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10月月考试卷

八年级物理10月月考试卷

八年级物理10月月考试卷
八年级物理10月月考试卷

纱帽中学八年级物理十月月考试卷

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卷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B.星光闪闪C.海水奔腾D.春风拂面

2.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80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

3.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4.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 s/ t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5.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6. 2012年5月22日,美国“猎鹰9号”火箭把“龙”号飞船送入太空,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内,“龙”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相伴而飞.空间站丙宇航员透过舷窗看到“龙”号飞船纹丝不动,宇航员选取的参照物是

A.“龙”号飞船B.地球C.太阳D.舷窗

7.李军的家距学校600 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 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 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A.1.2 m/s B.1.25 m/s C.2 m/s D.2.5 m/s

8、感知身边的物理———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A.中学生跑完百米赛跑

B.人正常呼吸一次

C.人体心脏跳动一次

D.人打一次哈欠

9、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10、图4(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4(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

11.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12.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13.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改变响度 B.改变音调 C.改变音色 D.减小音调

14.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害。在抗震救灾中,广播里传来“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温家宝总理的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的哪种特性?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15.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的是

A.用力拨动琴弦B.给二胡的弦上涂一些松香

C.用力敲打鼓D.转动小提琴的旋钮调节弦的松紧程度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分)

16. 一个人在江中划竹筏,他以路旁的的树木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17. 小明乘电梯上升的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若电梯在10s 内从一层直达八层,且每层楼高为3m,则电梯从一层直达八层的平均速度为m/s。

18.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和________;经过5 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

19. 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上右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_____ h.

20、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右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02秒的不同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_____球运动时间长,_____球作变速直线运动(全部选填“甲”或“乙”)。

姜堰扬州南京

到站时间08:13 09:50

发车时间07:17 08:16

里程/Km 0 78 179

21、上右表是姜堰到南京的T7781次特快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列车由姜堰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千米/小时(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列车在“姜堰到扬州”与“扬州到南京”的两个路段上哪一段运行得快一些?_____

22. 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和客车的速度之比为5﹕4,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8﹕7,则小汽车与客车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23.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右手拉弓,左手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24.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的叫声音调较高,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

25.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来,表明能传声;“土电话”表明___________能传声。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3分)

26.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木块的长度为cm。

27、读图,如图:用停表测量校运会上女子1500m比赛成绩,从开始计时到此刻经历的时间是。

28、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S/m 26

时间t/s 4

平均速度v/(m/s)15

(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_______(是/不是)做匀速运动吗?原因是____________. (3)该实验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和。

29.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这个现象表明 ,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你会观察到,在上述实验中小球起的作用是,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之

间如何对话的。

30.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填“变大”

或“变小”),由此可推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把空气又

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会发现声音将逐渐,(填“变大”或

“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

四、应用与创新(6分+6分=12分)

31、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0m。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32、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米?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 m/s) 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纱帽中学八年级物理十月月考试卷答卷纸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装订线-----------------------------------------------------

(共l0小题,每空1分,计20分)

16.,; 17.,;

18. , ,;

19.,;

20. , ; 21.,;

22.; 23.,;

24.,; 25.,;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计23分.)

26.,; 27.

28.(1)

(2),;(3),;

29.

30.

四、应用与实践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计12分.)

31.(6分)(1)

(2)

32.(6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2019新)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尽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6.80cm B.1.80cm C.7.80cm D.1.8cm 2.下列属于噪声的是() A.上课时,老师的讲课声 B.上课时,学校大喇叭里传出的优美的歌声 C.音乐厅里众多乐器演奏的交响乐 D.舞台上口技演员模仿的风雨声 3.国庆60周年阅兵时,一架加油机和两架受油机组成的编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模拟空中加油.我们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广场上的受检官兵 B.天安门城楼 C.受油机D.蓝天上的白云 4.“镜中花,水中月”的现象说明了() A.光的传播速度太快 B.光发生了反射现象 C.光发生了折射现象 D.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5.关于物质的熔化,正确的是() A.晶体在熔点熔化时需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下降 B.晶体在熔点熔化时需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C.晶体在熔点熔化时需不断吸热,温度却不再升高 D.晶体在熔点熔化时不需再吸热,温度也不再升高 6.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室外也会直接变干,俗称“冻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升华 C.液化 D.汽化 7.对密度定义式ρ=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8.“地面的水____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____成小水滴或____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____.”对于引号中这段文字空缺的内容,下列填充正确的是() A.汽化液化凝固云B.蒸发液化凝华雨 C.蒸发液化凝华云D.蒸发凝华液化雨 9.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和人之间的距离正确的是()A.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 一、填空题:(共26分) 1.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现象.观察圆形鱼缸中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这是因为圆形的鱼缸相当于一个,看到的是鱼的(选填"实像"或"虚像")序号语句 物理知识示例镜花水月 光的反射1海市蜃楼2立竿见影 2.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语句蕴含了物理知识。请在下表中填写所列语句涉及到的物理知识。 3.如图所示,平面镜M和铅笔P都竖直在桌面上。若平面镜沿箭头方向转60°,那么铅笔在镜中的像转过的角度是___________。 4.一束光线与水平放置平面镜成40°角,这束光线的反射角为________,入射光线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10°,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 5.一束光从空气射向透明物质,发生反射与折射,若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是16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是110°,则入射角的大小是,折射角的大小是。 6.小刚家有一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他为了研究凸透镜规律做了如下实验: (1)取下镜头,让阳光正对镜头,观察镜头对太阳光的作用,因镜头是一个 __________,所以它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作用. (2)用镜头当作放大镜使用,来观察地上的蚂蚁,镜头距蚂蚁的距离 __________50mm时,能看到蚂蚁正立、放大的_________像. (3)把镜头还原装回相机,小刚在拍一颗桃树的像时,桃树在底片上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4)拍完桃树的像后,小刚想拍一朵较大的桃花的像,则小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 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A . 振动 B . 静止不动 C . 一直向右运动 D . 一直向左运动 2. 要使二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低可采用的办法是() A . 拉紧弦线 B . 增加发声部分弦的长度 C . 用更大的力弹弦 D . 缩短发音部分弦的长 3. 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 . 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 . 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C . 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D . 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4. 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起程,历时3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26000余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 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由于:() A . 酒精有较高的凝固点 B . 酒精有较低的凝固点 C . 酒精有较高的沸点 D . 酒精

有较高的熔点 5. 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下列有关此武器的应用、认识错误的是() A . 此枪不能在月球上使用 B . 此枪可以射杀水中的鱼 C . 此枪射击时超声波响度太大,会把人耳振聋 D . 超声波具有穿透力强等特点 6.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铁路要通过“千年冻土”区,“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为解决“冻土”难题,保证路基的稳定性,采取了下列措施(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 在路基的坡面上铺设一层遮阳板,减小太阳的辐射加热,可防止“冻土”液化 B . 路基两旁插有很多管形“热棒”,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路基内部吸热,使路基温度降低 C . “热棒”中氨气上升到上部会液化,液化会吸热 D . “热棒”中氨气上升到上部会凝固,凝固会吸热 7. 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 A .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 .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一些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B.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C.在飞机旁边工作的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2. 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拱桥倒影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钢笔错位 D.树林间的光线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乐器发出的声音是乐音,不可能 是噪声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D.一般根据歌声的响度来判断歌手 是谁 4.夏天扇扇子,会使人感到凉快的原因是() A.使人体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 B.加快人体的血液循环 C.加快人体周围的空气流动,使人身上的汗蒸发加快 D.通过扇扇子这种运动,使心灵平静,心静自然凉 5.要使人的眼睛看到物体,其必要条件是() A.物体是光源 B.物体上有光射入眼睛 C.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 D.只有白天才能看到物体 6.如下图所示,A、B、C、D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7.如右图所示,蜡烛的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

此像的特点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二、填空题(8—15小题每空1分,16小题6分,共30分) 8.请你为下列的长度填上适当的单位:地球的半径为6.4×103;人正常步 行时,一步长约0.6 ;学生课桌的长度是60.0 。 9.伽利略在教堂参加劳动时,发现了悬挂着的吊灯在摆动时具有性, 根据这一性质制成了测量时间的钟表,现在人们常用的计时工具有、 等。 10.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200g水倒掉150g,剩下水的密度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1.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_____,但 温度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家用液化 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 1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在气体中要,而声音在15℃空气 中传播的速度是 m/s;声音在真空中 (选填“能”或“不能”)传 播。 13.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声音的哪一个特征?“你的声音真好听”是指 声音的;“雷声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小孩尖叫声刺 耳”是指声音的。 14.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 比旁边的字_______(选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 镜,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射现象的结果。 15.一块冰熔化成水时,它的质量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铁球,体积较大的是球;体积相等的实心木球和铁 球,质量较小的是是球。 16.完成下列各图的光路图: 三、实验题(共18分) 17.(8分)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分)0 1 2 3 4 5 6 7 8 温度(℃)90℃92℃94℃96℃98℃99℃99℃96℃99℃ (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 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 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热,但温度。 (2) 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 (3)由表可知,水的沸点是℃。

新人教版八年级12月份月考物理试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12月份月考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本卷共六页,总分85分,奖励分15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聪明的你,请选择一项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表格中(每小 题3分 共36分) 1、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 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0m/s 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C.麻城夏天最高气温约为60℃ D.一节初中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5h 2、我国古书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闭牖(牖指门窗),舟行而人不觉动”,这是对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生动描述,其中“人不觉动”选择的参照物是 A .人本身 B .大舟 C .河岸 D .流水 3、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 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 处的速度是6m/s ,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 ,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 4、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A. 量程3m ,分度值1mm B. 量程10m ,分度值1dm C. 量程30cm ,分度值1mm D. 量程15cm ,分度值0.5mm 5、“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 .汽化和液化 B .汽化和升华 C .凝固和凝华 D .凝固和熔化 6、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 .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C .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D .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 7、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上海市八年级上学期数学10月月考试卷

上海市八年级上学期数学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2016·姜堰模拟) 下列汽车标志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 B . C . D . 2. (2分)(2016·岳阳) 下列长度的三根小木棒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 . 2cm,3cm,5cm B . 7cm,4cm,2cm C . 3cm,4cm,8cm D . 3cm,3cm,4cm 3. (2分)如果在△ABC中,∠A=60°+∠B+∠C,则∠A等于() A . 30° B . 60° C . 120° D . 140° 4. (2分)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48°,它的一个底角的度数是() A . 48° B . 48°或42° C . 42°或66° D . 48°或66° 5. (2分)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线与底边的夹角等于() A . 顶角

B . 底角 C . 顶角的一半 D . 底角的一半 6. (2分)(2011·衢州) 如图,OP平分∠MON,PA⊥ON于点A,点Q是射线OM上的一个动点,若PA=2,则PQ的最小值为() A . 1 B . 2 C . 3 D . 4 7. (2分)如图,在?ABCD中,AC,BD为对角线,BC=6,BC边上的高为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 3 B . 6 C . 12 D . 24 8. (2分)下列各组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 A . AB=DE,BC=EF,∠A=∠D B . ∠A=∠D,∠C=∠F,AC=EF C . AB=DE,BC=EF,△ABC的周长= △DEF的周长 D . ∠ A=∠D,∠B=∠E,∠C=∠F 9. (2分)如图,△ABC中,∠C=90°,AD平分∠BAC,AB=5,CD=2,则△ABD的面积是()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3

2016-2017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中学、三汊中学、毛陈中学 联考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1 .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 划破夜空的流星 B.奔驰的骏马 C.植物开花结果 D .地球绕太阳公转 2. 下列单位换算式中正确的是( ) A. 18cm=18X 0.01m=0.18m B . 18cm=18十 100cm=0.18m C. 18cm=18cm r 100=0.18m D . 18cm=18X 0.0仁0.18m 3. 下列现象中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激起水花 B. 敲击一下长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的人先后听到两次打击声 C. 敲击打击乐器,发出不同的声音 D. 敲击水中的石块,岸上的人也能听到敲击声 4. 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上单位,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应该 是米( ) A. —位学生的身高为 16.3 B. —枝新铅笔的长度为 0.175 C. 一本字典的厚度为 3.5 D. —枚壹元硬币的厚度为 1.9 5. 小华坐在轮船中逆流而上,认为自己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A. 河岸边的树木 B .所乘坐轮船的船舱 C.流淌的河水 D.迎面驶来的轮船 6. 如果我们用被拉长的皮卷尺去测量某一物体,测量结果会( A. 偏大B .偏小C .无影响 D.都可能 &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 9. 根据如图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人、報畐的表苗和听更的额辜卫圉-拆尢 B. 15Hz 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C. 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D. 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7.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发声頻率 I ]听党癖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 400Hz 的声音

山西省太原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山西省太原五中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点燃的生日蜡烛B.璀璨宝石 C.奥运圣火 D.初升太阳 2.下列短语所反映的情景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 C.鱼翔浅底 D.凿壁偷光 3.如图所示的四个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屏幕上的“手影”B. 树荫下的“光斑” C. 沙漠中的“海市蜃楼”D. 树在水中的“倒影” 4.关于光的反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垂直入射到镜面上时反射角为90° B.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增加10°,则反射角减小10° D.光的传播速度不发生改变 5.如图,某同学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他看到的像应该是图中的()

A.B.C.D. 6.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 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 A. B. C. D. 7.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霓虹灯的灯光五颜六色 B.电视机的彩色画面五彩缤纷 C.黑板“反光” D.雨后彩虹遥挂天际 8.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要使射入杯中的 光束发散,应在杯底放置的器材是() A.平板玻璃 B.平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 9.如图是小阳利用家里的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景物,他观察到的像的情况是() 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10.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八年级物理10月月考试卷

纱帽中学八年级物理十月月考试卷 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卷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B.星光闪闪C.海水奔腾D.春风拂面 2.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80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 3.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4.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 s/ t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5.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6. 2012年5月22日,美国“猎鹰9号”火箭把“龙”号飞船送入太空,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内,“龙”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相伴而飞.空间站丙宇航员透过舷窗看到“龙”号飞船纹丝不动,宇航员选取的参照物是 A.“龙”号飞船B.地球C.太阳D.舷窗 7.李军的家距学校600 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 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 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A.1.2 m/s B.1.25 m/s C.2 m/s D.2.5 m/s 8、感知身边的物理———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A.中学生跑完百米赛跑 B.人正常呼吸一次 C.人体心脏跳动一次 D.人打一次哈欠 9、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10、图4(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4(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1.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划破夜空的流星B.奔驰的骏马 C.植物开花结果 D.地球绕太阳公转 2.下列单位换算式中正确的是() A.18cm=18×0.01m=0.18m B.18cm=18÷100cm=0.18m C.18cm=18cm÷100=0.18m D.18cm=18×0.01=0.18m 3.下列现象中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激起水花 B.敲击一下长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的人先后听到两次打击声 C.敲击打击乐器,发出不同的声音 D.敲击水中的石块,岸上的人也能听到敲击声 4.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上单位,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应该是米() A.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3 B.一枝新铅笔的长度为0.175 C.一本字典的厚度为3.5 D.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为1.9 5.小华坐在轮船中逆流而上,认为自己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A.河岸边的树木 B.所乘坐轮船的船舱 C.流淌的河水D.迎面驶来的轮船 6.如果我们用被拉长的皮卷尺去测量某一物体,测量结果会() A.偏大 B.偏小 C.无影响D.都可能 7.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B.C.D. 8.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9.根据如图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 B.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C.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D.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区梅山第二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 一. 填空题(32) 1.测量的目的就是进行可靠的 比较,因此首先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即 ,其次,还要有合适的测量工具或仪器,实验室测量质量的仪器是 。 2.给下面的测量数据填上适当单位: (1)小红的身高160______; (2)一节电池的高度是0.6 ; (3)一只鸡的质量是1.5 ; (4)王小明同学的百米赛跑成绩是14.4_____; (5)成年人的质量大约是70______; (6)一袋牛奶的质量是200 。 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纳米技术研究领域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科研领域之一,纳米是 单位。(填物理量) 4、物体所含 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 ,它不随着物体的形状、位置、 、 改变而改变,小明带着一个苹果到月球上,苹果的质量 ; 5.南京长江大桥全程6772米,合 千米;课间打一杯开水的时间约需要4分15秒,合 秒; 6.某一音叉的频率为256赫兹,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音叉 ;(2分) 7.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 发出声音,声音通过 (填具体介质)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 . 8.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玩游戏,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 噪 声 监 测 dB (第8题图) (第7题图) (第11题图)

为不同人声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色”“音调”) 9.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在2min内做了1200次振动,频率是Hz,人类听到.(填“能”或“不能”) 10.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是的“低”指的是;“高” 指的是.成语“震耳欲聋”,从声音的特性分析,描述的是的大小. 11.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建设优雅通州”的重要举措.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__________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工具中,不能用来测量质量的是() A、磅秤 B、沙漏 C、天平 D、电子秤 2、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A、用镊子夹取砝码,以免砝码生锈 B、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里,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 C、在测量中,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然后读出质量数 D、不用天平测量过大,超过天平测量范围的物体。 3、如图所示,是乒乓球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如果频闪灯每秒闪动30次,则小球的 第一影像和第四影像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A、0.1秒 B、0.2秒 C、0.3秒 D、0.4秒 4.在学校组织的迎“青奥”活动中,小明进行了击鼓表演。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5.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2-201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 评价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6分) 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______; (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38 _______。 2.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呼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_______、_______传入甲同学耳朵的。 3. 站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向_______运动。 4. 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后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所看到的都是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5. 如图1所示,“40”表示________,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______min 。 40 西大桥 8km 图1 6. 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 处,则像距离人_______m 远;如果此人以1m/s 的速度靠近镜面,则1.5s 后,人和像的距离为_______m 。 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2s 内通过的路程是40m ,后2s 内的通过路程是20m ,这个物体后2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 4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 8. 一块金属的体积是2.5m 3,质量是6750kg ,则它的密度是 ,这种金属可能是 ;若将金属块截去2/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 9.空瓶质量为5kg ,瓶内装满水后为17kg ,若换上酒精,整个瓶子可装的酒精比装水少 kg 。 10. 一束光线与界面成 30角从A 物质射到B 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 为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 11.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 12. 用质量相等的O ℃的水和O ℃的冰来冷却物体, 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 过程中要 热量。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4. 用图3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53)

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力就不存在 B.一个物体受力,同时一定有另外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C.马拉车向前,同时车也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 D.从空中下降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 2.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3.针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小军进行了下列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文具盒受到重力、桌面的支持力和桌面压力的作用 B.文具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因为文具盒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不具有惯性 4.下述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火车启动时,从静止变为运动 B.在地面上滚动的小球,速度逐渐变小 C.重物被吊车沿直线向上匀速吊起 D.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 5.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受到的力有() A.重力和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D.重力和下滑力 6.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那么宇宙飞船将()A.立即静止B.减速飞行C.加速飞行D.匀速飞行

7.利用身边的物品可以进行许多科学实验.小明用饮料罐代替小车,文件夹当成斜面,探究粗糙程度不同的接触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关于本实验,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饮料罐从相同高度滚下,是为了保证它刚滚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B.饮料罐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和接触面之间有摩擦 C.饮料罐在水平面上滚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该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8.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会慢慢停下来 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司机开车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D.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为了利用惯性提高成绩 9.小刚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讲台桌,结果没有推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讲台桌不受摩擦力 B.推力与讲台桌的重力大小相等 C.推力小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 D.推力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10.甲乙丙三人比臂力,甲的体重最大,乙的手臂最粗,丙的手臂最长,三人使用同一个拉力器并且都把手臂伸直,三人中用力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一样大 11.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下列器材:a.用钉子做腿的小桌;b.海绵;c.砝码;d.木板;e.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f.装有沙的容器.某些同学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是() A.acf B.be C.bcd D.cde 12.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如图所示,已知F1=35N,方向向右,则

八年级(上)语文10月月考

八年级(上)语文10月月考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意有误的一组是() A.参与(yǔ)荇菜缥碧(piǎo)经伦世务 B.遗嘱(zhǔ)桅杆屏息(bǐng)殚精竭虑 C.属引(zhǔ)薄暮轩邈(miǎo)海市蜃楼 D.娴熟(shú)业已悄然(qiǎo)眼花缭乱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春节祭祖、告慰先人,既传达中国人特有的血脉意识,也后人弘扬祖先之德,善化育人尽在不言中。年节祭祀活动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方式,实现文化有效传承,其不仅不能缺位,更不能缺少应有的仪式感。缺少严肃、庄重的仪式文化的潜移默化,年节祭祀活动的文化传承难以内化于心,无法在精神上给人以历史感、血脉感。 A.怀念鞭策沉重归属 B.缅怀鞭策厚重归依 C.缅怀鞭挞沉重归依 D.怀念鞭鞑厚重归属 3.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虽然海量的单车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大众的短途出行,但也由此衍生出诸多问题。 B.一直以来,“校园贷”问题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整个行业信息不够透明,学生多方借贷时有发生,以致到头来超出还款能力,不得不寻求其他办法。 C.一个把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的人,定会收获更有价值的人生,必将做出非比寻常的贡献。 D.历史伟人之所以让后人铭记的原因,在于其思想和人格的不朽,而不是无证可考的坊间情事。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归根结底,“要读书”致力于实用知识,“好读书”致力于人生体悟。后者往往可以有执着于书本身,前者却常常陷于斤斤计较。 B.伊朗诗人萨迪说:“旅游是一条到达天宇之路。”那些成就大事业的人,无不是在旅行中开拓自己,铸造了辉煌的人生。 C.短短两年时间,知识付费“飞入寻常百姓家”:知乎、得到、喜马拉雅、分答等一大波知识付费平台走红,五花八门的产品不时欣起一波波热潮。 D.这种独特的美的内涵是什么?是奇,是险,是秀……是兼而有之,还是其他?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中国书法漫谈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安徽省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安徽省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6八上·蓟县开学考) 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只有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B . 只有地球上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C . 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但在具体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D . 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最合适,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2. (2分)(2020·上海模拟)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a)、(b)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甲、乙运动快慢相同 B . 运动5秒两车相距1.5米 C . 甲、乙的动能可能都变大 D . 甲、乙的机械能可能都变大 3. (2分)(2020·铁东模拟) 在工业生产中,常用传送带运送工件(图甲)。水平传送带以1m/s的速度匀速向右传送,工件放到传送带上后,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0~t1内,工件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0~t1内,工件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C . 0~t1内,工件的重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始终是一对平衡力 D . 0~t2内,由于工件做水平运动,所以它的机械能守恒

4. (2分)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A . 声音产生的原因 B . 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 .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 . 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5. (2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 .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C . 敲门时,门的响声是由门的振动产生的 D . 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 6. (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空气中的声速跟音调的高低无关 B . 人不可能听到所有振动物体的声音 C . 每秒振动12次的声源发出的声音不能引起人的听觉 D . 不振动的物体能发出音调最低的声音 7. (2分) (2015八上·东湖期中)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探究() A . 响度是否与振幅有关 B .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C . 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 . 声音产生的原因 8. (2分)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 A . 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 1、如下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正确的测量图是:() 2、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声的()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强弱不同 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以避免 4、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 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A.静止的B.由东向西运动 C.由西向东运动D.无法判断 5、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 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 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3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 A.9米/秒B.12米/秒C.4.5米/秒D.无法确定7、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A.与路程成正比B.与时间成正比 C.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与路程和时间无关8、.用力敲铜锣,铜锣发出声音,停止敲击,铜锣"余音未止",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手开始有点麻的感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余音未止"是回声的现象 B.有余音说明停止敲击,铜锣仍在振动 C.手感到"麻"与锣振动无关 D.锣声消失了,是手阻碍了声音的传播 9、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 12.36cm, 12.38cm, 12.34cm,则书宽度平均值是()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10、太阳、站在地面上的人、同步地球卫星,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静止,太阳和卫星运动 B、人、同步卫星和太阳都运 C.人、太阳和同步卫星都静止 D人和同步卫星静止、太阳运动 11、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是() A.离弦之箭 B.一日千里 C.姗姗来迟 D.风驰电掣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 D.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13、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音打交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02

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min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 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 cm C.学生书桌高度大约1.2 m D.一张试卷厚度大约1 mm 2.笛子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民族乐器。它的发声原理是 ( ) A.空气柱振动 B.嘴唇振动 C.手指振动 D.笛子外壳振动 3.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 A.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 B.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C.用超声波清洗钟表 D.用超声波美白牙齿 4.“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闻声而知人,这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 ) A.振幅 B.响度 C.音色 D.音调 5.图1中表示非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 ℃~20 ℃是人体感觉比较适宜的环境温度 B.家庭使用的寒暑表测量范围是-30 ℃~100 ℃ C.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8 ℃ D.常压下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 ℃ 7.如图2所示装置是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的,用该装置进行小孔成像实验时,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正方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 A.烛焰的正立像 B.烛焰的倒立像 C.正方形光斑 D.圆形光斑 图2 8.下列事例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 A.在岸边,看到河水“变浅”了 B.阳光下,树在地面上会形成“影子” C.雨过天晴后,天空出现彩虹 D.人站在湖边,能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9.小芳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共1题;共6分) 1. (6分)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前扑后继________自期其人________舍声取义________ 不足为锯________地大物搏________怀古伤令________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2. (8分) (2017九上·广丰月考)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更深月色半人家,________。(刘方平《月夜》) (2) 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右手秉遗穗,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4)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5) 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6)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极言出猎规模之大和速度之快的诗句是________。 (7)李清照《武陵春》中出奇创意表现愁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外国名著 (共1题;共7分) 3. (7分)(2018九上·衢州月考) 名著赏析。 (1)对《我爱这土地》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A . 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 . 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 .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2)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请结合《艾青诗选》中具体的诗歌说说“土地”凝聚了作者怎样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