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润滑油标准

工业润滑油标准

工业润滑油标准
工业润滑油标准

工业用润滑油

工业用油的概念

工业润滑油应用范围很广,基础油的种类也很多,如:纯矿物油,PAO聚ɑ稀烃合成油,聚醚合成油,烷基苯油,可生物降解脂类油。当它们成为某种工业润滑油时,它们之间是不能相互混合的,例如聚醚合成油和别的工业油混合之后,其性能就会显著下降。

工业应用领域

主要有液压油、齿轮油、汽轮机油、压缩机油、冷冻机油、变压器油、真空泵油、轴承油、金属加工油(液)、防锈油脂、气缸油、热处理油和导热油等。此外,还有润滑油为基础油,并加有稠化剂的润滑脂。工业润滑油的用户是各行各业的企业,一般使用的品种多、用量大,不仅取决于产品的价格,而且取决于产品的质量和技术特性,同时更取决于技术服务的好坏。因此,工业润滑油的技术营销更为重要。工业润滑油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中,其添加剂也不一样。室外用的液压油要有适合当地的温度变化,就不能用室内密闭环境下的液压油。另外象重载齿轮油和成型油使用条件也不同,重载齿轮油含有极压添加剂来确保可以在苛刻环境下使用,成型油,通常是纯矿物油,不含添加剂。使用工业润滑油的企业,配置的机械与设备相对比较集中,所以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技术交流会更为必要。这也是售前技术服务的主要形式。

工业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和主要选用原则是粘度,因此,必须优先加以介绍。GB/T3141-94是工业液体润滑剂ISO粘度分类,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3448-1992《工业液体润滑剂-ISO 粘度分类》。一般说,在中转速、中载荷和温度不太高的工况下,选用中粘度润滑油;在高载荷、低转速和温度较高的工况下,选用高粘度润滑油或添加极压抗磨剂的润滑油;在低载荷、高转速和低温的工况下,选用低粘度润滑油;在宽高低温范围、轻载荷和高转速,以及有其它特殊要求的工况下,选用合成润滑油

润滑脂的基本性能和主要选用原则是锥入度,以锥入度来划分润滑脂稠度等级。因此,也应该向用户介绍。锥入度是各种润滑脂常用的控制工作稠度的指标,用以表示润滑脂进入摩擦点的性能和润滑脂软硬程度的指标。J一般说,使用润滑脂的轴承所承受的负荷大、转速低时,应该选用锥入度小的润滑脂。反之所承受的负荷小、转速高时,就要选用锥入度大的润滑脂。在宽高低温范围、轻负荷、高转速和低温很低时,以及有其它特殊要求时,应选用合成润滑脂。

工业润滑油的类别多,品种繁杂,技术性能各有特点,涉及的技术范围也广泛,而液压油是工业润滑油中用量最多的大品种,试以此品种为例简要说明。

在液压传动系统中,作为能量传递介质的液压油可传递功率,减少摩擦,隔断磨损表面,悬浮污染物,控制元件氧化,并具有冷却作用。各种液压系统具有不同的种类结构和使用条件。为了满足各类系统的要求,液压油必须具备一定的性能,例如,粘度、粘度指数、相对密度、抗磨性、低温性、酸值、闪点、氧化安定性、破乳化性、水解安定性、起泡性、空气释放性、剪切安定性、防锈性和过滤性。按GB11118.1-94液压油依据组成的用途分为下列

品种,每一个品种又有不同的粘度等级。

HL液压油是由精制深度较高的中性基础油加入抗氧和防锈添加剂制成,用于一般的机床液压设备,以减少部件的磨损,降低温升,防止生锈。

HM液压油是由精制深度较高的粘度指数大于95的中性基础油加入抗氧剂、防锈剂和抗磨剂制成,因此,其抗磨性比较好,可用于高速、高压液压系统。

HG液压油是在HM液压油基础上加入抗粘滑添加剂(油性剂或减摩剂)制成,除具有良好的抗氧、防锈和抗磨性外,还具有优良的抗粘-滑性,用于液压系统和导轨润滑系统合用的机床,使导轨在低速下的振动和间断滑动(粘-滑)减至最小,但不适用于高压液压系统。

HV液压油采用粘度指数大于130的基础油,加入抗氧、防锈、抗磨、粘度指数改进剂和降凝剂制成,可用于寒冷地区野外和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液压设备。

HS液压油是合成型液压油,以低温性能优良的α-烯烃合成油为基础油,添加与HV液压油类似的各种添加剂,制成倾点不高于-45℃的低温液压油,适用于严寒地区野外和恶劣环境下工作的液压设备。

工业用油分类

锭子油Spindleoil

液压油Hydraulicoil

食品级液压油lforthefoodindustry

涡轮油Turbineoil

循环油Circulationoil

传输油Transmissionoil

食品级传输油Transmissionoil

压缩机油Compressoroil

冰箱压缩机油Refrigerationcompressoroil

碳氢气体压缩机油Hydrocarboncompressoroil

过程油Processoil

变压器油Transformeroil

润滑油的国家标准

质量级别是根据API(美国石油协会)的分类来划分的,汽油机油以S打头,如SE,SJ,S等。柴油机油以C打头,如CD ,CF,CH等。齿轮油以G表示,如G-4,G-5等。次字母越往后油品质量等级越高。

很多人搞不清楚润滑油是如何分类的,那我们就从我国润滑油的规范说起.与多数基础工业一样,我国润滑油最先也是延用了前苏联的规范(гост系列规格),我国随后的企业标准、石油(SY)、石化(SH)标准及国家标准(GB)均由苏联规范改编而来。

润滑油的分类

润滑油分为工业润滑油和车用润滑油两大类。其中车用润滑油油包括发动机油,水箱及冷却系统用油,自动波箱油,齿轮油(手动波箱用),刹车及离合系统用油,润滑脂等。

有关润滑油的构成以及合成油与矿物油概念

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对于发动机油,基础油通常约占90%,剩下是添加剂。基础油质量对于润滑油性能至关重要,它提供了润滑油最基础的润滑,冷却,抗氧化,抗腐蚀等性能。但为了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在润滑油中还包含了提高其综合性能的添加剂。发动机油的添加剂主要有:抗氧化添加剂,防锈添加剂,防腐蚀添加剂,抗泡添加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清洁添加剂,分散剂,抗磨损添加剂等。上述添加剂并不是多加就好,多项性能需要综合平衡。因此,润滑油才需要进行台架试验以通过其在发动机内的综合表现确定或评定配方的性能优劣。

因为含量占绝大部分,因此,基础油的性能对成品润滑油的性能至关重要。依据习惯,把通过物理蒸馏方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基础油称为矿物油(部分非深度加氢基础油也应称为矿物油),合成油,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的基础油(其成份多数并不直接存在于石油中)。合成油与矿物油没有准确的定义,这是俗称的说法。API(美国石油协会)对基础油共分五类,通常对第三类和第四类基础油称为合成油。

通常的合成油通常为:PAO类,XHVI类,酯类。此外VHVI类基础油性能介于合成油和矿物油之间,虽有人称其为合成油,但其性能(如粘温特性和抗氧化性等)较PAO,XHVI和酯类有较大差距。PAO和XHVI是最广泛用作发动机油的基础油,其中,XHVI是壳牌专利技术的合成型基础油,美孚的合成机油主要以PAO为原料,嘉实多的合成油多以酯类为基础油。XHVI与PAO性能相近,但酯类发动机润滑油在抗氧化性上性能与前两种有一定差距。

现在我国工业紧跟西方新技术,很多使用美国、日本、欧洲的油品,因此逐渐开始引用这些国家的标准(如美国SAE、日本JIS、欧共体CCMC、德国DIN等),我国现行润滑油

标准(SY、SH、GB)也逐步向这些标准靠拢,尤其是参照美国SAE标准。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各国润滑油行业采用标准逐步一致或相互等同,我国也不例外,首先分类与ISO(国标标准化组织)一致:共十三大类,主要的几大类油品如内燃机油、齿轮油、液压油等均采用了国标最新的标准分类,就标准而去,我国的水平与国标同步。

但在实际应用中,我国的润滑油与发达国家水平差距明显,润滑油中耗量最大的内燃机油,我们普遍使用SD、SE级,而发达国家已用到SG、SH级,相差了2、3个等级(按字母顺序排列);我国现在能生产SE、SF,甚至SH级的内燃机油,但关键原料:内燃机复合添加剂,还是基本依赖进口;这就是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际差距。

润滑油标准

GB 439—90航空喷气机润滑油

GB 440—77(88)20号航空润滑油

GB 443—89L—AN全损耗系统用油

GB/T 447—94蒸汽汽缸油

GB 5903—95工业闭式齿轮油

GB 5904—86轻负荷喷油回转式空气压缩机油

GB 11120—89L—TSA汽轮机油(防锈汽轮机油)

GB 11121—95汽油机油

GB 11122—1997柴油机油,

GB 12691—90空气压缩机油

GB 13895—92重负荷车辆齿轮油(GL一5)

GB/T 14906—94内燃机油粘度分类

GB/T 16630—1996冷冻机油

SH/T 0010—90热定型机润滑油

SH/T 0017—90(1998)轴承油

SH/T 0094—91(1998)蜗轮蜗杆油

SH/T 0111—92(1998)合成锭子油

SH 0138—9210号仪表油

SH/T 0139—95车轴油

SH/T 0350—92(1998)普通车辆齿轮油

SH/T 0360—92(1998)13号机械油(专用锭子油)

SH/T 0361—1998导轨油

SH 0362—92抗氨汽轮机油

SH/T 0363—92(1998)普通开式齿轮油

SH 0526—92(1998)粘度标准油

GB/T 0391—77(88)发动机润滑油腐蚀度测定法

GB/T 2433—2001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硫酸盐灰分测定法

GB/T 3142—82(90)润滑剂承载能力测定法(四球法)

GB/T 6538—2000发动机油表观粘度测定法(冷启动模拟机法)

GB/T 7607—95柴油机油换油指标

GB/T 7608—87拖拉机柴油机润滑油换油指标

GB/T 8022—87润滑油抗乳化性能测定法

GB/T 8023—87液体石油产品粘度温度计算图

GB/T 9171—88发动机油边界泵送温度测定法

GB/T 9932—88内燃机油性能评定法(开特皮勒1H2法)

GB/T 9933—88内燃机油性能评定法(开特皮勒1G2法)

GB/T 11143—89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试验法

GB/T 11144—89润滑油极压性能测定法(梯姆肯试验机法)

GB/T 11145—89车用流体润滑剂低温粘度测定法(勃罗克费尔特粘度计法) GB/T 12577—90冷冻机油絮凝点测定法

GB/T 12578—90润滑油流动性测定法(U型管法)

GB/T 12579—2002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

GB/T 12581—90加抑制剂矿物油的氧化特性测定法

GB/T 12583—90润滑油极压性能测定法(四球法)

GB/T 12709—91润滑油老化特性测定法(康氏残炭法)

GB/T 17038—1997内燃机车柴油机油

SH/T 0024—90(2000)润滑油沉淀值测定法

SH/T 0030—90车辆齿轮油成沟点测定法

SH/T 0031—90柴油机活塞清净性评分方法

SH/T 0037—90(2000)齿轮油贮存溶解特性测定法

SH/T 0059—91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诺亚克法)

SH/T 0061—91(2000)润滑油中镁含量测定法(原于吸收光谱法)

SH/T 0066—2002发动机冷却液泡沫倾向测定法(玻璃器皿法)

SH/T 0067—91(2000)发动机冷却液和防锈剂灰分含量测定法

SH/T 0068—2002发动机冷却液及其浓缩液密度及相对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 SH/T 0072—91液体润滑剂摩擦系数测定法(振于法)

SH/T 0074—91汽油机油薄层吸氧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 0075—91CC级柴油机油高温清净性评定法(1135C2法)

SH/T 0076—91(2000)润滑油中糠醛试验法

SH/T 0077—91(2000)润滑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SH/T 0102—92(2000)润滑油和液体燃料油中铜含量测定法(原于吸收光谱法) SH/T 0103—92(2000)含聚合物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法(柴油喷嘴法)

SH/T 0104—92(2000)冷冻机油在致冷剂作用下的稳定性试验(菲利普法)

SH/T 0120—92酚精制润滑油酚含量测定法

SH/T 0123—93极压润滑油氧化性能测定法

SH/T 0124—92含抗氧剂的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 0185—92(2000)直馏润滑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 0186—92普通内燃机油高温清净性评定法(1135单缸评定法一135A法) SH/T 0187—92润滑油极压性能测定法(法莱克斯法)

SH/T 0188—92润滑油磨损性能测定法(法莱克斯轴和V形块法)

SH/T 0189—92润滑油抗磨损性能测定法(四球机法)

SH/T 0190—92液体润滑剂摩擦系数测定法(MM一200法)

SH/T 0191—92(2000)润滑油破乳化值测定法

SH/T 0192—92(2000)润滑油老化特性测定法

SH/T 0193—92润滑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旋转氧弹法)

SH/T 0195—92(2000)润滑油腐蚀试验法

SH/T 0196—92润滑油抗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 0197—92润滑油中铁含量测定法

SH/T 0198—92润滑油中酚含量测定法(紫外吸收法)

SH/T 0199—92内燃机油氧化腐蚀模拟测定法(CLW一1轴瓦机法) SH/T 0200—92含聚合物润滑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法(齿轮机法)

SH/T 0201—92液体润滑剂摩擦系数测定法(法莱克斯与V形块法)

SH/T 0228—92润滑油中钡、钙、锌含蛊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SH/T 0256—92润滑油破乳化时间测定法

SH/T 0257—92润滑油水分定性试验法

SH/T 0258—92润滑油的颜色测定法

SH/T 0259—92润滑油热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 0260—92普通柴油机油高温清净性评定法(1105单缸评定法)

SH/T 0261—94CD级柴油机油高温清净性评定法(1135D2法)

SH/T 0262—92普通柴油机油清净性评定法(皮特A V一1法)

SH/T 0263—92增压柴油机油高温清净性评定法(皮特A V—B法)

SH/T 0264—92内燃机油高温氧化和轴瓦腐蚀评定法(皮特W一1法) SH/T 0265—92内燃机油高温氧化和轴瓦腐蚀评定法(L一38法)

SH/T 0267—92润滑油氢氧化钠抽出物的酸化试验法

SH/T 0269—92内燃机润滑油清净性测定法

SH/T 0298—92含防锈剂润滑油水溶性酸测定法(pH值法)

SH/T 0299—92内燃机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 0300—92曲轴箱模拟试验方法(QZX法)

SH/T 0302—92按氨汽轮机油抗氨性能试验法

SH/T 0306—92润滑剂承载能力测定法(CL一100齿轮机法)

SH/T 0308—92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

SH/T 0309—92含添加剂润滑油的钙、钡、锌含量测定法(络合滴定法) SH/T 0451—92液体润滑剂贮存安定性试验法

SH/T 0505—92含聚合物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法(超声波剪切法)

SH/T 0510—95汽油机油清净性评分方法

SH/T 0511—92发动机试验油泥评分法

SH/T 0512—92汽油机油低温锈蚀评定法(MS程度ⅡD法)

SH/T 0513—92汽油机油高温氧化和磨损评定法(MS程序ID法)

SH/T 0514—92汽油机油低温沉积物评定法(MS程序VD法)

SH/T 0515—92QC汽油机油性能评定法(程度Ⅱ、Ⅲ、V法)

SH/T 0516—92QD汽油机油性能评定法(程度Ⅱ、Ⅲ、V法)

SH/T 0517—92车辆齿轮油锈蚀评定法(L一33法)

SH/T 0518—92车辆齿轮油承载能力评定法(L一37法)

SH/T 0519—92车辆齿轮油抗擦伤性能评定法(L一42法)

SH/T 0520—92车辆齿轮油热氧化安定性评定法(L一60法)

SH/T 0532—92润滑油抗擦伤能力测定法(梯姆肯法)

SH/T 0560—93润滑油热安定性试验法

SH/T 0562—2001低温下发动机油屈服应力和表观粘度测定法

SH/T 0565—93加抑制剂矿物油的油泥趋势测定法

SH/T 0574—93L—ERA二冲程汽油机油评定法

SH/T 0575—93L—ERB二冲程汽油机油评定法

SH/T 0576—93L—ERC二冲程汽油机油评定法

SH/T 0577—93铁路柴油机油高温摩擦磨损性能测定法(青铜一钢法)

SH/T 0582—94润滑油和添加剂中钠含量测定法(原于吸收光谱法)

SH/T 0603—94冷冻机油R12不溶物含量测定法

SH/T 0605—94润滑油中钼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SH/T 0617—95润滑油中铅含量测定法(原于吸收光谱法)

SH/T 0618—95高剪切条件下的润滑油动力粘度测定法(雷范费尔特法)

SH/T 0619—95船用油水分离性测定法

SH/T 0631—1996润滑油和添加剂中钡、钙、磷、硫、和锌测定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 SH/T 0633—1996水冷二冲程汽油机油锈蚀测定法

SH/T 0634—1996水冷二冲程汽油机油滤清器堵塞倾向测定法

SH/T 0644—1997航空液压油低温稳定性实验法

SH/T 0645—1997柴油机油清净性测定法(热管氧化法)

SH/T 0646—1997风冷二冲程汽油机油排气烟度评定法

SH/T 0647—1997水冷二冲程汽油机油早燃倾向评定法

SH/T 0648—1997水冷二冲程汽油机油清净性及一般性能评定法

SH/T 0649—1997船用润滑油腐蚀试验法

SH/T 0662—1998矿物油的紫外吸光度测定法

SH/T 0667—1998风冷二冲程汽油机油清净性评定法

SH/T 0668—1998风冷二冲程汽油机油润滑性评定法

SH/T 0669—1998风冷二冲程汽油机油排气系统堵塞评定法

SH/T 0670—1998水冷二冲程汽油机油润滑性评定法

SH/T 0671—1998冲程汽油机油流动性及其与汽油混溶性测定法

SH/T 0672—1998汽油机油低温沉积物性能评定法(CEPT—V法)

SH/T 0675—1999风冷二冲程汽油机油

SH/T 0676—1999TC—WⅡ水冷二冲程汽油机油

SH/T 0688—2000石油产品和润滑剂碱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

SH/T 0691—2000润滑剂的合成橡胶溶胀性测定法

SH/T 0695—2000发动机油挥发度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SH/T 0697—2000水冷二冲程汽油机油互溶性测定法

SH/T 0698—2000在制冷系统中冷冻机油的化学稳定性试验法(密封玻璃管法)

SH/T 0699—2000冷冻机油与制冷剂相容性试验法

SH/T 0703—2001润滑油在高温高剪切速率条件下表观粘度测定法

SH/T 0708—2001水冷二冲程汽油机油清净性及一般性能评定法(OMC 70HP法)

SH/T 0709—2001水冷二冲程汽油机油清净性及一般性能评定法(Mercury 15HP法) SH/T 0710—2001风冷二冲程汽油机油清净性评定法(EGD法)

SH/T 0719—2002润滑油氧化诱导期测定法(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

SH/T 0722—2002润滑油高温泡沫特性测定法

润滑脂类标准

GB 491—87钙基润滑脂

GB/T 492—89钠基润滑脂

GB/T 5671—95汽车通用锂基润滑脂

GB 7323—94极压锂基润滑脂

GB 7324—94通用锂基润滑脂

GB 15179—94食品机械润滑脂

GJB 2660—96多用途低温润滑脂规范

GJB 2661—96飞机宽温度通用润滑脂规范

SH/T 0113—92压延机用润滑脂

SH/T 0368—92钙钠基润滑脂

SH/T 0369—92石墨钙基润滑脂

SH/T 0370—95复合钙基润滑脂

SH/T 0371—92铝基润滑脂

SH/T 0372—92合成钙基润滑脂

SH/T 0373—92铁道润滑脂(硬干油)

SH/T 0374—92合成复合钙基润滑脂

SH 0375—922号航空润滑脂(202润滑脂)

SH/T 0376—924号高温润滑脂(50号高温润滑脂) SH/T 0377—92铁路制动缸润滑脂

SH/T 0378—92复合铝基润滑脂

SH/T 0379—92钡基润滑脂

SH/T 0380—92合成锂基润滑脂

SH/T 0381—92合成复合铝基润滑脂

SH/T 0382—92精密机床主轴润滑脂

SH/T 0383—92炮用润滑脂

SH/T 0384—92弹药保护脂(弹保脂)

SH 0385—923号仪表润滑脂(54号低温润滑脂)

SH/T 0386—92滚珠轴承润滑脂

SH/T 0534—93极压复合铝基润滑脂

SH/T 0535—93极压复合锂基润滑脂

SH/T 0536—93膨润土润滑脂

SH/T 0537—93极压膨润土润滑脂

SH/T 0587—94硫化钼极压锂基润滑脂

GB/T 269—91润滑脂和石油脂锥人度测定法

GB/T 392—77(90) 润滑脂压力分油测定法

GB/T 512—65(90)润滑脂水分测定法

GB/T 513—77(88)润滑脂机械杂质测定法(酸分解法) GB/T 3498—83(91)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GB/T 4929—85(91)润滑脂滴点测定法

GB/T 5018—85润滑脂防腐蚀性试验法

GB/T 7325—87润滑脂和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GB/T 7326—87润滑脂铜片腐蚀试验法

SH/T 0048—91润滑脂相似粘度测定法

SH/T 0109—92润滑脂抗水淋性能测定法

SH/T 0122—92润滑脂滚筒安定性测定法

SH/T 0202—92润滑脂极压性能测定法(四球机法)

SH/T 0203—92润滑脂极压性能测定法(梯姆肯试验机法)

SH/T 0204—92润滑脂抗磨性能测定法(四球机法)

SH/T 0319—92润滑脂皂分测定法

SH/T 0322—92润滑脂有害粒子鉴定法

SH/T 0323—92润滑脂强度极限测定法

SH/T 0324—92润滑脂钢网分油测定法(静态法)

SH/T 0325—92润滑脂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 0326—92汽车轮轴承润滑脂漏失量测定法

SH/T 0327—92润滑脂灰分测定法

SH/T 0329—92润滑脂游离碱和游离有机酸测定法

SH/T 0330—92润滑脂机械杂质测定法(抽出法)

SH/T 0331—92润滑脂腐蚀试验法

SH/T 0335—92润滑脂化学安定性测定法

SH/T 0336—92润滑脂机械杂质含量测定法(显微镜法)

SH/T 0337—92润滑脂蒸发度测定法

SH/T 0338—92滚珠轴承润滑脂低温转矩测定法

SH/T 0427—92润滑脂齿轮磨损测定法

SH/T 0428—92.高温下润滑脂在抗磨轴承中工作性能测定法

SH/T 0429—92润滑脂与合成橡胶相容性试验法

SH/T 0452—92润滑脂贮存安定性试验法

SH/T 0453—92润滑脂抗水和抗水一乙醇(1:1)溶液性能试验法

SH/T 0596—94润滑脂接触电阻测定法

SH/T 0643—1997润滑脂抗水喷雾性测定法

SH/T 0661—1998润滑脂宽温度范围蒸发损失测定法

SH/T 0681—1999润滑脂表观粘度测定法

SH/T 0682—1999润滑脂在贮存期间分油量测定法

SH/T 0700—2000润滑脂防锈性测定法

SH/T 0716—2002润滑脂抗微动磨损性能测定法

SH/T 0721—2002润滑脂摩擦磨损性能测定法(高频线性振动试验机法)

润滑油试题

润滑油基础知识培训试题 一.填空题 1、润滑的类型有流体润滑、边界润滑。 2、润滑油主要作用有减少摩擦、清洗、散热、防锈、密封、传递动力等。 3、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有外观、粘度、粘度指数、酸值、闪点、水分、机械杂质、倾点和凝点、氧化安定性、灰分和残炭等。 4、润滑油的组成:基础油 + 添加剂 = 润滑油。 5、润滑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添加剂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不足,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6、影响润滑剂类型的俩个主要因素速度和负荷。 7、润滑油的粘度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粘度变小,温度降低粘度增大。 8、润滑油变黑原因:外界杂质进入油箱、油品变质、超过换油期、机器零件磨损。 9、酸值是评定新油和判断运行中油质氧化程度的重要化学指标之一。 10、温度是油品影响油品氧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11、润滑管理的“五定”是指定点、定质、定时、定量、定人。 12、油样应在补加新油前取,以免受新油干扰,或在停机前油仍热时或设备低速运转时取样。 13、盛油样品标签,应填写单位名称、油品名称、设备名称、取样位置、取样时间等,送样单位需将样品标签的内容全部填写,不得有遗漏。 14、常规检测需取油量一般为250ml,在盛油前应先去检查盛样品是否干净、干燥,必要时用少量油样将盛样瓶冲洗一下。 15、对于正确润滑最重要的润滑油特性是粘度,随着负荷的增加,润滑油的粘度也应增加。 16、随着温度的上升,需要具有 ___更高_____ 粘度的润滑剂;随着速度的增加,需要具有 ____低______ 粘度的润滑剂。 17、润滑油压力低的主要原因:油泵出力不够,冷油器泄漏,油系统管路泄漏,溢油阀故障或误开,油箱油位过低等 18、齿轮油使用中出现腐蚀现象,可能因缺少防锈剂、油中含水、油氧化产生酸

工业润滑油标准

工业用润滑油 工业用油的概念 工业润滑油应用范围很广,基础油的种类也很多,如:纯矿物油,PAO聚ɑ稀烃合成油,聚醚合成油,烷基苯油,可生物降解脂类油。当它们成为某种工业润滑油时,它们之间是不能相互混合的,例如聚醚合成油和别的工业油混合之后,其性能就会显著下降。 工业应用领域 主要有液压油、齿轮油、汽轮机油、压缩机油、冷冻机油、变压器油、真空泵油、轴承油、金属加工油(液)、防锈油脂、气缸油、热处理油和导热油等。此外,还有润滑油为基础油,并加有稠化剂的润滑脂。工业润滑油的用户是各行各业的企业,一般使用的品种多、用量大,不仅取决于产品的价格,而且取决于产品的质量和技术特性,同时更取决于技术服务的好坏。因此,工业润滑油的技术营销更为重要。工业润滑油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中,其添加剂也不一样。室外用的液压油要有适合当地的温度变化,就不能用室内密闭环境下的液压油。另外象重载齿轮油和成型油使用条件也不同,重载齿轮油含有极压添加剂来确保可以在苛刻环境下使用,成型油,通常是纯矿物油,不含添加剂。使用工业润滑油的企业,配置的机械与设备相对比较集中,所以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技术交流会更为必要。这也是售前技术服务的主要形式。 工业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和主要选用原则是粘度,因此,必须优先加以介绍。GB/T3141-94是工业液体润滑剂ISO粘度分类,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3448-1992《工业液体润滑剂-ISO 粘度分类》。一般说,在中转速、中载荷和温度不太高的工况下,选用中粘度润滑油;在高载荷、低转速和温度较高的工况下,选用高粘度润滑油或添加极压抗磨剂的润滑油;在低载荷、高转速和低温的工况下,选用低粘度润滑油;在宽高低温范围、轻载荷和高转速,以及有其它特殊要求的工况下,选用合成润滑油 润滑脂的基本性能和主要选用原则是锥入度,以锥入度来划分润滑脂稠度等级。因此,也应该向用户介绍。锥入度是各种润滑脂常用的控制工作稠度的指标,用以表示润滑脂进入摩擦点的性能和润滑脂软硬程度的指标。J一般说,使用润滑脂的轴承所承受的负荷大、转速低时,应该选用锥入度小的润滑脂。反之所承受的负荷小、转速高时,就要选用锥入度大的润滑脂。在宽高低温范围、轻负荷、高转速和低温很低时,以及有其它特殊要求时,应选用合成润滑脂。 工业润滑油的类别多,品种繁杂,技术性能各有特点,涉及的技术范围也广泛,而液压油是工业润滑油中用量最多的大品种,试以此品种为例简要说明。 在液压传动系统中,作为能量传递介质的液压油可传递功率,减少摩擦,隔断磨损表面,悬浮污染物,控制元件氧化,并具有冷却作用。各种液压系统具有不同的种类结构和使用条件。为了满足各类系统的要求,液压油必须具备一定的性能,例如,粘度、粘度指数、相对密度、抗磨性、低温性、酸值、闪点、氧化安定性、破乳化性、水解安定性、起泡性、空气释放性、剪切安定性、防锈性和过滤性。按GB11118.1-94液压油依据组成的用途分为下列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满意答案 相关答案 运动黏度,闪点,倾点,针入度,从这些数据上判定邮品的api质量等级和sae 黏度等级。一般润滑油外包装上会标示,比如API SM SAE5w40,就表示该油品质量级别是sm,黏度等级是5w30 2010-1-16 16:49 润滑油的主要指标有:粘度、粘度指数、倾点和凝点、闪点和燃点、灰分、残炭值。 1、粘度 粘度就是在一定温度下润滑油流动的速度,它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国际上采用40℃和100℃时的粘度作为标准。粘度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的指标,对质量鉴别和确定有决定性意义。 2、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 3、倾点和凝点 倾点是在规定的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时的最低温度,凝点是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到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均以℃表示。倾点或凝点是一个条件试验值,并不等于实际使用的流动极限。 4、闪点 润滑油的闪点是润滑油的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润滑油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润滑油,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差,润滑油挥发性高,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重质润滑油的闪点如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入事故。从安全角度考虑,石油产品的安全性是根据其闪点的高低而分类的: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闪点在45℃以上的产品为可燃品。 5、燃点 燃点又叫着火点,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发生火焰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时的温度。可在测定闪点后继续在同一标准仪器中测定。可燃性液体的闪点和燃点表明其发生爆炸或火灾的可能性的大小,对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极大关系。 6、润滑油的灰分 润滑油的灰分,是润滑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留物(不燃物)。润滑油的灰分主要是由润滑油完全燃烧后生成的金属盐类和金属氧化物所组成。含有添加剂的润滑油的灰分较高。润滑油中灰分的存在,使润滑油在使用中积碳增加,润滑油的灰分过高时,将造成机械零件的磨损。 7、残炭值 润滑油中的沥青质,胶质及多环芳烃的叠合物是形成残炭的主要物质。因此残炭

润滑油认证标准精选文档

润滑油认证标准精选文 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机油认证常识 API:美国石油协会 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 ACEA:欧州汽车制造协会 ILSAC:国际润滑油协会 VW :德国大众汽车润滑油认证 MB :德国奔驰汽车润滑油认证 BMW Longlife:德国宝马汽车润滑油认证 EMA5:引擎制造协会 JAMA:日本汽车制造协会 JASO:日本汽车标准组织 API (美国石油协会)等级 SH 1996年制造的或更早的引擎,锌含量限制1300ppm,磷含量 1200ppm,该标准早已废除 SJ 2001年制造的或更早的引擎,锌含量限制1100ppm,磷含量 1000ppm,该标准仍有效 SL 2004年制造的或更早的引擎,锌含量限制1100ppm,磷含量 1000ppm,该标准仍有效 SM 2005年制造的或更早的引擎,锌含量限制870ppm,磷含量800ppm,该标准仍有效

SAE-J300(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粘度 30的100℃ cTs运动粘度是 ~ mm/s HTHS≥ 40的100℃ cTs运动粘度是 ~ mm/s ILSAC (国际润滑油协会)环保 GF-3对应SL的标准 GF-4对应SM的标准 VW (德国大众汽车润滑油认证) VW500 适用于1999年8月出厂前VW/AUDI全车系汽油引擎,这个认证已经废弃。 VW502 针对严苛环境设定的规范条件使用 VW503 涵盖502全部要求,可加长换油周期至15000km一换 涵盖503全部要求,加强了多气缸;大排量引擎需求的润滑等级HTHS≥VW504 涵盖全部要求,还加强了节省燃油;清静排气;清洁引擎内部等功效。 汽油引擎部分: :除非车辆本身注明须使用其他规范之机油,否则可适用于1999年8月出厂前VW/AUDI全车系汽油引擎。 :针对严苛环境设定的规范,设用于诸如高气温、潮湿、爬坡及经常在市内走走停停等驾驶环境中使用

润滑油一般理化性能指标分析

润滑油一般理化性能指标分析 【摘要】润滑油,顾名思义就是主要作用在各种形式机械上减少部件摩擦、对加工件和机械进行一定程度保护的油脂。他的主要功能除润滑外,还可以起到冷却、密封、缓冲和清洁防锈等作用,在本文中将对润滑油的一般理化性能指标进行研究。 【关键词】一般理化性能;润滑作用;摩擦 0 前言 润滑油属于一种不挥发的油状润滑剂。其生产来源主要为石油润滑油、植物油和合成润滑油等三个主要类别。其中石油润滑油的使用最为普遍,约占95%以上,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润滑油也就是石油润滑油。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殊理化性能,本文将重点对其一般理化性能指标进行研究和分析。 每种油脂都有其一般理化性能,以说明此物质的内在质量。对于润滑油来说,它的一般理化性能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外在表现 润滑油的外观表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精制度与稳定性能。通常来说,色度越浅说明其氧化物及硫化物的净化越好。但如果油源或所属原油不同,在精制水平相当的情况下,透明度和色度也会有所不同。 2 粘度 表现润滑油流动性的特征为粘度指标,他同时也是润滑油最为常用的指标之一。粘度指数用来表示润滑油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指数越高受温度影响就越小,粘温性能越好。在生产实践中,滑润油的精度指标具有以下一些作用:(1)区分润滑油的牌号。(2)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如粘度过大,会使发动机功率降低,加大燃料投入,如粘度过小则会降低油膜性能,造成润滑功能减弱而造成磨损。(3)是进行工艺计算的重要数值,如计算输送管线的流体压力损耗。(4)以粘度指标对润滑油的精制程度进行分析。 3 密度 密度指标是润滑油最简单的物理指标,其密度变化主要受到油品中氧、碳及硫的含量影响,因此在分子量及粘度相当的条件下,若胶质、沥青质多则油品密度最高,烷烃含量多则油品密度最小,环烷烃含量多时则油品密度中等。 4 闪点

几种常用油换油指标

液压油换油指标 2007-3-10 (83) 液压油在使用中由于它种油品的混入、外界的尘土、金属碎末、锈蚀粒子和水的污染以及液压油的老化都可以急剧地降低液压油的使用寿命。 所有液压油在使用中都将轻微变色,随着氧化加剧或严重污染,油品将显著变黑并且还有强烈的酸臭味,油品的外观、色度、酸值、粘度以及污染物均有变化。定期检验这些项目,就可以提早发现液压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发生故障。我国已颁布了SH/T0476-92 L-HL液压油和 SH/T0599-94 L-HM液压油换油指标。该标准规定当使用中的液压油有一项指标达到换油指标时应更换新油。这是比较科学的换油方法。但是当用户检测手段不具备时,可采用经验法定期换油,如不论油质好坏完成某一项任务时,随机器大修换油,或者定期一年、半年换油,苛刻运行条件时为三个月换油。 有的液压系统要求液压油十分清洁,需采用测定液压油污染度来监控使用中液压油的清洁性。测定液压油污染的方法比较多,比较成熟的有计数法、其污染度的等级要求亦不同。 润滑油换油指标一览表 一、柴油机油 技术要求 项目换油指标试验方法 100℃运动粘度变化率,% 超过 +25或-15 GB/T 11137 碱值,mgKOH/g 低于新油的50% SH/T 0251 石油醚不溶物,% 大于 2.5 GB/T 0473 正戊烷不溶物,% 大于 3.0 GB/T 8926 B法 铁含量,mg/kg 大于 400 SH/T0197或SH/T 0077 二、汽油机油 技术要求 项目换油指标试验方法 100℃运动粘度变化率,% 超过±25 GB/T11137 水分,% 大于 0.2 GB/T 260 闪点(开口),℃低于单级油165多级油150 GB/T 267 酸值增加值,mgKOH/g 低于 2.0 GB/T 7304 铁含量,mg/kg 大于 250 SH/T0197或SH/T 0077 三、普通车辆齿轮油 技术要求 项目换油指标试验方法 100℃运动粘度变化率,% 超过 +20~-10 GB/T 11137 水分,% 大于 1.0 GB/T 260 酸值增加值,mgKOH/g 低于0.5 GB/T 7304 戊烷不溶物,% 大于 2.0 GB/T 8926 铁含量,mg/kg 大于 0.5 SH/T0197 四、L-HL液压油 技术要求 项目换油指标试验方法 外观不透明浑浊目测 40℃运动粘度变化率,% 超过±10 GB/T11137

设备润滑标准及润滑油选用

设备润滑标准及润滑油选用 机械设备是企业生产的主要要素之一,合理而完善的润滑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搞好设备润滑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摩擦、降低磨损、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损坏与故障,降低维修费用、降低能源消耗,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设备的全效益。 1、设备润滑五定内容: 1)定人(定人加油) 确定添加润滑材料的人员,有专人负责设备添油换油工作,有专人负责设备日常维护(每周每班)加油工作,有专人负责润滑部位检查工作。 2)定点(定点加油) 定出设备各部润滑点及各润滑点的加油方法 3)定时(定时换油) 确定加油的时间或周期,按设备使用及负荷情况,定时进行清洗换油,按消耗定额添油,按润滑部位定出每周或每日加油。 4)定质(定质选油) 定出设备各部位用油品种牌号,润滑油品必须经过检验合格,润滑装置和加油器具保持清洁。 5)定量(定量用油) 定出各润滑部位用油量及日常维护用油定额,油箱定期添油定额。在确保设备润滑良好的基础上,尽量做到节约用油。 2、设备润滑良好标准: 1)润滑系统或润滑装置应完整、齐全、好用、密封良好,不渗漏油、无污染。 2)润滑系统中油压、油温、供油量、油位应符合规定标准,一般油温不超过60℃。

3)设备在运转中,不应有润滑不良而产生的怪声与噪音。 4)润滑系统或润滑附件应清洁,油路、油孔畅通。 3、润滑剂加注量标准 1)单机设备有说明书规定的按说明书规定标准执行。 2)循环润滑系统的油箱位应保持在三分之二以上,油压、流量按说明书规定或实际情况确定。 3)浸油润滑 转数在1500r/min以上,油位在轴承下部滚珠中心至滚珠上缘。 转数在1500r/min以下,油位应在轴承下部滚珠上缘(浸没下部滚珠)4)油浴润滑齿轮浸油深度 A、在单级减速器中,大齿轮浸油深度为1――2齿高。 B、在多级齿速器中,各级大齿轮均应浸入油中,高速级大齿轮浸油深度为0.7个齿高,但一般不应小于10mm,当齿轮圆周速度相当低时(0.5――0.8m/s)浸油深度可增加到高速级齿轮节圆半径的1/6处。 C、涡轮、蜗杆减速器 蜗杆上置式,油面可在一个齿高到涡轮中心线的范围变化,速度高、搅动损失大,浸油深度要浅。速度低时,浸油深度可深一些,并有散热作用。 蜗杆下置式,油面可以保持在蜗杆中心线以下,此时飞溅的油可以通过刮板供给涡轮轴承。 D、滚动轴承脂润滑 周转数在1500转以下的可填满轴承腔的2/3。 周转数在1500-3000之间可填满轴承腔的1/2 周转数在3000转以上时,不超过1/2。 在容易污染的环境中,对于中低速轴承可以把轴承腔全部空间填满。如果油脂储油室有专门的排油孔的话,加油时一定要打开,使废油及时排出,不必考虑加油数量的多少,直到有新油从排油孔挤出。

空压机润滑油换油标准及市场分析

空压机润滑油更换标准及市场分析 一,空压机油选择得标准。 1. 用油选择:矿物油,半合成油,合成油(合成油主要就是PAO系列)都可 2. 倾点:≤-10℃ 3. 闪点:≥180℃4. 酸值:0、2 5. 性能要求:抗氧化性、抗乳化性要好,残碳少 6. 根据压缩机油得设计类型、环境条件、操作负荷选择空压机油得类型,一般情况下,长期高温环境(>30℃)下,选用合成油,高速水冷或低压、小压缩比得压缩机可选用低粘度压缩机油。通常1)空冷活塞式轴输出功率<20KW,选用32、46、100号(环境温度<-10℃可选32)DAA,DAB,DAC空压机油; 2)水冷活塞式选用68或100号油; 3) 滴油回转式选100、150、220号油; 4)喷油回转式选32 或者46号油。5)离心式空压机用得润滑油类似于液压油或者齿轮箱用油。与前面四种空压机油有很大得区别。因为上述四种空压机油得作用就是冷却、密封、润滑与降噪四种作用,而离心机上得润滑油仅仅用来对对轴承进行润滑。 二、压缩机得换油指标就是什么?

答:一般情况下,运行中得压缩机油应定期取样,观察油品颜色与清洁度,定期分析油品粘度、酸值、正戊烷不溶物等理化性能。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换油。油品已发绿,色号加深4级;②酸值超过0、5mgKOH/g;③粘度变化超过±15%;④正戊烷不溶物超过0、5%。 轻负荷喷油回转式空气压缩机专用油换油指标为SH/T0538-93 三、空压机润滑油失效分析。 一)润滑油成分分析。 1、矿物油基础油成分复杂,有烷烃、环烷烃、芳烃组成,其中烷烃与环烷烃就是饱与烃,芳烃就是不饱与烃。烷烃得分子结构就是链状,粘度指数高,化学性能也稳定,就是发动机油最理想得组分。而环烷烃得结构有环状与链状结合而成,粘度指数很低,会使发动机低温启动困难,而且蒸发损失也大,化学性能也不就是很稳定,不就是发动机油得理想组分。芳烃就是不饱与烃,就是发动机油最不理想得组分,高温时容易裂解变质。 2、全合成机油与合成机油,指得就是机油使用得基础油就是全合成或合成基础油,除了基础油,机油中大概还有10%到25%左右得添加剂。 基础油,不饱与烃含量一般只有不到百分0、5%,烷烃含量超过80%,粘度指数都在120以上,具有很好得低温启动性,热及氧化安定性也非常好。粘度指数在120以下,烷烃含量在80%以下得一般加氢油,由于加氢反应得程度浅,一般也不能叫做合成油。 二)润滑油运行环境分析。 同时含有少量得氮、硫与氧得化合物。烷烃在100℃以上得温度,特别就是有金属接触下,抗氧化性能下降,很容易产生氧化物与脂肪类产物,并进一步缩合成

润滑油等级分级分类法

润滑油等级分级分类法 根据粘度分类,按粘度等级分类法,中东油王IST润滑油可分为单级粘度和复级粘度两种。单级粘度润滑油是用于发动机在某个温度围运转适用的润滑油。 但如果发动机的温度超过其指定的温度围,润滑油将不能提供充分的润滑作用。单级粘度润滑油又分为夏季油(即20、30、40、50)和冬季油(既OW、5W、10W、15W、20W、25W)两种。 复级粘度润滑油适用更大温度围,不仅在低温时有很好的流动性,而且在高温时不会象单级油变的太薄,因此复式粘度的油被大量采用,例如10W/40,作为复式粘度油,W前面的数字越小则表面油品的低温性能越好,而W后面的数字越大则表面油品的高温性能越好。 润滑油分类 润滑油的具体分类为冬季用油6种,夏季用油4种,冬夏通用油16种。 其中: 1.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符号W代表冬季是Winter(冬天)的缩写,W前的数字越小,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 2.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 3.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5W/20、5W/30、5W/40、5W/50、10W/20、10W/30、10W/40、10W/50、15W/2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代表冬用部分的数字越小,代表夏季部分的数字越大者粘度越高,适用的气温围越大。

(1)高温型(如SAE20~SAE50):数字表示100℃时的粘度,数字越大粘度越高。 (2)低温型(如SAEOW~SAE25W):W表示仅用于冬天,数字越小粘度越低,低温流动性越好。 (3)全天候型(如SAE15W/40、10W/40、5W/50):表示低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15W、10W、5W的要求、高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40、50的要求,属于冬夏通用型。 5、液压油产品主要有哪些?性能特点如何? 答: L-HL液压油抗氧防锈型液压油。L-HM液压油抗磨液压油,在HL基础上改善了抗磨性。L-HG液压油液压导轨油,在HM基础上添加减摩剂改善粘滑性。L-HV液压油低温液压油,在HM基础上改善了低温特性。L-HS液压油低温液压油,比HV有更低的倾点。高压抗磨液压油在HM液压油优等品基础上增强了抗磨性,通过了高压泵台架试验。 6、HM液压油一等品和优等品有何区别? 答:GB11118.1-94将HM油分为一等品和优等品,一等品具有较好的抗磨性、抗氧防锈性和抗乳化性,而优等品是参照美国丹尼森公司HF-0标准制定的,增加了水解安定性、热稳定性、过滤性、剪切安定性等试验,在锈蚀和抗磨性上也提高了苛刻度。 13、液压油的选用原则是什么? 答:(1) 一般对于室固定设备,液压系统压力<7.0MPa、温度50℃以下选用HL油;系统压力7.0-14.0Mpa、温度50℃以下选HL或HM油,温度50-80℃选HM;系统压力>14.0MPa选HM或高压抗磨液压油。 (2) 对于露天寒区或严寒区选HV或HS油。 (3) 对于高温热源附近设备,选抗燃液压油。 (4) 对于环保要求较高的设备(如食品机械),选环境可接受液压油。 (5) 对于要求使用周期长、环境条件恶劣的液压设备选用液压油优等品;对于要求使用周期短、工况缓和的液压设备选用液压油一等品。 (6) 液压及导轨润滑共用一个系统,应选用液压导轨油。 (7) 使用电液脉冲马达的开环数控机床选用数控机床液压油,使用电液伺服机构的闭环系统,选用清净液

常见理化指标解释

---------------------------------------------------------------最新资料推荐------------------------------------------------------ 常见理化指标解释 常见理化指标解释粘度(Viscosity)物质流动时的磨擦力的度量叫粘度,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大多数润滑油是根据粘度来分牌号的。 运动粘度(Kinematic viscosity) 运动粘度是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 粘度指数(Viscosity index)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温度升高,粘度减小;温度降低,粘度增大。 这种随温度变化的性质,叫粘温性能。 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粘温性能的一个约定值。 密度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质量数,以 kg/l 表示。 闪点(Flash point)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所逸出的蒸汽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以℃表示。 闪点的测定分为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 倾点和凝点(Pour point and Solidification point)倾点是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1 / 4

凝点是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至停止流动的温度,以℃表示。 倾点或凝点是一个条件试验值,并不等于实际使用的流动极限。 但是,倾点或凝点越低,油品的低温性越好。 水分(Water content)水分是指油品中的含水量。 油品中一般不允许含水。 康氏残炭(Conradson carbon residue)康氏残炭是用康拉德逊残炭测定器所测得的残炭。 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由于受热蒸发,燃烧后残余的炭渣称为残炭。 残炭值的大小与油品精制深度和使用过程中变质程度有关。 硫酸盐灰分(Sulfated ash content)硫酸盐灰分表示在规定条件下,油品的碳化残留物经硫酸处理,转化为硫酸盐后的灼烧恒重物,以%表示。 此方法适应于测定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的硫酸盐灰分。 残碳在规定条件下油品在蒸发和裂解期间所形成的残留物叫残碳,以百分数表示。 结合其他指标可以判断润滑油的精制深度。 灰分在规定条件下油品碳化后的残留物经煅烧后所剩下的残留物叫做灰分,以百分数表示。 灰分主要是油品中含的环烷酸盐类。

润滑油检测和更换标准

润滑油检测和更换标准 一.设备中使用的润滑油应定期检测 是对设备的润滑故障采取早期预防和对已发生的润滑故障采取科学的处置对策,分析润滑故障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对润滑故障进行监测和诊断。及时换油且应推行定期查,按状态维修或换油的办法,与维修体制一样,变定时为按状态(按质)换油,加强定期的检查和测试是十分必要的。 二.油品检测指标的相关说明 1.理化指标检测:比如粘度、水分、酸值、抗乳化、闪点、机杂、腐蚀、抗氧化稳定性等等,与标准对比即可。 [粘度]:粘度增加可能是基于油品的氧化,不溶物含量增高,高粘度油品或水分的渗入。粘度降低可能是基于低粘度油品,水,冷剂或燃料的渗入;或是油品内高分子聚合物 受剪切力而产生变化。 [闪点]:闪点降低显示油品被燃物所稀释,或是油品过高温度而裂化。 [不溶物]:戊烷不溶物显示油品里固体物质的总含量,包含有机物和无机物。甲苯能溶解大部分的有机物质,故此甲苯不溶物只包含污垢沙粒,磨损金属微粒及未燃烧碳屑。 戊烷与甲苯不溶物的差额代表胶质及氧化物的含量。通常戊烷不溶物超越某一限额 时才量度甲苯不溶物。 [颜色]:在极短时期内油品颜色变深显示油品被污染或开始被氧化。 [水分]:油品中有水显示系统穿漏或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水分会引起腐蚀和氧化,亦会使油品乳化。故此应以离心法,隔滤法或真空处理清除。 [酸性及碱性]:酸碱度(pH)—pH增高代表渗入了碱性油品。pH降低代表油品开始变酸。[总酸值(TAN)]:油品的总酸值是量度因氧化而产生酸性物质的指标。 [总碱值(TBN)]:总碱值增高,可能是被另一种含碱量高的油品污染所造成。总碱值降低,可能是因为高碱度添加剂的损耗,用于中和酸性的燃烧及氧化产物,或被渗入的水分冲走。金属元素分析用于验明污染情况,证实添加剂的含量及显示机件的磨损状 2磨屑检测: 光谱仪,分析油中金属磨粒的化学元素含量,对比使用时间和油中金属含量的增加速度,分析设备摩擦副中的磨损情况。特定是不需要对油样进行预处理,重复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分析速度快,读数准确。但是在判断磨损类型、预报故障部位等方面存在困难。

汽轮机润滑油更换标准

如何决定运行中的汽轮机油是否需要更换 1.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国内关于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目前是GB/T 7596-2000标准,见表1: 1) 参考国外标准控制极限值NAS 1638规定8~9级或MOOC规定6级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有的300MW汽轮机润滑系统和调速系统共用壹个油箱,也用矿物油,此时油中颗粒度指标应按制造厂提供的指标; 2) 参考国外标准,极限值为600/痕迹mL; 3) 参考国外标准,控制极限值为10min;

4) 在冷油器处取样,对200MW及以上的水轮机油中质量指标为 ≤200mg/L; 5) 对200MW机组油中颗粒度测定,应创造条件,开展检验; 由上表可知,不同装机容量的汽轮机组,对油质要求是不相同的。如250MW以上的机组提出了油品清洁度、水分、起泡性和空气释放性要求。 2.L-TSA汽轮机油换油指标 1996年由中国石化总公司制定了SH/T 0636-1996 L-TSA换油标准见表2。本标适用于设备完好运行正常的汽轮机组中润滑油的换油指标。所提出的6项指标有一项不合要求就应换油。Array V1---表示新油40℃运动粘度 V2---表示运行油40℃运动粘度 然而石化总公司提出的换油指标并未为全国电厂所接受。其原因是,电厂用油质量变差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如:油品外观、颜色、浊度、泡沫、乳化情况、沉淀物等。以破乳化为例,油质乳化一般要有三个条 件:即水分、乳化剂及高速搅拌,而水分是主要条件。但有的电厂使用

国产汽轮机油,运行十七年,酸值0.19mgKOH/g,从外观看,油的颜色很深,但油质仍透明,不乳化,原因是不漏水。有的电厂使用美国汽轮机油,运行几十年,酸值已超过运行指标,油色也很深,但油质仍透明,虽然破乳化指标也超标,而运行中油不乳化,其原因也是该机组不漏水。这充分说明油质乳化主要是由机组漏水引起的。所以若机械照搬SH/T 0636-1996换油指标的规定(有一项不合格就换油),既不利于电厂长周期运转,其换油费用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3.电厂对使用油更换时间的判断 1) 综合判断:酸值连续上升;表面张力显著下降;旋转氧弹显著降低;油泥出现;乳化层牢固;容易起泡;颜色连续升高5个单位等。 2) 考虑换油: a、全酸值超过0.3mgKOH/g b、旋转氧弹在50分钟以下 a、b中有一项不合格则需换油。

润滑油基本性能预期指数

润滑油的基本性能指标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殊理化性能和模拟台架试验。 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它们与润滑油馏分的组成密切相关。粘度是反映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不同的使用条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重负荷和低速度的机械要选用高粘度润滑油。氧化安定性表示油品在使用环境中,由于温度、空气中氧以及金属催化作用所表现的抗氧化能力。油品氧化后,根据使用条件会生成细小的沥青质为主的碳状物质,呈粘滞的漆状物质或漆膜,或粘性的含水物质,从而降低或丧失其使用性能。润滑性表示润滑油的减磨性能。 一、一般理化性能 1、外观(semblance) 定义:油品的外在表观形象。 意义: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检测方法:目测。 影响因素:原料油的化学组成与性质,加氢精制反应程度(反应温度、压力、氢油比、空速、催化剂活性等),与白土接触时间长短,补充精制过程中白土类型与用量。 2、色度(chromaticity) 定义:用来评价色质刺激。颜色是由亮度和色度共同表示的,而色度则是不包括亮度在内的颜色的性质,它反映的是颜色的色调和饱和度。其值由色度坐标或主波长(或补色波长)和纯度确定。

润滑油检测项目润滑油检测标准

润滑油检测项目润滑油检测标准 东标能源检测中心润滑油检测项目有:外观、色度、密度、粘度、粘度指数、闪点、凝点、倾点、酸碱值、中和值、水分、机械杂质、灰分、硫酸灰分、残炭、泡沫性、凝胶指数、过滤性、承受能力、清洁度、液相锈蚀、抗擦伤试验、初馏点、油膜质量、蒸发量、防腐蚀性、硬化实验等等。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标检测中心是一家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提供润滑油检测分析服务,出具国家认可第三方检测报告。可以检测的润滑油产品包括:机油、润滑剂、齿轮油、液压油、白油、润滑脂等。 外观(色度) 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 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密度 密度是润滑油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标。润滑油的密度随其组成中含碳、氧、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在同样粘度或同样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含芳烃多的,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润滑油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 粘度 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一项指标。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剂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流动性越差。 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闪点 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油品的馏分越轻,蒸发性越大,其闪点也越低。反之,油品的馏分越重,蒸发性越小,其闪点也越高。同时,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为易燃品,45℃以上为可燃品,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严禁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温度。在粘度相同的情况下,闪点越高越好。因此,用户在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和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进行选择。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即可安全使用。 凝点和倾点 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油品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油品的凝固和纯化合物的凝固有很大的不同。油品并没有明确的凝固温度,所谓"凝固"只是作为整体来看失去了流动性,并不是所有的组分都变成了固体。 润滑油的凝点是表示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对于生产、运输和使用都有重要意义。凝点高的润滑油不能在低温下使用。相反,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则没有必要使用凝点低的润滑油。因为润滑油的凝点越低,其生产成本越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一般说来,润滑油的凝点应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5~7℃。但是特别还要提及的是,在选用低温的润滑油时,应结合油品的凝点、低温粘度及粘温特性全面考虑。因为低凝点的油品,其低温粘度和粘温特性亦有可能不符合要求。 凝点和倾点都是油品低温流动性的指标,两者无原则的差别,只是测定方法稍有不同。同一油品的凝点和倾点并不完全相等,一般倾点都高于凝点2~3℃,但也有例外。

第六章 润滑油的主要理化指标

润滑油主要检验指标和意义 第一节粘度 一、基本概念:粘度是润滑油的一项基本指标。粘度是液体内磨擦,即液体在外力作 用下移动过程中,在液体分子间所发生的磨擦,若液体中有面积为1cm2,和相距1 cm 的二层液体,在液体分子间所发生的磨擦,若液体中有面积各为1cm2,和相距1cm的二层液体,当其中一层以1cm/秒的速度与邻近一层液体作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阻力即为该液体的动力粘度。如果阻力为1达因,则此液的粘度即为动力粘度单位,叫1泊。泊的因次:达因*秒/厘米或克/cm2 泊的百分之一称作厘泊 运动粘度(ν)是在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它的密度之比,称作该温度下的运动粘度,是油品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内摩擦力的量度,运动粘度是斯(St),斯的百分之一称作厘斯(cSt)。厘斯的因次为mm2/s。 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一般多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定。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通过毛细管时所耗的时间再以乘该粘度计的毛细管常数,即得运动粘度,是标准液体在该毛细管中所流出的时间。 此次,尚有采用各种不同的粘度计所求得的以条件单位来表示的各种条件粘度(恩氏粘度、赛氏粘度、雷氏粘度),例如恩氏粘度计测定的恩氏度(0E)。用赛氏粘度计测定的赛氏秒(s.u.s),用雷氏

粘度计(R1)测定的雷氏秒(S ec—R ed) V=KT K——品氏粘度计校正工作常数(用标准油校对得到) T——流经时间.秒 0E=0.132Vk R S U=4.62V K V K=7.580E R1=30.70E 1=4.05Vk Su=35.110E 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评价油品流动性的最基本指标,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质量鉴别和确定用途的重要指标。工业润滑油以40℃的运动粘度来划分,内燃机油以100℃运动粘度来划分。必须正确选用粘度,过大,启动困难,消耗动力,过小,降低油沫支撑能力,增加磨损。馏程增高粘度增加,精制加深粘度降低。 二、粘度指数 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的不同而发生较大的变化,温度升高润滑油粘度变小,温度降低粘度则急剧地增加,但是由于各种原油中所含的润滑油的成份不同,它们在各种温度下的变化程度也差别很大,有的润滑油当温度改变时粘度的变化很低,即润滑油粘度与温度的曲线较平滑,也有的润滑油则温度改变时,油的变化很大,此时,润滑油粘度与温度的曲线便很不平滑,对于机器的润滑来说,希望具有较平滑的粘度一温度曲线,这样,当温度升高时,仍其粘度不致增加很大,能保证机器顺利启动,而且对于润滑管道等系统输送润滑油时的阻力不致很大。 表示润滑油粘度和温度关系的方法很多,目前在国际上较常有的粘度指数,粘度指数是一相对值,它是以二种润滑油作为标准,其一

空压机润滑油用油更换标准分析

空压机润滑油更换标准分析 一、空压机油选择的标准 1)用油选择:矿物油,半合成油,合成油(合成油主要是PAO系列)都可以; 2)倾点:≤-10℃; 3)闪点:≥180℃; 4)酸值:0.2; 5)性能要求:抗氧化性、抗乳化性要好,残碳少; 6)根据压缩机油的设计类型、环境条件、操作负荷选择空压机油的类型,一般情况下,长期高温环境(>30℃)下,选用合成油,高速水冷或低压、小压缩比的压缩机可选用低粘度压缩机油。 通常选择标号: 1)空冷活塞式轴输出功率<20KW,选用32、46、100号(环境温度<-10℃可选32)DAA,DAB,DAC空压机油; 2)水冷活塞式选用68或100号油; 3)滴油回转式选100、150、220号油; 4)喷油回转式选32 或者46号油。 5)离心式空压机用的润滑油类似于液压油或者齿轮箱用油。和前面四种空压机油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上述四种空压机油的作用是冷却、密封、润滑和降噪四种作用,而离心机上的润滑油仅仅用来对对轴承进行润滑。 二、压缩机的换油指标是什么 答:一般情况下,运行中的压缩机油应定期取样,观察油品颜色和清洁度,定期分析油品粘度、酸值、正戊烷不溶物等理化性能。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换油。 油品已发绿,色号加深4级;②酸值超过0.5mgKOH/g;③粘度变化超过±15%;④正戊烷不溶物超过0.5%。轻负荷喷油回转式空气压缩机专用油换油指标为SH/T0538-93。 三、空压机润滑油失效分析 一)润滑油成分分析 1)矿物油基础油成分复杂,有烷烃、环烷烃、芳烃组成,其中烷烃和环烷烃是饱和烃,芳烃是不饱和烃。烷烃的分子结构是链状,粘度指数高,化学性能也稳定,是发动机油最理想的组分。而环烷烃的结构有环状和链状结合而成,粘度指数很低,会使发动机低温启动困难,而且蒸发损失也大,化学性能也不是很稳定,不是发动机油的理想组分。芳烃是不饱和烃,是发动机油最不理想的组分,高温时容易裂解变质。 2)全合成机油和合成机油,指的是机油使用的基础油是全合成或合成基础油,除了基础油,机油中大概还有10%到25%左右的添加剂。 基础油,不饱和烃含量一般只有不到百分0.5%,烷烃含量超过80%,粘度指数都在120以上,具有很好的低温启动性,热及氧化安定性也非常好。粘度指数在120以下,烷烃含量在80%以下的一般加氢油,由于加氢反应的程度浅,一般也不能叫做合成油。 二)润滑油运行环境分析 同时含有少量的氮、硫和氧的化合物。烷烃在100℃以上的温度,特别是有金属接触下,抗氧化性能下降,很容易产生氧化物和脂肪类产物,并进一步缩合成胶质、沥青质等。这些产物与吸入空气中的机械杂质和压缩机内的金属磨屑混在一起,沉积在机头表面上,进一步加热生产积碳。由于螺杆空压机的特殊情况,空压机专用油(矿物油还是合成油)不可避免的出现氧化、积碳现象,油品老化过快。 1)高温:温度是引起油品氧化的主要因素。温度没升高10℃,氧化速度增加一倍,压缩运转时,压缩机有不仅需要吸入压缩腔到分离器与压缩气分离前,润滑油基本以雾状存在,其表面积大大增加,与热的压缩气充分混合,温度迅速上升。 2)高的氧分压:氧分压即气体总压力与气体中氧的体积百分数之积。润滑油的氧化速

常用润滑油基本知识简介(免费)

设备的润滑管理 设备的润滑管理是设备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备维护的重要内容,搞好设备润滑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设备磨损、防止和减少设备事故,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修理周期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①润滑的基本原理 把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到设备机体摩擦副上,使摩擦副脱离直接接触,达到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手段称为润滑。 润滑的基本原理是润滑剂能够牢固地附在机件摩擦副上,形成一层油膜,这种油膜和机件的摩擦面接合力很强,两个摩擦面被润滑剂分开,使机件间的摩擦变为润滑剂本身分子间的摩擦,从而起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作用。 设备的润滑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设备缺油或油变质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破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搞好设备润滑,对减少故障,减少机件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起着重要作用。 ②润滑剂的主要作用 a. 润滑作用:减少摩擦、降低磨损; b. 冷却作用:润滑剂在循环中将摩擦热带走,降低温度防止烧伤; c. 洗涤作用:从摩擦面上洗净污秽,金属粉粒等异物; d. 密封作用:防止水分和其他杂物进入; e. 防锈防蚀:使金属表面与空气隔离开,防止氧化; f. 减震卸荷:对往复运动机件有减震、缓冲、降低噪音的作用,压力润滑系统有使设备启动时卸荷和减少起动力矩的作用; g. 传递动力:在液压系统中,油是传递动力的介质。 ③润滑油选择的基本原则 设备说明书中有关润滑规范的规定是设备选用油品的依据,若无说明书或规定时,由设备使用单位自己选择。选择油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 运动速度:速度愈高愈易形成油楔,可选用低粘度的润滑油来保证油膜的存在。选用粘度过高,则产生的阻抗大、发热量多、会导致温度过高。低速运转时,靠油的粘度来承载负荷,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b. 承载负荷:一般负荷越大选用润滑油的粘度越高。低速重载应考虑油品允许承载的能力。 c. 工作温度:温度变化大时,应选用粘度指数高的油品,高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和闪点高、油性和抗氧化稳定性好,有相应添加剂的油品。低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低水分少、凝固点低的耐低温油品。

润滑剂分析常用理化指标和意义

润滑剂分析常用理化指标和意义 默认分类2009-08-14 11:14:31 阅读20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1. 粘度 液体受外力作用移动时,液体分子间产生内摩擦力的性质,称为粘度。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较低。它是润滑油的主要技术指标,粘度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的依据,对质量鉴别和确定用途等有决定性的意义。 我国常用运动粘度、动力粘度和条件粘度来表示油品的粘度。测定运动粘度的标准方法为GB/T 265、GB/T 11137,即在某一恒定的温度下,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下流过一个标定好的玻璃毛细管的时间。粘度计的毛细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乘积就是该温度下液体的运动粘度。运动粘度的单位为m2/s,通常实际使用单位是mm2/s。国外相应测定油品运动粘度的标准方法主要有美国的ASTM D445、德国的DIN 51562和ISO 3105等。 某些油品,如液力传动液、车用齿轮油等低温粘度通常用布氏粘度计法来测定。我国的GB/T 11145、美国的ASTM D2983和德国的DIN 51398等标准方法。 粘度是评定润滑油质量的一项重要的理化性能指标,对于生产,运输和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绝大多数润滑油是根据其40℃时中间点运动粘度的正数值来表示牌号的,粘度是各种设备选油的主要依据;选择合适粘度的润滑油品,可以保证机械设备正常、可靠地工作。通常,低速高负荷的应用场合;选用粘度较大的油品,以保证足够的油膜厚度和正常润滑;高速低负荷的应用场合,选用粘度较小的油品,以保证机械设备正常的起动和运转力矩,运行中温升小。测定不同温度下粘度,可计算出该油品的粘度指数,了解该油品在温度变化下的粘度变化情况,另外,粘度还是工艺计算的重要参数之一。 粘度的度量方法分为绝对粘度和相对粘度两大类。绝对粘度分为动力粘度、运动粘度两种;相对粘度有恩氏粘度、赛氏粘度和雷氏粘度等几种表示方法。 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是一个表示润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的参数。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粘度减小;温度降低,粘度增大。这种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叫做粘温性能。通过将润滑油试样与一种粘温性较好(粘度指数定为100)及另一种粘温性较差(粘度指数定为0)的标准油进行比较,得出表示润滑油粘度受温度影响而变化程度的相对值。粘度指数(VI)是表示油品粘温性能的一个约定量值。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小,油的粘温性能好。反之亦然。 石油产品的粘度指数可通过计算得到。计算方法在我国的GB/T 1995或美国的ASTM D2270、德国的DIN 51564、ISO2902、日本的JIS K2284等标准中有详细的说明。粘度指数还可以用查表法得到,我国的GB/T 254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