但是,不知他会怎样解释,倾向于充分性的译文,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误译?这些误译,有些还是有意识的翻译策略的结果,例如明知“故人”的意思是an old ac2 quaintance,却把它当作人名,翻译成Ko-jin,以“增加诗意”[见18:28-31]。另一位尝试用多元系统论来解释庞德的论者,则说“庞德的翻译策略归化到了极致”,但又说庞德“汉译英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汉语作为一种文化斗争的武器来攻击死水一潭的维多利亚文风”,他的《华夏集》“带来的文化影响极其深远”[19:26];但归化到了极致的翻译怎能切合这样的目的,产生这样的效果呢?

有的研究者经过比较细致的文本对比分析,发现一个译本里同时使用归化和异化的策略,于是断定这种现象“不能完全用多元系统论来解释”[20:34],就好像发现了多元系统论有缺陷似的。其实,图里已经说过,翻译行为不

86

可能全无章法,但也不可能完全前后一致,原因是译者在处理不同的问题时可能有不同的动机,而且在同一类问题上也可能着力不匀[4: 67]。例如,一个译者可能在处理语言专有项时整体上倾向于归化,但无力归化时则异化,处理文化专有项时整体上倾向于异化,但对一些于翻译目的无关重要的项目则作归化处理。我们看到异化与归化策略在同一个译本中并存时,不应匆忙断定无法解释,而应该统计、分析个别的规范素,总结译者在每类问题上的倾向,进而推断译本的整体规范。然后,我们还可以把文本分析的发现,与各种文化因素联系起来,尝试作更高层次的解释或者猜测[21:235-257]。不过,翻译策略的前后矛盾有时是因为译者缺乏清晰的目标或者足够的技巧;面对这类现象,多元系统论或者其它理论就难有很大作为了。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自20世纪20-30年代开始,就有异化和归化两种策略并存的现象,这也是多元系统论解释不了的[17;22];王东风声称,这种现象是中国特有的[22:7],而“中国文化显然不在[埃文─佐哈尔]的考虑范围之中”[22:6]。张齐颜则说,多元系统论也不能解释为什么处于强势文化的美国也会有文努迪(Venuti)这样的学者提倡异化的翻译策略[17:101]。但是,多元系统论并不排除有互相竞争的规范同时存在,只是认为这些规范通常有主流支流之分。所以,问题在于,第一: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没有提出充分的证据,证明在这些历史时期异化和归化两种策略是平等的呢?第二:假如证明有两种规范平分秋色,是否就能证明多元系统论有缺陷呢?

首先看看文努迪的例子。提出这个例子的论者,并没有尝试证明文努迪提倡并且亲自实践的异化翻译不是当前美国文化的支流;而文努迪本人则在他的多篇著作里都着力批判美国文化流行通顺、透明的归化翻译及其背后的民族中心主义和帝国主义意识形态[如23:1-21]。换言之,文努迪承认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处于美国文化的边缘位置,并且以敢于向中心挑战而自豪。

20-30年代以鲁迅为一方,梁实秋、赵景深为另一方的直译意译之争,两位论者都没有论及谁胜谁负的问题。但是,赵景深一直被鲁迅批得毫无还击之力,胜利者写的历史[如24: 288-308]全都站在鲁迅一边,似乎可以假定鲁迅起码是在理论上占了上风的。至于翻译实践,笔者仍未见过有什么证据能证明直译不是当时的主流规范。

至于当代的中国,王东风只说,在现阶段,“两种策略共处且相对比较和睦”[22:7];张齐颜则说,异化策略并未占据主导地位,“2002年《中国翻译》上针对‘归化’、‘异化’、‘意译’、‘直译’之间的争论足以证明这一点[17: 102]。但笔者认为,这根本证明不了什么。《中国翻译》发表两种意见,只证明编者采取持平的立场,不能证明没有一方是多数派。更重要的是,某一派在理论上(不)占优势不等于在实践上也(不)占优势。例如,在公元前224年左右中国第一场环绕“质”与“文”,即直译与意译的辩论中,文派的观点还没充分展开就被击败了,但触发辩论的佛典却是由文派最后成书的[24:14-17;25:172-175]。文努迪大力提倡异化翻译,在学术界地位颇高,似乎看不到美国有哪个有份量的理论家提出归化翻译跟他分庭抗礼,但是文努迪的理论大概改变不了归化翻译盛行的现实。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曾发生一场关于《红与黑》的翻译策略的论争,还进行了一次读者意见调查,结果是大部分读者都喜欢倾向于异化的译本[26:98-100]。问卷的设计也许有一些瑕疵:有些问题有引导性(例如“文学翻译语言应该带有“异国情调”,还是应该完全归化?”[26:79]答案当然是前者了),许多条问题都必须详细作答,因此有耐性完成问卷的可能都属于最喜爱外国文学的那一小部分读者。不过,这个调查看来仍能反映出,异化是当时的主流翻译规范。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国力的增长,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地位不断上升,中国的文学系统也同时处于向心运动之中。这个系统在许钧做读者调查的时候仍在世界的边缘,但到21世纪可

96

能已经离开边缘了,证据是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作品包括当代作品被译成外语,还有华人作家得到诺贝尔文学奖。

埃文─佐哈尔的假说是,文学多元系统在一个更大的系统中处于边缘时,翻译文学系统会处于它的中心,翻译就倾向于异化,反之,则倾向于归化。那么,在文学多元系统离开了边缘却未曾到达中心时,翻译文学是否也在它的边缘和中心之间的某个地方呢?在这种情况下,主流翻译规范是不是也会在归化─异化的这条轴上离开异化的一端,走到中间地带呢?或者,归化和异化的规范会不会旗鼓相当呢?而地位不断上升的中国文学系统,近年的位置到底在哪里呢?这些问题仍然有待研究。

总括而言,一个时期,甚至一个译本,有不同的规范在同时运作,这正是多元系统论所预期并且要尝试解释的文化现象。如果我们认为多元系统论无法解释,那只是因为我们对多元系统论作了简单化的诠释。

4.结束语

笔者觉得,在多元系统论的应用和理解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似乎反映出我们的思维方式乃至于学术传统,与多元系统论的描述主义有一点文化隔阂。第一是习惯了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非有序即无序的二分法,难以接受中间的灰色地带以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者亦有亦无的复杂现象;第二是习惯了非敌即友、非支持即反对的取态,未能完全理解超然物外的、中立的立场;第三是正如赫曼斯所批评的那样,混淆了翻译研究这个学科的对象层次(即翻译现象)和纯理层次(即关于翻译现象的学术论述) [8:166]。

埃文─佐哈尔关于翻译研究的论文发表之后,这个学科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他学者当然有责任参照新的理论和发现来批评、改善他的理论。但是,在做这项工作之前,我们首先必须细读他的奠基论著、他在1993年之后发表的关于文化研究的多篇论文[参27],以及描述翻译学派其他理论家的著述,以便加深理解。参考文献:

[1] Even-Zohar,Ita mar.Polysyste m Theory[J].

Poetics Today,1990,(1):9-26.

[2] Even-Zohar,Ita mar.The Positi on of Translated

L iterature within the L iterary Polysyste m[J].

Poetics Today,1990,(1):45-51.

[3] 林克难.解读“nor m”[J].中国翻译,2006,

(4):15-18.

[4] T oury,Gideon.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 tudies and

B eyond[M].Amsterda m and Philadel phia:John

Benja mins,1995.

[5] 潘文国.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兼谈“翻

译学”的学科性问题[J].中国翻译,2002,

(2):34-37.

[6] Even-Zohar,Ita mar.Translati on Theory Today:

A Call for Transfer Theory[J].Poetics Today,

1981,(4):1-7.

[7] Her mans,Theo.Translation in Syste m s:Descriptive

and Syste m2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M].

Manchester:St.Jer o me,1999.

[8] Her mans,Theo.Translati onal Nor m s and Correct

Translati ons[A].Kitty M.van Leuven-Z wart

and Ton Naaijkens.Translation S tudies:The

S tate of the A rt[C].Am sterda m:Rodop i,

1991.155-169.

[9] Her mans,Theo.Nor m s and the Deter m inati on of

Translati on:A Theoretical Fra me work[A].

Roman#lvarez and M.Car men-#frica.

Translation,Po w er,Subversion[C].Clevedon:

M ultilingualM atters,1996.25-51.

[10]Robins on,Douglas.Nor mative Model[A].Mona

Baker.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 ranslation

S tudies[C].London:Routledge,1998.161-

163.

[11]罗新璋.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A].罗新

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19.

[12]T oury,Gideon.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Tr anslation

[M].Tel Aviv:Tel Aviv University,1980.

[13]Lefevere,Andréand Susan Bassnett.I ntr oducti on:

Pr oust’s Grand mother and the Thousand and One

N ight:The“Cultural Turn”in Translati on

Studies[A].Susan Bassnett and AndréLefevere.

07

Translation,H istory and Culture[C].London:

Pinter,1990.1-13.

[14]Lev√,J irí.Translati on A s a Decisi on Pr ocess

[A].Andre w Chester man.Readings in

Translation Theory[C].Finland:Oy Finn

Lectura Ab,1989.37-52.

[15]Toury,Gideon.A Handful of Paragraphs on

“Translati on”and“Nor m s”[J].Current Issues

in L anguage&Society,1998,(5):10-32. [16]Lefevere,André.Translation,Re w riting,and the

M anipulation of L iterary Fam e[M].London:

Routledge,1992.

[17]张齐颜.论多元系统理论对文学翻译的解释力

的不充分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

(1):100-103.

[18]金隄.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

译出版公司,1989.

[19]朱伊革.从庞德和林纾翻译个案反观多元系统

理论[J].国外外语教学,2003,(4):25-

28.

[20]王锦霞,三友.《论语》英译的多元系统理论阐

释[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4):32-35.

[21]张南峰.中西译论批评[M].北京: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4.

[22]王东风.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态

度[J].中国翻译,2000,(4):2-8.

[23]Venuti,La 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 istory of T ranslation[M].London:Routledge,

1995.

[24]陈福康.中国翻译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25]任继愈.中国佛教史(二)[M].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81.

[26]许钧(主编).文字?文学?文化:《红与黑》汉

译硏究[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7]CHANG,Na mfung.A M issing L ink in Even-

Z ohar’s Theoretical Thinking[J].Target,forth2

com ing.

收稿日期:2007—08—08

作者简介:张南峰,男,英国华威大学翻译研究哲学博士,香港屯门岭南大学翻译系教授。研究

方向为理论翻译学与描述翻译学。

“外教社博学文库”征稿启事

“外教社博学文库”的首次评选工作在外语界数位专家的支持下已顺利完成,并已选定十本博士论文,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为及时反映我国英语学术研究的发展现状,展示各个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成果,鼓励和扶植优秀的英语博士人才,外教社将继续充实“博学文库”,出版优秀的英语语言文学博士论文。本文库所征集书稿的条件和要求如下:

1)书稿应为作者的博士毕业论文(中英文皆可),论文须有创新点;

2)论文完成时间在2000年1月1日—2008年6月31日期间;

3)论文附有三位或以上博导(校内一位、校外二位)的推荐信;

4)作者在2000-2008年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主题的论文不少于2篇;

5)作者请从网上下载并填写投稿及推荐表格(htt p://https://www.doczj.com/doc/0210422054.html,),同时提交论文影印本二份(论文中不出现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本次征稿的截止日期为2008年12月31日。外教社将邀请专家匿名评审,遴选其中优秀论文出版。

投稿请寄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学术事业部(上海市大连西路558号,200083)

17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实录与评论 书面实录 时间:2009年4月9日 地点:图书馆六楼会议报告厅 主持人:李龙泉博士 参加者:赵彦春教授,姜孟博士,张晶老师,重工肖娴老师及川外其他中青年教师和研部各年级各 方向学生 本次讨论旨在对多元系统理论进行一次梳理,从而讨论其对翻译研究的积极意义以及不足,给广大 翻译理论爱好者提供一些思想的启迪。本次讨论首先由宋莹对这一主题进行大致的阐述: 一陈述部分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 理论背景 1. 俄国形式主义:什克洛夫斯基(Victor Shklovsky);蒂尼亚诺夫(Yury Tynjanov)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思想来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俄国形式主义,尤其是什克洛夫斯基、蒂尼亚诺夫等文艺理论家的理论。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文学作品并非是要体现作者的气质或时代精神,而是文学手段的聚合(amalgam),运用这些文学手段或手法是为了让语言或观点显得新颖、独特和陌生。 陌生化 (defamiliarization) 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核心。 陌生化的基本含义在于:“诗歌或文学作品中的一切表现形式,都不是对现实的严格模仿、正确反映或再现,相反,它是一种有意识的偏离、背反甚至变形、异化”(张冰,2000:8)。 蒂尼亚诺夫被认为是第一个将文学看作系统的人。在蒂尼亚诺夫看来,文学事实(literary fact)是一个关系实体(relational entity)。所谓的文学作品、文学类型、文学时代、文学或文学本身,实际上是若干特征的聚合,这些特征的价值取决于它们与网络系统中其他因素的相互关系。这样的文学其实就是一个系统。但这个系统绝非静止而是不断变化的。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相关搜索: 心理学, 奥地利, system, 系统论, 格式塔 一般系统论的历史背景系统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人类对系统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对简单系统研究得较多,而对复杂系统则研究得较少。 直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才逐渐形成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来源于生物学中的机体论,是在研究复杂的生命系统中诞生的。 1925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阿弗烈·诺夫·怀海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文中提出用机体论代替机械决定论,认为只有把生命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才能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系统思维最早出现在1921年建立的格式塔心理学,还在工业心理学研究中1958年Parry J.B.提出了系统心理学(system psychology)的词汇与概念。 1925年美国学者A.J.洛特卡发表的《物理生物学原理》和1927年德国学者W.克勒发表的《论调节问题》中先后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 1924~1928年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von贝塔朗菲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提出生物学中有机体的概念,强调必须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才能发现不同层次上的组织原理。他在1932年发表的《理论生物学》和1934年发表的《现代发展理论》中提出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和机体系统论的概念,把协调、有序、目的性等概念用于研究有机体,形成研究生命体的三个基本观点,即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层次观点。 1937年贝塔朗菲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哲学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但由于当时生物学界的压力,没有正式发表。1945年他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的文章,但不久毁于战火,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947~1948年贝塔朗菲在美国讲学和参加专题讨论会时进一步阐明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指出不论系统的具体种类、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存在着适用于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并于1954年发起成立一般系统论学会(后改名为一般系统论研究会),促进一般系统论的发展,出版《行为科学》杂志和《一般系统年鉴》。虽然一般系统论几乎是与控制论、信息论同时出现的,但直到60~70年代才受到人们的重视。 1968年贝塔朗菲的专著《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总结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方法和应用。1972年他发表《一般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试图重新定义一般系统论。贝塔朗菲认为,把一般系统论局限于技术方面当作一种数学理论来看是不适宜的,因为有许多系统问题不能用现代数学概念表达。 一般系统论这一术语有更广泛的内容,包括极广泛的研究领域,其中有三个主要的方面。 ①关于系统的科学:又称数学系统论。这是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系统,研究适用于一切系统的根本学说。②系统技术:又称系统工程。这是用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来研究工程系统、生命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等复杂系统。③系统哲学:它研究一般系统论的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并把它上升到哲学方法论的地位。贝塔朗菲企图把一般系统论扩展到系统科学的范畴,几乎把系统科学的三个层次都包括进去了。但是现代一般系统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尚局限于系统思想、系统同构、开放系统和系统哲学等方面。而系统工程专门研究复杂系统的组织管理的技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包括在一般系统论的研究范围内。

多元系统论中的规范概念

2008年9月 第31卷第5期 外国语 J ou rna l of F oreign L anguages Sep tember2008 Vol.31No.5 文章编号:1004-5139(2008)05-0064-08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多元系统论中的规范概念 张南峰 (岭南大学翻译系,香港屯门) 摘 要:多元系统论从超然物外的描述性视角来研究支配翻译活动及其它文化活动的规范。规范有模糊性、多样性,本身就是一个多元系统。一个时期,甚至一个译本,往往有不同的规范在同时运作,这正是多元系统论所预期并且要尝试解释的文化现象。如果我们认为它无法解释,那只是因为我们对它作了简单化的诠释。关键词:规范;多元系统;翻译;描述性;规范性 The Concept of Nor m s i n Polysyste m Theory CHAN G N am fung (D ep a rt m en t o f Tra n s l a ti o n,L i ngnan U n i ve rs ity,Tuen M un,Ho ng Ko ng) Abstract∶Polysystem theory l ooks at nor m s that govern translati onal and other cultural activities fr o m a descri p tive pers pective.The m selves a polysyste m,a variety of nor m s operate si m ultaneously in a peri od and even in a single text. This is exactly what the theory p redicts and sets out t o exp lain.Only a si m p lified inter p retati on would lead t o the conclusi on that it is unable t o do s o. Key words∶nor m;polysystem theory;translati on;descri p tive;p rescri p tive 21世纪以来,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在中国的翻译学界日趋流行,许多研究者译介、阐释或者应用这个理论,还有不少学者把它放在中国的语境中,检验其解释能力。但是,一些论文有时似乎表现出一种简单化、机械化的倾向,例如认为多元系统论假设一个译者或者一个时期必然要么归化要么异化,假如归化异化两种现象同时存在,则证明多元系统论的解释力有所不足。另外,“nor m”这个重要概念的翻译问题,也反映出对多元系统论的认识尚有不足之处。笔者认为,深入地探讨一下nor m这个概念,有助于澄清一些误会。 1.nor m的内涵与翻译 埃文─佐哈尔指出,不研究nor m s,就“无法理解任何人类系统的行为”;因此,对cultural nor m s的研究,“是一切功能分层理论的核心”[1:13]。他的“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位置”一文,目的之一是要探讨“翻译文学的位置对于翻译的nor m s、行为模式、政策可能有什么影响”[2:50]。他提出的假说是,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处于中心位置时,“译文在‘充分性’(adequacy)(即复制原文的主要文本关系)方面接近原文的可能性最大”;翻译文学处于边缘时,译文则与充分性会有很大差距[2:50]。针对这个假设,图里增添了“可接受性”(accep tability)这个术语,并补充说,译文倾向于充分性还是可接受性,取决于译者的initial nor m[4:56-57]。由此可见,nor m是多元系统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正如林克难所说,准确地理解了nor m的含义,也就掌握了描述翻译学派的精髓[3:15]。 nor m的汉译,林克难查到的有“标准”、“准则”、“规范”、“常模”,他自己则主张译为“行为常式”[3:15]。他断定,在nor m的以下两项定义之中: 46

论多元系统理论

论“多元系统论” 一伊塔玛·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的理论观点 多元系统论(Polysystem Theory)是以色列学者伊塔玛·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理论。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是基于俄国形式主义和捷克结构主义而提出的一种普通文化理论。佐哈尔于1978年将他在1970年至1977年间发表的一系列论文结成论文集,以《历史诗学论文集》(Papers in Historical Poetics)为名出版,首次提出了“多元系统”(Polysystem)这一术语。佐哈尔认为不应把翻译活动视作个别的文化现象,而应联系到更大的文化层次上加以探讨。多元系统论实现了对传统语言学和文学界限的突破,并结合翻译研究派的理论,对影响翻译过程的诸多因素及翻译的多元准则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有益探讨。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把各种社会符号现象,具体地说是各种由符号支配的人类交际形式,如语言、文学、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视作一个系统。而且,这个系统也不是单一的系统,而是一个由不同成分组成的、开放的结构,也即是一个由若干个不同的系统组成的多元系统。在这个多元系统里,各个系统“互相交叉,部分重叠,在同一时间内各有不同的项目可供选择,却又互相依存,并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运作。”[1]但是,在这个整体里各个系统的地位并不平等,它们有的处于中心,有的处于边缘。与此同时,它们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永无休止的斗争:处于中心的系统有可能被驱逐到边缘,而处于边缘的系统也有可能攻占中心位置。任何多元系统都是一个较大的整体文化的组成部分,必然与整体文化以及整体内的其他多元系统相互关联,同时它又可能与其他文化中的对应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大多元系统。因此,任何一个多元系统内发生的变化都不能孤立地看待,而必须与整体文化,甚至世界文化这一人类社会中最大的多元系统中的变化因素联系起来研究。[2]佐哈尔强调,他“创造‘多元系统’这个术语,其实是有用意的,就是要明确表达动态的、异质的系统观念,和共时主义划清界限”。所谓“动态”就是引入时间因素,考虑历时的演变与发展;而文学的“异质”则“体现在一个社会拥有两个(或者更多)的文学系统”。文学作品不是作为独立的对象来研究的,而应该被视为整个文学系统中的一部分。[3]文学系统被定义为“一个不断与其他秩序相互影响的文学秩序的功能系统”。佐哈尔声称,多元系统的一个重要原则便是“绝不以价值判断为准则来预先选择研究对象”,不仅应该研究文学系统中的“名著”和高雅文学,同时也要研究儿童文学、翻译文学、大众文学等等。一个文本在系统内的地位是高雅是俚俗并非取决于该文本的“内在特征”,而是取决于文本之外的“社会文化因素”。“多元系统”这一术语,意指某一特定文化里的各种文学系统的聚合,从诗这样“高级的”、或者说“经典的”形式(如具有革新意义的诗),到“低级的”、或者说“非经典的”形式(如儿童文学、通俗小说等)。 二“多元系统论”对翻译研究的新认识 概而言之,多元系统是指某一特定文化里的各种文学系统的聚合。多元系统论带给翻译研究的一个启示就是利用多元系统论来研究翻译作品(翻译文学)在

从多元系统论看儿童文学的翻译

2009年8月第28卷第8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 l o fH e ilong ji ang Coll ege o f Educati on A ug .2009V o.l 28N o .8 收稿日期:2009-05-06 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72202) 作者简介:谭敏(1977-),女,湖南湘乡人,英语系讲师,硕士,从事英美文学和翻译研究;赵宁(1957-),男,天津人,副院长,教授,从事应用语言学和翻译研究。 从多元系统论看儿童文学的翻译 谭 敏,赵 宁 (中国民航大学人文学院,天津300300) 摘 要:多元系统论是由特拉维夫翻译学派的伊塔马#埃文#佐哈尔教授提出的有关翻译的理论体系。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同属该学派的左哈尔#沙维特教授提出/儿童诗学翻译论0,对儿童文学翻译进行研究。这种对边缘文学翻译的研究体现了多元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是将多元系统论在实践中的拓展性运用。 关键词:多元系统论;翻译;儿童文学 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09)08-0100-02 一、引言 多元系统理论(po lysyste m theo ry)是由以色列特拉维夫翻译学派代表人物伊塔马#埃文#佐哈尔(Ita m a r Even -Zohar)教授早在7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翻译和文化理论体系。多元系统这一术语/意指某一特定文化里的各种文学系统的聚合,从诗这样-高级的.、或者说-经典的.形式,到-低级的.、或者说-非经典的.形式(如儿童文学、通俗小说等)0(谢天振,2003)。该理论把文学,包括翻译文学,和其他文化活动视为一个开放和动态的大系统,把翻译置于由语言文学、文化、社会等多个相关、相交甚至相迭的系统组成的大多元系统中研究,为翻译文学研究提供了多个视角和切入点,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领域。多元系统理论早已在西方翻译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我国虽然是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受到关注,近年来,却呈日趋深入,方兴未艾之势。但目前,此项研究多是围绕理论进行的形而上的探讨和综述。本文拟从实践的角度,考察特拉维夫翻译学派另一代表人物左哈尔#沙维特(Z ohar Shavit)对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成果,从而探索和寻求多元系统论在具体方法论上的体现和指导作用。 二、左哈尔#沙维特与/儿童诗学翻译论0 左哈尔#沙维特(1951))是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文化研究所的教授,诗学和比较文学系的副系主任,其主要研究领域是儿童文学翻译、儿童文化、以色列文化史、希伯来和犹太文化史。她用英文、希伯来文、德文撰写和编辑了多部有关文化翻译理论研究的著作和论文,包括:5儿童文学诗学61986(Poe tics of Chil dren .s L ite rature ),5儿童诗学介绍6(1996)(用希伯来文编著),5无阴影的过去6(1999)(A P ast w it hout Shado w ),论文5启蒙时期德国和犹太)希伯来儿童文学间的文学冲突6(L ite rary Inter ference be t w een G er m an and Je w ish-H ebrew Ch ildren .s L itera t ure during the Enli ghten -m ent ,1988),5边缘的自由:儿童文学的边缘位置导致的对儿童文学写作的限制6(F reedom i n M a rg i nality :The Constra i nts o fW riti ng f o r Chil dren ,R esulti ng fro m its M arg i na l Position ,2007),5在文学多元系统中体现其位置功能的儿童文学翻译6(T ransl a ti on o fCh il dren .s L itera t ure as a F uncti on o f its Po -siti on in t he L iterary Po l y syste m .,1978)等等。沙维特教授在特拉维夫大学创立了/儿童文化和教育0的项目,她提出的重要翻译理论是/儿童诗学翻译论0。 根据特拉维夫翻译研究学派的先驱之一,伊塔马#埃文#佐哈尔提出的/多元系统论0思想,翻译应该被置于多元系统内研究,而多元系统指的是社会中各种相关的系统)))文学以及文学以外所有相关的系统的集成。多元系统论认为,/系统是分层级的,包括所谓/高级的0、/中央的0、/经典的0文学形式、例如诗歌,以及所谓/低级的0、/边缘的0、/非经典的0文学形式,例如儿童文学和通俗文学0(孙文龙、周评,2005)。沙维特教授将该理论运用于具体的微观的实践,将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翻译和儿童文化作为多元系统中处于边缘地位的文学和文化形式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儿童诗学翻译论0,即儿童文学是富有教育性且符合儿童阅读接受度的文学作品。所以译者应考虑到成人及儿童读者之间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达成不同的翻译目标。在儿童文学的概念问题上,她赞同佐哈尔的/文学多元系统的动态概念0,认为儿童文学不应被划入固定的范 ) 100)

(系统论与需要论)学习内容

单元2 认知护理学的支持理论 第三章护理学支持理论 第一节一般系统论 第二节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说出系统的概念、基本属性、需要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2.能理解一般系统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3.能正确理解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及一般规律。。 4.能正确理解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1.能正确评估患者,运用系统思想提供护理。 2.能正确分析、预测患者的需要并提供相应的护理。 素质目标 1.学会善于思考、正确运用护理相关理论指导护理实践的工作方法。 2.养成尊重、关心和爱护病人的工作素养。 【教学重点】 1.系统的基本属性 2.一般系统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3.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及一般规律 4.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开放系统在护理程序中的运用 2.分析和判断患者的需要 3.需要理论在护理诊断中的运用 【教学时数】2学时(理论2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提问式、习题训练式【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程序】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2.展示讲授内容

1)基本概念:系统、系统论、一般系统论;需要、基本需要等 2)系统的基本属性;需要的特征、影响需要的因素 3)护理相关理论的主要内容:一般系统论、人类基本需要理论(马斯洛、卡利什、韩德森) 4)相关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一般系统论、人类基本需要理论 3.给出教学目标 情景设置 ××,男,15岁,因右外踝损伤伴剧痛30分钟急送来院。患者右外踝有一5×6cm2大小的青紫肿胀区域,有明显压痛。患者右脚扭伤应检查哪些方面?应用何种工作思路制定患者康复的计划? 第一节一般系统论 一、系统的概念 1.系统 系统(system)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具有一定结构及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论 系统论(System Theory)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科学。 3.一般系统论 一般系统论(General System Theory)是研究复杂系统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又称普通系统论。一般系统论包括数学系统论、系统工程及系统哲学等三个主要的方面。贝塔朗菲创立的一般系统论,从理论生物学的角度归纳了人类的系统思想,运用类比和同构的方法,建立开放系统的一般系统理论,故属于类比型一般系统论。 二、系统的分类 1.按组成要素的性质分为自然系统、人为系统、复合系统。 自然系统:指人类未加以干预的原始系统,如人体系统、生态系统、天体、海洋等。 人为系统:指人类加以干预,为某特定目标而人为建立的系统,如护理质量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实录与评论 书面实录 时间:2009年4月9日 地点:图书馆六楼会议报告厅 主持人:李龙泉博士 参加者:赵彦春教授,姜孟博士,张晶老师,重工肖娴老师及川外其他中青年教师和研部各年级各方向学生 本次讨论旨在对多元系统理论进行一次梳理,从而讨论其对翻译研究的积极意义以及不足,给广大翻译理论爱好者提供一些思想的启迪。本次讨论首先由宋莹对这一主题进行大致的阐述: 一陈述部分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 理论背景 1. 俄国形式主义:什克洛夫斯基(Victor Shklovsky);蒂尼亚诺夫(Yury Tynjanov)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思想来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俄国形式主义,尤其是什克洛夫斯基、蒂尼亚诺夫等文艺理论家的理论。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文学作品并非是要体现作者的气质或时代精神,而是文学手段的聚合(amalgam),运用这些文学手段或手法是为了让语言或观点显得新颖、独特和陌生。 陌生化 (defamiliarization) 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核心。 陌生化的基本含义在于:“诗歌或文学作品中的一切表现形式,都不是对现实的严格模仿、正确反映或再现,相反,它是一种有意识的偏离、背反甚至变形、异化”(张冰,2000:8)。 蒂尼亚诺夫被认为是第一个将文学看作系统的人。在蒂尼亚诺夫看来,文学事实(literary fact)是一个关系实体(relational entity)。所谓的文学作品、文学类型、文学时代、文学或文学本身,实际上是若干特征的聚合,这些特征的价值取决于它们与网络系统中其他因素的相互关系。这样的文学其实就是一个系统。但这个系统绝非静止而是不断变化的。

系统论

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创立的。他在1925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l937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5撬穆畚摹豆赜谝话阆低陈邸罚?945年才公开发表,他的理论于1948年在美国再次讲授"一般系统论"时,才得到学术界的重视。确立这门科学学术地位的是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的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General System Theory; 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该书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组成整体的意思。今天人们从各种角度上对系统下的定义不下几十种。一般系统论则试图给一个能描示各种系统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统定义.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整体大于部分发之和)。其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纳规律性,并优化系统的整体功能。所以从系统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通存在的。系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情况来划分系统的类型。按人类干预的情况可划分自然系统、人工系统,按学科领域就可分成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思维系统,按范围划分则有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按与环境的关系划分就有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孤立系统等等。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地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一个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也就是说,研究系统的目的在于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 系统论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地变化。以往研究问题,总是将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整体的性质,用最简单因素说明复杂事物。这是几百年来在特定范围内行之有效、人们最熟悉的思维方法。在现代科学的整体比和高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在人类面临许多规模巨大、关系复杂、参数众多的复杂问题面前,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而系统分析方法却能站在时代前列.高屋建瓴,综观全局.别开生面地为研究现代复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方式。所以系统论、连同信息沦、控制论等其他横断科学一起所提供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人类的思维开拓新路,它们作为现代科学的新潮流、促进着各门科学的发展。 系统论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反映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所以它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得到广泛地应用。系统论不仅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而且也为解决现代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等方面的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系统观念正渗透到每个领域。目前在体育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不少重大的成果。

贝塔朗菲对于系统的定义及特征

一般系统论的历史背景 系统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人类对系统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对简单系统研究得较多,而对复杂系统则研究得较少。 直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才逐渐形成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来源于生物学中的机体论,是在研究复杂的生命系统中诞生的。 1925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阿弗烈·诺夫·怀海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文中提出用机体论代替机械决定论,认为只有把生命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才能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系统思维最早出现在1921年建立的格式塔心理学,还在工业心理学研究中1958年Parry J.B.提出了系统心理学(system psychology)的词汇与概念。 1925年美国学者A.J.洛特卡发表的《物理生物学原理》和1927年德国学者W.克勒发表的《论调节问题》中先后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 1924~1928年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von贝塔朗菲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提出生物学中有机体的概念,强调必须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才能发现不同层次上的组织原理。他在1932年发表的《理论生物学》和1934年发表的《现代发展理论》中提出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和机体系统论的概念,把协调、有序、目的性等概念用于研究有机体,形成研究生命体的三个基本观点,即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层次观点。 1937年贝塔朗菲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哲学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但由于当时生物学界的压力,没有正式发表。1945年他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的文章,但不久毁于战火,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947~1948年贝塔朗菲在美国讲学和参加专题讨论会时进一步阐明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指出不论系统的具体种类、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存在着适用于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并于1954年发起成立一般系统论学会(后改名为一般系统论研究会),促进一般系统论的发展,出版《行为科学》杂志和《一般系统年鉴》。虽然一般系统论几乎是与控制论、信息论同时出现的,但直到60~70年代才受到人们的重视。 1968年贝塔朗菲的专著《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总结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方法和应用。1972年他发表《一般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试图重新定义一般系统论。贝塔朗菲认为,把一般系统论局限于技术方面当作一种数学理论来看是不适宜的,因为有许多系统问题不能用现代数学概念表达。 一般系统论这一术语有更广泛的内容,包括极广泛的研究领域,其中有三个主要的方面。 ①关于系统的科学:又称数学系统论。这是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系统,研究适用于一切系统的根本学说。②系统技术:又称系统工程。这是用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来研究工程系统、生命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等复杂系统。③系统哲学:它研究一般系统论的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并把它上升到哲学方法论的地位。贝塔朗菲企图把一般系统论扩展到系统科学的范畴,几乎把系统科学的三个层次都包括进去了。但是现代一般系统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尚局限于系统思想、系统同构、开放系统和系统哲学等方面。而系统工程专门研究复杂系统的组织管理的技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包括在一般系统论的研究范围内。

系统论方法

一、系统论方法 系统论方法是指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和改造客观对象的方法,要求人们从整体的观点出发,全面地分析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此系统与他系统的关系,从而把握其内部联系与规律性.达到有效地控制与改造系统的目的。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教育技术研究要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地处理和研究问题。 系统论方法还要求人们建造反映系统运动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定量地进行研究,探索实现优化的途径和手段。 所谓系统是由要素构成的,是各种要素组织起来的有特定功能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系统论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Bertalanfy)创立。自系统论和系统方法创立以后,这种科学方法不断地获得充实和发展,该方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⒈整体性和综合化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系统论的一个最重要原则。它要求人们在研究问题时,要牢固地树立全局观念,始终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用什么要素(子系统)构成整体,各要素(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如何安排,都要有利于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 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部分功能之总和。任何系统虽由若干部分(要素)所构成,但在功能上,各部分功能的总和不等于整体的功能;任何系统的整体功能ET,等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E1,加上各部一分相互联系形成结构产生的功能ER,即 ET= E1+ ER ⒉联系性原则 联系性原则的意思,一是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和制约;二是讲系统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从哲学意义上讲,系统、环境和要素是有密切联系的,一种事物总是存在于某种系统之中,从而作为该系统的一个要素。如果把这一事物从其特定的系统中离析出来,它就必然落于另一个系统中,成为具有新质类型关系的系统中的一个要素。任何一个系统都是较高一级系统的要素(或子系统),同时任何一个系统的要素又是较低一级的系统。对于一个特定系统来说,其他系统则是该系统存在的外部环境。所以,系统、要素和环境三者是有机统一的关系,是彼此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结构是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组织形式,功能是系统在一定环境下所能发挥的作用,不同的结构可以发生不同的功能。 ⒊动态性原则 任何系统都不是绝对的、封闭的和静止的,它总是存在于特定地环境之中,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换,受着环境的影响,具有开放性,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⒋最优化原则 这是系统论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人们对系统进行研究和改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系

多元函数微分学总结

多元函数微分学总结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第八章多元函数微分学 基本知识点要求 1.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以及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3.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全微分,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了解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4.理解方向导数与梯度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5.熟练掌握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的求法. 6.了解隐函数存在定理,熟练掌握多元隐函数偏导数的求法. 7.了解空间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的概念,熟练掌握它们的方程的求法。 8.了解二元函数的二阶泰勒公式. 9.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掌握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基本题型及解题思路分析 题型1 与多元函数极限、连续、偏导数和可微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题 1.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及二元函数极限的计算。 (1)基本概念

①二元函数极限的定义:设()(,)f P f x y =的定义域为D ,000(,)P x y 是D 的聚点.若?常数A ,对于?0ε>,总?0δ>,使得当0(,)(,)P x y D U P δ∈时,都有 ()(,)f P A f x y A ε-=-<成立,则称A 为函数(,)f x y 当00(,)(,)x y x y →时的极限,记 作 000 (,)(,) lim (,)lim ()x y x y P P f x y A f P A →→==或。 ②二元函数的连续:设()(,)f P f x y =的定义域为D ,000(,)P x y 为D 的聚点,且 0P D ∈.若 0000(,)(,) lim (,)(,)x y x y f x y f x y →=,则称(,)f x y 在点000(,)P x y 连续。 (2)关于二元函数极限的解题思路 注意:在二元函数0 lim ()P P f P A →=存在的定义中,0P P →方式任意,正是由于这 一点致使二元函数有与一元函数不一样的性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比较、总结和体会二者之间的不同。 ① 证明二元函数的极限不存在:若0P P 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趋于时,()f P 的极 限不同,则0 lim ()P P f P →一定不存在(见例1)。 ②求二元函数的极限:可以应用一元函数求极限方法中的适用部分求二元 函数的极限,比如:极限的局部有界性、局部保号性、四则运算法则、夹逼准则、两个重要的极限、变量代换法则、等价无穷小代换、分子分母有理化、无穷小量与有界变量的乘积仍为无穷小量、连续性等(见例2) 例1证明:2 24(,)xy f x y x y =+在原点0,0()的极限不存在。 【分析】观察分子、分母中变量,x y 的各次幂的特点,可考虑选择路径 2x ky =。 证明: 22 24242442000lim (,)lim lim 1y y y x ky x ky xy ky k f x y x y k y y k →→→=====+++, k ∴不同,极限值就不同,故 (,)(0,0) lim (,)x y f x y →不存在。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1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 1 摘要:鲁迅是中国伟大的革命文学家、思想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翻译家。他的文学翻译和翻译思想在中国翻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鲁迅翻译思想,几乎涵盖了翻译咨询题的各个层面,对我国翻译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阻碍。本文运用多元系统理论来研究鲁迅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进一步加深鲁迅翻译研究深度。 关键词:鲁迅;翻译思想;异化翻译;多元系统理论; On Lu Xun’s Translation Thought and Strate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ysystem Theory Huang Xiaoju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Jian gxi Ganzhou, 341000) Abstract: Lu Xun was a great revolutionary writer, thinker and outsta nding literary translator in China. His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th ought have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a’s translation history for proposing a series of excellent comments with profound and unique insights on tra nslation, which almost covered every aspect of translation, such as the pu rpose of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principle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and trans lation criticism and so on. This article applies Polysystem Theory to stud y Lu Xun’s translation thought and strategy and further deepen the resea rch on Lu Xun’s translation. Keywords: Lu Xun; translation thought; foreignization strategy;Po lysystem Theory 引言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一般系统论的历史背景系统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人类对系统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对简单系统研究得较多,而对复杂系统则研究得较少。 直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才逐渐形成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来源于生物学中的机体论,是在研究复杂的生命系统中诞生的。 1925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阿弗烈·诺夫·怀海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文中提出用机体论代替机械决定论,认为只有把生命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才能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系统思维最早出现在1921年建立的格式塔心理学,还在工业心理学研究中1958年Parry J.B.提出了系统心理学(system psychology)的词汇与概念。 1925年美国学者A.J.洛特卡发表的《物理生物学原理》和1927年德国学者W.克勒发表的《论调节问题》中先后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 1924~1928年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von贝塔朗菲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提出生物学中有机体的概念,强调必须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才能发现不同层次上的组织原理。他在1932年发表的《理论生物学》和1934年发表的《现代发展理论》中提出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和机体系统论的概念,把协调、有序、目的性等概念用于研究有机体,形成研究生命体的三个基本观点,即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层次观点。 1937年贝塔朗菲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哲学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但由于当时生物学界的压力,没有正式发表。1945年他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的文章,但不久毁于战火,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947~1948年贝塔朗菲在美国讲学和参加专题讨论会时进一步阐明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指出不论系统的具体种类、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存在着适用于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并于1954年发起成立一般系统论学会(后改名为一般系统论研究会),促进一般系统论的发展,出版《行为科学》杂志和《一般系统年鉴》。虽然一般系统论几乎是与控制论、信息论同时出现的,但直到60~70年代才受到人们的重视。 1968年贝塔朗菲的专著《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总结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方法和应用。1972年他发表《一般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试图重新定义一般系统论。贝塔朗菲认为,把一般系统论局限于技术方面当作一种数学理论来看是不适宜的,因为有许多系统问题不能用现代数学概念表达。 一般系统论这一术语有更广泛的内容,包括极广泛的研究领域,其中有三个主要的方面。 ①关于系统的科学:又称数学系统论。这是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系统,研究适用于一切系统的根本学说。②系统技术:又称系统工程。这是用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来研究工程系统、生命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等复杂系统。③系统哲学:它研究一般系统论的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并把它上升到哲学方法论的地位。贝塔朗菲企图把一般系统论扩展到系统科学的范畴,几乎把系统科学的三个层次都包括进去了。但是现代一般系统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尚局限于系统思想、系统同构、开放系统和系统哲学等方面。而系统工程专门研究复杂系统的组织管理的技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包括在一般系统论的研究范围内。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

第八章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 (讲授法18学时) 上册研究了一元函数微分法,利用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求直线上质点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也可以求曲线的切线的斜率,可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最值等,但这远远不够,因为一元函数只是研究了由一个因素确定的事物。一般地说,研究自然现象总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确定空间的点需要三个坐标,所以一般的物理量常常依赖于四个变量,在有些问题中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变量,这样就有必要研究多元函数的微分学。 多元函数微分学是一元函数的微分学的推广,所以多元函数微分学与一元函数微分学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应特别注意它们的不同之处。 一、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以及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3、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全微分,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了解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了解全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4、理解方向导数与梯度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5、掌握多元复合函数偏导数的求法。 6、会求隐函数(包括由方程组确定的隐函数)的偏导数。 7、了解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的概念,会求它们的方程。 8、了解二元函数的二阶泰勒公式。 9、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2课时 第二节偏导数2学时 第三节全微分2学时 第四节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2学时 第五节隐函数的求导公式2学时 第六节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何应用2学时 第七节方向导数与梯度2学时 第八节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2学时 三、教学内容的重点及难点: 重点: 1.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 2.偏导数的定义;全微分的定义 3.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隐函数的求导法则 4.方向导数与梯度的定义 5.多元函数的极值与最值的求法 难点: 1.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个概念,即多元函数极限的存在性、多元函数的连续性、偏导数的存在性、全微分的存在性、偏导数的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2.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中,抽象函数的高阶导数; 3.由方程组确定的隐函数的求导法则; 4.梯度的模及方向的意义; 5.条件极值的求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