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产品种的概念和相关术语

水产品种的概念和相关术语

水产品种的概念和相关术语

水产品种的概念和相关术语

水产品种的概念和相关术语

1、品种是由同一祖先通过人工选育而来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群体,可用于生产或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

2、原种指取自模式种采集水域或取自其他天然水域并用于养(增)殖生产(栽培)的野生水生动、植物种,以及用于选育种的原始亲本。原种必须具备下列性状:(1)具有供种水域中该物种的典型表型,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2)具有供种水域中该物种的核型及生化遗传性状;(3)具有供种水域中该物种的的经济性状;(4)符合有关水生动、植物的国家标准。

3、良种指生长快、肉质好、抗逆性强、性状稳定和适应一定地区自然条件并用于养(增)殖(栽培)生产的水生动、植物种。良种必须具备下列性状:(1)优良经济性状遗传稳定在95%以上;(2)其他表型性状遗传稳定在95%以上。

4、种群同一物种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一群个体所组成的群集。

5、品系是指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群个体。

6、育种就是应用各种遗传学方法,改造生物的遗传结构,以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品种

术语和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ISO9000:201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最高管理者 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注1:最高管理者在组织内有授权和提供资源的权力。 注2:如果管理体系的范围仅覆盖组织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最高管理者是指组织的这部分的管理者和控制者。 3.2.1组织 为实现其目标,由职能、权限和相互关系构成自身职能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注1:组织的概念包括,但不限于代理商、公司、集团、商行、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股份公司、社团慈善机构或研究机构,或上述组织的部分或组合,无论是否为法人组织,公有或私有的。 3.2.2组织的环境 对组织建立和实现目标方法有影响的内部和外部结果的组合。 注1:组织的目标可能涉及其产品和服务、投资和对其相关方的行为。 注2:组织的环境的概念,除了适用于盈利性组织,还同样能适用于非盈利或公共服务组织。 3.2.3相关方 可影响决策或活动,也被决策或活动所影响,或他自己感觉到被决策或活动所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示例:顾客、所有者、组织内的员工、供方、银行、监管者、工会、合作伙伴以及可包括竞争对手或反压力集团的社会。 3.2.4顾客 能够或实际接受本人或本组织所需要或所要求的产品或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示例:消费者、委托人、最终使用者、零售商、内部过程的产品或服务的接收人、受益者和采购方。 注: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 3.2.5供方 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组织。 示例:制造商、批发商、产品或服务的零售商或商贩。 注1:供方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 注2:在合同情况下,供方有时称为“承包方”。 3.3.1改进 提高绩效的活动。 注:活动可以是循环的或一次性。 3.3.2持续改进 提高绩效的循环活动。 注1:为改进制定目标和寻找机会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利用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数据分析、管理评审或其他方法的持续过程,通常会导致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3.3.3管理 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注1:管理包括制定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 3.3.4质量管理 关于质量的管理。 注:质量管理可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通过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实现这些质量目标的过程。 3.4.1过程 利用输入提供预期结果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 注1:过程的“预期结果”究竟称为输出,产品或服务随相关语境而定。 注2: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他过程的输出,而一个过程的输出又通常是其他过程的输入。 注3: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连续过程也可属于一个过程。 注4:组织中的过程通常在可控条件下进行策划和执行,以增加价值。 注5:不易或不能经济地验证其输出是否合格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特殊过程”

工程材料学题库-钢

工程材料学题库 填空题 1、正确合理的选材一半考虑三个基本原则1使用性能2工艺性能3经济性书P4 2、写出扩大?相区并且可以与?-Fe无限互溶的元素有镍、锰、钴。扩大?相区并且可以与?-Fe有限互溶的元素有碳、氮、铜。写出封闭?相区并且可以与?-Fe无限互溶的元素有铬(Cr)、钒(V)。P7-8 3、Cr是铁素体形成元素,但是在钢中加入了w(Cr)= 18%和Ni元素的时候,却可以促进奥氏体的形成。P8 4、奥氏体层错能越高,易于形成状马氏体,具有孪晶型亚结构。奥氏体层错能越低,易于形成状马氏体,具有位错型亚结构。P11 5、钢中合金元素的强化作用主要有固溶强化、晶界强化、第二相强化和位错强化四种方式。P11 6、晶界强化不但可以提高强度,还可以改善钢的韧性。P12 7、除了Co、Al与金属以外,所有的合金元素都会使马氏体转变温度下降。P21(Co、Al) 8、合金元素Al、Mn对晶粒细化有较好作用。(Al、Mn) 9、细晶强化唯一的在提高强度的同时提高材料韧性的强化方式。(细

晶) 10、向钢中加入Ni元素,可以显着降低钢的T k。(P18 Ni) 11、除了Co、Al以外,所有的合金元素均使马氏体转变温度下降。(P21) 12、按照脱氧程度和浇铸方法可以将钢分为沸腾钢、镇静钢和半镇静钢三类。其中沸腾钢的成材率高但是不适合高冲击以及低温条件下工作。(P33) 13、滚动轴承钢GCr9中碳的铬含量约为 %左右。 14、T8中碳的平均含C量约为 % 。 15、为了改善碳素工具钢的切削加工性能,通常采用的预备热处理是球化退火。 16、T10钢锉刀,通常采用的最终热处理为淬火+ 低温回火 17、1Cr13中铬的平均含量约为 13% 。 18、KTZ700—02牌号中,“700”的含义是最低抗拉强度为700MPa 。 1、以下哪些元素可以使?相区扩大,S点左移,A3线下降。( C )(P19) a、Mn Si、 W b、Cr Si Co

工程材料学总结1

《工程材料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 概论 主要概念 工程材料,结构材料,功能材料,材料的组织、结构,使用性能,工艺性能,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内容要求 1. 工程材料的分类。 2. 工程材料的性能,掌握机械工程中常用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及单位 (σs,σ0.2,σb, δ,ψ,HBS, HRC, HV, ak)。 第二章 材料的结构 主要概念 晶格与晶胞,晶向族、晶面族,单晶体与多晶体,晶粒与晶界,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内容要求 1.立方晶胞中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表示方法 (给出晶面晶向,让你标定出指数;给出指数,让你画出晶面, 晶向)。 2.三种典型金属晶型的原子位置、单胞原子数、原子半径、致密 度、配位数。 第三章 结晶与相图 主要概念 凝固与结晶, 过冷度, 形核与长大, 合金, 组元,相,相组成物,组织组成物,固溶体,金属化合物, 匀晶、共晶、共 析转变,杠杆定律 内容要求 1. 液态金属的结晶过程。 2. 熟悉共晶(析)转变、共晶(析)体、先共晶(析)相、二次相的 概念。

3.利用相图分析合金结晶过程,区分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并计算相对量。 第四章 铁碳合金 主要概念 同素异构转变,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石墨化, 灰铸铁,球墨铸铁。 内容要求 1. 熟悉Fe-Fe3C相图和铁碳合金中的共晶(析)转变。 2. 会分析各类铁碳合金冷却过程,熟悉它们室温时的相组成物和 组织组成物,并会计算其相对含量,会画组织示意图。 (相组成和组织组成的区别,会使用杠杆定律) 3. 掌握碳钢的牌号,知道它们的用途。 4.懂得石墨形态对铸铁性能的影响,常用铸铁的分类、牌号,主要用途。 第五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主要概念 滑移,滑移面,滑移方向,滑移系,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弥散强化,加工硬化(四种提高强度的方法),回复,再结晶, 再结晶温度, 热加工流线 内容要求 1.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过程与塑性变形后的组织、性能的变化。 2.懂得滑移与位错运动的关系,从而理解强化金属的基本原理和主 要方法。 3.热加工与冷加工的根本区别和热加工的主要作用。 第六章 钢的热处理 主要概念 热处理,临界点,退火(炉冷),正火(空冷),淬火(油冷、水冷),回火,表面热处理,化学热处理,奥氏体化,奥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

员工教育训练教材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 一、质量管理原则(以下为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a)以顾客为中心 b)领导作用 c)全员参与 d)过程方法 e)管理的系统方法 f)持续改进 g)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h)互利的供方关系 二、质量管理体系:(本标准适用于) a)通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寻求优势的组织。 b)对能满足其产品要求的供方寻求信任的组织。 c)产品的使用者。 d)就质量管理方面所使用的术语需要达成共识的人们(如:供方、顾客、行政执法机构)。 e)评价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或依据ISO9001的要求审核其符合性的内部或外部人员和机构(如:审核员、行政执法机构、认证机构)。 f)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提出建议的内部或外部人员。 g)制定相关标准的人员。 三、术语和定义 (一)有关质量的术语 1.质量: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 2.要求:明示的、习惯上隐含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3.质量要求:对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固有特性的要求。 4.等级: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作的分类或分级。 5.顾客不满意:顾客对某一事项未能满足其需求和期望的程度的意见。 6.顾客满意:顾客对基本一事项已满足其需求和期望的程度的意见。 7.能力:组织、体系或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 (二)有关管理的术语

1.体系(系统):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2.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3.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4.质量方针:由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与质量有关的组织总的意图和方向。 5.质量目标:与质量有关的,所追求的作为目的的事物。 6.管理:指导和控制组织的相互协调的活动。 7.最高管理者:在最高层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8.质量管理: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与质量有关的相互协调的活动。 9.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设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作业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其质量目标。 10.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达到质量要求。 11.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对达到质量要求提供信任。 12.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高有效性和效率 13.有效性:完成策划的活动并达到策划的结果的程度的度量。 14.效率:得到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 (三)有关组织的术语 1.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相关关系得到有序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2.组织结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有序安排。 3.基础设施:组织永久性的设施和设备系统。 4.工作环境:人员作业时所处的一组条件。 5.顾客:接收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6.供方: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7.相关方: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四)有关过程的产品的术语 1.过程: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的系统。 2.产品:活动或过程的结果。 3.服务:无形产品在供方和顾客接口处完成的至少一项活动的结果。 4.软件:由承载媒体上的信息组成的知识产品。 5.外供产品:提供给组织外部顾客的产品。 6.项目:由一组有启止时间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所组成的特定过程,该过程要达到符合规定要求的目标,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的约束条件。 7.设计与开发:将要求转换为规定的特性和产品实现过程规范的一组过程。 8.程序:为进行基本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第二章 营运培训的内容

第二章营运培训的内容 一、零售业类型的简介 所谓零售,是将商品或服务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供其个人非商业性使用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一日千里,零售商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精彩纷呈,从经济商店到自助式商店,从1930年迈克尔·库伦的第一家超级市场至今,零售经过了长足的发展,如今各种类型的商店遍地开花,特别是近年来的大型连锁超市的崛起,更使得商业朝立体化、综合化、多样化、电脑化的方向全面发展。 下面对上些最重要的零售商店的类型分别进行简要介绍: 1、专业商店:经营的产品线单一,而该单一产品线所含的花色品种却较多。如运动用品商店、家具店、花店、书店等等。据分析:在未来,超级专业商店的成长将很快,主要是单线商店、有限生产线商店、超级专业商店等。 2、百货商店:经营多条产品线。每一条产品线都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由采购人员和营运人员管理,像我国传统的百货商场等。在某些城市和国家,百货商店已进入零售生命周期的停滞期,它不仅面临新业态的激烈挑战,同时由于受限制于交通拥挤、停车场不足等因素,加上中心城市退化、新商业区的形成,都使其吸引力日益减弱。目前的百货商店正在进行一场“东山再起”之战。 3、便利店:面积相对较小,位于社区附近,营业时间较长,经营周转快的方便商品,毛利率较高,通常为18%~20%,如香港的7—11连锁店等。 4、超级市场:是一种相对规模较大、低成本、低毛利、高销量、自助式的零售组织。其经营利润占销售额的10%~15%,超级市场在市场上与便利店、折扣店、超级商店相互竞争,一般从扩宽经营品种(一般品种超过12000种),增大营业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采用自有品牌,集中大量采购取得优惠价格等措施,来吸引顾客扩大销售。代表的公司是法国家乐福、美国的沃尔玛超级市场等。 5、仓储式商场(量贩店):主要特点是规模大、投入少、价格低,商场装

CT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CT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2.1体素与像素(Voxel and Pixel) 体素是体积单位。在CT扫描中,根据断层设置的厚度、矩阵的大小,能被CT扫描的最小体积单位。体素作为体积单位,它有三要素,即长、宽、高。通常CT中体素的长和宽都为1mm,高度或深度则根据层厚可分别为10、5、3、2、1mm等。像素又称像元,是构成CT图像最小的单位。它与体素相对应,体素的大小在CT图像上的表现,即为像素。 2.2.2采集矩阵与显示矩阵(Scaning and Displaying Matrix) 矩阵是像素以二维方式排列的阵列,它与重建后图像的质量有关。在相同大小的采样野中,矩阵越大像素也就越多,重建后图像质量越高。目前常用的采集矩阵大小基本为:512′512,另外还有256′256和1024′1024。CT图像重建后用于显示的矩阵称为显示矩阵,通常为保证图像显示的质量,显示矩阵往往是等于或大于采集矩阵。通常采集矩阵为512′512的CT,显示矩阵常为1024′1024。 2.2.3原始数据(Raw Data) 原始数据是CT扫描后由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经模数转换后传送给计算机,其间已转换成数字信号经预处理后,尚未重建成横断面图像的这部分数据被称为原始数据。 2.2.4重建与重组(Reconstruction and Reformation)

原始扫描数据经计算机采用特定的算法处理,最后得到能用于诊断的一幅横断面图像,该处理方法或过程被称为重建或图像的重建。重组是不涉及原始数据处理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如多平面图像重组、三维图像处理等。在以往英文文献中,有关图像的重建的概念也有些混淆,三维图像处理有时也采用重建(reconstruction)一词,实际上,目前CT的三维图像处理基本都是在横断面图像的基础上,重新组合或构筑形成三维影像。由于重组是使用已形成的横断面图像,因此重组图像的质量与已形成的横断面图像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层厚的大小和数目。一般,扫描的层厚越薄、图像的数目越多,重组的效果就越好。 2.2.5算法、重建函数核与滤波函数(Algorithm, Kernel) 算法是针对特定输入和输出的一组规则。算法的主要特征是不能有任何模糊的含义,所以算法规则描述的步骤必须是简单、易操作并且概念明确,而且能够由机器实施。另外,算法只能执行限定数量的步骤。重建函数核或称重建滤波器、滤波函数。CT的扫描通常需包含一些必要的参数,有的参数可由操作人员选择,有的则不能。重建函数核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是一种算法函数,并决定和影响了图像的分辨力、噪声等等。·在CT临床检查中,可供CT图像处理选择的滤波函数一般可有高分辨力、标准和软组织三种模式,有的CT机除这三种模式外,还外加超高分辨力和精细模式等。·高分辨力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强化边缘、轮廓的函数,它能提高分辨力,但同时图像的噪声也相应增加。软组织模式是一种平滑、柔和的函数,采用软组织模式处理后,图像的对比度下降,噪声减少,密度分辨力提高。而标准模式则是没有任何强化和柔和作用的一种运算处理方法。

质量管理术语汇总

常用术语汇总 1.标识:在产品、包装物品上用来表示产品或其它事物特征的记号。 2.可追溯性:根据记载的标识,追踪实体的历史、应用情况和所处场所的能力。 3.不合格品:不符合顾客要求和规范的材料、零部件或成品。 4.可疑品:没有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或不合格计量器具检测的产品,可疑品在未 确认前先作为不合格品处理。 5.让步接收(含特采):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书面授权,但让 步接收以不影响产品特性或安全使用为原则。 6.紧急特准采购(特采):因生产急需、临时采用的一种采购方式。紧急特准采购必须经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 7. 产品安全责任:用于描述生产者或供方对因其产品造成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坏或与其它损害有关的损失赔偿责任的通用术语。 8.产品审核:用于对最终检验后的产品核定其与规定的质量要求的一致情况。 9.质量指数(QKZ):在产品质量审核中,将不合格理解为未满足规定要求的项目的数值。 10.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11.实验室 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冶金、尺寸、物理、电性能或可靠性试验在内的检验、试验和校准的设施。 实验室的范围 受控文件包括: -实验室有资格进行的特定试验、评价和校准, -用来进行上述活动的设备清单,和进行上述活动的方法和标准的清单。 12.过程更改:指产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功能、性能的变更及顾客提出的变更。 13.生产环境:是指影响生产现场的噪声,照明、室内净化等因素。 14.生产环境的控制:是指将影响生产环境的因素保持在适宜的程度。 15.定臵管理:企业在生产活动中研究人、机物、现象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主要解决生产者在规定时间内用最低成本制造出用户满意产品,

《机械安全_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_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GB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 GB/T15706.1-2007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 Safety of machinery-Basic concepts,general principles for design-Part1:Basic terminology, methodology 目次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设计机械时需要考虑的危险 5 减小风险的策略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机器的图解表示 用于GB/T 15706的专用术语和表述的英中文对照索引 参考文献 前言 GB/T 15706《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由两部分组成: ——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 ——第2部分:技术原则。 本部分为GB/T 15706的第l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2100-1:2003《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英文版),并按照我国标准的编写规则GB/T 1.1-2000做了编辑性修改。 本部分与ISO12100-1:2003的不同为:将标准正文后面的英法德三种文字对照的索引改为英中两种文字对照的索引。 本部分代替GB/T 15706.1-1995《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 本部分由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8)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南京食品包装机械研究所、吉林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总公司、中联认证中心、广东金方圆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聂北刚、李勤、王学智、居荣华、肖建民、宁燕、王国扣、隰永才、张晓飞、富锐、程红兵、孟宪卫、赵茂程。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5706.1-1995。 引言 GB/T 15706的首要目的是为设计者提供总体框架和指南,使其能够设计出在预定使用范围内具备安全性的机器。同时亦为标准制定者提供标准制定的策略。 机械安全的概念是指在风险已经被充分减小的机器的寿命周期内,机器执行其预定功能的能力。 本部分是机械安全系列标准的基础标准。该系列标准的结构为: ——A类标准(基础安全标准),给出适用于所有机械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一般特征。 ——B类标准(通用安全标准),涉及机械的一种安全特征或使用范围较宽的一类安全防护装置:

工程材料学教学大纲

《工程材料学》教学大纲 学分:2总学时:36 理论学时:27实验学时:9 适用专业:农机化、农机化师范 大纲执笔人:许令峰大纲审定人:赵立新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材料是现代工业技术的物质基础,正确选择材料,确定合理的加工工艺,使零件既能满足性能要求,又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是一个机械工程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工程材料学是研究常用工程材料的实用性能与化学成分﹑内部显微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其内在规律,以便采用合理的热处理工艺方法,来控制其内部组织,提高材料的性能。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理论知识方面:本课程是一门与生产实践联系很密切的课程,在课程学习前,应进行金工实习,以便学生建立有关材料与工艺的感性知识。应安排学生在学完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等有关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程之后的第四学期,内容上注意与以上学科的衔接,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内容,使学生获得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成分﹑组织﹑性能和改性方法的基本知识,具备根据零件工作条件合理选择和使用材料,正确制定热处理工艺方法,妥善安排工艺路线的初步能力。由于材料学的不断发展,知识不断更新,所以授课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紧跟本学科的发展,备课过程中随时补充新内容,使学生及时了解到本学科的重要发展及发展动向。 实验技能方面:观察材料内部组织结构必须借助于金相显微镜或其他仪器,学生必须首先掌握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并且学会金相显微试样制备。还应掌握不同含碳量的碳钢硬度的测定。 3.课程教学改革 总体设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多传授给学生有关材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除课堂教学外,尚需进行必要的课堂讨论和习题课等,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堂理论教学 第一章:金属的机械性能(1学时) 拉伸图的分析,弹性和刚度﹑强度﹑塑性﹑硬度﹑疲劳强度﹑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的含义。 思考题:1﹑说明低碳钢拉伸曲线上的几个变形阶段 2﹑根据作用性质,载荷可分为几类?其主要性能指标各有那些? 3﹑何谓硬度?如何衡量? 第二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2学时) 第一节: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晶体的基本概念;金属中常见的晶格类型;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金属晶体结构的其他参数。 第二节: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多晶体结构;晶体缺陷: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第三节:金属的结晶 结晶的概念;结晶过程;晶粒大小:晶粒大小对性能的影响;晶粒大小的控制 本章重点﹑难点:1﹑晶格类型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基本术语

质量标准规定 一、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词汇 (一) 为了制订和应用质量标准以及便于国际交流中的相互理解,本国际标准规定了有关质量概念的基本术语,它们适用于所有领 (二) 下列定义中,凡引入字母索引中的术语都用半黑体字印刷,在每个术语的定义中所引用到的其他术语都列出了它们所在编 —— —— —— —— 1. (1) 可以单独描述和考虑的事物 —— —— —— (2)

(3) 注1 许多情况下,程序要形成文件(如质量体系程序) 注 2 已成文的程序,常用“书面程序”或“文件化程序” 注 3 “书面程序”通常包括:某项活动的目的和范围,做什么和谁来做,何时、何地和如何做;要用什么材料、设备和文 (4) 注 1 产品包括服务、硬件、流程性材料、软件或它们的组 注2 产品可以是有形的(如组件或流程性材料)或无形的(如知识或概念),或它们的组合。 注 3 产品可以是有意生产的[如提供给顾客或无意中形成的( (5) 为了满足顾客需要,在供方和顾客接触之间的活动和供方内 注1 注 2 顾客与供方接触时的活动对于服务提供可能很重要。

注 3 有形产品的提供或使用可构成服务提供的组成部分。 注4 (6) (7) 具备自身职能和独立经营管理的公司、社团、商行、企事业或公共机构,或其一部分,不论是否是股份制,也不论是公营的 注:上述定义适用于质量标准,在ISO/IEC指南2中对术语 (8) 某组织为行使其职能按某种格局而安排的职责、权限及其相 (9) 注1 注 2 顾客可以是诸如最终消费者,使用者、受益者或需方 注3 (10) 注1

注 2 “供方”可以是诸如生产厂、销售商、进口商、装配 注3 (11) (12) 注1 注 2 在法文中,有时将“titulaire contrat”称之为“contractant (13) 注1 注 2 在法语中,“分承包方”亦可称为“sous-traitant”或“sous-commmandier 2. (1) 注1 在合同环境或法规环境(如核安全领域)下,“需要”是 注 2 许多情况下,需要随时间而变化,因而应对质量要求 注 3 需要通常要转化成有规定指标的特性。需要可以包括

运营管理名词解释

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 (MC) MC的基本思路是基于产品族零部件和产品结构的相似性、通用性,利用标准化模块化等方法降低产品的内部多样性。增加顾客可感知的外部多样性,通过产品结构和制造流程的重构,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柔性制造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把产品的定制生产问题全部或者部分转化为批量生产,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速度,为单个客户或小批量多品种市场定制任意数量的产品。 1993年B·约瑟夫·派恩(B·Joseph Pine II)在《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一书中写到:“大规模定制的核心是产品品种的多样化和定制化急剧增加,而不相应增加成本;其范畴是个性化定制产品和服务的大规模生产;其最大优点是提供战略优势和经济价值。” 要确切知道客户想要什么只有一个办法:在销售地点让客户告诉你或让他们说出其真实想法。立即提供客户想要的东西只有一个办法:在销售或交货点生产产品,或至少在当时当地完成最后的定制生产工序。对于交货点定制除了生产的最后工序转向客户外,还可以把整个生产过程移到交货点,以此改造整个企业的业务和潜在利润。把所有生产转向客户时,生产与交付必须相结合,而且开发时必须考虑到新产品或服务要在交货点被定制,此时就需要企业有重大创新和经常性的发明。 大规模定制企业的核心能力表现为其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为顾客提供充分的商品空间,从而最终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的能力上。 大规模定制分为按订单销售(Sale-To-Order)、按订单装配(Assemble-to- Order)、按订单制造(Make-to-Order)和按订单设计(Engineer-to-Order)四种类型。 存。 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精益”,是衍生自丰田生产方式的一种管理哲学。 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生产制造系统,同样也体现在产品开发、协作配套、营销网络以及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它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 精益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Just In Time(JIT),翻译为中文是“旨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因此有些管理专家也称精益生产方式为JIT生产方式。 核心: 1、追求零库存 精益生产是一种追求无库存生产,或使库存达到极小的生产系统,为此而开发了包括“看板”在内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体系。

《工程材料学》习题与思考题doc

工程材料学 习题与思考题 福州大学材料学院 2008.12

钢与合金钢 一、名词解释 合金元素杂质元素钢合金钢奥氏体形成元素铁素体形成元素碳化物形成元素非碳化物形成元素铁素体钢奥氏体钢贝氏体钢马氏体钢莱氏体钢晶界偏聚(晶界吸附)(钢中的)相间析出回火稳定性(回火抗力)二次淬火二次硬化原位形核离位形核一类回火脆性二类回火脆性 (低碳钢的)应变时效(低碳钢的)淬火时效调质处理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喷丸处理马氏体时效钢超高强度钢热疲劳疲劳剥落(接触疲劳)(滚动轴承钢的)碳化物液析球状不变形夹杂热硬性(高速钢的)黑色组织(高速钢的)萘状断口基体钢 不锈钢晶间腐蚀点腐蚀应力腐蚀氢脆阳极极化阴极极化钝化n/8规律475℃脆性敏化处理稳定化处理蠕变蠕变极限持久强度持久寿命 二、问答题 1.工程材料分为几大类?各类工程材料的使用性能、资源或价格一般有何特点? 2.什么叫钢?按用途分类,钢分为哪几类?(尽可能详细分类) 3.一种金属材料除基本组元外通常还含有若干种其他元素,如何界定这些元素是合金元素还是杂质? 4.举例说明奥氏体形成元素对铁基二元相图的影响规律。 5.举例说明铁素体形成元素对铁基二元相图的影响规律。 6.总结奥氏体形成元素对Fe-Fe3C相图的A1、A3、S点、E点的影响规律,并解释为什么高速钢、Cr12 型冷模具钢等高合金钢中会出现莱氏体? 7.总结铁素体形成元素对Fe-Fe3C相图的A1、A3、S点、E点的影响规律,并解释为什么3 Cr2 W8 V 钢实际上是过共析钢? 8.解释下列现象: (1)在相同含碳量的情况下,大多数合金钢的热处理加热温度比碳钢高; (2)在相同含碳量的情况下,含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合金钢比碳钢具有较高的回火稳定性; (3)高速钢在热轧或热锻后,经空冷或马氏体组织。 9. 从电子结构或原子相对尺寸大小特点归纳过渡族金属在钢中形成碳化物的规律,包括碳化物的稳定性、点阵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联系以下提供的部分元素周期表进行归纳) 10.哪类合金元素可以溶入渗碳体中?举例说明这些合金元素在渗碳体中溶解度的差别。 11.试以晶界吸附现象的基本规律解释不锈钢的晶间腐蚀、硼提高钢的淬透性和硫、磷、砷锑等引起的回火脆性。 12.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碳、磷对奥氏体晶粒长大分别起何作用以及分别是通过哪种机理起作用的? 13.合金马氏体回火时Cr的特殊碳化物的形成是原位形核还是离位形核?而W呢?原位形核与离位形核形成的特殊碳化物的组织有何显著不同?对钢的性能有何影响? 14.联系“25Si2Mn2CrNiMoV钢淬火后强度大大提高”的事实,论述低碳马氏体钢的合金化与强化设

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几个重要基本术语(1)

2015版 ISO9000族标准的几个重要基本术语 2015版ISO 9001标准引用的2015版ISO 9000标准“术语和定义”,共13 类、138个术语(其中包括了.SO/IEC导则一第1部分一ISO增刊附件SL的全本术语和ISO 9000族其他标准的术语等),比起ISO 9000: 2005 (GB/T 19000-2008)的“术语和定义”(共10类、84个术语),有所扩大和增加。特别是,对很多重要的基础术语进行了修订和创新(例如输出、产品、服务),为ISO 9001标准的应用和审核带来较大变化和变更,新术语和定义将有助于标准实现其目标和结果。 ISO/FDIS 9000: 2015全部术语和定义的具体分布如下: 3.1有关人员的术语:6个; 3. 2有关组织的术语:9个; 3.3有关活动的术语:13个; 3.4有关过程的术语:8个; 3.5有关体系的术语;12个; 3.6有关要求的术语;15个; 3.7有关结果的术语:11个; 3.8有关数据、信息和文件的术语:15个; 3.9有关顾客的术语:6个; 3.10有关特性的术语:7个; 3.11有关确定的术语:9个; 3.12有关措施的术语:I0个; 3.13有关审核的术语:17个。 ISO 9000: 2015标准的术语和定义是学习和应用ISO 9001:2015标准的基础,为便于同学对1S0 9001: 2015版标准的理解,我们选择了20个重要术语进行解释。“术语的理解”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该术语,条款编号是引用ISO/FDIS 9000: 2015标准的编号。 有关组织的术语 【本节对下列术语进行了解释】 ●组织环境(条款3.2.2); ●相关方(条款3.2.3) ●顾客(条款3.2.4);

运营管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运营管理:也叫运作管理,是对生产和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和改进的管理过程 和管理行为。 2、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对生产与运作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 3、生产与运作活动:是指“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即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系列多种 形式的变换,使其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产出供给给社会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组织通过获取和利用各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用产品的过程。 4、生产(运营):是一切组织将其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输入输出过程,也称投入产出过程。 5、生产运作(运营)系统:是由人和机器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 6、制造性生产: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 7、连续性生产:指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与性能,最后形 成产品的生产。 8、离散性生产:指物料离散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与性能,最后形成产品 的生产。 9、备货型生产MTS: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 10、订货型生产MTO:指按用户订单进行的生产。 11、工作地:是人们运用机器和工具对物料进行加工制作或为顾客服务的场所 12、工作地专业化程度:是指工人从事同样的操作的重复程度。 13、工艺专业化原则:是指按照工艺专业化特征建立生产单位,形成工艺专业化车间。工艺专业化形 式的生产单位内集中了完成相同工艺的设备和工人,可以完成不同产品上相同工艺内容的加工。 14、对象专业化原则:是指按照产品(或零件、部件)建立生产单位。对象专业化形式的生产单位内 集中了完成统一产品生产所需的设备、工艺设备和工人,可以完成相同产品的全部或大部分的加工任务。 15、生产率:是指生产系统输出的产品或服务与生产这些产品或服务所消耗的资源之比。 16、工作扩大化:是指工作的横向扩大,即增加每个人工作任务的种类。 17、工作职务轮换:是指允许员工定期轮换所做的工作。 18、工作丰富化:是指工作的纵向扩大,即给予职工更多的责任,更多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机会。 19、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是指在产品设计正确、工艺完善的条件下,制造产品或进行作业所用的时 间,也称定额时间,由作业时间与宽放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准备与结

前科学概念的术语和定义

前科学概念的术语和定 义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前科学概念”的术语和定义的综述 李高峰刘恩山*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本文对“前科学概念”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前科学概念”的术语及其分类、“前科学概念”的概念的不同界定,讨论了其分歧,并对未来研究作了展望。 关键词:前科学概念;术语;定义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前科学概念”的术语对前科学概念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词的错误和不恰当的选择会极大的阻碍理解”(Francis Bacon,1620);“前科学概念”的术语和定义是前科学概念的研究人员必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一、早期研究对“前科学概念”的指代 皮亚杰(Piaget Jean)在1929年出版的着作《儿童关于世界的概念》(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he world)就是关于前科学概念的研究。严格地讲,“儿童概念”(child’s conception)不是前科学概念的术语,因为它并不是前科学概念研究中的专门用语,而只是对“前科学概念”的描述或指代。属于此类情况的还有很多,诸如“儿童关于人体结构和内脏的概念”(Children’s conceptions of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the human body)、“儿童关于性和生育的概念”(Children’s concepts of sexuality and birth)、“儿童关于繁殖的概念”(Children’s concepts of reproduction)、“语言对儿童速度概念的影响”(The effect of language on a child’s conception of speed)、“儿童对生物分类的理解”(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classification of living organisms)、“外行理解的亚里斯多德学说、牛顿学说和物理学”(Aristotelianism, Newtonianism, and the physics of the layman)等。 二、“前科学概念”的术语 作者简介:李高峰(1970-),男,汉族,河南沁阳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刘恩山(1956-),男,汉族,北京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师大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生物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

工程材料学知识要点

工程材料学知识点 第一章 材料是有用途的物质。一般将人们去开掘的对象称为“原料”,将经过加工后的原料称为“材料” 工程材料:主要利用其力学性能,制造结构件的一类材料。 主要有:建筑材料、结构材料 力学性能:强度、塑性、硬度 功能材料:主要利用其物理、化学性能制造器件的一类材料. 主要有:半导体材料(Si)磁性材料压电材料光电材料 金属材料:纯金属和合金 金属材料有两大类:钢铁(黑色金属)非铁金属材料(有色金属) 非铁金属材料:轻金属(Ni以前)重金属(Ni以后)贵金属(Ag,Au,Pt,Pd) 稀有金属(Zr,Nb,Ta)放射性金属(Ra,U) 高分子材料:由低分子化合物依靠分子键聚合而成的有机聚合物 主要组成:C,H,O,N,S,Cl,F,Si 三大类:塑料(低分子量):聚丙稀 树脂(中等分子量):酚醛树脂,环氧树脂 橡胶(高分子量):天然橡胶,合成橡胶 陶瓷材料:由一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硅化物及硅酸盐组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陶瓷:结构陶瓷 Al2O3, Si3N4,SiC等功能陶瓷铁电压电 材料的工艺性能:主要反映材料生产或零部件加工过程的可能性或难易程度。 材料可生产性:材料是否易获得或易制备 铸造性:将材料加热得到熔体,注入较复杂的型腔后冷却凝固,获得零件的能力 锻造性:材料进行压力加工(锻造、压延、轧制、拉拔、挤压等)的可能性或难易程度的度量焊接性:利用部分熔体,将两块材料连接在一起能力 第二章 (详见课本) 密排面密排方向 fcc {111} <110> bcc {110} <111> 体心立方bcc

面心立方fcc 密堆六方cph 点缺陷:在三维空间各方向上尺寸都很小,是原子尺寸大小的晶体缺陷。 类型: 空位:在晶格结点位置应有原子的地方空缺,这种缺陷称为“空位”。 间隙原子:在晶格非结点位置,往往是晶格的间隙,出现了多余的原子。它们可能是同类原子,也可能是异类原子。 异类原子:在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晶格中,不同种类的原子占据原有的原子位置。 线缺陷:在三维空间的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晶粒数量级),另外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原子尺寸大小)的晶体缺陷。其具体形式就是晶体中的位错(Dislocation) 形式:刃型位错螺型位错混合型位错 位错线附近的晶格有相应的畸变,有高于理想晶体的能量; 位错线附近异类原子浓度高于平均水平; 位错在晶体中可以发生移动,是材料塑性变形基本原因之一; 位错与异类原子的作用,位错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面缺陷:在三维空间的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晶粒数量级),另外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原子尺寸大小)的晶体缺陷。 形式:晶界面亚晶界面相界面 第三章 过冷:一般地,熔体自然冷却时,随时间延长,温度不断降低,但当冷却到某一温度Tn 时,开始结晶,此时随着时间的延长,出现一个温度平台,这一平台温度通常要低于理想的结晶温度T0,这样在低于理想结晶温度以下才能发生结晶的现象——过冷。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Tn与理想结晶温度T0之差T=T0-Tn 称为过冷度。过冷度的大小随冷却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有关质量的术语

术语和定义 一、有关质量的术语 1、质量quality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注1: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注2:“固有的”(其反义是“赋予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2、要求requirement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注1:“通常隐含”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 注2:特定要求可使用修饰词表示,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要求、顾客要求。 注3:规定要求是经明示的要求,如在文件中阐明。 注4:要求可由的相关方提出。 3、等级grade 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作的分类或分级。 示例:飞机的舱级和宾馆的等级分类。 注:在确定质量要求时,等级通常是规定的。 4、顾客满意 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注1:顾客抱怨是一种满意程度低的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但没有抱怨并不一定表明顾客很满意。 注2:即使规定的顾客要求符合顾客的愿望并得到满足,也不一定确保顾客很满意。 5、能力capability 组织、体系或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 二、有关管理的术语

1、体系(系统)system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2、管理体系management system 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主些目标的体系 注:一个组织和管理体系可包括若干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或环境管理体系。 3、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4、质量方针 quality policy 由组织的最高和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注1:通常质量方针与组织的总方针相一致并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 注2:本标准中提出的质理管理原则可以作为制定质量方针的基础。 5、质量目标 quality objective 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注1:质量目标通常依据组织的质量方针制定。 注2:通常对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分别规定质量目标。 6、管理 management 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注:在英语中,术语“management”有时指人,即具有领导和控制组织的职责和权限的一个人或一组人。当“management”以这样的意义使用时, 均应附有某些修饰词以避免与上述“management”的定义所确定的概念 相混淆。例如:不赞成使用“management shall……。”而应使用“top management shall……。” 7、质量管理者top management 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8、质理管理quality management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游戏运营概念及术语

游戏运营概念及术语 付费率=付费用户÷活跃用户x100% 活跃率=登陆人次÷平均在线人数 ARPU值=收入÷付费用户 用户流失率=1-(游戏当前活跃用户规模÷历史注册总量) 同时在线峰值=24 小时内同时在线最高达到人数 平均在线=24 小时每小时同时在线相加总和÷24 小时 中国大陆运营游戏平均同时在线用户=ACU 【又称ACCU】 采用道具收费模式游戏活跃付费用户=APC 活跃付费账户=APA 付费用户平均贡献收入=ARPU 当日登录账号数=UV 用户平均在线时长=TS 最高同时在线人数=PCU 【又称PCCU】 同时在线人数=CCU 付费人数一般是在线人数2~4 倍。 活跃用户(玩家)是指通过你的推广代码注册,不属于小号或作弊情况、正常进行游戏一个月以上未被官方删除的用户视为活跃用户。 您推广的两个用户目前还没有通过至少1个月的审查时间,您可以在您的推广纪录中查看您推广用户的注册时间。且这两个用户需要满足上述对活跃玩家的定义才能称为活跃玩家。 活跃付费账户=APA。每个活跃付费用户平均贡献收入=ARPU。 【活跃天数计算定义】 活跃天指用户当天登陆游戏一定时间、认定用户当天为活跃、活跃天数加1 天 当天0:00-23:59 登陆游戏时间2 小时以上用户当天为活跃天、活跃天数累积1 天 当天0:00-23:59 登陆游戏时间0.5 小时至2 小时、活跃天数累积0.5 天 当天0:00-23:59 登陆游戏时间0.5 小时以下、不为其累积活跃天数

每日: ---------用户数量描述 在线人数:(取的当日某个时刻最高在线,一般发生在9:30 左右) 新进入用户数量:(单日登录的新用户数量) 当日登录用户数量:每日登录/在线: ---------盈利状况描述 每日消耗构成:(根据金额和数量做构成的饼状图) 每日消耗金额: 每日消费用户数量: 每日充值金额: 每日充值用户数量: 每日充值途径: ---------产品受关注程度描述 官网首页访问量: 客户端安装量:(根据安装完成弹出的页面) 客户端下载量: 客户端下载点击量: 安装率: 下载安装/下载量 ---------游戏系统描述 每日金钱增量、消耗和净增值: 等级分布: 忠诚用户等级分布: 特征物品市场价格(如联众游戏豆): 每周: ---------用户群体描述 活跃用户数量: 当周登录过游戏的用户数量忠诚用户数量: 本周登陆3 次以上(当天重复登陆算1 次),最高角色等级超过15级,在线时长超过14 小时的帐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