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乡市总体(含40平方公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第一部分【中规院】

新乡市总体(含40平方公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第一部分【中规院】

新乡市总体(含40平方公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第一部分【中规院】
新乡市总体(含40平方公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第一部分【中规院】

城市设计考试题

一、填空 1城市设计以城镇发展和空间组织的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自然和 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对象所进行的研究和设计。 2、城市设计的两种形式:政策过程型和工程设计型。 3、公园前后,古罗马逐步代替希腊成为欧洲地区的霸主。它的城市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享乐主义特征;实用主义特征和炫耀主义特). 4、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城市设计,轴线都被用作营造秩序,突显帝王霸气的重要元素。但 具体处理手法不尽相同。中国城市强调中轴对称,剧中为尊,轴线感自外而内。而西方城市 则偏好几何轴线与理性网络,轴线感自内而外。 5、卡伦认为当我们以恒定的速度步行通过城镇,城镇景观总以一系列突现或隐现的方式出 现,这种视觉现象称之为视觉连续。 6、埃德蒙?N?培根提出评价、表达和实现是城市设计的三个基本环节 7、城市景观可归纳为五大组成要素,分别是道路、边缘、地域、节点和标志。 8、在进行城市空间设计时必须综合应用图一底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 9、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中,空间一形体分析方法包括视觉秩序分析和图形背景分析。 10、意象是一种经由体验而认识的外部现实的心智内化,而认知意象分析是一种借助于认知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方法的城市分析理论。 11、国外城市设计的机构组织模式主要有三种,它们分别是:集中式,分散式,组织临时性机构 12、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层次分明的规划体系,它们主要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等不同的层次构成。 13、城市设计研究与编制的内容一般涉及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城市十地利用、城市景观、 城市开放空间与公共活动、城市活动系统、城市特色分区与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实施措施 等7方面内容。(P115) 14、城市设计成果中,城市设计导则和城市设计图是城市设计实际运用性成果,城市设计 研究附件是城市设计的依据与支撑。(P121) 15、城市空间格局的典型模式有中心集结型、条带延伸型、格网型、自由生长型。(P131) 16、开放空间意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它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公园绿地、娱乐空间 等,通常具有开放性、可达性、大众性、功能性四方面的特质。(P146) 仃道路空间设计的主要原则、便捷高效、舒适宜人、局部步行、公交优先。 18、广场空间设计的主要原则多样性、整体性、宜人性、生态性。 19、大学校园空间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人性化、社会化、生态化。 20、静态交通中自行车停放与机动车停放是需要关注的两个因素 二、名词解释 1、城市建筑综合体:对那些建筑周边环境乃至部分内部空间的设计越来越多地渗透着城市环境要求的建筑的一种概念描述。 2、历史地段:“历史地段”是指城镇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包括城市的古老中心区或其他保存着历史风貌的地区,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而且体现了城镇传统文化的价值。 3、水滨:城市特定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也是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 4、城市滨水区: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 组成 5、城市轴线:在城市中起空间结构驾驭作用的线形空间要素

城市设计考试题

一、填空 1、城市设计以城镇发展和空间组织的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自然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对象所进行的研究和设计。 2、城市设计的两种形式:政策过程型和工程设计型。 3、公园前后,古罗马逐步代替希腊成为欧洲地区的霸主。它的城市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享乐主义特征;实用主义特征和炫耀主义特). 4、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城市设计,轴线都被用作营造秩序,突显帝王霸气的重要元素。但具体处理手法不尽相同。中国城市强调中轴对称,剧中为尊,轴线感自外而内。而西方城市则偏好几何轴线与理性网络,轴线感自内而外。 5、卡伦认为当我们以恒定的速度步行通过城镇,城镇景观总以一系列突现或隐现的方式出现,这种视觉现象称之为视觉连续。 6、埃德蒙?N?培根提出评价、表达和实现是城市设计的三个基本环节 7、城市景观可归纳为五大组成要素,分别是道路、边缘、地域、节点和标志。 8、在进行城市空间设计时必须综合应用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 9、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中,空间—形体分析方法包括视觉秩序分析和图形背景分析。 10、意象是一种经由体验而认识的外部现实的心智内化,而认知意象分析是一种借助于认知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方法的城市分析理论。 11、国外城市设计的机构组织模式主要有三种,它们分别是:集中式,分散式,组织临时性机构 12、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层次分明的规划体系,它们主要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等不同的层次构成。 13、城市设计研究与编制的内容一般涉及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城市土地利用、城市景观、城市开放空间与公共活动、城市活动系统、城市特色分区与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实施措施等7方面内容。(P115) 14、城市设计成果中,城市设计导则和城市设计图是城市设计实际运用性成果,城市设计研究附件是城市设计的依据与支撑。(P121) 二、名词解释 1、城市建筑综合体:对那些建筑周边环境乃至部分内部空间的设计越来越多地渗透着城市环境要求的建筑的一种概念描述。 2、历史地段:“历史地段”是指城镇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包括城市的古老中心区或其他保存着历史风貌的地区,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而且体现了城镇传统文化的价值。 3、水滨:城市特定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也是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 4、城市滨水区: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

城市规划分类

城市规划分类 我国城市规划编制的完整过程由两个阶段、六个层次组成,即总体规划阶段和详细规划阶段;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含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区域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的规模 按城市聚居人口大小可以区分城市规模大小,各国的具体分级标准不尽一致。联合国将2万人作为定义城市的人口下限,10万人作为划定大城市的下限,100万人作为划定特大城市的下限。这种分类反映了部分国家的惯例。中国在城市统计中对城市规模的分类标准如下:按市区非农业人口,20万人以下为小城市,20万人~50万人为中等城市,50万~100万人为大城市,100万人以上为特大城市 城市的发展目标 在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中所拟定的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应达到的目的和指标。 总体规划 一定年限内对城市市区、郊区及与城市发展有关的地区各项发展建设的综合部署。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

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任务 根据国家对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在区域规划和合理组织区城城镇体系的基础上,按城市自身建设条件和现状特点,合理制定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发展性质、规模和建设标准,安排城市用地的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布局,布置城市道路和交通运输系统,选定规划定额指标,制定规划实施步骤和措施。最终使城市工业、居住、交通和游憇四大功能活动相互协调发展。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实施总体规划的阶段性规划。具体内容 ⑴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确定有关城市总体规划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⑵选定城市用地,确定规划范围,划分城市用地功能分区,综合安排工业、对外交通运输、仓库、生活居住、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绿化等用地。 ⑶布置域市道路、交通运输系统以及车站、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运输枢纽的位置。

中国城市历史地段的城市设计

中国城市历史地段的城市设计 摘要通过对中国城市历史地段的城市设计的调查研究;对人类文明的历史进行回顾和反思,发现其城市历史地段的建设改造往往直接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如果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法律保护约束力不强,就使许多优美的城市历史地段惨遭破坏。因此,为了保证城市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实现城市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针对历史地段的城市设计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再生、保存、有机更新、公众参与 人类社会走过了三百万年的历史,经历了六千多年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人类文明跨入了21世纪后,社会生存环境恶化、不可再生资源急据枯竭、现代工业化速度过快、物质主义倾向严重、城市建设困难重重、城市风貌雷同、城市历史地段破坏严重……。于是当今人们开始对人类文明的历史进行回顾和反思。而中国自八十年代进入了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期,其城市历史地段的建设改造往往直接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对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法律保护约束力不强。致使许多优美的城市历史地段惨遭破坏:定海老街区面目全非,襄樊古城墙夷为平地,福建三坊七巷遭到建设性破坏、贵州遵义会议会址周围历史建筑被拆光、安阳穿城修路严重破坏历史街区。诸多城市的老城区陷入了高楼大厦的包围之中,不断遭受着肢解和蚕食;而文物古迹则年久失修。因此,为了保证城市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实现城市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当今中国旧城更新的热潮中,认真地进行中国城市历史地段的城市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城市历史地段城市设计的科学涵义 1986年我国在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正式提出了历史地段的概念。文件中指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地应予以保护,可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核定公布为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文件中所说需要予以保护的街区、建筑群等就是"历史地段"。而对其中价值较高的、采取法定保护措施,则冠以"历史文化保护区",这就是历史地段与历史文化保护

整体城市设计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中国. 湘潭. 东城片区
Comprehensive and Key Area Urban Design in Eastern Zone Zone, Xiangtan
湘潭市东城片区整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整体鸟瞰图
3 7 土地利用规划图 3.7
EASTERN TOWN. XIANGTAN. CHINA

中国. 湘潭. 东城片区
Comprehensive and Key Area Urban Design in Eastern Zone Zone, Xiangtan
湘潭市东城片区整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芙蓉大道鸟瞰场景
EASTERN TOWN. XIANGTAN. CHINA

中国. 湘潭. 东城片区
Comprehensive and Key Area Urban Design in Eastern Zone Zone, Xiangtan
湘潭市东城片区整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芙蓉大道、北二环交叉口节点鸟瞰场景
EASTERN TOWN. XIANGTAN. CHINA

中国. 湘潭. 东城片区
Comprehensive and Key Area Urban Design in Eastern Zone Zone, Xiangtan
湘潭市东城片区整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工业遗址公园与滨江国际五星级酒店鸟瞰场景
EASTERN TOWN. XIANGTAN. CHINA

城市设计与地段特点

城市设计与地段特点赵晨城市设计与地段特点 一、城市形态与城市设计 建筑师的城市整体观是从对城市形态的认识开始的。影响城市形态的动力因素极其复杂而又扑朔迷离。应当看到城市组成因素的多元性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城市的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是一种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其相关性不像数学中那样一一对应,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和兼容性,即使是较容易被我们认知的城市物质形态也是极其复杂的。正如亚历山大以数学集合论提示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城市物质形态,他认为城市并非树形结构,不易理解和处理,城市好似关网络形,充满复杂、多样的联系,具有有机性,难于想象且不易处理。 然而,城市建设者并不是面对抽象的城市概念,城市设计也不是空中楼阁般的理论幻想。当建筑师接受业主委托,面对所处的基地时,所谓城市设计的工作实质上就已经开始了。按照《大英百科全书》的说法:“城市设计是指达到社会、经济、审美或技术等目标在形体方面的构思,它涉及城市环境可能采取的形体。就其对象而言,城市设计包括三层次的内容,一是工程设计,指某一特定地段上形体环境的创造;二是系统设计,即考虑一系列功能上有联系项目的形体;三是城市或区域的设计,包括区域土地利用、政策、新城建设、旧城更新改造等等的设计。”我国,一般是指前两个层次的内容。 作为应用层次上的城市设计,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更注重实证上的内容,更注重设计的基本准则和技法上的可操作性。因此我们认为现实的途径是深化建筑师的城市整体观念,以不断的工程实践去体味复杂的城市设计内涵,以务实的研究态度去体会城市设计的内容。从宏观上讲,城市形体环境的设计,是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连接点。其背景为社会结构、经济实力、民族传统、城市功能、土地效用等城市形态要素,以科学理性方法,研究城镇基地上物质要素的相对时空关系。 从微观上看,设计的主体对象是人,城市设计是在对人的行为模式及行为心理的分析、认知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的建筑环境设计,即把城市形态要素按有序有情的原则建立秩序,使之符合社会中人的工作、生活的多种要求。可以认为一切涉及城市内外部空间构成的均属城市设计的范畴。 二、地段特点与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诸多层次,都有其相应的观点和方法,环境的概念适用于城市设计的所有层次,。这里“环境”是指城市设计的前提和结果,“地段特点”就是城市环境的具体表现。建筑师虽不可能左右整个城市的发展方向,但形体方面的构思如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是其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正是建筑师以自身工作成果参与到城市发展中的具体表现。城市特定地段中,其环境特征表现在许多方面,对这些因素的内涵、相互关系及其功能的分析认识,是城市设计中的重要一环。正如K·林奇所言:“反映地段特点要比反映时代精神更为重要,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必将在各个环节中得到体现。” 地段级建筑构成可以看作是城市形态的最小体现单位,是城市片断在某种结构关系中的组合单位。这里所说的地段特点是环境特征的集合,并可为我们的城市设计工作提供一个具体的参照框架,因为环境正是建筑单体或群体构成城市整体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建筑师创造的高效、优美环境,不可能大及整座城市,但至少可以在“地段”这一等级的空间构成单位中发挥作用。因此,地段特点是建筑师以建筑设计介入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其鲜明与否的检验标准不在于该地段的地理特点,而在于人们对这一地段新的记忆和辨认程度。建筑师以工程

大学城市设计概论考试重点

1、城市设计基本评价标准。 定性标准:包括特色(可识别性)、格局清晰、尺度宜人、美学原则、生态原则、社区原则、 活动方便、丰富多样、可达性、环境特色、场所内涵、结合自然要素等则显然可归属对一个 好的城市设计的定性评价标准。 定量标准:包括项目范围内的建筑容积率、覆盖率和日照、通风等微气候的要求,以及考虑 一些由空间度量关系而引起的视觉艺术和功能组织单元的要求属于城市设计评价的定量标 准。 2、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关 系及阶段对照。 作用和地位: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缓冲期, 它起到了联系城市规划于建筑设计桥梁的作用,是减震器。 阶段对照: 总体城市设计——对应城市总体规划:着重研究在城市规划前提下的土地利用政策、新城 建设、形体结构、开放空间和景观体系、公共性人文活动空间的组织、地标性建筑布局等。 片区城市设计——对应城市详细规划:主要针对功能相对独立并具有相对环境整体性的城 市街区,分析该地区对于城市整体的价值,保护、挖掘或强化该地区已有的环境特色和开发 潜能。 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对应城市详细规划:主要指具体的建设工程项目设计,如街景、广 场、交通枢纽、大型建筑物及其周边外部环境的设计等。 3、城市设计与哪些要素有关? 政治要素:绝大多数城市规划设计及其相关的建设活动都曾收到过不同程度的政治因素的影 响。中国古代最初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就和政治统治与便于设防的建设目的紧密联系。——保护、防御、布局、等级秩序。 有三方的关联: 第一,政治作为一种有效的建设参与因素,通常贯穿了城市建设的全过程。 第二,政治理想常常是城市建设的主导动力,也常常是城市设计需优先保证的要求。对于设计者而言,只能理解、磋商、协同作用,而无法摆脱。 第三,政治干预方式的合适与否,对城市规划建设的成败至关重要。 文化要素:文化要素在城市发展历史曾经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各个时代的城市建设活动实质 上也是建筑文化的创造过程。所谓“城市是文化的橱窗”。文化属性是城市特色的重要体现。城市特色除自然和生物气候条件的影响外,世界不同文化圈和地域性的文化差异也是城市特 色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法律(规)要素:任何一个有组织的社会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活动都是在某种形式的建设 法规和条令下进行的,从历史上看,政策和法律要素是人类聚居地规模逐渐扩张后进行集中 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相比整治要素,政策和法规与具体城市建设的关系要密切一些, 而其作用同样也非常重要。 自然生态要素:城市地域自然生态学条件及其要素(如气候、地形地貌、水体、植被等),从来就对城镇规划和人类聚居环境建设具有重要影响。自然生态学条件对于城市整体空间形

新城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概要

新城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概要 新城区是兰州城市功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快启动新城区的建设将全面优化兰州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兰州城市形象,并对促进兰州经济、社会跨越式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根据市政府的工作安排,兰州市政府于2006年2月着手开始“兰州新城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方案的全国邀标工作,本次城市设计的方案邀标主要是在兰州新城区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兰州市级行政中心西迁,完善和细化新城区重点地段的城市定位、功能布局以及建设发展容量,提出对规划范围内的城市景观、建筑风格、色彩以及地域文化传承的设计意向和建议,为下一步新城区建设和城市设计提供思路和依据。分别由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邀标方案,并于2006年5月经行了专家论证会。在三家邀标方案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划,下面就规划简述如下: 一、新城概况 1、新城概念提出 根据第三版《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0》,为了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规划未来兰州市城市结构为为“一河、两城、七组团”,设想在迎门滩、马滩、崔家大滩地区建设兰州第二城市中心。2003年,兰州市政府委托编制了《兰州新城分区规划》《兰州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新城的核心区为“三滩”地区(迎门滩、马滩、崔家大滩),位于安宁区、七里河区和西固区的交界地段,本次规划确定在新城规划建设新的城市中心,并建议省或市政府前体形成以带动新城建设。随着兰州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建设现代化的兰州新城,造就充满生机的新城市中心的时机已成熟,根据“兰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继续实施“东扩西展、南升北拓的都市空间布局发展战略,优化提升兰州河谷川盆地城市服务功能”,兰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全面启动在营门滩、马滩、崔家大滩建设兰州新城,并且计划将兰州市政府驻地西迁,以带动新城的建设。

城市设计 读书笔记

城市设计读书笔记 城市设计概述 城市设计意指人们为某特定的城市建设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大体上,对城市设计的各种看法可分为理论形态和应用形态两大类。 作为理论形态来理解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是指为达到人类的社会、经济、审美或者技术等目标而在形体方面做的构思,它涉及城市环境可能采取的形体。就其对象而言,城市设计包括3个层次的内容: 1,工程项目的设计,是指在某一特定地段上的形体创造,有确定的委托业主,有具体的设计任务及预定完成日期,城市设计对这种形体相关的主要方面完全可以做到有 效控制。 2,系统设计,考虑一系列在功能上有联系的项目形体。 3,城市或区域设计,包括了多重业主,设计任务有时并不明确。 K·Lynch提出: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从空间安排上保证城市各种活动的交织。 Team10 认为,城市设计涉及空间的环境个性、场所感和可识别性,城市社会中存在人类结合的不同层次。特别强调了城市设计中以人为主题的微观层次。 A·Rapoport从文化人类学和信息论的角度,认为城市设计是作为空间、时间、含义和交往的组织。 作为应用形态来理解的城市设计:在城市设计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更见关注内容的现实性、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在现实背景中,这种解释常与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机构和社区有关,具有显见的政策取向和工程取向。 J·Barnett指出:城市设计是一种现实生活的问题。城市形体必须通过一个连续决策过程来塑造,将城市设计作为公共政策。Designing Cities without Designing Buildings。 H·Shirvani教授指出,城市设计不仅仅与所谓的城市美容设计相联系,而且是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 齐康院士认为:城市设计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意义通过图形付诸实施的手段。包含这样几个意义:1离不开城市;2离不开设计。 《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形体环境所进行的设计。 王建国认为:1,城市设计的专业概念方向可由理论和应用两部分内容构成。理论形态是一般的、理想化的、整体的,其表达方式则是理性的、自律的、规范的;应用形态则偏重方法和技术,因而常是显示的、相对易于操作的,其表达方式常是经验的、证实的。2,城市设计理论方法与城市设计应用实践的方法和技能并不等同,尽管他们常有交叉。3,只能借鉴,而不能从国外整套引进城市设计的理论。4,因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程度、内容不同,世界各国对城市设计研究所运用的概念、适用范围的区别也有所不同。王建国给城市设计的定义:城市设计是与其他城镇环境建设学科密切相关的,关于城市设计的一个综合性学科方向和专业。 城市设计的本质内涵和精髓影视城镇建筑环境的设计,应着重于在空间形体方面所做的构思。

城市设计调研报告

城市设计调研报告 调研提纲 1、查资料:a、调研地段历史状况 b、地段的发展过程 c、地段及附近建筑和居民生活现状 d、其他城市对老城区改造的成功案例 2、现场调研内容:a、建筑的现状、功能及风格特色(附表) b、地段内居民的居住状况、生活状况 c、商业设施、开放空间的分布 d、交通状况、人车流量(附表) 3、寻找侧重点,确定主题 通过简单的分析讨论,我们决定在调研后,寻找低端的优点并发扬,改善地段的短处,将我们的设计主题围绕地段的特色展开。 调研报告 1、地段现状:a、建筑多为中华巴洛克风格,但是损坏严重 b、大多建筑一层用来作为店铺,二层以上很少有人居住,周围 街道脏乱差,生活环境恶劣

c、缺少公共绿地 d、交通混乱,人车混行 2、建筑及街区的保留价值:a、历史价值——道外区的店铺大多是老字号,并 且多数是在外国势力侵入下发展的民族资本,这 可以看做是民族资本的发展史 b、文化价值——东西方交融下的市井文化,体现 了哈尔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c、建筑价值——中东铁路修建后,道里区大多为 俄国人居住,而道外是中国人聚居区,在中国 文化的长期熏陶下,民族工匠吸收外国文化, 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目前为止, 道外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 d、商业价值——文化资源引发人文意义,从而振

兴传统商市 e、旅游价值——哈尔滨本土的人文景观,不仅可 以吸引外地人,更可以让本地人流 连,创造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3、保护方式:a、腾迁——最大限度的保护原有建筑特色,但老道外的真实生 活得不到保护 b、局部回迁——保留传统老店和部分老居民,复原老道外人的 生活方式 思考 基于调研结果,我们总结出地段内现存的几点矛盾: 1、建筑老化与现代生活需求的矛盾 2、生活环境差、绿地较少与现在高水平的生活品质之间的矛盾 3、商业价值与过少的商业开发元素之间的矛盾 4、交通混乱,拥挤无序,与现今交通工具发展迅速之间的矛盾 5、居民生活水平与周围相差较大 解决方法 1、对破败建筑进行立面修复,保留外墙,对内部空间结构进行现代化的改造, 是指适应现代生活需要。 2、改变当地居民的居住模式,拆掉部分拥挤建筑,把原有建筑修缮成院落式, 突出居住文化的特色,增加了绿地率。 3、在原有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吸引大量的新潮文化,比如,在原有的建筑文化、 居住文化、饮食文化以外,吸引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进行展示,引进书店、

上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分析

上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分析 ——以新天地、南京路为例 【摘要】通过在上海的毕业实习,理论结合实践,对城市有了一个既理性又感性的整体认识,对城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针对此次毕业设计选题的要求对上海新天地和南京路步行街进行有目的调研、实地考察和实例分析,为接下来的毕业设计积累了宝贵的素材。 【关键词】新天地南京路步行街城市设计城市更新 五年的城市规划理论学习,我们对城市规划专业有了一个零碎的理解和掌握,但对于城市还没有一个连贯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此次在上海的毕业实习,理论结合实践,对城市有了一个既理性又感性的整体认识,对城市各方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针对此次毕业设计选题的要求对上海新天地和南京路进行有目的调研、实地考察和实例分析。 上海作为国家的经济、金融、会展和航运中心,有深厚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并成功举办2010年世博会。江南的传统与移民带入的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而这种文化特点又深刻的反映在其建筑形式、城市更新和城市设计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上海新天地和南京路步行街。 1新天地 即使没来过上海,但相信也听说过上海新天地。这片曾几何时险些就要淹没在摩天大楼丛里的矮小建筑群,在重新修建后,几乎成为与外滩、豫园和南京路齐名的上海特色的象征。与外滩相比,它更摩登;与豫园相比,他更海派;与南京路相比,它又充满了传统气息。一度破败的旧城区是如何成为优雅时尚都市生 活的象征?其在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方面存在哪些成功地经验,传统里弄如何与现代建筑融合在一起?就这些疑问我们走进了上海新天地。 上海新天地创造出集历史、文化、旅游、商业、娱乐等为一体的特色街区,其位于上海 图1-1新天地太仓路入口

城市设计概念

城市设计一般包括总体城市设计、片区城市设计、地段城市设计和专项城市设计四种类型。 一、总体城市设计是对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和景观形象进行的设计。 内容包括:确定需要保护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明确城市风貌特色基本定位、景观形象总体目标;确定城市空间格局和形态,明确城市天际线、轮廓线和景观视廓控制要求;划分特色风貌保护区、特定景观环境控制区,明确管控原则、色彩基调、建筑高度等要求;组织城市开敞空间,建立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与景观系统;提出城市设计实施的措施和建议。 二、片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局部地区进行的系统的空间形态和景观形象的设计。 片区城市设计的内容包括:明确片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特色定位;发掘和提出片区的历史肌理和景观资源要素;构建空间景观格局,综合分析片区内的轴线、节点、特色区域等,明确各部分之间的空间关系,确定视廊保护要求;明确主要街道立面要求。 三、地段城市设计是对具体城市街区、地段和地块的空间形态、景观环境、建筑空间等进行的详细安排与设计。 地段城市设计的内容包括:优化街区、地段的空间形态,完善公共场所和空间布局,明确园林绿化、道路交通、市政

设施、环境小品及人文活动场所所管控要求:明确地段和地块建筑空间的组织,规定建筑群体组合和建筑的退线、型体、风格、体量、高度、第五立面和色彩等要求。 四、专项城市设计: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城市户外广告、店铺招牌、公共标识、夜景灯光、城市雕塑等特定要素或特定系统编制专项城市设计。 现代城市主导产业类型: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业、物流业、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电子商务、大数据体系、航空航天信息系统、新能源。 吕梁新区产业定位:与主城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依托优越地理、交通区位条件,重点推荐物流商贸、金融办公,休闲度假,商业服务,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

城市设计考试重点

城市设计目的:发展一种指导城市空间设计的政策框架。 定义:现代城市设计是一门关于城市建筑活动的综合性学科,它以城镇发展和建设空间组织的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自然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的对象所进行的研究而设计。核心概念:为人创造场所。 归类:理论性概念和工程实践性概念两种。 城市设计优劣的评价主要有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定性标准:特色(可识别性),格局清晰,尺度宜人,美学原则,生态原则、社区原则活动方便、丰富多样、可达性、环境特色。场所内涵、结合自然要素等则显然可归属于对一个好的城市设计的定性评价标准。 定量标准:城市设计满足特定项范围内的建筑容积率、覆盖率和日照、通风等微气候的要求,以及考虑一些由空间度量关系而引起的视觉艺术和功能组织单元的要求属于城市设计评价的定量标准。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基本上内容差不多,都是社会、经济和空间(物质形态)发展并重,并赋予城市设计在形态设计、环境品质和景观艺术等方面的属性的预期。 古罗马城市设计主要有三方面特征:一、享乐主义特征。古罗马帝国时代,国家版图已扩大到欧亚非三洲,所辖城市数以千计。随着物质财富的日益聚集,古希腊社会中有关道德修养的追求逐步为享乐主义思想所取代,整个社会沉醉在巨大的物质享受氛围中,城市里寓意精神寄托的神庙建筑的地位日益下降。 二、实用主义特征。古罗马人不像古希腊人那样,对于自然环境与人文意识有着抽象,纯真的精神追求,它们更加重视强大而现实的人工实践。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其城市设计倾向于实用主义与拿来主义,综合一切可能有利于其利益实现的手 法、技术与思想。 三、炫耀主义特征。国势的强盛、领土的扩张以 及财富的积聚,使得古罗马人越来越热衷于炫耀 其强大的国家实力。因而古罗马的城市与建筑设 计没有沿用古希腊人本主义的原则,而是通过大 模数的选择迫使空间体系与人分离,并因此产生 一种具有征服性的崇高感与震撼力。 中古时代伊斯兰国家的城市设计:在缺少城市传 统的伊斯兰国家,宗教对于城市设计起着重要的 作用。现实生活中,作为信仰礼拜的重要地点, 清真寺常常与皇宫、官邸联系在一起,成为伊斯 兰城市社会生活的中心,周围设有图书馆、浴室、 学校、医院、经文学院等公共建筑与大规模的信 徒区。雍容的穹顶,峭拔的塔身,象征冲天飞腾 的生命力量,构筑起伊斯兰城市最典型的城市景 观。 中世纪欧洲的城市设计:三种类型:要塞型、城 堡型、商业交通型。中世纪的城市设计非常 强调与自然地形的有机契合,它们充分利用河湖 水面与茂密山林,使人工环境与自然风光之剑相 互依存、相得益彰。通常,具有一定名声与规模 的教堂占据着城市最中心的位置,城市道路网以 此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开去,形成曲折多变,密如 蛛网的环形放射路网。中世纪的建筑一般不刻意 追求对称规则,教堂、市政厅、雕塑等纪念物位 置多避开广场几何中心,以利交通顺畅并提供观 赏主体建筑、纪念物的多种角度;广场四周通过 建筑形成维合,建筑底层设有柱廊,创造良好的 人体尺度与连续,丰富的空间界面;广场场地铺面 细腻而有变化。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设计:“人文主义”是文艺复 兴思想体系的核心,它讴歌人的尊严、价值与灵 魂,鼓励人们欣赏并享受生活中的权力、自由与 幸福。在这种与中世纪禁欲、清苦的宗教思想迥 然相异的新思潮引领下,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 城市面貌也随之呈现出一期风发的新气象。设计 领域出现两种新的艺术倾向,一种是通过不安的 形体、出人意料的起伏转折等桥揉造作的手法, 产生特殊视觉效果的手法主义,并在17世纪形 成巴洛克风格,以整齐强烈的城市轴线系统,以 强调空间秩序感与序列景观。另一种倾向是不顾 地点、环境等因素盲目崇拜古代,套用柱式的教 条主义。强调以几何数学为基础理性判断代替直 观感性的审美经验。 中国古代城市设计:中国城市强调中轴对称,居 中为尊,轴线感自外而内,通过院墙体系形成一 系列向纵深发展的闭合空间,并借助空间的内外 之分与维合建筑的等级差异实现空间关系与社 会关系的对应. 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现代城市设计无论是在内 涵还是外延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它不在局限于传 统的空间美学和视觉艺术,设计者考虑的不仅仅 是城市空间的艺术处理和美学效果,而是以“人 ——社会——环境”为核心的城市设计的复合评 价标准为准绳,综合考虑各种自然、社会、人文 要素,强调包括生态、历史、经济等在内的多维 复合空间环境的塑造,提高城市“适居性”和人的 生活环境质量,最终达到改善城市整体空间环境 与景观的目的。 城市设计的特点:综合性、地域性、人文性、控 制性、引导性。 城市设计的内容:城市设计的研究与编制的内一 般涉及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城市土地利用、城 市景观、城市开放空间与公共活动、城市活动系 统、城市特色分区与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实施措 施7个方面内容。按总体城市设计与局部城市设 计两个层面看。 城市设计一般分为城市总体、城市片区、重点地 段三个层次。 总体城市设计编制控制要点:(1)研究市域内人 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把握市域城镇体系整 体形象特色,确定各城镇的风格特色;(2)研究 城市的风貌和特征,对城市的特色资源进行挖掘 提炼,并有机组织到城市发展策略中,创造鲜明 的城市特色。(3)宏观把握城市整体结构形态, 对竖向轮廓、视线走廊、绿色开敞空间等系统要 素提出整体控制对策;(4)组织富有意义的行为 场所体系,构筑城市整体和社会文化氛围;(5) 提出城市设计的实施措施意见;(6)提供总体规 划设计图,比例为1:5000——1:20000. 片区城市设计的编制要点:(1)片区城市设计是 以城市总体规划及总体城市设计为依据,以城市 分区、片区或重点地区为单位,对其整体形态、 空间结构、人文特色、景观环境及人的活动等方 面进行的综合设计。(2)片区城市设计应对规划 地区的土地综合利用、建筑空间布局、街区空间 形态、景观环境、道路交通以及绿化系统等方面 做出专项设计,并对建筑小品、市政设施、标志 系统以及照明设计等方面进行整体安排。(3)片 区城市设计应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紧密协调。(4) 提供片区城市设计图,比例为1:1000—— 1:2000 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编制控制要点:(1)重点地段 城市设计一般应与总体和片区城市设计内容相 衔接。(2)与详细规划紧密配合,提高成果可操 作性。(3)提供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图,比例为 1:500——1:2000. 土地利用的设计过程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根据 上位规划(如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基本目标 和预先的分析研究,建立土地开发设计的特定目 标;第二,为所需要的土地使用建立特定标准,

城市形态与城市设计

城市形态与城市设计 建筑师的城市整体观是从对城市形态的认识开始的。影响城市形态的动力因素极其复杂而又扑朔迷离。应当看到城市组成因素的多元性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城市的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是一种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其相关性不像数学中那样一一对应,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和兼容性,即使是较容易被我们认知的城市物质形态也是极其复杂的。正如亚历山大以数学集合论提示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城市物质形态,他认为城市并非树形结构,不易理解和处理,城市好似关网络形,充满复杂、多样的联系,具有有机性,难于想象且不易处理。 然而,城市建设者并不是面对抽象的城市概念,城市设计也不是空中楼阁般的理论幻想。当建筑师接受业主委托,面对所处的基地时,所谓城市设计的工作实质上就已经开始了。按照《大英百科全书》的说法:“城市设计是指达到社会、经济、审美或技术等目标在形体方面的构思,它涉及城市环境可能采取的形体。就其对象而言,城市设计包括三层次的内容,一是工程设计,指某一特定地段上形体环境的创造;二是系统设计,即考虑一系列功能上有联系项目的形体;三是城市或区域的设计,包括区域土地利用、政策、新城建设、旧城更新改造等等的设计。”我国,一般是指前两个层次的内容。 作为应用层次上的城市设计,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更注重实证上的内容,更注重设计的基本准则和技法上的可操作性。因此我们认为现实的途径是深化建筑师的城市整体观念,以不断的工程实践去体味复杂的城市设计内涵,以务实的研究态度去体会城市设计的内容。 从宏观上讲,城市形体环境的设计,是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连接点。其背景为社会结构、经济实力、民族传统、城市功能、土地效用等城市形态要素,以科学理性方法,研究城镇基地上物质要素的相对时空关系。 从微观上看,设计的主体对象是人,城市设计是在对人的行为模式及行为心理的分析、认知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的建筑环境设计,即把城市形态要素按有序有情的原则建立秩序,使之符合社会中人的工作、生活的多种要求。可以认为一切涉及城市内外部空间构成的均属城市设计的范畴。 地段特点与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诸多层次,都有其相应的观点和方法,环境的概念适用于城市设计的所有层次。这里“环境”是指城市设计的前提和结果,“地段特点”就是城市环境的具体表现。建筑师虽不可能左右整个城市的发展方向,但形体方面的构思如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是其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正是建筑师以自身工作成果参与到城市发展中的具体表现。城市特定地段中,其环境特征表现在许多方面,对这些因素的内涵、相互关系及其功能的分析认识,是城市设计中的重要一环。正如K·林奇所言:“反映地段特点要比反映时代精神更为重要,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必将在各个环节中得到体现。” 地段级建筑构成可以看作是城市形态的最小体现单位,是城市片断在某种结构关系中的组合单位。这里所说的地段特点是环境特征的集合,并可为我们的城市设计工作提供一个具体的参照框架,因为环境正是建筑单体或群体构成城市整体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建筑师创造的高效、优美环境,不可能大及整座城市,但至少可以在“地段”这一等级的空间构成单位中发挥作用。因此,地段特点是建筑师以建筑设计介入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其鲜明与否的检验标准不在于该地段的地理特点,而在于人们对这一地段新的记忆和辨认程度。建筑师以工程手段使人们加深对该地段特点的认识,注意到过去曾经忽略的一些显著差别。那么城市的建设随时间推移而不断积累,地段特点将不断增强。”(《大英百科全书》) 在实践的环节上,城市设计的工作应以具体实在形式展开。建筑师的工作成果-----城市中的建筑------其构成需要遵循一定的“城市语法”,并首先与所处的地段发生关系。所谓地段特点的概念包括它所处的基地地理条件、人文和社会环境、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限定因素,它是城市设计工作的出发点,以其特定的内涵限定建筑形体并最终以建筑及其环境来呈现其特色。 城市设计应注重城市实体构成-----建筑、建筑群体及相关环境,其内涵包括建筑的内外空间,外延则包容组成城市并维持城市运转,能为城市设计确定取向的种种依据。这些依据如商业繁华地段、交通地段、古迹保护地段等,可以看出,每一城市地段都具如下特征:①是城市总体结构中的一部分,但可以折射出城市的秩序,正如细胞之于生命,分子之于物质;②地段本身具有某些共同的连续特征,是观察者心理可以进入,可以从内部去认识的;③同一地段可以拥有不同属性的主题。主题可以共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并强化地段特征。如古城保护与商业繁华地段,交通繁忙与城市标志性景观地段之间虽具不同属性,但可以共存。 任何城市地段,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特殊的”,是不同物质存在与人类活动的混合体,它的特殊性虽给设计人员带来了限制,但也提供了可能的机会,因此地段特点必将反映在建筑构成特征中。建筑与地段的对应关系在建设活动中不外乎两种形式:①建筑地段既定,建筑内容,如功能、性质、而已、规模的确定;②建筑内容确定,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片核心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片核心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 陈华臻 张 潋 ■ Chen Huazhen Zhang Lian 作者单位: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杭州 · 310022)收稿日期:2007-12-01 Urban Design for the Core Section of Yangzhou Economic-Technology Development Area 一、项目背景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作为扬州拥有一定开放性政策支持、以外来投资为主的特定区域,长期以来凭借新兴工业生产这一主体功能,已初步形成汽车产业园、新光源产业园、光伏产业园、港口物流园、出口加工区等一批专业产业园区。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发区内产业和人口不断集聚,推动了城市空间的急剧拓展,使扬州市呈现出“保护”(老城)与“建设”(新城)并行的生长态势,形成老城区“肌理的城市”和新城区“实体的城市”两种空间特质并存的双尺度城市发展模式。 在此发展背景下,老城区的功能亟需进一步疏解,如果开发区继续停留于现有单一的工业生产功能,将无法进一步推动地区的发展和品质的提升。从城市的发展来看,资本的汇聚与空间的特征性往往成正比,一旦缺少了空间的特征性——如库哈斯所形容的“鼠夹”的可识别城市空间——就意味着这片空间在抽象的资本竞争中处于劣势,面临着沦为边缘的危险。因此,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只有以一种凝聚中心的标识营造空间的特征性,以一个中心来吸引投资和人气,实现从单一工业生产功能向 综合城市功能的转变,才能打造城市西南部的现代化新城区。二、基地特征 1.区位优势 基地位于扬州西部新城区的几何中心,人口和产业的依托腹地较大。内部两条快速路——江阳中路、扬子江路与主干道维扬路构成基地的交通骨架,使其与老城区及新城各功能区块均有着便捷的交通联系。 2.人口基础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目标,基地两侧的西部分区和西南分区将集聚46万城市人口,周边服务人口基础优势明显。而目前新城部分尚未形成明确的中心区块,服务功能仍然欠缺,不得不依托于老城文昌阁地区的中心职能。 3.土地储备 基地内新城河以南片区虽然目前仍以工业用地为主,但其中即将搬迁的工厂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公共职能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土地储备。 4.辐射范围 类比城市居民商业休闲行为习惯,较为合理的出行距离为5km,以此为半径,本次规划的区块辐 射范围将涵盖扬州西部新城区的全部以及老城区的南片地区。 5.开发诉求 从基地目前的建设情况来看,新城河以北地区以交通干道江阳中路和维扬路为开发导向,集聚了不少近年开发的商业、住宅房产项目,开发强度和密度较高,功能上的“退二进三”也反映了地区城市职能升级的开发诉求。三、设计理念 1.紧凑城市 紧凑城市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强调城市功能和空间的紧凑发展,反对无序和低密度的蔓延和扩张,其理念主要包括:通过土地功能的混合使用,提倡多样化的高密度开发,建设住宅、办公、商业、文化、休闲、服务等功能混合的区域;创建适于步行的空间,提倡公交优先;合理利用资源和基础设施。设计力求通过用地职能的转变、多样功能的集聚、交通体系的高效运转打造具有活力的扬州新区中心以及与老城区文昌商业中心互补的新城现代商圈。 2.整体融合 扬州城市的空间景观特点可用“水、绿、古、 1 区位及城市总体分析图 2 规划构思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