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各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各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各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各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一科学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W.泰勒

<1>人物简介

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从工人做起,通过不断地努力,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在他的管理生涯中,他不断地在工厂进行实地试验,系统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作业所花费的时间,将这些试验逐步改进发展,成为系统的管理制度,即“泰勒制”。他一生活的专利100多种,1902年获“埃利奥特.克雷森奖章”。1906年,他曾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主席,并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和霍巴特学院的荣誉博士学位。

<2>主要贡献

A科学管理原则

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效率

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

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B 精神革命

科学管理不仅是将科学化、标准化引入管理,更重要的泰勒所

倡导的精神革命是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许多人认为雇主和雇员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而泰勒所提的科学管理却恰恰相反,它相信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对于雇主而言,追求的不仅是利润,更重要的是事业的发展。而正是这事业使雇主和雇员相联系在一起,事业的发展不仅会给雇员带来较丰厚的工资,而且更意味着充分发挥其个人潜质,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雇主和雇员双方互相协作,才会达到较高的绩效水平,这种合作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即“将蛋糕做大,然后大家都能多分一点”。

科学管理是一场重要的精神革命,每个人都要对工作对同事建立起责任观念;每个人都要有很强的敬业心和事业心。

<3>局限性

泰勒单纯从经济人假设出发,认为企业家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工人只是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工资收入。这就忽略了人的动机的多面性。他一机械的模式看待员工,他们把员工看成进行一定生产作业生产工具——活的机器。科学管理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科学管理却是万万不能的。

二组织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

(一)亨利.法约尔

<1>人物简介

法约尔是欧洲一位杰出的经营管理思想家,被称为“一般管理理论之父”。泰罗制在科学管理中的局限性主要是由法约尔加以补充的。

<2>主要贡献

A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技术职能、经营职

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B管理的14条原则

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命令5统一领导6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7人员的报酬要公平8集权9等级链10秩序11公平12人员保持稳定13主动性14集体精神

C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向上延伸,他以大企业的整体运作作为研究对象,对管理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管理职能和组织原则上,以更加概括的、系统的和的形式从管理的组织和职能关系上揭示了管理的本质,归纳了管理的普遍原则是管理理论更加宏观化、系统化。他的管理思想从具体的环节中、技巧中抽象出来形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只能和原则。既适合于一般的企业管理,也对社会组织、政府和国家的管理具有普遍意义。

<3>局限性

其管理理论的体系不够完整,管理能容比较肤浅简单,管理方法过于

直观和单一,而且他只考虑了组织的内在因素,没有考察组织同期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马克斯.韦伯

<1>人物简介

马克斯.韦伯是和泰勒、法约尔同一历史时期并且对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确立做出杰出贡献的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后人把他和马克思、涂尔干并成为社会学的三位“现世神明”。

<2>主要贡献

A理想官僚组织模式

1组织中的人员应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组织是根据合法程序制定的,应有其明确目标,并靠着这一套完整的法规制度,组织与规范成员的行为,以期有效地追求与达到组织的目标。

2组织的结构是一层层控制的体系。在组织内,按照地位的高低规定成员间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3人与工作的关系。成员间的关系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4成员的选用与保障。每一职位根据其资格限制(资历或学历),按自由契约原则,经公开考试合格予以使用,务求人尽其才。

5专业分工与技术训练。对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并明确每人的工作范围及权责,然后通过技术培训来提高工作效率。

6成员的工资及升迁。按职位支付薪金,并建立奖惩与升迁制度,使成员安心工作,培养其事业心。

B韦伯的理论一方面使他们自己的行为受其制约,另一方面使他们有

责任监督其它成员服从于这些规则。把目光投向其准确性、连续性、纪律性、严整性与可靠性。韦伯这种强调规则、强调能力、强调知识的行政组织理论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合乎理性的管理体制。

<3>局限性

1假设的有效性

2忽视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3过跟的强调执行规章制度

三行为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乔治.G.埃尔顿.梅奥

<1>人物简介

乔治.G.埃尔顿.梅奥,美国行为科学家,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持了著名的“霍桑试验”,解开了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并为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主要贡献

A主要观点

1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

2满足工人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企业中实际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企业职工在共同工作和共同生产中必然产生相互之间的人群关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和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非正式组织”

B 霍桑试验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大胆的突破,第一次把管理研究的

重点从工作和物上的因素转到人的因素上来,不仅对古典理论作了修正和补充,也为现代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局限性

梅奥在研究中过于注重非正式组织而忽略了正式组织,过于偏重于人的感情和社会的因素而忽略了理性和经济因素

四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可以划分为的内容型激励理论、强化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综合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代表人物亚伯拉罕.马斯洛

<1>人物简介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

<2>主要贡献

需要层次理论

1 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它已经得到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影响行为。

2 人的需要都是有轻重的某一层次得到满足后,另一层次需要才出现。

需要层次划分为五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3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称为低级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称为较高级的需要。高级需要是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低级需

要主要从外部使人得到满足。

需要层次理论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对于促进管理中对人的重视具有积极意义。传统管理理论的出发点往往是把人看作是“工具”,认为人与动物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否认人的感情、价值以及尊严等特性。需要层次理论突出了人的因素,促使了资本主义企业管理重点由物到人的转变。

<3>局限性

需求归类有重叠倾向,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可能有多种不同的需要,需要的层次也并不是绝对的,需要满足的标准和程度是模糊的。人的需要在不同情况下可能是模糊的。因此,马斯洛的分类方法是否科学也就遭到质疑

五领导理论

代表人物弗雷德.E.菲德勒

<1>人物简介

弗雷德·菲德勒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管理专家,他所提出的“权变领导理论”开创了西方领导学理论的一个新阶段,使以往盛行的领导形态学理论研究转向了领导动态学研究的新轨道。使以往盛行的领导形态学理论研究转向了领导动态学研究的新轨道。菲德勒的理论对尔后领导学和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本人被西方管理学界称为“权变管理的创始人”。

<2>主要贡献

A领导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以下两方面的因素:

第一,领导者对其同事和下属的看法和感觉会影响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LPC)

第二,对领导者是否有利的情境。这取决于三种主要因素:

1领导者同下属的相互关系;

2工作结构即工作明确规定的程度;

3职位权力,即不同于领导者个人权力的正式的职位赋予的权力。

B任务取向的领导者在非常有利的情境非常不利的情境下工作更有利。而关系取向的领导者在中等的情境下工作绩效最好。当领导风格与情境适应时,领导活动的效果最佳,如果二者不能相匹配,按费德勒的观点,要么替换领导者以适应情境,要么改变情境适应领导者。

<3>局限性

1 一些变量还需要改进和弥补

2 LPC量表以及该模型的实际应用方面也存在量化问题

3三项权变变量对于实践者进行评估也过于困难,数据不够准确

六权变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杰伊.W.洛希

<1>人物简介

杰伊.W.洛希是美国哈弗大学人际关系学教授。曾获安提阿大学学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和哈弗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洛希是权变理论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他的贡献集中在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和研究方面以及对企业的人事管理问题上

<2>主要贡献

超Y理论

1人们带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加入组织,但最主要的是实现其

胜任感;

2由于人们的胜任感有不同的满足方法,所以对管理要求也不同,

有人适用X理论管理方式,有人适用Y理论管理方式;

3组织结构、管理层次、职工培训、工作分配、工资报酬和控制水

平等都要随着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及人员素质等因素而定,才能提

高绩效;

4一个目标达成时,就会产生新的更高的目标,然后进行新的组合,以提高工作效率。

超Y理论的提出有效解决了X-Y理论中X理论和Y理论对立的状态,不存在X理论和Y理论哪个一定好。该理论突破了古典管理理论关于组织结构的理论,并具体给出设计组着结构的指导思想和操作要点。参考文献

《管理学》周三多(第二版)

《管理思想百年脉络》方振邦

豆丁网 MBA智库百科百度文库

各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各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一科学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W.泰勒 <1>人物简介 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从工人做起,通过不断地努力,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在他的管理生涯中,他不断地在工厂进行实地试验,系统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作业所花费的时间,将这些试验逐步改进发展,成为系统的管理制度,即“泰勒制”。他一生活的专利100多种,1902年获“埃利奥特.克雷森奖章”。1906年,他曾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主席,并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和霍巴特学院的荣誉博士学位。 <2>主要贡献 A科学管理原则 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效率 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 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B 精神革命 科学管理不仅是将科学化、标准化引入管理,更重要的泰勒所

倡导的精神革命是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许多人认为雇主和雇员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而泰勒所提的科学管理却恰恰相反,它相信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对于雇主而言,追求的不仅是利润,更重要的是事业的发展。而正是这事业使雇主和雇员相联系在一起,事业的发展不仅会给雇员带来较丰厚的工资,而且更意味着充分发挥其个人潜质,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雇主和雇员双方互相协作,才会达到较高的绩效水平,这种合作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即“将蛋糕做大,然后大家都能多分一点”。 科学管理是一场重要的精神革命,每个人都要对工作对同事建立起责任观念;每个人都要有很强的敬业心和事业心。 <3>局限性 泰勒单纯从经济人假设出发,认为企业家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工人只是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工资收入。这就忽略了人的动机的多面性。他一机械的模式看待员工,他们把员工看成进行一定生产作业生产工具——活的机器。科学管理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科学管理却是万万不能的。 二组织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 (一)亨利.法约尔 <1>人物简介 法约尔是欧洲一位杰出的经营管理思想家,被称为“一般管理理论之父”。泰罗制在科学管理中的局限性主要是由法约尔加以补充的。

中国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与趋势.doc

中国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与趋势 摘要:西方管理学经历了百年的发展有着清晰的发展路径形成了完善的研究体系,而中国的管理学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不足,文章就中国管理学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展望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西方管理学;中国管理学 1西方管理学百年发展 20世纪初,美国工程师泰勒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自此,管理学也作为一门科学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人们开始关注管理的科学性,取代之前经验管理。管理学经过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管理理论丛林”,新的管理理念,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工具不断涌现,为管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财富。 西方管理学百年发展经历了较清晰的发展路径,分别为科学管理发展阶段、行为科学管理发展阶段、“管理丛林”发展阶段和以企业文化理论为标志的“软管理”阶段[1]。虽然发展阶段应如何划分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但不难看出管理学的发展路径是从关注科学与效率逐渐向“以人为本”这个方向发展。 西方管理学通过各个学派学者的共同努力,在科学管理、行为管理、文化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科学管理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为泰勒、法约尔、韦伯,三人分别从个人、组织、社会三个不同角度诊释,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派生出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以运筹学和数学模型为研究基础的管理科学学派,以孔茨为代表的管理过程学派以及以卡斯

特为代表的系统管理学派;行为管理学派主要包括以梅奥为奠基人的行为科学学派,以马斯洛、麦格雷戈等人为代表的个体行为学派,以卢因为代表的团体行为学派以及组织行为学派和管理伦理学派;文化管理学派包括以德鲁克为代表的管理实践学派,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战略管理学派,起源于权变管理学派的变革管理学派,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组织文化学派以及随着信息社会和新经济发展而形成的知识管理学派[2]。 2中国管理学的发展与问题 根据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历程,中国管理学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年前的“管理学萌芽”期;第二个阶段是1949—1978年的“管理学初步形成”阶段;第三个阶段是1979年至今的“融合发展与创新”阶段[1]。1978年以前,中国社会经历了资本主义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转变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对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不断变化,并未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学发展体系。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不断完善,管理学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好时机。管理学教育体系不断健全,研究机构不断扩展,学位教育多样化发展,对外交流不断增多,管理学重要奖项相继设立[3]。 在管理学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许多问题也相继出现。第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管理学的西化忽视自身发展。在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过程中,比照西方的模式开设了一系列诸如MBA ,EMBA ,MPA等教育模式;在人才选拔过程中,海归博士和有国外访学经历的人更受关注;在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方面均是美国的翻版;管理学主流学术刊物全盘西化现象亦是严重[4]。第二个问题是缺乏对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关注。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国学与国运”讲座上说:“中国改革开发三十年的发展创造了

管理学派

管理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 ◎<行为科学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信息中心学派> ◎经理角色学派> ◎<政治经济学派> ◎<组织文化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又称数理学派或运筹学派,是二战之后在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学者伯法(E. S. Buffa),其代表作为《现代生产管理》。 管理科学学派主要是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对管理进行定量分析。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决策等几个方面都可以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合乎逻辑的计算和分析,求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主张减少决策的个人艺术成分和主观随意性,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决策的过程就是建立和运用数学模型的过程。由于计算机在处理大量数据和信息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 该学派主张,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即用数学符号和数学关系式表示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通过定量分析,为选择最优方案提供数量上的依据,以达到组织的目标。他们认为,管理科学就是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将这些模型通过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实践中。 5 ※<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称管理职能学派,是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首先提出的。这一理论是在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孔茨和奥唐奈在仔细研究这些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项,而把协

法约尔对现代管理学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提出了管理的五要素说,即

1.“一般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对管理学的主要贡献有哪些?他的管理思想对你有何启发意义? 法约尔对管理学发展的主要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揭示了管理的本质 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用了两个不同的法文词来表示。他认为,“经营”的意思是指导或引导一个组织趋向一个目标,它包括六种活动,即: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而作为这六种活动中的一种,“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种要素构成,“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将管理定义为这五个要素正是法约尔最主要的贡献之一。 (二)提出了管理的14条原则 1.劳动分工 2.权力和责任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人员的报酬 8.集中 9.等级系列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的稳定13.首创精神14.人员的团结。 (三)阐述了进行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在法约尔时代,各学校还没有开设管理方面的课程,企业领导者、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只能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从事管理工作。由于每个人的客观条件不一样,每个管理人员都按照自己的思想、原则和方法行事,没有一种科学统一的、能为公众普遍接受的理论和原则,因而“在工厂、军队、家庭和国家机构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在同一原则的名义下极为矛盾的做法”,这就非常有必要尽快建立一种系统的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理论。 不仅如此,法约尔还非常强调进行管理教育的必要性。他说在:“当人们有成效地尽最大努力推广和改进技术知识的时候,我们的工业学校在为未来的领导者提供商业、财务、管理和其他职能知识方面,却什么都没做”,“实际上,管理能力也应该像技术能力一样,首先在学校,然后在车间里得到”。学校教育,尤其是在大学或学院开设管理课程,是研究和传授管理理论的绝好方法,因为“管理是所有人类组织(不论是家庭、企业、政府)都有的一种活动。由于管理是普及各个领域的,所以管理的一般知识对每一个人都是有益的,应该在各院校中传授”。 他的管理思想告诉我们: 一、注重计划管理,明确目标定位 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关键即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根据现代管理的计划职能来确立幼儿园的目标定位。我们在制定计划时要注意四个方面: 1、政策性与延续性

法约尔的介绍

法约尔的介绍 1841年,法约尔出生在法国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1856—1858期间,他就读于里昂公立中等学校,1858一1860年期间,他就读于圣艾蒂安国立矿业学院。1860年毕业后,他进入科门特里富香博公司担任工程师,并显示出他的管理才能。1868年,当该公司的财务状况极为困难,公司几乎濒于破产时,法约尔被任命为总经理。而到1918年法约尔77岁退休时,公司的财务状况已极为良好。 总的来说,法约尔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860—1872年间的十二年。在这一阶段,法约尔作为一个等级较低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主要关心的是采矿工程的事情,特别是防止火灾危险的事。在此期间,他于1866年被任命为科芒特里矿井矿长;第二阶段1872—1888年的十六年,他被提升为经理,领导一批矿井。在这个阶段,他主要考虑的是决定这些矿井的经济情况的因素。这样,他不仅要从技术方面考虑,更要从管理和计划方面考虑,促使他对管理进行研究; 第三阶段是1888—1918年的三十年。1888年,当公司处于破产边缘时,他被任命为总经理,并按照自己关于管理的思想和 理论对公司进行了改革和整顿,关闭了一些经济效益不好的冶金工厂,并吸收资源丰富的新矿来代替资源枯竭的老矿,他于1891年吸收布列萨克矿井,1892年吸收了德卡斯维尔的矿井加工厂并把新的联合公司命名为康曼包公司。1900他吸收了东部煤区的莱得莱维尔矿井,并克服了种种困难,把原来濒于破产的公司整顿得欣欣向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领导的公司为战争提供了大量资源。公司培养了一批管理、技术和科学上的骨干力量,当法约尔75岁退休时,该公司已能在财务和经营上立于不败之地,至今仍是法国中部最大的采矿和冶金集团的一部分。第四阶段是1918—1925年的七年。 在科芒特里公司工作期间,法约尔就开始了管理的研究工作。1900年,他向“矿业和冶金协会”的会议提交了论行政管理的论文,开始系统地阐述他的行政管理的思想。在1908年的矿业学会五十周年大会上,他提交了论文《论管理的一般原则》;1916年,他在矿业学会公报上,发表了著名的管理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从1918年退休后到1925年去世这段时间里,法约尔致力于普及自己的管理理论。在这时期,他主要从事两项工作。第一项是创办一个管理学研究中心。这个中心每周都要举行一次有作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工程师、政府官员和实业界人士参加的会议。法约尔的许多权威著述都是在这里逐步形成的。第二项工作是试图说服政府对管理原则多加注意。1921年,他的《论邮电部门行政改革》的小册子出版;同年他在《政治与国会评论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国家在管理上的无能》的重要论文。1923年在布鲁塞尔举行第二次国际管理科学会议,法约尔是这次会议的领导之一。在1924年国际联盟代表大会期间,

伯法的管理科学学派(1975)

伯法的管理科学学派(1975) 埃尔伍德·斯潘赛·伯法是西方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任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管理研究院,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代表作是《现代生产管理》(1975)。《生产管理基础》是伯法根据《现代生产管理》改写的,简明易懂,曾被《哈佛商业评论》推荐为经理必读书目。 管理科学学派是泰勒管理学派的继续和发展,是近年来在西方管理学界形成的。有时人们把数理学派、决策学派和系统学派统称为管理科学学派。这个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式与程序的系统,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的答案,以达到企业的目标。所以,所谓管理科学就是制订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式,并把这种模式通过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管理之中。其主要特点为: 1.力求减少决策的个人艺术成分。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他们将众多方案中的各种变数或因素加以数量化,利用数学工具建立数量模型研究各变数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一个用数量表示的最优化答案。决策的过程就是建立和运用数学模型的过程。 2.各种可行的方案均是以经济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例如成本、总收入和投资利润率等。 3.广泛地使用电子计算机。现代企业管理中影响某一事务的因素错综复杂,建立模型后,计算任务极为繁重,依靠传统的计算方法获得结果往往需要若干年时间,致使计算结果无法用于企业管理。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运算的速度,使数学模型应用于企业和组织成为可能。

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组织的基本看法。他们认为组织是由“经济人”组成的一个追求经济利益的系统,同时又是由物质技术和决策网络组成的系统。2.关于科学管理的目的、应用范围、解决问题的步骤。它们的目的就是通过科学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之中。应用范围着重在管理程序中的计划和控制这两项职能。解决问题的步骤分:(1)提出问题;(2)建立数学模型;(3)得出解决方案;(4)对方案进行验证,(5)建立对解决方案的控制;(6)把解决的方案付诸实施。3.关于管理科学应用的科学方法。这主要有线性规划、决策树、计划评审法和关键线路法、模拟、对策论、概念论、排队论。4.管理科学应用的先进工具,这里主要是指计算机。 管理科学学派借助于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研究管理问题,重点研究的是操作方法和作业方面的管理问题。现在管理科学也有向组织更高层次发展的趋势,但目前完全采用管理科学的定量方法来解决复杂环境下的组织问题还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管理科学学派一般只研究生产的物质过程,注意管理中应用的先进工具和科学方法,不够注意管理中人的作用,这是它的不足之处。 伯法在论述中以适宜的方法探讨了生产系统的设计和运转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他提出:在一定生产系统中,成功的管理依赖于计划、关于实际情况的信息系统、管理者对需求、库存状况、进度、质量水平、产品和设备革新等方面的变化所作出的决定。因此,管理者需要在决策理论的指导下作出合理的决定,管理科学学派试图建立一个坚定地植根于数学和科学以及现实世界的决策逻辑结构。 生产系统中所产生问题的性质,要求两种主要类型的决策,一种是长期决策,它关系到生产系统的设计,例如产品的选择和设计、设备和生产过程的选择、加工对象的生产设计、作业设计、生产系统的地址选择、设备平面布置等。另一种

法约尔管理思想的当代意义和价值-11页文档资料

法约尔管理思想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摘要: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是西方古典管理思想的重要代表, 其管理 思想是以后各种管理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他的五大管理职能为管理科学提供了理论框架, 来源于实践经验的十四项管理原则迄 今仍然闪烁着光芒。他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理论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将从知识经济和行政领导方面浅析法约尔管理思想在当代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 法约尔管理职能管理原则当代意义 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杰出代表亨利·法约尔,在1925年出版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 系统地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理论。这本书是他一生管理经验与管理思想的总结,他认为他的管理理论虽然是以大企业为研究对象,但除了可应用于工商业之外,还适用于政府、教会、慈善团体、军事组织以及其他各种事业。所以,人们一般认为法约尔是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一、法约尔管理理论的重大贡献 (一)企业经营的六大职能 法约尔首先提出了经营与管理的区别, 通过对经营和管理这两个概 念进行比较,法约尔揭示了管理的定义和本质。他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营是“指导和引导一个组织去达到一个目标”,经营行为包括六种职能活动,即技术职能、经营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和管理职能。任何企业都存在着这六种职能。而管

理职能则只是这六种职能中的一种,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必备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宏观职能。他还认管理具有普遍性, 并提出适合于人类一切组织的较全面的、综合的管理理论。法约尔提出的五大管理职能, 奠定了管理职能理论的主要思想基础。什么叫管理?法约尔认为“管理, 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二) 管理职能的五大操作技术 1、计划。就是预测未来,并制定行动计划。科学的管理,必须作出判断,对未来和未来的规则制定活动,计划维持一个统一,灵活,连续,准确的和前瞻性等等。“制定行动计划是每个企业最重要( 也是最艰难) 的工作之一。它牵涉到所有的部门和所有的职能, 特别是管理职能。”因此他要求管理人员要尽可能准确预测企业未来的各种事态,确定企业的目标和完成目标的步骤,既要有长远的指导计划,也要有短期的行动计划。 2、组织。即确定执行工作任务和管理职能的机构,由管理机构进一步确定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机器、物资和人员。法约尔对组织的任务和组织的架构组成、机构与成员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他引用几何级数的数字表明社会组织的一般发展形式,不同等级领导者所领导的数目要受限制,社会组织也有它的界限。他还认为不同发展程度的社会组织的组成形式具有相相似性,各类组织中人的因素的重要性也有相似性。 3、指挥。即对下属的活动给以指导,使企业的各项活动互相协调配合。管理人员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全面了解企业职工的情况及职工与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一般管理十四条原则)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是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在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出版)中阐述的管理理论。 一般管理理论的简介 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法国人,早期就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并长期担任企业高级领导职务。泰勒的研究是从“车床前的工人”开始,重点内容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效率。法约尔的研究则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出发的,以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他认为,管理理论是“指有关管理的、得到普遍承认的理论,是经过普遍经验检验并得到论证的一套有关原则、标准、方法、程序等内容的完整体系”;有关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公私企业,也适用于军政机关和社会团体。这正是其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石。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是西方古典管理思想的重要代表,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该学派将法约尔尊奉为开山祖师),也是以后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重要依据,对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历程均有着深刻的影响。管理之所以能够走进大学讲堂,全赖于法约尔的卓越贡献。一般管理思想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强,对管理五大职能的分析为管理科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构架,来源于长期实践经验的管理原则给实际管理人员巨大的帮助,其中某些原则甚至以“公理”的形式为人们接受和使用。因此,继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之后,一般管理也被誉为管理史上的第二座丰碑。 [编辑] 一般管理理论的思想精要 [编辑] 一、区别经营和管理 法约尔区别了经营和管理,他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管理包括在经营之中。通过对企业全部活动的分析,法约尔将管理活动从经营职能中提炼处理,成为经营的6项职能,即企业的全部活动可以分为以下6种: ?(1)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加工)。 ?(2)商业活动(购买、销售、交换)。 ?(3)财务活动(筹集和最适当地利用资本)。 ?(4)安全活动(保护财产和人员)。 ?(5)会计活动(财产清点、资产负债表、成本、统计等)。 ?(6)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当代管理理论的各主要流派的

当代管理理论的各主要流派的 特征以及发展 管理活动源远流长,人类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从管理实践到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则是一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回顾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了解管理先驱对管理理论和实践所作的贡献,以及管理活动的演变和历史,这对每个学习管理学的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一般来说,管理学形成之前可分成两个阶段: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开始到18世纪)和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管理学形成后又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出现前)、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和当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编辑本段]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人类为了谋求生存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管理活动和管理的实践,其范围是极其广泛的,但是人们仅凭经验去管理,尚未对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理论。早期的一些著名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大都散见于埃及、中国、希腊、罗马和意大利等国的史籍和许多宗教文献之中。[编辑本段]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 18世纪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以机器为主的现代意义上的工

厂成为现实,工厂以及公司的管理越来越突出,管理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地被涉及,管理学开始逐步形成。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大卫·李嘉图(1772—1823)等。亚当·斯密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创始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国富论》。亚当·斯密发现,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从事某种专项操作,便于提高技术熟练程度,有利于推动生产工具的改革和技术进步,可以减少工种的变换,有利于劳动时间的节约,从而提出了分工理论。大卫·李嘉图是英国资产阶级金融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者和完成者,1817年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出版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编辑本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企业的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其间,在美国、法国、德国分别活跃着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师,即科学管理之父泰罗(F.W.Taylor,1856-1915)、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H.Fayol,1841-1925)以及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M.Weber,1864-1920)。 泰罗重点研究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科学管理的关键在于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为此,泰罗提出了任务管理法和配备“第一流”的工人。法约尔对组织管理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提出了管理过程的职能划分理论,他在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阐述了管理职能的划分,法约尔认为管理的五大职能是计划、组织、

(完整版)管理学派分类

管理学派分类 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又称数理学派或运筹学派,是二战之后在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学者伯法(E. S. Buffa),其代表作为《现代生产管理》。 管理科学学派主要是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对管理进行定量分析。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决策等几个方面都可以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合乎逻辑的计算和分析,求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主张减少决策的个人艺术成分和主观随意性,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决策的过程就是建立和运用数学模型的过程。由于计算机在处理大量数据和信息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 该学派主张,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即用数学符号和数学关系式表示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通过定量分析,为选择最优方案提供数量上的依据,以达到组织的目标。他们认为,管理科学就是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将这些模型通过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实践中。5 ※<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称管理职能学派,是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首先提出的。这一理论是在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孔茨和奥唐奈在仔细研究这些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项,而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作为五项职能有效综合运用的结果。孔茨利用这些管理职能对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和阐述,最终得以建立起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特点是将管理理论同管理人员所执行的管理职能,也就是管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无论组织的性质多么不同,组织所处的环境有多么不同,但管理人员所从事的管理职能却是相同的,管理活动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职能逐步展开和实现的过程。因此,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的职能作为研究的对象,他们先把管理的工作划分为若干职能,然后对这些职能进行研究,阐明每项职能的性质、特点和重要性,论述实现这些职能的原则和方法。 该学派对后世影响很大,许多管理学教科书的内容都是按照该学派的理论架构编排的,另外,该学派确定的管理职能和管理原则,为训练管理人员提供了基础。 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管理学》是孔茨与奥唐奈合著的一部著名的管理学著作,是西方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也奠定了孔茨作为管理过程学派代表人物的学术地位。. 5 ※<行为科学学派> 行为科学学派 行为科学学派是在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学派研究的内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启示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启示 1.经营与管理、经营层与管理层不能混淆,管理能及格层级也不能混淆。 法约尔在自己的一般管理理论中第一次明确了管理的概念。他对管理概念的界定,正是从区分经营和管理开始的。他指出,管理和经营有所不同,经营是知道或引导一个组织趋向于一个目标,由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构成,而管理只是构成经营的六种活动之一,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要素,这五大要素同时也是管理的五大职能。尽管他退经营概念的界定很精当,但它能把经营和管理区分开来,富有启发性。在我国,很长时间曾把经营和管理混同使用,并由司对经营层和管理层也混淆不分,一直影响到正常的行权尽责,限制了企业活动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现代管理工作必须具备合理的管理能级。合理的管理能级应当按一定的层次来构建,具有稳定的组织形态。一般而言,需包括经营层、管理层、执行层和操作层这四个基本层次。四个层次的责、权、利都有所不同。如果管理能几个层次混淆不清,那各司其职、各行其权、各得其利、各获其荣的有效管理就无法形成。只要分清经营层与管理层的权、责、利,分清管理能级各层次的权、责、利,那我们管理工作中的混乱和低效。肯定会大为减少。 2.个人权力是职位权力必不可少的条件,每一个管理者都必须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个人权力。 法约尔根据自己的管理经验总结了十四项管理原则,他认为这些原则是他赖以成功的基石。他总结的第二条原则为“权力与责任”原则。他认为,权力是发布命令的权柄和强迫别人服从的力量,责任是权力的必然结果和重要的对等物,行使权力就必然产生责任,职位权力是由职位产生的,与个人能力无关,二个人权利来源于个人的智慧、经验、品德和领导能力。在谈到这职位权力与个人权力的关系时,他明确指出,个人权力是职位权力必不可少的条件。也就是说,一个管理者必须同时具备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如果他不具备应有的个人权力,那他所拥有的职位权力的有效行使将大受影响,他也就不能成为一个行权尽责的称职的管理者。从我国实际情况看来,不少管理者对自己应当具备个人权利一直缺乏必要的、充足的认识,对培养和提高个人权利当然也就不会重视。那些在任的管理者中缺乏个人权利者不乏其人,缺乏个人权力,也就是缺乏赢得下属拥护和支持的智慧、经验、品德及领导能力。得不到下属的拥护和支持,职位权力又怎么能为下属所接受,发挥应有的作用呢?因此,现代管理者应该反省自我,从现在做起,切实培养和提高自己的个人权利,为自己职位权力的更好运用,为更好地行权尽责打下良好基础。 3.完善政府经济职能,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切忌企业的“头头太多”、“婆婆太多”。 法约尔主张,一个职工在任何活动中应当只接受一个上级领导的命令,这就是他的“命令统一原则”。接着,他又提出了“指挥统一原则”,认为具有同一目的的集体活动,只能在一个领导和一个计划下进行。他认为,这两条原则对于维系秩序、统一行动和集中力量都是必不可少的。从我国过去的管理实践来看,命令不统一、指挥不统一的情形时有发生,企业界对“头头太多”、“婆婆太多”的诸多抱怨便是这一情形的正是写照。而由于“头头太多”、“婆婆太多”造成的管理混乱和低效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市场主体。企业有计划经济中政府的费用一跃成为市场经济中独立的市场主体,离不开政府经济职能的完善,离不开政府与企业关系的理顺。 4.合理配置资源,人与物各得其所,“秩序”井然。

从科学管理学派到行为科学学派

第七章:从科学管理学派到行为科学学派 第一节:行为科学学派的先驱人物: 一、福莱特(Foggtt,Mary P.1868年一1933年){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将军:三军参 谋长} 福莱特是美国的管理学家和政治哲学家。她开始主要是学哲学的,但她有着广泛的兴趣,对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社会心理学和成人教育等都有兴趣,并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她的主要著作有:《新国家》(1920年)。《动态的管理》(1941年)、《自由和协作》(1949年)等。 福莱特的价值和后来的命运。 福莱特学说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四点:①通过利益的结合来减少冲突;②变服从个人权力为邮形势规律;③通过协作和控制来达到目标;④领导的基础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相互影响。在这些问题上,她的观点主要如下。 1、通过利益的结合来减少冲突 社会组织内部总是有冲突存在的。处理冲突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压服的方法。 第二种,妥协的方法。 第三种,利益结合的方法。这就是把冲突双方的利益结合起来, 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解决办法,通常需要引人某些新些新事物,这些新事物可能是一 种启发性的思想或见解,但更经常的是,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利益结合的最大障碍在于人们对它缺乏思想准备和训练。利益结合的解决办法比较困难,需要智慧、识别力和创造力。但必须用这种方法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福莱特的“利益结合原则”同泰罗的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相似。有些学者认为它是理想主义的,无法实现。但也有人认为它是有启发性的。如循此思路前进,对于冲突的解决是有帮助的。 2.变服从个人权力为遵循形势规律 为了实现“利益结合原则”,人们必须重新考虑他们对权威和权力的看法。要用“共同的权力”来代替“统治的权力”,用共同行动来代替赞成和压制。福莱特提出的克服办法是,使命令‘非人格化”,变服从个人命令为遵循“形势规律”。形势规律的基本原理是以科学管理的下述论点为基础的:在泰罗的职能管理中,人们服从的是经过研究确定的事实,而不是由某一个人的权责所决定的。如果权威是由职能产生的,那就同等级制度和地位没有关系。 3.通过协作和控制来达到目标 除非在一个特定形势中的全部要素(人和物资)是团结协作的,控制就不可能实现。控制的基础在于自我指挥的各个个人和群众认识到共同的利益,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控制,以便达到这个共同目的。 关于协作的四条基本原则是:①协作是涉及一种形势中全部要素的相互作用的因素; ②协作由全部有关负责人的直接接触形成;③协作要在早期阶段进行;④协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四条原则所达到的结论是:组织就是控制;组织和协调的目的是保证达到可控制的成果;协调达到团结,团结就是控制。 4.领导的基础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相互影响 领导不应以权力为基础,而应以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在形势中的相互影响为基础。 领导者的首要任务是确定组织的目标。他要使下属知道,所要实现的不是他个人的目

当代管理理论的9大主要流派以及其趋势

一、当代管理理论的9大主要流派以及其趋势 ●管理过程学派:管理是一个过程,可以通过分析管理职能对管理进行剖析;可以根据管理经验总结出一些基本管理原理;可围绕基本原理开展研究,以确定其实际效用,增大其作用和适用范围;如同医学和工程学,管理是一种可依靠原理的启发而加以改进的技能;管理的基本原理像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一样可靠,违背管理原理会造成损失;管理者的环境和任务受各种因素影响,管理理论也从其他学科中吸取营养 ●社会系统学派:人在社会中会遇到各种相互冲突的力量,要找到恰当的平衡,把各种差异结合起来,从而避免极端化。管理人员的职责在于使各种冲突的力量、各种不同的需要和目的得以维持一种恰当的平衡。管理人员有些什么职能以及如何行使管理职能,是由组织的本质、特征和过程决定的。组织中人的行为由决策和作业两部分组成,组织的决策过程是管理的重点(在这方面社会系统学派的继承和发展者西蒙等人的观点更为突出) ●决策理论学派: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西蒙等人对管理决策特别重视,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他们将决策分为4个阶段:收集情报、拟定计划、选定计划、评价计划,特别强调信息联系在决策中的作用。他们提出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被认为是较为实际可行的理论。他们将社会系统力量与心理学、行为科学、系统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结合起来考察人们的思维过程,并分析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及其有关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的运用 ●系统管理学派: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范畴及一般原理,全面分析组织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的人造系统,是一个受环境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系统。组织不仅本身是一个系统,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系统的分系统,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取得动态平衡 ●数量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数量学派):注重定量模型的研究和应用,认为管理就是利用数学模型和程序系统来表示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职能活动合乎逻辑的过程,通过对各种数据做出最优的解答,实现管理目标。由于该学派是由新理论、新方法与科学管理理论的结合而逐渐形成的以定量分析为主要方法的学派,因此它是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拓展

管理学派——权变理论学派

进入七十年代以来,权变理论在美国兴起,受到广泛的重视。权变理论的兴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不安,经济动荡,政治骚动,达到空前的程度,石油危机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所处的环境很不确定。但以往的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主要侧重于研究加强企业内部组织的管理,而且以往的管理理论大多都在追求普遍适用的、最合理的模式与原则,而这些管理理论在解决企业面临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时又显得无能为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再相信管理会有一种最好的行事方式,而是必须随机制宜地处理管理问题,于是形成一种管理取决于所处环境状况的理论,即权变理论,“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 权变理论认为,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该学派是从系统观点来考察问题的,它的理论核心就是通过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来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其代表人物有卢桑斯、菲德勒、豪斯等人。 美国学者卢桑斯(F.Luthans)在1976年出版的《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一书中系统地概括了权变管理理论。他认为: 一、权变理论就是要把环境对管理的作用具体化,并使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 二、环境是自变量,而管理的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 这就是说,如果存在某种环境条件下,对于更快的达到目标来说,就要采用某种管理原理、方法和技术。比如,如果在经济衰退时期,企业在供过于求的市场中经营,采用集权的组织结构,就更适于达到组织目标;如果在经济繁荣时期,在供不应求的市场中经营,那么采用分权的组织结构可能会更好一些。 三、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权变关系。 环境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社会、技术、经济和政治、法律等所组成;另一种是由供应者、顾客、竞争者、雇员、股东等组成。内部环境基本上是正式组织系统,它的各个变量与外部环境各变量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权变理论学派同经验主义学派有密切的关系,但又有所不同。经验主义学派的研究重点是各个企业的实际管理经验,是个别事例的具体解决办法,然后才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作些概括;而权变理论学派的重点则在通过大量事例的研究和概括,把各种各样的情况归纳为几个基本类型,并给每一类型找出一种模型。所以它强调权变关系是两个或更多可变因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权变管理是一种依据环境自变数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因变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的对当时当地最有效的管理方法。 应当肯定地说,权变理论为人们分析和处理各种管理问题提供了一种十分有用的方法。它要求管理者根据组织的具体条件,及其面临的外部环境,采取相应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灵活地处理各项具体管理业务。这样,就使管理者把精力转移到对现实情况的研究上来,并根据对于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从而有可能使其管理活动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加有效。所以,管理理论中的权变的或随机制宜的观点无疑是应当肯定的。同时,权变学派首先提出管理的动态性,人们开始意识到管理的职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往人们对管理的行为的认识大多从静态的角度来认识,权变学派使人们对管理的动态性有了新的认识。 但权变学派存在一个带有根本性的缺陷,即没有统一的概念和标准。虽然权变学派的管理学者采取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从中概括出若干基本类型,试图为各种类型确认一种理想的管理模式,但却始终提不出统一的概念和标准。权变理论强调变化,却既

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数理学派) 背景 管理科学学派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 的实质;是反对凭经验、直觉.主观判断进行管理,主张用最好的方法、最少的时间和支出,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和最大的效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解决国防需要产生了"运筹学" ,发展了新的数学分析和计算技术,例如:统计判断、线性规划、排队论、博弈论、统筹法、模拟法、系统分析等。这些成果应用于管理工作就产生了"管理科学理论" 代表性人物 埃尔伍德·斯潘赛·伯法 著作 《生产管理基础》 观点 一、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各项活动都要以经济效益的好坏作为评价标准。 二、组织是由“经济人”组成的追求经济利益的系统,同时又是一个由物质技术和决策网络 组成的系统。要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并通过电子计算机求解,应用于管理,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三、依靠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范围的扩大、决策问题的复杂化、方案选 择的定量化,使得企业管理活动中影响某一事物的因素变得错综复杂。建立模型后,计算任务极其繁重,要求及时处理大量数据并提供准确信息,而这些只有依靠电子计算机才成为可能。 四、强调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如运筹学、系统分析、概率论等。 成就 一、使复杂的、大型的问题有可能分解为较小的部分,更便于诊断、处理; 二、制作与分析模式必须重视细节并遵循逻辑程序,这样就把决策置于系统研究 的基础上,增进决策的科学性; 三、有助于管理人员估价不同的可能选择,如果明确各种方案包含的风险与机会, 便更有可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局限 一、管理科学学派的适用范围有限,并不是所有管理问题都是能够定量的,这就 影响了它的使用范围。例如,有些管理问题往往涉及许多复杂的社会因素,这些因素大都比较微妙,难以定量,当然就难以采用管理科学的方法去解决。 二、实际解决问题中存在许多困难。管理人员与管理科学专家之间容易产生隔阂。 实际的管理人员可能对复杂、精密的数学方法很少理解,无法做出正确评价。而

个管理学派

十一个管理学派 概述: 管理世界在不断发生变化,每天都有新的管理问题和管理理论出现,对管理的本质的认识会直接决定一个管理者的管理风格并影响其管理效果。哈罗德?孔茨是当代最著名的管理学家之一,他把管理提升到了一个艺术的高度,将管理定义为“通过他人完成任务的机能”。哈罗德?孔茨在1980年5卷2号《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了《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认为此时的管理学主要学派已经达到十一个,即经验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孔茨的这篇文章,和他1961年12月发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一般被看作对管理学体系较全面的概括。《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是孔茨在完成《管理理论的丛林》的19年后,观察异彩纷呈的管理学派,指出了更加繁荣茂盛的“管理丛林”。细细品味“管理理论的丛林”,慢慢体会名家流派的经典思想,绝对是一种能够带来满足感与成就感的心灵享受。 一、管理过程学派 1、代表人物: ⑴.法约尔。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 ⑵.詹姆斯?穆尼;美国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学家。其主要著作是《组织原理》 ⑶.拉尔夫?戴维斯,美国管理学家和一些大公司的顾问。1916年在科内尔大学获机械工程学位。他比较强调管理哲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管理哲学才能为企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其主要著作有《工厂组织和管理原则》《采购和储存》《组织和系统中的一些基本考虑》《企业组织和作业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原理》《高层管理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管理哲学》等。 ⑷.哈罗德?孔茨;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早年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以后在美欧各国讲授管理学,并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国的大公司中任咨询工作,曾担任美国管理学会会长,以后在美国加利福利亚管理研究院任管理学的名誉教授。 2、发展过程: 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他认为,管理理论是指有关管理的、得到普遍承认的理论,是经过普遍经验检验并得到论证的一套有关原则、标准、方法、程序等内容的完整体系。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法约尔认为管理的五大职能并不是企业管理者个人责任,它同企业经营的其它五大活动一样,是一种分配于领导人与整个组织成员之间的工作.在法约尔之后,孔茨和奥唐奈里奇在仔细研究这些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项,而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孔茨利用这些管理职能对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和阐述,最终得以建立起管理过程学派。孔茨是管理过程学派的集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