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悲剧性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悲剧性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悲剧性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悲剧性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可悲的知识分子——鲁迅小说人物简析

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

学习中心永嘉学习中心

姓名朱宁斌学号D20708809015 指导教师黄健

2011 年10 月23 日

通过剖析鲁迅小说中的三代知识分子的悲剧人格,即封建社会末期旧知识分子泯灭本我的悲剧人格;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分裂自我的悲剧人格;五四时代知识分子理想的幻灭。以此洞见鲁迅小说深刻的历史感悟和社会思索。来了解当时的知识分子内心的活动,来分析他们的遭遇不仅是他们自己造成的,也是当时的社会所逼迫。同时联系当时鲁迅当时的心理,试图分析鲁迅的心里路程。

关键词:知识分子,鲁迅,封建思想,五四时期,悲剧

一、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类型 (4)

(一)受封建思想毒害、却偏偏维护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

(4)

(二)具有革命精神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5)

(三)消沉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 (5)

二、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5)

(一)《肥皂》中的四铭 (5)

(二)《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 (6)

(三)《孔乙己》中的孔乙己 (6)

(四)《孤独者》中的魏连殳 (7)

(五)《药》中的夏瑜 (7)

(六)《伤逝》中的子君与涓生 (7)

(七)《狂人日记》中的狂人 (8)

三、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表现特征 (8)

(一)孤独感 (8)

(二)牺牲精神 (9)

(三)悲剧性 (10)

鲁迅小说中出现了许多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在各自的历史背景之下,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事实上“鲁迅写知识分子的小说是一篇一境界的,没有当时同类题材作品常见的雷同现象——他已经更为系统和深刻地展开了我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交替时期的社会意识结构及其发展历程,遂使小说的现实主义富有深邃的历史感。”(1)正是基于对知识分子悲剧人格的塑造,鲁迅把他们内心的扭曲和裂变,把他们与时代社会不可克服的矛盾冲突生动而深刻地展现了出来。

读鲁迅的小说,我们常常会苦涩地感到,理想和现实如同两条互不相干的平行线,永远无法交汇。悲凉之雾,遍被华林:“一方面,是一个历史如此悠久的文化传统面临着最艰难的蜕旧变新,另一方面,是现代社会尚未诞生就暴露出前所未有的激烈冲突;一方面‘历史的必然要求’已急剧地敲打着古老中国的大门,另一方面,产生这一要求的历史条件与实现这一要求的历史条件却严重脱节。同时,意识到这一要求的先觉者则总在痛苦地孤寂地寻找实现这一要求的物质力量;一方面,历史目标的明确和迫切常常激起最巨大的热情和不顾一切的投入,另一方面历史障碍的模糊(‘无物之阵’) 和顽强又常常使得这一热情和投入毫无效果……”(2)。故此,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我们更应该了解鲁迅笔下的三种知识分子。

一、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类型

鲁迅在30 年代谈及自己的著作时,曾经说过:“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的艺术’,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3)正是基于这种“启蒙主义”的文学观念和理性精神,鲁迅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题材之一:知识分子题材。

在他的小说中,主要出现了以下三种知识分子形像,他们各自不同,却有着同样的悲剧色彩。

(一)受封建思想毒害、却偏偏维护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这类知识分子主要是封建社会末期的旧知识分子,他们深受封建文化的毒害,以统治集团的意志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既践踏了自我人格,也丧失了生存价值,却仍不自知。“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中国封建社会钳制知识分子的最有力的工具便是科举制,所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统治者以科举考试为手段巩固中央集权,而知识分子们便在这独木桥上年复一年地葬送着自己的生命与灵魂,除了科举,他们的心灵已容不下其他。在这种科举意识的强烈浸淫与毒害下,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知识分子便在无形中消解了本我的存在,成为了封建统治者的人格依附形象,他们的心灵受到了严重损伤却不自知,的确可悲可叹。

(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172页

(2)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15页

(3)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180页

作为文化启蒙者的鲁迅,他以理性的眼光敏锐地洞察到这一点,科举制既是封建统治集团禁锢言路、压制批判的工具,更是摧残知识者人格、性灵、思想乃至人生的精神枷锁,它把知识分子这一社会意识与社会文化的主要承载者的精神取向紧紧地束缚在统治集团允许的功名利禄的狭小范围内。但是,在鲁迅笔下,有着许多被封建科举制度迫害,但是却死心塌地当“封建卫道士”的知识分子。(二)具有革命精神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这类识分子被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撕扯着,他们的人格由此也呈现出分裂的态势:既发出了个性解放的强烈呼声,追求独立的自我人格,产生变革社会、改造国民性的启蒙精神,有不得不因封建势力的强大和历史条件的不成熟而屈服于现实。他们清醒地目睹着自己由奋起归于沉沦,由完整走向分裂,在撕心裂肺的痛苦中展示自己的悲剧人生。这类知识分子主要是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心灵被两种力量拉扯而带着撕心裂肺的痛苦:既有了自我觉醒与奋起的清醒意识,又目睹着封建势力的牢不可破,历史条件与物质力量的匮乏。他们无奈地看着自己由奋起归于沉沦,由完整归于分裂,袒露着的是滴血的灵魂。”(4)他们同时还可以分为两类。

1、他们曾经被辛亥革命推向社会意识的前沿,有过历史的进步作用,然而,时代条件的局限使他们的进步意识终究敌不过封建意识,随着革命的失败,他们的理想也被摧毁得七零八落,终至沦为了一个行动迂缓,颓丧消沉的庸人。

2、他们一直为革命而努力,至死不渝,但是他们的行动却无法唤醒民众,让他们的牺牲,只能沦为不明真相的群众的谈资,沦为所谓的“人血馒头”。(三)消沉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

这个类知识分子主要是五四时期,他们赶上了“个性解放”、“自由民主”的新时期,然而希望终归破灭,仍属悲剧人格的范畴。他们渴求个性解放和自我人格的独立,并以实际行动去力求冲破封建意识的罗网,但由于缺乏更开阔的眼界和更先进的理想(重建经济基础,进行社会解放),所以仍不能开拓新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实现人格独立。他们的理想终归幻灭,知识分子轰轰烈烈的个性解放运动以一场悲剧性的结局告终。

二、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一)《肥皂》中的四铭

表面上四铭是一个尊孔、崇儒、专经、复古的国粹派,组建移风文社以挽颓风而存国粹为己任,整日里鼓吹专重圣经崇,祀孟母。写什么孝女行,实际上他是一个“言行不符,名实不副,前后矛盾,撒诳造谣,蝇营狗苟的伪君子,其灵魂的淫秽无耻更甚于用言语挑逗乞丐少女的无赖光棍。”(5)他神气十足的以有教养的正人君子自居,声言要维护伦理道德,向败坏风气的坏学生及恶社会宣战,但内心里却丑恶至极,当他听到挑逗女丐的言语后,又情不自禁的讲述了孝女的德行及光棍的秽语,最后通过他老婆的简直是不要脸的唾骂,将四铭内心的淫秽(4)鲁迅:《彷徨》,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8,145页

(5)天涯社区,『闲闲书话』剪刀加糨糊的现代文学讲义之1:鲁迅

揭露的淋漓尽致。《肥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讽刺小说之一,鲁迅把这一群‘卫道’之徒的丑态揭露的含蓄而深刻。虚伪的卫道使他遗失了健康的人格和自己的良知,本我被道貌岸然的面具和男盗女娼的思想给泯灭了。四铭这样的维护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给社会带来的只有因循守旧,阻碍社会的前进。(二)《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

与四铭相比,高尔础更是新旧两种文化夹缝中的封建怪胎。表面上标榜道德高洁、心性纯洁,骨子里却卑鄙肮脏,腐败丑陋。“高老夫子本名高干亭,朋友们叫他高老杆,与老钵和黄三是一伙儿,专门一同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但是会得写几句洋八股,提倡国粹,得了社会上的称赞,他便追随俄国文豪高尔基改名为高尔础,同时被贤良女学校聘为历史教员,于是他便由老杆一跃而变为高老夫子了”(6)此人虽身为一个女校的历史教员,虽然易字“尔础”以表仰慕俄国文豪高尔基之心,还发着“中华民皆有整理国乐之义务”的宏论,但却是个不学无术,假充正经的伪君子,坐在牌桌上凑着“清一色”,看戏、喝酒、跟女人,无一不做。“他教课的动机是‘看女人’,正如他的牌友所说:‘外面看看还不够,又要钻到里面去看了,’在备课过程中功夫全费在照镜子和如何遮住眉棱上的瘢痕上。”(7)作者通过高尔础这个表面挂着“顺应世界潮流”招牌,内心却是个不学无术的文人败类的形象,来嘲讽了维护封建思想的可悲知识分子形象。进而有力的讥讽和抨击像高尔础之流的文人墨客的无耻嘴脸。在四铭和高尔础身上这种极端丑陋的负面人格,正是封建文化的长期压抑,新思潮的强烈冲击所致,在他们的虚伪卑劣中,隐隐传来了封建帝国的倒塌声。

(三)《孔乙己》中的孔乙己

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残害,屡次科举不中,沦落为一个落魄之人,但是他却仍然已知识分子自居,看不起普通的劳动人民。他一生穷愁潦倒,既未能进学,又不会营生,再加上他好喝懒做,不愿以自己的劳动去争取生存的劣性,使他的生活连温饱都得不到保障,穷得“将要讨饭了”。他不因为偷书而羞愧,不因为被嘲笑而恼怒,可是却为了别人说他不能得中“秀才”而感到颓废和羞愧。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残害,但是却不自知,整天穿着破旧长衫,即使被丁举人打断了腿,他也不敢有所怨言,因为在他心中,丁举人是“举人”。但是孔乙己的本我性格里有正直、热情、善良的一面,他的品行比别的顾客好,从不拖欠酒钱,热心地教酒店伙计识字,把茴香豆分给围观的小孩吃,然而他身上这些有价值的东西都被封建制度无情地摧毁了,只因他并非科举考场上的成功者,所以只能默默地死去。封建制度不仅摧残了孔乙己好的一面,也养成了他身上陈腐、卑琐的一面,他坚持穿一身破旧的长衫,开口便是“之乎者也”,他的好喝懒做、不做营生正是封建教育所致,所以等待他的只有穷途末路。孔乙己这类知识分子的悲剧,是当时时代的悲剧。

(6)周作人,《关于鲁迅》,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五版,302页;

(7)王德禄,《鲁迅作品赏析分编》,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版,23页;

(四)《孤独者》中的魏连殳

《孤独者》以敏锐的笔触记录了一个狂狷乖张的人物终至发出一声“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的嗥叫的历程。主人公魏连殳曾经孤独地奋斗过,他主张“家庭应该破坏”,乐于接济失意的人和亲近小孩子,反对封建族权,不乏平民意识和进步观念, 然而他的过人之处却不为世人所理解、认同,流言的诬陷使他丢掉了中学教员的饭碗,他断绝了一切生路,几近求乞。社会的黑暗扭曲了他的灵魂,在绝望中他只得违志逆行,自暴自弃,“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弃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8)他终于沦为了反动军阀的顾问,在名利场中蹂躏着自己的身躯和灵魂。他写给“我”的那封信是全文的转折,也是他的人格发生裂变的标志,信中惨痛地说:“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他的失败是以精神的投降来换到肉体的苟存,他的成功则在于谋到了阔气的饭碗。这封信就是他心灵深处的野狼般的嗥叫,是整个人物命运的主旋律,让人读罢不由悲从中来。鲁迅正是通过这样一个悲剧人物的生活道路和性格特征的转变,控诉了黑暗社会对这类知识分子的摧残和戕害,发人深省。

(五)《药》中的夏瑜

夏瑜不怕牺牲,即使在狱中也想传播革命精神,奢望唤醒民众。虽然夏瑜表现对革命矢志不移,具有革命者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而献身的精神,但病态社会中的大众,无法理解他的革命志向,反而把他孤立起来。夏三爷亲自报官抓他,牢头阿义因为索要不到好处而打他,身为夏瑜的母亲的夏四奶奶也因为自己的儿子是革命者而感到羞愧。这样革命失败就成为必然。夏瑜缺少革命的同盟者,就无法与强大的敌人抗衡,他的悲哀也就成了定数,他的悲剧性也就极其深刻。夏瑜的牺牲,无法唤起人民的苏醒,反而成了华老栓手中的血馒头,成了茶店里众多顾客的谈笑之资。知识分子的呐喊与鲜血不仅不能治疗小栓的疾病,更不能唤醒、疗救沉疴已久的中华民族及其子民。像这种为革命而流血的志士,仍然是不会被人理解的,当然在这些知识分子中间,“也不免夹杂些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治疗的希望。”(9)他们拥有一腔报国奉献、为民众牺牲的热情,却被卑琐丑恶的现实社会之网罟残酷地捕获,无路可走以至沉沦、毁灭,这是一种怎样的哀痛。

(六)《伤逝》中的子君与涓生

“子君与涓生开始时象随大潮而来的水中精灵,追求个性解放与爱情自由,对未来满怀希望;却因为潮水的突然消退变成了留在陆地上的池中鱼。”(10)他们的悲剧结局表面上是由社会压迫与经济困境导致的,是由生活的凝固、一成不变和缺乏激情造成的,是受时代潮流裹挟因此不可避免。但是我认为,正因为涓生的心灵始终纠缠着希望与绝望的斗争,充满着沉默与开口的交锋,要真实而非虚伪的生活加上两人处于绝境却不能相濡以沫导致了他们爱情之花的逐渐枯萎以至凋谢。

(8)鲁迅:《彷徨》,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8,73页

(9)鲁迅,《<总退却>序》《南腔北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212页

(10)百度空间:https://www.doczj.com/doc/0112163925.html,/%C0%EE%D3%C2%D3%C2/home

涓生和子君勇敢地冲出了封建家庭,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组合在一起。“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何其掷地有声! 然而鲁迅的思考不仅止于此,而提出了一个更为深刻的现实问题:“娜拉走后怎样?”中国的知识分子,从古至今,他们的命运从来都维系在时代社会的大命运之上,他们无法超然于现实层面。子君和涓生的失败也正在于他们没有理智地认识到这一点,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就必然受制于社会势力的拨弄,一张辞退的小纸条,最终把这对青年送上了绝路。鲁迅于此得出了一个著名结论:“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11)小家庭的欢娱,绝对的个性至上,都不足以抵抗社会施以的打击。知识分子个性的完整、人格的健全、自我的实现,必须以经济上的完全自主为基础和前提,个性解放只有汇入社会解放的大潮才有真正实现的可能。子君和涓生由幸福复归毁灭的爱情生活历程也正是他们的悲剧人格的形成过程,也代表了五四以后知识分子普遍的心路历程: 理想归于幻灭。这种悲剧的展示触及了对社会重大问题的理性思索,这也正是鲁迅的深刻之处所在。

(七)《狂人日记》中的狂人

狂人是鲁迅先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和看过的外国作品构思而成的。这是个非常态的人,在他身上具有“疯”与“不疯”的两面性如果你说他是个疯子,可是他却能够从嘴里喊出救救孩子的伟大呼声,并且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如果说他“不疯”可是他又确实是一个非正常人,一个患了迫害狂的精神病人。其实,狂人并非来自生活,而是具有象征意义,他是作者对一个启蒙者,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的真实处境的象征性表达。之所以采用”狂人”这一词来定义这一觉醒的知识分子,是因为他在愚昧的群众眼里和一个真疯子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他试图进行启蒙的话。小说的主人公“狂人”是“五四”时期觉醒了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以理性的批判对封建礼教进行了彻底的否定,揭露封建社会的吃人的本性,最后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吁。因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的相征形象。但是,他的一言一行,只能被人当成疯子来看,在社会和环境的压迫之下,鲁迅笔下的狂人,也只能慢慢屈服,最后“然以早愈,赴某地候补矣”(12)狂人的悲剧,正体现出当时的知识分子理想幻灭之后,只能消沉对待社会,跟随社会大流。

三、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表现特征

(一)孤独感

鲁迅用冷峻、深沉和又充满着嘲讽的笔调写了三个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个性很鲜明,一篇一个境界。综观鲁迅笔下的三类知识分子,在他们的性格特征上都具有一个特点:孤独。尽管每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充当不同的社会角色,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道路,但孤独却是他们共同的个性特征,或深或浅地在文章中体现。

“五四”时期小说对人物“孤独感”着意渲染,使“孤独感”这个世界性的(11)鲁迅:《彷徨》,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8,25页

(12)鲁迅:《呐喊》,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8,8页

文学主题进一步繁荣起来,其中也有把体味“孤独”作为精致的精神享受,成为作为知识者的心灵史而显现在读者面前。如郁达夫的《沉沦》,陈炜漠的《寻梦的人》,王统照的《霜痕》等,他们中的有些人,半是自怜,半是骄矜,不唯宣泄、展览这孤独,而且不惜放在舌尖上仔细地品味咀嚼,顾恋再三。

鲁迅作为“五四”文学的巨擘,他的作品对知识分子“孤独感”有着独特的发掘,其知识分子的孤独特征和内涵与同时代其他作家相比,已不再仅是个人的苦闷与寂寞的心灵的观照,而是作为知识分子的传统性格来体现,达到了别人所未能达到的深刻性与尖锐性,表现出的独特的历史感、思想深度是同时代和以后的创作者难以超越的。

在鲁迅笔下,知识分子的“孤独”是作为中华民族知识者的一种传统性格特征出现的。纵观鲁迅小说,知识分子的面孔各不相同。但都以不同形态显示出一种或隐或现的“孤独”形象来。表现在直接层面的有在《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孤独者》中的魏连殳,《药》中的夏瑜,《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表现在隐性层面的如《肥皂》中的四铭和《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他们知识分子的而非市侩的心理表现,也无不有一种淡淡的孤独在里面。

无论哪一类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一旦自居为知识者的时候,无一不孤独起来,把自己包于自制的“独头茧”内。这种内涵,一方面来源于知识者所处历史地位,一方面来源于知识者的历史责任感。在前者的沿袭中,知识分子大多居于统治地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他们对农民的鄙视和对自己的清高的自视中抬升自己,尽管落魄潦倒,终不肯放下架子,脱去虚伪的长衫,因而显得孤独,尤其在冷漠的国人中孤独起来;在后者的影响下,每一代知识分子都不可能不以改造者自居,认为自己的职责在于改变现实,不论是维护旧的社会体系,还是反抗束缚,他们都把责任放在自己身上,使自己深沉而与众不同起来,比别人更多的思想使命感和责任感成为他们孤独的灵魂支柱,所以不管他们是统治者,还是落魄潦倒者,他们都极力使自己处于孤独的地位,显示自己的身份和能力。因而鲁迅笔下的孤独已不属于个人主义范畴,而是一个时代民族性格的范畴。(13)

知识分子这种性格的根源很深,无论从孔子到屈原,到陶渊明,以至到李白,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流淌着孤独的血液,因而,鲁迅对笔下的知识分子的剖析也同样深入到了国民性的根本。

(二)牺牲精神

在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是孤独的,也是悲剧的,他们的遭遇,是时代的必然性,但是,在这些知识分子身上,我们也看见了他们为了革命,为了爱情,所付出的牺牲。

夏瑜作为一个新式知识分子,他希望以自己来改变当时的社会,唤醒人们的革命精神。即使身陷牢狱,他仍然向牢头阿义宣传革命精神,即使被镇上的人们嘲笑,他也未曾动摇过自己的理念。他的行为,在当时的社会,注定无法取得成

(13)宋小军:《浅谈鲁迅小说中几组小人物命运的孤独感和悲剧性》,《成才之路》2011年第20期

功,即使他的母亲,夏二奶奶,也无法理解自己儿子的行为,以他为耻。

子君和涓生,他们互相认识后,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大胆地追求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并且不顾强大的封建势力和世俗偏见,勇敢地冲出封建家庭的樊篱,走到了一起。女主人公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她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她的大胆和坚决的性格,确是证明了“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忠贞,尽管周围的人对他讥笑,她却是大无畏的。涓生在开始也真正是全身心地爱子君,他们一起“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14)他们为了爱情,牺牲了很多,但却无怨无悔。

(三)悲剧性

较之同时代的人,鲁迅有敏锐深刻到无可比拟的悲剧意识,他的痛苦也因而深切得无可比拟。正是这样的鲁迅,才习惯于以对整个中国历史的批判眼光看待人物的个人悲剧,把历史的悲剧集中在“个人”身上,也只有这样的“个人”及其命运,才足以寄托他的“忧愤”,才足以负载他对于历史的深思。

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5)。在鲁迅笔下,知识分子通常是作为悲剧的主角出现的。他们的生存境况是凄凉、冷落的,心灵是孤独的,结局是惨淡的。而就其自身具备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他们又都带有一种“精英”意识,自视为人群中的佼佼者,比其他人高一等。鲁迅正是把他们的优越意识粉碎、破灭,展现在国人面前,从悲剧性中产生出极大的震撼。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形成一个系列,我认为这些知识分子:孔乙己、魏连殳以及涓生、子君,他们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时期的知识分子个性特征,是鲁迅悲剧性知识分子的典型。

孔乙己是作为第一代悲剧性知识分子最早出现的。他读了大半辈子《四书》、《五经》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只养成了迂腐穷酸和好吃懒做的习气,对科举功名如宗教般虔诚,孜孜以求。但在生活中,却除了“之乎者也”和知道“茴”字有四种写法外,一无所长。上不能金榜题名,下不能养家度日,但又自视清高,看不起“短衣帮”。但终究不可避免地走向破落、潦倒,以至被残酷折磨后死去。鲁迅对孔乙己是批判的,充满着嘲讽。然而并不止于此,而且更多地则是表现孔乙己作为一悲剧人物的社会特征。孔乙己有其善良、淳厚的一面,尽管自己贫穷潦倒但还乐意把茴香豆分给孩子吃,而且教“我”识字,最能体现他的道德素质的一点就在于他“从不欠帐”。他固然穷酸迂腐,然而其善良、淳朴的一面又让人怜爱,正是这样一个让同情的没落读书人形象,却被社会所压迫、折磨而毁灭了,这个社会精英层中的一员被毁灭,便形成了震撼人心的悲剧。我们在对这一悲剧性形象的认识、反思中,更进一步地认识到了科举制度和社会恶势力的罪恶,孔乙己的悲剧成为了一代人的悲剧,孔乙己也成为没落的时代落伍者的悲剧典型。作者用十分哀怜的心情把他摆上封建科举的祭坛,成为这一制度虔诚的信徒

(14)鲁迅:《彷徨》,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8,24页

(15)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坟》,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8,12页

和殉道者,也把他摆上解剖国民性的手术台,深刻解剖,揭露罪恶,并深入批判,这些正是基于作者对知识分子悲剧性的深刻而准确地把握。

对于辛亥革命时代知识分子的形象刻画上鲁迅依然用悲剧作为结构人物的

主题,表现出他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魏连殳们正是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所觉醒的一代,他们有很高的抱负和极大的胆识与勇气,愤世嫉俗,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而无法抗拒强大的封建势力,信仰破灭,潦倒穷困而终于力竭而颓唐,投入了旧势力的怀抱,成为一只只绕了圈子的蜂蝇。美好的人生理想和愿望在残酷冰冷的旧势力包围中逐渐冷却到死亡,现实无情地击破了每一个试图改变它的小肥皂泡。“忍受不了孤独就承受不了精神的诺言”,(16)魏连殳戎装佩剑地躺在棺材里,时间变化中,异化的个人对社会改造的梦幻破灭了,于是“只能通过向外在物质世界进行努力的方式来使他的孤独感,道德失败和精神隔膜得到慰藉”,(17)孤独者们在与旧势力的交锋中妥协,因此而死亡了。小说中笼罩着厚重的悲剧气氛,从而自然地指出这一代人的失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不仅仅是个别现象,社会的本质在悲剧中被揭露,现出残忍和黑暗互相扭结的真面目。

“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形象,是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最丰满的,也是最具艺术特色的。涓生和子君从相爱到同居、分离、死亡,作者饱蘸悲情地抒写一幕人间惨剧,从个体生命的角度写涓生和子君的恋爱。作者对子君这样一个大胆纯情的弱女子,无疑是赞美和爱惜的,对她“死于无爱的人间”到深感愤慨,又严肃地剖析了子君以世俗因袭的幸福为满足,人生观狭隘平庸的局限,冷峻地揭示出涓生在追求人生幸福过程中表现的局限和追求本身的局限性。(18)作者一方面剖析人物精神性格的缺陷,一方面又关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对他们二人生活的冲击,爱情的小舟颠覆在风涛怒吼的狂澜中,作者带着无限的伤感和悲悯唱起了一曲爱的悼歌。子君成为妇女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形象,涓生则体现了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和软弱,成为一个时代的悲剧脸谱。

孤独感、牺牲精神和悲剧性构成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三大主体结构。鲁迅对人物孤独感内涵的历史性把握,使他笔下的人物在孤独的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思想启蒙和道德意识,是作者对知识分子传统人格的发掘和再创造;人物的牺牲精神,让我们看到了更加人性化的知识分子;人物的悲剧性格是个人生存与社会之间争斗所体现的结果,是进步与落后,文明与野蛮之间的较量,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这三者的有机融合,使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既强烈而又具有深邃的历史感。

(16)杨经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悲剧意识》,《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17)林毓生:《关于知识分子鲁迅的思考》

(18)刘起林易瑛:《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求》,《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钱理群:《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同舟共进》第10 期。

2、程福菊:《悲剧鲁迅》,《滨洲职业学院学报》第2 期。

3、邵瑜莲:《“不合时宜”的鲁迅,“合乎时宜”的研究? 》,《泰山学院学报》第5 期。

4、温玉林:《主体精神与痛苦的承担———试论鲁迅前期小说中的死亡现象》,《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 期。

5、周海波:《〈药〉: 关于生存与生命的书写》,《鲁迅研究月刊》第7期。

6、鲁春梅:《悲凉·悲愤·悲壮———鲁迅杂文悲剧心态解读》,《语文学刊》( 高教版) 第5 期。

7、王劲松:《“知识分子原罪意识”与民间立场的认同———论鲁迅、托尔斯泰、张承志民粹思想的双重文化心理》,《江淮论坛》第4 期。

8、贾蕾:《〈伤逝〉: 传统乐章的现代变奏与升华———兼与宗先鸿先生商榷》,《鲁迅研究月刊》第3 期。

9、沈文慧:《互文性:〈呐喊〉、〈彷徨〉的显在品格》,《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4 期。

10、赵春香;《呐喊朝花夕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鲁迅先生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译,他的文章特别是他的小说给后人们带来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鲁迅先生的小说具有鲜明的阶级观念、生动的文学性以及丰富的艺术特点。毛泽东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本文就鲁迅先生小说的艺术特点展开讨论。 一、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真实。鲁迅先生主张文学创作用“白描”的手法,也就是主张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但这里的简练并不代表简单,而是用一条条细线勾勒出事情和事物的真实面貌。比如说在《祝福》中,小说一开头写“送灶的爆竹”,这既是点了“祝福”的题,同时也表现了鲁镇当时浓厚的节日气氛。这几句话也借自然环境写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当时的中国农村依然充溢着迷信的思想。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比较简要地写了一下“福礼”的过程:“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也自然如此”。这些描写充分说明了在“祝福”中充斥着封建礼教、“三纲五常”的内容,还点明了封建迷信在农村的流毒之久,影响之深,以至于在辛亥革命成功多年之后,还“家家如此”。最后,作者还对“祝福”的现场作了几笔描述“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这寥寥几笔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浓烈的“祝福”气氛,也和下文中祥林嫂凄凉悲惨的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衬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鲁迅先生曾说,作文章要有真情,去粉饰,少做作,勿买弄。而在其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生活场景、水乡风情、民俗风貌、城镇景致、人物的言行姿态,确实像生活本身那样真实、自然、使人犹如身临其境。 二、鲁迅先生也十分擅长于发掘蕴涵深刻社会意义的生活片段和生活场景,来集中突出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并没有对人物的生平作过详细的描绘,甚至不注意故事情节的完整性。通常在人物出场的时候来一段外貌描写,像《孔已己》中的“孔已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带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寥寥数笔,就使读者对孔已己有了一种大致的印象。接着通过情节的发展使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与原先的印象相互叠加。于是乎一个生动的人物就诞生了。我们从孔已己的破烂长衫,接着联系到他的所谓“君子固穷”,以及知道“回”的四种写法,可以清晰地看出孔已己是个穷酸迂腐的落第秀才,而这使人们对孔已己最后的“大约的确死了”没有太大的意外。又如《故乡》中也没有对闰土的具体生活状态作出过详细的描写,而是通过闰土少年时“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了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和闰土长大后的“灰黄的圆脸,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很薄的棉衣”作对比。闰土从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在海边种田,终日劳苦的人,这很明显地写出了闰土的近况不佳,从而使他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也写出了但是的社会背景是十分严峻的。鲁迅小说的这个艺术特点,使这些短小的篇目得以展现出更加丰富的社会内涵,达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给予人们强烈的艺术感受。 三、鲁迅先生擅长用“画龙点睛”的手法描写人物形象,运用具有特征性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像《药》中用夏瑜被狱卒打了嘴巴反而说打人者可怜的细节,突出了革命者夏瑜大义凛然的品格。又如《阿Q正传》用阿Q被闲人们打了,说是“儿子打老子”或是认为“自己是能自轻自贱的第一人,除去这‘自轻自贱’便是‘第一人’了”等等细节描写,鲜明地表现了阿Q自欺欺人的性格特征。再如《风波》中的九斤老太一次又一次地说:“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来反映出辛亥革命后农民的愚昧无知没有发生改变,又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妥协性,没有联合起真正受苦受难的底层百姓。鲁迅先生用“画龙点睛”的艺术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使小说的内涵更加明白无误,令人难以忘怀。 四、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语言大师,他的文学语言纯净、简洁、生动,富有感染力。他善于根据作品的内容,调整语言色调,营造艺术氛围,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有的作品鲁迅先生运用抒情的笔调。像《社戏》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段优美的环境描写是为了写出孩子们当时轻松的心情,与下文中难以看下去的社戏作对比,也写出了孩

浅谈鲁迅小说《祝福》的语言美

浅谈鲁迅小说《祝福》的语言美 摘要:小说的语言是我们探寻小说主题,把握人物形象的一把钥匙,鲁迅先生正是用他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小说《祝福》是一个语言的宝库,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挖掘,去开拓。 关键词:鲁迅;小说;《祝福》;语言;祥林嫂 作为一篇传统课文,鲁迅小说《祝福》以其深邃的思想,启迪、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小说的主题就在于故意不把杀害祥林嫂的主凶明显地揭示出来,以此来表现封建制度的毒害已经广泛而深刻地浸透到当时每个人的精神里,所以,一方面以此来毒害别人,而另一方面,又以此来毒害他们自己。作者的意图是要更进一步地说明封建统治的残酷性,夫权、族权、神权等一切封建礼教,虽然没有锋刃,也不会一下子置人于死地,却可以不用刀而杀人,杀人而没有血迹,甚至于在无意中杀害人们的灵魂而不自觉。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无非是在告诉人们,不用刀的杀人,和不见血的杀人,实在比严刑酷法还要严酷,被杀害的人数也要更多更广泛,鲁迅先生用简洁、凝练、深刻、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为我们叙述了祥林嫂充满辛酸、坎坷的一生,揭示了封建礼教杀人不见血这一深刻的主题。《祝福》语言最大的一个特点是简练而又传神,特别是描写祥林嫂的外貌变化,作者善用白描的手法,通过描写祥林嫂的眼睛,为我们展现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变化。例如祥林嫂初到鲁镇时:头上

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第二次到鲁镇时: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先前那样精神了。柳妈告诉她将来到阴司去阎罗大王会把它锯开来时: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捐了门槛之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捐门槛后去摆祭品被四神拒绝后:“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最后一次见到祥林嫂: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三次外貌描写写出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第一次写出了她虽贫困,但还有活力,对生活抱有希望;第二次写出了她已经走投无路,对生活失去了希望;第三次写出了她对生活已经绝望。三次描写鲜明对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多次描画祥林嫂的眼睛,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几个过程,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也是对罪恶的封建社会的无声的控诉。 其次,《祝福》的语言不但简洁凝练而且深刻。例如祥林嫂的第

(完整版)浅析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毕业设计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浅论鲁迅小说中人物子形象的塑造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引言.......................................................................................................... ..2 一、本文阐述的背景 (2) 二、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 造 (3) 三、鲁迅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的社会意 义 (9)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浅析鲁迅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 摘要:鲁迅的小说主要塑造了现代中国的两类型人物形象,一类是以孔乙己、陈士成、吕纬甫、魏连殳、子君和涓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或惨受封建教育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以孔乙己、陈士成为代表);或有进步要求和变革愿望的现代知识分子(以吕纬甫、魏连殳等为代表);亦或是“五四”后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知识青年(以子君和涓生等为代表)。通过对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抨击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鲁迅在深刻批评他们的同时,也不掩饰自己对他们遭遇的同情,愤怒地控诉毒害和葬送他们的黑暗制度,替他们大声喊出了“封建礼教吃人!”另一类是以阿Q、闰土、祥林嫂、杨二嫂等为代表的农民形象。一个个鲜活的农民形象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苦难的旧中国农民,他们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枷锁。可以说他的小说有自己的历史价值,更有

鲁迅悲剧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探析

鲁迅悲剧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探析 刘玉兴 (福建电大龙岩分校福建龙岩364000) 摘要: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是人物性格特征形成和发展的客观依据。鲁迅悲剧小说的环境描写是出色的,阴冷的自然景象、麻木愚昧的周围人群和凶残酷烈的封建势力所形成的典型环境为悲剧人物活动设置了特定的历史舞台。 关键词:鲁迅悲剧小说;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I210.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629(2006)S1-0043-03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周围的人事关系以及时代风貌、地方习俗等,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动的客观条件总和。”[1]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通常指山川风物,孙梨在《荷花淀》开篇用娟秀轻盈的语言为人物设置了一个清新柔美的生活舞台,朦胧凄迷的月色伴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为人物的性格形成、发展和人物行动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不少小说中,自然环境又被充分社会化了,这使得它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成为现实社会的某种象征。例如《李自成》第二卷中有一段描绘崇祯皇帝所生活的乾清宫的自然环境,“窗外,雨声淅沥,雷声不断,雨点打在白玉阶上,梧桐树上,分外地响。风声缓一阵,紧一阵,时常把雨点吹过画廊,敲在窗上……一阵雷声在乾清宫的上边响过。他从梦中一乍醒来,在风声、雨声、闷雷声和铁马丁冬声中,听到一个凄惨的战栗声……”,这种自然环境,其实就是崇祯心理、情绪的对象化。这种渗透着人物主观色彩的物象描写,在鲁迅的《呐喊》和《彷徨》中随处可见。“优秀的作品在描写环境时,都不仅仅是提供人物活动的简单场所,更不是给人物的活动贴上苍白的布景,而是把它和人物揉在一块,使之紧密环绕在人物性格,并创造一个最有利的时机、条件,驱使人物行动,为人物性格的特征及其发展提供客观的依据。”[1]这正如吴功正先生在《小说美学》中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相向、相逆、相克、相生结成了多走向、多色块、多内涵的关系,即社会关系,也就构成了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环境。”[2]鲁迅是一位“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笔触伸向旧中国的黑暗,伸向生活在底层的劳苦大众,因此他的小说,尤其是悲剧小说,对描写的环境赋予深刻的含义和明确的指向,为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命运的发展设置了合理的舞台。本文试就其悲剧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特色作初浅的探索。 一、自然景物:阴冷萧索 鲁迅悲剧小说中的景物萧索灰暗,透出寒气。《故乡》中的“我”回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处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经不住悲凉起来了”。是悲凉中看到了肃杀,还是萧索引起了心态悲凉呢?应该说二者是统一的。《药》中首尾各有一处沉寂阴晦的景物描写,“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天气比屋子里冷多了。”这是华老栓带着为儿子治病的希望出门时的景物,从这些毫无生气的景物描写中,读者不难预测华老栓此行的无谓和华小栓悲哀的命运。“微风早已停息,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是死一般的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这“两人”的特写镜头和凄寒的深秋景色,让人心生寒栗。同病相怜,华夏同悲,这浓黑的景物不仅折射了鲁迅对主人公的深切同情,还承载着对民族命运和国民素质的深深忧虑。鲁迅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因而侠肝义胆的革命者,渴望救治的年轻生命合理地被遗葬在荒郊秃岭,营造了极好的悲剧效果。此外,《祝福》里鲁镇满天飞舞的梅花那么大的雪花,《孔乙己》中“秋风是一天比一天凉”,固然都是秋冬的自然景象,但是这些自然景物成为作者的审美对象后,经过情感的过虑、选筛重现在作品中,己经很自然地和悲剧人物命运结合在一起了。在鲁迅的悲剧作品中,景物描写最多的是秋冬景物,而且大都笼罩在黄昏夜光下。故事背景大都这样安排,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当时鲁迅呼吸着浓重的黑暗和“惯于长夜过春时”的心理重负。因为鲁迅先生是一位现实主义者,出于对国家、民族最真诚无私的爱和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感,他努力将自己对黑暗的感受投射在景物中,藉以唤起国人的心理共鸣,达到改造灵魂的目的。当然,在有些短篇里,也偶尔写到明朗的景物,《风波》里的农村晚景,《社戏》里的 收稿日期:2005—12—202006年7月July2006 第24卷增刊1Vol.24Supp.1 龙岩学院学报 JournalofLongyanUniversity 43

透析鲁迅小说的文学艺术成就

透析鲁迅小说的文学艺术成就 摘要:鲁迅的小说既有现实主义的深邃性和史诗般的艺术概括力,又富有同时代作家所不能比拟的思想光辉,特别是小说的结构安排更是别具一格。 关键词:叙达方式结构形式象征意义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他发表于1918年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石。笔者就人称叙述方式、故事情节的展开及结构的简洁、凝炼试论述一下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 一、在叙述方式上,鲁迅大量采用了第一人称写法 《狂人日记》、《阿Q正传》、《故乡》、《一件小事》、《社戏》、《孤独者》等都是用第一人称或和第三人称相结合的写法,但其中“我”的作用和位置是不同的。 第一,“我”在小说中是主人公的地位。《社戏》中无论前两回看戏还是儿时和小朋友到赵庄看戏都以“我”为中心,反映了作者对儿时的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狂人日记》中以“我”即狂人口气展开了故事情节。 第二,“我”是小说的叙述人。《一件小事》中通过“我”的思想及行动反衬了车夫的高尚。《故乡》中儿时的闰土与成年后闰土的不同形象及思想的变化,是通过与“我”是故事的引述者。“我”是小说的引言人,作用就是把人物引上场,然后由主人公自己展现或叙述主要情节或者以第三人称的写法展开人物的思想性格。《阿Q正传》中的“我”主要任务就是把主人公阿Q引出场,再由阿Q本人展现主要故事,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另外“我”在小说中还有衬托的作用。《兔和猫》中用“我”对动物的感受及心情,反衬了当时社会条件下人们的心理。 二、小说的主要目的是反映社会现实或主人公的思想内涵,而这都需要故事情节来展现 在组织安排故事情节展开方面,鲁迅先生采用的是以一个中心为线索贯穿整个故事的。《社戏》就是以“戏”为线索贯穿整个故事情节,展现了“我”对儿时生活的向往及对现实的不满。《药》就是把“药”作为主线,通过买药、吃药及结果来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华老栓。 三、鲁迅采取倒叙的笔法,先把故事的结果展现给大家,然后再叙述事情的起因和经过 《一件小事》先说“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然后再展出小事经过。《祝福》先把祥林嫂之死告诉大家,然后再补叙她死去的原因及经过。 四、用对比的方法来组织故事情节 《风波》通过“七斤”“赵七爷”及“七斤嫂”的“皇帝坐龙庭”与“不坐龙庭”的不同表现而加以对比展开故事的。《故乡》中也运用了对比的写法,通过写二十年前西瓜地里的小英雄闰土活泼、机灵、勇敢与二十年后,由于“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而麻木、凄苦的闰土的形象对比,反映了农民物质上的“病苦”,更侧重表现农民精神的“病苦”,少年时代的闰土叫“我”为“迅哥”,其关系亲密无间,成年后叫“我”为“老爷”,这称呼上的变化对比,突出反映了等级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然后又用宏儿和水生的关系与儿时的“我”与闰土关系的对比,说明了只有改变社会制度,才能不使宏儿和水生的关系步入“我”和闰土的覆辙,这样通过几个对比展现了故事主题,表达了“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鲁迅小说的结构形式很多,每篇小说都各具特色。《狂人日记》中作者通过对狂人变态心理的描写,以象征、暗示等手法“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小说把几千年来被奉为行为

关于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的分析

鲁迅的小说中所描绘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主要分为: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以及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的旧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可悲性与鲁迅先生的某些思想和心路历程。 我要讲的,主要是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因为在这些人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世界的某种认识。鲁迅先生一生善于骂人,却极少称赞人。而这些觉醒了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就正是为先生所称赞的为数不多的人。 首先,还是略微谈一下其他的两种知识分子形象: 1.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由于从秦初到清末,封建阶级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而封建思想又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所以在鲁迅的小说里有一大部分是描写和封建思想有关的知识分子。在他们当中,我们可分为两小类:1.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孔乙己《孔乙己》、陈士成《白光》等)。2.封建思想的维护者(四铭《肥皂》,高尔础《高老夫子》等)。对于受害者,作者对他们的描写除了批判与同情之外,主要是为了向世人揭示封建思想的“吃人”本质,用以惊醒那些仍然麻木的具有封建思想的下层文人。而对于维护者,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而对于他们的刻画,鲁迅始终是抱着“启蒙教育”的思想和改良人生的目的,因此其小说的题材“多采至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而反讽则是鲁迅小说的重中之重,只有多揭露一些与封建有关的知识分子的可悲可叹之处时,才能够真正的惊醒世人,达到疗救世人的目的。 2.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从清末到民国中后期,大资产者和封建买办及帝国主义共同统治着中国,而鲁迅本人就生活在那样的年代。因此在鲁迅的小说里所反映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有很多的一部分是描写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而在这些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中又无非是写了大致的三种类型:即革命者(夏瑜《药》)、投机者(假洋鬼子《阿Q正传》)、消沉者(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N先生《头发的故事》、方玄绰《端午节》、文学青年《幸福的家庭》、涓生和子君《伤逝》)。其中我最推荐的是《孤独者》,这本书中描写的沦落过程和沦落前后社会对于魏连殳的态度的改变颇有深意。而对于喜欢言情小说的同学们,我建议阅读《伤逝》一书,这书要是放到现在,起码是女频霸票俩月的内涵暧昧流神作。 接下来切入正题,即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 作者在表现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时,主要写出了几种类型,即已经觉醒的狂人(《狂人日记》)、疯子(《长明灯》)和正在觉醒“我”(《一件小事》)。而在这几种类型,不论是哪一种,作者都赋予了极其深刻的意蕴。鲁迅先生在描写这一类知识分子形象的时候,多是注重了心理描写以及主人公心理的变化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鲁迅先生自己也在经历着一次心灵上的觉醒的过程。同样的,作为读者的我们,在读到这些描写的时候,也不免会和主人公一起觉醒。而在这个觉醒的过程中,我们会再次感受到那个年代和那个社会制度之下的人群的生活。在感受了那个时代之后,我们便可以理解那个时代的很多思想,而那时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1.已经觉醒的“狂人”。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鲁迅先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和看过的外国作品构思而成的。这是个非常怪的人,在他身上同时具有“疯”与“不疯”这两面。如果说他是个疯子,可是他却能够从嘴里喊出“救救孩子”的伟大呼声,并且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如果说他“不疯”可是他又确实是一个非正常人,一个患了“迫害狂”的精神病人。不过我并

题目鲁迅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题目鲁迅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㈠前言 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 小说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所谓空间主要是指环境。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活动的特定场所。一篇小说,除了要展示五光十色的社会环境,还要描写千姿百态的自然环境。弄清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对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渲染故事气氛 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二、烘托人物形象 环境本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故而自然环境的描写,往往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也就是说,作家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往往要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三、推动情节发展 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四、暗示社会环境

优秀的作家,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为读者提供一副社会历史图画。所以,小说中的自然环境,一般都带有作家的感情色彩,被当作是社会环境的暗示。 五、深化作品主题 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㈡正文 ⒈鲁迅小说简介 鲁迅一生中写了33篇中短篇小说,结集出版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本小说集。鲁迅的小说创作以其具有时代精神的思想主题和新形式的创造,实现了中国小说具有历史意义的革新,赋予了小说以现代的内容和形式,使五四时期的新文学完成了有旧小说向现代新小说的转变。为改良人生,为人民的解放和社会的改造而创作,是鲁迅小说现实主义的核心。他的小说都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统一、浑然一体的表现人生真实的画卷。在小说创作中,他从不故作惊人之笔,而追求在至平至实中显示至奇的艺术效果。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艺术上最大困难和最高境地,都是要自然地朴素地描绘和写作。”所以,鲁迅不去堆砌词藻、大段描写风月,而是以简明富有特色的语言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我们看到的都是简洁的景物描写和白描的细节描写。真实、深刻、严峻、朴素、简洁就是鲁迅的艺术风格。⒉具体

论鲁迅小说的语言特色.

论鲁迅小说的语言特色 摘要:翻开近百年来的历史,我们看到,在文化战线上继往开来成为一代风范的,首推鲁迅。毕其一生,他以其非凡的贡献参与了一代历史的创造,成为一个时代特定的人格代表。作为一个文学家,他创出的作品,在海内外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在新的时代仍不断展现着它们难以磨灭的现实意义。而在他为数不多的小说中,创作出的阿Q、祥林嫂、孔乙己这些形象,堪称现代的语文作品中的典范,至今仍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走进这些人物形象,我们不难发现,鲁迅独具特色的语言艺术正是刻画人物形象,展示其性格的重要手段。本文试从这一角度,谈一谈鲁迅小说中的语言特色。 一、善于通过“白描”和“画眼睛”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是鲁迅作品语言的一大显著特色。 鲁迅最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白描”是我国古代小说创作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它要求作家用最精炼、最节省的文字,不加渲染、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传神的艺术表现手法,在鲁迅的笔下,常常准确地把握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不加渲染、不铺陈,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有如芙蓉出水,朴实自然。 例如在《孔乙己》中,对孔乙己出场时的肖像描写,反用寥寥几笔,便使人物神情华肖,栩栩如生: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它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是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寥寥几字,看似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然而却抓住了孔乙己与别人不同的特点,把孔乙己的思想、性格、经济及社会地位揭示了出来。“站着喝酒”说明他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属于“短衣帮”的;“穿长衫”则表明它是读书人,与“要酒要菜,慢慢地坐着喝的“长衫”客有某些共同之处,“唯一的”说明在酒店里只有他一个是这样的身份特殊的另类。他喝酒的方式与衣着的不相称,反映出它的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的矛盾:从经济上说,他的地位很低,是属于“短衣帮”的;但在思想意识上,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仍然把自己

鲁迅小说特点

鲁迅(1881-1936)小说的特色,可归纳为取材于病态的现实社会,旨在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他喜用白描的艺术手法,是集思想性、艺术性和战斗性高度统一的典范。 、 一、自觉选择反映时代风云的题材鲁迅称自己的创作是?遵命文学?,?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先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遵奉的命令。 ??五四?前后文坛上的作家描写男女恋爱、风花雪月的小说占绝大多数。 鲁迅把他所见所闻的农村、农民和知识分子的景况再现于笔下,?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 鲁迅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深刻发掘题材的内在意义,突出一个或几个与社会和人民有关的问题。 如《药》、《阿Q正传》、《风波》、《头发的故事》等,是以辛刻革命、张勋复辟等政治事件为背景,反映这些政治事件的影响和后果,借以表现主题。 《孔乙已》、《祝福》、《伤逝》、《在酒楼上》、《孤独者》、《明天》、《离婚》等,作者把人物的悲剧原因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揭示出这些人物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 可以说《呐喊》和《彷徨》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从辛刻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鲁迅在回顾自己的小说创作时说: ?我便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陆续用短篇小说的形式发表出来了。 ?又说:

?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福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小说中所写的农民或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 有孔乙己受酒店里顾客和掌柜的嘲笑,后挨打伤残致死(《孔乙己》);阿Q求爱被断了生计,进城当了小偷,最后要?革命?,被枪决了(《阿Q正传》);祥林嫂一生勤劳,夫死,子被狼吃了,最后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死在除夕夜的街头(《祝福》)。 这些人的死亡悲剧,是旧社会封建统治势力的迫害、封建迷信和礼教对人们的毒害所造成的。 鲁迅把短篇小说比作大宫殿中的雕栏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能够?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 《呐喊》和《彷徨》中的小说反映了人民在受苦和挣扎,中国要革命和解放,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 《故事新编》中有八篇小说。 鲁迅只是取神话、史实中的?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所以?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 可见鲁迅着力于发掘神话、史实素材中与现实斗争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提炼出有?为现在抗争?的题材。 《补天》、《奔月》、《铸剑》三篇取材于神话传说。 《补天》歌颂了劳动和创造,对?古衣冠的小丈夫?这种封建卫道者作了辛辣的讽刺;《奔月》刻划了羿这个古代英雄在艰难环境中的挣扎,也揭露了以怨报德、趁火打劫的逢蒙一类人物的嘴脸;《铸剑》歌颂了眉间尺、黑衣人两个英雄的复仇精神。 《理水》、《非攻》、《采薇》、《出关》、《起死》五篇,对大禹、墨子、伯夷和叔齐、老子、孔子和庄子等给予适当的评价,借历史上的人和事,

鲁迅小说中阿Q的人物形象

鲁迅小说中阿Q的人物形象 摘要:凡是成功的小说,小说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物形象。这是作家思想的集聚,也是其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是一个划时代的作家,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阶级色彩,而且铸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让人记忆犹新。其中,阿Q是典型代表。 关键词:阿Q、麻木、愚昧、精神胜利法 鲁迅是新时期小说的开拓者,是当代文坛备受尊敬的作家,鲁迅所发表的每一部作品都引起过很大的影响,作品中的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身着长衫的孔乙己,未庄的阿Q,故乡的少年闰土,还有祥林嫂等等,这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这些小说在外部表象上是在描写一个人的短暂人生或底层人民的生活,其人物形象独具特色,独特的形象却更引人深思。因此,深入发掘鲁迅小说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是很有意义的,而本文所分析的是阿Q的这一人物形象。 一、骨子里的卑怯表面的自尊 卑怯,也可以说是奴隶性。因为卑怯,所以具有奴隶性。小说之中的阿Q,把小人物、社会底层人物的卑怯性,奴隶

性体现得淋漓尽致。阿Q说他自己姓赵,让赵太爷抓回赵家被赵太爷打了两嘴巴,啊Q他没有抗辩他确凿姓赵。在权势面前,他不敢伸头,自然的选择承受,没有反抗。而后又因他心情郁闷,见到钱太爷的大儿子,随口而出的:“秃儿,驴……”,而看到自己将要被打时,却指着近旁的一个孩子,说他说的是那小孩。再比有实力的人面前,他选择的是逃避,从不面对。小说中的这两件事可以看出他那么一点的卑怯性,就是这两件事为他后面所发生的哪一件事做了很好的铺垫,将阿Q的卑怯性和奴隶性展现得完完整整。当他被团丁抓走,关进一个小房子,后又抓出那栅栏门外,到得大堂。见上面的秃头老头子和下面站着的一排排兵,阿Q的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放松,便跪了下来,长衫人不让他跪,他也身不由己的跪了下去。鲁迅的这一人物形象特征,深入剖析了当是被压迫人民和未开放人民的本质,他们内心最深处的形成惯性的德性。 阿Q的骨子里是这样的,而他表面上却自诩很自尊,这正是让读者哭笑不得的地方。明明很不受尊敬的一个人,却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以自尊自诩。小说中描述到在阿Q 的精神上独不表格外的崇奉与赵太爷、钱太爷,而他也自认为不喜欢城里人,鄙薄城里人。因为城里人叫“长凳”为“条凳”,他认为这是错的。阿Q还喜欢听奉承话,一老头颂扬他说:“阿Q真能做”阿Q很喜欢,不在乎真心还是讥讽。与别人口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终审稿)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鲁迅先生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着译,他的文章特别是他的小说给后人们带来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鲁迅先生的小说具有鲜明的阶级观念、生动的文学性以及丰富的艺术特点。毛泽东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本文就鲁迅先生小说的艺术特点展开讨论。 一、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真实。鲁迅先生主张文学创作用“白描”的手法,也就是主张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但这里的简练并不代表简单,而是用一条条细线勾勒出事情和事物的真实面貌。比如说在《祝福》中,小说一开头写“送灶的爆竹”,这既是点了“祝福”的题,同时也表现了鲁镇当时浓厚的节日气氛。这几句话也借自然环境写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当时的中国农村依然充溢着迷信的思想。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比较简要地写了一下“福礼”的过程:“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也自然如此”。这些描写充分说明了在“祝福”中充斥着封建礼教、“三纲五常”的内容,还点明了封建迷信在农村的流毒之久,影响之深,以至于在辛亥革命成功多年之后,还“家家如此”。最后,作者还对“祝福”的现场作了几笔描述“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这寥寥几笔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浓烈的“祝福”气氛,也和下文中祥林嫂凄凉悲惨的死

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衬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鲁迅先生曾说,作文章要有真情,去粉饰,少做作,勿买弄。而在其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生活场景、水乡风情、民俗风貌、城镇景致、人物的言行姿态,确实像生活本身那样真实、自然、使人犹如身临其境。 二、鲁迅先生也十分擅长于发掘蕴涵深刻社会意义的生活片段和生活场景,来集中突出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并没有对人物的生平作过详细的描绘,甚至不注意故事情节的完整性。通常在人物出场的时候来一段外貌描写,像《孔已己》中的“孔已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带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寥寥数笔,就使读者对孔已己有了一种大致的印象。接着通过情节的发展使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与原先的印象相互叠加。于是乎一个生动的人物就诞生了。我们从孔已己的破烂长衫,接着联系到他的所谓“君子固穷”,以及知道“回”的四种写法,可以清晰地看出孔已己是个穷酸迂腐的落第秀才,而这使人们对孔已己最后的“大约的确死了”没有太大的意外。又如《故乡》中也没有对闰土的具体生活状态作出过详细的描写,而是通过闰土少年时“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了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和闰土长大后的“灰黄的圆脸,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很薄的棉衣”作对比。闰土从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在海边种田,终日劳苦的人,这很明显地写出了闰土的近况不佳,从而使他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也写出了但是的社会背景是十分严峻的。鲁迅小说的这个艺术特点,使这些短小的篇目得以

浅析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毕业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毕业论文

浅论鲁迅小说中人物子形象的塑造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引言 (2) 一、本文阐述的背景 (2) 二、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3) 三、鲁迅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的社会意义 (9)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浅析鲁迅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 摘要:鲁迅的小说主要塑造了现代中国的两类型人物形象,一类是以孔乙己、陈士成、吕纬甫、魏连殳、子君和涓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或惨受封建教育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以孔乙己、陈士成为代表);或有进步要求和变革愿望的现代知识分子(以吕纬甫、魏连殳等为代表);亦或是“五四”后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知识青年(以子君和涓生等为代表)。通过对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抨击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鲁迅在深刻批评他们的同时,也不掩饰自己对他们遭遇的同情,愤怒地控诉毒害和葬送他们的黑暗制度,替他们大声喊出了“封建礼教吃人!”另一类是以阿Q、闰土、祥林嫂、杨二嫂等为代表的农民形象。一个个鲜活的农民形象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苦难的旧中国农民,他们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枷锁。可以说他的小说有自己的历史价值,更有对一个民族的思考价值。给当代作家以创作的启示,给关注新时代的农民的朋友以启示,给关注社会进程的人们以思考。 关键词:鲁迅小说人物形象 引言: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既不像同时代许多作家那样以经济、政治地位进行“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阶级划分,也不像巴金、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

摘要: 锐利的笔锋,犹如枪零弹雨。他用雄厚的文辞,唤醒了人民沉睡的灵魂,抨击人们麻木的思想。他是鲁迅,一个对于中国人永远都说不完,永远也说不清的人。他不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更是伟大的革命家。他弃医从文,用最真切的语言呼唤那些沉睡在封建思想之下的人。他一生写了很多的作品。其中包括《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小说集,共三十余篇。塑造了很多典型的封建人物形象,其中有十五篇注重描写、塑造了当时社会情况下的知识分子形象。显示了他对中国当时受封建思想迫害的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和感叹。而他,就是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代表之一,对知识分子生活和情感有着深切的感受。但是相比之下他更能够清楚、冷静的认识到当时社会的压迫和残害。小说中塑造的旧中国时代知识分子大体上有三种类型。一是深受封建制度迫害的牺牲者,二是维护和追随封建社会的人,三是极力反抗和破坏封建社会的人。这三种形象清晰、透彻的描述了封建社会制度对广大中国同胞的残害和压迫。文章犀利如匕首,强有力的唤醒沉睡中的民众。小说描述的旧中国知识分子有封建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以及知识分子的觉醒。 关键词:封建思想知识分子小说形象 一、受封建思想禁锢的知识分子形象 旧时代的中国,封建主义思想长期笼罩着整个国家。两千多年的封建王国历史。在经济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皇权贵族占有大量的土地。而广大的农民占有的土地却很少,他们只能租种地主的土地缴高额租金。农民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很是尖锐。在政治上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主张仁政倡导经世济民辅佐君主。这种社会对我国广大的人民群众影响都特别的深。可谓封建主义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故而,鲁迅在小说中大部分描述的是和封建思想有关的知识分子。 (一)被封建思想迫害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先生作品《孔乙己》、《白光》中的孔乙己和陈士成就是典型的代表。他们深受封建思想毒害。家道中落、次次考试不中,变得穷困潦倒最后沦落到下层。

浅谈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在小说艺术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驰骋的舞台,并为情节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它自然成为最凝聚作者心血的地方之一。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它所具有的特点及作用,也应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内容。 一般来说,环境描写常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为人物活动创设典型环境,推动情节发展演变。《智取生辰纲》部分,杨志等人一上路,作者就开始写太阳,写树林,并从多个角度反复渲染气温之高之热。而这些对环境的描绘,不仅为杨志等人押解生辰纲同时也为晁吴等人智取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突出了杨志的精明、老练、谨慎及晁吴等人的足智多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就是说,天气的酷热难当,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因为天热,军健才“雨汗通流”“叹气”“走不得”,才要求杨志趁凉早行,而杨志却“正热里”行路,因而引起众人的抱怨;因为“红日当天”“热不可当”,所以众军健黄泥冈上见树林就要歇凉并死活不走,杨志与众人矛盾才不断激化;因为天热,众军健才见酒就迫不及待要买来解渴,终使中计,失掉生辰纲。从另一角度看,也正是因为天热,吴用“智”取的妙计才使一万个小心的杨志着了道儿,作品对炎热天气的刻意描写完全是为“智取”。 二、暗示故事发生的时代特征。如鲁迅小说《祝福》序幕部分对鲁镇祝福景象所做的描绘就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落后封闭的农村小镇,为小说情节的展开创造了一个典型环境,同时也向我们展示辛亥革命后中国广大农村依然如故的社会现实,封建思想、封建秩序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没有得到丝毫改善,尤其是广大劳动妇女依然处于社会的最下层,这就预示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三、渲染气氛。任何一件事情总是发生在某种特定的情形之中,这种特定的情形即通常所谓的气氛或氛围。小说作为一种静态语言艺术,不可能像舞台艺术或影视艺术那样,直观创设氛围感染读者,它是通过情景创设,即通过对某一场景的描绘,将有关声响、色彩、情形诉诸文字,然后借助读者的想象力,从而为人物活动情节的展开渲染某种氛围。如: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篁在月光下一片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选自沈从文《边城》 这段文字通过对皎洁月光下山林竹篁间繁密如雨的虫鸣及偶尔传来的“落嘘”婉转莺歌的描述,为翠翠倾听爷爷讲述有关母亲的故事渲染了静谧爽朗的氛围,也为翠翠梦见虎茸草、追寻朦胧的爱情创设了诗情画意般的意境.再如《祝福》一文在祥林嫂死后,一再写到雪花的簌簌下落,其意也在为祥林嫂之死渲染浓郁的悲凉气氛,从而进一步表现祥林嫂死得寂然无声。 四、烘托人物形象或特定情形下的特定心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如同现实中的人物,总活动在特定的环境中,他与其所处的环境势必构成相依相存的关系,因此,从不同角度衬托人物,便成了环境描写的基本功能。环境对人物的衬托作用有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的突出特点是环境同人物和谐一致,社会背景、自然风光、气氛与色调等与人物的性格、命运、言行组成和谐的艺术画面。反衬是根据相反相成的道理,偏偏创造一种与人物形成反差色调的环境,以便更突出地渲染人的命运、性格、心理和感情。因此在鉴赏小说景物描写的相关文字时,不能仅将其视作纯粹的景致,同时还应关注其与相关人物之间的关系。如在鉴赏孙犁小说《荷花淀》时,就不能将“皎洁的月光”“净爽的小院”“白天剖好”的“湿润润”的苇眉子仅看作环境的组成要素,其实这些描写更重要的作用在于烘托人物形象,突出水生嫂勤劳、利落。再则,一切环境特色,都是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感触来完成的,如《陈奂生进城》一文对陈奂

论鲁迅小说的语言特色

论鲁迅的小说语言特色 关键词:鲁迅小说语言特色性格形象 一、善于通过“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 鲁迅最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白描”是我国古代小说创作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它要求作家用最精炼、最节省的文字,不加渲染、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传神的艺术表现手法,在鲁迅的笔下,常常准确地把握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不加渲染、不铺陈,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有如芙蓉出水,朴实自然。 例如在《孔乙己》中,对孔乙己出场时的肖像描写,反用寥寥几笔,便使人物神情华肖,栩栩如生: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它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是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寥寥几字,看似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然而却抓住了孔乙己与别人不同的特点,把孔乙己的思想、性格、经济及社会地位揭示了出来。“站着喝酒”说明他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属于“短衣帮”的;“穿长衫”则表明它是读书人,与“要酒要菜,慢慢地坐着喝的“长衫”客有某些共同之处,“唯一的”说明在酒店里只有他一个是这样的身份特殊的另类。他喝酒的方式与衣着的不相称,反映出它的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的矛盾:从经济上说,他的地位很低,是属于“短衣帮”的;但在思想意识上,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仍然把自己看成高人一等的“读书人”。接下来描写他“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从脸色上看,说明他生活很艰难。从“伤痕”上看,暗示他常遭凌辱,从“乱蓬蓬”的胡子上看,表明他生活落魄潦倒。而他那件“又脏又破,似乎是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则说明他又穷又懒,而对这件“又脏又破”长衫,为了显示自己“读书人”的身份,他一直没有脱下,揭示了他自命清高的性格特征。“满口之乎者也”则表明他卖弄“学问”。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到,鲁迅反用粗线条的勾勒,就活灵活现地把一个迂腐落后、贫困潦倒的深受封建教育迫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二、善于通过个性化语言塑造人物形象 人物语言是刻画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作家在创作中,必须要根据不同人物阶级、职业、经历、生活习惯、思想感情和精神状态,选择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去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才能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来。鲁迅也是极善于通过人物个性语言塑造典型形象的作家。他的作品里,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语言都是极富个性化的。例如在《孔乙己》一文中,主人公孔乙己所说的话并不多,然而几乎句句都是个性化、性格化的语言。例如:“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