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写作 学会记事 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写作 学会记事 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写作  学会记事  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写作  学会记事  教案

写作学会记事

1.学习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把握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提升综合写作能力.

一、导入新课

入学以来,我们一直都在认真观察、体验初中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同学们在记事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大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能有所提高.

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完成一个任务,就是将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情节用文字呈现出来.

二、观看剧情,列情节思路

1.观看电视剧《西游记》第3集中孙悟空被派看守蟠桃园,偷吃仙桃的情节.之后请学生列出写作思路.

明确:学生观看的视频是截取的本集中一个较完整的情节:玉帝被告知孙悟空整日闲游,与众仙称兄道弟,怕他惹是生非,便派他去看守蟠桃园.入园后,土地神为孙悟空介绍仙桃的神奇功效,孙悟空忍不住偷吃仙桃.吃完后悟空变成一个仙桃睡去.

【设计意图】确定写作的情节思路,将事件讲完整,将经过讲清楚.

2.通过展示、交流,发现所呈现的问题.

三、探究方法,实现“具体、生动”

1.通过交流、展示,发现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叙事过于概括,难以吸引读者的问题.

2.探讨方法.

请同学们想想并相互交流一下,用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用文字把这些情节生动地展现出来,引人入胜呢?

预设:为事件的主干“添枝加叶”:将桃的样子、悟空垂涎欲滴的样子、偷桃时的不安心理、吃桃时的贪婪模样等细节,做细致刻画.要多角度全方位关注所写对象的信息:颜色、姿态、质地、容貌、神情、服饰、地点、种类等,一定程度而言,我们传递的信息越丰富,表达就越具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寻找方法,初步做到具体生动.

3.修改作品.

请同学们再观看一遍视频,然后对所写作品加以修改,使之生动、具体.写完后请同学们互相交流探讨.

【设计意图】运用方法,加以实践.

4.总结方法.

教师巡视,查看同学们的写作情况,将精彩的地方记录下来,作为后面方法讲解的示例,并结合《西游记》原著中的精彩细节描写来总结方法.

预设:(1)恰当的修饰语(如:“熟透了的”大桃;大圣“一个翻身”跃上树.)

(2)具体可感的词语(如:孙悟空“摘”下一个桃子,不如孙悟空“拽”下一个桃子具体可感.)

(3)修辞手法(如:原著中作者写到:“果压枝头垂锦弹,花盈树上簇胭脂”,“先熟的酡颜醉脸,还生的带蒂青皮”,“左右楼台并馆舍,盈空常见罩云霓”,这就用生动的比喻、

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桃林之美、仙桃的诱人刻画得如在眼前.)

(4)侧面描写(如:“看着硕大的桃子,听着土地公公讲桃子的神奇功效,孙悟空馋得要命”,不如“看着硕大的桃子,听着土地公公讲桃子的神奇功效,孙悟空两眼放光、口水直流,手不自觉地直往桃子上伸”.后一句从侧面呈现出孙悟空馋的模样,生动具体.)

【设计意图】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并加以实践的基础上,补充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做到叙事生动、具体.

四、实战演练

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1.这是半命题作文,可以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题目中的“真”,表明这件事带给你的情感冲击是很强烈的,让你印象深刻,甚至刻骨铭心.2.要注意有重点地开展叙述,突出事件中触动你情感的部分.

范文欣赏.

那一次,我真感动

街上很冷,风瑟瑟的像是在削你的骨头.和那天一样,冷得让人想哭.

那天,我走在路上,脚趾头使劲地往脚心里蜷缩,我想它一定被冻得通红.前面有一个卖臭豆腐的摊位,就在街角,这很常见,也围了一群人在买.我也一下子来了食欲,虽然我明知道很不卫生.

“五块钱的臭豆腐.”废了很大力气才挤进去的我对裹着厚重棉袄的卖臭豆腐的大妈喊,看着她嘴里冒出的白色热气不免有些心疼.这时,我注意到了一个男孩,他挤到大妈的身边,手缓缓地抬起来,放到大妈的腰间,那里有一个褪色的布袋子,是用来装钱的.没错,正如我们所想,他偷了里面的钱!我看到了,但我并没有说,因为我察觉到了大妈眼神中有一丝异样,但她也没有指出来.

那个男孩在得手后立刻跑开了,但在距摊位三四米的地方又停了下来,他看向摊位,眼中有某些东西在不停闪烁着,他的手在揉搓着那几张皱巴巴的十元钱.他一直盯着大妈粗糙的手,一会儿后,他猛地冲进了人群,挤到大妈身边,低着头,轻轻地拽了拽大妈的衣袖.我看到了大妈嘴角泛起的不易察觉的微笑.

“妈妈,您的钱掉了.”他怯怯地说.我想那一刻我的表情一定很有趣,我真的震惊了.

“哦,好孩子.”大妈装作不经意地夸道.

那一瞬间我想去拥抱他们,并为他们颁个奖.

外面依然很冷,可我的心不再冷了.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 教案【三篇】 导读:本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学会记事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教学难点: 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并与直

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本节课会运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讲练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将事件叙述清楚明白、生动具体的方法。 2.写作部分相对独立,又要与阅读教学相互配合,本课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所选材料立足教材及课外名著,促进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3.写作素材为电视剧《西游记》中剧情,一方面学生较为熟悉,方便写作;另一方面,写作内容有意思,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4.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主思考、写作、交流,教师适当点拨,授之以法。 四、教学过程 (一)设计活动,话语导入 导语:入学以来,我们一直认真观察、体验初中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同学们在记事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大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能有所提高。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吗?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完成一个任务,就是将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情节用文字呈现出来。 【设计意图】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创设情境,设计活动,引入新课。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写作《学会记事》 教学目标:1.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2.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重点: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 教学难点: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18节) 导入:一、谈话导入: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事情,有些事情很有意义,值得赞扬;有的事情却给人留下深刻的教训。把这些事情的全过程或某一阶段、某一侧面如实地、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文章就是叙事作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把一件事叙述得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新授:二、请同学们阅读《学会记事》,并交流阅读心得。 讨论:1.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 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 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条理要清晰。每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记叙的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种: (1) 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 事情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情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情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素材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素材新人教版 【写作文题】 1.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2.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导航】 1.写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才能够将事情的经过写得清楚、完整。在六个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重点,而写清楚“经过”是其中的关键。要想把“经过”写得清楚、完整、有意思,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是否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如时间先后,场景变化,情感发展等;(2)是否有一些前后连贯的情节;(3)对重要的情节是否做了较为详细的描写;(4)对涉及的人物是否做了一定程度的刻画。 2.完整叙述事情时,特别要注意条理清晰、巧用顺序。 顺叙,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十分清楚。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3.要做到叙事完整,还要注意过渡与照应。 所谓过渡,是指文章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转换和衔接。它像沟通两岸的桥梁,起着承前启后、贯通全文的作用。 所谓“照应”,就是文章中某些内容的彼此照顾和呼应。即前边写的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的前面要有交代。恰当地运用照应这种手法,能使文章贯通自然、脉络清楚、结构严谨。 【佳作欣赏】 那一次,我真冒失 转学的第一天,我就发现我的同桌和我一样,是一个性格很开朗的人,而且特别爱笑。她一笑,泪都流出来了,手绢就成了她的必备之物。 大概由于性格相似的缘故,不久我就和她交上了朋友。然而却听见许多同学背后议论,说什么淡绿色象征着自私。我很不高兴,因为我的这位新朋友就是喜欢淡绿色的。 我真希望那一次的事没有发生,真的,它不该发生。但又由于那一次的事,我又有幸体会到了另一番说不出的味道。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听说她拟定了一个《数学复习提纲》,就想用我的《语文复习提纲》与她交换。忽然,我脑海里冒出一个怪念头:何不试试她是否大方以证明那淡绿色…… 我把自己交换《提纲》的意思告诉她,她很爽快地答应了,我们一同骑自行车去她家。天很热,我们在路边的大树下坐着歇了一会儿,聊了一会儿。然后,她又从书包里拿出几本连环画,我们坐在一起翻阅了一会儿,便又骑车向她家驶去。我们在一排小楼房前停住了,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写作 学会记事 教案

写作学会记事 1.学习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把握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提升综合写作能力. 一、导入新课 入学以来,我们一直都在认真观察、体验初中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同学们在记事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大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能有所提高. 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完成一个任务,就是将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情节用文字呈现出来. 二、观看剧情,列情节思路 1.观看电视剧《西游记》第3集中孙悟空被派看守蟠桃园,偷吃仙桃的情节.之后请学生列出写作思路. 明确:学生观看的视频是截取的本集中一个较完整的情节:玉帝被告知孙悟空整日闲游,与众仙称兄道弟,怕他惹是生非,便派他去看守蟠桃园.入园后,土地神为孙悟空介绍仙桃的神奇功效,孙悟空忍不住偷吃仙桃.吃完后悟空变成一个仙桃睡去. 【设计意图】确定写作的情节思路,将事件讲完整,将经过讲清楚. 2.通过展示、交流,发现所呈现的问题. 三、探究方法,实现“具体、生动” 1.通过交流、展示,发现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叙事过于概括,难以吸引读者的问题. 2.探讨方法. 请同学们想想并相互交流一下,用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用文字把这些情节生动地展现出来,引人入胜呢? 预设:为事件的主干“添枝加叶”:将桃的样子、悟空垂涎欲滴的样子、偷桃时的不安心理、吃桃时的贪婪模样等细节,做细致刻画.要多角度全方位关注所写对象的信息:颜色、姿态、质地、容貌、神情、服饰、地点、种类等,一定程度而言,我们传递的信息越丰富,表达就越具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寻找方法,初步做到具体生动. 3.修改作品. 请同学们再观看一遍视频,然后对所写作品加以修改,使之生动、具体.写完后请同学们互相交流探讨. 【设计意图】运用方法,加以实践. 4.总结方法. 教师巡视,查看同学们的写作情况,将精彩的地方记录下来,作为后面方法讲解的示例,并结合《西游记》原著中的精彩细节描写来总结方法. 预设:(1)恰当的修饰语(如:“熟透了的”大桃;大圣“一个翻身”跃上树.) (2)具体可感的词语(如:孙悟空“摘”下一个桃子,不如孙悟空“拽”下一个桃子具体可感.) (3)修辞手法(如:原著中作者写到:“果压枝头垂锦弹,花盈树上簇胭脂”,“先熟的酡颜醉脸,还生的带蒂青皮”,“左右楼台并馆舍,盈空常见罩云霓”,这就用生动的比喻、

人教版2020年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第1课时)教学详案

《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详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学会从平常小事中感受生活,感悟人生。 2.掌握记事的六个要素,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条理,懂得写事情要抓住重点。 3.记事要写自己经历的事,要有真情实感。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掌握记事的六个要素;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教会学生从平常小事中感受生活,感悟人生哲理,并用文字表达出来。 课前准备 1.重温《散步》一文,理清写作脉络。 2.复习《秋天的怀念》“思考探究”的第二题,体会细节中蕴藏着的作者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事情,有些事情很有意义,值得赞扬;有些事情却给人以深刻的教训。把这些事情的全过程或某一阶段、某一侧面如实地、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文章就是叙事作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把一件事叙述得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二、写法指导 记事就是叙述事情,叙事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有条理地写出来。事情的来龙去脉包括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其中,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记叙文的“六要素”。 那么,如何记事呢?这里介绍三种方法: 方法一写清楚(写明记叙要素,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在叙事过程中,要尽量写清楚相关的人、事要素。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例如:(引导学生填写教材中的表格) 点评:莫怀戚的《散步》写一家四口在初春田野中散步的事情,其中重点写了选择路线

统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 学会记事教案

统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学会记事 1.学习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把握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提升综合写作能力。 一、导入新课 入学以来,我们一直都在认真观察、体验初中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同学们在记事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大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能有所提高。 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完成一个任务,就是将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情节用文字呈现出来。 二、观看剧情,列情节思路 1.观看电视剧《西游记》第3集中孙悟空被派看守蟠桃园,偷吃仙桃的情节。之后请学生列出写作思路。 明确:学生观看的视频是截取的本集中一个较完整的情节:玉帝被告知孙悟空整日闲游,与众仙称兄道弟,怕他惹是生非,便派他去看守蟠桃园。入园后,土地神为孙悟空介绍仙桃的神奇功效,孙悟空忍不住偷吃仙桃。吃完后悟空变成一个仙桃睡去。 【设计意图】确定写作的情节思路,将事件讲完整,将经过讲清楚。 2.通过展示、交流,发现所呈现的问题。 三、探究方法,实现“具体、生动” 1.通过交流、展示,发现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叙事过于概括,难以吸引读者的问题。 2.探讨方法。 请同学们想想并相互交流一下,用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用文字把这些情节生动地展现出来,引人入胜呢? 预设:为事件的主干“添枝加叶”:将桃的样子、悟空垂涎欲滴的样子、偷桃时的不安心理、吃桃时的贪婪模样等细节,做细致刻画。要多角度全方位关注所写对象的信息:颜色、姿态、质地、容貌、神情、服饰、地点、种类等,一定程度而言,我们传递的信息越丰富,表达就越具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寻找方法,初步做到具体生动。 3.修改作品。 请同学们再观看一遍视频,然后对所写作品加以修改,使之生动、具体。写完后请同学们互相交流探讨。 【设计意图】运用方法,加以实践。 4.总结方法。 教师巡视,查看同学们的写作情况,将精彩的地方记录下来,作为后面方法讲解的示例,并结合《西游记》原著中的精彩细节描写来总结方法。 预设:(1)恰当的修饰语(如:“熟透了的”大桃;大圣“一个翻身”跃上树。) (2)具体可感的词语(如:孙悟空“摘”下一个桃子,不如孙悟空“拽”下一个桃子具体可感。) (3)修辞手法(如:原著中作者写到:“果压枝头垂锦弹,花盈树上簇胭脂”,“先熟的酡颜醉脸,还生的带蒂青皮”,“左右楼台并馆舍,盈空常见罩云霓”,这就用生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桃林之美、仙桃的诱人刻画得如在眼前。)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三篇】学会记事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 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 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 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 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教学难点: 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并与直 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用。 1.本节课会使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讲练结合,协助学生掌握将事 件叙述清楚明白、生动具体的方法。

2.写作部分相对独立,又要与阅读教学相互配合,本课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所选材料立足教材及课外名著,促动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3.写作素材为电视剧《西游记》中剧情,一方面学生较为熟悉,方便写作;另一方面,写作内容有意思,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4.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主思考、写作、交流,教师适当点拨,授之以法。 四、教学过程 (一)设计活动,话语导入 导语:入学以来,我们一直认真观察、体验初中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同学们在记事过程中还存有着一些问题,希望大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能有所提升。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吗?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完成一个任务,就是将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情节用文字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创设情境,设计活动,引入新课。 (二)观看剧情,列情节思路 1.学生观看86版电视剧《西游记》第3集中孙悟空被派看守蟠桃园,偷吃仙桃的情节(时长:5分33秒)。看完后,请同学们先列出写作的情节思路。 注: ①本集主要内容为“大圣闹天宫”:太白金星奉玉帝之命前往花果山招安孙悟空,封他作齐天大圣。玉帝担心孙悟空闲游生事,便派

七上第二单元《学会记事》教学实录

七上第二单元《学会记事》教学实录 前言:假期里看到学生写了一篇《暑假事》,发现问题很多:第一絮絮叨叨,没有故事,第二天真幼稚,故事无义,第三,平铺直叙,故事寡淡。初一的孩子首先要有的写,但初二的孩子慢慢要学会写,最后走向写得好。趁着暑假契机,利用网路平台,在鹿老师的写作阅读聊天室开始了一节习作复习课,从写事开始。这节课的设计不是初始课,可以当成复习课来上。 暑假里的那些事 ——七上第二单元《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记叙要素交代清楚,让文章更加具体完整。 2. 记叙要素艺术展现,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教学过程: 一、聊聊暑假,引出话题 师:暑假过半,不知道同学们暑假生活过得如何?请你用一个字形容你的暑假生活? 生:乱。 生:急。

生:躁。 生:失。 生:狂。 师:看来大家的暑假过得都比较辛苦,比惨来说,我比你们更苦。每天接送娃娃,还要做饭,娃娃的身体还不好,每天去医院做资料,还要备课,参加各种培训,各个团队的活动都有作业,动则三四千字,目前我还有四个课例没写。但觉得暑假里的那些事有苦也有甜,也并没有那么糟糕,今天我们就从暑假生活里的那些事复习一种写作方法——学会记事,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哦。 (设计意图:聊天开课,拉近距离,故事开启,课题引入) 二、聚焦生活,晒晒图文 师:生活虽苦,但我还是苦中作乐,旅行是最好的放松。猜猜我这是在什么情况下拍的照片

生:旅行快乐。网红公路。美妙。 师:其实这真实一件尴尬的事情,我给这幅照片取名《尬》,配画外音为:八一建军节这天,我带着笑宝和妹妹及外甥女首次独立开车去溧阳天目湖游玩,因为不熟悉路况而不小心闯红灯。聪明的你,有没有发现这个句子里的奥秘? 生:有时间、人物、地点、事件。 师:很好,再具体一点。 生: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生:这里有选材的方向。 师:你是个会写作的孩子,眼光很好。学会记事的两个基本要点: 方向明——定内容,定主题。 要素全——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请同学们自选一张照片,给照片命名,也像老师那样给你的图片配上画外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 课时练习(含答案)

写作学会记事 文题一: 下面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兴味索然。请你帮作者“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文题二: 以《那一次,我真》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文题三: 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文题一: 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来“添枝加叶”:一是添加细节,二是融入情感。添加细节,如为什么摔跤、摔跤时的惨状、长辈看到后心疼的目光等。融入情感,就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可以在叙事之中融入个人情感,也可以在结尾处抒发情感,以此点题。 文题二: 这是半命题作文,题目中的“真”是“很、十分”的意思,因此横线上可以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写作时要写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如父母的深爱、朋友的关心、陌生人的帮助,或者做过的好事、受过的委屈等,表现感动、快乐或沮丧等心情。 文题三: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题目是《我们是一家人》。写作时要突出真情。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是立意的核心。可以写家庭成员间的互敬互让,也可以写成员间的关怀与支持,还可以写大家一起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等。 这篇文章的重点应放在叙事上,通过对事情的叙述,表现出家人之间的浓浓真情。写作时要把重点梳理一遍,做到详略得当,条理清楚。 如何记事 1.叙事要完整。记事,必须交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一般需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条理要清晰。每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记叙的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种。 (1)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束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情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第二单元 写作学会记事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 1.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2.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事情,有的事情很有意义,值得赞扬;有的事情却给人留下深刻的教训。把这些事情的全过程或某一阶段、某一侧面如实地、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文章就是叙事作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把一件事叙述得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二、请同学们阅读《学会记事》,并交流阅读心得。 1.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条理要清晰。每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记叙的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种: (1)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情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情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情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2)倒叙。即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情的开头进行叙述。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插叙。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

部编版 初中语文七年级第二单元作文“学会记事”写作同步练习

写作实践 1.导语:成长是无尽的阶梯,一步一步地攀登,回望来路,会心一笑;转过头来,面对前方,无言而努力地继续攀登。成长路上,有欢笑,有感动,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构成了人生的丰富多彩,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一定经历了好多的人和事?请你将这些人和事写下来。 2.学生交流:我曾经经历过 回忆成长经历中最受触动或印象最深的事,选定其中一件,先与同学交流一下,看他们是否也受到了触动。注意语言表达流畅清晰,叙述完整。 3.注意事项: (1)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写出起因、经过、结果。 (2)在结尾处梳理一下自己的感受,比如你为什么对这件事印象深刻,它在你的成长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迹等,可起到篇末点题的作用。 范文: 范文1:我毕竟走过 如酥的小雨,润湿了大地,嫩绿了春草,芬芳了春花。正值青春的我们在这美丽的花季里,欢呼着、奔跑着、跳跃着,走过春花,以期迈向秋实。 “叮零零——”原本悦耳动听的铃声,如今也变得如此难听且烦人。我不得不揉揉朦胧的睡眼,因为今天是星期日,我必须收拾东西回校。乘上车,车内一片安静,再也没有年前的喧闹了,而我,此时却多了一分忧伤与不舍。没办法,在我们这个年龄段,两点一线间的忙碌成了我们生活的主旋律。有时候,会觉得这种生活就像色彩黯淡的水墨画,朴素、清淡,却没有韵味,就连兴趣和爱好也被抛到九霄云外。但是我们都知道,处在这个年龄段的我们,都将面临人生中第一个十字路口。 在这个忙碌的季节,我们也不忘给自己寻找快乐。坐在窗边,偶尔向外一望,会发现整个校园竟是那么的美丽。偶尔和同学说点闲话,课下打会儿篮球,做一下运动;下自习后一起讨论课堂上遗留下来的问题,尽管有时争得面红耳赤,但我们却学到了许多。在我们这个年龄,我们的生活又仿佛一幅流光溢彩的油画,给人一种 旁批 →优美的语句开头,凸显语言功底。 →运用比喻,将生活比作水墨画,写出了学生生活的单调、枯燥。 →过渡句。前半句承接上面忙碌的生活,后半句引起下文描写的快乐。 →再次运用比喻,将生活比作油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优秀教案

第二单元写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要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2.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重点】 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 【教学难点】 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话题指导】 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反复地学习、训练。最好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日记可长可短,记下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周记可详可略,可重点写下生活中那些打动你的人和事。 写清楚是记事的基本要求,一般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事情的经过是记叙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写,写详细些。要把一件事写清楚,动笔之前要先想清楚,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再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 记事是为了传达情感,分享体验,因此,还要学会写得有感情。怎样才能写得有感情呢?关键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同身受的事,说发自内心的话。例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回忆了几件与母亲有关的事,都是“我”的亲身经历,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母亲的热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读后令人感伤不已。我们写作记事文章的时候,也要记真实的事,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切忌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甚至写虚假的情感。 此外,还要注意锤炼语言,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 【作文题目】 一、思路指导

1.(1)掌握材料的主要内容,反复熟悉材料,抓住材料提供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2)找准扩写重点具体描写。要围绕材料所表现的中心去写,不可随心所欲地去表现另一个中心。(3)进行合理想象,扩展材料的内容。想象要合情合理,要以材料的内容为基础,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想象适合生活实际的内容。要有合理的细节描写。 2.(1)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关键词“那一次”为我们限定了写作范围,“那”表示事情是以前发生的,需要进行回忆,“一次”表明所叙述的故事必须是某一特定的时间、地点发生的。(2)补题要精准,中心要明确。补题时要抓住文章的“魂”,突出中心思想,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记叙的重点。“那一次”发生了什么事? 给“我”带来了什么? 结果如何? 等等。(3)抒发真情实感。叙述时注意细节,讲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抒发这件事带给自己的强烈的情感冲击。 3.(1)选材:选择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小事,如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等给你怎样积极的影响,要写出真情实感,表现出家庭生活中的温暖和亲情的可贵。(2)要围绕中心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叙事要完整,注意记叙的六要素。(3)语言上可以借助一些修辞手法,让语言富有感染力。 【范文赏析】 《那一次,我真感动》 【写作素材】 素材一:那一次,我真后悔 素材二:我们是一家人

201x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导学案 新人教版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导学案新人教版1.学会记叙一件完整的事,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学会安排事情的详略,事情的经过重点写,写详细些。 3.写出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步骤一写法指导名师导航 1.写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才能够将事情的经过写得清楚、完整。在六个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重点,而写清楚“经过”是其中的关键。要想把“经过”写得清楚,完整,有意思,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是否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如时间先后,场景变化,情感发展等。(2)是否有一些前后连贯的情节?(3)对重要的情节是否做了较为详细的描写?(4)对涉及的人物是否做了一定程度的刻画? 2.完整叙述事情时,特别要注意条理清晰、巧用顺序。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要做到叙事完整,还要注意过渡与照应。 所谓过渡,是指文章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转换和衔接。它像沟通两岸的桥梁,起着承前启后、贯通全文的作用。 所谓“照应”,就是文章中某些内容的彼此照顾和呼应。即前边写的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的前面要有交代。恰当地运用照应这种手法,能使文章贯通自然、脉络清楚、结构严谨。 4.写出真情实感。 (1)寻找“感动力”,大胆写“我”。 我们作文普遍存在两大毛病;一是流行空谈,空话、假话、套话多;二是目光总是关注别人,不敢写“我”。这就意味着这些作文势必华而不实,虚情假意。只有大胆写“我”,写“我”的生活,写“我”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才能做到有“真情实感”。 (2)要选好文章的“动情点”。 生活是琐碎的,写真情实感不能理解为照搬生活的本来面目,要进行艺术的选择与加工,要找准能够打动读者或者阅卷老师的动情点,也就是要选择能抓住人心的事情。 在选材时必须坚持两个原则: ①真实原则。文章的选材要贴近生活,强调真实。一篇文章,如果材料失真,又何谈抒写真情,使人感动呢?尤其是写记叙文,就应该反映生活的本质,抒发真挚的感情。当然,强调“真实”不是说不能虚构,不等于生活琐事的简单“拷贝”,而是说虚构的情节也应该符合生活的必然规律,即“文学来自生活并高于生活”。 ②细微原则。这里的“细微”就是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我们要善于选取有丰富内涵、能感动人的细小材料,以小见大,在平淡中见真情,于细微处见精神。 步骤二活学活用实战演练 一、文题展示 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在文题的横线上填写表达某种情感或心理的词语。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学会记事 【教学目标】 1.明确如何正确叙事,交待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完整叙事。 2.结合所列的作文提纲,对如何有序叙事,做到心中有数。 3.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完整叙事,合理选用叙述方式。 教学方法 巩固知识,讲练结合。 学法 【教学过程】 一、巩固知识 我们以前学习过的课文以记叙文居多,我们对记叙文应该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来总结一下记叙文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的六要素指的是什么?(学生举手回答) 明确: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表达方式为主,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表达方式为辅,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文的六要素指的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交待要素 过渡:通过复习,我们知道记叙文的一般特点,作为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必须交待清楚的要素。那么,在写作中,如何把记叙的六个要素交待清楚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际的演练来探究一下。(多媒体显示) 乌云像一口大黑锅牢牢地罩着大地,扯天扯地的雨丝织成一张密不可破的网,迷蒙的雨雾像幽灵一样跟随着落魄的行人,似乎到了世界的末日。坑坑洼洼的小路变成了泥泞的世界,好像没有尽头。正逢放假,我深一脚浅一脚踏上回家的路,想一想这一段时间在学校的表现,想到这次考试的成绩,一波波惆怅顿时涌上心头,我几乎失去了回家的勇气。然而,我又能到什么地方去呢?我该怎么面对父母那苍老而又充满期待的眼睛呢? 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怎么走到家的。刚进家门,一股温馨的气息拥抱了我,我只

感到忍了很久的泪这时竟不争气的涌了出来。一切正如我所料,爸妈已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要为我洗尘,“爸……”妈字还没有喊出口,喉咙就像被什么塞住了似的。这时爸妈已经把我背上的书包接了过去,“晓杰,快坐下来吃饭,我们已经等了好半天了。”我慢慢的坐下来,望着满桌丰盛的菜肴,却没有一点味口。深深的愧疚自责一点一点的吞噬着我的心,满腹的愁绪顿时化作苦水,我真想一下子把它们吐出来。“妈,我……”我刚开口,就被妈妈打断了。“你要的鞋子我已经给你买好了,我拿给你试试,看看合不合适?”妈妈放下筷子,走进房里拿出一双漂亮的运动鞋,这时我憋了许久的泪水,终于像决了堤的江水奔涌而出。“爸,上周……”我的话再次被打断了。“上周你说要钱买书,我早已准备好了,上学的时候就给你。”不!不!这都不是我想要的,我最需要的是你们的谅解,因为我这次考试考砸了,我对不起你们…… 憋在心里的话让我难受极了!坐在自己的房里,默默地拿出书本,零乱的思绪怎么也理不清。羞愧的泪水在心里恣情泛滥,在脸上纵横。这时肩膀上有轻轻的拍动,把我从迷惘中唤醒,“孩子,一切我和你妈都知道了!”爸爸温和的对我说,“一次失败并没有什么,重要的是要能从失败中站起来。诺贝尔,爱迪生经历过多少失败?但他们最终都获得了成功,巴顿将军就是从蜘蛛结网中获得启示,最后打败了德国军队。只要你振作起来,一如既往的努力,爸爸相信,你一定能行!”像一股清凉的溪水缓缓地流过我的全身,像一根柔和的羽毛慢慢的拂过我的心田,我的心终于平静下来。 这一觉睡得真踏实,清早起来,只觉得浑身充满了使不完的劲。推开窗,雨已经停了,一缕灿烂的阳光洒在包含于水的绿叶上,折射出七彩的光芒,身子轻得像初春的燕子,我真想飞起来。 让我轻轻地告诉你:我有一双善解人意,善于教育人的父母,是他们让我轻松的走过人生的雨季,快速稳健地走向成熟的金秋。 请找出本文中记叙的六要素,并思考,如何把六要素交待清楚。(合作交流、讨论)明确——时间:放假回家地点:家里人物:我、爸爸、妈妈事件的起因:考试没考好,回家的路上心情低落经过:爸爸妈妈热情地招呼我,不提成绩的事。结果:爸爸温和地找我谈心,消除了我的心理阴影,重新振作起来。 结合这篇文章和自己的写作实践,交待六要素还有哪些技巧?(合作交流、讨论)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写作《学会记事》 教学目标:1.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2.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教学重点: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 教学难点: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18节) 导入:一、谈话导入: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事情,有些事情很有意义,值得赞扬;有的事情却给人留下深刻的教训。把这些事情的全过程或某一阶段、某一侧面如实地、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文章就是叙事作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把一件事叙述得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新授:二、请同学们阅读《学会记事》,并交流阅读心得。 讨论:1.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条理要清晰。每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记叙的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种: (1) 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 写,可以将事情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情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情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2)倒叙。即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情的开头进行叙述。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插叙。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3.结构要完整。要注意文章开头与结尾的安排,做到首尾呼应,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4.要写真情实感。 (1)选择真实的材料来写。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不仅要

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写作 学会记事 范文示例赏析

我们是一家人 【写作实践】 依据自己“要素记录”的“变态生活”,运用“慢镜头切分,原生态还原”的详略得当叙事策略,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习作一 一件难忘的事 游田 听说过乱丢垃圾被居委会罚款,乱摆摊被城管罚款,超载、闯红灯被交警罚款……还从没听说过被老师罚款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听我细细道来。 由于缺乏环保意识,我班的同学特别是男同学经常乱吐口痰,教室里经常突然发出“呸”的一声,令人十分恶心。为此老班发布了N道禁令,可是收效甚微。这不,一下逮住了十几位典型,很不幸我也给老班揪了出来。没办法呀,其实老班和颜悦色苦口婆心多次劝过我们要吐在纸巾上,放进垃圾袋。可同桌小迷的纸巾早被我用完了——不好意思,我这人从不买纸巾。老班发布了下午收2元罚款的命令以后便走了,我们立即开起了小会。 一同学说:“想不到老师也会罚款,她也够狠的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罚款只能由执法部门进行,所以我们有权控告她。”一位深得政治老师真传的同学发话了。 “对,告她!”另外一位受害者也附和道。 “但她平时总是那样和蔼可亲,对我们那么好,还是不要吧。”我有些犹豫。 “哎,你管这些干吗,她这叫口蜜腹剑、笑里藏刀,我们告她没商量。”一同学脱口而出。 我们沉默了一会儿,一个逻辑思维严密的同学分析道:“假设我们告了她,我们必定要花时间去整理材料,这会浪费我们多少时间?初三的岁月不饶人啊,我可耗不起!再说真把她告下了课,新来的老师说不定很凶嘞!” “就是,要找这么好的老班,也难了。”立即有人附和。 “所以我觉得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刚才那位又接着说。 大家觉得在理,都无奈地点了点头,各自想法准备罚款去了。 下午,我们极不情愿地来到办公室,把钱放在老班的办公桌上。老班耐心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宋燕北京市牛栏山一中实验学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教学难点: 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并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本节课会运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讲练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将事件叙述清楚明白、生动具体的方法。 2.写作部分相对独立,又要与阅读教学相互配合,本课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所选材料立足教材及课外名著,促进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3.写作素材为电视剧《西游记》中剧情,一方面学生较为熟悉,方便写作;另一方面,写作内容有意思,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4.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主思考、写作、交流,教师适当点拨,授之以法。 四、教学过程 (一)设计活动,话语导入 导语:入学以来,我们一直认真观察、体验初中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同学们在记事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大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能有所提高。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吗?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完成一个任务,就是将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情节用文字呈现出来。 【设计意图】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创设情境,设计活动,引入新课。 (二)观看剧情,列情节思路 1.学生观看86版电视剧《西游记》第3集中孙悟空被派看守蟠桃园,偷吃仙桃的情节(时长:5分33秒)。看完后,请同学们先列出写作的情节思路。 注: ①本集主要内容为“大圣闹天宫”:太白金星奉玉帝之命前往花果山招安孙悟空,封他作齐天大圣。玉帝担心孙悟空闲游生事,便派他看守蟠桃园。王母娘娘蟠桃会没有邀请孙悟空,惹怒了他。孙悟空大闹蟠桃会,天兵天将与之展开激战,但无法降伏他。最后太上老君将悟空带回,投入八卦炉中,用三味真火烧炼。不料猴王炼就一双火眼金睛,盛怒之下,打上灵霄宝殿。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 【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2.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重点: 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教学难点: 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事情,有些事情很有意义,值得赞扬;有的事情却给人留下深刻的教训。把这些事情的全过程或某一阶段、某一侧面如实地、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文章就是叙事作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把一件事叙述得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二、请同学们阅读《学会记事》,并交流阅读心得。 1.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然

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条理要清晰。每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记叙的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种: (1) 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情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情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情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2)倒叙。即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情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3)插叙。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3.结构要完整。要注意文章开头与结尾的安排,做到首尾呼应,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