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现状与未来
- 格式:docx
- 大小:8.93 KB
- 文档页数:3
当代中国古典舞发展之我见一、中国古典舞的产生中国古典舞的概念是欧阳予倩先生所提出,经过多次研究与讨论得到了当时舞蹈界人士的最终认可,因此在1950年被正式确定下来。
从字面的视角来说,中国古典舞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的中国古典舞是指所有被古典化过程化过了的中国舞蹈;而狭义的中国古典舞所指的则是已经被中国舞蹈界所承认并且达成了共识的、被我们今天称为"中国古典舞的特定舞种,即指在某些指定的传统风格和民族审美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芭蕾训练中与之有共同性的因素,再加以发展当代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要求的舞蹈形式的舞蹈。
它的产生是对中国传统古典舞蹈的复兴,更是对传统古典舞蹈的再造。
因为中国古典舞的历史只有60多年,出生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所以我们在中国古典舞中加上了"当代二个字。
中国古典舞曾经被一些人称为"戏曲舞蹈,是因为从它的诞生日起就与戏曲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关系,直接以戏曲京、昆中的舞蹈为载体。
虽然,从本质上讲戏曲舞蹈和传统舞蹈拥有共同的原则和审美特征,但戏曲和舞蹈也是各自拥有自己特殊规律的两种类型的表现艺术。
中国古典舞只有把自己从戏曲舞蹈中摆脱出来找到属于自己特色的舞蹈规律,才能真正地成为一门单独的艺术形式。
因此,这就成为今后舞蹈研究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二、中国古典舞的争议我们都知道,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破坏,即新事物,而非旧事物。
已故中国新舞蹈事业的先驱吴晓邦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古典舞的名称,是从北京舞蹈学校成立以后才形成的。
30多年来古典舞走过了摸索、尝试的过程。
由于对传统理解的概念不同,所以时至今日对古典舞认识上的争议最多,而古典舞的发源地舞蹈学院,又是认识上最为活跃的地方。
我认为最值得我们今天研究的,应是古典舞如何表现给今人看的问题,是如何超越旧传统建立新传统的问题。
因为越是严格的学习,表现古人的动作越是学得准确,那么越不易走出古人情感与形式的模式。
中国民间舞的发展趋势中国民间舞融合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当代艺术元素,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了独特而魅力的艺术形式。
在不断变革的社会条件下,中国民间舞也在追求新的发展趋势,以更贴近年轻观众、融入国际舞台的方式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首先,中国民间舞趋向专业化发展。
过去,中国民间舞大多由民间艺术团体或非专业人士表演,缺乏系统的培养和专业的演出。
然而,随着对民间舞独特价值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专业舞者开始对中国民间舞进行研究与表演。
专业舞者的加入使得中国民间舞在舞蹈技巧、舞台呈现等方面得到提升。
其次,中国民间舞趋向创新融合。
传统的中国民间舞在形式和内容上已经扎根于人们的习俗和宗教信仰。
然而,在当代社会,人们对舞台表演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新颖的创新元素。
因此,中国民间舞从原汁原味的表演形式中吸取灵感,融入当代舞蹈技巧和舞台美学,创造出更有个性化和现代感的舞蹈作品,以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
再次,中国民间舞趋向国际化发展。
中国民间舞的独特艺术魅力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越来越多的中国民间舞作品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的舞蹈艺术风采。
这些作品无论是在舞蹈技巧还是在主题内容上都融合了中国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了国际观众的热烈欢迎。
此外,中国民间舞趋向多元化发展。
中国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间舞蹈传统。
中国民间舞应该发展成一个包容和宣扬各个民族舞蹈文化的平台,保护和传承各个民族的舞蹈遗产,同时推动不同民族的舞蹈文化交流与合作。
同时,中国民间舞也正积极参与与其他表演艺术的融合。
与戏曲、音乐、乐器等艺术形式的结合,不仅扩展了中国民间舞的表现领域,也使其更富有魅力和创新。
这种融合不仅促进了各个艺术形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为观众提供了更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
总结起来,中国民间舞在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下,走向专业化、创新融合、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通过这些努力,中国民间舞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绽放出更为绚丽的花朵,为人们呈现出更加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
当下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发展研究引言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本文旨在探讨当下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提供参考。
一、当下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现状1. 多样化的题材和风格当下的民族民间舞蹈创作题材和风格多样,涵盖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
不仅有传统的民间舞蹈作品,如《大锅饭》、《扭秧歌》等,还有针对现代生活和社会现象进行创作的舞蹈作品,如《城市记忆》、《乡村振兴进行曲》等。
还有一些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的舞蹈作品,如舞剧《白毛女》、《精忠岳飞》等,这些作品在题材和风格上呈现出了多元化和立体化的发展趋势。
2. 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在当下,民族民间舞蹈创作采用了丰富多样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
不仅有传统的舞蹈编排和编舞技法,还有现代舞蹈技巧和舞台表达方式的融合,例如现代舞、爵士舞、街舞等元素的引入。
还有一些跨界合作的创作,如舞蹈与影像、舞蹈与声乐、舞蹈与戏剧等形式的艺术融合,丰富了舞蹈创作的表现手段和形式。
3. 融合创新的发展趋势当下的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呈现出融合创新的发展趋势,不仅在题材和风格上呈现多样化,还在技法和表现形式上进行了深度融合。
一些传统的民族舞蹈作品进行了现代化的再创作,使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元素得以交融;一些新创作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将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实践与实验相结合,创造出了具有时代特色和艺术价值的新作品。
1. 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平衡当前,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发展面临着如何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之间取得平衡的问题。
传统文化是民族民间舞蹈的根基和灵魂,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保持民族民间舞蹈的原汁原味、传统纯正的重要途径;而创新发展则是推动舞蹈艺术不断更新、拓展和提升的重要手段。
需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既要强调传统文化的积淀与内涵,又要与时俱进,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和个性鲜明的新作品。
中国古典舞的传承与创新——以《相和歌》为例中国古典舞的传承与创新——以《相和歌》为例古老而神秘的中国古典舞,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一种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性的舞蹈形式,一直以来都备受世人瞩目。
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典舞经历了多次传承和创新,有着深远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相和歌》作为中国古典舞中的经典之作,展现了中国古典舞传承与创新的精髓。
中国古典舞起源于古代宫廷舞蹈,融合了民间舞蹈和戏曲艺术的元素,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和歌》是中国古典舞中的一支古老舞蹈,最早流传于明代宫廷,后经历了明、清两代的变革和发展,至今仍在舞台上演绎。
《相和歌》以其原汁原味的古典舞风格和深邃的艺术内涵,成为中国古典舞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传承是中国古典舞的重要特征之一。
古典舞的传承,延续了古代舞蹈的基本形式和动作,保护了古典舞独有的艺术特点。
《相和歌》作为明代宫廷舞曲的代表,保留了古代舞蹈的优雅和华贵。
舞蹈中的脚步轻盈,身姿端庄,手势优美,完美表现了古代贵族的高贵气质。
通过舞者的优雅动作和整齐划一的队形,观众能够体会到古代宫廷文化的瑰丽与典雅。
古典舞的创新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长期的发展中,舞蹈家们不断探索创新,为舞蹈注入新的元素和内涵。
《相和歌》在传承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充分展现了古典舞蹈的时代特色和现代审美观。
舞蹈编排上融入了更多的舞蹈段落和动作,既保持了原有的古典舞形式,又增加了舞蹈的变化和丰富性。
同时,音乐和道具的运用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以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除了《相和歌》本身的传承和创新外,现代舞蹈家们在表演上也注入了更多的个人风格和情感。
他们通过舞蹈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个人理解,使舞蹈更富有个性和魅力。
例如,一些舞者在舞蹈中加入了个人的独特动作,展示了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演绎。
这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相和歌》的内涵和艺术意义。
在当代社会,中国古典舞在传承与创新中继续发展壮大。
中国古典舞蹈融合现代舞台艺术
说起中国古典舞蹈跟现代舞台艺术嘞融合,那可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哟。
你看那些古典舞者们,身姿曼妙,动作柔美,就像是从古代画卷里头走出来的仙子一样。
她们跳的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韵味,仿佛是在讲述一个个古老而又美丽的故事。
但是嘞,要是光有古典舞蹈,没得点现代元素,那又显得有点单调咯。
所以说嘛,现在的艺术家们就聪明得很,他们把现代舞台艺术跟古典舞蹈结合起来,那效果,简直不要太好!
舞台上,灯光璀璨,音乐响起,古典舞者们就开始在光影交错中翩翩起舞。
那些灯光,一会儿红,一会儿蓝,一会儿又变成了五彩斑斓的颜色,把舞台装点得如同仙境一般。
而那些现代舞台设备,比如说LED大屏、烟雾机这些,更是把舞蹈的氛围烘托得更加到位。
你再看那些舞蹈动作,既有古典的柔美,又有现代的力度和节奏感。
舞者们时而轻盈飘逸,时而刚劲有力,把古典和现代两种风格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观众们看得那叫一个过瘾,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久久不能平息。
所以说嘛,中国古典舞蹈跟现代舞台艺术的融合,那真的是一次艺术的创新和升华。
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古典舞蹈的魅力,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现代艺术的活力和创造力。
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艺术生活,更让我们对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中国古典舞蹈与现代表演艺术融合
说起中国古典舞蹈跟现代表演艺术嘞融合,那可真是有点意思嘞。
古典舞嘛,就像咱们四川嘞老茶馆,古色古香,韵味十足,一招一式都透着那么股子雅致劲儿。
而现代表演艺术呢,就好比是春熙路上嘞时尚潮人,新潮前卫,啥子风格都敢尝试。
你瞧,当这两者碰到一起,嘿,那场面就热闹咯。
舞台上,古典舞者身姿曼妙,长裙飘飘,仿佛从古代画卷中走出来嘞仙子;而另一边,现代表演艺术家们又是灯光闪烁,又是音效炸裂,把个舞台整得跟未来世界一样。
但你别说,这两样东西混搭起来,还真就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有时候,古典舞嘞柔美动作会突然变得力量感十足,就像是在讲述一个跨越时空嘞英雄故事;而现代表演艺术嘞大胆创新,又让古典舞焕发出了新嘞生命力,让人看了眼前一亮。
这种融合,不光是形式上嘞碰撞,更是文化嘞交流与传承。
它让咱们这些看客,既能感受到传统艺术嘞魅力,又能领略到现代审美嘞独特之处。
就像是吃嘞一顿火锅,麻辣鲜香,啥子味儿都有,吃起来那叫一个过瘾!
所以说嘞,中国古典舞蹈与现代表演艺术嘞融合,那真是既保留了传统嘞精髓,又加入了现代嘞元素,让咱们这些老百姓嘞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咯。
中国古典舞的介绍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艺术底蕴。
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展现着中国人民对美的追求和深厚的情感表达。
本文将从古典舞的起源、特点、发展和影响等方面,介绍中国古典舞的魅力所在。
中国古典舞起源于古代宫廷舞蹈,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中华文明。
最早的舞蹈形式可见于甲骨文和青铜器上的图案,显示了早期舞蹈在古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文献《礼记》中也记载了早期宫廷舞的细节和仪式。
随着历史的进程,古代中国舞蹈逐渐发展成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并在宋代的宫廷文化中达到巅峰。
中国古典舞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舞姿的优雅、舞段的紧凑和舞台的布景上。
古典舞强调身体的力量和柔韧性,舞者通过各种舞步和动作展现出舞蹈的美感。
舞者的身姿端正,步伐优雅,舞姿如行云流水,形象生动,优美而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
此外,舞蹈的舞段也是古典舞的一个突出特点,舞者在一个有限的舞台上进行复杂而又紧凑的舞蹈表演,充分展示了舞者的技巧和艺术功底。
舞台的布景也是古典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精心设计的舞台背景和道具,为观众呈现出一个立体的舞台世界。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几经波折,但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典舞一度遭到贬低和限制,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舞蹈艺术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然而,在改革开放以后,古典舞得到了重新关注和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典舞团成立,培养了一批才华横溢的舞者和舞台艺术家,他们为古典舞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现在,中国古典舞已经走出了国门,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并深受全球观众的喜爱。
中国古典舞的影响不仅局限于舞台上,它还对其他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典舞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表达方式,对音乐、戏剧、绘画等艺术形式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同时,中国古典舞还成为了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古典舞的表演,中外文化得以相互了解和学习,推动了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交流。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与审美特征中国古典舞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舞蹈艺术形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审美风格。
本文将就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与审美特征进行探讨。
一、中国古典舞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典舞起源于古代宫廷舞蹈,始于商周时期的祭祀舞蹈,逐渐演变为汉唐时期的宫廷舞蹈。
在宋代,舞蹈艺术开始逐渐走向民间,并与戏曲、文学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丰富的舞蹈艺术形式。
明清时期,古典舞经历了一段低谷期,但在十九世纪末民国时期,中国古典舞开始有了新的复兴,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二、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1. 姿态优雅庄重:中国古典舞注重身体姿态的优美和庄重,舞者需要通过身体的姿势表达情感和意境。
舞者的姿态应该展现出优雅、庄重和高贵的气质,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艺术感受。
2. 动作精致流畅:古典舞的动作追求精致与流畅,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精确地表达出来,力求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舞者需要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的世界,让观众能够准确理解舞蹈作品所要传达的信息。
3. 细腻情感表达:古典舞强调情感的细腻表达,舞者通过舞蹈的形式来传达内心情感的起伏和变化。
舞蹈作品中常常会出现细小的动作细节,这些细节能够传达出舞者的情感,使观众能够深入感受到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
4. 多样化的服饰与道具:中国古典舞在舞台表演中常常使用精美的服饰和道具,以衬托舞者的形象和舞蹈的氛围。
服饰和道具的精心设计,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5. 融入了中国文化的元素:中国古典舞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常常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绘画和文学等元素。
舞蹈作品中常常出现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和文学作品等,这些文化元素使古典舞更具有中国特色,并且能够传递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三、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前景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关注,古典舞逐渐恢复了其在艺术界的地位。
中国古典舞论文精选6篇最新舞蹈论文艺术论文1. 《中国古典舞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典舞作为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源远流长。
本论文将探讨中国古典舞的起源与发展,从古代宫廷舞到现代剧院舞蹈,分析其艺术风格、舞蹈技巧以及舞蹈编排的演变过程。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和舞蹈专家的采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舞的独特之处。
2. 《中国古典舞的表演艺术与技巧》中国古典舞的表演艺术与技巧是其独特魅力的体现。
本论文将讨论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和舞蹈技巧,并探讨其在舞台表演中的应用。
通过对优秀舞者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揭示中国古典舞的优美之处以及表演技巧的重要性。
3. 《中国古典舞的表演风格与艺术表达》中国古典舞以其独特的舞蹈风格和艺术表达方式而闻名于世。
本论文将分析中国古典舞的表演风格,包括身姿、手势、表情以及舞蹈配乐的协调性。
通过对中国古典舞的艺术表达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到其对情感、故事和文化传承的表达。
4. 《中国古典舞的文化内涵与传统气息》中国古典舞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在舞蹈编排和表演中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气息。
本论文将研究中国古典舞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在舞蹈作品中的表现形式。
通过对舞蹈剧目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舞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5. 《中国古典舞对现代舞蹈的影响与启示》中国古典舞作为一种传统舞蹈形式,对现代舞蹈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与启示。
本论文将探讨中国古典舞对现代舞蹈技巧、表演风格以及舞蹈创作的影响,并分析两者之间的融合与创新。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中国古典舞的独特魅力以及其在现代舞蹈领域中的价值。
6. 《中国古典舞在国际舞台的传播与发展》中国古典舞作为一种独特而又优美的舞蹈形式,正在逐渐走向国际舞台。
本论文将研究中国古典舞在国际舞蹈界的传播与发展,探讨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影响力。
通过对国际舞蹈团体、演出活动以及舞蹈交流项目的调研,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国际影响和发展前景。
浅析舞蹈艺术及其发展趋向内容摘要舞蹈艺术,将多种艺术融为一体,拥有舞蹈、音乐、表演、美术、服饰、道具、多媒体等形式,借助舞台向大众传递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或是传递一种社会能量。
在文化强国建设的指引下,从多视角、多维度,对舞蹈艺术以及今后的发展进行剖析论述,充分发挥我国舞蹈艺术的优势,构建符合大众需求的舞蹈艺术,实现其可持续与多元化的发展。
【关键词】舞蹈艺术大众文化发展趋向一、舞蹈艺术舞蹈作为一种艺术文化,与其他艺术不尽相同,是人类在发展进程中所赋予的符号,将提炼加工的肢体动作作为表现手段,通过肢体语言、身体韵律、意识情感,以及音乐的配合,达到直观性与空间性的舞蹈形象。
特殊的是,舞蹈艺术的精髓不单指表面的动作和姿态,它能够将人类在生产活动中难以言喻的情感通过舞蹈宣泄,在此过程中,人们产生互动、抒发情感、更新了对美的观念,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创造能力。
所以,舞蹈艺术除了锻炼仪态,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对人类的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舞蹈艺术是鲜活的思想和表现手段的统一,舞者创作的过程中,除了要根据头脑里的意识去链接动作,还要将想表达的情感通过身体去呈现,这种思想与行为的糅合,碰撞出视觉上的火花,形成直观、动态的艺术形式。
在原始时期,人类用手舞足蹈来表达或宣泄,肢体语言成为唯一一种可以表达思想的途径,这种表现来源于人类的意识与肢体的统一。
二、舞蹈是一种文化舞蹈既是精神文化,又是物质文化,通过舞蹈,完善人类的精神世界,丰富大众的物质生活,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与发展。
著名舞蹈家金星女士在一档节目上曾说,艺术将她带到了各个领域,体会了多样的世界,她连续三年被邀请到达沃斯经济论坛,在场的都是改变了世界经济版图的精英,她说大家都从事着经济、政治、科学、军事等等领域,引领着全球人类,决定着人类世界的未来走向,当然,回归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回归到本我,也一定有喜欢听音乐、跳舞、看书、写字、朗诵等爱好,这是属于每个人的小世界,但当世界的经济方面不能再合作时,不知该如何走下一步时,能把大家粘合在一起的,只有文化和艺术。
古典舞发展年表中国古典舞50多年的发展主要阶段中国古典舞发展的主要阶段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本文将从创立、发展、壮大等方面,对中国古典舞发展的主要阶段进行梳理和介绍。
第一阶段:创立与初期发展(1950年-1960年)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始于上世纪50年代。
在这个阶段,不少青年艺术家受到中国传统舞蹈的热爱,并加入到古典舞的创作与表演中。
1959年,中国舞蹈家协会成立,这标志着中国古典舞的组织形式初步形成。
在此期间,中国古典舞以吸纳中国民族舞蹈的元素为主,但仍受到苏联古典舞的影响。
第二阶段:改革与创造(1960年-1970年)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中国古典舞创作经历了较大的改革与创新。
在这个阶段,中国古典舞开始逐渐摆脱外来的舞蹈影响,寻找本土化的表达方式。
艺术家们在创作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京剧、民族舞等,使古典舞在形式和语言上更加丰富多样。
第三阶段:民族审美与现代探索(1970年-1990年)上世纪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中国古典舞进一步融入中国的民族审美观念,突破了传统形式和结构的束缚,开始以现代的方式表达。
这个阶段,古典舞作品呈现出更加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艺术家们大胆尝试各种表现手法,使古典舞在审美上更加多元和自由。
第四阶段:国际交流与对外展示(1990年-至今)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古典舞开始获得更多的国际关注和交流机会。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对文化的重视,中国古典舞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强大的表演实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这个阶段,中国古典舞不断吸纳国际舞蹈的先进理念和技巧,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塑造出更具内涵和创新的作品。
第五阶段:多样化与创新(近年来)近年来,中国古典舞保持了多样化和创新的发展态势。
舞蹈创作和表演形式更加多样化,艺术家们大胆探索新的主题和表现手法,不断推动古典舞的发展。
同时,国内外舞团和艺术家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频繁,通过共同的努力,推动了中国古典舞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发展。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与审美特征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与审美特征中国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代风格特色的舞蹈。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与审美特征,欢迎参考阅读,希望你喜欢!一、中国古典舞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典舞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从其源头来说,是中国古代舞蹈的一次复苏,也是戏曲舞蹈的苏醒,是几千年来中国舞蹈传统的复兴。
因此,中国古典舞的主要源泉是戏曲舞蹈。
戏曲舞蹈虽然不能作为历朝历代古代舞蹈的遗存,与古代宫廷舞蹈并不是传承的关系,但是戏曲舞蹈确是距今最近的,具有严整规范性和典范性的舞蹈样式,所以中国古典舞的继承和发展主要是由戏曲舞蹈发展而来的。
另外,在20世纪中叶,芭蕾艺术深刻影响着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芭蕾也就成为中国古典舞建立的参照系,古典舞也科学地借鉴了芭蕾的训练方法和完整的训练体系。
著名舞蹈学者、舞蹈编导家孙颖先生也认为:“中国古典舞必须区别于戏曲,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古典艺术。
”孙颖教授依据雄厚的中华传统和文化,在文化母体中开拓中国古典舞的新领域,他研究汉代的审美风尚和文化气质,而且对中国古代文化予以审视,使得中国古典舞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可一种“汉代舞蹈风格”,将中国古典舞进一步激活,使中国古典舞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纵观中国古典舞的形成于发展,的确经过了一个漫长探索并逐步发展的过程,舞蹈工作者既继承典范,发扬传统,又以创新的精神,不断地赋予古典舞以新的样式和气韵。
二、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中国古典舞将手、眼、身、法、步视为其运动形式的五大要素,每一要素中包含的大量的舞姿动作从各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特有的审美原则。
(一)手。
人们常说“手舞足蹈”,因此舞蹈中手的动作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古典舞尤其强调手的舞姿动作,往往在表达激动情感时会借助手的动作来完成。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古典舞是建立在深厚的中华传统舞蹈美学基础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舞蹈的民族特征与个性,以下是搜集的一篇关于中国古典舞蹈历史发展探究的,供大家阅读查看。
“中国古典舞”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变革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对于“中国古典舞”的解释,比较众多说法,比较完整的论述是指古代中国舞蹈文化中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舞蹈和现代人以全新的视角与观念创造的具有古典风格韵味及审美意向的舞蹈。
“中国古典舞”具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特指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舞蹈,是从古代舞蹈中选出来的、提升上来而又流传下去的,古代舞蹈是“中国古典舞”的母体;另一个是特指当今中国发展的有古典韵味的舞蹈,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存在必然的联系。
“中国古典舞”概念产生是在建国初期一门全新的舞蹈学科。
中国古典舞首先要具有本民族精粹文化的持久性与独一性的特质,提取传统舞蹈中长期积累典型性的舞蹈美学,结合当代审美特征和技术特点,又经过现代人的发展创造,收集多种文化,这种舞蹈是借助中华文化母体孕育而生,表达了当代人对传统的一种重新诠释与审美追求,也体现了当代人的创造精神。
1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有一个漫长的演变,并且在戏剧的基础上形成戏剧舞蹈,之后又经历了中国古典舞和学院派古典舞三个阶段。
古典舞继承了戏剧舞蹈的动作,经过演变形成自己独特个性,又给学院派古典舞提供了发展基础。
戏曲舞蹈是中国戏剧的重要形式与中国古典舞之间有很深的渊源关系。
中国古典舞初建阶段,吸收了戏剧舞蹈的精髓,承接戏剧舞蹈的文化精神和舞蹈动作,加快了古典舞的发展步伐,为其建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950 年中国古典舞正式命名,并且脱离了戏剧舞蹈的称谓,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特性向前发展,也为学院派古典舞发展打下基础。
学院派古典舞是在前两个阶段基础上进行完善和发展,也赋予了其新的内容,产生了比较典型和有代表性的作品。
回顾中国古典舞的历史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中观念不断变化。
2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现状
中国古典舞传承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延续和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多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有着明显的变化,却具有强烈时代感。
中国古典舞通过不断创新和探索成为当代舞蹈艺术体系一员。
但是中国古典舞不可能离开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底蕴。
否则将造成古典舞的精髓大量流失,失去本来面目。
中国古典舞首先要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继承传统民族审美特质。
因此未来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之路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返璞。
为了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古典舞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中国古典舞
学科继承与发扬传统舞蹈中的风格特征,更深刻的认识传统艺术的精髓。
同时中国古典舞也可以吸收外来因素,完善中国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在当代的舞蹈创作中,很容易直接“引用”现代舞技法,造成了大量古典舞
剧目内容相似。
忽略了古典舞要表现的人物思想和特征,甚至个别编导直接吸收西方舞蹈,减少了传统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学中的审美特征,古典舞的艺术价值大大减弱,弄得中国古典舞千疮百孔的。
3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未来
中国古典舞艺术要传承民族文化,坚持民族化的审美,在面对异域文化冲击时,守护好自己的文化疆域,必须坚定自身的优势,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求发展。
3.1 整合中国古典舞语言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中国古典舞创作语言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
完善与丰富中国古典舞的语言体系才能为古典舞的未来发展提供传播的基础。
整合中国古典舞语言非常必要,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巩固以及再提炼,是传承的要求。
中国古典舞蹈语言具有古典舞审美特征的经典语言,加强和完善语言系统,形成自身独特性,特别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和广漠的土地上,给中国古典舞提供了全新的素素材。
在传承与整合中,要抱有谨慎的探索精神,挖掘出古典舞语言最精粹的素材。
同时在如今的大量古典舞作品之中,许多现代舞、当代舞语言词汇已经渗透进来。
中国古典舞不断传承和发展变化,才能承载时代赋予的使命,克服重重困难,为创建古典舞学科打下基础。
3.2 继承与开拓创新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未来发展,不仅需要开拓创新,更需要进行有效的传承,重视传统文化,寻找一条属于古典舞自己的独特的道路。
中国古典舞要与时代紧密接轨,只有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中,把立足点构置于现当代,建立中国古典舞学科,我们后来者要继承他们的衣钵,通过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让中国古典舞继续辉煌在舞台上。
3.3“和谐”发展中国古典舞原则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品格,是中国文化中的整体体现,是自然与人的审美境界
合之为一,它深刻影响了古代审美体验与生命体验。
在当今社会,中国古典舞遵循“和谐”
发展的原则,建立在中国传统审美基础上,代表中国古典的形象。
目前,中国古典舞学科正处于不断构建完善的状态,需要我们以“和”的态度,开放式的思想,接纳新的元素,反
复试验,最终为我所用。
3.4“融合”优秀的古典舞素材
现代中国古典舞艺术要长远发展,要保持持久而旺盛的艺术活力。
面对当今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如何面向世界,如何与国际完全的接轨,如何以独特的民族性独占鳌头都是我们要探索的问题。
中国古典舞走向世界之前,要保守住古典舞自己的文化概念和文化形态,结合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后充分研究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并去其糟粕,筛选辨别,才能形成两文化的完美融合。
在西方文化进入国门时,同样震荡与冲击着中国人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引起了国民在审美享受和审美取向方面的变化,中国古典舞蹈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西方芭蕾舞传入中国,在中国古典舞的训练中芭蕾的训练体系和内容被大量吸收与借鉴。
但中国古典舞并没有盲目的照抄照搬,更不是简单的复制,取芭蕾本身所具有的科学、系统的方法论去总结和吸收,形成科学的训练方式与方法。
中国古典舞不能因为学习或借鉴了其他舞种就否定旧体系的一切,而是在强大的历史背景下,拥有了自己的审美观念和与众不同的展示方法,也形成了独特的传统风格。
学习或是借鉴时代的优秀舞蹈文化是继承或是发展所必须的。
闭门造车式的发展会封闭中国古典舞发展的思路。
借鉴本身就是一种“融合”,并不仅仅是一味的加法,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芭蕾的优点相结合,芭蕾的科学性与中华民族的风格特征融合,保留自身“灵魂”的基础上,博取众家之长,吸收各个舞种的精华,开辟一条中国古典舞独特的发展道路。
总之,中国古典舞在未来中国的发展之路是光明的,它是建立在深厚的中华传统舞蹈美学基础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舞蹈的民族特征与个性,有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底蕴,大胆创新与借鉴时代发展精髓。
随着中国古典舞坚持不懈的发展和发扬,呈现在全世界的舞坛之中必将是全新的、辉煌的面貌。
:
[1]张蕊.当代中国古典舞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之我见[J].沈阳音乐学院报,2007.1.
[2]丁健勇.探究中国古典舞发展之路[D].探究中国古典舞发展之路,2010.
[3]杨军.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趋势及审美特征[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9).
[4]李正一.论中国古典舞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10).。