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

《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

《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
《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

《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

1、文章字词的梳理。

2、了解《答谢中书书》中的优美意境、缜密的结构、凝练的语言。

3、体会《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思想感情。

4、朗读训练。

教学难点:

1、了解《答谢中书书》中的优美意境、缜密的结构、凝练的语言。

2、体会《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这两篇文章极其短小精悍,而所蕴涵思想深度却比较深刻。要让学生真正意义上从作者个人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等来领悟文章对中学生来说显得过于苛刻,所以教学上准备以读为方法,以品为重点,以练习为手段。

教学课时:1~2课时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分析:文章第一句起了引言的作用,看似平常,却给人一种启示:被世人誉为“山中宰相”的作者,对山川之美定有一番独到的见解。作者所写的是其隐居地——句曲山。能够想见,这里的山水,作者早已熟谙心中,而凝聚于笔端的定是反复观赏、饱览胜景后的精辟之见。

分析:这三句是写静景,写得形色俱备,精彩纷呈。作者先以“入云”表示山之高峻与雄伟,以“见底”表示水之清澈与透明,一仰一俯,视野开阔,山水尽收眼底。接着移步换景,由清流而写两边的景物。可写之景物必定多不胜数,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给人以具体的视感:五彩缤纷的石壁,郁郁葱葱的树林,碧绿青翠的竹园。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斓,足以让人大饱眼福。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点。

分析:这个句是动态描写。所写之动态,时有朝暮之分,地有山林水泉之别,可谓多姿多彩,丰富无比。这里有晨雾将散时的山猿啼叫,林鸟相鸣;有夕阳斜照下清流中的游鱼出没,竞相跳跃。表现了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衬托这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

分析:最后,作者以感慨收束,自己置身于此景——高峰、清流、石壁、翠竹、晓雾、夕阳、猿鸟、沉鳞等景物之中,能不发出由衷的赞叹吗?难怪作者以“人间仙境”誉之。作者似乎还意犹未尽,于是又举出诗人谢灵运。表示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美妙,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五、文章主旨和结构

这是作者写给梁中书鸿胪谢征的一封信。信中以清丽的文辞,极力称道江南山水之美,并抒发了对这些秀丽景色的酷爱之情,为六朝山水小品名篇。

全文能够分为四层。

第一层(第一句),总起句,以感慨发端。

第二层(从“高峰人云”到“四时俱备”),描写山川中静景之美。

第三层(从“晓雾将歇”到“沉鳞竞跃”),描写大自然中的早晚景象。

第四层(最后两句话),感慨自然之美景。

(二)完成班本教材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第1句:总起全文:“共谈”概说人人皆爱

“美”点明文章中心。

第2~5句:具体叙述山川之美。

仰视:高峰入云;俯视:清澈见底

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第6~7句:先以概括总结全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政论家,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他二十二岁中进士,以文章知名。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他极力反对,由京官调任杭州通判,历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又因作诗讽刺新法,得罪朝廷,被捕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后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团练副使。宋哲宗朝,旧党当权,他被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执政后,又被贬到惠州(今广东惠阳县),并以六十三岁的高龄远徙琼州(今海南岛)。赦还的第二年,死于常州。

他是一个全能的作家,诗词、文章的造诣都很高。他的散文平易自然,流畅宛转,同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家并称。诗的风格,雄浑自如;词的创作,题材广泛,境界阔大,一扫唐末五代以来词的绮艳柔靡风尚,成为豪放派的先驱。另外,他还工书善画,在书法上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又善绘画,喜画竹和枯木怪石‘著作汇为《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现存诗二千七百多首,词三百多首,还有很多优美的散文。

二、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此时使苏轼深感无用武之地,所以这个时期的作品,如《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大多表现了旷达而又失意的矛盾心情。本篇也不例外。

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元丰六年(1083年),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年。

分析:这是第一层,叙写中庭步月。

首先交代了步月的时间和原因。“解衣欲睡”是说寒夜寂寥,百无聊赖,或许在睡梦中能够忘却人世的一切忧愁和烦恼;“月色人户”一句,作者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来与他做伴;而诗人也是如见久违的朋友,欣然相迎。这里我们能够想见作者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但“欣然起行”四字已见诗人的兴奋和喜悦,与“解衣欲睡”相对照,显得一伏一起,一沉闷一活跃,完全是两种心情,两种节奏。

但一人独步,未免寂寞,应该有人共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夜。“念无与为乐者”的“念”字写出了作者的心理活动,作者的心情由欣喜而转入沉思,发出了低沉的喟叹,文章也所以显得跌宕多姿。这句话也能够分两层意思来理解:一是写出作者在贬居时的抑郁寡欢,即使是多年来的老友,也不敢与他来往,暗写出内心的悲凉,这悲凉之情是笼罩着贬谪生活的浓重阴影。二是作者在寂寞中寻求伴侣,见明月而思同心,也所以自然过渡到下句:“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这个句好像不假思索,可见张怀民在作者心目中的位置。“怀民亦未寝”的“亦”字写出这个对朋友情怀相似,对方“未寝”正是作者意料中的事。只这个句,就足以表达出两人的同心之情了。“相与步于中庭”与“无与为乐者”对照起来读,前后显得有照应,有变化,文情的跌宕表现了作者心情的舒展,宛如在清冷的琴弦上拨出了几个欢快的音符。“步于中庭”即漫步在庭院中;这种月光下的漫步,是多么富于诗意!它不同于宁静的凭栏眺月,也不同于狂放的饮酒赏月;而是静中有动,把恬静的心境和诗意的感受化为从容的步履。他们尽能够不发一言,但那和谐的步月节奏,已足以表达出相互默契的心声了。

分析:这是第二层,写月下庭中景物。

这是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四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以水喻月,本来并不显得新颖,新奇的是作者不用普通的明喻,而以隐喻先声夺人,造成一种庭院积水的错觉。进而写清澄的水中交错着藻荇的清影,触类生发,把隐喻又推动一层,使人感到扑朔迷离,水月莫辨。正当读者恍惚迷惘之时,作者却轻轻地点出:“盖竹柏影也。”读者这才恍然大悟。一个“影”字不明写月光,而月光的美好意境已宛然具现。而整个意境中有动有静:“积水空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两句之间,又有正面与侧面描写之分,为读者描绘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境界。这个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

这几句写月光,也是写作者的心境。它是一首美妙的月光曲,也是一个透明的梦。

分析:这是第三层,抒发作者面对月光如水、竹柏疏影的感触。

作者连发两问,却无需回答。月色常有,竹柏亦常有,但像我们这样赏月的“闲人”却不可多得啊!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浮沉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以及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余甘。看来作者是以“闲人”自居,也以“闲人”自傲。当时他虽有微官在身,却有名无实,“闲人”二字也是自宽自慰。从官场上的失意者变为大自然的欣赏者,他能从大自然的神奇秀美中获得精神的复苏和心境的安宁,说明他能够发现自然美,吟咏自然美,同时也是在发现自己,吟咏自己。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最后这个句慨叹,诚然有自豪和自慰的意味,但较多的还是惆怅和悲凉。世间如此孤寂者又有几人呢?谪居的境遇,无时无刻不缠绕着他。虽然作者情怀豁达,尽力在排遣内心的苦闷,但消极的情绪还是无可奈何地流露出来了。

三、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游记散文,总共只有八十四个字,但作者用极为简洁的文笔,把叙事、写景和抒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文章充满着诗情画意。读此文,读者如同欣赏一件小巧玲珑的工艺品,得到一种回味无穷的美的享受。

文章的开始点明时间,时值深冬,夜色已深,写诱人的月色穿窗入户,引起了作者赏月的心情。“欣然”二字,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闲适的情趣。作者叙述了自己在月夜往承天寺找友人到庭中散步的事:从“解衣欲睡”到“欣然起行”,从“至承天寺”到“寻张怀民”,从“怀民亦未寝”到“相与步于中庭”,事情的前前后后描述得十分清楚。能够说,作者把抒情与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他当时喜悦和闲适的情趣真实地表现出来了,给读者一种真挚的美。

在文章的后面,作者写了美好的月景,又引出了作者叹惜无人赏月的情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暗示世间的人大都无心流连景色,一心追逐名利,显露出作者厌世嫉俗、愤郁不平的感情。作者在抒情中描绘了月下庭中的景物,用“积水空明”,状写月光澄澈透明;用“藻、荇交横”,比喻月影姗姗可爱。这都是从实在的感觉中得来的。作者用巧妙的比喻把它们形象化了,就使人如见其景,如临其境,使文章富有诗情画意,给读者一种风景画的美。

四、关于张怀民

张怀民,名梦得,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人。他于元丰六年(1083年)贬谪到黄州,初到时寓居在承天寺。他曾筑亭于住所旁,在那里能够纵览江山的胜况,苏轼名之为“快哉亭”,并写了一首《水调歌头》词赠他,词中有“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名句。苏轼的弟弟苏辙也为他写了一篇《黄州快哉亭记》。文章说张怀民虽然屈居主簿小类的小官,但心地坦然,不把迁谪之事放在心上,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感之容,是一位有过人自制力的性格倔强的人。这就无怪乎苏轼要引他为同道和知己了。

(二)重点思考:

1.文中并未直接叙述作者与张怀民的友情,但字里行间却能够看出两个人的亲密无间。请找出相关的词语加以体会。

探究学习:

从文中“遂至承天寺”可看出他去“寻张怀民”的不假思索。而“怀民亦未寝”则显示出两个人“心有灵犀”。两个人的关系甚笃,通过“相与步于中庭”体现得极为充分。结尾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更是直接表明了作者与张怀民的志同道合。

2.作者虽贬谪黄州,成为担任闲职的“闲人”,但并未所以而消沉,依旧保持着旷达的胸襟。文中充分表达了这种“闲人”的“闲情”。作者是怎样流露出这种情感的?

探究学习:

文中开头写诱人的月色穿窗人户,勾起了作者赏月的情趣,“欣然”二字,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闲适的心境。接下来的景物描写把人带入空明澄澈、亦真亦幻、爽心悦目的境界,作者陶醉其中,愉悦之情溢于笔端。文章寓情于叙,融情于景,处处都能感受到作者乐在其中的闲情。

3.本文描写生动,比喻贴切,写庭中所见月景时全是用喻。请一一找出喻体,并认真体会。

探究学习:

文中写景只用了18个字,就创造出生动的意境。水、藻、荇、竹、柏全是比喻。先是明喻,“庭下如积水空明”,月光如水,本是人们用俗了的句子,而作者却能翻新意,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本是无色之物,实有其物,看似却无,月光不正是如此吗?“空明”二字更是绝妙,用“空”去修饰一种色调,出奇制胜。第二句用借喻,以客代主,索性把庭中当作水中来比喻。说“藻荇交横”,给人如临水池之感,最后以“盖竹柏影也”点透真情。这样先客后主,明暗交替,使人自不过然地步人了一片皎洁、恬静的月色之中。

4.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相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探究学习:

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作者正是借“何夜”、“何处”句点明了这个真谛。这也正是作者能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缘由。

(三)点评练习:略

板书设计:夜游:第1~2句:夜游缘起第3~4句:夜游所见第5~7句:夜游所思

附录资料:

【篇目七】《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物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谢灵运)以来。未复能有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词语

(1)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交相辉映。(2)四时:四季。(3)歇:消散。(4)夕日:夕阳。(5)颓:坠落。(6)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鳞,指代鱼。(7)欲界:佛教指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即人间。(8)康乐:指谢灵运,东晋人,是谢玄的孙子,袭封为康乐公,故称之为谢康乐。(9)与:参与,这里指欣赏。(10)奇:指奇山异水。

2、重点问题:

⑴、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引原句)

答、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⑵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引原句

答: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⑶、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

答:从形态、色彩、声音三个方面描摹其美景的。

⑷、陶弘景是怎样赞赏谢灵运山水石的成就?(引原句)

答: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⑸、作者是怎样实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

答: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⑹、“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答: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写。

⑺、“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答、猿鸟的呜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意思对即可)。这几句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3、全文翻译: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人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呜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宋)

元丰六年十凡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重点词(1)相与:和……一起,共同(2)中庭:院子中(3)空明:空旷澄澈(4)闲人:无事可做的人,这里指清闲的人。

(二)重点问题:

1、《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时期。文章仅80余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微妙的心境。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时值冬初,寒意寂寥,正“解衣欲睡”之时,月色悄然人户,于是作者“欣然起行”。“欣然”写其兴奋喜悦之情。“念无与为乐者”,“念”由“行”转化而来,写出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文情也显得跌宕起伏。作者也许会想:究竟与谁一起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夜?在这贬居的寂寞

(三)译文: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仅仅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

课题:答谢中书书 【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 2.知人论世,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体悟陶弘景的思想感情。 2.了解文章的意境,培养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文章的意境,培养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难点: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体悟陶弘景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主题引入 “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界景象万千,但欣赏者境界、生活阅历、具体的心境的不同,都会触发不同的感受,流露于文字,形成一篇篇脍炙人口名篇,今天我

们走进《答谢中书书》,让我们去领略作者所描绘之美景,去品味游者的心境。(二)、作者简介,朗读课文 1.走近作者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号华阳居士,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和医药家。仕齐时,拜为宣都王侍读,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茅山华阳洞。梁武帝礼聘不出,但常以朝廷大事与他商讨。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有《陶隐居集》。 2.朗读指导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 (2)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3)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 (三)、自主学习,理清文路 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4.理清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明确:《答谢中书书》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完整版)答谢中书书-优秀公开课教案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三、教学目标 1、能够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诵读能力。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3、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优美的意境, 4、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蕴含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亲近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体会文中蕴含的热爱自然思想感情。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崇高的、卓越而美丽的。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那神奇如画的风光无不让人心动神摇,今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板书课题作者) 二、(首先看文章的题目和背景) 1题解: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2作品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陶弘景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古代文人们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这篇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三、齐读学习——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一)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 读毕,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品味四字句的节奏。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

《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 1、文章字词的梳理。 2、了解《答谢中书书》中的优美意境、缜密的结构、凝练的语言。 3、体会《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思想感情。 4、朗读训练。 教学难点: 1、了解《答谢中书书》中的优美意境、缜密的结构、凝练的语言。 2、体会《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这两篇文章极其短小精悍,而所蕴涵思想深度却比较深刻。要让学生真正意义上从作者个人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等来领悟文章对中学生来说显得过于苛刻,所以教学上准备以读为方法,以品为重点,以练习为手段。 教学课时:1~2课时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分析:文章第一句起了引言的作用,看似平常,却给人一种启示:被世人誉为“山中宰相”的作者,对山川之美定有一番独到的见解。作者所写的是其隐居地——句曲山。能够想见,这里的山水,作者早已熟谙心中,而凝聚于笔端的定是反复观赏、饱览胜景后的精辟之见。 分析:这三句是写静景,写得形色俱备,精彩纷呈。作者先以“入云”表示山之高峻与雄伟,以“见底”表示水之清澈与透明,一仰一俯,视野开阔,山水尽收眼底。接着移步换景,由清流而写两边的景物。可写之景物必定多不胜数,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给人以具体的视感:五彩缤纷的石壁,郁郁葱葱的树林,碧绿青翠的竹园。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斓,足以让人大饱眼福。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点。 分析:这个句是动态描写。所写之动态,时有朝暮之分,地有山林水泉之别,可谓多姿多彩,丰富无比。这里有晨雾将散时的山猿啼叫,林鸟相鸣;有夕阳斜照下清流中的游鱼出没,竞相跳跃。表现了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衬托这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 分析:最后,作者以感慨收束,自己置身于此景——高峰、清流、石壁、翠竹、晓雾、夕阳、猿鸟、沉鳞等景物之中,能不发出由衷的赞叹吗?难怪作者以“人间仙境”誉之。作者似乎还意犹未尽,于是又举出诗人谢灵运。表示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美妙,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五、文章主旨和结构 这是作者写给梁中书鸿胪谢征的一封信。信中以清丽的文辞,极力称道江南山水之美,并抒发了对这些秀丽景色的酷爱之情,为六朝山水小品名篇。 全文能够分为四层。 第一层(第一句),总起句,以感慨发端。 第二层(从“高峰人云”到“四时俱备”),描写山川中静景之美。 第三层(从“晓雾将歇”到“沉鳞竞跃”),描写大自然中的早晚景象。 第四层(最后两句话),感慨自然之美景。 (二)完成班本教材相关练习: 略 板书设计: 第1句:总起全文:“共谈”概说人人皆爱 “美”点明文章中心。 第2~5句:具体叙述山川之美。 仰视:高峰入云;俯视:清澈见底 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第6~7句:先以概括总结全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政论家,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他二十二岁中进士,以文章知名。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他极力反对,由京官调任杭州通判,历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又因作诗讽刺新法,得罪朝廷,被捕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后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团练副使。宋哲宗朝,旧党当权,他被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执政后,又被贬到惠州(今广东惠阳县),并以六十三岁的高龄远徙琼州(今海南岛)。赦还的第二年,死于常州。 他是一个全能的作家,诗词、文章的造诣都很高。他的散文平易自然,流畅宛转,同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家并称。诗的风格,雄浑自如;词的创作,题材广泛,境界阔大,一扫唐末五代以来词的绮艳柔靡风尚,成为豪放派的先驱。另外,他还工书善画,在书法上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又善绘画,喜画竹和枯木怪石‘著作汇为《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现存诗二千七百多首,词三百多首,还有很多优美的散文。 二、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此时使苏轼深感无用武之地,所以这个时期的作品,如《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大多表现了旷达而又失意的矛盾心情。本篇也不例外。 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元丰六年(1083年),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年。 分析:这是第一层,叙写中庭步月。 首先交代了步月的时间和原因。“解衣欲睡”是说寒夜寂寥,百无聊赖,或许在睡梦中能够忘却人世的一切忧愁和烦恼;“月色人户”一句,作者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来与他做伴;而诗人也是如见久违的朋友,欣然相迎。这里我们能够想见作者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但“欣然起行”四字已见诗人的兴奋和喜悦,与“解衣欲睡”相对照,显得一伏一起,一沉闷一活跃,完全是两种心情,两种节奏。 但一人独步,未免寂寞,应该有人共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夜。“念无与为乐者”的“念”字写出了作者的心理活动,作者的心情由欣喜而转入沉思,发出了低沉的喟叹,文章也所以显得跌宕多姿。这句话也能够分两层意思来理解:一是写出作者在贬居时的抑郁寡欢,即使是多年来的老友,也不敢与他来往,暗写出内心的悲凉,这悲凉之情是笼罩着贬谪生活的浓重阴影。二是作者在寂寞中寻求伴侣,见明月而思同心,也所以自然过渡到下句:“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这个句好像不假思索,可见张怀民在作者心目中的位置。“怀民亦未寝”的“亦”字写出这个对朋友情怀相似,对方“未寝”正是作者意料中的事。只这个句,就足以表达出两人的同心之情了。“相与步于中庭”与“无与为乐者”对照起来读,前后显得有照应,有变化,文情的跌宕表现了作者心情的舒展,宛如在清冷的琴弦上拨出了几个欢快的音符。“步于中庭”即漫步在庭院中;这种月光下的漫步,是多么富于诗意!它不同于宁静的凭栏眺月,也不同于狂放的饮酒赏月;而是静中有动,把恬静的心境和诗意的感受化为从容的步履。他们尽能够不发一言,但那和谐的步月节奏,已足以表达出相互默契的心声了。 分析:这是第二层,写月下庭中景物。 这是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四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以水喻月,本来并不显得新颖,新奇的是作者不用普通的明喻,而以隐喻先声夺人,造成一种庭院积水的错觉。进而写清澄的水中交错着藻荇的清影,触类生发,把隐喻又推动一层,使人感到扑朔迷离,水月莫辨。正当读者恍惚迷惘之时,作者却轻轻地点出:“盖竹柏影也。”读者这才恍然大悟。一个“影”字不明写月光,而月光的美好意境已宛然具现。而整个意境中有动有静:“积水空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两句之间,又有正面与侧面描写之分,为读者描绘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境界。这个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 这几句写月光,也是写作者的心境。它是一首美妙的月光曲,也是一个透明的梦。 分析:这是第三层,抒发作者面对月光如水、竹柏疏影的感触。 作者连发两问,却无需回答。月色常有,竹柏亦常有,但像我们这样赏月的“闲人”却不可多得啊!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浮沉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以及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余甘。看来作者是以“闲人”自居,也以“闲人”自傲。当时他虽有微官在身,却有名无实,“闲人”二字也是自宽自慰。从官场上的失意者变为大自然的欣赏者,他能从大自然的神奇秀美中获得精神的复苏和心境的安宁,说明他能够发现自然美,吟咏自然美,同时也是在发现自己,吟咏自己。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最后这个句慨叹,诚然有自豪和自慰的意味,但较多的还是惆怅和悲凉。世间如此孤寂者又有几人呢?谪居的境遇,无时无刻不缠绕着他。虽然作者情怀豁达,尽力在排遣内心的苦闷,但消极的情绪还是无可奈何地流露出来了。 三、内容简析

《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答谢中书书》中的优美意境、缜密的结构、凝练的语言。2、体会《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文章字词的梳理。2、了解《答谢中书书》中的优美意境、缜密的结构、凝练的语言。3、体会《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思想感情。4、朗读训练。教学难点:1、了解《答谢中书书》中的优美意境、缜密的结构、凝练的语言。2、体会《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思想感情。教学设想:这两篇文章极其短小精悍,而所蕴涵思想深度却比较深刻。要让学生真正意义上从作者个人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等来领悟文章对中学生来说显得过于苛刻,所以教学上准备以读为方法,以品为重点,以练习为手段。教学课时:1~2课时《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分析:文章第一句起了引言的作用,看似平常,却给人一种启示:被世人誉为“山中宰相”的作者,对山川之美定有一番独到的见解。作者所写的是其隐居地——句曲山。可以想见,这里的山水,作者早已熟谙心中,而凝聚于笔端的定是反复观赏、饱览胜景后的精辟之见。分析:这三句是写静景,写得形色俱备,精彩纷呈。作者先以“入云”表示山之高峻与雄伟,以“见底”表示水之清澈与透明,一仰一俯,视野开阔,山

水尽收眼底。接着移步换景,由清流而写两边的景物。可写之景物必定多不胜数,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给人以具体的视感:五彩缤纷的石壁,郁郁葱葱的树林,碧绿青翠的竹园。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斓,足以让人大饱眼福。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点。分析:这一句是动态描写。所写之动态,时有朝暮之分,地有山林水泉之别,可谓多姿多彩,丰富无比。这里有晨雾将散时的山猿啼叫,林鸟相鸣;有夕阳斜照下清流中的游鱼出没,竞相跳跃。表现了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衬托这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分析:最后,作者以感慨收束,自己置身于此景——高峰、清流、石壁、翠竹、晓雾、夕阳、猿鸟、沉鳞等景物之中,能不发出由衷的赞叹吗?难怪作者以“人间仙境”誉之。作者似乎还意犹未尽,于是又举出诗人谢灵运。表示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美妙,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五、文章主旨和结构这是作者写给梁中书鸿胪谢征的一封信。信中以清丽的文辞,极力称道江南山水之美,并抒发了对这些秀丽景色的酷爱之情,为六朝山水小品名篇。全文可以分为四层。第一层(第一句),总起句,以感慨发端。第二层(从“高峰人云”到“四时俱备”),描写山川中静景之美。第三层(从“晓雾将歇”到“沉鳞竞跃”),描写大自然中的早晚景象。第四层(最后两句话),感慨自然之美景。(二)完成班本教材相关练习:略板书设计:第1句:总起全文:“共谈”概说人人皆爱“美”点明文章中心。第2~5句:具体叙述山川之美。仰视:高峰入云;俯视:清澈见底平看:两

答谢中书书的名师教案

答谢中书书的名师教案 导读:《答谢中书书》以清俊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乐在林泉的情趣。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 2.知人论世,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体悟陶弘景的思想感情。 2.了解文章的意境,培养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文章的意境,培养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难点: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体悟陶弘景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主题引入 “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界景象万千,但欣赏者境界、生活阅

历、具体的心境的不同,都会触发不同的感受,流露于文字,形成一篇篇脍炙人口名篇,今天我们走进《答谢中书书》,让我们去领略作者所描绘之美景,去品味游者的心境。 (二)、作者简介朗读课文 1.走近作者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号华阳居士,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和医药家。仕齐时,拜为宣都王侍读,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茅山华阳洞。梁武帝礼聘不出,但常以朝廷大事与他商讨。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有《陶隐居集》。 2.朗读指导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 (2)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3)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 (三)、自主学习理清文路 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山川之美教案

一三山川之美 教学目标: 1、感受古人眼中的江南山川之奇美,体会作者从多角度观察体验自然的魅力。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章优美的意境、揣摩文章凝练的语言; 3、体会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理解古人高洁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意境; 2、抓住重点词语,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赏图片,听故事,了解作者。 在中国古代南朝时候,有一位博学多才的隐士,叫陶弘景,隐居南京边上的居曲山中,当时的皇帝都经常去向他请教学问,于是他被称为“山中宰相”。有一次,当时的皇帝下诏问陶弘景所隐居的“居曲山”中,都有些什么,令他如此留恋,多次下诏征聘,他都不肯出山。陶弘景于是写了一首小诗《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幻灯片展示,欣赏山水美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全诗短短20个字,充分说明其所爱的生活与世俗不同,表达了诗人不为功名富贵所打动,甘于淡泊,寄情山水的情怀。《南史》中传说他“性爱山水”。(PPT陶弘景像) (二)讲解课题,概述内容 今天我们要读一篇陶弘景的山水短文,这是他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所以原题为《答谢中书书》(PPT课题),我们可以读一下P54注释1。 因为这段只有68个字的小文章,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山水之奇丽秀美,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所以编写教材的老师,就用这段文章的开头一句,把课题定为“山川之美”。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篇文章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文言文。(板书课题山川之美)(2’30”) 二、讲读品味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预习的基础上,听朗读录音,特别注意自己所标划的字词的读音以及朗读的节奏、语气。

答谢中书书教案

《答谢中书书》教案 安岳县毛家镇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汪俊伟 教学内容: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答谢中中书》 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意义;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章优美的意境、揣摩文章凝练的语言; 3、背诵本文。 (二)过程与方法: 以诵读贯穿教学始终,以诵读法、谈话法、点拨法等为主要教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理解古人高洁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意境美; 2、抓住重点词语,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人们常常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篇。(CAI展示)如: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些优秀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篇《答谢中书书》,更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既像画又是诗,我们一起来感受和学习一下。 二、解题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1)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题目。 答是答复,回复的意思;谢中书指谁?指谢徵。这两个书字是同一个意思吗?不是,前一个是官名,因为谢徵曾任中书鸿胪,所以称为谢中书。后一个书,即书信,是一种实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如我们后面要学的《答司马谏议书》。从“答”字中可以看出,本文是作者写给谢徵的回信。 关于作者陶弘景,我们要掌握其关键词,(CAI展示)朝代?(南朝)字号(字通明、号华阳隐居)评价(道教思想家、教育家)作品(《陶隐居集》) 通过作者的自号和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他是一个隐士,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一位诗人是相

最新整理答谢中书书获奖教案

最新整理答谢中书书获奖教案 教学背景: 八年级学生经过初一一年的文言文学习,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文言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讨论、创作等学习活动中来。但由于本单元文言文采用的是集中编排的方式,且多数课文有背诵要求,学生学习时可能产生疲倦感,因此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必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收获知识和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培养美好情操是必然。 教学内容: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答谢中书书》 教材分析: 《答谢中书书》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散文,它“犹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全文共68个字,但在这短短的68个字中蕴涵着清远的意境,突现了山川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表达了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尽情欣赏这种美,并发挥自己的想象,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学好本课,对学习本单元的文言文及古诗文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培养学生查找、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赏析景物描写,并能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再现课文景象。 4、领会作者思想感情,提高学生感悟文章意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品味文章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

能力。 2、布置预习,让学生解决生字,记下文中难点,然后进行讲解。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拔法、诵读法。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短文,体会文章意境及作者情感; 2、学习文中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赏析景物描写方法,品味优美语言,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品析法、讨论与点拔相结合法。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情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美丽的风景。(多媒体出示风景图),然后请描述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哪些诗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去欣赏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二、明确目标,有的放失(多媒体显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三、介绍课题、作家作品 关于本课的作家作品,大家一定搜集了不少资料吧,现在请同学们相互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教师适当补充)。(多媒体显示) 1、解题:答/谢中书/书 ①答:回复。②谢中书:见课文注解①。 ③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我国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陈:述说) 2、作家和作品介绍:

《答谢中书书》公开课教学设计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文章。 ②通过自主、合作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欣赏文章的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③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合作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欣赏 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合作探究。 教学工具:PPT演示稿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我们曾随着郦道元一起畅游三峡,领略了它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其实,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那神奇如画的风光又岂止这些呢,接下来让我一同来欣赏一组图片,去感受那让人心动神摇的美景。(图片演示)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展示教学目标 二、完成导学案 三、作者、背景简介及文学常识积累 四、朗读——感受文章的节奏音韵之美。 1、学生通过视、听觉的角度用心聆听录音范读。(演示) (要求:感受字音、感受语感、感受节奏) 2、分男女小组竞争式朗读课文,对方加以评价,老师点评。 3、学生范读。 4、学生齐读课文。 五、自主译文——感受文章的画面之美 小组合作探讨,自主译文。 六、梳理文章——感受文章的结构美 七、品析表达——感受文章的意境之美 1、学生带着美去寻找美。 2、带着美去升华美。 老师引导学生概括文中景色之美,并思考作者是怎样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的?

3、本文景物描写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哪些句子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 八、诵读课文——读出心中之美 九、完成固学案 十、教学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倾听着陶弘景为谢征描绘的江南美 好山水风光,跟着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我们感受到了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所难 以感受的纯净和平和,让我们为这份无尽的美丽而陶醉、而感动吧。请记住:如 果你歌颂美,即使你在沙漠的中心,你也会有听众。 板书设计 总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四仰视——高峰如云 答季俯视——清流见底 谢写常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 中景 书 书景晓雾---猿鸣 晨昏之景夕日----沉鳞 抒怀——欲界之仙都 附原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教案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一、教材把握: 《答谢中书书》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散文,它“犹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全文共68个字,但在这短短的68个字中蕴涵着清远的意境,突现了山川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表达了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尽情的欣赏这种美,并发挥自己的想象,置身于情境当中,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畅的美读全文,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小组合作,赏析不同角度的山川之美,并能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再现课文景象。 3、能品味文章某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乱”“竞”等字。 4、背诵全文,并积累优美的写景词句。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通过不同角度表现山川之美。 五、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品析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板书:山川)同学们,看到“山川”这两个字,你们脑海里马上浮现了什么情景?你能描述一下吗?(学生描述,老师点评)从你们的描述中,我看出你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也看出你们对美好的大自然的向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陶弘景的美妙的山川之景中,去尽情的感受一番。《答谢中书书》(板书标题) 解题:书,是一种文体,相当于信。 (二)自主学习,朗读感知: 1、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老师范读,纠正字音,注意节奏。 学生根据老师的范读找出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3)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4)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5)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对照注释,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并划出疑难词句。 学生提出疑难词句,全班解决。 (三)合作探究,欣赏美点: 1、老师引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陶弘景也描绘了一幅这样清丽的山水画,他描写了哪些山川美景呢?又是怎样描写的?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反复阅读课文,用下列句式说话: “我从文中句中,读出了之美,作者写出了它的特点。” 学生朗读交流,老师指导。 明确:首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答谢中书书的板书设计

答谢中书书的板书设计 陶先生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把那一处江南的山水之美呈现于纸端.那是一幅 用方块字镶贴出来的山水画呵!陶先生称为“欲界仙都”,然后便有 名作《答谢中书书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答谢中书书》的教学设计及板书供大家学习。 《答谢中书书》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答谢中书书》 是陶弘景给谢徽的一封回信,此封书信被称道江南山水之美, 仅用了六十八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抒情议论,各类皆备。可谓尺 幅能容千里。集万物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结构之美、文字之美于一身, 从多角度把这“美”的立体感跃于纸上。 《答谢中书书》反映了作者 娱情山水的思想。虽然没有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创作了 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已经到了八年级, 但文言文基础较薄弱, 阅读能力偏低, 思维能力、 审美能力不高, 因此在教学时, 必须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并积 累重点词语 ,在理解感知的基础上悬着恰当的角度对诗歌 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培养学生诵读能力。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3、通过自主、合作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写作方法的 独特,语言的精练及优美的意境, 4、发挥学生的语言创造力,表达心中之美。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以及写作的特点;背诵全文。 教学难

点:理解亲近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体会文中蕴含的热爱自然 教法:诵读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第一板块:赏美 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丽的。古人说: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那神奇如画的风光无不让人心动神 摇。现在,我们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感受大自然的震撼。(演示) 看:1、大自然的神秘 2、大自然的宁静 听:3、鸟叫的声音 4、瀑布声 欣赏了自然美景,你的感受是什么?请大声说出来。 是的,大自然如此之美,古人不仅陶醉其中,还描山绘水,表明所好。今天 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再一次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 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板书课题 作者) 2、题解: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3、作者简介: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 字家。又被称 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 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 为历代写景名作。 4、 作品背景: 南北朝时, 因政局动荡, 矛盾尖锐, 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 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 表明自己所好, 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5、文体常识:山水小品文是散文 品种之一。 短小灵活、 简练隽永, 具有叙事、 描写、 议论、 抒情的多重功能, 偏重于即兴书写零碎的感想、片段的见闻和点滴体会,是一种轻便自由的文学 形式。

《答谢中书书》教案

《答谢中书书》课堂教学实录 一、激活思维,导入新课 师:老师要请大家来欣赏美丽的风景。(出示风景图),大家从眼前的画面里看到了什么? 生:山,水,树…… 师: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什么样的树呢?请大家来具体描绘一下你眼前的这幅画面。 生1:翠绿的树,清澈的水。 生2:树很绿,水很清,很有大自然的气息。 生3:水清澈如镜。 师:说得好,老师觉得如果能多运用我们学过的修辞手法,描绘得更具体些,那就更好了。大家都感受到了眼前这幅画面所展现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山明水秀,绿树成荫。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描绘山水风光的优秀诗句。比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 生:“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师: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生;“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 生:“奔流到海不复回” 师:又如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 生:“青山郭外斜” 师:这些优秀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你看,好山,好水,好画,好诗。而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篇文章,更是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既像画又是诗,那会是一篇怎么样的文章呢?我们马上一起来感受和学习这篇短文《答谢中书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课题。 师:大家注意这个课题,“答谢中书书”两个“书”字连一起,这题目是什么意思啊? 生:“中书”是一个官职,“谢中书”指的是谢征。题目的意思是给“谢中书的信”。 师:哦,这位同学认为最后一个“书”是指信,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以及他当时写作的背景,看看这位同学的解释对不对。(出示课件) 作者简介: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作品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2、师生互动,把握朗读音准和节奏。 师:刚才我们说,这篇文章被称为:“清丽的山水画,流动的山水诗”,到底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一首什么样的诗呢?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了解文章的内容了。现在就请大家一起来试读这篇短文,一边读一边找出你觉得难读或者不会读的字词。(生:朗读课文。)师:大家觉得哪个字读不好啊? 生:“颓”、“与” 师:那么,下面老师来为大家范读一次,大家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注意听短文里字词的正确发音,其次是要注意听老师在朗读时的节奏是怎么把握的,好吗? 生:好。 师:(配乐范读)

《答谢中书书》教案分析

《答谢中书书》教案分析 《答谢中书书》教案分析 教的八年级两个班级学生语文基础一般,学习习惯较差,其中二班学生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相对较好,在教学中,对他们的要求相对更高,尤其在文言文教学中更注重他们自己的自主学习。而八(一)班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教师的引导和文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与积累。 2课题 《答谢中书书》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牢记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3.领会文中景物的不同特点,学习不同的写景手法 过程与方法 品读语言,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诵读文章,牢记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学习不同的写景手法

5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6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7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代文人墨客喜欢寄情山水,留下许多名篇佳作。我们在本单元中就学习了优秀的写景名篇《三峡》、《记承天寺夜游》。那今天我们要跟随陶弘景继续游历山川,共同来学习《答谢中书书》。 二.读准句读,读出韵味 1.读准课题停顿 答/谢中书/书(注意两个“书”字含义的不同) 一生范读,并解释课题意思:陶弘景答复谢征的一封书信。 2.通读全文 (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注释与读音 (2)一生范读,一生点评;点明易错字音 夕日欲颓(tuí)与(yù)其奇者 说明朗读感受:有韵律,朗朗上口 课件出示说明“骈文”特点:四字成句、工整对仗、韵律和谐(结合作业本知识卡片) (3)全班齐读,注意停顿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疏通文意,品读语言 1.小组合作,翻译全文 2.检测:重点词语(小火车形式) (1)交辉(2)四时俱备(3)颓(4)沉鳞(5)与 3.逐句翻译 4.思考:①总领全文的句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②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美” ③你最喜欢文中哪些景物,为什么? 预设:(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山高水清,具有美感)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色彩丰富,视觉角度) (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富有生机,色彩美丽) (4)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乱与竞,富有动态,极具画面感,热闹活泼,富有人的情态,听觉角度) 总结:多角度写景,多感官合作,动静结合,晨昏、高低变换对照四.体会情感,读懂作者 1.文中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对山川的情感?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有什么言外之意? (出示作业本P58第五题三则材料) 学生交流讨论,明确:

《答谢中书书》教案_843

《答谢中书书》教案 篇一:答谢中书书教案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一、教材把握: 《答谢中书书》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散文,它“犹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全文共68个字,但在这短短的68个字中蕴涵着清远的意境,突现了山川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表达了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尽情的欣赏这种美,并发挥自己的想象,置身于情境当中,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畅的美读全文,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小组合作,赏析不同角度的山川之美,并能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再现课文景象。

3、能品味文章某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乱”“竞”等字。 4、背诵全文,并积累优美的写景词句。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通过不同角度表现山川之美。 五、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品析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板书:山川)同学们,看到“山川”这两个字,你们脑海里马上浮现了什么情景?你能描述一下吗?(学生描述,老师点评)从你们的描述中,我看出你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也看出你们对美好的大自然的向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陶弘景的美妙的山川之景中,去尽情的感受一番。《答谢中书书》(板书标题)解题:书,是一种文体,相当于信。 (二)自主学习,朗读感知: 1、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老师范读,纠正字音,注意节奏。 学生根据老师的范读找出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

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

《答谢中书书》教案 【预习提示】 自主阅读,了解作家作品;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完成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赏析文中凝练生动的语言。 3.感受陶弘景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 【评价任务】 1.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熟读并背诵课文。 2.疏通文意,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现象,掌握重点词语,积累文言知识。 3.理解掌握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教学过程】 一、激活思维,导读文本(导入新课) 学习任务:欣赏自然山水图片,谈谈感想。 教师指导:同学们,我们无不为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所陶醉。其实,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我们伟大的祖国哪里不是神奇如画呢?不信?请你细细品读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山水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二、展示预习成果,梳理基础知识 学习任务:结合“预习提示”,梳理基础知识。 1.重点文言字词。 2.作家作品。 3.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完成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多媒体展示优美的山水图画,教师配乐朗读,并提示朗读节奏。 重点:品味四字句的节奏,再让学生朗读。 2.多媒体显示课文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第一层(第1句):总引。 第二层(第2~5句):描写四时之景与一日之景。

第三层(第6~7句):抒发赞美之情。 四、利用翻译记忆法,初背全文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学生圈点文中的重点字词,结合注释翻译全文。如有拿不准的可以与同桌商量,仍然无法解决的可以直接写在黑板上老师预留的地方。 2.教师明确重点字词。 3.请一个小组接龙翻译全文。 4.学生尝试背诵全文。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落实文言字词的积累,为学生打好扎实的文言基础。) 五、品读短文,感受文字魅力,再背短文 1.理清短文结构层次,尝试背诵短文。 师:有的同学已经背得八九不离十了,有的同学还需努力。为了方便理解记忆,我们不妨一起看看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 明确:“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中间部分具体描写山川之美,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与“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序井然;最后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结尾,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这样,首尾呼应,写景、抒情相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 2.合作学习,赏读语言,朗读全文。 (1)分小组承接任务,小组合作共同描绘美景,赏析重点语句。 师:已经有更多的同学可以背诵本文了,可是我最大的遗憾是这样一篇优美的文章我们却还没有读出情味,让它重新焕发活力。现在,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描绘文中抒写的美景,让文字美起来。 (2)集体交流各小组讨论成果,创造意境,描摹美景。 明确:“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山水相伴相映,神采焕然,情味盎然。这里是“高峰入云”,峰,其形峻峭;入云,高入天际。山下是“清流见底”,水流迤逦,清明澄澈。峰高水清,水的灵动给山增添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相映成趣。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石壁,五色争辉,众彩纷呈,熠熠生辉,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缎上缀以碧玉翡翠,顿成奇观。两岸犹如

《答谢中书书》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2、过程与方法 能够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诵读能力。 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优美的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蕴含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亲近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体会文中蕴含的热爱自然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孔子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徜徉于秀美的山水之中,欣赏大自然的神韵,忘却一切烦恼,并将这份快乐与朋友分享,也是人生一大乐事。今天就让我们体味这种人生的惬意,一起来学习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陶弘景的山水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 二、解题 谢中书:即谢征,曾任中书舍人。是作者的一个朋友。 答:回复 书:指书信、书札。 明确:本文是作者陶弘景回复谢中书的书信 三、教学过程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今天我们这节课,主要分为四个篇章。分别为读得准确、读得清楚、读得好听、读得有味。 (一)第一篇章:读得准确 读文言文,首先要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落字。 请一位女生来试试。你先来。 点评:你读得很认真!请大家特别注意这两个字的读音,请同学读两遍,并请你把拼音写在原文这个字的上方,不光是写在纸上,还要记在脑海里哟! (二)第二篇章:读得清楚

要求:读得清楚,就是要讲得清楚。 1、请大家对照注释(红色字体,书上有注释),并借助老师提供的词义(绿色字体),边读边译,小组(邻座)合作。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谈论,赞美)。高峰入(耸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都)备。晓(早晨)雾将歇,猿鸟乱(此起彼伏)鸣;夕日欲颓,沉鳞竞(争相)跃。实(的确)是欲界之仙都。自(从)康乐以来,未复(不再)有能与其奇(奇丽的景色)者(……的人)。 2、翻译接力。 点评:大家表现得非常自信,感谢同学们的精彩讲解! (三)第三篇章:读得好听 要求:读得好听,就是读得抑扬顿挫,读好节奏、重音、语气、语调等。 1、请一位男生试试。 点评:哇,你前面四字短语的节奏把握得真准,两字一顿,特别好听;就是还要注意最后两句的停顿。 2、朗读指导。 提问:那么我们如何来把握散句的停顿呢? 明确:最关键的是根据文意来划分朗读停顿。 补充:读的时候在需要停顿的那个字后面稍微拖长点,就能读出句子的节奏来; 其实读得抑扬顿挫,还有一个诀窍。就是把每句的末字的声调读得饱满。 3、教师示范。 4、学生齐读课文。 (四)第四篇章:读得有味 要求:读得有味,就是读懂情怀。 提问:有没有直接抒发作者情怀的句子呀? 明确:实是欲界之仙都! 情景朗读:下面请同学们用你自己的方式朗读这一句,根据你的朗读需要可以加增添一些语气词(啊、呀、哇等)、加上合适的表情和动作。 教师设置情景示范朗读 请学生朗读 点评:你读得真入情!你读得很陶醉! 提问:作者这份陶醉之情,是怎么生发出来的吗? 明确:得益于上文的景物描写。 补充:这种写法叫作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提问:作者笔下的景物有什么特点?人们一直都在谈论的山川美景作者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提问:请大家读读最后一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