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试题(标准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复习卷(练习卷)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1、孔子“因材施教”的哲学依据是:( C )A 唯心主义哲学B 普遍联系的哲学C 一切从实际出发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2、“一叶知秋”是运用( C )的结果。A、发散思维B、原点思维C、联动思维D、逆向思维3、“窥一斑而知全豹是( B )的例子。A、发散思维B、联动思维C、原点思维D、逆向思

2021-03-10
《哲学与人生》试题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中试卷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计50分)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D )A、物质和意识B、有神论和无神论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B )A、客观实在B、运动C、可知的D、事物的现象3、成语“守株待兔”的哲学寓意主要在于(D )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使主观符合客观B、

2024-02-07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班级: 姓名:分数: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1.客观实际是一个人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那么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哪些方面?(10分)2.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体现在两个方面,请简单阐述。(10分)3.成功的人生行动包括哪些因素?(10分)4.简单阐述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0分)5.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哪些特征?(10分

2021-03-25
《哲学与人生》专项测试题

《哲学与人生》专项测试题(一)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A. 客观实际B. 客观规律C. 主观愿望D.

2024-02-07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班级: 姓名:分数: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1.客观实际是一个人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那么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哪些方面?(10分)2.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体现在两个方面,请简单阐述。(10分)3.成功的人生行动包括哪些因素?(10分)4.简单阐述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0分)5.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哪些特征?(10分

2024-02-07
哲学与人生试卷

《哲学与人生》前六课测试题1、下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A、妄自菲薄B、自知之明C、不自量力D、量力而行2、新事物的出现不一定都是新事物,这是因为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A、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B、强大和完善的C、吸取了旧事物的精华D、有新的名称和旗号3、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机会,人们都使用一次性卫生筷,有关

2024-02-07
最新《哲学与人生》试题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中试卷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计50分)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D )A、物质和意识B、有神论和无神论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B )A、客观实在B、运动C、可知的D、事物的现象3、成语“守株待兔”的哲学寓意主要在于(D )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使主观符合客观B、

2024-02-07
最新《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附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哲学与人生》期中测试卷本试卷适用于: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1.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就是﹙﹚A.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想象和主观愿望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B.一切从良好的主观愿

2024-02-07
哲学与人生测试题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48分)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

2024-02-07
哲学与人生试题A卷与答案

第2页共4页A、适度 B 、互惠互利 C、因人而异 D、主动热情7、下列运动变化中,属于发展是()。A、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B 、用电子计算机算命C 、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式D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二、多项选择题(把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中,选错或多选均不给分。每题10分,共30分)1、在我国,红色因喜庆而被人喜爱。有人传言称2013年本命年禁红色,红

2024-02-07
2017职高哲学与人生期中试题附答案资料

精品文档职高《哲学与人生》期中试题分钟)(考试时间:603、规律:成绩姓名班级30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1、新事物:和两个哲学基本派别之2、自哲学产生以来一直存在着 5.矛盾:间的斗争。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3、物质世界的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4、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 1.、5 是人特有

2024-02-07
哲学与人生试题(标准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复习卷(练习卷)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1、孔子“因材施教”的哲学依据是:( C )A 唯心主义哲学B 普遍联系的哲学C 一切从实际出发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2、“一叶知秋”是运用( C )的结果。A、发散思维B、原点思维C、联动思维D、逆向思维3、“窥一斑而知全豹是( B )的例子。A、发散思维B、联动思维C、原点思维D、逆向思

2024-02-07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

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哲学与人生》期末试题班级: 姓名:学号:分数: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C.对世界观的看法问题 D.物质决定意识2.人与物的根本区别是()A.人有主观能动性B.人有客

2024-02-07
哲学与人生试题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中试卷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计50分)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D )A、物质和意识B、有神论和无神论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B )A、客观实在B、运动C、可知的D、事物的现象3、成语“守株待兔”的哲学寓意主要在于(D )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使主观符合客观B、

2024-02-07
哲学与人生试题(标准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复习卷(练习卷)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1、孔子“因材施教”的哲学依据是:( C )A 唯心主义哲学B 普遍联系的哲学C 一切从实际出发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2、“一叶知秋”是运用( C )的结果。A、发散思维B、原点思维C、联动思维D、逆向思维3、“窥一斑而知全豹是( B )的例子。A、发散思维B、联动思维C、原点思维D、逆向思

2024-02-07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及答案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一、填空题(30分,每格2分)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2、(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只能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3、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竞争。4、个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

2024-02-07
哲学与人生试题(标准答案)

《哲学与人生》一、单选题1、孔子“因材施教”的哲学依据是:( C )A 唯心主义哲学B 普遍联系的哲学C 一切从实际出发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2、“一叶知秋”是运用( C )的结果。A、发散思维B、原点思维C、联动思维D、逆向思维3、“窥一斑而知全豹是( B )的例子。A、发散思维B、联动思维C、原点思维D、逆向思维4、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D )。A、历

2024-02-07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班级: 姓名:分数: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1.客观实际是一个人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那么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哪些方面?(10分)2.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体现在两个方面,请简单阐述。(10分)3.成功的人生行动包括哪些因素?

2024-02-07
哲学与人生试题 标准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复习卷(练习卷)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1、孔子“因材施教”的哲学依据是:( C )A 唯心主义哲学B 普遍联系的哲学C 一切从实际出发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2、“一叶知秋”是运用( C )的结果。A、发散思维B、原点思维C、联动思维D、逆向思维3、“窥一斑而知全豹是( B )的例子。A、发散思维B、联动思维C、原点思维D、逆向

2024-02-07
《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

2018年最新三校生冲刺“对口高考”强化训练(8)《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1、“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的做法( )①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②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③否认了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④肯定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2、社会发展最根本的规律是 ( )A、生产力和生产

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