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片机高级实训项目教程(I)

单片机高级实训项目教程(I)

单片机高级实训项目教程(I)
单片机高级实训项目教程(I)

21.拉幕式数码显示技术

1.实验任务

用AT89S51单片机的P0.0/AD0-P0.7/AD7端口接数码管的a-h端,8位数码管

的S1-S8通过74LS138译码器的Y0-Y7来控制选通每个数码管的位选端。

AT89S51单片机的P1.0-P1.2控制74LS138的A,B,C端子。在8位数码管上

从右向左循环显示“12345678”。能够比较平滑地看到拉幕的效果。

2.电路原理图

图4.21.1

3.系统板上硬件连线

(1.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0.0/AD0-P0.7/AD7用8芯排线连接到“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的a-h端口上;

(2.把“三八译码模块”区域中的Y0-Y7用8芯排线连接到“动态数码显示”

区域中的S1-S8端口上;

(3.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0-P1.2端口用3根导线连接到“三八译码模块”区域中的A、B、C“端口上;

4.程序设计方法

(1.动态数码显示技术;如何进行动态扫描,由于一次只能让一个数码管

显示,因此,要显示8位的数据,必须经过让数码管一个一个轮流显

示才可以,同时每个数码管显示的时间大约在1ms到4ms之间,所以

为了保证正确显示,我必须每隔1ms,就得刷新一个数码管。而这刷

新时间我们采用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T0来控制,每定时1ms对数码

管刷新一次,T0采用方式2。

(2.在进行数码显示的时候,要对显示单元开辟8个显示缓冲区,每个显示缓冲区装有显示的不同数据即可。

5.程序框图

主程序框图

中断服务程序框图

单片机实训报告范文精选5篇

单片机实训报告范文精选5篇 实训报告是展示自身实训收获成长的重要报告,那么实训报告该如何写呢?小编精选了一些关于实训报告的优秀范例,一起来看看吧。 单片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在学校学习期间我有幸的参加了学校的单片机学习小组,在小组里我了解了什么是单片机,单片机有哪些用途,利用单片机可以实现哪些功能来方便人们的生活如交通灯,时钟,还有手机中,电子玩具等等,它们里面都有单片机的存在来实现某种功能。通过在单片机小组里的学习我简单总结了几点心得和体会: 第一:万事开头难,要勇敢的迈出第一步,不要总找借口说没有学习过就总推脱。凡事都有第一步可以先可简单的来,然后可以逐步的向深层次学习。可以从建项目开始,然后可以找一个简单的小程序先把它敲进单片机内然他运行起来,感觉一下单片机的运行,让自己了解单片机整个运行。 第二:对于知识点,学过的要掌握牢固,对于没有学的和暂时用不到的先不用学习。比如:小灯得点亮就没有用到中断可以先不用看。这样可以避免知识过多记不住的麻烦。对于程序这里的知识点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次上,一定要结合着程序进行学习这样才能掌握的很牢靠,当用到哪里的知识点不记得了可以去看书,对于用不到的可以不去看。 第三:程序不要只是看别人得,一定要自己写过才是自己的。开始

不懂可以参考别人的,看看每一句代表着什么意思,能够实现什么现象。明白之后自己再重新写一遍,你会发现看别人的能懂到自己写的时候很困难。当你自己能写出来的时候说明你真懂了。 第四:一定要学会程序调试的方法。有时候把程序写完了然后运行时不能实现理想的现象。这时有人就晕了不知该怎么办,然后就去问别人。当别人找出问题出在哪里时就会恍然大悟。其实当遇到问题一定要自己尝试着解决,不能遇到问题就去问别人。自己一定要掌握解决问的方法和思路。 第五:在学习初期看别人的代码,学习别人的思路这个很有用。通过看别人的代码特别是有多年编程经验的人的程序,可以迅速提高自己的编程水平。也可以结合着别人的手法,与自己的想法结合在一起写出更好的程序。但是切记将学习变成抄袭,不能认为抄袭别人的你就学会了,这样只能使你退步。第六:面对一个新项目时,自己一定要多想想,不要急着去看别人是怎么写的。有的人看到新项目时就去找别人的然后抄一小段,自己在写几句,放在一起完成任务,虽然省时间但不利你的学习。当你遇到一新项目时你应该先想一下程序的构架,想想如何来完成。然后自己动手去写,当你遇到实在是没办法解决的问题时再去请教别人,看他是怎么处理的,学习他的方法。这样起码你自己想过了,有自己的思路不会受到别人的影响,这样更容易提高自己。 在单片机的学习开始时感觉很吃力,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慢慢的对

单片机课程设计(温度控制系统)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题目: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姓名: 学院: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年5月31日 摘要: (3) 一、系统设计 (3) 1.1 项目概要 (3) 1.2设计任务和要求: (4) 二、硬件设计 (4) 2.1 硬件设计概要 (4) 2.2 信息处理模块 (4) 2.3 温度采集模块 (5) 2.3.1传感器DS18b20简介 (5) 2.3.2实验模拟电路图 (7) 2.3.3程序流程图 (6) 2.4控制调节模块 (9) 2.4.1升温调节系统 (9) 2.4.2温度上下限调节系统 (8) 2.43报警电路系统 (9) 2.5显示模块 (12) 三、两周实习总结 (13) 四、参考文献 (13) 五、附录 (15)

5.1原理图 (15) 摘要: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温度是常用的测量被控因素。本设计是基于51单片机控制,将DS18B20温度传感器实时温度转化,并通过1602液晶对温度实行实时显示,并通过加热片(PWM波,改变其占空比)加热与步进电机降温逐次逼近的方式,将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通过按键调节温度报警区域,实现对温度在0℃-99℃控制的自动化。实验结果表明此结构完全可行,温度偏差可达0.1℃以内。 关键字:AT89C51单片机;温控;DS18b20 一、系统设计 1.1 项目概要 温度控制系统无论是工业生产过程,还是日常生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过低或过高的温度环境不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对机器和工作人员的寿命产生严重影响,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给生活生产带来许多利的因素,基于AT89C51的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与传统的温度控制相比具有操作方便、价价格便宜、精确度高和开展容易等优点,因此市场前景好。

单片机实训的心得体会

单片机实训报告 一周的实训,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发现单片机。期间我学会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在这次单片机实训中我们巩固了我们平时所学的内容;加深了对各种调试和仿真软件的使用技能;掌握了单片机应用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首先,我们要从所给定的元器件中设计出6个不同的电路,并编写程序实现相关任务要求。我们小组设计出的电路主有: (1)数码管轮流显示百十个位的数。要求:数据来源于拨码开关;个位显示完毕停留的时间稍微长些。 (2)定时计数器实现对外部脉冲计数5次后,流水灯的状态由亮点左流动转化成闪烁5次,然后回到初始状态。 (3)单键改变流水灯状态。按键一旦按下,流水灯状态由暗点右流动转化成闪烁8次,然后回到初始状态。 (4)双键改变流水灯状态。按键K0(连接INT0)按下,流水灯状态由亮点左流动,转化成闪烁5次,然后回到初始状态;按键K1(连接INT1)按下,流水灯状态由亮点左流动,转化成暗点右流动至最右端,然后回到初始状态;并且按键K1级别高于K0。 (5)串口输出数据,实现在2个数码管上显示60秒计数器。 (6)在集成的8位数码管上动态显示出:1——8的效果。

其次,我们要对我们所设计的电路进行电路布局、连线,检查电路是否出现错误或者遗漏。 然后,学会用KEIL软件调试程序,并用该软件菜单的各项调试工具和窗口。再结合硬件和软件,进行整体调试。 最后,当我们根据相关要求从所给定的元器件中设计出6个不同的电路、编写程序、线路布局,调试成功,我们的设计就完成了。 在这实训期间我深刻的认识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必须是相结合的,也许在实训时会有很多各种软、硬件等故障。 在编程时我们就出现了很大的障碍, 本来还以为编程会很简单的,等到实际操作起来才知道它的复杂性,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得心应手, 最后不得不求出其他小组,原来本身程序的思维是正确的,只是步骤中有点小错误,所以导致整个程序的结果很乱。 我们在做双键改变流水灯状态的电路时又发现了一个头痛的问题,发光二极管不亮、开关不管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检查了好几遍就是没有发现问题,快要失去耐心是发现少两连接了两根线,这是个好现象让我们有了继续往下的勇气,终于在反复的检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发光二极管不亮的正负方向反了,开关接错了位置,这才导致连接线路期间的错误不断。结果是可喜的,在我们小组竭尽全力,同学老师的帮忙下,我们的电路很成功。

单片机最小系统课程设计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绪论 . (1) 1.1 单片机的概述 (1) 1.2 单片机的基本结构 (1) 第2章单片机最小系统介绍 (4) 2.1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介绍 (4) 2.2电路设计方案 (4) 第3章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硬件设计 (7) 3.1硬件原理图 (7) 3.2系统各组成模块介绍 (8) 3.2.1 振荡电路 (8) 3.2.2 电源电路 (7) 3.2.3 程序下载电路 (9) 3.2.4 外存储电路 (10) 3.2.5 数码管显示电路和矩阵键盘电路 (11) 3.2.6 液晶显示电路 (12) 3.2.7 复位电路 (13) 第4章安装与调试 (15) 4.1调试方法和结果 (15) 4.1.1电源部分安装调试 (15) 4.1.2 STC89C52单片机最小化系统主控制部分安装调试 (15) 4.1.3 程序下载部分电路安装调试 (16) 4.1.4 外存储电路调试 (16) 4.1.5 数码管显示电路和键盘电路调试 (16) 总结和体会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 (20)

单片机实训心得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单片机实训报告 心得体会 为期一周的单片机实训结束了,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学到了很多东西,不管怎么样,先感谢学校给我的这么多机会,真正的学到了东西。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就学习了单片机这门课程,感觉是有点难。也不知道整个学习过程是怎么过来得,可是时间不等人。不过在学习中,我才发现学习单片机不仅仅需要软件的知识,还需要硬件的知识。我买了一个单片机在实践中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没有相应的硬件知识,我连单片机怎么和电脑相连都不知道,我为我当初的想法感到羞愧。单片机是一门很好的学问,需要我去钻研它。 不过在学习中,我才发现学习单片机不仅仅需要软件的知识,还需要硬件的知识。我买了一个单片机在实践中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没有相应的硬件知识,我连单片机怎么和电脑相连都不知道,我为我当初的想法感到羞愧。单片机是一门很好的学问,需要我去钻研它。 时光飞逝,一转眼,一个学期又进尾声了,本学期的单片机综合课程设计也在一周内完成了。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说起课程设计,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设计的预习,认真的研究老师给的题目,选一个自己有兴趣的题目。其次,老师对实验的讲解要一丝不苟的去听去想,因为只有都明白了,做起设计就会事半功倍,如果没弄明白,就迷迷糊糊的去选题目做设计,到头来一点收获也没有。最后,要重视程序的模块化,修改的方便,也要注重程序的调试,掌握其方法。 在全组人竭尽全力,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程序基本编写成功,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享受我们成果之时,不得不感慨单片机的重要性与高难度性,所以为期一周的单片机课程设计没有浪费我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让我们对单片机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虽然最后结果是出来了,可这与老师的精心指导是分不开的她引导我们的思路,本来一窍不通的我们经过老师的点拨基本上通了,所以老师是功不可没的。 总而言之,单片机课程设计对于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从中受益匪浅。

单片机高级实训项目教程(I)

26.点阵式LED简单图形显示技术 1.实验任务 在8X8点阵式LED显示“★”、“●”和心形图,通过按键来选择要显示的图形。 2.电路原理图 图4.26.1 3.硬件系统连线 (1).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端口用8芯排芯连接到“点阵模块” 区域中的“DR1-DR8”端口上; (2).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端口用8芯排芯连接到“点阵模块” 区域中的“DC1-DC8”端口上; (3).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2.0/A8端子用导线连接到“独立式键 盘”区域中的SP1端子上; 4.程序设计内容 (1).“★”在8X8LED点阵上显示图如下图所示 12H,14H,3CH,48H,3CH,14H,12H,00H (2).“●”在8X8LED点阵上显示图如下图所示 00H,00H,38H,44H,44H,44H,38H,00H (3).心形图在8X8LED点阵上显示图如下图所示 30H,48H,44H,22H,44H,48H,30H,00H 5.汇编源程序 CNTA EQU 30H COUNT EQU 31H

ORG 00H LJMP START ORG 0BH LJMP T0X ORG 30H START: MOV CNTA,#00H MOV COUNT,#00H MOV TMOD,#01H MOV TH0,#(65536-4000) / 256 MOV TL0,#(65536-4000) MOD 256 SETB TR0 SETB ET0 SETB EA WT: JB P2.0,WT MOV R6,#5 MOV R7,#248 D1: DJNZ R7,$ DJNZ R6,D1 JB P2.0,WT INC COUNT MOV A,COUNT CJNE A,#03H,NEXT MOV COUNT,#00H NEXT: JNB P2.0,$ SJMP WT T0X: NOP MOV TH0,#(65536-4000) / 256 MOV TL0,#(65536-4000) MOD 256 MOV DPTR,#TAB MOV A,CNTA MOVC A,@A+DPTR MOV P3,A MOV DPTR,#GRAPH MOV A,COUNT MOV B,#8 MUL AB ADD A,CNTA MOVC A,@A+DPTR MOV P1,A INC CNTA MOV A,CNTA CJNE A,#8,NEX MOV CNTA,#00H NEX: RETI

单片机实训报告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实训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实训总成绩:

一、节日彩灯设计 题目:8位逻辑电平模块上的LED小灯从左向右呈现“鞭甩”的实验现象,状态间隔为0.25秒;按键1开始,按键2结束。 原理图 程序代码: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char tab[]={0x7f,0x3f,0x1f,0x0f,0x07,0x03,0x01,0x00}; sbit S1=P1^4; sbit S2=P1^7; unsigned char i,j; delay(unsigned int x) { for(j=0;j

for(i=0;i<10;i++); } void main() { uchar i,b,d; while(1) {if (S1==0) {delay(50); if(S1==0); S1=b; b=0; {for(i=0;i<8;i++) { P2=tab[i]; delay(50); {if (S2==0) {delay(50); if(S2==0); S1=d; d=1; P2=0xff; }} } } } } } 设计思想总结 用C语言程序控制单片机最小系统,使IO口输出高低电平控制彩灯电路的闪烁。节日彩灯控制器是利用将单片机的CPU、RAM、ROM、定时器/计数器及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特点。通过其与发光二极

管及驱动电路的连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硬件电路。然后通过对单片机的ROM 进行编程,实现对彩灯闪烁的控制。 二、定时器实现流水灯 题目:利用定时器/计数器T0产生2秒钟的定时,每当2秒定时到来时,更换指示灯点亮,依次循环点亮。 原理图 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t lamp = 0xfe ; int cnt = 0; main() {P2 = 0xfe; TMOD = 0x01; TL0 = (65536 - 50000) % 256; TH0 = (65536 - 50000) / 256; TR0 = 1 ; ET0 = 1;

单片机课程设计_排队叫号系统设计

单片机系统 课程设计 成绩评定表 设计课题排队叫号系统设计 学院名称: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地点: 设计时间: 指导教师意见: 成绩: 签名:年月日

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排队叫号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地点: 课程设计时间: 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题目 课题性质工程设计课题来源选题指导教师 主要内容(参数) 利用排队叫号系统,实现以下功能: 1、取票:顾客取一张号票吗,上面有号码、等候人数、时间等 2、休息等待:持号票在休息区休息并留意显示屏音箱叫号 3、按键叫号:工作人员办完一笔业务后按下叫号器上的下一位按钮 4、前去办理:叫号时根据显示屏音箱的信息到指定位置享受一对一的服务。 任务要求(进度) 第1-2天:熟悉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查阅技术资料,确定设计方案。 第3-4天:按照确定的方案设计单元电路。要求画出单元电路图,元件及元件参数选择要有依据,各单元电路的设计要有详细论述。 第5-6天:软件设计,编写程序。 第7-8天:实验室调试。 第9-10天: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要求内容完整、图表清晰、文理流畅、格式规范、方案合理、设计正确,篇幅不少于6000字。 主要参考资料[1] 康万新.毕业设计指导及案例剖析—应用电子技术方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杨连国.医院智能排队叫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东南大学,2006. [3] 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审查意见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8051单片机教程

实验一:扩展存储器读写实验 一.实验要求 编制简单程序,对实验板上提供的外部存贮器(62256)进行读写操作。 二.实验目的 1.学习片外存储器扩展方法。 2.学习数据存储器不同的读写方法。 三.实验电路及连线 将P1.0接至L1。CS256连GND孔。 四.实验说明 1.单片机系统中,对片外存贮器的读写操作是最基本的操作。用户藉此来熟悉MCS51单片机编程的基本规则、基本指令的使用和使用本仿真实验系统调试程序的方法。 用户编程可以参考示例程序和流程框图。本示例程序中对片外存贮器中一固定地址单元进行读写操作,并比较读写结果是否一致。不一致则说明读写操作不可靠或该存储器单元不可靠,程序转入出错处理代码段(本示例程序通过熄灭一个发光二极管来表示出错)。读写数据的选用,本例采用的是55(0101,0101)与AA(1010,1010)。一般采用这两个数据的读写操作就可查出数据总线的短路、断路等,在实际调试用户电路时非常有效。 用户调试该程序时,可以灵活使用单步、断点和变量观察等方法,来观察程序执行的流程和各中间变量的值。 2.在I状态下执行MEM1程序,对实验机数据进行读写,若L1灯亮说明RAM读写正常。

3.也可进入LCA51的调试工具菜单中的对话窗口,用监控命令方式读写RAM,在I状态执行SX0000↓ 55,SPACE,屏幕上应显示55,再键入AA,SPACE,屏幕上也应显示AA,以上过程执行效果与编程执行效果完全相同。 注:SX是实验机对外部数据空间读写命令。 4.本例中,62256片选接地时,存储器空间为0000~7FFFH。 五.实验程序框图 实验示例程序流程框图如下: 六.实验源程序: ORG 0000H LJMP START ORG 0040H START:

单片机实验心得体会3篇

单片机实验心得体会一:单片机实验心得体会 时间过得真快,不经意间,一个学期就到了尾声,进入到如火如荼的期末考试阶段。 在学习单片机这门课程之前,就早早的听各种任课老师和学长学姐们说过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多做单片机实验。 这个学期,我们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还在实验室做了7次实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强化理论知识。 现在,单片机课程已经结束,即将开始考试了,需要来好好的反思和回顾总结下了。 第一次是借点亮led灯来熟悉keil软件的使用和试验箱上器材。第一次实验体现了一个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敏感度。虽然之前做过许多种实验。但依旧发现自己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对已懂的东西没耐心听下去,容易开小差;在听老师讲解软件使用时,思路容易停滞,然后就跟不上老师的步骤了,结果需要别人再次指导;对软件的功能没有太大的热情去研究探索,把一个个图标点开,进去看看。所以第一次试验相对失败。鉴于此,我自己在宿舍下载了软件,然后去熟悉它的各个功能,使自己熟练掌握。 在做实验中,第二个问题应该是准备不充分吧。一开始,由于没有课前准备的意识,每每都是到了实验室才开始编程,完成作业,导致每次时间都有些仓促。后来在老师的批评下,认识到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老师提前把任务告诉我们,就是希望我们私下把程序编好。于是我便在上机之前把程序编好,拷到u盘,这样上机时只需调试,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样就会节约出时间和同学讨论,换种思路,换种方法,把问题给吃透。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是作为我们这个专业的基本素质。 三是我的依赖性很大,刚开始编程序时喜欢套用书上的语句,却对语句的理解不够。于是当程序出现问题时,不知道如何修改,眼前的程序都是一块一块的被拼凑整合起来的,没法知道哪里错了。但是编程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容不得半点错误。于是便只能狠下决心,坚持自己编写,即使套用时,也把每条语句弄懂。这也能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还有一次实验是调出电脑里的程序,让它在试验箱上实现其功,让我们去体会别人编程的技巧和程序逻辑美感。看了之后,不得不说我目前的水平简直太小儿科了。还有连线也是个问题,

单片机课程设计

《单片机原理及实训教程》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单片机智能流水灯控制器 院系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 12级电气(一)班 姓名侯东伟学号 2012481015 设计地点实验楼 指导教师翟红程职称副教授 指导教师签字 设计日期 14年6月16——14年6月22

目录 封面-------------------------------1 目录-------------------------------2 前言-------------------------------3 一、设计要求及M C S-51单片机简介-----------4 二、硬件组成-----------------------5 三、电源提供系统-------------------6 四、程序流程图---------------------7 五、晶振延时计算-------------------8 六、源程序-------------------------8 七、元件清单---------------------10 结束语----------------------------11 参考文献---------------------------11

前言 自计算机问世以来,单片机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流水灯控制系统中,单片机更是取代了由齿轮调节延迟时间的旧式市发展速度,成为日后此系统中的核心部分。由于单片机具有一些突出的优点:体积小、重量轻、电源单一、功耗低;功能强、价格低;数据大都在单片机内部传送,运行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所以单片机被广泛的应用于测控系统、数据采集、智能仪器仪表、机电一体化产品、智能接口、计算机通信以及单片机的多级系统等领域。 本文主要用的是单片机,课题名称为单片机智能流水灯控制。通过本课题的设计以后,使我了解到了单片机的许多方面的应用。本课程设计介绍了一种由MCS-89C51集成块编程实现的控制电路,它完成了单片机流水灯控制功能,并给出了具体的硬件电路和相应的程序。这种控制电路可靠性,灵活性高,使用范围广,特别适合中小城市的交通灯、霓虹灯等的应用。而且,它对其他类似系统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通过本次实训实习,使我掌握了一定的电子产品设计、制作技能和调试技术,巩固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LED 单片机控制系统流水灯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单片机应用技术》整体教学设计 (2015~2016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单片机应用技术 所属系部:信息与智能工程系 制定人:郭志勇巩雪洁 合作人:李自成张留忠 制定时间:2016.1.16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主要是以智能控制、智能电子产品、智能机器人工程项目为主线,采用企业真实工作任务,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对国内外广泛应用的MCS-51系列单片机的AT89S52单片机工作原理、应用系统的剖析,使学生获得有关单片机硬件、 软件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编程入门知识以及用C 语言进行程序设计、运行、调试等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岗位分析: 本课程主要培养具有智能电子产品和智能控制设计、分析、调试和制作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可以从事智能电子产品和智能控制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等相关工作,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与岗位

2. 课程分析: 本课程是计算机控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相关专业的职业能力必修课程,是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在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基于单片机应用技术的课程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单片机应用技术的课程结构 位于最底层的是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也是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位于最上层的是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既专业课程。基于单片机应用技术的课程结构实现了无缝对接,同时也是我们学校其它相关专业的骨干课程,如嵌入式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数控技术等专业都开设本课程。 二、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 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熟练使用Proteus仿真软件、C语言编程,能完成简单的智能电子产品和智能控制设计开发;能根据智能电子产品和智能控制设计要求进行元器件焊接组装、软硬件调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为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奠定良好基础。 能力目标: (1)会运用keil集成开发环境,能用C语言编写控制程序、下载调试、查

单片机实训报告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实 训 报 告 班级:应电14.2班

摘要: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项目化教程》这本书根据教育部新的教学改革要求和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以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与课程改革成果进行编写。全书通过6个典型项目任务,着重介绍单片机基本原理及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技巧,包括流水灯控制系统设计、简易数字时钟设计、数字电压表设计、低频信号发生器设计、数据存储及回放系统设计和窗帘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等。本书采用“理实一体、项目化教学”模式进行容编排,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设计的相关知识点融入项目中进行讲解,易教易学,效果良好。 目录 摘要·· 2 目录·· 2 实训名称·· 3 实训地点·· 3 实训时间·· 3 实训目的·· 3 实训项目·· 3

项目1· 3 项目2· 4 项目3· 5 项目4· 6 实训总结·· 7 实训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实训地点:行政楼523 实训时间:2016.6.27—6.30 实训目的: 1、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 思路和方法。 2、掌握C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3、通过训练能够读懂较为复杂的C语言源程序并具备基本C语言程序设 计的能力。 4、熟练掌握各种常用类的定义继承文件的应用,为更好的理解面向对象 打下更好的基础。 5、掌握面向对象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综合程序设计的能力。 6、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找资料的能力。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交

流、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7、通过实训检查自己学习上的不足,达到熟练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 技能。 实训项目: 项目1 点亮一个LED,每隔一定时间循环熄灭、点亮… 设计思路:端口送高电平,led熄灭,延时1s,端口送低电平,led点亮,延时1s,就这样一直循环。 程序 #include typedef unsigned char UINT8; typedef unsigned int UINT16; void DelayMs( UINT16 Ms ) { UINT8 i; while (Ms--) { for ( i = 0; i < 114; i++ ); } } void main (void) { while(1) { L2 = 1; DelayMs(1000); L2 = 0; DelayMs(1000); } }

大学生单片机实习总结

大学生单片机实习总结 ,我们将为大家提供关于20XX年实习报告的信息,敬请期待! :xx :实习报告范文| 实习报告模板| 会计实习报告 | 大学生实习报告 | 顶岗实习报告 | 金工实习报告 | 毕业实习报告 |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 | 生产实习报告 |实习周记 | 3000字范文 大学生单片机实习总结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说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现代的科学研究得到了质的飞跃,那么可编程控制器的出现则是给现代工业控制测控领域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在现代社会中,温度控制不仅应用在工厂生产方面,其作用也体现到了各个方面。本学期我们就学习了单片机这门课程,感觉是有点难呢。也不知道整个学习过程是怎么过来得,可是时间不等人。 时光飞逝,一转眼,一个学期又进尾声了,本学期的单片机实习课题也在一周内完成了。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说这次实习,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程序调试,认真的研究老师给的题目。其次,老师对实验的讲解要一丝

不苟的去听去想,因为只有都明白了,做起产品就会事半功倍,如果没弄明白,就迷迷糊糊的去做,到头来一点收获也没有。最后,要重视程序的模块化,修改的方便,也要注重程序的调试,掌握其方法。 虽然这次的实习算起来在实验室的时间只有几天,不过因为我们都有自己的实验板,所以在宿舍里做实验的时间一定不止三天。硬件的设计跟焊接都要我们自己动手去焊,软件的编程也要我们不断的调试,最终一个能完成课程设计的劳动成果出来了,很高兴它能按着设计的思想与要求运动起来。 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问题,第一、不够细心比如由于粗心大意焊错了线,由于对课本理论的不熟悉导致编程出现错误。第二,是在学习态度上,这次课设是对我的学习态度的一次检验。对于这次单片机综合课程实习,我的第一大心得体会就是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要求具备的首要素质绝对应该是严谨。我们这次实习所遇到的多半问题多数都是由于我们不够严谨。第三,在做人上,我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你足够坚强,有足够的毅力与决心,有足够的挑战困难的勇气,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 通过这次单片机实习,我不仅加深了对单片机理论的理解,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当中去,而且我还学会了如何去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从而不断地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题目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选题要求 1、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时长两星期,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课程设计,每组学生人数为2~3人,报告雷同超过60%者,成绩记不及格! 2、学生需要在附后的设计题目总表中进行选题,2周完成选题,并开始课程设计工作! 3、1月30日下午进行答辩 均采用S3C2440为CPU,其它元件自选 ADS1.2 C语言编程 流程图/结构图 软件+硬件 智能家居、网络、视频、图像采集与压缩(摄像头+JPEG压缩) 工业仪表及应用 农业应用 交通 机器人 车船定位 智能仪表:示波器(ADC采集+LCD显示)、逻辑分析仪(多路GPIO采集+LCD显示)、频谱仪(ADC采集+FFT分析+LCD显示) 附: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题目 ARM-Linux 嵌入式系统在农业大棚中的应用(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棚栽农作物生长的3 大要素。为了实现农业大棚中这3 种要素数据的远程实时采集,引入了当前嵌入式应用中较为成熟的ARM9 微处理器和Linux 嵌入式操作系统技术, 采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HM1500 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NAP221A ,设计一种基于TCP/ IP 协议的嵌入式远程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方案。从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2 方面对该系统进行具体设计。) 1. ARM系统在LED显示屏中的应用(利用ARM系统控制彩色LED显示屏) 2. ARM 嵌入式处理器在智能仪器中的应用(设计一种基于ARM 嵌入式处理器系统的智 能仪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 并结合Linux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给出一套完整的任务调度和管理的方法, 最后用实例说明)【数字示波器?】 3. ARM系统在汽车制动性能测试系统中的应用(采用ARM系统构建一个路试法的汽车制动性能测试系统) 5. 基于ARM系统的公交车多功能终端的设计(完成电子收费、报站、GPS定位等功能)

单片机硬件实验教程

一、实验板的介绍及其下载方法 注意事项: 1.请勿随意插拔实验板上有关的芯片! 2.请勿随意拔出实验板中的有关跳线! 3.请勿用手接触实验板上焊盘,防止静电! 4.做完实验,请把实验板、下载线、下载板完整的交还给实验老师! 1.实验板的介绍: 单片机硬件实验不同于之前的软件模拟实验,软件模拟实验只是让PC机模拟单片机来进行程序的运行,而硬件实验是让真正的硬件单片机来执行我们所编写的代码。 硬件实验是基于市面上现成的实验箱上来完成的,实验箱本身的功能是比较复杂和强大的,我们只需要关注于我们实验中所涉及到的部分,与本次试验无关的可以不用看。 实验板的原理图如下: 我们可以把整个电路分为3个部分:

一、单片机最小系统:能够保证单片机运行的最简单的配置,主要包括:单片机+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电源。 单片机电路: 复位电路:让单片机上电之后可靠的复位。本系统支持51和AVR两种单片机的复位,可以跳线来进行选择。一般实验下我们选择51来进行复位,即1和2短接。 时钟电路:给单片机提供一个时钟。 电源:本实验板可以外接DC或者通过USB来进行供电。 二、下载电路:在PC机上编写完程序之后,我们要通过下载电路把PC上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的ROM中。

本实验板支持STC89C52和AT89S52两种单片机程序的下载。但两者的下载方式完全不一样。 AT89S52的下载接口:通过一根10芯的排线把实验板和下载板连接起来,然后把下载板插入PC的USB接口中。 STC89C52的下载电路:STC系列的单片机实际上都是通过单片机的串口进行下载程序的。所以硬件上只要添加一个串口电平转换的芯片MAX232,就可以实现单片机和PC的通信。此电路已经集成在实验板上了。由于考虑到很多笔记本电脑不带串行接口,所以我们配置了一个USB转串口线,不过要使用转串口,需要添加驱动程序。 三、外部功能模块:单片机就是通过外部功能模块来实现检测和控制作用。比如通过LED 来发光;通过数码管来进行显示;通过继电器来进行控制通和断等等。 2.下载步骤 下面来分别介绍STC89C52和AT89S52具体的下载方法,在实验过程中,任选其中一种。AT89S52的下载方法: 1).准备好下载用的16进制文件,即后缀名是hex的文件。请注意一定要在KEIL 如图所示的选项中进行设置,即点击Target 1之前的按钮,出现以下对话框:

单片机双机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单片机双机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基本要求: 实践课程是使学生融会贯通本课程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完成一个较完整的设计计算和安装调试过程,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与应用,认识和熟悉元器件和电子测量仪器的性能指标,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去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通过电子技术的综合性工程训练,使学生达到以下的目的和要求: 1、结合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单片机电 子线路CAD等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按要求独立设计方 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查阅相关手册和资料,通过查阅手册和资料,进一 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的原 则; 3、学会使用常用电子元器件(包括中规模芯片、专用芯片 和可编程器件); 4、掌握基本的现代电子技术设计工具和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技术; 5、掌握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术,进一步熟悉电子仪器 的使用方法; 6、认真撰写总结报告,培养严谨的作风和科学的态度;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课题十九单片机双机通信系统 基本要求:设计两个单片机最小系统,能实现有线通信,一 23

方为发送,另一方为接收。 提高要求:两个单片机最小系统能相互通信,并能实现校验。 三.具体要求和时间安排: 每一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个应用系统。工作量如下: 1、电路原理图(A3幅面)1张,要求Protel软件绘制; 2、pcb版图(A3及以上幅面)1张; 3、设计说明书(20-30页)1本,内含能编译通过的源程序(有必要的注释)。 23

单片机实训心得体会

单片机实训心得体会 导读:本文是关于单片机实训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您! 单片机实训心得体会一 时光飞逝,一转眼,一个学期又进尾声了,本学期的单片机综合课程设计也在一周内完成了。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说起课程设计,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设计的预习,认真的研究老师给的题目,选一个自己有兴趣的题目。其次,老师对实验的讲解要一丝不苟的去听去想,因为只有都明白了,做起设计就会事半功倍,如果没弄明白,就迷迷糊糊的去选题目做设计,到头来一点收获也没有。最后,要重视程序的模块化,修改的方便,也要注重程序的调试,掌握其方法。 虽然这次的课程设计算起来在实验室的时间只有三天,不过因为我们都有自己的实验板,所以在宿舍里做实验的时间一定不止三天。 硬件的设计跟焊接都要我们自己动手去焊,软件的编程也要我们不断的调试,最终一个能完成课程设计的劳动成果出来了,很高兴它能按着设计的思想与要求运动起来。 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问题,第一、不够细心比如由于粗心大意焊错了线,由于对课本理论的不熟悉导致编程出现错误。第二,是在学习态度上,这次课设是对我的学习态度的一次检验。对于这次单片机综合课程实习,我的第一大心得体会就是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要求具备的首要素质绝对应该是严谨。我们这次实习所遇到的多半问题多数都是由于我们不够严谨。第三,在做人上,我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你足够坚强,

有足够的毅力与决心,有足够的挑战困难的勇气,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 在这次难得的课程设计过程中我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题目选择和设计电路的过程中,加强了我思考问题的完整性和实际生活联系的可行性。在方案设计选择和芯片的选择上,培养了我们综合应用单片机的能力,对单片机的各个管脚的功能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还锻炼我们个人的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动手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我们熟练掌握了有关器件的性能及测试方法。 再次感谢老师的辅导以及同学的帮助,是他们让我有了一个更好的认识,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生活是实在的,要踏实走路。课程设计时间虽然很短,但我学习了很多的东西,使我眼界打开,感受颇深。 单片机实训心得体会二 这个学期的单片机课已经早早的上完了,但是理论纯属理论,没有与实践的结合总让我们学的不踏实,感觉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所庆幸的是在课程介绍考试完之后,老师给我们安排了这次单片机课程设计,给了我们学以致用的做好的实践。 关于这次课程设计,我们花费了比较多的心思,既是对课程理论内容的一次复习和巩固,还让我们丰富了更多与该专业相关的其他知识,比如软件应用等,在摸索中学习,在摸索中成长,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学我发现效率很高,这是我做这次课程设计的又一收获,在真正设计之前我们做了相当丰富的准备,首先巩固一下课程理论,再一遍熟悉课程知识的构架,然后结合加以理论分析、总结,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和一个完整的的软件流程图之后才着手设计。在设计程序时,我们不能妄想一次就将整个程序设计好,反复修改、不断改进是程序设计的必经之路;养成注释程序的好习惯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程序的完美与否不仅仅是实现功能,而应

单片机实训项目

单片机实训项目

本文档包含了一批实训项目,各种实训的安排由浅入深,学生可根据不同能力层次选择相应的实训项目。 采用开放式实训教学模式。所谓开放式实训教学,是指由学生自己根据实训题目的要求,独立拟定设计方案,设计电路,完成开发过程,辅导老师只负责对方案进行审查,在实训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启发与引导,实训完成以后对结果和报告进行评价。实训内容及要求应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创新性,让学生在“开放的空间”里自由开动脑筋,形成自由学习的氛围。 学生能在这种开放、宽松的实训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将实训做得更好、收获更大。按照开放式实训教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强基础、突出创新、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构建以“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设计能力培养→创新设计能力培养”三个培养层次的开放式实训教学体系。在有效地保证大面积学生教学质量的同时, 使优秀学生能脱颖而出,使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

第一篇单片机中级实训项目 (4) 1.1 数控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4) 1.2 数字电压表设计 (5) 1.3 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5) 第二篇单片机高级实训项目 (6) 2.1 简易电阻、电容和电感测试仪 (6) 2.2电表IC卡管理装置的设计 (6) 2.3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设计 (7)

第一篇单片机中级实训项目 1.1 数控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一、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出有一定输出电压范围和功能的数控电源。其原理示意图如下: 图1-2 数控直流稳压电源系统组成框图 图1 数控电源框图 二、设计要求: 1.基本要求 (1)输出电压:范围0~+9.9V,步进0.1V,纹波不大于10mV;、 (2)输出电流:500mA; (3)输出电压值由数码管显示; (4)由“+”、“-”两键分别控制输出电压步进增减; (5)为实现上述几部件工作,自制一稳压直流电源,输出±15V,+5V。 2.发挥部分 (1)输出电压可预置在0~9.9V之间的任意一个值; (2)用自动扫描代替人工按键,实现输出电压变化(步进0.1V不变); (3)扩展输出电压种类(比如三角波等);

单片机实训心得体会

单片机实训心得体会 篇一:单片机实训心得体会 通过今次单片机实训,使我对单片机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系统以51单片机为核心部件,利用汇编软件编程,通过键盘控制和数码管显示实现了基本时钟显示功能、时间调节功能,能实现本设计题目的基本要求和发挥部分。 由于时间有限和本身知识水平的限制,本系统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要作为实际应用还有一些具体细节问题需要解决。例如:不能实现只用两个按键来控制时钟时间,还不能实现闹钟等扩展功能。 踉踉跄跄地忙碌了两周,我的时钟程序终于编译成功。当看着自己的程序,自己成天相伴的系统能够健康的运行,真是莫大的幸福和欣慰。我相信其中的酸甜苦辣最终都会化为甜美的甘泉。 但在这次实训中同时使我对汇编语言有了更深的认识。当我第一次接触汇编语言就感觉很难,特别是今次实训要用到汇编语言,尽管困难重重,可我们还是克服了。这次的实训使培养了我们严肃认真的做事作风,增强了我们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我们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1 这次实训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这次实训是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研究的能力,没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突破。希望这次的经历能让我在以后学习中激励我继续进步。 篇二:单片机实验心得 通过这次单片机实习,我不仅加深了对单片机理论的理解,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当中去,而且我还学会了如何去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从而不断地战胜自

己,超越自己。创新可以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之功能不断完善,成为真己的东西。 作为一名自动化专业的快大三学生,我觉得做单片机实习是十分必要的。在已度过的大学时间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课。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如何去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如何把我们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我想做类似实习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学习单片机没有捷径,不能指望两三天就学会,要坚持不懈,重在积累单片机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多动手,多做实验。 (4) 要学会参考别人的程序,减少自己琢磨的时间,迅速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 2 (5) 碰到问题可以借助网络来搜寻答案和对自己有帮助的问题,一定会有所收获。 (6) 小组要团结,小组之间要多交流。技术是靠不断的积累和交流才会进步的,封闭自守只会更加落后 通过这次单片机设计我不仅加深了对单片机理论的理解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当中去同时也使我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无论是理论上还是遇到问题的处理能力上都还有待提高而且这也激发了我今后努力学习的兴趣。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都会受益于我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1、不管做什么事,计划是很重要的。没有一个完好的计划,做事情就会没有一个好的顺序,做事情会比较乱,很难成功。而有一个好的计划,不管做什么事都会事半功倍,做事心中有数,明确重点和缓急,不会有疏漏。这样才能提高成功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