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

浅谈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

浅谈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

露天矿山是指在地表开采矿石的矿山,排土场是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矿渣、土石

方等物料的堆放场所。由于排土场通常位于露天矿山的陡坡和极易滑动的区域,因此在雨

季和大风天气条件下,会发生排土场滑坡、坍塌等灾害事故,给矿山生产和环保事业带来

极大的影响。本文将从排土场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两方面进行讨论。

一、排土场灾害分析

1.滑坡灾害

排土场通常位于陡坡或山体边缘,若排土场下方地形陡峭或者受水流的冲刷,土层稳

定性下降,土体重心下移,容易引起滑坡灾害。

2.崩塌灾害

排土场在长期堆积的过程中,土石方与废矿渣形成多层结构,且难以得到有效的固结。当排土场受到风吹、雨淋等自然力的冲击,会导致排土场土层的位移,使排土场发生崩塌

现象。

3.泥石流灾害

在雨季或长时间持续降雨的情况下,排土场内的土石方受水分的浸泡、软化和流动作用,形成微观裂隙,易造成泥石流灾害。

二、防治措施

1.技术防治

技术防治主要包括加固排土场绿化、观测监测和排水排涝。例如,在排土场陡坡处加

设护坡绿化,把植物根系与土体紧密结合,减小土体的下滑倾向;对排土场进行实时观测

监测,及时发现异常信号,采取防护措施;加强排水排涝,减缓排土场土层的软化和流动

作用。

2.管理防治

管理防治主要包括加强排土场管理、制定预案和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例如,在排土场

生产时,加强巡查、检修和维护,及时处理渗漏、裂缝等安全隐患;定期组织排土场排查、评估和应急演练,制定排土场灾害预案,提高排土场应急响应能力。

三、结论

排土场灾害是露天矿山生产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其防治工作的实施需要技术手段

和管理手段相结合。在这个基础上,有关部门和企业应当审慎设计、合理布局,定期检查、维护和管理,提高设施的使用率和安全性,最大限度减少排土场灾害的发生,确保生态环

境的持续改善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浅谈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

浅谈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 露天矿山排土场是指在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将矿石中的杂质和废石排放到开采区域之外形成的一片土石堆积场地。由于其数量庞大、高度较高、土石坡度陡峭等特点,存在一定的灾害风险。本文将从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两方面对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进行浅谈。 一、灾害分析 1.山体滑坡 排土场处于山区,山体滑坡是一个常见的灾害,尤其在大雨等多发洪涝的季节更容易发生。山体滑坡会导致土石堆积体大面积塌方,对周边环境和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土石坡崩塌 排土场土石堆积高度较高,土石坡度较陡,存在土石崩塌的风险。土石坡崩塌可能由于自然因素如雨水侵蚀、坡体岩体变化等,也可能由于人为因素如挖掘、爆破等引起。崩塌会导致土石堆积体出现不规则裂缝,甚至整个坡体从上到下坍塌,威胁到周边地区和设施。 3.土石体冲击 在露天矿山排土过程中,土石体会通过输送带或卡车等运输工具进行搬运,这时如果操作不当或者设备故障就会发生土石体滚落、冲击的事故。土石体冲击会对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严重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二、防治措施 1.完善监测系统 在排土场的周边地区建设地质监测站点,用以监测山体的变化情况。通过安装地质仪器,定时采集地质数据,包括坡体的位移、沉降、应力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2.规划合理的排土场布局 在露天矿山开采时,要注意合理布局排土场地。排土场面积不宜过大,尽量避免将土石堆积体堆积在陡峭的山坡上,以减少相邻山体滑坡和土石坡崩塌的风险。 3.加强排土场维护 及时排除排土场内的积水和泥石流,保持排土场地的排水畅通。对土石堆积体进行定期巡视,及时修复和加固出现的裂缝和弱点,保持土石堆积体的稳定性。

浅谈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

浅谈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 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为了满足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矿山的开采量也在不断 增加。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排土场灾害成为困扰矿山管理者和工程师的一大难题。排土场 灾害不仅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针对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进行分析和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排土场灾害的特点、成因分 析和防治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排土场灾害的特点 排土场灾害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因土石方量过大、坡度过陡、排土速度过快等原 因导致的山体滑坡、坍塌、泥石流等现象。排土场灾害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 突发性强:排土场灾害的发生常常是突如其来,很难提前预测和防范。 2. 规模巨大:受排土量的影响,排土场灾害的规模常常非常庞大,给周边环境和设 施带来严重影响。 3. 危害性强:排土场灾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同时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设施 损毁。 1. 排土量过大: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为了提高开采效率通常会采取快速排土的方式,使得排土量过大,导致排土堆积成堆,增加了山体滑坡和坍塌的概率。 2. 坡度过陡:由于排土场通常位于矿山的较高位置,加之挖掘和排土的频繁,可能 导致山体坡度过陡,增加了山体滑坡和坍塌的危险性。 3. 天气影响:恶劣的天气条件如频繁的降雨、台风等都会加剧山体滑坡和坍塌的风险。 4.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也是导致排土场灾害的重要因素,例如山体的岩石 构造、地下水的流动等。 1. 调整排土量和速度:矿山管理者和工程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控制排土量和 排土速度,避免过大的排土量和过快的排土速度。 2. 加强排土场监测:采用现代化的监测手段,如地下水位监测、土体位移监测等, 及时掌握排土场的动态变化,降低排土场灾害的发生概率。 3. 设计排土场坡度:在设计排土场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山体坡度等因素,合理设计排 土场的坡度,降低山体滑坡和坍塌的风险。

浅谈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

浅谈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 摘要:露天矿山生产中,排土场对废石进行接纳,执行排土这一露天矿开采的 基本工序。在矿山整个生产时期以及闭坑后相当长时期内,排土场作为露天矿组 织生产不可缺少的一项永久性工程建筑,矿山经营管理者都需要对此慎重考虑, 一旦排土场发生重大变化,势必严重影响矿山生产,甚至有可能迫使矿山停产。 露天矿山工程灾害后果严重,会带来人身伤亡,而排土场是灾害的易发部位,对 矿山企业而言,排土场灾害治理是件意义重大的工作。本文笔者对排土场灾害从 表现形式、产生机理及原因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并从其三个主要表现形式方面, 提出针对性的相应防治措施。 关键词:客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防治措施 在实际工作中,排土场的前期建设,因各种客观主观原因,没有做到周到、 全面的考虑,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又容易发生对各种影响因素考虑不周的问题,包括排土场的不科学选址、不合格的建设质量、不到位的生产管理等等,而这些 都导致排土场灾害的发生,严重危害矿山企业的财产安全,甚至会给社会带来严 重危害。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必须切实关注和预防排土场灾害。 一、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的表现形式以及各自成因 根据地质、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不同,排土场的灾害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里按照灾害对环境危害的表现形式,分为以下三种: 1、排土场滑坡,可谓是排土场灾害中十分常见而发生频率非常高的事故, 它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排土场与基底接触面滑坡、排土场内部滑坡和排土场沿 基岩软弱层滑坡。不论是哪种滑坡类型,它们的机理在总体上是一致的,不过产 生的原因还是有所不同,主要成因如下所述: (1)建设初期设计不够完善,建设考虑不够周全。通常在基建初期过程, 矿山企业,一般都没有采用富有矿山生产经验的基建管理决策员,或者说这类基 建管理决策员本身就很缺乏。矿石企业在土场建设质量的重要性方面,没有足够 的认识,对其在一开始就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涉及到排土场建设质量的重 要环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包括排土场工程的地质勘察以及排土规划设计等各 项工作都被矿山企业所忽视。 (2)生产中排土没有科学进行,没有严格地按照相关的规范和要求进行安 全的排土作业。排土初期,排土场排弃了大量厚度不够的疏水性块石,或者是在 生产的某一个时期,执行了岩土混排工作,而这些都将人为地给排土场带来威胁,在排土场内部,引起软弱面的形成。 (3)排永设施没有健全设置。大气降雨和地表水都会浸润排土场,改变排 土场初始的稳定状态,使其稳定条件恶化。 2、矿山泥石流。从成因上将其分为二类,一是水动力成因的泥石流,二是 重力成因的泥石流。数量巨大的松散的固体物料,在汇水面积很大的山谷地带堆积,由于动水的冲刷作用下,将沿着陡坡地形急速地流动,形成水动力成因的泥 石流,它主要受到地表水系的影响。 3、排土场环境污染。矿山排土场,是矿山开采中收容废石的场所,存在着 大量的细微固体颗粒,不管是哪种排土工艺,工作时都有大量灰尘形成,它们随 风飞扬,不但不利于工人的身体健康,还会给排土场周围带来危害,对空气和农 作物造成污染,使得庄稼的质量和收成受到影响。 二、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的防治措施

浅谈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

浅谈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 一、灾害分析 1. 滑坡灾害 滑坡灾害是排土场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是由于排土场地势陡峭,受雨水刺激,导致 坡体松动,失去稳定性,进而导致整个坡体发生滑动,从而造成巨大损失。 2. 崩塌灾害 崩塌灾害是指排土场坡体上部物质快速坠落到下部物质之上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排 土场坡面的过度开挖导致坡体失去稳定性,坍塌下来。 3. 沉陷灾害 沉降灾害是排土场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由于排土量过多或排土方式不当,使排土场 下部土体产生强烈的水平和竖向变形,从而使排土场整体发生沉降。 二、防治措施 1. 地质探测 对排土场进行地质探测,分析排土场所在地的地质构造、地质构造震动等情况,以判 断排土场是否存在地质危险。只有了解了地质结构和地下水等要素,才能合理规划排土量、排土方式和排土场坡度,以保证排土场的稳定性。 2. 坡面加固 采取坡面加固措施,可以增加排土场的坡面稳定性。加固措施包括安装加筋网、配置 加筋板、加装索网络等,以便于排土场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翻滚和滑坡等重大事故。 3. 变量监测 排土场的长期使用需要定期进行变量监测,包括采用GPS定位、应变仪、水位计等监 测设备的安装和数据采集,以便有效地预警排土场发生灾害的可能性,为灾害预防和处理 提供数据。 4. 按规定排土 在排土工程中,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这些规定包括排土量、排土方式、排土场坡 度等。排土量不宜过大,排土方式应采用层状、均匀排放方式,排土场坡度应在基础设施 允许范围内,以保证排土场的稳定性。

5. 技术培训 矿山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排土场技术培训,使员工能够对排土场进行实时监测,并掌握灾害预防的基础知识和应急救援技能,以减少排土场灾害发生的风险。

露天矿山采矿中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分析

露天矿山采矿中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分析 摘要:露天矿山地质灾害对环境和人们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因而其防治工作应从源头入手,并在采矿中严格执行开采相关规定,加强采矿中的监测管理工作,以保障露天矿山开采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露天矿山采矿;地质灾害;防治策略 露天矿山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地质灾害的防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此外,露天矿山地质灾害涉及面广,破坏力强,将对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因此,重视露天矿山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迅速寻求科学有效的防治对策,对环境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矿山地质灾害内涵及特征 矿山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作用、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及地质条件持续恶化而引起的自然灾害,地震、滑坡、海啸、沙尘暴、泥石流及水土流失等是其主要表现形式。矿区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次数多、类型多样、危害后果严重等特点,严重制约着矿山企业的稳定发展。矿山地质灾害处于高危频发状态,跟矿山周边环境的恶化有较密切联系。因此,积极开展矿山地质灾害研究,有效控制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有利于促进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理论的提升。 二、露天矿山采矿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的露天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原则,能有效预测预报地质灾害,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根据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及时、快速疏散人员,减少灾害损失。事实上,减少灾害损失的最好办法就是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地质灾害。

2、重点防治与全面规划相结合。露天矿山开采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一定的 广泛性,应引起多方面的重视。防治时,要以不同地区的地质灾害情况及不同时 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依据,提出露天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目标、方向和 措施,最终对露天开采地质灾害的防治起到指导作用。 三、露天矿山采矿中常见的地质灾害 1、泥石流。露天矿山开采占用及破坏了大片土地和植被,改变了矿区原有 地形地貌。随着露天矿山的大规模开采,其自身植被固土保水能力不断降低,随 着大雨暴雨的冲刷,露天矿山开采区水土流失将继续扩大,被冲刷出的表土、泥沙、石块和其他固体物质构成泥石流的物质来源。同时,露天矿山剥离的覆盖层 随机堆积,形成不稳定堆积体,此种松散堆积体的表层易垮塌。随着雨水的冲刷,也构成了露天矿区泥石流的物质来源。露天矿山开采后,大多三面环山,前缘地 形开阔,周围山体陡峭,该地形便于集中水及碎屑物质。若矿山下游有窄、陡、 深的沟壑或河流,则露天矿山下游沟谷泥石流在雨季易发育。一旦矿山开发造成 泥石流,将对下游村庄及农田造成不可估量的灾难。 2、滑坡。露天矿山开采时,开挖面积往往很大,若开采矿层上方有覆盖层,覆盖层下部挖空后,覆盖层中泥土将失去密实性,变得松散,从而导致表层土向 下滑动,形成土质滑坡。此外,许多矿产企业在开采矿产时,未妥善处理剥离的 表土,而是随意堆砌,久而久之,随着开挖面积及工程的扩大,将积累越来越多 的表土,这些累积的表土将逐渐形成不稳定的堆积体。然而,这些堆积体在未经 处理情况下随机堆积,稳定性得不到保证。另外,采矿企业在开采矿产时,无暇 顾及这些堆积土的防护工作。因此,当有大暴雨时,这些堆积土会由于雨水冲刷 而在表层滑动,导致表层滑坡。 3、崩塌。露天矿山产生崩塌也与岩体开挖方式及其自身物质组成有关。由 于考虑经济的因素,露天采场边坡一般开挖坡度在80。以上,边坡未按设计要求 分台阶,往往形成高而陡的边坡。当矿产倾向与开挖边坡坡向相反或相切,而岩 层中卸荷裂隙发育,岩体稳定性较差,在大雨暴雨、地震、矿山爆破等不利因素 影响下,这种高而陡的采场边坡极易形成不稳定楔形体向下滑动,轻者产生掉块,重者产生大面积崩塌。

露天矿山开采及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现状分析

露天矿山开采及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现状 分析 摘要:20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矿产资源的需 求量不断增加。然而受国内矿产资源分布的限制以及国内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需 求的影响,国内矿产资源分布极为不均。矿山地质环境是指矿山在生产过程中因 其开采活动所产生的地表及周边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类地质现象以及与此相关的各 种因素所组成的系统和整体。本文从露天开采过程中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分析入手,总结出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常见地质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 关键词:露天矿山开采;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现状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露天矿山开采技术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是,由 于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受到地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 进一步完善露天矿山开采技术。同时,需要积极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减少由此 带来的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我国露天矿山开采现状 我国的露天矿开采技术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但在那个年代,我国还没有 专门的采矿技术规范和标准,甚至连矿山地质勘探也是刚刚起步,所以露天矿开 采主要以小型露天矿为主,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大型露天矿,直到 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有了较大规模的露天矿山。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经 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开始在矿山开采方面进行大量技术研 究与改革工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多次大型露天开采技术革新与 推广。目前我国露天矿山开采的主要方式有浅孔台阶爆破、露天转地下、斜井单斗—电磁深井、双斗斜井—电磁深井单斗、双斗—电磁深井—液压钻孔——电铲 排土——铲装等工艺技术。这些采矿技术的运用不仅大幅提升了矿山的开采效率、

露天矿矿山主要灾害预防制度

露天矿矿山主要灾害预防制度 一、边坡失稳防治制度 1、应做好工程、水文地质勘查、测绘工作和边坡稳定性评价并制定边坡稳定措施。建立永久性观测线(网),定期观测。 2、非工作帮形成一定范围的到界台阶后,应进行边坡稳定分析和评价,对影响安全生产的不稳定边坡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3、工作帮边坡在临近最终设计的边坡之前,必须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和评价。当原设计的最终边坡达不到稳定的安全系数时,应修改设计或采取治理措施。 4、长远和年度采矿工程设计,必须进行边坡稳定性验算,达不到边坡稳定要求时,应修改采矿设计或制定安全措施。 5、采场最终边坡的管理应遵守下列规定: 1)采掘作业必须按设计进行,严禁采掘过界; 2)临近到界台阶时,应采用控制爆破,不得超钻并采取减震措施; 3)含有露头煤的到界台阶,应采取防止露头煤风化、自燃及沿煤层底板滑坡的措施。 6、排土场边坡管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随着排土场边坡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定期进行边坡稳定分析,如有不稳定因素应修改排土参数或采取防治措施; 2)清除基底上不利于边坡稳定的松软土岩; 3)内排土场最下一个台阶的坡底与采掘工作面之间必须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4)内排土场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排水措施,防止或减少水流入排土场。 5)应定期巡视采场及排土场边坡,发现有滑坡征兆时,必须设明显标志牌。对有运输道路、布置设备和设施的边坡,必须确保边坡稳定。 二、防治水制度 1、在雨季之前,防洪指挥部开始准备工作,组织对防洪工程、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 2、召开防洪工作会议。做好防洪宣传教育,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水患意识,落实洪灾隐患整改责任人,落实有关防洪工程、设备设施、抢险物资及材料的到位情况。 3、修缮防洪工程。确定对洪水的拦截、引排方式和引排方向;根据现场实际,选择蓄滞洪区(坑)位置,及时修筑并设立标志。 4、物资供应要落实好抽排水设备、设施。根据蓄滞洪区(坑)大小,配置水泵及水车,保障足够的综合泄洪能力。 5、各单位对自己责任区内的防洪工程、设备设施要经常巡查,安全警戒指挥组对各单位的防洪工作情况要认真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6、指挥部办公室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随时掌握气候变化情况,并及时在

露天矿山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及预防对策

露天矿山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及预防对策 摘要:我国露天矿每年从地表开采出巨大数额的矿石和围岩,改变和破坏了地表和岩石圈的自然平衡,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山体、斜坡稳定,导致岩(土)体变形,诱发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同时,矿山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对生产人员也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露天矿安全生产的各类主要危害因素,并提出处理、预防各类灾害的安全对策。 关键词:露天采矿;灾害;安全措施 1 当前露天矿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坍塌及滑坡 坍塌及滑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采矿方式的原因而引发的,即开采方式不是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开采,而是从下部开采。还有另一种情况,虽然开采方式是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开采的,但是保留的边坡角超过岩石的自然安息角,没有按矿山设计的边坡角进行开采,再加边坡地质原因而导致滑坡事故的发生。 1.2 水灾危害 水害是由于大气降水、地下水汇入采场,淹没设备或人员,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停产。大量的水迳流排土场、采场并汇积坑下,可能会破坏作业面,并造成采场低洼地段设备损坏。 1.3 爆破伤害 爆破伤害主要包括:无爆破设计或爆破安全规程不完善,爆破人员“无章可依”,仅凭经验作业。爆破过程中爆破人员在爆破器材的运输、保管、装药、起爆等环节违犯操作规程,粗心大意,会酿成危险事故:井下爆破时,相近工作面未规定联络信号,容易造成互相干扰或起爆时间不一致而出现危险事故;点炮时未使用引火绳、分火索过短、爆破前未设置爆破警戒或警戒区过小、警示标志不明显、爆破后未按规定的等待时间等待,过早进入爆破现场、瞎炮处理不当等违章作业均可导致爆破事故。 1.4 触电 供配电系统设施和用电设备不按规程接地,维护检修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均有可能造成人员发生触电的危险。在井下较潮湿的环境下,如有供电线路有裸露接头、闸刀盒损坏、线路架设过低,工作面采用220 V电压照明等原因,均可能造成人员触电。 1.5 车辆伤害 由于各种车辆作业线路长,道路状况不好,范围广易造成车辆伤害。 1.6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等形式的伤害。在使用、巡检、维修过程中,如果作业人员操作失误、信号不畅、违章作业等均可导致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1.7 粉尘 在凿岩、采场及运输道路、矿岩装卸车及各物料交接点处作业易产生粉尘。长期在这类环境下工作很容易患矽肺病,矽肺病严重危及人员健康,因此要求湿式作业,在凿岩作业过程中要求戴防尘口罩。生产性粉尘是在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细粒状矿物或岩石粉尘。直径大于50μm的尘粒,在重力作用下会很快从气流中分离出来,沉落于地面,此类矿尘称为落尘。直径在0.01~50μm范围内的尘粒,能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此类矿尘叫做浮尘。浮尘对空气的污染和人体健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分析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分析 一、矿山地质灾害防治 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因素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各种灾害,包括 地质灾害和环境灾害。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陷、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环境灾害包括水 土流失、土壤污染、水源污染等。矿山地质灾害对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 此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尤为重要。 1. 加强矿山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 矿山地质灾害监测是指通过各种监测手段,对矿山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实时监测,及时 发现和预警。常见的监测手段包括地质勘探、地震监测、遥感监测等。通过加强矿山地质 灾害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发生的情况,有序地进行预警和抢险,最大程度地减少 损失。 2. 强化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为了减少矿山地质灾害对矿山建设和生产经营的危害,需要在矿山规划、设计和施工 过程中,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在矿山规划和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风险,选址 和布置矿山设施时要避开灾害隐患区,采取加固和支护措施等。在矿山建设和施工过程中,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加强监督和管理。 3. 完善矿山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指在矿山地质灾害发生后,对应急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行统一组织 和部署的文件。完善矿山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可以有效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效率,最大 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应急预案要包括灾害预警机制、救援力量和资源调配、灾后重建方 案等内容,确保在灾害发生后能够做到迅速、有序、高效的救援和恢复工作。 二、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分析 1. 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管理 矿山开采过程会带来地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矿山开采前,对矿山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确定环 境保护措施和整改对策。规划管理是指通过矿山规划,合理布局和利用矿产资源,减少矿 山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2.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浅析露天矿山安全生产存在的风险及防治措施

浅析露天矿山安全生产存在的风险及防 治措施 摘要:我国是矿产资源消耗大国,对于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一直是国民生产的重点,而矿山安全问题阻碍矿山开采,制约经济发展,因而对矿山安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通过分析矿山事故频繁的主要原因,从而对安全生产存在的风险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矿山生产;安全风险;措施 引言 矿山安全是采矿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矿山安全工作,对发展地区经济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矿山资源开发强度的增大,矿山安全事故预警与防治技术相对于矿山开采技术来说处于落后状态,以至矿山生产环境不断恶化,矿山安全事故越来越严重,且各类可导致矿山安全事故的潜在隐患也在增多。频繁发生的矿山安全事故,给国家和企业以及人民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和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分析我国矿山安全生产的现状,完善矿山安全生产保障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露天开采常见事故类型 1.1 机械伤害 露天矿山在穿孔、铲装、运输、排卸等作业过程中,由于人为失误或者设备故障等原因容易造成机械伤害。 1.2 爆破事故

爆破作业是矿山开采中必不可少的工序,爆破事故也是矿山常见的伤亡事故之一。爆炸物品从采购、运输、储存、保管、分发、加工、使用等全过程稍有不慎将会发生严重事故,导致作业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安全生产。 1.3电气事故 电气危害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电气火灾危害和触电危害。 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均使用较多的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和设施如果长时间超负荷运行,产生大量热量,导致电气设备内部绝缘体破坏,保护监测装置失效,造成火灾、爆炸;另外,配电线路、开关、熔断器、插销座、照明电器、电动机等均有可能引起触电伤害,也可能成为火灾的引燃源。 1.4露天矿边坡滑坡 随着露天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其边坡高度也在加大,滑坡等失稳现象逐年增多。根据我国大中型露天矿山的不完全统计,不稳定边坡或具有潜在滑坡危险的边坡,占矿山边坡总量的15%~20%左右,个别矿山高达30%。 1.5 排土场滑坡、泥石流事故 排土场作为一种巨型人工松散堆积体,其性质特点决定了容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事故。而且,矿山企业普遍将排土场建在村庄或矿区的上游地区,因此也对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1.6对水环境系统的破坏 采矿废渣、尾矿暴露在大气中,其中的硫化物发生氧化使降水成为酸雨,加上选冶废水的未达标排放,往往造成矿区附近的地表水体遭受污染,甚至无法饮用、灌溉。另外,采场内疏干排水改变了地下水自然流场及补、排条件,打破了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均衡转化,常常形成以采区为中心的大而积降落漏斗,造成泉眼干涸、水源枯竭。 2露天矿山安全风险防治措施

排土场灾害防治技术

排土场灾害防治技术 一、排土场安全 (一)排土场安全影响因素 对排土场安全产生影响的因素比较多,但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排土场建设初期的选址、设计及建设等论证的充分性。有些露天矿山对排土场后期灾害预防控制及安全生产与初期建设选址的紧密关联型认识不充分,尤其是在矿山排土场的选址过程中,对自然地理、基底岩层特征缺少必要的研究,主要包括排土场基底地形、地表水流特征、大气降水强度、边坡冻结和融化等因素以及层状基底内软弱夹层等大型结构面的产状及其距基底面的远近等详细工程地质资料。缺少对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一般考虑排土场的含水情况时,不仅要考虑原剥离土岩的含水率、排土场地形、大气降水情况,还要考虑内排土场基底含水条件。针对不同地理条件特点缺少对排土场的后期可能产生灾害情况的研究,更缺少对多个选址方案进行全面对比与评价分析以及综合效益方案的优化设计,考虑更多的是矿山的生产效率、经济效益或管理难度、管理成本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由于排土场建设工期和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建设初期没有对排土场软弱层进行工程处理,为日后排土场的安全产生埋下了隐患。 (2)排洪体系或排水设施的完善性。若排土场排洪体系或排水设施不健全,当遭遇大雨或连续降雨天气时,雨不能及时排除,并很快渗入排土场里,导致岩体强度降低,从而降低排土场稳定状态,进而诱发滑坡。 (3)开采工艺因素。影响排土场稳定性的开采工艺因素有多种,主要包括不同岩种剥离台阶的开采程序与排土顺序、排弃岩石的块度、排土方法、排土带宽度与排土工作线的推进强度、排土台阶与排土场的高度等。 (4)排弃物及基底的物理力学性质。采场内岩体的种类不同,再加上开采顺序、爆破、采掘、运输方法、排土顺序、排土方法、排土段高、水的作用等因素的不同,导致排弃物的混合成分、粒度组成、结构、含水率等构成要素等也不同。其物理力学性质比较复杂,主要包括排弃物容重、排弃物的抗剪强度等参数。

露天煤矿排土场滑坡防治措施

露天煤矿排土场滑坡防治措施 露天矿开采工艺分为四个作业环节:即穿孔作业、爆破作业、铲装运输作业及排土作业四个环节。排土作业是露天矿开采工艺的最后一个环节,但排土作业的安全问题在露天矿开采过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开采制定中,采纳了分区开采、内部排土方案。在不同分区或分区不同部位,内排工作线沿岩层倾向或走向推动。露天开采至一按时期后,分区间将出现二次剥离边坡。二次剥离边坡倾角大,位于倾斜基底上,稳定条件差。而且,露天煤矿的排弃岩石较软,易风化;内排土场排量高大,又有二次剥离边坡。关于此类排土场的稳定性,国内缺乏经验。所以,露天矿排土工程安全主要合计如下几个方面: 一、排土场选择 〔1〕排土场应选在山坡荒地沟谷中确保少占田地。 〔2〕排土场位置选定后,应进行专门的工程、水文地质勘探,进行地形测绘,并分析确定排土参数。 〔3〕排土场的阶段高度、总堆置高度、安全平台宽度、总边坡角、相邻阶段同时作业的超前堆置高度等参数,应满足制定中的明确规定。

二、排土场应与露天采场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即排土场应建在露天开采最终境界线之外。但在无妨碍矿山生产发展和采场边坡稳定性的前提下,排土场可尽量靠近露天采场最终境界,这样有利于实现近距离排土。 三、排土场的运行安全管理 〔1〕汽车排土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非作业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排土作业区,凡进入作业区内工作人员、车辆、工程机械必须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 〔2〕排土场平台必须平整,排土线应整体均衡推动,坡顶线应呈直线形或弧形,排土工作面向坡顶线方向应有3%~5%的反坡。 〔3〕排土卸载平台边缘要设置安全车挡,其高度不小于轮胎直径的2/5,车挡顶部和底部宽度应分别不小于轮胎直径的1/3和1.3倍; 〔4〕应按规定顺序排弃土岩,在同一地段进行卸车和推土作业时,设备之间必须坚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5〕推土时,在排土场边缘严禁推土机沿平行坡顶线方向推土。 〔6〕排土安全车挡或反坡不符合规定、坡顶线内侧30米范围内有大面积裂缝或不均匀下沉时,禁止汽车进入该危险区,排土场作业人员必须对排土场作出及时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