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学案)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学案)

双河中学高二化学选修5学案

主要内容: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阅读P17至P23并完成下列任务 研究有机物的基本步骤

一、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

常用的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

注意:分离、提纯物质总的原则:不增、不变、易分离。 不增:指在分离提纯过程,不增加新的物质;不变:指提纯的物质在提纯后物理、化学性质不能改变;易分离:指所选方法或溶剂等使杂质与被提纯物质易于分离。 、

1、蒸馏:P 17

2、重结晶:利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将其杂质除去的方法。 [思考](1)重结晶对溶剂有何要求?

杂质在此溶剂中溶解度很小或溶解度很大,易于除去。 (2)被提纯的有机物的溶解度需符合什么特点?

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该有机物在热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大,冷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冷却后易于结晶析出。 (3)重结晶的步骤:高温溶解、趁热过滤、低温结晶。

残渣(不溶性杂质)

母液 晶体

(可溶性杂质和部分被提纯物) (产品)

3、萃取:利用有机物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将有机物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

[思考](1)如何选取萃取剂?

萃取剂与原溶剂________;被萃取的物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原溶剂要________。

(2)常见的有机萃取剂有哪些?

二、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1、元素分析方法:

[思考]1、如何确定有机化合物中C、H元素的存在?

(1)定性分析:确定有机物中含有哪些元素。(李比希法)

一般讲有机物燃烧后,各元素对应产物为:C→CO2,H→H

O,若有机物完全燃烧,产物只有

2

CO2和H2O,则有机物组成元素可能为C、H或C、H、O。

(2)定量分析:确定有机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现代元素分析法)

2、如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练习1]完成P20例题

[小结1]实验式和分子式的区别:

(2)若要确定它的分子式,还需要什么条件?

[小结2]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的方法:

(一)由物质中各原子(元素)的质量分数→各原子的个数比(实验式)→由相对分子质量和实验式→有机物分子式

(二)有机物分子式←知道一个分子中各种原子的个数← 1mol物质中的各种原子的物质的量← 1mol物质中各原子(元素)的质量除以原子的摩尔质量←1mol物质中各种原子(元素)的质量等于物质的摩尔质量与各种原子(元素)的质量分数之积

[练习]完成P20例题

[小结3]确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有:

(1)M = m/n

(2)根据有机蒸气的相对密度D,M1 = DM2

(3)标况下有机蒸气的密度为ρg/L, M = 22.4L/mol ?ρg/L

[总结]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的途径:

(1)确定实验式(2)确定相对分子质量(3)确定有机物分子式

三、用物理方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

与鉴定有机物结构有关的物理方法有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

红外光谱 (1)原理:由于有机物中组成化学键、官能团的原子处于不断振动状态,且振动频率与红外光的振动频谱相当。所以,当用红外线照射有机物分子时,分子中的化学键、官能团可发生震动吸收,不同的化学键、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中将处于不同位置。从而可获得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

(2)作用:推知有机物含有哪些化学键、官能团。

2、核磁共振氢谱

(1)原理:氢原子核具有磁性,如用电磁波照射氢原子核,它能通过共振吸收电磁波能量,发生跃迁。用核磁共振仪可以记录到有关信号,处在不同环境中的氢原子因产生共振时吸收电磁波的频率不同,在图谱上出现的位置也不同,各类氢原子的这种差异被称作化学位移,而且吸收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

(2)作用: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等效氢原子)因产生共振时吸收的频率不同,被核磁共振仪记录下来的吸收峰的面积不同。所以,可以从核磁共振谱图上推知氢原子的类型及数目。

①吸收峰数目=氢原子类型

②不同吸收峰的面积之比(强度之比)=不同氢原子的个数之比

如:CH3CH2OH有三种类型的氢,图谱上出现三种不同吸收峰,CH3—O—CH3有一种类型的氢,图谱上只出现一种吸收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