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化学实验指导—实验八 甾体皂苷元的提取分离与检识

中药化学实验指导—实验八 甾体皂苷元的提取分离与检识

中药化学实验指导—实验八  甾体皂苷元的提取分离与检识
中药化学实验指导—实验八  甾体皂苷元的提取分离与检识

实验八 甾体皂苷元的提取分离与检识

(一)目的要求

学习从药材中提取、精制和检识甾体皂苷元,通过实验要求:

1.掌握用酸水解,有机溶剂提取和精制皂苷元的方法。

2.熟悉皂苷及皂苷元的性质和检识方法。

(二)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及性质

甾体皂苷主要存在于百合科、薯蓣科、龙舌兰科等植物中。某些甾体皂苷元如薯蓣皂苷元、替告皂苷元及海可皂苷元等是制药工业中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及甾体避孕药的重要原料。穿山龙为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的干燥根茎。具有舒筋活血、消食利水、祛痰截疟的功效。主治风寒湿痹、慢性气管炎、消化不良、劳损扭伤、疟疾、痈肿。常被作为提取薯蓣皂苷元的原料,穿山龙总皂苷水解可得1.5%~2.6%薯蓣皂苷元。

1.薯蓣皂苷(dioscin) 分子式C 45H 72O 16,分子量869.08,针状结晶,mp.275~277℃(分解),可溶于甲醇、乙醇、醋酸,微溶于丙酮、戊醇,难溶于石油醚、苯,不溶于水。

1 42

1

rha

O lc

rh a

薯蓣皂苷

2.薯蓣皂苷元(diosgenin) 又称薯蓣皂素,分子式C 27H 42O 3,分子量414.61。为白色结晶性粉末(乙醇),mp.206~208℃,可溶于常用的有机溶剂及醋酸中,不溶于水。

(三)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根据药材中的薯蓣皂苷,经酸加热水解可产生薯蓣皂苷元和糖。因甾体皂苷元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用石油醚连续回流提取总皂苷元,再用活性炭吸附脱色精制,得到精制薯蓣皂苷元。

(四)实验内容

1.薯蓣皂苷元的提取、精制

2.薯蓣皂苷与皂苷元的检识

(1)泡沫试验:取穿山龙的水浸液2ml,置于小试管中,用力振摇1分钟,应产生多量泡沫,放置10分钟,泡沫量应无显著变化。

(2)溶血试验:取清洁试管二支,一支加入穿山龙的水浸液0.5ml,另一支加入蒸馏水0.5ml作对照,然后各加入0.8%氯化钠水溶液0.5ml,摇匀,再向每支试管中加入红细胞悬浮液1ml,充分摇匀,静置,观察溶血现象。如试管中溶液为透明的鲜红色,管底无红色沉淀物为全部溶血;如试管中溶液透明但无色,管底沉着大量红细胞,振摇立即发生混浊为不溶血。

(3)醋酐-浓硫酸反应:取薯蓣皂苷元结晶少许,置白瓷板上,加醋酐数滴溶解后,加浓硫酸1滴,观察颜色变化。

(4)三氯醋酸反应:取薯蓣皂苷元结晶少许,置于干燥试管中,加等量固体三氯醋酸,于60~70℃恒温水浴中加热数分钟后,观察颜色变化。

(5)磷钼酸试验:取薯蓣皂苷元结晶少许,溶于乙醇中,用毛细管点于滤纸片或硅胶薄层板上,滴加磷钼酸试剂于斑点上,110℃加热,观察颜色变化,并与空白试剂作对照。

(6)薄层色谱检识

薄层板:硅胶G-CMC-Na板

试样:薯蓣皂苷元精制品乙醇溶液

对照品:薯蓣皂苷元对照品乙醇溶液

展开剂:氯仿-丙酮(93∶7)

显色:喷5%磷钼酸乙醇溶液,110℃加热10分钟显色。

(五)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

1.穿山龙经酸水解后应充分洗涤呈中性,以免烘干时被碳化。

2.在干燥水解后的原料时,应注意经常翻动,以缩短干燥时间。

3.石油醚极易挥发和燃烧,必须用水浴加热且水浴温度不宜过高,以能使石油醚微沸即可,并应加大冷凝水流速,以便冷凝完全。

4.本实验也可用石蒜科龙舌兰属植物剑麻Agaue sisalana Perrine为原料提取甾体皂苷元,此植物南方各省有种植,将剑麻叶片刮去纤维,残渣压榨取汁,将汁液自然发酵2周(酶水解得其次生苷),布袋滤过收集沉淀,晒干,以干渣为原料,用硫酸水解,再用石油醚提取得甾体皂苷元。

(六)思考题

1.从植物中提取甾体皂苷元可用什么方法?要注意什么问题?

2.请设计从其他含甾体皂苷的药材中提取分离皂苷元的方法,并说明原理。

实验2-菠菜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2-菠菜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2 菠菜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磊 091301223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分离与提纯过程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分离与提纯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 掌握菠菜中色素提取的原理,步骤和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 1.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中,所以用石油醚、乙醇等能提取色素。 2.本实验选用的是吸附色谱,氧化铝作为吸附剂(极性),色素提取液为吸附液,色素提取液中各成分极性大小为:叶绿素b(黄绿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黄素(黄色)> β-类胡萝卜素(橙色)。 2

3. 柱层析法的分离原理是根据物质在氧化铝上的吸附力不同而使各组分分离。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大的物质易被吸附,极性较弱的物质不易被吸附,所以由上到下为:叶绿素b(黄绿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黄素(黄色),β-类胡萝卜素(橙色)。 三、实验材料: 仪器:研钵、分液漏斗、层析柱(20×10 cm),表面皿,普通漏斗,量筒 试剂:石油醚、乙醇(95%)、菠菜叶、丙酮(化学纯)、中性氧化铝,无水硫酸钠 四、实验步骤与内容【探究:菠菜(或青菜)的处理方式】 (1)小组讨论处理菠菜的各种方式,然后按照“手撕”,“划几刀,再手撕”,“剪成丁状”,“剪碎后稍加研磨”,“研磨成浆”共五种方式分为五组进行实验,最后确定控制菠菜叶取25克,加入有机溶剂15mL(9mL石油醚+6mL乙醚),浸泡时间取25min为统一条件; 3

(2)开始分组实验,各自处理好各组的菠菜,放置在烧杯中,加入15mL有机溶剂并盖上表面皿浸泡25min。 (3)在浸泡的时间内开始装柱,首先在滴管下口装上橡皮管并夹上弹簧夹(夹紧),在管的出口处放入一小撮棉花,在棉花上放置已剪好的和滴管内径一般大小的圆形滤纸,然后用普通漏斗往里面装入中性氧化铝,最后在氧化铝上再加上和滴管内径一般大小的圆形滤纸,夹在铁架台上备用。 (4)25min后,把浸取液用纱布过滤,滤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等体积的水洗一次,弃去下层的水-乙醇层。石油醚层再用等体积的水洗二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转移至烧杯中做柱层析分离。 (5)把得到的叶绿素分几次倒入柱中,缓慢放开弹簧夹,再用9:1的石油醚—丙酮溶液滴加,一段时间后在层析柱上出现了一条条的不同颜色的条纹,即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β- 4

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生物学实验报告 报告题目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 姓名刘伟 学号 专业生物科学 批次/层次 指导教师 学习中心

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方法。 2. 通过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方法的学习了解叶绿体色素的相关理化性质。 3. 为进一步研究各叶绿体色素性质、功能等奠定基础。 二、原理 叶绿体中含有绿色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和黄色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大类。它们与类囊体膜蛋白相结合成为色素蛋白复合体。它们的化学结构不同,所以它们的物化性质(如极性、吸收光谱)和在光合作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一样。这两类色素是酯类化合物,都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乙醇、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提取液可用色谱分析的原理加以分离。因吸附剂对不同物质的吸附力不同,当用适当的溶剂推动时,混合物中各种成分在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所以移动速度不同,经过一定时间后,可将各种色素分开。 三、材料、仪器设备和试剂 1. 绿色植物如菠菜等的叶片。 2. 研钵、漏斗、三角瓶、剪刀、滴管、康维皿、圆形滤纸(直径11cm)。 3. 试剂: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粉,推动剂:按石油醚:丙酮:苯=10:2:1比例配制(v/v) 四、试验步骤 1.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 (1)取菠菜或其他植物新鲜叶片4-5片(4g左右),洗净,擦干,去掉中脉剪碎,放入研钵中。 (2)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及碳酸钙粉,加2-3ml 95%乙醇,研磨至糊状,再加10ml 95%乙醇,然后以漏斗过滤之,残渣用10ml 95%乙醇冲洗,一同过滤于三角瓶中。 2. 叶绿体色素的分离 (1)将11cm的滤纸的一端剪去二侧,中间留一长约1.5cm、宽约0.5cm窄条。 (2)用毛细管取叶绿体色素浓溶液点于窄条上端,用电吹风吹干,如一次点样量不足可反复在色点处点样数次,使色点上有较多的叶绿体色素。 (3)在大试管中加入四氯化碳3-5ml及少许无水硫酸钠。然后将滤纸条固定于软木塞上,插入试管内,使窄端浸入溶剂中,而色点略高于液面,滤纸条边缘不可碰到试管壁,软木塞盖紧,直立于阴暗处层析。 0.5-1小时后,观察色素带分布:最上端橙黄色(胡萝卜素),其次黄色(叶黄素),再崐次 蓝绿素(叶绿素a),最后是黄绿色(叶绿素b)。(4)当展层剂前沿接近滤纸边缘时便可结束实 验,此时可看到不同色素的同心圆环,各色素由内往外的顺序为:叶绿素b(黄绿色)、叶 绿素a(蓝绿色)、叶黄素(鲜黄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再用铅笔标出各种色素的位置 和名称。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

2.PCL3有毒,在潮湿的空气中可发生水解反应产生大量的白雾。它在实验室和工业上都有重要的应 用。在实验室中可用下图所示装置(酒精灯、铁架台等未画出)制取 PCL3,在圆底烧瓶 e 中放入足量白磷,将 CL2迅速而有不间断地通入 e 中,氯气与白磷会发生反应,产生火焰。 三氯化磷和五氯化磷的物理常数如下: 熔点沸点 三氯化磷-11 2℃76℃ 五氯化磷148℃200℃分 解 图中 a、b 应该装入的试剂或药品分别是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并在 b 仪器处加热。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氯气和白磷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为使仪器 e 不致因局部过热而炸裂,实验开始前应在 e 的底部放少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烧杯 h 中加入冰盐水,其作用是。 ( 4) C中所盛装的试剂是 _______,其作用是。 (5)实验室将白磷保存于水中,取出的白磷用滤纸初步吸去表面水分,然后浸入无水酒精中片刻, 再浸入乙醚中片刻即可完全除去水分。已知酒精与乙醚互溶,乙醚易挥发。用上述方法除去水分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CuO可用作颜料、玻璃磨光剂、有机合成催化剂等。以下是用铜粉氧化法生产CuO的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溶解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 ( 2) 1∶ 1 的 H2SO4是用 1 体积 98% H2SO4与 1 体积水混合而成。配制该硫酸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

璃棒外,还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工艺会产生一定量的酸性气体,该气体是 ______________(写分子式),应加以回收处理。(4)已知氧化亚铜(Cu2O)与稀H2SO4反应有CuSO4和Cu 生成。假设焙烧后固体只含铜的氧化物,为检验该固体的成分,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加入稀 H2SO4,若溶液呈现蓝色,说明固体中一定有 CuO (b)加入稀 H2SO4,若有红色沉淀物,说明固体中一定有 Cu2O (c)加入稀 HNO3,若有无色气体(随即变成红棕色)产生,说明固体中有Cu2O (d)加入稀 HNO3,若全部溶解,说明固体中没有 Cu2 O (5)不考虑生产中的损耗,要计算铜粉中 Cu 的含量,需要测定的数据是 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示)。 4.某化学实验探究小组拟用稀硫酸溶解已生锈的废铁屑制绿矾 (PeS04·7H20),再通过实验探究硫酸亚秩受热分解生成何种产物。该小组的实验流程如下: 请填空和回答问题: (1)废铁屑常附有油污,清洗的方法通常是把, 5%Na2CO~溶液加入到盛有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倾去溶液.再用蒸馏水洗涤 2-3 遍。上述操作中,加热的目的 是 。 (2)第②步操作中所发生的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第③步操作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 有 。 (4)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观察到装置Ⅱ中产生白色沉淀,Ⅲ中红色褪去,I 中绿色晶体最终变为红棕色,则硫酸亚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当 FeSO分解完为 4 全后测得 I 中剩余固体 3. 2g,则Ⅱ中产生沉淀的质量应为 g。 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某些气体的化学性质,设计发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将A、 C 中产生的气体都通入 B 中。

第八章 甾体及其苷类

第八章甾体及其苷类 一、名词解释 1.强心苷2.甾体皂苷3.Keller-Kiliani 反应二、单选题 1.区别三萜皂苷与甾体皂苷的反应() A.3,5-二硝基苯甲酸 B.三氯化铁-冰醋酸 C.α-萘酚-浓硫酸反应 D.20%三氯醋酸反应2.分步结晶法分离甾体皂苷元利用() A.皂苷元的分子量差异 B.皂苷元的极性差异 C.皂苷元的结构类型差异 D.皂苷元的酸碱性差异3. O H O O HO按结构应属于() A.四环三萜皂苷元 B.异螺甾烷醇类皂苷元 C.呋螺甾烷醇类皂苷元 D.螺甾烷醇类皂苷元 4. O O HO按结构应属于() A.螺甾烷醇类 B.异螺甾烷醇类 C.呋螺甾烷醇类 D.四环三萜 6.在甲-Ⅰ型强心苷的水解中,为了得到完整的苷元,应采用() A.3%硫酸水解 B.0.05mol/L硫酸水解 C.Ca(OH)2催化水解 D. 酶催化水解 7.水解强心苷时,为了定量的得到糖,水解试剂是() A.0.02—0.05mol/L HCI B. 3%-5%HCI C.NH4OH D.NaHCO3水溶液E.Ca(OH)2溶液 8.用于区别甲型和乙型强心苷的反应是()

A.醋酐-浓硫酸反应 B. 香草醛-浓硫酸反应C.三氯化铁-冰醋酸反应D.三氯醋酸反应E.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 9.使强心苷中糖上的乙酰基脱掉应采取()水解 A.0.05mol/L HCl B. 5%HCl C.5%Ca(OH)2 D.盐酸—丙酮 E.药材加硫酸铵水润湿,再水提 10.Ⅰ-型强心苷分子结合形式为() A.苷元-O-(2,6-二去氧糖)x-O-(α-羟基糖)y B.苷元-O-(α-羟基糖)x-O-(2,6-二去氧糖)y C.苷元-O-(α-羟基糖)x D.苷元-O-(6-去氧糖)x-O-(α-羟基糖)y E.苷元-O-(α-羟基糖)x-O-(6-去氧糖)y 11.下列提取方法中,溶剂用量最省的是( ) A.连续提取法 B.回流提取法 C.渗漉法 D.煎煮法13.可用于分离螺甾烷甾体皂苷和呋甾烷皂苷的方法是()A.乙醇沉淀法 B. 分段沉淀法C.胆甾醇沉淀法D.醋酸铅沉淀法E.明胶沉淀法 14.强心苷苷元与糖连接的方式有三种类型,其共同点是()A.葡萄糖在末端B.鼠李糖在末端 C.去氧糖在末端D.氨基糖在末端 15.α-去氧糖常见于() A.黄酮苷 B. 蒽醌苷C.香豆素苷D.强心苷E.皂苷 16. 下列化合物属于()

天然药物化学 第8章 甾体及其苷类

第8章甾体及其苷类 一、选择题 1.甾体皂苷不具有的性质是() A.可溶于水、正丁醇B.与醋酸铅产生沉淀C.与碱性醋酸铅沉淀D.表面活性与溶血作用E.皂苷的苷键可以被酶、酸或碱水解 2.溶剂沉淀法分离皂苷是利用总皂苷中各皂苷() A.酸性强弱不同B.在乙醇中溶解度不同C.极性不同 D.难溶于石油醚的性质E.分子量大小的差异 3.可用于分离中性皂苷与酸性皂苷的方法是() A.中性醋酸铅沉淀B.碱性醋酸铅沉淀C.分段沉淀法 D.胆甾醇沉淀法E.酸提取碱沉淀法 4.Liebermann-Burchard反应所使用的试剂是() A D 5. A 6. A C E 7. A. D. 8. A D 9. A C D 10. A C E 11. A. D 12. A C.E E.分子中常含羧基,又称酸性皂苷 13.水解强心苷不使苷元发生变化用() A.0.02~0.05mol/L盐酸B.氢氧化钠/水C.3~5%盐酸 D.碳酸氢钠/水E.氢氧化钠/乙醇 14.Ⅱ型强心苷水解时,常用酸的浓度为() A.3~5% B.6~10% C.20% D.30~50% E.80%以上 15.甲型和乙型强心苷结构的主要区别点是() A.A/B环稠和方式不同B.C/D环稠和方式不同 C.糖链连接位置不同D.内酯环连接位置不同 E.C17不饱和内酯环不同 16.只对游离2-去氧糖呈阳性反应的是()

A.香草醛-浓硫酸反应B.三氯醋酸反应C.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 D.3,5-二硝基苯甲酸反应E.三氯化铁-冰醋酸反应 17.从种子药材中提取强心苷时,为除去油脂,可先采用() A.乙醇回流法B.酸提取碱沉淀法C.大孔吸附树脂法 D.石油醚连续提取法E.水蒸气蒸馏法 18.在甲-Ⅰ型强心苷的水解中,不使苷元发生变化用()水解 A.0.02~0.05mol/LHClB.2%NaOH水溶液C.3%~5%HCl D.NaHCO3水溶液E.Ca(OH)2溶液 19.水解强心苷时,为了定量的得到糖,水解试剂是选择() A.NaHCO3水溶液B.Ca(OH)2溶液C.0.02~0.05mol/LHCl D.3%~5%HClE.2%NaOH水溶液 20.用于区别甲型和乙型强心苷的反应是() A.醋酐-浓硫酸反应B.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C.香草醛-浓硫酸反应 21.Ⅰ- A B C D E 22. A. D 23.2- A 24. A C. E 25. A C. E 26. A C E 27. A. 28. A 29.下列化合物属于() A.异螺甾烷醇型皂苷B.乙型强心苷C.螺甾烷醇型皂苷 D.甲型强心苷E.呋甾烷醇型皂苷 30.下列化合物属于() A.甲型强心苷B.螺甾烷醇型皂苷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操作过程(图文)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 一、实验原理 1、提取的原理:利用色素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而不溶于水的性质。 2、分离的原理:利用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不同。(纸层析法) 二、目的要求 1、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2、探究绿叶中含有几种色素 三、材料用具 1、材料:新鲜的绿叶(如菠菜、韭菜的绿叶)。 2、用具:剪刀、药匙、研钵、量筒、漏斗、试管、棉塞、尼龙纱布、盖玻片、试管架、干燥的定性滤纸、铅笔、直尺、烧杯、穿针的细线、滴管。 3、试剂:无水乙醇、层析液、二氧化硅(石英沙)和碳酸钙。 四、方法步骤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1)取深绿色的植物叶片,洗净,抹干水分,并称取5g,剪成小块置于研钵中。(2)在研钵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SiO2)、碳酸钙(CaCO3),再加入6ml无水乙醇。(3)迅速、充分地研磨成糊状。 (4)在漏斗基部放一小块单层尼龙纱布,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剪碎绿叶加二氧化硅、碳酸钙,(迅速)研磨成糊状 再加入10ml无水乙醇 过滤收集滤液,棉塞封口 2、制备滤纸条(如下图) 3、画滤液细线(如下图) 滤纸条:长6cm,宽1cm,用盖玻片一端蘸取滤液,沿铅笔线画线, 距一端1cm处用铅笔和直尺等滤液细线风干后,再画下一道细线,重复 画一条细的横线。2—3次。画线要求:细、直、齐。

4、分离色素 将3ml 层析液倒入小烧杯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随后用培养皿盖盖住小烧杯。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 5、观察与记录 观察烧杯中滤纸条上出现了几条色素带,以及每条色素带的 颜色和宽度。 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并将层析结果的分离结果贴在上面。 “培养皿法” 五、讨论 1、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序怎样?宽窄如何?这说明了什么? 2、滤纸条上的绿叶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 3、将有色素带的滤纸条夹在书里,几天后会出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4、到了秋天叶色变黄、变红的原因是什么? 注:无水乙醇-------------------溶解、提取色素 二氧化硅(SiO 2)--------研磨充分 碳酸钙(CaCO 3)--------防止色素破坏 层析液----------------------分离色素 胡萝卜素叶绿素b 叶绿素a 叶黄素 橙黄色 黄色 蓝绿色 黄绿色

普通高中叶绿素提取和分离实验

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报告 用具:剪刀一把、干燥的定性滤纸、50ml的烧杯及100ml的烧杯各3个、白纸3张、试管架一个、研钵一个、玻璃漏斗一个、尼龙布或纱布、毛细血管一只、药勺一个、10ml 量筒一只,天平一只,试管3支、纸板一块、棉塞3个、培养皿3个、刻度尺、注射器一只、盖玻片 试剂:丙酮、无水乙醇、层吸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配置而成)、白沙(二氧化硅)、碳酸钙、碳酸钠 材料:新鲜的紫茎泽兰叶、其他野生植物叶片 背景资料: 1、叶绿素等是脂溶性的有机分子,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叶绿素等色素分子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有极性的水。故在研磨和收集叶绿色素时要用丙酮或乙醇等有机溶剂而不用水。 2、叶绿素分布于基粒的片层薄膜上,加入少许二氧化硅是为了磨碎细胞壁、质膜、叶绿体被膜和光合片成,使色素溶解于丙酮中。 3、破碎的细胞中含有草酸等有机酸,叶绿素分子中含有的Mg元素处于不稳定化合太,镁离子与有机酸结合将导致色素分子破坏。加入少许碳酸钙使得钙离子与有机酸结合,减少镁离子的转移,防止研磨时叶绿体色素的破坏。所以在研磨时加入适量的碳酸钙,同时加入碳酸钠的道理亦如此。 4、在过滤时选用脱脂棉或纱布,而不用滤纸。原因主要有下:(1)色素分子比较大,不容易透过滤纸;(2)滤纸有较强的吸附性而使色素吸附在滤纸上,从而降低色素浓度,影响实验效果;(3)叶绿素是脂溶性,根据相似相容的原理,脱脂棉可以减少实验过程中色素的流失,增强实验效果。 5、根据物理学中的毛细现象,画滤纸细线前滤纸必须经过干燥处理,是为了阻止水分子堵塞滤纸中的毛细管而影响层析液的扩散。但如果用火烤的话,会使滤纸纤维变形同时破坏啦毛细管,而影响层析液的扩散。 6、由于液面的不同位置表面张力不同,纸条接近液面时,其边缘的表面的张力较大,层析液沿滤纸边缘扩散过快,而导致色素带分离不整齐的现象。故而,在插入层析液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个角。 7、为了防止滤纸条倒入层析液中而使层析实验失败。同时,防止因液体表面张力引起层析液沿滤纸条向上的“壁流”而导致色素溶解。 8、色素分离的原理:纸层析是用滤纸作为载体的一种色层分析法,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的分配比(溶解度)的不同而使之分离。滤纸上吸附的水为固定相(滤纸纤维常能吸20%左右的水),有机溶剂如乙醇等为流动相,色素提取液为层析试样。把试样点在滤纸的滤液细线位置上,当流动相溶剂在滤纸的毛细管的作用下,连续不断地沿着滤纸前进通过滤液细线时,试样中各组份便随着流动相溶剂向前移动,并在流动相和固定相溶剂之间连续一次有一次的分配。结果分配比比较大的物质移动速度较快,移动距离较远;分配比较小的物质移动较慢,移动距离较近,试样中各组分分别聚集在滤纸的不同的位置上,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符合我国的资源友好型社会。 操作步骤 1.称取新鲜叶子2g,放入研钵中加丙酮5ml,少许碳酸钙(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和石英砂(帮助研磨),研磨成匀浆,再加丙酮5ml,然后以漏斗过滤之,即为色素提取液。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及实验(甲)实验类型:课程 名称:实验名称: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叶 绿素含量的测定姓名:专业:学 号:指导老师:同组学生姓名: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一、实验目的和要求装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三、主要仪器设备订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植物中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和 性质鉴定、定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1 和b的方法及其计算。a2、熟悉在 未经分离的叶绿体色素溶液中测定叶绿素二、实验内容和原理以青菜为 材料,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并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和叶绿素含量分析。 原理如下:80%的乙醇或95%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均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1、常用的丙酮提取。、皂化反应。叶绿素是二羧酸酯,与强碱反应, 形成绿色的可溶性叶绿素2. 盐,就可与有机溶剂中的类胡萝卜素分开。- COOCHCOO3 Mg + 2KOH C32H30ON4Mg + 2KOH +CH3OH

HONC43230+C20H39OH 、3H+可依次被在酸性或加温条件下,叶-COOCOOCH39 20 绿素卟啉环中的Mg++取代反应。Mg2+, Cu2+ 取代Cu++取代形成褐色的去镁叶绿素和绿色的铜代叶绿素。(H+和H+ ) 取代(Zn2+) 绿色褐色 、叶绿素受光激发,可发出红色荧光,反射光下可见红色荧光。4645其中叶绿素吸收红光和兰紫光,红光区可用于定量分析,5、定量分析。 652可直接用于总量分析。663用于定量叶绿素a,b及总量,而和C最大吸收光谱不同的两个组分的混合液,它们的浓度根据朗伯-比尔定律, *k+C*kOD=Ca*k与吸光值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OD=Ca*k+C b2 1g/L和b的80查阅文献得,2b1 b1a1a2b时,比吸收系%丙酮溶液,当浓度为 叶绿素a 值如下。数k k 比吸收系数波长/nm b 叶绿素a 叶绿素 9.27 82.04 663 45.60 645 16.75

中药化学实验指导—实验八 甾体皂苷元的提取分离与检识

实验八 甾体皂苷元的提取分离与检识 (一)目的要求 学习从药材中提取、精制和检识甾体皂苷元,通过实验要求: 1.掌握用酸水解,有机溶剂提取和精制皂苷元的方法。 2.熟悉皂苷及皂苷元的性质和检识方法。 (二)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及性质 甾体皂苷主要存在于百合科、薯蓣科、龙舌兰科等植物中。某些甾体皂苷元如薯蓣皂苷元、替告皂苷元及海可皂苷元等是制药工业中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及甾体避孕药的重要原料。穿山龙为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的干燥根茎。具有舒筋活血、消食利水、祛痰截疟的功效。主治风寒湿痹、慢性气管炎、消化不良、劳损扭伤、疟疾、痈肿。常被作为提取薯蓣皂苷元的原料,穿山龙总皂苷水解可得1.5%~2.6%薯蓣皂苷元。 1.薯蓣皂苷(dioscin) 分子式C 45H 72O 16,分子量869.08,针状结晶,mp.275~277℃(分解),可溶于甲醇、乙醇、醋酸,微溶于丙酮、戊醇,难溶于石油醚、苯,不溶于水。 1 42 1 rha O lc rh a 薯蓣皂苷 2.薯蓣皂苷元(diosgenin) 又称薯蓣皂素,分子式C 27H 42O 3,分子量414.61。为白色结晶性粉末(乙醇),mp.206~208℃,可溶于常用的有机溶剂及醋酸中,不溶于水。 (三)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根据药材中的薯蓣皂苷,经酸加热水解可产生薯蓣皂苷元和糖。因甾体皂苷元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用石油醚连续回流提取总皂苷元,再用活性炭吸附脱色精制,得到精制薯蓣皂苷元。

(四)实验内容 1.薯蓣皂苷元的提取、精制 略 2.薯蓣皂苷与皂苷元的检识 (1)泡沫试验:取穿山龙的水浸液2ml,置于小试管中,用力振摇1分钟,应产生多量泡沫,放置10分钟,泡沫量应无显著变化。 (2)溶血试验:取清洁试管二支,一支加入穿山龙的水浸液0.5ml,另一支加入蒸馏水0.5ml作对照,然后各加入0.8%氯化钠水溶液0.5ml,摇匀,再向每支试管中加入红细胞悬浮液1ml,充分摇匀,静置,观察溶血现象。如试管中溶液为透明的鲜红色,管底无红色沉淀物为全部溶血;如试管中溶液透明但无色,管底沉着大量红细胞,振摇立即发生混浊为不溶血。 (3)醋酐-浓硫酸反应:取薯蓣皂苷元结晶少许,置白瓷板上,加醋酐数滴溶解后,加浓硫酸1滴,观察颜色变化。 (4)三氯醋酸反应:取薯蓣皂苷元结晶少许,置于干燥试管中,加等量固体三氯醋酸,于60~70℃恒温水浴中加热数分钟后,观察颜色变化。 (5)磷钼酸试验:取薯蓣皂苷元结晶少许,溶于乙醇中,用毛细管点于滤纸片或硅胶薄层板上,滴加磷钼酸试剂于斑点上,110℃加热,观察颜色变化,并与空白试剂作对照。 (6)薄层色谱检识 薄层板:硅胶G-CMC-Na板 试样:薯蓣皂苷元精制品乙醇溶液 对照品:薯蓣皂苷元对照品乙醇溶液 展开剂:氯仿-丙酮(93∶7) 显色:喷5%磷钼酸乙醇溶液,110℃加热10分钟显色。 (五)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 1.穿山龙经酸水解后应充分洗涤呈中性,以免烘干时被碳化。 2.在干燥水解后的原料时,应注意经常翻动,以缩短干燥时间。 3.石油醚极易挥发和燃烧,必须用水浴加热且水浴温度不宜过高,以能使石油醚微沸即可,并应加大冷凝水流速,以便冷凝完全。

天然甾体皂苷的提取分离现状

第39卷第4期辽宁化工V o.l39,N o.4 2010年4月L i aoning Che m ical Industry A pr i,l2010天然甾体皂苷的提取分离现状 李少亮 (广州化学试剂厂,广东广州510288) 摘要:介绍了甾体皂苷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现状,对其分析测定也作了简单概述。甾体皂苷的提 取分离技术由传统的溶剂法,逐步发展到现代仪器法如超声法、超临界法、色谱法等,分离效果和速度都 大大提高。 关键词:甾体皂苷;提取;分离;高效液相色谱 中图分类号:TQ0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935(2010)04-0428-04 甾体皂苷(stero i d al saponins)是天然产物中一类重要的化学成分,具有祛痰、止咳、镇静、抗菌、抗癌、解热等多种生物活性,在天然产物化学研究中日趋活跃。其作为药物中间体的药用价值极高,是合成4大类甾体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在制备消炎、镇痛、脑血管、避孕药物中广泛应用,在一些农药也作为添加剂使用。1992年联合国卫生组织宣布禁止使用化学合成法生产甾体激素药物,而动物中提取的皂苷可导致肥胖和巨人症,因此,从植物中提取天然皂苷、甾醇生产甾体激素药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提取与分离纯化 传统的甾体皂苷提取主要有溶剂法和沉淀法,缺点是提取分离有效组分的量以及纯化的程度都相对较低。随着现代分析分离技术的进步,提纯和分离高浓度的甾体皂苷已经实现,但是要大规模生产高浓度的皂苷仍然成本较高,需要开发新式更经济的提取分离方法。 1.1溶剂法 溶剂法提取的基本步骤分为粗提、除杂、分离。主要是使用甲醇或稀乙醇作溶剂,提取液经过回收溶剂后,用水稀释,经正丁醇萃取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得粗皂苷,最后用硅胶柱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得到单体,常用的洗脱剂有不同比例的氯仿-甲醇-水混合溶剂和水饱和的正丁醇等。 作为传统的溶剂法,文献报道较多。谭大维[1]等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正丁醇萃取绵萆薛中的皂苷成分,分离时采用加压硅胶柱层析的氯仿-甲醇-水梯度洗脱,洗脱液分类浓缩结晶后,使用SP825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依次用丙酮-水的梯度洗脱,得到三部分化合物,均为不同类的薯蓣皂苷。洪永福[2]等采用乙醇回流提取,热戊醇萃取中药西陵知母中的甾体皂苷,对总皂苷分离时使用硅胶柱色谱,以水饱和正丁醇溶液洗脱,分别得到两种知母皂苷和知母黄酮。董梅[3]等采用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黄山药中甾体皂苷,浓缩后取部分样品进行硅胶柱色谱,以氯仿-乙醇梯度洗脱,将其中的部分经H PLC分离,得到几种甾体皂苷。 中药重楼是云南白药、宫血凝胶囊等的主要组成药物,其主要的活性成分是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刘海[4]等采用乙醇提取重楼得到的提取液,经过减压浓缩脱醇后,以水溶解,使用大孔树脂D101柱,收集40%~80%的洗脱液,将得到的浸膏经硅胶柱层析(氯仿-甲醇梯度洗脱)、Sepha-dex L H-20(氯仿-甲醇),RP-C18(甲醇-水)反复分离纯化,得到多种重楼皂苷和其他化合物。 1.2沉淀法 收稿日期:2010-01-03 作者简介:李少亮(1982-),男,助理工程师。

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 验报告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生物学实验报告 报告题目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 姓名刘伟 学号 专业生物科学 批次/层次 指导教师 学习中心 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方法。 2. 通过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方法的学习了解叶绿体色素的相关理化性质。 3. 为进一步研究各叶绿体色素性质、功能等奠定基础。 二、原理 叶绿体中含有绿色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和黄色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大类。它们与类囊体膜蛋白相结合成为色素蛋白复合体。它们的化学结构不同,所以它们的物化性质(如极性、吸收光谱)和在光合作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一样。这两类色素是酯类化合物,都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乙醇、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提取液可用色谱分析的原理加以分离。因吸附剂对不同物质的吸附力不同,当用适当的溶剂推动时,混合物中各种成分在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所以移动速度不同,经过一定时间后,可将各种色素分开。 三、材料、仪器设备和试剂 1. 绿色植物如菠菜等的叶片。 2. 研钵、漏斗、三角瓶、剪刀、滴管、康维皿、圆形滤纸(直径11cm)。 3. 试剂: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粉,推动剂:按石油醚:丙酮:苯=10:2:1比例配制(v/v) 四、试验步骤 1.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 (1)取菠菜或其他植物新鲜叶片4-5片(4g左右),洗净,擦干,去掉中脉剪碎,放入研钵中。 (2)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及碳酸钙粉,加2-3ml 95%乙醇,研磨至糊状,再加10ml 95%乙醇,然后以漏斗过滤之,残渣用10ml 95%乙醇冲洗,一同过滤于三角瓶中。

高中生物《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精品课时练习试题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叶绿体色素的纸层析结果显示,叶绿素b位于层析滤纸的最下端,主要原因是( ) A.分子量最小 B.分子量最大 C.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 D.在层析液中的溶液度最高 2.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 B.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 C.色素Ⅲ、Ⅳ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 D.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 3.下图为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及在滤纸条上的分离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B.四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甲 D.发黄的菠菜叶中色素含量显著减少的是甲和乙 4.下列关于绿叶中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无水乙醇提取到的各种色素的含量不同

B.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导致在色素带的位置不同 C.研磨绿叶时不加CaCO3,则滤纸条上四条色素带变窄的比例相同 D.只画一次滤液细线会导致滤纸条上四条色素带的宽度变窄 5.下列关于“菠菜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提取色素后,试管不加棉塞会导致滤液颜色变深 B.若发现菠菜严重缺乏Mg,则会导致叶绿素的含量降低 C.菠菜叶中含量最多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 D.光合色素的获得至少需要破坏3层磷脂双分子层 6.苋菜叶片细胞中除了叶绿体含有色素外,液泡中也含有溶于水但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花青素(呈现红色)。某探究小组用适量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提取苋菜叶片中的色素,然后用层析液分离。层析结束后滤纸条上出现了不同的色素带,对色素带由上到下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叶黄素 B.第二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C.第三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呈现红色的花青素 D.第四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 7.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B.叶绿体中色素能够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C.研钵中需加入二氧化硅、醋酸钙、无水乙醇和绿叶 D.滤液细线要画得细而直,避免色素带间的部分重叠 8.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烘干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线粒体呈蓝绿色 B.取新鲜的菠菜叶,加人少许SiO2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原因是菠菜叶用量太少C.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液泡里的色素渗透出细胞所致 D.吡罗红染色剂可将口腔上皮细胞大部分染成红色 9.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使用相关试剂的情况如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 )

普通高中叶绿素提取和分离实验

普通高中相关实验 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用具:剪刀一把、干燥的定性滤纸、50ml的烧杯及100ml的烧杯各3个、白纸3张、试管架一个、研钵一个、玻璃漏斗一个、尼龙布或纱布、毛细血管一只、药勺一个、10ml量筒一只,天平一只,试管3支、纸板一块、棉塞3个、培养皿3个、刻度尺、注射器一只、盖玻片 试剂:丙酮、无水乙醇、层吸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配置而成)、二氧化硅、碳酸钙、碳酸钠 材料:新鲜的菠菜叶、青菜叶、大叶黄杨叶片 背景资料: 1、叶绿素等是脂溶性的有机分子,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叶绿素等色素分子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有极性的水。故在研磨和收集叶绿色素时要用丙酮或乙醇等有机溶剂而不用水。 2、叶绿素分布于基粒的片层薄膜上,加入少许二氧化硅是为了磨碎细胞壁、质膜、叶绿体被膜和光合片成,使色素溶解于丙酮中。 3、破碎的细胞中含有草酸等有机酸,叶绿素分子中含有的Mg元素处于不稳定化合太,镁离子与有机酸结合将导致色素分子破坏。加入少许碳酸钙使得钙离子与有机酸结合,减少镁离子的转移,防止研磨时叶绿体色素的破坏。所以在研磨时加入适量的碳酸钙,同时加入碳酸钠的道理亦如此。 4、在过滤时选用脱脂棉或纱布,而不用滤纸。原因主要有下:(1)色素分子比较大,不容易透过滤纸;(2)滤纸有较强的吸附性而使色素吸附在滤纸上,从而降低色素浓度,影响实验效果;(3)叶绿素是脂溶性,根据相似相容的原理,脱脂棉可以减少实验过程中色素的流失,增强实验效果。 5、根据物理学中的毛细现象,画滤纸细线前滤纸必须经过干燥处理,是为了阻止水分子堵塞滤纸中的毛细管而影响层析液的扩散。但如果用火烤的话,会使滤纸纤维变形同时破坏啦毛细管,而影响层析液的扩散。 6、由于液面的不同位置表面张力不同,纸条接近液面时,其边缘的表面的张力较大,层析液沿滤纸边缘扩散过快,而导致色素带分离不整齐的现象。故而,在插入层析液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个角。 7、为了防止滤纸条倒入层析液中而使层析实验失败。同时,防止因液体表面张力引起层析液沿滤纸条向上的“壁流”而导致色素溶解。 8、色素分离的原理:纸层析是用滤纸作为载体的一种色层分析法,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的分配比(溶解度)的不同而使之分离。滤纸上吸附的水为固定相(滤纸纤维常能吸20%左右的水),有机溶剂如乙醇等为流动相,色素提取液为层析试样。把试样点在滤纸的滤液细线位置上,当流动相溶剂在滤纸的毛细管的作用下,连续不断地沿着滤纸前进通过滤液细线时,试样中各组份便随着流动相溶剂向前移动,并在流动相和固定相溶剂之间连续一次有一次的分配。结果分配比比较大的物质移动速度较快,移动距离较远;分配比较小的物质移动较慢,移动距离较近,试样中各组分分别聚集在滤纸的不同的位置上,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符合我国的资源友好型社会。 操作步骤

西陵知母中甾体皂苷的分离与鉴定_洪永福

西陵知母中甾体皂苷的分离与鉴定 洪永福*,张广明1,孙连娜,韩公羽,计国桢1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1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200032) 摘要 目的:从新鲜西陵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根茎中分离出有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甾体皂苷。方法:用柱色谱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U V,IR,1HN M R,13CN M R,EI-M S,ESI-M S,HM BC, HM Q C)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新鲜西陵知母根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西陵知母皂苷A与B,其化学结构分别为萨尔萨皂苷元-3-O-β-D-葡糖基(1※2)-O-β-D-半乳糖苷和萨尔萨皂苷元-3-O-β-D-葡糖基(1※3)-O-β-D-葡糖基(1※2)-O-β-D-半乳糖苷。结论:西陵皂苷B为一新化合物。 关键词 知母;甾体皂苷;西陵皂苷A;西陵皂苷B 中药知母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我国北方,其中以河北易县西陵一带所产品质最佳,为中药道地药材,称西陵知母。知母性味苦寒,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的功效,用于治疗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等症。知母根茎中含大量甾体皂苷,已分离鉴定出多种皂苷[1~6],其皂苷元有萨尔萨皂苷元(sarsasapogenin),吗尔考皂苷元(markogenin),新支脱皂苷元(neogitogenin),有A 环C-3位连接糖的苷,F环开环后,C-26位上连接糖的苷和C3,C26位同时连接有糖的苷。此外还有芒果苷,异芒果苷,新芒果苷,脂肪油,油脂,菸酸,菸酰胺,多糖[7~9]等。药理实验表明[10],知母皂苷及皂苷元有抑制Na+,K+-ATP酶的活性。这可能与知母滋阴降火,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的解热机理相关。 本文报道从秋季采集的新鲜西陵知母根茎中,分离得到两个甾体皂苷:西陵皂苷A与B。根据理化性质与光谱分析,确认其结构。皂苷A(xilingsaponin A)为萨尔萨皂苷元-3-O-β-D-葡糖基(1※2)-O-β-D-半乳糖苷,皂苷B(xilingsaponin B)为萨尔萨皂苷元-3-O-β-D-葡糖基(1※3)-O-β-D-葡糖基(1※2)-O-β-D-半乳糖苷。皂苷B为一新化合物。 皂苷A 白色针状结晶,不溶于水,mp315℃(dec),[α]19D-42.32°(c0.27,dioxane)(mp317~322℃(dec),[α]27D-41.6°)[11]。对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呈紫红-兰绿色,对Molish试剂呈紫 收稿日期:1998-10-26 *Tel:(021)25070345,E-mail:yfhong@infow https://www.doczj.com/doc/0110716579.html, 洪永福 男,53岁,教授环反应。UVλMeOH max nm:263,324。IR(KCl)cm-1: 985,920,895,890(920>895),表明皂苷A有C25βF 型甾体皂苷结构。皂苷A的MS m/z:741(M+ H)+,579(M+H-162)+,417(M+H-162-162)+,表明含有两个6碳糖,及甾体皂苷E和F环特征碎片峰和螺甾烷侧链产生的m/z139(基峰), 126,115特征峰。 皂苷A经酸水解得皂苷元,为白色细针状结晶,mp197~198℃。经薄层色谱,UV,IR,M S, 1HNM R光谱测定与萨尔萨皂苷元完全一致。因此皂苷A的苷元被确定为萨尔萨皂苷元。水解母液中检出半乳糖和葡糖两种单糖。 皂苷A的1HNM Rδ4.96(1H,d,J=7.56Hz)和δ5.28(1H,d,J=7.56Hz)为糖的端基质子信号,表明皂苷A分子中有两分子糖,且均以β-键相连接。将皂苷A的13CNM R数据与相关化合物作比较,表明其皂苷元部分与萨尔萨皂苷元完全一致,糖部分两个单糖—半乳糖与葡糖连接的顺序与相关化合物一致。从HMQC可见,皂苷A的H34.32与C375.0相关,g al H14.96与gal C1102.5相关,g lu H15.28与glu C1106.1相关,进一步确认糖与苷的连接位置。相关化合物13CNM R数据见表1。据此知皂苷A的化学结构为萨尔萨皂苷元-3-O-β-D-葡糖基(1※2)-O-β-D-半乳糖苷。与文献[2,11]报道的知母皂苷A III或An-I一致。 皂苷B 白色无定形粉状物,极易溶于水,mp 178~180℃(dec),[α]20D-22.96°(c0.6,M eOH)。泡沫实验阳性,对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呈紫红-兰绿色,对Molish试剂呈紫环反应。Ehrlish反 · 518 ·药学学报A cta Pharmaceutica Sinica1999,34(7)∶518~521 DOI:10.16438/j.0513-4870.1999.07.009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报告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学习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方法。 2. 通过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方法的学习了解叶绿体色素的相关理化性质。 3. 为进一步研究各叶绿体色素性质、功能等奠定基础。 实验原理 叶绿体色素包括绿色的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和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大类,它们均以色素蛋白复合体形式存在于类囊体膜上。两类色素均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提取。由于提取液中不同色素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所以可借助分配层析方法将其分离。 实验仪器与药品 1. 绿色植物如菠菜等的叶片。 2. 研钵、漏斗、三角瓶、剪刀、滴管、康维皿、圆形滤纸(直径11cm)。 3. 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展层剂。展层剂按石油醚:丙酮:苯10:2:1的比例配制(V/V)。 实验步骤 1.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

(1)取菠菜或其它新鲜植物叶片4~5片(4g左右),将其洗净、擦干并去掉中脉,剪碎后置入研钵中。 (2)研钵中加入95%乙醇2~3 ml及少许石英砂、碳酸钙研磨至匀浆,再加95% 乙醇5ml,然后以漏斗过滤之,即为色素提取液。 2. 叶绿体色素的分离 (1)取圆形定性滤纸一张(直径应小于康维皿直径)于其中心扎一圆形小孔(直 径约3mm),另取长方形滤纸条一张(5cm×1.5cm),用滴管吸取乙醇叶绿体色素提取 液沿滤纸条的长度方向涂抹,注意涂抹色素扩散宽度应限制在0.5cm以内,风干后再重复操作数次。然后沿长度方向将滤纸条卷成纸捻,使涂抹过叶绿体色素溶液的一侧恰在纸捻的一端。 (2)将纸捻带有色素的一端插入圆形滤纸的小孔中,使与滤纸刚刚平齐(勿突出)。 (3)在康维皿中央小室中加入适量的展层剂,把带有纸捻的圆形滤纸平放在康 维皿中央小室上,使纸捻下端浸入展层剂中,迅速盖好培养皿。展层剂将借助毛细管作用顺纸捻扩散至圆形滤纸上,使叶绿体色素在固定相(滤纸中吸附有水分的纤维素)和流动相(展层剂)间反复分配,从而使不同色素得到分离,分离结果为滤纸上可见到各种色素的同心圆环。无康维皿时亦可用底、盖直径相同的培养皿进行实验,实验时可在培养皿底中放入一平底短玻管或塑料药瓶盖以替代康维皿中央小室盛装展层剂,其余相同。 (4)当展层剂前沿接近滤纸边缘时便可结束实验,此时可看到不同色素的同心 圆环,各色素由内往外的顺序为:叶绿素b(黄绿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黄素(鲜黄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再用铅 笔标出各种色素的位置和名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