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院校集约化智慧校园建设

职业院校集约化智慧校园建设

职业院校集约化智慧校园建设
职业院校集约化智慧校园建设

极致探索无限创新

作品名称: 职业院校集约化智慧校园建设作者:

推荐单位: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一、建设目标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时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创新创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刘延东强调,“十三五”时期,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的孩子们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要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把握“互联网+”潮流,通过开放共享教育、科技资源,为创客、众创等创新活动提供有力支持,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教育公共服务。要推进学生、教职工、教育机构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形成覆盖全国、互联互通的云服务体系,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通集约化智慧校园建设,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相关技术和手段广泛使用;全校师生信息素养显著提高;教育资源、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文化传承创新、科研支撑、服务手段、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等实现新突破并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与共享;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实现现代科技与现代教育的融合、人与技术的和谐,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效率,最终形成一个以“整体互联、协同发展”为特征的智慧化校园系统。

软硬件基础环境建设。经过五年的建设,全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完成支撑学院教育教学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的校园网络改造和扩建工程、数据中心项目、网络信息服务项目、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项目、云服务平台、无线校园项目和数字安防系统项目等所有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最终形成保障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的基础环境。

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以现代教育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与智慧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智慧型的教学系统、人本化的教育教学模式、效能化的校园服务模式,培育智慧型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经过五年的建设,完成支撑学院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网络学习服务、数字资源服务、实习实训服务、工场实时教学服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项目建设,全面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服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管理信息化建设。以现代大学管理思想为指导,依托信息技术,构建与智慧教育体系相适应整体互联的智慧化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智慧决策支持能力。经过五年的建设,完成支撑学院信息化管理和智慧决策支持的OA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大一卡通系统、掌上校园、校友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等相关业务管理系统的建设。

二、现状和挑战

在上世纪90 年代,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迎来了第一个高峰,但那时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比例非常少;后来,随着高校扩招、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理解误区等一些客观主观因素,职业院校的发展变得相对缓慢,信息化进程基本是零,大多数职业院校仅处于基础网络建设的初级阶段。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职业院校的教师缺乏市场和企业的支持,从而对职业教育创新不足,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对信息系统的理解和投入不足,使得教师对信息技术掌握的水平普遍偏低。之后,当教育理念开吃逐步走向成熟、市场及企业对职业教育普遍认可等因素,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开始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的发布,国家开始大力发展职业院校。通过建立职业教育示范校,通过“7+1”模式,强调和引导职业教育信息化的

重要作用和进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高职院校的校园网也已基本普及。约35%的高等职业学校都已基本建成了校园网,并配置了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在硬件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大多数学校对学校网络做出了进一步调整,不仅将学校的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以及图书馆实现联网,而且有条件的学校还把学生宿舍区和教师宿舍也联入校园网,进一步方便老师和学生,不仅可以在办公室和教师办公和学习,即使回到住所,也能通过网络获取所需的资料。更为可喜的是,有不少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自身的网络优势,将图书馆、课堂等资源搬到了网上,于此同时,办公也实现了“无纸办公”和网络化管理,使整个校园呈现出数字化应用的良好态势。

总体来看,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是还处在初级阶段,硬件投入大产量低是目前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之一。而且最严重的现实是,很多校园网处在闲置浪费的状态,建而不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不仅如此,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各个职业院校存在着重复性、盲目性、低层次建设,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对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院校,虽已初步建成了校园网,但相关网络设施配置偏低,网络安全程度不高,并缺乏统一的网络规划,难以适应将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校园网带宽过低,很多院校仍在使用百兆网络,极大的影响了与信息平台的交流互通;高职院校中教学管理、行政科研及学生宿舍区仍未实现校园网互联。而对于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职业院校,校园网还尚未建成或刚刚起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

无论是在教学管理还是科研等各个方面,职业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总体都是偏低的。因此,信息化手段的低水平应用,无法完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阻碍了他们对知识

的深入研究和探索。这也是目前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难以快速提高的瓶颈之一。

目前,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尚未形成有效的共享机制,教师和学生无法通过网络获取学习等信息资料,也无法通过网络得到有关教育政策及相关管理等信息,优质的课程资源相对匮乏。在教育信息化的国家主干网络建成之后,网络上的信息资源严重不足,一是表现在可使用的信息资源不丰富。管理信息较多、应用资源较少,助教资源较多、助学资源较少,公共课资源较多、专业课资源较少,专题网站较多、综合网站较少;二是表现在可共享的资源不多。由于目前缺乏行之有效的共享机制,致使专攻于职业教育开发者的利益得不到应有保障,无论是经济利益还是知识产权,所以资源开发的积极性不高,这就阻碍了优秀资源的生成及共享。

水平低、重复建设的专业培训等信息资源在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尤其是独立的课程、文件等资源,已被动接受为主,缺乏互动性和交流性,像例如网络软件、多媒体资源和互动资源则严重缺乏。大多数现有的信息资源仅停留在被发现、被接受的低水平上,缺乏深度整合的课程部分。

3、管理信息化建设

管理信息化是从工业时代的传统管理模式向信息时代的现代管理模式转变的过程,是以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传递为基本表现形式,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以提高管理效能为基本价值指引的管理优化过程。高校管理信息化并不是简单将原有的收工业务流程进行电子化。更是要依据现代管理的思想,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流程管理简单化,信息传播快捷化,信息流动纵横交错。将信息化作为高校提高管理效率的手段。

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管理水平和管理现代化能力的高低。学院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是否能做好,人的因素至关重要。他们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理解,对信息技术能

力的掌握熟练程度直接影响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的使用和普及。目前很多高校行政人员对于管理信息化缺乏宏观思路,对于那些业务流程可以使用信息化手段解决没有相对统一的认识。同时,部门之间业务系统建设存在缺乏沟通和重复建设现象。

三、方案设计

集约化智慧校园就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思维、现代教育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以实现现代科技与现代教育的融合、人与技术的和谐为主要目标,以构建“整体互联、协同发展”校园为核心的一个安全、稳定、环保、节能、高效的智慧化校园系统。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实现校园智慧化的根本保障,其主要设施包括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信息服务、智慧教室、仿真实训系统环境、数字安防系统,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包括校园网络、数据中心和安全设施等,图1为集约化智慧校园基础设施全景图。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信息技术发展要求,我们在本建设方案中主要完成以下内容的建设:

图例

万兆光缆

128芯大对数光缆

双绞线

图1 集约化智慧校园基础设施全景图

(1)校园网络改建与扩建

高职院校的校园网络建设应该是一个实用、高速、运行稳定可靠以及安全可控的校园网络,能够为学校的资源共享、教育教学、职业训练、学校管理和网络文化生活等校园信息化应用和服务提供满足服务质量要求的网络支撑环境。

结合学校实际,按照适度超前和规范要求,重新设计建设全校弱电管网,新建网络中心机房,如图2。实施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工程,构建可视化运维平台、数据中心扩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提升等。

网络核心设备采用支持网络虚拟化的路由器和核心交换机,在初期部署时可以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思想进行建设。在初期业务量不大,需求较小的时期可以采用单台路由器和单台核心交换机完成业务的处理,后期可以用多台网络核心设备虚拟成一台设备的方式灵活部署,按需建设,节约建设资金的同时,防止资金投入的浪费。

图2 标准化机房建设

学校校园网络各项目按照GB/T 15269-2003、GB 50373-2006、B 50311-2007等的相关规定进行重新设计,期间完成校园网的大二层改造,弱电管网以“日”字形方式进行设计,网络出口分别接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将网络出口数量扩展到4个,带宽扩展到4G以上,网络应用服务从IPv4与IPv6双栈部署,逐步实现向IPv6 的迁移;校园无线网络采用802.11n技术,采用基于无线控制器的瘦AP系统架构,满足可管理、安全、QoS、漫游等功能要求,部署用户管理系统实现用户认证和管理,共用有线网络的用户管理系统。

图3 网络运维系统

(2)网络信息服务项目建设

校园网络应配置的基本网络信息服务包括域名解析服务(DNS)、电子邮件服务(E-mail)、网站服务(WWW)等;校园网络可配置的扩展网络信息服务包括即时通信服务(IM)、视频点播服务(VOD)、网络电视服务(IPTV)、网站/信息搜索服务等。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建设期内,更新学院网站群系统,搭建学院DNS、E-mail服务系统,提供网站/信息搜索服务,最终为全校师生提供WWW服务、WAP服务、E-mail服务和信息搜索服务。

(3)视频会议系统建设

通过构建包括视频显示、视频摄像录音、话筒、控制系统、网络系统等设备在内的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基于校园网、互联网的跨校区、跨地域、跨国界的同步或异步远程互动视频会议。

图4 视频会议系统

(4)数字安防系统建设

以校园网为传输平台,建设基于IP协议的数字安防系统,实现对校园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出入控制、电子巡更、电子监考、消防报警、紧急呼叫(求助)报警、紧急广播系统的统一管理和控制,形成全方位的、立体式校园安全防范系统,并按需与当地公安部门的安全防范系统联网。建设期内完成覆盖学校新老校区所有场所的数字安防系统。

(5)大一卡通系统建设

按照“一卡在手,畅行校园”的要求,建设校园大一卡通系统。校园大一卡通服务将校内用户身份识别、校内小额金融结算、校务管理、金融服务、门禁管理、图书借阅等集成为一体,为学校潜在的信息化应用建立关联或集成提供接口,支持学校特色应用。

校园一卡通硬件系统由一卡通数据中心、前置系统、应用子系统硬件及支撑软件、前端机具及卡片介质、一卡通网络及其他辅助设备组成。

2、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

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数字资源建设、实习实训系统建设、工场实时教学系统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建设等内容,通过上述系统的建设,将全面改变学校教与学的方式,人与技术和谐共生,服务教师和学生发展。

图5 集约化智慧校园教育教学信息化总体框架(1)网络学习空间建设

按照国家“三通两平台”的建设目标与要求,构建基于学校云平台的网络学习空间,建成开放式共享型教学资源库。通过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以云服务、云空间为基础,可以快速地面向学生的校内学习、校外实习实训和毕业后终身学习,构建网络学习空间,支持各种模式学习活动,支持学生终身职业素养养成和职业技能提升,服务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面向教师(包括企业兼职教师),构

建全流程、多模式的网络教学空间,支持教师面向工作绩效发展职业能力;同时在学习空间后台可友好的完成空间管理、资源管理等功能。

(2)数字资源建设

数字资源主要有开放资源、引进资源和校本资源。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应用在课堂与实训室、数字场馆和数字图书馆,其中课堂与实训室中使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通用性资源和仿真实训资源。

在现有的“演示型多媒体教室”的基础上构建多间“交互型多媒体教室”、“录播型多媒体教室”和“微格教室”。

通过构建交互型多媒体教室,支持师生之间面对面的双向或多向互动教学,实现评教评学的过程化管理,以及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

通过构建录播型多媒体教室,全面支持课堂教学场景和过程的录制,支持课堂教学实况在网络中直播。

通过构建微格教室,为新进教师提供教学技能自主训练环境,为老教师学习新技能、改革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模式提供自主训练环境,为各位专兼职教师自主录制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视频资源提供录制与编辑环境,加速学院的数字资源建设。

图6 录播教室

①通用性资源建设

按照CELTS-41.1 2002-09要求,在各专业群和专业中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内容要求,分别完成各专业核心课程的通用性资源建设,主要包括以下9大类资源: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

文献资料、网络课程、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

②仿真实训资源建设

通过建设,完成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仿真实训资源建设。主要包括仿真实验软件、仿真实训软件和仿真实习软件。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

根据是否有实物介入,可分为完全依靠计算机系统的软件仿真以及有实物介入(包括真实实物、仿真实物、替代实物)的仿真;

按照虚拟现实技术的不同,可分为桌面级虚拟仿真实训、沉浸性虚拟仿真实训、增强型虚拟仿真实训以及分布式仿真实训。

③数字博物馆

数字博物馆主要包括数字职业体验馆、数字艺术馆、数字科技馆、数字校史馆等,使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将实体内容的职能以数字化方式完整呈现出来的数字化场馆。完成各专业的数字职业体验馆、数字艺术馆或数字科技馆,以及校史数字馆的建设。

④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主要包括电子期刊、电子图书、音乐、电影、视觉艺术收藏品等不同的数字化项目产品。在五年的建设期内,学校数字图书馆的构建以与国家、地区、行业和其它院校图书馆的共建共享为目标,以服务学校的专业发展为基本要求,按照每小时能处理10000笔业务、查询响应时间应为1级(即平均响应时间为2秒,最大响应时间5秒)、提供7×24(即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可用性要求进行建设。

(3)实习实训管理系统建设

实习实训管理系统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实现实习实训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监控和信息管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实训单位管理、实训人员管理、实训项目与知识管理、实训设备管理和实训评估等。

该系统可实现实训基地和实训设备展示、线上、线下实训报名预约、实训方案设计工具、实训资源发布、实训档案生成、实训模式支

持、实训档案管理、实训效果评估;后台数据资源包括实训类资源库(文本、图片、动画/仿真模拟等)、实训模式库、实训档案库、实训标准库、实训资源开发、应用规范。

(4)工场实时教学系统建设

工场实时教学系统以互联网、物联网和传感网的电子模拟和仿真实训为基础,利用传感与射频技术等,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对接,再现真实环境的实时操作练习,并为学习者提供远程观摩、仿真模拟等沉浸式体验,实现教学与产品研发、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全方位支持学校的实训教学、顶岗实习等教学活动。工场实时教学系统主要包泛在信息服务、传感信息获取、现场实况服务和仿真实训环境构建等,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工场实时教学服务基础设施:包括互联网、物联网、传感网以及模拟、仿真等基础资源;

②仿真实训平台:提供教、学、练、做等各环节的仿真、模拟资源和工具支持。

(5)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建设

教育教学管理服务通过信息管理和过程管理对教学管理工作中主要教学活动进行信息化支持,实现教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全面对接各教学业务系统。建设期内完成基于以下基本要求的系统建设。

①支持教学管理过程的主要环节,包括教学计划、教学任务、排课选课、考试、成绩、毕业审查和教学评价等;

②支持校级及其下级单位之间,如院、系、专业等多级管理模式;

③教学管理服务的类型应与教学管理模式相匹配。

④支持学生在线查看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本学期的开课信息、课程表、考场安排、个人成绩等信息,允许学生在线选课、评教、论文选题等。

⑤支持教师在线查看课程表、选课学生名单;支持在线填写教学

任务、申请调课、录入成绩、临时申请教室、参与评教及查看评教结果。

⑥支持对课程、教室、教师、教材等教学资源和教学基本条件的管理;支持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学期执行计划的制定和管理;支持从学生入学到毕业过程中学籍基本信息及异动的管理,以及学期注册的管理;支持教学组织中教学任务、排课、选课、考试安排、成绩等关键环节的过程管理和信息管理;支持针对教师课堂教学、教材、专业等教学评价活动的过程组织和管理;支持对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过程组织和管理。

⑦教学管理服务系统与网络学习空间、工场实时教学系统、实习实训管理系统对接,统一接入学校统一省份认证系统,实现统一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和单点登录功能。

图7 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

(6)教师信息素养能力提升

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是学校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的基本保障,大力培养非信息技术类专业老师开展信息化建设,大幅度提升专业教师的整体信息素养水平。

(7)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

进一步完善教学信息化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按照协调发展、合理配置、注重实效、分层实施、生态平衡的原则,将“教育教学信息化硬件、软件、服务、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进行一体化规划与建设,促进教学信息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建立健全教学信息化领导管理体制,将教学信息化管理体制建设与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探索CIO(首席信息官)体制,推动学校教学信息化服务部门的体制、资源、队伍的整合,形成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分层实施的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机制。

建立和完善教学信息化经费投入与管理的长效机制,专项列支,并确保逐年有所增加。实现教学信息化经费的“项目式”投资方式与维持性投资方式相结合,拓宽筹资渠道,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自身良性发展的机制。

3、管理信息化建设

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好坏,是全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智能决策支持能力的直接体现,建设期内主要完成学校的OA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掌上校园、资产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等业务管理系统的建设,并全部对接学校的数据中心和统一门户平台,在PC端和移动端完成统一身份认证和单点登录功能,最终各业务系统能够整体互联,协同发展,实现学校管理的信息化和决策的智慧化。

图8 管理信息化总体框架

(1)OA系统建设

OA系统以面向学校日常管理中办公室的业务提供信息化的支持。建设期内以现有的OA系统为基础,完成以以下主要功能为目标的系统建设和应用。

●支持对公文流转过程中的收文、发文、督办、请示报告等进行

管理;

●支持对会议安排信息、会议室信息等的管理;

●支持对车辆申请、审批、计划、调度、派车过程的管理;

●支持对单位的用印进行申请、审批、登记,实行规范化管理;

●支持对来访人员的接待信息进行管理;

●根据学校自身情况,支持对新闻动态内容分类,并对不同类别

的新闻指定相应的人员进行管理,支持信息公开管理;

●提供统一的通信平台,实现通讯录、电子邮件、短信、即时通

讯工具的集成。

(2)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以教职工为核心,整合存在于学校各部门的人力资源信息,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教职工提供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建设期内完成以以下功能要求为主要目标的系统建设与应用。

●实现招聘管理,支持制定招聘计划、报名、应聘考核与审批的

管理;

●实现入职基本流程的管理;

●对校内教职工、校外兼职人员、校外兼课、临时人员等人员的

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对校内教职工的年度考核情况、进修培

训信息、获奖信息、职业资格证书、劳资信息等进行管理;

●实现离职基本流程的管理;

●对党组织信息、党员信息、党费信息、党校培训信息等进行管

理。

●实现与财务管理服务共享教职工的劳资信息对接,实现与教学

管理服务共享教职工的基本信息,实现能按要求输出相关报

表。

(3)资产管理系统建设

资产管理系统能支持管理学校各类设备和资产,使设备和资产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喝校园文化生活。建设期内完成以以下功能要求为主要目标的系统建设与应用。

●对学校多媒体教室、实验/实训室、虚拟仿真实训室、会议室、

运动场馆等的仪器设备、人员等进行信息化管理;

●对学校设备购置审批、设备购置合同以及大型设备和低值易耗

品的信息化管理;

●对学校教学用房、科研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等进行信息

化管理;

●对学校的各类用地进行信息化管理;

●对学校的专利、著作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商誉、土地使

用权等无形资产进行信息化管理。

(4)科研管理系统建设

科研管理系统针对学校日常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整合学校科研相关资源,为从事科研的教师和学生提供科研资源调度和信息服务支持,为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提供科研管理决策支持。建设期内完成以以下功能要求为主要目标的系统建设与应用。

●对校内科研机构(包括实体机构与非实体机构)及校外联合研

究机构的筹划、申请、申报、审核等进行管理;

●对校内的科研人员及校内外的科研专家的信息进行管理;

●对科研项目从项目申报、项目立项、项目中期检查到项目结项

的全流程进行管理;

●对项目的经费预算、经费到帐、报销支出、经费决算进行管理。

●对刊物论文、会议论文、著作成果、专利成果、鉴定成果、获

奖成果等科研成果进行管理;

●对论文、专利、著作、作品、鉴定成果、报奖成果等进行获奖

情况的管理;

●对各类学术活动管理;

●对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建立量化的指标并进行考核。

●能与其它应用服务系统对接,共享校内科研人员及校外科研专

家的基本信息;能与财务管理系统对接,共享科研项目经费

的数据;能按要求输出相关科研统计信息年度报表。

(5)大学工系统建设

大学工系统以招生、录取、入学、在校、就业、离校的全过程为线,全面支持学生开展在校学习和生活,支持学生管理部门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建设期内完成以以下功能要求为主要目标的系统建设与应用。

●招生阶段的管理应涵盖不同类型学生招生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包括招生计划、报名、入学考试、录取等;

●入学阶段的管理应实现新生入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包括

新生信息、新生分班、新生注册、在线缴费等;

●在校阶段的学生管理应实现对学生在校(包括学生校外实习)

期间的学习、生活等各类信息的管理,包括学生宿舍、评奖

评优、违纪处分、奖助贷、保险理赔、学生档案、辅导员考

核、综合素质测评、心理健康咨询等方面;

●就业阶段的管理应实现毕业流程和相关毕业信息的管理,此外

应为毕业生和就业单位建立一座信息桥梁,包括就业单位、

招聘会、毕业去向、就业情况等信息的管理;

●离校管理实现毕业生离校各个环节在线办理及校友管理。

●接口要求。能与教务管理系统共享学生信息;能与财务管理系

统共享学生奖助信息。

(6)后勤服务系统与节能监管平台建设

运用信息化手段,着力建设智慧型节能校园, 集成网络、信息、控制、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建设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控系统,通过安设于校园的多组能耗传感器每天上传能耗和用能设备实时数据,全方位、立体化地实现对校园能源、供水、供暖、空调、路灯、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能耗进行实时监控、集约管理。

整个照明系统通过传感器感知室外光照度,从而实现灯光明暗的自动调控

后勤服务系统针对学校的后勤相关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提供信息化支持,以保障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顺利进行。建设期内完成以以下功能要求为主要目标的系统建设与应用。

●提供物业信息的管理、查询与统计服务;

●提供修缮信息的管理、查询与统计服务;

●提供饮食信息的管理、查询与统计服务;

●提供节能监管平台服务、提供其信息查询、管理与统计服务。

●接口要求:能与统一门户、掌上校园对接,提供报修服务、信

息查询服务等。

(7)掌上校园系统建设

掌上校园系统提供基于移动端的管理和服务项目,建设期内完成与OA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网络学习空间、学工系统、一卡通系统、财务系统等的对接,根据用户权限提供不同的服务项目。

(8)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充分互联各业务系统,建立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和分析人才培养工作状况,依法依规发布社会关注的人才培养核心数据,以图形化、表格化等方式为公共信息服务、培养工作动态分析、学校发展决策和社会舆论监督提供支撑。

四、创新与创意

本设计方案主动顺应大数据时代潮流,着力打造集约化智慧校园,支撑教育教学改革。一是实施校园网络改造工程,提高网络接入速度,建设了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二是搭建了学院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实现了“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三是形成了“一个中心、四个平台、多个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有力支撑了传统教育教学的改造升级,加速了学院的各项改革发展。

通过集约化智慧校园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搭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体系四大基础平台(统一信息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数据清洗与整合平台、共享数据中心平台);建设多个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应用覆盖大部分管理部门;搭建虚拟化服务平台,运用服务器虚拟化建设创客服务平台,完成物理服务器到虚拟化平台迁移工作;建设校内有线无线上网一体化认证系统,完成用户的上网实名认证工作;建设全自动云录播和资源发布平台,完成专业网络课程录制和资源发布,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购置网络安全审计设备,完善校园网络安全工作机制,保障校园网络信息安全。

职业院校集约化智慧校园建设

极致探索无限创新 作品名称: 职业院校集约化智慧校园建设作者: 推荐单位: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一、建设目标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时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创新创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刘延东强调,“十三五”时期,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的孩子们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要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把握“互联网+”潮流,通过开放共享教育、科技资源,为创客、众创等创新活动提供有力支持,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教育公共服务。要推进学生、教职工、教育机构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形成覆盖全国、互联互通的云服务体系,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通集约化智慧校园建设,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相关技术和手段广泛使用;全校师生信息素养显著提高;教育资源、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文化传承创新、科研支撑、服务手段、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等实现新突破并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与共享;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实现现代科技与现代教育的融合、人与技术的和谐,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效率,最终形成一个以“整体互联、协同发展”为特征的智慧化校园系统。 软硬件基础环境建设。经过五年的建设,全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完成支撑学院教育教学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的校园网络改造和扩建工程、数据中心项目、网络信息服务项目、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项目、云服务平台、无线校园项目和数字安防系统项目等所有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最终形成保障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的基础环境。

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13940819.html, 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沈爱涛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年第17期 摘要:该文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为例,介绍了学院智慧校园建设的前期调研,整体规划设计,实施部署以及实际运行后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智慧校园 中图分类号:TP311; ;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7-0045-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从2011年开始,到2015年学院各部门投入运行的业务系统已达二十余个,但业务系统分散建设、相对独立,“信息孤岛”现象没有消除。数据标准不够细致,各业务系统的接口标准尚未形成,提供给学校各级管理层的决策分析模型和系统尚需改进。第二代智慧校园建设于2016年正式启动。 1 智慧校园建设的前期调研 为了更好地建设第二代智慧校园,图书信息中心会同相关部门赴复旦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工业、广州民航、江苏农林、南京信息、江苏经贸、常州工程、苏州农业、广州城建等多所学校,实地考察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经验。确定了我院第二代智慧校园建设的整体思路。 1)遵循统一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将学院现在业务系统进行整合,采用统一的应用每张集成框架,实现现有的业务系统单点登陆,完成统一身份认证,并留好接口,方便后期采购的系统快速接入。确保学院智慧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借鉴“企业ERP”的理念,从学生、教师、领导等多角色角度考虑各自身份所关心的内容,建设相对自独立的门户,着重梳理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共享流程,制定基于学院业务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打通学院各部门独自建设的信息孤岛,强化学校管理服务能力,提升面向师生的服务水平,实现和谐发展。 3)建设方案必须结合学校的具体需求,考虑到学校规模的可扩展性和智慧校园的长期建设特性,考虑的技术的发展性,确保各系统的建设符合学院日常工作、业务管理流程以及师生的使用习惯,并且能够保障系统的可持续服务、可扩展能力。

智慧校园整体建设方案详细

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V1.0

目录 一、背景概述 (3) 二、智慧校园方案简介 (3) 三、智慧校园云平台架构设计 (4) 3.1基础设施层 (4) 3.2资源池层 (4) 3.3云服务层 (5) 3.4云管控层 (5) 3.5云网络安全服务 (5) 3.6云灾备服务 (5) 四、智慧校园应用平台设计 (6) 4.1校园门户网站 (6) 4.2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7) 4.3教育服务应用 (8) 4.4学生管理应用 (10) 4.5实习就业应用(该项根据客户实际情况而定) (12) 4.6后勤办公应用 (14) 4.7云录播系统 (15) 4.8精品录播系统 (17) 4.9媒体资源中心系统架构 (18) 4.10虚拟演播室系统 (18) 五、智慧校园安防系统设计 (22)

一、背景概述 智慧校园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四个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学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 二、智慧校园方案简介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是通过建设统一标准的公共服务平台,将贯穿在教育日常工作中的学生、教师、资产和管理等基础数据,按规范格式统一保存在数据中心,在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基础上,统一建设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统一数据管理,便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融合云计算理念进行架构设计,主要分基础设施层、平台服务层、软件服务层、客户端服务层。基于、先进、灵活、开放的云计算基础架构,将各类基础数据存储于云端,并有效整合和管理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形成从管理、教学、办公到研究、在线学习等标准、统一的“三通两平台”体系,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各级教育机构提供高宽带、大容量的教育网络服务,全面、准确、及时的基础数据服务及高效、便捷、实用的教育教学应用服务,实现各基层教育机构间的信息互通、信息共享和交换,确保教育系统内信息、学生信息、人事信息、资产信息等数据的高度准确和统一,减少重复录入,降低维护成本,实现区域范围内均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整体架构图

中职学校智慧校园整体规划项目概述

中职学校智慧校园整体规划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1.1.1政策大力支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明确要求: 1.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 2.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 教学资源; 3.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 4.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 范化。 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

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摆在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规划就“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 1.1.2教学创新改革需要 使得学校师生对教学模式、教学环境、信息共享程度、教学资源获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本项目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教育信息化政策为导向,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全面帮助中职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信息共享、丰富教学手段,改善学习环境,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1.2智慧校园内涵 智慧校园是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泛在感知等信息技术,打造物联网、智能化、信息化的新型校园。

智慧校园整体建设方案(2018完整版)

智慧校园整体建设方案(2019完整版) 2019年7月 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特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以国家、省、市、县近年来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的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以“统筹

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立足高端,跨越发展”为原则,实施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学校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 成员:*** *** *** 三、学校概况 我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校园网始创建于1992年,校园网络全覆盖于2013年实施。学校在校园数字化方面投入按照《“校校通”工程建设指南》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装备。十多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一直稳步发展,在学校科学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学校目前拥有多媒体教室**间、计算机教室**间,全自动录播教室**间、数字化实验室**间,学术报告厅**个,并建有广播中心、监控中心、网络中心、校园电视台以及科技航模课程基地;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校园网使用100M电信光纤接入因特网,并高速连入市县城域网,实现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从软件环境来看,我校

学校数字化智慧校园三年年发展规划

学校数字化智慧校园三年年发展规划(2017—2019)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确定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全 面深入推进“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并以《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2015)》为指导和目标,以应用建设为重点,以服务教学为核心,不断提升数字校园水平和人才信息素养,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围绕学校 信息化建设工作,我校将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信息化进程,促进 我校教育管理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锤炼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为 基础,以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应用为重点,统筹规划,注重实效,创新发展,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好让人 民满意的教育,努力打造一流的数字化、智慧化校园。 二、总体目标 到2019年,以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核心,建立科学、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培养造就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建立 较为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保障硬件正常安全运行,提升信息化基础设 施建设、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学校的全面数字化、智慧化。 三、学校信息化现状分析 (1)设备现状 1、校园网络的现状 互联网出口带宽为50M,局域网干路为100M,采用三层网络架构,具有 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等设备。目前我校办公计算机450台、教学计算机75台,外加其他辅助客户端,上网点可达520台左右,明显存在出口带宽偏低的问题,而且办公和教学网络交叉,网络布线缺乏统一规划,缺乏无线接入点,关键设 备老旧、IP地址与Mac地址不能有效绑定等。 2、网络中心现状 网络中心由3台服务器、1台存储服务器、8台交换机、1台防火墙组成, 内连校内局域网,外接国际互联网和县教育局的教育网。由于长时间工作,目 前设备大都已经老化。 3、校园计算机终端现状

中职院校智慧校园整体规划方案

中职院校 智慧校园整体规划方案(系统平台硬件-软件类)

目录 第1章项目概述 (5) 1.1项目背景 (5) 1.1.1 政策大力支持 (5) 1.1.2 教学创新改革需要 (5) 1.2智慧校园内涵 (6) 1.3新常态下智慧校园发展趋势 (6) 1.4智慧校园建设必要性 (7) 1.5智慧校园建设效益 (8) 第2章现状及需求分析 (9) 2.1信息化现状分析 (9) 2.2信息化现存问题分析 (9) 2.3整体需求分析 (11) 2.3.1 业务及功能性需求 (11) 2.3.2 非功能性需求 (14) 第3章项目建设规划 (15) 3.1建设目标 (15) 3.2指导思想与原则 (17) 3.3建设内容规划 (18) 3.3.1 规划原则 (18) 3.3.2 内容规划 (19) 第4章详细方案设计 (22) 4.1应用支撑平台 (22) 4.1.1 中职学院信息标准规范 (22)

4.1.3 统一信息门户平台 (25) 4.1.4 内容管理系统 (28) 4.1.5 数据交换平台 (29) 4.1.6 云平台设计 (32) 4.1.7 移动校园平台 (33) 4.2应用软件系统 (36) 4.2.1 招生就业管理系统 (36) 4.2.2 迎新管理系统 (37) 4.2.3 学生管理系统 (37) 4.2.4 教务教学管理系统 (39) 4.2.5 教学资源管理平台 (42) 4.2.6 顶岗实习管理系统 (50) 4.2.7 人事管理平台 (53) 4.2.8 办公自动化(OA)系统 (56) 4.2.9 图书馆管理系统 (61) 4.2.10 3D虚拟校园 (74) 4.2.11 决策分析平台 (77) 4.2.12 综合实训平台 (85) 4.2.13 校企管理系统 (85) 4.2.14 精品课程制作平台 (86) 4.2.15 在线学习系统 (87) 4.2.16 在线考试 (88) 4.2.17 统一报表平台 (89) 4.3原有系统集成整合 (91) 第5章信息安全设计 (92)

智慧校园人人通建设方案

智慧校园人人通建设方案 1.1.1总体规划 人人通建设主要是为学校、老师、学生、家长构筑一个以家校互动为基础,以校园、班级文化建设为纽带,以教学资源共建贡献为核心的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通过教师空间、学生空间、家长空间、班级空间具体的表现形式在WEB端、手机端、平板端和电视端的呈现,结合学习应用、教学应用、在线教育商城和业务支撑体系,为学生和教师建立实名网上学习空间环境,在校园社区、学习圈子、好友交流中让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学生和专家充分交流互动,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补,既可以提高老师的教研水平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既有知识的学习也有能力的学习。

图3-3-1 人人通整体架构图 1.1.2校园空间 校园空间汇聚来自学生空间、教师空间、家长空间的各类学校级别资源,紧紧地将老师、学生、家长组织并联系在一起,是全校老师、学生、家长集中开展学习、交流、分享活动的公开展现平台。 校园空间的各级角色可在校园空间查看用户动态、主题活动、校园视频、校本资源、作文精编以及分享学习成长心得、组织学校活动。

图3-3-2 校园空间 校园空间主要功能介绍: 用户动态 显示校园空间用户的新鲜事,了解老师、学生、家长的的最新动态,及时了解校内信息。 主题活动 学校组织全校范围内容主题活动,全校老师、学校、家长共同参与活动实现学习上的分享和交流。 校园视频

校园空间用户在线观看学校活动相关的视频资源。 1.1.3班级空间 班级空间作为人人通学校空间的基础组织,紧紧地将学生空间、教师空间、家长空间组织并联系在一起,空间之间的资源可以自动汇集和相互推送,是老师、学生、家长集中开展学习、交流、分享活动的专有平台。 班级空间的各级角色可在班级空间查看班级动态、班级公告、班级相册、班级活动、课表以及发表留言、分享照片等等. 班级空间主要功能介绍: 班级相册 显示班级空间用户的上传的照片,留存同学的精彩瞬间和珍贵回忆。 班级管理 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

智慧校园平台登录入口

江西:“智慧校园”助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_智慧 校园平台登录入口 江西省上饶县华坛山镇彭家坞教学点距离县城40多公里。新学 期伊始,录播教室里,孩子们正利用“空中课堂”和县二小的音乐 老师进行同步课堂学习——农村学校音体美教师普遍缺乏,开课不 齐全,“空中课堂”的使用让这个难题迎刃而解。如今,该镇四个 村完小、八个教学点,共58个教学班,已实现了“一体机”和“班 班通”全覆盖。 彭家坞教学点进行的“空中课堂”这一同步教学形式,得益于上饶县大力开展的腾讯智慧校园建设,它带来的最大便利就是优质教 育资源共享。目前,彭家坞教学点与县二小、煌固小学、石人小学 结对共建,师生之间通过视频、语音和文字等方式实时互动、远程 授课,山区孩子与城里学生共享优质教育;通过观摩在线课堂,农 村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提升。上饶县教体局局长马焕斌介绍,目前,该县中小学基本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全面实现了多 媒体教学设备“班班通”,依托腾讯智慧校园基本实现了师生网络 空间“人人通”。 在江西,城乡教育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教育信息化正在助推教育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教育信 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条件。”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说。 近年来,江西不断加大投入,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可 喜成绩,“三通”工程建设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行列。 智慧校园建设带来的不仅是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还有教学管理的变革。在景德镇,景德镇第一中学充分利用市教育云平台中的新 高考走班教学管理模块开展试点,借助这一系统,学校管理部门从 容应对新高考管理中遇到的选课、分班、排课、管理、考试、评价

智慧校园建设发展规划

智慧校园建设发展规划 根据教育部2015年发布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要求,秉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注重学生信息化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增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与素养,促进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实现。职业院校数字校园不仅仅是信息化技术系统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突出机制创新,重视职业院校信息化组织结构与体系的构建。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技术系统包括数字资源、应用服务和基础设施三个部分。数字资源的建设要根据自身情况突出专业特色、校企合作特色,在建设的过程中遵循兼顾社会服务、优先引入、慎重自建、边建边用、建用结合、开放共享的原则。应用服务的建设需要各院校对照部、省、市三级信息化管理要求,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实施,量力而行,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充分利用网络互联和云计算技术的优势,积极借助社会力量,协同构建院校中心机房、服务器、网络、仿真实训系统环境等基础设施,将来自校外的数字化服务与校本提供的服务相结合,经济高效地为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数字化服务。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我院数字化校园总体规划。 一、建设符合标准的通用应用平台,根据《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要求在制订本校数字校园规范时我们将遵循国家与行业相关标准,包括GB/T 20518-2006、JY/T 1005-2012、JY/T 1006-2012、JY/T 0381-2007、JY/T 0383-2007、CELTS-22、CELTS-24和CELTS-3等。该平台提供数字校园应用服务避免信息孤岛,充分利用网络互连和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将来自校外的数字化服务与校本提供的服务相结合,经济高效地为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数字化服务。 1、应用服务的总体要求,院校应统一规划各类应用服务,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分步构建或引用来自校内外的应用服务;各类应用服务应实现有效集成,避免服务间的“信息孤岛”。应用服务集成包括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门户和统一公共数据;各应用服务中使用的管理信息元数据应遵循JY/T 1006—2012和JY/T 1005—2012的相关规定;各应用服务中使用的数字资源元数据应遵循CELTS-3和CELTS-41.1的相关规定;应用服务应能适应学校的发展,满足学校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需要,不断进行扩展;在用户数量多、使用频繁的情况下,确保应用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用服务具有开放性,提供开放接口,便于与其它应用服务进行集成;应用服务应具有操作简单、易于维护的特点,对技术人员依赖程度低。 2、应用服务的集成 统一身份认证服务旨在给校园所有业务应用提供全局统一的用户管理和用户认证等功能,方便数字校园的管理,提高数字校园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支持用户的集中化和统一的管理,对数字校园中的用户提供统一的电子身份,支持统一的用户认证方式;支持用户一次登录后,在有效期间内直接访问任何已授权的应用系统而无须再次登录。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安全要求;通过安全的认证协议,使服务器和用户之间可以实现双向认证,杜绝任何一方身份假冒的可能,提高系统及用户自身的安全性。 3、综合信息门户服务 综合信息门户服务是将各种业务应用、数据资源和互联网资源集成到一个信息管理平台之上,将分散、异构的应用和信息资源进行聚合,在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支持下,通过统一的访问入口实现各种业务应用的无缝接入和集成,提供支

高职校智慧校园解决方案

1.1.1.1 高职校智慧校园解决方案 一、背景介绍 高职院校需求主要以管理为主,教学资源因学校、科目等有很强专业性,故更多层面围绕安全、管理等放啊面。高职院校功能布局分为分为七大功能分区:一体化教学实训区、行政办公区、学生生活区、校园体育活动区、教师生活区、自然景观休闲区和实训中心。 随着校园信息化的技术不断革新,现有信息化系统已无法满足高职院校的日常办公、教学、安全管理等一系列需求,而智慧校园的建设将给师生的教学、科研以及学校的管理带来便利,为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依托高速的校园网络系统、校园安全管理系统、校园应用系统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变得高效简捷。 二、需求及分析 (一)总体需求 以下应学校需求,罗列出的需求系统: (二)需求分析 为满足高职院校数字化智慧校园使用需求,建设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可靠

性、安全性的的数字化智慧校园应用系统,提出需求分析如下: 1)建立统一信息标准 为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与一致性提供依据。 2)构建统一信息门户平台 集中教学资源管理、校园服务管理、校园社团活动、学生就业创业信息等,为广大师生提供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 3)构建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统一身份管理与统一认证管理,保证用户电子身份的唯一性、真实性与权威性,实现单点登录与单点退出。 4)构建公共数据交换平台 通过中心数据库实现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 5)建设学校应用服务平台 包括辅助决策服务平台、协同办公服务平台、教学管理与分析系统、后勤与人事管理系统,基于中心数据库,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与数据支持。 6)集成其它各种应用软件 包括一卡通系统、电子邮件系统、智阅卷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车辆管理系统等,实现数据共享、消除信息孤岛。 三、建设意义 (一)促进教学和管理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数字化智慧校园将计算机信息技术等融于教育的各个环节,使信息工具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校务管理必要手段。它建立在高速网络平台、分布式计算,WEB、多媒体等新技术的基础上并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教育的本质。不容否认,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整合应用将带来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管理方式的深层变革。运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教务管理、课程的安排与选修等工作,可以克服目前学分制管理上存在的误区,使成功地进行弹性学分制的教学改革成为可能;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校区分散导致的因距离太远而出现的文件传送慢、办公效率低等问题,能够有效的提高部门间协同工作效率;远程教育更是知识经济时代构建终生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石。 通过数字化智慧校园的建设和教育应用功能开发,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生活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与之相

智慧校园整体建设方案

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目录 目录2 一、背景概述 (3) 二、智慧校园方案简介 (3) 三、智慧校园云平台架构设计 (4) 基础设施层 (4) 资源池层 (4) 云服务层 (5) 云管控层 (5) 云网络安全服务 (5) 云灾备服务 (5) 四、智慧校园应用平台设计 (6) 校园门户网站 (6)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8) 教育服务应用 (9) 学生管理应用 (11) 实习就业应用(该项根据客户实际情况而定) (13) 后勤办公应用 (15) 云录播系统 (16) 精品录播系统 (19) 媒体资源中心系统架构 (20) 虚拟演播室系统 (20) 五、智慧校园安防系统设计 (25)

一、背景概述 智慧校园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四个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学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 二、智慧校园方案简介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是通过建设统一标准的公共服务平台,将贯穿在教育日常工作中的学生、教师、资产和管理等基础数据,按规范格式统一保存在数据中心,在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基础上,统一建设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统一数据管理,便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融合云计算理念进行架构设计,主要分基础设施层、平台服务层、软件服务层、客户端服务层。基于、先进、灵活、开放的云计算基础架构,将各类基础数据存储于云端,并有效整合和管理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形成从管理、教学、办公到研究、在线学习等标准、统一的“三通两平台”体系,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各级教育机构提供高宽带、大容量的教育网络服务,全面、准确、及时的基础数据服务及高效、便捷、实用的教育教学应用服务,实现各基层教育机构间的信息互通、信息共享和交换,确保教育系统内信息、学生信息、人事信息、资产信息等数据的高度准确和统一,减少重复录入,降低维护成本,实现区域范围内均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xxxxx腾讯智慧校园建设 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腾讯智慧校园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发展步伐,促进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家校联系的深度融合,根据濮阳市教体局通知要求,经办公会研究决定,特制定《xxxxx腾讯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和系列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第二次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教育信息化推进会议精神,按照省教体局进一步推进学校腾讯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意见,以建设为基础、应用为支柱,以促进学校管理、服务教师、服务学生及学生家长为核心,以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校园环境为目标,促进优质管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家校联系,全面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二、目标任务 提升“腾讯智慧校园平台”的建设、管理、应用水平,加快建设涵盖学校的智慧校园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完成全县公立学校“腾讯智慧校园平台”建设,基本建成以移动终端、智慧教学、智慧教育等为主要标志的“互联网+”和智能化信息智慧校园环境,基本实现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 三、工作举措 1、加强领导,构建全覆盖管理网络。 (1)将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列为学校重点工作,在2018年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健全以校长为组长,以校主任和腾讯智慧校园管理员为副组长,学校其它教师为组员,成立腾讯智慧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智慧校园成员工作具体分工:组长负责根据学校规划,组织拟订智慧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副组长负责整合校内资源,协调各方关系,推进数字智慧校园硬件建设,根据计划制定具体操作细则。组员:统筹组织、协调与落实智慧校园建设各项具体工作。 (2)完善覆盖腾讯智慧校园所有管理层面和应用层面的层级管理网络。

大数据环境中的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

大数据环境中的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重大影响,这一背景下各个行业在发展中加强对大数据的应用。信息化时代只有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才能实现更好发展,当前高职院校正处于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在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认识到大数据的作用,并积极应用到学校建设中,加快学校建设进程。 1 大数据和智慧校园 1.1 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技术包括对数据的分析,数据的存储以及云数据技术等,数据分析就要是在广阔的数据信息中找到需要的有意义的信息数据,这一技术主要依靠数据分析软件和相关算法实现,对于大数据具有重要作用。数据存储是依靠内存数据库实现的,是对传统数据存储的升级的改进,传统存储方式是存放在硬盘中,而大数据技术下的存储方式呈现多样化,这一存储形式的改变大大节省数据读取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云数据技术在大数据中的应用有效实现数据的共享,利用这一技术经过对比筛选,对不能共享的数据进行对接使用。大数据技术主要利用这三种技术实现数据的利用,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不能忽视就是信息的安全,大数据技术数据安全应当是应用的前提,如果存在安全风险,会给系统使用者带来安全威胁。 1.2 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的建设是在物联网、互联网、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多种数据

支持下实现的,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利用物联网对校园内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能够为校园建设提供数据支持,保证作出正确的决策和管理机制。互联网技术在校园建设中主要是为校园用户提供更加快速并且廉价的网络服务。大数据和云计算两种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作用,主要是对校园发展和建设中的所接触的信息进行挖掘、分析和处理,并进行计算和展示。智慧校园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在建设中,会接触大量的信息,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对这些数据采取有效对策进行科学处理,保证智慧校园建设质量。 2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 目前高校在教学方面已经实现了电教化,在学生管理方面安装了一卡通、监控等等,提高了管理能力。应用物联网技术,在学校管理中可以达到流程化、更高效的作用。智慧校园使联网实体不断扩大,传统的数据架构已经无法满足数据处理得要求,大数据更加容易实现对获取的各类体量数据形成实时、快速而有效的价值分析。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校园体系架构如图1 所示。从下到上依次分为智能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业务应用层、服务层五个层次。 2.1 智能感知层 在智慧校园中通过摄像头、传感器以及各类应用系统,对学校的老师、学生和设备资源等提供全面的智能感知和综合服务平台,包含人与物、物与物的感知、系统间信息的实时感知、捕获和传递等。为智慧校园提供采集海量数据与实时反馈控制的基础。 2.2 网络层

学校数字化智慧校园五年发展规划

学校数字化智慧校园五年发展规划(2015—2019)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精神,不断提升数字校园水平和人才信息素养,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围绕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我校将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信息化进程,促进我校教育管理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锤炼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为基础,以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应用为重点,统筹规划,注重实效,创新发展,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打造一流的数字化、智慧化校园。 二、总体目标 到2019年,以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核心,建立科学、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培养造就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建立较为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保障硬件正常安全运行,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学校的全面数字化、智慧化。 三、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提升我校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智慧校园,形成一个功能比较完善,富有本校特色的先进、高效和实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1.不断完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采用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提高学校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网运行速度,网络信息点覆盖整个校园,实现校园网统一管理的无线网络全覆盖,所有信息点均可控。建设感知、协同、控制一体,智能化、系统化、综合化的智慧校园,创新开展平安校园、节能校园、生态校园、和谐校园建设。 2.建设符合学校实际、实用、实效的多媒体应用中心(含放映室、课件制作室、平面设计创作室、动画创作室、录播教室等),重点建设网络录播教室。 3.建设校园广播网。音频播放系统覆盖整个校园,具备无人值守及分级调控功能。 4.配备校园监控系统,主控室可实现远程管理。学校出入口、资料室、档案室等重点区域配备高清监控,操场等外围配备180度/360度无死角监控摄像。监控系统具备移动侦测功能,可通过网络将警情上传至网络监控中心,同时将图像自动切换到现场,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自动录像。 (二)加强学校多元化建设,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进远程协作教室 1.建设多元化。(1)不断扩充学校的容量,提高层次,充分体现学校形象的展示功能、教育资源的集成功能、师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舞台功能、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功能;(2)建立班级主页,展现班集体学习、活动风采;(3)开辟骨干教师个人主页和全体教师网络空间,展现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开展网上多项交流;(4)开辟特长学生个人网络空间,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 2.充分发挥校园网优化教育教学信息流通功能,逐步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学生个别化学习,在线考试等教学环节包容进来,形成大容量、开放式学习环境。 3.发展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库藏,以文件目录方式和数据库存储方式对资源进行管理和操作,以便信息储存,师生快速查询、访问、下载。 4.优化组合学校教育教学资源,融视频、网络、多媒体等多种方式为一体,为师生提供多种类,多形式、多规格和多层次的教育教学资源。 (三)打造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本校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

智慧校园建设要点教学内容

2018年仙桃职业学院“智慧校园”建设要点 根据仙桃职业学院“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现将2018年仙桃职业学院“智慧校园”建设要点制定如下。 一、网络基础设置建设 1、网络建设 建设一个实用、高速、运行稳定可靠以及安全可控的校园网络,为学校的资源共享、教育教学、职业训练、学校管理和网络文化生活等校园信息化应用和服务提供满足服务质量要求的网络支撑环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有线网络升级,对办公区、教学区的有线网络进行升级改造。 (2)无线网络全覆盖,实现办公区、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无线网全覆盖。 主体建设工程已完成,2018年完成信息点的增补和验收。(信息中心) 2、机房建设 建设建设一个安全、节能、高效的中心机房,构建高性能、高可用性、高安全性的网络系统、主机(服务器)系统、存储系统、数据

备份和容灾系统、数据库系统等,为信息服务和信息化应用提供良好的支撑环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供电系统的改造,为了保障机房用电稳定,从学院中心供电房引专线到机房。 (2)空调系统升级,安装机房专用空调。 (3)安防系统建设,建设智能机房安防系统,实现自动报警、自动启动。 (4)环控系统建设,建设机房温度、湿度、火焰、烟雾以及设备运行状态的智慧控制系统,实现远程监控和操作。 主体建设工程已完成,2018年完成项目的验收。(信息中心) 二、基础运行平台建设 1、服务器虚拟化系统建设 建设一个稳定、安全、高效的数据中心,建设服务器虚拟化系统,对现有的服务器进行虚拟化管理,实现服务器资源的动态分配。(信息中心) 2、信息标准建设 根据教育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以及我院的实现情况,制定学院信息标准。(信息中心、各职能部门) 3、公共数据平台的建设

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方案》得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特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以国家、省、市、县近年来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得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立足高端,跨越发展”为原则,实施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为主要特征得智慧教学与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得智慧管理,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得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得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学校数字化得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得现代化奠定坚实得基础。 二、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 三、学校概况 我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校园网始创建于1992年,校园网络全覆盖于2013年实施、学校在校园数字化方面投入按照《“校校通”工程建设指南》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装备、十多年来,学校得信息化建设一直稳步发展,在学校科学发展中得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学校目前拥有多媒体教室**间、

计算机教室**间,全自动录播教室**间、数字化实验室**间,学术报告厅**个,并建有广播中心、监控中心、网络中心、校园电视台以及科技航模课程基地;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校园网使用100M电信光纤接入因特网,并高速连入市县城域网,实现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从软件环境来瞧,我校现已建成学校网站、人事管理、资产管理、校本资源库、电子备课、影像资源库、网上报修、心理辅导、家校联系、电子图书等平台、从教职工信息素养来瞧,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教师能制作质量较高得多媒体课件。管理人员能熟练使用办公应用软件。 四、存在不足 目前我校信息化建设得问题主要就是:系统性得整体规划有待提升,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短缺,基础设施装备不先进、不全面、严重老化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信息化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在校务管理、学生自主管理等方面,对师生全面素质能力与发展水平方面考核得平台需进一步完善。 五、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几年得跨越式建设与发展,建成高水平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实现高速、安全得校园网有线无线全面覆盖校园、信息化终端遍布校园,立足师生员工信息化应用得实际需求,以信息技术对学校得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得信息环境,建设可共享得优质校本资源库,实现教学教研、管理服务得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师生得信息素养与应用水平,最终建

安徽省中职院校智慧校园整体规划方案(详细版)

安徽省中职院校 智慧校园整体规划方案(系统平台硬件-软件类)讨论稿 2018.1

目录 第1章项目概述 (6) 1.1 项目背景 (6) 1.1.1 政策大力支持 (6) 1.1.2 教学创新改革需要 (6) 1.2 智慧校园内涵 (7) 1.3 新常态下智慧校园发展趋势 (7) 1.4 智慧校园建设必要性 (8) 1.5 智慧校园建设效益 (9) 第2章现状及需求分析 (10) 2.1 信息化现状分析 (10) 2.2 信息化现存问题分析 (10) 2.3 整体需求分析 (12) 2.3.1 业务及功能性需求 (12) 2.3.2 非功能性需求 (15) 第3章项目建设规划 (16) 3.1 建设目标 (16) 3.2 指导思想与原则 (18) 3.3 建设内容规划 (19) 3.3.1 规划原则 (19) 3.3.2 内容规划 (20) 第4章项目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设计理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设计标准和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慧校园建设总体规划方案

智慧校园建设总体规划方案

目录 第1章建设背景 (3) 第2章建设基础 (4) 第3章建设思路与目标 (4) 3.1.建设思路 (4) 3.2.建设目标 (5) 第4章建设进度与资金预算 (6) 4.1.建设进度及分年度验收要点 (6) 4.1.1.第一阶段—校园网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 (6) 4.1.2.第二阶段—完善基础数据应用系统 (6) 4.1.3.第三阶段—完成学校综合分析和移动应用 (7) 4.2.经费预算 (7) 第5章建设预期效果 (9) 第一阶段:信息化校园初步成形 (9) 第二阶段:信息化校园基本完善 (9) 第三阶段:信息化校园达到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 (10) 第6章保障措施 (10)

第1章建设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智能化建筑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会引发高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和教学环境等支撑环境建设的变革。因此,基于以上技术的数字校园已成为21世纪高校建设发展的趋势。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基于校园网络的各种应用不断开发和投入应用,数字校园建设中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如“应用山头”突出、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各应用系统、各部门缺乏数据标准,数据重复,导致了各部门之间相同信息内容不一致;学校有效数据资产不能“共享”,导致学校业务部门及管理部门获取信息非常困难,有效数据资源不能及时共享,数据资产利用率低下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将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作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来抓,并实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最终目的。 《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指出:教育信息化应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促进每一所学校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学校信息化建设必须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校园的各项资源、管理及服务流程数字化,形成校园的数字环境,使现实的校园环境凭借信息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信息化校园旨在用层次化、整体性、战略性的观点来规划和实施校园信息化建设,将校园内信息更好地组织分类,让师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为师生提供网上教学、网上实验、网上信息交流的环境,同时也可以让管理人员科学、规范地管理自己的数据,并将这些信息快速准确地发布出去,为师生、社会服务。同时,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培养出高素质学生是高校成功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