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对分析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集对分析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集对分析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集对分析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文章编号:1007 4929(2007)01 0013 03

集对分析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邱 林1,唐红强1,陈海涛1,徐 亮2

(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08;2.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科研所,四川成都610072)

摘 要:同一级别不同地区的地下水水质会因评价指标数值的差异而有所差别,将集对分析法运用到地下水水

质评价中,可以先通过计算评价样本与评价指标之间的联系度对样本作初步的排序,再对样本作进一步的同一、差

异、对立的集对分析以判断出评价样本的等级。研究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采用其他评价方法时基本一致,且集对分

析法简便、实用,计算结果客观、稳定,是一种有效的水质评价方法。

关键词:集对分析法;地下水;水质评价

中图分类号:T V211.1+2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Set Pair Analysis Method in the Evaluation of Groundwater Quality

QIU Lin1,TANG Hong qiang1,CHEN Hai tao1,XU Liang2

(1.N or th China Institute of W ater Conservancy and H y dr oelectr ic Po wer,Zheng zho u450008,China;

2.Cheng du H ydro electric I nv estigation&Desig n I nstit ute o f CP C,Chengdu610072,China)

Abstract:T he g roundw ater quality of different reg io ns at the same classificatio n may be differ ent because of the differ ent evaluation indicato rs.T he pa per applies set pair analysis method to the ev aluatio n of g ro undw ater quality.T he samples wer e fir st ly classified pr elim ina rily by calculating the relat ion degr ee between the samples and ev aluatio n indicat ors.T hen the samples wer e r anked thro ug h farther same,difference and antago nism set pair analysis.T he applicat ion result sho wed that the evaluation result of set pair analy sis met ho d was consistent w ith that o f ot her eva luation met ho ds.Fur ther mor e,the set pair analy sis method is simple and practical,and its outcomes are objective and stable.So,it is an effectiv e evaluation met ho d o f water quality.

Key words:set pair analysis;gr ound w ater;water qualit y evaluat ion

0 引 言

在我国北方地区及许多城市中,地下水作为重要的供水水源,对保障、推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建设、工农业发展,地下水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的水质和水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地下水资源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概括为3个方面:一是由于过度抽取引起的损耗问题;二是主要由于排水不当和利用不充分所引起的水涝和盐渍化问题;三是由于农业、工业及其他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1]。研究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水质评价的数学模型很多,每种模型都有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常用的有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等。但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时因子负荷符号交替使得函数意义不明确,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不能反映客观发展水平;层次分析法无论是建立层次结构还是构造判断矩阵,人的主观判断、选择、偏好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极大,判断失误就可能造成决策失误;模糊数学方法不能解决评价指标相关造成的信息重复问题,评价精度一般较低。在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时,集对分析法借助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分析先对样本进行定性分析,再通过计算联系度来定量评价地下水水质以实现合理、高效利用地下水资源的目的。

1 评价地下水水质的集对分析模型

1.1 地下水水质评价的集对分析原理

集对分析法[2,3](Set pair ana lysis)是我国学者赵克勤先生于1989年在包头市召开的全国系统理论会上提出的一种处理

收稿日期:2006 04 26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HNCX2003 17)。

作者简介:邱 林(1960 ),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水资源系统管理研究。13

节水灌溉 2007年第1期

不确定性问题的系统分析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把确定不确定视作一个确定不确定系统,在这个确定不确定系统中,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并可用一个能充分体现其思想的确定不确定式子 =a+bj+cj来统一地描述各种不确定性,从而把对不确定性的辨证认识转换成一个具体的数学工具。其中 表示联系数,对于一个具体问题即为联系度;a表示2个集合的同一程度,称为同一度;b表示2个集合的差异程度,称为差异度;c表示2个集合的对立程度,称为对立度。i为差异度标识符号或相应系数,取值为(-1, 1),i在-1~1变化,体现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的相互转化,随着i0,不确定性明显增加,i取-1或者1时都是确定的;j为对立度标识符号或相应系数,取值恒为-1。

联系度 与不确定系数i是该理论的基石,该理论包容了随即、模糊、灰色等常见的不确定现象。地下水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地下水水质评价实质上就是一个具有确定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与具有不确定性的评价因子及其含量变化相结合的分析过程。将集对分析方法用于地下水水质评价,可以将待评价地区的地下水水质的某项指标和其标准分为2个集合,这2个集合就构成一个集对,若该指标处于评价级别中,则认为是同一;若处于相隔的评价级别中,则认为是对立;若指标在相邻的评价级别中,则认为是异;取差异系数i在-1~1变化,越接近所要评价的级别,i越接近1;越接近相隔的评价级别,i越接近-1。根据集对分析联系度表达式中的同一度、差异不确定度、对立度数值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制约、转化关系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

1.2 地下水水质评价的集对分析方法

在自然界中,影响地下水水质的有害物质有很多,只能有选择地选取一些地下水水质参数进行评价,选择参数时要视研究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定,尽可能选取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真实客观地反映地下水水质的指标。对一个地区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时,假定有N个评价指标,其中S个评价指标优于标准,有P个评价指标较差于标准,有F个评价指标未测或缺乏比较。运用集对分析方法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时,应将评价区域的各个指标与评价标准构筑成一个集对,则该地区的联系度表达式为:

=S

N +F

N

i P

N

j(1)

式中:i、j分别为差异不确定度和对立度标记。

设a=S

,b=

F

,c=

P

,则a、b、c依次为同一度、差异不

确定度、对立度,式(1)就可以简写为:

=a+bi+cj(2) 在上述定义中,a、b、c满足归一化条件,即a+b+c=1。

根据集对分析理论,式(2)中的同一度a和对立度c都是相对确定的,而差异度是相对不确定的,同时由于a、b、c三者大小关系及定量分析,可以分析地下水水质情况。进一步分析评价指标的数值与评价地下水水质分级标准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地下水水质即使处于同一级别,也会因评价指标数值的差异而使地下水水质有所不同。因此,相对于分级标准可以继续做同一、差异、对立的集对分析。

根据分析所选地下水水质评价指标,可知评价指标都为成本型指标即为越小越优型,计算式为:

mk=

1+0i+0j x![0,S1]

S2-x

S2-S1

+

x-S1

S2-S1

i+0j x![S1,S2]

0+

S3-x

S3-S2

i+

x-S2

S3-S2

j x![S2,S3]

0+0i+1j x![S3,+?]

(3)

式中:S1,S2,S3分别为评价指标的门限值,将作为集对分析联系度表达式中的同一度、差异度、对立度的取值依据;x为各个待评价地区地下水水质状况的实际值;m为第m个待评价地下水水质样本;k为第k个评价指标。

由联系度(1)式计算结果,根据同一度、差异不确定性度和对立度的大小可以对各个待评价地下水水质的好坏进行评价排序和归类,根据式(3)的计算结果,分别取其平均值,得到评价样本m的平均联系度 m,其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m=1

n

#n

k=1

m k 1?k?n(4) 针对评价样本m,比较 m中的a、b、c的相对大小,使得p =max{a,b,c},结合样本的级别来确定该样本地下水水质所属的等级阶段。

2 应用实例

2.1 评价指标的确定及等级分类

影响地下水水质的因素很多,在确定评价指标时,应充分考虑各个影响指标,选取能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真实客观地反映地下水水质的指标。本文以邯郸市化工区地下水水质资料为例[3],该区共有7个水井测点,选取水的硬度(以CaO值计),SO2-4,Cl-、F和有机磷5项作为评价指标,各水井测点评价指标实测数据详见表1。

表1 各测点实测值m g/L 测点硬度SO2-4Cl-F有机磷

11289.06192.051856.05 1.200.005

21804.00153.212573.50 1.35 1.171

31176.34277.802094.07 1.350.384

4689.44142.20782.320.730.019

51422.321120.05726.880.990.028

61381.55217.021694.780.670.051

7397.66279.02216.040.630.022 依据水质所受污染的情况,将其分为3级,%级为未污染水,&级已污染水,?级为严重污染水。水质污染分级标准见表2。

表2 水质污染分级标准m g/L 污染级别硬度SO2-4Cl-F有机磷%级250250250 1.000.050

&级400500350 1.500.100

?级170010001250 3.000.500 2.2 地下水水质评价

根据前述方法,以水质分级%、&、?级指标的门值作为集对分析联系度表达式中的同一度、差异度、对立度的取值依据,

先确定出同一度a和对立度c的值,再由a+b+c=1确定出差异度b的值,则7个测点水质评价的集对分析联系度分别为:

1=2

5+

2

5

i+

1

5

j=0.4+0.4i+0.2j

2=1

5+

1

5

i+

3

5

j=0.2+0.2i+0.6j

3=0

5+4

5

i+1

5

j=0+0.8i+0.2j

4=3

5+

2

5

i+

5

j=0.6+0.4i+0j

5=2

5+

2

5

i+

1

5

j=0.4+0.4i+0.2j

6=2

5+

2

5

i+

1

5

j=0.4+0.4i+0.2j

7=3

5

+2

5

i+0

5

j=0.6+0.4i+0j

比较7个测点水质的关联度得:测点1,5,6属于同一级

别,测点4和7属于同一级别;测点4和7水质优于测点1,5,

6,测点2水质次之,测点3水质最差。但还不能判断出测点4

和7哪一个水质更优,同样也不能判断出测点1,5,6之间的优

劣。通过进一步分析评价因子的具体含量与水质分级标准间

的数量关系,可以看出,即使处于同一级别的水,也会因指标的

含量差异而使得水质有所不同,因而继续作同一、差异、对立的

集对分析以判别各测点水质的等级情况。

根据式(3)计算得到各个评价指标对各个待评地下水水质

评价的联系度及其联系度均值见表3。

表3 联系度及其均值

联系度

1

a b c

2

a b c

3

a b c

4

a b c

5

a b c

6

a b c

7

a b c

硬度00.3160.68400100.4030.59700.7770.22300.2140.78600.2450.7550.0160.9840 SO2-4 1.000001000.8890.1110 1.0000000 1.000 1.000000.8840.1160 Cl-00100100100.5200.48000.5810.41900 1.000 1.00000 F0.6000.40000.3000.700000.3000.700 1.00000 1.00000 1.00000 1.00000有机磷 1.0000000100.2900.710 1.00000 1.000000.9800.0200 1.00000均值0.5200.1430.3370.2600.1400.6000.2380.3010.4610.6000.2590.1410.4000.1590.4410.5960.0530.3510.7800.2200

即有:

1=0.52+0.143i+0.337j

2=0.26+0.14i+0.6j

3=0.238+0.301i+0.461j

4=0.6+0.259i+0.141j

5=0.4+0.159i+0.441j

6=0.596+0.053i+0.351j

7=0.78+0.22i+0j

按地下水水质污染程度由轻到重的顺序排序有:点7,点4,点6,点1,点5,点2,点3。由p=max{a,b,c}和每个测点水质所属的级别判断出各个测点水质的等级,点1、2、3、5、6水质为?级,点4、7水质为%级,与文献[3,4]及采用综合评判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见表4。

表4 不同方法比较

方 法

点 号

1234567

属性识别法???&??%

综合评判法???&??&

模糊物元法???&??%

集对分析法???%??%

由表4可以看出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评价结果令人满意,点4的评价结果略有不同,从 4的计算结果看出a最大,且超过了0.5,c值较小,所以本文将点4认为评为%级是合理的,这与点7是同一级别的结论也是吻合的。

3 结 语

本文将集对分析理论运用于邯郸市化工区地下水水质评价中,评价结果与采用其他方法时基本一致,且集对分析法计算简便,实用,是一种有效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另外,地下水水质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通过对地下水水质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借助集对分析理论中的同一度、差异度和对立度的变化就能清楚地发现地下水水质的变化情况,这对制定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决策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姜文来,唐 曲,雷 波,等.水资源管理学导论[M].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2005.

[2] 赵克勤.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J].大自然探索,1994,13(1):

67-72.

[3] 赵克勤,宣爱理.集对论一种新的不确定性理论方法与应用

[J].系统工程,1996,14(1):18-23.

[4] 舒军龙,潘仲麟.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干旱环境检测,1998,12(4):224-227.

[5] 张先起,梁 川.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

应用[J].水利学报,2005,36(9):1057-1061.

[6] 刘 慧,龚士良.集对分析在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工程勘察,2000,(5):16-18.

[7] 郭文献,徐建新,卢双宝.集对分析在区域雨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灌溉排水学报,2005,24(4):66-68. [8] 李凡修,辛 焰,陈 武.集对分析用于湖泊营养化评价研究[J].

重庆环境科学,2000,22(6):10-11,16.

[9] 虞登梅,江晓益.地下水水质评价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J].西安

科技学院学报,2003,23(1):27-29,37.

[10] 尚松浩.水资源系统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6.

地下水水质分析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4848-9 1、引言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 2.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引用标准 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4、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4.1、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4.2、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见表一) 表一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项目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色(度)≤5 ≤5 ≤15 ≤25 >25 嗅和味无无无无有 浑浊度(度)≤3 ≤3 ≤3 ≤10 >10 肉眼可见物无无无无有 PH 06.5~8.5 5.5~6.5 8.5~9 <5.5,>9 总硬度(以CaCO3计)(mg/l)≤150 ≤300 ≤450 ≤550 >550 溶解性总固体(mg/l)≤300 ≤500 ≤1000 ≤2000 >2000 硫酸盐(mg/l)≤50 ≤150 ≤250 ≤350 >350 氯化物(mg/l)≤50 ≤150 ≤250 ≤350 >350 铁(Fe)(mg/l)≤0.1 ≤0.2 ≤0.3 ≤1.5 >1.5 锰(Mn)(mg/l)≤0.05 ≤0.05 ≤0.1 ≤1.0 >1.0 铜(Cu)(mg/l)≤0.01 ≤0.05 ≤1.0 ≤1.5 >1.5 锌(Zn)(mg/l)≤0.05 ≤0.5 ≤1.0 ≤5.0 >5.0 钼(Mo)(mg/l)≤0.001 ≤0.01 ≤0.1 ≤0.5 >0.5 钴(Co)(mg/l)≤0.005 ≤0.05 ≤0.05 ≤1.0 >1.0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mg/l)≤0.001 ≤0.001 ≤0.002 ≤0.01 >0.01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不得检出≤0.1 ≤0.3 ≤0.3 >0.3

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

1 引言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 引用标准 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4 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4.1 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 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表1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根据地下水各指标含量特征,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础。以地下水为水 源的各类专门用水,在地下水质量分类管理基础上,可按有关专门用水标准进行管理。 5 地下水水质监测 5.1 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 5750《生活饮用 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5.2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 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5.3 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

地下水调查评价规范

地下水调查评价规范 一、资质内容 根据《资质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业务范围分以下5项内容。同时,结合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特点和承担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业务单位的实际情况,分列相应的单项业务范围: (一)水文水资源监测:地表水水量监测、地下水水量监测、水质监测、水文调查、水文测量、水平衡测试、水能勘测。 (二)水文水资源情报预报:水文情报预报、水质预测预报、地下水预测预报。 (三)水文测报系统设计与实施。 (四)水文分析与计算。 (五)水资源调查评价:地表水水资源调查评价、地下水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质评价。 二、资质分级标准 根据《资质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分为甲、乙两级。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一)甲级 1、单位资历和能力 a、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具有专门从事水文、水资

源调查评价工作的机构,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必备的工作条件,内部管理制度健全。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有专门的项目管理制度。 b、注册资金或开办资金不低于200万元。 c、从事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或相关工作10年以上,是行业的骨干单位。 d、从事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或相关工作的专职技术人员不少于30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骨干不少于10人。聘用专职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不得高于技术人员总数的10%,以上人员不得同时在其他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机构从业。 e、熟悉和掌握流域和区域的水文水资源状况,能够独立承担和完成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一个大江大河流域范围的水文水资源监测、水文水资源情报预报、水文测报系统设计与实施、水文分析与计算、水资源调查评价的一个以上单项业务工作。 f、近5年内完成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或相关工作10项以上,其中不少于3项通过省部级或流域机构业务主管部门审查,或者不少于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参加过相关国家、行业、地方技术标准、规范及定额的编制工作。 2、单项资质要求 ⑴水文水资源监测 ①地表水水量监测 a、技术力量:从事地表水水量监测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5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含大专,下同)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

地表水水质和地下水水质评价20 9

XX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培训教材 地表水水质和地下水水质评价(《细则》第2.7-2.8节) XX省院 年月

目录 2.7 地表水水质 (2) 2.7.1 评价内容 (2) 2.7.2 水化学类型分析 (2) 2.7.3 现状水质评价 (2) 2.7.4 现状底质污染评价 (4) 2.7.5 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4) 2.7.6 水资源分区水质现状评价 (5) 2.7.7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分析 (5) 2.7.8 地表水供水水源地水质评价 (6) 2.8 地下水水质 (6) 2.8.1 基本技术要求 (6) 2.8.2 地下水化学分类 (7) 2.8.3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7) 2.8.4 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9) 2.8.5 地下水污染分析 (10) 2.8.6 大型及特大型地下水水源地水质评价 (11) 附录Ⅱ-2 地表水化学类型阿廖金分类法 (12) 附录Ⅱ-3 地表水水质趋势回归分析日历年与十进位年折算方法 (14) 附录Ⅱ-3(增)趋势分析方法 (15) 附录Ⅱ-4 地表水水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 (21) 附录Ⅱ-5 地下水化学类型舒卡列夫分类法 (26)

2.7 地表水水质 2.7.1 评价内容 地表水水质是指地表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特征和性质。地表水水质评价内容包括各水资源分区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现状水质(含污染状况)、水质变化趋势、地表水供水水源地水质以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情况等。要求广泛收集各有关部门的水质监测资料,并注意对其口径与标准的均一化。 2.7.2 水化学类型分析 (1)本次水化学类型分析要求在第一次全省水资源评价相关成果及其他有关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分析。选用钾、钠、钙、镁、重碳酸根、氯根、硫酸根、碳酸根等项目,采用阿廖金分类法划分水化学类型,并调查分析总硬度及矿化度。将所选用水质监测站点的监测资料填入附表2-7-1中,并绘制总硬度分布图(附图2-7-1)、矿化度分布图(附图2-7-2)和地表水化学类型图(附图2-7-3)。 (2)总硬度等值线线值为:15mg/L、30mg/L、55mg/L、85mg/L、170mg/L、250mg/L。 (3)矿化度等值线线值为:50mg/L、100mg/L、200mg/L、300mg/L、500mg/L、1000mg/L。 (4)地表水化学类型着色图例为:重碳酸盐类为绿色,硫酸盐类为黄色,氯化物类为蓝色;阳离子分组,Ca组为空白,Na组为横线,Mg组为竖线;水型图例为,Ⅰ型为圆圈,Ⅱ型为圆点,Ⅲ型为十字。 (5)阿廖金分类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及方法见附录Ⅱ-2。 2002年下半年全省断面增加钾、钠、钙、镁、重碳酸根、碳酸根、矿化度7个项目。 2.7.3 现状水质评价 (1)地表水水质现状评价的基准年采用2000年,若2000年资料不全,可进行补测或以2000年前后1~2年的数据代替。 (2)评价范围应为进行了水功能区划的所有江、河、湖、库。 (3)按单站及河长或断面水质类别统计地表水水质现状评价成果,要求按河流、湖泊(水库)分别进行评价。 1)河流水质现状评价

地下水质量标准修订稿

地下水质量标准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1 引言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 引用标准 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4 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表1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根据地下水各指标含量特征,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础。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各类专门用水,在地下水质量分类管理基础上,可按有关专门用水标准进行管理。 5 地下水水质监测 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 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 6 地下水质量评价 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资料或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可分为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 地下水质量单项组分评价,按本标准所列分类指标,划分为五类,代号与类别代号相同,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 例:挥发性酚类Ⅰ、Ⅱ类标准值均为L,若水质分析结果为L时,应定为Ⅰ类,不定为Ⅱ类。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采用加附注的评分法。具体要求与步骤如下: 参加评分的项目,应不少于本标准规定的监测项目,但不包括细菌学指标。

地下水水质分析及重金属污染治理措施

地下水水质分析及重金属污染治理措施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全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由此人们不断地对地下水进行深入开采,不仅造成地下水位持续降低,更甚者引发水源枯竭,再加上地表环境的不断恶化,造成地下水污染问题变得越发严峻起来,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问题,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造成巨大威胁,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地下水水质分析及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措施意义重大。 一、地下水的污染途径及分析工作 1.1 污染途径 (1)农业污染。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当中,农民为了提高农作物种植产量,在农作物种植过程当中,时常应用一些化肥,而且用量不科学,大量使用化肥以后,有的化肥无法被土壤全面吸收,磷、氮等元素渗入地下,加剧了地下水污染,破坏地下水水质,加速了重金属污染物渗入地下水,如调查发现温州市瓯海区农业面源造成的水质污染达到5.3%。 (2)工业污染。由于工业生产造成大量的废水排放,这些废水没有得到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之后,渗入地下之后对地下水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还会引发地下水中出现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危害性非常大。如温州市存在很多企业,这些企业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很多都是家庭作坊进行生产,造成废水废液排放十分严重。 (3)生活污染。伴随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口数量逐渐增多,在人们日常生产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与废水,很多垃圾和废水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直接进行填埋或焚烧,伴随降雨就会造成大量的重金属物质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质出现恶化,降低水之质量。如温州一些农村地区,利用简易化粪池对生活污水进行简单处理之后排入河流,进一步加剧了水质恶化。 (4)自然污染。由于人为因素破坏大量重金属元素渗入地下,尤其是砷元素进入地下对地下水污染十分严重,利用污水浇灌或水生生物从水环境中摄取重金属,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逐级在以水生生物为食的较高级生物体内成千万倍地富集起来,最后进入人体,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积蓄起来造成慢性中毒,影响人体正常生活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保护。 1.2 水质分析 由于造成地下水污染的种类较多。在进行水质分析过程当中常进行少量计提,或者选择一些参数进行分析,如氯化物、PH值、硝酸根、硫酸根等。这些水质分析方法比较普遍,而且检测较为简单,能够有效明确地下水的污染情况,通过详细的地下水质分析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对地下水加强保护,改善地下水环境。 二、科学处理水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治理措施 2.1 全过程修复技术的应用 (1)处理农业污染。为了有效控制和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应当进一步强化管理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应用和农药应用,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合理使应农药、化肥的重要性,逐步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结合农作物生长实际需求,科学合理的应用化肥、选择农药,确保化肥、农药用量的合理性。而且还应当在此基础上,加强无毒无害化肥品种和农药品种的研究工作,减少和控制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2)处理工业污染。工业三废是工业生产实际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也是污染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源,面对这种现状,应当对工业生产区域的供水水源区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设计,并无害化处理工业生产的废水、废渣以及废气等,制定完善的污染物处理措施,控制和减少随意排放污染物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达不到污水治理要求的企业,应当责令停业,重点打击。

地下水污染评价报告

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XXX灯泡厂 水文地质调查评价设计 姓名:李庭明 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学号:201003080207 报告编写单位:成都理工大学环工院10级地下水报告提交时间:二〇一三年七月

指导老师:李晓 报告提交单位:成都地质调查局

目录 第一章前言 (5) 一、任务由来及目的任务 (5) 二、交通位置及历史资料 (5) (一)交通位置 (5) (二)历史资料 (7) 第二章灯泡厂的地质、水文地质环境概况 (7) 一、自然地理 (7) (一)地形地貌 (7) (二)气象及水文 (8) 二、地质条件 (9) (一)地层岩性 (9) (二)地质构造 (10) (三)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11) 三、水文地质条件 (12) (一)主要含水层与隔水层 (12) (二)地下水类型 (12) (三)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的特征 (13) (四)地下水埋深 (13) 第三章调查评价工作的内容及布置 (13) 一、钻探工程 (13) 二、物探工程 (15) 三、现场观察测试 (16) (一)主要目的 (16) (二)观察内容 (17) 四、取样 (17) (一)水样的采集 (17) (二)岩土的采集 (19) 五、水土分析 (19) (一)地下水常规检测项目 (19)

(二)现场分析与监测 (21) 第四章工作内容与安排计划表 (23) 第五章调查工作所需经费的预算 (23) 一、资料收集 (23) 二、现场调查 (24) 三、钻探工程 (24) 四、物探工程 (25) 五、水样与土样分析 (25) 六、报告印刷费及管理费 (25)

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2006

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一、总体成果与进展概述 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项目2006年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与成果。 北方各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在经过第一阶段四年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开展了综合研究,完成了各平原(盆地)成果报告的编写和图件的编制及数据库建设,取得重大阶段进展: 基本完成了我国北方八个平原(盆地)大约77万平方公里1/25万区域水文地质修测;完成了八个平原(盆地)地下水系统结构、补径排条件及其变化特征调查,取得了一大批新的地下水动态调查资料和阶段成果; 开展了上述重点区域地下水功能评价试验研究,拓展了地下水评价范畴,更好地体现了地下水调查评价的社会服务功能; 以国际先进的信息化设计理念,建立了统一构架的地下水与环境数据库、流域(含重点区)数值模拟模型,初步形成了八个平原(盆地)地下水与环境动态评价能力; 建立了规范的地下水与环境调查评价技术体系;开展了若干重大专题问题研究,地下水调查评价的科技支撑能力有明显提高; 稳定了一支产学研相结全的骨干水工环队伍。 正在实施的六个地调项目按计划完成了设计的各项实施工作量,年度进展明显。 二、各工作项目进展与成果 1.完成了五个平原(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成果报告,建立了调查评价空间数据库和初步构建了调查评价的技术支撑体系。 本计划项目所属的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疏勒河)、银川平原、山西六大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项目完成了成果报告的编写,通过了承担单位的初审;建立了野外调查和成果数据库,通过了实施单位组织的预审。 (1)采用钻孔资料收集、补充钻探、物探等手段,查明了平原(盆地)

地下水水质标准

地下水水质标准 1 引言 c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 引用标准 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4 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4.1 地下水质量分类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4.2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见表1)

根据地下水各指标含量特征,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础。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各类专门用水,在地下水质量分类管理基础上,可按有关专门用水标准进行管理。 5 地下水水质监测 5.1 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 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5.2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5.3 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 6 地下水质量评价 6.1 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资料或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可分为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 6.2 地下水质量单项组分评价,按本标准所列分类指标,划分为五类,代号与类别代号相同,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例:挥发性酚类Ⅰ、Ⅱ类标准值均为0.001mg/L,若水质分析结果为0.001mg/L时,应定为Ⅰ类,不定为Ⅱ类。 6.3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采用加附注的评分法。具体要求与步骤如下: 6.3.1 参加评分的项目,应不少于本标准规定的监测项目,但不包括细菌学指标。 6.3.2 首先进行各单项组分评价,划分组分所属质量类别。 6.3.3 对各类别按下列规定(表2)分别确定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 表2 6.3.4 按式(1)和式(2)计算综合评价分值F。 式中:-各单项组分评分值Fi的平均值; Fmax-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中的最大值; n-项数

水质调查问卷

关于查干湖生态环境现状调查问卷您好,我们是吉林化工学院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实践员。我们正在进行问卷调查行动,针对查干湖区的生态环境方面有若干问题,我们需要您抽点时间来完成这份调查问卷。在此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您的年龄: A.18岁以下 B.18-35岁 C.35-55岁 D.55岁以上 您的学历: A.小学 B.初中 C.高中及中专 D.大专及本科 E.本科以上 您的职业是: A.农民 B.水产养殖户 C.个体户 D.公务员 E.学生 F.其他 1.您平时关注身边的环境情况吗?() A . 非常关注 B . 偶尔注意 C . 无所谓 D . 从不注意 2.您对现在查干湖的生态环境还满意吗?() A . 非常满意 B . 比较满意 C . 有待改善 D . 不满意 3. 您认为目前查干湖区的环境现状较之前你了解的相比如何?() A . 更好,风景优美、环境宜人 B . 差不多,山清水秀、适宜休闲旅游 C . 差远了,景色、环境大不如前 D . 不清楚 4. 您认为查干湖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有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吗?() A . 提高很大 B . 不是很明显 C . 完全没有 5. 在查干湖及周边地区拥有以下哪几项环保设施?() A . 风能/太阳能发电 B . 污水处理 C . 垃圾分类回收 D . 没注意到 6. 你认为到查干湖旅游的人们是否有生态保护的意识?() A . 很强 B . 意识淡薄 C . 基本没有 D . 不清楚 7. 您认为查干湖最吸引你的地方有哪些?( ) A.人文气息浓厚B.风景优美C.历史文化丰富 D.古色古香E.自然生态F.配套设备设施齐全 G.餐饮特色H.其它,请说明___________ 再次感谢您的配合与支持! 调查日期: 调查人: 问卷调查 吉林化工学院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学生会制

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与评估

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与评估 姓名:王学良学号:110924 专业:自动化成绩; (北京石油化工科学院自动化系,北京102617)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中制造的垃圾也急剧提升,从最原始的灰尘到白色污染的塑料和生活中的废弃物,都是越来越多。在我国主要城市,其中有机污染物的占有率更是越来越多,那么对这些有机物污染的处理问题与技术也是越来越迫在眉睫,在当今社会,对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技术到底处于何种间断,这是我们这里需要讨论和研究的重点。,采用一些技术进行评价,并对不同方法评价和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同时,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这样才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途径。本文主要论述地下水有机污染的状况,和对地下水的有机污染物的影响地下水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作用和因素、地下水有机污染自然衰减和主动修复技术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地下水;有机污染;技术评估 一、地下水有机污染的来源与状况 人类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对有机物的不合理排放及不适当处理,导致其进入地质环境,造成地下水的有机污染。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急剧扩张,导致城市污水排放量的大幅增加,由于管网建设相对滞后、维护保养不及时,管网漏损导致污水外渗,部分进入地下水体;雨污分流不彻底,汛期污水随雨水溢流,造成地下水污染。 部分行业威胁地下水环境安全,2009 年全国5亿多吨生活与工业有机废物未得到有效综合利用或处置,生活有机废气液体渗漏污染地下水事件时有发生;石油化工行业勘探、开采及生产等活动显著影响地下水水质,加油站渗漏污染地下水问题日益显现;部分工业企业通过渗井、渗坑和裂隙排放、倾倒工业废水,造成地下水污染;部分地下水工程设施及活动止水措施不完善,导致地表污水直接污染含水层,以及不同含水层之间交叉污染。 在国内,地表水污染对地下水影响日益加重,特别是在黄河、辽河、海河及太湖等地表水污染较严重地区,因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连通,地下水污染十分严重。部分沿海地区地下水超采,破坏了海岸带含水层中淡水和咸水的平衡,引起了沿海地区地下水的海水入侵。 在国外,据已有调查资料,美国的50个州均有微量有机物的报道,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远远大于无机污染物的种类。1987年美国地下水中已发现了175种有机化合。从统计数据来看,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是地下水中检出率很高的有机污染物。日本东京的地下水中于1974年首次发现有"ICE存在。随后的调查表

关于水质的调查报告3篇

关于水质的调查报告3篇 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是水环境治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只有通过对水质监测数据的合理评价,才能制定科学的整治规划,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水质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 关于西湖水质的调查报告篇一: 一、问题的提出 水的质量决定了生命的质量。我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然而,水则与此息息相关。为此,我们梦痕假日小队开展了一次关于西湖景区各水源质量的调查实验活动。 1、西湖的水文特征 西湖的底质是由含有机质特别高的湖沼沉积而成,属于粉砂质粘土及粉砂质亚粘土,最上层为藻骸腐泥层(黑色有机质粘土),中层为泥炭层及沼泽土层,最下层为基底粉石砂层。 西湖湖面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水面原面积5.64k㎡,湖中岛屿面积6.3k㎡,湖岸周长15公里。平均深度1.21米,最大深度6.52米,最浅处不到1米,泥泞最深处有5米,所以在西湖水面游玩要穿着救生衣物。如今伴随着"西湖西进"扩大了6.5k㎡,基本达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积。 西湖与钱塘江沟通后,每天引入钱塘江水约30万,西湖水由原来的一年一换变成每月一换,透明度由原来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

二、调查方法 1、调查法 实地调查太子湾公园的珠帘壁瀑布、花港观鱼、曲院风荷和游船码头,用医疗检验瓶采集水样。 2、实验法 用PH试纸实验西湖水质是否达标 3、资料收集法 从网络、书刊、杂志等渠道调查污水给人体、动物带来的危害。 三、对西湖水质的调查结果 1、珠帘壁瀑布 我们发现,珠帘壁瀑布的水遇到PH试纸后,试纸变成了青绿色的,青绿色代表碱性,说明珠帘壁瀑布的水含碱量高于标准水源,但没有高太多。 2、花港观鱼

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1.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一技术方案 1.系统组成及概述 1、1系统结构组成 地下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由以下两部分构成:监控子站(地下水子站),水质监控中心平台。 1、2监控子站组成及概述 1、2、1 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采用投入式、免试剂多参数水质分析仪,仪器通过地下水监测井悬吊于待监测水层中,对地下水体实施现场原位连续自动监测。采用太阳能供电方式,通过无线通讯技术实现地下水监测系统与中心监控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与远程控制。 系统由供电系统,数据采集传输单元、水位水温传感器、水质多参数分析仪、地下水监测信息管理平台等组成。 地下水监测系统示意图

地下水监测系统效果图 1、2、2地下水水质监测站配置 1、标准配置 目前国内地下水监测常规因子: 水文监测因子:水温、水位; 水质监测因子:溶解氧、电导率、浊度、PH 监测因子选择原因 水位地下水总量控制 水温地下水的温度场与压力场与化学场的变化密切相关 溶解氧溶解氧对饮用水地下原水的除铁、锰的效果有影响 电导率(EC) 地下水的电导率异常与其污染状况密切相关 浊度浊度就是地下水透明度的衡量指标 pH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因子 2、可选配置 地下水监测可扩展监测因子: 水质监测因子:总溶解性固体、氨氮、硝酸盐、氯化物、氟化物、钙、CODmn、盐度、矿化度、水中油等

1、3系统特点 ●太阳能、市电、电池供电多种模式 ●长期、连续、定点在线监测,全自动无人值守工作 ●适合于各种水文地质类型含水层水文、水质监测 ●多通道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并有数据记录、处理、报警功能 ●根据野外环境,具备相应避雷保护、抗干扰功能,提高系统野外适应性 ●野外环境长期专用传感器,高精度、高稳定性 ●传感器多层抗生物污染设计:环境安全防垢部件与防垢涂层;独特的双清洗刷装置 ●标准化接口,模块化设计,安装简易、灵活,可根据需求扩展监测参数 ●采用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技术,对水体进行免试剂原位监测,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地下水监测报告及地下水水质化验报告

矿区采煤抽排大量的地下水,破坏和疏干矿区和周边地区地下水资源,使地下水水位下降,造成矿区水资源的枯竭,引起隐伏矿区的地面下降,诱发岩溶矿区岩溶地面塌陷。大量的矿井地下水若直接外排则会引起水质恶化,造成水环境污染。因此有必要对矿井地下水进行监测。 矿井简介 慧通煤矿(原光明煤矿),始建于1958年,当时以小立井土法开采。1973年建设现一号斜井,生产能力3万吨/年。由于矿井的回采工艺比较落后,矿井安全条件差,为提高本矿井资源回收率和机械化装备水平,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产业政策要求,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矿井的装备水平、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我矿进行了技术改造,现井田面积约1.121km2,开采标高+583m~+275m。矿井设计生产能力0.45Mt/a,全矿井划分为一个开采水平,水平标高为+375m。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本区处于大兴安岭西坡,南北环山,中间地势较低且开阔,呈一近东西向的狭长盆地,盆地内地形标高560-650m之间,外围标高650-935m之间,南北低山地区喷出岩分布广泛且大部分裸露,风化裂隙发育,大气降水易于沿裂隙渗入地下,成为本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在含水层中径流,以泉的形式或直接排泄于下游地区。 1、地表水体 区内主要地表水体为根河及其支流。根河位于本区西北部约6km 处,向西南方向径流,注入额尔古纳河,河水面平均宽110m,水深

2—5m;流速0.74-2.00m/s,平均1.37m/s;流量0-332.0m3/s,平均71.4 m3/s;河流曲率较大,为老年期河流。另外在矿区西部有一北西向的季节性河流,为根河支流,在拉布达林镇南2km处的拉—海公路桥下侧流过,河宽2.5m,水深0.1m,流速0.09m/s,流量1.32 m3/s,由东南向西北注入根河(测绘期间干涸)。 2、含水层 区域内含水层以边缘基岩裸露区的岩石风化裂隙含水层和区内 沉积岩的煤层和煤层间孔隙含水层为主,据测绘调查资料,其地下水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80m3/h,地下水化类型一般为HCO3-Cl-Na-Ca 型和HCO3-Cl-Ca-Na形水,矿化度一般小于1克/升。 3、隔水层 区域内在腐植土下部普遍存在一层粘土或砂质粘土层,成为本区主要隔水层,其厚度一般从几米到十几米,隔水层隔水效果较好。 地下水位监测 监测井田内水井是为了了解地下水本底值,地下水类型,水位高低,以确认煤矿开采后去水位、水质的影响,也对矿井水处理设施提供基本数据。 监测浅层水是因为浅层水最易受到污染,如果监测结果显示污染严重,那么在井筒掘进、采煤引起的导水裂隙带等方面要详细评价,防止污染水串层,影响下一含水层的水质。 监测点布设:应包括矿井水(同一矿区其它矿或本矿)、民井水(潜水层及承压水层均有); 监测点位应保证包括:矿井工业场地、排矸场地下径流的上、下游;井田外围可能受疏干影响的民井;井田内平均布设1~2 口民井。

水源地水环境的水质调查与评价方法

浅议水源地水环境的水质调查与评价方法 摘要:随着世界人口的骤增和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使淡水资源需求量急剧增加。同时,由于工业废弃物的大量排放,使得河流、湖泊等原本洁净的水体受到严重污染,使原本就不多的淡水资源遭到破坏。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不仅明显感觉到了工农业生产所需淡水的短缺,甚至很多地方都难以找到符合饮用标准的水源。为防治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保障人体健康,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迫切需要对水源地地表水开展水质调查及评价。 关键词:饮用水;检测;水源地;水环境;水质评价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orld population and the modern industry, the fresh water resources demand rapid increase.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large number of emissions of industrial waste, making the river, lake, originally clean water is polluted, make originally not much freshwater resources destruction. at present,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not only obviously felt the shortage of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needs water, and even a lot of places are difficult to find met the standards for drinking water.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pollution, protection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of human health, to maintain a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t is urgent to carry out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of

地下水水质标准

地下水水质标准 1.引言 c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引用标准 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4.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4.1 地下水质量分类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4.2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见表1) 表1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根据地下水各指标含量特征,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础。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各类专门用水,在地下水质量分类管理基础上,可按有关专门用水标准进行管理。 5.地下水水质监测 5.1 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 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5.2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5.3 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 6.地下水质量评价 6.1 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资料或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可分为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 6.2 地下水质量单项组分评价,按本标准所列分类指标,划分为五类,代号与类别代号相同,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例:挥发性酚类Ⅰ、Ⅱ类标准值均为0.001mg/L,若水质分析结果为0.001mg/L 时,应定为Ⅰ类,不定为Ⅱ类。 6.3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采用加附注的评分法。具体要求与步骤如下:

地下水的现状分析

2016年我国城市水资源的现状分析 摘要:我国城市水资源存在极其匮乏且涉及面广的问题,全国城市每年缺水60亿m3,每年因缺水造成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在我国,城市水资源的需求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 1、资源短缺 我国城市水资源存在极其匮乏且涉及面广的问题,全国城市每年缺水60亿m3,每年因缺水造成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在我国,城市水资源的需求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如工业、农业、建筑业、居民生活等,严重的缺水问题导致我国城镇现代化建设进程、GDP的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受到了限制。 我国城市水资源的具体用水比例情况 2、地下水超采现象严重 城市用水需求持续增长,而城市水资源的量是有限的,多数城市的当地水资源已接近或达到开发利用的极限,部分城市的地下水已处于超采状态。当地下水开采量超过补给量时,水资源质与量的状态便失去平衡,同时还会引起一系列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大量开采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会增大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使地表水和地下水体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单井出水量减少,供水成本增加,水资源逐渐枯竭,从而产生地面沉降、塌陷、地裂缝等问题。3、水资源污染严重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时排出的污水数量也不断增多,水质发生恶化,水体遭受污染,从而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4年全国20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地下水水质监测情况中,水质为优良级的监测点比例仅为10.8%,较差级的观测点占比达到45.4%,情况如下:城市区域污染源点多、面广、强度大,极易污染水资源,即使是发生局部污染,也会因水的流动性而使污染范围逐渐扩大。目前,我国工业、城市污水总的排放量中经过集中处理的占比不到一半,其余的大都直接排入江河,对于污水的排放约束力不大,导致了大量的水资源出现恶化现象。

北京地下水资源和环境调查评价

首都地区地下水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评价 初步完成成果的编制。通过本次工作,进一步查明了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获得了大量的水文地质资料,对地下水资源和环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蓄的规划方案,建立了反映客观实际的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同时开发了技术含量高、功能全面的空间分析系统(GIS),项目工作圆满完成了项目书规定的各项任务,各项工程质量符合规范及规程要求,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北京奥运建设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及南水北调工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对解决首都水资源紧缺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项工作成果具有实用性、公益性和可操作性。现将主要工作成果总结如下: 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2000年北京市开发利用水资源40.48亿m3,工业、城市生活和农村各项用水共37.48亿m3,地表水输水损失和自来水供水损失共3.00亿m3。 (2)全市2000年共有各类水井5.17万眼,其中地下水源厂开采井537眼,城镇工业生活自备井7290眼,农业井4.39万眼。地下水总开采量为27.08亿m3,地下水开采占全市用水量2/3以上。北京平原区2000年地下水开采量25.51亿m3,不同地区开采强度不同,全市平原区平均开采模数39.08万m3/ km3。城近郊和密怀顺(永定河和潮白河冲洪积扇)地区是北京城市供水水源地,开采较为集中,地下水开采量占全市地下水总开采量的近50%。 (3)首都邻区平原区范围内2000年水资源利用总量为12.2亿m3,其中地下水开采量10.4亿m3,占总用水量85.2%;地表水1.8亿m3,占总用水量14.8%。 2)地下水质量状况 (1)监测结果表明,第四系地下水主要开采层中主要超标指标是总硬度、硝酸盐氮、溶解性总固体;其它超标指标项目还有总铁、锰;个别监测点有检出超标的项目有氨氮、亚硝酸盐氮、硫酸盐、氯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类、砷、六价铬、氟化物、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等,呈点状分布。其中检出超标项目较多、含量较高的地区主要在城市中心区、近郊区和房山区的部分地区。 (2)北京市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主要开采层水质量优良、良好地区主要分布在海淀区、朝阳区北部、昌平的西部地区、大兴的东南部、通州的东部、顺义东北部以及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面积约4512 km2;第四系地下水主要开采层水质量较差、极差区,北京地区主要分布于城近郊区,以及大兴、房山和顺义、昌平、通州部分地区,面积约2016 km2。首都邻区水质量较差、极差区主要分布 在永定河、潮白河冲洪积平原廊坊各县市、天津、武清的大部分地区,面积3991km2。 3)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 (1)北京市多年平均补给资源量(1980年-2000年)为36.05亿m3,包括平原区地下水补给资源量27.73亿m3,山区地下水补给资源量15.17亿m3,山区与平源的重复计算量,总计6.85亿m3。北京平原区地下水多年平均自然消耗量3.90亿m3。首都邻区平原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9.94亿m3。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评价

6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6.1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级别 6.1.1 建设项目分类 本项目生产及生活用水全部厂区由2口自备水井(供水能力80m3/h)供给;生产废水酸碱废水(脱硫用水、栈桥冲洗及煤场喷洒)、脱硫废水(中和处理后回用于灰渣加湿)、锅炉排污水(冷却后回用于脱硫工艺用水、灰渣加湿与煤场喷洒)、非经常性废水(锅炉酸洗废水、空气预热器冲洗水等,中和后用于煤场喷洒)不外排,循环冷却水排污水(950.4m3/a)和生活污水(480m3/a)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B级标准的进水水质标准要求后经市政管网排入鱼台绿都水质净化有限公司处理厂集中处理。因此,本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及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本项目属Ⅲ类建设项目。 6.1.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级别 6.1.2.1、项目工作等级划分依据 本项目(Ⅲ类)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见表6.1-1。 表6.1-1 本项目(Ⅲ类)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表

6.1.2.2、项目评价工作等级 本项目(Ⅲ类)评价工作等级见表6.1-2。 表6.1-2 本项目(Ⅲ类)评价工作等级表 综上可知,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本

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6.2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6.2.1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 6.2.1.1监测布点 根据评价区内地下水流向,在项目区等处设置3个地下水监测点位。监测布点具体位置见表6.2-1及图6.2-1所示。 表6.2-1 监测布点具体位置表 6.2.1.2 监测项目 pH、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酚、氨氮、氰化物、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砷、汞、六价铬、铅、铁、锰、铜、锌、镍21项。同时测量水温、井深和地下水埋深。 6.2.1.3 监测分析方法 表6.2-2 地下水监测方法一览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