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夹角的计算习题-详细答案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夹角的计算习题-详细答案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夹角的计算习题-详细答案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夹角的计算习题-详细答案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 设平面内两个向量的坐标分别为(1,2,1),(-1,1,2),则下列向量中是平面的法向量的是( )

A. (-1,-2,5)

B. (-1,1,-1)

C. (1, 1,1)

D. (1,-1,-1) 2. 如图,1111—ABCD A B C D 是正方体,11

11114

A B B E =D F =,则1BE 与1DF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A .

1715 B .

2

1 C .17

8 D .

2

3 3. 如图,111—A B C ABC 是直三棱柱,90BCA ∠=?,点11D F 、分别是1111A B AC 、的中点,若

1BC CA CC ==,则1BD 与1AF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A .

1030

B .

2

1 C .15

30 D .

10

15 4. 若向量(12)λ=a ,,与(212)=-b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8

9

,则λ=( )

A .2

B .2-

C .2-或

255

D .2或255

-

5. 在三棱锥P ABC -中,AB BC ⊥,1

2

AB=BC=PA ,点O D 、分别是AC PC 、的中点,OP ⊥

底面ABC ,则直线OD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 )

A .

621 B .

33

8 C .60

210

D .

30210

6.(2015秋 湛江校级期末)在正四棱锥S —ABCD 中,O 为顶点在底面内的投影,P 为侧棱SD 的中点,且SO=OD ,则直线BC 与平面PAC 的夹角是( )

A .30°

B .45°

C .60°

D .75°

7. 在三棱锥P ABC -中,AB BC ⊥,1

==2

AB BC PA ,点O D 、分别是AC PC 、的中点,OP ⊥

底面ABC ,则直线OD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

A .21

B .

83

C .

210

D .

210

二、填空题

8.若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330=n ,,,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111=b ,,,则l 与α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_.

9.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为1AB C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EF 与11A C 所成角的大小是______.

10. 已知三棱锥S ABC -中,底面ABC 为边长等于2的等边三角形,SA 垂直于底面ABC ,

SA =3,那么直线AB 与平面S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11. 如图,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与平面四边形ABEF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A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5AB AE FA FE AEF ?

==∠=,则平面BDF 和平面ABD 的夹角余弦值是_______.

三、解答题

12. 如图,点P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对角线1D B 上,∠60PDA =?.

(Ⅰ)求DP 与1C C 所成角的大小;

(Ⅱ)求DP 与平面11A ADD 所成角的大小.

13. 如图,四棱锥F ABCD -的底面ABCD 是菱形,其对角线2AC =,2BD =,AE ,CF 都与平面ABCD 垂直,1AE =, 2CF =,求平面ABF 与平面ADF 的夹角大小.

14. 如图(1),在Rt △ABC 中,∠C =90°,BC =3,AC =6,D E ,分别是AC ,AB 上的点,且DE ∥BC ,2DE =,将△ADE 沿DE 折起到△1A DE 的位置,使1A C CD ,如图(2).

(1)求证:1A C ⊥平面BCDE ;

(2)若M 是1A D 的中点,求CM 与平面1A BE 所成角的大小;

(3)线段BC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平面1A DP 与平面1A BE 垂直?说明理由.

15.(2016 浙江理)如图,在三棱台ABC -DEF 中,平面BCFE ⊥平面ABC ,∠ACB =90°,BE =EF =FC =1,BC =2,AC =3.

(Ⅰ)求证:EF ⊥平面ACFD ;

(Ⅱ)求二面角B -AD -F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排除法.

平面的法向量与平面内任意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即它们的数量积为零.

排除A ,C ,D ,选项为B.

2.【答案】A

【解析】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以D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则

1131

(1,1,0),(1,,1),(0,0,0),(0,,1)44B E D F .

所以,131

(1,,1)(1,1,0)(0,,1)44

BE =-=-u u u r ,

111

(0,,1)(0,0,0)(0,,1)44DF =-=u u u u r ,

1174BE =u u u r ,117

4

DF =u u u u r ,

111115

00()114416

BE DF ?=?+-?+?=u u u r u u u u r .

所以,

11

1111

cos ,151516.

171717BE DF BE DF BE DF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

因此,1BE 与1DF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是

15

17

. 3.【答案】A

【解析】如图所示,以C 为原点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1111,0,0,0,1,0,0,0,1,1,0,1,0,1,1,A B C A B 由中点公式可知,11111101222D F ????

? ?????

,,,,,,

11111101222BD AF ????

== ? ?????

u u u u r u u u r ,,,,, ,

111

-130

4cos 35

24

BD AF +==u u u u r u u u r g ,.

4.【答案】C

【解析】由

cos =a b a b a b g ,可得,25510840λλ+= ,即()()25520λλ+= , 即2=λ 或2

55

=

λ. 5.【答案】D 【解析】

().

22214214,0,0,0,,0,,0,000.,0,222244OP ABC OA OC AB BC OA OB OA OP OB OP O OP z O xyz AB a A a B a C a P D a a ⊥==∴⊥⊥⊥-=??????????-- ? ? ? ? ? ? ? ? ? ???????????Q 平面,,,

,,以为原点,射线为非负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设,则

,,,,

214,0,,4411,1,,7210

cos ,.30210

sin cos ,,

30210

.30

OD a a PBC n OD n OD n OD n OD PBC OD n OD PBC θθ??∴=- ? ???

??

=- ? ???

?∴??==

?=??=∴u u u r r u u u r r

u u u r r u u u r r u u u r r 可求得平面的法向量 设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则 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6.【答案】A

【解析】如图,以O 为坐标原点,以OA 为x 轴,OB 为y 轴,以OS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

设OD=SO=OA=OB=OC=a ,

则A (a ,0,0),B (0,a ,0),C (-a ,0,0),(0,,)22

a a P -

, 则(2,0,0),(,,),(,,0)22a a CA a AP a CB a 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设平面PA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r

则0,0n CA n AP ?=?=r u u u r r u u u r

∴20

220

ax ay az =??-+=?,可取(0,1,1)n =r ,

∴1

cos ,2

||||CB n CB n CB n ???===?u u u r r

u u u r r u u u r r , ∴,60CB n ??=?u u u r r

∴直线BC 与平面PAC 的夹角为90°-60°=30° 故选A 。 7.【答案】D

【解析】(

)().

,0,0,,0,,0,0.

0,0,.OP ABC OA OC AB BC OA OB OA OP OB OP O OP z O xyz AB a A B C OP h P h ⊥==∴⊥⊥⊥-?????=? ? ?? ? ???????

=Q 平面,,,

,,以为原点,射线为非负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设,则设,则

2,

,

,44,cos ,sin cos ,.

PA a h OD PBC n OD n OD n OD n OD PBC OD n θθ=∴=??∴=- ? ???

?=- ??∴??==

?=??=Q u u u r r u u u r r

u u u r r u u u r r u u u r r 可求得平面的法向量 设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则 8.

【答案】

3

【解析】

由cos 3

??=

=

n,b ,知l 与α所成角的余弦值

为=.

9.【答案】30?

【解析】 以A 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B (2,0,0),

则E (1,0,0),F (2,2,1),C 1(2,2,2),A 1(0,0,2),

∴(1,2,1)EF =u u u r

,11(2,2,0)AC =u u u u r ,

∴11

11

113cos ,2||||

622EF AC EF AC EF AC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 , ∴11cos ,30EF AC ??=?u u u r u u u u r

.

10.【答案】

3

4

【解析】本题考查了立体几何的线与面、面与面位置关系及直线与平面所成角.

过A 作AE 垂直于BC 交BC 于E ,连结SE ,过A 作AF 垂直于SE 交SE 于F ,连BF ,∵正三角形ABC ,∴ E 为BC 中点,∵ BC ⊥AE ,SA ⊥BC ,∴ BC ⊥面SAE ,

∴ BC ⊥AF ,AF ⊥SE ,∴ AF ⊥面SBC ,

∵∠ABF 为直线AB 与面SBC 所成角,由正三角形边长3,

∴ 3AE =,AS=3,∴ SE=23,AF=32,

3sin 4ABF ∠=

.

11.【答案】

311

【解析】

因为△AB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AE , 所以AE ⊥AB.

又因为平面ABEF ⊥平面ABCD ,AE ?平面ABEF , 平面ABEF∩平面ABCD=AB , 所以AE ⊥平面ABCD. 所以AE ⊥AD.

因此,AD ,AB ,AE 两两垂直,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 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

系A-xyz.

设AB=1,则B (0,1,0),D (1, 0, 0 ) , E ( 0, 0, 1 ), C ( 1, 1, 0 ). 因为FA=FE , ∠AEF = 45°,所以∠AFE= 90°. 从而,11

(0,,)22

F -. 所以,

设平面BDF 的一个法向量为1n u r ,并设1n u r

=(x ,y ,z ).

()110BD=u u u r

,, ,31022BF=?? ???

u u u r ,,

, 由00.n BD n BF ?=??=??r u u u r g r u u u r g , 得031

0.22

x y y z =??

?+=??, 取y=1,则x=1,z=3.从而1n 113=u u v

(,,)

. 由AE ⊥平面ABCD 可知,平面ABD 的一个法向量为()001AE=u u u r

,,

设平面BDF 和平面ABD 的夹角为θ,则

1311

cos cos 11

n AE =

θ==u u r u u u r ,.

12.【解析】如图,以点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设DA 为单位长,则

=,=.

连结BD ,11B D ,在平面BB 1D 1D 内,延长DP ,交11B D 于点H ,

设=( m > 0 ),

由条件知 <,> = 60°.

由·=||||cos<,> ,

可得2m =.

解得m =.所以=

.

(Ⅰ)因为cos<,>=,

所以<,>=,即DP与

CC所成的角的大小是45°.

1

(Ⅱ)因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

又cos<,>=,

所以<,>=. 即DP与平面

A ADD所成角的大小为60°.

11

注意:由于点P在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对角线D1B上且∠PDA=60°,直接设点P 的坐标则会出现多个变量,因为所求的两问都是求与DP相关的角度问题,因此根据点P的位置特征只确定DP所在的直线的位置即可,因此出现上面解法. 显然尽管求解过程是用向量的坐标方法,但空间想象与思辨论证的要求并没有降低,体现了对学生全面的几何方法的考查.

13.【解析】如图,以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平面ABF的法向量为,

则由得

令,得.

同理,可求得平面ADF的法向量.

因为,所以平面ABF与平面ADF垂直.

所以平面ABF 与平面ADF 的夹角

2

. 14.【解析】

15.【解析】

(Ⅰ)延长AD ,BE ,CF 相交于一点K ,如图所示.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教案设计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 一、高考考纲要求: 能用向量方法解决异面直线的夹角、线面角、面面角问题.体会向量法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二、命题趋势: 在高考中,本部分知识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面面角的计算,属中档题,综合性较强,与平行垂直联系较多.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向量法熟练解决异面直线的夹角、线面角、面面角的计算问题,了解向量法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向量这个载体,实现“几何问题代数化”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的应用,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和体会空间直角坐标系,方向向量,法向量的魅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向量法求空间角——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 难点: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空间角公式 1、异面直线所成角公式:如图,设异面直线l ,m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 r ,b r ,异面直线l ,m

2、线面角公式:设直线l 为平面α的斜线,a r 为l 的方向向量,n r 为平面α的法向量,θ为 l 与α所成的角,则sin cos ,a n θ==r r a n a n ?r r r r . 3、面面角公式:设1n r ,2n r 分别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二面角为θ,则12,n n θ=r r 或 12,n n θπ=-r r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相等或互补) ,其中121212 cos ,n n n n n n ?=r r r r r r . α θ O n r a

(二)典例分析 如图,已知:在直角梯形OABC 中,//OA BC ,90AOC ∠=o ,SO ⊥面OABC ,且 1,2OS OC BC OA ====.求: (1)异面直线SA 和OB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2)OS 与面SAB 所成角α的正弦值; (3)二面角B AS O --的余弦值. 解: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O , (2,0,0)A ,(1,1,0)B ,(0,1,0)C ,(0,0,1)S , 于是我们有(2,0,1)SA =-u u r ,(1,1,0)AB =-u u u r ,(1,1,0)OB =u u u r ,(0,0,1)OS =u u u r , (1)cos ,5SA OB SA OB SA OB ?== =u u r u u u r u u r u u u r u u r u u u r , 所以异面直线SA 和OB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5 . (2)设平面SAB 的法向量(,,)n x y z =r , 则0,0, n AB n SA ??=???=??r u u u r r u u r ,即0,20.x y x z -+=??-=? 取1x =,则1y =,2z =,所以(1,1,2)n =r , sin cos ,3OS n OS n OS n α?∴=== =u u u r r u u u r r u u u r r . (3)由(2)知平面SAB 的法向量1(1,1,2)n =u r , 又OC ⊥Q 平面AOS ,OC ∴u u u r 是平面AOS 的法向量, 令2(0,1,0)n OC ==u u r u u u r ,则有121212 cos ,n n n n n n ?== =u r u u r u r u u r u r u u r . ∴二面角B AS O --O A B C S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8.5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1. 空间向量的概念 (1)定义:空间中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作空间向量. (2)向量的夹角:过空间任意一点O 作向量a ,b 的相等向量OA →和OB → ,则∠AOB 叫作向量a ,b 的夹角,记作〈a ,b 〉,0≤〈a ,b 〉≤π. 2. 共线向量定理和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1)共线向量定理 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 (b ≠0),a ∥b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得a =λb . (2)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向量e 1,e 2,e 3是空间三个不共面的向量,a 是空间任一向量,那么存在唯一一组实数λ1,λ2,λ3使得a =λ1e 1+λ2e 2+λ3e 3,其中e 1,e 2,e 3叫作空间的一个基底. 3.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 (1)定义 空间两个向量a 和b 的数量积是一个数,等于|a ||b |cos 〈a ,b 〉,记作a ·b . (2)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 ①结合律:(λa )·b =λ(a·b ); ②交换律:a·b =b·a ; ③分配律:a·(b +c )=a·b +a·c . 4. 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应用 (1)数量积的坐标运算 设a =(a 1,a 2,a 3),b =(b 1,b 2,b 3), 则a·b =a 1b 1+a 2b 2+a 3b 3. (2)共线与垂直的坐标表示 设a =(a 1,a 2,a 3),b =(b 1,b 2,b 3), 则a ∥b ?a =λb ?a 1=λb 1,a 2=λb 2,a 3=λb 3 (λ∈R ), a ⊥b ?a·b =0?a 1b 1+a 2b 2+a 3b 3=0(a ,b 均为非零向量). (3)模、夹角公式 设a =(a 1,a 2,a 3),b =(b 1,b 2,b 3), 则|a |=a·a =a 21+a 22+a 23,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夹角的计算习题-详细答案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 设平面内两个向量的坐标分别为(1,2,1),(-1,1,2),则下列向量中是平面的法向量的是( ) A. (-1,-2,5) B. (-1,1,-1) C. (1, 1,1) D. (1,-1,-1) 2. 如图,1111—ABCD A B C D 是正方体,11 11114 A B B E =D F =,则1BE 与1DF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A . 1715 B . 2 1 C .17 8 D . 2 3 3. 如图,111—A B C ABC 是直三棱柱,90BCA ∠=?,点11D F 、分别是1111A B AC 、的中点,若 1BC CA CC ==,则1BD 与1AF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A . 1030 B . 2 1 C .15 30 D . 10 15 4. 若向量(12)λ=a ,,与(212)=-b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8 9 ,则λ=( ) A .2 B .2- C .2-或 255 D .2或255 - 5. 在三棱锥P ABC -中,AB BC ⊥,1 2 AB=BC=PA ,点O D 、分别是AC PC 、的中点,OP ⊥ 底面ABC ,则直线OD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 ) A . 621 B . 33 8 C .60 210 D . 30210 6.(2015秋 湛江校级期末)在正四棱锥S —ABCD 中,O 为顶点在底面内的投影,P 为侧棱SD 的中点,且SO=OD ,则直线BC 与平面PAC 的夹角是( ) A .30° B .45° C .60° D .75° 7. 在三棱锥P ABC -中,AB BC ⊥,1 ==2 AB BC PA ,点O D 、分别是AC PC 、的中点,OP ⊥ 底面ABC ,则直线OD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

空间向量的夹角、距离计算

空间向量的夹角、距离计算 1.已知A (2,-5,1),B (2,-2,4),C (1,-4,1),则直线AC 与AB 的夹角为( ) A.300 B.450 C.600 D.900 2.已知向量a =(0,2,1),b =(-1,1,-2),则a 与b 的夹角为( ) A .0° B .45° C .90° D .180° 3.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它在这个平面上的投影的方向向量分别是a =(0,2,1),b =(, , ),那么这条直线与平面的夹角为( ) A. 900 B. 600 C.450 D. 300 4. 边长为a 的正六边形ABCDEF 所在平面为α,PA ⊥α且PA =a ,则PC 与α所成的角为 ( ) A. 30° B. 60° C. 45° D. 90° 5.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是AA 1的中点,则点A 1到平面MBD 的距离是( ) A.66a B.306a C.34a D.63 a 6. 已知向量n =(1,0,-1)与平面α垂直,且α经过点A (2,3,1),则点P (4,3,2)到α的距离为( ) A. 1 B. C. D. 2 7.若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与平面α的法向量的夹角等于120°,则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等于( ) A .120° B .60° C .30° D .60°或30° 8.设ABCD ,ABEF 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FA ⊥面ABCD ,则异面直线AC 与BF 所成的角等于( ) A .45° B .30° C .90° D .60° 9.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2,BC =2,DD 1=3,则AC 与BD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0 B.37070 C .-37070 D.7070 10.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是C 1C 的中点,则直线BE 与平面B 1BD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 A .-105 B.105 C .-155 D.155 11.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为棱AA 1和BB 1的中点,则sin 〈CM ,1D N 〉的值为 ( ) A.19 B.49 5 C.29 5 D.23 12. 已知a ,b 是直线,α,β是平面,a ⊥α,b ⊥β,向量a 1在a 上,向量b 1在b 上,a 1=(1,0,1), b 1=(-1,2,1),则α,β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________.

用向量法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教案

第三讲: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利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大家知道,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学习的一个难点,以往学生学习立体几何时,主要采取“形到形”的综合推理方法,即根据题设条件,将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再由线线,线面等关系确定结果,这种方法没有一般规律可循,对人的智力形成极大的挑战,技巧性较强,致使大多数学生都感到束手无策。 高中新教材中,向量知识的引入,为学生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它能利用代数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并且引入向量,对于某些立体几何问题提供通法,避免了传统立体几何中的技巧性问题,因此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为适应高中数学教材改革的需要,需要研究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的各种问题。本文举例说明如何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的空间角问题。以此强化向量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向量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目的。 利用向量法求空间角,不需要繁杂的推理,只需要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的代数运算,方便快捷。空间角主要包括线线角、线面角和二面角,下面对二面角的求法进行总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求平面的法向量; 2.使学生学会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向量方法; 3.使学生能够应用向量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问题; 4.使学生的分析与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求平面的法向量; 求解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向量法. 教学难点 求解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向量法. 教学过程 Ⅰ、复习回顾 一、回顾相关公式: 1、二面角的平面角:(范围:],0[πθ∈) 向量夹角的补角. 3、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1)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用空间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点、直线、平面,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化为向量问题) (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距离和夹角等问题;(进行向量运算) (3)把向量的运算结果“翻译”成相应的几何意义。(回到图形) Ⅱ、典例分析与练习 例1、如图,ABCD 是一直角梯形,?=∠90ABC ,⊥SA 面ABCD ,1===BC AB SA ,

(完整版)空间向量的夹角、距离计算同步练习题(教师版).doc

空间向量的夹角、距离计算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已知 (2 , -5,1) , (2 , -2,4) , (1 ,-4,1) ,则直线 与 AB 的夹角为( C ) A B C AC A.30 0 B.45 0 C.600 D.90 0 2. 已知向量 a = (0 ,2, 1) , b = ( - 1, 1,- 2) ,则 a 与 b 的夹角为 ( ) A . 0° B . 45° C .90° D . 180° 解析:选 C.已知 a =(0 , 2, 1) , b = ( -1, 1,- 2) ,则 cos 〈 a , b 〉= 0,从而得出 a 与 b 的夹角为 90° . 3.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它在这个平面上的投影的方向向量分别是 a =( 0,2,1 ),b =( , , ),那么这条 直线与平面的夹角为 ( D ) A.90 0 B. 60 0 C.45 0 D. 30 4. 边长为 a 的正六边形 ABCDEF 所在平面为 α, PA ⊥ α 且 PA = a ,则 PC 与 α 所成的角为 ( A ) A.30° B.60° C.45° D.90° 5.在棱长为 a 的正方体 -1111中,是 1 的中点,则点 1 到平面 的距离是 ( ) ABCD A B CD M AA A MBD 6 30 3 6 A. B. a C. D. a 6 a 6 4 a 3 D a A ( a, 0 a ) A ( a, 0,0) M 1 B ( a a, 0) 解析: 以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正方体棱长为 a , 0, a , ,则1 , , , , , 2 → → → 0,- 1 → 1 D (0,0,0) ,设 n = ( x ,y ,z ) 为平面 BMD 的法向量,则 n · BM =0,且 n ·DM = 0,而 BM = a , ,DM = a , 0, 2a 2a . 1 1 - y + 2z = 0, y = 2z , 令 z = 2,则 n = ( - 1,1,2) → ,a ) ,则 A 到平面 所以 所以 ,DA =( a, 0 1 1 1 1 x +2z = 0, x =- 2z , 的距离是 → = 6 . 答案: A = | DA ·n | BDM d 1 6 a | n | 6. 已知向量 n =( 1,0 , -1 )与平面 α垂直,且 α经过点 A ( 2,3,1 ),则点 P (4,3,2 )到 α的距离为 ( B ) A. 1 B. C. D. 2 7. 正方体 ABCD — A 1B 1C 1D 1 的棱长为 1, O 是 A 1C 1 的中点,则 O 到平面 ABC 1D 1 的距离为( A ) A. B. C. D. 8.若直线 l 的方向向量与平面 α 的法向量的夹角等于 120°,则直线 l 与平面 α 所成的角等于 ( ) A .120° B .60° C .30° D .60°或 30° 解析:选 C. 由题意得直线 l 与平面 α 的法向量所在直线的夹角为 60°,∴直线 l 与平面 α 所成的角为 90°- 60°= 30°. 9.设 , 都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面 ,则异面直线 与 BF 所成的角等于 ( ) ABCD ABEF FA ABCD AC A .45° B .30° C .90° D .60° 解析:选 D.以 B 为原点, BA 所在直线为 x 轴, 所在直线为 y 轴, BE 所在直线为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 图 BC → → → → 1 → → 略 ) ,则 A (1,0,0) ,C (0,1,0) ,F (1,0,1) ,∴ AC = ( - 1,1,0) ,BF = (1,0,1) .∴ cos 〈 AC ,BF 〉=- 2. ∴〈 AC ,BF 〉 1

利用向量法求空间角经典教案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 目标:会用向量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的方法; 一、复习回顾向量的有关知识: (1)两向量数量积的定义:><=?,cos ||||(2)两向量夹角公式:| |||,cos b a b a >= < 二、知识讲解与典例分析 知识点1:两直线所成的角(范围:]2 , 0(π θ∈) (1)定义:过空间任意一点o 分别作异面直线a 与b 的平行线a′与b′,那么直线a′与b′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 与b 所成的角. (2)用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角,设两异面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 和b , 问题1: 当与的夹角不大于90°时,异面直线 的角θ与 和 的夹角的关系? 问题 2:与的夹角大于90°时,,异面直线a 、θ与a 和b 的夹角的关系? 结论: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cos |cos n m = ><=θ 例1如图,正三棱柱111C B A ABC -的底面边长为a ,侧棱长为a 2,求1AC 和1CB 所成的角. 解法步骤:1.写出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坐标。 2.利用空间两个向量的夹角公式求出夹角。 解: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xyz A -,则)2,,0(),0,2 1 ,23(),2,21,23(),0,0,0(11a a B a a C a a a C A -- ∴ )2,21,23(1a a a AC - =,)2,2 1 ,23(1a a a CB = 即21323,cos 22 111111==>= <11,cos BE DF 与>

《用向量法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教案

第二讲: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利用空间向量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 角大家知道,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学习的一个难点,以往学生学习立体几何时,主要采取“形到形”的综合 推理方法,即根据题设条件,将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再由线线,线面等关系确定结果,这种方法没有一般 规律可循,对人的智力形成极大的挑战,技巧性较强,致使大多数学生都感到束手无策。 高中新教材中,向量知识的引入,为学生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它能利用代数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并且引入向量,对于某些立体几何问题提供通法,避免了传统立体几何中的技巧性问题,因此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为适应高中数学教材改革的需要,需要研究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的各种问题。本文举例说明如何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的空间角问题。以此强化向量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向量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目的。 利用向量法求空间角,不需要繁杂的推理,只需要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的代数运算,方便快捷。 空间角主要包括线线角、线面角和二面角,下面对线面角的求法进行总结。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学会求平面的法向量及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向量方法; 2. 使学生能够应用向量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问题; 3. 使学生的分析与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求平面的法向量; 求解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向量法. 教学难点 求解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向量法. 教学过程 I、复习回顾 一、回顾有关知识: 1

1、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范围:二? [0,—]) 2 思考:设平面:的法向量为n,则::n,BA .与二的关系? JT ■■二日=----- < n, BA > 2 (图 ) 2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夹角的计算习题详细答案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 设平面两个向量的坐标分别为(1,2,1),(-1,1,2),则下列向量中是平面的法向量的是( ) A. (-1,-2,5) B. (-1,1,-1) C. (1, 1,1) D. (1,-1,-1) 2. 如图,1111—ABCD A B C D 是正方体,11 11114 A B B E =D F =,则1BE 与1DF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A . 1715 B . 2 1 C .17 8 D . 2 3 3. 如图,111—A B C ABC 是直三棱柱,90BCA ∠=?,点11D F 、分别是1111A B AC 、的中点,若 1BC CA CC ==,则1BD 与1AF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A . 1030 B . 2 1 C .15 30 D . 10 15 4. 若向量(12)λ=a ,,与(212)=-b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8 9 ,则λ=( ) A .2 B .2- C .2-或 255 D .2或255 - 5. 在三棱锥P ABC -中,AB BC ⊥,1 2 AB=BC=PA , 点O D 、分别是AC PC 、的中点,OP ⊥底面ABC ,则直线OD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 ) A . 621 B . 33 8 C .60 210 D . 30210 6.(2015秋 校级期末)在正四棱锥S —ABCD 中,O 为顶点在底面的投影,P 为侧棱SD 的中点,且SO=OD ,则直线BC 与平面PAC 的夹角是( ) A .30° B .45° C .60° D .75° 7. 在三棱锥P ABC -中,AB BC ⊥,1 ==2 AB BC PA ,点O D 、分别是AC PC 、的中点,OP ⊥ 底面ABC ,则直线OD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空间角的计算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空间角的计算 环节一:导读课本,引入课题 师:解决立体几何中的问题有三种方法:综合方法、向量方法、坐标方法,而向量方法通常与坐标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请同学们看课本选修2—1第105页的这段文字,它的意思,有两个:第一,用向量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立体几何中的位置关系证明以及空间角和距离的定量问题。今天我们主要研究用向量方法来解决立体几何中空间角的计算.。 板书课题: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空间角的计算 第二,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使用向量方法的基本操作程序分为三步,哪三步呢? 生齐答 师:不错!即:1.向量表示;2.向量计算;3.回归几何. “三步曲”, 环节二:,梳理认知,再练课本 1、梳理认知 师: .立体几何中有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共三种,这三种空间角的计算都可以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公式12 12cos n n n n ??=?来计算。 下面我们来一起分析两个向量1n ,2n 的夹角?与三种空间角的对应关系。 随着幻灯片的演示,教师讲解: 当1n 与2n 分别为两条直线1l 与2l 的方向向量时,1l 与2l 所成的角θ与?的关系是

(0)2()2 π??θππ??π?≤≤??=??-<≤??此时有:cos cos θ?= 当1n 为直线l 的方向向量,2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时,l 与α所成的角θ与?的关系是 (0)22()22 ππ??θππ??π?-<

数学选修2-1 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教案

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3.1.1 空间向量及其加减运算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空间向量及其加减运算,请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⒈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其表示方法; ⒉会用图形说明空间向量加法、减法、数乘向量及它们的运算律; ⒊能用空间向量的运算意义及运算律解决简单的立体几何中的问题. 师:在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中,我们学习了平面向量的一些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不要翻书) (在黑板或背投上呈现或边说边写) 1、在平面中,我们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量叫做平面向量; 2、平面向量的表示方法:

① 几何表示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字母表示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向量手写体一定要带箭头) 3、平面向量的模表示________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__ 4、一些特殊的平面向量: ① 零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作___(零向量的方向具有任意性) ② 单位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调:都只限制了大小,不确定方向) ③ 相等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相反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平面向量的加法: 6、平面向量的减法: 7、平面向量的数乘: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 ,其长度和方向规定如下: (1)|λa |=|λ||a | (2)当λ>0时,λa 与a 同向; 当λ<0时,λa 与a 反向; 当λ=0时,λa =0. 8、向量加法和数乘向量满足以下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 +b =b +a 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 数乘分配律:λ(a +b )=λa +λb 数乘结合律:λ(a μ)=a )(λμ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平面向量,那空间向量会是怎样,与平面向量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请同学们阅读书P84-P86.(5分钟) [师]:对比平面向量,我们得到空间向量的相关概念。(在刚复习的黑板或幻灯片上,只需将平面改成空间) [师]:空间向量与平面向量有什么联系? [生]:向量在空间中是可以平移的.空间任意两个向量都可以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有向线段表示.因此我们说空间任意两个向量是共面的.所以凡涉及 空间两个向量的问题,平面向量中有关结论仍适用于它们。

向量法求空间角(有答案)

姓 名 年级 性 别 学 校 学 科 教师 上课日期 上课时间 课题 17向量法求空间角 角的分类 向量求法 范围 两异面直线l 1与l 2所成的角θ 设l 1与l 2的方向向量为a ,b ,则cos 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π 2 ] 直线l 与平面 α所成的角θ 设l 的方向向量为a ,平面 α的法向量为n ,则sin θ=___________=________ [0,π 2] 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θ 设平面α,β的法向量为n 1, n 2,则|cos θ|=___________=|n 1·n 2| |n 1|·|n 2| [0,π] 类型一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例1、如图,在三棱锥V -ABC 中,顶点C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处,顶点A ,B ,V 分别在x 轴、y 轴、z 轴上,D 是线段AB 的中点,且AC =BC =2,∠VDC =θ. 当θ=π 3时,求异面直线AC 与VD 所成角的余弦值 【自主解答】 由于AC =BC =2,D 是AB 的中点,所以C (0,0,0),A (2,0,0),B (0,2,0),D (1,1,0) 当θ=π 3 时,在Rt △VCD 中,CD =2,∴V (0,0,6),∴AC →=(-2,0,0),VD → =(1,1,-6), ∴cos 〈AC → ,VD → 〉= AC →·VD → |AC →||VD →| =-22×22=-24. ∴异面直线AC 与V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4. 1.几何法求异面直线的夹角时,需要通过作平行线将异面直线的夹角转化为平面角,再解三角形来求解,过程相当复杂;用向量法求异面直线的夹角,可以避免复杂的几何作图和论证过程只需对相应向量运算即可. 2.由于两异面直线夹角θ的范围是(0,π 2],而两向量夹角α的范围是[0,π],故应有cos θ=|cos α|,求解时要特别注意. 变式1、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已知DA =DC =4,DD 1=3,求异面直线A 1B 与B 1C 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 以D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DA ,DC ,DD 1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A 1(4,0,3),B (4,4,0),B 1(4,4,3),C (0,4,0),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教案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教案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 备课人:龙朝芬授课人:龙朝芬 授课时间:2016年11月28日一、高考考纲要求: 能用向量方法解决异面直线的夹角、线面角、面面角问题.体会向量法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二、命题趋势: 在高考中,本部分知识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面面角的计算,属中档题,综合性较强,与平行垂直联系较多.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向量法熟练解决异面直线的夹角、线面角、面面角的计算问题,了解向量法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向量这个载体,实现“几何问题代数化”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的应用,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和体会空间直角坐标

系,方向向量,法向量的魅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向量法求空间角——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 难点: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空间角公式 1、异面直线所成角公式:如图,设异面直线l , m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 ,b ,异面直线l ,m 所成的角 为θ,则cos cos ,a b θ== a b a b ?. 2、线面角公式:设直线l 为平面α的斜线,a 为l 的方向向量,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θ为l 与α所成的角,则sin cos ,a n θ== a n a n ?. α m b θ a l

3、面面角公式:设1 n ,2 n 分别为平面α、β的法向 量,二面角为θ,则12 ,n n θ= 或12 ,n n θπ=- (需要根据 具体情况判断相等或互补),其中121212 cos ,n n n n n n ?= . (二)典例分析 如图,已知:在直角梯形OABC 中,//OA BC ,90AOC ∠=, SO ⊥ 面OABC ,且1,2OS OC BC OA ====.求: (1)异面直线SA 和OB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2)OS 与面SAB 所成角α的正弦值; (3)二面角B AS O --的余弦值. α θ O O A B C S n a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 教案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 备课人:龙朝芬授课人:龙朝芬 授课时间:2016年11月28日一、高考考纲要求: 能用向量方法解决异面直线的夹角、线面角、面面角问题.体会向量法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二、命题趋势: 在高考中,本部分知识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面面角的计算,属中档题,综合性较强,与平行垂直联系较多.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向量法熟练解决异面直线的夹角、线面角、面面角的计算问题,了解向量法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向量这个载体,实现“几何问题代数化”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的应用,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和体会空间直角坐标系,方向向量,法向量的魅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向量法求空间角——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 难点: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空间角公式 1、异面直线所成角公式:如图,设异面直线l,m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b,异面直线l,m b a b a b ? . bθ a

2、线面角公式:设直线l 为平面α的斜线,a 为l 的方向向量,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θ为 l 与α所成的角,则sin cos ,a n θ== a n a n ?. 3、面面角公式:设1n ,2n 分别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二面角为θ,则12,n n θ=或12,n n θ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相等或互补) ,其中12 1212 cos ,n n n n n n ?=. (二)典例分析 如图,已知:在直角梯形OABC 中,//OA BC ,90AOC ∠=,SO ⊥面OABC ,且 1,2OS OC BC OA ====.求: (1)异面直线SA 和OB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2)OS 与面SAB 所成角α的正弦值; (3)二面角B AS O --的余弦值. O A B C S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教案设计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 备课人:龙朝芬 授课人:龙朝芬 授课时间:2016年11月28日 一、高考考纲要求: 能用向量方法解决异面直线的夹角、线面角、面面角问题.体会向量法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二、命题趋势: 在高考中,本部分知识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面面角的计算,属中档题,综合性较强,与平行垂直联系较多.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向量法熟练解决异面直线的夹角、线面角、面面角的计算问题,了解向量法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向量这个载体,实现“几何问题代数化”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的应用,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和体会空间直角坐标系,方向向量,法向量的魅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向量法求空间角——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 难点: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空间角公式 1、异面直线所成角公式:如图,设异面直线l ,m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 r ,b r ,异面直线l ,m

2、线面角公式:设直线l 为平面α的斜线,a r 为l 的方向向量,n r 为平面α的法向量,θ为 l 与α所成的角,则sin cos ,a n θ==r r a n a n ?r r r r . 3、面面角公式:设1n r ,2n r 分别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二面角为θ,则12,n n θ=r r 或 12,n n θπ=-r r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相等或互补) ,其中121212 cos ,n n n n n n ?=r r r r r r . (二)典例分析 如图,已知:在直角梯形OABC 中,//OA BC ,90AOC ∠=o ,SO ⊥面OABC ,且 1,2OS OC BC OA ====.求: (1)异面直线SA 和OB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2)OS 与面SAB 所成角α的正弦值; (3)二面角B AS O --的余弦值. α θ O O A B C S n r a

向量法求空间角

A B C D P Q 向量法求空间角 1.(本小题满分10分)在如图所示的多面体中,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四边形ADPQ 是直角梯形,DP AD ⊥,⊥CD 平面ADPQ ,DP AQ AB 2 1==. (1)求证:⊥PQ 平面DCQ ; (2)求平面BCQ 与平面ADPQ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 2.(满分13分)如图所示,正四棱锥P -ABCD 中,O 为底面正方形的中心,侧棱PA 与底面ABCD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 2 6. (1)求侧面PAD 与底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 (2)若E 是PB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PD 与AE 所成角的正切值; (3)问在棱AD 上是否存在一点F ,使EF ⊥侧面PBC ,若存在,试确定点F 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B

3.(本小题只理科做,满分14分)如图,已知AB ⊥平面ACD ,DE//AB ,△ACD 是正三角形,AD=DE=2AB ,且F 是CD 的中点. (1)求证:AF//平面BCE ; (2)求证:平面BCE ⊥平面CDE ; (3)求平面BCE 与平面ACD 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 4.(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ABCD P -中,PD ⊥底面ABCD ,且底面ABCD 为正方形,G F E PD AD ,,,2==分别为CB PD PC ,,的中点. (1)求证://AP 平面EFG ; (2)求平面GEF 和平面DEF 的夹角.

H P G F E D C B 5.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 C A B C -中,平面1A BC ⊥ 侧面11A ABB 且12AA AB ==. (Ⅰ)求证:AB BC ⊥; (Ⅱ)若直线AC 与平面1A BC 所成的角为6 π,求锐二面角1A A C B --的大小. 6.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EA ⊥平面ABCD ,EA P PD ,2AD PD EA ==,F ,G , H 分别为PB ,EB ,PC 的中点. (1)求证:FG P 平面PED ; (2)求平面FGH 与平面PBC 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

空间向量计算距离与角度

【例1】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111111 44 A B B E D F == =,求1BE 与1DF 所成角的余弦值. 【例2】 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11BC AC BC AB ⊥⊥,.求证:11 AB AC =. 【例3】 如图所示,在底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锥S ABCD -中,90ABC ∠=°,SA ⊥平面 ABCD ,1 12 SA AB BC AD ==== ,.求面SCD 与面SBA 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 C 1 B 1 A 1 C B A D C B A S 典例分析 板块四.用空间向量计算距离 与角度

【例4】 已知(023)A ,,,(216)B -,,,(115)C -,,,求方向向量为(001)j =,,直线与平 面ABC 所成角的余弦值. 【例5】 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 A B C D ''''-中,4AB =,3AD =,5AA '=, 60BAA DAA ''∠=∠=°,90BAD ∠=°,求AC '的长 【例6】 如图直角梯形OABC 中,π 2 COA OAB ∠=∠= ,2OC =,1OA AB ==,SO ⊥平面OABC ,1SO =,以OC 、OA 、OS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O xyz -. ⑴求SC 与OB 的夹角α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⑵设(1)n p q =,,,满足n ⊥平面SBC ,求 ①n 的坐标; ②OA 与平面SBC 的夹角β(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③O 到平面SBC 的距离. 【例7】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PG ⊥平面ABCD ,垂足为G , G 在AD 上,且4PG =,1 3 AG GD =,BG GC ⊥,2GB GC ==,E 是BC 的中点. ⑴求异面直线GE 与P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⑵求点D 到平面PBG 的距离; ⑶若F 点是棱PC 上一点,且DF GC ⊥,求 PF FC 的值. D ' C ' B 'A 'D C B A C B A O S

空间向量的应用----求空间角与距离

空间向量的应用----求空间角与距离 一、考点梳理 1.自新教材实施以来,近几年高考的立体几何大题,在考查常规解题方法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向量法(基向量法、坐标法)在解题中的应用。坐标法(法向量的应用),以其问题(数量关系:空间角、空间距离)处理的简单化,而成为高考热点问题。可以预测到,今后的高考中,还会继续体现法向量的应用价值。 2.利用法向量求空间角和空间距离,其常用技巧与方法总结如下: 1)求直线和直线所成的角 若直线AB、CD所成的角是,cos=| , cos |>

3).利用法向量求二面角 设1n、2n分别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二面角l αβ --的大小为θ,向量1n、2n的夹角为?,则有θ?π +=或θ?=。 计算公式为: 12 12 cos cos |||| n n n n θ? =-=12 12 cos cos |||| n n n n θ? == 4).利用法向量求点面距离 如图点P为平面外一点,点A为平面的任一点,平面的法向量为n,过点P作平面的垂线PO,记∠OPA=,则点P到平面的距离 θ cos | | | | PA PO d = = || || |||| || || n PA PA n PA n PA n ? =? ? = 5).法向量在距离方面除应用于点到平面的距离外,还能处理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线面间的距离,以及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等。其一,这三类距离都可以转化为点面间的距离;其二,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可用如下方法操作:在异面直线上各取一点A、B,AB在n上的射影长 n α A P O θ

向量法求空间角

A B C D P Q 向量法求空间角 1.(本小题满分10分)在如图所示的多面体中,四边形为正方形,四边形是直角梯形,,平面,. (1)求证:平面; (2)求平面与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 2.(满分13分)如图所示,正四棱锥P -ABCD 中,O 为底面正方形的中心,侧棱PA 与底面ABCD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 26. (1)求侧面PAD 与底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 (2)若E 是PB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PD 与AE 所成角的正切值; (3)问在棱AD 上是否存在一点F ,使EF ⊥侧面PBC ,若存在,试确定点F 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本小题只理科做,满分14分)如图,已知AB ⊥平面ACD ,DE//AB ,△ACD 是正三角形,AD=DE=2AB ,且F 是CD 的中点. (1)求证:AF//平面BCE ; (2)求证:平面BCE ⊥平面CDE ; B

(3)求平面BCE 与平面ACD 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 4.(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且底面为正方形,分别为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求平面GEF 和平面DEF 的夹角. 5.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平面1A BC ⊥ 侧面11A ABB 且12AA AB ==. (Ⅰ)求证:AB BC ⊥; (Ⅱ)若直线AC 与平面1A BC 所成的角为 6 π,求锐二面角1A A C B --的大小.

6.如图,四边形是正方形,平面,,,,,分别为,,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求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