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论第二次考试(答案)

理论第二次考试(答案)

理论第二次考试(答案)
理论第二次考试(答案)

四川预报竞赛集训理论考试(第二次 2013年10月)

(闭卷形式考试,120分钟内完成)

单位:姓名: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共16小题40个空,每个空0.5分,计20分)

1.全国天气预报会商规定,各会商发言单位应认真准备发言内容。国家气象中心重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全国主要天气实况及重大天气过程的演变趋势;省级单位应着重于本地天气及灾情实况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使用等。(大尺度环流形势、对国家气象中心预报的补充订正、本地特色预报经验和方法)

2.《精细化天气预报业务规范》中明确规定了精细化天气预报的时间分辨率,其中0—24小时预报以_________、________、24小时为时间间隔。(3、12)3.层状云回波由于在0℃层附近下降粒子存在融化的作用,反射率因子突然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__。(增大、0℃层亮带)

4.中尺度对流复合体一般尺度在______________以上、近似呈_________形的云区,生命史包括__________个阶段。(200公里、圆、4)

5.青藏高原南侧的南支槽云系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带状云系、卷云覆盖区、对流积状云区)

6.下图是我国南海北部MODIS云图,图中单体A、B、C、D为______________,它们组成了______________。(积雨云团、中尺度对流复合体或MCC)

7.通常用均方根误差和距平相关系数这两个统计量来表征模式预报产品的性能。一般来说______________越小,______________越大,反映模式预报产品的性能越好。(均方根误差,距平相关系数)

8.气旋出海后常常加深,寒潮冷高压在南下过程中逐渐减弱。这些现象都与非绝热的影响有关。非绝热增温或冷却包括乱流、辐射和_______________三种热力交换过程。(蒸发和凝结或潜热吸收和释放)

9.常见的对流性天气的触发机制有:天气系统造成的系统性上升运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抬升作用,局地热力抬升作用)10.某一地区降水形成,大致有三个过程。首先是水汽由源地水平输送到降水地区,叫做____________条件。其次是水汽在降水地区辐合上升,在上升中膨胀冷却并凝结成云,叫做____________条件。最后是云滴增长变为雨滴而下降,叫做____________条件。(水汽,垂直运动,云滴增长)

11.涡度是衡量空气质块旋转运动强度的物理量,逆时针旋转时为____涡度,顺时针旋转时为______涡度。(正,负)

12.西风带波动按其波长可分为三类,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超长波,长波,短波)

13.绝对涡度是(相对)涡度和(地转)涡度之和;涡度的局地变化是涡度的__________变化和涡度的_________变化之和。对于大尺度的气旋式运动,在北半球具有_____的绝对涡度,在南半球具有_____的绝对涡度(填正或负)。(平流,个别,正,正)

14.1920年前后_________学派V.J.皮叶克尼斯和伯杰龙等人以_______为主要特征提出了气团与_____的概念,并据之总结出了许多天气分析和预报规则。(挪威,温度场,锋)

15.500hPa高空图上的588线所在位置1kg的气块相对于海平面所具有的位能为__________位势米=__________J。(5880,57624或58800)

16.在斜压扰动中,__________因子主要使低层系统发展、高层系统移动。__________因子主要使高层系统发展、低层系统移动。(涡度平流,温度平流) 17.在斜压扰动中,__________因子主要使低层系统发展、高层系统移动。(涡度平流)

二、单选题(共17小题,每题1分,计17分)

1、开展预报时效达72小时的雷雨大风和冰雹潜势预报业务要求:( C )

A. 24小时内时间分辨率达到2小时;

B. 24小时内时间分辨率达到4小时;

C. 24-72小时内时间分辨率达到12小时

2、按《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中的规定,下列对温度预报的检验项目中没有硬性要求的是( B )

A.平均绝对误差; B.相关系数;

C.均方根误差; D.预报准确率

3、下列哪一个是暴雨云团的正确特征。( C )

A.暴雨云团的色调差异大、发展速度较雹暴云团快、持续时间短

B.暴雨云团的色调差异小、发展速度较雹暴云团快、持续时间短

C.暴雨云团的色调差异大、发展速度较雹暴云团慢、持续时间长

D.暴雨云团的色调差异小、发展速度较雹暴云团慢、持续时间长

4、云图上常见的云型和云系有( A )。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 解答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 第一章(P26-31) 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 )解:标注电压如图(a )所示。 由KVL 有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 W P 302151-=?-=(发出) 电流源的功率为 W U P 105222=?=?=(吸收) 电阻的功率为 W P 20452523=?=?=(吸收) (b )解:标注电流如图(b )所示。 由欧姆定律及KCL 有 A I 35 152==,A I I 123221=-=-=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 W I P 151151511-=?-=?-=(发出) 电流源的功率为 W P 302152-=?-=(发出) 电阻的功率为 W I P 459535522 23=?=?=?=(吸收) 1-8 试求题1-8图中各电路的电压U ,并分别讨论其功率平衡。

(b )解:标注电流如图(b )所示。 由KCL 有 故 由于电流源的功率为 电阻的功率为 外电路的功率为 且 所以电路的功率是平衡的,及电路发出的功率之和等于吸收功率之和。 1-10 电路如题1-10图所示,试求: (1)图(a )中,1i 与ab u ; 解:如下图(a )所示。 因为 所以 1-19 试求题1-19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1I 及电压0U 。 解:如图题1-19图所示。 由KVL 及KCL 有 整理得 解得mA A I 510531=?=-,V U 150=。 补充题: 1. 如图1所示电路,已知图1 解:由题得 I 3 2=0

民族学 期末复习

2014年民族学期末复习 一、1.结合1913年斯大林[2005年我国]提出的民族定义谈一谈你的理解?(第二章)(P10) 答: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1、构成民族的六要素:①共同历史渊源。它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族体渊源等。②共同生产方式。它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经济活动方面的社会联系、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消费过程中的组织形式、联系形式的总和。③共同语言、它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交往联系所使用的语言,它是稳定的,表露于外的最明显的特征。④共同文化。它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自己形式和特点的文化。⑤共同风俗习惯。它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惯例。⑥共同心理认同。它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相同的心理特质,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同一民族的自觉的归属感。 2、民族六要素理论的特点:①针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形成的资本主义民族或现代民族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的四特征理论相比,视野更加宽阔,更侧重于人类社会发展中从部落发展而来的民族,可涵盖现今的绝大多数民族。②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血统、宗教等要素的民族定义相比,更加注重民族的地缘条件、生产方式、文化等诸要素。③与国外民族理论中强调文化、心理等要素的民族定义相比,更加注重历史渊源,生产方式,更加合理地确认诸要素的整体性和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3、构成民族六要素的理论,具有内容宽泛丰富、涵盖面广、适用性大,表述通俗、易于理解、便于运用,归纳科学、符合实际、简明扼要的特点。 3、民族与宗教的联系:①有些民族基本上是全民族信仰宗教。②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的作用。③宗教对一个民族的特征有这重要影响。 二、民族形成的基本途径有哪些?(第三章P23) 答:三种途径即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希腊人、罗马人、德意志人式的途径。 1、雅典的民族和国家的形成是在内部的经济发展和外地人这个因素的作用下自然发展起来的,它没有受到任何外来的或内部的暴力干涉。 2、在罗马,人数众多的、站在罗马氏族社会之外的、没有权利只有义务的平民的胜利,炸毁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旧的氏族制度,代之而起的是一个真正的国家制度;氏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融化而形成一个新的人们共同体---罗马民族。 3、德意志人是通过武力征服罗马帝国地区并与被征服民族融合而形成的民族的。 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从部落发展成的民族和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共同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和普遍形式,也是一个逐渐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部落内部的血缘联系逐步削弱,地域、财产因素逐渐加强,血缘融合、语言交融、地域联片扩大、经济交换加强、心理融通过程加速进行,从而最终导致了以地域关系为基础,具有语言、地域、经济、心理等方面共同特征的民族产生。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是从部落发展而来的。部落具有的两重性,即人们共同体形式和原始社会社会组织形式,决定了从部落发展中产生了两个平行的新事物;即一个是以地域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民族,一个是以地域和财产的基础的地域组织——国家。民族和国家是同一历史时期产生的,国家的产生有其迫切性,民族也相随而来,而且国家在民族产生过程中起了型铸民族的作用。这些是指人类社会最初形成民族(原生形态民族)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题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 1、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与其他四个分支关系密切,它通过横向的审视,侧重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它指导和制约着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等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2.文学批评:文艺学三分支之一,指分析评价具体的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学科,是批评主题按照一定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鉴别阐释判断的理性活动,表达着主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 3.文学史:文艺学三分支之一,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理清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4.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1、对象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2、任务: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5.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6、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第三章 1.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2.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分别够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 3.游戏发生说的代表人物:康德、席勒、谷鲁斯 4.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答:把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③、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④、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5.试辨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多原因。 答:1、经济因素决定着文学的发展。2、上层建筑各部门的相互影响制约着文学的发展。3、诸多因素形成合力,共同影响着文学发展。 第四章 1.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2.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3.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答: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具体的说,文学的双眸意识形态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力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利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力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缠绕在一起。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无功利、形象、情感中隐含功利、理性和认识。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这实际上告诉我们,文学的属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审美与意识形态复杂地缠绕在一起,由此看,文学具备审美与社会的双重属性;即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的。 4.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电路理论基础

1:电位是相对的量,其高低正负取决于()。 回答:参考点 2:不能独立向外电路提供能量,而是受电路中某个支路的电压或电流控制的电源叫()。 回答:受控源 3:振幅、角频率和()称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回答:初相 4:并联的负载电阻越多(负载增加),则总电阻越()。 回答:小 5:任一电路的任一节点上,流入节点电流的代数和等于()。 回答:零 6:电流的基本单位是()。 回答:安培 7:与理想电压源()联的支路对外可以开路等效。 回答:并 8:电气设备只有在()状态下工作,才最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回答:额定 9:通常规定()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回答:正 10:电容元件的电压相位()电流相位。 回答:滞后 11:两个同频率正弦量之间的相位差等于()之差。 回答:初相 12:电位是相对于()的电压。 回答:参考点 13:支路电流法原则上适用适用于支路数较()的电路。 回答:少 14:电压定律是用来确定回路中各段()之间关系的电路定律。 回答:电压

15:KCL和KVL阐述的是电路结构上()的约束关系,取决于电路的连接形式,与支路元件的性质()。 回答:电压与电流、无关 16:各种电气设备或元器件的电压、电流及功率都规定一个限额,这个限额值就称为电气设备的()。 回答:额定值 17:节点电压法适用于支路数较()但节点数较少的复杂电路。 回答:多 18:三个电阻元件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分别接到外部电路的三个节点的连接称()连接。 回答:星形 19: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则是补偿前后()不变。 回答:P U 20:交流电可通过()任意变换电流、电压,便于输送、分配和使用。回答:变压器 1: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参考方向绕行方向一周,回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 回答:零 2:对于两个内部结构和参数完全不同的二端网络,如果它们对应端钮的伏安关系完全相同,则称N1和N2是()的二端网络。 回答:相互等效 3: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求()和() 回答:电压电流 4:对一个二端网络来说,从一个端钮流入的电流一定等于另一个端钮()的电流。 回答:流出

中南大学《电路理论》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 用节点法分析电路,各节点方程的自导()。 (A)恒为 正 (B) 恒为 负 (C) 恒为 零 (D) 可正可 负 参考答案: (A) 2. 一个具有4个结点和8条支路的平面网络,则其电路中独立的节点方程个数是()。 (A)3 (B) 4 (C) 5 (D) 6 参考答案: (A) 3. 图1.2所示电路中,已知V,则电压源电压为()。 (A)5V (B) (C) 12V (D)

参考答案: (C) 4. 特勒根定理1的本质是()。 (A)KVL的 体现 (B) KCL的 体现 (C) KVL和KCL 的体现 (D) 功率 守恒 参考答案: (A) 5. 电路如图1.1所示,电阻R获得最大功率时,其阻值R等于()。 (A)4 (B) 3 (C) 2 (D) 1 参考答案: (C) 6. 节点电压法的本质是()。 (A)KVL的体 现 (B) KCL的体 现 (C) KVL和KVL的体现

参考答案: (B) 7. 一个具有5个结点和8条支路的平面网络,则其电路中独立的回路方程个数是()。 (A)5 (B) 8 (C) 4 (D) 3 参考答案: (A) 8. 回路电流法自动满足()。 (A)KVL (B) KCL (C) KVL和KVL 参考答案: (A) 9. 无源一端口电阻网络的端电压和端电流分别为24V和6A,则无源一端口网络的输入 电阻为()。 (A) (B) (C) (D) 参考答案: (D) 10. 若元件ab的电压V,电流A,则此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是()。

(A)关联参考方向(B) 非关联参考方向(C) 不确定 参考答案: (B) 11. 某含源一端口电阻网络的,,则短路电流()。 (A)4A (B) 5A (C) 10A (D) 20A 参考答案: (B) 12. 节点电压法自动满足()。 (A)KVL (B) KCL (C) KVL和KVL 参考答案: (B) 13. 无源一端口电阻网络可等效变换为()。 (A)电阻和电压源的 串联 (B) 电导和电流源的 串联 (C) 电 阻 参考答案: (C) 14. 流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大小与外电路()。 (A)有关(B) 无关(C) 不确定 参考答案: (A)

一年级民族团结期末考试试卷

一年级民族团结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 年级: 1.选择题40分 (1)我是()年级()班的学生。是( )族。(2)我们的国家是(),有()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3)美丽的()是我们的家。 (4)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回族,满足通用()语。(5)()我们国家的国旗。 (6)每年()月是民族团结教育月。 2.选择题40分 (1)我们国家有()个民族,其中有()个少数民族。 A:54,55 B;56,55 c:55,55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付是()。 A:乌鲁木齐B;库尔勒c:喀什 (3)下面不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是(). A:古尔邦节B;春节c:怒肉孜节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年。 A:1954 B;1955 c:1956 (5)新疆有()个自治州。 A:4 B;5 c:6

A:1954 B;1955 c:1956 (6)民族团结教育月是()年开始的。 A:1981 B;1982 c:1983 (7)以下那个不是人民币上的文字()。 A:蒙文B;回文c:维文 (8)一下那个不是汉族的传统节日()。 A:春节B;马奶节c:中秋节 (9)维吾尔族信仰()。 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 (10)法制宣传日是每年的()。 A:10月1日B;7月1日c: 12月4日 3.判断题 (1)塔吉克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族。()(2)维吾尔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3)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是新疆。()(4)汉族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5)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多民族的国家。()(6)我们国家的国旗是五星红旗。()(7)我们国家有56个少数民族。()(8)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9)汉代,新疆开始被称为西域。()(10)每年3月5日是学习雷锋日。()

往届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文学理论》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 一、概念题(共 30 分每题 5 分) 1、文学决不是单个人的精神过程,而是一种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们中间的复杂的社会活动。(1分)它包含着美国批评家艾布拉姆斯所谓四要素——作品、世界、作者和读者,因而应当有一种通盘的和全面的思索,不能仅仅看到一个而忽略其它。(3分)不妨说,文学是一种以作品为中心的包含世界、作者和读者等多重环节的社会活动。(1分) 2、在读者阅读时,文学媒介往往先于语言而发挥作用。我们把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首先接触媒介的状况,称作媒介优先。(5分) 3、陌生化是指俄国形式主义对于语言的阻拒性、反常性的强调,(2分)它意在打破人们在经验中形成的惯常化、自动化反应,使人重新关注周围的世界,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2分)它是文学性艺术性的真正源泉。(1分) 4、二分法是指中国古代和希腊分别出现的一种以有无韵律为标准的文类划分方法。(5分) 5、意象,在人文学科中通常有四类:(1分)一是心理意象,即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呈现于脑际的感性形象;二是内心意象,即人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构想的意向性设计图像;三是泛化意象,是文艺作品中一切艺术形象的泛称,可简称“形象”;四是观念意象,即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4分) 6、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基础上,在创作动机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完整的意象系列的思维过程。(4分)它是文学创造过程最实际、最紧张、也最重要的阶段。(1分) 二、简答题(共 40 分每题10分) 1.文学概念的三种含义:广义文学、狭义文学、折中义文学。(1分)广义的文学是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学作为文化的基本含义是:(1)理解文学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开阔的文化视野;(2)文学发展是人类文化积淀的历史结果;(3)文学现象归根到底是某一文化形态的体现。(3分)狭义的文学是作为审美的对象;文学作为审美的基本含义是:(1)文辞华美,“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2)对激情的体验和调动;(3)文学作为一种诗意的表达。(3分)折中义的文学是作为惯例的规范;惯例的三方面要求是:首先,呈现形象的世界;其次,传达完整的意义;再次,蕴含特殊的意味。(3分) 2.意境是指抒情形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5分)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意境的产生同庄禅精神的影响以及色空观念的催化有很大关系。(5分)3.共鸣是指人们在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所产生的同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相通、类似或交流融汇的思想感情活动,(4分)其要点有二:一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感应与交流,二是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时的共识;(2分)产生共鸣的原因有:读者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优秀作品表现了人类的共同美,读者人生体验与作品情境的一致,基本人性的相通以及主体心理的同构。(4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卷 班级 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总分________________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我国的政体是 民民主专政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主集中制 政治协商制度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这形象地说明( ) 理想就是现实 现实不能成为理想 理想是可以自发实现的 理想的实现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全民族抗日战争,这些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 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 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 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 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道德作为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多种功能。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是道德的( ) 调节功能 认识功能 激励功能 沟通功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名言警句,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 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内容 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内容 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的内容 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内容 外出旅游时,游客主动把瓜子壳、水果皮等收拾干净,放到垃圾箱里。这种行为是( ) 多此一举,因为有专人打扫 保护环境,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现 勤奋劳作,自觉遵守家庭美德的表现 服务群众,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的表现 从业人员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这是职业道德基本要求中( ) 办事公道的要求 爱岗敬业的要求 诚实守信的要求 奉献社会的要求 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客观上对社会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有着基本的道德要求。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 ) 坦诚交流,真诚相待 朝三暮四,见异思迁 互相尊重,人格平等 文明相爱,健康交往 “亲愿亲好,邻愿邻安。”亲属邻里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这是家庭美德中( )

(完整word版)文学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文学理论期末考复习 1、生活活动对文学活动的意义 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人的创造是依靠自己头脑的思考,在创造过程开始之前就已考虑到了自己创造的结果。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人的生活活动对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 ①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对象”指客体,“诗意情感”是指诗化客体。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对象化是指外化,呈现,形式化。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这样才能生发出诗化的关系,而不像动物的生命活动完全从属于自然。在生活活动的过程中,人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条件自由地选取感觉事物的角度,人感觉事物的角度又是多样化的,人的生活活动除了经济技术和革命实践意义之外,就是审美创造意义。 ②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自觉”在哲学意义上自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能动”指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合目的性”是指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根据一定的需要而设计的,“合规律性”是指人的生活活动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合乎或遵循一定规律的。文学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形态,它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一种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自觉能动的创造,在这种创造中,可以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也就是达到全面地表现人的本质特性。 ③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人的生活活动是对人“本质力量的确认”。人的生活活动作为对人的本质

力量的确认,实际上是审美产生的基础。在审美活动中,人在直观的层次上是审“对象”,而在深蕴的层次上,却是通过对象来审“自己”。只有在先在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审己”。同时,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认。通过创造和欣赏文学,人的本质力量可以尽情展现出来,使人更深切地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2、模仿论和表现论有什么区别。 ①在文学本质论上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 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英国浪漫诗人华兹 华斯曾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我流露。” ②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虽不否认这一 点,但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因而看重考据 式的批评。 ③表现论不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而是将文学创作同科 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高扬“文学天才”的作用。 3、劳动在文学发生中的意义。 ①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 本活动的前提,这一方面在于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 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 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人的活动都伴随着一个自觉的目 的,而这一目的又是源于某种需要而设定的。如,史前人类在集 体进行的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与信息,减轻疲劳等,就由这些需要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 ③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时代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

《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 陈希有)习题答案第一章

答案1.1 解:图示电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从a 指向b 。当时间t <2s 时电流从a 流向b,与参考方向相同,电流为正值;当t >2s 时电流从b 流向a ,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为负值。所以电流i 的数学表达式为 2A 2s -3A 2s t i t ? 答案1.2 解:当0=t 时 0(0)(59e )V 4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反,即b 为高电位端,a 为低电位端; 当∞→t 时 ()(59e )V 5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同, 即a 为高电位端,b 为低电位端。 答案1.3 解:(a)元件A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A 消耗的功率为 A A A p u i = 则 A A A 10W 5V 2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b) 元件B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B 消耗的功率为 B B B p u i = 则 B B B 10W 1A 10V p i u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c) 元件C 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元件C 发出的功率为 C C C p u i = 则 C C C 10W 10V 1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答案1.4 解:对节点列KCL 方程 节点③: 42A 3A 0i --=,得42A 3A=5A i =+ 节点④: 348A 0i i --+=,得348A 3A i i =-+= 节点①: 231A 0i i -++=,得231A 4A i i =+= 节点⑤: 123A 8A 0i i -++-=,得123A 8A 1A i i =+-=- 若只求2i ,可做闭合面如图(b)所示,对其列KCL 方程,得 28A-3A+1A-2A 0i -+= 解得 28A 3A 1A 2A 4A i =-+-= 答案1.5 解:如下图所示 (1)由KCL 方程得 节点①: 12A 1A 3A i =--=- 节点②: 411A 2A i i =+=- 节点③: 341A 1A i i =+=- 节点④: 231A 0i i =--= 若已知电流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流。 (2)由KVL 方程得

《电路原理》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 1-1说明题1-1图(a)、(b)中:(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 (3)如果在图(a)中u>0、i<0;图(b)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i u- + 元件 i u- + 元件 (a)(b) 题1-1图 1-4 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和i的约束方程(即VCR)。 i u- + 10kΩi u- + 10Ωi u- + 10V - + (a)(b)(c) i u- + 5V + -i u- + 10mA i u- + 10mA (d)(e)(f) 题1-4图 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15V + - 5Ω 2A 15V +-5Ω 2A 15V + - 5Ω2A (a ) (b ) (c ) 题1-5图 1-16 电路如题1-16图所示,试求每个元件发出或吸收的功率。 0.5A 2U +- 2ΩU + - I 2Ω1 2V + - 2I 1 1Ω (a ) (b ) 题1-16图 A I 2

1-20 试求题1-20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u 1及电压u 。 ++2V - u 1 - +- u u 1 + - 题1-20图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练习题 2-1电路如题2-1图所示,已知u S=100V,R1=2kΩ,R2=8kΩ。试求以下3种情况下的电压 u 2 和电流 i2、i3:(1)R3=8kΩ;(2)R3=∞(R3处开路);(3)R3=0(R3处短路)。 u S + - R 2 R 3 R 1 i 2 i 3 u 2 + - 题2-1图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库整理

1、什么是文艺学? 2、什么是文学理论?(学科归属、研究对象、品格) 3、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4、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中的“镜”与“灯”各指什么? 5、文学活动的构成?例:什么是模仿论/表现论等?(四要素即四种理论视角) 6、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例:巫术发生说等概念?哪一种最合理?为什么?文学活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的原因? 7、文学的含义?(三种含义) 8、什么是审美?审美指什么? 9、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属性? 10、怎么理解文学是一般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 11、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表现? 1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13、文学语言的主要特征? 14、什么是话语蕴藉? 15、什么是精神/物质生产?关系? 16、文学创造与科学、宗教活动的区别? 17、文学创造的客体与主体? 名词解释 1.话语:文学是一种话语。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 即一定的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2.陌生化(P142):以不常见的称谓来描写事物,而以作者或任务似乎从未见过此事物。 而不得不以陌生化的眼光把事物原原本本的具体的描写出来。从而使艺术描写不落俗套,产生一种奇特的新鲜感。 3.有意味的形式(P176):由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提出,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 意味的形式”。“意味”是指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的艺术家的独特的审美情感,情感是意味的唯一来源。艺术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形式,即“有意味的形式”。 4.艺术真实(P153):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 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这是一种特殊真实,是主体把自己的“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儿创造出来的审美化真实。) 5.熟悉的陌生人:别林斯基认为,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是因 为它来自生活,使读者能从这一典型形象联想到某些类似的人物。“陌生”是因为有这样个性特征的人似乎从来没有过,是寄托作家审美理想的新生命,指文学典型具有独特的个性,文学典型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是古今唯一的独创,是一个读者熟悉的陌生人。 6.艺术发现(P127):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 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7.期待视野P324:在文学阅读之先河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 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即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示,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 陈希有)习题答案

答案2.1 解:本题练习分流、分压公式。设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a) 由分流公式得: 23A 2A 23 I R Ω?==Ω+ 解得 75R =Ω (b) 由分压公式得: 3V 2V 23 R U R ?==Ω+ 解得 47 R =Ω 答案2.2 解:电路等效如图(b)所示。 20k Ω 1U + - 20k Ω (b) + _ U 图中等效电阻 (13)520 (13)k //5k k k 1359 R +?=+ΩΩ=Ω=Ω++ 由分流公式得: 220mA 2mA 20k R I R =?=+Ω 电压 220k 40V U I =Ω?= 再对图(a)使用分压公式得: 13==30V 1+3 U U ? 答案2.3 解:设2R 与5k Ω的并联等效电阻为 2325k 5k R R R ?Ω = +Ω (1) 由已知条件得如下联立方程:

32 113 130.05(2) 40k (3) eq R U U R R R R R ?==?+??=+=Ω ? 由方程(2)、(3)解得 138k R =Ω 32k R =Ω 再将3R 代入(1)式得 210k 3 R = Ω 答案2.4 解: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 1820mA 8mA (128)I Ω =? =+Ω 2620mA 12mA (46)I Ω =? =+Ω 由节点①的KCL 得 128mA 12mA 4mA I I I =-=-=- 答案2.5 解:首先将电路化简成图(b)。 图 题2.5 120Ω (a) (b) 图中 1(140100)240R =+Ω=Ω 2(200160)120270360(200160)120R ??+?=+Ω=Ω??++?? 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 2 112 10A 6A R I R R =? =+ 及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练习题 @复刻回忆 1-1在图题1-1所示电路中。元件A 吸收功率30W ,元件B 吸收功率15W ,元件C 产生功率30W ,分别求出三个元件中的电流I 1、I 2、I 3。 解61=I A ,32-=I A ,63=I A 1-5在图题1-5所示电路中,求电流I 和电压U AB 。 解1214=--=I A ,39442103=?+?+=AB U V 1-6在图题1-6所示电路中,求电压U 。 解U +?-=253050 V 1-8在图题1-8所示电路中,求各元件的功率。 解电阻功率:123223=?=ΩP W , 82/422= =Ω P W 电流源功率: 电压源功率: 1(44=V P W 2-7电路如图题2-7所示。求电路中的未知量。 解1262=?=S U V 2-9电路如图题2-9 3 I 解得2-8电路如图题2-8所示。已知213I I =解KCL :6021=+I I 解得451=I mA,152=I mA. R 为 6.615452.2=?=R k ? 解(a)由于有短路线,R (b)等效电阻为 2-12电路如图题2-12所示。求电路AB 间的等效电阻AB R 。 A 3R U 3W 123=P Ω

解(a)Ω=+=++=75210//10)8//82//(6//6AB R (b)Ω=+=++=612//62)104//4//(64//4AB R 3-4用电源变换的方法求如图题3-4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 、(c) 解ab U 3-144-2用网孔电流法求如图题4-2?????=-++=-+-+=-+0)(31580 0)(4 )(32100)(4823312322211I I I I I I I I I I I 解得: 26.91=I A ,79.22=I A , 98.33-=I A 所以79.22==I I x A 4-3用网孔电流法求如图题4-3所示电路中的功率损耗。 解显然,有一个超网孔,应用KVL 即11015521=+I I 电流源与网孔电流的关系 解得:101=I A ,42=I A 电路中各元件的功率为 200102020-=?-=V P W ,36049090-=?-=V P 1806)10520(6-=??-=A P W ,5102+?=电阻P W 显然,功率平衡。电路中的损耗功率为740W 。 4-10用节点电压法求如图题4-10所示电路中的电压0U 。 解只需列两个节点方程 解得 501=U V ,802=U V 所以 1040500=-=U V 4-13电路如图题4-13解由弥尔曼定理求解 开关S 打开时: 20/140/120/30040/300-=+-=U 1Ω4I 6I 12I 2I 0V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3分×5=15分) 1、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2、供给:是指在某一时间内,生产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商品数量。 3、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某国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4、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的组合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 5、公司:是指依法集资联合组成,有独立的注册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企业。 二、填空题(1分×15=15分) 1、垄断竞争、寡头垄断 2、使用价值 3、支出法、收入法 4、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5、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6、固定、可变成本 1、(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必须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3分) (2)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2分) (3)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第二,价值规律自发的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价值规律引起和促进优胜劣汰。(3分) 2、(1)联系:第一、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没有商品流通就不需要货币流通; 第二、货币流通对商品流通又有反作用,货币流通不畅会影响商品流通的发展; 第三、二者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价值运动的形式,都是连接生产与消费,为生产与消费服务的。 (2)区别:第一、表现形态不同,商品流通以实物和劳务表现出来,货币流通以货币形态表现出来;第二、作用不同,商品流通为生产和消费服务,货币流通为商品交换服务; 第三、流通方向不同,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反方向变化。 3、(1)分配方式有:劳动收入、资本收入、经营收入 (2)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的原则;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4、(1)实施西部大开发是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2)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根本保证; (3)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 (4)实施西部大开发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地区经济协作发展的客观要求。

电路理论基础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1x20=20分) 1.线性电路线性性质的最重要体现就是性和性,它们反映了电路中激励与响应的内在关系。 2.理想电流源的是恒定的,其是由与其相连的外电路决定的。 3.KVL是关于电路中受到的约束;KCL则是关于电路中 受到的约束。 4.某一正弦交流电压的解析式为u=102cos(200πt+45°)V,则该正弦电流的有效值U= V,频率为f= H Z,初相φ= 。当t=1s 时,该电压的瞬时值为V。 5.一个含有6条支路、4个节点的电路,其独立的KCL方程有_____ _个,独立的KVL 方程有个;若用2b方程法分析,则应有_ _ ___个独立方程。 6.有一L=0.1H的电感元件,已知其两端电压u=1002cos(100t-40°)V,则该电感元件的阻抗为____________Ω,导纳为___________S,流过电感的电流(参考方向与u关联)i= A。 7.已知交流电流的表达式:i1= 10cos(100πt-70°)A ,i2=3cos(100πt+130°)A,则i1超前(导前)i2_________ 。 8.功率因数反映了供电设备的率,为了提高功率因数通常采用 补偿的方法。 9.在正弦激励下,含有L和C的二端网络的端口电压与电流同相时,称电路发生了。 二、简单计算填空题:(每空2分,2x14=28分) 1.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流i= A。 2.如图2所示电路中,电压U ab= V。

3.如图3所示二端网络的入端电阻R ab= Ω。 4.如图4所示电路中,电流I= A。 5.如图5所示为一有源二端网络N,在其端口a、b接入电压表时,读数为10V,接入电流表时读数为5A,则其戴维南等效电路参数U OC= V, R O= Ω。 6.如图6所示为一无源二端网络P,其端口电压u与电流i取关联参考方向,已知u=10cos(5t +30°)V, i=2sin(5t+60°)A,则该二端网络的等效阻抗Z ab= Ω,吸收的平均功率P= W,无功功率Q= Var。

精选2019大学《思修》期末模拟考试(含参考答案)

大学期末思修考试 2019最新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是人生观的核心。 A、人生态度 B、人生理想 C、人生价值 D、人生目的 2.近年来,我国政府把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作为政府工作的三项基本准则。从监督体系上看,对我国政府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中央国家机关是()A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国家监察部和国家审计署③最高人民检察院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3.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历史发展到(B)的必然产物。 A原始社会B阶级社会C封建社会D奴隶社会 4.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发展模式必须是(C)。 A资源型B依附性C创新型D劳动力型 5.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起码、最简单的行动准则。下列行为中,遵守了社会公德的有( ACDE )。 A语言文明,不恶语伤人 B在会议室抽烟 C自觉提高法律意识,用法纪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D听课时,手机调至静音状态 E对在公共生活中某些人不守秩序的行为积极干预,予以制止 6.下列使用网络的行为中,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将受到刑事追究的有(ABCD)。 A利用互联网损坏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B利用互联网窃取、泄露国家秘密、情报或者军事秘密 C利用互联网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D利用互联网销售伪劣产品或者对商品、服务作虚假宣传 7.从业者在职业劳动中,有一分力出一分力,出满勤,干满点,不怠工,不推诿,不自

欺,遵纪守法;对待他人严格履行合同契约,说到做到,不说谎,不欺人,不弄虚作假,不唯利是图,不做缺德事,不做亏心事。这是职业道德中( C )。 A助人为乐的要求 B办事公道的要求 C诚实守信的要求 D勤俭自强的要求 8.以下各项不能表达“爱岗敬业”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的是(B)。 A干一行,爱一行B不谋私利,不徇私情 C精益求精,尽职尽责D以辛勤劳动为荣 9.法律主要体现的是( B )的意志。 A全民B统治阶级C政党D整个社会 10.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 ) A、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制度 E、加强法制教育 11.在民事诉讼特别程序中,因选民资格案件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当事人称为( A )。 A 起诉人 B 原告 C 申请人 D 上诉人 12.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ABD)。 A.学习要求的变化 B.生活环境的变化 C.家庭要求的变化 D.社会活动的变化 13.决定社会面貌、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地理环境 D人口 14.在阶级社会中,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一命题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主要有() A法律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即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实际是个别统治者的意志,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B法律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即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而不是个别统治者的意志,也不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完整版)文学理论考试试题D卷(附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D卷) 一、填空(共8分)。 1、叙事类文学作品中,最常用的两种叙述视角:第三人称叙述称叙述,第一人称叙述则称叙述。 2、《文学理论教程》共五编,第一编是导论,接下去的四编与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理论相对应,分别是________ 、、、。 3、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_______ 、________ 、三种类型;而中国流行的“四分法”则把文学作品分为________ 、________ 、、四种体裁。 二、术语解释(共20分) 1、创作个性 2、文学典型 3、文学传播 4、文学批评 5、期待视野 三、辨析题(共27分) 1、“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2、“一切景语皆情语” 3、“形散神不散” 四、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30分) 1、举例说明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关系。 2、如何理解文学的地域风格? 3、举例说明文学言语的主要特点。 四、理论应用题(15分) 作为文学作品的读者,有时一行行一页页地读下去却心不在焉,有时认真地一字一句地读下去,对其中的内容了如指掌却没什么感觉,有时则会全身心沉浸到作品所描写的对象世界中获得极大的精神愉悦。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其原因何在?请你结合自己的文学阅读体会,用相关的文学接受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D卷)参考答案 一、1、文学活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消费与接受论 2、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诗散文小说戏剧文学 3、写实直接抒情暗示 4、无焦点式内在焦点式 二、1、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方式,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2、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它是指文学言语系统中显示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3、文学传播是文学生产者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方式赋予文学信息以物毛贼载体,将文学作品或文学信息传递给文学接受者的过程。通俗地说,它指的是文学作品的出版、制作和发行活动。 4、文学批评指对作品、作家、文学现象进行分析、鉴别、阐释、判断的理性活动。 5、在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即期待视野。 三、答题要点 1、(1)这说明文学接受中的差异性。(2)文学接受的效果受读者因素的制约很大,具有再创造的性质,正是读者的经历、审美趣味等不同导致阅读效果的不同。(3)差异性中也有共同性,一千个观众心目不同的哈姆莱特,毕竟都是哈姆莱特,而不是别的人物。 2、(1)这说明了文学意境理论中的“情景交融”现象,是王国维先生提出来的。(2)景是由抒情话语组织和表现出来的,被赋予了情感内涵的画面,它有灵性,情趣盎然;而其中的情常常附丽于写景的话语上,由景象征性地表现出来的。 3、(1)散文理论中最有影响的一个命题,主要指的是散文创作既具有随意性特点,同是又要求主题集中。(2)这一理论的合理性。(3)这一理论的局限性。 四、答案要点 1、(1)文学生产规定文学消费。主要表现在:第一,文学生产规定文学消费的对象;第二,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方式;第三,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需要。(2)文学消费反作用于文学生产。具体表现在:第一,文学消费决定着文学生产的最后完成;第二,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的方式和规模;文学消费体现为文学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1)文学风格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比如古代的屈、庄相通,诗、骚不同,现代的京派与海派风格之迥异即是明证。(2)地域风格首行缘于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如南方的温和湿润与南方作家的敏感细腻,北方寒冷干燥与北方作家的开朗豪爽等。(3)地域风格与社会环境,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等同样密切。 3、(1)内指性。(2)心理蕴含性。(3)阻拒性。(4)。以上三个个方面分别举例,并略作解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