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相遇问题练习

AB两地相距21千米,上午6时甲、乙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乙到达A地后也立即返回,上午9时他们第二次相遇。此时,甲行的路程比乙行的路程多9千米,甲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在距A地40千米处第一次相遇,然后仍按原速度继续行驶。两车各到达A、B两地后立即返回,在距占B地20千米处第二次相遇。A、B

2019-12-06
最新多次相遇问题练习

AB两地相距21千米,上午6时甲、乙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乙到达A地后也立即返回,上午9时他们第二次相遇。此时,甲行的路程比乙行的路程多9千米,甲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在距A地40千米处第一次相遇,然后仍按原速度继续行驶。两车各到达A、B两地后立即返回,在距占B地20千米处第二次相遇。A、B

2024-02-07
两次相遇行程问题的解法

两次相遇行程问题的解法在小学阶段关于行程的应用题是作为一种专项应用题出现的,简称“行程问题”。有一种“行程问题”中出现了第二次相遇(即两次相遇)的情况,较难理解。其实此类应题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解答起来也十分方便。例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距A地80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进,甲车到达B地、乙车到达A地后均立即按原路返回,第二次在距B地

2020-01-02
相遇问题整理

应用题—行程问题(相遇、流水行船)知识点:1.相遇问题是行程问题中的一种情况。这类应用题的特点是: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越行越近,到一定的时候二者可以相遇。2.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速度和×相遇时间=两地路程两地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两地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3.解题时,除掌握数量关系外,还要根据题意想象实际情景,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和分析题意,突

2020-05-26
行程多次相遇问题

行程多次相遇问题——秒杀技巧“多次相遇”问题有直线型和环型两种模型。相对来讲,直线型出题的模型更加复杂。环型只是单纯的周期问题。现在我们分开一一进行讲解。首先,来看直线型多次相遇问题。一、直线型直线型多次相遇问题宏观上分“两岸型”和“单岸型”两种。“两岸型”是指甲、乙两人从路的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单岸型”是指甲、乙两人从路的一端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现在分开

2020-08-10
四年级奥数二次相遇问题及答案

四年级奥数二次相遇问题及答案四年级奥数二次相遇问题及答案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并在两地间往返行走。第一次二人在距离B点400米处相遇,第二次二人又在距离B点100米处相遇,问两地相距多少米?答案详解见下页四年级奥数二次相遇问题答案:(1)第一次二人在距离B点400米处相遇.说明第一次相遇时乙行400米.(2)甲、乙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共行3个全程。

2020-04-25
二次相遇问题

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第一次在离A地75米处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在离B 地55米处,求A、B两地相距多远?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往返于AB之间,第一次相遇在距A地20千米处,第二次相遇在距A地40千米处,求AB的距离。客货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在途中相遇后继续前进,各自到达对方出发

2021-03-17
两次相遇问题公式的推导

两次相遇问题公式的推导设A 、B 两地的距离为S ,第一次相遇地点时距离B 地S 1,第二次相遇时距离A 地S 2,那么S=3S 1-S 2(双边公式)。第一次相遇甲的路程为:S- S 1乙的路程为:S 1第二次相遇甲的路程为:2S-S 2乙的路程为:S+ S 2由于甲与乙两次相遇用的时间相同,因此两次相遇路程之比等于甲、乙的速度之比,即2设A、B 两地的距

2021-04-12
两次相遇问题公式的推导.docx

两次相遇问题公式的推导设 A 、B 两地的距离 为 S ,第一次相遇地点时距离 B 地S 1,第二次相遇时距离 A 地 S 2,那么 S=3S 1-S 2(双边公式)。第一次相遇甲的路程 为:S- S 1乙的路程 为:S 1第二次相遇甲的路程 为:2S-S 2乙的路程 为:S+ S 2由于甲与乙两次相遇用的 时间相同,因此两次相遇路程之比等于甲、乙的速度之比

2019-12-22
二次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

二次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一、直线二次相遇甲村、乙村相距6千米,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在出发后40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小王到达甲村后返回,在离甲村2千米的地方两人第二次相遇.问小张和小王的速度各是多少?解:画示意图如下:如图,第一次相遇两人共同走了甲、乙两村间距离,第二次相遇两人已共同走了甲、乙两村间距

2020-02-09
二次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附例题及答案)

二次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附例题及答案)知识要点提示: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出发相向而行,两人在C地相遇,相遇后甲继续走到B地后返回,乙继续走到A地后返回,第二次在D地相遇。一般知道AC和AD的距离,主要抓住第二次相遇时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时走的路程的两倍。例题: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距B地54千米处相遇,它们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立即返回,在距

2020-01-11
最新小学奥数的二次相遇问题

例1、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7:11,相遇后继续行驶,分别到达A、B两地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时甲车距B地8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关键词:速度比=路程比两次相遇三倍路程第二次相遇时甲、乙两车的路比为: 7:11总路程为两地距离的3倍.解:设甲乙两地相距s千米,则共行了S+80 ,乙行了2S-80。(s+80):

2024-02-07
小学四年级二次相遇问题

《小学四年级二次相遇问题【三篇】》供您查阅。【文章一】1.AB两地相距360千米,客车与货车从A、B两地相向而行,客车先行1小时,货车才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客车开出后几小时与货车相遇?相遇地点距B地多远分析:由题意可知:客车先行1小时,货车才开出,先求出剩下的路程,再根据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求出相遇时间再加上1小时即可,然后

2024-02-07
两次相遇问题公式的推导

两次相遇问题公式的推导设A 、B 两地的距离为S ,第一次相遇地点时距离B 地S 1,第二次相遇时距离A 地S 2,那么S=3S 1-S 2(双边公式)。 第一次相遇甲的路程为:S- S 1乙的路程为:S 1第二次相遇甲的路程为:2S-S 2乙的路程为:S+ S 2由于甲与乙两次相遇用的时间相同,因此两次相遇路程之比等于甲、乙的速度之比,即2设A 、B 两地

2024-02-07
二次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

二次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之袁州冬雪创作一、直线二次相遇甲村、乙村相距6千米,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外一村后就顿时返回).在出发后40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小王到达甲村后返回,在离甲村2千米的地方两人第二次相遇.问小张和小王的速度各是多少?解:画示意图如下:如图,第一次相遇两人共同走了甲、乙两村间间隔,第二次相遇两人已共同走

2024-04-05
二次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

二次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一、直线二次相遇甲村、乙村相距6千米,小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在出发后40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小王到达甲村后返回,在离甲村2千米的地方两人第二次相遇.问小和小王的速度各是多少?解:画示意图如下:如图,第一次相遇两人共同走了甲、乙两村间距离,第二次相遇两人已共同走了甲、乙两村间距离的

2024-02-07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二次相遇问题练习题(附答案)

四年级奥数二次相遇问题练习题学 _ ------- ----- ---- ----- ----- ----- ----- ----- ----- ---- ----- 4. 甲乙两队学生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在两队之间不停地往返联络•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

2024-02-07
小学四年级二次相遇问题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二次相遇问题奥数练习题及答案1. 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并在两地间往返行走。第一次二人在距离B点400米处相遇,第二次二人又在距离B点100米处相遇,问两地相距多少米?答案:(1)第一次二人在距离B点400米处相遇.说明第一次相遇时乙行400米.(2)甲、乙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共行3个全程。从第一次相遇后时到第二次相遇他们共行2个全程。在

2024-02-07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二次相遇问题练习题(附答案)讲课稿

各种学习资料,仅供学习与交流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 - - - - - - - 密封线 - - - - - - - - - 密封线 - - - - - - - - -四年级奥数 二次相遇问题练习题1. 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

2024-02-07
相遇问题整理

应用题—行程问题(相遇、流水行船)知识点:1.相遇问题是行程问题中的一种情况。这类应用题的特点是: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越行越近,到一定的时候二者可以相遇。2.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速度和×相遇时间=两地路程两地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两地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3.解题时,除掌握数量关系外,还要根据题意想象实际情景,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和分析题意,突

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