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集合提高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集合提高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集合提高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集合提高练习题及答案

集合提高练习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若集合{|1}X x x =>-,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为( )

A .0X ?

B .{}0X ∈

C .X φ∈

D .{}0X ?

2.50名同学参加跳远和铅球测验,跳远和铅球测验成绩分别为及格40人和31人, 2项测验成绩均不及格的有4人,2项测验成绩都及格的人数是( )

A .35

B .25

C .28

D .15

3.已知集合{}2|10,A x x mx A R φ=++==I 若,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4

B .4>m

C .40<≤m

D .40≤≤m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任何一个集合必有两个子集;

B . 若,A B φ=I 则,A B 中至少有一个为φ

C . 任何集合必有一个真子集;

D . 若S 为全集,且,A B S =I 则,A B S ==

5.若U 为全集,下面三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1)若()()U B C A C B A U U ==Y I 则,φ

(2)若()()φ==B C A C U B A U U I Y 则,

(3)若φφ===B A B A ,则Y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6.设集合},4

12|{Z k k x x M ∈+==,},214|{Z k k x x N ∈+==,则( ) A .N M = B .M

N C .N M D .M N φ=I

7.设集合22{|0},{|0}A x x x B x x x =-==+=,则集合A B =I ( )

A .0

B .{}0

C .φ

D .{}1,0,1-

二、填空题

1.已知{}R x x x y y M ∈+-==,34|2,{}R x x x y y N ∈++-==,82|2 则__________=N M I 。

2.用列举法表示集合:M m m Z m Z =+∈∈{|,}101

= 。 3.若{}|1,I x x x Z =≥-∈,则N C I = 。

4.设集合{}{}{}1,2,1,2,3,2,3,4A B C ===则

A B =I U ()C 。 5.设全集{}(,),U x y x y R =∈,集合2(,)12y M x y x ?

+?==??-??,{}(,)4N x y y x =≠-, 那么()()U U C M C N I 等于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若{}{}{}.,,|,,M C A M A x x B b a A B 求=?==

2.已知集合{}|2A x x a =-≤≤,{}|23,B y y x x A ==+∈,{}2|,C z z x x A ==∈, 且C B ?,求a 的取值范围。

3.全集{}321,3,32S x x x =++,{}

1,21A x =-,如果{},0=A C S 则这样的 实数x 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x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设集合{}1,2,3,...,10,A =求集合A 的所有非空子集元素和的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01,0,0X X >-∈?

1. B 全班分4类人:设两项测验成绩都及格的人数为x 人;仅跳远及格的人数

为40x -人;仅铅球及格的人数为31x -人;既不爱好体育又不爱好音乐的 人数为4人 。∴4031450x x x -+-++=,∴25x =。

3. C 由A R A φφ==I 得,240,4,0,m m ?=-<<≥而∴04m ≤<;

4. D 选项A :φ仅有一个子集,选项B :仅说明集合,A B 无公共元素,

选项C :φ无真子集,选项D 的证明:∵(),,A B A S A A S ???I 即而, ∴A S =;同理B S =, ∴A B S ==;

5. D (1)()()()U U U U C A C B C A B C U φ===U I ;

(2)()()()U U U U C A C B C A B C U φ===I U ;

(3)证明:∵(),,A A B A φφ???U 即A 而,∴A φ=;

同理B φ=, ∴A B φ==;

6. B 21:,44k M +奇数;2:,44

k N +整数,整数的范围大于奇数的范围 7.B {}{}0,1,1,0A B ==-

二、填空题

1. {}|19x x -≤≤

{}{}22|43,|211M y y x x x R y y x ==-+∈==--≥-()

{}{}

22|28,|199N y y x x x R y y x ==-++∈==--+≤()

2. {}9,4,1,0,2,3,6,11---- 110,5,2,1m +=±±±±或(10的约数)

3. {}1- {}1I N =-U ,{}1I C N =-

4. {}1234,,, {}12A B =I ,

5. (){}2,2- :4(2)M y x x =-≠,M 代表直线4y x =-上,但是

挖掉点(2,2)-,U C M 代表直线4y x =-外,但是包含点(2,2)-;

N 代表直线4y x =-外,U C N 代表直线4y x =-上,

∴{}()()(2,2)U U C M C N =-I 。

三、解答题

1. 解:{}{}{},,,,,x A x a b a b φ?=则或,{}{}{}{},,,,B a b a b φ=

∴{}{}{},,B C M a b φ=

2. 解:{}|123B x x a =-≤≤+,当20a -≤≤时,{}2|4C x a x =≤≤,

而C B ? 则1234,,20,2

a a a +≥≥-≤≤即而 这是矛盾的; 当02a <≤时,{}|04C x x =≤≤,而C B ?, 则1234,,22a a a +≥≥≤≤1即即2

; 当2a >时,{}2|0C x x a =≤≤,而C B ?,

则223,3a a a +≥<≤即 2; ∴

132

a ≤≤

3. 解:由{}0S C A =得0S ∈,即{}1,3,0S =,{}1,3A =, ∴32213320

x x x x ?-=??++=??,∴1-=x 4. 解:含有1的子集有92个;含有2的子集有92个;含有3的子集有9

2个;…,

含有10的子集有92个,∴9(123...10)228160++++?=。

食品分析思考题参考答案培训讲学

1、食品分析包含哪些内容?采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内容:(1)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包括水分、灰分、无机盐、脂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2)食品添加剂的分析;(3)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分析,包括有害元素、农药、细菌/霉菌毒素、食品加工中形成的有害物质、来自包装材料的有害物质;(4)食品 的感官评定。 分析方法:感官检验法、化学分析法(包括定性和定量,定量分析法包括质量法和容量法)、仪器分析法(包括物理分析法如通过测定密度、黏度、折光率、旋光度等物质特有的物理性质来求出被测组分含量,和物理化学分析法如通过测量物质的光学性质、电化学性质等来求出被测组分的含量)。 2、采样的定义及要求。采样时应注意什么?试举例说明谷物样品、果蔬样品、罐头食品如何采样?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材料,这项工作称为样品的采集。要求:正确采样。 采样时应注意:第一,采集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能反映全部被检食品的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第二,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质。 1、均匀固体物料(如粮食、粉状食品)(1)有完整包装(袋、桶、箱等)的: 可先按V总件数/2确定采样件数,然后从样品堆放的不同部位,按采样件数确定具体采样袋(桶、箱),再用双套回转取样管采样。将取样管插入包装中,回转180。取出样品,每一 包装须由上、中、下三层取出三份检样;把许多检样综合起来成为原始样品;用“四分法”将原始样品做成平均样品,即将原始样品充分混合均匀后堆积在清洁的玻璃板上,压平成厚 度为3cm 以下的图形,并划成“+”字线,将样品分成四份,取对角的二份混合,再如此分为四份,取对角的二份。这样操作直至取得所需数量为止,此即是平均样品。 3、为什么要进行样品的预处理?常见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哪些? 食品成分复杂,含有大分子有机物、各种无机元素等组分。这些组分往往以复杂的结合态或络合态形式存在,干扰测定。为了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必须在测定前排除干扰;此外 有些被测组分在食品中含量极低,须在测定前对样品进行浓缩。 常见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机物破坏法(干法灰化、湿法消化)、溶剂提取法、蒸馏法、色 谱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浓缩。 4、食品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干燥过程主要除去的是哪一类水分? 水分的存在状态:1、结合水或束缚水:由氢键结合力系着的水,如在食品中与蛋白质活性基(-OH, =NH,-NH2,-COOH,-CONH2 )和碳水化合物的活性基(-OH )以氢键相结合而不能自由运动的水。束缚水有两个特点:(1)不易结冰(冰点-40C ); (2)不能作为溶 质的溶媒。2、自由水或游离水:组织、细胞中容易结冰、且能溶解溶质的那部分水。干燥过程主要除去的是自由水。 5、密度与相对密度的测定在食品检验中有什么意义?相对密度是物质重要的物理常数。各种液态食品都具有一定的相对密度,当其组成成分及浓度发生改变时,其相对密度往往也随之改变。通过测定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可以检验食品的纯度、浓度及判断食品的质量。 6、说明折光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食品理化检验中的应用? n i*sin a i=n2*sin a 2 n i*sin90 ° =n2*sin a 临n 1= n2*sin a 2 式中n2 为棱晶的折射率,是已 知的。因此,只要测得了临界角a 临,就可求出被测样液的折射率n i。知道n i就可以查出对 应的浓度。通过测定液态食品的折射率,可以鉴别食品的组成,确定食品的浓度,判断食品的纯净程度及品质。折光法测得的只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因为固体粒子不能在折光仪上反应出它的折射率。含有不溶性固形物的样品,不能用折光法直接测出总固形物。

金工实习思考题和习题集

金工实习思考题和习题集 吉林农业大学机制教研室、实习工厂 2006年5月9日

目录 金工实习复习思考题 .钳工复习思考题 .车工复习思考题 .刨工复习思考题 .铣工复习思考题 .磨工复习思考题 .铸造复习思考题 .锻压复习思考题 .焊接复习思考题

钳工复习思考题 l、钳工工作的性质与特点?它包括哪些基本操作? 2、什么是划线基准?选择划线基准的原则是什么? 3、划线的目的是什么? 4、划线工具有哪些?划线工具有几类? 5、錾子一般用什么材料制造?刃口和头部硬度为什么不一样? 6、粗、中、细齿锯条如何区分?怎样正确选用锯条? 7、锯齿的前角、楔角、后角各约多少度?锯条反装后,这些角度有什么变化?对锯割有什么影响? 8、锉刀的构造?锉刀的种类有哪些?根据什么原则选择锉刀的齿纹粗细、大小和截面形状? 9平面锉削时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各种方法适用于哪种场合?锉削外圆弧面有哪两种操作方法? 10、麻花钻的构造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11、钻头有哪几个主要角度?标准顶角是多少度? 12、钻孔时,选择转速和进给量的原则是什么? 13、钻孔、扩孔和铰孔三者各应用在什么场合? 14、什么叫攻螺纹?什么叫套螺纹?试简述丝维和板牙的构造? 15、攻螺纹前的底孔直径如何确定?套螺纹前的圆杆直径如何确定? 16刮削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刮削工具有哪些?如何正确使用? 17、怎样检验刮削后的刮削质量? 18、钳工常用錾子分哪几种?錾子的握法分哪几种? 19、研磨的特点? 2O、为什么套螺纹前要检查圆杆直径?圆杆直径大小应怎样确定?为什么圆杆要倒角? 21、铰孔后,绞刀退刀时应 ---------。( 1、正转; 2、反转; 3不转) 22、在某40钢制工件上欲加工一螺纹盲孔,尺寸为M12×1深30mm,应钻底孔直

数学分析(2)期末试题

数学分析(2)期末试题 课程名称 数学分析(Ⅱ) 适 用 时 间 试卷类别 1 适用专业、年级、班 应用、信息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3×6=18分) 1、 下列级数中条件收敛的是( ). A .1(1)n n ∞ =-∑ B . 1n n ∞ = C . 21(1)n n n ∞=-∑ D . 11(1)n n n ∞ =+∑ 2、 若f 是(,)-∞+∞内以2π为周期的按段光滑的函数, 则f 的傅里叶(Fourier )级数 在 它的间断点x 处 ( ). A .收敛于()f x B .收敛于1 ((0)(0))2f x f x -++ C . 发散 D .可能收敛也可能发散 3、函数)(x f 在],[b a 上可积的必要条件是( ). A .有界 B .连续 C .单调 D .存在原函 数 4、设()f x 的一个原函数为ln x ,则()f x '=( ) A . 1x B .ln x x C . 21 x - D . x e 5、已知反常积分2 (0)1dx k kx +∞ >+? 收敛于1,则k =( ) A . 2π B .22π C . 2 D . 24π 6、231ln (ln )(ln )(1)(ln )n n x x x x --+-+-+L L 收敛,则( ) A . x e < B .x e > C . x 为任意实数 D . 1e x e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3×6=18分) 1、已知幂级数1n n n a x ∞ =∑在2x =处条件收敛,则它的收敛半径为 . 2、若数项级数1 n n u ∞ =∑的第n 个部分和21 n n S n = +,则其通项n u = ,和S = . 3、曲线1 y x = 与直线1x =,2x =及x 轴所围成的曲边梯形面积为 . 4、已知由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可得,1 ()()b x x a e f e dx f x dx =??,则a = ,b = . 5、数集(1) 1, 2 , 3, 1n n n n ?? -=??+?? L 的聚点为 . 6、函数2 ()x f x e =的麦克劳林(Maclaurin )展开式为 . 65

食品分析习题

绪论 1、试简述食品分析的性质和任务。你准备怎样来学好这门课程? 2、食品分析包含了哪些内容? 第一章:样品的采集、制备及保存 1.作为品质管理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你必须指导新来的工作人员选择采样计划。你将与新来者讨论哪些常规因数?如何区分属性采样和变量采样?三种基本采样计划的差异和与采样计划有关的风险是什么? 2.你的上司要求你提出并采用一种多重采样计划。你怎样确定接受线和拒绝线?为什么? 3.非概率采样和概率采样有什么区别?哪一种更适用?为什么? 4.对一种适用于收集供分析用的代表性样品的装置来说,试描述为确保采集代表性样品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和适用这种装置采样的食品产品。 5.制备分析样品的装置,应采取什么预防措施,来确保样品组成在制备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6.实验室认可有那些作用,其程序是什么? 7.采样之前应做那些工作?如何才能做到正确采样? 8.了解样品的分类及采样时应注意的问题。 9.为什么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选择预处理方法的原则是什么? 10.常用的样品预处理发放有那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11.针对下列与样品采集和制备有关的问题,说出一种解决问题的答案。 (1)样品偏差; (2)在分析前样品存储过程中组成成分的变化; (3)在研磨过程中的金属污染; (4)在分析前样品存储过程中的微生物生长。 12.用一系列溶剂提取转移蛋白质前,你必须将谷物蛋白质粉碎成10目大小的样品。(1)10目的含义是什么? (2)你会采用10目筛用于分析吗?试说明理由。 13.你公司想创立一个营养物标准分析,你负责谷制品的样品采集和制备。你的产品是―低脂‖和―高纤维‖的。你将用哪种采样计划?你将用属性采样还是变量采样?你的情况与哪种风险有关?你用概率采样还是非概率采样?在样品采集和制备过程中会遇到哪些特殊问题?你应该如何防止和减少这些问题。 第二章: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

思考题集

第六章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 1)无功功率电源有哪些?哪些可以平滑调节? 无功功率电源:发电机、电容器、调相机、静止补偿器。 可以平滑调节:调相机、静止补偿器 2)限制冲击负荷电压波动的措施是什么? (a)设置串联电容器、(b)设置调相机和电抗器、(c)设置静止补偿器 3)什么是电力系统的逆调压、顺调压、常调压? 逆调压:在高峰负荷时升高中枢点电压、低谷负荷时降低中枢点电压的电压调整方式。 在高峰负荷时将中枢点电压升高至105%UN,低谷负荷时将中枢点电压降为额定电压UN。顺调压:在高峰负荷时允许中枢点电压略低,而低谷负荷时却允许中枢点电压略高的调压方式。 采用顺调压,高峰负荷时中枢点电压允许不低于102.5%U N,低谷负荷时中枢点电压允许不高于107.5%U N。 常调压:任何负荷下保持中枢点电压为一基本不变的数值。 适用于负荷变动小、线路上电压损耗小的情况。常调压方式,电压保持为(102%-105%)U N。4)选择变压器分接头进行调压的特点是什么? 系统中无功功率必须充足才有效,否则必须用其他措施;不需要附加设备。 5)电力系统的电压调节有几种主要措施? 借改变发电机端电压调压;借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借补偿设备调压;组合调压。 第五章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节 (1)负荷变动规律有几种,如何调整? 有功负荷随时间变动规律分解为三种。 第一种变动:幅度小、周期短。无法预测(随机),靠发电机调速器调整,称一次调整。自动进行。 第二种变动:幅度较大、周期较长。冲击性负荷。靠发电机调频器调整,称二次调整。可手动、自动。 第三种变动:幅度最大、周期最长。可预测,生产、生活引起,称三次调整。优化分配负

数学系第三学期数学分析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第三学期《数学分析》期末试题 一、 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 1、累次极限存在是重极限存在的( )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无关条件 2、 =??),(00|) ,(y x x y x f ( ) A x y x f y y x x f x ?-?+?+→?),(),(lim 00000 ; B x y x x f x ??+→?) ,(lim 000; C x y x x f y y x x f x ??+-?+?+→?),(),(lim 00000 ; D x y x f y x x f x ?-?+→?) ,(),(lim 00000。 3、函数f (x,y )在(x 0,,y 0)可偏导,则( D ) A f (x,y )在(x 0,,y 0)可微 ; B f (x,y )在(x 0,,y 0)连续; C f (x,y )在(x 0,,y 0)在任何方向的方向导数均存在 ; D 以上全不对。 4、2 222 2) (),(y x y x y x y x f -+=的二重极限和二次极限各为( B ) A 、0,0,0; B 、不存在,0,0,; C 、0,不存在,0; D 、0,0,不存在。 5、设y x e z =,则=??+??y z y x z x ( A ) A 、0; B 、1; C 、-1; D 、2。 二、计算题(50分,每小题10分) 1、 证明函数?? ? ??=+≠++=0 00),(22222 2y x y x y x xy y x f 在(0,0)点连续且可偏导, 但它在该点不可微; 2、 设 ??'=-x x t x f x f dt d e x f 0) (),(,)(2 求ττ; 3、 设有隐函数,0 x y F z z ??= ???,其中F 的偏导数连续,求z x ??、z y ??; 4、 计算 (cos sin ) x C e ydx ydy -? ,其中C 是任一条以为(0,0)A 起点、(,)B a b 为终点 的光滑曲线; 5、 计算 zdS ∑ ??,其中∑为22 z x y =+在 1 4z ≤ 的部分; 三、验证或解答(满分24分,每小题8分)

食品安全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如何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 1、食品安全完整的概念和范围应包括两个方面:⒈食品的充足供应,即解决人类的贫穷,饥饿,保证人人有饭吃。⒉食品的安全与营养,即人类摄入的食品不含有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污染物、无毒、无害,并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基本营养元素。 2、食品安全指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 3、食品安全可具体理解为: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4、食品安全具有相对性,绝对安全性或零风险是很难达到的。 二、为什么说食品安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作为一“种”概念,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和食品(食物)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 作为“属”概念的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通常被理解为部门概念或者行业概念)均无法涵盖上述全部内容和全部环节。 三、安全食品包括哪些层次? 我国目前生产的安全食品包括以下层次:常规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四、食物链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食品不安全因素。 英国(1993)对当代发达和较发达社会或国家提出的一张饮食风险清单: ①微生物、寄生虫等生物污染。 ②环境污染。 ③农用、兽用化学物质的残留。如化肥、农药、兽药等。 ④自然界存在的天然毒素。 ⑤营养素不平衡。 ⑥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产生的毒素。 ⑦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⑧食品掺伪。 ⑨新开发的食品资源及新工艺产品。 ⑩包装材料。 ⑾过量饮酒。 ⑿其他。 五、简述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一)食品标准化工作正在不断完善 食品标准化体系的构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二)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逐步健全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网络,其中

食品分析习题库2

习题一 一、填空题 1.食品分析必须懂得正确采样,而要做到正确采样则必须做到__第一,采集 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第二,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志________,否则检测结果不仅毫无价值,还会导致错误结论。 2.采样一般分为三步,依次获得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检样是指 _由 分析对象大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集的少量物料_____ ,原始样品是指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_______ ,平均样品是指___原始样品经过技术处理,再抽取其中的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的样品________。采样的方式有___随机抽样和代表性取样_____ ,通常采用 ________方式。样品采集完后,应该在盛装样品的器具上贴好标签,标签上应注明的项目有__样品名称,采样地点,采样日期,样品批号,采样方法,采样数量,分析项目,采样人。 3.样品的制备是指 ___对样品进行粉碎,混匀,缩分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目的是___保证样品十分均匀_________。 4.样品的预处理的目的是(消除干扰因素,完整保留被测组分,是被测组分 浓缩),预处理的方法有(有机物破坏法,溶剂提取法,蒸馏法,色层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浓缩)。 5.食品分析的内容包括食品营养成份的分析,食品添加剂的分析,食品有 害物质的分析,微生物检验,食品的感官鉴定,其中的(食品营养成份的分析,食品添加剂的分析,食品有害物质的分析)属于理化检验的内容。 6.干法灰化是把样品放入(高温炉)中高温灼烧至(残灰为白色或浅灰色)。 湿法消化是在样品中加入(强氧化剂)并加热消煮,使样品中有机_物质分解,氧化,而使待测成分物质转化为无机状态存在于消化液中。 7.溶剂浸提法是指_____(利用样品各组分在某一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将 各组分完全或部分地分离的方法)__________,又称为_(溶剂提取法)_________。溶剂萃取法是在样品液中加入一种___(与原溶剂不互溶的)_______溶剂,这种溶剂称为___(萃取剂)______,使待测成分从_原溶剂______中转移到_萃取溶剂_________ 中而得到分离。 8.蒸馏法的蒸馏方式有(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汽蒸馏)等。 9.色谱分离根据分离原理的不同,有 _(吸附色谱分离,分配色谱分离,离 子交换色谱分离)_等分离方法。 10.化学分离法主要有___磺化法____、皂化法____和__沉淀分离法____。 11.样品经处理后的处理液体积较大,待测试成份浓度太低,此时应进行浓 缩,以提高被测组分的浓度,常用的浓缩方法有常压浓缩法,减压浓缩法 12.称量样品时,使用的容器越大,称量出的样品误差越__小___(大或小)。 二、选择题: 1.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采集样品必须有() A.代表性 B.典型性 C.随意性 D.适时性 2.使空白测定值较低的样品处理方法是() A.湿法消化 B.干法灰化 C.萃取 D .蒸馏 3.常压干法灰化的温度一般是()

三年级上册思考题集有答案

三年级上册思考题集有 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小红从第一棵跑到第16棵树,共跑了150米,小华从第7棵树跑到第29棵树,小华共跑了多少米。 答案: 从第1棵跑到第16棵实际跑15个“株距”(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所以: (1)两棵树之间的距离: 150÷(16-1)=10(米) (2)从第7棵树跑到第29棵树: 10×(29-7)=220(米) 答:小华共跑了220米。 (2)下面算式中的“数”、“学”、“俱”、“乐”、“部”这五个汉字各应该代表什么数字? 1 数学俱乐部 × 3 数学俱乐部 1 数=()学=()俱=()乐=()部=() 答案: 从个位上看,3乘一个数积出现1的只有3×7=21,所以部=7,向十位进2,十位上“乐×3+2”的结果出现7,乐=5; 向百位进1,百位上“俱×3+1“的结果出现5,俱=8;向千位进2,千位上“学×3+2”结果出现8,学=2;万位上“数×3”结果是2,数=4;向十万位进1,刚好十万位上“1×3+1=4”,符合题目要求。因此: 数=( 4)学=( 2)俱=( 8)乐=( 5)部=(7)(3)小红剪一个窗花要4分钟,每剪好一个后,她会休息1分钟,她剪好10个窗花要用多长时间?

答案: 每剪一个窗花加休息需要(4+1)分钟,但第10个窗花剪好后结束就完成任务了,所以第10个窗花不用算休息时间,所以: 方法一:每个窗花加休息: 4+1=5(分钟) 一共: 5×9+4=49(分钟)方法二:剪10个窗花 4×10=40(分钟) 一共(需要休息9次): 40+9=49(分钟) 方法三:每个窗花加休息: 4+1=5(分钟) 10个窗花一共: 5×10=50(分钟) 最后一个窗花不用休息: 50-1=49(分钟) (4)四(1)班有49本书,分给三个小组,第一组比第二组多4本,第二组比第三组多6本,第三组分得()本。 答案: 三组”了,这样除以3就能知道第三组有多少本。 49-(6+4)-6=33(本) 33÷3=11(本) (5)有五个人,每两个人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 ( (6)王老师带了32个同学一起玩激流勇进,每条船最多坐4人,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数值分析2007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A)

期末考试试卷(A 卷) 2007学年第二学期 考试科目: 数值分析 考试时间:120 分钟 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用计算机求 1000 1000 1 1 n n =∑时,应按照n 从小到大的顺序相加。 ( ) 2. 为了减少误差,进行计算。 ( ) 3. 用数值微分公式中求导数值时,步长越小计算就越精确。 ( ) 4. 采用龙格-库塔法求解常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时,公式阶数越高,数值解越精确。( ) 5. 用迭代法解线性方程组时,迭代能否收敛与初始向量的选择、系数矩阵及其演变方式有 关,与常数项无关。 (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 已知数a 的有效数为0.01,则它的绝对误差限为________,相对误差限为_________. 2. 设1010021,5,1301A x -????????=-=-????????-???? 则1A =_____,2x =______,Ax ∞ =_____. 3. 已知5 3 ()245,f x x x x =+-则[1,1,0]f -= ,[3,2,1,1,2,3]f ---= . 4. 为使求积公式 1 1231 ()((0)f x dx A f A f A f -≈++? 的代数精度尽量高,应使1A = ,2A = ,3A = ,此时公式具有 次的代数精度。 5. n 阶方阵A 的谱半径()A ρ与它的任意一种范数A 的关系是 . 6. 用迭代法解线性方程组AX B =时,使迭代公式(1) ()(0,1,2,)k k X MX N k +=+= 产 生的向量序列{ }() k X 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7. 使用消元法解线性方程组AX B =时,系数矩阵A 可以分解为下三角矩阵L 和上三角矩

食品微生物学思考题答案2014

2013-2014(2)《食品微生物学与实验》思考题 期末考试题型: 1、单选题(四选一) 2、多选题(两个以上) 3、填空题 4、简述题 5、绘图说明题 6、试述题或分析题 第0章绪论 1. 概念: 细胞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单细胞微生物、多细胞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种、菌株、变种、型、模式种、柯赫原则。 细胞型微生物:具有典型的细胞结构,即细胞含有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非细胞型微生物: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不具备代必须的酶系统、只能在各种活的细胞中生长繁殖,病毒就属此类。 单细胞微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多细胞微生物:由许多形态和功能发生了分化的细胞群构成的生物。 原核微生物:具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中,原核微生物是指一类不具有细胞核膜,只有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核区只有一条双螺旋结构的脱氧核糖核酸构成的染色体。 真核微生物:在微生物中,大多数种群具有真核生物(Eukaryotes)的细胞结构,即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这些微生物被称为真核微生物。 种:是分类单元的最基本单位,是显示高度相似性、亲缘关系极其相近、与其他种有明显差异的一群菌株的总称。 菌株:它是指来源不同的同一个种的纯培养物。 变种: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某一微生物的纯种,必须与文献上记载的典型种的特征完全一致,才能鉴定为同一个种。实际上有时分离到纯种,除了大多数指标符合典型种的特征外,还有某一个显然不同的特征,而此特征又是稳定的。就把这种微生物称为典型种的“变种”。 型:同一细菌种显示很小生物化学与生物学差异的菌株,常用于细菌中紧密相关菌株的区分。型是细菌亚种的细分。 模式种:微生物学中种带有抽象的种群概念,但在具体分类时常用一个被指定的、能代表这个种群的模式菌株或典型菌株作为该种的模式种来定种。它往往是定为一个新种的第一个种或第一批种之一,也可以是在某一已知数任意指定的种。 柯赫原则:对病原菌的研究证明了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结核病是由结核菌引起的,创立了确定某一微生物是否为相应疾病病原的基本原则——柯赫法则 2. 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几大类群?其特点是什么?

食品分析习题整理

1、食品样品分析的程序。 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成分分析→数据记录,整理→分析报告的撰写。 2、采样、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 采样:在大量产品(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一定代表性样品,供分析化验用,这项工作叫采样。 检样:由整批食物的各个部分采取的少量样品,称为检样。检样的量按产品标准的规定。 原始样品:把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 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处理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作检验用者称为平均样品。 3、随机抽样的方法有哪些? 简单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分段随机抽样。 4、四分法? 将样品按照测定要求磨细,然后混合,平铺成圆形,分成四等分,取相对的两份混合,然后再平分,直到达到要求。 5、样品如何保存? 放在密闭、洁净容器内,臵于阴暗处保存。易腐败变质的放在0—5℃冰箱内,保存时间也不能太长。易分解的要避光保存。特殊情况下,可加入不影响分析结果的防腐剂或冷冻干燥保存。 6、说明预处理的目的和常用方法。 目的:(1)测定前排除干扰组分;(2)对样品进行浓缩。 常用方法:(1)有机物破坏法;(2)蒸馏法;(3)溶剂提取法;(4)色层分离法;(5)化学分离法;(6)浓缩。 7、指出干法灰化和湿法灰化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应用范围:用于测定食品中无机成分的含量,且需要在测定前破坏有机结合体,如蛋白质等。 特点:干法灰化法——优点:(1)此法基本不加或加入很少的试剂,故空白值低。(2)因灰分体积很小,因而可处理较多的样品,可富集被测组分。(3)有机物分解彻底,操作简单。缺点:(1)所需时间长。(2)因温度高易造成易挥发元素的损失。(3)坩埚对被测组分有吸留作用,使测定结果和回收率降低。 湿法灰化法——优点:(1)有机物分解速度快,所需时间短。(2)由于加热温度低,可减少金属挥发逸散的损失。缺点:(1)产生有害气体。(2)初期易产生大量泡沫外溢。(3)试剂用量大,空白值偏高。 : 1、测定食品中水分的目的和意义? (1)水分是影响食品质量的因素,控制水分是保障食品不变质的手段;(2)保证食品具有一定的保存期;(3)维持食品中其他组分的平衡关系;(4)保持食品良好的感官性状。 2、食品中水分的存在形式? 按是否束缚划分:结合水(束缚水)、自由水 按存在形式划分:物理结合水、溶液状态水、化学结合水 3、如何选择测定水分的方法?

机械设计思考题集讲解

机械设计思考题集 第一章机械设计总论 1.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机械设计的准则?常用的机械设计方法有哪些? 2.什么叫机械零件的失效?机械零件失效的形式有哪些?机械零件失效的原因? 3.表面损伤失效的分类,及其成因以及避免措施?表面强化?表面强化深度的影响因素,如何控制其强化深度? 4.什么是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机械设计中“三化”有什么意义? 第二章机械零件的强度 1.作用在机械零件上的变应力有哪几种类型?如何区分它们? 2.何为工作载荷、名义载荷、和计算载荷?名义载荷与计算载荷有和关系? 3怎样区分表面挤压应力和表面接触应力?试说明两圆柱体接触应力计算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 4.什么是静载荷、变载荷、和变应力?试举出两个机械零部件在工作时受静载荷作用而产生变应力的例子? 5.什么是稳定变应力和非稳定变应力?双向稳定变应力下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如何进行? 6.什么是材料的疲劳极限?试根据材料的疲劳曲线(σ-N曲线),说明什么叫循环基数Ν0、条件疲劳极限N rN和疲劳极限σr,并根据疲劳曲线方程导出N rN 的计算公式。 极限应力线图有何用处? 7.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影响因素中的Kσ、εσ、β只对变应力的应力幅部分有影响?如何提高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 8.疲劳破坏与静强度破坏的区别?试述金属材料疲劳断裂的过程? 摩擦与润滑 9.何谓摩擦?常见润滑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10.何谓磨损?按机理不同,磨损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减轻磨损的途径有哪些?

11.零件的正常磨损分为几个阶段?每阶段各有何特点?试画出正常磨损过程中磨损量随时 间变化的曲线图? 12.润滑油、润滑脂各有何主要性能指标?如何理解黏度的概念? 13.润滑有何作用?常用润滑剂有哪几类?各适用什么场合? 14.润滑剂黏度对摩擦的影响?温度压力变化对润滑油粘度的影响? 15.在进行机械零件有限寿命的疲劳强度计算时,需将材料的疲劳曲线修正成零件的疲劳曲线。有几种修正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第三章螺纹连接 0.常用螺纹分类?各有什么特点?其应用场合是什么? 1.螺纹连接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 2.螺栓组连接受力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在进行受力分析时,通常要做哪些假设条件?螺栓柱 连接结构设计应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3提高螺纹连接强度的措施有哪些? 4.受拉伸载荷作用的紧螺栓联接中,为什么总载荷不是预紧力和拉伸载荷之和? 对于受轴向变载荷作用的螺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小螺栓应力σa? 5.在螺纹连接中,螺纹牙间载荷分布为什么会出现不均匀现象?常用哪些结构可使螺纹牙间 载荷分布趋于均匀? 6.什么是螺栓的预紧?螺纹预紧的目的是什么?列举常用的预紧的方法? 7.为什么对重要联接要控制预紧力大小?控制预紧力大小的方法有哪几种? 8.螺纹的防松?为什么螺纹连接需要防松?防松的实质是什么?有哪几类防松措施? 9.在重要的紧螺栓联接中,为什么尽可能不用小于 M12~M16 的螺纹? 10.提高螺栓疲劳强度的措施有哪些?为什么增大被连接件刚度或减小螺栓刚度能提高螺栓联接强度?并画出被连接件刚度改变后的力——变形图。 降低螺栓刚度C b及增大被连接件刚度C m的措施有哪些? 11.为改善螺纹牙上载荷分配不均现象,常采用悬置螺母或内斜螺母,是分析其原因? 12.偏心载荷对螺栓连接强度有什么影响?常采用哪些措施防止偏心载荷出现? 13.紧螺栓连接强度计算公式中系数1.3的含义是什么?

数学分析下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5 页 数学分析下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第1题每空2分,第2,3,4,5题每题5分,共26分) 1、已 知u =则 u x ?=? ,u y ?=? ,du = 。 2、设22L y a +=2:x ,则L xdy ydx -=? 。 3、设L ?? ?x=3cost , :y=3sint.(02t π≤≤),则曲线积分ds ?22L (x +y )= 。 4、改变累次积分3 2 dy f dx ??3 y ( x ,y )的次序为 。 5、设1D x y +≤: ,则1)D dxdy ??= 。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O ”;错误的打“×”;每题3分, 共15分) 1、若函数f (x ,y )在点p 00(x ,y )连续,则函数f (x ,y ) 点p 00(x ,y )必存在一阶偏导数。 ( ) 2、若函数f (x ,y )在点p 00(x ,y ) 可微,则函数f (x ,y ) 在点p 00(x ,y )连续。 ( ) 3、若函数f (x ,y )在点p 00(x ,y )存在二阶偏导数00(,)xy f x y 和00(,)yx f x y ,则 必有 0000(,)(,)xy yx f x y f x y =。 ( ) 4、 (,) (,) (,)(,)L A B L B A f x y dx f x y dx = ? ? 。 ( ) 5、若函数f (x ,y )在有界闭区域D 上连续,则函数f (x ,y ) 在D 上可积。( )

第 2 页 共 5 页 三、计算题 ( 每小题9分,共45分) 1、用格林公式计算曲线积分 (sin 3)(cos 3)x x AO I e y y dx e y dy =-+-? , 其中AO 为由(,0)A a 到(0,0)O 经过圆22x y ax +=上半部分的路线。 、计算三重积分 2 2()V x y dxdydz +???, 是由抛物面22z x y =+与平面4z =围成的立体。

食品分析思考题课件

食品分析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作为食品分析工作者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 2.要想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需要正确实施哪些步骤? 3.选用合适的分析方法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比较国家标准、 国际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之间的关系与有效性。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采样之前应做哪些准备?如何才能做到正确采样? 2.了解样品的分类及采样时应注意的问题。 3.为什么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选择预处理方法的原则是 什么? 4.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第三章食品的感官检验 1.说明感官检验的特点,感官检验有哪些类型? 2.简述感官检验实验室应有哪些功能和要求? 3.如何选择、培训和考核感官检验评价员?感官检验评价员 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4.常用的感官检验方法有哪几大类?各类方法的特点和适 用范围是什么? 5.举例说明各类感官检验方法的应用和数据处理方法。 第四章食品的物理检测法 1.简述密度瓶法测定样液相对密度的基本原理?试说明密 度瓶上的小帽起什么作用? 2.密度计的表面如果有油污会给密度的测定带来怎样的影 响?试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原理进行分析。 3.简述阿贝折光仪利用反射光测定样液浓度的基本原理,试 用其光路图表示之。 4.简述旋光法测定样液浓度的基本原理。 5.测定水及样液色度的意义。 6.黏度的测定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7.食品的物理性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食品物性 的量化与食品分析的关系。 第五章水分和水分活度的测定 1.根据学习本章所掌握的测定水分的知识,指出下列各类食 品水分测定的操作方法及要点:乳粉、淀粉、香料、谷类、干酪、肉类、果酱、糖果、笋、南瓜、面包和油脂。

通用技术思考题集

1、反思总结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两组任务 第一组:任务1说明你关注的第一个重要问题,任务2说明自己对该问题的认识或观点 第二组:任务1说明你关注的第二个重要问题,任务2说明自己对该问题的认识或观点 答:第一组 任务1: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但技术条件的限制,往往制约着设计的发展,而技术的更新发展,才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 任务2:当今信息社会,电脑已逐渐普及,现在市场上的一些笔记本电脑特别是上网本,体积和我们的书本一样大,但功能且相当丰富,回想老师跟我们讲的第一台电脑,它有十间房子大,重30吨,这简直是天壤之别,然而,正式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才使得今天设计的电脑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第二组 任务1:我们希望某一事物按照自己的医院发展就要对其进行干预,这种根据自己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事物沿着某一确定的方向发展,就形成了控制。 任务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在有意无意地进行控制,骑自行车时,如果觉得车速太快,我们会使用刹车时车速正常,当感觉室内亮度不够时,我们就会打开电灯,使屋内明亮,当我们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时,我们就会增加学习时间或改进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成绩。 2、反思总结通过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两组任务 第一组:任务1说明你关注的第一个重要收获,任务2说明该收获对自己的意义第二组:任务1说明你关注的第二个重要收获,任务2说明该收获对自己的意义答:第一组 任务1:弄清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是从各种事物和现象中去发现规律,并给与验证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任务2: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力求有所发现,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技术的任务是改造世界,力求有所发明,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比如嫦娥奔月活动从任务上讲是对月球进行科学探索,而从过程上讲,他是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技术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原理的指导,二者联系紧密,可以说,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我们今天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将来才有更多的家属创新。 第二组 任务1:弄清了常见结构的分类,根据物体结构形态在受力时承受和传递力的方式的差别,,一般可将结构分成3种基本类型,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和壳形结构 任务2: 实体结构:利用自身来承受自身的荷载,主要承受压力 框架结构:通过条状物体的连接来承受荷载,即可承受压力又能承受拉力 壳形结构:通过壳形来传递力和承载荷载,特别是当壳顶受到压力时,它能将力均匀扩散 3、反思总结通过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两组任务

数学分析下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数学分析下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第1题每空2分,第2,3,4,5题每题5分,共26分) 1、已 知u =则u x ?=? ,u y ?=? ,du = 。 2、设22L y a +=2:x ,则L xdy ydx -=? 。 3、设L ???x=3cost ,:y=3sint.(02t π≤≤),则曲线积分ds ?22L (x +y )= 。 4、改变累次积分32dy f dx ??3 y (x ,y )的次序为 。 5、设1D x y +≤: ,则1)D dxdy ??= 。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O ”;错误的打“×”;每题3分,共15分) 1、若函数f (x ,y )在点p 00(x ,y )连续,则函数f (x ,y )点p 00(x ,y )必存在一 阶偏导数。 ( ) 2、若函数f (x ,y )在点p 00(x ,y ) 可微,则函数f (x ,y )在点p 00(x ,y )连续。 ( ) 3、若函数f (x ,y ) 在点p 00(x ,y )存在二阶偏导数00(,)xy f x y 和00(,)yx f x y ,则

必有 0000(,)(,)xy yx f x y f x y =。 ( ) 4、 (,)(,)(,)(,)L A B L B A f x y dx f x y dx =??。 ( ) 5、若函数f (x ,y )在有界闭区域D 上连续,则函数f (x ,y ) 在D 上可积。( ) 三、计算题 ( 每小题9分,共45分) 1、 用格林公式计算曲线积分 (sin 3)(cos 3)x x AO I e y y dx e y dy = -+-? , 其中AO 为由(,0)A a 到(0,0)O 经过圆22x y ax +=上半部分的路线。

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光学实验思考题集 一、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⒈远方物体经透镜成像的像距为什么可视为焦距 答:根据高斯公式v f u f '+=1,有其空气中的表达式为'111f v u =+-,对于远方的物体有u =-,代入上式得f′=v ,即像距为焦距。 ⒉如何把几个光学元件调至等高共轴粗调和细调应怎样进行 答:对于几个放在光具座上的光学元件,一般先粗调后细调将它们调至共轴等高。 ⑴ 粗调 将光学元件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它们靠拢,用眼睛观察各光学元件是否共轴等高。可分别调整: 1) 等高。升降各光学元件支架,使各光学元件中心在同一高度。 2) ; 3) 共轴。调整各光学元件支架底座的位移调节螺丝,使支架位于光具座中心轴线 上,再调各光学元件表面与光具座轴线垂直。 ⑵细调(根据光学规律调整) 利用二次成像法调节。使屏与物之间的距离大于4倍焦距,且二者的位置固定。移动透镜,使屏上先后出现清晰的大、小像,调节透镜或物,使透镜在屏上成的大、小像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其中心重合。 ⒊能用什么方法辨别出透镜的正负 答:方法一:手持透镜观察一近处物体,放大者为凸透镜,缩小者为凹透镜。方法 二:将透镜放入光具座上,对箭物能成像于屏上者为凸透镜,不能成像于屏上 者为凹透镜。 ⒋测凹透镜焦距的实验成像条件是什么两种测量方法的要领是什么 答: 一是要光线近轴,这可通过在透镜前加一光阑档去边缘光线和调节共轴等高来实现;二是由于凹透镜为虚焦点,要测其焦距,必须借助凸透镜作为辅助透镜来实现。 物距像距法测凹透镜的要领是固定箭物,先放凸透镜于光路中,移动辅助凸透 镜与光屏,使箭物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不应太小)后固定凸透镜,记下像的坐标位置(P );再放凹透镜于光路中,并移动光屏和凹透镜,成像后固定凹透镜(O 2),并记下像的坐标位置(P′);此时O 2P =u ,O 2P′=v 。 用自准法测凹透镜焦距的要领是固定箭物,取凸透镜与箭物间距略小于两倍凸 透镜的焦距后固定凸透镜(O 1),记下像的坐标位置(P );再放凹透镜和平面镜于O 1P 之间,移动凹透镜,看到箭物平面上成清晰倒立实像时,记下凹透镜的坐标位置(O 2),则有f 2 =O 2P 。 ⒌共轭法测凸透镜焦距时,二次成像的条件是什么有何优点 @ 答:二次成像的条件是箭物与屏的距离D 必须大于4倍凸透镜的焦距。用这种方 法测量焦距,避免了测量物距、像距时估计光心位置不准所带来的误差,在理 论上比较准确。 6.如何用自准成像法调平行光其要领是什么 答:固定箭物和平面镜,移动箭物与平面镜之间的凸透镜,使其成清晰倒立实像于

食品分析思考题

食品分析思考题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食品分析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作为食品分析工作者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 2.要想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需要正确实施哪些步骤 3.选用合适的分析方法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比较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国 际先进标准之间的关系与有效性。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采样之前应做哪些准备如何才能做到正确采样 2.了解样品的分类及采样时应注意的问题。 3.为什么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选择预处理方法的原则是什么 4.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第三章食品的感官检验 1.说明感官检验的特点,感官检验有哪些类型 2.简述感官检验实验室应有哪些功能和要求 3.如何选择、培训和考核感官检验评价员感官检验评价员应具备哪些基 本条件 4.常用的感官检验方法有哪几大类各类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5.举例说明各类感官检验方法的应用和数据处理方法。 第四章食品的物理检测法 1.简述密度瓶法测定样液相对密度的基本原理试说明密度瓶上的小帽起 什么作用 2.密度计的表面如果有油污会给密度的测定带来怎样的影响试用液体的 表面张力作用原理进行分析。 3.简述阿贝折光仪利用反射光测定样液浓度的基本原理,试用其光路图 表示之。 4.简述旋光法测定样液浓度的基本原理。 5.测定水及样液色度的意义。 6.黏度的测定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7.食品的物理性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食品物性的量化与食品分 析的关系。 第五章水分和水分活度的测定 1.根据学习本章所掌握的测定水分的知识,指出下列各类食品水分测定 的操作方法及要点:乳粉、淀粉、香料、谷类、干酪、肉类、果酱、糖果、笋、南瓜、面包和油脂。 2.为什么要采用标准化的方法测定水分含量 3.在水分含量的分析中,采用真空干燥法比强制对流干燥法具有哪些优 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