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二次相遇问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1.82 KB
- 文档页数:1
第2次课相遇问题拔高类型知识点回顾:相遇问题的基本关系式:()()()知识点简析:例题1.父亲在儿子读书的学校教书,每天父子二人步行去学校,父亲每分钟比儿子多走20米,30分钟后父亲到学校,到校后发现未带钥匙,立即原路返回,在离校350米处碰上儿子。
儿子每分钟行多少米?例题2.东西两镇相距44千米,甲乙两人同时从东西两镇相向而行,2小时后丙从东镇骑车出发去追甲,结果三人同时在某地相遇。
已知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求;丙的骑车速度.例题3.小汽车、货车和客车的速度分别为每小时75千米,60千米和50千米,小汽车和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货车从乙地开往甲地,如果它们同时出发,货车遇到小汽车后20分钟又与客车相遇。
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例题4.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
甲车从A地、乙车从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两车相遇后4.5小时甲车到达B地,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例题5.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以不同的速度从A、B两城相对而行,途中相遇,相遇点距A城80千米,相遇后两车继续以原速前进,到达对方出发地后两车立即返回,在途中第二次相遇,这时相遇点距A城50千米,求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思考如果把划线部分,改为距B城50千米。
)课堂练习:1.甲、乙二人上午7时同时从A地去B地,甲每小时比乙快8千米。
上午11时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24千米处与乙相遇。
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甲、乙二人同时从东村到西村,甲每分钟行120米,乙每分钟行100米,结果甲比乙早5分钟到达西村。
东村到西村的路程是多少米?3.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A、B两站相向开出,在离A站60千米的地方相遇后,两车仍以原速度继续前进,各车分别到达对方出发点立即返回,又在离B站30千米的地方相遇,问A、B两站相距多少千米?4.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站开往西站。
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12千米,甲车行驶四个半小时到达西站后,没有停留,立即从原路返回,在距离西站31.5 千米的地方和乙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5.甲乙丙三人中,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走70米。
四年级奥数题相遇问题习题及答案三篇篇一:四年级奥数题:相遇问题习题(A)年级班姓名得分一、填空题1.小张从甲地到乙地步行需要36分钟,小王骑自行车从乙地到甲地需要12分钟.他们同时出发,______分钟后两人相遇?2.甲、乙二人同时从学校出发到少年宫去,已知学校到少年宫的距离是2400米,甲到少年宫后立即返回学校,在距离少年宫300米处遇到乙,此时他们离开学校已30分钟.甲每分钟走_______米,乙每分钟走_______米.3.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它们相遇时距A、B两地中心处8千米,已知甲车速度是乙车的1.2倍,求A、B两地的距离是_______千米.4.一列火车长152米,它的速度是每小时63.36公里.一个人与火车相向而行,全列火车从他身边开过用8秒钟.这个人的步行速度是每秒_______米.5.如图,A 、B 是圆直径的两端,小张在A 点,小王在B 点同时出发反向行走,他们在C 点第一次相遇,C 离A 点80米;在D 点第二次相遇,D 点离B 点60米.求这个圆的周长.6.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600千米,上午8点客车以平均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货车以平均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要使两车在全程的中点相遇,货车必须在上午_______点出发.7.两列对开的火车途中相遇,甲车上的乘客从看到乙车到乙车从旁边开过去,共用6秒钟.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6千米,乙车全长______米.8.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他们在离甲村3.5千米处第一次相遇,在离乙村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问他们两人第四次相遇的地点离乙村______千米.(相遇指迎面相遇)9.甲村、乙村相距6千米,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B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马上返回).在出发后40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小王到达甲村后返回,在离甲村2千米的地方两人第二次相遇.小张每小时走______千米,小王每小时走______千米.10.小张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步行5千米,小王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步行4千米.两人同时出发,然后在离甲、乙两地的中点1千米的地方相遇,求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______千米.二、解答题11.甲乙两站相距36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站出发驶向乙站,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客车到达乙站后停留0.5小时,又以原速返回甲站,两车对面相遇的地点离乙站多少千米?12.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70米,甲乙两人从A地,丙一人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丙遇到乙后2分钟又遇到甲,A、B两地相距多少米?13.A、B两地相距21千米,甲从A地出发,每小时行4千米,同时乙从B地出发相向而行,每小时行3千米.在途中相遇以后,两人又相背而行.各自到达目的的地后立即返回,在途中二次相遇.两次相遇点间相距多少千米?14.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经过18小时两车在某处相遇,已知两地相距1488千米,货车每小时比客车少行8千米,货车每行驶3小时要停驶1小时,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答案——————————————————————一、填空题1. 9分钟.36:12=3:136÷(3+1)=9(分)2. 甲90米/分;乙70米/分.速度差=300×2÷30=20(米/分)速度和=2400×2÷30=160(米/分)甲:(160+20)÷2=90(米/分)乙:(160-20)÷2=70(米/分)3. 176千米乙速:8×2÷(1.2-1)=80(千米/小时)甲速:80×1.2=96(千米/小时)相遇时间:1)8096(28=-÷⨯(小时)AB 间距离:1761)8096(=⨯+(千米)4. 1.4米/秒152÷8-63360÷3600=1.4(米/秒)5. 360米第二次相遇时两人合起来所走的行程是第一次相遇时合起来所走行程的3倍.则(80×3-60)×2=360(米)6. 上午7点7602160050216008=⎪⎭⎫ ⎝⎛÷⨯-÷⨯-(点)7. 135米.(45000+36000)÷(60×60)×6=135(米)8. 1千米(3.5×3-2)-[3.5×7-(3.5×3-2)×2]=1(千米)9. 小张:5千米/小时;小王:4千米/小时.小张:[6×(40×3÷60)-2]÷2=5(千米/小时)小王:(6+40×3÷60)÷2=4(千米/小时)10. 18千米(5+4)×[2÷(5-4)]=18(千米)二、解答题11. 客车从甲站行至乙站需要360÷60=60(小时)客车在乙站停留0.5小时后开始返回甲站时,货车行了40×(6+0.5)=260(千米)货车此时距乙站还有360-260=100(千米)货车继续前行,客车返回甲站(化为相遇问题)“相遇时间”为 100÷(60+40)=1(小时)所以,相遇点离乙站60×1=60(千米)12. 甲、丙相遇时,甲、乙两人相距的路程就是乙、丙相背运动的路程和,即(60+70)×2=260(米)甲、乙是同时出发的,到甲、丙相遇时,甲、乙相距260米,所以,从出发到甲、丙相遇需260÷(60-50)=26(分)所以,A 、B 两地相距(50+70)×26=3120(米)13. 画线段图如下:设第一次相遇点为M,第二次相遇点为N,AM=4×[21÷(4+3)]=12(千米)AN+AM=3×[21÷(4+3)]×2=18(千米)两次相遇点相距:12-(18-12)=6(千米)14. ①因为18小时=(3小时+1小时)×4+2小时,所以,货车实际行驶时间为3×4+2=14(小时)②设客车每小时行x千米,则货车每小时行(x -8)千米,列方程得18 x +14×(x -8)=1488,x =50篇二:四年级奥数题相遇问题习题及答案(B)年级班姓名得分一、填空题1.某列车通过250米长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问:该列车与另一列长320米、时速64.8千米的列车错车而过需要______秒?2.甲、乙二人骑车同时从环形公路的某点出发,背向而行,已知甲骑一圈需48分钟,出发后30分钟两人相遇.问:乙骑一圈需______分钟.3.甲、乙二人从相距36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若甲先出发2小时,则在乙动身2.5小时后两人相遇;若乙先出发2小时,则甲动身3小时后两人相遇.甲每小时走______千米.乙每小时走_______千米.4.两列火车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两车错车时,甲车上一乘客从乙车车头经过他的车窗时开始计时,到车尾经过他的车窗共用13秒钟,求乙车全长_______米.5.李华从学校出发,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步行到20.4千米外的冬令营报到.半小时后,营地老师闻讯前往迎接,每小时比李华多走1.2千米.又过了1.5小时,张明从学校骑车去营地报到,结果三人在途中某地相遇.问骑车人每小时行________千米.6.甲、乙、丙三辆车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去,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为每小时60千米和48千米.有一辆迎面开来的卡车分别在他们出发后6小时、7小时、8小时先后与甲、乙、丙三辆车相遇.求丙车的速度是_______千米/小时.7.已知甲、乙两车站相距470千米,一列火车于中午1时从甲站出发,每小时行52千米,另一列火车于下午2时30分从乙站开出,下午6时两车相遇.问:从乙站开出的火车的速度是_______千米/小时.8.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相向而行,快车的车长是280米,慢车的车长是385米.坐在快车上的人看见慢车驶过的时间是11秒,那么坐在慢车上的人看见快车驶过的时间是______秒?9.操场正中央有一旗竿,小明开始站在旗竿正东离旗竿10米远的地方.然后向正北走了10米,再左转弯向正西走了20米,再左转弯向正南走了30米,再左转弯向正东走了40米,再左转弯向正北走了20米.这时小明离旗竿______米.10.甲乙两地相距258千米.一辆汽车和一辆拖拉机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已知汽车的速度是拖拉机速度的2倍.相遇时,汽车比拖拉机多行_______千米.二、解答题11.甲、乙二人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在A 、B 之间往返跑步.甲每秒跑3米,乙每秒跑7米,如果他们第四次迎面相遇点与第五次迎面相遇点之间相距150米,求A 、B 间相距多少米?12.如下图,A 、C 两地相距2千米,CB 两地相距5千米.甲、乙两人同时从C 地出发,甲向B 地走,到达B 地后立即返回;乙向A 地走, 到达A 地后立即返回;如果甲速度是乙速度的1.5倍,那么在乙到达D 地时,还未能与甲相遇,他们还相距0.5千米,这时甲距C 地多少千米?13.一只小船从A 地到B 地往返一次共用2小时.回来时顺水,比去时的速度每小时多行驶8千米,因此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驶6千米.求A 至B 两地距离.14.甲、乙两地之间有一条公路,李明从甲地出发步行往乙地;同时张平从乙地出发骑摩托车往甲地.80分后两人在途中相遇.张平到达甲地后马上折回往乙地,在第一次相遇后又经过20分张平在途中追上李明.张平到达乙地后又马上折回往甲地,这样一直下去,当李明到达乙地时,张平追上李明的次数是多少?5———————————————答 案——————————————————————一、填空题1. 15秒该车速:(250-210)÷ (25-23)=20(米/秒)车长:25×20-250=250(米)(64.8千米/小时=18米/秒)错车时间:(250+320)÷(20+18)=15(秒)2. 80分钟804813011=⎪⎭⎫ ⎝⎛-÷(分)3. 甲:6千米/时;乙:3.6千米/小时.36×2÷(2+3+2.5)=9.6(千米/小时)甲速:(36-9.6×2.5)÷2=6(千米/小时)乙速:(36-9.6×3)÷2=3.6(千米/小时)4. 390米甲速:48千米/小时=3113米/秒乙速:60千米/小时=3216米/秒 乙车长:3901331133216=⨯⎪⎭⎫ ⎝⎛+(米)5. 20千米/小时()205.12.1442144.202124=⎥⎦⎤⎢⎣⎡-++÷⎪⎭⎫ ⎝⎛⨯-÷⎪⎭⎫ ⎝⎛+⨯(千米/小时)6. 39千米/小时卡车速度:(60-48)×6÷(7-6)-48=24(千米/小时)丙车速度:48-(48+24)÷8=39(千米/小时)7. 60千米/时()60213552470=÷⨯-(千米/小时)8. 8秒11×280÷385=8(秒)9. 30米.10. 86千米.258÷4×(2-1)÷(2+1)×4=86(千米)11. 设甲、乙两人第i 次迎面相遇点为Ci(i=1,2,3,4,5).由甲、乙速度之比为3:7,令AB=1,则7:3:11=B C AC ,1031=AC .如下图:同理可得: 210321⨯=C C ,故1012=BC ; 5332=+BC B C ,故213=BC ; A B C 1 C 3 C 5 C 2 C 45343=+AC A C ,故53;101544==C C AC ;所以25053150=÷=AB (米).答:A 、B 相距250米.12. 由甲速是乙速的1.5倍的条件,可知甲路程是乙路程的1.5倍.设CD 距离为x 千米,则乙走的路程是(4+x)千米,甲路程为(4+x)×1.5千米或(5×2- x –0.5)千米.列方程得(4+ x)×1.5=5×2- x-0.5x =1.4这时甲距C 地:1.4+0.5=1.9(千米).13.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5:3由于两者速度差是8千米.立即可得出逆水速度123358=-÷=(千米/小时). A 至B 距离是12+3=15(千米)答:A 至B 两地距离是15千米.14. 画线段图如下:设从第一次相遇后到张平第一次追上李明时李明走了x 千米,则相同时间内张平走了: x(80÷20)×2+ x=9 x(千米),即在相同时间内,张平速度是李明速度的:9x ÷x=9(倍).这就是说,李明从甲地步行到乙地时,张平骑摩托车行走了9个全程.很明显,其中有5个全程是从乙地到甲地,有4个全程是从甲地到乙地.从甲地到乙地张平每走一个全程,必然追上李明一次.因此,张平共追上李明4次.张平 乙篇三:四年级奥数练习题相遇问题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0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90千米,几小时两列火车相遇?2、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
四年级奥数多次相遇问题试题及答案【篇一】有人沿公路前进,对面来了一辆汽车,他问司机:“后面有自行车吗?”司机回答:“十分钟前我超过一辆自行车”,这人继续走了十分钟,遇到自行车,已知自行车速度是人步行速度的三倍,问汽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倍.考点:多次相遇问题.分析:人遇见汽车的时候,离自行车的路程是:(汽车速度-自行车速度)×10,这么长的路程要自行车和人合走了10分钟,即:(自行车+步行)×10,等式:(汽车速度-自行车速度)×10=(自行车+步行)×10,即:汽车速度-自行车速度=自行车速度+步行速度.汽车速度=2×自行车速度+步行速度,又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的3倍,所以汽车速度是步行的7倍.解答:(汽车速度-自行车速度)×10=(自行车+步行)×10,即:汽车速度-自行车速度=自行车速度+步行速度.汽车速度=2×自行车速度+步行,又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的3倍,所以汽车速度=(2×3+1)×步行速度=步行速度×7.故答案为:7.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推出:汽车与自行车的速度差等于人与自行车的速度和. 【篇二】1.前进钢铁厂用两辆汽车从距工厂90千米的矿山运矿石,现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车自矿山,乙车自钢铁厂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速度分别为每小时40千米和50千米,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如此反复运行多次,如果不计装卸时间,且两车不作任何停留,则两车在第三次相遇时,距矿山多少千米?解析请看下一页分析:在往返来回相遇问题中,第一次相遇两人合走完一个全程,以后每次再相遇,都合走完两个全程.即:两人相遇时是在他们合走完1,3,5个全程时.然后根据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解答即可.解答:解答:①第三次相遇时两车的路程和为:90+90×2+90×2,=90+180+180,=450(千米);②第三次相遇时,两车所用的时间:450÷(40+50)=5(小时);③距矿山的距离为:40×5-2×90=20(千米);答:两车在第三次相遇时,距矿山20千米.点评:在多次相遇问题中,相遇次数n与全程之间的关系为:1+(n-1)×2个全程=一共行驶的路程.【篇三】求两地之间的距离1.给出两人的速度以及某次相遇的时间,求两地距离。
《小学四年级二次相遇问题【三篇】》供您查阅。
【文章一】1.AB两地相距360千米,客车与货车从A、B两地相向而行,客车先行1小时,货车才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客车开出后几小时与货车相遇?相遇地点距B地多远分析:由题意可知:客车先行1小时,货车才开出,先求出剩下的路程,再根据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求出相遇时间再加上1小时即可,然后用总路程减去客车4小时行驶的路程问题即可得到解决.解答:解:相遇时间:(360-60)÷(60+40)+1,=300÷100+1,=3+1,=4(小时),360-60×4,=360-240,=120(千米),答:客车开出后4小时与货车相遇,相遇地点距B地120千米.【文章二】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两车在离B地64千米处第一次相遇.相遇后两车仍以原速继续行驶,并且在到达对方出发点后,立即沿原路返回,途中两车在距A地48千米处第二次相遇,A、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解答:【分析】甲、乙两车共同走完一个AB全程时,乙车走了64千米,从上图可以看出:它们到第二次相遇时共走了3个AB全程,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乙车共走了3个64千米,再由上图可知:减去一个48千米后,正好等于一个AB 全程.AB间的距离是64×3-48=144(千米)【文章三】一个圆的周长为1.26米,两只蚂蚁从一条直径的两端同时出发沿圆周相向爬行.这两只蚂蚁每秒分别爬行5.5厘米和3.5厘米.它们每爬行1秒,3秒,5秒…(连续的奇数),就调头爬行.那么,它们相遇时已爬行的时间是多少秒?分析:道题难在蚂蚁爬行的方向不断地发生变化,那么如果这两只蚂蚁都不调头爬行,相遇时它们已经爬行了多长时间呢?非常简单,由于半圆周长为:1.26÷2=0.63米=63厘米,所以可列式为:1.26÷2÷(5.5+3.5)=7(秒);我们发现蚂蚁爬行方向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们每爬行1秒、3秒、5秒、…(连续的奇数)就调头爬行.每只蚂蚁先向前爬1秒,然后调头爬3秒,再调头爬5秒,这时相当于在向前爬1秒的基础上又向前爬行了2秒;同理,接着向后爬7秒,再向前爬9秒,再向后爬11秒,再向前爬13秒,这就相当于一共向前爬行了1+2+2+2=7(秒),正好相遇.。
各种学习资料,仅供学习与交流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 - - - - - - - 密封线 - - - - - - - - - 密封线 - - - - - - - - -四年级奥数 二次相遇问题练习题1. 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 A 、B 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 A 地 95 千米处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刻返回,第二次在离 B 地 25 千米处相遇.求 A 、 B 两地间的距离?2. 甲乙二人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并在两地间往返行走。
第一次二人在距离B 点400米处相遇,第二次二人又在距离B 点100米处相遇,问两地相距多少米?3. 甲、乙两车同时从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两车在离B 地64千米处第一次相遇.相遇后两车仍以原速继续行驶,并且在到达对方出发点后,立即沿原路返回,途中两车在距A 地48千米处第二次相遇,A 、B 之间的距离是多少?4. 甲乙两队学生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在两队之间不停地往返联络.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5. 快车和慢车同时从东、西两站相对开除,第一次在中点西侧10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车以原速前进,到达对方出发地后,两车立即返回,在途中第二次相遇,这时相遇点距东站40千米。
东、西两站相距多少千米?6. 甲乙两车同时从A 、B 两地相向而行,在距B 地54千米处相遇,它们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立即返回,在距A 地42千米处相遇。
请问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7.两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离A城52千米处相遇,到达对方城市后立即以原速沿原路返回,在离A城44千米处相遇。
两城市相距多少千米?8.甲乙两队学生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在两队之间不停地往返联络.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9.A,B两地相距540千米。
1.小学四年级奥数相遇问题1、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5千米,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了45千米,求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甲乙两车同时从东站开往西站。
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12千米,甲车行驶4.5小时后到达西站,立即沿原路返回,在距西站31.5千米与乙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3、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A地85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进,到站后立即原咱返回;第二次在离B地65千米处相遇,算一算AB两地间的距离和甲车行的路程。
4、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56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2千米的地方相遇,求东、西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5、A、B两地相距48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出发,甲车每小时行35千米,乙车每小进行45千米,一只燕子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和甲车同时出发向乙车飞去,遇到乙车又折回向甲车飞去,遇到甲车又返回飞向乙车,这样一直飞下去。
燕子飞了多少千米两车才能够相遇?2.小学四年级奥数相遇问题1、师徒两人合作加工52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30个,徒弟每小时加工20个,几小时后还有70个没有加工完?2、甲乙两队和挖一条水渠,甲队从东往西挖,每天挖75米,乙队从西往东挖,每天比甲队少挖5米,两队合作8天挖完,这条水渠一共长多少米? ?3、甲乙两艘轮船从相距654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相向而行,8小时两船还相距22千米,已知乙船每小时行42千米,甲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4、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从相距1725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汽车每小时比自行车多行31。
5千米,求汽车、自行车的速度各是多少?5、两地相距270千米,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1。
5倍,求甲乙两列火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6、甲乙两城相距680千米,从甲城开往乙城的普通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2小时候,快车从乙城开往甲城,每小时行80千米,快车开出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7、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途中因汽车故障甲车停了一小时,5小时候两车相遇。
相遇问题例1.一辆客车与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个城市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46 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8 千米。
3.5 小时两车相遇。
甲、乙两个城市的路程是多少千米?例2.大头儿子的家距离学校3000 米,小头爸爸从家去学校接大头儿子放学,大头儿子从学校回家,他们同时出发,小头爸爸每分钟比大头儿子多走24 米,50 分钟后两人相遇,那么大头儿子的速度是每分钟走多少米?例3.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先行3小时后乙车从B地出发,乙车出发5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5 千米.甲车每小时行48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 千米.求A、B 两地间相距多少千米?例4.甲、乙二人分别从东、西两镇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出发2小时后,两人相距54 千米;出发5小时后,两人还相距27 千米.问出发多少小时后两人相遇?例5.两列城铁从两城同时相对开出,一列城铁每小时走40 千米,另一列城铁每小时走45 千米,在途中每列车先后各停车4次,每次停车15 分钟,经过7小时两车相遇,求两城的距离?例6.两地相距3300 米,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甲每分钟行82 米,乙每分钟行83 米,已经行了15 分钟,还要行多少分钟两人可以相遇?例7.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地出发去B地,甲车每小时行50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 千米.途中甲车出故障停车修理了3小时,结果甲车比乙车迟到1小时到达B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例8.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甲车8小时可以到达,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多行20 千米,比甲车提前2小时到达.求A、B 两地间的距离.例9.军事演习中,“我”海军英雄舰追及“敌”军舰,追到A岛时,“敌”舰已在10 分钟前逃离,“敌”舰每分钟行驶1000 米,“我”海军英雄舰每分钟行驶1470 米,在距离“敌”舰600 米处可开炮射击,问“我”海军英雄舰从A 岛出发经过多少分钟可射击敌舰?例10.甲乙两车分别从A、B 两地同时相向开出,4 小时后两车相遇,然后各自继续行驶3小时,此时甲车距B 地10 千米,乙车距A地80 千米.问:A,B 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例11.甲乙两车分别从A、B 两地同时相向开出,4 小时后两车相遇,然后各自继续行驶3小时,此时甲车距B 地10 千米,乙车距A地80 千米.问:甲车到达B地时,乙车还要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A地?相遇问题例1.一辆客车与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个城市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46 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8 千米。
相遇问题(2)姓名:___________我们把研究路程、速度、时间以及这三者之间关系的一类问题,总称为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相遇的特点是:两个运动物体从两地出发相向运动,越行越接近,直到两者相遇;两个运动物体同时出发,相遇时所用的时间相同。
相遇问题的另一个变化是相背问题,它们属于反向运动问题,指的就是两个运动物体以同一点为起点作背向运动的问题。
主要关系式为: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总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1、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120米,乙每分钟行80米。
如果有一只狗与甲同时同向而行,每分钟行500米,狗遇到乙后,立即回头向甲跑去,遇甲后回头跑向乙,这样来回不断,直到两人相遇为止。
两人相遇时,狗共跑了多少米?(1)狗跑的时间:1000÷(120+80)=5(分钟)(2)狗共跑的路程:500×5=2500(米)2、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李华和张亮同时从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李华每小时行11千米,张亮每小时行9千米。
姚东骑摩托车与李华一起出发,以每小时行15千米的速度在两个人间往返联络。
两人相遇时,姚东共行驶了多少千米?100÷(11+9)×15=75(千米)3、甲、乙两队同学同时从相距30千米的A、B两地相向出发,一只鸽子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在两队同学之间不断往返送信。
如果鸽子从同学们出发到相遇共飞行30千米,而甲队同学比乙队同学每小时多行0.4千米,求两队同学的行走速度。
30÷20=1.5(小时)乙:(30÷1.5-0.4)÷2=9.8(千米/时)甲:9.8+0.4=10.2(千米/时)4、张师傅和王师傅两家相距3千米,他俩相约晚上7:00同时从各家出发,相向而行,张师傅每分钟走70米。
第十三讲多次往返相遇与追及在这一讲中,我们重点学习直线上不断往返的行程问题.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原来学过的简单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简单相遇与追及相遇问题是指两人同时从两个地点出发,向对方所在位置前进,经过一段时间后两人相遇.追及问题是指两人从两个地点出发,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经过一段时间后一个人追上了另一个人.简单的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的线段图如下所示:相遇时,两人的路程和是A 、B 两地的距离;追及时,两人的路程差是A 、B 两地的距离.其实,一般来说,只要两个人运动方向相反,就是相遇问题(包括相向而行和相背而行);只要两个人运动方向相同,就是追及问题(同向而行包括追上和超过).解决行程问题,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画线段图,寻找相同时间内的路程关系(包括路程和、路程差以及路程的倍数关系).不同出发点的往返相遇甲、乙两人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相遇后两人继续前进,分别到达B 地、A 地后立即折回,这时两人第二次迎面相遇,我们画出线段图如下所示.从线段图中可以发现:当两人第一次迎面相遇时,经过的路程和是A 、B 两地距离(1个全长);当两人第二次迎面相遇时,经过的路程和是3个全长;当两人第三次迎面相遇时,经过的路程和是5个全长;……即相邻两次相遇之间,两人的路程和恰好等于....................2.个全长....地 甲乙甲乙第二次相遇 第一次相遇例题1小高和墨莫分别从相距60千米的A 、B 两地同时出发,在A 、B 之间不断往返骑车.已知小高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1千米,墨莫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9千米.请问:(1)出发后多长时间,两人第一次迎面相遇?再过多长时间两人第二次迎面相遇?(2)出发后多长时间,两人第四次迎面相遇?第四次迎面相遇的地点距离A 地多少千米? 「分析」应用我们上面总结的结论,两人从两地出发,第一次相遇时,两人路程和是多少?在第一次迎面相遇和第二次迎面相遇之间,两人路程和又是多少?练习1阿瓜和阿呆分别从相距90千米的A 、B 两地同时出发,在A 、B 之间不断往返骑车.已知阿呆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1千米,阿瓜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4千米.请问:(1)出发后过多长时间两人第二次迎面相遇?再过多长时间两人第五次迎面相遇?不同出发点的往返追及甲、乙两人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到达B 地后立即折回,直至第一次追上乙,我们画出线段图如右下所示:从线段图中可以发现:甲第一次追上乙时,甲和乙的路程差是1个全长;甲第二次追上乙时,甲和乙的路程差是3个全长;甲第三次追上乙时,甲和乙的路程差是5个全长;……即相邻两次追及之间,两人的路程差恰好等于....................2.个全长.....A 地甲乙 第一次追及 第二次追及例题2小高和墨莫分别从相距60千米的A 、B 两地同时出发,在A 、B 之间不断往返骑车.已知小高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1千米,墨莫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9千米.请问:(1)出发后多长时间,小高第一次追上墨莫?再过多长时间小高第三次追上墨莫?(2)出发后多长时间,小高第五次追上墨莫?第五次追上墨莫的地点距离A 地多少千米? 「分析」应用我们上面总结的结论,两人从两地出发,第一次追上时,两人路程差是多少?在第一次追上和第三次追上之间,两人路程差又是多少?练习2阿瓜和阿呆分别从相距80千米的A 、B 两地同时出发,在A 、B 之间不断往返骑车.已知阿呆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2千米,阿瓜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请问:(1)出发后多长时间阿呆第一次追上阿瓜?(2)再过多少小时阿呆第三次追上阿瓜?相同出发点的往返相遇甲、乙两人从A 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在A 、B 两地之间不断往返,我们画出两人迎面相遇的线段图.从线段图中可以发现:当两人第一次迎面相遇时,甲和乙的路程和是2个全长;当两人第二次迎面相遇时,甲和乙的路程和是4个全长;当两人第三次迎面相遇时,甲和乙的路程和是6个全长;……即相邻两次相遇之间,两人的路程和恰好等于....................2.个全长....地例题3小高和墨莫同时从A 地出发,在相距60千米的A 、B 两地之间不断往返骑车.已知小高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1千米,墨莫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9千米.请问:(1)出发后多长时间,两人第一次迎面相遇?第一次迎面相遇的地点距离A 地多少千米?(2)出发后多长时间,两人第五次迎面相遇?第五次迎面相遇的地点距离A 地多少千米? 「分析」应用我们上面总结的结论,两人从同地出发,第一次相遇时,两人路程和是多少?第五次相遇时,两人路程和又是多少?练习3阿呆和阿瓜同时从A 地出发,在相距90千米的A 、B 两地之间不断往返骑车.已知阿呆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4千米,阿瓜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1千米.请问:(1)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两人第二次迎面相遇?(2)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两人第五次迎面相遇?相同出发点的往返追及甲、乙两人从A 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在A 、B 两地之间不断往返,我们画出两人追及的线段图.从线段图中可以发现,甲第一次追上乙时,甲和乙的路程差是2个全长;而从第一次追及到第二次追及,就跟前面所讨论的“不同出发点的往返追及”一样,路程差依然是2个全长.即相邻两次相遇之间,两人的路程和恰好等于....................2.个全长....例题4小高和墨莫同时从A 地出发,在相距60千米的A 、B 两地之间不断往返骑车.已知小高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1千米,墨莫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9千米.请问:(1)出发后多长时间,小高第一次追上墨莫?第一次追上墨莫的地点距离A 地多少千米?(2)出发后多长时间,小高第五次追上墨莫?第五次追上墨莫的地点距离A 地多少千米?「分析」应用我们上面总结的结论,两人从同地出发,第一次追上时,两人路程差是多少?第五次追上时,两人路程差又是多少?地追及练习4阿呆和阿瓜同时从A地出发,在相距90千米的A、B两地之间不断往返骑车.已知阿呆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阿瓜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5千米.请问:(1)出发后多长时间阿呆第一次追上阿瓜?(2)出发后多长时间阿呆第三次追上阿瓜?例题5机器猫和机器狗从长为150米的跑道一端同时出发,在跑道上不断往返运动.已知机器猫的速度是每分钟20米,机器狗的速度是每分钟30米.那么在机器猫和机器狗出发后100分钟内,(1)它们共有多少次迎面相遇?(2)机器狗有多少次追上机器猫?「分析」想要算出100分钟内相遇多少次,就要知道它们相遇一次所用的时间.要算出追上多少次,就要知道追上一次所用的时间.例题6A、B两辆汽车从甲、乙两站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距甲站50千米处两车第一次迎面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进(保持原速)各自到达乙、甲两站后,立即沿原路返回,在距乙站30千米处两车第二次迎面相遇.问:甲、乙两站相距多远?若两车继续前进,则在何处第三次迎面相遇?「分析」出发到第一次相遇、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这两段时间有什么关系呢?好好思考一下,然后再画线段图分析.课堂内外文人的“反复”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当宰相后,决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被罢了官.他在京城闭居无聊,决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儿.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扬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今苏省南京市),路过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到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时,船靠码头,不再走了.他站在船头上,极目西望,但见青山隐隐,江水滔滔,春风绿野,皓月当空,触景生情,更加怀念起金陵钟山(又名紫金山)的亲人来了.他走进船舶,拿出纸笔,略一思索,就写了一首题名《泊船瓜洲》的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了突出他反复推敲来之不易的那个“绿”字,王安石特地把“绿”写得稍大一些,显得十分醒目.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后来许多谈炼字的文章,都以他为例.作业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7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在A、B之间不断往返骑车.已知甲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乙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请问:(1)经过多少小时两人第二次迎面相遇?(2)再过多少小时两人第四次迎面相遇?2.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9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在A、B之间不断往返骑车.已知甲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5千米,乙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0千米.出发后多少小时,甲第三次追上乙,追及的地点距离A多少千米?3.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在相距6千米的A、B两地之间不断往返骑车.已知甲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乙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4千米.请问:(1)经过多少小时甲第三次追上乙?(2)再过多少小时甲第四次追上乙?4.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在相距70千米的A、B两地之间不断往返骑车.已知甲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乙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请问:(1)经过多少小时两人第五次迎面相遇?(2)第五次迎面相遇地点距离A地多少千米?5.兔子和乌龟同时从A地出发,在相距500米的A、B两地之间不断往返骑车.已知兔子的速度是每分钟40米,乌龟的速度是每分钟60米.在出发的半小时内,他们一共迎面相遇多少次?第十三讲多次往返相遇与追及1.例题1答案:(1)2小时,4小时;(2)14小时,54千米详解:(1)第一次迎面相遇两人的路程和是1个全长,时间是()÷+=小602192时.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迎面相遇,两人的路程和是2个全长,时间应该是224⨯=小时.(2)从出发到第四次迎面相遇,两人的路程和是12227+++=个全长,时间是7214⨯=千米,⨯=小时.其中墨莫从B地出发走了149126-=千米.1266026÷=,所以相遇地点离A地606542.例题2答案:(1)5小时,20小时;(2)45小时,15千米详解:(1)第一次追上,两人的路程差是1个全长,时间是()÷-=小602195时,从第一次追上到第三次追上,两人的路程差是224+=个全长,时间是4520⨯=小时.(2)从出发到第五次追上,两人的路程差是2519⨯-=个全长,时间是⨯=千米,9545⨯=小时.其中墨莫从B地出发走的路程是459205-=千米.÷=,所以追及地点距离A点60451540560653.例题3答案:(1)4小时,36千米;(2)50小时,60千米详解:(1)第一次迎面相遇,两人的路程和是2个全长,相遇时间是()⨯=千米,相遇地点⨯÷+=小时,其中墨莫从A出发走了49366022194距A地36千米.(2)相邻两次相遇的路程和都是2个全长,从出发到第五次相遇两人相遇时间是4520÷=,⨯=千米,180603⨯=小时.墨莫从A出发走了209180所以相遇地点距A地60千米.4.例题4答案:(1)10小时,30千米;(2)50小时,30千米详解:(1)第一次追上,两人的路程差是2个全长,时间是()60221910⨯÷-=小时.此时墨莫从A出发走了91090÷=,追上地点⨯=千米,9060130距离A地603030-=千米.(2)相邻两次追及的路程差是2个全长,追上1次需要10小时,追上5次需要51050⨯=小时,此时墨莫走了509450⨯=千米,45060730÷=,追上地点距离A 地603030-=千米.5. 例题5答案:(1)16次;(2)3次详解:(1)从同一地点出发,相邻两次相遇的路程和为2个全长,需要()150220306⨯÷+=分钟;1006164÷=,所以一共有16次迎面相遇. (2)从同一地点出发,相邻两次追及的路程差为2个全长,需要()1502302030⨯÷-=分钟,10030310÷=,所以一共追上3次. 6. 例题6答案:120千米;距甲地10千米处详解:如图所示,第一次迎面相遇,A 、B 两车合走了1个全长,其中A 走了50千米.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迎面相遇,两车合走了2个全长,按倍数关系,A 车应该走100千米,图中粗线表示的距离是1003070-=千米.所以甲、乙两站相距5070120+=千米.从第二次到第三次相遇,A 要走100米,所以在距甲10米处第三次相遇.(或者是从出发到第三次相遇,两车合走5个全长,A 车共走550250⨯=千米,250120210÷=,距甲地10千米第三次相遇.)7. 练习1答案:6小时;12小时详解:(1)从出发到第二次迎面相遇,路程和是3个全长,即390270⨯=千米,所以时间为()27021246÷+=小时;(2)从第二次相遇到第五次迎面相遇,路程和是6个全长,即690540⨯=千米,所以时间为()540212412÷+=小时.8. 练习2答案:4小时;16小时甲乙B详解:(1)从出发到第一次追上,路程差是1个全长,即80千米,所以时间为()8032124÷-=小时;(2)从第一次追上到第三次追上,路程差是4个全长,即320千米,所以时间为()320321216÷-=小时.9. 练习3答案:8小时;20小时简答:(1)从出发到第二次迎面相遇,路程和是4个全长,即490360⨯=千米,所以时间为()36021248÷+=小时;(2)从出发到第五次迎面相遇,路程和是10个全长,即1090900⨯=千米,所以时间为()900212420÷+=小时.10. 练习4答案:36小时;108小时简答:(1)从出发到第一次追上,路程差是2个全长,所以时间为()290302536⨯÷-=小时;(2)从出发到第三次追上,路程差是6个全长,所以时间为()6903025108⨯÷-=小时.11. 作业1答案:6;8简答:(1)从出发到两人第二次相遇,两人的路程和是3个全长,所以一共用时()70315206⨯÷+=小时;(2)从第二次相遇到第四次相遇之间,两人的路程和是4个全长,所以用时8小时.12. 作业2答案:3小时;3千米简答:第三次追及时,两人的路程差为9545⨯=千米;追及时间为()4525103÷-=小时;甲一共骑了32575⨯=千米;7598÷=⋅⋅⋅3,距离A 地3千米.13. 作业3答案:6;2简答:从出发到第三次追及,两人的路程差等于6个全长,用时()6630246⨯÷-=小时.从第三次追及到第四次追及期间,两人的路程差等于2个全长,用时2小时.14.作业4答案:20;20简答:从出发到第五次相遇,两人的路程和为10个全长,一共用时()÷=,⨯÷+=小时;此时甲一共骑行了300千米,30070420 7010152020距离A地20千米.15.作业5答案:3简答:从同一地点出发,第一次迎面相遇两人的路程和是2个全长,时间是()5002406010⨯÷+=分钟.相邻两次之间迎面相遇的时间都是10分钟,半小时内会有3次迎面相遇.。
小学奥数四年级参考资料第五讲:相遇问题【知识与方法】:相遇问题是两个物体,从不同的地点做面对面的运动,即相向运动,相向运动会使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
其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之间的关系为: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速度和=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和【例题精讲】例1: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8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思维点拨:速度和×时间=路程模仿练习:两汽车同时从两个车站对开,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8千米,经过6小时两车相遇。
这两个车站相距多少千米?例2、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080米的两地相对而行,8分钟相遇。
已知甲每分钟走65米,乙每分钟走多少米?思维点拨:乙的速度=路程÷相遇时间-甲的速度模仿练习:北京到沈阳的铁路长830千米,两火车同时相对开出,10小时相遇。
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1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例3: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A车每小时行50千米,B车每小时行40千米,两车在距中点20千米处相遇。
则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思维点拨:相遇时,A车比B车多行40千米,A车的速度比B车的速度快10千米,即得出相遇时间为4小时。
再根据: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模仿练习:甲、乙两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已知A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4小时,A车已经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与B车还相距6千米,B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例4: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地出发驶向乙地。
货车的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客车的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货车到达乙地后立即以原速返回甲地,从甲地出发后几小时两车相遇?思维点拨:用线段图分析行程问题,直观明了。
模仿练习:甲、乙两人同时从学校出发到少年宫去,已知学校到少年宫的距离是2400米,甲到少年宫后立即返回学校,在距离少年宫300米的地方遇到乙,此时他们已经离开学校30分钟了。
四年级奥数详解答案第17讲第十七讲相遇问题一、知识概要相遇问题,其实也是行程问题,上讲已经讲过,行程问题是关于时间、速度和行程(路程)三个数量之间关系的问题。
那么,相遇问题是研究两个物体在同一行程上运动的三个数量这间关系的问题。
其基本关系有:甲走的路程 + 乙走的路程 = 全程 (甲速 + 乙速) ×时间 = 全程二、典型题目精讲1. 甲、乙两站相距840km,两列火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开出,8小时相遇,第一列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52km,问第二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解:设第二列火车的速度为x,则有(52+x)×8=840,52+x=840÷8 →x=53答:第二列火车的速度为53km/时。
2. 上午9时,小宇和弟弟同时从家出发去学校参加活动,小宇骑自行车,每分钟行300m,弟弟步行,每分钟行70m。
小宇到达学校后,呆了30分钟后立即返回家中,途中遇到正前往学校的弟弟的是10时10分。
你知道从家到学校有多远吗?解:从9点到10点10分,共70分钟,小宇走了(70-30)分钟,弟弟则走了70分钟,两人的总行程是家到学校距离的2倍,所以,(300×4+(70×70)÷2=(12000+4900)÷2=8450(m)答:从家到学校距离8450m。
3. 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1000m,甲每分钟走120m,乙每分钟走120, 乙每分钟走80m,甲带着一只狗,狗每分钟走500m。
这只狗与甲一道出发,碰别乙的时候,它掉头朝甲这边走,碰到甲的时候,又掉头往乙那边走,狗就这样在甲、乙二人距离之间不停地折返走动,直到两人相遇为止。
这只狗走了m。
解:∵狗走的时间就是甲、乙二人相遇的时间【1000÷(120+80)】∴狗的行程为500×【1000÷(120+80)】=500×5=2500(m)三、历届赛题选讲(1996年湖北武汉市小学数学竞赛试题)1. 甲、乙两人沿400m环形跑道跑步,两人同时从跑道的同一地点向相反方向跑去。
火车过桥问题火车过桥问题常用方法⑴火车过桥时间是指从车头上桥起到车尾离桥所用的时间,因此火车的路程是桥长与车身长度之和。
⑴火车与人错身时,忽略人本身的长度,两者路程和为火车本身长度;火车与火车错身时,两者路程和则为两车身长度之和。
⑴火车与火车上的人错身时,只要认为人具备所在火车的速度,而忽略本身的长度,那么他所看到的错车的相应路程仍只是对面火车的长度。
对于火车过桥、火车和人相遇、火车追及人、以及火车和火车之间的相遇、追及等等这几种类型的题目,在分析题目的时候一定得结合着图来进行.【例1】列车通过250米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又知列车的前方有一辆与它同向行驶的货车,货车车身长320米,速度为每秒17米.列车与货车从相遇到相离需要多少秒?【解析】列车的速度是(250-210)÷(25-23)=20(米/秒),列车的车身长:20×25-250=250(米).列车与货车从相遇到相离的路程差为两车车长,根据路程差速度差追击时间,可得列车与货车从相遇到相离所用时间为:(250+320)÷(20-17)=190(秒).【例2】少先队员346人排成两路纵队去参观画展.队伍行进的速度是23米/分,前面两人都相距1米.现在队伍要通过一座长702米的桥,整个队伍从上桥到离桥共需要几分钟?【解析】把整个队伍的长度看成是“车长”,先求出“车长”.因为每路纵队有346÷2=173人,前后两人都相距1米,所以,整个队伍的长度是1×(173-1)=172米.车长求出后,就可以求出过桥的时间了.解:队伍长:1×(346÷2—1),=1×(173-1),=172(米);过桥的时间: (702+172)÷23, =874÷23,=38(分钟).答:整个队伍从上桥到离桥共需要38分钟.点评:此题解答时,依据行程问题的一般数量关系:(车长+桥长)÷速度=上桥到离桥的时间.【例3】少先队员346人排成两路纵队去参观画展.队伍行进的速度是23米/分,前面两人都相距1米.现在队伍要通过一座长702米的桥,整个队伍从上桥到离桥共需要几分钟?【解析】把整个队伍的长度看成是“车长”,先求出“车长”.因为每路纵队有346÷2=173人,前后两人都相距1米,所以,整个队伍的长度是1×(173-1)=172米.车长求出后,就可以求出过桥的时间了.解:队伍长:1×(346÷2—1), =1×(173-1),=172(米);过桥的时间:(702+172)÷23,=874÷23,=38(分钟).答:整个队伍从上桥到离桥共需要38分钟.点评:此题解答时,依据行程问题的一般数量关系:(车长+桥长)÷速度=上桥到离桥的时间.反向运动问题即在同一道路上的两个运动物体作方向相反的运动的问题.它又包括相遇问题和相背问题。
1.小张从甲地到乙地步行需要36分钟,小王骑自行车从乙地到甲地需要12分钟.他们同时出发,多少分钟后两人相遇?2.甲、乙二人同时从学校出发到少年宫去,已知学校到少年宫的距离是2400米,甲到少年宫后立即返回学校,在距离少年宫300米处遇到乙,此时他们离开学校已30分钟.甲每分钟走多少米,乙每分钟走多少米?3.甲、乙两车同时从A 、B 两地相向而行,它们相遇时距A 、B 两地中心处8千米,已知甲车速度是乙车的倍,求A 、B 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4.一列火车长152米,它的速度是每小时公里.一个人与火车相向而行,全列火车从他身边开过用8秒钟.这个人的步行速度是每秒多少米?5.如图,A 、B 是圆直径的两端,小张在A 点,小王在B 点同时出发反向行走,他们在C 点第一次相遇,C 离A 点80米;在D 点第二次相遇,D 点离B 点60米.求这个圆的周长.6.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600千米,上午8点客车以平均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货车以平均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要使两车在全程的中点相遇,货车必须在上午几点出发?7.两列对开的火车途中相遇,甲车上的乘客从看到乙车到乙车从旁边开过去,共用6秒钟.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6千米,乙车全长多少米?8.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他们在离甲村千米处第一次相遇,在离乙村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问他们两人第四次相遇的地点离乙村多少千米?(相遇指迎面相遇)9.甲村、乙村相距6千米,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马上返回).在出发后40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小王到达甲村后返回,在离甲村2千米的地方两人第二次相遇.小张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小王每小时走多少千米?10.小张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步行5千米,小王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步行4千米.两人同时出发,然后在离甲、乙两地的中点1千米的地方相遇,求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11.甲乙两站相距36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站出发驶向乙站,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客车到达乙站后停留小时,又以原速返回甲站,两车对面相遇的地点离乙站多少千米?12.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70米,甲乙两人从A 地,丙一人从B 地同时相向出发,丙遇到乙后2分钟又遇到甲,A 、B 两地相距多少米?、B 两地相距21千米,甲从A 地出发,每小时行4千米,同时乙从B 地出发相向而行,每小时行3千米.在途中相遇以后,两人又相背而行.各自到达目的的地后立即返回,在途中二次相遇.两次相遇点间相距多少千米?14.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经过18小时两车在某处相遇,已知两地相距1488千米,货车每小时比客车少行8千米,货车每行驶3小时要停驶1小时,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B1、小张从甲地到乙地步行需要36分钟,小王骑自行车从乙地到甲地需要12分钟.他们同时出发,多少分钟后两人相遇? 9分钟.36:12=3:1 36÷(3+1)=9(分)2、甲、乙二人同时从学校出发到少年宫去,已知学校到少年宫的距离是2400米,甲到少年宫后立即返回学校,在距离少年宫300米处遇到乙,此时他们离开学校已30分钟.甲每分钟走多少米,乙每分钟走多少米? 甲90米/分;乙70米/分.速度差=300×2÷30=20(米/分)速度和=2400×2÷30=160(米/分) 甲:(160+20)÷2=90(米/分)乙:(160-20)÷2=70(米/分)3.甲、乙两车同时从A 、B 两地相向而行,它们相遇时距A 、B 两地中心处8千米,已知甲车速度是乙车的倍,求A 、B 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176千米乙速:8×2÷=80(千米/小时) 甲速:80×=96(千米/小时)相遇时间:1)8096(28=-÷⨯(小时) AB 间距离:1761)8096(=⨯+(千米) 4.一列火车长152米,它的速度是每小时公里.一个人与火车相向而行,全列火车从他身边开过用8秒钟.这个人的步行速度是每秒多少米?米/秒 152÷8-63360÷3600=(米/秒)5.如图,A 、B 是圆直径的两端,小张在A 点,小王在B 点同时出发反向行走,他们在C 点第一次相遇,C 离A 点80米;在D 点第二次相遇,D 点离B 点60米.求这个圆的周长. 360米第二次相遇时两人合起来所走的行程是第一次相遇时合起来所走行程的3倍.则(80×3-60)×2=360(米)6.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600千米,上午8点客车以平均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货车以平均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要使两车在全程的中点相遇,货车必须在上午几点出发?上午7点7602160050216008=⎪⎭⎫ ⎝⎛÷⨯-÷⨯-(点) 7.两列对开的火车途中相遇,甲车上的乘客从看到乙车到乙车从旁边开过去,共用6秒钟.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6千米,乙车全长多少米?135米. (45000+36000)÷(60×60)×6=135(米)8.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他们在离甲村千米处第一次相遇,在离乙村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问他们两人第四次相遇的地点离乙村多少千米?(相遇指迎面相遇) 1千米 ×3-2)-[×7-×3-2)×2]=1(千米)9.甲村、乙村相距6千米,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马上返回).在出发后40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小王到达甲村后返回,在离甲村2千米的地方两人第二次相遇.小张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小王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小张:5千米/小时;小王:4千米/小时.小张:[6×(40×3÷60)-2]÷2=5(千米/小时) 小王:(6+40×3÷60)÷2=4(千米/小时)10.小张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步行5千米,小王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步行4千米.两人同时出发,然后在离甲、乙两地的中点1千米的地方相遇,求甲、乙两地间的B距离是多少千米? 18千米(5+4)×[2÷(5-4)]=18(千米)11.甲乙两站相距36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站出发驶向乙站,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客车到达乙站后停留小时,又以原速返回甲站,两车对面相遇的地点离乙站多少千米?客车从甲站行至乙站需要 360÷60=60(小时)客车在乙站停留小时后开始返回甲站时,货车行了40×(6+=260(千米) 货车此时距乙站还有360-260=100(千米)货车继续前行,客车返回甲站(化为相遇问题)“相遇时间”为:100÷(60+40)=1(小时) 所以,相遇点离乙站 60×1=60(千米)12.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70米,甲乙两人从A地,丙一人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丙遇到乙后2分钟又遇到甲,A、B两地相距多少米?甲、丙相遇时,甲、乙两人相距的路程就是乙、丙相背运动的路程和,即(60+70)×2=260(米)甲、乙是同时出发的,到甲、丙相遇时,甲、乙相距260米,所以,从出发到甲、丙相遇需 260÷(60-50)=26(分)所以,A、B两地相距 (50+70)×26=3120(米)、B两地相距21千米,甲从A地出发,每小时行4千米,同时乙从B地出发相向而行,每小时行3千米.在途中相遇以后,两人又相背而行.各自到达目的的地后立即返回,在途中二次相遇.两次相遇点间相距多少千米?画线段图如下:设第一次相遇点为M,第二次相遇点为N,AM=4×[21÷(4+3)]=12(千米)AN+AM=3×[21÷(4+3)]×2=18(千米)两次相遇点相距:12-(18-12)=6(千米)14.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经过18小时两车在某处相遇,已知两地相距1488千米,货车每小时比客车少行8千米,货车每行驶3小时要停驶1小时,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①因为18小时=(3小时+1小时)×4+2小时,所以,货车实际行驶时间为3×4+2=14(小时)②设客车每小时行x千米,则货车每小时行(x -8)千米,列方程得18 x +14×(x -8)=1488,x =5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二次相遇问题练习题(附答案) 1.快车和慢车同时从东、西两站相对开除,第一次在中点西侧10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车以原速前进.到达2.对方出发地后.两车立即返回.在途中第二次相遇.这时相遇点距东站40千米。
东、西两站相距多少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距B地54千米处相遇.它们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立即返回.在距A3.地42千米处相遇。
请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两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离A城52千米处相遇.到达对方城市后立即以原速沿原路返回.在4.离A城44千米处相遇。
两城市相距多少千米?甲乙两队学生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在两5.队之间不停地往返联络.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1 / 3A.B两地相距540千米。
甲、乙两车往返行驶于A.B两地之间.都是到达一地之后立即返回.乙车较甲车6.快。
设两辆车同时从A地出发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遇都在途中P地。
那么两车第三次相遇为止.乙车共走了多少千米?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且乙的速度快于甲.二人在距离中点12千米的地方第一次相遇.相7.遇后两人继续前行.分别到达A、B两地后掉头往回走.第二次在距离B地20千米的地方.第二次相遇.问A、B两地之间的距离有多远?2 / 3参考答案:1.260千米2.650米或550米3.120千米4.30千米5.140千米6.120千米10. 设总路程为2S千米.半程为S千米.甲乙第一次相遇时.甲走的路程为(S-12)千米.乙走的路为(S+12)千米.则第一次相遇.即甲乙合走一个全程时.乙比甲多走[(S+12) – (S-12)] = 24千米.那么两次相遇三个全程.已比甲多走24X3=72千米.已知二次相遇时.距B地20千米.甲走了(2S+12)千米.此时.令乙走的路程为(2S+a)千米.则有(2S+a) – (2S+20) = 72,a = 92千米.则总路程为:92+20=112千米3 / 3。
四年级奥数二次相遇问题及答案
四年级奥数二次相遇问题及答案
四年级奥数二次相遇问题
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并在两地间往返行走。
第一次二人在距离B点400米处相遇,第二次二人又在距离B点100米处相遇,问两地相距多少米?
答案详解见下页
四年级奥数二次相遇问题答案:
(1)第一次二人在距离B点400米处相遇.说明第一次相遇时乙行400米.
(2)甲、乙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共行3个全程。
从第一次相遇后时到第二次相遇他们共行2个全程。
在这2个全程中甲行400+100=500米。
说明甲在每个全程中行500/2=250米。
(3)因此在第一次相遇时(一个全程)
250+400=650米
答:两地相距650米。
四年级奥数二次相遇问题及答案
四年级奥数二次相遇问题及答案
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并在两地间往返行走。
第一次二人在距离B点400米处相遇,第二次二人又在距离B点100米处相遇,问两地相距多少米?
答案详解见下页
四年级奥数二次相遇问题答案:
(1)第一次二人在距离B点400米处相遇.说明第一次相遇时乙行400米.
(2)甲、乙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共行3个全程。
从第一次相遇后时到第二次相遇他们共行2个全程。
在这2个全程中甲行
400+100=500米。
说明甲在每个全程中行500/2=250米。
(3)因此在第一次相遇时(一个全程)
250+400=650米
答:两地相距6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