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角函数及向量和数列综合体

三角函数及向量和数列综合体

三角函数及向量和数列综合体
三角函数及向量和数列综合体

S

C

A

D

B

1(三角函数).已知向量()x x m ωωsin ,cos =,()

x x n ωωcos 3,cos =,设函数n m x f ?=)(. (1)若)(x f 的最小正周期是π2,求)(x f 的单调递增区间; (2)若)(x f 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6

π

=x ,(20<<ω),求)(x f 的周期和值域.

2(三角函数)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已知向量(,)p a b c =+

, (,),q b a c b =-- ||||,p q p q +=-

且(Ⅰ)求角A 的值;

(Ⅱ)若3a =,设角B 的大小 为,x ABC ?的周长为y ,求()y f x =的最大值.

3(立体几何)如图,已知四棱锥S-ABCD 的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SA ABCD ⊥平面,2SA =,E 是侧棱SC 上的一点.

(1)求证:EBD SAC ⊥平面平面; (2)求四棱锥S-ABCD 的体积.

4(立体几何)如图,在四棱锥S ABCD -中,SA ⊥平面ABCD ,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AD ∥BC ,90ABC ∠=

,1, 2.SA AB AD BC ==== (Ⅰ)求异面直线BC 与SD 所成角的大小; (Ⅱ)求直线SC 与平面SAB 所成角的正切值; (Ⅲ)求三棱锥D SBC -的体积.

5(解析几何)已知直线1y kx =+ (k ∈R)与圆C:2

2

4x y +=相交于点A 、B, M 为弦AB 中点(Ⅰ) 当k=1时,求弦AB 的中点M 的坐标及AB 弦长; (Ⅱ)求证:直线与圆总有两个交点;

(Ⅲ)当k 变化时求弦AB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

S B

C

D

A

6(解析几何)已知圆P 的圆心在第二象限,且经过点()1,0A -和()3,4B ,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交圆P 于点C 和D ,且||410CD =. (1) 求圆P 的方程;

⑵设点Q 在圆P 上,试问使△QAB 的面积等于8的点Q 共有几个?证明你的结论.

7(函数)已知函数()log (1)a f x x =+,()log (1)a g x x =-,其中(01)a a >≠且,设

()()()h x f x g x =-.

(1)求()h x 的定义域,并判断奇偶性,说明理由; (2)若(3)2f =,求使()0h x >成立的x 的集合.

8(函数)已知奇函数2()x b f x x a +=

+的定义域为R ,1

(1)2f =

(1)求实数,a b 的值;

(2)证明函数()f x 在区间(1,1)-上为增函数;

(3)若

()3()x

g x f x -=-,证明函数()g x 在(,)-∞+∞上有零点.

9(数列)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n =2a n -2n +1,n ∈N *.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设b n = log 2S n n ,T n =1b n +1b n +1+1b n +2+…+1

b 2n -1,是否存在最大的正整数k ,使得对于任意的

正整数n ,有T n >k

12恒成立?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0(数列)设数列{}()n a n N ∈满足122,6,a a ==且对一切n N ∈,有2122n n n a a a ++=-+.

(1)证明:数列{}+1-n n a a 是等差数列. (2)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3)设 1231111

345(2)n n

T a a a n a =

+++++ ,求n T 的取值范围.

三角函数与向量综合题练习

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综合练习 题型一三角函数平移与向量平移的综合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中都涉及到平移问题,虽然平移在两个知识系统中讲法不尽相同,但它们实质是 一样的,它们都统一于同一坐标系的变化前后的两个图象中?解答平移问题主要注意两个方面的确定:(1)平移的方向;(2)平移的单位?这两个方面就是体现为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的向量坐标 例1 把函数y = sin2x的图象按向量a = (- , —3)平移后,得到函数y = Asin( w x+ )(A > 0, w> 0 , 6 || = p的图象,贝U 和B的值依次为 题型二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平行(共线)的综合 此题型的解答一般是从向量平行(共线)条件入手,将向量问题转化为三角问题,然后再利用三角函数 的相关知识再对三角式进行化简,或结合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民性质进行求解?此类试题综合性相对较强,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基础掌握情况,因此在高考中常有考查 例2 已知A、B、C为三个锐角,且 A + B + C=n若向量8 = (2 —2sinA , cosA + si nA)与向量6 = (cosA —si nA , 1 + si nA)是共线向量. (I)求角A; 一 C —3B (n)求函数y = 2sin 2B + cos —;—的最大值? 题型三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垂直的综合 此题型在高考中是一个热点问题,解答时与题型二的解法差不多,也是首先利用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 将向量问题转化为三角问题,再利用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求解.此类题型解答主要体现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转化的思想等.

已知向量 "a = (3sin a cos a ), "b = (2sin a, 5sin a — 4cos a , (I )求tan a 的值; a (n )求 cos ( +)的值. 2 3 题型四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模的综合 此类题型主要是利用向量模的性质 |"|2 ="2,如果涉及到向量的坐标解答时可利用两种方法: (1) 先进行向量运算,再代入向量的坐标进行求解; (2)先将向量的坐标代入向量的坐标,再利用向量的坐标 运算进行求解? 5 v 3< 0 v av ,且 sin 3=— ,求 sin a 的值. 2 13 题型五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综合 此类题型主要表现为两种综合方式: (1)三角函数与向量的积直接联系; (2)利用三角函数与向量的夹 角交汇,达到与数量积的综合 ?解答时也主要是利用向量首先进行转化,再利用三角函数知识求解 ? 例 5 设函数 f(x)=""其中向量"=(m , cosx) , " = (1 + sinx , 1), x € R ,且 f( ) = 2. (I)求 实数m 的值;(n )求函数f (x )的最小值. 六、解斜三角形与向量的综合 在三角形的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在教材中是利用向量知识来推导的,说明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与向量 有着密切的联系?解斜三角形与向量的综合主要体现为以三角形的角对应的三角函数值为向量的坐标, 要求 根据向量的关系解答相关的问题 ? b A A b 例6 已知角A 、B 、C 为△ABC 的三个内角,其对边分别为 a 、 b 、 c ,若m = (— cos ;, sin'), n = 妖(牛,2 n ,且b 已知向量 ""=(cos a ,sin a ), " = (cos B,sin 3, a — 3)的值;(n )若一- l " —= .(I )求 cos(

三角函数,数列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公式:(1).弧度制:180o rad π=,'18015718o o rad π =≈ 弧长公式:l r α= ,扇形面积公式:21 122 S r lr α== (2)定义式:设角α终边上一点为(),P x y ,22r OP x y == +则: sin ,cos ,tan ;y x y r r x ααα= == (3)同角基本关系式:2 2sin sin cos 1,tan ;cos α αααα +== (4)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5)两角和差公式:()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cos 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 αβαβ ±±= (6)二倍角公式:2 2tan sin 22sin cos ,tan 2;1tan α ααααα == - 2222cos 2cos sin 12sin 2cos 1ααααα=-=-=-; (7)降幂公式:()()22111 sin cos sin 2,sin 1cos 2,cos 1cos 2;222 ααααααα==-=+ (8)合一公式:()22 sin cos sin ,a b a b ααα?+=++其中tan b a ?=. 2.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 (二)、函数图像的四种变换: (三)、函数性质: 1。奇偶性: (1)定义:奇函数:对于定义域内任何自变量x ,都有()()f x f x -=-,则称()f x 为奇函

数。 偶函数:对于定义域内任何自变量x ,都有()()f x f x -=,则称()f x 为偶 函数。 (2)图像:奇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若自变量可以取0,则()00f =;偶函数图像关于y 轴对称。 ( 3) 常 见 的 奇 函 数 : ,,a k y kx y y x x == =(a 为奇 数),(),0,k y x k R k x =+ ∈≠sin ,y x =tan ;y x = 常见的偶函数:,a y m y x ==(a 为偶数),cos y x =,y x =。 (4)奇偶函数四则运算与复合: 2周期性: (1)定义:对于定义域内任何自变量x ,都有()()f x T f x +=,则称()f x 为以T 为周期的函数. (2) 若函数()f x 的周期为T ,则函数()f x ω的周期'T T ω = 。 (3)若()()f x m f x +=-,则函数()f x 的周期为2T m =; 若()() k f x m f x +=,则函数()f x 的周期为2T m =。 3.对称性: 对于定义域内任何自变量x ,都有()()2f x f a x =-,则函数()f x 图像关于x a =对称。 三、数列基础知识: 1。等差数列:(1)定义式:()1,2n n a a d n N n *--=∈≥或()1n n a a d n N *+-=∈用于证 明。 (2)通项公式:()()11;n n m a a n d a a n m d =+-=+-(3)中项公式:若,,a b c ,则 2b a c =+

三角函数综合练习题

三角函数综合 1、若点P 在 3 2π 的终边上,且OP=2,则点P 的坐标( ) A .)3,1( B .)1,3(- C .)3,1(-- D .)3,1(- 2、已知=- =-ααααcos sin ,4 5 cos sin 则( ) A . 47 B .169- C .32 9 - D . 32 9 3、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2 π 的是( ) A .)32sin(π-=x y B .)3 2tan(π -=x y C . ) 6 2cos(π +=x y D .)6 4tan(π +=x y 4、等于则)2cos(),,0(,3 1 cos θππθθ+∈=( ) A .924- B .924 C .9 7- D .9 7 5、若α是三角形的内角,且2 1 sin =α,则α等于( ) A . 30 B . 30或 150 C . 60 D . 120或 60 6、下列函数中,最小值为-1的是( ) A .1sin 2-=x y B .cos 1y x =- C . x y sin 21-= D .x y cos 2+= 7、设)4 tan(,41)4tan(,52)tan(π απββα+=-= +则的值是( ) A . 1813 B . 22 13 C . 22 3 D .6 1 8、 300cos 的值是( ) A . 2 1 B .2 1- C . 2 3 D .2 3- 9、将函数x y 4sin =的图象向左平移 12 π 个单位,得到)4sin(?+=x y 的图象,则?等于( ) A .12 π - B .3 π- C . 3 π D . 12 π 10、 50tan 70tan 350tan 70tan -+的值等于( ) A .3 B . 3 3 C .3 3- D .3- 11、化简x y x x y x cos )cos(sin )sin(+++等于( ) A .)2cos(y x + B .y cos C .)2sin(y x + D .y sin 12、若θθθ则,0cos sin >在( ) A .第一、二象限 B .第一、三象限 C .第一、四象限 D .第二、四 象限 13、函数是x x y 2cos 2sin 2=( ) A .周期为2π的奇函数 B .周期为2π的偶函数 C .周期为4π的奇函数 D 周期为4 π的偶函数 14、设m M 和分别表示函数1cos 3 1 -= 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则等于m M +

三角函数与数列高考题

三角函数与数列(高考题)1.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且+=. (1)证明:sin A sin B=sin C;(2)若b2+c2-a2=bc,求tan B. 2.△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2cos C(a cos B+b cos A)=c. (1)求C; (2)若c=,△ABC的面积为,求△ABC的周长. 3.在△ABC中,a2+c2=b2+ac. (1)求∠B的大小; (2)求cos A+cos C的最大值. 4.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 sin 2B=b sin A. (1)求B; (2)若cos A=,求sin C的值. 5.设f(x)=2sin(π-x)sin x-(sin x-cos x)2. (1)求f(x)的单调递增区间; (2)把y=f(x)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y=g(x)的图象,求g的值. 6.设f(x)=sin x cos x-cos2. (1)求f(x)的单调区间; (2)在锐角△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f=0,a=1,求△ABC面积的最大值. 7.△ABC中,D是BC上的点,AD平分∠BAC,△ABD面积是△ADC面积的2倍. (1)求;(2)若AD=1,DC=,求BD和AC的长. 8.已知向量=,=(sinx,cos2x),x∈R,设函数f(x)=·. (1) 求f(x)的最小正周期. (2) 求f(x) 在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9.已知ΔABC的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设向量,, . (1)若//,求证:ΔABC为等腰三角形;(2)若⊥,边长c= 2,角C=,求ΔABC的面积.

专题二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

专题二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已知sin(2π-α)=45,α∈????3π2,2π,则sin α+cos αsin α-cos α 等于( ) A.17 B .-17 C .-7 D .7 2.如图,D 、 E 、 F 分别是△ABC 的边AB 、BC 、CA 的中点,则( ) A .+BE →+CF →=0 B. -CF →+DF → =0 C .+CE →-CF →=0 D. -BE →-FC →=0 3.已知向量a =(2,sin x ),b =(cos 2x,2cos x ),则函数f(x)=a ·b 的最小正周期是( ) A.π2 B .π C .2π D .4π 4.已知a ,b ,c 为△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向量m =(3,-1),n =(cos A , sin A ).若m ⊥n ,且a cos B +b cos A =c sin C ,则角A ,B 的大小分别为( ) A.π6,π3 B.2π3,π6 C.π3,π6 D .π3,π3 5.已知向量OB →=(2,0),向量=(2,2),向量CA →=(2cos α,2sin α),则向量OA →与向 量OB →的夹角的取值范围是( ) A.????0,π4 B.??? ?π4,512π C.????512π,π2 D.??? ?π12,512π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6.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 (-1,2),B (2cos x ,-2cos 2x ),C (cos x,1),其中x ∈[0,π],若⊥,则x 的值为______. 7.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D ⊥AB ,AD =1,BC =2,AB =3,P 是BC 上的一个动点,当?PD PA 取得最小值时,tan ∠DP A 的值为 ________.

三角函数数列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数列公式大全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三角函数公式:(1).弧度制:180o rad π=,'18015718o o rad π = ≈ 弧长公式:l r α=,扇形面积公式:2112 2 S r lr α== (2)定义式:设角α终边上一点为(),P x y ,22r OP x y ==+则: sin ,cos ,tan ;y x y r r x ααα= == (3)同角基本关系式:22sin sin cos 1,tan ;cos α αααα +== (4)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5)两角和差公式:()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cos 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 αβαβ ±±= (6)二倍角公式:2 2tan sin 22sin cos ,tan 2;1tan α ααααα == - 2222cos 2cos sin 12sin 2cos 1ααααα=-=-=-; (7)降幂公式: ()()22111 sin cos sin 2,sin 1cos 2,cos 1cos 2;222 ααααααα==-=+ (8)合一公式:()22sin cos sin ,a b a b ααα?+=++其中tan b a ?=。 2.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

(二)、函数图像的四种变换: (三)、函数性质: 1.奇偶性: (1)定义:奇函数:对于定义域内任何自变量x ,都有()()f x f x -=-,则称()f x 为奇函数。 偶函数:对于定义域内任何自变量x ,都有()()f x f x -=,则 称()f x 为偶函数。 (2)图像:奇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若自变量可以取0,则()00f =;偶函数图像关于y 轴对称。 (3)常见的奇函数:,,a k y kx y y x x ===(a 为奇数), (),0,k y x k R k x =+ ∈≠sin ,y x =tan ;y x = 常见的偶函数:,a y m y x ==(a 为偶数),cos y x =,y x =。 (4)奇偶函数四则运算与复合:

三角函数及向量和数列综合体

S C A D B 1(三角函数).已知向量()x x m ωωsin ,cos =,() x x n ωωcos 3,cos =,设函数n m x f ?=)(. (1)若)(x f 的最小正周期是π2,求)(x f 的单调递增区间; (2)若)(x f 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6 π =x ,(20<<ω),求)(x f 的周期和值域. 2(三角函数)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已知向量(,)p a b c =+ , (,),q b a c b =-- ||||,p q p q +=- 且(Ⅰ)求角A 的值; (Ⅱ)若3a =,设角B 的大小 为,x ABC ?的周长为y ,求()y f x =的最大值. 3(立体几何)如图,已知四棱锥S-ABCD 的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SA ABCD ⊥平面,2SA =,E 是侧棱SC 上的一点. (1)求证:EBD SAC ⊥平面平面; (2)求四棱锥S-ABCD 的体积. 4(立体几何)如图,在四棱锥S ABCD -中,SA ⊥平面ABCD ,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AD ∥BC ,90ABC ∠= ,1, 2.SA AB AD BC ==== (Ⅰ)求异面直线BC 与SD 所成角的大小; (Ⅱ)求直线SC 与平面SAB 所成角的正切值; (Ⅲ)求三棱锥D SBC -的体积. 5(解析几何)已知直线1y kx =+ (k ∈R)与圆C:2 2 4x y +=相交于点A 、B, M 为弦AB 中点(Ⅰ) 当k=1时,求弦AB 的中点M 的坐标及AB 弦长; (Ⅱ)求证:直线与圆总有两个交点; (Ⅲ)当k 变化时求弦AB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 S B C D A E

向量和三角函数综合试题(卷)

向量与三角函数综合试题 1.已知向量a 、b 满足b ·(a-b)=0,且|a|=2|b|,则向量a +2b 与a 的夹角为 ( D ) A.3π B.3π2 C. 2π D.6π 2.已知向量),(n m =,)sin ,(cos θθ=,其中R n m ∈θ,,.若||4||=,则当2 λλ或2-<λ B .2>λ或2-<λ C .22< <-λ D .22<<-λ 3.已知O 为原点,点P (x ,y )在单位圆x 2 +y 2 =1上,点Q (2cos θ,2sin θ),且PQ =(3 4, -3 2),则·的值是 ( A ) A .18 25 B .9 25 C .2 D .9 16 4.R t t ∈+===,),20cos ,20(sin ,)25sin ,25(cos 0 0,则||的最小值是B A. 2 B. 22 C. 1 D. 2 1 5.如图,△ABC 中,AB=4,AC=4,∠BAC=60°,延长CB 到D ,使||||BA BD =u u u r u u u r ,当E 点在线段AD 上移动时,若,AE AB AC λμλμ=+-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的最大值是( C ) A .1 B 3 C .3 D .236.已知向量(2,0)OB =u u u v ,向量(2,2)OC =u u u v ,向量22)CA αα=u u u v ,则向量OA u u u v 与向量OB uuu v 的夹角的取值围是( D ) A .[0, ]4π B .5[,]412ππ C .5[,]122ππ D .5[,]1212 ππ 7.已知向量(1,1),(1,1),(22)a b c θθ==-=r r r ,实数,m n 满足ma nb c +=r r r ,则 22(1)(1)m n -+-的最小值为( D ) A 21 B .1 C 2 D .322- 8.如图,BC 是单位圆A 的一条直径, F 是线段AB 上的点,且2BF FA =u u u r u u u r , 若DE 是圆A 中绕圆心A 运动的一条直径,则FD FE u u u r u u u r g 的值是( B ) B .)

高中数学必修4三角函数综合测试题

必修4三角函数综合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二象限的角是钝角 B .第三象限的角必大于第二象限的角 C .-831°是第二象限角 D .-95°20′,984°40′,264°40′是终边相同的角 2.若点(a,9)在函数y =3x 的图象上,则tan a π 6的值为( ) A .0 B.3 3 C .1 D. 3 3.若|cos θ|=cos θ,|tan θ|=-tan θ,则θ 2的终边在( ) A .第一、三象限 B .第二、四象限 C .第一、三象限或x 轴上 D .第二、四象限或x 轴上 4.如果函数f (x )=sin(πx +θ)(0<θ<2π)的最小正周期是T ,且当x =2时取得最大值,那么( ) A .T =2,θ=π 2 B .T =1,θ=π C .T =2,θ=π D .T =1,θ=π 2 5.若sin ? ???? π2-x =-32,且π

7.将函数y =sin x 的图象向左平移φ(0≤φ<2π)个单位长度后,得到y =sin ? ?? ?? x -π6的图象,则φ=( ) A.π6 B.5π6 C.7π6 D.11π6 8.若tan θ=2,则2sin θ-cos θ sin θ+2cos θ的值为( ) A .0 B .1 C.34 D.54 9.函数f (x )=tan x 1+cos x 的奇偶性是(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D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10.函数f (x )=x -cos x 在(0,+∞)内( ) A .没有零点 B .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C .有且仅有两个零点 D .有无穷多个零点

向量、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复数、函数测试试卷

阶段性考试试卷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13题,65分) 1.若命题1)1(log ),,0(:2≥+ +∞∈?x x x p ,命题01,:0200≤+-∈?x x R x q ,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p q ∨ B.p q ∧ C.()p q ?∨ D.()()p q ?∧? 2.已知函数 ,则不等式f (x )≤5的解集为( ) A .[﹣1,1] B .(﹣∞,﹣2]∪(0,4) C .[﹣2,4] D .(﹣∞,﹣2]∪[0,4] 3.设复数z 满足 11z i z +=-,则的z 虚部为( ) A .i - B .i C .1 D .1- 4.函数)(x f y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则不等式)1()(ln f x f -<的解集为( ) A.()+∞,e B.??? ??+∞,1 e C.??? ??e e ,1 D.?? ? ??e 1,0 5.已知函数2 ()(1)x f x e x =-+(e 为自然对数的底),则()f x 的大致图象是( ) 6. 对任意向量,a b ,下列关系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 A .||||||a b a b ?≤ B .a b a b -≤- C .() 2 2a b a b +=+ D .()() 22a b a b a b +-=- 7.若()f x 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1212,0,x x x x ?∈+∞≠,有()() 2121 0f x f x x x -<-,则( ) A .()()()213f f f -<< B .()()()123f f f <-< C .()()()312f f f << D .()()()321f f f <-< 8.已知函数()sin()(0,||)2 f x x π ω?ω?=+>< 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且其图像向左平移 3 π 个单位后得到函数 ()cos g x x ω=的图象,则函数()f x 的图象( ) A .关于直线12 x π =对称 B .关于直线512 x π = 对称 C .关于点( ,0)12 π 对称 D .关于点5( ,0)12 π 对称

高中三角函数和数列部分公式

公式 sin^2(α/2)=(1-cosα)/2 cos^2(α/2)=(1+cosα)/2 推导:cos(2α)=cos(α+α)=cosαcosα-sinαsinα=cos^2(α)-sin^2(α)……① 在等式①两边加上1,整理得:cos(2α)+1=2cos^2(α) 将α/2代入α,整理得:cos^2(α/2)=(cosα+1)/2 在等式①两边减去1,整理得:cos(2α)-1=-2sin^2(α) 将α/2代入α,整理得:sin^2(α/2)=(1-cosα)/2 tan^2(α/2)=(1-cosα)/(1+cosα) sin(α/2)=±[(1-cosα)/2]^(1/2)(正负由α/2所在象限决定) cos(α/2)=±[(1+cosα)/2]^(1/2)(正负由α/2所在象限决定) tan(α/2)=sinα/(1+cosα)=(1-cosα)/sinα=±[(1-cosα)/(1+cosα)]^(1/2) 推导:tan(α/2) =sin(α/2)/cos(α/2) =[2sin(α/2)cos(α/2] /2cos(α/2)^2 =sinα/(1+cosα) =(1-cosα)/sinα 一、高中数列基本公式: 1、一般数列的通项a n与前n项和S n的关系:a n=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a1+(n-1)d a n=a k+(n-k)d (其中a1为首项、a k为已知的第k项) 当d≠0时,a n是关于n的一次式;当d=0时,a n是一个常数。 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S n=S n=S n= 当d≠0时,S n是关于n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当d=0时(a1≠0),S n=na1是关于n 的正比例式。

高中三角函数综合题及答案

三角函数习题 1.在ABC ?中,角A .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且满足(2a-c)cosB=bcos C . (Ⅰ)求角B 的大小; (Ⅱ)设()()()2411m sin A,cos A ,n k,k ,==>u r r 且m n ?u r r 的最大值是5,求k 的值 2.在ABC ?中,已知内角A .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向 量 (2sin ,m B =r ,2cos 2,2cos 12B n B ??=- ???r ,且//m n r r ? (I)求锐角B 的大小; (II)如果2b =,求ABC ?的面积ABC S ?的最大值 3.已知??? ? ??-=23,23a ,)4cos ,4(sin x x ππ=,x f ?=)(? (1)求)(x f 的单调递减区间? (2)若函数)(x g y =与)(x f y =关于直线1=x 对称,求当]3 4,0[∈x 时,)(x g y =的最大值? 4.设向量(sin ,cos ),(cos ,cos ),a x x b x x x R ==∈,函数()()f x a a b =?+ (I)求函数()f x 的最大值与最小正周期; (II)求使不等式3()2 f x ≥成立的x 的取值集合? 5 .已知函数2π()2sin 24f x x x ??=+ ???,ππ42x ??∈???? ,. (1)求)(x f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2)(<-m x f 在ππ42x ??∈???? ,上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6.在锐角△ABC 中,角A .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已知.3tan )(222bc A a c b =-+ (I)求角A; (II)若a=2,求△ABC 面积S 的最大值? 7.在锐角ABC ?中,已知内角A .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tanA -tanB)=1+tanA·tan B . (1)若a 2-ab =c 2-b 2,求A . B .C 的大小; (2)已知向量m ρ=(sinA ,cosA),n ρ=(cosB ,sinB),求|3m ρ-2n ρ|的取值范围. 三角函数习题答案 1.【解析】:(I)∵(2a -c )cos B =b cos C , ∴(2sin A -sin C )cos B =sin B cos C . 即2sin A cos B =sin B cos C +sin C cos B =sin(B +C ) ∵A +B +C =π,∴2sin A cos B =sinA . ∵01,∴t =1时,m n ?u r r 取最大值. 依题意得,-2+4k +1=5,∴k = 2 3. ? 2.【解析】:(1) //m n r r 2sinB(2cos 2B 2-1)=-3cos2B

三角函数、向量、解三角形、数列综合测试(含答案)

三角函数、向量、解三角形、数列综合测试(含答案) 大冶一中 孙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60分) 1.若向量===BAC ∠),0,1-(),2 3 , 21(则( ) ° ° C. 120° D. 150° 2.已知34,4,8===AC BC AB ABC Rt 中,△,则对于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P ,)(+?的最小值是( ) B. -14 3.已知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为CD 的中点,点F 为CB 上靠近点B 的三等分点,O 为AC 与BD 的交点,则=DB ( ) @ A.51858- + B.74718-+ C.58518-+ D. 7 1874-+ 4.已知)2π-απ-(523- αsin -αcos <<=,则=+α ααtan -1) tan 1(2sin ( ) A.7528- B.7528 C.7556- D. 75 56 5.若函数m x x x f -2cos 2-sin 4)(=在R 上的最小值是3,则实数=m ( ) A.6- B.5- C.3- D.2- 6.已知α为锐角,且2)8 π -α(tan =,则=α2sin ( ) A. 102 B.1023 C.1027 D. 4 23

7.已知向量)sin 41 -(α,=a ,)4πα0)(1-α(cos <<=,,且//,则=)4 π-αcos(( ) ) A.21- B.2 1 C.23- D.23 8.在ABC △中,3:2:1::=A B C ,则=a b c ::( ) :2:3 :2:1 :3:2 D. 2: 3:1 9.在ABC △中,c b a ,,分别为内角C B A ,,的对边,若B A C sin sin sin 3+=, 5 3 cos =C ,且4=ABC S △,则=c ( ) A. 364 C.3 6 2 10.在ABC △中,°=60C ,322==AC BC ,点D 在边BC 上,且7 7 2sin =∠ BAD ,则CD =( ) A. 334 B.4 3 C.33 D.332 … 11.我国古代数学巨著《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问日织几何”这个问题用今天的白话叙述为:“有一位善于织布的女子,每天织的布都是前一天的2倍,已知她5天共织布5尺,问这位女子每天分别织布多少”根据上述问题的已知条件,若该女子共织布31 35 尺,则这位女子织布的天数是( )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综合题的六种类型

第1讲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综合题3.17 题型一: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平行(共线)的综合 【例1】 已知A 、B 、C 为三个锐角,且A +B +C =π.若向量→p =(2-2sinA ,cosA +sinA)与向量→q =(cosA -sinA ,1+sinA)是共线向量. (Ⅰ)求角A ;(Ⅱ)求函数y =2sin 2B +cos C -3B 2的最大值. 题型二.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垂直的综合 【例2】 已知向量→a =(3sinα,cosα),→b =(2sinα,5sinα-4cosα),α∈(3π 2 ,2π),且→a ⊥→b . (Ⅰ)求tanα的值;(Ⅱ)求cos(α2+π 3)的值. 题型三.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模的综合 【例3】 已知向量→a =(cosα,sinα),→b =(cosβ,sinβ),|→a -→b |=2 5 5.(Ⅰ)求cos(α-β)的值;(Ⅱ) 若-π2<β<0<α<π 2,且sinβ=-513,求sinα的值. 题型四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综合 【例4】设函数f(x)=→a ·→b .其中向量→a =(m ,cosx),→b =(1+sinx ,1),x ∈R ,且f(π2)=2.(Ⅰ) 求实数m 的值;(Ⅱ)求函数f(x)的最小值. 题型五:结合三角形中的向量知识考查三角形的边长或角的运算 【例5】(山东卷)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tan C = (1)求cos C ;(2)若5 2 CB CA ?= ,且9a b +=,求c . 题型六:结合三角函数的有界性,考查三角函数的最值与向量运算 【例6】()f x a b =? ,其中向量(,cos 2)a m x = ,(1sin 2,1)b x =+ ,x R ∈,且函数 ()y f x =的图象经过点(,2)4 π . (Ⅰ)求实数m 的值; (Ⅱ)求函数()y f x =的最小值及此时x 值的集合。 题型七:结合向量的坐标运算,考查与三角不等式相关的问题 【例7】设向量(sin ,cos ),(cos ,cos ),a x x b x x x R ==∈ ,函数()()f x a a b =?+ . (Ⅰ)求函数()f x 的最大值与最小正周期;(Ⅱ)求使不等式3 ()2 f x ≥成立的x 的取值集. 【跟踪训练】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训练反馈 1、已知向量=(x x x 3,52-),=(2,x ),且⊥,则由x 的值构成的集合是( ) A 、{0,2,3} B 、{0,2} C 、{2} D 、{0,-1,6} 2、设02x π≤≤, sin cos x x =-,则 ( ) A .0x π≤≤ B . 74 4x π π≤≤ C .544 x ππ ≤≤ D . 32 2 x π π ≤≤ 3、函数1cos 4tan 2sin )(++?=x x x x f 的值域是 。 4、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且cos cos 2B b C a c =-+. (1)求角B 的大小; (2)若 b a + c =4,求a 的值. 5、已知向量 )1),3 (cos(π + =x ,)21),3(cos(-+ =π x ,)0),3 (sin(π+=x 函数 x f ?=)(, x g ?=)(, x h ?-?=)( (1)要得到)(x f y =的图象,只需把)(x g y =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平移或伸缩变换? (2)求)()()(x g x f x h -=的最大值及相应的x .

三角函数,数列公式大全.docx

1 QA^ 三角函数公式:(1) ?弧度制:7irad = 180", Wad = —— ?57"18 71 弧长公式:1= a r,扇形面积公式:S = -ar 2 =-lr 2 2 (2)定义式:设角a 终边上一点为P (x,y ), r = \OP\ = y/x 2 + y 2 Wd : ? y x y sma = —,cos (7 = —,tan? =—; r r x (3)同角基本关系 式: .7 7 . sin a snr a + cos~ ? = 1, tan ? = ------ cos <7 (4)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 限。 (5)两角和差公式:sin (cr ± /?) = sin a cos /? ± cos a sin /?, cos (a ± 0) = cos a cos 0 ¥ sin a sin 0, tan ( Q ± 0) tan 6Z ± tan /? 1 + tan a tan 0, (6) 二倍角公式:sin2? = 2sincrcoscr,tan 2a = ~~tan a 1-tan^ a cos= cos 2 cr-sin 2 a = l-2sin 2 a = 2cos 2 Q -1 ; (7) (8) 降墓公式:sin a cos a = -^-sin26Z,sin 2 a = g(l -cos26/),cos 2 a = y(' + cos 2a); Q + 0),其中 tan/= 2。 a 合一公式:<7sin<7 + /?cos (7 = \cr +Z?2 sin( 对称车由:x = lc7T H ——左已Z 对称中心: 、0 .k 已 Z 无对称轴 像 周期性 T=2TT 奇偶性 偶函数 奇函数 单 调 性 増区间: 减区间: .■ 穴、, 3/r , … 2g+亍2Qr + w (2Z) 增区间: [lk :7r — 7r.2/c7r][/c e Z i 减区间: [llc/r. 2Jc/r+ /rji J CG Z 9 増区间: (上TT —今工兀4- 分"Z ) 无减区间 、、函数 性底\ y = sin x y = tan x 2.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 定义域值域 对称性 y = cos x H X z e 7r -2 + 奇函数 T = 7T 对称中心:穴、O\kwZ 对称轴x x = k 穴、k e Z 对称中心: Z 、 Ic7r + — .0、上 w Z

三角函数大题综合训练

三角函数大题综合训练 1.已知函数 ()2sin()cos f x x x π=-.(Ⅰ)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 (Ⅱ)求()f x 在区间,62ππ?? -????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设函数f (x )=cos(2x + 3 π)+sin 2 x .(1)求函数f(x)的最大值和最小正周期.(2)设A ,B ,C 为?ABC 的三个内角,若cos B =31, 1 ()24 c f =-,且C 为锐角,求sin A . 3.已知函数2()sin cos cos 2.222 x x x f x =+- (Ⅰ)将函数()f x 化简成sin()(0,0,[0,2))A x B A ω?ω?π++>>∈的形式, 并指出()f x 的周期; (Ⅱ)求函数17()[,]12 f x π π在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4.已知函数 ()2sin cos 442x x x f x =+. (Ⅰ)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及最值;(Ⅱ)令π()3g x f x ? ?=+ ?? ?,判断函数()g x 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5.已知函数()cos(2)2sin()sin()3 4 4 f x x x x πππ=-+-+(Ⅰ)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和图象的对称轴方程(Ⅱ)求函数()f x 在 区间[,]122 ππ-上的值域 6.设2()6cos 2f x x x =-.(Ⅰ)求()f x 的最大值及最小正周期;Ⅱ)若锐角α 满足 ()3f α=-4 tan 5 α的值. 7.已知0α βπ<<4,为()cos 2f x x π? ?=+ ?8??的最小正周期,1tan 14αβ????=+- ? ????? ,, a (cos 2)α=, b ,且m =·a b .求22cos sin 2() cos sin ααβαα ++-的值. 8.设a ∈R ,f (x )=cos x (a sin x -cos x )+cos 2()π2-x 满足f ()-π3=f (0).求函数f (x )在[] π4,11π 24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三角函数、数列、导数试题及详解

三角函数、数列导数测试题及详解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点A (-1,1),点B (2,y ),向量a=(l ,2),若//AB a ,则实数y 的值为 A .5 B .6 C .7 D .8 2.已知等比数列123456{},40,20,n a a a a a a a ++=++=中则前9项之和等于 A .50 B .70 C .80 D .90 3.2 (sin cos )1y x x =+-是 A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偶函数 B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奇函数 C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 D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 4.在右图的表格中,如果每格填上一个数后,每一横行成等差数列, 每一纵列成等比数列,那么x+y+z 的值为 A .1 B .2 C .3 D .4 5.已知各项均不为零的数列{}n a ,定义向量 *1(,),(,1),n n n n c a a b n n n N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若* ,//n n n N c b ?∈总有成立,则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 B .若* ,//n n n N c b ?∈总有成立,则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 C .若* ,n n n N c b ?∈⊥总有成立,则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 D .若* ,n n n N c b ?∈⊥总有成立,则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 6.若sin2x 、sinx 分别是sin θ与cos θ的等差中项和等比中项,则cos2x 的值为 A . 133 8 + B . 133 8 C . 133 8 ± D . 12 4 - 7.如图是函数sin()y x ω?=+的图象的一部分,A ,B 是图象上的一个最高点和一个最低 点,O 为坐标原点,则OA OB ?的值为 A .12π B . 2 119π+ C .2 119 π- D .2 113 π- 8.已知函数()cos ((0,2))f x x x π=∈有两个不同的零点x 1,x 2,且方程()f x m =有两个

三角函数-数列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公式:(1).弧度制:180o rad π=,'18015718o o rad π=≈ 弧长公式:l r α= ,扇形面积公式:211 2 2 S r lr α== (2)定义式:设角α终边上一点为(),P x y ,22r OP x y == +则: sin ,cos ,tan ;y x y r r x ααα= == (3)同角基本关系式:2 2sin sin cos 1,tan ;cos α αααα +== (4)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5)两角和差公式:()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cos 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 αβαβ ±±= (6)二倍角公式:2 2tan sin 22sin cos ,tan 2;1tan α ααααα == - 2222cos 2cos sin 12sin 2cos 1ααααα=-=-=-; (7)降幂公式:()()22111 sin cos sin 2,sin 1cos 2,cos 1cos 2;222 ααααααα==-=+ (8)合一公式:()22 sin cos sin ,a b a b ααα?+=++其中tan b a ?=。 2.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

(二)、函数图像的四种变换: (三)、函数性质: 1.奇偶性: (1)定义:奇函数:对于定义域任何自变量x ,都有()()f x f x -=-,则称()f x 为奇函数。 偶函数:对于定义域任何自变量x ,都有()()f x f x -=,则称()f x 为偶函 数。 (2)图像:奇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若自变量可以取0,则()00f =;偶函数图像关于y 轴对称。 (3)常见的奇函数: ,,a k y kx y y x x == =(a 为奇数), (),0,k y x k R k x =+ ∈≠sin ,y x =tan ;y x = 常见的偶函数:,a y m y x ==(a 为偶数),cos y x =,y x =。 (4)奇偶函数四则运算与复合: 2周期性: (1)定义:对于定义域任何自变量x ,都有()()f x T f x +=,则称()f x 为以T 为周期的函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