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史》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复习笔记1

《外国文学史》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复习笔记1

《外国文学史》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复习笔记1
《外国文学史》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复习笔记1

《外国文学史》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复习笔记

1、欧美文学三个渊源:

(1)发源于希腊而后又在罗马得到光大的古典文明,特质在于它的世俗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文主义;

(2)发源于希伯来人的基督教文明,特质在于超凡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验主义;

(3)北方边陲及莱茵河畔游牧民族旺盛的活力、好斗性、对于荒诞奇谲的神往抑或之于女性的神秘态度等。

“三位一体”:智慧、仁爱、力量

2、西方文学的历史意义:

是座巨大的思想、情感、智慧宝库,集中了西方人几千年来不同国家、民族理想和内心世界的酸甜苦辣,在这部巨大的文学史册中,可发现和感受到生命跃动的火花闪烁不息,种族无意识的脉冲若隐若现,是一部心灵发展史、壮丽文学史。

3、荷马史诗成书时间:

是古希腊长期流传的关于特洛亚战争的英雄传说的总结,公元前9世纪到前8世纪逐步形成,荷马可能是其最初或最好综合加工者,前6世纪中叶,雅典统治者组织学者删改编订,前2世纪,亚历山大学者最后编订,各分成24卷。历史背景为前12世纪到前8世纪的“英雄时代”,为希腊人从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

4、荷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的基本主题:

《伊利昂纪》从叙述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与第一英雄阿喀琉斯内讧开始,基本主题是歌颂与异族进行战斗的英雄,《奥德修纪》基本主题是歌颂人与自然的斗争。

5、荷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艺术特色:

(1)规模宏伟,内容丰富,广阔反映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希腊社会风貌;

(2)抓住当时社会重大矛盾,以巨大艺术力量,用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手法,深刻表现了童年时期希腊人向异族和向自然战斗的英雄精神;

(3)人物刻画鲜明,即有在战争和对自然的斗争中获得光荣业绩的英雄主义共性,又有个性;

(4)谋篇布局高明,把情节重点放在前后几天的战斗上。《伊利昂纪》以阿伽门农、阿喀琉斯为纽带展开希腊和特洛亚的矛盾,生动表现10年大战的整个面貌,《奥德修纪》的海上冒险及其家庭与求婚贵族的斗争两条线索平行交错;

(5)民间创作特点:简洁生动,细节描绘,“荷马式比喻”的运用,语言的形象化。

6、荷马作品中阿喀琉斯、赫克托耳和奥德修形象分析:

阿喀琉斯是青年勇士,巨力健步,极重个人尊严和友谊,蛮勇、执拗,性如烈火,易怒,最能体现原始英雄主义。赫克托耳不及阿喀琉斯雄强,但英雄主义建在更自觉的社会责任感上,奥德修英勇、顽强,战斗不息,具有惊人毅力,是个智多星,有强烈的求知欲,但对奴隶残酷无情,极端自私贪婪,是正在形成中的奴隶主。

7、马克思评希腊艺术和史诗:

“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复归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他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应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的真实再现出来吗?……为什么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在它发展的最完美的地方,不该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呢?”

8、古希腊的戏剧是世界戏剧史上最先成熟而成就辉煌。悲剧、喜剧在前6世纪末、前4世纪初的“古典时代”即成熟繁荣。

“悲剧艺术的荷马”:索福克勒斯(1)悲剧同另一样,取材于史诗或神话传说并贯穿

命运观念,属命运悲剧。索氏悲剧常怀疑命运的正义性,往往肯定与命运作抗争的人。(2)悲剧主人公主要是人,而不是像“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那样主要写的是神,也不像欧里庇得斯写一般人,而是写理想的人——英雄。(3)为希腊悲剧增加了第三个演员,并加强演员动作和对话,并放弃了“三联剧形式”。

9、索福克勒斯:

《埃阿斯》、《安提戈尼》、《俄狄浦斯王》、《厄勒克特拉》、《特拉基斯少女》、《菲罗克忒忒斯》、《俄狄浦斯在特隆诺斯》。

10、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1)《俄狄浦斯王》主题: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冲突

(2)《俄狄浦斯王》戏剧冲突:人的独立自主意志同命运的矛盾冲突

(3)《俄狄浦斯王》思想内涵:

①、取材表面看来不雅驯,实有很高认识价值和伦理道德意义,歌颂了为维护新的伦理道德原则和制度而勇于承受最大苦难的英雄;

②、还歌颂了人的独立自主意志同人和命运的斗争。

(4)《俄狄浦斯王》结构:

①、回顾式结构悬念性强,情节集中,并将“回顾”同“发现”和“突转”紧密结合,布局严密精巧,环环相扣;

②、戏剧结构上剧情发展连串“事与愿违”,充满“悲剧嘲弄”。

11、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形象:

(1)俄狄浦斯形象:悲剧英雄人物,在人类相信神和命运时代有独立意志,不屈从命运、神的安排,勇于承担责任。善良、正直、勇敢、聪明、热爱人民、具有独立的自主意志、坚强的伦理道德观念。

(2)俄狄浦斯“情结”: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用“俄狄浦斯”名字来表示他认定的男人从童年便有“恋母仇父”性本能是错的。弗洛伊德从“泛性论”出发,认为男人潜意识中有“恋母仇父”性本能出发,对《俄狄浦斯王》及俄狄浦斯作了完全违反原作文本的解说,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文明社会人类实际的。

12、古罗马由共和向帝国过渡和帝国初三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的创作成果构成了古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维吉尔是欧洲古代和近代文学之间的桥梁。

13、维吉尔“曾歌唱过牧场、农田和领袖”

(1)《牧歌》:爱情短歌集,显露忧郁

(2)《农事诗》:为配合屋大维振兴农业政策,“劳动战胜一切”。

(3)《埃涅阿斯纪》最后最重要,罗马文化最高体现和罗马文学的最高成就,是文人史诗典范。

14、维吉尔《埃涅阿斯纪》:

(1)《埃涅阿斯纪》主题:歌颂罗马民族光荣伟大和创业艰难的历史,赞美罗马帝国的创建者屋大维等罗马领袖的功勋和伟大使命,鼓舞罗马民族爱国和英雄主义精神,维罗马帝国的大一统目标服务。

(2)《埃涅阿斯纪》内容:通过埃涅阿斯遵守神命到罗马建国的神话,具体叙述罗马先人创业的光荣和艰难,歌颂罗马人威武堂皇,宣传罗马人历史使命,表达帝国基本信念和价值观,因此史诗对于罗马民族具有至高无上的意义,成为罗马人的民族史诗。

(3)《埃涅阿斯纪》主人公:奴隶制国家形成时期一个开国君主的高大形象。对神虔敬、热爱祖国和家人,勇敢、刚毅、坚忍、处事公平;听从天意,要克服一切内在和外在困难。具有仁慈和博大胸怀。

(4)《埃涅阿斯纪》艺术成就:

①内容广阔复杂,包罗了从古希腊到古罗马时期极为丰富的神话、传说、地理、历史、宗教和氏族生活习俗、文物制度等具体精确的描写,被称为“古罗马的'百科全书'”。

②艺术构思凝重、严肃谨严、精细。

③善于调动多种艺术手法渲染场面,更长于人物心理矛盾的具体描写,如写北非迦太基女王狄多由爱而恨和由仍抱幻想到终于绝望自焚以报复负心人的心理描写真切动人。

④语言高度凝练、浓缩、富于暗示,且借用自然物象作暗喻、明喻,比“荷马式比喻”更为贴切、成熟。

15、恩格斯评价但丁:

“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的《新生》在形式上属于“温柔的新体”诗派。雪莱认为:“但丁比彼特拉克还要懂得爱情的秘密。《新生》在感情和语言的纯洁上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它是一部理想化的历史,记录着他所生存的时代,以及他一生中献给爱情的那样阶段。”(精神化、哲理化爱情)这是但丁的第一部作品。

16、放逐初期,但丁著《飨宴》对自己诗歌作了诠释,将各门各方面知识介绍给读者。拉丁文著述《论俗语》(讨论意大利语及其文体与诗律的一般问题)和政论拉丁文著作《帝制论》。

17、但丁代表作《神曲》原名“喜剧”,后人加“神圣”,用意大利俗语写成,33×3歌+序曲。

(1)但丁代表作《神曲》中“地狱”:

罪人们按照生前所犯罪孽分列等级依次打入九圈,实分三部分,按照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凡人之罪恶归放纵、凶残、恶意三类。

(2)但丁代表作《神曲》中“炼狱”:

涤罪之所,按照七罪划分,这里的罪人们已悔悟前非,努力自新,故怀着忍耐的忧郁和愉悦的希冀。

(3)但丁代表作《神曲》的主题:

在黑暗、迷信和暴行还很猖獗的时代,个人和人类如何通过舛错与迷惘的“牢狱”,经过苦难、追求和考验、找到或接近真理、趋于完美与至善。

(4)但丁代表作《神曲》中的寓意和象征:

①、四大象征:“昏暗的森林”一方面指当时意大利的混乱政局,一方面暗寓但丁在政治和爱情双重失意中的心理迷惘。豹象征“淫欲”、狮象征“野心”、狼象征“贪婪”;

②、维吉尔(知识和理性、哲学)、俾德丽采(爱和信仰、神学)象征人的生活要有生活和爱的指引。

③、“三界之行”是人类精神由罪恶到净化直至幸福的必经之路,地狱(黑暗社会)炼狱(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经的痛苦历程)天堂(思想境界)结构意味神学“三位一体”。

(5)但丁代表作《神曲》的神学性:

中世纪基督教世界观信心、希望、爱。

(6)但丁代表作《神曲》的社会性质:

反映了文艺复兴个性解放萌芽及人道主义萌芽,将哲学、神学并提,反映了中世纪中后期意大利的广阔社会生活,且有强烈政治倾向和爱国精神,既是中世纪文化(神学、哲学、伦理、文学等)综合,又含有近代文化意识的思想或精神。

(7)但丁代表作《神曲》的艺术特色:

①、梦幻与写实的交融

②、工整与协调的结构;

③、象征、寓意、梦幻的手法

④、民族特色:意大利语。

18、莎士比亚:

前期以写诗歌、史诗和喜剧为主,仅有少数悲剧,所谓“史诗与喜剧时期”;中期以悲剧为主,少数喜剧,所谓“悲剧时期”;后期传奇剧,另写一部历史剧,所谓“传奇剧时期”。共2部长诗,154首十四行诗,38部戏剧,主要成就在戏剧,它们包括10部历史剧、13部喜剧、10部悲剧和5部传奇剧。两部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

19、莎士比亚剧主题风格代表作:

(1)莎士比亚史剧:

①、人文主义政治主题:谴责封建割据,批判血腥战争,鞭笞暴君暴政,即国家必须统一。

②、忠于历史又不拘泥史实,塑造鲜明性格。《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理查三世》。

(2)莎士比亚喜剧:

①、歌颂爱情和友谊,赞扬机智勇敢,提倡仁爱无私,表达人文主义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和男女平等的生活理想。

②、喜剧中《量罪记》、《终成眷属》、《错误的喜剧》3部称“阴沉喜剧”。《威尼斯商人》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第十二夜》艺术性最高、喜剧精品,《仲夏夜之梦》等。

③、创新:希腊旧喜剧是政治讽刺剧,而新喜剧和罗马喜剧为世态讽刺剧,莎士比亚继承讽刺剧,增加内容,不但嘲笑一切低贱、庸俗、恶劣、陈腐及行将灭亡事物,揭露生活中错误和不合理现象,且提出新人文主义生活理想,肯定新事物、新性格,讽刺不为主,主要为肯定生活原则,“歌颂性喜剧”。

(3)莎士比亚悲剧:

①、揭示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的矛盾,或理想的幻灭。

②、“性格悲剧”:多写某贵人陷一困境,后其性格某弱点或偏见被揭示,此为悲剧基本契机。悲剧主人公行动关系本人和整个民族命运,处尖锐斗争中心,有巨大道德勇气,体现文艺复兴巨人性格及诗人理想。结局一般彻底毁灭。

③、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和《雅典的泰门》。

(4)、莎士比亚传奇剧:

①、高度纯粹的基督教博爱主义,即道德理想主义。

②、炉火纯青、充满理想、幻想。

③、《辛白林》、《冬天的故事》、“诗的遗嘱”《暴风雨》。

20、莎士比亚传奇剧:理想的女性有伊摩琴、赫米温妮、宝丽娜、米兰达。

含义:充斥着巧合与奇遇的距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的故事剧。

21、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1)《哈姆莱特》艺术成就:

①、情节生动丰富

②、人物个性鲜明

③、长于内心独白

④、语言丰富多彩

(2)哈姆莱特形象:

①、人文主义王子

②、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找不到改变现实的道路,造成精神忧郁和行动延宕

③、悲剧原因是黑暗势力太强,自身也有弱点,其悲剧是人文主义者和整个时代悲剧。“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3)弗洛伊德解析哈姆莱特形象:

试图用“俄狄浦斯情结”对其“优柔寡断”进行精神分析,认为由性心理造成:哈姆莱特幼恋母仇父,克劳狄斯杀王娶嫂,哈姆莱特自觉类似,故惶惑难下手,因为若杀叔,等于杀灵魂的自我,本质上仅一个做了,一个未做而已。

22、弥尔顿:

(1)弥尔顿历史定位:

17世纪进步文化基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诗人,文艺复兴殿将和启蒙运动的先驱,从人文主义到启蒙主义的中间环节。

(2)弥尔顿早期诗作:

短诗《五月晨歌》、《圣诞节晨赞》、《快乐的人》、《幽思的人》、评十四行诗《莎士比亚碑铭》,悼亡诗《利西达斯》与雪莱《阿多尼斯》为英语诗中最出色悼亡诗作。

(3)弥尔顿政论文:

《论英国教会的教规改革》、《论教会机构必须反对主教制》、《论教育》、《论自由出版》、《论国王与管理的职权》、《偶像破坏者》、《为英国人民声辩》及续篇。

(4)弥尔顿三部史诗性巨著:

《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23、弥尔顿《失乐园》取材旧约《创世纪》,依《新约》“启示录”

(1)《失乐园》主题:

表达了诗人清教主义,说明人类不幸来源。贯穿了诗人高昂的革命激情和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反思。

(2)《失乐园》撒旦形象:

受迫害但不屈不挠,反抗权威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形象。双重性:

①、斗志昂扬、不屈不挠反抗权威,反映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家们毫不气馁的斗争精神。具有权威、勇气、领袖才能和政治家风度。

②、矜持自大,为非作歹的堕落天使。暗示资产阶级失败原因。(恶性膨胀原因)

24、弥尔顿《复乐园》:

取材新约《马太福音》、《路加福音》。主要歌颂刚强意志、忍耐和英勇牺牲精神。从耶稣形象表现人只要具备完整品格和顺从神意的决心,就能够对付一切磨难而无往不胜。表现诗人虔诚的信仰、坚定的意志和敢于献身的精神。

25、弥尔顿《力士参孙》:

是诗体悲剧,取材旧约《士师记》,多认为是弥尔顿最有力的感人作品,部分原因是诗人身世与精神和参孙非常相似。

26、古典主义:

(1)与17世纪背景:

是在专制王权的监护和培植下发展起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其政治基础,流行于法国的唯理主义哲学是其思想基础。

(2)古典主义特征:

拥护王权,崇尚理性,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代、讲究规则。

(3)古典主义“法典”:

立法者布瓦洛经御览的《诗的艺术》。

(4)古典主义“三一律”:

戏剧情节只有一条线索,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在24小时内完成。

27、高乃依是古典主义悲剧奠基者或创始人。

重要悲剧:《熙德》、《贺拉斯》、《西拿》、《波利厄克特》。

(1)《熙德》:第一部成功的古典主义悲剧。

①、戏剧冲突:

西班牙卡斯提尔王国元老狄哀格受宫廷重臣高迈斯之辱,狄哀格之子罗德利克决斗并杀死高迈斯,失去高迈斯之女施曼娜(之爱)。

②、主题:

简介明确,既揭示责任与爱情冲突,并在理性控制下让前者战胜后者。男女主人公面临棘手抉择:保全爱情或履行职责。

③、“高乃依式的悲剧人物”:

两主人公有血有肉,既刚毅冷静又热烈奔放。

(2)高乃依《贺拉斯》:

惊心动魄、取材罗马故事。罗马(贺拉斯氏)与阿尔巴(居里亚斯氏)两城交战相持不下,各选三大将决斗,最小居里亚斯氏为最小贺拉斯氏的内兄,最小居是贺妹卡米叶情人,悲剧主题为爱国天职与儿女私情的矛盾,即大义灭亲,荣誉表现为不是对于家庭而是对于国家。

28、拉辛是新古典主义文学中最具有典范性的悲剧作家。

重要悲剧《安德洛玛刻》、《费得尔》、《埃丝苔尔》、《阿达莉》。

(1)拉辛《安德洛玛刻》:

第一部标准古典主义悲剧,取材希腊传说。赫克托耳的寡妇安身为女奴,要为亡夫全孤守节,当二者不可兼得时,理智与情感搏斗,但未致其错乱:哭求卑吕斯不成则暂缓一步,哄国王立誓后自杀。完全符合“三一律”。

(2)拉辛《费得尔》:

取材欧里庇得斯《希波吕托斯》,希波吕托斯受继母费得尔虐待……费得尔鸩死。

29、高乃依与拉辛:

高乃依深刻表现忠君爱国政治倾向,宣扬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着重表现理性的胜利,主要塑造了一些慷慨悲歌、大义凛然的英雄;而拉辛是位文学史上著名心理分析大师,更多描写理性的丧失和感情的放纵,主要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罪恶。

30、菲尔丁:

是18世纪英国杰出小说、剧作家,其现实主义小说理论和创作实践使他成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奠基人。

(1)菲尔丁戏剧名篇:

喜剧《几种假面具下的爱情》、《作家的闹剧》及《咖啡店政客》、《威尔士歌剧》、《唐吉诃德在英国》、《巴斯昆》、《历史纪事》。

(2)菲尔丁长篇小说:

称为“散文滑稽史诗”,用散文写史诗,用“滑稽”而不用“严肃”笔法。把菲尔丁推向小说的是理查生书信体小说《帕拉美》,菲尔丁讽刺此而作了《夏拉美》、《约瑟夫·安德鲁传》「《大伟人江奈生·威尔德传》(自始至终用反笔,表现其爱民仇暴,激进的民主主义立场」《汤姆·琼斯》、《阿米莉亚》

31、《汤姆·琼斯》:菲尔丁“散文滑稽诗”代表。

(1)菲尔丁《汤姆·琼斯》批判内容及主题:

其道德寓意围绕“德性”高贵原则,主题主要批判贵族伪善文明,肯定合乎启蒙学派民主观念的“自然道德”。

(2)菲尔丁《汤姆·琼斯》人物形象:

①、汤姆·琼斯:

活泼好动,朝气蓬勃,尽管轻率、鲁莽容易冲动,但是内心诚挚、豪爽、仁慈、胸怀坦

荡,极富同情心,体现了健全、善良、真诚的“人性”,合乎“自然道德”。忍无可忍时也会不顾宗教道德而坚决抵抗。

②、布立菲:

野心、贪财、追逐名利,表面笃信宗教,实为披着清教主义外衣的利己主义伪君子。一贯打击汤姆·琼斯,是地道的小人,伪善道德的典型。

(3)菲尔丁《汤姆·琼斯》艺术特色:

①、围绕冲突广阔展现了18世纪英国现实;

②、忠于自己“严格描写自然”的现实主义原则;

③、结构复杂严谨,以汤姆·琼斯生平为经,以他同苏菲亚爱情、同布立菲矛盾为纬;

④、滑稽有趣。

32、卢梭:18世纪法国杰出和影响深远的启蒙思想文学家。

(1)“卢梭主义”:

关于文化、文明和社会政治的思想,集中体现于其理论著作及小说中。

(2)卢梭理论著作:

①、卢梭《论科学与艺术》:

文化批判,主旨要彻底扫除封建文明,让人类摆脱一切封建枷锁而获得发展。“自然”与“文明”对立,以及“返归自然”、寻求自我的“卢梭主义”开始形成。

②、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社会历史批判

③、卢梭《社会契约论》:

建立主权在民的民主共和国。

(3)卢梭小说:

《新爱洛伊斯》、《爱弥儿》、《忏悔录》、《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爱弥儿》为教育小说,《忏悔录》、《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为自传。

(4)卢梭感伤主义:

18世纪产生于英国,波及欧洲其它国家,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先驱,也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源头。注重心理感觉,由斯泰恩小说《感伤的旅行》得名。

33、卢梭《新爱洛伊斯》:

(1)卢梭《新爱洛伊斯》体裁、书名:

哲理、文艺性结合的信札体哲理小说。书名是由于作者借鉴了12世纪法国青年姑娘爱洛伊斯同其教师阿贝拉恋情悲剧框架。

(2)卢梭《新爱洛伊斯》思想内容特点:

18世纪瑞士恋情故事。描写了出自人性的自然爱情与人为封建道德之间的冲突。作者从崇尚自然、否定封建文明的哲学高度热烈歌颂男女青年冲破封建藩篱而相爱的纯真爱情。全面否定悲剧制造者(贵族阶级),作者目标除跟全社会有关的社会风俗及夫妻间忠诚,还有更深刻的目标“社会协调和社会和平”,否定旧世界。

(3)卢梭《新爱洛伊斯》人物形象:

共同特点是“爱美德”,这是一种崭新道德,源自自然人性,自爱、自尊而及他人。

①、朱丽与克莱尔分别体现爱情和友谊,都生性“仁慈多情”,但朱丽温柔软弱,最爱美德,曾在婚姻上改变初衷,是一个可以协调个人、家庭、朋友、社会的中心人物。克莱尔则活泼明智。

②、圣普乐是个平民知识分子代表,性格热烈、勇敢、坚强。知识渊博、热爱独立自由。“狂热恋人”退让成社会批判者。

③、沃尔玛是俄国接近宫廷的大贵族,背叛了本阶级及传统信仰,酷爱根据理性重新观

察生活。“乐于为善”,性格冷静沉着,善解人意,心胸坦荡。

34、卢梭思想艺术特点:

(1)从“自然崇拜”哲学高度,站在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立场,在批判旧世界同时,努力谱写新生活,塑造新人物,抒发新思想感情;

(2)主情主义。“主体感情”放在创作首位;

(3)鲜明的强调和寻求“自我”的倾向。“返回自然”口号及“感伤主义”直接影响德国的“狂飙突进”,19世纪更发展成为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35、歌德:

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期德国伟大诗人、剧作家、小说、散文家。德国启蒙文学优秀作家。

(1)“狂飙突进”:

18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德国文学运动,思想创作上反封建割据,主张德国统一,建立统一民族文学,接过卢梭“返归自然”口号,要建立“自然人性”的理想社会,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崇尚个性、自我、天才,强调感性的价值,提倡民族风格,是德国启蒙运动的发展。理论代表是赫尔德,代表作品有席勒的《强盗》、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名称来自克林格尔同名剧本。

(2)德国“古典文学”时期:

1796年~1804年,歌德、席勒合作使德国启蒙文学达到最光辉的时期。二人从1794年发现在一系列观点上不谋而合,于是合办刊物,合写《警句》短诗,进行歌谣创作友谊比赛,又各自完成著作,德国民族文学由此空前提高,在文学史上称之为“德国古典文学”时期。

36、歌德作品:

(1)歌德戏剧:

①、被恩格斯称为“向一个叛逆者表示哀悼和尊敬”的《葛兹·封·伯利欣根》揭露上层封建统治者凶残丑恶、批判德国社会现实。葛兹·封·伯利欣根为叛逆的悲剧英雄。

②、塑造“完美人性”的《哀格蒙特》、《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塔索》

(2)歌德散文:

《诗与真》、《意大利游记》

(3)歌德叙事长诗《浮士德》;抒情长诗《普罗米修斯》

(4)歌德小说:

教育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和《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亲和力》

(5)歌德诗集:《东西合集》

37、长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文学中首部具有国际影响的小说,采用信札体。

(1)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维特形象:

维特是受“狂飙突进”影响觉醒的进步青年,富有才华,热情、渴望自由,但是社会腐朽、鄙陋,他对体现自然美、质朴、率真和宗法古风的夏绿蒂的爱,最终含恨自杀。体现了“狂飙突进”时期德国资产阶级青年觉醒而软弱,但是反抗消极,以个人为中心,以孤傲不合作来对抗,是“时代病”的重患者,其悲剧是时代悲剧。

(2)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艺术特点:

①、信札体抒情小说,有真实感,以情动人。

②、抒情时情景交融,以景渲情。抒情、记事、写景、议论并用。

38、长篇诗剧《浮士德》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精神发展的“哲学史诗”。

(1)歌德《浮士德》浮士德奋斗的五个阶段:

(一幕天上序曲、两个赌赛、终生追求,五幕悲剧)

知识、感官(爱情)、权势(从政)、美、事业

(2)歌德《浮士德》浮士德形象:

①、象征资产阶级进步人士精神探索过程,注重实践,积极入世;

②、永不满足,不断追求;

③、又充满矛盾(并未理想化),沉溺爱欲倾向和超越自我倾向。总之浮士德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不断克服内、外矛盾、探索追求真理、坚持前进的资产阶级进步分子英雄形象,其意义在于向人们揭示了人生的意义和理想,给人们指出了一条精神净化的道路。

39、歌德《浮士德》靡菲斯特:

对立面、虚无主义者,是批判的否定精神,象征浮士德探索人生意义的客观条件,带有悲观主义和玩世不恭的人生哲学,其失败证明光明必定战胜黑暗,真善美必定战胜假恶丑,人类总不断进步、完美。又有生动的个性、诙谐、机智、灵巧、哲理性语言。

40、歌德《浮士德》艺术特点:

(1)以幻想为主,写实和幻想结合;

(2)用辨证方法塑造人物,用矛盾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关系。(瓦格纳“人造人”,欧福良、玛甘泪)

(3)作品形式多样化。自由韵、民歌、古希腊悲剧等诗体。叙事、抒情、议论交融,大量用象征比喻。

(4)气魄宏大,哲理深邃,佳句精辟,在西方文学史上与荷马史诗、《神曲》同为经典文学名著。

41、“湖畔派”: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早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喜欢歌颂大自然和宗法制农村生活,厌恶城市文明和冷酷的资本主义金钱关系。突出贡献是完成了浪漫主义诗歌的艺术改革,标志着浪漫时代的到来。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从理论上阐明了新诗理论的基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宣言。因为常常住在英格兰北部昆布兰湖区而得名。

42、华兹华斯于1843年骚塞殁后被继封为“桂冠诗人”:

(1)华兹华斯《我们是七个》:

歌谣体叙事诗:诗中童心的纯洁可爱,反衬出成人世界及理性社会的严酷冷漠,颇发人深思。

(2)华兹华斯《丁登寺旁》、《不朽颂》诗作:

《序曲》是一部宏大长诗,具有史诗规模,是其欲表达“关于人、自然和社会”的思考的哲理巨著。《隐士》的序诗,是一部精神成长的艺术记录,凡14章,叙述从童年到成熟的内心历程,深及人类天性的隐秘角落。

(3)华兹华斯田园诗(自然诗):

自然崇拜倾向充溢其中,把自然视为圣灵体现的最高境界。山河花木、风云霞虹都富有灵性,且与人生构成有机和谐。诗作天然,意趣盎然,含蓄蕴藉,美不胜收。

43、华兹华斯诗作艺术特点:

(1)华兹华斯称儿童是成人的父亲:

在《不朽颂》即《颂诗:忆幼年而悟不朽》中认为只有幼时才有纯粹的天性,最真实、可贵,说“最微贱的花朵常能给人深刻得眼泪也无法表达的思绪”,总之永恒在于天然之中。

(2)华兹华斯《致布谷》:

梦幻般的美丽诗境,短短8节32行勾画出了截然不同但有相互联系的情景:眼前的、以往的、现实的、虚幻的。因为心灵纯净和天性敏感,竟将有形之物隐去化作无形之声,自然的造物总是表现出一种超越世界的力量,至少也是超越现实的象征。

(3)华兹华斯《孤独的刈禾姑娘》:

写自然的物到写自然的人,笔触仍轻柔、细腻、含蓄。形象仍恬美、古朴、超脱。“壮烈的古代”和“卑微的民间”在歌调上也形成鲜明对照,用自然界的鸟鸣比喻歌声非常贴切。华兹华斯虔诚的相信自然具有神秘的力量,对人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进行教育,从而由爱自然导向爱人类。不了解华兹华斯对自然的执着痴情就不理解华兹华斯诗的精神。其笔下人多过分超脱现实而未被实利社会毒化的“原始人”,在歌颂自然的同时坠入幻想,就是自然的神秘力量即使不能让人返真还璞,至少也可以使人性保持住天然品质,于是便自觉或不自觉地美化宗法式社会,力图拉人们返回此“自然”。

44、柯勒律治:

(1)《古舟子咏》用奇特的想象表现超自然的主观事件。

(2)歌谣体叙事长诗《忽比烈汗》描写一个梦境,是现代派诗人先驱。

(3)其文评著作《文学传记》提到与华兹华斯计划写两类诗:

①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凡俗乡土生活;

②用奇特想象表现超自然主观事件。

45、拜伦是19世纪初叶英国诗坛最伟大的诗人,浪漫诗派“宗主”。

(1)拜伦处女诗集:《懒散的时刻》,

因为被否定价值,后发表战斗性长诗《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反击。

(2)拜伦关于“勒德运动”的讽刺诗《法案制定者颂》、《勒德分子之歌》,哲理剧《曼弗雷德》,神秘剧《该隐》、《天与地》。

46、拜伦:

(1)拜伦的“东方故事诗”:传奇故事《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之围》、《巴里西纳》。

(2)“拜伦式英雄”:《东方故事诗》等作品中所塑造的一类人物典型,如康拉德、哈洛尔德等。高傲而倔强、忧郁而孤独、神秘而痛苦、与社会格格不入而对之进行彻底反抗的叛逆者英雄,其反抗多带个人主义特征,结局均是悲剧性的。其身上带有拜伦思想的个性气质印记。

(3)拜伦作品的“世界悲哀”:

主人公对世界和人生灰心丧气,终于感到包括知识在内的一切追求都毫无意义,体现了拜伦对有缺陷的人生和人类苦难存在的苦涩理解,极悲壮的叙事长诗《锡隆的囚徒》讴歌为自由而殒身的历史英雄精神。《曼弗雷德》悲观与反叛意识的表现达到顶点,拜伦称其为哲理剧。

(4)拜伦“东方故事诗”的思想性格:

普罗米修斯式孤独的反抗意志使其成为对贵族资产阶级及其观念模式的反叛者,有巨大社会进步性。其叛逆性格决定思想上是现存制度反对者,思想核心是自由与正义,与以压迫和奴役为宗旨的社会体制不两立。拜伦消极方面时常耽于梦幻、虚无,偶尔百无聊赖,但其浪漫如火的情感方式和为自由不惜殒身的人生观深远地影响了哲学思潮的气质。

(5)拜伦的诗歌艺术特点:

①强烈主观抒情性和鲜明政治倾向性,其诗美学核心“诗的本身即是热情”;

②辛辣讽刺;

③浓郁感情基调、主人公非凡品质、感情的夸张、异国的情调、驰骋的想象力、强有力的浪漫主义、口语的运用。

47、拜伦作品:

(1)拜伦《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抒情主人公形象“我”,积极入世,热情洋溢,目光犀利的观察家、思想深邃的批评家,是位热爱生活、追求自由、敢于揭露、冷嘲热讽又善于斗争的民主战士。与叙事主人公性质

完全不同,都明显有自传成分,既表现拜伦世界观的矛盾,又体现思想感情的整体。

(2)拜伦《唐·璜》是诗体小说,代表浪漫主义时代欧洲诗歌创作最高成就。

①拜伦《唐·璜》人物形象:

天真、热情、善良、顺从天性、无视清规戒律、绝少虚伪;对恋人忠心,不怯懦,但缺乏坚定信念,易随波逐流,无法掌撑自己命运,追求纯真爱情。

②拜伦《唐·璜》艺术特点:

辛辣的讽刺、浓郁的浪漫主义为主夹着现实主义的描绘,兼叙兼议,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语言明白晓畅,广采口语词汇、格律上借鉴意大利滑稽史诗“八行三韵体”。

55、惠特曼:

(1)惠特曼简介:

独立出版小报《长岛人》,后成为纽约《鹰鹫报》主笔,歌颂民主《为你,啊,民主啊!》、悼念林肯《啊,船长!我的船长啊!》、《当紫丁香最近在庭院中开放的时候》,视林肯为民主代表和反蓄奴制战士。

(2)惠特曼《草叶集》题意:

普遍而富有生命力,是民主、自由的理想、希望的象征,是耐苦的人民、蓬勃发展中的年青的美国的象征。

(3)惠特曼《草叶集》“亚当之歌”含义:

将年青的美国描画成神话般的图景——伊甸园,主人即亚当。以饱满的热情、富有浪漫气息的诗笔,刻画这新天地、新居民的面貌,美洲大陆一草一木都显出其生命,美国人一言一行都如亚当般率真有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草叶集》就是一篇“亚当之歌”或“开创者之歌”,而诗集确有一章十六首诗的《亚当的子孙》,这是叙述新伊甸园的“创世纪”,造物者是亚当的子孙(成千上万开辟新大陆的美国人)。

56、惠特曼《草叶集》:

(1)惠特曼《草叶集》艺术独创性及其影响:

以全新的感受表现了美洲大陆的一切,呈现了崭新的诗歌形式,摈弃了传统诗歌的韵律形式,创造了富有内在节奏的“自由诗体”,该体式以短句为基础,诗行修短不齐,多用叠句、排比句、平行句或对偶句,以长句占主导,刻意营构雄辩演说气派,借鉴民谣表现手法,语言活泼鲜明,丰富形象,加上夸张和无拘束的表达风格,使诗作气势磅礴,情感抒发激越奔放。(这种“自由体式”是对诗歌艺术划时代的革新,为英国、美国乃至世界诗坛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包括中国现代自由诗体都受到启发。

(2)惠特曼《草叶集》基本内容与主导思想:

讴歌19世纪美国在资产阶级道路上蓬勃发展的形象。歌颂“自我”与“人”的力量,赞美劳动与在劳动创造中前进的美国、赞美大自然。是写于南北战争时期的诗篇,主要号召人们反对蓄奴制,揭露假民主,歌颂战士英勇行为,支持欧洲革命、贯穿全集的主线是美国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关于民主与自由的理想,基本主题是讴歌民主、自由和人类平等。惠特曼说可以概括《草叶集》的字眼就是民主。渗透了时代感、战斗性和乐观精神。

英美文学主要作家作品

英美文学主要作家作品 《贝奥武甫》(Beowulf)是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一首英雄史诗,古英语文学的最高成就,同时标志着英国文学的开始。史诗的第一部分讲述瑞典青年王子贝奥武甫来到丹麦,帮助丹麦国王赫罗斯加杀死了12年来常来进行夜袭的巨妖格伦德尔及他的母亲;第二部分简述了贝奥武甫继承王位,平安统治50年。后来,他的国土被一条喷火巨龙蹂躏,老当益壮的贝奥武甫与火龙交战,杀死火龙,自己也受了致命伤。 杰弗里?乔叟(Geoffrey Chaucer ,1340-1400)是英国文学之父亲和前最杰出的作家。主要作品有《坎特伯雷故事集》等。作品的主要特点是主题、题材、风格、笔调的多样性及描写人对生活的追求的复杂性。他的代表作品是《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不仅描绘了31位朝圣者的各个社会阶层,而且也反映了他们各自叙述故事的不同风格,读者广泛,对后世影响很大。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喜剧、悲剧和历史剧。他的剧本至今仍在许多国家上演,并为人们所普遍阅读。莎上比亚的作品文才横溢,创造的喜、怒、哀、乐场面使人印象深刻,历久难忘。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奥赛罗》(Othello)、《哈姆雷特》(Hamlet)、《麦克白》(Macbeth),《李尔王》(King Lear);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和《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等。此外,历史剧《亨利六世》(Henry VI)三部曲,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也都很受欢迎。《哈姆雷特》叙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替父报仇,杀死篡夺王位的叔父的故事。《哈姆雷特》里“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的成为经典台词。《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因家族间的世仇而不能联姻结果自杀的故事,揭露了封建制度的残酷无情,同时,歌颂了青年男女纯洁坚贞的爱情。 济慈(Keats, 1795一1821)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出身贫苦,作过医生的学徒,后来才以写诗为业。他对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不满,希望在一个“永恒的美的世界”中寻找安身立命之处。他的诗歌以文辞声调之美著称,在艺术上对后代的英国诗人影响很大。主要作品有《伊沙贝拉》(Isabella)、《夜莺颂》(Ode to a Nightingale)和《秋颂》(To Autumn)等。 雪莱(Shelley ,1792一 1822)是英国浪漫主义的重要诗人。他生于

《语言学教程》中文笔记(完整)

语言学教程笔记 第一章语言学导论 语言的定义特征:从本质上将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区分开的人类语言的区别性特点。 1. 任意性: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形式与所表示的意义没有天然的联系,任意性是语言的核 心特征。例如,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一本书读作 a /buk/,一支钢笔读作a /pe n/。 任意性具有不同层次:(1)语素音义关系的任意性。(2)句法层面上的任意性。 (3) 任意性和规约性。 2. 二层性:二层性是指拥有两层结构的这种特性,上层结构的单位由底层结构的元素构成, 每层都有自身的组合规则。话语的组成元素是本身不传达意义的语音,语音的唯一作用就是 相互组合构成有意义的单位,比如词。因为底层单位是无意的,而上层单位有明确的意义,所以我们把语音叫做底层单位,与词等上层单位相对。二层性使语言拥有了一种强大的能产 性。 3. 创造性:创造性指语言的能产性,指语言有制造无穷长句的潜力,这来源于语言的二层性 和递归性。利用二重性说话者可以通过组合基本语言单位,无止境地生成句子,大多数都是以前没有过的或没有听过的。 4. 移位性:是指人类语言可以让使用者在交际时用语言符号代表时间上和空间上并不可及的 物体、时间或观点。因此我们可以提及孔子或北极,虽然前者已经去世两千五百五十多年而 后者位置距我们非常之远。语言使我们能够谈及已不存在或还未出现的事物。移位性赋予人 们的概括与抽象能力使人类受益无穷。词在指称具体物体时,并不总是出现在即时、形象化 的语境中。他们通常为了体现指称含义而被使用。 5. 文化传递性:语言不是靠遗传,而是通过文化传递的。 6. 互换性:指人可以是信息的发出者,也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即人作为说话者和听话者的 角色是可以随意更换的。 元语言功能:我们的语言可以用来讨论语言本身。比如说,我可以用“书”指代一本书,也可以用“书这个词”来指代“书”这个词本身。这使语言具有无限的自我反身性:人类可以谈论“说话”,也可以思考“思考"。所以只有人类才能提问:元语言功能对交际、思考及人类的意义是什么?

英美文学流派整理

英美文学 玄学派:是指17世纪英国文坛出现的一个独特的诗歌流派。英国诗人约翰·邓恩是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他因在诗歌中精妙地运用“奇喻”的比喻手法而蜚声文坛。它们往往以精致典雅的形式表现情感与观念的矛盾,把古典主义的性情与浪漫主义的风骨很好地融合到了一起。骑士文学盛行于西欧,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骑士精神和道德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它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精神,但它也积淀这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 三联剧:在古希腊悲剧创作中,有一类悲剧均由三部分组成,每部分即能独立存在,各部之间又有紧密联系。这种剧合则为一,分则为三,代表作家为埃斯库罗斯。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 七星诗社:是16世纪中期法国的一个文学团体,是由七位人文主义诗人组成的文学团体。他们中以龙沙和杜贝莱最著名。七星诗社的诗人们从事过各种创作,他们的诗声望很高,但他们的主要贡献却是对于法语改革的主张。 狂飙突进运动:是18世纪德国文学界的运动,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幼稚时期的浪漫主义。但其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 伤感主义:18世纪后期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也称为“主情主义”。该派的得名,源与英国作家斯特恩的小说《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的旅行》。该派作家崇尚感情,把感情看的高于“理性”,因而强调文学的主要任务是细致刻画任务的心理动态和描写人物的不幸遭遇,以便唤起读者在感情上的同情和共鸣,表达出对当时贵族阶级的理性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反抗。伤感主义把个人主义和主观幻想的因素带进文艺,代表作家有英国的斯特恩,理查逊,法国的卢梭(如《忏悔录》《遐想录》),伏尔泰,德国的歌德,里希特,海涅等等。 “梅塘集团”是十九世纪法国文坛由以左拉为核心的六位作家组成的文学创作团体。因在巴黎郊外左拉的梅塘别墅为主要活动场所而得名。一八七O年开始的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被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何兆熊第五章笔记和习题

Chapter 5 Semantics ?Semantics----the study of language meaning. ?Semantics is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meaning. However, it is not the only linguistic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meaning. ?Semantics answers the question “what does this sentence mean”. In other w ords, it is the analysis of conventional meanings in words and sentences out of context. ?Meaning is central to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Classification of lexical meanings. Here are G. Leech’s seven types of meaning. ( British linguist) ? 1. Conceptual meaning (also called denotative or cognitive meaning) is the essential and inextricable part of what language is, and is widely regarded as the central factor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It means that the meaning of words may be discussed in terms of what they denote or refer to. ? 2. Connotative meaning – the communicative value an expression has by virtue of what it refers to, embraces the properties of the referent, peripheral ? 3. Social meaning (stylistic meaning) –what is conveyed about the social circumstances of the use of a linguistic expression ? 4. Affective meaning (affected meaning)– what is communicated of the feeling or attitude of the speaker/writer towards what is referred to ? 5. Reflected meaning – what is communicated through association with another sense of the same expression ?Taboos ? 6. Collocative meaning – the associated meaning a word acquires in line with the meaning of words which tend to co-occur with it ?(2, 3, 4, 5, 6 can be together called associative meaning–meaning that hinges on referential meaning, less stable, more culture-specific ) 7. Thematic meaning—what is communicat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message is organized in terms of order ?What is meaning?---- Scholars under different scientific background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language meaning. Some views concerning the study of meaning ?Naming theory (Plato) ?The conceptualist view ?Contextualism (Bloomfield) ?Behaviorism Naming theory (Plato): Words are names or labels for things. The linguistic forms or symbols, in other words, the words used in a language are taken to be labels of the objects they stand for; words are just names or labels for things ?Limitations: 1) Applicable to nouns only. 2) There are nouns which denote things that do not exist in the real world, e.g. ghost, dragon, unicorn, phenix… 3) There are nouns that do not refer to physical objects but abstract notions, e.g. joy, impulse, hatred…

英美文学作家作品

British Writers and Works The Anglo-Saxon Period ●The Venerable Bede 比得673~735 ?Ecclesiastic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eople 英吉利人教会史 ●Alfred the Great 阿尔弗雷得大帝849~899 ?The Anglo-Saxon Chronicle 盎格鲁—萨克逊编年史 The Late Medieval Ages ●William Langland 威廉·兰格伦1332~1400 ?Piers the Plowman 农夫比埃斯的梦 ●Geoffery Chaucer 杰弗里·乔叟1340(?)~1400 ?The Books of the Duchess悼公爵夫人 ?Troilus and Criseyde特罗伊拉斯和克莱希德 ?The Canterbury Tales坎特伯雷故事集 ?The House of Fame声誉之宫 ●Sir Thomas Malory托马斯·马洛里爵士1405~1471 ?Le Morte D’Arthur亚瑟王之死 The Renaissance ●Sir Philip Sydney菲利普·锡德尼爵士1554~1586 ?The School of Abuse诲淫的学校 ?Defense of Poesy诗辩 ●Edmund Spenser埃德蒙·斯宾塞1552~1599 ?The Shepherds Calendar牧人日历 ?Amoretti爱情小唱 ?Epithalamion婚后曲 ?Colin Clouts Come Home Againe柯林·克劳特回来了 ?Foure Hymnes四首赞美歌 ?The Faerie Queene仙后 ●Thomas More托马斯·莫尔1478~1535 ?Utopia乌托邦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各单元知识点汇总Unit1 My name’s Gina. 重点短语 1.your/his/her/my name 你的/他的/她的/我的名词 2.first name 名字 3.middle school 中学 4.telephone number 电话号码 https://www.doczj.com/doc/007900965.html,st name 姓 6.in China 在中国 重点句型 1.—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名字? —Alan 艾伦 2.—I’m Jenny. Nice to meet you. 我是珍妮。见到你很高兴。—Nice to meet you, too.见到你我也很高兴。 3.—Good morning! I’m Cindy. 早上好!我是辛迪。 —Hello, Cindy! I’m Dale.你好,辛迪!我是戴尔。 4.—My name’s Linda. Are you Helen? 我是琳达。你是海伦吗? 5.—What’s her name? 她叫什么名字? —She’s Jane. 她是简。 6.—Is he Jack? 他是杰克吗? —No, he isn’t. His name’s Mike.不,他不是。他的名字是迈克。 7.What’s your phone number?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It’s 587-6275. 它是587-6275。 8.My friend is in China.我的朋友在中国。 重点语法 1. 2.Be动词的一般现在时形式:am, is, are I用am You 用are Is 用于他他它 Unit2 This is my sister. 重点短语 1.family name 全家福 2.have a good day (表示祝愿)过得愉快! 3. a picture of 一张……的照片 4.in the first phone 在第一张照片里 5.family tree 家庭关系图

自考(英语专业) 英美文学选读——作家作品

C.威廉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 《暴风雨》 十四行诗 F.约翰弥尔顿 《利西达斯》 《失乐园》 《复乐园》 《力士参孙》 C.丹尼尔笛福 《鲁滨逊漂流记》D.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E.亨利菲尔丁 《汤姆琼斯》 A.威廉布莱克 B.威廉华兹华斯 E.珀比雪莱 G.简奥斯汀 《傲慢与偏见》 A.查尔斯狄更斯《雾都孤儿》 B.布朗蒂姐妹 《简爱》 《呼啸山庄》 F.托马斯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A.萧伯纳 《华伦夫人的职业》D.T.S.艾略特 《荒原》 E.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儿子与情人》 C.纳撒尼尔霍桑《红字》 《小伙子布朗》 D.华尔特惠特曼《草叶集》 E.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 A.马克吐温 《哈克贝里费恩》B.亨利詹姆斯

《黛西米勒》 C.艾米莉狄金森 D.西奥多德莱塞 《嘉丽妹妹》 B.罗伯特弗洛斯特 《摘苹果后》 《未选择的路》 《雪夜停马在林边》 D.司各特菲兹杰拉德 《了不起的盖茨比》 E.欧内斯特海明威 《在我们的时代里》 网格本下载地址《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上海译文出版社 https://www.doczj.com/doc/007900965.html,/topics/2749655/ 目录: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网格本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亨利四世(上册)[德]亨利希·曼董问樵.pdf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亨利四世(下册)[德]亨利希·曼董问樵.pdf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亨利四世(中册)[德]亨利希·曼董问樵.pdf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呼啸山庄[英]艾米莉·勃朗特方平.pdf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红与黑[法]司汤达郝运.pdf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红字[美]霍桑侍桁等.pdf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斯巴达克思.pdf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死魂灵[俄]果戈理满涛等.pdf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俄]涅克拉索夫飞白.pdf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鲵鱼之乱[捷克]卡·恰佩克贝京.pdf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唐璜[英]拜伦查良铮.pdf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堂吉诃德[西]塞万提斯杨绛译上.pdf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堂吉诃德[西]塞万提斯杨绛译下.pdf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汤姆大伯的小屋[美]斯陀夫人黄继忠.pdf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特利斯当与伊瑟[法]贝迪耶罗新璋.pdf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变形记[古罗马]奥维德杨周翰.pdf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悲剧二种[古希腊]埃斯库罗斯罗念生.pdf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悲剧二种[古希腊]欧里庇得斯罗念生.pdf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悲剧二种[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罗念生.pdf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沙恭达罗[印度]迦梨陀娑季羡林.pdf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社会毒瘤[菲律宾]何塞·黎萨尔陈尧光.pdf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神曲地狱篇[意大利]但丁朱维基.pdf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神曲地狱篇[意大利]但丁田德望.pdf

英美文学作家及作品

PART ONE: ENGLISH LITERATURE 英国文学 An Introduction to Old and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Chapter 1 The Renaissance Period 文艺复兴时期 I. Edmund Spenser 埃蒙德.斯宾塞 牧人日记《The ShepheardesCalender》 仙后《The Faerie Queene》 婚曲《Epithalamion》 II. Christopher Marlowe 克里斯托夫.马洛 帖木儿-----Tamburlaine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Dr. Faustus 爱德华二世----Edward II 激情的牧人致心爱的姑娘---- 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III. William Shakespeare 威廉.莎士比亚 哈姆莱特---Hamlet 奥塞罗---Othello 李尔王—King Lear 麦克白--Macbeth 终成眷属---All’s Well That Ends Well 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 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 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 罗密欧和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 IV. Francis Bacon 弗兰西斯.培根 培根散文集---Essays 学术的进展---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 新工具----NovumOrganum 法律原理---Maxims of Law

(完整版)人教版初一英语上册知识点详细归纳总结

人教版初一英语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48个国际音标及26 个英文字母的正确书写 要熟练掌握元音和辅音,5个元音字母(a, e, i, o, u), 字母的正确占格及单词间距。 二、be动词的用法 be 动词有三种变形,分别是:am, is, are 。记忆口诀: "我"用am,"你"用are, is用于"他、她、它";单数全都用is,复数全部都用are 。 三、人称及人称代词的不同形式(主格和宾格) 1、三种人称:第一人称(I, we),第二人称(you, you),第三人称(he, she, it, Maria) 。 2、人称代词的主格,即人称代词位于句子主语位置时的形态:I, We, You, You, He, She, It, Maria 。 3、人称代词的宾格,即人称代词位于句子宾语位置时的形态:me, us, you, you, him, her, it 。 4、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 our, your, your, his, her, its, their 。 5、名词性物主代词:mine, ours, yours, yours, his, hers, its, theirs 。 6 、反身代词:myself, ourselves, yourself, yourselves, himself, herself, itself, themselves 。 四、基数词(表示数量多少的词,大致相当于代数里的自然数) zero,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sixteen, seventeen, eighteen, n ineteen, twenty, twenty-one, twenty-two, twenty-three,twenty-four, twenty-five, twenty-six, twenty-seven, twenty-eight, twenty-nine, thirty, forty, fifty, sixty,seventy, eighty, ninety, one hundred,one hundred and one 。 五、一般疑问句及特殊疑问句 1、一般疑问句:能用Yes或No来回答的问句。一般疑问句句尾读升调。 2、特殊疑问句:不能用Yes或No来回答的问句。特殊疑问句句尾读降调 六、可数名词变复数 可数名词变复数时,有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两种 1 、规则变化: (1) 一般情况直接在词尾加"-s " ,如:cake-cakes, bag-bags, day-days, face-faces, orange-oranges 等; (2) 以s, x, sh, ch 结尾的词,要在词尾加"-es " ,如:bus-buses, watch-watches, box-boxes 等; (3) 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词,变y为i再加"-es ",如:baby-babies, country-countries, family-families 等; (4) 部分以f (e) 结尾的词,变f (e) 为"ves " ,如:knife-knives, half-halves 等; (5) 以o 结尾的词,加"-s "或"-es ",如:zoo-zoos, photo-photos, tomato-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笔记1_3章

胡壮麟语言学重难点 Chapter 1 Invitations to Linguistics 常考考点:1. 语言: 语言的定义;语言的基本特征;语言的功能;语言的起源 2. 语言学:语言学的定义;现代语言学与传统语法学研究的三个显著区别;语言学研究的四个原则及简要说明;语言学中的几组重要区别;每组两个概念的含义、区分及其意义;普通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及各自的研究范畴;宏观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及各自的研究范畴。 1. 语言的定义特征 1.1. 任意性 1.2. 二重性 1.3. 创造性 1.4. 移位性 1.5. 文化传递性 1.6. 互换性 2. 语言的功能 1.1. 信息功能 1.2. 人际功能 1.3. 施为功能 1.4. 感情功能 1.5. 寒暄功能 1.6. 娱乐功能 1.7. 元语言功能

3. 微观语言学 3.1. 语音学 3.2. 音系学 3.3. 形态学 3.4. 句法学 3.5. 语义学 3.6. 语用学 4. 宏观语言学 4.1. 心理语言学 4.2. 社会语言学 4.3. 应用语言学 4.4. 计算语言学 4.5. 神经语言学 5. 重要概念及其区分 5.1. 描写式&规定式 5.2. 共时&历时 5.3. 语言&言语 5.4. 语言能力&语言应用 5.5. 唯素的&唯位的 5.6. 传统语法&现代语法 5.7. 语言潜势&实际语言行为 Chapter 2 Speech Sounds

常考考点:1. 语音学语音学的定义;发音器官的英文名称;英语辅音的定义;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和分类;英语元音的定义和分类;基本元音;发音语音学;听觉语音学;声学语音学;语音标记,国际音标;严式与宽式标音法 2. 音系学音系学的定义;音系学与语音学的联系与区别;音素、音位、音位变体、最小对立体、自由变体的定义;音位理论;自由变异;音位的对立分布于互补分布;语音的相似性;区别性特征;超语段音位学;音节;重音;音高和语调。 1. 语音学及其三大领域 1.1. 语音学定义 1.2. 语音学三大领域 ①发音语音学 ②声学语音学 ③听觉语音学 2. 辅音 2.1. 辅音定义 发音时,声道的某些部位受到压缩或阻碍后,使得气流在口腔里转向、受阻或完全被阻塞,由此产生的音叫做辅音。 2.2. 发音方式 发音方式是指发音器官之间的关系,以及气流经过声道的某些部位的方式 2.3. 发音部位 发音部位是指声道的哪些部位发生气流摩擦、狭窄化或阻碍。 3. 元音

英美文学选读作家作品列表doc资料

英美文学选读作家作 品列表

The Renaissance Period 1. Edmund Spenser ①The shepheardes Calender 牧人日记 ②The Faerie Queene 仙后 ③Epithalamion 新婚喜歌 2.Christopher Marlowe Tamburlaine 帖木儿 Dr. Faustus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The Jew of Malta 马耳他的犹太人 Edward Ⅱ爱德华2世 Hero and Leander 海洛与勒安德耳 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激情的牧人致心爱的姑娘 A verse translation of Ovid’s Amores 翻译了奥维德的爱的艺术 3.William Shakespeare Period1: He wrote 5 history plays HenryⅥ亨利6世 RichardⅢ理查三世 Titus Andronicus 泰托斯。安东尼 4 comedies: The comedy of errors 错误的喜剧.The two Gentlemen of Verona维洛那2绅士. The Taming of the shrew 驯悍记. Love’s Lost 爱的徒劳 Period2: 5 histories: RichardⅡ理查二世 .King john约翰王 HenryⅣ。 HenryⅤ 6 comedies: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仲夏夜之梦 The Merchant of Venice Much ado About nothing 无事生非 As You Like It 皆大欢喜 Twelfth Night 第12夜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 温沙的风流娘们 2 tragedies: Romeo and Juliet Julius Caesar Period3: includes his greatest tragedies and his so-called dark comedies Tragedies: Hamlet, Othello, King Lear李尔王 Macbeth麦克白 ,Antony and Cleopatra 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Troilus and Cressida 特络绎勒斯与克里西达,and Coriolanus克里奥拉那斯. 2 comedies: All’s Well That Ends Well 终成眷属 and Measure for Measure一报还一报 Period4: romantic tragicomedies: Pericles伯里克里, Cymbeline 辛白林,The Winter’s Tale and The Tempest暴风雨, 2 final plays: Henry Ⅷ,The Two Noble Kinsmen 2位贵族亲戚 4.Francis Bacon

英美文学 作家作品

Beowalf:the only organic whole poem to come out of the period. the first major English poem and the greatest work of literature of the period; the first long epic poem in Europe written in the vernacular language. (probably) the greatest epic left by the ancient Germanic tribes; The most ancient epic since the demise of the Greek and Roman literatures. Definition:A Ballad is a narrative poem that tells a story.(The Robin Hood Ballads) Chaucer:the founder of English poetry. Chaucer’s contribution to English poetry lies chiefly in the fact that he introduced from France the rhymed stanzas of various types, especially rhymed couplet of iambic pentametre to English poetry, instead of the old Anglo-Saxon alliterative verse. He is the first great poet who wrote in the current English language. His production of so much excellent poetry wa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establishing English as the literary language of the countr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he Canterbury T ales:1.it gives a comprehensive picture of Chaucer’s time2.the dramatic structure of the poem has been highly commended by critics .stories are cleverly woven together by links between the stories .stories are related to the personalities of the tellers3.Chaucer’s humour .Chaucer “the smyler with the knyf under the cloke”4.Chaucer’s contribution to the English language .He wrote in the London dialect to prove that English language is a beautiful language and can be handled to express different moods .Thus increased the prestige of eh English language. T omas More:Utopia. Edmund Spencer:The Shepherds Calendar/The Fairy Queen. Christopher Marlowe:The most prominent of the university wits. (Tamburlaine the Great/The tragic history of doctor Faustus) Francis Bacon:founder of English materialist philosophy. (Conciseness、Brevity、clearness、precision、Forcefulness) John Donne:the founder of the Metaphysical school of poetry.(The Flea). Comments on John Donne:1)In his life time, he exerted a measure of influence that none of his contemporaries ever dreamt of having.2)He was to Ben Johnson “the first poet f the world in some things”3)His poems are uneven in quality. John Milton:(Paradise Lost/Paradise Regained/Samson Agonistes.) God: somewhat ruthless and tynnical.Satan: The real hero of the poem. Satan represented the spirit of rebellion against unjust authority. Adam and Eve: embodying Milton’s belief in the powers of man.The Importance of John Milton:1) He was the third greatest English poet after Chaucer and Shakespeare, and the greatest to come out of the 17th century. He made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later English poetry. Every progressive English poet since Milton has drawn inspiration from him.2) He wrote the greatest epic in English literature.3) He was a master of the blank verse, first used blank verse in non-dramatic works. 4) H e was a great stylist, and famous for his grand style. John Bunyan: Puritan writer of prose.(The Pilgrim’s Progress(Allegory)) Jonathan Swift:(Gulliver’s Travels).Comments on Jonathan Swift:1)Swift is one of the realist writers. His realism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Defoe's. Defoe's stories are based upon the reality of human life, while Swift's come from imagination.2)Swift is a great satirist. His satire is apparent and powerful.3)Swift is one of the greatest masters of English prose. His language is simple, clear and vigorous. Daniel Defoe:The forerunner of English realistic novel.(Robinson Crusoe/Moll Flanders)

最新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下册英语精学笔记unit5

七年级英语第二学期Unit 5精学笔记 姓名班级学队 . 精 学要求每一知识点,都要求互检互签,互检在知识点的右侧空白处签上检查人员的名字。 精学笔记基础知识:单词 1.熊猫________ 2.动物园______ 3.老虎______ 4.大象______ 5.狮子______ 6.长颈鹿_______ 7.动物_________ 互检签名:1.可爱的;机灵的_________2.懒散的;懒惰的_________ 3.聪明的_____ 4.美丽的;美好的_______ 5.种类______ 6.澳大利亚_________ 7.南方的.南;南方_______ 互检签名:1.非洲______ 2.宠物_______ 3.腿_____ 4.猫____ 5.睡觉______ 6.友好的________ 7.羞怯的;腼腆的______ 互检签名:1.救;救助_____ 2.旗,旗帜_____ 3.忘记;遗忘_____ 4.地点;位置______ 5.水_____ 6.危险_____ 7.砍;切_____ 互检签名:1.向下;沿着______ 2.树_____ 3.杀死;弄死_______ 4.超过,多于;在…上方________ 互检签名:重点短语: 1.稍微;有点儿_______ 2.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 3.南非_______ 4.整天___________ 5.很长时间___________ 6.迷路_______ 互检签名: 7.有食物和水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砍倒________ 9.处于(极大)危险中____________ 10.十二岁_________ 11.由……制成的_____________ 互检签名: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笔记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笔记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一、定义 1.语言学Linguistics 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2.普通语言学General 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language as a whole is often called General linguistics. 3.语言language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际的任意性的有声符号体系。 4.识别特征Design Features It refers to the defining poperties of human language that distinguish it from any animal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Arbitrariness任意性Productivity多产性Duality双重性Displacement移位性Cultural transmission文化传递 ⑴arbitrariness There is no lo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meanings and sounds. P.S the arbitrary nature of language is a sign of sophistication and it makes it possible for language to have an unlimited source of expressions ⑵Productivity Animals are quite limited in the messages they are able to send. ⑶Duality Language is a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two sets of structures ,or two levels. ⑷Displacement Language can be used to refer to contexts removed from the immediate situations of the speaker. ⑸Cultural transmission Human capacity for language has a genetic basis, but we have to be taught and learned the details of any language system. this showed that language is culturally transmitted. not by instinct. animals are born with the capacity to produce the set of calls peculiar to their species. 二、知识点 https://www.doczj.com/doc/007900965.html,nguage is not an isolated phenomenon, it‘s a social activity carried out in a certain social environment by human beings. 语言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人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 ⑶曾经对语言概念下过定义的语言学家 Sapir---language is a purely human and non-instinctive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ideas, emotions and desires by means of voluntarily produced symbols. Hall----language is the institution whereby humans communicate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by means of habitually used oral-auditory arbitrary symbols. Chomsky---from now on I will consider language to be a set of sentences, each finite in length and constructed out of a finite set of elements. ⑷U.S.A Linguist Charles Hockett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Hockett 提出了语言的识别特征design feature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