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回路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3
液压压力机的液压系统分析实训报告液压压力机的液压系统分析实训报告液压气动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动实验项目:填写下面给出的实验名称实验时间:xx-12-15、xx-12-16、xx-12-17实验组号:1组:1-10号;2组:11-20号;3组:21-30号;4组:31-40号;5组:41-实验地点:工程215实验报告中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部分写思考题。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一、实验目的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的正确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掌握常用液压泵维修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工具实习用液压泵:齿轮泵。
工具:内六方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卡簧钳等。
三、思考题1.齿轮泵由哪几部分组成?各密封腔是怎样形成?2.齿轮泵的困油现象的原因及消除措施。
3.齿轮泵中存在几种可能产生泄漏的途径?为了减小泄漏,该泵采取了什么措施?4.齿轮、轴和轴承所受的径向液压不平衡力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解决?5.单作用叶片泵与双作用叶片泵有什么区别?实验二液压阀拆装一、实验目的1.了解方向阀、压力阀、流量阀等的结构特点;2.熟悉各阀的主要零部件;3.熟悉各种液压阀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器材直动式溢流阀、直动式顺序阀、先导式溢流阀、干式电磁换向阀、手动换向阀、单向阀等各种液压阀,拆装工具等。
三、实验过程1.拆开液压阀,取出各部件;2.分辨各油口,分析工作原理;3.比较各种阀的异同;4.按拆卸的相反顺序装配各阀。
四、思考题1.画图并说明直动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2.如果先导式溢流阀主阀芯阻尼孔堵塞,液压系统会出现什么故障?为什么?3.比较直动式溢流阀、直动式顺序阀的异同。
实验三液压基本回路演示一、实验目的1.了解小型基本回路实验台的构造和各元件的连接关系;2.阅读分析液压原理图;3.阅读分析各回路原理图,熟悉各回路的组合。
二、实验器材实验室小型基本回路实验台。
实验原理如下图所示。
三、实验过程1.了解小型基本回路实验台的构造;2.分析各回路原理,并与实物相对应;3.分析系统总原理图,并与实物相对应;4.启动操作,观察换向回路、调压回路、调速回路工作过程。
1.单缸连续往复控制回路(气动)1、实验题目:单缸连续往复控制回路(气动)2、实验原理:如图所示,三位四通的电磁阀1YA 、1YB分别外接PLC的Q0.0、Q0.1的输出端子;当三位四通电磁阀还没通电时,液压缸静止,开始按液压缸启动按钮SB1,液压杆开始,当运动到最左端时,Q0.0输出1YA通电时,换向阀向左移动,液压杆向右运动;当运动到最右端时,Q0.1输出1YB通电,换向阀向右移动,液压杆向左快退运动。
通过感应开关SQ1、SQ2来控制PLC程序的Q0.0、Q0.1交换输出,再控制换向阀1YA、1YB 通电,使液压缸自动往复运动。
工作原理图I/O分配表输入输出操作功能地址操作功能地址启动SB1 p 向右运动0.0停止SB2 I0.1 向左运动0.1 SQ1 I0.2SQ2 I0.3PLC程序PLC外部接线:3、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气动的运动原理,通过PLC控制实现液压缸的自动往复运动。
4、实验内容:通过感应开关控制PLC的输入实现液压缸自动往复运动工作无杆腔通气,有杆腔回放气时,杆前进;有杆腔通气,无杆腔放气时,杆快进。
5、实验步骤:1、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元件(单杆双作用缸、单向节流阀、接近开关、三位五通双电磁换向阀、三联件、连接软管)。
并检验元件的实用性能是否正常。
2、看懂原理图后,搭建实验回路。
3、将三位五通双电磁换向阀和接近开关的电源输入口插入相应的控制板输出口。
4、确认连接安装正确稳妥,把三联件的调压旋钮放松,通气,开启气泵。
待泵工作正常,再次调节三联件的调压旋钮,使回路中的压力在系统工作压力以内。
5、当电磁阀作为得电后,压缩空气经过电磁阀过单向节流阀进入缸的左腔,活塞向右运行;当活塞杆靠近开关时电磁阀右位接入,压缩空气过电磁阀的右位和单向节流阀进入缸的右腔,活塞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左运行。
6、当活塞杆靠近左边接近开关时电磁阀换位,压缩空气进入缸的右腔,活塞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向左运行。
实验一 液压泵的性能测试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液压泵的测试,进一步了解泵的性能,掌握液压泵工作特性测测试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1.液压泵的流量—压力特性2.液压泵的容积效率—压力特性3.液压泵的总效率—压力特性三、实验装置与实验分析1)实验回路实验回路原理图如图:注:1.被测叶片泵;2.溢流阀;3.压力传感器;4.节流阀;5.流量传感器2)数据处理容积效率:η=Ve Vi =Qe Qi ×Ni Ne ×100%输出液压功率:式中:Ve —试验压力时的有效排量,mL/r ;Vi —空载压力时的有效排量,mL/r ;Qe —试验压力时的输出流量,L/min ;Qi —空载压力时的输出流量,L/min ;Pe —输出试验压力,KPa ;Ne —试验压力时的转速,r/min ;Ni —空载压力时的转速,r/min ;3)实验步骤:1、依照原理图的要求,选择所需的液压元件;同时检验性能是否完好。
2、将检验好的液压元件安装在插件板的适当位置,通过快速接头和软管按回路的要求连接。
3、待确认安装和连接无误;a、先将节流阀4开得销大,溢流阀1完全放松,启动泵空载运行几分钟,排除系统内的空气;b、将节流阀完全关闭,起动叶片泵,慢慢调节溢流阀2使系统压力P上升至所需的压力值比如:6MPa,并用镇紧螺母将溢流阀锁住。
c、全部打开节流阀4,使阀被试泵的压力为P=0,(或者接近零)此时测出来的流量为空载流量。
再逐渐关小节流流阀4,作为泵的不同负载,对应测出并记录不同负载时的压力P,流量Q和电机输入功率W、转速n。
4、依照回路中各表不同压力的读数,绘制曲线图(与后附曲线图相比较)。
诺有数据采集系统,则曲线由数据采集系统直接产生。
5、实验完备后,放松溢流阀,将电机关闭,待回路中压力为零时拆卸元件,清理好元件并放入规定抽屉内。
4)特性曲线:ηQ。
实训五液压基本回路(二)实训五液压传动基本回路(二)一、实训项目速度控制基本回路的组装、调试。
二、实训目的通过对回路的组装调试,进一步熟悉各种压力基本回路的组成,加深对回路性能的理解。
加深认识各种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使用方法和在回路中的作用。
培养安装、联接和调试液压系统回路的实践能力。
三、实训装置液压实验台、电气控制柜、泵站、各种液压元件及辅助装置和各种工具(内六角扳手一套、活口扳手、螺丝刀、尖嘴钳、剥线钳等)。
四、实训内容参照回路的液压原理图,选择所需的元件、进行管路连接和电路连接并对回路进行调试。
五、实训步骤参照回路的液压系统原理图,找出所需的液压元件,逐个安装到实验台上。
参照回路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将安装好的元件用油管进行正确的连接,并与泵站相连。
根据回路动作要求画出电磁铁动作顺序表,并画出电气控制原理图。
根据电气控制原理图连接好电路。
全部连接完毕由老师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对回路进行调试。
调试完毕,把所有元件拆除并放回原处。
六、实例节流调速回路回路原理图及电气控制原理图如下七、实训报告实训项目实训目的名称图形符号所用元件型号数量画出所组装回路的液压原理图及电气控制原理图,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班级姓名学号日期成绩扩展阅读液压实训实训报告课程名称系别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目录一、实训目的及意义掌握并巩固液压元件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液压传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以及在设备的应用,。
二、实训内容1、液压元件拆装2、液压系统回路的安装调试三、实训任务与要求1、掌握巩固液压传动基础知识;2、熟悉液压常用泵、缸、及控制阀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应用;3、学习分析一般的液压系统回路的方法,培养设计简单的液压系统的思路四、心得体会实训一液压元件拆装一、实训目的通过对液压元件的拆装,感性认识常见液压元件的外形尺寸,了解元件的内部结构。
通过对液压元件的结构分析,加深理解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应用。
二、实训内容1、液压泵的拆装(齿轮泵、双作用叶片泵)等。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实验课程:液压传动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实验一液压泵拆装一、实验目的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可加深对泵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并能对液压泵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各类液压泵、液压阀及其它液压元件三、实验内容及步骤拆解各类液压元件,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按一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四、思考题实验报告作业1.齿轮泵为什么不能输出高压油首先要明白一个原理:压力取决于负载,再次判断你的系统:1.系统空负载2.溢流阀卡死而不能加载3.泵内泄过大,建立不起压力. 齿轮泵由于泄露较大主要是齿轮泵端面密封长度变短,端面泄露约占齿轮总泄露的75%-80%同时因存在径向不平衡力,所以一般齿轮泵压力不易提高.2.叶片泵与齿轮泵相比,有何特点叶片泵本身的缺点就是吸油不良好,没有齿轮泵吸油性好.但是叶片泵压力要比齿轮泵要高,还有比齿轮泵输出的油液平稳,脉动小.叶片泵对油的要求也要比齿轮泵要高,一般进口的泵都是用机油的.齿轮泵、叶片泵、最大的区别是结构特点不一样.齿轮泵的优点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相对于其余两种泵抗污染能力强.叶片泵的优点结构紧凑,运动平稳,流量均匀,噪音小.齿轮泵一般应用于工作条件较恶劣的工程机械、矿山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建筑机械、石油机械、农业机械以及其它压力加工设备中.叶片泵一本应用于机床设备比较广泛.实验二液压阀拆装一、实验目的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阀的拆装可加深对阀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并能对液压阀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各类液压泵、液压阀及其它液压元件三、实验内容及步骤拆解各类液压元件,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阀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阀的工作原理,按一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阀.四、思考题实验报告作业1.先导式溢流阀遥控口的作用是什么远程调压和卸荷是怎样来实现的答:先导式溢流阀遥控口起到——远程调压作用. 卸荷作用:当将远程控制口通过二位二通阀接油箱时,主阀左端的压力接近于零,主阀在很小的压力下便可移动到左端,阀口开的最大,这时系统油液在很低的压力下通过阀口流回油箱,实现卸荷作用. 远程调压作用:如果将K口接到另一个远程调压阀上,并使打开远程调压阀的压力小于先导阀的压力,则主阀左端的压力就由远程调压阀来决定.使用远程调压阀后便可对系统的溢流压力实行远程调压.2.泄漏油口如果发生堵塞现象,减压阀能否减压工作为什么泄油口为什么要直接单独接回油箱答:不能工作.因为如果堵死的话就不能溢流了,有时候会出现压力过高的现象.泄油口一定要直接单独接回油箱,因为对减压阀的要求是:出口压力维持恒定,不受进口压力、通过流量大小的影响.而当泄油口直接接油箱时,其出口压力由进口压力和调定弹簧来平衡.而如果泄油口不直接接油箱,而是接到一回路上就会使减压阀不能正常工作,不能达到相应的减压数值,背压会影响减压阀的调定值..如果要求二次压力的精度较高即波动范围较小还是单独接回油箱.3.试比较溢流阀、顺序阀、减压阀三种压力控制阀的异同.答:溢流阀控制进口压力为一定值,阀口常闭,出口接回油箱,出口压力为零,弹簧腔泄露油内部引回出口内泄溢流阀旁接在液压泵的出口或执行元件的进口减压阀控制出口压力为一定值,阀口常开,出口油液去工作,压力不为零,弹簧腔泄漏油单独引回油箱外泄.减压阀串联在某一支路上,提供二次压力.顺序阀利用进口压力控制开启,阀口常闭,出油液去工作,压力不为零,弹簧腔泄漏油单独引回油箱外泄.内控外泄顺序串联在执行元件的进口.实验三进油节流调速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节流调速回路的构成,掌握其回路的特点.2.通过对节流阀和调速阀进口节流调速回路的对比实验,了解二者速度-负载特性,综合分析比较它们的调速性能.二、实验设备与仪器综合液压实验台、计时秒表一个、直尺一个三、实验内容及步骤见讲解四、思考题实验报告作业1.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比较节流阀和调速阀进口节流调速回路速度-负载特性2.调速阀进出油口反接时,还能不能起到调速稳定性作用为什么答:不能正常工作.因为进出油口接反后,节流阀前的压力油被引到定差减压阀阀芯弹簧端,节流阀后的压力油被引到定差减压阀阀芯的无弹簧端,这样将导致作用在定差减压阀阀芯上的液压力与弹簧力方向相同,其阀芯向无弹簧端位移至极点,阀口全开不起减压作用,无法实现对负载压力的补偿,因此无法保证流经调速阀的流量稳定,仅相当于普通节流阀.实验四液压传动系统回路设计与组装实验综合型、设计型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与理论教学密切联系,验证和巩固课本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达到理论和实践、实践和科研的密切联系.2.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实践打下基础.3.通过自己设计,明白所设计液压回路的基本原理,所用液压元器件的功能与结构,从而达到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4.通过亲自装拆,了解所设计液压回路组成、特性.5.通过实验,了解所设计液压回路的功能及各部件在液压回路当中所起的作用.二、实验基本原理本实验是对教材基本液压回路原理及基本液压元器件结构功能原理理解的基础上,并参考液压实验指导书基本回路,而进行的液压回路综合设计,包括液压回路设计、液压元器件参数选择、液压回路组装、液压实验现象观察、数据记录、液压回路拆卸、液压回路现象与原理分析.三、主要仪器设备及实验耗材QCS014可拆式多回路液压系统教学实验台包含液压元器件、煤油、棉纱、洗涤剂四、实验内容或步骤1.参考实验指导书和教材所列液压回路基本回路,分析其工作原理.2.设计自己的液压传动回路,实现某一或多个功能.列好所需观察实验现象或所需记录的实验数据.3.选择液压元器件参数,并把设计好的液压回路,交由实验指导教师审核.4.设计的液压回路审核通过后,在实验教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液压回路连接.5.连接完毕,经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进行实验.6.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或记录实验数据.7.实验完毕后,拆卸所组装的液压回路,把液压元器件归到原位.8.分析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与所设计液压回路的基本原理.五、思考题实验报告作业1.分析所设计的液压回路的基本原理、功能与特性,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说明液压元器件在回路中所起的作用.辅助泵保压辅助泵保压就是利用大小两个不同流量的油泵,当压力达到设定时,大流量泵关闭,此时由小流量泵来做泄漏时补充.由于小流量泵功率小,所以对整个系统发热影响不大.液控单向阀保压保压就是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油泵停止工作,此时利用单向阀密封功能对进行保压.蓄能器保压保压是当压力达到一定时,油泵停止工作,由蓄能器来补充泄漏,的长短是看蓄能器容积大小与泄漏程度.压力补偿泵保压采用泵保压,压力稳定,效率高,其原理是利用压力补偿泵具有流量随压力增高时流量变小的特性来保压.。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实验一 液压泵性能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液压泵主要特性(功率特性、效率特性)和测试装置;2、掌握液压泵主要特性测试原理和测试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测试装置液压原理图1.变量泵驱动电机,2.变量叶片泵,3. 变量叶片泵安全阀,4.功率传感器、转速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6. 定量泵驱动电机,7. 定量齿轮泵,8. 定量齿轮泵安全阀,9. 变量叶片泵吸油滤油器,10. 定量齿轮泵吸油滤油器,11.节流阀,12. 节流阀,13. 流量传感器,2、液压泵的空载性能测试液压泵的空载性能测试主要是测试泵的空载排量。
液压泵的排量是指在不考虑泄漏情况下,泵轴每转排出油液的体积。
理论上,排量应按泵密封工作腔容积的几何尺寸精确计算出来;工业上,以空载排量取而代之。
空载排量是指泵在空载压力(不超过5%额定压力或0.5MPa 的输出压力)下泵轴每转排出油液的体积。
测试时,将节流阀12全关,溢流阀3调至高于泵的额定工作压力,启动被试液压泵2,待稳定运转后,压力传感器5显示数值满足空载压力要求,测试记录泵流量q (L/min )和泵轴转速n(r/min),则泵的空载排量0V 可由下式计算: n q V ⨯=10000 (r m /3) 3、液压泵的流量特性和功率特性测试液压泵的流量特性是指泵的实际流量q 随出口工作压力p 变化特性。
液压泵的功率特性是指泵轴输入功率随出口工作压力p 变化特性。
测试时,将溢流阀3调至高于泵的额定工作压力,用节流阀12给被试液压泵2由低至高逐点加载。
测试时,记录各点泵出口压力p 、泵流量q (L/min )、电机功率(KW) 和泵轴转速n (r/min ),将测试数据绘制泵的效率特性曲线和功率特性曲线。
4、液压泵的效率特性(机械效率、容积效率、总效率) 测试液压泵的效率特性是指泵的容积效率、机械效率和总效率随出口工作压力p 变化特性。
测试时,将溢流阀3调至高于泵的额定工作压力,用节流阀12给被试液压泵2由低至高逐点加载。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机电控制实验机床液压与气动控制回路PLC控制实验实验指导书重庆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及技能培训中心2010年12月学生实验守则1.学生应按照实验教学计划和约定的时间,准时上实验课,不得迟到早退。
2.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步骤、原理,预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并接受实验教师的提问和检查。
3.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不得高声喧哗和打闹,不准抽烟、随地吐痰和乱丢杂物。
4.做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爱护仪器设备,服从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指导。
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及其它物品。
5.实验中要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各种试验数据。
不准敷衍,不准抄袭别组数据,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
6.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防止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若出现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并保护现场,不得自行处理。
7.实验完毕,应主动清理实验现场。
经指导教师检查仪器设备、工具、材料和实验记录后方可离开。
8.实验后要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分析结果、处理数据、绘制曲线及图表。
在规定时间内交指导教师批改。
9.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不慎造成仪器设备、器皿、工具损坏者,应写出损坏情况报告,并接受检查,由领导根据情况进行处理。
10.凡违反操作规程,擅自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私自拆卸仪器而造成事故和损失的,肇事者必须写出书面检查,视情节轻重和认识程度,按学院有关规定予以赔偿。
重庆理工大学说明1.同学可以登录学校的“实验选课系统”(从学校首页登陆:或从数字校园登录),自己进行实验项目的选择。
希望同学们能在每个实验项目开放的时间内尽早进行实验预约(预约时间必须比实验上课时间提前3天),因为学生数量比较多,如果某实验项目开放的时间内同学未能进行实验预约,则错过该实验项目的实验机会,补做就要在该实验项目下一次开放时进行。
2.如有什么问题,同学可以拨打电话联系62563172张君老师。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院(系):班级:小组:姓名:实验名称:差动连接的增速回路实验时间:2015年6月10日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熟悉各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2、了解液压回路在工业中的运用二、实验器材:液压传动综合教学实验台1台液压泵站1个油缸1个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个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个调速阀(或节流阀单向阀) 1个接近开关及其支架3个油管、压力表、四通若干三、原理图原理图PLC图四、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或思考题回答)1、了解和熟悉各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看懂原理图;2、按照原理图连好液压回路,检查油路是否正确,将程序传输到PLC内,接近开关1、接近开关2、接近开关3插入欧姆龙PLC相应的0.05、0.06, 0.07输入端口,电磁阀Y1, Y2, Y3的电磁线插入PLC相应的10.00, 10.01, 10.02输出端口。
3、确定连接无误后,打开安全阀(溢流阀),开启系统电源,启动泵站电机,调节系统压力。
Y1电磁铁得电时,三们四通电磁阀左位工作,二位三通电磁阀也同时左位工作,此时液压回路构成一个差动回路,由于无杆腔和有杆腔受力面积不一样,在同样压力的情况下,作用在无杆腔的力要远远大于作用在有杆腔的力,所以活塞杆快速向右伸出,当缸运动到接近开关2时,Y3电磁铁得电,二位三通电磁阀右位工作,经过调速阀4回油,缸做工进运动,并且可以调节调速阀以调节工进的速度,当缸运动到接近开关3时,电磁阀3右位开始工作,电磁阀5也右位工作,此时缸快速复位.同时可以调节溢流阀,系统在不同的压力情况下,观测液压缸的运动情况,如此反复的操作多次4,实验完毕之后,拆卸液夺路,将油管、阀放回原来的位置,把实验台清理干净。
六、实验思考:通过实验,记录相应的实验数据.了解压力、流量、速度之间的关系液压泵的输出压力与输出流量严格说并没有直接关系,输出压力的定义为液压泵输出口处横切面积所受到的力。
所以输出压力在承重相同时与输出泵内液体的速度成正比,当然可以间接的决定输出流量。
实验题目:液压基本回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液压系统中工作机构的启动、停止或变化运动方向等都是利用控
制进入执行元件液流的通、断及改变流动方向来改变的。
1.学会采用换向阀控制油流的方向,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
掌握;
2.培养使用各种液压元件进行系统回路的连接、安装和调试的
操作能力;
3.进一步理解换向阀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二、实验内容
1.通过亲自装拆,了解液压元件及管路的正确连接与安装的方
法。
2.了解液压换向回路组成和性能。
三、实验基本原理
三位四通电磁阀控制连续往复换向回路液压原理图见图1.2,工
作过程见电磁铁动作表1.2。
(电磁阀2为M型中位机能三位四通换向阀,用于控制油缸换
向,中位用于泵卸荷。)
停止钮停止
再前进
电磁铁工作表
启动钮发讯元件序号动 作电磁铁前进
后退
图1.2 表1.2
液压换向回路的工作原理为:
1)按下启动按钮,电磁铁CT1得电时,三位四通M型换向阀
处于左位,泵向液压缸无杆腔进油,活塞向右运动,有杆腔的油回油
箱。
2)当活塞杆触头压下行程开关L2后,电磁铁CT2得电,换向
阀处于右位,泵向液压缸有杆腔进油,活塞向左运动,无杆腔的油回
油箱。
3)当活塞杆触头压下行程开关L1后,电磁铁CT1得电时,三
位四通M型换向阀又处于左位,泵向液压缸无杆腔进油,活塞又向
右运动,有杆腔的油回油箱。
4)当三位四通M型换向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出口直通油箱,
泵卸荷。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实验方法:本实验在液压实验台上完成。电气线路与控制按
钮均在实验台,操作安全、控制方便。根据已学的液压回路的基本知
识,选用正确的液压元件,在液压实验台上实现系统的卸荷。
2.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回路图的要求,取出要用的液压元件,检查型号
是否正确。
(2)将检查完毕性能完好的液压元件安装在实验台面板合理位
置。通过快速接头和液压软管按回路要求连接。
(3)进行电气线路连接,并把行程开关放在适当的位置上。
(4)组装完毕,启动电源开关和油泵开关。
(5)进行液压回路实验,即实现系统的卸荷。
(6)实验结束,关闭油泵电机和总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