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的起源与发展

  • 格式:docx
  • 大小:39.76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忆力的起源与发展

自从有了人类之后,记忆便跟随并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中。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就

要记住周围的环境,要分辨出哪些动物、植物对人们有害,哪些有益,如何寻找食物,如

何应付各种自然灾害。把这些经验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就需要保存住记忆。同时,增强

记忆力,也成了人类生存十分重要的学问,倘若发生什么大灾害,人类自身及所有知识记

录惨遭毁灭性打击的时候,如果氏族首领侥幸存活的话,他们就需要尽一切努力去恢复一

切已经失去的知识,所以他们平时要训练增强记忆的能力,把一切圣典记在自己的大脑中。据记载,新西兰毛利族的首领卡马塔那能背诵全族长达1000年的,包括45代人的历史,

这些内容足足够他背上3天3夜,而他却从不看笔记之类的东西。

为了解决记忆问题,古人还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据说印加人能够用结绳记下十分复

杂的长篇史诗。但是人类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记忆力的,现在人们已很难说清楚了。

不过关于记忆力的第一批概念的形成却应该归功于古希腊人。尽管有些理论在现代人看来

显得很幼稚,但他们的确是第一批提出记忆力的学术概念的人。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帕蒙尼德认为,人的记忆是由明暗或冷热两种物质构成的混

合体,只要混合体没有受到干扰,记忆就是完整的,一旦混合体发生变化就会出现遗忘现象。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人迪奥泽尼提出了另一种看法。他认为记忆是由使体内空气保

持均匀分布的东西所组成的,与帕蒙尼德一样,他也认为一旦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出现遗

忘现象。

在记忆问题上提出重要概念的第一人是公元前4世纪的思想家柏拉图。他的理论被称为"蜡板假说"。他认为,人对事物获得印象,就象有棱角的硬物放在蜡版上所留下的印记

一样。人对事物获得了印象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印象将缓慢的淡薄下去乃至完全消失。这就象蜡版表面逐渐恢复了光滑一样。所谓"光滑的蜡版"相当与完全遗忘。这种学说虽然

也不完善准确,但还是影响了许多人。

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4世纪末,提出了一个较为科学的概念。今天我们所认为的一些

的大脑的功能,在他那时主要被当作了心脏的功能。他认识到了心脏的部分功能与血液有关,而记忆则是以血液流动为基础的。遗忘的发生主要是血液流动减缓所致。亚里士多德

还提出了联想法则,这是他在记忆研究领域所做出的另一个重大贡献。直到现在,有些联

想法则还在影响着我们。

古罗马人在记忆理论上的研究很少,不过他们使用的"罗马家居法"和"直接联想法"一

直传到了今天。这几种方法很实用,现在许多书上讲的快速记忆方法都有这两种方法的影子,有的只是变通了叫法或则略加了改进,但实质内容是一样的。

一直到公元17世纪,记忆研究几乎没有什么大的进展。17世纪中叶,英国出现了以

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联想主义"心理学派。霍布斯对记忆现象做了唯物主义的分析;洛

克则在欧洲心理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重要的记忆现象--"联想"一词,此后"联想"便成了专

门的术语了。第一个在心理学史上对记忆进行系统实验的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他对记忆研究的主要贡献一是对记忆进行严格数量化的测定,二是对记忆的保持规律作了

重要研究并绘制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1885年他出版了《论记忆》一书。从此,记忆成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记忆研究越

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美、英、日、苏等国家或设立记忆法专科学校,或开办函授教学,

开始对人们进行增进记忆的普及教育。

我国从1980年左右开始,有关记忆研究的专著、译著相继出版问世,1984年我国第

一家记忆研究会-锦州市记忆研究会在辽宁省锦州市成立。1984年末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

研究所举办了最早的快速记忆函授。梦真、王维、曾宪礼、王进收等第一批有影响力的记

忆专家们对于中国快速记忆方法的普及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后的倪新威至今在中国快

速记忆领域也仍旧很有影响力。近几年,快速记忆培训班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

有越来越多人加入到传播快速记忆方法的阵营中,也使得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现代人类对记忆的研究仍在继续,尽管当今的科学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到揭

开记忆之谜还相距甚远,在探索记忆内在机理的同时,我们现在谈的快速记忆多是指运用

那些经过实践后能有效提高记忆力的方法、技巧,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工作、生活、

学习中。我们普通人能熟练应用这些技巧和方法就可以了,至于大脑是如何记忆的等内在

机理就留给科学家们去研究吧。

记忆研究在当代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学技术和方法的进步。从50年代开始

研究记忆现象的生物学基础理论认为,在记忆过程中有一种复杂的分子­——核糖核酸,

由它来充当化学介质。核糖核酸产生于一种决定着遗传物质的脱氧核糖核酸中。人的眼睛

的颜色就是由脱氧核糖核酸决定的。人们已经对核糖核酸做了一些实验来支持核糖核酸与

记忆很有关系的观点。例如人们发现,对动物进行一定的训练,其某些细胞中的核糖核酸

就会发生变化。此外,如果动物体内的核糖核酸的产生被停止下来,它就会失去学习和记

忆的能力。还有一个令人感兴趣的实验:当把一只老鼠的核糖核酸取出来移植给另一只老

鼠时,第二只老鼠就能“想起”第一只老鼠学过的而它本身从未学过的东西。

直接刺激脑细胞的研究工作是由加拿大的潘费尔博士开始的。他在为癫痫病患者实施

开颅手术时需切除一小部分脑子,第一次取下了部分脑壳骨。手术之前,潘费尔对打开的

脑子进行了全面的电刺激,意识清醒的病人则回答每次刺激后的感觉。在早期的一次案例中,当潘费尔刺激患者脑子的颞叶部分时,病人说自己想起了童年的经历。潘费尔发现,

刺激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所得到的反应都很多,但只有刺激颞叶部分才能产生清晰而集中

的记忆感觉。这些感觉常常是很全面的,包括了以往体验过的那些色彩、声音、动作和情

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