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开拓开采

第三章 开拓开采

第三章  开拓开采
第三章  开拓开采

第三章井田开拓

第一节开拓方式及井口位置

一、项目设计、施工概况

1、本项目前期设计概况

贵州五轮山煤业有限公司五轮山煤矿为在建矿井,于2003年底开工建设。贵州五轮山煤业有限公司由兖矿贵州能化有限公司(占有五轮山煤矿50%的股权)、贵州能发电力燃料开发有限公司(占有五轮山煤矿30%的股权)、贵州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占有五轮山煤矿20%的股权)三家股东共同出资组建。

本矿井《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均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2004年1月—4月完成并通过审查;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2004年12月—2005年6月完成《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以上设计首采面均布置在6-3煤层中,《安全专篇》审查会中领导及专家提出首采6-3煤层不利于安全生产,因此,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根据专家意见,通过与业主协商对安全专篇煤层开采顺序进行调整,即遵循从上至下的开采顺序,先开采3煤,然后依次为5-2、5-3、6-3、8煤层……,于2005年7月通过贵州工业大学采矿工程科技咨询服务公司评审,修改后的专篇于同年10月提交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待审。

2006年3月26日,矿井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在揭穿5-1煤层施工过程中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导致安全条件发生改变,2006年底—2007年4月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根据煤与瓦斯突出鉴定报告重新编制了《初步设计(修改)》和《安全专篇(修改)》,并报送相关部门审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文件《关于贵州省五轮山煤业有限公司五轮山矿井一期工程安全设施设计的批复》(煤安监函【2007】45号)批复了本矿井安全设施设计。2008年5月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根据审查通过的安全设施设计对初步设计(修改)再次做了调整,并通过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评审,贵州省发展和

改革委下发了《关于五轮山矿井一期(240万吨/年)初步设计(修改)的批复》(黔发改能源[2008]2368)文件。

五轮山矿井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005年编制完成,并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复。2006年3月2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核准了该项目。2006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颁发了本矿井采矿许可证

2006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核准了本项目。

2、矿井施工建设现状

五轮山煤矿于2003年底开工建设,矿井采用斜井开拓,至2011年12月底,地面土建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包括瓦斯抽采泵房及管道安装、风机、绞车等)已基本完成。原设计22374.5m井巷工程量,现已施工巷道8152.9m。其中: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在+1330m水平已落平且与回风斜井贯通,原11301材料斜巷、11301运输斜巷已形成,水仓、泵房、中央变电所、机车充电硐室等已施工完成,瓦斯抽采进、回风巷已施工900m左右,1801运输、回风斜巷(原瓦斯抽采试验巷道)已分别施工400m、180m。+1330m水平运输大巷、轨道大巷和北回风大巷已分别施工450m、225m和250m。井下设备已安装部分。

二、矿井开拓方式、井口位置及工业场地

本项目从2003年底开工建设至今,矿建、土建、设备订货及安装基本按设计施工。但本项目由于设计、施工跨越时间较长,随着工程的不断推进,从而导致原初步设计与现场情况部分不太吻合,本次设计变更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进行修改,主要为首采煤层的变更和补充、完善井下“六大系统”相关内容。且已完成的矿、土、安工程能够满足本次设计变更安全要求,本设计不对矿井开拓方案和井口位置进行比选,均利用现有工业场地、风井场地,利用已施工的开拓巷道、地面设施、设备等,设计对已施工的工程、设备进行校核、验算,对不满足安全要求的提出处理方案。

矿井开拓方案:井口及工业场地位于位于坐拱村北侧,以斜井开拓全井田。利用已建成的主斜井(井口标高+1601.0m,倾角13°,方位角225°)作主井,利用已建成的副斜井(井口标高+1601.0m,倾角14°,方位角225°)作副井。为减少工程量、缩短建井工期并利于场地布置和建井施工,回风斜

井(已施工完成)井口与主、副井井口分开布置,一分区回风斜井位于主斜井以北约800m,首采分区选择在靠近井田走向中部的F23与F43之间,三条井筒在+1330 +1330m标高贯通。在副斜井井底+1330m标高布置有井底车场、水仓、泵房及中央变电所。全井田划为两个水平、四个分区开采,一水平标高+1330m,二水平标高暂定为+1120m。

矿井开拓方案平、剖面详见图3—1—1、3—1—2。

第二节开拓部署

一、井筒数目

本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每个分区均设置有专用回风井。根据矿井前期的开拓部署,井筒施工和通风要求,设计认为矿井初期采用3个井筒可满足生产需要。其中:主斜井主要任务为运输煤炭、进风、人员下井及管线的铺设;副斜井的主要任务为提升、下放材料、设备、矸石及矿井部分进风及管线的铺设。回风斜井斜井已施工,为专用回风井。因此矿井移交生产时共布置3条井筒,其中主斜井、副斜井在一个场地内,回风斜井位于主、副井工业场地以北约0.7km风井场地。后期考虑到通风要求,需在各分区布置进风井和回风井。

二、水平划分及标高确定

1、煤层分组

五轮山煤矿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共11层,上煤组为3号煤层至9号煤层,中煤组为14上至20号煤层,下煤组为32、33号煤层。因中煤组14上、20煤硫分大于3%,而16煤本身为局部可采煤层,平均厚度仅0.97m,硫分含量为2.5%,储量不大、开采困难、利用价值不大。且由于9煤至16煤平均间距达86.16m左右,16煤至32煤平均间距达101.89m,下煤组开采后对中煤组无影响。根据国家环保政策,本次设计中煤组暂不开采。由于上、下煤组间距约190m左右为有利于采区巷道布置、支护和瓦斯抽放,根据煤层层间

距及其岩性,将煤层分为2组进行开采,即9号煤层以上为上煤组,32、33号煤层为下煤组。

2、水平划分及标高确定

井田内煤层露头标高在+1600~+1800m之间,上组煤主要赋存在+1250m 标高~1800m标高之间,下组煤主要赋存在+1100m标高~1600m标高之间。浅部200~300m深度之间煤层为大角度赋存;深部煤层倾角平缓,面积大。

根据以上分析,上下煤组间距大,宜采用分组联合开拓方式。煤层浅部在深部煤层开采完毕后再回采(采用高档普采),。井田上煤组以一个水平上下山分区开拓全井田,水平标高+1330m。水平上山垂高(浅部大倾角段除外)25~200m,下山垂高230m。

下组煤以一个水平开拓全井田,水平标高+1120m。上山垂高230m,下山垂高220m。水平延伸采用暗斜井延伸方式。

三、大巷布置

煤层走向在一分区中南部为西南—东北,至北部变为西北—东南。根据这一特点,同时尽可能减少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次数和保证采掘面实行独立进、回风,一分区布置四条大巷,大巷与主斜井、副斜井方位角一致,分别为轨道大巷、运输大巷和南、北回风大巷,同时作为一分区的准备巷道。现场实际施工情况为+1330m水平轨道大巷沿6-3煤层顶或底板穿层布置,水平标高+1330m,出井底车场后已施工225m;+1330m水平运输大巷沿6-3煤层顶板或底板穿层布置,水平标高+1335m,已施工450m;一分区南、北回风大巷沿轨道、运输大巷两侧分别布置,原设计标高为+1350m。但实际施工过程中,北回风大巷已布置在K4标志层中,已施工250m,标高为+1290~+1350m 之间;南回风大巷未施工,为便于排水和煤层间联系,南回风大巷标高为

+1345m。

后期沿西北—东南方位布置北翼大巷开拓二分区;沿初期大巷方位布置下山作为三、四分区开拓的集中开拓巷道。并在+1250m标高设辅助水平大巷开拓三、四分区。对于一分区浅部小采区开拓,可从井底车场附近布置南翼大巷或直接布置上山开拓。

大巷断面见图3-2-1、2、3。

四、煤层开采顺序

井田内可采煤层分为上组煤和下煤组,上、下煤组间距约190m左右。因此开采顺序为:煤组之间,先开采上组煤,后开采下组煤。煤层的开采顺序:

①上煤组

因本矿为突出矿井,各煤层瓦斯含量高,设计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和技术上可行性分析,一分区上煤组煤层的开采顺序为先采8号煤层,在其被保护区域依次开采6-3、3、5-2、5-3等煤层。其余二、三、四分区上煤组若没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鉴定结果,遵循从上至下的开采原则,即先采3号煤层,在其被保护区域依次开采5-2、5-3、6-3、8号等煤层。若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鉴定结果,在不影响上部煤层开采的前提下,可以先开采无突出危险煤层或突出危险性较小的煤层。

②下煤组

下煤组遵循从上至下的开采顺序,同一条带内先开采32号煤层,再开采33号煤层。

五、分区划分与接替

井田分区划分主要以较大的断层以及开拓大巷为边界,划分为四个大的分区,各分区内上下煤组各为一个采区。煤层露头附近再单独划分辅助采区,其中一分区浅部划分四个辅助小采区。

分区划分详见开拓方式平面图,图3—1—1。

开采顺序安排为:

煤组之间,先开采上组煤,后开采下组煤。分区接替,本着先近后远、先简单后复杂原则进行安排;分区内的回采单元由近及远前进式接替。露头附近大倾角块段由于开采条件较差、受小窑等影响,安排在后期开采。

分区内各煤层工作面的区段之间,从防突角度考虑均采用“U”型通风方式,连续前进回采,不考虑跳采。工作面为倾斜长壁后退式回采。

分区特征参表见3-2-1。

表3-2-1 分区特征表

分区接续:分区开采顺序本着由近到远,先易后难的原则,并考虑接替工程量少,运输、通风费用省,薄、厚煤层搭配,采掘工作面数量及矿井产量长期稳定等因素,分区接替见表3—2—2。

表3—2—2 分区接替计划表

第三节井筒

一、井筒的用途、布置及装备

五轮山煤矿已施工3条井筒,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和一分区回风斜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240万t/a,经分析计算一分区利用已施工的主斜井、副斜井、一分区回风斜井可以满足矿井原煤、人员、矸石、材料及设备的运输和通风的需要。二、三、四分区考虑到通风要求,需在各分区布置进风井和分区回风井。

主斜井井口标高+1601.0m,半圆拱,井筒净宽4600mm,墙高1500mm,净断面15.2m2,掘进断面16.2 m2,明槽开挖段采用钢筋砼碹支护,岩性正常段采用锚喷支护,井筒内铺设架空人车和宽1200mm、DTⅡ(A)型钢绳胶带输送机,担负矿井煤炭的运输、人员进出及进风、管线(瓦斯抽放管、洒水灭尘管)铺设任务。

副斜井井口标高+1601.0m,半圆拱,井筒净宽4800mm,墙高1800mm,净断面17.6m2,掘进断面18.8 m2,明槽开挖段采用钢筋砼碹支护,岩性正常性采用锚喷支护,井筒内铺设双轨,钢轨型号30kg/m,轨距900mm,采用双钩提升1.5t的固定式矿车担负矿井材料、设备、掘进矸石的运输和矿井部分进风及管线(排水管、压风管及消防洒水管)铺设任务。

一分区回风斜井担负矿井一分区回风任务,井筒净宽5200mm,墙高1800mm,净断面19.9m2,掘进断面22.0m2,明槽开挖段采用砼碹支护,岩性正常段采用锚喷支护。

井筒断面见图3—3—1、2、3、4、5、6。各井筒特征见表3—3—1。

表3-3-1井筒特征表

二、井筒施工方法

(一)井筒穿过地层情况

主斜井、副斜井和一分区回风斜井位于上煤组煤系地层煤层露头附近,穿过的主要地层为第四系表土层和龙潭煤组上段(P2l上)及中段(P2l中)。龙潭组为近海型(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主要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夹薄层灰岩与泥灰岩。

(二)井筒施工方法

矿井主斜井、副斜井、一分区回风斜井已施工,已施工井筒及将来各分区增加的进、回风井均遵循以下原则:

井筒穿过第四系表土层时,采用明槽开挖、混凝土砌碹支护。在井筒进入龙潭组(P2l)含煤地层,进入基岩(要求巷道顶部中等风化岩石的厚度不能低于锚杆长度,且沿井筒方向向中等风化岩层延深的长度不低于5m)时,

采用普通钻爆法施工,支护方式改为锚网喷支护,在穿煤层时可采用可缩性金属之架支护或其它有效的联合支护方式加强支护(具体可根据现场围岩情况确定,加强支护段为进入煤层前后5m范围及煤层中)。

三、井壁结构

根据工业场地的初勘资料,井口所处场地位置为冲沟迴流区,冲积表土层较厚,基础较差。井口后方的山体由于受采空区的影响,有蠕动现象。井口大面积的明槽开挖和受雨水的影响,可能引起山体滑坡。

为保证主、副井筒的安全,穿过表土明槽开挖段井壁采用C25钢筋砼碹支护,其基础在换填片石后,亦采用C25钢筋砼浇灌,厚400mm;井筒穿过强风化基岩段井壁采用C25砼碹与U型钢联合支护,基岩段采用锚网喷支护。

一分区回风斜井场地的地质情况好于主、副井场地,穿过表土明槽开挖段井壁采用C25砼碹支护,基础采用C25砼浇灌,厚400mm;井筒穿过强风化基岩段井壁采用C25砼碹与U型钢联合支护,基岩段采用锚网喷支护。

明槽开挖段施工方法在采取可靠的临时支护和临时排水措施后,实行机械开挖,边坡根据开挖岩性确定放坡角度,基岩段采用光面爆破。

后期增加的进、回风井表土段暂考虑井壁采用C25钢筋砼碹支护,正常段采用锚网和C25砼碹支护。

第四节井底车场及硐室

一、井底车场的选择

根据五轮山煤矿的开拓布置,井底车场主要担负矿井的辅助运输及人员的进出,轨道大巷与井筒方位一致,空、重车线设在大巷内,故选斜井折返式车场,井底车场调车均在直线上进行,调车简单、管理方便,其车场施工工程量小。

+1330m井底车场平面布置图见C1096G2—121—1。

二、空重车线长度的确定

副斜井采用双钩串车提升,每钩车提升5个1.5t的矿车,根据《煤矿井底车场设计规范》规定,井底车场空、重车线有效长度不应小于一次提升串车长度的2~3倍。本设计考虑设置高、低道,空、重车线的长度确定为20m。

三、井底车场硐室及位置

五轮山煤矿已在井底车场附近、沿+1330m轨道大巷施工了中央变电所、机车修理硐室、机车充电硐室及整流室、水仓及泵房、井下消防材料库、避难硐室、等候硐室等,以上硐室基本按施工图设计,满足安全及功能要求。

1、水仓、泵房硐室

主排水系统硐室与中央变电所硐室采用联合布置。主排水系统硐室主要由主排水泵硐室、管子道和主、副水仓组成。设计布置在+1330 m轨道大巷的一侧。主、副水仓设置各自的配水井,清理水仓绞车房设在水仓通道内。

主水仓的容量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主水仓的有效容量能容纳8h 的正常涌水量,即3200m3。

2、井下爆炸材料库及通风方式

井下爆炸材料库位于原13轨道石门处,为单独回风系统。采用壁槽式布置,其容量不得超过矿井3d的炸药需要量和10d的电雷管需要量。本矿机械化程度高,但岩巷和半岩巷掘进头多,经计算井下爆破炸药库炸药容量取5t,

电雷管容量3.2万个。

四、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和硐室的支护方式及支护材料

根据井筒检查孔资料,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和硐室的支护方式及支护材料见表3—4—1。施工中根据岩性的实际情况已局部改变支护形式加强支护。表3—4—1井底车场、硐室工程量表

第4章 矿井开拓与开采(已完)

第四章井田开拓与开采 第一节井田开拓 一、井田开拓方式及井口位置 (一) 影响井田开拓的主要因素 本井田地质构造简单,大体为一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煤层倾角0~3°,未发现断层;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无老窑开采及采空区,对开采无影响。影响井田开拓方式、井口位置的主要因素有: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煤层赋存特点、凿井工程地质条件、铁路接轨点位置、水源和电源情况、井下开拓部署、工业场地压煤量、技术装备水平和地质勘探程度等。 1. 地形地貌 本井田内地形总体上为东南高、西北低,海拔标高+1302.5~+1278.5m,地形变化不大,地势平缓。井田具风积沙漠~半沙漠地貌特征,半流动和半固定的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遍布全井田,耕地有限,因此,从地形地貌上看,对井口位置和开拓方式的选择影响不大。 2. 地质构造 本区构造形态为一向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小于2°。区内断层不发育,无岩浆岩侵入体,故井田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近水平,无煤层露头,同一煤层井田内高差小于120m,从构造上看,对井口位置和开拓方式的选择影响亦不明显。 3. 煤层赋存特点 井田主要可采煤层3-1煤、4-1煤全区发育,赋存深度一般600~700m左右,赋存稳定,厚度变化小,主采煤层之上仅有一中厚2-2中煤层,2-2中煤层大部可采,仅在井田西南部不可采。4-1煤下部还有4-2中、5-1、5-2、6-2上、6-2中五个煤层,井田范围内均大部可采。除3-1煤和4-1煤为厚~中厚煤层(平均厚度4.75m和3.75m)外,其余煤层均为薄煤层或中厚煤层(平均厚度1.80~2.60m)各煤层倾角平缓(0~3°),

适合长壁机械化开采。 4. 凿井工程地质条件 井田浅部全部被第四系全新统风积沙及沉积砂土地层覆盖,厚度在27.13~135.50m,平均95.26m,南厚北薄,靠近井田储量中心范围内厚度在120m左右,厚度差不明显,新生界地层主要由风积沙、粉细砂、砂粘土、粘砂土组成,下部上更新统砂层富水性较强,上部风积沙层含水相对较弱。因此,从工程地质条件上看,井筒需采用特殊凿井法施工,适合立井开拓,井口位置宜选择在中部或西部。 5. 接轨点位置及外部道路 目前,根据鄂尔多斯市南部铁路公司规划,本矿区内新恩铁路在本井田东北部通过,本矿井接轨点确定在母杜柴登井田东北部大牛地站,因此,从接轨点位置及外部道路上看,井口位置宜选择在井田中部、西部或北部。 6. 水源及电源情况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呼吉尔特矿区总体规划》,矿区内各矿井的生活用水根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矿区开发建设规划,统筹建设水源地和输配水管网,位于井田西侧的哈头才当水源地为矿区集中水源地。 母杜柴登井田的供电电源可引自井田北部的图克110kV变电站和葫芦素220kV变电站。 因此,从水源和电源上看,井口位置宜选择在井田西部、中部或北部。 7. 技术装备水平 近年来,我国煤矿矿井技术装备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大型多绳摩擦轮提升机与电控装备,大容量立井提升箕斗及提升罐笼等不断创新,为建设特大型立井提供了提升的保证;长距离、大功率带式输送机、多功能无轨胶轮车等连续化、自动化运输设备及工作面高产高效的综放、大采高综采、连续采煤机等现代采掘设备逐渐改变了矿井的生产面貌。因此,从技术装备水平上看,采用立井开拓是可行的。 8. 地质勘查程度 本井田已经完成煤炭勘探工作,可以满足本阶段设计要求。储量级别较高(331)

第三章 拓开采

第三章井田开拓 第一节开拓方式及井口位置 一、项目设计、施工概况 1、本项目前期设计概况 贵州五轮山煤业有限公司五轮山煤矿为在建矿井,于2003年底开工建设。贵州五轮山煤业有限公司由兖矿贵州能化有限公司(占有五轮山煤矿50%的股权)、贵州能发电力燃料开发有限公司(占有五轮山煤矿30%的股权)、贵州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占有五轮山煤矿20%的股权)三家股东共同出资组建。 本矿井《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均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2004年1月—4月完成并通过审查;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2004年12月—2005年6月完成《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以上设计首采面均布置在6-3煤层中,《安全专篇》审查会中领导及专家提出首采6-3煤层不利于安全生产,因此,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根据专家意见,通过与业主协商对安全专篇煤层开采顺序进行调整,即遵循从上至下的开采顺序,先开采3煤,然后依次为5-2、5-3、6-3、8煤层……,于2005年7月通过贵州工业大学采矿工程科技咨询服务公司评审,修改后的专篇于同年10月提交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待审。 2006年3月26日,矿井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在揭穿5-1煤层施工过程中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导致安全条件发生改变,2006年底—2007年4月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根据煤与瓦斯突出鉴定报告重新编制了《初步设计(修改)》和《安全专篇(修改)》,并报送相关部门审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文件《关于贵州省五轮山煤业有限公司五轮山矿井一期工程安全设施设计的批复》(煤安监函【2007】45号)批复了本矿井安全设施设计。2008年5月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根据审查通过的安全设施设计对初步设计(修改)再次做了调整,并通过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评审,贵州省发展和

连锁店铺开发与设计补考卷参考答案

班级 学号 姓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装 订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2010-2011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连锁店铺开发与设计》试卷 (补考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哪个商圈范围内顾客密度最大(A )。 A.核心商圈 B.次级商圈 C.边际商圈 D.中心商圈 2.核心商圈的基本顾客来源是( C )。 A.工作人口 B.流动人口 C.居住人口 D.外地人口 3.零售商业的服务对象是( B )。 A.销售者 B.个人消费者 C.产业用户 D.事业用户 4.商圈人口年龄结构最好是( C )型。 A .鼓 B .筒 C .金字塔 D .倒金字塔 5.在商圈组成中,距离店址最近的区域是( A )。 A.核心商圈 B.次级商圈 C.边际商圈 D.重要商圈 6.下列哪项不是连锁店选址的原则( C )。 A.方便顾客购买 B.方便商品配送 C.获得最小收益D.长远发展能力 7.在狭窄商圈内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秘诀是( C )。 A .促销 B .优质产品 C .经营差别化 D .优良服务 8.( A )是连锁店收入的主要来源,盈利的主要支柱。 A.自身客流 B.分享客流 C.竞争者客流 D.派生客流 9.一座城市最主要、最繁华的商业区域是( A )。 A.城市中央商业区B.郊区购物中心C.城市交通要道D.边沿区商业中心 10.“零售引力法则”认为,城市人口越多、规模越大、商业越发达,对顾客的吸引力就越大。这一法则是由( D )在1929年提出的。 A .美国零售学者戴维?霍夫 B .日本学者小林启孝 C .日本学者渡边敬二 D .美国学者威廉?雷利 11.一个地区内的商业区或购物区类型大体包括:( D )。 A .中心商业区、副中心商业区、购物中心 B .中心商业区、副中心商业区、购物中心和独立店区 C .中心商业区、副中心商业区、商业小区、购物中心 D .中心商业区、辅助商业区、商业小区、购物中心和独立店区 12.次级商圈是指核心商圈的外围区域,在这个区域内顾客来店购物比较方便。次级商圈的顾客大约占( C )。 A.55%~70% B.60%~70% C.15%~25% D.20%~25% 13.商圈分析是指经营者对商圈的构成情况、特点,( A )以及影响商圈规模变化的因素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 A .范围 B .规模 C .目标顾客 D .收入水平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采煤概论教学内容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本校是原煤炭工业部部属高校,在划归地方后,学校提出目标定位是:坚持“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质量兴校,特色强校”战略,“经过不懈努力,把学校建成多学科协调发展,地矿学科部分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在能源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特色鲜明,优势明显,若干理学和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取得突破,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成为省内一流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国家重要的煤炭科学技术研发基地和安全生产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行业、服务社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勤奋实干、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近年来,随着学校内涵建设和学校声望的提高,学校生源情况越来越好,2006年第一志愿上线率达到120%以上。 《采煤概论》是体现我校矿业特色和优势的主要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了解采矿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明确所学专业在煤矿生产建设中的位置,建立了采矿与其它非采矿专业的桥梁,尽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如何与采矿有机的结合,如何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到采矿工程中,以建立起具有采矿特色的相关专业体系。通过在相关专业开设《采煤概论》课程,使学生建立了矿井地质、矿山测量、矿山机械、矿山电工、矿业经济、矿山管理、矿山环境保护、矿山通信、计算机在煤矿中的应用等具有明确矿业特色的知识体系。可见,通过开设《采煤概论》课程,有力的支持了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支持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采煤概论》课程针对不同专业及其先修课程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计划。 (1)36学时教学安排

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期末复习试题三含答案)

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试题库三)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较为重要的转换车站(包括火车站、汽车站)附近,上下班时流动人口特多的商圈属于【】。 A.都市型 B.郊区型 C.社区型 D.转运站型 2.经营安全率在【】为一般店。 A. 30%以上 B. 20%~30% C. 10%~20% D.10%以下 3.下面不属于立地条件的三要素的是【】 A.人口数 B.道路交通工具 C.商品品种 D.卖场面积大小 4.在销售家庭装饰用品时,把地毯、地板装饰材料、壁纸、吊灯共同布置成一个色彩协调、图案美观、环境典雅的家庭环境。这属于【】 A.分类陈列 B.主题陈列 C.综合配套陈列 D.以上都不对 5.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最常见的方法是列出超市开店的【】左右展开。 A.人员安排表 B.工作进度表 C.促销活动表 D.商品价目表 6.开业日期的选定属于【】。 A.开发课 B. 企划课 C.会计课 D.总务 7.这种光源能造成一种受逼迫的、具有危机感的气氛是指【】。 A.从斜上方照射的光 B.从正上方照射的光 C.从正前方照射的光 D.从正下方照射的光 8.端架商品一般陈列在【】 A.第一磁石 B.第二磁石 C.第三磁石 D.第四磁石 9.指住家人口集中的地区是【】 A.商业区 B.办公区 C.住宅区 D.以上都不对 10.夏季可组合清凉饮料的商品群,冬季可组合取暖用品、火锅料商品群,旅游季节组合旅

游食品、旅游用品商品群,是指【】 A.按消费季节组合 B.按节庆日组合 C.按消费的便利性组合 D.按商品用途组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超市布局的类型包括【】 A.格子式布局。 B.圆形布局 C.花样布局 D.专业商店式布局 E.自由流动式布局 12.在视觉识别中,下面属于冷色的有【】。 A.红 B.橙 C.青 D.蓝 E.粉 13.下列指标中属于以预估营业额为基础建立的效率指标的有【】 A.目标人事薪资率 B.广告促销费用率 C.毛利率 D.商品周转率 E.商品投资回报率 14.超市目标顾客因素分析主要包括【】 A.地理因素 B.人口因素 C.卖场面积因素 D.经营内容因素 E.心理因素 15.超市招牌的种类包括【】。 A.广告塔 B.横置招牌 C.立式招牌 D.壁面招牌 E.遮幕式招牌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5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6. 大公司一般采用开店的方式,迅速形成一个大型连锁系统,而小公司由于自身财力有限,不能承担太多的财务风险,故采取稳健原则,先从开始经营。 17.超市通道设计的原则包括:单向道设计、环绕型设计、和。

井田开拓

4 井田开拓 4.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井田开拓是指在井田范围内,为了采煤,从地面向地下开拓一系列巷道进入煤体,建立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和动力供应等生产系统。这些用于开拓的井下巷道的形式、数量、位置及其相互联系和配合称为开拓方式。合理的开拓方式,需要对技术可行的几种开拓方式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才能确定。 井田开拓主要研究如何布置开拓巷道等问题,具体有下列几个问题需认真研究。 1)确定井筒的形式、数目和配置,合理选择井筒及工业场地的位置; 2)合理确定开采水平的数目和位置; 3)布置大巷及井底车场; 4)确定矿井开采程序,做好开采水平的接替; 5)进行矿井开拓延深、深部开拓及技术改造; 6)合理确定矿井通风、运输及供电系统。 确定开拓问题,需根据国家政策,综合考虑地质、开采技术等诸多条件,经全面比较后才能确定合理的方案。在解决开拓问题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煤炭工业的技术政策,为早出煤、出好煤高产高效创造条件。在保证生产可靠和安全的条件下减少开拓工程量;尤其是初期建设工程量,节约基建投资,加快矿井建设。 2)合理集中开拓部署,简化生产系统,避免生产分散,做到合理集中生产。 3)合理开发国家资源,减少煤炭损失。 4)必须贯彻执行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要建立完善的通风、运输、供电系统,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减少巷道维护量,使主要巷道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5)要适应当前国家的技术水平和设备供应情况,并为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发展采煤机械化、综掘机械化、自动化创造条件。 6)根据用户需要,应照顾到不同煤质、煤种的煤层分别开采,以及其它有益矿物的综合开采。 4.1.1确定井筒形式、数目、位置及坐标 1)井筒形式的确定 井筒形式有三种:平硐、斜井、立井。一般情况下,平硐最简单,斜井次之,立井最复杂。 平硐开拓受地形迹埋藏条件限制,只有在地形条件合适,煤层赋存较高的山岭、丘陵或沟谷地区,且便于布置工业场地和引进铁路,上山部分储量大致能满足同类井型水平服务年限要求。 斜井开拓与立井开拓相比:井筒施工工艺、施工设备与工序比较简单,掘进速度快,井筒施工单价低,初期投资少;地面工业建筑、井筒装备、井底车场及硐室都比立井简单,井筒延伸施工方便,对生产干扰少,不易受底板含水层的威胁;主提升胶带化有相当大的提升能力,可满足特大型矿井主提升的需要;斜井井筒可作为安全出口,井下一旦发生透水事故等,人员可迅速从井筒撤离。缺点是:斜井井筒长辅助提升能力少,提升深度有限;通风路线长、阻力大、管线长度大;斜井井筒通过富含水层、流沙层施工技术复杂。 立井开拓不受煤层倾角、厚度、深度、瓦斯及水文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在采深相同的的条件下,立井井筒短,提升速度快,提升能力大,对辅助提升特别有利,井筒断面大,可满足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需风量的要求,且阻力小,对深井开拓极为有利;当表土

【采矿课件】04开拓参数车场延深

第四章井田开拓巷道布置 (第十八章内容) 本章为井田开拓部分的重点,第二章是基本概念,第三章是开拓方式,而如何确定有关参数及方案,如§2.3中开拓方式所解决的问题中,井筒位置,水平标高的确定,水平大巷的布置,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4.1 井筒位置的确定(书上§18.3) 位置的确定不能从一方面考虑,从开拓布局的整体考虑,如水平的位置,大巷的类型等,它们相互影响。 合理的井筒位置应考虑地面情况,井下地质以及生产情况。 一、对地面布置工业广场有利 每个矿井,都有地面生产系统,行政管理系统,需占有一定的面积的土地。 1、场地足够。布置地面生产系统及其工业建筑、行政管理系统。如主付井(绞车房)、洗(选)煤厂、煤仓(场),装车站,办公楼,宿舍,食堂,浴池等。(一般情况下,工业广场的面积为:大型井0.8 ~1.1公顷/10万吨,中型井 1.3 ~1.8公顷/10万吨,小型井 2.0 ~2.5公顷/10万吨)。 2、少占农田,不占良田及重要文化古籍和园林,要避免村庄搬迁及河流改道; 3、有较好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避开滑坡,崩岩,溶洞,流沙等地段。森林地区应与林地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4、避免井筒和工业广场遭受水灾。井口位置高于最高洪水位,工业广场不受洪水威胁。(解释最高洪水位的意义) 5、便于矿井的供水,供电,运输,便于排污,排矸的处理。不影响居民生活。 6、充分利用地形,使地面生产系统合理,尽可能少平整土地。 对于平硐开拓,主要考虑地面,若地面无太大的限制,则可考虑井下。 二、对井下开采有利 应使井巷工程量,运输量,维护量,通风效果上达到较佳水平,使工业广场压煤量达到合理。 1、走向的位置:在储量中心。此时,运输量最小,通风费用最低,水平

-井田开拓方式

第二章 井田开拓方式 2.1 井田开拓概念 2.1.1 井田开拓方式的概念 井田开拓: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采掘工程称为井田开拓。 矿井开拓方式:矿井井筒形式、开采水平数目及阶段内的布置方式的总称。 2.1.2 井田开拓方式的分类 (1)按井筒(井筒 :由地面通达矿体的巷道)形式分:立、斜、平、综、分区域; (2)按水平数的多少分:单水平、多水平; (3)按开采准备方式分:上山式、下山式、上下山式、混合式; (4)按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方式分:分煤层大巷、集中大巷、分组集中。 如立井单水平上下山(采区)式、立井多水平上下山(采区)式、立井多水平上山(采区)式、立井多水平上山及上下山混合(采区)式,绘出关系图形如下图2.1。 图 2.1 开拓方式分类关系图 2.1.3 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 合理确定矿井生产能力,井田范围,进行井田内的划分,确定井田开拓方式,井筒数目及位置;选择主要运输大巷布置方式及井底车场形式; 确定井筒延伸方式及井田开采顺序。其确定开拓方式的基本原则为: (1)多出煤、早出煤、出好煤、建设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矿井,集中,简单; (2)按《规程》完善通风条件,良好生产条件; 开拓方 立 井 斜 井 平 硐 综 合 单水多水平 上下山 上 山 上下山 混 合 分层大集中大分组集中大

(3)减少煤柱损失,减少巷道维护量,提高矿井采出率; (4)减少工程量,降低投资,减少建工工期‘新技术机械化。 2.2 斜井开拓 斜井开拓时,根据井田再划分方式和阶段内布置形式可组合成多种开拓方式。如:“斜井单水平分区式”、“斜井单水平分带式”、“斜井多水平分区式”、“斜井多水平分段式”等。本节仅举例介绍我国目前常用的几种斜井开拓方式。 2.2.1 片盘斜井开拓 片盘斜井开拓是斜井开拓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它是将整个井田沿倾斜方向划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倾斜宽度可以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在井田沿走向中央由地面向下开凿斜井井筒,并以井筒为中心由上而下逐阶段开采。图2.2为一片盘斜井的示例。井田沿倾斜方向划分为四个阶段。阶段内按整个阶段布置,即每一阶段斜宽布置一个工作面。 图2.2 片盘斜井开拓 1—主井;2—副井;3—片盘车场;4--阶段运输平巷;5—辅巷;6—阶段回风平巷;7--采煤工作面; 8—联络眼

第三章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第三章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煤田划分为井田 煤田的范围相当广阔。大的煤田面积可达数千平方公里,储量可达数百亿吨。对于这样大的煤田,如果用一个矿井来开采,无论从技术上,经济上和安全上都是不合理的。因此,在开发一个煤田时,应将煤田划分成若干较小的部分。由若干个矿井进行开采。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那部分煤田称为井田。有时煤田不很大,也可不划分井田。 由于行政或经济上的原因,往往将邻近几个井田划归为一个行政机构管理,而将这邻近的井田和起来称为矿区。 在煤田划分为井田时,以矿区总体规划为依据,要保证各井田有合理的尺寸和境界,使煤田各部分都能得到合理的开发。 一、划分的原则 1.井田范围、储量、煤层赋存及开采条件要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 对一个生产能力较大的矿井,尤其是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大型矿井,应要求井田有足够的储量和合理的服务年限。生产能力较小的矿井,储量可少些。矿井生产能力还要与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装备条件相适应,并要为矿井发展留有余地。随着开采技术的发展,根据当前技术水平划定井田范围,可能满足不了矿井长远发展的要求。因此,井田范围应适当划得大些,或在井田范围外留一备用区,暂不建井,以适应矿井将来发展的需要。对于煤层总厚度较大,开采条件好,为加快矿井建设和节约初期投资而建设的中小型矿井,更应如此。 2.保证井田有合理的尺寸 一般情况下,为便于合理安排井下生产,井田走向长度应大于倾斜长度。如井田走向长度过短,则难以保证矿井各个开采水平有足够的储量和合理的服务年限,造成矿井生产接替紧张;或者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开采水平有足够的服务年限使阶段(水平)高度加大,将给矿井生产带来困难。井田走向长度过长,又会给矿井通风、井下运输带来困难。因此,在矿井生产能力一定的情况下,井田走向长度过长或过短,都将降低矿井的经济效益。 我国煤矿生产实践表明,井田走向长度应达到:小型矿井不小于1 .5 km;中型矿井不小于4.0 km;大型矿井不小于7.0 km;特大型矿井可达10.0~15.0 km。 3.充分利用自然等条件划分井田 例如,利用大断层作为井田边界,或在河流、国家铁路、城镇等下面进行开采存在问题较多或不够经济,须留设安全煤柱时,可以此作为井田边界。这样,既降低了煤柱损失,又减少了开采技术上的困难。见图3—1。 图3—1 井田境界划分示意图 在煤层倾角变化很大处,可以其作为井田边界,便于相邻矿井采用不同的采煤方法和采掘机械,简化生产管理。其他如大的褶曲构造也可作为井田边界。 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如地表为沟谷、丘陵、山岭的地区,划定的井田范围和边界要便于选择合理的井筒位置及布置工业场地。对于煤层煤质、牌号变化较大的地区,如果需要,也可考虑依不同煤质、牌号按区域划分井田。 4.合理规划矿井开采范围,处理好相邻矿井之间的关系 划分井田边界时,通常把煤层倾角不大,沿倾斜延展很宽的煤田,分成浅部和深部两部

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

《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 课程大作业 南苑e家商务连锁酒店计划书 (2012) 班级: 10市场营销 学生姓名:贺玎莹鲁青青陈思诗李佳慧王杰 指导教师:王宏林 完成日期: 2012-6-12

目录 1.引言 (1) 2.商圈分析 (1) 2.1行业分析 (1) 2.2地区分析 (1) 2.3竞争对手 (2) 2.4SWOT分析 (3) 3.市场定位 (3) 4.门店选址 (3) 5.门店设计 (4) 5.1店铺标志 (4) 5.2LOGO含义 (4) 6.开业庆典方案 (4) 6.1策划目的 (4) 6.2基本要素 (4) 6.3媒体宣传(邀请函见附件一) (4) 6.4邀请工作 (5) 6.5工作安排 (5) 6.6场地布置(场地布置图见附件二) (5) 6.7设备用品 (6) 6.8庆典程序安排 (6) 6.9经费预算 (6) 6.10预期效果评估 (6) 7.促销方案 (6) 7.1市场分析 (7) 7.2策划思路 (7) 7.3策划原则 (7) 7.4策划主题 (8) 7.5活动策划 (8) 7.6活动的准备工作 (8) 7.7活动宣传和促销 (8) 7.8策划实施细节要点 (8) 附件一 (10) 附件二 (11)

南苑e家商务连锁酒店计划书 贺玎莹陈思诗李佳慧王杰施永翔 摘要:南苑集团一直致力于提升企业形象,注重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本着创新、学习、合作、执着的精神,进场开展形式多样的员工活动,对员工有一整套的就业培训体系,定期选送员工到国内及国外先进酒店和学校学习培训。同时,集团还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为社会公益事业尽自己的一份责任。永远遵循“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为自身创造价值,为客户创造财富。始终在服务产品、管理模式、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方面向一流企业看齐。在思维方式、行为举止、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方面适应适应时代发展,努力塑造具有优良品质、优秀智慧、优异魅力的南苑人形象。 关键词:企业形象;管理;经营 1.引言 南苑e家商务连锁酒店成立于2005年4月,是浙江省首个商务型酒店连锁品牌,也是拥有浙江省首家五星级酒店的宁波南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第二个酒店品牌。“南苑e家”旨在打造为商务、休闲及自助游宾客提供便捷、舒适、温馨服务的商务连锁酒店新形象。 遵循“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为自身创造价值,为客户创造财富。始终在服务产品、管理模式、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方面向一流企业看齐。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发扬追求创新、追求一流的企业精神,努力营造公司竞争、团结协作、奋发进取的企业氛围,激励和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实现公司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南苑集团一直致力于提升企业形象,注重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本着创新、学习、合作、执着的精神,进场开展形式多样的员工活动,对员工有一整套的就业培训体系,定期选送员工到国内及国外先进酒店和学校学习培训。同时,集团还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为社会公益事业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南苑e家,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优秀的提供有限服务的商务连锁酒店。 2.商圈分析 2.1行业分析 南苑e家商务连锁酒店是商务客人在酒店总的客源结构中应当占有绝对主导的份额,这是商务酒店与非商务酒店的标准,但是目前中低端的商务散客会选择经济型的酒店,中高端的商务人群更倾向于星级酒店,中档商务酒店似乎显得高不成、低不就。 2.2地区分析 1)南苑e家宁波中山店位于宁波市中心、繁华商业圈内,毗邻美丽的三江口,与宁波市地标式建筑天一广场隔江相望。距宁波火车站、汽车南站及杭甬高速大朱家入口均只需十分钟车程。酒店极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尽可满足您商务出行和旅游观光等需要。 2)南苑e家宁波城南店坐落于杭甬高速宁波出口一公里处,和宁波火车站、宁波汽车南站均只有八分钟车程,至宁波栎社机场也可在一刻钟内到达。酒店极

第二章 井田开拓

第二章井田开拓 第一节井田境界及储量 一、井田境界及范围 2003年10月我院编制了《贵州省发耳矿区总体规划》,其中对玉舍东井井田境界为:东以巴朗河为界,与米箩井田相连;西止于田湾、下寨等地,以F97断层与滥坝井田自然分界;深部东一、东二采区至 +900m、东三采区至+700m水平,浅部至小井开采标高即东一采区西翼为+1450m、东翼为+1400m,东二采区及以东为+1300m。井田面积19.5km2。由于井田浅部小窑众多,乱采乱挖,各煤层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尤以主采层K18号煤层破坏严重。经整改后仍保留12对有证小井生产,其开采范围和开采标高已经省国土资源厅拟设划定。本设计为避开小井对矿井开采的影响。矿界调整为:浅部以现有小井开采范围及标高为界。调整矿界后井田长约11.8km,宽平均约1.5km,面积16.9 km2,比原矿界约少2.6 km2。并经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以(黔国土资矿管函[2005]478号)文“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拟设置玉舍煤矿东井矿权的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及开采深度的复函”拟设。其矿区范围内无其它矿权设置。 井田境界见示意图2-1-1,井田境界拐点坐标见表2-1-1。 表2-1-1 东井矿界拐点坐标表 序号拐 点X(m)Y(m) 序 号 拐 点X(m)Y(m) 1A2930987.0035485030.009I2926864.0035489121.00 2B2927630.0035490481.0010J2928085.0035487557.00 3C2928187.0035490788.0011K2928163.0035487592.00 4D2925313.0035495907.0012L2928490.0035487263.00 5E2924174.0035494703.0013M2928346.0035487144.00 6F2925686.0035490909.0014N2929151.0035485928.00 7G2926252.0035491184.0015O2929670.0035485043.00 8H2926960.0035489902.00

(本科)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指导书

毕业设计指导书 采矿教研室 山东科技大学

目录 第一章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 (2) 第二章矿井境界及储量 (3) 第三章矿井年产量及服务年限 (4) 第四章井田开拓 (5) 第五章首采区巷道布置 (18) 第六章采煤工艺设计 (27) 第七章开采顺序及采区、采煤工作面的配置 (31) 第八章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措施 (33) 第十章技术经济指标 (49)

第一章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 第一节矿区概述 矿区的地理位置(附地理位置图)及行政隶属关系。矿区地形地貌,矿区内有关的主要企业单位。电源、水源及建筑材料的来源。矿区内贸易中心、火车站及其他主要场地的位置。矿区的气候特点;气温、风向、风速,雨期及降雨量,冻结期及冻结深度等,综述矿区的开发条件。 第二节井田及其附近的地质特征 井田的地层层位关系、地质构造、含煤系及地层特征以井田地层柱状图说明,煤田的成因及生成年代、煤层的总数及可采层数,表土层及风化带的深度。 井田中的地质变动,最主要的破坏及其形式——断层、褶曲、火成岩侵入等,区域变质及侵入等,区域变质及侵入变质的程度,它们的分布及位置。 水文情况:井田范围内的河流,流量及洪水位,流沙层,含水层的厚度及分布,含水系数及渗透系数,溶洞水的静储量及水力联系,断层的透水性质及水力联系。 第三节煤层及煤质特征 井田的煤层及其埋藏条件:走向、倾向、倾角,可采层的厚度及层间距。各煤层的性质,顶底板岩石的性质。

煤层的瓦斯性,自燃及煤尘爆炸性,含水性。 煤的牌号,工业分析及工业用途。 第四节井田的勘探程度及对对勘探的要求。 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是矿井设计基础资料。编写本章说明书时,应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广泛收集、弄清资料的基础上,扣紧指导教师下达的设计题目,按课程设计大纲的要求进行。 本章应附图附表: 1、交通位置图(说明书插图,比例1∶500,000); 2、井田综合柱状图(说明书插图):该图可据“矿井综合柱状图”进行简化后编制,但简化后的“综合柱状图”地质年代、地层单位要连续,对开采有重要影响的地层不能省略,如煤层的顶板、底板、含水层等; 3、煤层特征表; 4、主要地质构造特征表; 第二章矿井境界及储量 第一节井田境界 井田境界应根据地质构造、储量、水文、煤层赋存情况、开采技术条件、开拓方式及地貌、地物等因素,进行技术分析后确定。一般以下列情况为界: 1、以大断层、褶曲和煤层露头、老窑采空区为界; 2、以山谷、河流、铁路、较大的城镇或建筑物的保护煤柱为界; 3、以相邻矿井井田境界煤柱为界; 4、人为划分井田时:煤层倾角较小,特别是近水平煤层时,用一垂直面来划分井田境界;在倾斜或急倾斜煤层中,沿煤层倾斜方向,常以主采煤层底板等高线为准的水平面划分井田。 说明书中应明确说明确定的井田范围、井田走向、倾向的最大、最小及平均尺寸,井田的面积(km2)。并把确定的井田范围标注在主采煤层(或指导教师指定的煤层)的底板等高线图和剖面图上。 第三节井田储量 一、矿井工业储量 矿井工业储量是勘探(精查)地质报告提供的“能利用储量”中的A、B、C三级储量之和,其中高级储

1-2井田开拓方式

第二章井田开拓方式 第一节井田开拓概述 一、开拓方式概念 1、井田开拓: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采掘工程称为井田开拓。 2、开拓方式:开拓巷道的布置方式,即矿井井筒形式、开采水平数目及阶段内的布置方式的总称。 cm1704

2.按开采水平的数目 (1)单水平开拓(2)多水平开拓 3.按开采准备方式 (1)上山式:开采水平仅采上山阶段 (2)上下山式:开采水平分别开采上山阶段及上山阶段 (3)混合式:上山式和上下山式同时使用。 4.按开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 (1)分层大巷:每个煤层分别设一条大巷 (2)集中大巷:所有煤层共用一条大巷 (3)分组集中大巷:分煤组设置大巷 图2-1-2 开拓方式分类 5.举例: (1)单水平上下山开拓:用在倾角较小(<16°),斜长不大的情况 演示:(单水平上下山平面图)(单水平上下山立面图) (2)多水平上山开拓:每个水平服务于上山阶段,α较大,开拓水平多,井巷工程量大,多用于急倾斜煤层;演示:(多水平上山); (3)多水平上下山开拓:每个水平都服务于上、下山两个阶段,减少工程量,增加下山开采,用于α较小的井田;演示:(多水平上下山); (4)多水平混合开拓:上部的水平采上山阶段,最下一个水平开采上下山两个阶段。 演示:(多水平混合开拓) 三、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 1、井田开拓解决的问题

(1)确定井筒形式、数目及位置,合理选择井筒及工业场地的位置; (2)确定开采水平的数目和位置; (3)布置主要运输大巷布置方式及井底车场形式; (4)确定矿井的开采程序,做好水平接替; (5)确定井筒延伸方式、深部开拓等。 2、基本原则 (1)必须贯彻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规定,创造安全、良好的生产条件; (2)合理开发资源,减少资源损失; (3)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多出煤、早出煤、出好煤、为建设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矿井创造条件; (4)合理集中开拓布署,简化生产系统,避免生产分散;减少工程量,降低投资,减少建工工期; (5)适应当前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并为新技术机械化、自动化的推广创条件; (6)考虑煤质、煤种及其他有益矿产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四、我国煤矿井田开拓的发展方向 1、生产集中化:一矿一井(区)一面或二面,系统高度集中,简单可靠。 2、矿井大型化: 生产能力加大:1977年,平均53万t/a,1995年:78万t/a; 相应的采区尺寸加大水平垂高加大:由50年代的60m加大到现在约200m 3、运输连续化:煤炭运输:胶带;辅助运输:卡轨车、齿轨车、单轨吊等。

实验一 井田开拓方式实验(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井田开拓方式实验 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掌握各种井田开拓方式,掌握巷道名称、位置、巷道间的联系及布置方式,建立起空间概念;了解各种井底车场的布置方式;能够根据模型绘制开拓巷道布置平面图和剖面图。 二、实验内容 立井、斜井、平硐以及综合开拓开拓方式,各种井底车场形式。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采用剖视方法表现井下开拓巷道布置的空间关系,通过模型展示各种井底车场的概念。 由老师解说,学生观摩。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根据本实验的特点,采用集中授课形式。 五、实验条件 各种井田开拓方式的模型和各种井底车场的模型。 六、实验步骤 1.观看模型,听指导教师讲述; 2.自己对每个模型进行观察和描述,建立起空间概念。 七、思考题 1、立井开拓方式的特点,主要生产系统的运行路线? 2、斜井开拓方式的优缺点和适应条件。 3、井底车场的组成?并说明调车过程。 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三部分: 1、实验预习

在实验前每位同学都需要对本次实验进行认真的预习,并写好预习报告,在预习报告中要写出实验目的、要求,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物品资料以及简要的实验步骤,形成一个操作提纲。 2、实验记录 学生开始实验时,应该将记录本放在近旁,将实验中所做的每一步操作和观察到的现象如实地记录下来。 3、实验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对实验中的现象、实验的关键点等进行整理、解释、分析总结,回答思考题。学生选择一种开拓方式的模型,绘制平面图和剖面图,并说明各个生产系统,包括运煤、运料、提矸、通风、排水等;选择一种井底车场模型,绘制调车线路图,并说明调车方式。 九、其它说明 学生要遵守实验室管理的相关规定,服从实验员指挥,注意实验安全。

矿大成教采煤方法复习题及答案

矿大成教采煤方法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井田开拓基本知识 1、井田:在矿区内,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2、石门:与煤层走向垂直或者斜交的水平岩石巷道。 3、简述矿井巷道按其作用和服务范围分为哪几类?说明各类巷道的含义并各举例说明。 开拓巷道:为全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 准备巷道:为采区、一个以上区段服务的运输、通风巷道。 回风巷道:形成采煤工作面及为其服务的巷道。 4、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 5、开采水平(简称水平):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 6、采区: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矿。 7、区段:在采区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将采区划分为若干个长条部分。 8、带区:在阶段内煤层走向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 9、盘区:沿煤层的延展方向布置大巷,在大巷两侧划分成为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 10、简述煤层按倾角如何分类?近水平煤层、缓倾斜煤层、倾斜煤层、急倾斜煤层。 11、简述煤层按厚度如何分类? 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 12、采区采出率:13、我国对不同厚度的煤层的采出率有何要求?采区采出率:薄煤层不低于85%,中厚煤层不低于80%,厚煤层不低于75%,水力采煤不低于70%;采煤工作面采出率:薄煤层不低于97%,中厚煤层不低于95%,厚煤层不低于93%。 第二章井田开拓方式 1、何谓井田开拓?井田开拓方式按井筒形式不同分为哪几大类?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开掘工程。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 2、井田开拓方式:开拓巷道在井田内的总体布置方式。 3、矿井开拓主要研究和解决哪些基本问题? 1)确定井筒(硐)形式、数目、位置及配置 2)确定阶段数目、开采水平数目、位置 3)确定大巷数目、位置及井底车场形式 4)确定矿井开采程序,做好水平的接替 5)开拓延深、技术改造 6)确定通风、运输和供电 4、斜井不同的提升方式,对倾角有何要求? 提升方式井筒倾角a 串车≯25 ° 箕斗 25 °~35 ° 普通胶带机≯17 ° 大倾角胶带机≯25 ° 无极绳≯10° 6、简述平硐开拓的优点和缺点及适用条件? 平硐的优点: (1)煤由平硐直接外运,运输环节少,设备少,系统简单,费用低; (2)地面工业广场建筑和设施简单;

井田开拓的概念

第二章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 (书上第十六章) §2. 1 矿井储量生产能力服务年限 一、矿井储量 1、地质储量:在井田范围内所包含有的煤层的所有计算出的 煤炭储量,包括平衡表内和平衡表外储量 1)、平衡表内储量: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所要求的煤层质量指标(灰分、发热量等)达到可以利用的、其指标符合要求且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能够采出的储量(A+B+C+D)。 2)、平衡表外储量:目前尚难利用将来可能会利用,目前技术条件不能够采出而将来能够采出的储量。 2、工业储量Z g:经过勘探,其煤层厚度和质量均合乎开采要 求,而地质构造又比较清楚的平衡表内储量。A+B+C(+0.5D)。 (说明A、B、C、D各级别的意义) 1、矿井设计储量:在矿井设计中,由工业储量减去永久煤柱 的损失量。 Z s=(Z g-P1) Z s:矿井设计储量;Z g:工业储量 P1:永久煤柱的损失量,包括井田境界煤柱、断层煤柱、铁路、公路、河流、城镇、重要建筑等需要保护的煤柱; 4、矿井设计可采煤量 Z k=(Z s-P2) ·C Z k:矿井设计可采煤量; P2:包括工业广场煤柱、井筒保护煤柱、水平大巷保护煤柱、阶段分界煤柱、主要上下山保护煤柱,可以定义为暂时煤柱。 C:矿井设计的采区回采率,分为三类: 厚煤层≥75%,中厚煤层≥80%,薄煤层≥85%。 5、各类储量之间的关系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矿井设计储量(矿井可采储量) 工业储量永久煤柱损失设计损失量 能利用储量 (A+B+C) 矿井地质储量 (A+B+C+D) 远景储量(D) 暂不能利用储量

二、矿井生产能力 井型大小的确定,在划分时就需考虑储量,尺寸。 1、储量:指工业储量。 大型井,投资多,应有较长的生产期(服务年限),储量应大。下表是在一般情况下,矿井和第一开采水平的最低服务年限。(服务年限的计算,后面会讲到) 2、开采能力:矿井生产条件能保证的原煤生产能力。主要是采区的生产能力与同时生产的采区数。 同采采区数与井型有关。600万及以上,6~7个以上;400~500万,4~6个;240、300万,3~4个;150、180万,2~3个;120万及以下,1~2个。 3、生产环节能力 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电、井底车场通过能力等等。各环节能力,一般按设计能力进行设计,如果设备特殊,可能成为限制矿井生产能力的因素。 4、安全生产条件:主要是指瓦斯、通风、水文地质等因素。这四个因素储量是基础,开采能力是关键,各环节能力应配套,安全生产条件必须保证。 三、矿井服务年限 1、计算公式: K A Z T k ?= T :矿井服务年限,年; A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t/a 或 Mt/a ; K :储量备用系数,取 1.3~1.5。 2、储量备用系数的意义: 考虑两个方面原因: 1)、由于在地质勘探过程中,很多地质构造不能完全控制,包括断层、褶皱、岩浆岩侵入带、陷落柱等,加大了煤柱的损失量; 2)、由于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市场需要煤炭,煤炭的需求量增加,而在矿井设计中,各个生产环节均有富裕能力,当实际地质条件与精查地质报告所提供的资料相差不大是,实际的矿井生产能力会提高,从而使实际的产量A 增加;

采矿考点

第1章煤矿地质知识 一、地质作用 1.内力地质作用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作用等。 2.外力地质作用 风化和剥蚀、搬运和沉积、固结成岩 二、地壳的物质组成 组成地壳的岩石种类繁多,按照生成原因,可以将岩石划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别。 地壳的发展历史简称地史 煤的形成 煤层的形成受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及古构造等条件的控制。 煤系是指含有煤层的沉积岩系 煤层赋存状态 1)煤层的厚度 薄煤层煤层厚度从最小可采厚度至 1.3m 中厚煤层煤层厚度1.3m至3.5m 厚煤层煤层厚度3.5m以上 3)煤层的倾角 缓斜煤层8°~25°(8°以下称为近水平煤层) 倾斜煤层25°~45° 急斜煤层45°~90° 产状要素有走向、倾向和倾角,如图1-1所示。 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划分为煤田普查、矿区详查和井田精查三个阶段依次进行。

第二章煤矿地质图 一、等高线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若干点联接而成的曲线, 等高线具有下列特点: (1)等高线是连续的闭合曲线,如果不在图内闭合,就一定要在图外闭合。所有等高线在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交或重合。 (2)等高线上任一点向相邻等高线可以作 很多线段,投影到水平面后,其中最短的一条线段称为最大倾斜线。等高线与最大倾斜线成直交。 (3)等高线稠密表示陡坡,等高线稀疏表示缓坡,等高线间距均匀表示坡度一致 煤层层面有上下之分,上层面是煤层与顶板的交面,下层面是煤层与底板的交面。煤层上层面等高线图叫做煤层顶板等高线图,煤层下层面等高线图又称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煤层褶曲表现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发生弯曲,若等高线凸出方向,是标高升高方向则褶曲为向斜,若等高线凸出方向是标高降低方向,褶曲为背斜,如图2-12所示。 2.断层 在煤层等高线图上,断层是用断层面与煤层层面的交线的水平投影来表示,一般叫做断层交线或交面线。 上盘交面线用符号—·—表示,下盘交面线用符号—×—表示。一般情况下,正断层表现为等高线中断缺失,中断缺失部分为无煤带,逆断层表现为煤层等高线重叠, 一、地质地形图 地质地形图实际上是地形图和地质图重叠绘制在一起的地质图件,以统一的图例及简短的文字来说明井田内煤层层数、煤层厚度,层间距离、标志层特征,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含水层等主要内容的地质图件。 以上讲的是煤矿地质图,常用的矿图一般还包括采矿工程图。 第三章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1.煤田 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开发煤田形成的社会区域,成为矿区。 3.井田 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称为井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