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芪种子处理技术

黄芪种子处理技术

黄芪种子处理技术
黄芪种子处理技术

黄芪种子处理技术

卫士美1王量2

(1.运城市种子管理站,山西运城 044000;2.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黄芪以根入药,具有补气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尿、退肿的功效。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挖导致野生黄芪资源逐渐稀缺。为解决供求矛盾,我国主要通过人工种植黄芪来满足市场需求。但是作为生产环节中的黄芪种子处理技术却不完善。不予处理的黄芪种子发芽率仅在15%左右,主要是因为种皮外的致密细胞层和果胶类物质,使黄芪种子水的通透性差、种芽透壳困难。而且成熟度越好的种子,表面釉质层越厚,如果处理不当,其发芽率很难超过50%。本文根据黄芪种子特点,以提高发芽率为目的,详细阐述了黄芪种子的处理技术,供种子生产加工人员参考。

1 硫酸腐皮处理法:

用硫酸处理黄芪种子是一种传统有效的方法,根据种皮釉质层坚硬程度,可选用50%~80%硫酸溶液,浸泡时间可在3~5分钟调整。根据我们的试验资料,最佳硫酸浓度与浸泡时间关系为:65%硫酸溶液浸泡黄芪种子4分钟效果最好,时间过短不能破坏种皮釉质层,时间过长会破坏种子内部胚芽。硫酸处理种子后立即用清水冲洗,一般流水下冲洗5~6次后,用1%~2%的碳酸氢钠溶液浸泡2~5小时,使其略偏碱性,以利于种子发芽。

腐蚀标准:硫酸与黄芪种子必须混合均匀,且除去表面釉质层的种子颜色呈深焦黄色。

硫酸腐皮法的优点是:速度快,效果好,发芽率可达90%以上,便于推广应用。缺点是:使用时必须小心谨慎,以免被浓硫酸烧伤。

2 机械破皮处理法:

2.1 碾米机碾种法:利用碾米机碾轮高速旋转擦伤种子釉质层。碾种次数为1~2次为宜。此法操作简单、费用低、效率高。碾种强度和次数要根据碾米机型号以及黄芪品种、湿度、成熟度等具体情况而定。

2.2 石碾碾种法:原理同碾米机,石碾碾压次数为70圈左右,边压边翻动, 使种子碾压均匀,一般在石碾上铺放种子应厚些,以免种子被碾坏。

2.3 砂磨法:以细砂与种子2:1~4:1混合,置于研钵中均匀研磨,已达到破损釉质层的目的。

2.4 石碾、砂磨结合法:砂与种子比例为2:1~1:1,均匀混合后铺在石碾上研磨,擦伤种皮时,即可带砂

下种。

研磨标准:机械破皮后,种皮釉质层起毛刺,表面失去光泽,种皮颜色由棕黑色变为灰棕色或土黄色,但勿使种子研磨过度而损伤种仁,可带砂下种。

机械破皮法的优点是:省时省力,样品处理流量高,可应用于批量生产。缺点是:技术不易掌握,碾磨过度会导致种子破损,影响发芽率。

3 变换水温浸种法:

3.1 方法一:把精选的黄芪种子白天浸泡在35℃左右的水中,夜间冷水浸泡,反复处理4~5天后(当黄芪种子釉质层软化后即可停止),用湿布蒙盖种子催芽,2天后种子有发芽倾向时即可播种。此法处理的种子出苗率大于75%,幼苗整齐,但比较费时费力。

3.2 方法二:用50℃左右的水浸泡黄芪种子,经过9~12小时后,进行常温催芽,其余步骤与方法一相同。此法出苗率与方法一基本一致,但发芽势不佳。

3.3 方法三:用100℃左右的水浸种,且快速均匀搅拌1~2分钟之后,立即调整水温至40℃,再浸泡2~3小时,然后倒掉温水,用湿布蒙盖种子催芽,待种子萌动时即可播种。

变换水温浸种法的优点是:所需条件简单,可行性强。缺点是:程序比较繁琐,水温和时间必须严格控制,时间过短达不到破皮效果,时间过长其发芽率逐步降低。

4 药物浸种、拌种法:

4.1 醇醚类浸种:使用25%~35%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等渗透处理黄芪种子24小时左右,可明显提高发芽率,并能促进胚芽、胚根生长;

4.2 激素类浸种:用200mg/Kg赤霉素液浸种24小时,可提高出苗率,但浓度过高则会抑制发芽,并导致种子幼苗腐烂;

4.3 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50~200mg/Kg生根粉可促进生根,达到壮苗效果;

4.4 药物拌种:0.3%~0.5%多菌灵、1‰敌百虫、2%辛硫磷粉拌种具有预防病虫害的效果。

药物浸种、拌种法的优点是:可促进种子生根发芽并防治病虫害。缺点是:药物浓度不易掌握,浓度过低效果不佳,浓度过高易引起药物毒害。

5 小结与讨论

以上四种处理方式各有优缺点,若单独使用,其发芽率从高到低顺序为:“硫酸腐皮处理法”≥“机械破皮处理

法”﹥“变换水温浸种法”﹥“药物浸种、拌种法”。实际生产中,各方法可结合使用,其原则为:(1)“药物浸种、拌种法”一般配合前三种方法使用;

(2)“硫酸腐皮处理法”不宜与“机械破皮处理法”、“变换水温浸种法”合并使用,以免损害种子胚芽;

(3)“硫酸腐皮处理法”可单独使用,也可在硫酸处理种子后,有选择的采用“药物浸种、拌种法”;

(4)“机械破皮处理法”之后结合使用“变换水温浸种法”,播种前有选择的进行药物浸种、拌种处理。

中国黄芪资源

中国黄芪资源考察报告 黄芪是我国著名的常用滋补中药,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疗效显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Var.mongholicus (Bge.) Hsiao 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干燥根。我国黄芪资源分布广泛,品种繁多。蒙古黄芪又称白皮芪(陕西)、混其日(蒙药音译),膜荚黄芪又称山爆仗(山东)、箭秆花(陕甘宁地区)。均以干燥的根入药,其药材名为黄芪,原名黄耆。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微温,味甘。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能。用于气短心悸、乏力、虚脱、自汗、盗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痈疽难溃及疮口久不愈合。 黄芪中主要含有三萜皂苷、黄酮类化合物以及多糖。正品黄芪(膜荚黄芪及蒙古黄芪)三萜皂苷中以黄芪苷I(也称黄芪甲苷)及Ⅱ为主要成分,特别是黄芪甲苷常用作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黄芪中所含的黄芪苷、黄酮类化合物及黄芪多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疲劳、抗肿瘤、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 1 黄芪植物及药材特征 1.1植物种类和形态特征 黄芪属多年生植物,生长株高可达约40~80cm,主要分布在寒温带的中国西北地区以及蒙古高原南部地区。其茎生多毛,有12到18对小叶。正品药材根一般4年采挖为好,习性耐寒,耐旱,怕热,怕涝。多生长于干旱向阳山坡草地或向阳林缘灌丛间。栽培宜寒凉干燥的气候,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为好。 其中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Var.mongholicus (Bge.) Hsiao主根长而粗壮,顺直。茎直立,高40~80 cm。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2~18对;小叶片小,宽椭圆形、椭圆形或长圆形,长5~10 mm,宽3~5 mm,两端近圆形,上面无毛,下面被柔毛;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常比叶长,具花5~20余朵;花萼钟状,密被短柔毛,具5萼齿;花冠黄色至淡黄色,长18~20 mm,旗瓣长圆状倒卵形,翼瓣及龙骨瓣均有长爪;二体雄蕊;子房光滑无毛。荚果膜质,膨胀,半卵圆形,先端有短喙,基部有长子房柄,均无毛。花期6-7月,果期7-9月。 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叶片也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6~13对,长7~30 mm,宽3~12 mm,先端钝、圆或微凹,有时具小刺尖;托叶长5~15 mm。花通常10~20余朵;花萼被黑色或白色短毛;花冠黄色至淡黄色,或有时稍带淡紫红色,长约16 mm;子房有柄,被柔毛。荚果长20~30 mm,宽9~12 mm,被黑色或黑白相间的短伏毛。

黄芪种子处理技术

黄芪种子处理技术 卫士美1王量2 (1.运城市种子管理站,山西运城 044000;2.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黄芪以根入药,具有补气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尿、退肿的功效。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挖导致野生黄芪资源逐渐稀缺。为解决供求矛盾,我国主要通过人工种植黄芪来满足市场需求。但是作为生产环节中的黄芪种子处理技术却不完善。不予处理的黄芪种子发芽率仅在15%左右,主要是因为种皮外的致密细胞层和果胶类物质,使黄芪种子水的通透性差、种芽透壳困难。而且成熟度越好的种子,表面釉质层越厚,如果处理不当,其发芽率很难超过50%。本文根据黄芪种子特点,以提高发芽率为目的,详细阐述了黄芪种子的处理技术,供种子生产加工人员参考。 1 硫酸腐皮处理法: 用硫酸处理黄芪种子是一种传统有效的方法,根据种皮釉质层坚硬程度,可选用50%~80%硫酸溶液,浸泡时间可在3~5分钟调整。根据我们的试验资料,最佳硫酸浓度与浸泡时间关系为:65%硫酸溶液浸泡黄芪种子4分钟效果最好,时间过短不能破坏种皮釉质层,时间过长会破坏种子内部胚芽。硫酸处理种子后立即用清水冲洗,一般流水下冲洗5~6次后,用1%~2%的碳酸氢钠溶液浸泡2~5小时,使其略偏碱性,以利于种子发芽。 腐蚀标准:硫酸与黄芪种子必须混合均匀,且除去表面釉质层的种子颜色呈深焦黄色。 硫酸腐皮法的优点是:速度快,效果好,发芽率可达90%以上,便于推广应用。缺点是:使用时必须小心谨慎,以免被浓硫酸烧伤。 2 机械破皮处理法: 2.1 碾米机碾种法:利用碾米机碾轮高速旋转擦伤种子釉质层。碾种次数为1~2次为宜。此法操作简单、费用低、效率高。碾种强度和次数要根据碾米机型号以及黄芪品种、湿度、成熟度等具体情况而定。 2.2 石碾碾种法:原理同碾米机,石碾碾压次数为70圈左右,边压边翻动, 使种子碾压均匀,一般在石碾上铺放种子应厚些,以免种子被碾坏。 2.3 砂磨法:以细砂与种子2:1~4:1混合,置于研钵中均匀研磨,已达到破损釉质层的目的。 2.4 石碾、砂磨结合法:砂与种子比例为2:1~1:1,均匀混合后铺在石碾上研磨,擦伤种皮时,即可带砂 下种。 研磨标准:机械破皮后,种皮釉质层起毛刺,表面失去光泽,种皮颜色由棕黑色变为灰棕色或土黄色,但勿使种子研磨过度而损伤种仁,可带砂下种。 机械破皮法的优点是:省时省力,样品处理流量高,可应用于批量生产。缺点是:技术不易掌握,碾磨过度会导致种子破损,影响发芽率。 3 变换水温浸种法: 3.1 方法一:把精选的黄芪种子白天浸泡在35℃左右的水中,夜间冷水浸泡,反复处理4~5天后(当黄芪种子釉质层软化后即可停止),用湿布蒙盖种子催芽,2天后种子有发芽倾向时即可播种。此法处理的种子出苗率大于75%,幼苗整齐,但比较费时费力。 3.2 方法二:用50℃左右的水浸泡黄芪种子,经过9~12小时后,进行常温催芽,其余步骤与方法一相同。此法出苗率与方法一基本一致,但发芽势不佳。 3.3 方法三:用100℃左右的水浸种,且快速均匀搅拌1~2分钟之后,立即调整水温至40℃,再浸泡2~3小时,然后倒掉温水,用湿布蒙盖种子催芽,待种子萌动时即可播种。 变换水温浸种法的优点是:所需条件简单,可行性强。缺点是:程序比较繁琐,水温和时间必须严格控制,时间过短达不到破皮效果,时间过长其发芽率逐步降低。 4 药物浸种、拌种法: 4.1 醇醚类浸种:使用25%~35%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等渗透处理黄芪种子24小时左右,可明显提高发芽率,并能促进胚芽、胚根生长; 4.2 激素类浸种:用200mg/Kg赤霉素液浸种24小时,可提高出苗率,但浓度过高则会抑制发芽,并导致种子幼苗腐烂; 4.3 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50~200mg/Kg生根粉可促进生根,达到壮苗效果; 4.4 药物拌种:0.3%~0.5%多菌灵、1‰敌百虫、2%辛硫磷粉拌种具有预防病虫害的效果。 药物浸种、拌种法的优点是:可促进种子生根发芽并防治病虫害。缺点是:药物浓度不易掌握,浓度过低效果不佳,浓度过高易引起药物毒害。 5 小结与讨论 以上四种处理方式各有优缺点,若单独使用,其发芽率从高到低顺序为:“硫酸腐皮处理法”≥“机械破皮处理

药物的复方制剂配方

药物的复方制剂配方 抗菌药物合理配伍,可达到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从而可增强疗效;配伍不当则会发生拮抗作用,使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抵消,疗效下降,甚至引起毒副作用。应用药物复方制剂时应掌握适应症,注意各个品种的针对性,争取协同联合,避免拮抗作用。现将常见的兽药复方制剂及处方简介如下: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1.有协同或相加作用: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棒酸)、舒巴坦、他佐巴坦(tazobactan)合用有较好的抑酶保护和协同增效作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酶结合,使其对β-内酰胺类破坏减弱)。如克拉维酸、舒巴坦常与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组成复方制剂用于兽医临床,治疗畜禽的消化道、呼吸道或泌尿道感染。青霉素类和丙磺舒合用有协同作用(丙磺舒和青霉素竞争肾小球分泌而抑制青霉素类排泄,使青霉素类血药浓度升高)。青霉素类与氨基糖苷类呈协同作用(青霉素破坏细菌细胞壁,有利于氨基苷类药物进入细菌内发挥作用),但剂量应基本平衡,大剂量青霉素G或其他半合成的青霉素均可使氨基糖苷类活性降低。青霉素G、苯唑青霉素与TMP联合应用有较好的增效作用。 2.有配伍禁忌:青霉素类不能与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抗菌药合用(青霉素类为快效杀菌剂,四环素类等为抑菌剂,合用干扰了青霉素类的作用)。例外的是治疗脑膜炎时,因青霉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而应采用青霉素与磺胺嘧啶合用,但要分别注射,否则会发生理化性配伍禁忌。青霉素类与维生素C、碳酸氢钠等也不能同时使用(理化性配伍禁忌)。青霉素+多西环素+甲硝唑。 氨基苷类(链霉素、双氢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壮观霉素、安普霉素等) 1.有协同或相加作用:氨基苷类与β-内酰胺类配伍应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TMP可增强该品的作用,如丁胺卡那霉素与TMP合用对各种革兰氏阳性杆菌有效。氨基苷类可与多粘菌素类合用(阻碍蛋白质合成的不同环节)。链霉素与四环素合用,能增强对布氏杆菌的治疗作用;链霉素与红霉素合用,对猪链球菌病有较好的疗效。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可与喹诺酮类药物合用。与林可胺类有明显的协同的作用。如:林可与大观。 例子:多西环素(500万单位/100g)+硫酸新霉素2% 2.有配伍禁忌:氨基苷类同类药物不可联合应用以免增强耳和肾 毒性,与碱性药物联用其抗菌效能可增强,但毒性也会增大,ph值大于10,则效果不再增加。链霉素与磺胺类药物配伍应用会发生水解失效。硫酸新霉素一般口服给药,与DVD 配伍比TMP更好一些,与阿托品类配伍应用于仔猪腹泻。 四环素类(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米诺环素、甲烯土霉素、强力霉素等) 1.有协同或相加作用:四环素类药物与该品同类药物及非同类药物如泰牧菌素(泰妙灵)、泰乐菌素配伍用于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时有协同作用,可降低使用浓度,缩短治疗时间。

黄芪种植技术

黄 芪 的 种 类 与 种 植 技 术 制作人:王新军。 制作日期:2014/3/26

黄芪的种植技术 黄芪又叫绵芪、绵黄芪、北芪,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红芪分为红红芪和白红芪(俗称高蔓红芪和低蔓红芪),红红芪蔓高产量低,白红芪蔓低产量高;黄芪分为东北黄芪(模荚黄芪)和内蒙古黄芪(绵黄芪),其根干燥后供药用,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等疗效;治气短、虚脱、心悸、自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脱水、久泻、子宫脱垂、疮口久不愈合。 一、生长习性 黄(红)芪株高50-80厘米,主根粗大,圆柱形,稍带木质化;红红芪根外皮粗糙,红褐色,内部红黄色,白红芪根外皮淡白色,内部淡黄色;黄芪根皮淡褐色,内部黄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片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圆形或长椭圆形,全绿,总状花序,腋生,花蝶形。 黄(红)芪是深根系植物,宜种植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喜冷爽气候,抗旱性强,耐寒,怕热又怕涝,气温过高常抑制生长;种皮较坚硬,吸水性差,发芽率低,种子萌发不喜高温;忌重茬,不宜在重盐碱地、涝洼地、粘土地种植。 二、栽培技术 1、在海拔较高的山水川地,二阴地种植。 2、选择茬口:不宜与马铃薯、菊花、白术连作,避免与豆科作物轮作,忌连茬重作。 3、施肥整地 选择地势高,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中性或碱性沙质壤土或绵沙土地块,耕翻整地时每亩施充分腐熟细碎的圈肥5000公斤以上,饼肥50公斤(按照GAP标准少用或不用农药与化肥,地块规模区域应选择没有污染源的地区),将土壤耙细整平,多雨易涝地应做高畦。 4、种子处理 种子外皮有果胶质层,种皮极硬,吸水力差,出苗率低。播前必须对种子进行处理,下列方法根据具体条件可任选其中之一。 (1)沸水催芽:先将种子放入沸水中急速搅拌1分钟,立即加入冷水将温度降至40度,再浸泡2小时,然后把水倒出,种子加麻袋等物焖12小时,待种子膨胀或外皮破裂时播种。 (2)硫酸处理:对晚熟硬实的种子,可用浓度为70-80的硫酸浸泡3-5分钟,取出迅速置于流水中冲洗半个小时后播种。 (3)细砂擦伤:在种子中掺入细砂摩擦种皮,使种皮有轻微磨损,以利于吸水,能大

种子磁化处理技术种子处理技术

种子磁化处理技术是一项新的物理农业技术,也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农业增产技术,国外早已广泛应用。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增强了种子中的酶的功能和活力,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和吸收养分。根据几年的对比 ...种子磁化处理技 术是一项新的物理农业技术,也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农业增产技术,国外早已广泛应用。在外加磁场的作 用下,增强了种子中的酶的功能和活力,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和吸收养分。根据几年的对比试验表明,凡 是经过磁化处理的粮食、蔬菜及经济作物的种子,都比没有磁化的发芽早、长势旺、苗粗根壮。据测算, 玉米平均增产8.1%左右,小麦平均增产7.6%,蔬菜平均增产15~20%。 种子磁化机主要由料仓、流量调节阀、磁化通道、磁块、出料口、底板、行走轮、轨道、调整丝杠、手柄、固定座、螺栓、螺母,箱体组装而成。料仓和出料口联为一体,形成一个磁化通道。流量调节阀安装在磁化通道入口处。可根据不同籽种的不同最佳磁化场强来设定各不相同的磁场,以达到最佳磁化效果目的。可提高发芽率5~8%,出苗期可提前1~2天,并能提高种子抗病能力。在播种前24小时内用磁场对农作物种子进行直接磁化处理,增强种子酶的功能和活力,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和吸收水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作物的新陈代谢,使其稳健生长。 1、磁化处理与丰产原理 磁场种子处理机是依据磁场种子处理正向效应和种子微磁性互作机理开发的新型种子磁化机。采用多级交变磁极处理结构进行落种处理,种子在磁场处理正向效应规定的磁场强度范围内受到微磁化和物质结构扭变处理,处理后的种子播种于土壤中会与土壤形成生化、物理性质的互作,带有微磁性的种子会将其周边的微量元素铁磁性物质、顺磁性物质吸引至种子表皮-土壤固液混合相组成的活性界面中,扭变的膜结构会在土壤环境中慢慢得到修复,之后种子萌发并加以利用丰富的微量元素构建丰产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微磁性种子还能够解析土壤吸附性磷元素,增加土壤有效磷的含量。 2、应用范围 适用于能够进行种子播种的粮食作物、蔬菜、经济作物、花卉、药材等植物种子的播前即时处理。 3、增产现象的分析 微磁性种子吸附顺磁性、铁磁性物质奠定了富足的微量元素的累积是丰产的关键因素,同时趋磁性微生物的聚集也是刺激种子发芽壮苗的重要因素。趋磁细菌是一类对磁场有趋向性反应的细菌,其菌体能吸收土壤环境中非游离态和游离态的铁元素并在体内合成包裹有膜的纳米磁性颗粒 Fe3O4 或 Fe3S4 晶体即磁小体,它的累积进一步富化了微量元素累积。 4、技术要点 选择设备选择大连产WFD555、辉南产dec—1型等品牌的种子磁化机。生产效率每小时400公斤左右。操作程序将磁化器筒直立,3根支脚分别插入3个插座内,调整支脚使磁化筒垂直于地面。检查分流器,使之位于

黄芪的研究现状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毕业论文 黄芪的研究现状 专业:生物制药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论文提交日期: 摘要 黄芪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黄芪属内蒙黄芪和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传统中医多配以不同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之中。在中药生产中运用超微粉碎技术、先进的逆渗浸提、超滤膜浓缩精制技术及原理,有效解决中药工业化生产中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时间长,药效损失大的问题,形成中药标准化提取物工艺技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疲劳、抗肿瘤、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这些都与黄芪中所含有的有效成分有关。黄芪所含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多糖、皂甙和黄酮等。本文就黄芪近期的研究现状作出综述。 关键词:黄芪;黄芪多糖;免疫调节;抗肿瘤 目录 1引言 (1) 1.1药理作用 (2) 1.1.1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 (3) 1.1.2免疫调节作用 (4) 1.1.3抗糖尿病作用 (5) 1.1.4抗肿瘤作用 (6) 2 临床应用 (7) 2.1收缩性心力衰竭(CHF) (8) 2.2病毒性心肌 (9) 2.3脑血管疾病 (3) 2.4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3) 2.5肾脏疾病 (3)

2.6恶性肿瘤 (3) 3黄芪在心血管系统反方面的应用 (3) 4黄芪在消化系统方面的应用 (2) 5黄芪在呼吸系统方面的应用 (2) 6其他应用 (2) 引言 中国药典规定,药用黄芪主要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别名绵芪或绵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微温,味甘,具补气固表,气、活血、升阳止汗、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含有黄芪皂苷类、多糖类、黄酮类物质及多种氨基酸和硒、硅、钴、钼等微量元素,其分还包括香豆素、叶酸、苦味酸、胆碱、香菜碱、亚油酸、β-谷甾醇等多种化学成分。黄芪的药理研究一般采用黄芪水煎液或是黄芪的单体成分,单体中黄芪多糖、黄芪甲苷等研究较多 1.1药理作用 强心作用:对正常及受损的大鼠:黄芪总皂苷小剂量可加重心力衰竭,而中等剂量和大剂量则有抗心力衰竭作用,对心肌的收缩舒张均有增强作用,且不增加心肌的耗氧量。黄芪苷Ⅳ是黄芪正性肌力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在质量浓度为20~50g/ml 时对可离体豚鼠乳头肌标本产生正性肌力作用,黄芪苷通过调节钙调蛋白活性,从而抑制磷酸二酯酶 (PDE)的活性,另一方面可能抑制Na-K-ATP 酶活性,增加心肌细胞膜的β受体的数目,增强钙调素对Ca2+的敏感性。在体外实验中,黄芪总皂甙能降低过氧化氢处理的小鼠心肌细胞NO、NOS 的水平,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对心肌起到保护作用。黄芪预处理能减轻缺血再灌注的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损伤,可能是通过稳定心肌细胞膜和线粒体 结构和功能来实现的。调节血压,保护血管:黄芪对血压具双向调节作用,黄芪能利尿降压,降低肺动脉压及右心室的前负荷,扩张周围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动脉压,同时还对冠状动脉有直接扩张作用。可能机制是血管平滑肌细胞诱导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生成,增加NO 的生成,继而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鸟苷酸环化酶途径,引起血管扩张。黄芪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减少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改善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APS 还能降低血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减少血管中粥 样斑块的形成。 免疫调节作用应用小鼠非麻醉状态下Ⅲ度烧伤模型,经腹腔注射APS( 250mg/k 体重,每天1 次,连续5d) ,可明显提高正常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烧伤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基本恢复正常。APS 增加小鼠脾脏重量,主要是促进浆细胞的大量生成,以成熟浆细胞为主,增加抗体形成细胞的数量。黄芪中提取物红芪多糖(RHPS)也可明显增加小鼠脾重;且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实验表明黄芪制剂无明显毒性,对肝肾功能无影响。在动物实验中,黄芪能增强刺激引起的T 细胞增殖和IL-2 产生,增强T 细胞功能,加强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增加抗体的生成。但对LPS 刺激的B 细胞增殖无明显作用。体外实验中,低剂量黄芪提取物(5%)能增强,中等剂量(10%)和高剂量(20%)黄芪反而抑制刺激引起的T 细胞增殖和IL-2 的产生。APS 能增加T、B细胞的转化能力,克隆形成率,增加抗体水平,增强小鼠的体液免疫水平。 抗糖尿病作用黄芪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在常用的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处方中黄芪使用频率最高。黄芪复方提取物能降低四氧嘧啶诱导的高血糖小鼠模型的空腹血糖,提高小鼠糖耐量水平。APS 对链脲佐菌素(STZ)加高脂饲喂诱导的糖尿病SD 大鼠的血糖也有明显降低作用,并增加大鼠的IRS-1、IR 的表达水平能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水平。黄芪对能改善糖尿病并发症,可通过抑制肾脏NO 的合成,改善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高灌注高滤过状态;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调节脂质代谢,促进水钠排泄,改善血液的高凝状

种植黄芪可行性报告

种植黄芪可行性报告 ok3w_ads(“s004”); ok3w_ads(“s005”); 篇一:“十三五”重点项目-黄芪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黄芪种植项目可 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申请资金、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招商引资、投资合作、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等领域常用的专业文档,主要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如何实施、相关技术方案及财务效果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

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 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关联报告:

刺五加种子处理技术

刺五加种子处理技术 刺拐棒别名刺五加科。为五加科。东北各地都有分布。刺拐棒为灌木类,高1~3m,分枝多,1~2年生的通常密生刺,仅节上生刺或无刺;刺直而细长,针状向下。掌状5小叶。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或2~6个组成圆锥花序;总花梗长1~2cm,无毛或基部略有毛;花紫黄色;萼无毛,边缘近全缘或有不明显的5小齿;花瓣5,卵形,长2mm;雄蕊5,子房5室。果实球形,有5棱,黑色,直径7~8mm。生于林缘、山坡、灌木从间。 刺五加茶即由该嫩叶炮制而成;果实入药泡酒饮用,治风寒骨疼;枝叶果其药用价值极高。 【刺五加种子处理技术】 刺五加野生资源破坏非常严重,人工栽培得到重视。其种子处理是栽培难点,主要技术如下。 1种子形态特征 果实为浆果状。成熟时紫黑色,近球形、倒卵状球形,长7~10mm,径约7mm,种子4~6粒,成熟种子很少,一般占30%左右,种子千粒重11.7g。种子半卵形、扁心月形,表面棕色,有一纵行暗棕色种脊,基部有一小尖突状种柄,种皮薄,贴生于种仁,胚乳丰富,胚细小,埋生于种仁基部。 2种子采集

采收时间为9~10月。当果实呈黑色变软时采集,放置数日,使充分后熟,浸水揉洗去果肉,取沉底种子洗净阴干。 3种子处理技术 刺五加种子与人参种子相近,属于种胚发育不完全型,种子处理技术以促进种胚发育为主,主要采用种子沙藏变温处理。种胚发育需要3个阶段:第一阶段高温高湿阶段,种胚后熟温度18~20℃,一般需要40天,胚芽伸长0.3~ 0.5cm,该时期为胚形成发育始期;第二阶段为胚的伸长生长期,一般15~18℃,当胚率达到40%左右时,胚后熟最适宜温度为10℃;第三阶段,当胚率达到95%左右时,种子裂口,须经0~5℃低温40天左右,完成生理后熟,播种后种子才能出苗。 生产上采取混沙层积的方法浸种:用55℃的温水浸种12小时,然后每隔12小时换1次水,连续浸种3天。然后按1:3的比例混沙,放置于18~20℃的室内进行层积处理,保持湿度60%以上,必须每天翻动1~2次,40~45天转入第二阶段;室温降至15~18℃,经过30天左右,然后转入第三阶段;将种沙移至0~5℃环境中,进行低温贮藏,一般采用窖藏或冷库,温度过低(-5℃以下)易产生冻害,第三阶段需要40天以上。播种前将种沙子取出,可直接进行播种,一般在25℃以上的温度条件下,5天即可发芽。

黄芪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30 秦海林,等1核磁共振氢谱鉴别植物中药的研究1药学学报,1999,34(1)∶ 58 31 于燕丽,等1RAPD技术在金银花品种鉴定中的应用1中药材,2000,23(11)∶ 678 32 石俊英,等1RAPD和POD分析技术在金银花品种鉴定 中的应用1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5(2)∶ 137 33 李萍,等15S2rRNA基因间区序列变异用于金银花道地性研究初探1中草药,2001,32(9)∶ 834 (2003-11-18收稿) 黄芪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吴发宝 陈希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品检验所,乌鲁木齐830002) 摘要 本文从器官、细胞、分子水平方面较全面的阐述了黄芪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黄芪在心血管、免疫、抗癌、抗衰老以及在血液、肝脏、肾脏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关键词 黄芪 药理作用 黄芪为扶正固本的常用中药,中国药典规定,药用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1)Bge1var1mongholicus(Beg1)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1)Bge1的干燥根。别名绵芪、绵黄芪。现代研究发现:蒙古黄芪的根中含有黄芪甲苷、槲皮素、异鼠李素、鼠李果素、β2谷甾醇、亚油酸及亚麻酸等;膜荚黄芪根中含有黄芪甲苷、2’、4’二羟在25’、6’二甲氧基异黄酮、胆碱、甜菜碱、氨基酸、蔗糖、葡萄糖醛酸及微量的叶酸。而且黄芪还含有硒、锌、铜、铁等14种微量元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黄芪药理作用的相关报道较多,现将其主要药理作用做一综述。 1 对心血管的作用 111 对心肌的正性肌力作用 实验发现,低剂量的黄芪总皂苷(2mg)可加重心衰,中剂量(4mg)和高剂量(8mg)有抗心力衰竭的作用〔1〕。XG A(黄芪甙Ⅳ)是黄芪正性肌力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在50~200μg/ml时,对离体豚鼠乳头肌标本产生正性肌力作用〔2、3〕,其作用机理初步认为是由于黄芪抑制了心肌细胞内磷酸二酯酶(PDE)的活化剂钙调蛋白,从而抑制了磷酸二酯酶的活性所致。 112 对缺血缺氧心肌的保护作用 用langendoff方法及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观察到黄芪总黄酮能减少大鼠心肌缺血2再灌注自由基的产生〔4〕。大量研究表明,黄芪对缺血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是多重性的,它能够增加cAMP的含量,从而发挥正性肌力作用。通过稳定心肌细胞膜,减少乳酸脱氢酶的产生、保护线粒体及溶酶体的功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抗缺氧能力〔5〕。还可以消除自由基和减轻缺氧组织代谢产物的积累〔6〕。 113 对感染病毒心肌的保护作用 研究表明,黄芪在细胞外对大鼠心肌细胞柯萨奇病毒无直接杀灭作用,但药物预先作用于心肌细胞48h后,均可降低感染病毒的心肌细胞对病毒的敏感性〔7〕。郭棋〔8〕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45Ca2+示踪技术及光敏生物素标记cDNA探针杂交方法,结果发现黄芪对感染病毒心肌的保护作用与钙拮抗作用有关。早期使用药物可改善感染细胞的Ca2+平衡,从而有可能减轻感染细胞的Ca2+继发性损伤,又可抑制感染细胞中病毒核酸的复制〔9〕。 114 对血压及血管的影响 ①黄芪对血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实验研究发现它可能是通过N02sG C2 cG MP介导的信号转换通道,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VS MC)的功能,从而调整血压、血流及控制动脉硬化〔10〕。②黄芪具有明显扩张外周血管、冠状血管、脑血管和肠血管的作用,对肾血管亦有扩张作用。 ③此外还可以改善微循环,增加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防止理化因素所致的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的增加。 115 对心肌电活动的影响 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等参数,发现黄芪注射液能改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心肌细胞异常电活动〔11〕,已证实黄芪皂甙能使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增高;使波幅、波宽、超射、阈电位、最大舒张电位及最大除极速度等参数减少;还能使其静息电位减少10mv,洗脱后恢复,这表明黄芪皂甙能抑制Na+2K+2ATP酶的活性〔12〕。 2 增强免疫力和抗病毒 ? 2 3 2 ?中药材第27卷第3期2004年3月

黄芪在经方中的临床应用

第8卷第19期·总第99期 2010年10月·上半月刊62 黄芪在经方中的临床应用 蒋建伟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215400) 摘要:黄芪的功效主要为补气升阳、固表敛汗、托毒排脓、利尿消肿等,其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中,在历代名医中的名方中更是普遍得到使用,本文重在总结分析黄芪在历朝代名方中的用法及临床应用,以期能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黄芪;经方;应用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0.19.053 文章编号:1672-2779(2010)-19-0062-02 黄芪,又名黄耆,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植物黄芪产于山西、内蒙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味甘性温,入肺脾二经,生用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炙用补中益气。《本经》记载:“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补虚,小儿百病。”《日华子本草》记载:“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代研究[1],黄芪含皂苷、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胆碱、叶酸、锰、硒、铁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血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黄芪广泛应用于当代经方中,现报告如下。 1 黄芪在经方中的应用 1.1 心脑血管疾病 1.1.1 高血压病《防已黄芪汤》,为《金匮要略》方,由防已、黄芪、白术、甘草、生姜、红枣等组成,方中黄芪益气固表,加葛根有较好的消除水肿以及降压作用,若伴有血脂高者,可加泽泻,加川芎、丹参可治疗胸痛头晕。 1.1.2 脑血管意外《补阳还五汤》,为清代名医王清任的经验方,其组成为黄芪、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方中黄芪补气行血的作用,气可行血,气虚则血液停滞,方中用大剂黄芪作为君药,目的即为补气行血。该方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现代用于治疗脑梗塞、脑血栓、糖尿病等,均有较好疗效。 1.2 肿瘤化疗放疗以及手术后 1.2.1 《黄芪建中汤》,功效为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其组成为黄芪、白芍、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患者出现的贫血、浮肿,食欲不振、容易出汗及感冒等,该方为小建中汤加黄芪而成,方中黄芪用量最大,用其甘温之性入脾胃,甘则能补,温则能行,黄芪配合桂枝、白芍等共奏补益脾气、温中止痛之功。主治久病消瘦、胃纳不佳、时寒时热、脉虚无力。 1.2.2 《十全大补汤》,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组成为黄芪、肉桂、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方中黄芪主要起到益气补血的作用,此方为八珍汤加黄芪、肉桂构成,八珍汤为气血双补之祖方,方中加入黄芪、肉桂则能使气血温化,血得气能生、得温能行,故而较八珍汤更适合于体质虚寒者。现代医学研究[2]证明本方具有增强免疫效果和抗肿瘤作用。 1.3 骨质疏松《黄芪桂枝五物汤》,可用于骨质疏松、腰椎病、颈椎病、贫血等,其组成为黄芪、桂枝、赤芍、生姜、红枣,此方不可用甘草。本方重用黄芪补气,并鼓舞气血运行,以赤芍活血行滞,桂枝温通血脉。用于气虚血滞、肌肤麻木,或肢体疼痛,半身不遂。 1.4 经典验方 1.4.1 《补中益气汤》,功用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其组成为黄芪、人参、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芍、白术。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固表升阳,能使脾胃之气升腾达于上焦,使下陷之气升,不固之表固,另黄芪与升麻、葛根同用更能体现升腾之势,适合于脾胃气虚而下陷者。主治脾胃气虚症、气虚发热症。现代常应用于治疗体弱所致的眩晕、头痛、耳鸣等。 1.4.2 《归脾汤》,功用为养血安神、补心益脾,调经。其组成为白术、茯苓、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方中黄芪补脾益气,脾气旺盛则气血生化有源,心血得充,心神得养,从而达到养血安神之效。主治思虑伤脾,失眠少食,怔仲惊悸,发热体倦,自汗盗汗,记忆虚劳、中风厥逆、癫狂、眩晕等见有心脾血虚者及妇人脾虚气弱,崩中漏下。 1.4.3 《玉屏风散》,为中药名方,可敛汗固表,其组成为黄芪、白术、防风。方中黄芪内可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虚汗自出之主药,配合防风则固表止汗,配合白术则补脾而益肺。主治表虚自汗、易感风邪,风雨寒湿伤形,皮肤枯槁。 1.4.4 《当归补血汤》,为始于金元时代的益气补血方剂,由黄芪、当归两味药组成。补血者重用黄芪补气,其意在于气能生血,气旺则血旺,故而重用黄芪而少用当归。主治血虚阳浮发热症。血虚气弱,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亦可以治疗妇女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 1.4.5 《当归六黄汤》,功用为滋阴泻火、固表止汗,其组成为当归、生地、熟地、黄连、茯苓、黄柏、黄芪。方中倍用黄芪固已虚之表,安未定之阴,黄芪配伍二地、三黄使用,既能固表止汗,又能敛气益阴。主治阴虚火旺,盗汗面赤,心烦溲赤,舌红脉数等症。可应用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病、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等属阴虚火旺者。 2 讨论 黄芪的药用历史已有2000多年了,始见于汉墓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明《本草纲目》载“耆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者之长故名…”。《本草汇言》载“黄芪,补肺健脾,卫实敛汗,

好黄芪有哪些特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11580756.html, 好黄芪有哪些特征 作者: 来源:《文萃报·周五版》2020年第13期 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无论是各省市卫健委提出的中医预防方案中,还是多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有一味药被反复提到,它就是“补药之长”——黄芪。 黄芪,又名黄耆、北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中医认为,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之功。适用于肺脾气虚,表虚自汗,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肌肤麻木或半身不遂者。 本品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人们熟知的补气药,《本草纲目》言:“耆者,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之”。 那么,如何识别质优黄芪呢?广州中醫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华成坤主管中药师介绍,好黄芪具有以下特征。 特征1:根粗,皮薄 黄芪饮片的直径在1~3.5cm之间,一般来说,较粗者质量佳,如混有较细的尾根,质量较差;黄芪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外皮较细薄。 特征2:断面“菊花心”,或“金盏银盘” A.黄芪切面有放射性纹理,有些有裂隙,形状像开放的菊花,习称为“菊花心”。 B.黄芪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鲜黄色,恰恰好像是金银镶嵌一样,时称为“金盏银盘”。“金盏银盘”有时会分离,可能是采收的季节不对,一般黄芪采收是在秋季落叶到霜降时,或者到春季黄芪萌芽前都可以采挖,如果采收时间不对,那么黄芪的内在物质损耗,造成“金盏银盘”分离,质量较差。 特征3:没有麻皮黑心 黄芪断面中部一般不会空心,但是,黄芪的老根头部偶尔会有枯朽状或空洞,野生黄芪根头部枯朽状或空洞更常见,因此有些不良商家会以有黑心病的黄芪冒充野生黄芪,而中心枯朽状与黑心病还是可以看出区别的,黑心病的黄芪,除了整根黄芪中心都可见枯黑,外皮还会有麻点,且味道怪异。 特征4:有豆腥味,味甜

中药黄芪的临床应用

中药黄芪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0-08-10T16:18:41.0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1期供稿作者:王泽旭1 马勇2 [导读] 黄芪为补气中药,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排脓和益气利水作用。 王泽旭1 马勇2(1吉林白山市江源区中医院 134702;2吉林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 134300)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1-0344-03 黄芪为补气中药,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排脓和益气利水作用。近年来,医学界对该药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它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 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春秋采挖,除去须根、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性能]味甘,性微温。能补脾益气,补肺固表,利尿消肿。 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 [用途]用于脾胃气虚;脾气虚,中气下陷,脏器下垂(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肺气虚弱,咳喘短气;气虚自汗,易于感冒;气虚水肿,小便不利;气血不足,贫血萎黄,或肢体麻木,或疮疡、创作不易愈合;消渴(糖尿病)。 1 药理研究 1.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在黄芪有效成分中,黄芪甙对离体工作鼠心脏有正性肌力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增强,高浓度的黄芪与毒毛旋花子甙K作用相似,可能是通过作用于Na+-K+-ATP酶而实现其改变心肌收缩力的效果。在病毒性心肌炎细胞模型上,黄芪具备钙离子桔抗剂的作用,可显著减少感染细胞的Ca2+内流增加,从而减轻心肌钙离子超负荷对细胞的进一步损伤。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和心肌代谢、缩小梗塞面积、升降血压、降低血液粘稠度及改善异常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1.2 对自由基的作用:临床研究表明,黄芪能使心肌梗塞患者射血前期/左室射血时间明显下降,提示黄芪有明显抗氧自由基作用。其机理一方面可能是对血浆过氧化脂质的直接作用,而主要的另一方面可能是通过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治性。 1.3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药理实验表明,黄芪的多糖成分具有免疫增强和免疫调节作用。这种作用以提高T淋巴细胞功能为主,作用部位在胸腺,黄芪还可以促进抗体形成。健康人使用黄芪后,机体IgM、IgE和cAMP含量增加,周围血白细胞诱导干扰素的能力明显加强,鼻分泌物中SigA和IgE的含量明显升高。黄芪能显著增加试验动物的白细胞总数及多形白细胞数。 2 临床应用 2.1充血性心力衰竭:罗明海等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充血型心肌病所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19例,黄芪注射液每日6支(每支含黄芪苷TV不少于0.94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连续2周。15例患者胸闷。气急症状好转,活动能力有所提高,左室构型和射血功能改善。 2.2病毒性心肌炎:黄兆铨等用黄芪口服液加常规治疗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每次口服2支(每支10ml,含生药6.7g),每次2次口服,3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愈28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 3.7%,而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7%。 2.3缺血性心脏病:李树青等用黄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92例,黄芪每日50g水煎,分3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显效30例,有效5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3%,而丹参片及心痛定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4%和79%。 2.4白细胞减少症:翁晓生用不同浓度黄芪口服液治疗白细胞减少症115例,每日口服两次,每次10ml(浓制剂没10ml相当于黄芪生药15g,淡制剂每10ml相当于黄芪生药5g),疗程均为8周。浓制剂治疗组总有效率82.76%淡制剂治疗组总有效率47.3%。 2.5 黄芪治疗肺心病黄芪有较强的正性肌力作用,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使环磷腺苷分解减少,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活动加强,从而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排血量、心脏指数、每搏量及每搏指数,改善心功能。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与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黄芪有提高体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增强对细菌和病毒的抑制作用并促进抗体生成。黄芪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稠度及凝固性,增强纤溶酶活性,松弛平滑肌,扩张肺、心、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循环,尤其改善微循环,从而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肺换气、组织换气。黄芪能有效的降低脂质过氧化作用,减少丙二醛的生成,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进而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损伤。黄芪有利尿作用,有利于减轻心脏负荷,并能提高心肌的耐缺氧能力,改善慢性失代偿期患者的心功能。 2.6 黄芪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黄芪可抑制磷酸二酯酶和激活剂钙调蛋白的活性,减少cAMP的分解,增加钙内流和肌浆网内钙释放,加强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产生强心作用,其作用强度与剂量呈正相关。其作用类似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又可通过抑制Na+-K+-ATP酶致心肌收缩力增强。黄芪增加肾小球滤过和肾血流量保护肾功能可使心力衰竭患者尿量明显增多。黄芪能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降低纤维蛋白原及全血比黏度,清除自由基,减少过氧化脂质,降低心肌耗氧量,稳定细胞膜及超微结构,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缩小心室容积,改善左心室重构等[5]。 2.7 黄芪治疗脑血管疾病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多在高血压压力负荷的作用下,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展成为血栓或栓子脱落而引起脑动脉供血部位的脑功能丧失。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机体凝血,纤溶功能的障碍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 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逐五脏淤血,研究证明可加强人胎肾细胞,人胎肺二倍体细胞及脑细胞的生理代谢作用,显著促进骨髓白细胞DNA合成,促进脑蛋白更新及RNA合成。黄芪皂甙甲有镇静作用,加强小鼠学习记忆和巩固作用[6]。黄芪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如前所述;黄芪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尤其是改善脑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小板聚集力,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增强脑细胞耐缺氧能力,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节血压和利尿降低脑水肿等作用。使脑细胞得到保护,并增强了受损脑细胞的修复功能。 2.8 黄芪治疗肾疾病慢性肾衰竭所致贫血与肾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或尿毒症患者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生成及体内代谢产物潴留影响红细胞生命等因素有关。黄芪对肾衰竭有阻抑作用。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氧化及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细胞器,对缺血缺氧反应敏感,细胞因缺血缺氧或再灌注导致线粒体受损,进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和运转异常,细胞调节粒子梯度的酶系统功能紊乱,细胞器DNA损伤,最终细胞死亡。若线粒体发生轻度溶解变性或肿胀变性均属可逆性的代谢改变。黄芪对缺血性的肾脏有保护作用[7],抗

黄芪医治糖尿病

黄芪医治糖尿病。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膜荚黄芪或蒙古黄芪的根。性味甘,微温,归肺、脾经。功能为补气升阳,补肺固表,利水消肿,敛疮生肌。是补气补虚的要药。中医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肺气虚,阳气下陷,或气血不足,或血虚津亏等证。药学研究发现,黄芪主含黄芪苷(Ⅰ、Ⅱ、Ⅲ、Ⅳ),胡萝卜苷及大豆皂苷Ⅰ等成分。蒙古黄芪含21种氨基酸,并含有14种微量元素,含量较高的是铁、锰、锌、铷等。从黄芪中分离提纯出有效成分黄芪多糖(APS),药理研究发现,APS能降低葡萄糖负荷,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具有调节血糖,保护心血管系统,改善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作用。临床观察,用APS冲剂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能有效降低血糖,并能改善神疲乏力,心悸失眠症状。黄芪含有的香豆素等活性成分也具有降低血糖作用。含有黄芪的中药复方制剂,可明显提高老年人血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具有降低自由基生成或增加对自由基的消除作用,对胰岛细胞等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黄芪配伍其他益气养阴,活血等中药复方能有效地治疗阴津不足,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人参治疗糖尿病 人参治疗糖尿病好吗?下面介绍人参治疗糖尿病。

人参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的根。性味甘,微苦,微温,归心、肺、脾经。功能为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等,为治虚劳内伤之第一要药。中医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体虚欲脱,肢冷脉微等大病重病和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亦是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病的常用之药。中药现代研究发现,人参含有丰富的人参皂苷,共有30多种,还含有人参多糖、人参多肽、人参茎叶多肽、人参倍半萜烯、人参英、人参酸及人参非皂苷部分等活性成分。人参还含有铁、锌、锰、铜等20多种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B1、B2、C与烟酸、泛酸、叶酸等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人参总皂苷有刺激实验动物释放胰岛素作用,并且人参提取物、人参多糖、人参多肽、人参茎叶多糖、人参非皂苷部分均有降血糖作用。人参提取物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有降低血糖值,减少酮体,促进糖吸收的作用。 中医临床治疗糖尿病的常用治法 中医临床治疗糖尿病的常用治法有哪些?下面介绍中医临床治疗糖尿病的常用治法。 (1)活血化瘀法:关于消渴病瘀血理论古今医家早已达成共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