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三步计算

上海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三步计算

上海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三步计算
上海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三步计算

三步计算

用2、4、6、8四张牌算出的得数“24”。

2×6=12 12+8=20 20+4=24

方法一

2×6+8+4 =12+8+4 =20+4 =24

1.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用递等式正确地计算三步式题;

2.能将分步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能结合数状算图,体会计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

练习:

1.把下面三个式子合并成一个式子。

(1) 73+37=110 (2) 72+23=95 (3) 87-78=9 12×110=1320 283-95=188 23-9=14 1320-37=1283 69×188=12972 126÷14=9

4÷2=2 6÷2=3 3×8=24

方法二

6÷(4÷2)×8 =6÷2×8 =3×8 =24

2×6=12 12+8=20 20+4=24

方法三

6×8÷(4÷2) =48÷2 =24

2.按要求完成文字题。

(1) 360加上15与28的积,所得的(2) 24除960减去120的差所得的商乘16,

和被39除,商是多少?积是多少?

分布算:分布算:

①①

②②

③③

列综合算式:列综合算式:

例题1:根据算式画出树状算图并计算。

(1)40×(25+79) (2)3495-15424÷32

试一试:果园里种了160棵桃树,苹果树比桃树多90棵,梨树是苹果树的2倍,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利用树状算图解题)

例题2:爷爷今年84岁,是小明年龄的7倍,爸爸今年比小明年龄的3倍大4岁,爸爸今年几岁?(要求先画算图)

试一试:工程队修一条840米的路,平均每天修35米,修了12天后,剩下的要在10天完成,这10天平均每天修多少米?(要求先画算图)

1.先标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用递等式计算。

(1)(2)36×15-960÷16

(3)(388-179)÷(275÷25) (4)320+35×(30-18)

试一试:先标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用递等式计算。

(1)98+115÷23×26 (2)(3128+1938)÷(312-278) (3)952÷17-966÷23

1.把树状算图补充完整,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

(1)(2)

算式:算式:

2.数字5、4、1、9,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算出“24”。(要求画树状图,列综合算式)

3.先标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用递等式计算。

(1)536-161×5÷7 (2) 3198÷26×5-300 (3)560÷(1000÷25)×50

4.先画树状算图,再列式解答。

(1)实验小学课外兴趣小组中摄影组有12人,比美术组少6人,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2倍,合唱组有多少人?

(2)自行车厂计划每月生产1040辆自行车,实际8个月的产量比计划全年的产量还多960辆,实际每月生产自行车多少辆?

【巩固练习】

1.把树状算图写成综合算式,并计算。

(1)(2)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2.数字8、6、2、3,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算出“24”。(要求画树状图,列综合算式)

3.用递等式计算。

(1)1253+272÷34×32 (2)1301-(84+600)÷12 (3)630+325÷5-52

(4)(91+19)×(38-29) (5)(989+2119)÷37×12 (6)2070÷[(1804-274)÷17]

4.先画树状算图,再列式解答。

(1)工程队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35米,24天完成,实际提前4天完成,实际每天比计划每天多修多少米?

(2)参加羽毛球比赛的女运动员有159人,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的人数的2倍少103人,共有多少名运动员参加本次比赛?

【思考】下次课为期中备考复习,请完成以下各题

1、用分数表示下列涂色部分

● ○ ○ ○

● ○ ○ ○

● ○ ○ ○

()或()()或()

2、单位换算

78000000m2=()km2 34m2=()cm2

4t50kg=()kg 38600m L=()L

90L-750m L=()m L 8t-6t9kg=()kg

3、用四舍五入法填表

4、大数的认识

(1)56980052 读作:

八亿零七百零八万零三十写作:

(2)9270005是()位数,最高位是(),它是有()个百万、()个十万、()个万和()个一组成。

(3)6200600最左边的6在()位上,表示()个(),右边的6在()位上,表示()个()。

(4)由4个“3”、4个“0”组成的一个八位数,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有()个。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一章复习与提高 一、加法和减法 (1)加法: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 ①加数+加数=和 ②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①被减数—减数=差 ②被减数=差+减数 ③减数=被减数—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二、乘法与除法 (1)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①因数×因数=积 ②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①被除数÷除数=商 ②被除数=商×除数 ③除数=被除数÷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三、分数 (1)进一步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能根据直观图的阴影部分写出分数。(2)通过直观图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

(2)我们就来试读这些数:2300――23002――2300230――230023000 (3)一亿五千万写作: 二十六亿零三百万写作: 一百零五亿四千零二十万写作: 七千六百五十亿零五十八万写作: 三)多位数的改写知识点: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 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意义。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二、四舍五入法 四舍五入法:如果被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4),就把尾数都舍去(即“四舍”);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5),去掉尾数后,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即“五入”)。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后面还学习了“去尾法” 以及“进一法”,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 三、平方千米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清楚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转换进率。 1 km2=1000000 m 2 1 m2=100 dm2 1 dm2=100 cm2 四、吨的认识 吨一般形容较重物体,清楚克、千克、吨单位之间的换算。 注意:做填空题经常遇到不同单位的两个量之间的加减计算转换成同一单位的两个量之间的加减计算。 1 kg=1000 g 1 吨(t)= 1000 千克(kg)= 1000000 g 五、从毫升到升 1 L(升)=1000 mL(毫升) 第三章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最新沪教版 四年级 上册 数学 知识点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复习与提高 一、加法和减法 (1)加法: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 ①加数+加数=和 ②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①被减数—减数=差 ②被减数=差+减数 ③减数=被减数—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二、乘法与除法 (1)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①因数×因数=积 ②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①被除数÷除数=商 ②被除数=商×除数 ③除数=被除数÷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三、分数 (1)进一步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能根据直观图的阴影部分写出分数。(2)通过直观图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

(2)我们就来试读这些数:2300――23002――2300230――230023000 (3)一亿五千万写作: 二十六亿零三百万写作: 一百零五亿四千零二十万写作: 七千六百五十亿零五十八万写作: 三)多位数的改写知识点: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 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意义。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二、四舍五入法 四舍五入法:如果被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4),就把尾数都舍去(即“四舍”);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5),去掉尾数后,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即“五入”)。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后面还学习了“去尾法” 以及“进一法”,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 三、平方千米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清楚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转换进率。 1 km2=1000000 m 2 1 m2=100 dm2 1 dm2=100 cm2 四、吨的认识 吨一般形容较重物体,清楚克、千克、吨单位之间的换算。 注意:做填空题经常遇到不同单位的两个量之间的加减计算转换成同一单位的两个量之间的加减计算。 1 kg=1000 g 1 吨(t)= 1000 千克(kg)= 1000000 g 五、从毫升到升 1 L(升)=1000 mL(毫升) 第三章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沪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13年2月

课程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一)关于《课标》的相关内容与要求 本册教材涉及《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中“基本内容”的“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的部分内容,“拓展内容”的“尾数常用处理方法”、“减法运算性质”、“除法运算性质”等内容。《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对本册教材相关内容的要求如下: 1.基本内容 数与运算

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方程与代数 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及活动建议用字母表示常见数量关系初步会用字母表示运算性质。 图形与几何 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及活动建议 垂线与平行线 垂直与平行 初步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线与平行线。画垂线与平行线 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 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及活动建议 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能说出折线统计图的统计内容,会看图比较量的多少 或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简单的 统计分析,并作出判断。 2.拓展内容 拓展1 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及活动建议 尾数常用处理方法通过实例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知道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方法 减法运算性质 的应用利用有关实际问题的两种算法,让学生自己尝试,概括规律

除法运算性质 利用有关实际问题的两种算法,概括规律 的应用 比赛中的数学探索计算比赛总场数的方法 (二)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 1.基本内容 (1)数与运算 ①四则运算(课本第2~5页) ②整数的运算性质(课本第6~8页) ③看谁算得巧(课本第9页) ④解决问题(1)(课本第10~13页) ⑤小数的认识与加减法(课本第15~46页) ⑥解决问题(2)(课本第68~71页) ⑦小数与近似数(课本第72~75页) 利用有关实际问题的两种算法,并结合计算器的使用,让学生自主探索、概 括减法的运算性质、除法的运算性质以及商不变性质,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将这 些运算性质表示出来,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结合生活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利用线段图、树状算图等直观工具,分析 数量关系,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解决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结合商品标价直观认识小数,知道小数与分数的联系,知道小数的组成以及 小数各个的数位及其含义。结合实例学习小数的读写,结合自然数大小比较的有 关内容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在比较小数的大小的学习中,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小数的基本性质。结合实例,使用计算器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的规律,经历观察、推理、总结的过程,获得使用计算器探究数学问题的体验,并能使用这一规律进行 有关的单位换算。 结合实例,类比自然数加减法的相关内容,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逐 步养成比较、类比以及总结概括的能力。 通过实例验证,知道自然数加法的运算定律以及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小数,

2013-2014学年上学期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沪教版)

143 2013-2014学年上学期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沪教版) 1、直接写出结果(6%) 124+123=( ) 1-53 =( ) 76-73+7 4 =( ) ( )+153=154 -( ) = 1 - - =( ) 2、根据算图写综合算式,并用递等式计算。(8%) (1) (2) 3、根据运算定律简便计算下面各题。(16%) 125×32×25 25×404 93×35+93×66-93 1876—(353+576)-247 4、在□内填上适当的数,写出计算过程。(6%) □—256=1256 □×48=5904 2525÷□=25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20320814 11

5、列综合算式计算。(8%) (1)50除150与250的和,商是多少? (2)301减去298的差乘25与8的 和,积是多少? 第二部分 概念部分(共30分) 1.填空:(17%)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3%) 5k ㎡=( )㎡ 2 l -290ml=( )ml 7056kg=7t+( )kg (2)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单位。(3%) 一条蓝鲸约重125( ) 一枚邮票面积约9( ) 一罐可乐有355( ) (3)上海市的总人口约“一千六百七十三万七千五百”人,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人,用“去尾法”凑整到整百万数约是( )人,用“进一法”凑整到整十万数约是( )人。(4%) (4)某型号彩电每台1498元,学校准备买6台这样的彩电,请合理估计一下,李老师大约带( )元钱就够了。(1%) (5)小丁丁画一个半径是4㎝的圆,小胖画一个直径是7㎝的圆,( )画的圆较大。(1%) (6)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涂色部分。(3%) 或 (7) 如右图,(2%) ∠BOC= ∠DOE= A B C D E 30° ……………………………………………………密………………………………封………………………………线……………………………………………………

上海市小学数学四年级(上)期终评估测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小学数学四年级(上)期终评估测试卷 第一部分计算部分(38%) 一.在内填上适当的数。(3%)(每题1分) 136 - 71 = 0 二.根据树状算图,用综合算式算出“?”表示的数。(4%) ? 算式: 三.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就简便计算。(21%)(每题3分) 64 × 125 × 5 25 × 404 (125 -36)× 8 302 + (729 + 98)+ 1271 (437 + 323)÷ 20 × 105 18 × 18 + 81 × 18 + 18 10660 ÷ [ 4 ×(100 - 87)] 四.列综合算式计算。(提示:可画树状算图分析)(10%)(每题5分)(1)16除768的商减去48,差是多少?

(2)2个30相乘的积除以2个30相加的和,商是多少? 第二部分 概念部分(20%) 一.填空。(14%) 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已上报户口)的全国总人口为十三亿三千九百七十二万四千八百五十二人,写作:_________ 人,用“四舍五入法”近似到亿位约是_________ 人,;上海人口有23019148人,读作:___________ 人,用“去尾法”近似到万位约是_________ 人。(4%) 2. 3.某型号实物投影仪每台5980元,学校准备买5台这样的实物投影仪,请合理估计一下,丁老师大约带 元钱就够了。(2%) 4.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涂色部分。(4%) _ 或 _ _ 或 ___ 5.在下面的( )中填入适当的单位。(2%) 上海市的总面积约是6341( ) 一壶水约2800( ) (升或毫升) 二.算一算,填一填。(6%)(题3得2分,其余每小格得1分) 1.5t30kg = _____ kg 12L -1000mL = _____ L 一瓶1500毫升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6杯,每杯可装果汁 ______ 毫升。(2%)

上海四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总复习 第一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2、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3、数位顺序表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5、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写数时,万级亿级上的数都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来补足。 7、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0或8个0去掉加上“万” 或“亿”字就行了。 8、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1、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 2、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3、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4、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5、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6、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7、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 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如1度记做1°。 8、量角和画角要做到“点对点,线对边,再看另一边。0在内数内,0在外数外。” 9、大于0°而小于90°的角叫锐角;大于90°又小于180°的角叫钝角; 直角等于90°;平角等于180°;周角等于360°;1周角=2平角=4直角。10、1小时,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角是30°;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1、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乘两位数的十位数,再乘两数的的个位 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乘整百数,再乘整十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笔算乘法:多位数乘多位数,拿第二个因数的每个数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 数相乘,相乘的结果再相加。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哪个数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所得的积一定要和它自己的数位对齐。 3、积的变化规律: A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N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积也扩大N倍。(N为非0自然数) B一个因数扩大a倍,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就扩大a*b倍。 C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了N倍,另一个因数缩小了N倍,那么它们的积不变。(N为非0自然数)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1、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 线。(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

上海市四年级数学绿色指标测试卷

小学数学试卷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9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1、在计算下面算式时,需要先计算“100+12”的是()。 A. 100+12×4 B. 100+12÷4 C.(100+12)÷4 D. 200-100+12 2、下面圆形()中,涂色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与右图表示的一样。 A. B. C. D. 3、小明今年上三年级,他的身高大约是137()。 A. 毫米 B. 厘米 C. 分米 D. 平方厘米

4、请估计右面这段文字大约有( )个字。 A. 100 B. 300 C. 1000 D. 3000 5、用算式表示3402,可以是( )。 A. 3000+400+2 B. 300+40+2 C. 30+4+2 D. 3+4+2 6、课上老师拿着一个图形说:“这个图形是长方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个图形有3条边 B.这个图形有1个锐角 C.这个图形有3个角 D.这个图形的角都是直角 7、学校买来23本书,每本14元,下边的竖式计算出了23本书的总价,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的结果表示的是( )。 A. 2本书的价钱 B. 3本书的价钱 C. 20本书的价钱 D. 23本书的价钱 8、小强计算200÷4时算成了100÷4,要想得到正确的结果,他还需要把100÷4所得的商再( )。 (注意:请把你本题的思考过程写在答题卡指定的空白处。) A. 乘20 B. 乘2 C. 除以20 D.除以2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复习与提高 2、数与量 3、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4、整数的四则运算 5、几何小实践 6、整理与提高 【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大多同学有了较好的学习习惯,但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需要重点辅导. 本学期,我将在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鼓励,多表扬,积极改进教法,使学生都喜欢上数学。 【教学目标】 (一)复习与提高 1、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 2、初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复习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4、复习两位数乘除的计算。 5、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初步体会到分数“比”的含义。 (二)数与量 1、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和十亿等计数单位及相应的数位,初步掌握数级读写多位数。 2、认识面积单位及进率,认识毫升和升,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把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三)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1、初步学会比较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2、初步学会计算分母在2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四)整数的四则运算 1、认识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初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三步式题,能运用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3、引导学生运用树状算图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五)几何小实践 1、建立圆的概念,能用圆规给出半径、直径画圆。 2、建立射线、直线、角的概念。 3、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上海市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测试(A卷)

上海市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测试(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们,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收获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吧! 一、填空题 (共14题;共36分) 1. (1分)一个平角与一个直角的差,一定是一个________角。 2. (1分)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0倍,那么商就________。 3. (4分)看时钟判断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分) (2018四上·罗湖期末) 下图的梯形中,线段AD和线段________互相垂直;线段AD和线段________互相平行。 5. (1分)∠1=∠2=55°,∠AOB=________°

6. (2分)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________,把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________. 7. (7分)我们学过的角从小到大排列有________角、________角、________角、________角和________角,其中________角是360°,________角是180°. 8. (1分)下面图形中,选出是角的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________ 9. (2分)一个周角=________个平角=________个直角. 10. (4分)口算: 480+210=________100÷25=________ 350÷10=________(100÷25+35)÷1=________ 11. (3分) (2020五上·麻城期末) 横线里填上“>”、“<”或“=”. 3.78÷0.99________3.78 2.6×1.01________2.67.2÷1.3________7 .2×1.3 12. (2分)最小的两位数除最大的三位数商是________,余数是________. 13. (2分)如果4×30+6=126,那么126÷30=________……________ 14. (4分) (2019四下·雨花期末) 按要求在□里填上一个合适的数字. 商是一位数:□14÷24________3□4÷31________ 商是两位数:□65÷94________2□4÷24________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分数》教案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分数》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西师版六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分数乘除法虽然在学习时分为两个单元,但两者密不可分,若分数除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定义,分数除法的计算也是先转化为分数乘法再计算,所以将分数乘除法集中安排进行总复习。 分数乘除法需要复习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及计算,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倒数的意义,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含稍复杂的)等等,这么多的知识点,很显然一节课是难以完成复习。 在复习内容的选择上,教学时把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及用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分数乘除法的核心的、基础的知识作为总复习的内容。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这些数和运算的意义虽然看来很简单,恰恰是学生后继学习的重要基础,学生理解不透,掌握不扎实,就运用不自如,就无法正确解决后面复杂的运算和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加深对分数乘、除法意义的理解,提高分数乘、除法的计算能力,促进学生数的认识与运算的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完善。 2.过程能力与方法: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

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的意识和习惯,对本册所学内容形成认知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教学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能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完成典型问题的解决。教学难点: 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法学法: 引导学生自我回忆,激活学生头脑中已经储存的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通过学生对数的多样化的不同分类中,使学生自主建立数的结构网络,然后让学生重新去品味知识,归纳要点,理清每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达到了深化知识学习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活动过程。我基于这样的理念,本节课尝试建立“建构知识系统”的自主学习模式。借助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模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沪教版上海市四年级数学绿色指标测试卷(一)

小学数学试卷S 一、选择题(共9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1、在计算下面算式时,需要先计算“100+12”的是()。 A. 100+12×4 B. 100+12÷4 C.(100+12)÷4 D. 200-100+12 2、下面圆形()中,涂色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与右图表示的一样。 A. B. C. D. 3、小明今年上三年级,他的身高大约是137()。 A. 毫米 B. 厘米 C. 分米 D. 平方厘米 4、请估计右面这段文字大约有()个字。 A. 100 B. 300 C. 1000 D. 3000

5、用算式表示3402,可以是()。 A. 3000+400+2 B. 300+40+2 C. 30+4+2 D. 3+4+2 6、课上老师拿着一个图形说:“这个图形是长方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个图形有3条边 B.这个图形有1个锐角 C.这个图形有3个角 D.这个图形的角都是直角 7、学校买来23本书,每本14元,下边的竖式计算出了23本书的总价,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的结果表示的是()。 A. 2本书的价钱 B. 3本书的价钱 C. 20本书的价钱 D. 23本书的价钱 8、小强计算200÷4时算成了100÷4,要想得到正确的结果,他还需要把100÷4所得的商再()。(注意:请把你本题的思考过程写在答题卡指定的空白处。) A. 乘20 B. 乘2 C. 除以20 D.除以2 9、下面的图B可以由图A经过()得到。 A. 平移 B. 放大 C. 缩小 D. 旋转 二、填空题(共4小题,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10、测得黑板面的面积是400平方分米,相当于平方米。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数学测试卷

四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终练习卷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________ 一、计算部分:48% 1、直接写出得数:10% 800-480÷2= 425-75-25= 100÷25×4= 600÷25+75= 78+26-78+26= 25×(40-32)= 36×99+36= □÷12=12,□=() 1- 7 8 = 8 15 - 3 15 + 5 15 = 2、根据计算盒画出树状算图,并列式计算:4% 3、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24% 462+216+138+184 48×125×25 (125+12)×8 32×32-32+32×69 15×[7035÷(527-492)] 4、列综合算式计算:10% (1)48与32的和除以它们的差,(2)某数除以20所得的商再加上120,

商是多少?和是720,某数是多少? 二、应用部分:30% 1、工程队修一条长84千米的公路,原计划每天修3千米,实际每天修4千米, 这样可以比计划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2、小胖要读一本书,计划每天读15页,18天可以读完,实际每天读27页,实 际几天可以读完? 3、饲养场有灰兔320只,是黑兔只数的2倍,白兔的只数是灰兔和黑兔只数总和 的3倍,白兔有几只? 4、如下图:小巧从家到学校要走20分钟,她用同样的速度从学校到少年宫走了 12分钟,学校到少年宫的路程是多少米?她又用同样的速度从少年宫到小胖的家,这样小巧从家到小胖的家一共走了多少分? 1600米 ?米 1200米小巧的家学校少年宫小胖的家 5、小胖说:“拿我去年的年龄乘8,再减去11,就是王爷爷今年的年龄,王爷爷 今年6岁。”问:小胖今年几岁?(先画树状算图,再列式计算。)

沪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

沪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 知识点一四则运算(背诵)我要拿100分得分: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0的运算(默写)我要拿100分得分: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 4、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 5、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 知识点三运算定律(默写)我要拿100分得分: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 +c=a+(b+c) 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c=a×c+b×c 或 a×(b+c) =a×b+a×c 拓展:(a-b)×c=a×c-b×c 或 a×(b-c) =a×b-a×c 6、连减:a—b—c=a—(b+c) 7、连除: a÷b÷c=a÷(b×c) 知识点四简便计算一(默写或自己举例子)我要拿100分得分: 一、常见乘法计算: 25×4=100 125×8=1000 二、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三、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50+98+50 488+40+60 =50+50+98 =488+(40+60) =100+98 =488+100 =198 =588 四、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五、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25×56×4 99×125×8 =25×4×56 =99×(125×8) =100×56 =99×1000 =5600 =99000 六、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 65+28+35+72 =(65+35)+(28+72) =100+100 =200

沪教版上四年级数学 口算练习

748-624= 77+315= 398+18= 957-68= 148+21= 252+75= 612-45= 891-39= 83+45= 826+95= 938-670= 342+68= 660÷44= 935÷5= 21×9= 721-165= 88+483= 165÷5= 204÷3= 572+89= 4×57= 838-99= 238÷34= 70×60= 8×62= 648÷81= 91×3= 380-84= 785+301= 40×47= 122÷2= 282+468= 28×6= 445-383= 688÷86= 930÷31=869-170=15×48= 400×()=2000 380+()=800 35×63= 1360÷17= ()×64=1920 ()×8=2608 ()+132=147 ()÷50=8 ()+102=322 42+625= 4416÷96= 766-406= 2610÷87= 395×16= ( )+219=643 6×88= 243+( )=447 3450÷50= ()+19=810 ( )+67=711 391+177= 1408÷( )=22 ()÷42=71 213×68= 328×()=32144 213×34= 517-138= 482×()=39524 2387÷31= 1869÷21= 460÷46= 108+169= 132×11= 356+447= 805-614= 249×( )=4731 129×( )=11610 628+148= 496+220= 4964÷( )=68 ()+77=608 451+187= 179×32= ()-707=256 62+52= 25+825= 17×30= 119×5= 900-399= 816÷4= 156-78= 320÷40= 125×80= 775+25= 24×50= 40×25= 123-83= 0 ÷311= 390÷39= 881+119= 4×250= 651+87= 365-212= ()+75=75 861-()=61 ()-145=145 35×()=350 ()+312=312 ()÷9=81 45×30= 132×3= 1000-910= 816÷8= 236-116= 7200÷40= 25×80= 775+125= 25×50= 4×250= 200-83= 336+8= 120×2= 360÷4= 5400÷60= 0×780= 32×60= 12×30= ( ) ÷4=25 108÷()=3 ()×5=145 750-()=350 ()+260=620 ()×9=81 23×4=

最新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终练习卷 (满分100分 完成时间60分钟)成绩:________ 第一部分(共43分) 1、直接写出结果。11% 16 13+ 16 3= 1— 15 2= ()— 7 3= 7 325+5×20= 2727÷9= 100-58+42= 25×4÷25×4= 150×60= 280 ÷7-40= ( ) ÷4=50 16 4- 4 1+ 16 12= 2、求□中的数,并写出计算过程。6% (1)□+ 357= 537 (2) □÷ 32 = 50 3、用递等式计算。18% (1)(6017+73×4)÷9 (2)936÷[167-(25+64)] (3)125×(18+14)(4)32×(125×25) (5)163×63-63×63 (6)59×99+59 4、列综合算式计算。8% (1)2个10的和去除2个10的积,商是多少? (2)44个25相加的和,被25与11的积除,商是多少? 学 校班 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密--------------------------------封------------------------------------------线------------------------------------------

第二部分(共27分) 1、填空题。15% (1)4700m 2 =( )dm 2 48000kg+50t=()t (2)在下面的括号中填入适当的单位。 一只河马重5( );野生动物园占地面积是2( )。 (3)一个数由6个亿,5个万和9个一组成,这个数是(),读作 ()。 (4)47586009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整万数是( ),用去尾法凑整到整 十万数是( ),用进一法凑整到整百万数是( )。 (5)在○内填上“<”、“>”、“=”。157 ○1511 816○ 9 8 (6)将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的图形是( )。 (7)把8 3 的分母乘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要增加( )。 (8)当时钟显示是三点半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角。(9)用扑克牌7、3、3、6算“24点”,综合算式是:()。 2、判断题:3% (1)93□765≈93万,用四舍五入法凑整,□里最大应填4。( ) (2)从9点到10点,时针旋转了360度。() (3)任意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5个不同点最多能画出10条直线。( ) 3、选择题:3% (1)小明把198×102改写成下列四个算式,其中( )是错误的。 A.200×102-2×102 B.198×100+198×2 C.198×101+198 D.200 ×102+102 (2)一根绳子用去 4 1米,还剩下( ) A. 4 3 B. 4 3米 C. 4 1米 D.无法确定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过圆心的线段就是圆的半径。 B. 两个锐角的的和一定小于一个平角。 C. 把一个圆分成6份,把其中的2份涂色,它表示为 6 2 。 D. 小亚把(★+9)×8算作了★×8+9,结果与原来相差72。4、操作。6%

上海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运算定律

运算定律 思考:不用计算结果,请你指出下面哪道题得数大. 452×458 453×457 54321×12345 54322×12344 1.理解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的内容和字母表达式,能运用交换律验算加法和乘法;2.知道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和字母表达式,能运用乘法分配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3.能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阅读材料:在小学数学竞赛中,常出现一类有规律的数列求和问题在三年级我们已介绍过高斯的故事,他之所以算得快,算得正确,就在于他善于观察,发现了等差数列求和规律. 1+2+3+……+98+99+100 50101 =1+100+2+99++50+51 共个()()() = 101×50 即(100+1)×(100÷2)=101×50=5050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数称为项,第一个数叫第一项,又叫首项;第二个数叫第二项……最后一个数叫末项.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都相等,就称这个数列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的差叫做这个数列的公差.如: 1,2,3,4.…是等差数列,公差为l ; l ,3,5,7,…是等差数列,公差为2; 5,10,15,20,…是等差数列,公差为5. 由高斯的巧算可知,在等差数列中,有如下规律: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第几项=首项+(项-1)×公差 总和=(首项十末项)×项数÷2 根据以上材料计算下面各题: (1) 2+5+8+...+23+26+29; (2)(2+4+6+...+100)-(1+3+5+ (99) 例题1:用简便方法计算:74+128+326+472。

沪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数量关系式 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一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一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一倍数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每级末尾的零不读,每级前面、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二)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三)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四)多位数的改写: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3.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 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五)单位换算: 高级(大)单位→低级(小)单位乘进率 低级(小)单位→高级(大)单位除以进率 长度单位:km,m,dm,cm,mm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 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重量单位:t,kg,g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吨=1000000克 容量单位:L,mL 1 L=1000 mL

上海市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浦东

2012上海四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练习试卷(1) 一、直接写出结果(6分) 50×24= 532+325+268= 345-(189+145)= = 93 92+=-+17374=+-5 28383二、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并写出主要过程)(24分) 628-46+454 164+36÷3×16 (80-1)×125 (49+49+49+49)×250 45×54+45×45+45 25×【364÷(201-173)】  三、列综合算式并计算。(10分) (1)比420少56的数的4倍是多少? (2)52与48的和4与25的积除,商是多少 第二部分(30分) 1、学校为小朋友定制校服。上衣每件42元,裤子每条38元,要定制120套这样的校服,需要付多少元? 2、小亚看一本114页的书,平均每天看12页,看了几天后还剩18页没看完? 3、小巧带了216元去买水果,如果买梨正好可以买18千克;如果买苹果只能买12千克。每千克苹果比每千克梨贵多少元?

4、某车间要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600个,12天完成;实际每天多加工零件120个。实际加工几天完成? 5、小胖和小丁丁从学校出发去相距1200米的博物馆。小胖在上午10:00先出发,小丁丁后出发,结果两个人在上午10:24同时到达目的地。已知小丁丁每分钟比小胖每分钟多走10米。小丁丁比小胖晚出发几分钟? 第三部分(共26分)一、填空。(共17分) 1、13千克=( )克 7升-3000毫升=( )升 2、在下面的括号中填入适当的单位。 (1)一个水杯可以装水约250 ( ) (2)浦东新区的面积约是1210( ) 3.、用分数表示右图中的涂色部分。 或 ) ()() () (4、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观者约73080000人次。73080000读作:( )。 5、浦东新区常住人口约2686000人。2686000用“四舍五入法”凑成整万数约( )人。 6、用墙纸贴34平方米的墙。已知每卷墙纸可以贴5平方米,至少要买整卷的墙纸( )卷。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四数第九讲:文字题 一、复习正推逆推。 1.画出树状算图,并计算。 (1) (2) 2.把小胖今年的年龄乘2,再加上30,最后除以2就是王老师今年的年龄。已知王老师今年26岁,小胖今年多少岁? 3.一个数,加上8,乘以8,减去8,除以8,结果还是8,这个数是多少? 4、小胖、小巧、小亚和小丁丁四人共有图书180本,小胖给小巧6本,小巧给小亚12本,小亚给小丁丁12本,小丁丁给小胖4本,这时四人的图书本数相等。四人原来各有图书多少本?(可画树状算图帮助思考) 二、文字题。

例题1:270除以12加上6的和,商是多少? 试一试:文字题(可用树状图帮助思考)。 (1)1898加上56除4928的商,和是多少?(2)425中减去多少个16后,还余57 ?例2:1792除以32加上89与12的差,和是多少? 试一试: (1)274减去147除49与98的和,差是多少? (2)500减去400与25的商,所得的差的5倍是多少? (3)52与48的和4与25的积除,商是多少? 【巩固练习】1.列综合式计算 (1) 73的4倍减去136与97的和,差是多少? (2) 600除以100减去16与5的积,商是多少?

2.书架上摆放着三层书一共有275本,第三层比第二层的书的3倍多2本,第一层比第二层的2倍少3本.三层书架各摆放着多少本书? 3.甲数是乙数的4倍,如果甲数增大20,乙数增大70,则甲数是乙数的2倍,问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4.1个工人8小时可生产某种零件48个,照这样就算,12个工人要生产432个零件共需几小时? 5.农具厂上半年生产农具1054件,下半年生产的农具比上半年生产的2倍还多98件,下半年比上半年多生产多少件? 6.小胖看一本故事书,开始每天看9页,10天正好看完这本书的一半,以后他每天看15页,正好在借期内看完,这本书借期是多少天? 7.毛巾厂计划30天生产毛巾4050包,现在要提前3天完成任务,平均每天要增产多少包?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练习

四年级数学易错题练习 一、口算: 17×5÷17×5= 27+8-27+8= 100-64+36= 4+21×4+21= 444÷2×2= 535-(135+120)= 25-25÷5= ( )-63=2 1 ( )-45=45 ( )÷45=45 73+27×3= 810÷9-9= 178+179+13 8= 1511+1813+154= 二、竖式计算并验算: 7995÷39= 209×306= 187240÷62= 三、写出计算过程: □×17=0 □÷17=17 17-□=0 □+17=17 四、递等式计算: 861-47+653 861-47-653 808×125 25×444 927-(462-327) 927-(462+327) (25+61)×4 (25×61)×4 384+216+186+104 2070÷[ (1084-274)÷17] 五、文字题: 1、一个数与15的积再加上25,和是190,这个数是多少?(先画树状图,再列综合算式解答) 2、13除2600的商被25除以5的商除,结果是多少? 3、一个数被24除,商35,余20,这个数是多少? 4、18加上330除以15的商,所得的和再乘24,积是多少? 5、96与80的差除它们的和,商是多少? 六、填空: 1、小明在计算 15×(★–6)时,错算成 15×★-6,他算出的数跟正确答案差( )。 2、 2040200 的相邻的整十万数是( )和( )。 3、由 3个千万、16个十万、8个千和9个一组成的数写作( ),读作( ),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万位是( )。 4、 排列顺序: 3吨 65000千克 3000千克60克 300000克 3吨6千克 (从小到大) 800800毫升 801升 799999毫升 800升888毫升 (从大到小) 43,42,92,12 2 (用>把它们连接起来) 5、A × B + A ×C = A ×(B + C), 运用了( )。 6、用一副三角尺拼角,可以拼出( )个不同度数的角。 七、判断: 1、钝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锐角的和小于90度。 ( ) 2、 50÷30的余数与5÷3的余数不相同。 ( ) 3、若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10倍,则商不变。 ( ) 4、若积的两个因数同时扩大3倍,则积扩大9倍。(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