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月下独酌的英译

月下独酌的英译

月下独酌的英译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解释: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DRINKING ALONE WITH THE MOON

Li Bai

(Ying Sun译)

From a wine pot amidst the flowers,

I drink alone without partners.

To invite the moon I raise my cup.

We're three, as my shadow shows up.

Alas, the moon doesn't drink.

My shadow follows but doesn't think.

Still for now I have these friends,

To cheer me up until the spring ends.

I sing; the moon wanders.

I dance; the shadow scatters.

Awake, together we have fun.

Drunk, separately we're gone.

Let's be boon companions forever, Pledging, in heaven, we'll be together. Drinking Alone under the Moon

许渊冲

Amid the flowers, from a pot of wine

I drink alone beneath the bright moonshine,

I raise my cup to invite the Moon who blends

Her light with my Shadow and we’re three friends. The Moon does not know how to drink her share; In vain my Shadow follows me here and there. Together with them for the time I stay

And make merry before spring’s spent away.

I sing and the Moon lingers to hear my song;

My Shadow’s a mess while I dance along. Sober, we three remain cheerful and gay; Drunken, we part and each may go his way.

Our friendship will outshine all earthly love,

Next time we’ll meet beyond the stars above.

Last Words By Li Bai

Herbert A· Giles

An arbor of flowers and a kettle of wine:

Alas! in the bowers no companion is mine.

Then the moon sheds her rays on my goblet and me. And my shadow betrays we’re a party of three! Thou’s the moon cannot swallow her share of the grog,

And my shadow must follow wherever I joy,

Yet their friendship I’ll borrow and gaily carouse, And laugh away sorrow while spring-time allows. See the moon --- how she glances response to my song;

See my shadow --- it dances so lightly along! While sober I feel, you are both my good friends; While drunken I reel, our companionship ends,

But we’ll soon have a greeting without a goodbye, At our next merry meeting away in the sky.

月下独酌·李白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月下独酌·李白|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月下独酌》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月下独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组诗。共四首。其中第一首最著名。这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此诗充分表达了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的胸襟。构思新颖,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诗中别具神韵的佳作。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 《月下独酌》 作者:李白 其一[1] 花间一壶酒,独酌⑴无相亲⑵。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⑶。月既⑷不解饮,影徒⑸随我身。暂伴月将⑹影,行乐须及春⑺。

我歌月徘徊⑻,我舞影零乱⑼。 醒时同交欢⑽,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⑾,相期⑿邈⒀云汉⒁。 其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其三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其四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注解】: ⑴酌:饮酒。独酌:一个人饮酒。 ⑵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⑶“举杯”两句:这两句说,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成三人: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合成三人。 ⑷既:且。不解饮:不会喝酒 ⑸徒:徒然,白白的。徒:空。 ⑹将:和 ⑺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⑻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⑼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⑽交欢:一起欢乐。 ⑾无情游:忘却世情的交游。

月下独酌的英译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解释: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DRINKING ALONE WITH THE MOON Li Bai (Ying Sun译) From a wine pot amidst the flowers, I drink alone without partners. To invite the moon I raise my cup. We're three, as my shadow shows up. Alas, the moon doesn't drink. My shadow follows but doesn't think. Still for now I have these friends, To cheer me up until the spring ends. I sing; the moon wanders. I dance; the shadow scatters. Awake, together we have fun. Drunk, separately we're gone. Let's be boon companions forever, Pledging, in heaven, we'll be together. Drinking Alone under the Moon 许渊冲 Amid the flowers, from a pot of wine I drink alone beneath the bright moonshine, I raise my cup to invite the Moon who blends Her light with my Shadow and we’re three friends. The Moon does not know how to drink her share; In vain my Shadow follows me here and there. Together with them for the time I stay And make merry before spring’s spent away. I sing and the Moon lingers to hear my song; My Shadow’s a mess while I dance along. Sober, we three remain cheerful and gay; Drunken, we part and each may go his way. Our friendship will outshine all earthly love, Next time we’ll meet beyond the stars above. Last Words By Li Bai Herbert A· Giles An arbor of flowers and a kettle of wine: Alas! in the bowers no companion is mine. Then the moon sheds her rays on my goblet and me. And my shadow betrays we’re a party of three! Thou’s the moon cannot swallow her share of the grog, And my shadow must follow wherever I joy, Yet their friendship I’ll borrow and gaily carouse, And laugh away sorrow while spring-time allows. See the moon --- how she glances response to my song; See my shadow --- it dances so lightly along! While sober I feel, you are both my good friends; While drunken I reel, our companionship ends, But we’ll soon have a greeting without a goodbye, At our next merry meeting away in the sky.

从目的论看唐诗英译_以_月下独酌_为例_胡筱颖

从目的论看唐诗英译 ———以《月下独酌》为例 胡筱颖 [摘要]英语国家对唐诗的译介一直呈繁荣上升的趋势,二战后更是如此。各种版本的唐诗英译各具特色。本文试图通过翻译目的功能学派理论,用细读的方法,对同一首唐诗的不同英译本做出对比分析,旨在揭示翻译目的对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以及最终译品的影响。 [关键词]目的论;唐诗;英译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11)11—0201—04 作者简介:胡筱颖(1978-),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及实践,外语教学研究。四川成都610016 唐诗不仅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巅峰,同时是中国文学的重要遗产,其作为世界文学璀璨的明珠一直吸引着一代代的诗人、学者和翻译家。他们纷纷致力于将唐诗译成本国语言,以期将唐诗的魅力呈现给本国读者。上溯至16世纪末,英国汉学家已经开始翻译唐诗。时至今天,英美已经出现大量的选题不同,特色各异,风格不同的唐诗英译版本。本文从翻译目的功能学派理论着手,通过《月下独酌》四个典型英译本的平行文本对比分析,探究不同的翻译目的导致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差异以及不同译本的特点。 一、翻译目的功能理论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skopos the-ory)兴起于德国。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其代表人物有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Vermeer),克里斯汀娜·诺德(Christiane Nord)。 目的论的核心观点是翻译是人类的一种具体形式的行为,凡是行为皆有目的(purpose)的,翻译行为也不例外,同样是为达到某种目的或目标,要在译语体系中产生结果和影响。翻译这项具体的活动是以源语文本(source text)作为行动的基础,译文文本在译语文化体系中所承担的功能(func-tion)为目的,译品(translatum)为行动结果的。在这个翻译活动中,译者采取的策略和方法,是取决于翻译的发起者(客户、委托人或者译者本身)的意图(intention)。翻译发起者所要求的译文文本所要达到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译文文本的使用者以及使用者的环境和文化背景。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从源文化到译语文化的一个连续体,两者之间的任何对应方式都是可能的翻译。”[1](P.257)也就是说,目的论将翻译定义为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的跨文化交际,允许一个源文本根据不同翻译目的需要产生多个不同的译本。 1.翻译目的论的三层意义 (1)翻译过程,即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目的,比如说为了谋生;(2)翻译结果,即译语境中译品的功能,比如说为了启发读者;(3)翻译方式,即使用特定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式的意图,比如说为了增加译文在译入语中的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而采用归化策略(domestication)和意译方法。换言之,翻译行为目的是由多个方面的因素组成的,翻译目的这个概念是包括了文本功能、译者自身的意图、社会文化以及语言载体的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体现。翻译作为一种特殊行为,在整体行为的“目的”层面下,译者自身的意图、文本的功能及文本的类型、语言的功能差异以及决定具体翻译行为的诸多外部环境等共同构成了翻译这种行为的动机性因素。这些动机性因素直接影响着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从而影响着整个翻译过程并影响最终的译文效果。 2.翻译目的论三个原则 目的法则(skopos)、连贯法则(coherence)和忠实法则(loyalty)。作为目的论的第一原则,目的法则指翻译取决于译文文本的预期目的。连贯法则是指译文文本必须能让读者能够读懂,符合语

《月下独酌》李白全文赏析

《月下独酌》李白全文赏析 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深处却有无限的凄凉。全诗笔触细腻,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作品译文】 我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举杯招引

明月共饮,明月与我和影子成了三人。月不能与我共饮,影徒然跟随我的身体。暂且伴随月和影,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我吟诗时月亮在我身边徘徊,我跳舞时影子随着我一起舞。清醒之时,你我尽管寻欢作乐,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月,我愿与你结下忘情之友,相约在遥远的银河! 【诗文解释】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 【词语解释】 独酌:一个人饮酒。 成三人: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合成三人。 既:且。 不解:不懂。 徒:空。 将:和。 及春:趁着青春年华。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月下独酌四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月下独酌四首原文I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这首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时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因有此作。 文学 这组诗共四首,以第一首流传最广。第一首诗写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诗中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此诗背景是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顿觉热闹起来。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

复杂情感。全诗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因此一直为后人传诵。 第二首诗通篇议论,堪称是一篇爱酒辩。开头从天地爱酒说起。以天上酒星、地上酒泉,说明天地也爱酒,再得出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的结论。接着论人。人中有圣贤,圣贤也爱酒,则常人之爱酒自不在话下。这是李白为自己爱酒寻找借口,诗中说: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又以贬低神仙来突出饮酒。从圣贤到神仙,结论是爱酒不但有理,而且有益。最后将饮酒提高到最高境界:通于大道,合乎自然,并且酒中之趣的不可言传的。此诗通篇说理,其实其宗旨不在明理,而在抒情,即以说理的方式抒情。这不合逻辑的议论,恰恰十分有趣而深刻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怀,诗人的爱酒,只是对政治上失意的自我排遣。他的酒中趣,正是这种难以言传的情怀。 第三首诗开头写诗人因忧愁不能乐游,所以说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诗人希望从酒中得到宽慰。接着诗人从人生观的角度加以解释,在精神上寻求慰藉,并得出此乐最为甚的结论。诗中说的基本是旷达乐观的话,但谁能春独愁一语,便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失意悲观情绪。旷达乐观的话,都只是强自宽慰。不止不行,不塞不流。强自宽慰的结果往往是如塞川流,其流弥激。当一个人在痛苦至极的时候发出一声狂笑,人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其内心的极度痛苦;而李白在失意愁寂难以排遣的时候,发出醉言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时, 读者同样可以从这个乐字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以旷达写牢骚,以欢乐写愁苦,是此诗艺术表现的主要特色,也是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赏析·李白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赏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赏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大概写于天宝初李白在长安时,因为当时他政治理想没有实现,所以,心中郁闷孤寂,借这首诗一发心中的抑郁之情。《月下独酌》有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诗人在首句描绘了一幅独饮的画面,为整首诗提供了一个背景。在花丛间摆放着一壶美酒,这是一个

很优美的环境,如果此时两三个好友相邀在这里谈笑欢饮该是很惬意的事情,但是一个“独”字,遏制了这种可能,诗人是一个人在这里喝闷酒,这美丽的景色反衬了诗人孤独的身影,诗人越发显得孤单。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虽然自己形单影只,但是诗人并不甘心这样寂寞地独饮,他看到了天空的明月,还有自己的影子,这样再叫上自己,那么不就是三个人了吗?此句一出顿时打破了开场单调孤寂的氛围,场面变得热闹起来。这里诗人想象奇妙,立意新颖,且又自然合理。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虽然诗人盛情邀请明月和自己一起饮酒,但是,月亮毕竟是不懂酒的,而影子也只是空随诗人,不会饮酒。诗人写到这里又让人心中为之一紧,这该怎么办呢?也许写到这里诗人可能会陷入孤独愁苦的情绪吧,但是,没有。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诗人豁达写就一笔,暂且让它们陪我喝酒,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及时行乐吧。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人饮酒渐渐进入醉态,开始载

歌载舞起来,诗人歌唱时,看到月亮在天空中徘徊不去,好像倾听着他的歌声。身舞影动,因为诗人在酒醉中舞姿很不规范,所以,在月光下诗人的影子也变得零乱,在模糊中好像诗人在和影子一起跳舞,这是多么热闹的场面啊。诗人一个人自娱自乐,把酒言欢,竟然好似比和他人共同饮酒更加欢快、热闹,从中可见诗人旷达的心胸。“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诗人醒时和明月、影子欢娱,非常快乐。待到自己酩酊大醉,停下来的时候,月光和身影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这四句中,诗人与月亮、影子好像相交多年的老友。无情的月亮和影子在这里却变得满含深情。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最后,诗人真诚地和明月、身影表白要永结无情游,约定在银河相见。诗人不忍和它们分离,于是诗人想到这个“无情游”,无情游就是忘掉世间的利害,忘掉自身的存在,也忘掉他人的存在,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诗人就永远和月亮、身影不再分离了。诗人和月亮、影子共同去银河过逍遥自在的快乐生活,这是何等的自由、逍遥啊。

月下独酌唐李白讲解

【古诗原文】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古诗注释】 ⑴独酌(zhuó):酌,饮酒。指独自饮酒。 ⑵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对:朝着。三人:指月亮、作者及其身影。 ⑷不解饮:不懂得喝酒。 ⑸徒:徒然,白白地。 ⑹暂:暂时。伴:伴随。将:和。 ⑺行乐须及春:意谓趁着春天好时光及时行乐。及春:趁着阳光明媚之时。 ⑻月徘徊:月亮因我歌而徘徊不进。徘徊:来回走动。 ⑼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⑽交欢:一起欢乐。 ⑾无情游:不是一般的世情,超乎世俗的情谊。指忘却世情的交游。 ⑿相期邈云汉:相期:相约会。邈(miǎo):遥远。云汉:银河。 【古诗译文】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哪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月亮和身影,我应趁着美好的春光及时行乐。 月亮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子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结为忘年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作者简介】(摘选与古诗有关的背景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与杜甫合称李杜,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人,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李白青年时志向高远,是个积极入世的人,他曾想成为国家栋梁

李白月下独酌》赏析

李白《月下独酌》赏析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一】 李白的五言古诗创作的题材非常广泛,风格也是多姿多彩的,前面我们介绍了两首他学习乐府民歌写的《长相思》和《长干行》,而这首《月下独酌》则完全是李白飘逸风神和浪漫诗风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充分展示。全诗一共十四句,前八句平声韵,后六句仄声韵。就五言古诗这一体裁来说,《月下独酌》的篇幅并不算长,但其中却饱含了一颗孤独、寂寞心灵的追求与向往。这首诗通篇的出场人物只有李白自己一个人,却通过独白的方式,在心灵的深处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感情波澜,既跌宕起伏又率性天然,历来被认为是李白诗歌的激情代表之作。 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作》);如"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李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带有些许悲凉的境界,而把这种酒月情结发挥到极致的,就是这首《月下独酌》了。 在诗的一开始,我们的诗人是处在花间月下、一个非常宜人的环境之中,"花间一壶酒",花丛之中,一壶美酒,开怀畅饮,一醉

方休。可是出乎意料的是,这花丛,这美酒,却反而使得李白心情不畅,原因何在是因为"独酌无相亲"!李白有一句名言,可以作为此诗的注脚,"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有了志同道合的"幽人"相伴,方可在花间同赴醉乡,尽情分享饮酒的无穷乐趣。可是眼下却无人作伴,要独自一人喝了。但他灵机一动,又为自己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境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从落落寡合的"无相亲"到谈笑风生的"成三人",李白是在一举手、一投足间完成的,你看他,一举杯,明月成伴,一低头,身影相陪。何其潇洒,何其自在,活脱脱一付天下难寻的"谪仙"面目,岂是他人可以效法、摹仿得来的天上的月亮是李白在精神世界中永远的知己,也是李白诗歌中频繁光顾的常客。他曾经回忆自己儿时对月亮的最初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出门在外,月光勾起他游子的乡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秋月里,他曾倾述过不尽的相思:"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月光下,他能和古人结为知己:"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所以在读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时,我们一点也不会惊讶与不解,反而认定这才是真正的李白,是那个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的纯粹的、浪漫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诗仙"李白!只有他才做得出这样匪夷所思的举动,也只有他才写得出如此飘逸风神的诗行。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虽然请出了月亮与身影作伴,可惜,月亮却远在天边,它只能挂在高高的苍穹,不能和李白同酌共饮;影子虽然近在咫尺,但也只会默默地跟随,无法进行真正的交流。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诗人内心仍然是孤独寂寞的,也许大凡天才都与常人在思想境界上有相当的差距,他们的追求与探索也常常会被人误解。比如李白为了建功立业的理想不能实现,不肯做一个御用文人,为唐明皇、杨贵妃的醉生梦死、歌舞升平涂脂抹粉,所以放着京城好好的荣华富贵不享,锦衣美食不要,待诏翰林不干,非要浪迹江湖,还要说自己什么"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这不是自讨苦吃、自讨没趣吗也许正是这种被世人看

《月下独酌》李白全文赏析

《月下独酌》李白全文赏析 《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深处却有无限的凄凉。全诗笔触细腻,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作品译文】 我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举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与我和影子成了三人。月不能与我共饮,影徒然跟随我的身体。暂且伴随月和影,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我吟诗时月亮在我身边徘徊,我跳舞时影子随着我一起舞。清醒之时,你我尽管寻欢作乐,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月,我愿与你结下忘情之友,相约在遥远的银河! 【诗文解释】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 【词语解释】

独酌:一个人饮酒。 成三人: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合成三人。 既:且。 不解:不懂。 徒:空。 将:和。 及春:趁着青春年华。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交欢:一起欢乐。 无情:忘却世情。 相期:相约。 邈:遥远。 云汉:银河。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因有此作。 【名家点评】 这是《月下独酌》四首中的第一首,表现了李白借酒浇愁的孤独苦闷心理。当时,唐朝开始败落,李林甫及其同党排除异己,把持朝政。李白性格孤傲,又“非廊庙器”,自然遭到排挤。但他身为封建士大夫,既无法改变现状,也没有其他前途可言,只好用饮酒、赏月打发时光,排遣心中孤寂苦闷。于是,有了这首诗。 本诗分为三个部分。头四句是第一部分,描写了人、月、影相伴对饮的画面。花间月下,“独酌无相亲”的诗人十分寂寞,于是将明月和自己的影子拉来,三“人”对酌。从一人到三“人”,场面仿佛热闹起来,但其实更加突显出诗人的孤独。 第五句到第八句是第二部分。诗人由月、影引发议论,点明“行乐须及春”的主旨。“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明月和影子毕竟不能喝酒,它们的陪伴其实是徒劳的。诗人只是暂借月、

唐诗月下独酌翻译及赏析

唐诗月下独酌翻译及赏析 导读: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释 1。陶渊明《杂诗》:"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 2。酌:喝酒。 3。三人:指月亮、作者及其身影。 4。解:懂得。 5。将:偕、带。 6。行乐句:意谓趁着春天好时光及时行乐。 7。月徘徊:月亮因我歌而徘徊不进。 8。无情游:《庄子·德充符》:"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

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朱谏注:"无情者,月与我虽曰三人,然月与影本无情也。" 9。相期:相约。邈:高远。云汉:银河。 10。我歌句:月亮似乎因我歌而徘徊不进。 11。云汉:银河。此指天上的仙境。 翻译: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赏析1: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

《月下独酌》教案

《月下独酌》教案 2.月下独酌李白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②熟背全诗 2.过程与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遭遇和苦闷,体会诗人的深沉的寂寞之情和坚持正直品质的风格。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中寄托的诗人的思想感情2.乐景写悲情的艺术效果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李白的处境:李白怀抱一腔政治热情到了长安,被贺知章等欣赏,唐玄宗任为翰林待诏,把李白当作词臣而已,更兼李白本性正直纯真,得罪了权贵被排挤出京后,漫游江湖间,政治理想无法实现,762年,病死当徒,初葬采石矶。杜甫“世人皆曰杀,我意独怜才”,可见李白一生始终受到权贵们的排挤,郁郁不得志。二.诗文赏析: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我们对“月”这一传统意象已有一定了解,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并结合这首诗,说说本诗中“月”这一意象的含义。“月”的传统意象包含着“冷清寂寥”“离情别恨”“征途羁旅”“思念家乡”“渴盼团圆”等意。此诗中“月”的意象应有“冷清寂寥”和“品质高洁”的含义。 2.诗人饮酒的环境如何?“花间”“月下”,“花前月下”是良辰美景。 3.但诗人的情感可用哪个字表达?“独酌” 4.赏析这种写悲凉寂寞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以乐景写悲情”的反衬手法,越是良辰美景之中,寂寞就越显得刻骨铭心,效果是使悲凉寂寞更加浓郁和难以排解,突出强调了诗人李白深沉的寂寞凄凉之情。 5.赏析“邀”字。“邀”字,主动者为诗人,因自己坚持高洁的品质,得罪了权贵,早已无人往来了。在这良辰美景之中,诗人难以排遣这种孤独和寂寞,环顾左右,只有一轮孤月相伴,只有一轮明月可邀,凄寂之情溢于言表。但明月也是高洁的意象,因而也寄寓着作者高洁的品质在其中。所以“邀”字,以物为友,既表现了孤寂之情,也寄寓着品质的高洁。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1.诗人邀月与影为友共饮美酒佳酿,共享美景良辰,但仍无法排解心中愁苦,从哪些字词可见?“不解”“徒随”“暂伴”表明了虽以物为友,但物何以为友,以物为友是无奈之举,更写出了作者的孤独。我歌月徊徘,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1.“同交欢”的场面的表达作用?“我歌月徊徘,我舞

论文《月下独酌》

学科园地安徽文学2009 年第期11 203 汉诗英译中音形意的再现——李白《月下独酌》英译文对比赏析◎贺靓(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株洲412008)摘要本文通过对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及其英译本的比较分析来探讨在汉诗英译中,原诗的音、形、意美在译文中是如何再现的。关键词音美形美广义意境狭义意境再现文章编号1671-0703(2009)11-203-03 诗歌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是一种精炼的艺术形式,其主要特征是感情丰富、韵律和谐、选词精炼、意境悠远,讲求音乐美、形式美和意境美。因此,诗歌翻译的要求很高,如何处理诗歌的音、形、意,直接影响到译文对原诗韵味的传达。过去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诗不可译”,即:诗歌不能跨语言转换。为此,文化翻译观的领军人之一巴斯奈特(SusanBassnet)撰文《种子移植——诗学与翻译》(TransplantingtheSeed:Po- etryandTranslation),详细论证了诗歌的可译性。她认为诗歌翻译是种子移植,译者不是单纯地复制原文,而是创造与原文相似的文本。但中、英语言属于不同语族,形式有别、文化有异,这种创造很有难度。为此,笔者试图对李白的《月下独酌》及其三个英译本进行比较与分析,看汉诗中的音、形、意三美在英译中是如何再现的。一、音美的再现诗歌是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富有很强的韵律和节奏感。尤其是我国的古代诗歌,更注重韵律和节奏。声音在诗歌中是不容忽视的要素之一,它能表达情感,渲染气氛,烘托形象。汉语诗歌主要以平仄音调来形成节奏;而英语诗以音步为单位,用轻重音节相间的形式组成节奏;这是无法植入到彼此文化中的部分。但是汉英诗歌还具有共同点,那就是都讲求诗句的尾韵,尾韵除了给诗歌增添音乐性,使读者诵读诗歌时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外,还让读者获得美的感受。因此,诗歌中的韵是汉诗英译中再现音乐美的重要因素。我们先来对李白《月下独酌》原文中的音美进行分析,原文如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全诗为五言律诗,共十四句,其中多句押了尾韵:第二、五句,第四、六句以及第十、十一、十二、十四句分别押韵,其韵脚分别为2、5句的“亲”和“饮”(-in);4、6句的“人”和“身”(- en);10、11、12、14句的“乱”、“欢”、“散”和“汉”(-an)。这些尾韵相互呼应,形成了婉转动听的音调。下面我们再来对《月下独酌》的三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三个译本分别如下:译本一、许渊冲先生的DrinkingAlone under The Moon Among the flowers from a pot of wine Idrinkalonebeneaththebrightm oonshine. Iraisem ycuptoinvitethem oon,whoblends Herlightwithm yshadow andwe'rethreefriends. Them oondoesnotknow how todrinkhershare; Invainm yshadow followsm ehereandthere. Togetherwiththem forthetim eIstay Andm akem errybeforespring'sspendaway. Isingthem oontolingerwithmysong; M yshadow dispersesasIdancealong. Sober,wethreerem aincheerfulandgay; Drunken,wepartandeachgoeshisway. Ourfriendshipwilloutshineallearthlylove; Nexttim ewe'llmeetbeyondthestarsabove. 译本二、W .J.B.Fletcher的W e Three One pot of wine am id theFlowers Alone I pour,and none with me. ThecupIlift;theM ooninvite; W howithm yshadow m akesusthree. Them oonthendrinkswithoutapause. Theshadow doeswhatIbegin. Theshadow,M oonandIinfere Rejoiceuntilthespringcom ein. Ising:andwaverstim ethem oon. Idance:theshadow anticstoo. Ourjoyswesharewhilesoberstill. W hendrunk,wepartandbidadieu. Oflovelessoutingthisthepact,https://www.doczj.com/doc/007227994.html, 学科园地安徽文学2009 年第期11 204 W hichweallsweartokeepforaye. Thenexttim ethatwem eetshallbe Besideyondistantm ilkyway. 译本三、Am yLowell的DrinkingAloneintheM oonlight A potofwineam ongflowers. Ialone,drinking,withoutacom panion. Iliftthecupandinvitethebrightm oon. M yshadow oppositecertainlym akesusthree. Butthem ooncannotdrink,Andm yshadow followsthem otionsofm ybodyinvain. Forthebriefesttim earethem oonandm yshadow mycom - panions. Oh,

李白诗词《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的诗意赏析

李白诗词《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的诗意 赏析 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深处却有无限的凄凉。全诗笔触细腻,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年代】:唐 【作者】:李白 【内容】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因有此作。 作品赏析: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究竟辩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脚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这是“立”。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至于那影子呢?虽则如陶潜所谓“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 (《影答形》),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

月下独酌李白

月下独酌李白 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释 1、将:偕,和。 2、相期:相约。 3、云汉:天河。 译文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月呀,愿和您永结

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赏析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杂诗十二首(其二)翻译及赏析

杂诗十二首(其二) 陶渊明 翻译: 太阳从西山落下,白月从东岭升起。 月亮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 风吹入户,在夜间枕席生凉。 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 我要倾吐心中的愁思,却没有人应和,只好一个人举杯和自己的影子对酌。 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 赏析: 陶渊明的诗歌,往往能揭示出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是对生命本身之深刻省察。对于人类生活来说,其意义乃是长青的。《杂诗》第二首与第五首,所写光阴流逝、自己对生命已感到有限,而志业无成、生命之价值尚未能实现之忧患意识,就具有此种意义。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阿者,山丘。素者,白也。荡荡者,广大貌。景通影,辉与景,皆指月光。起笔四句,展现开一幅无限扩大光明之境界。日落月出,昼去夜来,正是光阴流逝。西阿东岭,万里空中,极写四方上下。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此一幅境界,即为一宇宙。而荡荡辉景,光明澄澈,此幅廓大光明之境界,实为渊明襟怀之体现。由此四句诗,亦可见渊明笔力之巨。日落月出,并为下文“日月掷人去”之悲慨,设下一伏笔。西阿不曰西山,素月不曰明月,取其古朴素淡。不妨比较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虽然境界相似,风格则是唐音。那“明月”二字,便换不得“素月”。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上四句,乃是从昼去夜来之一特定时分,来暗示“日月掷人去”之意,此四句,则是从夏去秋来之一特定时节,暗示此意,深化此意。夜半凉风吹进窗户,枕席已是寒意可感。因气候之变易,遂领悟到季节之改移。以不能够成眠,才体认到黑夜之漫长。种种敏锐感觉,皆暗示着诗人之一种深深悲怀。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和念去声,此指交谈。挥杯,摇动酒杯。孤影,即月光下自己之身影。欲将悲怀倾诉出来,可是无人与我交谈。只有挥杯劝影,自劝进酒而已。借酒浇愁,孤独寂寞,皆意在言外。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大约即是从陶诗化出。不过,陶诗澹荡而深沉,李诗飘逸而豪放(诗长不具引),风味不同。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此二句,直抒悲怀,为全诗之核心。光阴流逝不舍昼夜,并不为人停息片刻,生命渐渐感到有限,有志却得不到施展。本题第五首云:“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饮酒》第十六首云:“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可见渊明平生志事,在于兼济天下,其根源乃是传统文化。志,乃是志士仁人之生命。生命之价值不能够实现,此实为古往今来志士仁人所共喻之悲慨。诗中掷之一字,骋之一字,皆极具力度感。唯骋字,能见出志向之远大;唯掷字,能写出日月之飞逝。日月掷人去愈迅速,则有志不获骋之悲慨,愈加沉痛迫切。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终晓,谓从夜间直到天亮。念及有志而不获骋,不禁满怀苍凉悲慨,心情彻夜不能平静。上言中夜枕席冷,又言不眠知夜永,此言终晓不能静,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