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12.33 MB
- 文档页数:48
油气田开采生产管理规程与标准第一章油气田开采生产管理总则 (2)1.1 管理目标与任务 (2)1.1.1 管理目标 (2)1.1.2 管理任务 (3)1.1.3 管理体系 (3)1.1.4 组织架构 (3)第二章油气田勘探与评价 (3)1.1.5 项目立项 (3)1.1.6 项目实施 (4)1.1.7 项目验收 (4)1.1.8 数据采集 (4)1.1.9 数据分析 (5)第三章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 (5)1.1.10 编制原则 (5)1.1.11 编制内容 (5)1.1.12 编制方法与步骤 (5)1.1.13 审批程序 (6)1.1.14 实施要求 (6)第四章油气田钻井工程 (6)1.1.15 钻井工艺管理概述 (6)1.1.16 钻井工艺管理内容 (6)1.1.17 钻井工艺管理要求 (7)1.1.18 钻井安全管理 (7)1.1.19 钻井环境保护 (7)第五章油气田采油工程 (7)1.1.20 工艺管理目标 (7)1.1.21 工艺管理制度 (8)1.1.22 工艺管理内容 (8)1.1.23 工艺管理措施 (8)1.1.24 设备维护保养目标 (8)1.1.25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8)1.1.26 设备维护保养内容 (8)1.1.27 设备维护保养措施 (9)第六章油气田集输工程 (9)1.1.28 设计原则 (9)1.1.29 设计内容 (9)1.1.30 设计管理 (10)1.1.31 设备维护 (10)1.1.32 设备运行 (10)第七章油气田处理与储存 (10)1.1.33 目的与任务 (10)1.1.34 油气处理工艺流程 (10)1.1.35 油气处理工艺管理要求 (11)1.1.36 油气处理工艺改进与创新 (11)1.1.37 目的与任务 (11)1.1.38 储存设施分类与要求 (11)1.1.39 储存设施管理要求 (11)1.1.40 储存设施安全管理 (12)1.1.41 储存设施环保管理 (12)第八章油气田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 (12)1.1.42 总体要求 (12)1.1.43 环境保护措施 (12)1.1.44 总体要求 (13)1.1.45 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13)第九章油气田生产安全管理 (13)1.1.46 目的和意义 (13)1.1.47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 (13)1.1.48 安全生产责任的具体内容 (14)1.1.49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14)1.1.50 分类与报告 (14)1.1.51 调查与处理 (14)1.1.52 整改与预防 (15)第十章油气田生产统计分析与信息化管理 (15)1.1.53 概述 (15)1.1.54 描述性统计分析 (15)1.1.55 推理性统计分析 (15)1.1.56 预测性统计分析 (15)1.1.57 概述 (16)1.1.58 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16)1.1.59 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 (16)第一章油气田开采生产管理总则1.1 管理目标与任务1.1.1 管理目标油气田开采生产管理旨在保证油气资源的高效、安全、环保开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 修增鹏,男,工程师。
2012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专业,获硕士学位。
现在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呼伦贝尔分公司,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及信息化建设工作。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大庆油田海拉尔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021000。
E-mail:hxiuzp@文章编号:1004-2970(2019)06-0032-05修增鹏*(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呼伦贝尔分公司)修增鹏. 油田智能生产指挥平台建设. 石油规划设计,2019,30(6):32~36摘要 本文结合油田现场实际详细论述了油田生产管理信息化应用情况,探讨智能生产指挥平台建设方案。
指出海拉尔油田借力集团公司统建的信息系统平台,融合GPS 定位系统和网络地理信息技术,通过传感器、视频监控等设备对现场数据图像实施采集,利用传输网络将数据上传至数据库和服务器中,建立井站库智能巡检和地面生产管理系统,实施油水井、管网、站库数字化管理;采用业务流程表单作为网络化平台传递信息的载体,满足各部门高效协作与沟通的需求,深度挖掘生产环节产生的数据资源,构建业务模型,辅助油田生产经营分析,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持,保障油田生产安全高效运行。
关键词 油田生产管理 智能信息化 平台建设中图分类号:TP274,F272.7-3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2970.2019.06.0100 引言海拉尔油田积极推行信息化建设。
基于信息传递受地理环境制约的情况下,如何厘清平台功能定位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明确平台搭建过程中的难点和技术路线,保持现场与管理层间信息互联畅通,充分利用数据资源提升油田生产管理与决策效率,推动企业生产流程、组织结构优化,推进油田开发、生产、经营智能管控,成为摆在技术和管理人员面前的研究课题。
1 平台设计理念与整体架构中国石油地理信息系统(A4)是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统建后投入使用的空间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从宏观角度为总部职能部门、专业分公司及所属地区公司,提供了业务导航、空间操作、空间分析、二三维展示、专题应用等地理信息服务。
54软件开发与应用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近年来,国内各油气田企业面临着国际油价持续低迷、油气生产成本管控难度逐年加大、企业效益差的巨大困难,各企业按照国家两化融合、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行动纲领的指导,遵照国家“十三五”信息化规划和“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研究部署企业智能化发展规划,引入最新实用的信息技术,促进深化改革,助力企业突破当前困境、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 建设背景“十三五”以来,中国石化贯彻落实国家“两化融合、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战略,与油田企业机制建设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对油气生产管理实施可视化改造、自动化升级、智能化建设,全面实现油气生产过程可视化、生产运行状态全面感知、生产实时监控和高效运行指挥,全面提高油气生产管理水平,促进油田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胜利油田分面向油气田生产业务需求,引入智能生产模型、大数据技术、云平台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以油田企业为主阵地,启动“油气田生产信息化智能管控APP ”的自主研发。
该项目建设遵循“顶层设计、统一平台、信息共享、多级监视、分散控制”的原则,业务覆盖油气生产领域的信息化需求,包括现场自动化采集与控制、生产视频系统、工业物联网、生产数据服务、智能化生产管控应用以及各个环节的信息化采集标准建设等内容,形成了以油气生产指挥中心为核心的油气生产信息化智能管控模式,满足全面感知、精准管控、超前预警、高效协同、智能优化、科学决策的油气生产管理需求,全面支撑了油公司体制机制改革及新型管理模式建设,进一步提升生产运行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助力,智能引领油气田信息化建设。
2 建设目标及建设内容2.1 技术架构油气田生产信息化智能管控APP 建设,基于中国石化油田智云的总体架构,围绕油气田生产运行管理业务,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和工控安全管理规范的支撑下,集成生产现场的数据采集与自控,视频监控、以及网络建设成果,满足总部、分公司、采油厂、管理区等不同层级的生产管理需要,智能引领油气生产运行新模式。
油气田勘探开发管理与技术应用手册第一章油气田勘探开发概述 (3)1.1 勘探开发的意义与任务 (3)1.1.1 勘探开发的意义 (3)1.1.2 勘探开发的任务 (3)1.2 勘探开发的发展历程 (3)1.3 勘探开发的管理体系 (4)第二章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规划 (4)2.1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4)2.2 勘探规划的制定 (5)2.3 勘探项目的优选与决策 (5)第三章地质调查与地球物理勘探 (6)3.1 地质调查方法 (6)3.1.1 地面地质调查 (6)3.1.2 航空地质调查 (6)3.1.3 遥感地质调查 (6)3.2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6)3.2.1 重力勘探 (6)3.2.2 磁法勘探 (6)3.2.3 电法勘探 (6)3.2.4 地震勘探 (7)3.3 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 (7)3.3.1 地震资料采集 (7)3.3.2 地震资料处理 (7)3.3.3 地震资料解释 (7)3.4 地质与地球物理综合评价 (7)第四章钻井工程与技术 (7)4.1 钻井工程概述 (7)4.2 钻井液与井壁稳定 (8)4.3 钻井工艺与设备 (8)4.4 钻井安全问题及对策 (8)第五章油气藏评价与开发方案设计 (8)5.1 油气藏评价方法 (8)5.2 开发方案设计原则 (9)5.3 开发方案的实施与调整 (9)第六章油气田开发生产管理 (9)6.1 开发生产组织与管理 (9)6.1.1 组织结构 (9)6.1.2 生产计划管理 (10)6.1.3 生产调度管理 (10)6.1.4 质量安全管理 (10)6.2 生产数据分析与优化 (10)6.2.1 数据收集与整理 (10)6.2.2 数据分析 (10)6.2.3 优化措施 (10)6.3 油气田生产风险与控制 (10)6.3.1 风险识别 (10)6.3.2 风险评估 (11)6.3.3 风险控制 (11)6.3.4 应急预案 (11)第七章提高采收率技术 (11)7.1 提高采收率技术概述 (11)7.2 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11)7.3 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11)7.4 其他提高采收率技术 (12)第八章油气田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12)8.1 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 (12)8.2 油气田环境保护措施 (13)8.3 安全生产管理 (13)8.4 应急预案与处理 (13)第九章油气田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 (14)9.1 数字化油气田概述 (14)9.2 油气田智能监控系统 (14)9.3 油气田数据挖掘与分析 (14)9.4 油气田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趋势 (15)第十章油气田勘探开发项目管理 (15)10.1 项目管理概述 (15)10.2 项目计划与进度控制 (15)10.2.1 项目计划 (15)10.2.2 进度控制 (16)10.3 项目成本与质量控制 (16)10.3.1 项目成本控制 (16)10.3.2 项目质量控制 (16)10.4 项目风险与合同管理 (16)10.4.1 项目风险管理 (16)10.4.2 合同管理 (17)第十一章油气田国际合作与对外合作 (17)11.1 国际油气田合作概述 (17)11.2 对外合作政策与法规 (17)11.3 国际油气田合作项目实施 (17)11.4 国际油气田合作的经验与启示 (18)第十二章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18)12.1 技术发展趋势 (18)12.2 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19)12.3 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展望 (19)第一章油气田勘探开发概述1.1 勘探开发的意义与任务油气田勘探开发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石油A5系统运行应用研究作者:王艳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年第12期[摘要]中国石油采油与地面管理系统(A5)是石油企业生产运行管理与决策的支撑系统,目的是建立具有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发布、分析与应用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统,形成规范、统一、高效、安全的工程信息管理平台。
本文从应用者的角度解析该系统的运行情况,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国石油;管理系统;数据维护;应用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12.033[中图分类号]TP315;TE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9)12-00-021; ; ;系统推广应用的背景在该项目推广上线运行前,中石油内部采油与地面工程领域的数据和业务规范程度相对较低,中国石油油气田生产开采和技术工艺复杂,各油气田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很难深层次开展经济效益应用,因此,建设一套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之路,目的是以油气田开发生产管理应用为立足点,成为各级生产管理用户工作中实实在在需要的、可用的平台,不单纯是数据管理系统,更要成为生产组织者的应用工具、决策管理者的决策支持工具。
2; ; ;系统包含的生产业务该项目包含了采油采气工程和地面工程两个业务,其中,采油采气工程包括了规划与方案管理、完井管理、采油生产管理、采气生产管理、注入生产管理、井下作业管理和综合管理7个模块的数据维护和查询应用;地面工程包括了前期管理、建设管理、生产管理、生产辅助管理、综合管理5个模块的数据维护和查询应用。
每个模块管理分系统、分层次按权限进行基础数据和生产数据维护、审核、汇总。
3; ; ;系统运行解析3.1; ;用户安全认证机制系统登录采用两种安全认证机制,一种是针对已有中石油邮箱的用户采用中石油邮件服务器的安全认证方式,这种方式比较安全可靠;另外一种是A5自带的安全认证方式,由用户提出申请,系统管理员将用户添加为合法用户,这种安全认证相对于前一种安全性相对弱,这是访问用户过渡期的一种方法,一旦用户拥有了中石油邮箱的合法用户,身份就可以互相转换。
油气生产物联网(A11)在油田的推广应用作者:郭智维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第28期[摘要]分析了油田的生产管理现状,架构了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体系,实现了油气田生产动态实时监控,生产信息统计分析,生产工况实时诊断,并具备关键预警集中展现、在线管理设备资产、油气生产调度指挥管理等功能。
同时A11系统可进行数据综合分析和历史数据对比,做趋势分析和故障预警,支持应急生产调度、远程油气生产指挥、油气生产工艺流程仿真模拟及优化运行,降低运行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科学决策。
[关键词]油气生产物联网(All)、4G无线网络技术、生产调度指挥管理、科学决策中图分类号:T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8-0204-021 引言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A11)是集团公司“十二五”信息化项目重点建设的三大标志性工程之一。
A11的设立契合了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理念,符合集团公司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工作方向。
All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覆盖中国石油油气地面生产各环节的数据采集与监控子系统、数据传输子系统、生产管理子系统,实现生产数据自动采集、远程监控、生产预警等功能,支持油气生产过程管理。
通过生产流程的优化、管理流程的优化、资产配置的优化,组织机构的优化,实现生产方式的变革\生产效率的提高、管理水平的提升。
其业务范围覆盖油气生产全过程,包括油气举升、油气集输(产量计量)、油气水处理与油气储运。
2 油气生产现状分析目前油田在相关采油厂1400多口抽油机井上安装了单井自动化设备,其他区域油井压力、电参都没实现自动采集,对工况实时诊断、及时发现油气生产异常存在不足,导致油田单井自动化存在以下问题:(1)生产数据没有有效共享,对影响生产过程的主要因素缺乏有效监控手段。
(2)分散的“信息孤岛”,无法利用同一平台进行集中化管理。
(3)没有长期的历史数据存储,无法实现全油田信息浏览。
油气田设备实时数据采集与点位信息管理设计随着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油气田设备实时数据采集与点位信息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油气田设备实时数据采集可以提供及时、精准的设备运行情况,帮助调度员进行快速决策,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保障人员安全。
点位信息管理则可以实现对设备点位信息的统一管理,方便查阅和维护。
对于油气田设备的实时数据采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设备状态数据采集设备状态数据采集可以实现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包括设备的运行状态、能源消耗情况、异常报警等。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设备运行故障,并能迅速调度技术人员进行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
设备运行数据采集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其覆盖的范围包括设备的电气信号、机械运行状态、温度、风速、湿度等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设备的运行分析和维护保养是非常重要的。
监测这些数据可以为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智能化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设备运行效率是衡量设备运行优劣的重要指标。
通过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效率数据,可以分析设备的性能表现,及时发现设备的运行瓶颈和问题所在,帮助调度员做出最优决策,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不同于传统工业设备,在油气田中,设备点位信息的统一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点位信息管理,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设备点位信息归档管理设备的点位信息是非常复杂的,而且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不可避免的变化。
因此,需要对设备的点位信息进行归档管理,随时准确查阅和维护。
随着油气田设备的复杂化和智能化,设备点位信息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通过设备点位信息的跟踪管理,可以及时掌握设备的最新点位情况,为设备的运行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油气田设备点位信息的联系管理包括设备的运行状态、整体维护、设备效率分析等方面。
通过设备点位信息的联系管理,可以实现对设备的全面管理和保养。
油气田设备实时数据采集和点位信息管理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
其中,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但是管理和安全状况同样重要。
1 、OFM 2004版本2004平台微机Windows简介:斯伦贝谢(Schlumberger)公司的油田日常监控和管理软件包。
2、DSS 储层动态管理(Dynamic Surveillance System)版本2003平台微机简介:DSS--动态分析系统:油田生产动态监测分析系统(DSSTM)主要是协助油藏工程师和采油工程师实时动态监测油田目前的生产状况,了解油藏开发历史,预测油藏开发指标。
DSS 应用动态泡状图、饼状图、等值图、开发曲线图等多种图表显示方式,反映油藏的开采历史和现状。
同时DSS还拥有显示井筒、测井和地层数据的剖面显示功能,能够识别井的完井和构造的关系。
DSS通过ODBC与企业数据库,如Microsoft Access、SQL Server、Oracle以及Sybase数据库相连接。
实现数据的方便输入与及时更新。
DSS软件特点:DSS可以与Landmark其他产品实现内部的数据共享。
而且可以与任何ODBC数据库,如Microsoft Access、SQL Server、Oracle以及Sybase直接连接,从而减少了数据的重复,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
灵活多样的动态生产图表显示,有助于了解油田的全面生产情况。
大大简化了动态分析过程。
动态图的动画显示功能,更加容易发现异常油藏动态,为油田的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通过单井、井组生产曲线图可以进行生产动态分析,同时可进行不同井组之间的开发效果对比。
简单实用的产量递减分析,预测未来的生产情况。
通过用户自定义公式、宏功能,可以实现多种常规动态分析,如衰减曲线分析、水驱曲线、泄油半径以及井组注采平衡分析等。
DSS拥有的显示井筒、测井和地层数据等剖面功能,能够识别井的完井状况和地质条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确定完井方式、油水关系与油井产能的关系。
3、Petra (GeoPLUS公司)版本1.18平台Windows简介:GeoPLUS公司的Petra软件主要用于油藏描述及油藏管理,是为油气田地质研究而设计的、集项目的数据库、操作、管理、可视化和解释于一身的“GIS”类的软件,集地质、测井、物探、油藏管理各学科于一台微机上,特别符合地质研究人员的思路,非常人性智能化。
工业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78DOI:10.16660/ki.1674-098X.2019.34.078油气田设备实时数据采集与点位信息管理设计陈小泉1 黄柳君1 邓增利1 庞国强1 匡胜2 苏鑫2(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广东湛江 524057;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信息技术分公司 广东湛江 524057)摘 要:随着油气田设备管理精细化要求的提高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和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需求也在持续变化,越来越重视对设备的实时分析,要求及时地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为了对生产作业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实现生产信息自动化收集、传输、整理、存储和分析,为产量调配、故障分析、辅助决策等提供科学的手段。
关键设备实时数据的采集,以及采集点位的管理,成为项目中的关键技术和重要环节。
关键词:自动化 实时数据采集 iFix、Historian 点位信息管理中图分类号:U6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12(a)-0078-021 采集方案P r of icy H M I /SCA DA是工业自动化软件解决方案Proficy家族中的软件组件,面向工厂操作可视化,进行监督自动化,向高层分析程序发送可靠的生产数据,从而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
Proficy iFIX 是一款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的 HMI/SCADA 解决方案,能够在企业各个层级之间采集并共享实时和历史数据,实现过程、设备、资源监控的可操作可视化。
其过程可视化、数据采集和监督控制等功能为数字化运营管理奠定了坚实可靠的数据基础。
iFIX 为操作员和工程师提供强大、安全的工具,实现对生产环境、设备、资源的精确监控。
从而,提高了对设备运行故障的响应速度。
2 数据链路各生产现场的中控自动化控制系统,由各自的厂家通过开通OPC [1]授权的方式,为数据采集提供必要条件,通过OPC和TCP/IP协议,经工控网把数据传至网关内置或外置嵌入式微型技术机(即接口机),再透过网关信息端,经办公网把数据存储到iFIX工控机的数据库,然后通过iFIX采集器,透过防火墙把数据传回陆地Historian实时历史数据库[2]。
摘要:油气田是一面积区域内油藏、气藏以及油气藏的总和,油气田往往是天然气和石油聚集的场所,也就是确保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
在油气田企业中,其生产调度管理工作主要是依靠生产调度管理部门来组织实现的,对确保油气田生产安全、油气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合理的运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信息等资源,通过组织、协调与服务等手段,有效的完成油气田生产管理、现场调度等系统性工作,确保油气田生产经营实现预期效果是油气田企业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油气田生产管理现场调度1概述油气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作为油气田管理工作的核心,直接决定了油气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与油气田企业的健康发展。
油气田生产活动涉及范围广、技术含量高、施工工艺复杂,根据相关安全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政策对生产活动进行安全管理,发挥生产运行部门、调度部门以及指挥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全面掌握油气田勘探开发与水、电、油气、通讯等方面的工作动态,科学有效的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建立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的油气田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体系,确保油气田生产活动安全、顺利进行,从而促进油气田企业更好更快更稳的发展。
2油气田生产的现场管理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生活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油气田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与生产。
油气田投产后,为确保油气田正常生产,就必须做好油气田生产的现场管理工作,从而更好的完成生产任务,尽可能降低操作费用,实现油气田企业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油气田生产现场管理的内容主要有:油气田动态监测与研究、油气田生产资料的录取、油气田生产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油气田生产技术与工艺等方面。
对油气田生产进行动态监测能为生产动态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是动态分析研究的根本保证。
通常情况下,不同类型油气藏、不同采油采气方式的油气田,其动态监测的要求有明显的区别,一般油气田生产动态监测根据相关技术要求执行,如遇到一些特殊情况,还需要有针对性的增加一些新内容。
钻井信息管理系统在石油钻井中的应用探讨随着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对于钻井活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钻井信息管理系统的出现,为钻井活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本文将探讨钻井信息管理系统在石油钻井中的应用,分析其作用及优势。
一、钻井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及意义钻井信息管理系统是指一套集成化的数字化工具,用于提供一种以数据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帮助钻探工程技术人员快速确定钻探计划、进行钻井测井、钻头设计等工作。
该系统可以通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手段,实现对采集到的井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存储和管理,实现对钻井全过程的监测和指导。
一个好的钻井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加速石油钻井过程、提升钻井的效能,还可以帮助提高管理水平和决策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
二、钻井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及优势1. 提高钻井效率利用钻井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现场实时监测钻井过程、识别和解决问题、及时修改钻井方案,有效减少钻井延期时间,提高钻井效率。
2. 保障钻井安全钻井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钻井风险和异常状况,在必要时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钻井安全。
3. 优化设计方案利用钻井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钻头类型、井下设备、取心方案等进行全面优化,从而提高钻井的质量、降低成本。
4. 实现数字化管理钻井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将相关数据进行数字化,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实现数字化监督钻井活动,从而加强对整个钻井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三、钻井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案例1.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钻探公司利用钻井信息管理系统中国石油集团东方钻探公司在钻井活动中采用钻井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现场钻探、数据采集、传输及存储等操作。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实现对钻井活动的数字化管理。
2. 北极星石油采用钻井信息管理系统北极星石油在其首个油气田油井的钻探过程中,采用钻井信息管理系统,完全实现了数字化钻井,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钻井效率和质量,降低了成本和风险。
四、总结钻井信息管理系统的出现,为石油钻井活动带来了极大地便利和效益。
智慧油田组织运维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摘要:科学有效的组织运维是智慧油田系统长寿的关键,更是智慧油田工程的核心之一.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智慧油田组织运维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关键词:智慧油田;组织运维;IOC;AOP;GIS;云切片一、引言随着智慧油田示范应用的不断深化,逐步实现单井、小站无人值守和作业区劳动组织架构扁平化的管理,生产数据系统不断丰富,各类自动化系统逐渐覆盖,使得各油田生产运行对IT系统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而如何确保各IT系统长期稳定高效的运行成为各大油田遇到的一大难题.目前油气田组织运维管理对象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仅以某油田为例,共有油水井3000多口,仅传感器多达50多种,供货厂家多达87家,质量参差不齐,然而组织运维方式仍处于人工记录、被动式救火运维,导致组织运维效率极为低下、系统稳定性差等问题;另一方面维护过程中存在角色定位复杂、专业技术力量薄弱、运行考核数据不准确、设备厂商售后服务意识下降、备品备件分散管理等问题,导致维护人员、维修和更换设备逐年增加,运维故障频发的矛盾日益凸显.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组织运维管理,长此以往势必造成维护成本的大幅度提高而维护效率逐年下降,同时为避免进入“一流设备、二流设计、三流运维”的不良运维模式,我公司采用“自主投入研究、开发和建设为主,结合多方科研配套经费支撑”的战略,凭借专业运维技术实力和多年组织运维管理经验,创新了组织运维管理体系,构建了“物联网生产运维管理云平台”,实现了被动式故障维修式运维向故障主动运维的转型。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在设计开发之初,项目组首先针对组织管理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进行了广泛的技术调研,发现国内外研究成果具有以下特点:(1)在国内外尚未实现对智慧油田进行科学有效组织运维的标准规范,尤其在石油石化领域智慧油田的研究成果大多关注的是针对油气生产进行数据采集、数据传送及其监控平台的相关技术实现,基本上未涉及智慧油田长期科学有效组织运维的管理;(2)目前国内外设计开发了具有部分组织运维功能的系统,如巡检、ERP、库房、设备管理等,其各自功能都很强大,但其数据互相独立,用户单一,而组织运维涉及人员、流程、物资等多种要素,固有系统无法切实满足石油石化生产运维的管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